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弱势群体

2024-09-24

高校弱势群体(共8篇)

1.高校弱势群体 篇一

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教育

特殊学生指的是在生理、心理、学习、生活、感情和就业等诸多领域中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的学生,这部分同学成长目标不明确,未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化学习也不够积极努力,而且时常出现学习生活规律紊乱、状态令人担忧、干扰他人学习生活甚至违反校纪校规等问题。这些同学极易由于问题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而引起不良后果,进而危及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如今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随着家庭、经济、学习环境的变化,高校校园内的特殊学生增多,当前全国高校在校生已超过2300万,其中大学生特殊群体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对特殊学生群体教育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学校的安全稳定,事关整个高校校园的和谐发展。

一、构筑多维帮扶系统,形成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教育合力

1、积极应对,有效干预学生学习生活

对于已建立特殊档案的学生,高校有关部门、各基层学生管理单位要积极研究具体应对方案,做到干预及时、有效。有关领导要重视,组织相关人员拿出科学合理的应对办法,不能只把任务交待了事,要想办法、动脑筋,做到有效干预。

2、合理转介,帮助搭建学生支持系统

在对特殊学生群体进行干预的过程中,仅靠单纯的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是不够的,还需要合理转介,以免延误学生救助时机。在转介的过程中,学校要督促有关部门通力配合,尽力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调动支持系统配合开展工作,帮助特殊学生搭建起良好的支持系统,使之尽早走出困境。

3、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学生各类问题

对于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管理,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应给以必要的重视。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工作宗旨,尽量使特殊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地尽早归队。不能因为其条件特殊,就放弃对他们存在问题的帮扶改进。总之,特殊学生的问题很多,学校各有关部门、各级教育管理人员要尽量做到统筹兼顾。

二、搭建科学教育平台,加强高校特殊学生群体内化教育

1、科学引导,关注特殊学生心理健康

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压力较大,其心理健康状况需要特别关注。因此,在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心理帮扶的同时,要尽力帮助其对本身心理健康的自我关注和对相应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同时,在教育工作中,尽量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感觉自己是个特殊群体,培养他们的集体归属感,使“特殊学生一般化”,引导其克服自卑等心理,树立自强、自尊意识,自我克服困难,奋发成才。

2、结合实际,创造特殊学生展示空间

在开展特殊学生群体教育工作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三自”作用和主体作用,即充分发挥学生在高校学习和生活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作用和参与学校建设和学校民主管理中主人翁的作用。

2.高校弱势群体 篇二

1、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现状分析

目前, 我国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健康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根据我国高校体质弱群体的实际情况, 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因为身体太胖太瘦导致身体素质差;二是曾经遭遇意外事故, 比如车祸, 不能参加体育锻炼;三是身体本身出了问题, 比如患有慢性疾病和其他疾病;四是先天就有身体上的缺陷, 不适宜参加体育锻炼。弱势群体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 心理状况不稳定, 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常常会感到自卑和压抑, 因为他们他们身体上有种种缺陷, 不能像别的同学一样, 轻松自如的参加应有的体育锻炼。但是在这些学生的内心深处, 有强烈的渴望, 去参加正常的体育锻炼, 就像别的同学一样, 追求在体育锻炼中获得的快乐和幸福。因此, 高校要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育课程的内容和锻炼方式, 要充分结合高校弱势群体的特点, 提高高校弱势群体的身体素质, 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

2、提高高校弱势群体健康水平的措施

2.1、改革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育课程

(1) 课程目标。

制定体育课程目标一定要考虑弱势群体学生的实际, 制定有针对性的目标。比如, 针对疾病类学生, 课程目标是身体健康、疾病康复;针对伤残类学生, 课程目标是发展健康器官功能、改善残肢功能;针对体质弱的学生, 课程目标是强身健体、改善体型。我国教育部门对体育课程目标做出了指导性规定,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参与和技能、社会适应等是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针对高校体质弱势群开展体育教学时, 要围绕这些基本目标开展。对目标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要特别重视, 促进体质弱势群体健康发展。

(2) 教学方法。

体育课程针对体质弱势群体的教学目标有一定的特殊性, 根据教学目标的特点, 要选择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一是营造和谐友好的学习环境, 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教育。老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和课后时间, 关心、关爱每一位体质弱势群体的学生。了解到学生有恐惧心理, 老师要积极开导, 使学生克服困难。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老师与体质弱势群体沟通交流的重点, 一旦发现, 要及时帮助他们进行校正。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善良顽强的意志品质, 对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非常重要。

(3) 教学评价。

体育课程合理化、正规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和方法。目前, 在我国普通高校中, 体育课教学评价标准和方法比较单一、不规范。一般课堂表现、出勤率和运动技能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 有些学校会设置最高成绩限制。这些方法和要求从一定程度上体质弱势学生享有的体育权利。所以, 进行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时, 应综合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理论, 要考虑体质弱势学生的客观实际情况, 把实践中知识应用作为重点进行考察。另外, 可以采用个性化的评价方式, 进行对待使不同类型学生, 在体能、知识、技能等方面都得到提高。

2.2、配备专业的体育俱乐部

虽然现在高校都普遍成立了教学和锻炼相结合的体育俱乐部, 但这些俱乐部服务的学生范围很有限, 主要对象是普通学生, 体质弱势学生一般不包括在内。所以高校应该给体质弱势学生建立专门的俱乐部, 而且要照顾到体质弱势学生的需要, 不如减肥俱乐部针对有减肥需要的学生, 康复俱乐部针对有身体疾病的学生等。同时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可以有体质弱势的学生担任。这样才有助于体质弱势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 有助于体质弱势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俱乐部里, 体质弱势学生可以发展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 俱乐部也是体质弱势学生进行学习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他们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能, 挖掘自己的潜能, 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自信。俱乐部的老师要时时关注和鼓励体质弱势学生, 让他们大胆进行人际交往, 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俱乐部对调节体质弱势学生的心理、增进他们的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

2.3、强化师资的专业培训

体质弱势学生是有特殊需要的, 结合这一点, 再加上健康因素, 开设了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课。这个课程由于对体育知识和技能教学在框架上进行了很大的突破, 对于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 他们的知识必须丰富, 要对心理学、体育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领域有所了解, 他们的技能也要过硬。而目前, 我国满足这些要求的体育老师相当的缺乏, 根本不能满足众多高校可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课。因此, 我们要这方面师资的培养。对想成为体质弱势群体体育老师的人, 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 培训既包括心理学、体育学等知识理论的培训, 又包括体质弱势群体教学方面的技能培训。同时, 要抽调力量, 针对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学进行研究和探讨, 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一些指导和支持。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老师也要从自身做起, 提高自学能力, 构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4、完善健全体育设施

体育设施是进行体育教学和锻炼的物质载体。没有体育设施, 就不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体育实践中去, 进而就不能了解体育教学的效果如何。学校应该健全和完善体育场地、体育器材、体育设备等体育基础设施, 没有的要及时购置和建设, 已有的要做好维修和保护。但是针对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设施和器材, 要一定的特殊性, 方便体质弱势群使用。而在目前我国的大学里, 没有给体质弱势群体专门提供安全可靠、合适方便的器材和运动场所。学校的体育设施主要针对的是普通学生, 没有重视体质弱势群体体育运动的需求, 这对实现教育公平是不利的。体育教育课程要面向学校里的所有学生, 不论他是体质弱还是体质强, 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的教育理念, 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 让学生同等的体验运动的乐趣。在此, 为了提高体质弱势群体健康水品, 就要求学校在资金和政策上支持完善健全针对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设施。

3、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而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质却在不断下降, 他们的健康状况也在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从某种程度说, 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健康水平可以反映了我国整体国民的健康水平。为了提高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健康水平, 我们可以从改革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育课程、配备专业的体育俱乐、强化师资的专业培、完善健全体育设施等方面着手。我们全社会都要关心、帮助高校体质弱势群体, 让他们融入到体育教育中, 享受体育的魅力, 推动我国体育教育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晶红, 王汉臣.普通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健康促进模式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 2013, 09.

[2]王汉臣, 吕晶红.普通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健康促进干预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 2013, 02.

[3]于晓东, 李雪峰, 钱来.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健康促进策略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 2010, 05.

[4]王茹, 李卫东.健康促进计划对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质与锻炼态度影响的实验研究[J].体育世界 (学术版) , 2010, 10.

[5]薛敏.高职院校增强体育训练对体质弱势群体健康促进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34.

3.高校弱势群体 篇三

【关键词】弱势群体;体育;体育保健课程;成就感;信心

弱势群体(social vulnerable groups)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一般认为是指在社会上生存、生活困难,发展能力相对不足的人的概称。高校弱势群体,即指因家庭经济困难、心理障碍、生理缺陷等原因,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群体。

一、高校弱势群体概况

高校弱势群体大体分为:由于经济原因形成的经济弱势群体,由于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形成的心理弱势群体,由于学习基础和学习方法等原因形成的学习弱势群体,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各种因素导致生理存在缺陷的生理弱势群体。

经济弱势群体即高校的贫困生。他们一般家庭经济困难或没有经济支持,贫困生在全国高校的平均比率大概为20%。他们既要应对自己专业课程的学习压力,又要为学费、生活费忧心。政府及学校应对贫困生充分支持及帮助,防止贫困生因为生活的种种压力产生心理问题,成为经济弱势与心理弱势的兼容群体。

心理弱势群体在高校学生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弱,恐惧或不善于人际交往,他们形成心理障碍的因素一般有学业、家庭和就业等方面的原因。他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一般是焦虑、抑郁、追求完美和交往障碍等等。据统计,北京高校的学生中有16.5%的学生存在中度心理问题。对全国高校学生进行的心理素质调查显示,大约有2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每年高校的退学生中有1/2的学生是由于心理问题而退学的。心理弱势群体学生缺乏面对受挫和失败的经验,这直接导致他们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不能调整心理状态,进而产生心理问题。

学习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一般是自身不够努力或基础不好,学习方法不正确,也有一部分是因为经济弱势和地域教学水平的限制。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转型为“大众化”,高校学生的增多,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参差不齐的现象。随之而来的高校内学习弱势群体的比例增加了,他们不能很好的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不能转变学习方法迎合这种模式,导致自己学习成绩较差,考试不及格的科目过多。

生理弱势群体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各种因素导致生理存在缺陷的学生群体。生理上的缺陷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心理上也存在问题,他们可能经常要面对来自外界的歧视。因此,他们除了要克服各种生理上的困难,更要有坚强的心理意志。

如果将以上四种主要类型的弱势群体比做四个圆,它们的关系并不一定是“相离”的,可能是“相切”的,也可能是“相交”的。高校对于弱势群体应当重视起来,一方面有利于高校校园的稳定,一方面也有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

二、体育保健课程简介

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是指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直译为身体的教育,简称为体育。新时期赋予体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身心(身体和精神)健全发展,培养终身体育能力。体育对人自身自然的改造,不仅是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的统一,也是身与心的统一。体育课程是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为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教师利用体育活动自身所蕴涵的吸引力,合理组织教学,形成一种快乐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体验积极情绪,使学生个性获得解放,并能促使人际关系宽松和谐,使学生的心境欢快愉悦,潜移默化中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有些体育保健课程运用运动手段(结合药物治疗)进行治疗、康复和预防身心疾病,从而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改善运动功能,达到恢复自信及增强体质的目的。运动手段有预防、治疗、康复等之分,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不同运动项目、练习强度、幅度、时间等方面的选择,注重教学对象的个别化、具体化等问题,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区别对待,有的放矢,科学、合理而有效地进行教学,力争用有限的时间获取较佳效果。

三、针对不同的弱势群体特点设置体育保健课程

体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此项权利与经济是否优越无关,与学习好坏无关,虽然身体上的缺陷和某些心理问题可能会制约某些体育活动的实施,但在人的主观意愿上,与是否有身体缺陷或心理问题是无关的。体育崇尚“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体育活动具有规则性,这种规则性制约和调控参与者的行为,在过程中能促使参与者克服困难,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可以提高参与者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满足,并获得成就感。

对于学习弱势群体,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智力的发展。智力并不是单纯的指一个人笨或聪明,智力更是一种能力,是指一个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实践活动能力的综合体现。对于在学习上处于弱势群体的学生来说,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能够促进智力及开发大脑的潜力。这是因为,在进行体育活动时,通常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各种动作。以足球为例,在足球比赛中要求参与者根据球场上的瞬间情况快速地完成传球、带球及射门等一系列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工作的神经细胞变多,大脑皮层细胞活动的灵活性变强,经常进行体育保健课程的练习,有利于提高记忆力,提高大脑的灵活性,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习效果得以提高。

对于经济弱势群体和学习弱势群体,体育保健课程可布置那些他们喜欢和擅长的项目,使他们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促使烦恼、自卑等不良情绪得到释放;对于心理及生理上存在问题和缺陷的弱势群体,可有针对性的、量体裁衣地设计适合他们的活动,在活动中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感,增强信心,体育保健课程会有利于他们缓解和改善紧张、压抑、焦虑等情绪。

体育活动具有竞技性和群体性,正因如此,进行体育活动时,会使参与者形成团队,加强了参与者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常常不是言语的交流,而是心灵的沟通,使参与者无形中增强了心中的安全感,产生对人的信赖感,尤其是对人际交往有障碍的参与者,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效果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对于高校弱势群体除了在政策上、心理上、经济上给予直接帮助,更应该找到方法进行辅助,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励他们真正从主观上产生积极的想法,并付诸于行动,真正从内心到外在都变得强大。

参考文献:

[1]张宝霞.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7).

[2]钱志刚.大学生弱势群体成因的社会学分析——基于教育领域理论的视角[N].晋中学院学报,2008(5).

[3]王玉娥.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1(46).

[4]江月兰等.增进高校弱势群体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保健课教学实践研究[N].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5).

[5]王银春.论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N].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6]王瑛.浅析人际交往能力及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影响[J].文教资料,2011(18).

4.高校弱势群体 篇四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孟媛媛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9-12-05 10:39:13

在当今社会变革、人才竞争、素质教育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在心理上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容易产生一些负性情绪,如不及时疏导就可能诱发心理危机,不仅对其身心造成危害,还会导致个体严重的病态,包括人身伤害事故、自杀等非群体性突发事件。

为了有力地处置此类突发事件,力争在第一时间控制事态,减轻对社会的危害,学校必须坚持预防为本,及时控制,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学生非群体性突发事件 处置机制。

一、预防与预警机制

1建立大学生思想预警机制。及时准确掌控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预警机制收集信息,根据预警指标进行危机早期预测,分析判断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规模、发生频率、强度、影响后果及发展和变化规律,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对学生进行提前教育,有效阻断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件。

2强化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法制教育途径,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法律心理,使他们既能遵纪守法,避免发生冲动犯罪,伤害到他人,同时又能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同违法行为斗争的思想意识。

3建立高校危机干预机制。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心理起伏大,自控能力差,如果没有正确引导,很容易误入歧途,走上犯罪或者自杀道路。因此,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机制。

第一,学校要制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专门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危机应对知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苦乐观、恋爱观、择业观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尚,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材。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心理发展、校园适应、心理健康、职业辅导、性教育、心理危机六大部分内容,实施途径包括建立心理协会或社团、心理咨询热线和网站,设置心理咨询室和专业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以方便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及时化解心理危机。

第二,开展大学生心理普查,通过对特定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测验筛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时识别出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并反馈到心理咨询中心,由心理咨询中心进行评估和初步的诊断并提出相关建议,如有必要,可转介到专门的医疗机构进一步诊断。

4心理干预机制

存在心理危机倾向与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是关注与干预的对象。对存在下列表现之一的学生,应予以特别关注:患有严重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易出现自伤行为的精神障碍者、产生自伤企图或行为者、或者表现暴力倾向或伤害他人倾向者;在心理健康测评中筛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或过去有过自杀企图或行为者,经常有自杀意念者;生活学习中遭遇突然打击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者,存在诸如情感受挫、人际关系失调、性格内向孤僻、被学校处分、躯体疾病、家庭变故、人际冲突明显或受到意外刺激者;存在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或其他可能对自身、他人、社会造成危害者。

学校还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与援助,要特别关怀四类大学生特殊群体。关注贫困生心理健康,完善贫困生助学体制。切实落实“奖、贷、补、助、减”的助学措施,从根本上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同时,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的人生观、价值观,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与挫折;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艰苦奋斗的意识往往相对淡薄,在精神上难以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也有可能因为一时的挫折做出错误的人生选择,因此要帮助他们摆脱低俗的人生目标,重建高尚的奋斗目标;高校中的优秀生对自己要求严格,期望值高,一旦期望与现实发生碰撞,也容易出现一些倾向性的应激问题;对大学生群体中一些个体人格抑郁、内向、自省,情绪不稳定,行为冲动的学生也应给予高度的关注。

5要构建起心理危机干预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支持网络。

政府职能部门切实采取可行的措施,优化社会大环境以及校园环境,为学生的成长成材提供健康的外部环境。学校要与学生架起沟通的桥梁,教育学生寻找恰当的途径主动疏导心理问题,在必要时能够有效调动家庭资源,从整体上介入学生的成长过程。家人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行为动向,发现问题及时和学校沟通,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力量,共同给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

二、危机决策机制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在各级政府及教育局的领导下,学校成立以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负责人的学生非群体性突发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生非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该小组为常设机构,下设现场处置组、医疗救援组、信息宣传组、后勤保障组、各部门各司其职,积极配合领导小组的工作。

工作领导小组:制订本校的非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严重人身伤害事故、自杀、离校出走、突发性精神疾病发生后,按照上级指挥部指令要求,在事发现场全面负责指挥和协调处置工作,及时向上一级教育局报告情况。

现场处置组:控制现场,维护秩序防止发生混乱局面。在全力施救的同时,向知情者、见证人调查事故起因,配合处置工作组做好事件调查取证工作,掌握好事故的第一手资料。积极做好学生管理、安抚、宣传工作。

医疗救援组:由校医院负责人领导,主要由学校心理咨询者、管理人员、心理卫生工作者、医疗人员组成。在医院专业救护人员到来之前,对非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救护、安置。安抚学生。

信息宣传组:采集突发事故全过程的各种信息资料,分类统计相关数据,整理取证材料。负责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负责媒体接待和相关信息发布,正确引导学校师生情绪,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恐慌。

后勤保障组:准备好必要的医疗器材和药品,做好医疗救治、现场控制等工作的联络和后勤支援,接待上级来人和家长,积极联系保险部门,协助投保伤亡者家长争取保险理赔。

学校应该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对事故灾难的应急处置能力。增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一旦发生事故灾难,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三、应急处置机制

1学生中突发严重人身伤害事故、自杀、突发性精神病事件,知情人应立即拨打“120”施救,同时及时将情况报告学校辅导员,辅导员在采取必要措施并迅速赶往现场的同时向所在院分管领导报告,院分管领导立即向学校突发事件工作领导小组报。学校突发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在获悉情况后,应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根据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及时制定处置办法。对于伤势严重学生和突发性精神病患者应立即送至医院,并将情况通知学生家长,做好家长来校的接待和安抚工作。学院保卫部门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告,保护好事故现场,依法平息起哄、闹事等事端,防止事态恶化和对其他学生的不良刺激。领导小组立刻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开展调查,及时向目击者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查清突发事件的原因和经过,对自杀的学生要了解死者生前的表现。积极做好事件现场的拍照、录像等取证工作,并与公安机关的联系、协调事件的后期调查取证。

2对已经实施自杀行为的学生周围的同学,尤其是同寝室、同班级同学,学院要采取相应的安抚措施,心理咨询中心可根据需要进行团体心理辅导,避免更大范围的急性心理危机出现。

3学生离校出走或失踪事件后,知情人应立即向学校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学校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到现场处理,但必须派人进行调查了解,准确认定事件性质,组织人员查找失踪者,出走的路线和落脚点,同时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在无法查明学生去向的情况下,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按规定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四、报告机制与信息发布机制

1知情师生员工必须在第一时间将事件经过报告学校突发事件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按照相关程序决定是否上报上级教育局。

2信息发布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由学校领导决定是否由学校党委宣传部人员发布有关新闻。新闻发布要主动积极地发布真实准确的消息,保持口径一致。在信息传播和信息获取的趋易化要求学校必须在事件爆发后的第一时间主动要求媒体参加新闻发布会,抢占先机,发布权威信息,控制舆论,切断小道消息的传播途径。

五、善后与恢复工作

加强责任追究制的落实。查明原因,严肃处理,经调查确定为责任事故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总结处置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安全防范及突发处置机制及有效制度。

犯罪后大学生受到相应的处罚,减少和控制犯罪大学生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并对其他的大学生起到一定的警示和预防犯罪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窦书霞、张虹:《高校安全危机与危机管理》,《保卫学研究》2005年第3期。

[2]李兴元:《关于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研究》,《保卫学研究》2004年第6期。

[3]蒋志勇:《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的探讨》,《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第3期。

5.高校弱势群体 篇五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21世纪的中国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促进高校发展,形成高校学科比较优势与群体优势是一条重要途径。立足于我国高校实际特点,同时借鉴国外优秀高校成功经验,从战略规划角度提出了优势发展与集成发展两种有效战略,并分别对发展优势学科与集成发展学科的重要性及可采取的措施进行了阐述,为高校战略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战略管理;比较优势;群体优势

高校在科学制定与实施学科建设战略规划时,一方面可以实施优势发展战略,也就是在现有学科基础上根据学校的战略使命与目标选准突破口,优先发展一批学校具有比较优势的学科,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形成以学科特色为先导的学校特色与核心竞争力,以优势学科的发展带动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实施集成发展战略,也就是提倡树立跨学科的合作意识,通过自觉的学科调整和积极组织新型学科群,加强文理基础,优化学科结构,发挥学科综成和科研群体集成的优势,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和科研水平。

一、优势发展战略

(一)发展优势学科的重要性

几乎没有一所高校能够拥有在所有学科领域都实现预期发展目标所必需的充足资源,即使是各项资源相对充足的综合型大学也很难同时建设好所有学科。但是,一所真正优秀的高校必须竭尽全力不断追求卓越,至少在某些学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因此,追求卓越的高校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在现有学科基础上根据学校的战略使命与目标优先发展一批优势学科,以优势学科的发展带动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

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开始把发展优势学科作为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如清华大学认为,在发展趋势上具有战略优势并且在现有基础上,具有条件优势的学科是该校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先遣队,因此,在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清华将优先发展信息、生命、能源、新材料、环境、先进制造和航天航空等高新技术类学科,同时以重大科研项目驱动优势学科的发展;复旦大学也提出根据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要求和学校的自身特点,重点建设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临床医学、药学、法学、经济管理科学、新闻学等学科,使之紧跟世界学术前沿,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二)发展优势学科的评估、择定及相应措施

高校在选择发展优势学科时,必须立足于本校实际,确定适合发展的领域,同时也要尽可能囊括其他更广泛的学科领域。作为优先发展领域的优势学科,通常应从学校已有的学科中进行选择。评估的标准包括学校已开设的课程质量、学生对于相关领域的学习兴趣、国家或地方的需要、学校对相关领域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有许多可行的方法评估现有学科。从长远来看,建立项目评估体系能够提供必要的信息,中期评估则应包括吸引外部经费的情况、毕业生的质量、教师的获奖情况、院系或研究小组在国内外的声誉与影响。另外,对学校不同课程与院系进行评估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如理工科的教师比人文、艺术学科的教师容易获得来自校外的研究资助;同样,从事自然科学研究比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或艺术创作更容易发表成果。因此,在进行评估时,学校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

优势学科发展规划公布后,无疑会极大地激励那些入选的院系,也会令未入选的院系失望,学校应采取各种相应措施,尽量减少优势学科发展战略的消极影响,鼓舞学校的士气。

1。必须使各院系认识到,一所高校的优势学科是逐渐形成的,学校其他学科的发展也是与时代共同发展的。此外,国家或地方的需要也会因时而异,因此,那些开始并未包括在内的学科可能会进入优先发展的行列,而那些已入选学科则有可能因为不再适应发展的需要而被取消。

2。优势学科必须跨学科或尽量囊括学校其他学科。许多高校都把鼓励跨学科研究以形成特色学科群作为推进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使命。例如,台湾大学将其基础雄厚,且研究范畴符合世界潮流及社会需要重点的纳米科技、基因体医学、信息电子科技、儒学与东亚文明等领域作为推动跨领域研究中心的主体。

3。在优势学科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提高教学辅助系统的办事效率,同时保证相关院系得到所需的资源,并尽量减小来自落选学科的消极影响。

4。必须充分认识到所有院系对学校来说都是宝贵的。虽然只有一部分院系会作为优势学科而得到优先发展,其他院系也应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为满足外系学生的学习需求服务。对包括那些优势学科的学生在内的全体学生的教育,是整个高等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他们将在其他院系修读课程,而一所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院校必须能够为他们提供优秀的课程,因此,所有院系都是宝贵的。

二、集成发展战略

(一)学科集成发展的重要性

集成发展战略的着眼点有二:一是应对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国际趋势。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是当前国际上教育与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许多新的科学发明与发现都是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产生的。目前,许多学科之间已经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内部各分支领域以及相互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们也越来越多地运用来自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进行本学科领域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中国高校都开始尝试拓宽专业口径,破除“苏联教育模式”的积弊,当学科之间的分类和界限逐渐被打破和模糊化后,学科的重组就日益显得重要和紧迫。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都已经把通过跨学科的交流与研究,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形成学科群体优势作为“十五”学科建设规划的主要任务。

集成发展战略的第二个着眼点是基于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如何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学校的学术资源与其他相关资源,是关系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与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中国高校战略管理能否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集成战略就是要“权衡”一切可用的资源,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学校的这些资源,通过跨学科合作、跨院系合作、跨院校合作、甚至跨国合作,优势互补,产生合力,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实现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如何推动学科的集成发展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正确认识和理解学科分化和综合的关系,注意学科的特色与互补性,鼓励跨学科研究与交流,促进学科的综合、交叉和融合,优化学科结构,形成横向联系的学科群,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势互补,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形成合力,已经成为国外高校推动学科的集成发展、实现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的一种重要战略措施。美国哈佛大学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跨学科建设为高校推动集成发展战略提供了成功经验。

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曾指出,哈佛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功就在于建立了交叉学科和教师之间(或学院之间)的合作。如哈佛大学文理学院有几个跨学科中心过去只从事国家或地区性的学术活动,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这些中心所涉及的学术范围有所扩大,具体表现在地域、包含的学科数量和研究问题的种类上,结果促成了亚洲中心的建立,它不仅从已有的文理学院吸纳教师,同时也第一次从专业学院吸收了对亚洲问题有研究兴趣的教师。哈佛的许多研究都采取了这种跨学科的组织形式,例如,关于快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的研究,就由来自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经济学系和商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法学院、道德哲学和宗教研究领域、工程和环境科学领域的教师一起进行。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为了实现学科交叉,成立了多种形式的研发机构,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建立合作平台。学校建立了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论坛,各系教授既是论坛的成员又是院系的教师,生命学科与材料学科的教授可以一起工作。跨学科研究中心基本上是虚拟中心,教授使用不同的设施在不同区域工作,研究中心也没有设立中心领导,所有教授既是研究人员,又是管理人员。

从以上两所世界名校的做法看出,高校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应该是一种为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而成立的学术联合体,是因研究需要而成立、以跨学科研究为宗旨。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高校通过集成发展加强学科建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势互补、推进学科创新与优化学科结构、提升整体学术研究水准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黄延复,贾金悦。清华园风物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Henry Rosovsky。 The University: An Owner’s Manua[M]l。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Inc。,1990。

6.高校弱势群体 篇六

【摘要】针对当前大学生毕业设计普遍存在的学生工作积极性差、工作责任心缺失问题,对目前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抓两头,带中间”工作思路进行了反思,提出教师应当重视对“中间层”学生群体兴趣特长以及创造性的鼓励、引导与培养,进而重点论述了如何通过“兴趣引导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负责任的做事态度。【关键词】大学生毕业设计中间层学生群体积极性引导方向本科毕设工作是检验大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这一教学活动在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做事态度、做事能力的塑造和培养。本文认为,本科毕设暴露出来的问题,不仅是毕业设计这一单独的教学活动的问题,而是大学四年教育工作弊端的集中体现。如果把本科教育看作一个整体,那么毕设工作更像是毕业生们踏入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次检验。显然,不能期待通过一次检验来实现对学生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的塑造与引导。毕业设计之殇,其实是大学教育之殇。本文尝试从当前高校学生教育工作思路出发,反思高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合理,提出重视对“中间层”学生群体兴趣特长以及创造性的鼓励与引导的观点,进而论述如何通过“兴趣引导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负责任的做事态度。

一、当今高校学生工作思路极大忽视“中间层”学生群体高校里的“中间层”学生,指的是那些“成绩不是很优秀、活动不是很积极、个性不是很突出、表现不是很活跃,有着上进的渴望却缺乏实现目标的有效方法,有着表现的欲望却缺乏实践的勇气,有着渴望被关注的愿望却总害怕过多目光”的一类学生群体。一直以来,由于高校学习资源有限,“抓两头,放中间”是高校学生工作奉行的主流思路。因此,这类学生群体在目前的高校教育中最易受到忽视,但他们恰恰却是目前大学生中的主要群体。由于自身的能力或者学习方法与拔尖学生有所差距,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很难获得所需的成就感。而成就感的缺失又会进一步动摇他们坚持自己意见的自信,形成容易放弃,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的性格特点。一方面,需要学生走出自我世界,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从专业实践、实习中更多地了解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则需要高校教师及时引导,为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兴趣,为学生实现自己的创新想法提供更多的机会与支持。然而,实际情况往往知易行难,前者对“中间层”学生群体的自主性、持续性与耐挫性,提出了过高要求。因此,要真正提升大学毕业生素质,最可行的办法莫过于高校教师对这部分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与关心。

二、名不副实的创新竞赛无法真正引导学生兴趣从学校层面来看,大多数高校对“中间层”学生群体的兴趣引导措施其实并不算贫乏。各种院、校、省部甚至国家级科技竞赛、科创项目应有尽有,对学生的覆盖面不可谓不广。但平心而论,越来越多的这种竞赛与科创项目开始过多地追求创新与高大上,脱离了本科生,尤其是“中间层”学生群体的能力范围,其追求的所谓漂亮成果更多是用研究生多年成果进行的包装,打造出方便教授们宣传自己研究团队成果的创新之星,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从学生角度来说,随着这些竞赛、创新项目开展得越来越久,也出现了不少“混学分”的学生。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经常有本科生找自己说非常想要做科研,但其实只是需要一个老师挂名,以便成功申请一个创新项目立项。指导老师既不需要指导更不需要负责。显然,这类变了味的竞赛、创新项目绝对无法真正引起“中间层”学生群体对科研、专业以及生活的兴趣,更无法培养他们踏实做事、严谨治学的作风与态度。相反,只能助长高校学生的功利心与浮躁心态,进而打击对理想尚抱有一丝敬畏之心的学生群体的学习热情。

三、从“学渣”奖学金看“中间层”学生群体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但不用怀疑的是,即使是始终无法在专业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的“中间层”学生群体,他们也有不甘于平庸,想要坚持做成一件自己喜欢事情的愿望。最近,就有这样一群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设立了一个“学渣”奖学金,这个奖学金专门针对绩点不高于3.5,在学校不受重视,但却愿意坚持自己梦想的学生设立,用于支持、鼓励他们脚踏实地地去完成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按照他们的话说,就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学校的注意,让他们也能够采取行动来支持不同层次的学生。显然,这是“中间层”学生群体自我实现强烈愿望的一次勇敢表达,如果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及时引导学生的这种诉求,并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相信通过大学四年的潜移默化,大部分本科毕业生都至少能具备积极主动、敢于坚持理想的人生态度,养成脚踏实地、认真负责的做事作风。

四、通过“兴趣引导”塑造当代大学生正确、积极的做事态度1.加强对老师专业和研究动态的宣传,让全体学生全面了解每位老师的研究方向,从而初步引起“中间层”学生群体的注意。目前,很多院系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都开设有专业概论课程,邀请教师就自己的研究领域为学生介绍相关的研究目的与动态,使学生对自己专业产生初步的认识。此外,进一步创建学生与教师一对

一、多对一以及一对多沟通的网上平台,完善平台上对教师研究方向的介绍,定期邀请教师宣讲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帮助学生更加方便获取相关信息,从而提升学生对感兴趣领域的了解。2.积极引导“中间层”学生开展“弱功利化”的科研创新实践。所谓“弱功利化”,是指弱化科研创新实践产生高大上科研成果方面的属性,而更多强调以培养习惯、锻炼能力为目的的科研创新实践。不可否认,教师指导科研创新、?W生参加科研创新往往对其社会价值怀有一定期望,但在目前高校浮躁的大环境下,一定要警惕这种过高社会价值期望带来的科研创新“变味”。尤其是针对“中间层”学生群体,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能一味追求科研创新项目的难度,也就是要注意科研目标可达性的控制。这样,合适的难度更能激发“中间层”学生对科研活动持续的兴趣,从而达到我们塑造学生踏实做事、认真负责的治学态度的最终目的。3.完善多功能、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真正将社会实践、社会评价纳入评价体系。目前的学生评价体系更多起到选拔、甄别学生优劣的作用,而在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激励“中间层”学生自我完善方面乏善可陈。因此,大多数“中间层”学生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备感忽视,甚至无法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作为应对,高校应真正利用好现有的社会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联系外单位技能培训,严格要求学生在假期完成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并将社会实践成果纳入评价体系,并提升责任心等被社会认可和接受的基本素质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从而让学生与实际接轨,做好自我定位,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7.对高校弱势群体与体育教育的探讨 篇七

1 高校体育弱势群体的现状与分析

事实上, 任何社会、任何国家、任何一类人群中, 都存在弱者, 大学生人群中也不乏例外。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 就存在着一大批的“弱势群体”。近年来,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表明, 我国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水平呈增长趋势, 反映速度、力量的素质指标有所提高, 营养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但学生耐力素质、肺活量指标长期持续下降, 肥胖学生的比例明显增多, 此外, 多数大学生心理素质不高、抗挫折能力差, 也已成为高校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 随着高校招生制度的逐渐开放化、人性化、大众化和社会助残意识的增强, 越来越多的身患残疾或患有不宜参加剧烈性运动的特殊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关节炎、肌肉萎缩、小儿麻痹后遗症、各种肝病等疾病) 的学生, 跨入了大学校门, 享受到平等教育的权利, 且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我们把这些因体弱、肥胖、患慢性病或急性疾病后的恢复期、伤残以及运动器官功能不全以至于不能正常完成高校体育教育所赋予的目标和任务者称为健康弱势学生。这一现象的出现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学生自身因素, 即主观原因;另一方面是学习情境因素, 即客观因素。由于本应在上大学前进行的健康教育大多数未完成, 致使大学生健康意识、基础卫生知识和习惯与其学历及年龄颇不相称。此外, 伤病患者过多卧床或休息少动, 直接影响了神经和某些脏器的功能, 并形成恶性循环, 造成他们身体素质及健康状况严重滑坡, 甚至引出心理问题, 从而对体育锻炼产生恐惧和抵触情绪, 这些都是内因。学习情境因素则包括场地设施、课时、练习方法、教师的专业素质、责任心、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能力等, 这些是外因, 对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有较大影响。

2 改进体育弱势群体体育教育的措施

2.1 加快体育保健课课程教材建设。

高校体育保健课教材体系应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为中心, 围绕课程目标而构建。新的体育保健课教材内容要体现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应具有易学、易练、易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建议有关教育职能部门能够多组织一些关于体育保健的学术交流会, 通过研讨交流逐步规范教学, 组织强有力的教材编写队伍尽快编写出科学实用指导性强的体育保健课程教材。

2.2 加强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 更易满足学生个性爱好。同时又是将课堂所学内容运用于实践、巩固掌握的过程, 可以客观地反映出教学质量与效果的高低。因此, 各高校应加强体育弱势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 切实地开展一些适合体育弱势学生的体育活动;加大体育教师对课外体育活动辅导力度;把体育弱势学生普遍喜欢的运动项目增设到每年校园文化节活动中去, 使体育弱势学生享受到与其他学生同样的校园文化生活, 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 增强学生自信心, 提高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其对生活充满阳光, 同时又营造出和谐校园氛围。

2.3“运动处方”教学在高校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中的应用。

由于运动处方的特点是以个体客观存在的问题为依据, 运动处方的设计和制定是建立在分析评价个体测试体质状况基础上。因此, 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指标通过分析数据与其他正常指标数据相比较而发现异常的, 数据经过分析处理之后, 结合个体的具体情况并考虑到个体的兴趣爱好、年龄、身心特点、文化水平、场地、气候等多种因素而制定的。运动处方在实施过程中在完全动态的情况下进行的, 在实施运动处方过程中要经常做一些测试和评价工作, 对运动处方要提高和完善, 对其效果也要不断地进行监督以便更新内容, 以得到个体身体练习长期和短期的锻炼效益。根据运动处方的特点, 运动处方的实施是一个循环反复的工程, 一个融可行性、科学性、趣味性、实效性、安全性于一体的工程, 是一个增强个体自觉锻炼身体意识的工程。运动处方妙就妙在其本身具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不断优化的特点。

2.4 大力开展健康讲座。

通过讲座的形式, 给这一群体传送健康知识, 让他们认识到运动是提高他们体质, 改善健康状况的主要途径;通过讲座的形式, 让他们进一步了解自己身体状况, 了解各种疾病的病因、预防和康复;通过讲座的形式, 解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树立参加体育锻炼的自信心;通过讲座的形式, 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各种运动的特点及其方法;通过健康讲座, 让他们懂得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及其如何进行科学饮食;通过讲座的形式, 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5 从实际出发营造健康积极的体育行为环境。

学校要从体育课程改革、体育项目的设置、特殊场地、器材的添加, 特别是完善具有针对性的保健体育课教育等方面着手, 去为体育弱势群体营造健康的体育行为环境。在体育项目的设置上, 既要考虑到普通大学生的运动价值, 更要考虑到体育弱势群体的参与可能;要寻找一些适宜的项目, 从运动量、运动强度等特点去考虑体育弱势群体, 比如地掷球, 要大胆创新, 勇于探索, 为体育弱势群体编制合适的项目, 去引导他们参与体育活动。

结束语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做好健康弱势群体的转化与改善工作, 使这些学生能健康、全面与和谐的发展, 已成为我们体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健康弱势学生群体成为了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关爱健康弱势学生群体, 满足他们健身的内在需求, 培养健康弱势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是每一个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对待健康弱势群体的态度也成为衡量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之一。

摘要:大学健康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正在引起学界的关注, 特殊体育教育将成为我国现代大学体育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生存与发展”将成为体育教育的趋势。

关键词:弱势群体,体育教学,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钱杰, 等.中国高等教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

[2]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长春出版社, 2003.

8.高校弱势群体 篇八

高校信息弱势群体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离退休人员。这部分人群又可分为老年读者与老老年读者,刚离退的几年内精力和体力还比较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行动开始迟缓,视力下降,反应开始变慢,很多现代化的信息检索手段没有掌握,计算机操作不够熟练。但是他们追求知识,热爱生命,注重生活质量的观念不变,然而,面对图书馆日新月异的海量信息和不断更新的先进检索设施感受到手足无措,所以他们就成为新时期高校内的“信息弱势群体”。二是高校弱势学生群体。高校弱势学生群体是指在大学生群体构成中,教育资源占有、机会获得及能力、素质处于相对弱势的群体。大致是指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学生的经济难以为继,即所谓的“贫困生”,他们无缘许多教育资源与机会。三是残疾学生群体。随着高校扩招,进入高校学习的人数在逐年增加,身体有各种残疾的学生也相应有所增加,为了给残疾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许多高校都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作为残障学生学习和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图书馆理所当然的应该为残障读者提供便利的条件和周到的服务。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不管从服务设施还是服务方式、服务意识,都离“便利”和“周到”有相当大的距离,这些身体有缺陷的残疾学生,他们非常自卑,公开场合很少出现,图书馆有些部门因身体残疾的原因也很少光顾,造成信息闭塞。所以,如何更好地为信息弱势群体服务,保障其合法权益,满足其特殊需要,就成为目前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一、对离退休人员的服务

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随着老龄人口的快速上升,高校离退休人员也在不可遏止地大量增加,并且,到图书馆来的老年读者正在日益增多。据调查了解,目前大多数六、七十岁的老年人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不甘心也不愿意过传统意义上的晚年生活,而是向往和开拓人生第二个春天。高校内的离退休人员主要是一辈子搞教学科研的老教师,在职时,他们教学科研两不误,天天读书学习已经养成了习惯,离退休后,这些知识型、科技型、自我实现型的老年人,读书学习的愿望还一样强烈,他们对人生有较深的感悟,思想境界比较高,参与社会的热情较大,只要条件允许,他们仍然在接受某些研究项目,勤奋科研。还有一些资历深的老教授,还在为国家培养高材生,实际上,他们“退而不休”的工作精神,往往是许多年轻的知识分子所不能比及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逐渐衰退,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很难快捷地接受和适应现代化的图书信息服务。可见,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离退休人员的图书信息服务工作,弘扬中华民族敬老传统美德,培养和谐的校园文化风气,应当是高校图书馆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之一。

据调查,高校离退休老年读者的类型及阅读需求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

1.老有所学型(研究型)。这类读者主要是离退休教学科研人员,他们有勤奋敬业的精神,广博的知识经验,精湛的专业技能,好学不懈的干劲,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代表人物。他们来馆的主要目的是阅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新进展,所以他们最关心新书的补充情况。

2.老有所乐型。图书馆环境大多比较宽敞明亮、清洁安静,加上报刊杂志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特别适合老年人的阅读和休息。一部分离退休人员工作期间忙忙碌碌,虽有许多爱好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现退下来后有的是闲暇时间,于是开始侍弄盆景、栽种花草、练练武术、书法等,这些爱好成为了生活的主题,因此,一部分老年人喜欢到图书馆来寻找适合自己口味的知识内容,他们把去图书馆当作每天必做的功课,认为既可以调剂日常生活,又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不解和困难,还可以陶冶情操,获得美的享受。

3.老有所为型。这类读者年轻时因工作关系忙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有许多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没有时间去学习,心中还多有缺憾,再者多年经历积淀了对生活很深的感悟,于是离退后重拾青年时的梦想,写写诗歌、散文、回忆录等。还有些则改行研究非专业领域的一些问题等。于是遇到困难就到图书馆来查阅有关资料。

针对上述三种类型,高校图书馆在为离退休老年读者服务方面,必须本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结合老年读者的生理特点和阅读需求,广泛而热情地开辟为老年读者服务的绿色通道,提供细致、周到、完善的服务。

首先,在物质条件和设施方面,应力所能及地为老年读者提供方便。如提供他们做笔记的纸和笔,为他们准备开水等;还可以从老年人的特点、爱好出发,为老年读者设立专用书架,提供其展示自己才能和成果的专门空间,以便他们利用自身的爱好和图书馆优越的条件设施,开办老年书法、绘画、花卉等讲座、展览,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其次,在服务方式上,要根据老年读者的类型、阅读心理区别对待。对娱乐休闲型的老年读者,要尽量提供方便,从心底欢迎他们的到来;对研究学习型的老年读者要热情鼓励,千方百计查找并提供他们所需的资料;对实际应用型的老年读者态度要耐心,解答要详尽,使他们满意而归。据此,笔者以为高校图书馆最好能为离退修人员增设两项服务:一是设置“老年读者新书登记簿”。认真听取老年读者的意见,购书经费要适当倾斜,对老年读者要求购入的新书和杂志应尽力给予满足,满足不了的要找到馆内相关图书向老年读者推荐。二是设置“老年读者咨询台”。图书馆应配备业务素质好、工作耐心的服务人员1—2名为老年读者服务,从服务方式到服务态度都应体现“敬老爱老”的思想。对老年读者要尊敬、爱护;态度要诚恳、热情;具体工作要做到耐心、细致。

二、对弱势学生群体的服务

弱势学生群体主要来自于弱势群体家庭,他们因受家庭收入、生活环境、自身能力因素的影响,既是经济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也是文化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思想、情感和心理,多少带有明显的消极情绪和负面色彩。如何关爱和呵护这些学生,帮助他们重树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更何况,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汲取文献信息、营造和谐文化的重要的精神家园之一,理应承担起改变弱势学生状态,重视图书信息公平和关注“以人为本”的重任。

目前,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弱势大学生群体呈上升趋势,高校图书馆在为其服务方面也应有新的思路:

一是义务性服务。高校图书馆有些服务项目是收费的,例如电子阅览室上机、打印、复印、办证、补证等。对于家庭贫困生来说,家庭的贫困使得他们的学费、生活费都东拼西凑难以为继,根本没有钱来进行其他消费,图书馆应与各院系开学初进行联系,为特困生发放免费的借书证和上网卡,另外可开放一个小型电子阅读室,专门为弱势学生群体预设几台电脑,可免费开放几个数据库以满足弱势学生群体利用电子资源查找各种信息及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需要。

二是勤工俭学式服务。随着招生步伐的加大,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体不断增多,读者对书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扩大阅览面积,延长开馆时间成为必然,这样图书馆工作人员就显得十分紧张,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已成为必然,图书馆应主动与学校学生处、各院系取得联系,挑选生活困难的学生参加图书馆的勤工助学劳动,付给学生相应的报酬,这样既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生存能力,培养了他们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大学生方面将原来单纯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料转变为既利用馆藏吸取知识又把图书馆作为社会实践的基地,锻炼了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解决了自己的经济困难,同时改变了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三是人性化服务。图书馆还应开展适当的文化活动,为弱势学生群体提供人文关怀。除上述文化性讲座和个人成果展示外,还要定期(两个月或一季度)进行图书展销会,大力宣传新近最有代表的书籍,尽量向贫困生降价销售一些有益的下架书。

三、对残疾学生群体的服务

教育部2002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十九条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应保护读者合法、公平地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应该为残疾人等特殊读者利用图书馆提供便利。”残疾读者是高校图书馆的一个重要服务群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之一,为残疾读者提供周到舒适的人性化服务,是现代社会对高校图书馆提出的基本要求。

高校残疾学生的社会交往心理主要有如下表现:

1.自卑心理。残疾人由于自身缺陷和外界存在的种种障碍,不能随心所欲地参与各项正常的社会信息交流活动,普遍存在自卑感。现代图书馆拥有的日新月异的海量信息及种种先进服务设施,残疾学生大多只能望洋兴叹,愈发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2.封闭心理。残疾人忍受身体的伤痛与不便已属无奈,而出去后还要忍受别人异样的眼神和态度的冷淡,长期以来便产生一种排斥感,把自己封闭起来,躲在自己的小角落里独享冷淡。

3.平等心理。其实做为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残疾同学内心都渴望与普通人一样享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平时渴望得到工作人员指点和辅导,从而提高自身的信息利用能力和技巧,渴望得到同学的理解和友谊,在学习生活上有所帮助。对此,高校图书馆为残疾学生服务的思路应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

首先,设计、规划种种人性化条件和设施。高校图书馆在新建和扩建时,应充分考虑到无障碍设计,应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对残疾学生的关怀,设计中要有残疾者专用的扶手、专用洗手间、专用电梯等设施,馆内各阅览室均应有残疾者专用的低位桌椅等;旧馆则要尽力改善已有设施,全力为残疾者营造成一个温馨的学习天地。

其次,提供多种形式的温馨服务。为残障学生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服务,是高校应尽的义务,要搞好这项工作的一个前提就是要建立一套完备的残疾学生管理体系。学生进校后有关部门就应将残疾学生的资料送交图书馆等相关部门,各相关部门就可根据这个资料,建立残疾学生档案,通过档案,了解到每个残疾读者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可以和他们建立一定的联系,充分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便利的服务。

再次,图书馆应积极向残疾人推荐健康网站和健康图书,定期公布健康网站名单和适合残疾人阅读的书目,让他们通过阅读书籍舒缓和释放压抑的情绪,排除心理的困扰,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

上一篇: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素材下一篇:学籍信息管理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