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技术说课课件

2024-08-09

电视技术说课课件(共9篇)

1.电视技术说课课件 篇一

一、说教材

《技术的性质》是高中通用技术科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中的第二节,本单元作为《技术与设计1》的第一单元,是本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对后面知识的学习具有引领的作用,本单元的主题思想将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始终。在前面一节的学习中,学生感悟了技术的价值和魅力,对技术的含义有了一定的了解,懂得技术“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宗旨, 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本节重在介绍技术的5个主要性质,在介绍每一个性质时,课本都通过典型的案例来进行说明,这些案例都贴近生活实际,体现了科技的前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本节知识的掌握。

为了上好本节第一课时,我首先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能通过案例进行说明。

B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运用多种知识。

C理解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D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认识专利的作用及申请过程。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案例分析,理解技术的目的性即是技术“为人服务”的具体体现。

B通过讨论及案例分析理解创新是技术的核心所在。

C通过举例理解技术综合性及其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

D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讨论理解技术的两面性。

E通过模拟专利申请的过程,加深对技术专利性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技术性质的系统认识,树立经济、环保、伦理道德等意识,培养良好的技术素养。通过介绍技术发明和革新的典型案例,激发学生对技术创新的好奇心,树立自主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根据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理解创新对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技术素养作为本节的教学重点。

2、难点:由于学生刚刚接触通用技术这门课程,对科学和技术两个概念的区别还比较模糊,所以我把科学和技术的区别和联系作为本节的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劳动技术课程的延伸和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劳技课程中,课程目标较为注重基本工具的使用、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及基本态度的培养,技术的思想和方法较少,因此在高中阶段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加深,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技术修养,让学生更多地关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三、说教学方法

技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寻找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技术的几个性质,可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展示生活和生产中典型的案例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模拟专利的申请过程来提高学生对技术性质的认识,活跃课堂气氛。再通过网络、报纸等信息载体获取与教学有关的最新事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我采用案例切入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模拟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完成本课时的教学任务。

四、说学法

根据高二年级学生观察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强的特点,学生可采用收集和分析信息、小组合作探讨、研究性学习、课外网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法来完成本课时知识的学习。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树立理性地看待技术,道德地使用技术的思想意识。

五、说教学过程

1、温故知新:

在前面一节的学习可知,技术的价值体现在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等几个方面,技术的价值也反映了技术的几个性质,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技术的性质。

2、讲授新课:

我通过阅读案例、分析案例,补充案例,提问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完成新课的教学。

(1)技术的目的性:

学生快速阅读案例——“助听器的发明”,然后师生互动,教师提问,学生作答,说出助听器的发明的目的、解决的问题、满足人的什么需求,体现了技术的什么性质。再让学生举出自己熟悉的案例来说明某项技术的目的性所在(如电话机和电视机的发明分别出于什么目的等)。

(2)技术的创新性:

首先应当指出:①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②技术的发展必须要创新;③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的历程。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技术创新性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每一项技术创新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从而养成不畏艰难,刻苦勤奋的良好品质。

其次进行P12~13的案例分析,在些基础上讨论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的不同之处。然后让学生补充说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这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技术发明,再介绍我国神舟一号飞船到神舟七号飞船的不断改进,这是我国目前的一项重大的技术革新,通过对我国古今技术创新案例的介绍,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技术创新的深刻内涵,并从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3)技术的综合性:

①可先让学生先完成课本P14的“马上行动”,再通过这一实例来说明技术的综合性,可以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学生很自然的知道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为了加深认识,可以再补充技术专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需要综合运用哪些学科的知识。

②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本知识点是本节课难点,可以通过列表对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再让学生讨论列举一些科学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实例,加深认识。

③技术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接下来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技术与艺术,技术与工艺,技术与人文的相互关系。

(4)技术的两面性

首先指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可以让学生初步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技术。要求学生先分析P16“决定胎儿性别的技术”的案例,讨论这种技术给人们带来实用价值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我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让学生举更多类似的例子(例如变性人的出现),来说明技术的两面性,技术在为人类服务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正在挑战人类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

(5)技术的专利性

可以先要求学生阅读P17的“小辞典”,了解知识产权制度和专利制度,在些基础上再来分析课本上的案例,这样学生对专利的作用会有更好地了解。然后由学生分组来模拟专利申请的过程,以此活跃课堂气氛,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去阅读并了解专利申请的知识,对技术的专利性加深认识。

3、总结:让学生谈谈学习本节课内容的感受,通过相互交流,加强认识,培养和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4、课外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去了解技术的其他一些性质,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2.电视技术说课课件 篇二

本期关注赛项——优秀课件评选

优秀课件评选面向广大一线教师征集能够辅助教与学的课件、学件、积件、工具小软件等。该赛项提倡积件思想, 鼓励创新, 在第七届的赛项设置中又加进了对辅助学生观察和认知的全景图、教育游戏、互动性强的非网页式的学件、充满教学设计的精彩教学视频短片、帮助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型积件等给予额外加分的激励措施, 希望参赛者能够很好地把握。

本期我们就请评委缪亮针对在第六届NOC活动该赛项的评选中凸显的一个普遍问题进行分析与指导。

在第六届NOC活动“优秀课件评选”赛项的竞赛过程中, 我们欣喜地看到一线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术水平大有提高, 但同时也感觉到一些教师在课件制作理念、美学理论的应用、技术应用的合理性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比如, 在课件导航策略的设计以及相应的实现技术方面, 很多教师就缺乏系统的研究, 致使一些课件虽然内容很好, 但是由于导航系统设计的不足, 出现了程度不一的“信息迷航”

现象。

●典型表现

1.课件内容层次太多, 结构混乱

有些课件内容比较多, 但是制作者并没有仔细划分内容模块, 使得层次太多 (超过3层) , 导致结构逻辑难以理解。

2.没有提供帮助系统

一些课件没有提供必要的帮助系统, 不便于其他人的操作和使用。在课件复评环节, 由于没有帮助说明, 很多课件的亮点不能被评审看到到。

3.导航信息隐藏太秘密

一些课件的导航信息 (比如按钮) 隐藏在一些不引人注意的界面元素里, 如界面上的一个装饰元素可能就是一个导航按钮。这样的导航策略, 只有制作者本人明白, 其他人很难理解。这样不便于课件的推广和共享。

4.该隐形的导航元素没有隐形

比如, 对翻页按钮 (上一页、下一页) 的处理方法, 在首页和尾页没有分别隐形“上一页”和“下一页”按钮, 容易造成操作误解。

5.操作者容易迷失方向

比如, 在制作Power Point课件时, 设定了跳转导航按钮, 但是没有锁定单击转到下一张幻灯片的系统默认功能。

6.不能返回中心节点

由于导航策略失误, 有些课件在操作过程中, 制作者本人都不能返回到中心节点 (主控导航界面) 。

7.导航策略缺乏艺术性

有些课件的导航元素外观、颜色不统一;有些导航元素过分吸引人的注意力, 反而影响了整体内容的表现。

●导航策略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优秀的导航策略设计, 可以使多媒体课件结构层次清晰、操作简便, 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对此, 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1.设计合理的课件层次结构

在规划多媒体课件时, 主要使用的是结构化、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方法。具体设计方法是, 根据课件的内容, 将其分解为一个课件主控模块和几个课件功能模块, 如果需要, 将课件功能模块再细化为几个功能子模块。课件主控模块用来控制和调度各个课件功能模块的播放, 各个课件功能模块具体实现相应课件内容的展示。这样“化大为小、分而治之”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可以使课件的制作变得容易。

在利用Flash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可以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模块, 每个模块制作成一个影片剪辑元件, 将每个影片剪辑分别放在一个关键帧上, 并用stop () 函数控制影片剪辑不自动播放。再通过在交互按钮上定义gotosndstop () 函数来控制影片的播放, 从而实现课件内容的交互控制。也可以将每个模块制作成独立的场景, 利用场景跳转函数来实现各个课件模块之间的导航。还可以将把每个课件模块制作成独立的Flash影片, 最后利用loadmovie () 函数实现各个课件模块间的相互调用。

2.提供帮助系统

多媒体课件应该能随时提供帮助, 帮助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整个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说明, 包括课件的结构、操作方法等;另外一种是对某一个导航节点提供的帮助信息, 比如可以使用移到按钮或图标上出现文字提示或声音提示, 说明进一步操作将产生的效果等。

3.信息隐形

“信息隐形”就是将不常用的或者在一定条件下才使用的导航元素暂时隐藏起来, 或者让它们暂时失效。只有在需要的时候, 或者条件满足的时候, 才将这些导航元素向用户开放, 让它们显示或者有效。这样可以避免用户的误操作, 让用户按照设定好的导航策略进行操作。

在用Flash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导航元素 (导航按钮或者菜单) 一般可以设计为按钮元件或者影片剪辑元件, 比如可以利用按钮元件的enabled属性设置按钮是否失效, 当enabled为0时, 按钮失效, 当enabled为1时, 按钮有效。还可以利用按钮元件的visiable属性设置按钮是否可见, 当visiable为0时, 按钮不可见, 当visiable为1时, 按钮可见。

4.导航的艺术性

美术理论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时具备很重要的作用, 美学不是抽象的概念, 它是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的一项工程。在进行导航设计时, 导航元素的颜色搭配、导航元素的空间摆放关系、导航元素和周围其他课件内容的协调等具体的艺术手段, 可以增加多媒体课件的人性化和美感, 更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

在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导航系统时, 要尽量对导航元素设计统一的外观和颜色, 并且能自然地和其他课件内容融合在一起。导航元素要能引起操作者的注意力, 但是不能过分花哨, 以避免影响主要课件内容的展示。

5.考虑课件类型

多媒体课件的类型很多, 比如课堂展示型、自主学习型、练习型、网络课程型、智能游戏型等。不同的课件类型, 导航策略的设计以及实现技术也不同。因此, 在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导航系统时, 还要结合课件类型这个因素进行导航策略的选择和应用。

3.《雷雨》说课课件 篇三

一、记者导入,激发兴趣

记者(教师):道德电视台,道德电视台,各位观众,我是记者良心,我现在是在道德法院,今天将在这里公开审判大家关心的周朴园一案。到底结果怎么样,我们将拭目以待。下面请导播把信号切入现场。

二、历史再现,寻找证据

法官(学生):现在开庭。为了便于了解当时的真实情况,本法庭通过时空技术追寻历史。下面当庭再现。(学生表演话剧《雷雨》)

三、法庭辩论,各执一词

法官(学生):现在是法庭辩论阶段,请控方发言。

控方(学生):法官大人,各位陪审员,各位观众,今天站在这里,我心情很激动。刚才法庭再现历史,让我们看到了被告人性最丑陋、最阴暗的一面。如果这样的人不受到惩罚,那么,天理何在,情理何在,法理何在?

辩方(学生):我反对,法官大人。我反对控方对我的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法律讲究的是证据,而不是无端的攻击。

法官(学生):反对有效,请控方注意措词。

控方(学生):是,法官大人,我只是太激动了。我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被告罪行的确令人发指。

请大家来思考一下30年前,我的当事人为什么会在大年三十风雪交加之夜离开周公馆?这是被迫的,完全是拜被告所赐。被告引诱欺骗在前,抛弃在后,而被告为了金钱、地位而视血浓于水的亲情于不顾。仅从这一点看,被告难道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道德败坏、无情无义之徒吗?

辩方(学生):法官大人,各位陪审员,各位观众,我不得不佩服控方声情并茂的陈述,但我很遗憾,控方的认识有失偏颇,认为我的当事人无情无义,这是不公道的。

在这里,我也想向在场的观众朋友提个问题:30年前,我的当事人和原告是真心相爱的。我的当事人虽然出身封建家庭,但他出洋留学,受过新式教育,和一个下人丫鬟相爱是完全可能的,而且这是我的当事人纯洁的初恋,岂是控方所说的“引诱欺骗在前”? 恰恰相反,我的当事人对被告却是真心的,30年前的两位小公子即是最好的证明!

控方(学生):请问辩方,如果如你所言,那么,被告为什么会在大年三十之夜、风雪之中将原告无情地赶出公馆,逼迫我的当事人无奈之下投河自尽?

辩方(学生):问得好!其实这是世人对我的当事人的误解。究竟是谁将原告赶出去的?让我们来看一个证据:“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带走的。”诸位,请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原告说是“你们”而不是“你”?这说明连原告也承认不是我的当事人赶她出去的。其实我的当事人并非同意这样做,只是家教严厉,父母之命不敢违抗,这说明了我的当事人也是被逼迫的,被告和原告同是天涯沦落人!

其实我的当事人一直没有忘记原告。30年来,派人寻找原告的坟墓,当年房间的摆设没有改变,仍然摆着原告的照片,就连原告的生日也铭记在心。请大家设想一下,如果不是有极深的感情,一个人能30年、一万多天如一日吗?

控方(学生):精彩,巧舌如簧!是否真如辩方所讲的被告对原告是真情实意的?让我们再来见识一下被告30年后的种种情态。

控方(学生)出示投影仪。

周:(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责问)

周: 谁指使你来的?

周:(冷冷地) 30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稳住)

周: 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旧事又何必再提呢?(哄骗)

保留家具,熟记生日,习惯关窗。

拿出支票(平息)

由此可见,周朴园的怀念是虚假的,他只是怀念过去那个跟他没有任何利益冲突的鲁侍萍,因为原告活着的事实本身潜伏着毁坏他的名誉和家庭的危险。怀念带来的欣慰,毕竟远远比不上切身利益的分量。于是,他又一次斩情绝爱,想用钱来打发侍萍,并规定“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回到周家来”。怀念之所以能转化为绝情,动力就在于他内心极端的自私。

法官(学生):法庭辩论阶段结束,下面请控辩双方作总结陈词。

控方(学生):法官大人,各位陪审员,今天,我们心情沉重,因为在被告身上折射出我们人性中不该有的东西:残忍、冷酷、虚伪、极端自私。为了还我当事人一个公道,我请求法庭判被告罪名成立。谢谢。

辩方(学生):法官大人,各位陪审员,长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对我的当事人存在误解,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情深义重的周朴园。希望法庭能还我的当事人一个清白。谢谢。

四、休庭合议,随机采访

法官(学生):下面请陪审员退席合议!

(趁合议时间,记者进行随机采访)

法官(学生):各位陪审员有结果了吗?

陪审员代表:对不起,法官大人,我们还没有结果。

法官(学生):鉴于陪审团没有结果,本法官宣布,周朴园一案择日再审。退庭。

记者(教师):各位观众朋友,今天的“道德在线”就为您直播到这里,我们会继续关注周朴园一案,谢谢您的收看,下期节目再见。

五、作业布置:深入探讨

4.数控说课课件 篇四

数控机床是按照事先编好的程序指令自动运行加工零件的,而编制数控程序的依据是数控加工工艺规程。《数控加工技术》主要解决的就是数控加工工艺的问题,只有学好数控加工工艺才能够准确快速地编程,因此《数控加工技术》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所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骨干课程。

数控加工包括数控车削加工和数控铣削加工等内容,其中数控车削加工最具代表性,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必修内容,它同样遵循着先制定加工工艺再进行编程的工作步骤,可见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制定是一项关键技能。

教材中为配合讲解所选择的零件图样比较复杂,而且需要对基点坐标进行计算,这对初学者来说十分繁琐。所以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进行了一些处理,改用了一张螺纹小轴零件图样,这张图样的结构简单而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适合该部分的入门教学。

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对这部分的要求是学生可以制定简单轴类零件的数控车削工艺规程,能够填写工艺卡片,这正真是企业要求中职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加工工艺的制定对于初学这来说比较困难,除了要有一定的加工经验,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根据以上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制定过程。

技能目标:能够根据工作页的指导制定出螺纹小轴的工艺规程,填写工序卡片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制定工序顺序的时候由于缺少工作经验,经常会出现加工工序安排不合理所以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是:

重点: 螺纹小轴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制定过程。

难点:制定零件的加工方案,合理安排加工顺序。.

二.教法分析:

学情分析: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适宜在现实的工作过程中建立概念。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了刀具、夹具、和数控加工方法的相关内容。这为本节课学生独立完成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制定打下了理论基础。

根据学生上述特点,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主要运用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教学法,通过按照企业真实的工作过程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学生为中心使其在学习中建立工作过程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教学法的基础上运用讨论法,在部分环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使每个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学法分析:

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要求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本节课我主要运用结构式指导法,通过资讯收集、决策制定、计划安排、任务实施、任务检查、评估反思完整的工作过程安排,使学生领会完成现实任务所依据的科学程序,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和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上述课程设想,在课前做了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上课地点选择数控模拟机房,在机房中有完善的多媒体设备,可以进行课件演示和工件仿真模拟加工。将学生分组,选出组长。事先开发指导任务完成过程的工作页,每组分发一张空白数控加工工序卡片。课前还准备编制好的加工程序,在任务检查的环节,为学生演示。

基于制定该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工作过程安排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设计的学习情景为资讯收集-分析图纸、决策制定-选择工装、计划安排-制定加工方案、任务实施检查-验证结果、评估反思-巩固提高。下面我对这五个环节展开说明。

资讯收集环节-分析图纸:

利用多媒体广播的方式下发零件图纸,简明扼要地阐明本节课的任务和目的以及完成任务的过程,强调最后要按照学生所编制的工序

卡片用数控模拟仿真系统加工零件,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然后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图纸,按照工作页所提供的步骤完成工作页中关于零件结构、材料、尺寸、公差、和相关技术要求等加工信息等的收集。这是为后续选择工艺装备、安排工步顺序和确定切削参数做准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流动指导,同时观察记录典型的现象,为后续反思做准备。

决策制定-选择工装:

接下来进入决策制定环节,工艺装备的选择在工艺制定中是一个重点问题,它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质量,学生要根据前面所学的刀具、夹具、量具的知识确定加工零件所需工装的问题。

在这个环节中仍然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对于这个部分的工作页内容我设计为多项选择的形式,让学生选择要加工螺纹小轴这个零件所使用的工艺装备。通过工作页的提示,使学生对前面知识有的放矢进行回顾,并尝试实际应用。

学生独立完成这部分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小组讨论,目的是通过讨论统一认识,修正个别错误的决策,得到正确的决策,这样既实现了本节课的情感目标,同时初步突破工艺制定中工装选择这一重点问题。

计划安排-制定加工方案

这一环节学生需要协作完成工序卡片的填写,初步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为此教师需要在学生操作前讲解工序卡片填写的要求.考虑学生是初学的情况,在这部分工作页中我提供了螺纹小轴所需加工工步,而且将工步顺序混乱排列,要求学生通过讨论运用排序方法将加工内容填写到工序卡片上,同时根据教师提供的切削参数的工具表和给定的经验值查出各工步的切削参数。因为切削参数的选择多数是指导性意见,在实际加工时要根据现有的生产条件而定,本节课只介绍给学生确定切削参数的方法和常用的切削用量经验值。

这样做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工作页的指导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完成知识的学习和构建,尝试对本节课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自我突破。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在确定工步顺序时学生容易出现加工工步安排不合理的现象,这样直接导致加工零件不合格。当教师

指导时发现学生出现类似问题可以进行及时纠正,也可以暂时沉默,在实施检查环节作为错误实例,进行系统纠正。

任务实施与检查-验证结果

计划安排环节完成后,我让部分组长的汇报工序卡片填写内容,教师做好记录,暂不做点评。接下来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案例进行仿真演示和评价性讲解。针对螺纹小轴零件图学生安排工步时容易出现典型的错误有两种:

案例一是没有按照先加工基面的`原则安排工步,这样加工会导致零件长度尺寸不合格;

案例二是先加工螺纹,后加工退刀槽,这样安排工步导致螺纹尺寸不合格,甚至会产生撞刀现象。

为了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我按照这两种加工方案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在数控模拟仿真系统中为学生演示。经过我的引导分析,学生对该零件的加工过程安排更加清晰了,同时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为在学生反思环节的最终自我突破提供递进式的依据

评估反思-巩固提高:

这个环节我设计为学生自我反思为主、教师点评为辅的原则。首先请每组一名代表,结合教师点评的两个案例对本组的工艺的制定进行自我反思,说明错误产生的原因,然后根据学生的反思教师进行补充性点评。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主要通过自我批评认真反思,强化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并实现重难点的最终自我突破。

最后教师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本节课的从咨询到反思的各个环节与实际工作的紧密联系,梳理和强化本节课的知识目标。重申工装选择和工序顺序安排的原则,阐述系统性错误的原因,强化对本节课技能目标重难点。点评各组的表现,突出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最后布臵下次的任务思考题:分析该零件图的内容,应选用什么数控机床进行加工?这道题既可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又可以引入下节课的任务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的制定。

5.日本说课课件 篇五

日本说课课件

一.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来源于中学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

日本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中的第一个国家.通过学习日本,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对后面的区域地理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2.教材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

了解日本多火山地震的特点及其成因。

了解日本的加工贸易经济与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日本自然特征和工业分布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通过对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分析,培养学生探索地理事物因果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吸取日本经济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应用于我国的经济建设。

通过学习日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加深对可持续发展协调人地关系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七年级学生对地图的分析、比较能力以及对区域地理的学习程度。 重点:

日本的主要自然灾害及原因。

日本加工贸易发达的原因及工业布局的特征。

难点:

日本的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根据青少年生理特征而言,七年级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我将适时的运用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增强知识的直观性。

由于青少年的思维发展是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这一特点,我会通过直观的图形,图表,将抽象的地理事物表现出来,变难为易,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结合本节课活动设计多,活动拓展性强的特点,我会采用活动探究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科学探究能力。从而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活动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在课程的开端,我会先向学生播放一段日本的宣传片,这是日本官方对于其文化以及自然景观的宣传片。通过视频,使学生对日本的插花、茶道、风景、民居、礼仪、服饰、舞蹈、食物以及民族节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让学生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沉浸在具有浓郁色彩的日本民族文化中。从而导入新课的学习——日本。

在教材分析中,我们已经提过,日本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中遇到的第一个国家,所以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教师要时刻伴随着对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 首先,我会给出一幅世界地图,让学生从世界的角度去看日本,明确日本的地理位置,相邻国家和海洋,国土的大致形状。从整体上把握日本的基本概况。之后,进入本节课学习的第一部分: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让学生观察日本的地形图,在观察的同时,思考我所给出的几个问题:1日本的领土主要有那几部分组成?2日本的海岸线具有什么特点?3日本的地形特征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观察,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在学生思考结束后,我将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的观察结果,与学生共同总结出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随后,我会重新给出一幅世界地图,让学生注意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同时回忆我们在上学期所学过的海陆的变迁中板块运动的相关知识。并在六大板块示意图中标注出日本的地理位置。运用板块运动中地壳的变化,联系日本所处的地理位置,分小组讨论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我会在听取学生的.答案之后,进行知识的归纳,进而得出结果,即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地壳比较活跃,因此,多火山地震。

之后,通过日本95年神户地震的震后纪录片,使学生认识到地震对人类生产、生活所造成的严重危害,从而了解到防震减震措施的重要性。紧接着,让学生通过日本防震日的防震演习及日本传统民居建筑的图片和材料,增强学生防震减震的意识。最后,通过我所收集到的学校避震措施,进行简单的现场演习。

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温故而知新”,建立起知识的新旧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探索地理事物因果关系的能力,同时,完成对教学重点一的学习任务。

接着,进入本节课学习的第二部分: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相关图片的比较、归纳和总结,得出结论。即,使学生通过感性的对图片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对知识的归纳。为符合初中生有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度这一特点,我将采用“提出问题——地图分析——教师引导——得出结论”的流程,来进行教学。

首先,让学生回忆在平常的生活中,所注意到的在我国市场上行销的日本产品。然后,通过我所给出的图片,认识日本著名的品牌。再结合日本的人均生产总值、在国际金融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外汇储备在世界的位次等方面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日本的经济发达,是世界经济强国。

紧接着,我会给出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地示意图和日本进口的主要工业原料所占的比例图两幅图,让学生进行分析,从而认识到日本是世界工业原料的进口大国,而造成日本大量进口的原因,则是因为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贫乏。按照相同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日本主要产品的输出地示意图以及日本主要产品占世界市场的比例图,自主学习,从而分析出由于日本国内市场狭小,造成工业品大量出口,成为出口大国。通过对四幅图的综合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得出日本加工贸易经济发展的特点:对外依赖严重。

之后,就进入日本工业分布的学习部分,先让学生观察日本的工业分布图,按照之前的方式,带着问题去思考:1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那些地方?2为什么要分布在这些地方?3在图中明确横滨、名古屋、神户、大阪和东京的具体位置。在学生观察之后,教师通过演绎法,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课程进行到这里,日本的自然环境和加工贸易经济已经学习完毕。我会通过

“日本的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哪些?”这样一道题目,完成对前两部分知识的结合和梳理,从而,解决本节课的学习难点问题。

这一部分的学习,主要是对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锻炼,让学生可以全面具体的看问题。同时,在日本的经济发展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应用于发展我国经济建设。

最后,就进入对日本文化的学习部分。有人说,日本的文化好比一个茶壶,里面装有茶水、咖啡、白兰地。这句话形象的说明了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此部分的学习,较前两部分而言,容易许多,我将采用讲授法和展示图片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以及中日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通过此部分的学习,首先让学生掌握日本文化的形成原因:一方面日本民族构成单一,造成其文化具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另一方面由于进出口经济发达,造成其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具有强烈的现代气息。其次,使学生从长远的历史角度看待中日关系,从而促进中日的友好发展。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我没有过分的强调,侧重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学会分析于合作。同时,运用视频和图片,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

六、说课综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首先让学生掌握本节教材的知识内容,对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其次,使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以后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

6.电视技术说课课件 篇六

一、科学性

美“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本质美及其内在规律的真实反映”[1]。优秀的课件首先要体现出教学知识的客观规律和理性概念,即科学理论内在的结构美和逻辑美。

1. 精心选材,展现结构美

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信息量比传统课堂信息量大,但是制作课件不是克隆教材,如果制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提炼,大量堆砌教科书内容,重点不突出,不仅不能有效传达教学信息,反而会加重学生认知负担,所以制作多媒体课件前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心选材。在这一设计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将帅的角色,思考着怎样行军布阵才能发挥最强战斗力的问题。优秀的课件应该是知识的凝练和信息的浓缩,如在制作小说《小男孩》的课件时,考虑到原文比较长,笔者先通过“温故知新”板块复习小说三要素,使学生对教学重点心中有数,再以简洁的语言梳理情节,让学生迅速把握全文脉络,辅以电视剧《孽子》的片尾曲《追忆》和一张衣衫褴褛的男孩对流浪狗说“你想家了吗?”的图片,对学生施以视听双重刺激,从而自然地引出小说的主题。精心选材,简洁明了的结构,能够避免过多的文字阅读干扰学生的感知。

2. 巧妙布局,追求逻辑美

多媒体课件是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的产物,教师必须善于整合各种教学信息,按照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顺序,巧妙布局,从而整齐有序地展示和表达教学信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设计课件的过程就是虚拟上课的过程,其流程仿若课堂授课。因此在处理不同的教学信息时,要做到教学内容安排疏密相间,知识传递节奏把握张弛有度,课堂流程起承转合过渡自然,尤其要注意各组成部分前后风格上的一致。如笔者在制作《出师表》一课的课件时,一开始用4张图片还原诸葛亮的一生—“古隆中”“白帝城”“五丈原”“武侯祠”,引出作者及写作背景,让学生初步了解诸葛亮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感人事迹,为新课学习提供知识储备,最后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插曲《卧龙吟》,让学生再一次感受诸葛亮的一片忠心。课堂教学前后响应,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印象。

二、实用性

教育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的学习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优秀的课件必是实用的,必须操作简易、富于实效,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1. 以师为导,追求简易实效

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承担着教学的设计者、学习的倡导者、课堂的组织者的角色,课件应成为教师的助手而不是负担。首先,课件内容要有针对性,富有实效性。在设计课件之前,教师要深入把握教材的重难点,选择能使抽象、深奥的知识直观化、简单化的教学方式,避免不必要的信息嵌入,增加额外的劳动。也可以先起草文字稿本,有了“设计蓝图”,就不至于盲目“施工”。毕竟教师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如果一个课件须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就与设计的本意相左;如果一味追求形式而轻视内容,“美”而不好“观”,又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其次,为便于教学,课件的操作要尽量简易,如把教学内容模块化,设置好各板块间的灵活转移控制,包括前后翻页,超链接的转换等,在操作页面上设置明显的菜单和按钮,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

2. 以生为本,重视情境结合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良性互动过程,师生在交往中要“去自我更新,去成长,去不断生成,去爱,去超越孤独的内心的自我牢笼,去关心,去倾听,去给予”[2]。在课件制作时,要有“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自主能动地完成知识的建构,选择和创设能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能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知识情境。因此,图片和音乐等情境的设置应与文章内涵一致,实现知识与心理上的连贯。如设计《〈论语〉十则》,用王菲的《幽兰操》导入新课,琴曲似诉似泣,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孔子怨愤感伤的内心世界,寄托了如兰草一般的高洁志趣,既是优美的咏兰诗,也是幽怨悱恻的抒情曲。了解了这一背景,伴着歌曲营造的氛围,学生的积极回忆很容易被唤起。

三、艺术性

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在传递知识的同时,还能满足人们审美方面的需要,这样的课件也能像一件颇具吸引力的艺术品,让人玩味不已。

1. 声形俱佳

通常课件的构成元素主要是静态元素和动态元素,静态元素包括文字和图像等,动态元素包括视频和音频等。这些元素要相互依赖,若能令其默契地配合,便能使课件发挥出良好的能效。优秀的课件,要有能启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思维共鸣的场景,还要有能触发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构建的解析性的演示画面。完整的课件通常由三部分组成:用以导入的片头,包含教学重难点知识的主体,作为总结的尾页。其中,片头部分是课件的“门面”,精心装点的门面,能吸引人兴味盎然地走入知识的殿堂。如《再别康桥》的课件可以用美丽的剑桥大学作点缀,《水调歌头》则用明月高楼作封面,西湖断桥就是《钱塘湖春行》的最好“招牌”,这些片头都与诗歌的题目契合。主题内容用古香古色的背景,使整个画面清新淡雅,给人一种和谐美。介绍徐志摩时,用《人间四月天》展现诗人的浪漫气质;添加节奏舒缓的古曲音乐,学习苏东坡的词,让人感受诗歌内在的情感律动;岳飞墓的景观又为白居易诗作的教学增添不少人文气息。这样合理地加入一些图画和音响效果,不仅可以更好地传达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文学素养。

2. 雅俗共赏

课件设计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将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感受及情感经验熔铸于课件情境中,传导给学习者,调动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能够唤醒或启迪智能的某些线索,使其产生情感共鸣,并形成认知活动的过程。因此课件的设计既要注重学科的特点,又要关注学生的实际,形式上不能千篇一律。如诗歌课件可以制作得空灵一些,散文课件制作得精致一些,理论性强的文章应该简洁一些,抒情性强的不妨华美一些。上课时学生比较活跃的,可以采用线索清晰、内容简单明了的课件,不以过多的视听信息干扰教学;课堂比较沉闷的,不妨选用新奇的图片去舒缓学生听课的心理压力。如果我们把教材比作人的脚,用鞋子指代课件制作,教学内容各不相同,不能提供一个尺码、一种式样、相同材质的鞋子给所有的教材穿,而是要根据不同的脚、不同的气色、不同的需求提供不一样的鞋。设计者应是细心的“鞋匠”,做到因人 (学生) 而异,因 (教) 材施教,这样才能实现课件的“雅俗共赏”。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和技术美学理论的出现, 给我们教学质量的变化提供了新的契机, 自觉运用技术美学原理设计教学内容精湛、丰富、严谨的课件, 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其陶冶、教化的教育功能, 推动语文教学的革新。

参考文献

[1]李亚青.关于科学美学的若干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 2005 (23) :57-60.

7.白鹅说课课件 篇七

《白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重点表现白鹅高傲的性格特点,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初步模仿进行练笔。

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2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本课的的教学重点为: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是: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四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境设置法、以读代讲法、点拨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习,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学习,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堂。

三、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用五个环节来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引领全体同学背诵古诗《鹅》,想象描述鹅的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面进入文本做好了铺垫)。随后揭示课题,顺势进入第二环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在学生自读自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说一说:读了课文,这只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课件)

三:细读课文 深入探究。

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能读书。鉴于此,在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围绕“从课文的哪些地方面看出白鹅的高傲”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老师适当点拨第二自然段的作用,它不仅连接第一段的内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几方面写出了鹅高傲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仔细研读白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的句子。引导学生用“边读边说”的方式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根据学生喜好相机引导点拨,精读一部分,让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这既是读中感悟的研究结果的呈现,又是自然的思维与说理的训练。然后引导学生品读词句,组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及教师的点拨,让学生在语言文字学习中体会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在描写白鹅叫声部分:通过“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等词语十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白鹅叫声的特点,作者完全把鹅当作了人来写,是多么生动有趣啊!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词语,用手腕模仿鹅厉声大叫的样子,动笔写下批注。(学习习惯的培养)从这些词语当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读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读?

这样设计教学,调动形象思维参与解读文本,从形态、声音理解和感受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既培养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又丰富了语言积累,帮助学生清晰明快地理解了文本。

在写白鹅步态的部分: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白鹅步态的特点?交流反馈,体会作者通过鸭和鹅比较的方法突出鹅的步态特点。从课文写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以及鸭“步调急速、局促不安”等词语中,想象出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并演一演。改变学习方式,变静止的学习为动态的表演,富有创意,进一步感悟作者观察的细致和用词的准确,运用对比、拟人来突出特点的表达方法;多种感官的参与在师生合作学习中获得愉悦的体验,提高效率。

白鹅吃相的部分出自学提示:1、己的话说说鹅吃饭时的高傲表现在哪里?2、朗读第6段找出描写狗、白鹅和人的不同表现,用不同的符号画在文中。说说你的体会。根据学生反馈小结:鹅的“缺点”其实也是作者所要赞美的优点。这种明贬实褒的写法就是反语。除此之外,还用了拟人和对比。作者这样写。既突出了鹅的特点,又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

在一系列的“读、悟、议、赏、再读”,让学生加深了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四:积累词语迁移运用

1、背诵喜欢的部分

8.会计说课课件 篇八

1、理解会计分录的概念及其要素。

2、熟练掌握编制会计分录的基本步骤,并熟练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的编制。

过程与方法目标:

根据所学会计分录相关知识,提高处理工业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初步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增进对会计业务的理解,。 2、体验分类法是学习会计分录的一种重要方法。

教学重点:

会计分录编制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

复合会计分录的理解与编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课件展示)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及账户结构。

1、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2、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师]首先大家来说一说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看哪一位同学说得又对又快又好。

[生1] 回答借贷记账法的概念: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记录和核算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师] 请同学们对这位同学的回答进行评价?

[生] 回答正确。

[师] 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是怎样?

[生2] 资产类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负债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师] 刚才这位同学回答得是否正确?为什么?

[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对、有的说错并回答的他们的理由。

[师] 课件展示:点评刚才同学们所回答的情况,强调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结构的关键点所在。

[师]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什么?

[生3]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学生哄堂大笑

[师]大家觉得他回答得很好笑吗?那请你们说说自己的见解。

[生] 学生齐声大喊:“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9.电视技术说课课件 篇九

教材分析

看组合体视图既是机械制图教学中的重点, 又是机械制图教学中的难点。如图1所示看图是由图到物, 2D到3D相互转换的抽象思维过程, 采用Flash课件制作看图的动画过程, 形象生动, 快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强化了学生构思物体的能力。

看图过程和动画设计

(一) 看图过程

旋转归位

使V面保持不动, 将俯、左视图所在的H、W面分别绕X、Z轴旋回到三个投影面相互垂直的原始位置。

投射线投射

由各视图向空间引投射线, 即将主视图上各点沿投射线向前拔出, 将俯视图上各点沿投射线向上升起, 将左视图上各点沿投射线向左横移, 直至同一点的三投射线相交。

物体再现

空间三投射线相交的点即是物体上所有的点, 将各点连线即得物体的形状。至此完成看图的整个过程。

(二) 动画设计

结合看图过程, 利用动画完成投影面的旋转, 投射线的投射及物体的再现, 并通过按钮实现动画的播放和停止。

flash动画技术

制作Flash

动画应具备五种重要的元素, 那就是场景 (Scene) 、图层 (Layer) 、帧 (Frame) 、组件 (Symbol) 和剧本。在动画制作方面主要是逐帧动画、形变动画、运动动画、色彩动画和遮罩动画。在交互方面可以采用按钮和基于Actionscript脚本语言的行为动画。下面先介绍一下制作机械制图课件常用到的几种动画技术及特点。

逐帧动画

在Flash制作中, 一帧对应着一幅画面, 逐帧动画就是改变连续帧内容的过程。即每一帧的画面都会有所变化的动画 (如图2所示) 。动画的制作帧代表着时间, 不同的帧即不同的时间, 画面随着时间的推移逐个出现, 就成了动画。当然, 由帧组成的动画是通过时间轴面板实现的。本例中的整个看图过程共用了130帧完成。应该说帧越多, 制作的动画效果连续性越好, 越细腻, 给人的感觉就越逼真。但是利用逐帧制作动画, 工作量相对会比较大。

形状补间动画

形状补间动画是指形状逐渐发生变化的动画, 一般称为变形动画。在Flash中, 只需创建关键帧上不同形状的对象, 在两个关键帧上设置了形状补间动画后, 即可产生中间一系列的变形。变形动画的对象, 主要是直接在工作区中绘制的图形。如果要对其他元件、成组对象、文字对象和位图对象进行变形动画, 则需要将其分离或取消成组后才行。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形状补间动画在运行过程中形状的变化可能会散乱, 这时需要把指针指到第1关键帧上, 利用修改菜单下的形状选项中的添加形状提示进行变形前后位置的标识。

运动补间动画

运动补间动画中使用的对象是元件、成组后的矢量图、可编辑文本或其他导入的素材对象。利用运动补间, 可以使上述对象产生位置、大小或旋转的动画, 对于导入的元件还可以产生颜色的变化, 如淡入、淡出的动画效果。运动补间在每层中只能用于一个对象, 如果需要在同一个文件中实现多个不同对象的运动, 可以使用多个层来实现多个对象的运动补间。

基于机械制图课程的特点, 制作的动画多数是让图形对应的元素规范地旋转、移动、缩放, 为了保证变形前后对图形的要求, 我们常采用形状补间动画完成。

动画的制作过程

(一) 素材的收集与准备

动画需要的素材如图3所示, 主要包括背景图片、按钮、三投影面、立体图及其对应的三视图。其中, 背景图片、按钮、三投影面可以在Flash界面下完成, 而立体图及其对应的三视图, 由于Flash绘制3D图及规范的2D图的功能相对较差, 所以, 我们可以利用绘图软件进行造型、画图, 然后将其图片以元件的形式存放到Flash库中。

(二) 动画制作过程

三视图及投影面的旋转归位

对于本例中的投影面旋转归位既可以利用逐帧动画完成又可以利用形状补间动画快速完成。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利用形状补间动画特作的过程。首先, 如图4中在时间轴上插入V面、H面和W面3个层, 将指针指到第1关键帧上创建已分离的投影面及主、俯、左视图;其次, 在相应层上的第45关键帧上创建变形后的图形, 即利用变形面板中的倾斜命令将俯视图旋转-60度, 将左视图旋转42度 (如图5所示) , 将它们与主视图对齐;最后, 利用形状补间动画完成两个关键帧的动画过程。拖动时间轴观察动画效果, 发现中间的变化过程出现了不规则的变形, 这时需要把指针指到第1关键帧上, 利用修改命令下的形状中的添加形状提示, 如图4左视图上的呈黄色的a、b、c等提示符号, 将这些提示符放置在图中的端点位置处, 然后再将指针指到第45关键帧上, 这些提示符号此时呈绿色叠在一起, 依次选中, 调整到其在变形前后的对应位置上。

投射线的投射

如图6所示, 首先, 在时间轴上再插入V面投射线、H面投射线和W面投射线3个层, 将指针指到第46关键帧上, 在旋转归位后的主、俯、左三视图各线段的对应端点上画短线, 以表示投射线初始状态;然后将指针指到第80关键帧上, 利用Flash的任意变形工具, 将短线拉长到指定位置处, 最后利用形状补间动画完成动画制作。

物体再现

如图7所示, 在时间轴上插入立体图层, 将指针指到第81关键帧上, 将元件库中的实体图片调入场景中, 与三面空间投射线的交点位置对应。为了形象地体现物体的再现过程, 先将第81关键帧图片颜色的Alpha处理成50%, 使图形变淡;然后在第110关键帧处将图片颜色的Alpha处理成100%, 使图形清晰起来。

动画播放

整个动画的制作过程基本结束, 我们还需要设计控制动画播放的环节, Flash给出了按钮和程序控制, 这里采用了按钮的控制方式。我们可以从公用库中选择按钮的形状。如图8所示, 在时间轴上插入按钮层, 在第1关键帧上, 将按钮调入场景中。然后对按钮进行动作设置, 这里我们应用flash中简单的Actionscript脚本语言设置按钮动作。

应用Flash动画技术制作的机械制图课件, 能够做到图文并茂、生动活泼、高度交互, 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十分有效。笔者结合《看组合体视图》的Flash多媒体课件制作, 介绍了在制作机械制图Flash课件时常用的动画技术和制作过程, 并对逐帧动画、形变动画、运动动画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信对机械类课程Flash课件的制作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丁紊英, 孙晓红.物理教学中Flash课件的制作方法与技巧[J].雄坊学院学报, 2004, (2) .

[2]金大鹰.机械制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109.

[3]樊素琴, 杨慧军.用Flash制作简单动画[J].山西电教, 2006, (4) .

上一篇:五年级经典诵读和好习惯活动总结下一篇:湖南省河道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