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械教学论文

2024-07-11

中职机械教学论文(精选8篇)

1.中职机械教学论文 篇一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反思

王艳钦qjyyxs01x43 摘要:针对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实际情况,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时机械制图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所要遵循的教学原则做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机械制图;教学

职业技术教育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多元化招生。学生整体水平下降并且个性差异大。《机械制图》是一门既有抽象理论,又有很强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怎样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学生实际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时需要遵循哪些教学原则。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根据多年的《机械制图》教学实践,笔者对中职《机械制图》的有以下思考。《机械制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1.1 直观教学

直观教学就是在制图教学中运用模型、实物、挂图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把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抽象理论和复杂视图,变得形象、具体、直观。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掌握、记得牢。例如:在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内容教学中,让学生先看一些简单、典型的基本形体。如长方体、棱柱、梭锥、圆柱、圆锥,对照这些形体,熟悉这些空间形休所对应的视图,实现从空间到平面的思维转换,帮助学生将复杂视图分解成简单图形,为识读和绘画组合体视图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直观教学,学生更容易理解投影规律,认识实物与图形之间的关系,使投影要素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清晰的印象,有效地培养空间思维想像力,提高了读图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2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以及音像资料有机结合,运用到教学当中,比传统方式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手段更完善、收效更显著。逼真的三维立体呵与抽象的二维工程图相对照,一幕幕动画展示、显现着投影理论、图示方法、绘图技术等,使那些用传统手段无法讲清或难于讲清的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抽象的视图变得直观、形象、生动。优化了教学过程,解决了课时减少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节省了教师课堂板书的时间,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使教学获得最大的效率。例如:讲“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时,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接受,而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将,正投影”的投影原理和三视图的“看图方法”有机地结合。同时,将三视图的“形成”及“展开”过程也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

1.3 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法包括思维参与和实践参与,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方法,它对于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思维参与也就是提问式讲课方式,教师在讲课中可以采用自己提问和回答方式来叙述科学或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和转折点,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听课时能积极思考问题;另一种是教师提问,请学生回答;第三种是学生提问,教师自己或请同学回答。实践参与有角色扮演方法和情景模拟体验方法,机械制图常用情景模拟体验方法。例如,在讲解基本体的截切问题,让学生参与模型制作,并亲自动平截切,然后观察截交线的形状,引导学生寻找截交线的求作方法。

《机械制图》教学原则

2.1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科学性”指的是讲课概念要清晰,语言表达要准确。引用论据要真实,论证方法要正确。例如在几何作图时,已知椭圆的长短轴,一般采用四心法来画近似椭圆,讲课时就要注意不要把“近似椭圆”讲成“椭圆”;又如两不等直径圆柱轴线正交,其相贯线为一封闭的空间曲线,但为了简化作图,往往用圆弧代替,但从概念上就不能说成其相贯线是一段圆弧。“思想性”指的是要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在讲绪论时,除了使学生了解课程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外。可根据当前形势,穿插进行社会发展、就业前景、行业机遇等方面的教育,这样就能有力地感染学生奋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这一原则体现了专业技术知识与思想教育的统一。在教学工作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组织、安排和讲授,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正确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结合教学的各个环节,从实际出发,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专业技术教育。将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起来,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

2.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这一原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学生的学习是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过程,是把书本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过程。为此,落实这一原则,首先要重视理论教学,理论要联系实际。《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必须掌握好基本理论知识。但掌握好基本理论知识,是为了指导识图绘图实践,为生产服务,将来在生产一线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对实践性强而又反映实际知识的章节如零件测绘、装配体测绘等内容。适当加强。

2.3 直观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

《机械制图》主要研究两个内容:一是研究由空间物体转换为平面图形的规律。即绘图;二是研究由平面图形)转换为空间物体的规律,即识图。而落实直观性原则,即通过具体的实物、模型、挂图展示,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上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获得直观感性认识,这是理解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和阶梯。启发性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除了自己要有渊博的知识外,还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性格特点,讲课时要循循诱导,富有启发性,而不是简单地灌输。学生作为认识客观的主体,应使他们在教师指导下,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逐步去发现和掌握规律,在积极接受教师所传授知识的同时,融会贯通,积极思考创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语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系统。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采用丰富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技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营建一个相互尊重、合作、互动的课堂学习氛围。此外,要遵循一些教学原则。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以上是笔者多年教学的经验和体会,要达到更佳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尚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2.中职机械教学论文 篇二

一、机械制图中的常用教学方式

(一) 直观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就是在制图的过程中运用实体模型、实物、图像等直观可见的东西进行教学, 把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教学内容, 通过形象的表达, 具体直观的解释, 使学生可以看得见, 碰得到, 容易学习, 记得牢固。如:在组合形体分析的课程教学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锥、圆柱、棱柱等图形, 用实体的图形来讲课, 让学生熟悉这些空间形体所对应的视图, 实现从空间到平面实体的转换, 帮助学生从复杂的视图分解成简单图形, 为以后的识图和图形组合绘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直观教学的实践得出, 可以让学生更容易了解投影仪的规律, 认识到实物与图形之间的联系。使图像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 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空间想象的思维能力, 大大提高了解图的能力, 让教学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多媒体教学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一般条件稍好一点的学校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它是现代教学的一种新手段, 它利用计算机和投影机等先进设备将教学所需要的图像、数字、声音等结合到一起, 使学生学起来更直观, 更容易掌握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手段在内容上更为丰富形象, 表达方法更为生动, 效果更加明显。它能使一些复杂抽象的东西, 用生动的图画显示出来, 把复杂难懂的问题并按一定比例绘制成简单且容易掌握的图像, 这样就使那些较为难理解的繁复的教学问题更加形象的展示给学生, 而且容易理解掌握。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老师教学也省力, 减少了教学中空乏的讲解。节省了教学时间, 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方便。

(三) 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手段, 这种教学方式对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思维的积极性有着积极的作用。

这种教学方式是老师以提问为主, 以讲授为辅, 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老师只讲关键的东西, 剩下的由学生发挥, 这样更能让学生开动脑筋, 听课时注意力更加集中、积极思考问题, 另一种教学方式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还有一种就是学生提问请教师来解答或者是请其他的同学来回答问题。如此互动式的参与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教与学当中。

二、《机械制图》的教学原则

(一)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科学性”所指的就是知识的概念要清晰, 语言论述要准确, 论据要真实, 要准确。例如在讲几何作图时, 不要把“近似正方形”讲成“正方形”。“思想性”是指要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在讲绪论的时候, 除了要讲专业课程要讲的专业知识, 对当前的形式, 社会发展情况, 行业机遇等, 都要进行教育, 让学生掌握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运用到教学中,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按照这些规律安排课时, 使教者容易, 听者受益, 便于学生掌握。各项学习技巧和基本技能, 德育教育和专业技能很好的融合, 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学习。

(二) 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学生只掌握了书本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把理论的东西灵活的运用到实践中去, 从理论中走出来, 又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使之真正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这个过程很重要, 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 只会学不会用, 是纸上谈兵, 试想一个再优秀的理论强者, 哪怕是一高材生, 如不进行实际操作, 那么在实践中有可能还不如一熟练技工, 所以说, 我们要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充分结合运用, 《机械制图》这门很强的基础技术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 然后才能运用到实践中去, 如作图, 生产服务等等。

(三) 注意直观教学和对学生的启发性教学的结合

《机械制图》包括的内容有绘图和视图, 绘图是研究空间物体转化为平面图形的变化规律, 视图是研究平面图形怎样转化为空间图形的规律。而这些绘图视图的研究, 就是要用实际物质如模型等来让学生直观的对物体产生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三、结论

以上文章阐述了《机械制图》教学的方法和教学原则, 并分别举例说明了教学方法与教学原则。《机械制图》教学是一个多因素的、多层次的教学,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要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技巧, 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遵循以上教学方式和教学原则可以确保教学的质量的不断提高。

摘要:对于中职《机械制图》的教学的一系列实际情况, 我们对教学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3.中职机械英语教学初探 篇三

一、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

英语课在中职学校属于基础课程。目前,中职学校学制多为3年,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2年。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加强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压缩了基础课程,尤其是英语课程。有的学校只开设一个学期的英语课且课时较少,造成课程设置不合理或流于形式。因为英语是基础课,很多学校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就安排了机械专业英语课,但由于学生基础英语较差,未学习相关的机械专业基础课程而直接学习机械专业英语,更是难上加难。学生一知半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大部分机械专业学生缺少学习英语的自信与兴趣

中职学校开设机械英语课的专业主要有轻机维修、数控、焊接、机电等。在这些专业的班级中,学生大部分英语基础较差,只有少数成绩较好的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虽然学生自己知道学好机械专业英语对他们未来工作很有帮助,但因为基础较差,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没有学习热情,造成了英语教学的困难。

3.机械英语的鲜明特征

机械英语教材是根据机械专业需要的相关知识编写的,共20课。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常反映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词汇多,难学。因学生机械专业知识有限,初中英语基础不牢固,在没有衔接的基础上直接学习机械英语,且专业词汇与机械结构、焊接、数控等密切相关,学生平时很少涉及,所以深感生词量大,难以掌握。

(2)教材抽象,专业性太强。机械英语与学生每天用中文学习的机械理论密切联系。学生突然转变为英语学习,内容较单一,专业性强,陌生的机械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子语法,令学生学起来很吃力。

(3)难翻译。英语单词一词多义,尤其是专业英语词汇的特殊性,如pig-猪、pig iron-生铁。学生如果按习惯用基础英语了解的意义理解专业英语,容易造成翻译词不达意的问题。

二、机械专业英语教学的新想法

1.合理设置课程安排

专业英语在中职教育中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基础课。机械修理专业比赛中,也要求学生能操作国外进口的一些数控仪器设备,从事相关的维修检测工作。这些数控设备上的英文指令和专业术语及说明书等,就是对中职学生英语水平的最好考验。因此,为了给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提高职业能力打好基础,中职学校应更重视专业英语的教学,在专业工种计划上合理地根据专业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基础情况,设置课程,恰当安排好每学期英语教学的课时,使学生在学完相关机械理论基础课程和配套通用《英语》教材后,再进一步学习《机械英语》。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及效果将更佳,也才能使英语教学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具有一定专业外语水平的技术人才,更有利于增强学生今后的就业竞争能力。

2.合理巧妙使用教材

笔者所在的学校,选用的是劳动版全国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英语系列《机械英语》教材。该教材为初中起点的学生设计,教学内容在涵盖专业基本知识的同时,体现了机械专业的时代特征,与现代机械相关的内容占整个教学内容的2/3,课后有丰富学生知识的阅读材料,且专业词汇丰富,还有与课文配套的练习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合理、巧妙地分配好课时,利用好教材文章简洁、图文并茂的特点,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并安排学生自学相关阅读材料,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翻译技巧。课后,可通过做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的重、难点知识,让学生能学以致用。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点讲清机械的基本概念、主要结构的专业术语名称及其功能,反复加强口语练习,使学生能用英语熟练表达出机械结构的专业术语及其功能。

3.教师在教学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1)到实训教室进行实地参观与教学。目前,中职学校的英语课仍习惯于一块黑板、两色粉笔、一台录音机的传统教学模式。这对于21世纪天真活泼,对万物充满好奇心的学生来说,似乎有点“out”了,也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英语学习处于枯燥的讲解和被动的“填鸭”中。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充分地使用学校的教学设备和实训场地,让英语课堂走出传统的教室,来到与当天教学课题相关的机械实训教室。面对车床、铣床、钳工、数控机等设备,让学生参观并面对面地用英文讲解课文。这样,课堂就会从课文图片的抽象概念变得直观和实在。学生面对这些今后工作的伙伴,也会倍感亲切,从而更加重视和认真学习专业英语。这样,学生参与的机会多了,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提高了学生学习机械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增加学生学习机械专业英语的自信与兴趣。首先,由于机械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以及大部分学生基础较薄弱,笔者认为,应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语音教学的方法,从0(音标学习)开始,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利用一定的课时教会学生48个音素。通过掌握音标,使学生学会拼新单词,这使本来对英语一窍不通而现在却学会拼单词的学生,体会到自己能够用标准的英语发音并进行简单对话交流的乐趣和自豪感。这种神奇的感觉,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英语的兴趣,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其次,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积极应用现代多媒体等高科技设备教学和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具体的图像、声音、动画的方式,使原本枯燥的机械英语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它将抽象的机械内部结构具体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帮助教师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绘声绘色地体现了一节课的内容。学生很容易进入状态并主动学起来,这对于英语语言教学很有帮助。此外,还应多使用幻灯片、挂图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使抽象的机械英语知识具体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师要丰富机械专业知识,体现个人教学魅力。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魅力体现的基础,是学生信任的基础。因此,英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机械专业知识。现实中,中职的英语教师有着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但机械知识较为欠缺,讲起课来对很多机械专业术语深感陌生,遇到学生提问相关的机械知识,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面对教学需要,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自学或多听其他机械专业教师的课,不断提高机械专业知识水平。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机械英语专业学科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教学中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感染学生,让学生发现并折服于教师的专业魅力和教学魅力。这样,学生才能佩服科任教师,喜欢英语课,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中职机械教学论文 篇四

【摘 要】本文就《机械基础》这一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如何优化,从设疑(着眼生活、在平淡处、紧扣疑难点)、直观教学(利用教学模型、巧用教室)、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和举例。

【关键词】设疑;机械基础;课堂教学

《机械基础》是机械工程方面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从事机械类专业技术有关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从内容上看,该课程是一门多学科知识,综合性强的课程,且又是对口高考的必考科目。面对职高学生基础差,厌学情绪严重,且机电专业实验实习条件严重不足的情况,如何实现“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术能人,为高校输送合格的新生”这一目标。笔者认为首先应搞好课堂教学,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如何优化机械基础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呢?下面浅谈几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仅供同行参考。

一、精心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

古人云:疑者觉悟,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习尤其在质疑。有疑才有思,有思才能使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疑。所谓的设疑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故意地设置一些疑难或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注意,从教育心理学观点来看,善于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索欲望,从而诱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对于这门如同书名一样“机械”呆板、枯燥、学生望而生畏的难学课程,如何设疑呢?

(一)着眼生活设疑

机械基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机械上人类生产的重要工具,在工业、农业、交通、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种疑难问题到处可见,教学时应将这些疑难设置在课堂上。例如,在授“提高弯曲强度的主要措施”这一内容时就设疑:教室的横梁的截面为什么做成长方形,而不做成圆等其它形状?又为什么要竖搁而不横搁?又如在讲“棘轮机构的超越特性”时便设疑:骑自行车时为什么脚踩踏板能带动车轮转,而车轮转时不能带动踏板转呢?再如在讲“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死点”时就问学生:使用缝纫机时踩动踏板,为什么有时会出现踩不动或倒车现象?等等。在讲这些内容之前先提出这些日常生活中与授课内容有关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在平淡处设疑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长进。”机械基础这门课程的平淡处很多,且机械、枯燥无味得很。教师如果平淡地讲授,则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在平淡之处也必须设疑。例如,力的可传递性原理: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任意移动而不改变此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这一原理看起来很平淡,如果不设疑地教,学生便容易把“刚体”理解成所有“物体”,在应用中就往往出错。但教师在讲完这一原理后,设疑:该原理对非刚体(弹性体)是否适用?这样学生便会想实例来说明该原理是不适用的。如此,学生便会产生深刻的记忆,在应用中就不会出差错。所以,在教学中只有在这些平淡之处挖掘出在学生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用疑问的石子,让学生思维的湖泊里,激起层层涟漪,让学生通过思考,于平淡中见神奇,于平丸处见绝妙。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三)在疑难处紧扣疑难点设疑

疑难点是指教材内容中学生易被迷惑或分辩不清和难以理解之处。它们往往是学好某一内容的关键,也是学生思维容易受阻的地方。教师应通过设疑?ρ?生思维及时加以疏导。例如:“轮系传动比计算”中,当得到各齿轮几何轴线都在原地转动的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机公式:后,便设疑:对于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是绕另一个齿轮的固定几何轴线转动的行星轮系的传动比又如何计算?(这是疑难点。因在传动过程中,行星轮既自转又公转)接着又问是不是要转化成定轴轮系?如何转化?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去思索、探讨。然后教师去疏导,使之真正弄清转化机构法的原理,真正弄懂转化机构传动比计算公式: 的含义,掌握该公式的用场。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设疑的方法很多,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状况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使设计出的问题真正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

二、巧用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简单化、通俗化

要学好机械基础这门课程,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如何才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呢?进行直观教学。怎样进行《机械基础》教学中的直观教学呢?

(一)充分利用教学模型

直观教学,宜于理解,采用教学模型是必要的。我曾经做过一次试验,讲授“曲柄摇杆有死点位置”这一内容时,在一个程度较好的班,没有用模型,只是在黑板上开“机器”口头讲授,让学生凭空想象。我虽然费尽口舌,讲清楚了以摇杆为主动件,当从动曲柄运动到与连杆共线的两上位置时,机构出现传动角 的情况。此时连杆作用于从动曲柄上的力恰好通过其回转中心,不能推动曲柄转动,这两个位置是死点位置。讲得头头是道,眉飞色舞,自认为学生懂了,结果呢,通过调查和作业可以看出仅仅只有几位相当出色的学生掌握,而绝大多数学生都不知老师所云。恰好相反,在另一个程度较差的班上课时,利用自制模型进行直观教学,在教学时首先出示模型让学生亲自以摇杆为主动件去带动从动曲柄,结果学生发现当从动曲柄运动到与连杆共线的两个位置时,连杆作用于从动曲柄上的力恰好通过其回转中心,无论施加多大的力不能推动曲柄转动。从而得到了死点位置。这样没费多少口舌便上完了该内容,学生也很容易地掌握了知识。由此可见,利用模型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有百闻不如一见之感觉。教学效果也达到事半功倍。

(二)巧用教室

进行直观教学当然可以利用教具,但巧用教室的现存实物,其效果比用一般教具更好,因为学生在教室之中,身临其境。我在讲“固定铰链”、“柔性约束”、“梁的弯曲”等内容时,就分别利用教室里的门上合页、悬挂的日光灯、横梁等来进行直观教学。由于教室空间客观存在,上课时有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性,教学搞得生动活泼,教学效果好;同时,学生身临其境,对他们解题和读图的空间想象能力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机械基础课中有许多章节内容由于不易表现而显得枯燥。学生又缺乏相应的经验,因此,不能很好地认识事物。而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显示一些变化和模拟运动,将这些原本枯燥的内容动态化、形象化,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经验和正确的概念。如:在讲到轴系零件时,我就利用多媒体这样的现代教学设备,适时地给学生在大屏幕上展示轴、键和轴上零件(如齿轮)配合的动画,或者是对开式滑动轴承的轴承座、轴承盖、上轴瓦、下轴瓦和连接螺栓的轴测图等,会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学生操作动手的机会不多。这与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渴望动手操作的心理是有差距的。因此,要尽量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条件,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大胆地进行“开放型”教学模式的尝试。如讲“变速变向”机构时,我就把学生直接带到实习工厂,利用车床变速箱给学生讲变速变向的要点,然后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同时,还使学生接受了必要的操作技能训练,对机床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种艺术的表现手法没有固定的公式可循。教学方法虽然很多,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5.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教学探讨 篇五

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 朱新明

【摘 要】本文探讨了中等职业教育中,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教学思考,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学到技术?作者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法、加强机械加工技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职;机械加工技术;课程;工作过程;双师型

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那么,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则肩负着定向培养机械专业能手的重任,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有以下思考:

一、把握好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课程体系的建设上下功夫

中职学生普遍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是苦恼的,枯燥的理论只能让他们对学习更加疏远。他们更愿意从简单的动手实作开始,特别是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学生,如果他们自己动手车削出哪怕是一个最简单的轴类零件,他们也会信心倍增,从而更加专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一)课程的设置必须与专业高度统一,采用“精简、压缩、增加、综合”的.方法,编写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编写教材是实现机械加工技术教学的基础。教材是教师讲课、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和信息来源,没有好的教材就很难取得良好教学。如果目前尚未见到符合需要的教材,我们就可以依据自身情况,根据各自的师资、设备等情况,周密研讨,有选择地将部分课程组合起来,并编写适合本校特色的实施性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在编制实施性教学计划时,不能把理论教学课时和实习教学课时简单地相加,而是要综合考虑教学方式、教材处理,设备数量、学生素质等多方面的因素,将课程内容分解给多个教师先进行演练,然后确定合适的教学时间。根据调整后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以现有理论教材和实践教材为基础进行必要的取舍来编写校本教材,编写时应注意按教学进程的要求编排课程内容,以任务为驱动。教材应围绕技能训练,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技巧的培训,理论知识应服从实践教学的需要,要求理论浅显易懂,简洁明了,使教材成为实践性、实用性教材。

(二)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是不可以分割的

传统的课程体系分两大部分:一是专业基础课:包括《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基础》、《公差》等。二是专业主干课:包括《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机床与编程》、《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特种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等。而且,上理论课的是一位老师,上实训课的又是另外一位老师。学生在适应老师上,就已经很困难了,还要用这个老师的理论去解决那个老师的实践,又用这个老师的实践去验证那个老师的理论,相信中间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所以,按照机械加工专业的特点,适当拓展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对其优化和整合,突出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的学习。根据专业的特点,重点介绍些实用的知识与技能,强化学生机械加工的能力,以适应岗位的需要。

打破了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界限,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从感兴认识入手,加大直观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对于培养技能型人才是科学有效的,是适应中职学生实际的。

二、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随着机械加工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体系、经济体系和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与变化,社会对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向特定的行业和岗位培养合格的第一线的操作技能型的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的使命,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是中等职业学校一直在探索的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的涵义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是中职课程改革的方向,其核心追求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有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学习的重点在学习的过程,学习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学习。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教师已经不再是教学中的主导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在机械加工技术课程中的实际应用

以数控为例,数控编程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既能学到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动手能力,以达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必须探索的、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可以达到教与学共同提高的目的。例如在数控车床编程教学中我们选用了轴类零件、套类零件等作为载体,让学生通过编制车削加工程序,掌握编程的基本方法、各种指令及代码的使用、加工工艺方案的选择等,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的效果自然会很好。

三、培养机械加工技术“双师型”教师

(一)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技能培训

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专业技能培训,比如省级、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使专业教师不断掌握新知识与新技能,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项技能赛事,在比赛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增强危机感,以便能进行自主学习,实现自我提高。

(二)组织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

教师必须下到生产一线,到企业锻炼能接触到更多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工艺与新的设备。只有教师视野开阔了,才能教给学生更多新的东西,同时也能将在企业锻炼中获得的知识反馈到教学中去,制订新的教学方针和策略,以便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学校应严格落实“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两个月”的规定,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抽调部分专业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接受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了解企业现代生产、管理过程,体验企业生产氛围,探讨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专业技术素质。

6.中职机械教学论文 篇六

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 张永东

【摘 要】本文章主要论述了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效果如何提高,同时也分析了现阶段中职学校生源客观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根据教学实践总结了提高课堂效果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职制图;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教学步骤

机械制图课教师,有责任和义务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其树立自信心,提高机械制图课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一、树立信心,培养学习制图兴趣

信心是成功的基石。机械制图课程作为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课,对于刚刚接触专业技术课程的中职学生而言确实存在一定难度。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学习中一旦遇到难题,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这就需要我们机械制图课教师要针对学生心理,进行“精心准备”“对症下药”,树立学习信心,为学生们上好至关重要的第一课“绪论课”。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用心去研究、去探索。作为机械制图课教师,要在学生接触机械制图课之初,向学生说明该课程的学习内容、主要用途和课程特点,以引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认为这门专业课充满知识和奥妙,培养他们学习制图的兴趣。

二、确定适当的教学内容

目前,机械类行业发展迅速,已与国际接轨,课程教学内容的拟定要考虑学生适应企业的需求,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学到新知识,新技术,能学以致用呢?那么教学内容的确定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制图课教学内容的确定,应以学生现有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并根据学校现有的计算机设备实际情况而确定。如果学校计算机设备许可,学生又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软件绘图基础,可以让学生学习AutoCAD、UG、Mastercam等相关软件绘图技能;同时还要讲解第三角画法以适应目前迅速发展的机械加工技术的需要。

三、严肃认真,端正学习制图态度

西点军校有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关键在于态度。事情还没有开始做的时候,你就认为它不可能成功,那结果自然不会成功,或者你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认真,那么事情也不会有好的结果。机械制图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因此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必须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因为图样是工业生产中最基本的技术文件,是技术工人制造产品的依据,图样的正确、清晰、完整、合理,是生产合格产品的重要保证。要让学生时刻牢记机械制图的重要性、科学性和严谨性,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四、选择合适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程训练课,要使学生掌握画图、看图的方法和技能,具备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充分的实践才能实现。当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有机结合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要明确教学基本要求,熟悉教学内容,认真做好课前准备。教学中要注重启发、讲求互动,避免注入式。要努力做到概念清楚,重点突出,板书清晰;讲述深入浅出,条理分明,语言精炼,生动活泼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和主体,教师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要教育和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在辅导过程中要教思路、教方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完成作业,切忌包办代替,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学生看图、画图的基本功训练

械制图课堂教学应坚持“讲少一点、讲好一点”,精简多练的原则。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程训练课,需要学生掌握画图、看图的方法和技能,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要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的空间思维能力,具备丰厚的看,绘图的基本功,就必须加强形体变位训练和默思画图训练,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看图和画图的基本技能,为进一步进行创造性空间思维训练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注重学生自由讨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可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制图课里有些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也不可能是唯一的,有些问题的解决只有最合理的方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这样的问题用讨论形式解决比较好。如“表达方法的应用”这节内容采用讨论形式效果明显。因为表达方法比较多,对于某个零件来说,可能有好几种表达方案,而用哪一种表达方案比较合适,这就可以在讨论中解决。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对问题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认识,这样既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开发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分层次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

因材施教,这是教师一贯倡导的教风,它要求教师不但要备课,关键要备学生。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分层教学无疑地增加了教师备课的难度,要面向全体,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此我们要抛弃传统教育模式,要打破“一律化”“齐步走”的陈规。在具体教学中,使用分层教学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使各类学生都经常体验到进步的喜悦。

五、选择合适的教学步骤

机械制图课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科,教学步骤设计不好,安排不紧凑,将会导致浪费时间,学生学不到知识的结果。因此,教学步骤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教学步骤要具有整体性。所谓整体性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使教学各个环节衔接自然,协调有序,有机结合,浑为一体,从而产生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因此,要求每个步骤都有明确的目的,严密的逻辑,预期的效果,步骤中无重叠、无脱节。因此,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步骤,设计好供学生练习的习题。

六、注重实践体验,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理论的学习最终需要实践的检验。学生要想真正理解和掌握机械制图课知识,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识图绘图能力,光有理论基础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识图绘图练习和相关实践活动。因此机械制图课堂教学应坚持“讲少一点、讲好一点”,精简多练的原则。即采用讲讲、练练,讲中有练、练中有讲、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模型制作实践训练,发挥其主体作用,之后进行讲解,让学生更直观地感知实物和视图间互相转换的方法和要求,锻炼实际应用能力,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应对学生及时作出评价,让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及指导后,兴趣更浓,学习劲头更足,这样课堂教学效率更高。

总之,提高机械制图课教学效果的途径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结合知识规律,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大胆的进行课堂教学实验创新,一定会寻找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郑红菊。浅谈如何提高机械制图课教学效果、程教育研究,

[2]韦相贵。就地取材,优化《机械制图》课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19期

7.中职机械教学论文 篇七

问题一:课程教学形式单调,教学效率有待提高

以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加工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通过讲述、分析、演绎、归纳和简单的师生对话,完成了本课的重点内容的传递,包括金属材料性能、钢的热处理工艺、常用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平淡,学生要么不爱听,要么听不懂。

现象分析: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纵观整个工科教学,机械类学科教育具有广泛的通用性,教师已经适应了这长期以来形成的惯式,虽然也觉得形式单调,但依然按照相关教材一直采用以讲解形式为主的授课模式。缺乏了灵动的课堂自然也就失去了活泼和生气。

解决策略: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

首先,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环节,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收取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金属疲劳强度的内容时,可引入新闻报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002年5月25日,已服役22.8年的某班机失事,机上114人全部遇难,据报道,在澎湖海域打捞上来的空难残骸,经证实机身有金属疲劳现象,这是飞机空中解体的原因之一。学生一下子就能被富有刺激感的生活内容所吸引,也立即对金属疲劳产生强烈的探究欲。其次要运用符合中职学生的记忆规律,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讲解比较抽象的晶体结构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直观实物,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再比如对铁碳合金状态图上碳钢与铸铁的位置关系,教师可利用学生熟知的“钢铁”一词的顺序,结合对比教学来记忆,引出含碳量小于2.11%的铁碳合金为钢,而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为铸铁,以巩固学生记忆。

问题二:缺乏互动,教学过程重视理论讲解

课堂教学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师按部就班地将本课的教学内容一一陈述,虽然加了举例、教具的辅助教学手段,但整个过程缺乏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没有教与学的反馈交流。

现象分析: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而言无疑是缺乏吸引力的,尤其是本身就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缺乏互动的教学更是无味、呆板,他们只能被动的去接受结论,但无法理解过程,也就不可能用这个结论去指导实践操作了。缺乏了对职业知识和实用知识的培养,自然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利。

解决策略:转变理论教师的观念,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倡导职业能力的养成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能模拟相应的职业情景,在仿真练习中让学生分析案列,小组学习讨论,整体、自我地获取经验,在行动中学习的知识具有实践性,对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特别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提高,都是举足轻重的。同时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中,教师从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转变为学生在行动导向教学中的组织者,要求教师能够紧紧围绕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目标,重视安全和操作规程,帮助学生获取完整的过程知识和经验。这样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在整个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中都突出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问题三: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职业能力有待加强

对于教学过程,教师都是照着教案把教师掌握的所有知识和技能按照教学目标去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去接受,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现象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只强调了对学生专业能力这一个方面,而忽略了职业能力中的方法能力的培养。学生习惯了只要接受结论,而不会去主动思考这个结论应该满足哪些条件才能得来。没有教会学生去掌握方法,学生自然没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解决策略:确立创造性的教学思想,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中

职业教育应以“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为教学模式,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热处理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缺乏趣味性,学起来枯燥,教起来干瘪,更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如“钢的表面热处理”的教学内容,可联系学生钳工实习中使用锉刀的实际情况。在操作训练时,有些学生操作时不小心将锉刀掉在地上,锉刀就断了,学生抱怨锉刀太脆了。能否提高锉刀的韧性,又要保持锉刀实现切削功能所需的硬度?我们从“夹心面包”中可得到启发。那么如何处理使同一种材料具有“夹心面包”的特点:即材料内部具有足够的塑性和韧性,而表层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钢的表面热处理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教学,不仅以创设悬念引发学生去独立思考和辨析比较,同时使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横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中来,最后将学生引导到如何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上去。

8.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浅谈 篇八

关键词: 中职院校 机械基础 教学方法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其对人才的需要量越来越大,特别是专业型及实用型的人才已经出现巨大的缺口。中职机械基础教学工作质量,对社会机械专业人才的理论及实践素质有直接的影响。为了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工作中具有社会竞争力,中职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机械基础教学的重要性,改进机械基础教学方法。

一、加强中职机械基础教学的目的性

中职机械基础教学,需要有正确的教学目标的引导,具有目的性的教学行为,会促进教学行为的科学化。教师应当从学生未来的工作实践内容出发,进行机械基础教学,让学生的基础学习成为其实践水平快速提高的动力。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实物的呈现,让学生感受到相关理论知识产生的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机械基础理论的科学性,在目的性较强的教学行为的引导下对知识具有感性认识[1]。

在学生的学习后期,都会有企业的实习安排。一般来讲,企业的实习内容大都为机械传动操作及机械的零件安装与检修等工作,学生只有具有基础的理论基础知识,才能全身心地参与实习学习。教师要以此为目的,对学生进行机械基础教学,利用生动的实物,让学生认识到中职机械基础理论知识的用武之地,促进学生机械基础理论知识的升华。比如在讲解有关于定轴轮系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带着学生去参观真实的车床主轴箱,让学生对课本理论基础有更形象与全面的认识。

二、加强中职机械基础教学师生互动

中职机械基础教学的理论内容丰富,教师只有采用灵活与丰富的教学方法,才能高效地将这些知识传递给所有的学生。教师要关注每一节课的设计,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当前的企业生产情况,对教学重点与难点内容进行分析,加强理论与具体案例的联系,结合生活与实际,引导学生摆脱机械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不良情绪。教师要在课堂中开展合理的讨论活动,营造轻松的机械基础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针对重难点进行深入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也可以针对学生的作业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作业中的问题,为学生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让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还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机械结构的相关内容时,一些学生无法牢固地掌握机械结构,也不能有效地辨别机械结构的类型,这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就此问题进行讨论,找到好的方法解决此问题。如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拓展一些题型,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用课本上没有内容解决教学重难点。

三、加强中职机械基础教学问题引导

培养中职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生学习思维完善的重要手段。在进行机械基础教学时,教师应当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提出相应的问题,促进学生在课堂中思考重点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思考情境,让学生在更真实的情境中深刻地理解机械基础理论学习内容。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棘轮结构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看一张自行车的图片,让学生针对这一图片进行深入思考,看自行车与课堂中学习的棘轮结构有怎样的关系。教师要给学生时间讨论,让学生在头脑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经过合理的思考,学生会发现自行车的脚踏板反转时无法实现倒车这一现象与学习内容相关。从这一现象再引导学生反思理论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机械基础理论知识,促进学生机械学习方法的形成。

四、加强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案例引导

教学案例是中职机械基础教学的重要内容,利用有效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学习机械基础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机械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现代教育技术被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机械基础教学内容较抽象,实际的案例会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空间与机会。教师可以得利用我多媒体及网络平台等,为学生呈现一些受限于空间与时间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在实际案例面前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平面连杆知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一个这样的机械结构,对重点位置进行标明与突出,利用动态化的课件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理论知识。另外,教师也可以选择生活中的饮水机等实例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延伸与充实,促进学生头脑的清晰,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中职机械基础理论教学是服务学生实践水平提高的重点[2]。在中职院校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采取正确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机械基础理论学习意识。中职机械基础教学的科学化,是培养社会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李英伟.关于新形势下中职《机械基础》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14(24):242.

上一篇:少儿美术绘画课件下一篇:英语音标教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