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家庭环境的重要性》有感

2024-09-22

读《家庭环境的重要性》有感(11篇)

1.读《家庭环境的重要性》有感 篇一

读《国外家庭的磨难教育》有感

读了《中国少年报》上的《国外家庭的磨难教育》一文,我受益匪浅。这篇文章写的是:国外的`一些父母有意识地让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进行磨练,从小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在艰苦的环境中积极进取的精神。

在德国,6至10岁的孩子就帮父母洗碗、扫地、买东西,10至14岁的孩子要参加修理草坪之类的劳动。我们和国外的孩子相比,相差真是太远了!我的小妹妹竟然还要让父母帮助洗澡,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事都不会做。我的自理能力虽然比妹妹强了一点,但是我却没帮助父母做过一件家务事。因为爸爸妈妈不让我干这些事,只要我好好读书、考个好分数就行了。

最近,我又从《中国少年报》上看到一则消息,中日学生在内蒙古举行越野夏令营,中国学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考验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素质、生存能力远不如日本学生。难怪日本人说:“你们这一代远远不是我们这一代的对手!”我看了这些,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缺乏坚忍的意志顽强的进取精神,一个人要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一个国家要振兴也是不可能的。

在美国,小孩子基本上是自己吃饭。而我看到周围的小孩儿基本上都是由父母喂饭,甚至还经常看到父母端着饭碗追着孩子喂饭的情景。我有一个表妹,今年5岁了,却一直由父母喂饭吃,如果让她自己吃,要么光吃菜,要么把饭粒洒一地。

我想,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家庭有意为孩子创造生活的“逆境”,不仅培养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培养了孩子在逆境中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做法我们应该借签。“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这些千古流传的佳句,说明我们的前人也深深懂得磨难使人成才的道理。

为了成才,为了强我中华,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自觉地去接受一些“磨难”和“风霜”吧!

2.读《家庭环境的重要性》有感 篇二

在书中,作者行文框架如下:从程序正当性角度研究检察机关在其中的作用和公民对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程序的态度以及困难分析,然后研究拟订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程序的建议稿。

一、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因

从调研问卷及访谈材料的分析看出,选择了嘉兴市作为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地主要是因为其在环境公益诉讼方面一直走在全省最前列,也就是嘉兴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样本。而受访人群中,一致认为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但大多数人对这种程序并不了解,由此可见公众参与诉讼的范围较窄,也是本书所要表达的一种观点,即普及给大众该理念和意识。同时非常同意,目前普通民众不敢或不知该如何求助检察机关帮助的现状,所以孙洪坤教授的观点就非常具有价值性和可操作性,就是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司法机关之一,应践行司法为民的理念,了解民众的司法需求,才是可以促进公益诉讼发展的正确渠道。履行环境保护行政行为是环保机关的核心任务,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环境纠纷事件的复杂性、难以操作性以及工作疏忽等原因,很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作者认为,为了避免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工作重叠性,应当发挥检察机关“检察建议”、“督促建议”等职能,间接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笔者认为这种做法非常可行有效,因为只有合理划分职权范围和权利义务的平等性,才能更好地节约各个部门的资源,充分调动积极性,发挥职能作用。

二、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阻碍因素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阻碍因素,这也就是学界在争论的一点,也是迟迟没有授予其该职能的原因。作者提到,《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0条第2款规定:“对破坏海洋生态、海洋水产资源、海洋保护区,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由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也就是说中国法律目前明确规定能够提起公益诉讼的机关只有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检察机关并没有被法律直接授权[1]。这是本书作者提到的第一个原因,即检察机关缺乏法律明确授权,起诉权限受到严重受限。笔者深刻地认识到,倾倒、堆放污泥必然会对土地、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损失,而这些损失涉及到具体的赔偿问题,就成了司法鉴定的一大难题。还有一个原因是,苏力教授认为“中国司法制度日益正式化程序化,法官日益职业化专业化,为什么要关注和研究能动司法和大调解?”[2]对此孙洪坤教授认为,在以后法院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法院应该顶住各方压力,根据现有的法律与证据作出公正的判决,以此提升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笔者非常赞同孙洪坤教授的观点,判决的法律震慑力更强,调解过程的协商性与判决过程的权威性相比,其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最后的一个原因是污染企业往往在违法与守法之间作出经济利益的衡量,对于这些污染企业的处罚也会产生很多社会问题,对于有些经济实力企业来说处罚力度总是过小,笔者也认为在处罚力度这方面相较于不同企业其作用力也是不同的,所以孙教授提出的要与环境侵权责任相接轨也是个很好的建议,应该要把刑事责任作为案件处理强有力的后盾,增强环境公益诉讼的公众信任度。

三、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方式

在提到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方式选择中,通过之前详细的案例整理,孙洪坤教授分析出结合现行法的规定,检察机关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和民事支持起诉参与环境公益诉讼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应当是当前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优先选择的方式。

笔者认为,作者的观点很有前沿性,就最新的环境法修正案来说,在环境危机日益加深的情况下,环境行政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公民环境权在法律上的缺位,导致行政诉讼保护、救济公民合法环境权益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在公益诉讼的制度设计中,应当遵循两个原则:第一阶段应该采用由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公诉或支持公诉的方式进行;第二阶段或与第一阶段同步可以尝试将诉权赋予依法登记成立以公益目的为基础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团组织[3]。具体而言,建立公益诉讼制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赋予从事环境保护的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在环境损害赔偿中的诉讼主体地位,将诉讼主体由直接受到损害的公民扩大到环境保护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将提请司法审查和行政复议的范围由具体行政行为扩大到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明确环境侵权诉讼中无过错责任原则、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和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同时,应重视司法的力量,加强司法的介入[4]。

由于《民事诉讼法》第55条首次对公益诉讼作出明确规定,在中国公益诉讼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立法朝着维护环境公益的司法救济机制迈出了举足轻重的一步。不过同时,作者也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该条文仅仅只是提供了法律依据,具体的程序实施规则还有待完善。作者由此提出了要完善公益诉讼案件的范围,将生态环境利益纳入其中。以及完善起诉主体的规定,将“法律规定的机关”予以明确,直接赋予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资格,即可以避免混淆,又符合现行有关行政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规定[5]。其次,作者提出的完善公益诉讼案件特别程序的规定,在针对诉讼请求时,提出争议焦点之一是如何判决,这关系到纯公益性的环境损害是否理应包含经济上的损害问题。答案是肯定的,笔者非常赞同作者由此提出的提起诉讼的目的是对损害的实体权益进行救济,请求被告损害赔偿具有实体法上的依据,但判决(调解)赔偿的实体收益不能有程序性原告所享有,而应最终支付给实体权利义务人,如果原告不能请求赔偿,仅仅要求行动上的责任,便失去了环境公益诉讼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经济补偿以及生态修复的意义[5]。

四、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中的支持起诉制度

在书中,最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写到的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中的支持起诉制度这一章。因为目前对中国来说,最有实践价值和可行性研究的就是检察机关以支持起诉这种方式合理地参与到环境公益诉讼中来。对于支持起诉这种方式,笔者认为,此种方式亦具有理论和法律上的依据。例如调查样本中的一个具有典型代表的案例蝌蚪遭污染之死索赔案,通过三级检察机关抗诉,历时十四年,于2009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纠正了三级法院的错判。检察院向一家纸业公司发放了一分检察建议,一周后,企业方履行了检察建议内容。通过这些年来的案例,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原则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已经得到逐步的应用。作者还通过对其实然与应然的博弈来阐述了检察机关必将成为法律规定的公益诉讼适格主体之一。从《民事诉讼法》第55条到中国《宪法》第9条到中国《物权法》第45条46条第47条规定,通过这些法律规定来证实环境利益是中国公共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环境利益不受侵害也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

检察机关起诉这种方式在当前经济发展到一定成熟的阶段,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损害影响大、时间久的情况下,可以有力地支持个人、团体等势单力薄的群体提起诉讼,可以有效地提高环境公益诉讼效率。在当前检察机关直接提起公益诉讼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的情况下,为提高公益诉讼效率,应当克制创新冲动,优先采用已经被制度认可的模式进行诉讼。“法律是一个规则、原则和标准组成的体系,在它们面对新的复杂事件时,需要对他们进行梳理、筛选和重铸,并要根据某种目的加以应用。”[6]检察机关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之一,通过一定的制度途径和现实空间介入到民事诉讼中,是履行其职责的一种有效方式。检察机关的公诉权首先形成于对犯罪行为的国家追诉,但对刑事犯罪的追诉已经不能包含公诉权之行使的所有形式。

五、结语

对于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正当性问题,很多论述均通过援引国外关于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规定来进行论证,也有以国外检察制度作为依据对民事公诉的妥当性进行质疑。

只有明确这种行为在符合必要且适当的条件前提下方可进行,才能防范公权力僭越私法自治的底线。本书给诉讼法学界和环境法学界提供了诸多活生生的研究素材。在中国当前的国情下,检察机关适时参与环境公益诉讼,是推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最有效路径,将对公民环境权的保护发挥历史性的作用。承载着环境公益诉讼梦想的《民诉法》第55条,坚定了检察机关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决心,但当前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仍须保持慎重和克制。这也是本书作者想要传达的一点,相信作者这本书能够给环境法界学者们提供很好的参考和研究价值。

摘要:近期孙洪坤教授的《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程序研究》一书,对检察机关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关系按照逻辑联系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概括和梳理,阐释了独特的程序研究思想。尝试提醒人们以一种审慎态度看待环境公益诉讼程序中的制度设计,对中国近年来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一些具有争议和研究意义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3.读家庭教育有感 篇三

我的孩子现读一年级,性格属于内向型,平时胆子小,在学校里不爱表现自己。然而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缺乏自我表现的勇气是不行的,我做妈妈的心中挺着急。在阅读了《家庭教育》后,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感受颇深。其中有一篇《培养孩子的自我表现力》的文章,我读后觉得找到了办法。

孩子的性格是后天培养的,孩子胆子是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的,我把这篇文章接连读了好几遍,就文章中写的方法,自己结合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给好以鼓励,加以指导,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比如说:她做对了一件事,我在表扬后让她大喊一声“我能行”。同时,我也改掉了不尊重孩子的毛病,和孩子在谈话过程中也注意了自己的说话方式,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孩子向我诉说她在学校中的一些小小的成功,我都加以赞许,并且是发自内心的替她高兴。从孩子高兴的话语中明显地感受到了她极大的信心,孩子在与人交往方面也有了一定进步,我由衷的高兴。

同时,《家庭教育》一书用一些经典熟知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读完后也有几点感受:一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能做到上课专心听讲,能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能独立完成作业。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随便花钱。三是教孩子学会如何做人,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团结同学,听众老师的安排,不骂人、不打架。

4.读《家庭环境的重要性》有感 篇四

——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下文简称《起源》)是恩格斯在马克思去世后根据摩尔根的《古代社会》所作。该书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进行必要补充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出了创新的观点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在这部著作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丰富的史实材料为根据,缜密论证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问题,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做了科学的阐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规律。在拜读这部著作时,我们不得不为其对于女权制的衰亡的精彩论断而喝彩。

恩格斯认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人类两个生产发展的结果。这也就是说 “人类在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的同时,进行着另一方面即人类自身的生产,种的蕃衍。家庭的产生是人口“繁殖”即“种的蕃衍”带来的结果。起初“繁殖”行为完全是无意识的,完全是生理本能带来的结果。家庭结构以及对家庭尊卑、性别、婚配的认识都处于一种自然、混沌状态。随着生产、思维、意识发展,才逐渐产生了等级、婚姻、利益等种种新的家庭观念。恩格斯把家庭演化的历史形式分为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在血缘家庭和普那路亚家庭中,谁是某一个孩子的父亲是不确定的,但谁是孩子的母亲则是确定的。即使母亲把共同家庭的一切子女都叫作自己的子女,对于他们都担负母亲的义务,但她仍然能够把她自己亲生的子女同其余一切子女区别开来。由此可知,在古代社会群婚群居的情况下,世系就只能从母亲方面来确定,因此,也只承认女系。巴霍芬把这种只从母亲方面确认世系的情况和由此逐渐发展起来的继承关系叫作母权制。随着部落中女子的逐渐稀少,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共同生活的对偶家庭开始存在。恩格斯认为此时妇女不仅居于自由的地位,而且居于受到高度尊敬的地位。在塞讷卡部落的易洛魁人中做过多年传教士的阿瑟·莱特作说:

“讲到他们的家庭,当他们还住在老式长屋(包含几个家庭的共产制家户经济)中的时候„„那里总是由某一个克兰〈氏族〉占统治地位,因此妇女是从别的克兰(氏族)中招来丈夫的„„通常是女方在家中支配一切;贮藏品是公有的;但是,倒霉的是那种过于怠情或过于笨拙因而下能给公共贮藏品增加一分的不幸的丈夫或情人。不管他在家里有多少子女或占有多少财产,仍然要随时听候命令,收拾行李,准备滚蛋。对于这个命令;他不可有反抗的企图;他无法在这栋房子里住下去,他非回到自己的克兰〈氏族〉去不可;或者像他们通常所做的那样,到别的克兰内重新结婚。妇女在克兰〈氏族〉里,乃至一般在任何地方,都有很大的势力。有时,她们可以毫不犹豫地撤换酋长,把他贬为普通的战士。”

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母子关系的确定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女性在早期对偶社会中,也就是在从蒙昧时代高级阶段到野蛮时代低级阶段的时候,固定的财富差不多只限于住房、衣服、粗糙的装饰品以及获得食物和制作食物的工具:小船、武器、最简单的家庭用具。此时妇女劳动对于部落生存是至关重要的,她们生产了绝大多数物品,如衣物、家用物品及工具等。然而,在“新的、社会的动力发生作用”下,“家畜的驯养和畜群的繁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的来源,并产生了全新的社会关系。”男子控制了部落的畜群,能“供给非常充裕的乳肉食物。”在男子劳动领域内出现了剩余产品,形成财富的积累,这就加强了他们在群体中的地位。”根据母权制,就是说,当世系还是只按女系计算的时候,并根据氏族内最初的继承习惯,氏族成员死亡以后早先是由他的同氏族亲属继承的。财产必须留在氏族以内。最初,由于财物不多,在实践上大概总是转归最亲近的同氏族亲属所有,就是说,转归母方的血缘亲属所有。但是,男性死者的子女并不属于死者的氏族,而是属于他们的母亲的氏族;最初他们是同母亲的其他血缘亲属共同继承母亲的,后来,可能就首先

由他们来继承了;不过,他们不能继承自己的父亲,因为他们不属于父亲的氏族,而父亲的财产应该留在父亲自己的氏族内。所以,畜群的所有者死亡以后,他的畜群首先应当转归他的兄弟姊妹和他的姊妹的子女所有,或者转归他母亲的姊妹的后代所有。他自己的子女则被剥夺了继承权。因此,随着财富的增加,财富便一方面使丈夫在家庭中占据比妻子更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又产生了利用这个增强了的地位来废除传统的继承制度使之有利于子女的原动力。这样,就导致了女权制推翻的必然性。

恩格斯认为这个转变是非常关键的,资本主义包含两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即商品生产和家务生产,或者说,付工资性的生产和不付工资性的生产、有交换价值的生产和仅有使用价值的生产。这后一种生产虽然不像“普通商品”那样在市场上自由交换,但它是有用的、必需的;而且在资本主义的社会性生产中,它为创造利润、资本积累起着最本质的功能。然而,在以货币决定价值的社会里,由于这种劳动只表现于“家内”,无法成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自由交换”,其结果,它只能使生产者的价值“暗藏”,以致使生产者的身份低下。“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丈夫凭借经济权力来支配新的家庭秩序,恩格斯称“在家庭中,丈夫是资产者,妻子则相当于无产阶级。”男性统治根源于是他而不是她掌握财产的事实。妇女压迫将伴随私有制的解体而终止。因此,恩格斯认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以使妇女经济上不再依赖于男子;妇女解放的第二个先决条件是必须“依靠现代大工业”,只有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社会里,才可以想象妇女能够真正得到解放;第三个先决条件是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即“把私人的家务劳动溶化在公共的事业中。”因为在前阶级社会,家务劳动有一种“公共的性质”,而一夫一妻制家庭产生后,“家务的料理„不再涉及社会了。它变成了一种私人的事务;妻子成为主要的家庭女仆,被排斥在社会生产之外。”最终,妇女解放的根本条件是消灭私有制,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虽然恩格斯在这里对女权主义的合理性作出了重要的阐述,同时指出了妇女解放的道路,但是,其将个人符号化为政治性和阶级性没有情感的动物的做法有失偏颇。在《起源》一书中,论述女性自由权力的丧失基于家庭中经济地位的下降,同时他也说道:“在一切历史上主动的阶级中间,即在一切统治阶级中间,婚姻的缔结,仍然是一种由父母安排的,权衡利害的事情。”在这里就包含了两重的信息:第一,婚姻受阶级的制约,第二,婚姻在更大意义上是为谋求物质利益而非精神幸福的手段。恩格斯将人物质化和政治化,他用财富和阶级的双重夹板将人——严格地讲,是除无产阶级之外的所有其他一切阶级中的人——挤兑成毫无感情的经济和政治动物。这种观点,把问题简单化了,经济解放固然是妇女解放的条件,但经济问题解决了,妇女解放也不一定能实现。马克思义的女权主义指出了经济落后是妇女受压迫的一个原因,其缺点在于夸大了阶级,经济的作用。

5.读《家庭环境的重要性》有感 篇五

读了《家庭教育》一书后,深知“怎样为人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是一门需要用热心、用耐心、用真心堆积起来的学问。书中对于小孩的生活教育从醒到睡,从笑到哭,从吃到睡,从健康到生病,从待人到接物,从游戏到学习等,种种问题都深入浅出的进行了讲解,使我受益匪浅。

在读这书的过程中,每位读者都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作者的良苦用心以及他先进的教育理念。在书里作者用自己的观察记录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自己的教育原则切实的实践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作者就会用自己的方式和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以此在逐渐观察和总结基础上提炼出家庭教育的101条原则。我们都够清楚的看到,这每一条原则都是作者的心血所凝聚而成的,也都是值得我们每一个读者相信并付诸于自己的教育实践的。我看了书之后就在想,如果我们现在的家长也能像作者一样关注自己孩子成长的的每一个瞬间,真正的去了解孩子,那么中国的家庭教育便会更加科学合理,中国的孩子也便能更加健康和快乐的成长了。

在家庭中如何培养教育孩子的问题,对于我们家长来说是一个非常严峻和复杂的问题。俗话说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是父母,那么家庭教育的好坏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它和学校教育有着同等的重要性,两者缺一不可。所以说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孩子聪明,活泼,大方,好胜心强,自信心也很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等。但是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往往显得束手无策,也不听别人的劝告。而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都很爱自己的孩子,这种爱就会变成溺爱,这对孩子的成长没什么好处。在《家庭教育》中,作者提供了诸多养育孩子的方法,这些方法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而如何教育孩子则是一门更深的学问。

书中提到“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孩子的观察力和学习能力有时真是超乎想象,在不经意间我们教小孩子一套,而自己做得另外一套,这样她就会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你问:“为什么爸爸可以这样、妈妈可以那样?,我不可以呢?”她的是非观会混淆,对你以后的话也会将信将疑、不会那么采纳听从的。所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很重要,但以身作则说来简单,实施起来却着实不易,我们自己应在从生活习惯、待人接物方面改掉不良习惯,更称职地为人父母。自私似乎是现在小孩子的通病,在家里她爱吃的东西最好只给他一人留着,别人是不能碰的,喜欢的玩具也不肯给别人玩,而且有动不动就发脾气的坏习惯。所以书中提到教育儿童要教他们扫除自私自利心理,对于食物不要争多嫌少,对于玩具不要强夺霸占,需善事晓喻,教儿童推己及人,引导他们设身处地的思想,养成大气无私的习惯,认识到分享比独占更快乐。书中的核心观点是在家庭教育中父

母要认识和尊重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倡导“游戏式教育法”。作者认为:“小孩子是生来好动、以游戏为生命的”,因此,做父母的应遵循这一规律,“游戏就是学习,学习就是游戏”。例如作者提出应该给孩子塑泥的机会,小孩子玩污泥,虽有时会污及身上的衣服,却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对照今天很多孩子从上小学开始,就大大缩减了玩耍和游戏的时间和机会,怎不令人感慨!

书中又一值得注意的内容,是对“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一再强调。作者列举了有父母在孩子六七岁大,父母还给他喂饭、穿衣服、收拾东西等状况,提出父母包办代替,其弊有三:剥夺孩子肌肉发展的机会;养成孩子懒惰性格;养成孩子不识时务,不知劳苦的性格。作者补充道:“叫小孩子做事,不宜太易,也不宜太难,须在他的能力以内而仍非用力不可。”《家庭教育》书中涉及的诸多方面在当今社会仍然实用,不愧是一本被奉为经典家庭教育书,也是值得家长一读再读的理由.从书中精辟的教育观点和生动的教育事例中,我找到了答案,我们并不是称职的父母,当得知答案的那一刻,我第一次,深深地震撼了?? 在书中我体会最深刻的莫过于作者对孩子行为的思考和对孩子心理的分析,我们无法否认,这种深刻的思考和分析是作为一名教育家应有的,但是这种敏感度更是一名父亲多特有的。其实,教育孩子和与他人相处也是有很多相同的地方的,这都是要建立在对对方了解的基础上的。在这本书上第一章首先谈“儿童的心理”。作者提炼出7条原则:小孩子是好游戏的、是好模仿的、是好奇的、是喜欢成功的、是喜欢野外生活的、是喜欢合群的、是喜欢称赞的。这就告诉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首相要充分的了解了孩子,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更加有针对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书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和经典的案例,对于有孩子的父母而言,这些到现在还都是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因为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小的案例折射出很多的正确的教育理论,而这些理论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大有帮助的。

总之,这是一本我们可以信赖的好书,读书的真正乐趣就在于你能够与作者发生共鸣,把自己融入书中,融入到作者的思想中。而我相信读过《家庭教育》这本书的读者,尤其是家里有幼童的父母,定会觉得自己的精神得到了一次洗礼。也许您正在众里寻书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今社会,父母难当。我们这一代父母不是一般的父母,而是“小皇帝”的父母。多少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倾注了半生心血,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指望孩子成龙成凤,只要孩子将来“出人头地”,当父母就脸面生辉,无尚自豪。但怎样才能让孩子“出人头地”,也就给当父母的提出了一个怎样教育的问题。

6.读《家庭环境的重要性》有感 篇六

我们的祖国处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我们在社会变革的风口浪尖,我们在实现十三五的奋进征途中。这是史无前例的变革,没有任何借鉴的经验,途中充满了各种的变化、危险、坎坷,相对于战争年代的血与火的危险考验,现在我们身边都是更加危险更加隐晦的潜在威胁。诸如:“腐、怠惰”等等潜移默化的`恶习在无时不刻的影响着我们。在这激流勇进的时代大潮中如何才能不被淘汰呢?我不是先贤哲人,没有大智慧、大毅力,只能跟随具有先进性的党组织,遵守党的纪律才能确保不出错,不掉队。

纪律真的那么重要吗?是的!从古至今,无论国家还是某一个组织,当它的纪律荡然无存时,灭亡就会如影随形的相伴。君不见,历朝历代的破败和灭亡,都是因为社会无序造成的。再比如在解放战争中,敌我双方实力悬殊,但是我们党纪律严明,我们的解放军纪律严明,不占用老百姓的一针一线,宁可露宿街头挨饿受冻也不骚扰百姓抢占房屋,做到了秋毫无犯。正是依靠纪律的严明,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依靠良好的群众基础最终扭转了绝对的劣势,解放了全中国,统一了全中国。更是在之后的经济建设中,依然恪守组织纪律,带领广大人民解决温饱,走上了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路。

在现实生活中,小到一个群众,大到一个国家的政党,无不需要用纪律来制约和指引人们的行为发展。古语有云:“没有纪律,不成方圆”.毛主席曾经说过“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也是在强调加强党的纪律的重要性。我们的组织相对于以往的任何政党、国家、团体而言,最大的优势就是严格的组织纪律,这其中包含:“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这一系列的纪律,包围着我们,监督者我们,督促着我们,既能保证党组织的团结、正确,还确保我们种思想与行为统一,能够更好地完成自身应有的正确作用,不会“出轨”,不会对身边的人造成不良影响。

7.读《我很重要》有感 篇七

或许,在常人看来,在茫茫的大千世界中,我们只是最普通,最渺小的那一个。但是,我们却是最独特,因为,我们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可以把我们替代,就像我无法代替别人一样。

如果人生没有价值,你就对不起你对自己的信心。曾经,身为亲人心肝的我们要乖巧懂事,不能让亲人失望;现在,身为祖国栋梁的我们要努力学习,不能让祖国失望;未来,身为家族骄傲的我们要坚持奋斗,不能让家庭失望……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还在等待着,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握好现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年只有一次,不能丢失,更不能白白浪费。现在正是学习的大好时光。上课时,专心一点;玩耍时,开心一点;做作业时,仔细一点;读书时,认真一点;考试时,进步一点……其实,只要努力了,能够问心无愧的说:“我已经尽了我的所能。”那就值得为你点赞。

在亲人、友人眼里,我们也很重要。是摔碎了,就再也找不回的古陶。

为了亲人、友人就请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照顾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一切。别再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吵架了,你得知道,真正的朋友不会不关心你,和你吵架的时候,他心如刀绞;别再为一点无关紧要的事而争执了,你得知道,天下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他们都无比心疼自己的孩子如果大家都让一步,事情就不会闹得这么僵,退一步海阔天空。吵架时,他们比你心痛。我很重要。

8.读《环境我知道》有感 篇八

春夏秋冬讲的是春天到了,大自然苏醒了,天气变暖了,百花争艳,动物们也出来了,小草发芽了。夏天到了,太阳越起越早。学校开始放假了,大树更绿了,很久没下雨了,小蜜蜂开始忙碌了,大树被茂密的枝叶和累累的果实压弯了腰。秋天到了,天气渐冷了,树叶黄了,燕子飞往南方。果实熟了,人们在采摘水果和蔬菜了。冬天到了,太阳总是那么晚才升起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了,动物们开始冬眠,下雪了。

运动的空气讲的是,空气对我们的作用,还有空气是怎样运动的,空气还会改变天气等等。

种子和树木讲的是种子是如何旅行的?种子是如何生长的?怎么做植物标本?酒是从哪里来的?谁在保护花园?一棵树是怎么长大的?木材可以用来做什么?苹果有哪些用途?谁在树上生活?

我的花园讲的是布置花园?你能看出大树的年龄吗?怎样培育小树?花儿在冬天也会开放吗?花朵有什么用?苹果可以用来做什么?是敌,是友?如何给鸟儿制作食槽?我们能预知有雨天吗?

我最喜欢的是花儿会说话,它可以告诉我很多花儿的语言,那样到三八妇女节的时候,我可以给妈妈送一些康乃馨或者是矢车菊了,让花代表我告诉妈妈我爱妈妈。

每种花都有不同的开花季节,春夏秋冬都会有很多的花儿开放,只要知道了这些,我们就可以一年四季看到美丽的花儿了。花儿不但看了使人赏心悦目,花儿还会孕育种子。我们吃的蜂蜜也是蜜蜂从花儿中采来的,蜜蜂在采蜜时,还会帮花儿传播种子。

9.读幸福比优秀更重要有感 篇九

——读李镇西的《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江德小学 惠瑞

上学期读了李教授的《致教师》,当时看着他的杰作,聆听着他的介绍,感觉他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作为一名老师,能与学生拥有那么多快乐的往事,留下那么多美好的记忆,得到那么多学生的尊重,谈何容易? “走进孩子,影响教师”怎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做最好的老师呢?带着崇拜与无穷的疑问我认真的阅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幸福比优秀更重要》一书。

我随处能读到李老师激情飞扬的文字,他用童心赢得孩子们对他的信任,用信心去点燃孩子们心中的激情,用爱心去包容孩子们的一切。许多在外人看来做不到的事情,他做到了。当我读到“走进孩子,影响教师”我才明白:对待学生平和一点,淡定一点,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听听他们的心里话,以心换心,以情动请,让自己走进他们的世界,做孩子的知心朋友。那么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走近孩子,拉近距离。

李教授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那就是“以柔克刚”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因此我每天课前都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教室里,在孩子们身边,去接近他们,了解他们,下课之余我也总是和孩子们待在一起,拉拉这个的手,摸摸那个的头。和他们说一说、笑一笑、打打沙包,踢踢毽子。久而久之,孩子们和我亲热起来,彼此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他们课下也总喜欢围着我,说这说那,告诉我他们开心的事,也向我诉说这样那样的烦恼。

二、放下架子,甘做朋友。

我校的校魂是“一切以爱的名义”。我爱每一位学生,爱孩子们的一切。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我们班有个叫刘壮的农村小男孩,矮矮的个子,大大的眼睛,一副却生生的样子,总是流露一副恐慌的眼神,他的学习成绩差,上课从来不举手发言,作业也经常不完成,第一次考试考了45分,看到这种情况,我非常着急,找他谈话,关切地询问一些情况,可他眼泪汪汪的,用犹豫的眼神望着我,什么话也不说,与家长沟通得知,由于它是农村来的,孩子年龄又偏小,有许多不适应,又怕同学瞧不起他,内向很自卑,针对这些情况,我觉得首先要唤起刘壮的自信心,班内也有许多农村来的学生,他们现在不但适应了新环境,而且学得都很有劲。我用这些事迹鼓励他,并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我发现他字迹写的非常工整,漂亮。于是我在数学课上举行一个小小的展览会,把班里一些整洁、美观的作业收集起来,供同学们欣赏、学习这其中有他的一份,当他发现大家也向他投去羡慕的眼光时,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此时,我悄悄来到他身边对他说:“只要你努力,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提高学习成绩的,你愿意努力吗?”这时他使劲点了点头。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又不断地鼓励他、帮助他、使他增强了自信,消除了自卑。期末考试的时候,他数学居然考了85分,而且一直保持。

是啊,一个农村来的刘壮是这样,还有多少个“刘壮”也是这样?当那些却生生的孩子徘徊于门外时,我们应及时地拉住他们的小手,把他们领进知识的殿堂;当那幼小的童心感到无助时,我们应及时给予关注和呵护,用自己的温暖,驱走他们心中的冷漠,给他们以信心和勇气。这看是小事,却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10.读《责任比能力更重要》有感 篇十

按照机关党委开展党员专题读书活动的要求,最近读了《责任比能力更重要》一书,对责任和能力有了重新的认识,有感如下: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又都承担了不同的责任。正是责任。使我们在困难时能够坚持,让我们在成功时保持冷静,让我们在绝望时懂得不放弃,因为我们的努力和坚持不仅仅为了自己,还为了别人。一个对别人负责的人,才是对自己真正负责的人。责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它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始终。从我们来到人世间一直到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履行自己的责任。一个富有责任感的人能够坦然面对逆境;一个富有责任感的人,能把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能够战胜工作中的各种困难。所以,相对于能力来说,责任反映的是一个人做事的态度,俗话讲,有心铁棒磨成针,就是这个道理。

公司一直以来强调的执行力,我感觉说到底就是要求员工要有责任心,一个富有责任感的员工,执行力肯定也不会差到那。“作为一名员工,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一切为企业利益着想,一切为企业发展服务就是我们的责任;能力永远由责任来承载,而责任本身,其实就是一种能力!”这两句话源于《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这本书,短短两句话概括中心,深入人心。我认为:一个人只有对工作怀有责任心,他才会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书中讲到的三只小老鼠最终没有喝上油,最终归罪于“当时有猫叫”。事实上,当时真的有猫在吗?为什么其他老鼠没有听见?我想这不过是第三只小老鼠用一个“忽悠”来为自己开脱罢了。但是,小老鼠们被“忽悠”后还敢出去偷吃吗?我想,用不了两天,三只小老鼠就都饿死了。“只有责任,没有借口”。一个人开始在为自己的种种失误寻找借口时,那么,就可以怀疑他是否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人。因为,一个负责的人绝不会找借口来为自己开脱的。抛弃找借口的习惯,要勇于承认错误,分析错误,并为此承担责任,更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我认为,为自己寻找借口是一件相当不划算的事。当找到借口后,也许会得到暂时的解脱,但是从长远看,可能将付出更多的代价。所以,与其想方设法寻找借口,不如把时间花在如何更好地完成任务上面,寻找借口就会缺乏行动。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做不好事情、完不成任务时总是喜欢把借口当作敷衍外人、原谅自己的“挡箭牌”,宁愿花时间、耗精力去找借口来逃避责任,也不愿花同样的时间、精力去努力做事,把“这事不该我管”、“不是我不想做”、“我已尽力而为了”、“等等再说”之类的借口作为掩饰个人弱点、推卸责任的“万能器”。这无非是想掩盖自己的过失和失职,求得别人的理解和原谅,实质上是推卸责任。这只能让自己暂时甩开包袱和担子,得到身心的轻松,让自己暂时逃避责任和义务,获得了心里的平衡。却不知“阴雨天背稻草,越背越重”、“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一个人若是习惯了为自己的失误和失职找借口,责任心就会降低,就会疏于努力,不再想方设法争取 成功,就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工作质量,进而慢慢失去忠诚和自信,降低热情和激情,减弱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失去竞争力。这样的人多了,其所在团队也会失去竞争力,难以在社会立足。

11.读《重要的尾数》有感 篇十一

有人说,态度像一张白纸,黑白分明、清清楚楚;有人说,态度像纯净的水,容不得半点儿污渍。我说,态度是白纸,也是水,更是那重要的尾数,那一串能成就梦想,反映优点的尾数。

大家对戴尔・卡耐基一定不陌生吧,他可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现在让我们来聆听他的一则故事吧!

一天,卡耐基和另两名优胜者正在争夺某公司职员的职位。

这时,最后一道题出来了:公司派“你”到工厂去购支铅笔,“你”要从公司带多少元?

其他两人分别是120和110美元,其原因不外乎:铅笔大约100美元,杂用20美元或10美元。可卡耐基却写的是113.86美元。

看到这儿,我吃了一惊,迫不及待地想:卡耐基是怎样算得这么细微呢?

哦,原来他把汽车票价、午餐费、搬运费……都算了进去,而不是大概,他理所当然聘用成功!

难道其他两个人不会这样算吗?不,不是的`,这是因为卡耐基的态度比他们端正,无论做什么,都一丝不苟,把简单做到极致……所以态度决定一切――卡耐基战胜了他们。

我们应该学习卡耐基的态度……那么我们班的卡耐基是谁呢?同学们定会异口同声:“张泽骞!”没错,张泽骞的字,他做的题目,那一行,哪一条不是工工整整,令人赏心悦目呢?

正因为他这样的态度,所以无论是大考还是小考,第一名几乎都非他莫属,他优秀得令我们望尘莫及……

态度决定一切,记住卡耐基,也记住我们班的张泽骞吧……只要端正态度,做到自己的最好,就一定能够获得佳绩!

上一篇:玩出了名堂 教案下一篇:仪表工转正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