略论情感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2024-08-27

略论情感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共10篇)

1.略论情感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篇一

情感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创设亲、助、乐的人际情景。

教师在语言、心理和空间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对师生之间心理关系有正确的处理、调节、引导和控制,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愉悦、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融洽的富于情感的教育环境,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循环,从而“安其学而亲其师”。

1、上好第一节课,为今后的情感交流奠定基础。每位学生对每位老师的第一堂课都会特别认真,因为老师是“新”的,知识也是“新”的,学生对新的事物总是好奇的,敏感的,因此,教师的第一堂课至关重要,将影响到学生对这一学科的热爱。如果第一堂课,教师给学生的印象是亲近、尊敬、佩服、友好的,学生会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这一科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2、创造融洽、温馨的情感关系。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会有不同的心理体验,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融洽、温馨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融洽、温馨的师生关系要以真诚的爱为基础,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视为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召学生,才能引发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融洽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使情与知相互融合,创造出智慧,提高教学效率。

3、重视教师个人的修养。教师个人的影响力是学生学习的潜在环境,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学生。因此,每一位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道德修养,要重视业务进修,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面带微笑进课堂,要时刻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去影响、熏陶学生,实现情感教育。

二、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

人的心理是在主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和发展的,课堂是课堂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离不开具体的教学情境。教师是教学情境的直接创设者。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借助自己亲切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恰当的形体动作等创造一个美的、自然的教学气氛,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体会到学习也是一种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

三、改进教法,体验成功。

成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都希望取得好成绩,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与同学的认可,这是学生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建立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走向健康人生的基础,有了源源不断的自我肯定,才能不断增强自信心。教学时,每位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如:可针对不同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设置教师的“故意错误”,让学生指出其他同学回答中的错误,当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时,不急于告诉答案,而是多方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成功,增强学习动力。

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是密不可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是作为一个有感情的人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学习效果的能动作用,灵活机智地组织教学,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是阳光、是鲜花。浅谈情感教学

海南省三亚市第二中学 符海霞

情感,是主体对客体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时所持的态度体验。广义的情感,不仅包括情绪,也包括审美、道德、认知、自我情感等等。情感的发展,是个性的情感机能和情感品质在有利于个人成长发展和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方面所产生的积极变化的过程。众所周知,情感和认识是人的心理发展和教育的两个不可分割和相互作用的方面。课堂教学中的“情”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学生的、教师与学生的、学生与学生的、教材中蕴涵的等诸多情感因素的统称。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重心是在学科还是在人?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这种教学的非情感化是传统教学的一大缺陷。“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因此,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堂情感教学既是学生更好的认知手段,又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感的途径。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心”施教,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爱护,对学生抱有信任感、期望感、责任感以及富有情感的言行都会触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处于学习的敏感期。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切,教学中师生两种情感的融合,无疑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其创新思维和提高自身觉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他们对什么都是“多情”的,不管是课内课外,国内国外大事,甚至宇宙的奥秘、世界的未来等等,他们都有兴趣,付之以热情。同样他们在同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上,也是富有情感的,特别是高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则更为丰富。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上培养青少年的健康情感?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教师的情感教学模式是不尽相同的,情感教学的形式也不可能一成不变,但本人认为在课堂情感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三个环节。

1.激发情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成为传递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培养情感,培养智慧,情智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提高过程。这种教育模式的关键是把教学的对象──学生看作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是教师教学被动灌输的“工作”对象。例如,我讲高一生物《从生物圈到细胞》一节时,引用资料──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国流行爆发,部分城市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产、商场停业的现象,很多与非典患者共同工作和生活的人被隔离在家。设疑:为什么人们对非典型肺炎这么恐惧呢?通过设疑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只有在设疑适度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得到提高,学习积极性才会得到调动。经过交流讨论,考查学生初中知识的掌握和从社会生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也是理解病毒的生活和繁殖离不开活细胞这一基本事实。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去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促使他们在认识能力获得发展的同时,认知、道德等得到同步发展,以情促教,发挥情感对认知的驱动、巩固作用。

2.发展情感

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以往的权威地位,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运用鼓励性的话语,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结合学科特点,拉近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因此,课堂教学在组织形式上在一定的程度上要发生变化,教师应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经常开展讨论、交流和合作学习等形式,培养合作精神,让大家共同提高。在讨论中,学生的学习情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如讲到《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引用以下事例:2003年,安徽某农村发生的一件怪事,那里的100多名婴儿,陆续患上了一种怪病,当地人称这些孩子为“大头娃娃”,有些婴儿因这种怪病而夭折。合作讨论:根据大家所了解,谈谈这些婴儿到底得了什么病?病因是什么?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把自己所了解到的关于“大头娃娃”的信息或结合材料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分析,教师参与,但引而不露,指而不明,启发学生思维,最终让同学们都知道劣质奶粉中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全面低下是造成婴儿患病的重要原因,懂得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成分,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的主要原料,它是生命的主要承担者。同时唤醒同学爱护自己,热爱生命。在本节的学习中,让学生了解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人类蛋白质计划”中的研究进展及成果,使学生了解中国科学家在生命科学研究前沿的工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相关情感,对情感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

3.激励情感

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的优化,归根到底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而核心就是怎样看待每个学生,是否相信他们的学习潜能,是否尊重他们的人格,是否能真正调动他们认知的动力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发挥潜能和发展个性特长。例如,我在上《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节时,通过议论(或小组讨论),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他们会得出相对一致的结论,亦可能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那么到底哪个结论是正确的?我采用小组代表解答,亦可点名解答,亦可自由竟答。教学实践表明,自由竟答最能激励学生的学习情感。或许竟答时不那么井然有序,但这种竟答最能满足学生,学生的学习情绪进入高潮,对知识的吸收和掌握达到最佳状态。在学生的竟答中会有正确的结论,教师最好以肯定某个答案的形式来答疑,这样,正确答题的学生(或小组代表)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同学就会尝试到成功的体验,这时他们的情感就会受到充分的激励,情感的发展进入了高潮(即学生的情感因素达到最佳状态),这时教师应恰到好处地将正确的答案用精练的语言给予重复肯定并用语言(或表情、眼神)给予奖励。课堂教育过程的情感化,可以使师生之间形成一个真诚的、理解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让学生不断的主观认可、教师认可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发展智慧。

现在的学生,由于环境优越,加之独生子女多,家长千依百顺,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独断专行等不良个性品行,通过情感化课堂教学,在教师强大的人格力量影响下,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养成健康的个性品行,从而使学习行为得到情感影响的强大动力。情感因素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性和效率,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素质等方面有不可替代、不可缺失的巨大作用。通过情感教育,以促使他们的动机态度,最有益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成为身心素质和谐主动发展的、情感丰富的主体。

一.巧设导语,激发学生情感。

要让学生的情感伴随着学习活动,要有一个启动情感的过程。好的导语或与课文相关的音乐、图画都能让学生的情感像小河的水一样荡漾起来。于是,对性课程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心理。在上28课的《丑小鸭》一课时,我采用低缓的语气来说:“大雪天,丑小鸭为生存,偷偷地在芦苇地里生活。一次看见一群大雁往天上飞,它多么渴望自己能像大雁一样欢快的生活。”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出了什么问题?这一导语,既能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又激起了学生对丑小鸭的遭遇同情关注。这样,学生的学习和情感活动也随之进入积极状态。

二.理解形象,丰富感情。

学生最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是形象。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文学巨匠巴尔扎克说过:“作家必须看见所有描写对象。”在学生从初步进入精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用情感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用音乐演奏等手段,在学生眼前展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教学《日月潭》,当学生大致了解内容后,利用音乐《阿里山的姑娘》强化课文所描述的情景,一会儿清晨时的点点灯光闪烁在山间的周围,一会儿中午是蒙蒙细雨,像仙境。有的学生会轻轻的说:“太美了!”也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了从细雨中飘起的仙境!”这充分说明,教学活动一旦伴随学生的情感,必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品味语言,深化情感。

当学生在理解课文形象而为之动情时,我们要牢牢地把握住这一教学成功的契机,并顺势把教学活动推向深处,于是教学活动转入品味,那些侵透着作者情感的词句,从而得到情感的收入。如《一夜的工作》中,是我们新中国的周恩来总理,从课文的语句中,我了解他一夜工作是多么的辛劳,多么简朴!一句话看似平淡,却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充满了崇敬、爱戴之情,为中国有这样一位好总理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为作者能亲眼看见总理一夜的工作感到无比幸福。这句话的描写,也使学生对总理一夜的工作,不辞辛劳的精神所感动,更为中国的前程感到自豪。

这样的教学既能培养了学生的情感,又使他们的整个身心受到净化和熏陶。

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情感态度被认为是极其重要的因素。所谓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它既包括有利于学习的积极情感,也包括一些如焦虑、胆怯等的消极情感,这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克服的情感因素。因此,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态度融入便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关键课题。

过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学生认知系统的活动,而忽略教学过程中情感的调动和情操的陶冶。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向活动,如果教师只注重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授课内容,而缺乏对学生换位思考的意识,较少去观察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出现一堵无形的墙,情感得不到沟通,教学效果就难以体现。

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它必须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当前新课程改革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氛围下,教师只“走近”学生还不够,还更应“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心灵深处。

一、情感教学的相关理论依据

什么是情感教学?情感教学指的是以人为核心,充分尊重人的本性、平等、自由、关怀及精神追求的尊重。英语教学离不开情感教学,由于学生个体本身性格、身心状况方面等的差异与区别,教师要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概念的实现,尊重学生的尊严、价值取向、需要、愿望、体验,追求理想的人格、人的自身完美、个性解放,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创新意识及能力,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渗透情感教学的有效途径

情感态度与语言教学密切相关。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活剥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学生积极参加学习活动,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相反,很多消极的情感态度则影响语言学习。

因此,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维持对英语学习的动力,从而取得好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情感教学法来组织英语教学便成了探讨性的课题。

1.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英语教学的情感化首先应建立一种合作、和谐、互动、融洽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交流。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情感,学生才愿意与老师交流。师生关系要以基本的人性理念为前提。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尤为重要!把最美的眼神传递给学生,需要的并不多,那就是一个满浸着人间大爱的灵魂!这样的一个人才会长出最人性的枝蔓,才会蔓溢出爱的芳香!在对人的影响上,爱的浇灌和人性的感召,永远胜于其他形式!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有助于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2.倡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人的发展为本,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到学习主体的个性特征。

对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者本人,所以我们将抛弃过去传统单调的单向教学模式,而逐渐转向T→S、T→Ss、Ss→Ss、S→Ss的多向互动模式上。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与促进者,应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3.运用合理的评价手段与评估方法

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由过去的以分数作为唯一标准而逐步转向多元化。教育界人士开始更多地注重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情感体验,而不是单一的采取优胜劣汰。

学生的情感态度往往与他们学习上的成功和失败密切相关。在新课程理念的评价体系中,充分运用情感因素的功能,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发奋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心理,推动了英语后续学习。学习上的成功能够促进情感的积极发展,而积极的情感态度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取得更大的成功。恰到好处的评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的模糊认识趋于明朗化,起到画龙点睛之功效,更可以深层启发学生的思维,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及时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使英语学习上的成功体验与情感态度相互促进。在教学中多采用些激励性评价,给予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看到希望的曙光,增强到达彼岸的自信心。

三、情感教学的效应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振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每个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树立主体意识,造就独立人格,已成为现代国际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情感教学效应主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学会了学习英语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如在教师肢体语言形象而诙谐的表演中,学生能又快又准掌握单词;在教师情感投入的点拨中,学生能有板有眼地背诵或者复述课文,由此所产生的效应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也有触类旁通之功效,能举一反三地学习新的知识,在学习上就会事半功倍,同时让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积极进取。

2.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

由于课堂教学的手段采用多种方法,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情感教学不仅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表演能力等得到了综合发展,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更加认真地学习知识。

3.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以前在课堂中,总出现部分同学扮演局外人的角色,别的同学表演时,他们既不听也不模仿,有时甚至还故意捣乱,导致整个教学流程的脱节。自从贯彻了情感教学,学生渐渐提高了自控能力,开始学习在交流中与他人合作。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氛围,教导学生要充分尊重他人;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总之,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调节学生的心智,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以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同时也要擅于挖掘并发展学生的语言潜能,这是现今英语老师应关注的重大课题。情感教学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积极化的过程。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情感因素做动机”。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情感与态度”的目标,使学生能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对课程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经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情感教学在新课改中正能体现这一目标。情感教学最大的特征是“知情并行”,也就是在学校获取知识的同时其情感品质也能得到升华和提高。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教师要充分挖掘刺激学生的心理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高尚的情感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学习活动。

创设和谐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罗杰斯。呆板枯燥的课堂气氛,昏昏欲睡,情绪少融洽,而轻松的课堂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这是由于人的感知、认识、思维、想象等因素,均受主体情绪的影响,当精神愉快,情绪饱满时,学习兴趣、信心就倍增,智力活跃,接受能力强,反之意识就狭窄,认识范围缩小,学习效率低。因此,在教学时创设一种和谐情境,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中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若教师在上课时能应用教学幽默,调动快乐气氛,学生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学习的主动性自然倍增。通过这样的比喻,学生就会豁然开朗,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通过运用比喻,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学生更易于理解所学的知识,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学习信心自然有。教师要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让学生感到教师的爱,如经常用“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谁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请你来试试,好吗”之类的言语,引导、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及时给予肯定性评价。对待“学困生”还应给予更多的关怀,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教师没有抛弃他们,使他们保持学习的兴趣。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学习欲望,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还要善于让学生获取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围绕着教材所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它既是以传授和吸收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师生之间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而且也有着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情感以其不容否定的事实参与教学活动,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因素,使教学活动呈现一种知情交融的复杂状态。可见,教学活动是一种高级的情感活动,知识的传授要以情感为动力。

2.略论情感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篇二

歌唱的发展历史悠久, 可以称为人类最古来的艺术之一。如我国西北就有著名的信天游, 该歌唱形式主要是人们在面对高山时, 所表达内心情感的歌唱形式。当人们看到广阔的大海、绿色的草原时, 都会忍不住想要用歌唱的形式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因此演唱者在演唱歌曲时, 首先要注重对歌曲的情感, 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含义。如刘为光作曲的歌曲《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 该收歌曲主要表达的是对祖国的感情, 演唱者很容易将其表达为对情人的感情, 演唱者在演唱这首歌曲时, 要注重歌曲的豪迈与大气, 避免出现你请我爱的情感。如意大利歌剧《偷撒一滴泪》, 演唱者很容易将其表达为自己的悲伤情感, 在演唱过程中采用哭腔的方式, 然而该首歌曲主要表达的是心爱的人为自己偷撒一滴泪, 具有一定的喜悦之情。只有充分了解歌曲的主旨情感, 演唱者才能够更好的通过歌唱表达歌曲的内涵, 否则演唱者发出的声音与歌曲的本质格格不入, 甚至还会造成炫技的感觉。特别是歌唱初学者, 要注重对歌曲的理解, 否则即使有再好的演唱技能, 也无法感动观众。

二、注重对歌词的理解和演唱发音

人们听歌, 虽然最开始关注的是曲, 但最终被感动却是因为词, 因此演唱者要注重对歌词的理解。歌词能够以大众直观理解的方式打动大众的心, 然而很多演唱者在演唱歌曲时, 只注重演唱技能, 而忽略了歌词的重要性。甚至有些演唱者只注重曲调的变化, 对于歌词所表达的含义而不管不顾。最常出现的情况是演唱者演唱外文歌曲, 常常只注重如何将外文歌曲演唱出来, 而无法掌握歌词的含义, 从而致使所呈现的效果无法表达歌曲的内涵。

因此演唱者在演唱歌曲时, 要注重歌词的发音, 可以通过朗读歌词的方式增强熟练感。通过朗读歌词, 还能够帮助演唱者体会词发出后整个口腔、腹部及韵味等变化, 从而使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更加熟练和流畅。特别是外文歌曲, 演唱者如果想要将外文歌曲的情感演唱出来, 最好通过朗读歌词的方式, 掌握每个单词的发音、音节的停顿等。如意大利歌曲《我来了, 你们大家都让开》, 该首歌曲需要演唱者以较快的速度进行演唱, 如果演唱者在之前没有经过歌词朗读训练, 则无法完成如此快速的歌曲。

三、演唱基本素质的体现

演唱者在演唱歌曲之前, 要对演唱歌曲进行全面的分析, 掌握曲调的调式和曲式结构, 明确歌曲的风格, 以及适合该歌曲的音色和唱法等。如我国各地区都有不同的歌曲类型, 西藏歌曲高亢悠长、新疆歌曲明快等, 如今很多演唱者喜欢将传统或民族的歌曲类型套在流行唱法上, 然而很少能够组合成新颖且合适的效果。演唱者要避免将两种完全不相干的歌曲形式组合到一起, 如信天游风格演唱京剧风格的歌曲。演唱者自身具有不同的音色, 对不同歌曲的驾驭能力也不一样, 因此其需要注重结合自身的演唱特点和歌曲的表达, 从而才能够完美的展现歌曲的内涵, 甚至使歌曲表现出一种全新的效果。演唱者首先要注重替身自己的演唱技巧, 多多尝试多种歌曲类型, 借钱不同的曲风和乐感, 从而使自己能够适应多种演唱方式。如果演唱者常年只会一种演唱方式和技巧, 其不能驾驭更多的歌曲, 固步自封。

四、技能、情感合一展现歌唱作品

有些演唱者为了体现自己的演唱技巧, 常常在一首歌曲甚至一段歌曲中, 出现多种变化, 从而导致该首歌曲支离破碎, 观众也无法感受到演唱者想要表达的内容。首先演唱者要注重演唱速度的统一性, 即不同类型的歌曲有各自的音乐情绪, 而速度则是展现音乐情趣的重要因素。其次, 演唱者还要注重力度的变化, 很多演唱者会从头至尾一直采用较大的嗓门进行演唱, 这样的方式智能让观众感受到演唱者具有一定的演唱技能, 但长久下来, 会使观众感到乏味。另外用力过猛还会使观众无法感受到歌曲的情感, 有些歌曲需要演唱者采用比较弱的声音急性处理, 体现歌曲的思恋、消极等。最后演唱者要注重音色的处理, 音色能够影响歌曲的表现力, 对演唱者的要求较高, 需要演唱者能够不动声色的转换音色, 推进歌曲的情感。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歌唱是人们最喜爱, 也是传播最广泛的艺术之一, 随着我国人民文化水平的提升, 人们对演唱者实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即需要演唱者有较高的演唱技能, 并将歌曲中的情感完美表现出来。因此演唱者要注重提升自身的素质, 将歌曲的内涵完美表现出来。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情感在歌唱中的作用, 歌词理解和演唱发音的作用, 阐述了演唱基本素质的体现内容, 并针对技能、情感合一展现歌曲作品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以期促进演唱学习者提高演唱实力, 利用较高的演唱技能完美的将歌曲的情感表达出来。

关键词:演唱技能,情感表达,素质

参考文献

[1]陈志敏, 刘玉金.探究歌唱中的心理状态[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3, (03) :59.

[2]徐桂华.形象思维与心理调控在歌唱语言中的情感表现[J].艺术教育, 2015, (04) :151.

[3]颜含彦.在歌唱中保持“清醒”——辨析“清醒”在歌唱中的地位与作用[J].音乐创作, 2015, (05) :186-188.

3.略论情感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篇三

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的最大差异就在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情感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建立高尚的人格品质和交流能力。语文学科是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最佳科目,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带领学生们赏析文章,体验作者的情感,实现对学生们赏析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情感教育 阅读 写作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从初中语文的阅读和写作教学入手,探讨如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一、阅读中的情感教育

初中生正值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积极渗透情感因素,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1.阅读中的审美教学

在初中阶段的教材以及阅读材料中,很多都是富含美丽场景的文章,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了爱与美的享受。在物质生活日趋完善的今天,学生们的审美教学已经成为情感教学的主流导向。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给学生们美的体验,在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碰撞中实现对学生的爱好憎恶的体验教学。在七年级上册巴金先生的《繁星》一文中,作者给学生们描绘了一幅宁静安逸海上夜景。在文章中,作者借景抒情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对家乡、对童年的无限爱恋之情,更有淡淡的乡愁情结。教师在对它的阅读教学上,将学生们领入作者的情感之中,细致分析文中的星空场景,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爱家的情感。

2.阅读中的道德教学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语文的教学核心之一,也是广为新课程理念所强调的内容。在初中文学作品中,涌现出很多爱国主义作家和文章。鲁迅的《孔乙己》、保尔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周定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等等,都是优质的爱国主义教育文章。这些文章通过对国家现实的抨击、个人情感的抒发、历史文化的记叙等,深刻形象的表达了作者们的爱国情操。学生们在这些作品的学习中,感受到祖国统一的庄严使命,感受到了个人与国家相比的渺小,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学生们的爱国情结在无形之中就得到培养,每次的阅读就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这对学生们的道德培养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学生们在成长阶段少走弯路。

3.阅读中的态度教学

在青少年时期养成的为人做事态度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影响显著,态度更是学生们重要的情感因素。在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一文中,学生们阅读到的是国王的滑稽行为,却未曾进行深入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骗子?国王又为什么如此容易糊弄?其实,这之中包含着国王的处世态度和骗子的态度。国王爱面子,大臣畏惧国王的威严,骗子正好巧妙地利用了其中的间隙。直到路边的小孩指出了真相之后,大家才后悔莫及。阅读这篇文章,教师教导学生们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也描绘了贪慕虚荣的后果。教师在本文的教学中,对学生们的情感进行指导教育,帮助学生们进行反思,端正他们的处事态度。

二、写作中的情感教育

1.写作中的情感抒发

我发现,有很多问题学生是由于他们不爱交流,有什么事都藏在心底,长期以往导致他们的情感出现偏差。对此,语文教师不妨妥善利用写作中的抒情手法,指引学生们进行健康高效的情感发泄。教师可以通过语文周记、日记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例如,那些外地的学生,可以在作文中描写自己的思乡、爱家之情,缓解自身的不良情绪。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此过程必须对学生进行科学疏导,切勿将那些不健康、消极的情绪引入学生作文之中。通过周记的批改,对那些展现出情感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尽力帮助学生们解决问题,调节情感。同时,教师必须对学生们的写作进行指导,提高他们的写作抒情能力。

2.写作中的情感培养

学生们的情感教育必须具备一定的刻意性,教师不能守株待兔,等待学生们的情感出现状况再实施教育。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写作教学,对学生们进行情感培养。教师可以借助各种类型的作文题目,引导学生们的情感朝向积极健康的方面发展,借此实现主动地情感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们写一篇题为《我的妈妈》之类的文章,让学生们尽力去回忆与父母的美妙生活,培养学生孝顺、顾家的情感。或是安排学生们写一篇《我的老师》之类的作文,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关系改善了,学生们的情感才会展现在教师面前,教师才能寻求有效的解决措施,帮助学生们进步成长。

3.写作中的情感评价

对于初中生而言,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扬是他们学习的最大动力。对此,教师必须妥善利用学生们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品质。其中,写作指导和评价是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教师每读完一位学生的作文,就相当于和学生们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教师对学生们作文的评价是学生们最关心的事,具体而言就是教师评语了。对初中生,教师必须多鼓励,多表扬,毕竟学生们的基础相差不多,写作实力也不会有太大的差距。但是,教师切记,要鼓励学生抒发真情实感,哪怕文采不好也不要紧,情感一定得真实。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养成说实话、干实事的优良品质,实现对自身语文学习情感的升华。

总之,只有学生们的情感教育得到实施,传统语文教育虚空大的弊端才会逐渐缓解。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敢于尝试,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高效科学的情感教育,让学生们在知识学习的同时不断提升自我的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娜.浅谈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情感教育【J】.学苑教育,2014(14)

4.情感功能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篇四

一、教学与情感功能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育是主阵地、主渠道,学校在深化教育改革的同时,每节课安排40分钟。怎样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到缩时增效,这就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在每个教学时间内,必须制定具体的明确的教学目标,并用适当的方式将信息明确地传递给学生,并且充分利用新教材的特点,发挥交际功能,这样既能引起学生认知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做到认知和情感协调发展。

二、情景教学与情感功能

在实施目标时,要善于将学习目标转化为生动的活动情景。由于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教师深情并茂的朗读、男女角色的分配、必要的舞台动作语言,使学生进入美妙的情景中,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激发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进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由衷地热爱语文。

三、为人师表与人格、情感的培养

教师要重视学生人格和情感的培养,这个问题已经提出了许多年,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等都可以归于这一方面。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问题在于教师把学生的人格和情感的培养表面化与文章化,在学生的人格和情感培养这个问题上,教师要转变观念。落后的观念是扼杀创新情感的刀手,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情感发展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这是最可怕的。在这个问题上,教师要随时给他们帮助和希望,给他们精神辐射,使他们专注地投入学习。教师对学生既要因人而异,又要对症下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只要以情感为动因,触及学生的情绪就能使语文教学主客观统一,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和谐统一,形成理想的教学氛围和教学节奏,使学生在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兴趣盎然地接受新知识。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已是当今新课标中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把“与己无关”变为“责无旁贷”,变“束手无策”为经常化,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与心理品质,发展学生健康的道德情操,要把这些要求作为每堂课必不可少的、必不可缺的.内容,教师应该把自己的人格力量给学生示范,切忌在学生面前表现浮躁与焦虑,而是要把自己的学术、教学艺术、对学生的爱、对教学的责任心,以教师自己的行为举止给学生良好的熏陶与感染。教师的优秀人格、渊博学识在平常教学活动中是影响学生情感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关心与情感培养

目前,我们农村普通中学,学生来源参差不齐,离校距离有远有近,学生基础有好有坏,个人目标有大有小,个性心理与品质都不同,因此,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的加倍的理解,关心学生。作为教师,必须深入学生当中,随时了解掌握情况,理解、尊重学生,用爱心、真心、诚心来关心学生。

五、挖掘教材因素,发现美体验美

文学是借语言来雕塑描写的艺术。语文教材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向学生叙事、描写、抒情,进行思维训练。语言教师要以语文的形象性、直观性来分析处理教材,引导学生发现美。对文章的重点语段、美言佳句要引导学生加圈加点,吟诵反复,仔细体会文章的气势和神味,从而受到启发和感染;也可通过逆向思维,正反对比,辨析总结,让学生理解此外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假如那样写效果如何?从而体会作者的匠心。如学习朱自清的《春》一文中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句,“偷偷”、“钻”,写出了小草在人们不知不觉中生长起来而且崭露头角,同时显示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给人以大地复苏、芳草萌生的新奇愉悦的感觉,真可为妙笔传神。再如《孔雀东南飞》中,兰芝严妆一段,共12句,写了她的物饰美、服装美、动作美、容貌美,通过对兰芝的外貌描写表现了她的自我价值,维护自我尊严,反抗封建礼教的性格。古往今来多少文章大家往往把感受最深的事物用十分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只要我们披文入境,认真研读自然会感到作者锤词炼句的功底和他们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想象,从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感染。引导设疑,讨论释疑。学贵有疑。宋代教育家朱熹所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设疑是在学生感知入境的思维活动之后进行的,是让学生在借助语言形象对信息进一步“深化”情况下进行的。在设疑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如分析《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这篇文章写了三个事例,即松骨峰战斗,马玉祥火中救朝鲜儿童,与战士交谈。作者曾介绍说,创作时本来选了十几个事例,为什么最后保留了这三个事例?通过多角度、多侧面的分析发现这三个事例表现对象不同,表现的思想感情不同,表现的精神品质不同。通过分析开拓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体验鉴赏作品的能力。通过联想、想象,使学生从作品中体验情感。成功的艺术形象都会给人留下联想的空间和时间,要想鉴赏美,就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由此及彼,由内到外。

5.写作训练在古诗教学中的作用 篇五

内容提要:关于古代诗词,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总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上,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古代优秀文化的魅力,学习也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同时,现在的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要么举笔难下,要么笔下空洞。不爱写,写不好,这种现象令人深思。改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关键词:传统教学 诗词鉴赏 创新训练 引导学生 学习热情 作文训练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历来都非常重视诗歌的教育作用。初中语文教材也在不断地增加古诗词比重,同时中考诗词鉴赏的考查得分率一直是最低的,可见古诗词教学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应占据极重的份量。

然而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往往采用了“整体朗读—逐句翻译—归纳主旨—背诵默写”的模式,这种模式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局限了他们的想象力,磨灭了对经典文化的兴趣。使得他们只知摇头晃脑的背诵,却无法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我采取了这样的尝试和探索,将诗歌鉴赏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一节课上先花少量的时间让学生自主理解诗歌内容,本着“诗无达诂”的原则,只要大体明白写了什么即可。然后让学生截取诗句,充分发挥想象,进行有针对性的片段写作。

例如:景物描写(一年四季、高山平原、江河湖海„),《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学生们抓住春的特点,写植物、动物,突出一个“早”字。同时我提出要求,不局限于诗歌本身,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很快,学生们习作中的内容就丰富起来了,出现了化冰的小河、天上的风筝,甚至爱美姑娘单薄的春装„这样的想象,让他们更关注生活,也更直观深刻的理解了诗句含义和作者的赏春爱春之情。同样,《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雁门太守行》的“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登岳阳楼》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都是很好的进行写作训练的素材。

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心理描写片段、叙事片段、议论片段、抒情片段等方面的练习。例如:白居易《观刈麦》中“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由这些诗句可以引申出人物的外貌、动作、细节、心理等描写片段。又如《木兰诗》,可以截取部分内容或全篇进行叙事的写作训练。课本中可以拿来进行迁移训练的诗词不胜枚举,一般我都是由浅入深地提出要求,初一时先将景物描写与叙事片段练好,初二着重训练细节描写,初三更侧重于议论与抒情,循序渐进,效果不错。

对古诗词的学习和积累有助于开启学生的写作之门。它使学生学会像诗人词人那样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以敏锐的眼睛去观察,用聪慧的耳朵去聆听,用细腻的内心去感受周围的一切,从而获取写作的源头活水。其次,它能够净化写作灵魂,引导学生走出虚假空洞的囹圄,对话真实的世界。再次,古诗词中的空白艺术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反过来,在进行写作时,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并能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审美感受,真正达到了鉴赏的效果。而且你会发现,不需要死记硬背,在你想象画面、组织语言、下笔落实的过程中,那些优美的、上口的诗句早已不知不觉的印在脑海中,化为自己宝贵的知识积累,在今后的学习、写作中可以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以诗带写,以写悟诗,使语言库存量越来越丰富,使思维日渐开阔敏捷,在进行写作时有更大的灵活性,在诗歌鉴赏时有更自主的审美体验,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参考文献: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欣赏与写作实践初探》郎照征《文学教育(中)》 2011年06期

6.略论情感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篇六

摘要:高职体育教学受到学生智力因素、体能因素的共同影响,如何调动情感因素,创设高职体育教学的良好外部环境、训练情绪和教学氛围,是体育教师应该深入思考和重点突破的关键。研究分析了高职体育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功能和作用,并以高职体育教学为研讨平台,展开了新型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研讨,提出一系列建议,为高职体育教学更好地创新、扩展和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情感因素;高职体育教学;作用

高职体育教学中,情感属于重要的非智力维度的核心性因素,充分认识情感因素的功能、价值和作用,更好地展开情感因素的激发、利用,形成高职体育教学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已经成为高职体育教师迫切需要实现的目标,也是高职体育教师进行自我完善、扩展教育教学技能、扩大高职体育教师适应范围的重要手段和路径。

7.略论情感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篇七

近年来, 将情感策略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日益增多, 但针对中国学习者某一语言技能方面情感能力培训的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偶见于口语和听力教学研究中, 但针对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似乎很难找到。写作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同时写作课也常是最单调的, 学生常会感觉枯燥, 学习激情不够, 学习效果不明显。这一现象的存在源于多种因素, 但因为情感是伴随认知的一种潜在因素, 它的影响往往不被人察觉[5], 所以对写作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忽视是因素之一。鉴于此, 本研究通过对英语写作学习中的情感因素之学习动机、焦虑和自我概念进行分析, 探讨如何运用有效的情感策略推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1 英语写作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分析

1.1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个体发动和维持学习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 它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始于Gardner和Lambert, 他们[2]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将语言学习动机分为工具型和融合型两种。大学英语学习中, 持有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有较为实用的目的, 如通过英语四六级或雅思等各种考试, 参加英语方面的比赛, 获取证书与荣誉等与自己的前途密切相关的动机;而持有融合型动机的学习者目的是想了解目的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异域文化等, 并希望融入该文化。写作动机与学习动机同属一个范畴, 只是前者更集中于对单项语言技能即写作的需求。在英语写作中, 学习者首先要具有必须的动机和愿望, 才会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 运用各种认知策略进行写作。否则, 学习者就会对写作产生抵触情绪, 不愿练习。

1.2 焦虑

焦虑指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一种烦躁不安和害怕犯错误的心理状态, 与失意、自我怀疑、忧虑、紧张等不良感觉有关, 可能是英语学习中最大的情感障碍[1]。写作焦虑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流露出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外语学习者受其外语水平的限制, 例如, 受词汇积累缺乏的原因导致想表达的内容不会写, 显然会比本族语写作有更多的焦虑体验。焦虑产生紧张、惧怕出错、丢面子等, 这些情绪直接导致写作失败或者进行不下去, 进而又加重紧张害怕, 形成恶性循环。因此, 很多学生有怵写心理, 从而导致写作步履维艰, 无法顺利进行, 产生痛苦、消极的情绪体验, 打击自信心。

1.3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 它包括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 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外语自我概念指学习者对自己外语水平和外语学习能力的认知和评价[6]。作为一项重要的输出活动, 英语写作要求学习者把文字呈现出来, 这就犹如人掀起了红盖头, 美丑皆暴露无遗。自我概念积极即认为自己写作水平高的学习者, 往往会受到同学的艳羡、老师的赞誉, 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 提高自信, 进而提高写作水平。而自我概念消极即认为自己写的不好的学生, 往往害怕暴露自己的缺陷, 畏首畏尾, 不敢大胆去写, 以防自己的形象受到威胁, 长此以往, 消极的自我概念不断加强, 导致英语写作不但得不到提高, 反而退步。

2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情感策略的运用

2.1 基于学生的情感需要, 激发英语写作兴趣与动机

(1) 用个人发展的需要, 激发英语写作动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大一新生在入校初, 仍不能摆脱中学教育过度依赖父母、教师的习惯, 加上多数学生是第一次离开家乡开始集体生活, 其情感上的需求在此时应该是最被关注的。如果大学教师除了教授课本知识, 完全撒手, 容易使学生有失落或者无所适从的心理, 从而丧失目标, 丧失学习的动机。因此, 课程伊始, 教师就要用生存、发展、工作和教育需要等现实需求, 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的不同阶段, 在大学英语写作上的短期与中长期目标分别是什么, 从而满足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要, 激发其学习动机。 (2) 以形式多样的活动, 激发英语写作兴趣。大学英语普遍面临学时短、任务重的问题, 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中, 教师能花在写作教学上的时间就更有限。因此, 为了应对考试中的作文题, 很多教师就把写作教学变成了枯燥的讲练作文, 结果没有考虑学生的情感需求, 任凭老师讲得再好, 学生也普遍产生抵触情绪。所以, 教师不应急于求成, 而应将灵活多样的写作活动穿插于平时的课堂活动中, 以此培养学生用英语写作的兴趣, 激发其英语写作的内在动力。例如, 让学生搜集英语短信中常用的词汇缩写, 如B4即before等, 以比赛的方式展示出来作为上课的热身活动。虽看似与写作水平的提高关系不大, 但它耗时少, 却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写用英语的学习兴趣。

2.2 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减少英语写作焦虑

(1) 写作任务与自主写作相结合。因为考试的导向,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 也多偏重于命题作文的训练:规定题目, 规定题材, 规定时间。但这样像考试一样的英语学习只会加重学生的焦虑感。我们动辄百人的大学英语课堂, 虽难以做到每个人的因材施教, 但也应该尊重学生的喜好、学生的写作方式。所以教师在设计写作任务时可以只给出一个范围, 鼓励学生可以从不同维度、角度大胆放开写, 以写出自信心和成就感。例如学生可以写简短的剧本、课文续写甚至是模仿诗歌创作。 (2) 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传统的写作教学似乎更偏重于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 但是写作首先要有内容, 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学生在互动讨论中, 思想的火花更易被点燃;写作方面困难多的学生也可以借鉴他人的观点, 产出好的想法, 提升自信, 减少焦虑。

2.3 利用积极的情感反馈, 提升英语写作自我概念

以认可优点为主向学生提供积极的情感反馈。只有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学生才可能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在作文批改中, 教师应该宽容学生的错误, 特别是写作水平偏低的学生, 更应把重点放在肯定学生作文的优点上。试想作文本上满篇的错误提示就好似一张脸被毁容一样, 学生怎可能树立良好的形象即积极的自我概念呢?因此, 可以让学生把每次写作中的闪光点积累起来, 在班里展示, 形成良好的氛围, 使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给予积极的情感反馈。在写作活动中, 教师应该积极肯定学生每次活动中的点滴贡献, 比如课下积极的准备资料, 在合作讨论中提出新颖观点等, 并计入其平时成绩, 让其体会到写作活动带来的快乐与成就, 形成良好的英语写作自我概念。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让学生意识到认知与情感的结合才能使英语写作学习建立在更稳固的基础上, 教师应该运用行之有效的情感策略, 引导学生控制自己的情感, 以良好的心理状态, 在大学英语写作中取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Arnold J.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C].Cambridge:CUP, 1999.

[2]Gardner R C, W Lambert.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Language Learning[M].Rowley Mass:Newbury House, 1972.

[3]O’Malley J M, A U Chamot.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4]戴曼纯.情感因素及其界定[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6) .

[5]欧阳建平, 张建佳.大学英语学习者情感策略培训的实证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 (2) .

8.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篇八

关键词:情感;交流;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354-01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内在心理状态,即情感心理状态如何。在学习活动中,这种积极的情绪如果能得以保持,就会形成“情感动力”,它能推动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所以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的情感教育就是通过反映生活各个方面文章的教学,使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逐步建立起一种“评判”标准,从而使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生活、认识世界,不断完善自身。笔者认为,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有以下作用:

一、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心灵的碰撞,能求得实现目标的一致性,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正如文学作品可以说是作家情感的载体一样,任何一堂高质量的课都是教师情感的自然体现。教师的情感越浓越真挚,其感人的力量就愈深,其教育作用、美育价值就愈高。教师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渗透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就能从中体会出什么样的情感。学生对语文课的喜爱与否,基本上取决于任课教师对语文课的喜爱与否。一个热爱本职工作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处处洋溢着热情,其举手投足之间,会自然流露出对事业真挚、深厚的感情,而这些感情一旦辐射到学生身上,必会在他们心灵深处打下重重的烙印,使他们在感受老师美好情感的同时,召唤起自身对知识的向往和追求,自觉地。由此,学生情感的培养,取决于教师的情感素养,若要做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除具备扎实的业务基础外,还需锤炼思想感情,对教学倾注满腔热情,满腔爱心。

二、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促进人格的完善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以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和完善的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讴歌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为情感教育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从语文教材选文标准上看,一定要“思想内容好”,即“有助于学生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有助于学生从事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献身精神,有助于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世界观。”这些文章或是抒发对祖国山川的热爱,或是宣泄对黑暗社会的愤恨与仇视,或是表达对生命价值的执着追求,或是反映了对某些事理的所悟所感,等等。这些情感丰富而高尚的文章,成为学生人生观塑造、心灵净化的源泉。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点拨学生心灵的情弦,引爆他们的情感大坝,引开他们的情感闸门,促成共鸣,使学生能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忧作者之所忧,从而使学生的情感脉搏加速跳动,最终达到树立美好理想、培养健康情趣、规范社会行为的目的。

三、情感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激情

情感是影响青少年学生立场、世界观的重要因素,教师理应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通过自己的爱憎忧惧等情感去感染、激发全体学生的情感,达到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受到正确的世界观、思想观教育,更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的目的。坚持真理,上下求索的爱国诗人屈原;念念不忘“北定中原”,关心祖国命运的爱国诗人陆游;“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宁死不屈,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文天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思想家鲁迅;面对特务的暗杀而敢于拍案而起的民主战士闻一多;宁可饿死而不领美国“救济粮”的爱国志士朱自清,等等,都能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和激励,也必然会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行为的养成大有裨益。

四、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情感教育可以将“情”注入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更具有“人情味”

我们的青少年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在万万不能的”,“一切向钱看”等思想不可避免地会渗透到学生的心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充满人情味的语文课,将更多的“情”注入学生的心灵。上海南洋模范中学王圣民教师一次在给学生介绍了两篇歌颂母爱的散文后,问学生:“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向你祝贺吗?”并要持肯定答案的学生举手,学生纷纷举手。王老师继而发问:“你们中间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请举手。”后来的情景,王老师如实写道:“刹那间,整个教室安静了下来。我重复了一遍,依然很安静。又过了一会儿,才有几个同学沉静地举起了手,他们感到投向他们的目光是略带敬意的,便显得更矜持了。‘向爸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我又发问了。寂然无声。在安静极了的教室中,我又用清楚的含着希望的声调再重复了一遍。还是寂然无声,我又和学生一起沉默着。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在享受沉默,因为我看到不少学生脸上现出一缕歉疚、自责、不安的神情,可是我并没有批评他们啊!”

9.略论情感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篇九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它具体表现为一个人对事物的心境状态或强烈而短暂的情绪反应或应激状态或是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情感表现。所有这些都是教学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但它又是智力发展的翅膀,它对教学的影响是极其复杂而具体的,它是促进教学活动有效的催化剂。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折期,生理、心理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由于生理的变化而引起的心理的变化,使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出现了自我人格的分析,自我角色的修正、接纳。他们开始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希看别人像对待成人一样对待他们,希看别人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青少年学生心理的变化,情感的特点,积极加以引导,努力满足学生渴看理解、渴看尊重、渴看肯定的情感需要,使他们在学习中能保持稳定而良好的学习情绪,以进步学习效果。

基于以上熟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往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一、激发热情、调动情绪

黑格尔讲过,“要是没有热情,世界上的任何伟大事物都不会成功。”热情涉及整个人的身心活动,决定了一个人的思想、行为的基本方向,具有巨大的推动力。同时,热情的程度是由它所指向的对象和目标的意义决定的。青少年学生由于年龄及学识的限制,对所学知识往往缺乏充分的、较为正确的熟悉,从而不能产生持久的、较高的热情。因此,为了综合的完成多方面的任务,进步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当中必须动用一切可能促进和调动学生所有积极的、良好的情绪情感,以进步学习的热情。否则,课堂教学将显得呆板、烦闷,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将不尽如人意,大打折扣。因比,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创设一种轻松、自然、亲切、融洽的课堂气氛,以调动学生良好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使学生的留意力和思维活动与教师的教学思路、节奏同步,***前进,并且在学习和思考中意识到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所迸发出来的聪明的火花和气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魅力。

二、用情导进、唯美是求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我以为,在教学中只有学生在感情上接受你,并进一步在情感上认同你,你的课才有可能成功。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开学第一节课起我便将这种思想贯串于我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我及我所任教的课有一个良好的熟悉,我用了四个词——自信、健康、积极、正面与学生共勉,以互相尊重为感情基调,从情感上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同时,在教学中尽量采用直观教学,电化教学,变抽象为形象,化不可知为可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丰富的感性熟悉,由知之到好之到乐之。此外,教师还可以因地制宜地应用一些成语、俗语、诗句为学生的思路导航,以布满***的言语往打开学生求知的心扉,启迪他们的思想和心灵。总之,教师不应是“教书匠”而应是“园艺师”,要用自己的信心、爱心、耐心和***往撞击一颗颗同样布满着勇气和梦想的心。

三、发现亮点、心灵交汇

奥地利哲学家布贝尔说,“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相互的接触。”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师生间心理的接触、交流。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完成的活动,也是师生间的.一种接触、交流——信息的、情感的接触和交流,从而产生心理上的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其影响是深远的。《学记》说,“安其学而信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亲师信道是师生情感有效交流的有力佐证。师生基于良好的情感而建立良好关系,由心理相容而出现行为相容,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深切体味到老师的涓涓爱意、殷殷期看。 同时,教师以关心、爱护、赞美之话语往评价学生能使其得到最大的自我肯定和心理上的满足,并能转化为接爱教育的内部动力,成为求上进见行动的不竭源泉。我相信,老师在课堂上如能及时地捕捉学生的闪光之处,可爱之处,并用恰当的语言及时地给予肯定、赞扬,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时时刻刻在关注着她(他),这将能更快更好地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由此可见,情感关系是师生间心理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而顺利进行有着重大的作用。

10.略论歌妓在宋词传播中的作用 篇十

略论歌妓在宋词传播中的作用

廖修成摘要: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一个高峰之一,产量巨大质量极佳。那么,在那个时代是什么促进了宋词的发展的?又是如何传播的呢?在这个时代的我们要探究这样的问题本是极难的,不过根据一些史料和留存的一些故事,诗词,笔记,加上人们的推测也不难窥探其中一二。经专家们研究,在那个时代的传播领域中值得大书特书的却是一群让人“不耻”的歌妓,她们有极高的文艺素养和文化修养,对宋词的传播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关键词:歌妓;宋词;传播

宋词是一种音乐文学,主要功能便是侑殇劝酒。是中国文学史的高峰之一。宋词的用途极为广泛,可以用来庆典、送行、结交、祝寿等,极深的融入了社会生活和朴质的情感,是宋代文化生活极不可缺少的部分。宋代词文学的发展不外乎下面几个原因:一,宋代经济富足,市民大大增加,为其享乐提供了经济条件,宴饮增加,燕乐越加流行起来。二,宋太祖为了巩固政权,以声色之娱减少大臣们的权利欲望,并鼓励他们:“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之利,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宋史.石守信传》。三,歌妓对宋词的传唱扩大了其影响范围,加速了传播速度。

宋代歌妓根据其妓籍和服务对象不同,大体分为官妓,家妓,市井妓三大类。[1]官妓包括朝廷教坊妓,军中歌妓和地方州郡歌妓,她们由各级专职官吏管理,其服务场合是王公贵族酒宴,官员迎送酒宴,各级政府酒宴。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蓄养家妓,用来歌舞娱乐,炫富摆阔,娱宾遣兴。有许多繁华城镇中的歌楼妓馆、瓦市茶坊、青楼妓院,拥有数量更为庞大的市井妓(又称私妓)。

那么这些数量众多分布范围极广才艺双全的歌妓是如何影响宋词的发展呢?

歌妓的职能本就是以歌舞演唱的形式劝茶延客,侑觞劝酒,歌舞娱宾,礼仪交际的应酬,正是歌妓这种演唱场合,演唱方式影响了词的传播。说及歌妓对宋词的影响,若是依曹先生所的分三类歌妓分别阐述其影响,是不全面的也是不能将其概括的,若将她们合起来说也是不够准确的。因此,我们既要说歌妓对词普遍影响的共通之处,有须得找出各自较为特殊或突出的特点来。

一,歌妓对宋词传播的普遍贡献:

略论歌妓在宋词传播中的作用

宋词的传播无外两种方式,一是口头传唱,二是书面传播。在宋代,纸张比较昂贵,书本也非常珍贵,就算有书,目不识丁者也为数不少。所以,书面传播成本比较高昂,速度较为缓慢,受众还需要较高的文化修养。这种传播方式的速度极慢,效率极低。阮元《文言说》载:“古人以简册传事者少,以口舌传事者多;以目治事者少,以耳治事者多。”所以,以歌妓为主的口头传唱是一种极佳的传播方式。歌妓凭着声似百灵的巧喉,辅以轻柔曼妙的舞姿,伴以抚琴弄弦的妩媚,既能悦人耳又能悦人目。因此,歌妓对宋词的传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歌妓歌舞伴演唱的这种视听结合的艺术表演方式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对大多数听众来说就是一种视听享受。因此,在各种酒宴场合少不了歌妓的莺歌燕舞。宋词当中也有很多描写歌舞表演的场面,如晏几道的《鹧鸪天》:“舞低杨柳楼低月,歌尽桃花扇影风。”谢过《江神子》:“舞罢歌余,花困不胜春。”赵长卿《水调歌头》:“歌一曲,舞一曲,捧金樽。”袁去华《思佳客》:“纤腰曼舞萦回雪,皓齿清歌遏住云。”[2]宋代的人们喜欢用歌舞的方式演绎词句,用管弦之乐传播词句。舞蹈与演唱的结合加深了人们对词的理解,增加了词的趣味性。通过演唱的方式传播更易记忆和传诵,就算目不识丁的老者也能演唱传播。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柴夫累了可以坐下来高唱一曲,浣者洗衣累了伸个懒腰低吟一阵,甚至连老妇晒太阳乏了也都可以轻哼几曲。这种口口相传的成本低速度快,不用纸张印刷的成本,也不用书本传输所需要的的时间,更不需要有较高的文学修养,是一种高速高效的传播方式,极大的扩展了传播范围。

歌妓的传唱不但会影响词的范围,而且还会影响本身的知名度。据胡仔《苕溪渔隐词话》载:“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然后亦岂无佳词,如晁次膺《绿鸭头》一词,殊清婉。但樽俎间歌词,以其篇长惮唱,故湮没无闻焉。”[3]在东坡《水调歌头》之后,《绿鸭头》这首中秋词也写得非常好。但是歌妓嫌它太长了,不喜欢演唱,导致了《绿鸭头》湮没无闻。对此我们可以看出歌妓对词传播的重要性,也可以窥得歌妓演唱对词本身的知名度的影响力。

歌妓由于从小就受到严格的艺术训练,她们自身也有极高的文艺修养,比一般文人更精通音律,所以她们也经常创作一些词,这些词也成为了宋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妓严蕊,盼盼,李师师,小红等都是才华横溢的词人。严蕊是宋代著名的官妓,善琴和歌舞,色艺冠绝一时,浙江天台太守唐与正令严蕊侍酒,作红白桃花诗。严蕊片刻即作《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

略论歌妓在宋词传播中的作用

微醉。”北宋黄庭坚在一个酒宴上写了一首《浣溪沙》赠给歌妓盼盼,并令盼盼唱词侑觞,盼盼即席就作了一首《惜花容》。词曰:“少年看花双鬓绿,走马章台管弦逐。而今老更惜花深,终日看花看不足。坐中美女颜如玉,为我一歌金缕曲。归时压得帽檐敧,头上春风红蔌蔌。”由此可见,那些歌妓不仅为宋词的传播做出了贡献,还为宋词的创作也做出了贡献。

二,官妓,家妓,市井妓对宋词的影响的突出特点。

Ⅰ,有特殊影响力的官妓

宋代朝廷,官府举行的各种宴会或是迎送来往官员的酒宴,甚至是某些庆典和祭祀都需要官妓来舞蹈歌唱。在种种繁忙的宴会下,她们的生活大多就和歌舞琴弦酒水打交道了,想得片刻休息时间都是极难得的,她们的自由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其妓籍是在官府严格控制下的,没有官府的允许是不准脱籍从良的。宋代有这样一则故事: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杭州太守职位空缺,苏轼暂时代理。一位叫九尾狐的歌妓因年老请求脱籍从良,苏轼批道:“五日京兆,判状不难。九尾野狐,从良便任”。有一位色艺堪称杭州城第一的歌妓听说了这件事也向苏轼提出脱籍从良的请求,这次苏轼批道,“慕《周南》之化,此意虽可嘉,空冀北之群,所请宜不允”。[4]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许她脱籍从良。由此可知,歌妓的自由牢牢掌控在官府的手里。虽然她们没有自由受人奴役,但她们都有相当高的艺术修养,正如张先所说,“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官妓的演唱场合里大多都是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她们对词的传唱有极为特殊的影响力——即现今所说的“名人效应”。能听她们演唱者非富即贵,还有一些落魄文人。他们自视清高,有极强的表现欲,往往喜欢即席作词供歌妓演唱。这种创作方式刺激了词人的创作欲望,也使词人多一种创作思维。据《绿窗新话》载:秦少游寓居京师,有贵官延饮。出宠姬碧桃侑觞,劝酒惓惓,少游领其意,复举觞劝碧桃。贵官云:“碧桃素不善饮”。意不欲少游强之。碧桃曰:“今日为学士拼了一醉”。引巨觞长饮,少游即席作《虞美人》相赠,词曰: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洄,借问一只如玉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合座悉恨。贵官云:“今后永不令此姬出来!”满座大笑。

这件事一时传为美谈,秦观《虞美人》也在民间快速流传开来,这可以说是通过社会极有地位的人物的宣传,也就相当于找名人打了个广告,其影响力也就可想而知了。Ⅱ,演唱试验的家妓

略论歌妓在宋词传播中的作用

宋朝官府有官妓,家庭也有家妓。宋统治者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得士大夫阶层多为饱读诗书才华卓越之人,他们生活富裕,蓄养家妓,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闲时便花前月下,扁舟江上,吟诗作画,赋曲填词,饮酒品茶。而多数家妓是从小受到严格的训练,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而且姿色娇美。她们诗词歌赋,食谱茶经无所不晓;琴棋书画,度曲吹萧无所不精。于是,士大夫和家妓具有共同的艺术修养和文学情感,他们日夜置酒相欢,共同写诗作词,弹琴下棋,相互交流。为宋词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周密的词中就有许多描写家妓的,比如他在《忆旧游 次韵贫房有怀东园》写到:“记花阴映烛,柳影飞梭,庭户东风。彩笔争春艳,任香迷舞袖,醉拥歌丛。画帘静掩芳昼,云翦玉璁珑。奈恨绝冰弦,尘消翠谱,别凤离鸿。莺笼。怨春远,但翠冷闲阶,坠粉飘红。事逐华年换,叹水流花谢,燕去楼空。绣鸳暗老薇径,残梦绕雕栊。怅宝瑟无声,愁痕沁碧,江上孤峰。”他非常怀恋昔日与家妓一起“彩笔争春艳,任香迷舞袖,醉拥歌丛。画帘静掩芳昼,云翦玉璁珑。”共同写诗作赋,舞蹈演唱的美好日子。

文人士大夫闲来无事,便喜欢舞文弄墨写诗作画。所作之词必先遣家妓演唱,邀请朋友来鉴赏。经过这样演唱检验的词有两大的好处,一是可以检验词是否有音律美感,二是可以借鉴他人意见加以删改,这样就极大提高了宋词的创作水准和宋词的音律美感,造就了一批写词高手。

《词钞》曰:幼安每开宴,必命侍妓歌所做词。特好歌《贺新郎》,自诵其警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我狂耳。”顾问坐客何如,既作《永遇乐》“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特置酒召客,使妓送歌,自击节,遍问客,必使摘其疵。[5]晏几道《小山词自序》中道:“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宠家,有莲、鸿、萍、云,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而已。”家妓与词人合作,通过演唱检验,使得所作词音律更为完美和谐。Ⅲ,升华词人情感的市井妓

青楼酒馆,瓦市茶坊的市井歌妓是宋朝最为庞大的歌妓群体。“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北宋都城汴京,御街宣德楼向西去都是妓馆,当时被称为‘院街’;御街朱雀门以东,大抵也都是妓馆;御街东朱雀门以外、西通新门瓦子以南杀猪巷,更是林立。其他如东鸡儿巷、西鸡儿巷等处,也是妓馆密集之所。”[6]可见私妓市场繁荣程度。那么这个市井妓群体又是如何对宋词发生作用的呢?

这些市井妓境遇悲惨,生活艰辛,有很多歌妓是贫困得无以为生,不得不卖身妓院的,略论歌妓在宋词传播中的作用

有的歌妓是被拐骗卖身的,被迫应强笑酬客人。生活中来来去去的客人没有一个能供她们依托,她们在现实中挣扎了很久,看到的和经受的苦难太多,所以需要感情上的一种慰藉。这个歌妓群体接触的人群是极为复杂多样的,有士大夫,有文人,有商人,有工人,有市井无赖,甚至还有农民。在这当中,失意文人和她们的情感趣味和艺术修养又是极为相契的。中国文人大多以出仕为读书的目的,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如愿以偿的。因此,一些在仕途失意的文人便会放纵声色,借酒消愁。往往青楼女子由于自身的遭遇也极同情那些失意文人,文人和歌妓在苦难中擦出爱的火花。他们都是诗人般的情怀,都是苦难中的漂泊者,相互依靠相互慰籍。于是一些文人和歌妓发生了可歌可泣的故事,产生了难分难舍的恋情。宋人恋情诗中有很多直抒文人缠绵之情,或代言歌妓缱绻之意。然此种种,莫不与歌妓有关,歌妓在失意文人的世界出现又为宋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写歌妓之词主要以四类为主,一是歌妓的曼舞轻歌,二是歌妓的凄苦人生,三是歌妓的情感纠葛,四是文人恋妓。若要在宋词中寻找文人与歌妓的佳话,最具代表性的的便是柳七了。歌妓最为钟爱柳七词,为得柳七新词,不惜以千金购之。据罗烨《醉翁谈录》载:“爱其有词名,能移宫换羽,一经品题,身价十倍。”柳永长期混迹于烟花柳林之地,接触文艺卓绝的歌妓,擅长写音律和谐适于传唱的市井之作。他与歌妓产生了许许多多纠缠不清的爱情故事,留下许多,咏妓,恋妓,怀妓的优秀词作。

柳永落第后写道:“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幛。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年少时寻花问柳,放荡不羁浪迹天涯,在此期间与歌妓交往甚深,可以说那些歌妓是柳永的红颜知己,他们共同演绎了落魄的才子和忧伤的佳人的爱情故事。正是那些娇媚妖艳却又孤独寂寞的歌妓给了他灵感,正是那些身份卑贱却又多才多艺的歌妓给了他慰藉。他深切的同情并理解她们,以平等的态度去追寻爱情的。他写道:“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他在妓群之中的感情跌宕起伏,时而大喜时而大悲,极大加深了他的情感体验,感受了人情冷暖,见识了花柳场的残酷无情,对真挚爱情的执着追求,才能创作出那么多优秀的缠绵的爱情作品。

除了柳永之外,还有仕途失意的秦少游、晏几道等人,他们也和歌妓产生了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秦少游说,“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晏几道吟,“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照,曾照彩云归”。那些感人肺腑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给文人以无限的创作灵感和创作素材,那些微妙的感情通过他们的笔端流淌出来,汇成词文学的长河。

略论歌妓在宋词传播中的作用

Ⅳ:结语

不管是官妓,家妓还是市井妓,她们都拥有姣好的身材,曼妙的歌舞,婉转的歌喉,极高的文艺修养。这一群孤苦的时代音乐精灵,创造了宋词的传奇。歌妓一身高超的歌舞演唱技艺为词的发展传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浪荡才子与孤苦歌妓的情感感故事为宋朝词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创作动力和创作题材,极大拓展了词的发展空间和深度。

参考文献:

[1] 宋代歌妓略论.曹明升

[2]宋词传播方式研究.谭新红,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一版,第34页 [3]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版,第17页

[4]宋词说宋史.诸葛忆兵,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2月北京第一版,第27页 [5]古今词话.沈雄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第42页

上一篇:信号分析处理大作业下一篇:我们孩子的成长需要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