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组织建设工作计划

2024-09-28

社区党组织建设工作计划(通用8篇)

1.社区党组织建设工作计划 篇一

新体社区网格党组织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报告

新体社区根据徐海荣书记在第21次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关于“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实现党建网格化管理和治安网格化管理无缝对接”的要求,结合社区网格党组织建设实际情况进行总结,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机制

社区本着便于管理的原则,设立了三个网格。以金谷小区1-3号楼和粮贸1-3号楼为第一网格,由社区副主任、民警和干部为负责人;以奥林小区1-22号楼为第二网格,由社区书记、民警和居民党员为负责人;以津北小区1-5号楼为第三网格,由社区主任、民警和社区干部为负责人。社区三个网格除了有网格负责人外,还设有党小组成员,其中第一网格对应1个党小组,第二网格对应3个党小组,第三个网格对应1个党小组。另外还设有楼栋长、单元长和信息员。管理辖区各类事物或通知上传下达等工作时,都利用网格进行管理,通过实践,网格化管理利于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

二、相应措施

网格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完善了管理体系,实现了社区日常业务工作管理的精细化。例如:计生免疫阶段性疫苗服用通知、计生政策传达、计生用具发放、社保知识传达等;二是促进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例如:发挥党小组的作用,进行收缴党费、党组织关系的转入转出、三会一课的开展等;三是进一步落实了维稳安保情况,例如:明白册的发放、利用网格管理掌握居民动向、放心户信息收集、参与日研判、协助入户等工作

三、成效

(一)网格化管理实现了从具体问题做,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做到有部署、有督导、有检查;

(二)畅通了辖区信息渠道,促进各类信息和通知的上传下达;

(三)很好的落实维稳治安成效,做到了“六个抓好”,人人参与大练兵,通过网格化分组分片的安全演练等应急工作,提高了社区各方面力量快速反应、协同作战和现场处置能力;

(三)利用网格管理,深入开展“民族一家亲”活动,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促进兄弟感情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在一起;

(四)发挥网格作用,结合《明白册》的发放宣传自治区政策,做好居民群众的服务工作;

(五)配合“五个管住”在促进了阵地化建设同时,参与辖区设施管理和教育机构管理的工作,积极提供线索和信息,反应实际情况的同时,做正面宣传,用正能量来引导舆论;

(六)促进和加强了党员的管理,解决了本辖区居民党员多,党员年龄偏大,难管理的情况,更利于党费的收缴;

(七)利于党建“三会一课”工作的开展;

(八)结合“四个覆盖”利用群众的力量,促进了其他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本辖区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居民党员普遍年龄偏大,身体状况不好、有时候不能按时参加社区党建活动,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下一步一是细化完善党小组人数,制定党小组组长以及具体成员名单,并张贴在网格化体系内,从而实现辖区76名党员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更大程度的促进党建工作的开展。二是充分发挥党小组的宣传动员作用,根据社区实际情况细化和完善相应内容,促进 “六站一室”和网格化党组织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小组的作用,促进党建工作的全面落实。

新体社区党支部 2017年4月9日

2.社区党组织建设工作计划 篇二

一、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社区党组织作为党的最基层党组织, 在组织和调节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协调党组织与群众之间关系、促进社区和谐稳定、满足群众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大力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 就必须找出并解决目前自身存在的问题, 只有一个“队伍强、制度好、办事公、勤为民”的社区党组织, 才能真正得到社区群众的爱戴和拥护, 才会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使群众满意。只有达到社区长足发展、环境和谐稳定、群众生活富足, 人民才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建设的大潮中, 才会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可以说, 社区党组织建设有着不亚于其他级别、其他领域党组织建设的作用和地位。所以, 大力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 是必要的, 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查补社区党组织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应清晰地看到, 目前社区党组织建设还不是很完善, 社区党组织自身存在着一定问题。经过调研, 现将一些社区党组织存在的共性问题列举如下:

(一) 自身建设薄弱

许多社区党组织由于阵地、人员、经费等一系列问题, 自身的硬件和软件各方面建设还非常薄弱。随着城市化加速、社区居民增加、群众需求提高, 目前尚没有建成一支人数充足、素质过硬的专业化社区干部队伍。由于经费来源渠道普遍单一, 社区党组织无力承担开展丰富多彩活动所需的全部经费、很多时候想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却苦于“无钱办事”、没有足够财力新建或扩建活动场所进一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二) 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不够突出

一些社区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缺位, 导致部分党员带头作用发挥不强, 不能较好起到党员本应起到的先锋模范作用, 不能有效团结凝聚身边群众;还有部分党员办事能力不强, 无法在群众遇到困难来求助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这会给群众眼中的“党组织形象”带来负面影响。更有甚者, 在少数社区党组织存在着工作作风问题, 部分社区党员干部在申办低保、发放补助等工作上不能掌好权或者理好财。

(三) 制度机制不畅

社区党组织存在一定的制度和机制建设不完善问题, 制约工作开展、影响活动效果、束缚服务水平。一些社区“责、权、费”配套不到位, 被大量行政事务和临时性工作占用大量人力财力;整合社会资源力量效果欠佳, 没有充分调动辖区单位、在职党员等积极因素参与社区党组织活动;社区居民“参与机制”不完善, 部分居民不相信社区服务能力, 甚至抵触配合社区工作。

三、大力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的措施

为有效解决目前社区党组织存在的困难, 进一步提升其工作水平, 结合当前实际和一些地区的成功经验, 我们需从经费、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强建设, 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 加大经费扶持

只有拥有充足的资金才可以不断完善社区组织活动场所, 才能营造更加优秀的社区文化氛围, 开展更丰富多彩的党员群众活动。要多元化拓展经费来源渠道, 争取财政对社区的经费投入, 组织、民政、包保部门及所属街道建立专项经费投入项目扶持社区党组织建设, 各社区也可立足资源优势, 从为居民服务入手创办经营实体, 发展集体经济, 同时, 建立健全资金监管制度。

(二) 加强教育管理

1. 加强党组织对党员群众的引导

社区党组织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社区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宣传党的最新精神、政策和规定。在发挥引导职能的同时, 还要清楚地认识到, 社区是由人组成的集合, 每个人都具有个性特征, 所以在工作过程中要注意站在不同的思维和角度, 针对不同的居民采用不同的方法, 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 切实解决因个性特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 进一步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和居民生活和谐。

2. 提升社区党组织凝聚党员群众作用

团结作用是社区党组织的另一个职能, 社区党组织要把全社区党员群众从思想到行动上都凝聚起来, 共同建设和谐家园。要加强社区与居民的沟通, 通过宣传使居民更了解社区、通过帮扶使居民更信任社区、通过服务使居民更凝聚于社区。充分运用社区室内、外组织活动场所, 充分发挥其服务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的基层阵地作用。同时, 要不断丰富社区党组织活动内容, 摸清居民活动需求, 举办居民喜爱并能广泛参与的活动, 在活动中沟通感情、化解矛盾、凝聚人心。

(三) 优化工作机制

社区党组织要高质量地完成好分内工作, 这不仅需要完善相关工作机制, 还要始终坚持宗旨意识和优良作风。要完善资源整合机制, 密切社区与辖区内单位、企业关系, 争取社会资源参与社区工作。要优化服务机制, 健全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贯彻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意见反馈等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提升社区党组织服务水平, 才能打造出让党员群众满意的基层服务型社区党组织。

四、结语

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细胞, 社区党组织作为社区的领导核心, 其党建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建设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社区党组织建设工作是否做到位, 只有社区广大党员群众才最有发言权。大力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 需要从社区居民生活细处着手, 大力提升引导水平, 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提升凝聚力, 使党员群众紧紧跟党走;大力提升服务水平, 使党员群众实实在在受益。只有大力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 才能进一步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才能不断促进改革、发展和稳定。

参考文献

[1]社区党组织建设工作实务[M].北京:红旗出版社, 2012.

[2]贺国强.切实加强对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J].领导科学, 2004 (24) .

3.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问题及对策 篇三

关键词:街道社区;党组织;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1-133-21 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方式方法

1.1 适应形势需要,理顺社区党建思路

街道社区积极探索加强党建工作新思路,成立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一社区一支部”的要求,制定社区党支部工作目标。按照“有阵地、有设备、有制度、有活动、有记载、有效果”的标准,进一步规范了各社区居委会的基础设施。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标准,建立健全了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社区党员活动站等一系列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组织机构,为社区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条件,提供保证。

1.2 强化队伍建设,夯实社区党建基础

为加强队伍建设,街道社区通过公开招聘、定岗竞争、择优入围、依法选举等办法,引入竞争机制,选拔街道社区领导干部,提高街道社区干部队伍在社区的公认度。以公开招考的方式引进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社区干部队伍中,为社区干部队伍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加大自主培养力度,根据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实际,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了社区干部学历教育和素质培训教育。

1.3 整合资源优势,增强社区党建活力

社区居委会成立以社区党支部为依托、社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参加的社区党员活动中心,以及精神文明、社会治安、社区服务等社区共建组织,发挥社区党支部协调社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的作用,形成党在社区工作中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实现社区事务共建,治安共管,文化共为。

1.4 完善服务网点,搭建为民服务平台

利用社区现有资源,协调社区单位关系,在各区居委会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劳动保障站、社区警务室、社区图书室、社区娱乐室。创办了便民煤气站、便民家电维修点等服务实施,完善了便民服务网点。同时,还建起了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做到政府职能部门工作重心向社区转移,实现人员配置到社区、工作重点到社区、服务承诺到社区、考评监督到社区、工作经费到社区。

1.5 要求责任担当,形成党建工作机制

逐步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制定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和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工作职责、《社区党员活动站管理办法》、《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办法》、《下岗职工党员管理办法》、《离退休老党员管理办法》等多项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党员管理和学习规章制度及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

在明确思路,强化建设,发挥优势,健全制度,落实责任的同时,还组织指导各社区党支部,通过在职党员活动站,对在职党员的特长进行登记造册,根据党员的不同特长,组织成立多种形式的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不仅丰富了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而且通过开展为民服务活动树立了党员的新形象。

2 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体制不顺,党建工作配合困难

体制不顺带来了职责权限不顺,往往形成了“小庙”难以管“大神”的局面。大量工作下移到社区后,首先是社区基层党组织对辖区单位党组织开展社区党建的权限未作相应调整。其次是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开展“地区性、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工作的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公安、工商、税务、城管等职能部门,但在“条块分割、职能交叉”的体制下,有些职能部门不予配合,工作很难落实。有的部门把工作职责下放给街道,但人事关系和工作经费仍在市、区,而街道没有制约力,形成了“有权的不去管,要管的又无权”的局面。

另外,社區党建工作横向协调难度较大。街道党工委作为一级基层组织,对于社区单位党组织的组织、协调有相当难度。一些属于条条管理的单位党组织对于基层党委的组织、协调配合支持少,甚至置之不理。因而街道、社区、单位党组织一定程度上难以形成条块结合、共驻共建的党建工作格局。

2.2 街道社区党建概念不清、意识弱化

一些街道社区中的党员干部存在不同程度畏难情绪。一些街道社区中的党员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党建工作不抓也没啥的思想。对辖区内属于条条管理和市、区直单位的党组织不积极主动进行协调,对怎样协调、如何协调感到力不从心。

2.3 社区工作者素质与社区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

一是工作作风不够实。少数社区工作者,他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工作待遇和八小时工作权利,缺乏奉献精神。他们上班来,下班就回家,工作机关化,与居民群众的亲和度不高。

二是知识水平不够高。少数社区工作者对一些社区知识几近空白,弄不明白社区是怎么一回事,对社区工作性质、内容、意义、作用和目的不甚了解,知之不多。

三是领导经验不够足。一些社区干部,缺乏城市工作经验,缺乏领导艺术,不会弹“钢琴”,不能发挥党员和群众的整体功能,缺少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科学工作方法,从而导致开展党建工作举步维艰。

四是心理素质不够好。在社区工作,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难以胜任的。但不少社区工作者面对繁琐的工作,心生厌恶;面对不理解,心生愤怒;面对困难,心生气馁。有的人工作积极性不高,晚来早走,经常请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2.4 社区党建受到经费不足的制约

据调查,目前大部分社区居委会经济条件还比较困难,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受到制约。一些社区居委会干部工资标准偏低,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3 加强社区党建的对策建议

社区党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搞好社区党建,领导重视是关键,同时必须要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积极配合。

3.1 加强领导,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大合唱

城市的街道社区内既有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还有工厂、商场和学校,人员众多,情况复杂。要想动员这些单位的党员、职工和群众都能积极参与社区党建,仅靠上级党委和社区党支部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强力推进。建议市一级党委出台有效措施,确保全社会关心、支持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为社区注入新的活力,提供三大保障。一是要在政策上给予保障,二是要在经费上给予保障,三是要在阵地上给予保障。

3.2 切实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

一是要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层层负责的社区党建责任体系。

二是要继续完善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不断改进街道社区与辖区单位党组织之间双向联系、双向反馈、双向服务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要定期开展共建活动,定期通报情况,定期总结交流经验,形成资源共享、工作共做、责任共担、优势互补的整体合力。形成上下联动,建立三大机制。要建立区级机关单位与社区党建共建机制,要建立驻区社会单位与社区党建共建机制,要建立两新组织与社区党建共建机制。

三是要加强街道社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探索区域化党建格局,提供更大平台。一是基层党组织学习交流平台,二是基层党组织共驻共建平台,三是基层党组织齐抓共管平台。

四是要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探索,努力消除基层党建工作的“空白点”,逐步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对分散的、小型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属地管理为主。要尽快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政治领导和党建工作指导。同时,要加强各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等领域党的建设工作。

3.3 要着眼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充分表明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定决心。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增强党性、提升境界、纯洁思想上下功夫,基层党建创新才能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在制定工作目标、工作计划时,首先从基层的实际出发,建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基层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基层工作状况,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千方百计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困难,不断提升服务基层的水平,使党群、干群之间更融洽、和谐,更好的赢得群众的信赖与支持。

3.4 加强宣传教育,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

要着眼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结合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任务,增强服务观念,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许许多多基层党组织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证明,只有为民做好事实在事、解决难事烦心事,提升为民服务质量,使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党的基层组织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社区内公安、工商、物业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为社区居民创造环境优美、秩序优良的生活环境,从而为社区党建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3.5 要着眼于创新基层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总结 篇四

中央确定2012年为基层组织建设年。根据高新区有关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促进社区基层党组织分类升级,现就我社区按照基层组织建设年的要求所开展的各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年现状调查,摸清基本情况,找准工作介入点

东寺社区成立于****年**月。下设*个居民小组,院落*个,住户*户,人口*人,其中:社区直管院落*个,物管院落*个,破产企业职工宿舍*个。共有残疾人*名,低保户*户,*人。社区基层党组织现建有*个党委,*个党支部,党员总数:*名,其中女性党员*人,男性*人、离退休党员男性*人,女性*人,生活困难党员*人;党员的学历结构:研究生*人、本科*人、大专*人、高中及中专*人、初中及以下*人;党员年龄结构:35岁以下*人,36-45岁*人,46-54岁*人,55-59岁*人,60岁以上*人。社区现有工作人员*名,其中专职党务工作者*名,女性*名,男性*名。社区党建经费已列入财政预算,每年平均拨付*元左右;实行了“费随事转”。现社区有办公用房*㎡,由政府购买,无偿使用。活动场所面积*㎡,由办事处筹集资金修建;配套设施完善,有电脑、电视、音响、会议桌、椅、书画桌、书柜、书籍等办公设施用品。

社区党组织建有党员(流动党员)服务站,远程教育服务点和志愿者服务站等组织。

二、根据居民院落的分布情况,设立*个院落党支部,实现院落党组织全覆盖

是根据*个院落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合理划分,拟设置*个院落党支部,力争实现社区党组织全覆盖;二是落实“五有”建设,确保每一个院落“有党的组织、有自治组织、有服务平台、有居民公约、有自治活动”。目前我们正在抓紧落实服务阵地的建设,希望在有条件的院落为居民创造集阅览、议事、休闲、活动为一体的长者空间。三是加强对院落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管理领导,进一步完善院落居民公约、居民自治等各项制度;四是积极组织开展以“太极拳习练推广”、“百姓故事会”、“党员多形式组织生活会”、“党员志愿者服务在社区” 的主题活动,使先进文化占领社区活动阵地,提升了居民的文明程度,起到了党员在群众中的引领和示范带头作用;五是加强了社区党委对院落党支部的工作领导,社区党委成员对口到院落党支部,指导和帮助院落各项工作的开展;五是通过院落党支部收集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尤其在去年以来,政府定额补贴项目征集使用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党员的作用,收集群众反映涉及环境卫生、安全设施、生活服务各类热点难点问题*条,按照规范的程序逐一进行了实施和整改,其中对东四街*号院、林家坡*号车棚实施了

维修改造,对*个无物管院落进行了环境提升、重点整治,对**南街*号进行了路面硬化、对东四横街以及居民院落排污管道进行了疏通,林家坡*号新*栋、锦东路*号院死树锯伐等,有效解决了困扰居民生活环境等方面急难问题,使整个社区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提升。

三、以“三分类三升级”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社区党委以分类定级为抓手,找准和解决在抓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设置了党员示范岗,开展了党员“创先争优”的民主评议,评选出了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党员并予以表彰;二是组织党员学习和解读组织建设年的文件精神和“三分类三升级”的相关要求;三是向社区党员群众发放了基层党组织情况调查问卷、社会党组织调查问卷、非公企业党组织调查问卷,由原设置的*个党支部分别组织党员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来进行评议,确保分类定级客观公正;四是整改有措施,根据评议查找到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实行“阳光”整改;五是帮扶有重点,将定级为“一般”的支部列为重点,“抓两头、带中间”,实行分层、分类挂点帮扶,实行台账式动态管理;六是晋级有方向,要求每个支部要明确晋位升级的努力方向,使先进的再上水平、一般的晋等次换新貌。七是争创有目标。

树立先进标杆,使社区党组织争有标准、创有目标、评有依据。

四、加强队伍培训学习教育管理,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激发队伍活力。

结合社区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召开党员组织生活会,每月定期组织党员和社区两委成员以集中学习宣讲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惠民政策。制定两委成员日常学习培训计划,通过远程教育网,严格学习课时管理,接受专题课程学习,通过多形式的组织生活会,如“太极拳习练推广”、“百姓故事会”讲述、“环境提升、人人参与”等活动的开展。使干部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党员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管理的意识得到增强,社区整体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截止目前参加学习培训党员干部累计*余人次,参加各项活动党员群众*余人次。

五、完善制度、创新机制,重点抓党员承诺落实和党员发展工作

去年以来,社区全力推行党务公开、居务公开、坚持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制定完善了《全面实施党务公开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实施方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社区干部考核制度》、《资产资金管理》、《党员践诺措施》等制度。对两名预备党员进行

了考察并按期转正。

六、破解难题,疏导情绪,帮扶联系,“两走进,两服务,三促进”活动共促社区发展。

结合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按项目管理,破解群众反映热点难点问题,门卫设施完善等问题都分别立项,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程序,积极组织群众筹集和政府定额专项补贴经费的使用,有效解决了困扰群众生活的急难问题。在与区危改办、锦新教育投资公司共同开展的“两走进,两服务,三促进”活动中,社区党委更是积极主动与对口部门衔接联系,与对口机关一起就社区党组织现状情况进行调查、交流和探讨,得到了区危改中心、兴锦教育投资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关注,区危改办领导还深入社区院落,主动与困难群众家庭结对帮扶,在端午节前夕带着米、油等礼品来到困难群众家中进行慰问,并从困难群众家庭成员的就业,子女的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坚定了困难群众积极向上的生活信心。

七、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引领社区党员干部、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成立社会组织*个,包括:社区同新艺术团、社区同新环境提升物业服务中心、社区德心法律服务站、社区博爱慈善中心、福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福蓉助残服务中心、妇女儿童维权中心。今年*月,我们招募各类志愿者*余名,开展了以

“环境提升,共建和谐美丽莲新,我们一同向心愿出发”为主题的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文明劝导志愿者活动。倡导志愿者精神,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的组织作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群众的好评。

八、下一步工作打算

5.社区党组织建设工作计划 篇五

一、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

(一)精心组织,奠定活动基础。

1、加强领导。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社区主任为副组长、其他“两委”成语为成员的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设立联系点;建立了党委成员创先争优活动联系点制度。

2、层层发动。结合布置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全员人口信息录入、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召开了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对创先争优工作进行了部署。

3、制定方案。制定了《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意见》和方案,确定了“创建五个好基层党组织、争当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的活动主题,党支部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确定活动主题,精心设计各具特色、务实管用的活动载体。

4、督查推进。注重对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的督促和指导,确保活动有序开展。利用会议、文件、短信等方式布置任务、督促实施。10月30日召开了创先争优活动推进会,进行汇报交流,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5、收集资料。对创先争优资料及时整理并分门别类存放,建立照片档案。

(二)强化宣传,营造活动氛围。

一是利用传统形式开展宣传。在醒目地段共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在党务公开栏上开设创先争优活动专栏;利用各类会议加强活动的宣传;编发了《活动简报》;二是利用网站开展宣传。在乡镇先锋网站和“万村网页”上开设创先争优活动专栏,运用文字、图片等形式报道创先争优活动进展情况;三是制发问答式宣传单。印发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知识问答》宣传单,社区党员人手一份。

(三)纪念“七·一”,掀起活动热潮。

以庆“七·一”系列活动为抓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掀起创先争优活动新热潮。一是党员座谈谋发展。结合社区建设进行了工作动员;召开了创先争优、共谋发展座谈会。二是多种形式上党课。联系党员上党课,对创先争优活动再动员、再部署。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党课活动。我社区在2010年7月15日党支部书记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四)公开承诺,明确活动目标。

一是紧扣实际,做好组织承诺。紧紧围绕各自工作实际,进行务实承诺。引导党支部在勤政廉洁、基础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关注民生等为民办实事上多做公开承诺。二是分类承诺,注重承诺实效。将党员划分为有职党员、无职党员两类,加强引导,进行分类承诺,确定承诺的重点,并对承诺事项进行跟踪问效。三是加强指导,做好承诺点评。结合实际制发了《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公开承诺的实施意见》,明确公开承诺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时间方法等。

(五)整体推进,注重活动实效。以“比作风、提素质、创一流”为主题,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三个结合”,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一是将创先争优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抓结构调整促进效益农业。我社区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工作就是征地拆迁,我社区抓矛盾排查促进维稳工作。扎实开展校园周边治安问题的整治活动,协助博庄小学校发放《告家长一封信》和开展暑期安全家访活动。

二是将创先争优与推进重点工作相结合。重抓民生项目建设。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加班加点,积极做好各方面协调工作。重抓临时性重点工作。结合阳光村务、六普、人口信息采集录入、农合筹资、防汛抗旱等临时性中心工作开展创先争优工作。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带头作用,征地拆迁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阳光村务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顺利完成人口信息采集与编码工作。三是将创先争优与效能建设相结合。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严格实行月考核制度,并采取不定期的方式听取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干部联系社区“双向选择”和中层干部述职竞争上岗制度,结合民主考评,进一步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增强为民办实事能力。

(六)好中选优,树立活动典型。

一是结合纪念“七·一”大会进行表彰。表彰2010年度各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个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表彰授牌活动。二是选树培育先进典型。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典型进行选树和培育,重点结合社区征地拆迁过程中涌现出现的先进事迹。三是宣讲全国道德模范李子明的先进事迹。7月1日,我社区和建委支部共建,在博庄社区居委二楼会议室召开劳模报告会—李子明先进事迹报告会。会上,李子明向与会人员做了先进事迹报告,党支部书记都做了内容丰富的发言,认为李子明数十年如一日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敬佩,一定广为宣传。大家还交流了推进创先争优、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及为民办实事的具体措施与好的经验。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一)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远教电教设备使用正常;农家书屋每日都对居民无偿开放;为党员活动室新添象棋、围棋、羽毛球拍、麻将桌等设备。

(二)“难点”治理工作

1、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自开展难点治理工作以来,我社区党支部高度重视,强化措施,精心组织实施。一是制定实施方案。将治理工作的目标要求、部门协作、实施步骤明确。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其他“两委”成员参加的领导组。三是加强社区班子建设。抓好社区组织配套建设。建立健全村务公开领导小组、村民民主理财小组机构建设,注从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以及在乡大学生中选拔村干部。四是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推行以财务公开为主的村务公开,不断丰富和完善村务公开内容、形式、时间和程序。建立健全民主决策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五是加大帮扶力度。积极争取上级在资金、技术、人力上的帮扶力度,及时争取帮扶单位的支持。

2、治理“难点”成效。一是加强了村班子建设。增添了大学生选聘生一名,使社区党组织更加充实,更具战斗力和凝聚力。二是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不断丰富和完善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内容,规范公开形式、时间和程序。推行“四设两公开”、“党员活动日”和党员议事会等民主决策制度,规范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财务管理、财务审批等民主管理制度。三是谋划发展思路,增加农民收入。组织居民进行技术培训及其再就业培训,共3期,让他们掌握了一技之长,目前已经有100人开始了再就业,并取得明显的成效。

(三)切实做好选聘工作

我社区有第一批选聘生,我社区高度重视选派选聘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一是抓指导。办事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深入选派选聘村,听取选派选聘干部的工作汇报,了解其思想和工作情况,我社区安排1名党支部成员(武兴农)指导选聘生工作。二是严要求。认真落实省、市、县各项选派选聘制度,加强督促检查。我社区选聘干部每个月都将在社区工作、学习情况及时上报,坚守工作岗位,坚持吃住在村,每月工作时间不少于22天。三是压担子。要求他们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将重点、难点任务交给他们,锻炼才干,磨炼意志。

(四)“六大载体”建设

1、深化“六大载体”建设,推动基层党建再上新水平。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同计划生育、信访维稳、公益事业建设等重点工作推进及创先争优公开承诺结合起来,注重履行岗位职责实效,社区共有10名党员进行了设岗定责;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拓宽了党员的致富之路,也不断吸收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2010年上半年就吸收了2名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增添了党组织的活力;党员中心户工作积极开展,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动员,举办了一期党员中心户培训班,充分发挥了党员中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

2、积极推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制定《关于进一步推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实施意见》,深入推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为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具体化、细化,更具有操作性,设计了相关表格,方便填写。

3、“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工作。成立了“阳光村务工程”建设领导组和工作组,组织实施召开了动员会。按照上级要求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结合“三资”清理对社区2010年度的村级财务进行审计。目前,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全部结束,下一步将着手筹建乡“三资清理”代理服务中心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建立完善相关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建设。

(五)其他党建工作

1、创新课题常抓不懈。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和《加强党员干部教育,推进“双培双带”先锋工程》这两个创新课题,按照步骤组织实施。

2、电教远教工作。一是加强对电教远教设备的日常维护;二是将日常播放与重大节日播放相结合,加大对党员的教育和培训力度;三是积极开展“星级党员电教活动阵地”争创活动;四是加强“先锋在线”工作站和“万村网页”建设工作。

4、信息调研工作。一是成立以选聘生为主体的组工信息员队伍;二是制定了《组工通讯报道奖励办法》。

(六)党建示范点建设

1、其他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情况。乡镇:一是着力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月学习制度;实行联系村干部双向选择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度;细化干部绩效工资考核内容;建立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二是着力整体和重点推进各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继续抓好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和城乡结对共建等工作。三是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督促、指导。建立了党支部成员党建工作联系点和工作联系片制度,采取请上来走下去的方式了解群众的思想、团结及工作情况。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每两月不少于一次的支部书记例会,汇报工作、点评工作、布置工作;结合半年检查、平时督查扎实推进组织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新党员整体结构不合理,发展党员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新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性别比和文化程度比例不合理,女性比和高中以上比偏低;对于如何吸收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加入党组织力度不强,方法不多。

二、创先争优知识理论学习得还不够透彻。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继续抓好学习,将学习贯穿活动始终;开展“五学五比”和学习沈浩活动;选树、培育、宣传好先进典型;结合“一诺双述双评”做好党组织、党员承诺的评议工作;注重实效,将创先争优活动同各项工作推进有机结合起来。

二、切实做好党建工作创新课题实施工作。

三、切实抓好民主管理工作。继续抓好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工作;搞好党务、村务固定、临时和点题公开;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四、加强社区活动阵地建设。对于已建的社区完善功能布局,发挥作用,完成计划的活动场所建设任务。

七、积极做好社区两委换届准备工作。

城南社区位于市区南大门城郊结合部,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内辖26个居(村)民组,常住户4583户,常住人口14988人,主要分布有18个驻社区单位和3所学校,社区内交通便利,商贸繁荣,经济活跃,文化底蕴丰厚。社区党总支下设5个支部,11个党小组,现有党员237名。近年来,社区党员远程教育工作在区委组织部、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服务中心、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宗旨,积极探索党员远程教育规范化、科学化、长效化管理机制,摸索出了一条依托社区党建推动远程教育,依托远程教育助推党员教育、提升社区文明的路子。近年来,社区先后获得省第七届文明单位、省百佳社区、省第二届、第三届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教育教学保障佳。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基层党建和社区建设的信息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社区党员队伍庞大,教育管理压力大、任务重,自启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以来,我社区把推行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作为社区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手段,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远程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了搞好现代远程教育这一教育阵地建设工作,社区党总支高度重视,专题研究,专门部署,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了以总支书记为组长的现代远程教育领导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指导,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配备了政治素质高、网络应用能力强的专职工作人员,全面负责站点的接收、播放、设备维护等工作,推动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趋向规范化。

二、健全制度,规范办站起点高。社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和管理。一是根据上级统一要求,制定了管理员岗位职责、教学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范等制度。健全了“三薄一册(”收看记录簿、座谈讨论记录簿、设备器材登记簿和党员花名册)。将每次收看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讨论情况、信息反馈等详细进行登记,全面掌握远程教育站点利用情况。二是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社区党总支在党员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上持续投入,确保党员远程教育建设硬件水平逐年提高。党员远程教育站点现有150多平方米的教室,配备了空调、电脑、数码相机、复印机、音响、数字宽屏电视机、影碟机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上墙。三是加强专职管理人员培训。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专职管理员的个人素质必须较高。为此,我们加大了培训力度,专门邀请区电教中心的同志给社区的管理员授课、培训,通过培训明确工作任务和主要职责,掌握远程教育网络的运行管理,以适应工作需要。

三、灵活实用,“学用”结合效率好。社区党总支按照“边建、边管、边学、边用”的要求,把党员远程教育与“三会一课”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形式抓学习、抓应用,利用网络优势,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学用能力,提升社区党建的覆盖率和渗透力。一是突出网络覆盖面广的优势,加强政治理论培训。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坚持每月播放党员教育电教片不少于1次,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听报告、读文件的方式,充分运用视频点播、网络查询等手段,加大对社区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政策水平、党性观念和思想觉悟等方面的培训。这样不仅十分方便,而且容易被党员干部接受。特别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中,通过远程教育网,进行互动学习、讨论和交流,大大提高了党员群众的参与率和知晓率,使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二是突出教育内容丰富的优势,加强技能知识辅导。社区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以市民学校为载体,对社区中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有针对性地传播实用技术、就业技能、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内容。三是突出宣传教育方式灵活的优势,强化对社区群众的服务。在社区开展网络教育宣传工作以来,社区注重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文化体育、卫生健康等方面知识,将远程教育变成了融远教、基层党校、人口学校、再就业培训、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站。此外,社区还根据网络空间无限延伸的特点,建立了流动党员“飞信群”,实现电脑和手机的多终端登录,让流动党员及时了解到家乡的各种信息。

四、服务民生,和谐社区谱新篇。经过几年的努力,远程教育已经成为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促进社区发展的重要帮手和重要措施,成为了社区党员的教育主阵地,社区党员、群众进步的摇篮。一是服务中心工作。社区在开展每项中心工作时,适时组织学习相关的远程教育课件,营造工作氛围。如社区“两委”换届前,组织社区党员学习《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资料片等换届选举相关的基本知识,通过正面引导和教育,为换届选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今年以来,共组织集中学习4次,参加学习达300多人次。二是提升社区文明。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更新党课方式;利用暑期、假日对社区学生、父母开放,通过收看亲情影片、革命影片,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播放“人防”宣传片,提高社区居民自救、自护意识;服务社区,开展了“宣城文化”知识讲座和“禁毒”展示活动,营造了“社区是我家”的良好氛围。三是推动社区党建。社区注重把远程教育与开展党性实践活动相结合,建立了三支党员志愿者队伍,实行了党员服务承诺制,动员党员助老、助残、助孤、助学,树立党员形象,社区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奉献余热。

总之,通过现代化网络建设,使党的领导在基层强化,把党的基础在社区打牢,让党的宗旨在基层践行,帮助社区工作插上了“信息化翅膀”。远程教育已成为社区党组织凝聚人心、教育党员、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平台。

一、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

(一)精心组织,奠定活动基础。

1、加强领导。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社区主任为副组长、其他“两委”成语为成员的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设立联系点;建立了党委成员创先争优活动联系点制度。

2、层层发动。结合布置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全员人口信息录入、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召开了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对创先争优工作进行了部署。

3、制定方案。制定了《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意见》和方案,确定了“创建五个好基层党组织、争当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的活动主题,党支部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确定活动主题,精心设计各具特色、务实管用的活动载体。

4、督查推进。注重对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的督促和指导,确保活动有序开展。利用会议、文件、短信等方式布置任务、督促实施。10月30日召开了创先争优活动推进会,进行汇报交流,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5、收集资料。对创先争优资料及时整理并分门别类存放,建立照片档案。

(二)强化宣传,营造活动氛围。一是利用传统形式开展宣传。在醒目地段共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在党务公开栏上开设创先争优活动专栏;利用各类会议加强活动的宣传;编发了《活动简报》;二是利用网站开展宣传。在乡镇先锋网站和“万村网页”上开设创先争优活动专栏,运用文字、图片等形式报道创先争优活动进展情况;三是制发问答式宣传单。印发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知识问答》宣传单,社区党员人手一份。

(三)纪念“七·一”,掀起活动热潮。

以庆“七·一”系列活动为抓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掀起创先争优活动新热潮。一是党员座谈谋发展。结合社区建设进行了工作动员;召开了创先争优、共谋发展座谈会。二是多种形式上党课。联系党员上党课,对创先争优活动再动员、再部署。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党课活动。我社区在2010年7月15日党支部书记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四)公开承诺,明确活动目标。

一是紧扣实际,做好组织承诺。紧紧围绕各自工作实际,进行务实承诺。引导党支部在勤政廉洁、基础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关注民生等为民办实事上多做公开承诺。二是分类承诺,注重承诺实效。将党员划分为有职党员、无职党员两类,加强引导,进行分类承诺,确定承诺的重点,并对承诺事项进行跟踪问效。三是加强指导,做好承诺点评。结合实际制发了《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公开承诺的实施意见》,明确公开承诺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时间方法等。

(五)整体推进,注重活动实效。

以“比作风、提素质、创一流”为主题,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三个结合”,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一是将创先争优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抓结构调整促进效益农业。我社区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工作就是征地拆迁,我社区抓矛盾排查促进维稳工作。扎实开展校园周边治安问题的整治活动,协助博庄小学校发放《告家长一封信》和开展暑期安全家访活动。

二是将创先争优与推进重点工作相结合。重抓民生项目建设。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加班加点,积极做好各方面协调工作。重抓临时性重点工作。结合阳光村务、六普、人口信息采集录入、农合筹资、防汛抗旱等临时性中心工作开展创先争优工作。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带头作用,征地拆迁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阳光村务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顺利完成人口信息采集与编码工作。三是将创先争优与效能建设相结合。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严格实行月考核制度,并采取不定期的方式听取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干部联系社区“双向选择”和中层干部述职竞争上岗制度,结合民主考评,进一步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增强为民办实事能力。

(六)好中选优,树立活动典型。

一是结合纪念“七·一”大会进行表彰。表彰2010年度各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个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表彰授牌活动。二是选树培育先进典型。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典型进行选树和培育,重点结合社区征地拆迁过程中涌现出现的先进事迹。三是宣讲全国道德模范李子明的先进事迹。7月1日,我社区和建委支部共建,在博庄社区居委二楼会议室召开劳模报告会—李子明先进事迹报告会。会上,李子明向与会人员做了先进事迹报告,党支部书记都做了内容丰富的发言,认为李子明数十年如一日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敬佩,一定广为宣传。大家还交流了推进创先争优、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及为民办实事的具体措施与好的经验。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一)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远教电教设备使用正常;农家书屋每日都对居民无偿开放;为党员活动室新添象棋、围棋、羽毛球拍、麻将桌等设备。

(二)“难点”治理工作

1、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自开展难点治理工作以来,我社区党支部高度重视,强化措施,精心组织实施。一是制定实施方案。将治理工作的目标要求、部门协作、实施步骤明确。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其他“两委”成员参加的领导组。三是加强社区班子建设。抓好社区组织配套建设。建立健全村务公开领导小组、村民民主理财小组机构建设,注从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以及在乡大学生中选拔村干部。四是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推行以财务公开为主的村务公开,不断丰富和完善村务公开内容、形式、时间和程序。建立健全民主决策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五是加大帮扶力度。积极争取上级在资金、技术、人力上的帮扶力度,及时争取帮扶单位的支持。

2、治理“难点”成效。一是加强了村班子建设。增添了大学生选聘生一名,使社区党组织更加充实,更具战斗力和凝聚力。二是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不断丰富和完善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内容,规范公开形式、时间和程序。推行“四设两公开”、“党员活动日”和党员议事会等民主决策制度,规范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财务管理、财务审批等民主管理制度。三是谋划发展思路,增加农民收入。组织居民进行技术培训及其再就业培训,共3期,让他们掌握了一技之长,目前已经有100人开始了再就业,并取得明显的成效。

(三)切实做好选聘工作

我社区有第一批选聘生,我社区高度重视选派选聘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一是抓指导。办事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深入选派选聘村,听取选派选聘干部的工作汇报,了解其思想和工作情况,我社区安排1名党支部成员(武兴农)指导选聘生工作。二是严要求。认真落实省、市、县各项选派选聘制度,加强督促检查。我社区选聘干部每个月都将在社区工作、学习情况及时上报,坚守工作岗位,坚持吃住在村,每月工作时间不少于22天。三是压担子。要求他们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将重点、难点任务交给他们,锻炼才干,磨炼意志。

(四)“六大载体”建设

1、深化“六大载体”建设,推动基层党建再上新水平。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同计划生育、信访维稳、公益事业建设等重点工作推进及创先争优公开承诺结合起来,注重履行岗位职责实效,社区共有10名党员进行了设岗定责;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拓宽了党员的致富之路,也不断吸收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2010年上半年就吸收了2名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增添了党组织的活力;党员中心户工作积极开展,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动员,举办了一期党员中心户培训班,充分发挥了党员中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

2、积极推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制定《关于进一步推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实施意见》,深入推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为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具体化、细化,更具有操作性,设计了相关表格,方便填写。

3、“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工作。成立了“阳光村务工程”建设领导组和工作组,组织实施召开了动员会。按照上级要求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结合“三资”清理对社区2010年度的村级财务进行审计。目前,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全部结束,下一步将着手筹建乡“三资清理”代理服务中心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建立完善相关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建设。

(五)其他党建工作

1、创新课题常抓不懈。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和《加强党员干部教育,推进“双培双带”先锋工程》这两个创新课题,按照步骤组织实施。

2、电教远教工作。一是加强对电教远教设备的日常维护;二是将日常播放与重大节日播放相结合,加大对党员的教育和培训力度;三是积极开展“星级党员电教活动阵地”争创活动;四是加强“先锋在线”工作站和“万村网页”建设工作。

4、信息调研工作。一是成立以选聘生为主体的组工信息员队伍;二是制定了《组工通讯报道奖励办法》。

(六)党建示范点建设

1、其他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情况。乡镇:一是着力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月学习制度;实行联系村干部双向选择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度;细化干部绩效工资考核内容;建立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二是着力整体和重点推进各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继续抓好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和城乡结对共建等工作。三是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督促、指导。建立了党支部成员党建工作联系点和工作联系片制度,采取请上来走下去的方式了解群众的思想、团结及工作情况。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每两月不少于一次的支部书记例会,汇报工作、点评工作、布置工作;结合半年检查、平时督查扎实推进组织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新党员整体结构不合理,发展党员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新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性别比和文化程度比例不合理,女性比和高中以上比偏低;对于如何吸收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加入党组织力度不强,方法不多。

二、创先争优知识理论学习得还不够透彻。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继续抓好学习,将学习贯穿活动始终;开展“五学五比”和学习沈浩活动;选树、培育、宣传好先进典型;结合“一诺双述双评”做好党组织、党员承诺的评议工作;注重实效,将创先争优活动同各项工作推进有机结合起来。

二、切实做好党建工作创新课题实施工作。

三、切实抓好民主管理工作。继续抓好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工作;搞好党务、村务固定、临时和点题公开;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四、加强社区活动阵地建设。对于已建的社区完善功能布局,发挥作用,完成计划的活动场所建设任务。

七、积极做好社区两委换届准备工作。

社区矫正工作作为一项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才能保证执行工作的严肃性和高效性,达到教育改造好社区服刑人员并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目的。社区矫正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性。20**年6月我县正式启动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县司法局不断抓好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做好社区矫正日常基础性工作,按照省、市社区矫正工作会议及相关文件精神,我县按不低于1:15的比例招聘了30名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于2011年7月安排到全县17个司法所。30名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均属于政府直接面向社会招聘(非事业身份)类,其中18-29岁8人,30-39岁8人,40-49岁14人;男性14人,女性16人;初中学历8人,高中学历9人,中专学历5人,大专学历8人(法律法学专业2人,其它类6人);30名社会工作者全部已上“五险一金”。

二、具体做法

(一)落实经费保障。落实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工资每人每月1600元(含五险一金)、全县每年58万元,社区矫正工作经费按社区矫正人员每人每年400元的标准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基本保障了我县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工资等待遇。

(二)把严聘用条件。严格招聘条件,我县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对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社区公益事业,思想积极进步,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品行,具备初中及初中以上学历(法律大专以上优先),经过面试、笔试、体检、政审后,择优录取。试用期为1年,根据试用期工作表现及考核情况决定是否继续聘用。

(三)抓好人员管理。我县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采取劳务派遣的方式管理,县司法局用人不受户口学历及编制限制,平时对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做出相关的管理规定,按分配的工作任务进行管理、考核;而具体的人事管理工作由劳务派遣公司负责完成,用人机动灵活,提高人员管理效能。同时,建立司法所工作日志表签到制度,加强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日常工作考勤管理。

(四)统一工作证件。县司法局对全县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包括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统一制作工作证,统一标明姓名、职务、单位、编号等,明确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身份,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工作开展。

(五)加强业务培训。积极采取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下发文件指导、岗位练兵、业务交流等各种方式,不断加强我县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对“福建省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应用,社区服刑人员档案制作和文书管理、日常管理考核、迁居、请销假审批、调查评估等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业务素质。2011年6月以来,我县共组织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业务培训班7期246人次。

(六)强化业务督查。建立县司法局对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季度督查制度、季度通报制度XX县司法局、县检察院监所检察科联合督查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加强县司法局对各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季度指导、督查、通报力度。针对社区矫正衔接工作、档案管理、教育矫正、外出请销假、考核奖惩、社区服务管理等工作落实情况逐项进行督查指导,通过听取工作情况汇报、档案抽查,详细了解各司法所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业务工作情况并计入考核表现,以查促改,不断加强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的业务能力建设。

(七)完善工作考核。完善日常工作考核、半年工作考核和年终工作考核制度,对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工作表现、业务能力进行认真考核,对工作优秀的给予表彰、工作不合格的给予批评警告甚至辞退,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八)加强主题教育。组织全县政法干警和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深入开展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法律服务到一线司法行政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增强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加强我县司法行政队伍思想建设,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年龄结构偏大。我县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中,18-29岁占26.7%,30-39岁占26.7%,40-49岁占46.7%。我县属山区县,一些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山村地处边远、路途崎岖,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年龄偏大不利于调查评估、对象走访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文化程度偏低。我县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中,初中学历占26.7%,高中学历占30%,中专学历占16.7%,大专学历占26.7%,无本科以上学历,且法律法学专业仅2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数为0。社区矫正工作既是执法工作,又是教育矫正人的社会性工作,它涉及到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和心理矫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政策性,所以要求从事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法律知识和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但全县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虽然懂得一定的法律知识,但社会学、教育矫正、心理矫治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少,不具备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专业素养要求。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尽管接受了上岗前的培训,但由于这种培训是“速成”式的,很难起到从根本上提高矫正专业素质的作用,致使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在探索科学教育矫正方式方法上难有突破,影响了矫正工作目标的实现

(三)身份地位问题。社区矫正工作主体是司法机关的行政工作人员,身份是公务员,有编制,工资由国家财政负担。我县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全部是由政府直接社会招聘的非事业身份性质的工作人员,没有执法权,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等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相差甚远。因而,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处于尴尬的境地,普遍缺乏归属感,没有职业规划,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里。这一状况不利于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培养。

6.社区党组织建设工作计划 篇六

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开发区党(工)委组织部:

近日,省委组织部到枣阳、老河口就我市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乡镇(街道)干部岗位在村(社区)、重在服务、责在连心工作机制、基层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等工作推进落实情况进行了暗访。总体来看,我市各项重点工作都得到了较好落实,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地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改工作方案没有做到“一村(社区)一策”,缺乏针对性,整改时间表和路线图不明确。二是部分村党组织书记长期缺职,党组织活动开展不经常、信访矛盾纠纷较多。三是部分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服务不达标,功能不完善,利用率不高,基层干部值班制度坚持不好、党务村务公开栏内容更新不及时。四是部分乡镇(街道)“三在”机制后勤保障不到位(具体问题附后)。为切实抓好问题整改,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党组织建设,推进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面落实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五个一”措施。各地要全面建立“五个一”整改工作台账,集中精力开展整顿工作。近期,各级包村领导干部和工作专班要全部进村入户,开展“回头看”,边查找问题边开展整顿,进一步把软

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准找透,切实做到“一村(社区)一策”,完善整顿方案,明确整顿任务和时间表、路线图,能够立即整顿到位的要在4月底前完成整顿,阵地建设等需要较长时间的要研究制定规划,明确措施、确定时限,按计划推进。要把健全班子、配强书记作为整顿建设的首要任务,务必在4月底完成选配任务。要认真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以县为单位,统一组织为期2-3天的集中轮训,各县(市)区、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要亲自授课,注重正面典型引导和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把法律法规和党风党纪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要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各县(市)区、开发区对所辖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要落实专项整治经费,采取“引项目兴村、引能人强村”的办法,确保软弱涣散村(社区)有适合本地发展的主导项目助推集体经济发展。要坚持务实管用原则,建立完善一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规范运行的工作制度,确保党的活动正常开展,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二、健全完善乡镇(街道)干部“岗位在村(社区)、重在服务、责在连心”机制。各地要继续健全和完善“三在”机制推进方案和办法,建立常态长效机制。要明确工作时间要求,对乡镇(街道)干部进村入户的时间进行量化,保证驻村(社区)时间。要明确工作职责,重点从做好走访农户、代办服务等方面对乡镇(街道)干部进村入户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把重在服务、责在连心的要求落到实处,防止在村(社区)无事干、形式化的倾向和进村不入户的问题。要

明确管理制度,建立与乡镇(街道)干部考评相配套的督办考核制度,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明察暗访等形式对驻村干部到岗情况、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督办。要加强后勤保障,探索建立上下联动机制,解决好驻村干部交通、食宿等现实问题。

三、进一步强化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功能作用。要加强县(市)区、开发区统筹,逐个研究没有或不达标的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新建、改扩建计划,整合资金,抓紧建设,确保今年底消除“空白点”。要坚持分类指导,抓紧规范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服务项目。基础较好的地方,可以先行先试,将政府相关部门该下放的服务事项下放到村(社区),运用农村网格化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提高服务效能;基础条件一般的地方要重点规范和明确村(社区)代办服务项目,落实好工作经费,逐步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严格村(社区)干部管理,落实值班制度,规范记录值班服务情况,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公开村(社区)干部联系方式,方便群众办事。要加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确保服务阵地干净整洁。要全面清理规范制度标牌和各类记录本,加强“五务”公开栏规范使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落实各项公开要求,及时更新公开信息。

四、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各地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由组织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抓好四个方面专项整治工作。对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中拉票贿选问题突出、宗族房头和黑恶势力干扰渗透严重的,由

组织部门会同民政部门依法依规予以整治;对村(社区)财务管理混乱的,由组织部门会同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经管等部门进行逐村(社区)财务审计和“三资”清理,作为村“两委”换届前一项重要任务下大力气狠抓落实;对社会治安问题突出、群众缺乏安全感的,协调政法部门予以重拳打击;对信访矛盾纠纷集中、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的,组织部门要会同相关职能部门认真研究,逐步化解。对短期内难以完成的专项整治任务,要在下一步教育实践活动中继续抓好落实。专项整治工作必须在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前完成。

五、不断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服务工作。严格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制度,保证大学生村官工作在村。要落实大学生村官工作日志;大学生村官每半年向乡镇党委、所在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党员述职,向县级组织部门递交书面述职报告;各村每季度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等制度,实行“季度评议、半年考核、年末评定”。要落实“传帮带”,加强对大学生村官工作和生活的关心和关爱。要有计划安排大学生村官担任政策宣传员、决策咨询员、科技普及员、信息调研员、电教播放员、档案管理员、村务协管员、矛盾调处员、文化小教员、活动组织员等“十员”,适时岗位轮换,增强实践锻炼。要多方扶持创业,积极鼓励、支持和帮助有创业项目和能力的大学生村官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六、继续加大重点工作督办检查力度。各地组织部门5月上旬之前要组织一次专项检查督办,全面检查各项工作落

实情况,督促乡镇(街道)干部到所联系的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进行工作指导,抓紧落实整顿措施。市委组织部将开展一次重点抽查,对各地领导干部到联系点指导工作情况、重点工作落实情况、问题整改情况进行重点督办,抽查结果纳入2014基层党建考评。各地党委和组织部门要认真落实整顿工作责任制,尤其要把整顿责任和压力传递落实到乡镇(街道)党(工)委及其书记,凡整顿工作不合格的,一律不销号。要把整顿工作贯穿到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作为今年县、乡、村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和党建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确保整顿工作抓实,进一步提高全市基层党建整体水平。

7.社区党组织建设工作计划 篇七

但是包括文体活动、公益服务、权益保障等分类在内的社区民间组织由于功能的局限, 法律地位的悬置, 财力、人力的弱势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又往往容易成为政府政策的简单代言人, 难以真正表达群众愿望与需求。因此社区建设需要更宽泛意义的民间志愿组织参与。中国民间组织在经历了1992年以来的迅猛发展已经从平民到精英、从简单服务到参与社会管理、从社会边缘到社会核心方向迈进。实际上在列举的诸多社区建设和政策改革中民间组织发挥作用都不仅仅局限于社区民间组织自身。这是因为, 正是民间志愿组织的草根阶层与精英人士的相互孕育和关注, 形成的自下而上的独立于权力结构、克服了利益诉求的特点才使得民间组织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理论史上的市场合约失灵理论、公共选择及第三方管理理论、供给理论都是建立在政府市场功能缺陷的角度上论证民间组织, 提出民间组织作用与存在的意义, 探讨社区建设中民间志愿组织的作用不应该局限于社区民间组织自身, 而应重在探讨民间组织发挥作用的本质矛盾与机理。是社区民间组织还是更加独立于政府的其他民间志愿组织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更显著似乎不是问题的关键, 民间组织本身的特点和优势, 其发挥作用的方式如果能够被认知和模仿才能促进这种作用的发挥具有更显著的效果。

通常意义上的社区民间组织, 其主要功用之一是协助政府做好社区的管理工作, 成为政策的宣传工具, 发挥动员力与组织力, 二是满足群众基本需求, 表达群众基本愿望, 理论分析也大多集中在这种规范分析上, 认为民间组织是政府执政的依靠力量, 起着宣传动员、缓解矛盾、促进和谐等作用, 其承担一部分政府管理职能, 具有提供社会服务、活跃文化生活、改善社会环境、完善社区自治、促进政府改革等功能。更进一步地, 社区民间组织接受政府委托, 组建社区组织体系管理体系, 比如新社区业主委员会。在和政府、街道办、民政、公安等部门形成社区建设管理体系, 决定社区公共资源的分配等方面, 社区民间组织更具有传统特征, 更接近于计划时代的人民团体, 社区民间组织的地位和历史渊源也可能是这种作用发挥的决定因素。从计划经济时代走来的中国政府治理有着大政府小社会的治理传统, 这在公权力决定社会资源分配的时代稳定的维护了社会秩序, 但是在市场化的新的价值利益导向机制中社区民间组织往往由于其脱胎于官方背景, 其组建形成和业务指导离不开政府职能管理。这种挂靠出资及自上而下等特点决定了其需要从国家获得公权力而更类似于准政府组织, 其真正发挥作用的空间受到挤压, 作用效果不够明显。由此形成的观念体系中社区民间组织成为政府而非民意的代言人, 而民间组织发挥作用本质上说是以其精英视界民主参与意识成为改革的先导, 它指导民意、督促改革、发现问题、搜集信息、提出建议, 它不以政绩目标为导向, 不以任务落实为压力而是依靠其自发性、非近期的利益导向、纯粹的民生目标、自发整合的组织的简洁与高效、广泛群众基础的代表性与利益平衡公正等特点才促成了其作用发挥为政府与市场所不能。因此, 民间志愿组织发挥作用应重在监督、促进和建议, 重在改善民生、改造环境的长期目标, 克服基层政府政绩低效、形式过场和近期利益的弊端, 使得现实政策可能更好的和中央政府保持一致, 从而克服由于政府政策代理层级过多造成的代理目标错位的发生。在民间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上, 历史原因造成的社区民间组织的半官性质与双重角色阻碍了民间志愿组织的发展和对社区建设功能的促进:政府权力扩张导致其与社区民间组织成为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社区民间组织的执行决策而非自主参与角色;社区民间组织受到的管理限制使其只是挣扎在社会与政府之间职能在共同认可的范围内开展活动, 而不是反映民意协调与纠正政府决策失误, 进而造成民间组织公信力的丧失;社区民间组织的精英容易被吸纳入政府组织体系中去, 从而无法继续行使公共组织职能。因此, 显著区分民间组织与政府的地位目标作用范围和角色的不同之处, 才可能真实还原民间组织的功能。

第一, 政府职能转变方面。随着经济改革、公民社会发育、社会需求扩张和政府改革, 形成了以社区代替政企合一的单位完成社会公共治理的模式, 个人在社区中参与民主政治发挥主体角色作用是单位身份到社会身份转变的重要标志, 但这决不是社区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公共职能的理由, 事实上不可能由社区民间组织以助手身份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社区民间组织发挥的作用不是弥补政府职能或提供就业岗位, 相反其内卷式的运作方式往往会抹煞民间组织自身发挥作用的优势。就政府职能的转变来说不是能否实现的问题, 而是限于利益关系与政策惯性政府自身是否肯这样做, 完善的市场体制下如果政府剥离出来的职能无人承接, 自然会有市场调节, 社会可能由于市场缺陷从而增强非营利性组织的作用, 但是民间志愿组织却是不以承接弥补公共管理职能的方式促进政府职能的改变:它以基层民主的方式促进管理体制改革, 以提高政治参与意识和实行政治监督加强政治文明, 以公开公正的方式表达和解决社会矛盾, 以社会舆论监督等方式来促进政策改革, 以完善的听证程序对政策制定发表意见, 通过完善自治的形式提高组织力和政治参与能力。

第二, 社会服务提供方面。随着企业发展实力增强市场竞争加剧垄断和品牌地位的树立等因素, 企业社会责任一词不断得到强化, 带有广告性质的企业公益频繁在各类聚焦场合出现。政府以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和广泛的社会动员力一直是社会公共事务服务方面的领导者和主要实行者。近年来政府的公共服务与公益事业投入也大幅度增加, 各种环境搭台、经济唱戏成为基层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方法之一。随着政策松动与民间资本扩张, 民间志愿组织进入到教育文化、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等各领域提供社会公共事务服务, 民间志愿组织在公共服务方面克服政府与市场的不足是依靠自发力量实现的。自发整合社会资源, 提供体制外的服务保障, 如为参与竞争或避免竞争等原因联合, 进而拓展其社会责任, 或为分散农户、业主增强市场谈判维权的能力联合, 进而增强组织性克服自利性。“志愿者通过与服务对象的接触, 能够更积极地反映出社会各阶层的问题与需求, 能够拓展新的领域, 帮助非营利组织提供切合社会需求的服务志愿者与专职人员的合作, 能在更广的层面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 公民教育开展方面。社区建设的趋势与发展方向最终是向着社区自治的方向迈进的。培育居民的社区参与自治意识, 社区意识与归属感等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民间志愿组织发挥作用的主要切入点和开端就是公民教育。它通过满足互助交往维权等需求来实现社区人群、社区与公权力之间的交流, 它通过获得广泛的信息提供具体的建议愿望与要求的表达公正公开的程序缓解矛盾促进和谐, 它通过认知、适应、信任、参与、体验、训练等一系列心理过程完成民主政治与法纪教育、心理适应与责任教育、危机应对与科学教育、和谐社会与伦理教育。通过精英与组织力的结合完成社区文化建设, 它同时通过培育自治愿望与参与程度获得自身的发展。“志愿服务活动培育了一种新的公共精神, 在关注公共生活和负担起公共责任的同时, 人们也获得了道德精神的升华、社会价值的实现以及自身的全面发展。”

民间志愿组织发挥作用仍然面临一系列矛盾冲突, 首先, 今天的民间组织是在改革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不同于皇权下县的封建行会时代与民族资本进行民主革命的时代的民间组织, 带有一定的官民二重性质, 其发展历史发展特点决定了其要满足社会需要又容易内卷于政权组织。真正草根性的民间志愿组织又难以成为政府执政的合作者与维护者。其次, 民间志愿组织如果与政府的单纯政绩目标相悖、与企业的单纯业绩目标相悖, 其资金、发展、人才、地位等就会难以依靠政府与企业从而限制了自身发展。再次, 组织力的提高可能导致正式的组织权力的弱化, 目标的局限可能引起整体与局部利益的矛盾, 体制外参与可能损害社区稳定与和谐或造成资源浪费。但要看到在这些矛盾中民间志愿组织实现了其对政权结构的参与纠偏协调弥补的功能。因此拓展民间志愿组织的作用空间与范围, 使其不仅仅局限于民意与政府共同认可的中间地带, 而且在社会民意与政府市场相矛盾的领域以及在整合社区资源、完善社区功能、解决社区矛盾、深化社区自治、促进各项事业健康和谐发展方面也能够发挥作用应当是民间志愿组织发展的重点。民间志愿组织与政府组织统一在公民社会中, 发挥民间志愿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有赖于政府还权社会转变职能、克服制度失灵与政策刚性, 有赖于公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法制环境的健全和完善, 这对于转轨制国家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社区建设需要除社区民间组织之外的更宽泛意义的民间志愿组织的参与。在职能转变、社区服务、公民教育等方面显著区分民间志愿组织与政府的不同角色, 才可能有效发挥民间志愿组织的功能。民间志愿组织发挥作用仍然面临一系列矛盾冲突, 其解决途径有赖于政府转变职能与公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社区建设,民间志愿组织,政府组织

参考文献

[1]、徐柳.我国志愿者组织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学术研究, 2008 (5) .

[2]、胡蓉.我国志愿者的激励机制探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 (1) .

8.社区党组织建设工作计划 篇八

关键词:社区社会组织;社区教育;作用;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同时指出,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方面明确提出了要求——“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开发社区教育资源”。

社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顺应了社会治理理念,从社区教育管理进化到社区教育治理,推进了社区教育多元主体建设,探索适合社区教育发展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这些都是社区教育管理创新的基本取向和路径选择,也是今后推进社区教育治理发展的目标追求和主流价值。

作为现实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社会组织也是社区教育的社会载体与重要社会基础。在此背景下,研究社会组织,探索其在社区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社区社会组织

徐永祥认为,所谓社会组织,是指不同于官办的社会组织(GONGO),也不同于社区文体活动团队类组织类型,更不同于以经济理性为宗旨的各种市场主体或市场要素(如经济类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教育、文化及体育等营利性机构),而是以追求社会理性,提供非营利的社会服务或社会支持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胡伶认为,一方面“教育社会组织是成熟的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为公众让渡出教育管理空间时产生,使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管理措施在微观层面得以贯彻。”由此提出了教育社会组织的概念。

另一方面,从社区教育实践来看,社会组织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民政局注册的,以枢纽型组织形式孵化社区文化团队,承接政府服务项目,进行文化养老、健康教育培训;另一种是社区文艺社团,例如书画社、舞蹈团等,带有较强的民间自发性质。

社会组织可以分为六大类,即事务类社会组织、服务类社会组织、志愿者活动类社会组织、文体活动类社会组织和适应居民服务需求的社区社会组织。这里所说的社会组织,特指参与社区教育的,满足居民学习需求的各类正式注册的专业社会团体,称之为社区社会组织。

二、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

长期以来的观点一直认为政府和市场“两驾马车”可以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需求,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市场通过“看不见的手”有效配置资源,提高效率;政府通过“有形的手”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但实践证明,仅有这两只手远远不够,特别是在社会问题凸显、社会治理难度日益增大的现阶段,政府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与社会携手合作,一方面创造条件培育社会组织,使之完善和发挥自身功能;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多方参与合作机制确立其社会治理主体地位,发挥其在社会管理新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共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在这种情况下,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

(一)提高了社区教育治理能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以往“社会管理”的表述提升为“社会治理”,体现了党对国家和社会治理规律认识的深化,将对我国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培育与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有效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让社会组织成为公共治理主体之一,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人与人的理解与融合、促进邻里的和睦与社区的和谐,有利于推进社区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社会组织紧跟社区教育创新发展理念,开创了提高社区教育治理水平的实践途径,提升了社区教育治理的科学化水平,弥补了政府在社区教育治理中的短板。

(二)丰富了社区教育的实践主体

政府单方面的力量不足以解决社区教育所有的管理困境并提供具有回应性和针对性的服务,所以必须依靠社会的资源和力量。社会组织的出现与发展正好弥补了政府管理的缝隙。随着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呈现常态化,為不同群体服务的社会组织,通过开发和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满足居民日益多样化的学习与生活需求,日益成为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主体之一,与各级教委、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市民学校等共同组成了社区教育的实践主体。

(三)提高了社区教育专业化水平

社区社会组织是各种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通过保持对社会需求以及环境变化的高度敏感和灵活变通,从而提供各种专业化和差异化的社会服务,满足日益多元化和异质化的社会发展和居民学习需求。社区社会组织工作者的专业性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的整体水平。

三、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的障碍与困境

虽然社区社会组织已经成为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主体之一,但仍面临许多困难,既有源自主体内部的,也有来自社会环境等领域的。主要体现在:

(一)对社区社会组织的认知度、认同度不够

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的范围广、难度大,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都来关注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发展创新的工作。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的法规建设相对滞后,缺乏相关的具体政策、配套措施,社会组织评估和激励机制还不健全,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同时,虽然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并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有部分单位和个人尚未认识到社会组织作为社区教育主体之一的重要性,依然将社区社会组织看作是非正规的团体,持不信任、不重视的态度,社区社会组织在参与和开展社区教育时困难重重,影响了社会组织的效力发挥。

此外,对社区社会组织认识与重视程度的差距也导致了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之间社区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二)社区社会组织自身能力不足

截止2015年11月25日,全国社会组织数量已超过 60万家,虽然社会组织在数量和类型上都有了较大突破,但是社会组织自身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理顺和完善。

一是内部组织建设不规范。很多社区社会组织,尤其是成立时间不长的社会组织不同程度地都存在着内部组织建设不规范、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有的虽已建立起各种规章制度,但只是为了应付上边检查的一种形式,而并没有真正付诸实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是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社区社会组织的非政府性、非营利性以及待遇等原因,因此很难吸引人才,不少社区社会组织的员工存在着素质偏低的现象,文化程度大多不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职业培训与指导。这些都影响到社区社会组织的长远发展。

三是缺乏诚信透明和自律机制。由于受社会信用体系的影响,社区社会组织的信用度难以建立,加之许多社区社会组织又不重视机构自律,结果导致诚信危机。缺乏了诚信,社区社会组织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必将受到影响。

(三)社会组织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互动不足

一方面,当前的社区教育实践依然是政府主导,教育部门推动,以社区学院为龙头,社区教育学校为主体,通过聚合社区各种教育力量,如学校系统、市民教育基地等,来实施各项社区教育活动。而社会组织由于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互动机制不健全,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尚未建立,授权合作或互动合作不充分,有些部门对社会组织的服务与管理传统思维定势没有改变,没有形成与社会组织协调互动的工作方式方法。造成的结果就是社区社会组织这一主体不得其门而入。

另一方面,许多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主要靠自筹资金、社会捐助、政府补贴和服务收费,经费来源不稳定且数额不多。资金的缺乏不仅影响到社会组织的再发展,而且就目前来说已经影响到社区社会组织设施建设,进而影响到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此外,政府对社区社会组织缺乏有效的监督,而社会对社区社会组织的监督也常处于缺位状态。

(四)信息沟通渠道不够畅通

社区社会组织由于缺乏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合作意识,没有自己的诉求表达途径,来表达自身利益和要求、切磋服务经验与技能以及交流行业信息,无法将自己的社区教育资源共享,也因为宣传不够而无法参与到社区教育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机构的发展,影响了社会政策选择中诉求表达的能力。

四、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创新发展的路径

(一)做好对社会组织的管理与建设

挖掘和培育社区人才资源,依托地域优势,组建各具特色的社区社会组织。在做好基本制度的统筹建设之后,应该允许各地区有一定的自主性,鼓励各地区社区社会组织在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组织管理等各方面发挥能动性。各地区从自己的独特性出发,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发展长期规划,围绕规划有序发展。另外,有必要加强对不发达地区社区社会组织工作的支持。

一方面,建立地区性的统一的年终评比机制,设立若干奖项。在此基础上,集思广益,建立辅助性激励机制,以年终评比为主形成全面的激励体系。另一方面,应该建立适当的监督和劝退机制,对表现持续不佳的社区社会组织应该有所监督或重新培训,保持队伍的先进性。

(二)加强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

虽然当前社区社会组织尚难以承担社区或街道乃至区一级的社区教育任务,但是在发动和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教育活动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要充分认识和引导好此类组织的发展方向。

合适的培训与指导能够提升社区社会组织服务技能和整体素质。尤其是区级的培训,各区差异较大,区级培训一方面宣传教育本区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树立自己的特色。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本地区社区社会组织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社会宣传能够帮助居民更了解社会组织,一方面能够吸引更多人加入队伍,提供人力资源;另一方面,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的提升也是稳定现有工作人员的有效手段。

(三)打造区域社会组织品牌

根据本地区社区教育特点,着力打造特色社会组织。可首先建立梯队推进机制,即对成立早、群众基础好、对外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社区社会组织,采取引导提质发展,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帮助其打造成为全国有名、全市示范、全区领跑的特色品牌型社会组织,通过培育打造,规范发展,使之变“无形”为“有形”,变“无名”为“有名”。

例如,江苏省南京市评选公布了2015年“十佳社区公益服务品牌社会组织”,主要包括助老类社会组织和儿童教育类等。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由社会组织创新的“月文化”特色项目成为全国社区教育品牌,在社区居民中知名度、影响力日益扩大。通过这些品牌社会组织的示范效应,让更多的人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同时也激励这些社会组织,进一步成为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的新生力量。

(四)开展交流展示,放大辐射效应

随着社区教育公共服务意识的提升,通过社区社会组织的学习交流和成果展示,鼓励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各种社区教育活动,扩大特色社区社会组织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政府直接购买社区社会组织的专业服务,为政府减负的同时,也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更科学、更丰富、更有效的教育活动。

总之,在社区社会组织如何参与社区教育创新发展这一问题上,要围绕“社区社会组织是社区教育治理的多元主体之一”这一中心思想,积极培育,发挥其作为新生力量在社區教育中应用的作用,为社区教育开拓新的途径和局面。

参考文献

[1]徐永祥,徐利文,徐选国.新社会组织:内涵、特征及发展原则[J].学习与实践,2015(7).

[2]胡伶.教育社会组织发展与教育行政职能转变[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3).

[3]刘蓉等,社会治理视角下的社区教育发展与探索——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6(2).

[4]中国广播网,基金会中心网统计:全国社会组织数量已超过60万家,网易财经[EB/OL].http://cache.baiducontent.com/c?m.

[5]北京社会建设网,首页——西城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门户网站[EB/OL].http://www.bjshjs.gov. cn/1/2010/10/09/23@3455.htm, 2010-10-0913.

[6]彭玲.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的策略分析——基于宁波市北仑区的实践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

[7]刘红燕.社区教育视角下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路径研究[J].成人教育,2014(5).

[8]蔡宜旦.“三元主体模式”下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5(3).

[9]孙奇琦,陈光耀.社区教育在培育社会组织中发挥的作用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7).

[10]曹卉,汪火根.创新社会管理的内涵与路径:基于社会组织的解读[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上一篇:失败的励志演讲稿下一篇:考研政治 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