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复习之中共重要会议

2024-08-27

初中历史复习之中共重要会议(通用5篇)

1.初中历史复习之中共重要会议 篇一

中共历史会议汇总

1927.7.23 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2.7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二大提出“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连个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

1923.6中共三大召开,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1924年 1月 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政策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1927.4.27至5月9日在当时革命的中心武汉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五大大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1927.8.7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友情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是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折

1928.6-1928.7中共六大在苏联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的塞列布若耶乡间别墅召开,大会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同时批判了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错误,明确了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十大政治纲领:主要是为了系统地总结第一次国内革命的经验教训,批判右倾投降主义和“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明确新时期革命的性质和任务而召开的。(古田会议)

即1929年12月28日至30日在福建上杭古田举行的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会议由陈毅主持并传达了中央《九月来信》,毛泽东作政治报告,朱德作军事 报告。会议改选了前委,毛泽东任书记。会议通过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 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决议指出应首先从思想上建党,加强党内的 马克思主义教育,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克服不良倾向,同时在组织上必须坚持 严格的民主集中制。决议强调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规定红军的三大任务是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坚持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官兵一致的原则。这个决议是 建党建军的纲领性文献,为党和军队建设指明了方向。

1935.1.15-17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遵义会议)。集中力量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机器危急的时刻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军,中国革命;是中共历史上的转折点,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1935.12,中共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瓦窑堡会议),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强调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

(洛川会议)1937.8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是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体现,会议强调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1938.9.29,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桥儿沟天主堂召开。全

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毛泽东《论新阶段》),基本纠正了王明的右倾错误,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1945.4中共七大召开,正式命名了“毛泽东思想“,并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指针

1948.9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主张

1949.3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才具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1949.9.2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

1950.6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和进行恢复国民经济、证据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工作,以便为开展油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提供条件

1956.9中共八大召开,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958.5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958.12中共召开八届六中全会,着重纠正给予向全民所有制和向共产主义过度的倾向,以及企图过早地取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倾向,并决定开展整顿人民公社的工作

1958年 北戴河会议

1958年8月,河北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讨论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以及当前的工农业生产、农村和商业工作等问题。会议确定一批工农业生产的高指标,宣布当年要生产钢1070万吨,比上年翻一番。会议还讨论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定》,决定在全国农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指出“人民公社将是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的组织形式”,并说“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会后,全国很快形成全民炼钢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只用一个多月就基本实现公社化,初期的人民公社带着浓厚的平均主义和军事共产主义色彩。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庐山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1959年7月—8月,江西庐山。庐山会议前期的内容是总结经验,继续纠正错误。与会者原则上拥护“三面红旗”,许多人都认为纠“左”虽有成绩但还不够,也有不少人为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护短,甚至认为纠“左”过了头。7月14日彭德怀对于会议未能透彻解决问题和统一认识深感忧虑,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对1958年以来“左”倾错误及其经验教训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见。但是7月23日毛泽东指责他“资产阶级的动摇性”,是“右倾性质”的问题。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会议开始对彭德怀进行错误的批判。8月2日开始的八届八中全会进一步开展对所谓“彭、黄、张、周反党集团”的斗争,批判他们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反对总路线、党中央和毛主席。8月7日中央发出《关于反对右倾思想的指示》提出现在右倾已成为工作中主要的危险。全会通过《为保卫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和《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8月16日,毛泽东错误的断言:“庐山出现的这一场斗争,是一场阶级斗争,是过去十年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于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的生死斗争的继续”。全会还检查了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执行情况,通过《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决议》,一面降低了钢煤粮棉四大

指标,一面又要求立即掀起“新的生产大高潮”超额完成计划。会后全党开展了一场“反右倾”斗争,在政治上使党内从中央到基层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在经济上使“左”倾错误更加发展,并延续更长时间

1961.1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1961.8.1-8.12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会议制定“十六条“标志”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七千人大会议)

1962年1月—2月,北京。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和省、地、县四级主要负责人和部分大厂矿和部队的负责干部七千多人。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经验,统一认识,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切实贯彻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为战胜严重困难而奋斗。刘少奇代表中央作书面报告和讲话,初步总结1958年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分析了几年来工作中的主要缺点和错误。报告认为这些缺点错误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建设工作中经验不够;另一方面是由于几年来党内不少领导同志不够谦虚谨慎,违反了党的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传统作风,削弱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妨碍了党及时地尽早地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报告指出全党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踏踏实实地、干劲十足地做好调整工作。毛泽东讲话,着重指出必须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必须在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的基础上,加深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他在讲话中作了自我批评。大会充分发扬民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强调要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加强集中统一。虽然在对形势的分析和对造成困难的主要原因的认识上,以及对工作中的成绩和缺点的估计等问题上,中央的分歧仍未解决,但在坚决贯彻执行八字方针,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问题上对统一全党认识起了积极作用。

(西楼会议)1962年2月,北京。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毛泽东在外地未参加,刘少奇主持)。会议讨论1962年国家预算和整个经济形势问题。会议分析当时农业生产下降,市场紧张,物价高涨和国家存在大量财政赤字的情况,认为如不采取紧急措施形势将继续恶化。必须确定一个调整恢复时期,以农业为基础,全面地调整国民经济。陈云作题为《目前财政经济情况和克服困难的若干办法》的讲话,得到其他常委的赞同,在征得毛泽东同意后批转各地区各部门。会后中央决定陈云担任中央财经小组组长,统管财经工作。

1978.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提出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1981.6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的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确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982.9功过国内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1984.10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1987.10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92年10月12曰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993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将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邓小平理

论写入党章

1998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推动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农民〉。

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主要目标和指导方针。按照中共十五大提出的,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2010年在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工作的重点和步骤。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髙度评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人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大会从十个方面总结概括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大会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03.10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了全面论述,深刻闸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首次将“和谐”列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全面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涵义.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八七会议(重点重点重点重点)——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批判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2.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3.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4.广州起义——12月11日,在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等领导下发动了广州起义。广州起义是对国民党屠杀政策的又一次英勇反击

杨家沟会议(十二月会议十二月会议十二月会议十二月会议)

• 中共中央1947年12月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集的会议。毛泽东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阐明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军事、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方针及政策。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就是此时提出来的。

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重点重点重点重点)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集中探索。八大最重要的历史功绩就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成功探索。(1)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提出 •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根本任务: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2)在经济建设上,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大会还采纳了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主张。(3)在政治建设上,大会确定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党和政府的活动要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方针。(4)在执政党建设方面,大会强调要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等。

红军长征路线路线:

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湘江--乌江--遵义(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过雪山、草地--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

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

附:

以下会议和内容是常考点

1、第一次提出从思想上建党的著作:《井冈山的斗争》;

2、第一次明确提出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党的建设的代表作:《共产党人发刊词》;

3、第一次提出党风科学概念的著作:《整顿党的作风》;

4、第一次把党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的著作:《论联合政府》;

5、第一次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的会议:六届六中全会;

6、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根本思想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文章:《 <共产党人 >发刊词》;

7、第一次提出“思想路线”概念的文章:《反对本本主义》;

8、毛泽东思想形成标志: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实践和理论阐述;

9、毛泽东思想成熟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形成;

10、第一次完整的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著

2.初中历史复习之中共重要会议 篇二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革命的主要矛盾,国内的阶级矛盾则降到次要地位。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期,“中国土地属于日木人还是属于中国人,这是首先待解决的问题”。[2] (p260为了联合一切抗日力量,形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中央于1937年8月15日在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并写进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减租减息政策的贯彻实施,对巩固发展抗日根据地并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巨大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违背历史发展的趋势,单方面撕毁停战协定并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革命的主要矛盾由中日的民族矛盾转变为中共代表的无产阶级及广大民众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对解放区的疯狂进攻,谙熟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冷静思考并作出了有效对策。1947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一文中强调在当时情况下要特别注意军事、土地和生产等三方面的问题。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解决解放区的土地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的迫切任务,是一切工作的基本环节。封建土地制度是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根”,要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就必须将蒋介石的“根”拔掉,取得人民战争的胜利。

二、农村的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全面土改的阶级准备正在形成

经过减租减息,农村的土地占有关系逐步由集中转向分散,地主占有的土地减少,而农民占有的土地有所增加。据北岳、太行、晋绥、盐阜和滨海五个区域的调查,抗日战争前和减租减息以后土地占有关系的变化为:地主从占有全部土地的29.5%下降为13.5%,富农从21%下降为17.5%,中农从29.5%上升为42.5%,贫农从19%上升为22.5%,雇农从0.8%下降为0.6%。[4]土地占有关系的变化,自然引起农村阶级关系的变化。大多数雇农上升为贫农,大多数贫农则上升为中农,各阶级和阶层在数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地主下降、富农削弱、贫农上升、中农显著增加的形势。仍以上述北岳、太行、晋绥、盐阜和滨海五个区域的调查为例,抗日战争前和减租减息以后阶级关系的变化为:地主从占全部户数3.6%下降到2.4%, 富农从7.2%下降到6.7%,中农从28.4%上升到38%,贫农从54%下降到47%,雇农从5%下降到2.5%。

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有利于地主、富农在心理上逐渐适应党的土地政策, 为党在适当时候逐步过渡到‘耕者有其田’,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打下了基础”。[5] (p62) 而农村土地占有关系和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地主阶级的反抗程度和不满情绪大大降低,这些为农村各阶级阶层在思想上、心理上接受全面土改做了必要的准备,也为在土地改革中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和铲除封建势力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三、全国的革命形势发展迅猛,亟需大批源源不断的后方援助

众所周知,淮海战役是一锅60万正规解放军部队对80万国民党军队的“夹生饭”,而人民解放军背后有597万民工支援前线,随军作战的常备军就高达100万,所以才有陈毅元帅“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的由衷感慨。聂荣臻元帅在回忆录中记载的平津战役中华北人民支援前线的壮观场面则更加形象和具体,“那时候,正值隆冬,冰天雪地,他们听说要解放北平、张家口,立即掀起了支援前线的热潮。那情景真是非常感人,非常壮观!当我从孙庄去孟家楼平津战役指挥部的时候,一路上看到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和广大民兵,赶着满载物资的大车,不分昼夜地朝北平、天津方向前进,真是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一眼看不到头呵!我还得知大清河两岸的人民群众,昼夜组织40000多人参加突击破冰队,两天内砸开了100多里冰河,使白洋淀和大清河两岸的船只,能够将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6] (p701)

从一定意义上说,国民党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方面的缺失是导致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反,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积极致力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土改后解放区的人民无私奉献、倾尽所有,有力地支持了解放战争,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和最终战争的胜利。正如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所指出的:“我们已经在北方约有一亿六千万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要肯定这个伟大的成绩。我们的解放战争,主要就是靠这一亿六千万人民打胜的。有了土地改革这个胜利,才有打到蒋介石的胜利”。[7] (p73)

四、原有土地改革政策不彻底,亟需交流总结各地的实际经验

全面内战爆发后到全国土地会议召开前夕,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已经广泛地开展起来,多数地方已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但土改运动发展得很不平衡,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没有把群众充分发动起来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并且在实际分配土地时存在一部分人多占土地、浮财和包庇地主转移资产的富农路线倾向。解放战争进入反攻阶段后,从各解放区土改运动的发展来看,需要及时交流情况和总结经验,制定更彻底的土地政策,以指导土地改革运动更加广泛深入地进行。而修改《五四指示》中已过时的部分规定和颁布新的更彻底的土改政策,是全国政治、军事形势发展的要求和指导土地改革运动深入发展的迫切需要。此种情况下,召开一次全国土地会议,来研究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已是当务之急。1947年5月24日,刘少奇在致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并报中共中央的电文中指出,“检查‘五四指示’各项原则的正确性,并如何制定一个更完美的土地指示”[8] (p43) 是要注意研究的几个问题之一。朱德在全国土地会议开幕时也提到:“我们召集这次会议,是为了把各地的经验总结和交流一下,制订出更完善的政策,然后把它贯彻下去,使土地改革彻底完成”。[9] (p203)

五、中共中央的积极筹备,为土地会议召开创造了主观条件

中共中央尚在延安时就曾计划于1947年5月4日在纪念《五四指示》公布一周年之际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可胡宗南兵犯延安使这一计划没有得以实现。党中央撤离延安的第二天即致电各中央局、分局:“五四土地会议之地点及日期,必须视以后情况之发展再行决定”。[10] (p88)

“枣林沟会议”后当时中央的五位书记兵分两路,刘少奇和朱德率领的中央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央工委”),“前往晋西北或其他适当地点进行中央委托之工作”。[11] (p51) 中央工委一路东行,途中非常关心解放区的土改运动,深入实际,注重调查,掌握了十分详实的一手材料,为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做了准备。进驻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后,中央工委的领导人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并于5月31日向各解放区发出通知计划在7月份召开全国土地会议。与此同时,正在陕北转战的毛泽东来电,要求中央工委在半年内完成三项任务,即“(一)将晋察冀军事问题解决好;(二)将土地会议开好;(三)将财经办事处建立起来,做好这三件事,就是很大的成绩”。[11] (p91) 第二项任务就是要筹备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可见当时中共中央对召开全国土地会议的密切关注。此后几个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工委关于此问题有过多次致电、复电。刘少奇在在全国土地会议预备会上指出:“全国土地会议原拟五月在延安召开,由于战争关系没有开成,中共中央就委托中央工委在西柏坡主持召开,将来的文件和决定还要经过中央批准”。[8] (p44) 可见,全国土地会议是在中共中央和中央工委的共同领导下召开的。中共高层领导们对召开这次土地会议的高度重视和高度负责的态度,也成为全国土地会议能够召开、能够开好的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全国土地会议的召开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同中国共产党持之以恒的努力,使得中国土地问题到了必须解决而且能够解决的关键时刻。正如董必武《在全国土地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的:“中国目前一定要解决土地问题,我们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中国革命就不能成功。能解决这个问题,中国革命才一定会胜利。”“现在解决这个问题也是有把握的,关键是我们在广大解放区建立了‘革命的政权’,而‘这个政权是保障满足农民的要求的’”。[12] (p129-130) 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及时召开了这次在中共革命史上有关土地问题的最重要的会议,从而在中国土地改革运动史上树起了一座光辉的里程碑。

摘要:解决土地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中共领导的解放战争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而西柏坡时期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是中共在民主革命进程中制定土地改革政策的一次重要会议。研究此次会议召开时国内具体而特殊的历史状况, 不仅有助于全面认识其时中国共产党在解决土地问题方面决策的有效性, 而且对现今制定各种惠农政策、探索解决“三农”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西柏坡时期,全国土地会议,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 1993.

[2]《毛泽东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 1991.

[5]吴敏先.《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民》,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6]《聂荣臻回忆录》, 解放军出版社, 1986.

[7]《毛泽东文集》第6卷, 人民出版社, 1999.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年谱》 (下卷) ,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6.

[9]《朱德选集》, 人民出版社, 1986.

[10]中共河北省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前后》, 中央党史出版社, 1998.

[11]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海天出版社, 1998.

3.初中历史复习之中共重要会议 篇三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鸦片战争背景:

(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

(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如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

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矛盾

②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盾

③尼德兰人民与西班牙统治者的民族矛盾

④加尔文教与天主教矛盾等等。

6、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如王安石变法:直接动机是解决面临的社会危机;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另附:各类题型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技巧

(一)抓“类型”

解历史选择题,首先要明确它的基本类型,主要分为程度型(又称最佳型)、比较型、因果型、材料型(包括文字和图表)、逆向型(又称否定型)、概念型、组合型、条件型、论证型、结论型等10种类型,然后根据各种类型的解题方法“对号入座”。

而把握题目类型的基本方法,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考查题干中的“答题项”,也就是答案所包含的项目(一般置于题干的末尾)来确定的。

【例1】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动摇。对这一结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欧共体在许多经济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

B.西欧日本开始力求摆脱美国的控制

C.美国丧失资本主义世界强国地位

D.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欧共体三足鼎立局面

【解析】从题干中的“答题项”——“不正确的是”,可以判断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题干中有表示否定或限制的提示词如“错误的、不包括、无关的、不属于”等即可判定该题为逆向型选择题。)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通过仔细审题,很容易发现C项与题干中的表述是互相矛盾的。题干中明确表明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动摇”,而C项中是“丧失资本主义世界强国地位”,显然“动摇”与“丧失”互相矛盾。

由于欧、日经济的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在外交上也开始要求独立,这样就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虽然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下降,但它仍然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军事力量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国家,所以不能认为它已经丧失了世界强国的地位。故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项。

(二)抓“题干”

抓“题干”,就是要明确“答题项”(答案包含的项目)、“主干语”(选项论述的对象)和“限定语”(限定回答的内容)各是什么。

我们可以从“答题项”中把握题目所属的基本类型及命题人考查的目的;从“主干语”中把握题目所考查的内容及要求;从“限定语”中明确题目所限定的时空范围或特点。

【例2】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抗英斗争,到18世纪末转变为联合一致的美国独立战争,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A.英国压迫加剧,北美人民反英意识增强

B.北部几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C.各殖民地之间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

D.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解析】题干中的“答题项”是原因(“由于”),“主干语”是“转变”(从分散的抗英斗争→联合一致的独立战争)、“限定语”有时间(18世纪末)、地点(北美)、特点(从分散到联合)。

从“答题项”可知,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北美抗英斗争从分散到联合的原因的理解;从“主干语”可知,本题还要求从民族独立的角度鉴别主次。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个选项都是原因,但“主要”一词暗示了要从中找出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我们又知道,美利坚民族要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与英国殖民统治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因此,“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才使各殖民地联合起来,而“形成了统一的市场”(C项)只是民族形成的一个条件。D项能够包含A、B、C三项的内容。故本题正确选项是D项。

(三)抓“选项”

通过比较四个选项,准确把握选项中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进而明确选项与题干之间的关系。

【例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特点是

A.资本主义处于高度发展时期

B.资本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

D.大国间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愈演愈烈

【解析】从题干中的“答题项”——“根本特点”可知,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根本特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所谓“特点”,是指与同类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相比较的不同点,既指内在性质,也指外在形式。“根本特点”一般从本质上揭示或反映这一不同点。

仔细推敲选项可以发现,四个选项都反映了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其中A项反映的是发展速度,B、D两项反映的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的两种必然现象,但都不能反映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特点。只有C项从本质上揭示了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项。

(四)抓“观点”

有些选择题在题干中的“主干语”部分,渗透了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如生产力观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观点、现象与本质等等。我们在审题的时候要以这些理论为指导,进行推理、论证和分析。

【例4】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解析】从题干中的“主干语”——“当时的中国”,再结合“限定语”1869年和“答题项”可知,本题以1869年中国人的接生观念为切入点,要求对不同时期中国近代思想观念发展的时代特征作出正确的理解和辨别。

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在某种意义上比物质文明的现代化更为重要,本题旨在通过相关现象深层次认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传播过程中所遭遇的思想阻力。解题时,需要将选项与相关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相联系。故本题的正确选项是A项。

(五)抓“时空”

有些历史选择题还特别注重于考查历史事物的时间、空间或特点,我们要根据题干中的“限定语”提取出隐含着的历史信息,弄清历史事物的横向、纵向的历史时空和阶段特征,明确时空范围和特点。

【例5】如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实业救国的思潮

C.工人阶级的诞生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解析】从题干中的“限定语”——“民国九年”,再结合“主干语”——图片里的“人人必需之国货”和“答题项”可知,试题要求在获取材料中有关号召国人用国货等信息的基础上,找出与其有密切关联的选项——实业救国思潮。以史料与研究对象的对应关系为考点,强调了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及证据意识的考查。“民国九年”的表述,则含有对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换算方法的考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项。

二、主观题答题规范

历史主观题是决定我们历史成绩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考试当中我们必须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在历史主观题做答过程当中我们要注意做到四大规范要求:

(一)读题要规范

高考题注重“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创设和运用,特别是在卷面中呈现大量的材料,因此在做题过程当中我们要规范阅读材料的程序,应当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读引言(题引)

考试一般都采用专题式或者主题式命题方法,即一道题目都有一个中西和主题,体现命题者的立意和命题意图。而体现命题意图的直接呈现方式是题目的引言材料。

阅读引言可以使我们快速明确命题意图和题目考查内容,因此阅读引言就如同找到一把解题的钥匙,有利于我们揣摩命题意图,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

【例1】自古以来,许多有作为的政治家都密切关注民生。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做出了许多重大努力。

这道题以民生问题为立意,考查古今中外历史上解决民生的相关问题,在做题的过程当中我们思考的方向应当朝向相关的民生内容。

2、读材料正文

这是读题的核心任务,一般要求阅读材料在两遍以上,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要动笔圈划关键词、句,最大限度的提取材料信息。对有些材料我们要根据材料当中的“。”、“……”、“;”或根据材料内容划分材料层次,并简单概括材料个层次的中心。

3、读材料出处

材料的出处作为材料的组成部分,往往暗含历史信息,根据材料出处的判断,我们可以和教材的相关内容建立起相应的联系,因此在以后的考试中要高度重视。

(二)审题要规范

在平时的考试当中,好多同学总是抱怨所答内容不能得分,仔细分析大家的卷子,会发现主要问题一是基础知识薄弱或者表述不准确,二是对题目的规定性没有很好的研究。

好多同学在答题过程当中,将大量的时间用于无效信息的书写上,而没有认真地审题,没有认真地思考所要回答的内容,往往造成答了很多内容但得分有限的情况,因此在下笔答题之前,一定要对题目进行充分的研究,明确题目的要求。

只有在平时考试当中注意审题的规范要求,才能在高考中尽量减少失误。审题要做到四大要求:

一般一个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信息来源或者答案出处:

表述为:依据材料;依据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答题要求:分析、概括、列举、说明、比较等。

3、核心词(答题语):原因、影响、特点、措施等。

4、限定词:时间、地点、答题范围、答题角度等。

在大家平时考试当中,容易忽略的是第一和第四方面的审题要求,即容易忽视“答案来源的判定”和对限定词的审读与思考;

【例2】结合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社会状况,简要分析这一经济主张广泛盛行的政治经济根源。对这一问题大家容易忽视限定词:

限定一:

时间:19世纪上半期;

限定二:

地点:英国(联系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相关历史史实)

限定三:

答题角度:一是政治根源,二是经济根源(如只从一个角度回答问题将至少失分一半以上)

三、答题思路要规范

答题思路的规范是基于前面第二种规范要求的,即在认真审题和分析题目的基础上。我们既要注意在平时答题当中的一些答题套路和“公式”,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形成正确的作答思路。

(一)题目有明确的答题角度限定。如: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这类问题因为题目要求做了明确的答题角度限定,因此我们只能从题目的限定角度“经济”和“思想”两个角度回答问题。

(二)题目没有明确的答题角度限定。如:“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题目要求在分析原因是没有明确的答题角度的限定,只是要求“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对于这类题目,“根据时代背景”、“根据当时社会情况”等分析,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明确题目要求中的时代背景大概的实践范围,二是根据时间范围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习俗、政府政策等角度思考。

注意:历史学科基本的要素为时间,因此大家无论在回答任何题目时都要在时间上做一个准确的判断。没有时间就没有历史,也就没有了历史学科,也就不可能对任何历史问题作答了。

(三)根据题目的“核心词”或“答题语”形成答题思路:

原因(背景):主观—客观;必要性—可能性;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

影响(评价):积极—消极;直接——深远等;

作用:由近及远,直接—间接——深远等。

变化(趋势):由……到……;越来越……等

(四)其他答题基本思路:

1、先材料后所学知识;

2、先材料表层信息后概括性语言;

3、先史实后结论,史论结合等。

四、答题规范

高考采用网上阅卷方式,因此同学们在卷面上的呈现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书写要规范:尽量认真书写,保证阅卷老师能够看清所写内容,坚决杜绝潦草,书写潦草是对自己的最大的不负责任,此外字尽量要大一点;

(二)序号化、提示化、段落化:平时考试中,大家担心答不到得分点上,所以写了大量的文字。应该说,多答是应当提倡的,但是要由两个基本的保障:

一是不能因为大量的文字书写造成无法完成题目和分析题目,二是不能因为大量的文字书写造成卷面极乱,“淹没了”关键信息;三是我们所提倡的是“得分点”要多但不是在一个店后面补充大量的解释性文字。为确保卷面整洁,提倡大家在平时的考试当中做到以上“三化”。

(三)语言表述学科化、准确化。大家要明确,高考阅卷采用“按点得分”原则,即有相关得分点给分,所以要尽量避免“大白话”,应当用相关的学科语言答题。

五、考核目标下几类设问答题方法总结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依据材料概括”或“依据材料指出”

这类题目在考核目标的表述中已经告诉我们如何回答问题了:

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认真研读材料,尽量理解材料;“考试要求”即题目要求,建议大家首先审题,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就能使得我们在阅读材料的过程当中由较大的目的性)

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认真阅读材料,找出材料中心;或者对材料进行分层,在卷面上对相关信息进行圈划和批注。注意要求里面的“最大限度”。)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在前面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根据材料各层次概括;或者分析材料各各层次哪些信息是时间特征描述,哪些是时间原因表述,哪些是事件结果或意义表述)

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概括时,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先材料表层信息后概括性表述;

二是回答过程当中做到:点要全,最大限度获取信息。

(二)论证和探讨问题

这类题目的难度较大,但是只要掌握了做题的基本方法,也能轻松应对。探讨和论证问题由两种基本类型:

1、 类型一: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例1】选择其中的一种观点论证:“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5分)

作答方法:

(1)选取其中一种观点(回答时首先点明同意第一种还是第二种观点,勿放在论述后和不加选择,选择观点即可得1分)

(2)对所选择观点进行论证。在论证的过程中一是要依据所学知识,二是要注意材料信息的利用即考核目标所说的“借鉴、引用的方式进行评论。比如此题中如果选择”临时性措施”,则应当充分注意到在前面材料中“以工代赈、发放失业救助金、实行紧急救助等措施”都属于临时性为克服经济危机而采取的措施。

选择第二种观点则可以“借鉴、应用”材料中“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抢先养老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等措施都属于制度性建设。

【例2】对观点进行判断然后论证;

作答方法:

(1)明确对观点的态度,反对或同意,对或者错。(判断)

(2)如果同意材料观点,则直接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直接论证;如不同意材料观点,首先要批驳材料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即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2、类型二: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例2】“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此题实际是对一个历史现象进行评价。在“看待、认识、看法、评价”一种历史现象时我们要采取一分为二辩证的方法认识,既要看到一种历史现象的积极意义,又要看到一种历史现象的局限。

高考历史复习之如何高效复习

一、学科提升类:

问题1:我现在高三,历史不知道该有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能有效,背了然后不会用,所以历史成绩一直提不上来,怎样才能提高成绩呢?

答:很多人都在疑问,我的历史明明很用功的背诵,但是答题时不会运用,作答时“天马行空”,想到哪写到哪,最终导致分数不高。这里,我想说三点:1、先总结自己的做错的题,看看这些错误是否具有共性,自己的知识体系哪里最薄弱,先总结自己,才能对症下药。2、如果是材料题薄弱,那就要从以下几点入手。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历史问题,关键的是“时空史论”,即时间、空间、史实、论点。以后在背诵完一个章节内容后,从这四个方面对自己背诵的内容进行总结,看看自己是否能说出这几点,能说出来,以后的大题一定有提升;对于一些问“有什么影响”这类题目,就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全面的概括,同时注意影响是具有两面性的。3、如果是选择题薄弱,那么我认为主要逻辑方面进行提升,这也是高考历史取得高分的一个瓶颈,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我们一定仔细读题,一些题会用因果倒置的方法设难,就是把结果说成原因,原因说成结果。高考题尤其是选择题日益灵活,一些看起来很常规的选项其实“暗藏杀机”,对于一道题,如果看到自己特别熟悉的选项,反而要更加警惕,因为这些往往是误导。我们在进行选择题训练时,做题的量越多,提升就越多,同时注意在分析问题时,谨慎对待那些说法过于绝对的选项,多做多练多总结,一定会提升。最后,在背诵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连贯性的背,最好不要分散成一个个小点记,可以考虑通过时间线来将背诵的内容串起来,在复习过程中,将一个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结果、影响都可以有条理的复述出来,成绩定会提升。

问题2:怎样更好地去记忆历史的时间表呢?有时会搞混怎么办

答:历史事件表的记忆一直是一个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时间是线性的,我们不能总把一个个时间点分散记忆,就像散落各地珍珠,你一个个捡起来很费劲,串成一个项链,就会很容易全部归纳。历史时间点背诵就是这个道理,要前后理解,整体背诵,对于一些我们肯定知道的时间点,比如新中国成立、辛亥革命这些基础时间点,把课本上不常见的那些时间点通过你知道的时间点串起来,多来几遍,多背几遍。另外,自己学会写时间表,将你需要记忆的时间点自己根据时间先后列表写一遍,不断加深记忆,一定可以有所提升。

问题3:怎么背大段大段的意义,作用?

答:首先,背诵是无捷径的,需要你繁复多次,加深记忆,努力和付出是基础,这无可替代。做到这点,我们可以讲究一些技巧,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历史问题,关键的是“时空史论”,即时间、空间、史实、论点。以后在背诵完一个章节内容后,从这四个方面对自己背诵的内容进行总结,看看自己是否能说出这几点。对于一些问“有什么影响”这类题目,就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全面的概括,同时注意影响是具有两面性的。自己背诵时就用这些技巧分好点,答题时自然很顺,你的背诵也会顺利,加油。

问题4:想学好历史。但是总是背不下来

答:看来您已经意识到了历史学习,背诵知识点的重要性了。记忆是无捷径的,枯燥的重复不可避免,为了自己的高考,请一定坚持,另外,在背诵过程中,要自己分点总结,列表写出一个历史事件的背景、起因、经过、结果、影响。一些重点内容甚至可以边写边背,虽然辛苦,但是提升很快。加油

二、综合提升类:

问题5:老师,艺考生需要做一些什么样的习题呢

答:艺考生在最后阶段要立足于高考真题,尤其是比较基础,能保证答对的题目,把基础题搞懂,难题尽量搞懂,实在有困难的可以战略放弃,争取各科均衡,我相信一定可以顺利通过文化课,加油吧。

问题6:老师我文综250左右,想冲击270该怎么做?刚刚您说我历史基本没有问题了,那其他方面有什么要注意的吗?谢谢老师

答:如果您文综历史可以取得95分,那么你政治、地理两科75左右,我认为这样的成绩也属于优秀的成绩,老师觉得你只要调整好心态,注意字迹,就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脚踏实地的来吧,加油!

问题7:基础差,现在是回头细看课本为主还是背笔记为主

答:课本,一定是课本。但是老师认为,课本和笔记是不冲突的,在看课本时,对照笔记,丰富完善自己的笔记,这是一个把课本先从厚学薄又从薄学厚的过程,老师相信你一定能理解老师的意思。

问题8:文综250,想提高到260该怎么做?

答:250已经是很优秀的成绩,跟着现在的节奏走吧,争取保持到高考考场上,另外,您的提问如何提到260,老师认为,让你的书写提升一个档次是最可能的,祝高考顺利

问题9:文综现在190有可能上230 吗

答:想从190提升到230是完全可能的,但是需要你付出极大的努力。文综的瓶颈在240左右,你希望提升到230,其实并不难。首先既然想到要提升,就要从这一刻开始,永远不要想着拖到明天后天,这样你永远无法开始,更谈不上提升。这是态度问题,也是你能否提升的前提。文综190分说明在基础知识上还有提升的空间,要对课本进行熟悉,对于重点内容要严格背诵,基础的提升会很大提升你做题的能力。其次,要善于分析错题,看看自己知识的薄弱点,文综一共三科,找到自己最薄弱的科目,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最后,在之后模考过程中,不要因为一次的失利丧失信心,要相信高考考场上一定可以发挥出最好水准,在备战过程中不要放弃,抓紧时间,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提升到你想要的分数。加油吧,老师相信你!

问题10:在最后几天该怎么学习文综呢?

答:最后几天应该以做高考真题为主。首先,是通过高考真题来产看自己有哪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好,通过之前的几轮复习,考生应该对知识点有了比较全面的覆盖,此时单纯看教材和知识点不太容易找出不熟的地方,但是通过做题可以发现。其次,对近几年高考的命题思路有所了解,一般来讲当年不会直接去考去年甚至前年的考点,但会换个方式出现,因为某个错误选项今年可能是作为干扰项出现,明年还是考查这个点,但他把曾经的干扰项变成了正确项,甚至直接对曾经的干扰项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考查,在考生眼中,就都变成了全新的一道题。再次,是通过做真题来找高考的感觉,要把做真题完全当做高考来对待,演习模拟熟了,上考场有熟悉的感觉,会减少紧张。

问题11:高三文科生,目前历史考试70分左右,高考想冲击80,现在复习阶段也该注意些什么呢?

答:现阶段要立足高考真题,你的基础不算弱了,现在要多做题,突破那些难点,找到一些答题的技巧和“感觉”,踏实每一天,做题 改错 总结归纳,你的历史一定可以提升的。

问题12:我现在高二我分数在70多点,有时不及格,请问老师怎么提高?

答:高二时间是来得及的,不要过分担心,现阶段要跟着老师慢慢走,自己也应该在课余可以看一些好的历史性的小文章,或者干脆买一本史学类著作,比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不要占用太多时间,每天看一些,到高三,你会发现自己的提高,加油啦。

问题13:老师 历史提分一定需要多看书多背么 上学期刷了两本练习册期末考成绩和期中考没啥区别..

答:一定的,做题不总结等于白做,没基础的直接去刷也是白做,练习题是宝贵的,先背诵好重点知识,熟悉课本,在做题,事半功倍。

问题14:我是艺术生,有一阵没有学习文化了,该怎么把历史拿起来而且会有好的效果

答:老师之前辅导过艺考学生,说实话基础比较low。但是因为是艺考,所以对于文化课知识并不是要求那么高。我认为你可以向班级中学习比较优异的同学借阅一下他们的笔记,对照他们的笔记对课本进行熟悉,在做题时,可以将一些过难的问题战略放弃,把自己会的尽量写全,最后阶段,多刷题,多问老师问题,哪怕这些问题你比较基础,抓紧时间吧,老师相信你。

问题15:历史背了前面忘后面,怎么办

答:这是记忆的特点,突破方法就是多背几遍,通过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进行梳理,自己列表总结,会有改善。

问题16:复习历史应该一直看课本还是看那些总结性的资料比较好?

答:我认为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应该回归课本,本身做题、,模考就已经占据了很多时间,再去看一些总结性资料的效果不如你好好总结错题,看错题解析来的实在。命题人命题一定是立足于课本的,将课本吃透,将错题吃透,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当然,老师不否认总结性资料的作用,如果您学有余力,可以作为补充,加油。

三、考试技巧类:

问题17:论述题从什么方面答比较好???

答:老师给你稍微总结一些小技巧,首先你要先读问题在读材料,带着问题看材料可以提升答题效率。然后,看选项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还是根据所学,结合材料。根据谁,谁是重点,在做题时就要从这个角度多说多写。如果是材料归纳题,就要注意看材料中的干货,尤其是材料中下结论的那些观点,要写全,要写简练,不要过分展开论述。其次,在答题时运用“时空史论”,即时间、空间、史实、论点,全面概括。在回答“有什么影响”这类题目时,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全面作答。最后,答题要简练,问什么打什么,字迹要整齐,这样材料题一定会提升。

问题18:老师,文综选择题怎么提高正确率啊

答:我们在做选择题时候,先快速阅读材料,脑子中此时要回忆,这个题想考我什么知识点,想出答案的大致方向,再去看选项,不容易被误导。对于一些过于片面、绝对化的选项要警惕,一般这些选项都是有问题的。做题中,可以运用排除法,不断排除选出最优选项,可以有效提高正确率。最后,选择题还是讲求量的,多做多练多总结,做完一道题看完解析后,品味一下出题人的陷阱和考察意图是什么,绝对会帮到你的选择题答题能力。

问题19:老师,该怎样刷文综历史选择题?是刷了很多后再翻课本还是只琢磨题

答:我认为课本其实应该是做题前的基础,做选择题要理解每一个选项的原因,不要只追求做对。其实你基础好了,只琢磨题其实在脑海里对课本已经非常熟悉了,自己会在脑子里回顾一遍的,如果到这个程度,可以只琢磨题,如果基础薄弱,那还是老实拿出课本吧。

问题20:历史大题怎么答比较好抓住得分点

答:老师给你稍微总结一些小技巧,首先你要先读问题在读材料,带着问题看材料可以提升答题效率。然后,看选项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还是根据所学,结合材料。根据谁,谁是重点,在做题时就要从这个角度多说多写。如果是材料归纳题,就要注意看材料中的干货,尤其是材料中下结论的那些观点,要写全,要写简练,不要过分展开论述。其次,在答题时运用“时空史论”,即时间、空间、史实、论点,全面概括。在回答“有什么影响”这类题目时,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全面作答。最后,答题要简练,问什么打什么,字迹要整齐,这样材料题一定会提升。

问题21:老师12分的题有时候无从下手,该怎么办

答:新课标全国卷2的12分题是一道依托图表材料开放的小论文题目,试题开放,其实是利于我们发挥的。认真审题后,确认自己的核心论点,选你最拿手的,然后围绕所学知识来论证你的论点的争取性就行。这类题只要不要脱离材料观点,一般都是可以得分的,大胆分析,大胆下笔吧。高考加油

问题22:老师 我现在高三 剩下一百多天 但我平常只能考四五十分 选择题只能拿二三十分 不知道有没有办法补救,,

答:有办法的,你的基础比较薄弱,所以更要抓紧时间,拿出课本,认真记忆,背诵重点知识,多做题,不要畏惧,不要放弃,关键是你要开始,不要拖沓,从看到老师回复一刻就开始,脚踏实地去复习,跟上大家的节奏,一定会有所提高,加油,老师相信你,也相信你可以提高!

问题23:请问老师,我现在高二,历史大题分析得很不到位,调动知识的能力也不好,有时选择题还会错很多,一般就60来分的样子,请问该怎么提高呢?

答:你现在高二,时间充裕,所以希望你不要过于心急,慢慢来,历史不会是问题的。在做题过程中你要做到:1、先总结自己的做错的题,看看这些错误是否具有共性,自己的知识体系哪里最薄弱,先总结自己,才能对症下药。2、如果是材料题薄弱,那就要从以下几点入手。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历史问题,关键的是“时空史论”,即时间、空间、史实、论点。以后在背诵完一个章节内容后,从这四个方面对自己背诵的内容进行总结,看看自己是否能说出这几点,能说出来,以后的大题一定有提升;对于一些问“有什么影响”这类题目,就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全面的概括,同时注意影响是具有两面性的。3、如果是选择题薄弱,那么我认为主要逻辑方面进行提升,这也是高考历史取得高分的一个瓶颈,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我们一定仔细读题,一些题会用因果倒置的方法设难,就是把结果说成原因,原因说成结果。高考题尤其是选择题日益灵活,一些看起来很常规的选项其实“暗藏杀机”,对于一道题,如果看到自己特别熟悉的选项,反而要更加警惕,因为这些往往是误导。我们在进行选择题训练时,做题的量越多,提升就越多,同时注意在分析问题时,谨慎对待那些说法过于绝对的选项,多做多练多总结,一定会提升。最后,在背诵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连贯性的背,最好不要分散成一个个小点记,可以考虑通过时间线来将背诵的内容串起来,在复习过程中,将一个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结果、影响都可以有条理的复述出来,成绩定会提升。最后,因为你时间充裕,老师建议你在学习之余,每天坚持看一些好的公众号平台分享的历史性质的微信文章,不会占用你太多时间,但是会提升你遇到新材料时的沉稳度,加油,老师看好你,相信自己,送你一句话: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 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问题24:老师我历史一直不好,高三以后一直50左右,选择每次都错一半,我自我感觉基础不是很弱呀然而每次都考不好,我感觉我就是把每个知识点都隔离开不会连在一起,而且不会总结,请问老师这几个月我该怎么学历史?过课本?看笔记?背目录?还是刷题?大题怎样提高

答:这几个月要背课本 总结错题,选择题可以用题海战术来提升一下,但是材料题要立足于做错的,看答案解析的分析模式和逻辑,同时一定要多看课本,把知识点成串的记忆牢固,一定会有提升,而且老师认为,你可能在应考心态上有些变化,不要急躁,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115天可以提升很多,每天都要鼓励自己,静下心来做好每一天的计划,放心,提升是水到渠成的。加油,调整好心态。

问题25:老师,我的史论结合题时好时坏,该怎么办?

答:在审题的时候,看看问是根据所学结合材料,还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谁在前,在做题的时候就要作为重点,你的答案中是课本知识多,还是从材料中概括内容多,就要通过问题来判断。其次,史论结合题一般都要从积极、消极两个方面进行作答,一定要分析全面,答题时要分点,观点明确不啰嗦,希望你取得进步。

问题26:老师好,做历史大题时,语言不够规范该怎么纠正?

答:语言不规范归根结底就是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准确度不够,要加强基础的背诵的准确度,不要模棱两可,作答时不要过于啰嗦,问什么答什么,多研究高考材料题答题解析,看看解析上规范的作答什么样子,自己的答案和正确答案差多少,一定可以提升。

问题7:历史作为文综的最后一科,有时在前两科上花费时间过多,怎么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地拿到分数呢?

答:三科的时间一定分配好,老师建议一定要按试卷顺序来,这样你不会乱。考场上会有表来提醒你时间,在备战过程中,一定要掌握自己答三科每科大约需要的时间,考场上严格按照拟订好的时间来作答,对于实在没头绪的题目先放过,答完整张卷子再回头去作答。历史的答题是有技巧的,我们在做题的时候,要先看问题,在读材料,带着问题读材料有助于提高做题效率。在看问题的时候,看看问是根据所学结合材料,还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谁在前,在做题的时候就要作为重点,你的答案中是课本知识多,还是从材料中概括内容多,就要通过问题来判断。最后,就是答题时一定要语句与、通顺,答题精炼,问什么回答什么,没有必要进行过于深入的解释。在一些问“有什么影响”这类题中,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同时答出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影响。还有,就是一定要字迹优美,最起码要整齐无涂抹,给阅卷人一个好的印象分。

问题28:老师 历史基础知识想我的比较好 但选择题总是想多 本人黑龙江考生 请问历史的选择题有哪些做题技巧 或者全国二卷的题主要的命题思路 或者解题思路是什么样的 谢谢老师??

4.初中历史复习方法初探 篇四

关键词:初中历史,复习,方法

初中历史加入中考已有几个年头, 结合历次考试中学生反映的情况和自己历史教学中积累的些许经验, 对于中考历史复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自己尝试的解决办法, 做了一下简单小结。

一、初中学生历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 历史线索不清, 前后颠倒混淆。

由于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中历史部分的编排是按专题进行的, 它将整个中国的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均只用一个单元就加以浓缩概括,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虽能有所补充, 但大多被教材所局限, 导致学生在快速浓缩掌握几千年历史的过程中往往并不牢固。而在接下来学习各专题时, 又再次涉及到各个时期或朝代, 造成了他们对历史时期的混淆, 甚至有同学连中国古代史最基本的朝代先后都搞不清楚, 所以经常造成朝代与事件、与人物, 事件与内容等张冠李戴, 混淆不清。例如填空题一般考查的均是学生极其熟悉的内容, 如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的文件, 确仍是错误百出, 学生几乎将他所知道的所有文件均写了进去, 却无法分清哪部文件属于哪个国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学生只是简单机械的背诵, 却未能加以理解记忆, 虽将知识点背下来, 却无法准确应用。

2. 汉字基础不牢, 别字错字成堆。

无论在填空题还是综合题的答题中几乎每题都能批到学生的错别字, 姑且不论一些比较冷僻的词, 就是平时最常用的中国共产党的“党”, 独立战争的“立”等一些最常用的字, 错误率也不低, 所以自然就在无形中让学生的答题准确率降低许多, 令人非常惋惜。

3. 缺少相应练习, 解题能力缺乏。

如果说填空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基本背诵, 基础知识的掌握的话, 那么选择和综合题中考查的必然有一部分是学生的解题能力。例如, 选择题:“有学者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的归纳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 问其中‘由理想到现实’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里对学生考查的就不只是他的历史知识的记忆了, 而更多的考查了学生对一些历史史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而大部分初中生在这一方面明显缺乏, 所以整个阅卷中这一题的错误率是极高的。从中可以看出初中学生在审题、解题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如何加强和弥补就有待初中教师去探讨和解决了。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复习过程中学生的背诵效率, 复习课的参与度等也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在与同行阅卷老师的交流中, 我也发现不少老师反映学生对复习课明显积极性不高, 所以, 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效率也是我们复习中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

二、动起来———历史复习的捷径

1. 化整为段背一背。

众所周知, 复习课最难的就是提高学习兴趣, 特别是像历史这样的文科, 它必须建立在牢固的背诵上, 如果没有扎实的背诵, 即使能力再强, 也是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的。而枯燥的背诵却往往会让学生失去对课堂的兴趣, 那么, 如何在45分钟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背诵效率呢?首先, 应坚决杜绝整堂课布置完背诵任务后, 教师就撒手不管的现象, 这样的课堂恐怕连10分钟的效率都达不到。其次, 我采取把当堂背诵内容划分为一小段一小段, 例如, 一节课的背诵内容把它分为5段, 每一段规定学生在5~10分钟内背完, 同时在每一时段之前, 先有教师或学生将要求背诵的内容加以分析, 先让学生听一遍, 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背完, 完成背诵后再由教师或学生互查背诵效果, 这样的话就把一节45分钟的无聊背诵课变成了一段又一段的短时竞赛课, 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就提升了。第三, 抓反复, 虽然学生当堂已经完成背诵, 但是往往会在背完后出现反复, 为巩固记忆效果, 在每次背诵下一课的内容时, 我往往会给学生5分钟的巩固时间, 以避免背完就扔的现象。

当然除了进行短时背诵, 还可以穿插一些历史小故事、趣味历史、史学新发现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由于所复习内容相联系的趣味性较强, 一两分钟的小讲演可消除其复习一段时间后的疲乏, 同时又能再次抓住学生的兴奋点, 使课堂再次活跃起来。

2. 抓住重点写一写。

虽说历史很长, 知识点繁杂, 但是作为初中历史, 结合考试要求与每年热点, 仍能抓住一些基础和重点知识, 加以整理和精炼后再交给学生, 必然会使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顾此失彼, 到头来两头皆空的结局。当然这需要多位老师的共同探讨和研究, 为之付出极大的心血和努力, 幸而现在网络发达可以充分借鉴他人的成果再加以自己的改善才能取得成功。当然这一成果可以有老师直接印发给学生, 也可让学生进行听写归纳, 前者为学生节省了更多的复习背诵时间, 后者却可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查漏补缺。在听写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不熟悉的内容记下, 而自己熟悉的可以略写或直接不写,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复习状况, 让自己的复习效率越来越高, 需要背诵的东西也越来越少, 增强它的成功感, 并且还可以加强其错别字的训练, 尽量避免许多学生会背不会写的现象。

3. 精选习题练一练。

基础知识掌握以后, 所需要的就是加强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 否则会背而不会做仍是空谈。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时间有限, 在基础背诵上花费大部分时间后, 解题训练所剩的时间极其有限,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其解题能力, 就需要教师精心研究考纲, 结合热点焦点,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精心编写习题, 让学生进行训练。训练可分专题 (选择题、材料分析题、能力与拓展题) 训练和综合模拟训练, 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训练的目的是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锻炼学生应试的心理素质。每次训练下来, 教师都要认真地阅卷, 分析总结, 根据“错题档案”, 全面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 并与学生交谈, 收集信息, 然后在课堂上集中评讲。不仅评讲正确的答案, 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审题、解题的方法, 分析错误的原因, 以及今后应注意的问题, 再举一反三, 让学生掌握要领。

5.初中历史复习之中共重要会议 篇五

城镇化又称城市化 (Urbanization) , 是指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引起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 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 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等。从高考复习的角度来看城镇化, 我们必须关注与之相关的人口迁移、城乡关系、工业发展、城市建设等历史知识, 以城镇化为线索将这些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

二、热点背景

“城镇化建设”已经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 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一起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方向。2013年12月12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分析了城镇化发展形势, 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2014年3月5日,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2014年3月1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提出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三、考点链接

1.中国古代史

(1) 宋朝以前的城市, 政府管理较为严格, 在空间与时间上都有严格限制, 商品交易区与居民住宅区分开, 按时开市、闭市。 (2) 宋朝以后的城市, 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 商业经营的时间限制也被打破, 乡村和城郊的“草市”更加普遍。 (3) 明清时期,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推动了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4) 伴随着城市繁荣和商品经济的活跃, 市民阶层日益扩大, 适应市民生活的文学艺术形式也不断发展, 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昆曲、京剧和风俗画的兴起正是反映了这一趋势。

2.中国近代史

(1) 伴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 在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的推动下, 城市大多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 (2) 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 促进了近代社会生活方式与习俗的革新, 推动了新式交通与通讯方式的发展。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新式礼仪等生活方式在城市逐渐流行, 汽车轮船、电话电报等新式交通通讯方式在城市出现并普及, 报刊影视等大众传媒的发展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3.中国现代史

(1) 1949—1978年,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同国民经济的发展、政治生活的变动密切相关。“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也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 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 1961年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要求精减城市人口2000万, 城市人口大量转移到农村。“文革”期间, 城市1600万知识青年到农村上山下乡插队, 城市化进程受阻。 (2)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改革开放推动了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推动了中小城市的发展。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促进了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4.世界近代史

(1) 两次工业革命解放了生产力, 推动了社会生产迅速发展, 促进了近代城市化迅速发展。 (2)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灾难, 对城市文明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尤其是欧洲许多大城市变成一片瓦砾。

四、经典例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乡村人口向市镇流动, 逐渐形成城镇。以苏州府所属吴江县为例, 其境内市镇人口越来越多, 市镇数量也越来越多, 相对的村落越来越小, 乡村经济逐渐衰落。通过各大城镇的商人活动, 其市场范围扩大及于全国。据上海地方志载:“闽广人于二三月载霜糖而来, 买花衣以归, 楼船千百”。这对于全国市场的形成以及地域观念的融消与社会群体意识的产生, 实具有相当的重要性。———赵冈《明清市镇发展综论》

材料二新中国历史上将城市人口转移到农村, 较大规模的有三次。第一次是1960年, 农业不堪重负, 不得不下放城市劳动力2000多万。第二次发生在“文化大革命”中, 城市1600万知识青年到农村上山下乡插队。第三次发生在1988年, 中国当时经历的是一场“非城镇化的工业化”,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进入城市就业的7000万农村劳动力人口, 有6400万劳动力转入乡镇企业就业, 即所谓“离土不离乡”。———彭有祥《论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时代演进》

1.根据材料一, 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特点。 (4分)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分析这一时期市镇发展对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6分)

上一篇:【公司年会游戏节目】下一篇:不期而遇的温暖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