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春的颂歌》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共10篇)
1.鄂教:《春的颂歌》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
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读懂这首古诗,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抓住诗中重点的词句,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春天的知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古诗说明
1、诗意描述
《村居》写的是诗人在农村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兴致勃勃地放风筝。
2、作者简介
高鼎:清代诗人,以写自然景物见长。
二、要在学生自学生字的基础上,用生字卡片检查指导,使所有学生读准字音。
指导学生读准“莺”“拂”“鸢”“长”
“长”是多音字,此处读“zhǎng”
三、释义,
这首诗的意思是:阳春二月,小草长出了新芽,黄莺鸟在天上飞舞,春烟轻轻擦过河堤边的杨柳,真让人陶醉;读书的孩童放学后早早把家回,赶快凭借东风放风筝。
四、背诵并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古诗诵读 村居
小草--新芽
黄莺鸟--飞舞真让人陶醉
春烟--擦过--杨柳
读书的孩童--回家--放风筝。
教学反思:
[《村居》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
2.鄂教:《春的颂歌》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二
《绿娃娃》是鄂教版语文 (一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的第12课。本单元教材话题是“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 《绿娃娃》是一篇让孩子们能敞开心扉走进大自然, 并享受快乐的诗歌。全诗共有四小节, 它以一个乡村孩子在上学路上的所见为线索, 用诗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树叶、秋苗、小草这些绿娃娃的勃勃生机, 展现了大自然中绿色植物的生命力。
二、学情分析
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心理及认知规律特点, 我通过多种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适时采用游戏、竞争等教学形式组织教学。教学时, 我采用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方法和手段,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学目标
《绿娃娃》是一首短小可爱的诗, 诗歌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语言简单, 流畅押韵, 十分适合放声朗读。课文语言文字的内容并不难理解, 关键是要让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 在脑海里浮现诗歌所呈现出的画面, 通过意趣盎然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 大自然里的小生命都在茁壮成长。依据教材的特点和语文课标的要求, 在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学习目标。
1学会“队、伍、话”3个生字, 认识一个偏旁“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 感受到大自然中万事万物都和小朋友一样在茁壮成长, 激发学生爱自然、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的重难点
课标要求:识字、写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学习有感情地诵读儿歌, 展开想象,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感受阅读的乐趣, 是低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 而一年级学生知识基础不雄厚, 生活经验还不丰富。针对以上情况, 教学时, 我将识记生字、诵读儿歌确定为教学重点, 而把能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加深对自然界生命力的体验确定为学习的难点。
五、教学流程
(一) 创设学习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1.创设导入新课的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读课题, 让学生开火车游戏读生字, 随后课件出示学生喜爱的人物乐乐, 让学生说说乐乐在上学路上发现了哪些绿娃娃, 老师及时出示树叶、秋苗、小草三个绿娃娃图片, 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朗读感悟课文, 我设计了问题:“同学们, 你们想知道这些绿娃娃在干什么吗?”这样学生的探究欲望将会被唤起, 学生就能立刻投入到认真而快乐的自读自悟中。
(二) 让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悟中表达情感,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强调要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和体会。在学生学习朗读1-3小节过程中, 先让学生充分自读, 然后让学生自选内容朗读感悟, 发挥生生、小组、师生间合作、交流作用, 把自己的感受告诉自己想告诉的人, 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注意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如学生在感悟树叶在大树妈妈怀里幸福快乐地生长时, 教师引导学生想想自己在妈妈怀里的幸福感觉, 用自己生活体验来感悟、朗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像“鼓掌”“悄悄话”让同桌之间演一演, “排着整齐的队伍”让学生回忆升旗、做操时学生们站队情景来体会。随后课件出示风吹树叶发出哗啦啦响声、秋苗排着整齐队伍说悄悄话情景, 想想秋苗说些什么?拓展学生的思维。对重点句子采用示范朗读, 然后学生自读、小组读、个别读、男女生读, 适时用示范、树榜样的方法来指导学生注意读书的姿势, 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针对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 将激励机制引进课堂, 开展评读、竞赛读、挑战老师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感情朗读的积极性, 为背诵课文打下基础。
(三) 拓展延伸, 读读背背
在学生读完课文树叶、秋苗、小草绿娃娃后, 让学生想想自己上学路上还发现哪些绿娃娃, 拓展学生思维, 把学生引入更广阔的生活空间,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再让学生背诵诗文, 感受并积累优美的语言。
(四) 升华感情,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 关爱生命的情感
通过课件让学生观察、感受大自然中绿娃娃快乐地生长的情景, 让学生感受到正是这许许多多绿娃娃把大自然打扮得如此的美丽。最后, 教师声情并茂地总结:我们要热爱大自然, 关爱大自然中绿色的生命, 懂得爱护环境。然后要求学生课后画出自己喜欢的绿娃娃, 送给父母, 还要求学生为绿娃娃做一件让它们高兴的事。这样让学生将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3.鄂教:《春的颂歌》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三
1、出示课题。
提醒:牛字当偏旁横改成提。
2、熟读成诵。
3分钟时间,自己读,熟读成诵
3、点词读句。(重点研读三个词:铺、弄、卧)
老师点到一个诗词,如果做到了熟读,那么你脑子里就会很快映出带有这个诗词的诗句。
a、点词读句
b、猜猜点出这个词的理由
4、读全诗:读出诗的意境。
二、品诗,想童趣
继续走进这几位孩童的生活,哪些场景让你们觉得特别有情趣呢?
(一)品读诗句,指导朗读
随机理解: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1、描述那是一幅怎么样的画面。
那是一片怎么样的原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眼前绿草茵茵,我们耳畔似乎又听到什么?
3、张开想象的翅膀:在晚风中怎么摆弄他的笛子?
想象练笔:牧童时而把笛子放在嘴边,轻轻一吹,悦耳的声音让老牛也侧耳倾听。时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师小结,指导感情朗读这两句诗句。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发挥想象,把有趣的情景描绘出来。
2、重点研读“卧”
是呀,牧童已经劳累了一天了,现在吃饱了饭,终于可以歇息了。这里诗人不用“立”、“坐”,而是一个“卧”。你觉得“卧”这一个动作妙在哪?
想象练笔:
这是世间最惬意最美妙的“一卧”,简直赛过神仙呢!读读诗,想一想,试着填一填:
_______是我夜晚的一盏灯,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是我最舒服的大床,深深呼一口气,呵!闻到了_____;
_______是我的被子,我还有好多被呢;
_______是最温柔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
耳边传来我喜欢的小夜曲,你听,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 ,还有_________,它们都在为我唱歌呢!
3、师引导:这是怎样的生活?(板书:悠闲、自在、无拘无束)
4、师小结,指导感情朗读整首诗。
(二)了解作者,指导朗读
师:吕岩又为何要写这样的牧童呢?
了解诗人(出示吕岩小传)
(三)回归整体,指导朗读
三、抄读诗文
学一首古诗,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指导学生抄读诗文。
《牧童》作业纸
姓名___________
张开我们想象的翅膀,怎么在晚风中摆弄他的笛子的呀!
牧童时而把笛子放在嘴边,轻轻一吹,悦耳的声音连老牛也侧耳倾听;时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是世间最惬意最美妙的“一卧”,简直赛过神仙呢!读读诗,想一想,试着填一填:
_______是我夜晚的一盏灯,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是我最舒服的大床,深深呼一口气,呵!闻到了_____;
_______是我的被子,我还有好多被呢;
_______是最温柔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
耳边传来我喜欢的小夜曲,你听,有________,有________ ,还有_________,它们都在为我唱歌呢!
4.鄂教:《春的颂歌》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四
1、学会5个字,认识5个字。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并实际积累四字词“聪明机敏”“盖世无双”“呆若木鸡”“恍然大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第1、2自然段,感受苏东坡少年才俊的傲慢。
重难点:
识字并理解相关词句,读好“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上贴上对联。春节刚过不久,你还记得哪些对联呢?
今天咱们要学习第6课--发愤立志(板书课题)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把课题读一遍(指名读)。这篇课文里也有两副对联,可有意思了!
来,咱们先来读读这一副对联吧!
(出示: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从这副对联中你知道了什么?
再读读这一副吧!(出示: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对联有什么变化?意思还一样吗?
其实,这两副对联都是一个人写的,他就是我国古代大文学家苏东坡。
写对联的人没变,对联的内容、意思却截然不同,那你现在有什么想法?
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探个究竟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词语的认读情况。
3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
三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
2梳理脉络。
骄傲自满--老人求教--多字不识--发愤立志--成为文豪
四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过渡)要弄明白苏东坡为什么要重新写对联,就得先了解他的第一副对联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的1、2自然段,并画出相关句子.
2默读思考。
3学生读句子。
出示:苏东坡年轻的时候,仗着自己聪明机敏,又常被人夸奖,便渐渐骄傲起来。
这句话中哪个词准确地写出了苏东坡当时的心态呢?(骄傲)
他为什么骄傲?理解“聪明机敏”。
可是,这副对联中既没有一个骄字,也没有半个傲字,为什么说他骄傲呢?
学生交流感受并朗读。
5师再次引读第一副对联。
苏东坡仗着自己聪明机敏,认为天下知识无所不知,所以写下--
苏苏坡经常被人夸奖,渐渐自以为是,所以写下--
苏东坡因为骄傲自满,认为自己就是天下第一,所以写下--
6以读代讲第二自然段。
苏东坡为什么要重新写这副对联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五作业
5.鄂教:《春的颂歌》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五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认识“侮辱、规矩、笑嘻嘻、大臣、柑橘”等词语。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理解晏子的智慧,知道他是怎样维护齐国尊严的。
4、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
教学重点:
1、了解楚王三次是怎样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反驳的,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2、理清文章叙述顺序,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演示、视频短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良好的应变能力往往可以使你处在有利的位置上,今天老师带了两个问题想考考大家的口才和应变能力,你们敢接受挑战吗?(出示问题:1、德国大诗人海涅是犹太人,常常遭到无端攻击。有一次晚会上,一个旅行家对他说:“我发现了一个小岛,这个岛上竟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你知道海涅是怎么回答的吗?2、一天,德国大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遇到了一位反对他的批评家,这位傲慢的批评家说:“你知道吗?我这个人从来不给傻瓜让路。”你知道歌德是怎么反驳的吗?)
师:海涅和歌德都很巧妙地回答了对方所提出的刁难,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也有一位非常能言善辩的人,他是谁呢?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讲解课题:
①、晏子是春秋时齐国大夫,关于晏子,你知道多少呢?
②、讲解“使”、“楚”,简介当时的历史背景。
③齐读课题,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想了解的?
2、师:同学们的求知欲还真强,接下来就请你们以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在文中找找你想要了解的资料,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你认为容易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
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检查预习情况,进行生字教学: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老师要检验一下同学们生字词是不是都掌握了?
①、(出示生字词)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同学们把这些词语读准确?
②、理解词语意思;
③、交流易错字(生说,师补充)
4、师:这些生字词同学们都掌握得很不错,看来大家课前的预习工作都做得很充分!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生:读课文;自由发言。(相机板书)
5、师: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你知道课文的哪一部分是讲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吗?
生:(回答问题,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概括起因、经过、结果)
三、细读课文,思考领悟。
师:正如同学们说的那样,晏子凭借自己的机智赢得了楚王的尊重。课文是怎样写晏子使楚的呢,我们现在一起来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①指名读一、二自然段
②、区别“大(dà)夫”与“大(dài)夫”(前者指古代官职的名称,后者指医生。)
③、一、二自然段讲的是事情的起因,具体交代了什么?(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春秋末期、楚国境内、楚王和晏子)
2、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齐国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仗着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晏子又是怎样反驳的呢? 课文的3-5自然段向我们详细讲述了晏子三次智斗楚王的故事,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故事。
①、同桌之间(一个扮演晏子一个读旁白)互读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并交流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在文中画出晏子应对的语句。
②、指名回答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么应对的?
③、出示晏子的话,指名读;晏子的这句话有什么隐藏的含义吗?谁找出来了?
④、师:也就是说晏子钻狗洞的前提是--楚王承认楚国是狗国,楚王是狗王。晏子的意思是说,你们这儿分明是个狗洞,我访问狗国才钻狗洞,我要是从这里进去,你们楚国就是个狗国。可是,晏子为什么不这样说呢?
生:晏子是齐国的使者,表面上还要尊重楚国;晏子不能刚到楚国就激怒楚王,那就进不了楚国了……
师:晏子与楚王第一回合的较量结果是怎样的呢?你们觉得晏子的口才怎样?有谁想来读读这段话?
3、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6.鄂教:《春的颂歌》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六
1、学会8个生字,认识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汤姆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心情的变化。
4、在反复品读中体会父亲话语的含义,认识到自觉遵守规定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教学重难点:
体会汤姆心理变化的过程及父亲话语的含义,认识到自觉遵守规定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回顾,整体感知。
1、回忆大鱼的大、美……,激发喜爱之情。
2、师生共同感受汤姆钓起大鱼时的心情。
二、初读课文,引导质疑。
【板书:放鱼】
三、品读课文、多元对话。
1、读懂爸爸的“不容争辩”
2、理解“规定”:
A、找出句子:读好爸爸的三句话。
B、体会语气:鼓励运用多种方式理解“不容争辩”。重点指导联系下文了解词语意思。
C、品位句意:引导学生个性理解句子中的字、词、句式,“得”“不管……都……”并联系神态、动作,读出“不容争辩”的语气。
D、口语练习:了解什么是规定。
四、合作学习、研读心理。
1、设疑过渡。
2、小组学习,出示自学提示:
3、交流展示,相机引导体会汤姆的心理变化:
A、“很不情愿”--重点读好“嚷”,想象“乞求”
B、“依依不舍”--“慢吞吞”理解生词,体会心理。
C、“失望”--感受心理变化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 揭示主题
他永远忘不了!永远也忘不了啊!他忘不了的到底是什么呢?
2. 提升主题
“不管……都……”。【板书:自觉遵守规定】
六、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如果你是长大后事业成功的汤姆,你会对自己的父亲说些什么呢?
七、作业设计
端端正正抄写“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要遵守规定”。
板书设计: 11、一条大鱼
钓鱼:急切--惊喜--得意
放鱼:很不情愿--依依不舍--失望
自觉遵守规定
7.鄂教:《春的颂歌》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七
1 认识3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重点:
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大体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阅读积累白居易的《琵琶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已经学习过很多描写春天的古诗,现在我们来个比赛,看谁的古诗背得多。
2、揭题,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3、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了解古诗。
1、简介作者及书写古诗的时代背景。
2、教师范读古诗。
3、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同位互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5、用卡片检查生字认读:寺 菲 觅
6、检查指导朗读读古诗。
三、理解词句,了解诗的大意。
1、自己逐句读诗,想一想每一句诗什么意思,可以同桌或小组商量,提出不懂的词句。
2、教师针对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每句诗的大意。
3、说说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四、指导朗读,体会诗情画意。
1、学生自己试读,评议指导。
2、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3、多种形式朗读比赛。
4、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资料: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初夏,当时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任上。这是一首纪游诗,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关于他写这首诗的一点情况,本集有《游大林寺序》一文,可参考。
全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的春景── 一片始盛的桃花。我们从紧跟后面的“常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不,岂只是有脚而已?你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
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8.鄂教:《春的颂歌》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八
第一单元
单元内容简析
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沐浴春风春雨,走进美好的春天,也让我们走进孩子们的春天,播撒爱的种子,房费理想的风筝。
本单元围绕“春天”这个话题,安排了三篇从不同的侧面展现春天多姿多彩的课文。《春的颂歌》描绘的是一副春景图:春风轻轻吹,春雨细细下,小草绿了,花儿开了,小鸟歌唱,蜂蝶飞舞……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蓬勃生机,激发人们对春天的热爱;《风筝》写的是在春天里一群孩子放风筝的情景,极富童趣和寓意;《美丽的槐乡》生动地描述了春天里别样的槐乡风情,在槐花的怀抱中,孩子们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所赐予的一切。
古诗《村居》写的是诗人在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早春2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语文乐园通过“我来试试”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抓重点字来理解词语的方法;通过读句子,了解春天有关事务的特征,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初步感知采用打比方和把事物当作人来写,会使所描写的事务更形象;背诵并书写两条名人名言;读短文,在人物的对话中了解春天的气息,去寻找春天的脚步,去发现春天的秘密。在“探究与发现”中,引导学生读句子,发现藏在句子中的秘密,看看春天里的植物,动物和人分别在做什么,并引导学生是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口语交际”以“压岁钱”为话题,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压岁钱怎么用才有意义,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懂得孝敬老人,关心他人。习作“谁把春天带来了”继续延伸本单元“春天”的话题。目的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春天写下来。
教学本单元要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课文描写的景象,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还要注意结合插图,运用“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体会课文中关键句子的意思,感受春天的美好。在理解内容的同时,积累语言,学习坐着的表达方法,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单元教学重点:
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学习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2、读懂课文,热爱自然,关爱生命。
第二单元
单元内容简析
个人成长必须有一个好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本单元围绕“成长”这个话题,安排了3篇课文,反映了不同人物在不同阶段的成长经历。在《老师领进门》中,老师是自然而然地,甚至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地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打开了文学的大门。《和时间赛跑》是一个少年的心愿,它是由祖母去世引出来的,说的是成长的一种心态和姿态。成长需要自信,拒绝骄傲,相信自己的长处,同时又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短处,是一种美德,也是人生的一份美丽。《发愤立志》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古诗诵读《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黄四娘家花丛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春天里繁华盛开,蝴蝶飞舞,黄莺高歌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岁生机勃勃的春天的赞美之情。
语文乐园通过“我来试试”引导学生查字典,自主掌握多音字的读音;让学生看图读词,认识我国的五岳名山并初步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积累词语,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背诵并书写珍惜时间的警句格言,培养想阩惜时奋进的精神;阅读短文,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探究与发现”引导学生发现体会引号在文中的用法与作用。“口语交际”以“紧急情况”为话题,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告诉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实际中,常常遇到类似的一些突发事件,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应伸出援助之手主动给予帮助,如何给予对方行之有效和适当的帮助是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内容。“习作”是“看图作文----一本好书”,目的在于培养训练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综合性学习”主题是“报纸,杂志作用大”,引导学生扩宽信息渠道,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合作和交往能力。
本单元各组成部分都体现了“成长”这一话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体现整合的思想,树立单元整体意识,围绕单元话题组织教学活动。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多音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3、在课文阅读过程中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掌握正确的读书学习的方法,体会“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乐趣,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学会在课外书籍中发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并及时的积累。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掌握正确的读书学习的方法,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读书的快乐。
第三单元
内容简析
大海啊,大海,你是我们亲爱的故乡!海风吹,海浪涌,海鸥飞,伴我童年梦蹁跹。
本单元围绕“大海”这个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三篇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写了人对大海的了解和探索,人与大海的关系。《小孩与大海》记叙的是孩子们在大海边戏水,玩耍的事情,生动地描述了大海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表达了孩子们热爱大海,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躺在波浪上看书》是一篇游记,记叙“我”游览著名旅游胜地---死海时所看到的景色以及亲身经历的趣事。
古诗《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全诗讲的是作者在春日里游览,看到无限的春光,从中有所体悟阐发了自己的哲学思考。
语文乐园通过“我来试试”引导学生由意思相近或相反的字组成的词语,并了解它们的意思;读词组想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背诵并书写两条名人名句;读成语故事,知道它的来历和意思。在“探究与发现”中,引导学生说说含有“海”的词语,帮助学生归纳词语,积累词语,并能运用词语。口语交际以“大海”为话题,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让学生加深对大海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习作“玩具宝贝”,目的是让学生把自己的玩具写下来,写出自己的情感。
单元教学目标:
本组课文内容丰富,展示了大海无穷的魅力。学习时,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课文描写的景象,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教学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抓住课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进一步体会人与大海的亲密关系,感受作者的体验和情感。同时,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大海的神奇以及人与大海之间亲密关系的。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30个生字,会认28个二类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4、学习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理解课文,观察大海的图片,感受大海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单元教学重点:
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学习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2、读懂课文,热爱自然,理解人与大海之间亲密的关系。
第四单元
单元内容简析
诚信是一种美德,它就像一面镜子,映透人的本性;它又像一泓清泉,滋润人的心灵;它是架在人与人之间的一座桥,能消除误解,化解矛盾,让人们相互信任,和谐相处。如果人是一朵花,诚信就是根。丢失诚信的人就是一朵离开“根”的花。花无根,不能活。人无信,亦不存。
本单元围绕“诚信”这个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这三篇叙事性的课文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尤其是课文中主要人物的言行能给人以启迪。《这个规矩不能有》中彭总不游玩没有群众的公园,《一条大鱼》中爸爸坚持让汤姆放掉那条难得的大鱼,《城市和信任》中“我”与红色小车的主任的对话引起我们的深思。读懂课文,分析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出人物的品质,结合生活实际来感受是学习本单元的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会认生字26个和6个多音字,会写生字28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大林寺桃花》。
3、学习语文乐园,积累近义词语,背诵名言。
4、认识表达转折关系的词语,体会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
5、训练学生准确的表达自己想说的意思,合理巧妙有礼貌的说服别人。本单元教学,要让学生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重视从人物的言行中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可以组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课文中人物的言行进行辩论,还可以开展写“感谢信”,“守信宣言”等有趣的语言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读有关诚实守信的课外书籍,背诵有关诚实守信的格言警句,括展学生的视野。
第五单元
单元内容简析
本单元围绕“关爱与分享”这一话题编排了三篇课文。三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人世间的情感。读完《杏儿熟了》,我们就会记住那位平凡朴实的奶奶。她与乡邻间的那份比杏还甜,比酒还香的情让我们无法忘却。她用自己的言行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让大家分享劳动果实,才会感受到愉快和喜悦。《给自己写信的人》中的欧立希和常人一样,深爱着自己的父亲,但他与常人不同的是对自己的医学事业的热爱和执着。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在事业上取得骄人的成绩。《朋友之间》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不仅需要互相信任和尊重,还需要沟通,交流和爱护,并得到对方的肯定和鼓励。古诗《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
语文乐园,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十二生肖学习新的成语,并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26个字,认识29个字。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相关词语,体会理解词语的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峨眉山月歌》。
3、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至真至纯的情感。
4、通过语文乐园的学习,引导学生积累动词,知道动词在句子中的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5、学会肯定他人的长处,懂得恰如其分的夸赞
6、学写一封信。
本单元的学习,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的描写或人物的事例,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第六单元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以“观察与思考”为话题组织材料的。《第一朵杏花》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的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科里亚的木匣》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才能从中有所感悟。只要在生活中倾听,在生活中感觉,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在生活中静静思考,就会发现和《处处皆学问》。古诗《宿建德江》给我们描写了一副生动的江边日暮风景。
我们经常可以看见树叶落下,水果从树上掉下,可是有谁意识到那是地心引力的问题呢!在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需要我们善于观察,敏于发现,勤于思考。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26个字,认识23个字。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宿建德江》
3、学习课文,了解科学现象,激发学生发现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
4、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常见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5、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实践能力
6、习作“可爱的小猫”,引导学生写想象作文。
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生活实践,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思考世界,不断培养刘忻观察和勤于动脑思考的好习惯。
第七单元
单元内容简析
本单元话题是“幸福与快乐”,安排的三篇童话。《点金术》告诉我们一味地追求金钱会使你失去珍贵的东西,真正的幸福其实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只有懂得珍惜的人,知足的人才会拥有幸福。我们多么想拥有一朵《七色花》呀!它为人们带来了多么买好的意愿与期待,但只有那片“乐于助人”的花瓣才能让人得到真正的快乐。真的有《黑眼睛的大红鱼》吗?当一群小红鱼和一条小黑鱼团结起来时。连鲨鱼也怕了。身处困境,别害怕,要勇于面对,并运用自己的只会去解决问题。
古诗《牧童》形象的表现了郊野辽阔的景色和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语文乐园“我来试试”让学生积累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体会诗句中赞颂的精神;“探究与发现”使学生知道词语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示的意思不相同。“口语交际”以“帮助过我的人”为话题,通过交流懂得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是离不开别人的帮助的,对他们,我们要懂得感激,并记住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24个生字,会认31个字,理解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摘抄积累成语。
4、通过习作活动,写“黑眼睛的大红鱼(第二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能把自己想到的内容清楚的表达出来。
5、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团结,互帮互助的力量,鼓励学生不怕困难,战胜自我。
单元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感受童话世界的精彩,丰富自己精神世界,并通过朗读和默读去了解课文内容。教给默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效率。要 联系上下文,注意文中的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第八单元
单元内容简析
本单元以“智慧”为话题组织材料,三篇课文讲述了两个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故事,展示了古代人物的睿智与聪敏。《聪明的徐文长》讲述了明朝怪才徐文长小时候提水过桥和竿上取物的两件事。《晏子使楚》将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用小剧本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分为第一集与第二集,新颖的形式让我们眼前一亮,晏子临危不惧,机智过人的形象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西湖夏日图,读了之后,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不由地为大自然的美丽而惊叹。
语文乐园中“我来试试”通过音不同的词语的比较,让学生感受汉语的神奇;了解语气词在句中的作用。“探究与发现”引导学生在文中学会引用名言。“口语交际”以故事会的形式,激起每个学生主动交流的愿望。习作“我最想说的一件事”触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培养学生听取别人意见后修改作文的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26个字,认识26个字。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聪明的徐文长》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晏子使楚》和背诵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中古代人民的智慧体现之处。
4、通过语文乐园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汉语的神奇,并初步学会在自己的写作中恰当的引用名言名句。
5、通过口语交际训练,激起每个学生主动交流的愿望,在交流中力争把故事讲的精彩,吸引每一个听众。
6、习作“我最想说的一件事”中,培养学生听取别人意见后修改作文的能力。
应注意的问题:
学习本单元,要正确的引导学生资助搜集相关资料,资料的补充将使学生对历史人物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9.鄂教:《春的颂歌》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九
1.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教者可用类比情境演示引入,导出本课读写训练的重点内容,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热情。上课时,先找一名学生与教师进行跨步比赛:两人同时演示由教室门口向室内跨三大步,再由学生上前检测两人所跨距离的差异。接着,教师提问:同样是跨三步,为什么距离会有差异?课文中的柯里亚是怎样来认识这个问题的?让学生各自带着问题去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2.问题引路,训练阅读理解能力
本课记事顺序清楚,结构思路明白,可让学生根据文后思考题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描写柯里亚和妈妈“埋木匣”具体情景的语句,然后通过导读引思,讨论口说突破难点独立分段,弄清事情前后的内在联系。如:导读承上启下的第五自然段,可先让学生找出“就在那一天”和“住了差不多四年”表示时间的词语,启发提问这段侧重写了哪个时间?埋木匣和挖木匣前后相隔有几年?这几年中柯里亚会发发生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独立思考找出“刚学数数,只会数到十”,“那时候还小”,“步子也小”,“我已经九岁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步子比那时候要大一倍呢!”等语句。这样既能引导学生正确分段,又能在读思训练中弄清前后变化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周围一切都在变化”一句话的理解。
3.设疑解难,训练分析表达能力
本文训练重点突出,一些句子讲出了时间和周围事物的变化,导出了事物变化因果的内在联系。因此,我们可以紧扣训练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阅读,去寻找事物变化的因果联系,并且能用自己的话将这种联系表达清楚,将学生的思维渗透到“双基”训练中。如设疑:①柯里亚和妈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埋东西?又是相隔多少时间才去挖东西的?妈妈为什么一下子就能挖到木箱子?②当初,妈妈不是随随便便地埋箱子的,而柯里亚是因为随随便便地埋木匣,所以现在一下子是挖不到木匣的。这样说对吗?为什么?③文中为什么要这样具体地写柯里亚埋木匣的情景,这样写与下文写挖木匣又有什么联系?④既然知道柯里亚埋木匣跟妈妈一样不是随随便便的,那么他妈妈为什么能一下子挖到木箱,而柯里亚为什么不能一下子挖到木匣呢⑤如果他妈妈小时候就认认真真地离门口三十步的地方埋下箱子,到现在也数三十步能一下子挖到当时埋的木箱吗?⑥柯里亚不能一下子挖到木匣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从不同角度设疑,层层深入地推进思维训练,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分析表达的能力。
附:板书设计
以上板书,图一、图二对比明显,让人一目了然。这样,柯里亚心中的疑团和同学们心中的疑团(即板书中的“?”),都被轻而易举地解开,省去了许多口舌,学生也乐于接受。
10.鄂教:《春的颂歌》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十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使”是什么意思?(出使)“楚”指的是?(楚国)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查阅有关晏子的资料,谁愿意来交流一下?
“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你还知道我国古代有哪些人拥有这样的尊称?(孔子、老子、孟子)
晏婴被称为晏子,肯定是有其过人之处的,让我们随晏子一起出使楚国,领略齐国大夫的风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想检查一下同学们课文读得怎么样,谁愿意来读?
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几件事?哪几件?
2、交流对课文的初步感知。(生说师板书: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宴)
三、潜心体悟,研读晏子
晏子三次智斗楚王,口才让人叹服,那么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在三个故事里晏子都说了什么,怎样说的?画出来,想一想:从晏子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在书的空白处做一下批注。
(一)研读“进城门”
1、生交流体会,是随机点拨
生读晏子的话: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屏幕随后出示)
生:晏子的意思是说,如果楚王不开城门,就承认自己的国家是狗国。
完成练习:(屏幕出示)
1、访问正常的国家开城门,访问狗国钻狗洞。
2、楚王让我钻狗洞。
3、所以楚国是--
师小结:这叫推理,晏子用推理的方式委婉地指出如果让他钻洞,出国就是狗国。
2、指导朗读
想一想:晏子会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是“怒气冲冲”还是“心平气和”?
先同桌试着读读,再请同学汇报读。
(二)研读“见楚王”
1、课堂交流,随机点拨
(1)生读: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这句话形象地说齐国首都临淄的人很多。
①师出示:
原文这样记载:
齐之临淄三百闾(l ǘ),张袂(mèi)成阴、挥汗如雨、摩肩接踵(zhǒng)而在,何为无人?
②生齐读
③这句话用了三个成语形容了齐国首都临淄人很多,哪三个成语?(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摩肩接踵)
④(师生接读)“张袂成因”就是--“挥汗如雨”就是--“摩肩接踵”就是--
⑤在这里晏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形容临淄的人多?(夸张)
理解“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这里的“人”是指什么人?(能人,人才)楚王的意思是什么?(侮辱齐国没有人才)。而晏子却夸耀--齐国的都城人口众多,很巧妙的转换了概念,把楚王说的“能人、人才”换成了普通老百姓,借机赞扬了齐国。
⑥晏子又是怎样说这句话的?(严肃)他为什么这样说?
假设你就是晏子,你来严肃地对楚王说说这句话。
(2)生读:
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这里晏子是在委婉地说楚国是下等国。
①完成练习:(屏幕出示)
1、上等人访问上等国,下等人访问下等国。
2、我是下等人,访问楚国。
3、所以楚国是--
②如果晏子直接说“楚国是下等国”行不行?那晏子的回答又妙在哪里?(将计就计、顺水推舟,极具讽刺意味)
③练习朗读:自己试读,分角色朗读
(三)研读“赴酒宴”
1、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自学要求:
1、找出晏子的话,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2、完成练习
(1)淮南自然条件好,产柑橘。淮北自然条件差,产枳橘。
(2)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在楚国当强盗。
(3)所以楚国--
3、晏子用了什么方法再次巧妙地取笑了楚王。
4、分角色朗读第五自然段。
2指生交流: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这句话是讽刺楚国的社会风气不好。
完成练习:(屏幕出示)
(1)淮南自然条件好,产柑橘。淮北自然条件差,产枳橘。
(2)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在楚国当强盗。
(3)所以楚国--
师小结:晏子有柑橘来比喻人,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再一次巧妙地取笑了楚王。
3、分角色朗读
四、深入学习,感悟晏子
1、晏子出使楚国,与楚王三次交锋,从他的从容应对,从他的绵里藏针的语言中,你对他有了哪些认识?
2、楚王看不起齐国大使晏子,一次次地侮辱晏子,实际就是看不起齐国。然而,最终结果是--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①“不敢不尊重”是什么意思?
②楚王到底是尊重还是不尊重晏子?不改变句子意思,你能把这句话换个说法吗?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从这以后,楚王就尊重晏子了。
比较这两句话,哪个句子更好?
小结:第一句话是双重否定,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加强了语言的气势。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足智多谋、能言善辩的晏子。课后,老师给大家留了两个作业:
1、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2、看看《晏子春秋》这本书,收集有关晏子的故事
【鄂教:《春的颂歌》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推荐阅读: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08-24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13索溪峪的“野”1-鄂教版08-23
四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鄂教版《电子相册真精美》教学设计08-02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七课《海思》 教案教学设计10-23
空城计鄂教版教学设计10-20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学期《太阳与动植物》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反思06-25
鄂教版第十二册《语文乐园(六)》教学设计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