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印发)

2024-10-03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印发)(精选12篇)

1.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印发) 篇一

河南理工大学文件

校教„2008‟36号

关于印发《河南理工大学

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校属各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已经第96次校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八年十月八日

河南理工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

(试 行)

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为做好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领导

1.学校成立“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遴选工作小组,负责全校的推荐工作。推免生遴选工作小组组长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和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校长担任,成员由学生处、教务处、研究生处、纪委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院(系)负责人组成。

2.各院(系)成立由党政负责人、教师代表、辅导员等组成的推免生工作小组,负责本院(系)推免生遴选工作。

二、推荐对象

我校计划内全日制在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包括专升本毕业生和独立学院毕业生)。

三、推荐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品德优良,遵纪守法,无任何处分记录。

—2— 2.在校期间,学习勤奋刻苦,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课程学习成绩排名在本专业的前10%,且无不及格课程。

3.非外语专业英语通过全国六级考试(新六级425分及以上),或日语、俄语通过全国二级考试;外语专业英语通过专业四级考试。

4.未拖欠本科学习阶段的学费。5.身心健康,体育达标。6.毕业时能获得学士学位。

同等条件下,符合下列条件者优先推荐: 1.申请本校的推免生。

2.获全国、省(部)级优秀学生称号或奖励者。3.连续三年被评为校级及以上的“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或“奖学金”者。

对有特殊学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的学生,或参加学科竞赛、“挑战杯”大学生系列课外科技学术竞赛且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及以上的学生,或具有文艺、体育及社会工作特长的学生,经该生所在院(系)三名以上同一专业教授联名推荐,并经该生所在院(系)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同意推荐后,可适当降低对其学习成绩(含外语水平)的要求。

四、指标分配

根据国家当年下达的计划指标,学校每年向各院(系)下

—3— 达推免生名额。

五、推荐工作程序

1.各院(系)召开学生动员大会。

2.学生个人申请,并填写“河南理工大学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申请表”,院(系)推免生工作小组根据推荐免试条件拟定推荐名单。

3.院(系)张榜公示推免生名单,公示期不少于7天,接受监督。如发现弄虚作假者,取消其推免资格。

六、其他

1.推免生申请到外校攻读硕士学位者,从推荐之日起,不再具有在本校免试攻读学位的资格。申请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联系到接收学校,以收到对方学校研究生招生部门同意接收的信函为准。过期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免生,学校将不再保留其推免生资格。

2.已取得推免资格的推免生不得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否则,取消其推免资格。

七、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主题词:推免工作 硕士研究生 管理 办法 通知

河南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 2008年11月5日印发

—4—

2.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印发) 篇二

一、公共管理硕士的培养必须有行政法治教育

公共管理硕士的培养目标即为政府部门或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种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化,政府的职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解决此困境,很多国家通过培养公共管理硕士,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来应对管理工作日益“科学化”和“专业化”。而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此相对应的政治体制也在进行改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已写入宪法。国家的法治化首先在于政府的法治化, 而政府的法治化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这亦是市场经济之必然要求。政府职能的定位随之发生转变(不再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无所不能的政府,也不是西方国家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指出,我国现阶段对法治政府的定位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新的政府定位需要新的人才培养和储备,即能够提供公共管理的优秀公务员及其他社会组织的管理人员。

在这个意义上,公共管理硕士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要解决政府职能转变中“人”的因素。行政法教学在整个公共管理硕士培养过程中又具有其它任何学科无法取代的重要地位。这是由行政法学的性质所决定的。行政法,简单地说,就是关于行政的法。而法学体系中的行政法被认为是公法,也就是说,行政法中的行政,指的是公行政,包括国家行政和社会行政。行政涉及的范围广、程度深,与广大民众关系密切。人类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都离不开行政,由此决定了行政权在国家权力中的突出地位,也导致了行政权较之于立法权和司法权更容易扩张和膨胀,现代国家中行政法的数量不断增多,全然在控制和规范行政权。在我们这样具有悠久专制思想和文化的国家建立现代法治国家,最大的难题莫过于行政的法治化。而行政的法治化关键还在于行政人员是否具有法治意识和观念。公共管理硕士培养的要么是在岗的公务员,要么是准公务员,因此,行政法学进入公共管理硕士的课堂具有更为重要的实践意义。依法治国,旨在治官、治吏,约束公权力。普通的平民百姓固然需要学法、懂法,具有法治观念和权利意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和实现自己的权利和利益,为权利而斗争,对国家和社会权力起到一定的监督和制约作用。然而,这一方式是间接的,对法治的实现来说,毕竟公民还必须借助于国家或社会权力才能实现自身的权利和利益。相反,国家权力则可直接依靠自身的国家强制力直接实现权力目的,所以更具扩张、腐败、侵权的可能性。因而,我们说,行政法治教育在公职人员、公共管理人员中进行更具有实践意义和价值。

二、针对公共管理硕士的特点,行政法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正因为公共管理硕士自身的独特性,所以在面向公共管理硕士的教学中,切不可把之混同于普通学员。在行政法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环节与问题。

(一)从基本原理着手,循循善诱,使学员树立行政法的观念与意识。

所谓基本原理是指该法中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准则。立法时,基本原理一般会以基本原则的形式出现在法典中并起指导作用。在有法典的情况下,只要把基本原则讲清楚,基本原理也就自然可以掌握。行政法不同于一般的部门法,它没有统一的行政法典,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如公安行政法,工商行政法、海关行政法、农业行政法、税务行政法、交通行政法,教育行政法、卫生行政法、城建行政法、环保行政法、金融行政法、民政行政法等。实际上,有多少行政管理领域就有多少行政法。这些可称为部门行政法。行政法作为一门课程不可能全部都涉猎这些不同的管理领域,而只能讲授基本原则和原理。不同的部门行政法都共同构筑于行政法的基本原理之上。任何一个部门行政法都离不开执法主体、权力来源、行政行为的种类与适用的条件、作出这种行为所需的程序及对该行政行为的监督机制等几方面。可见虽然不同的行政部门有不同的管理特点,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学好行政法基本原理,就能一通百通。学生只要掌握了行政法的基本原理,以后不论接触哪个部门行政法,都能适应其工作的需要。再者,观念、意识是人的行动、行为的引导、指向,只有在观念、意识和思想上接受和认同之后,人类才能将其积极地、富有成效地付之于行动和实践当中。公共管理硕士培养过程中,行政法课程的首要目的就是让所有学员树立起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尤其是行政法治的观念和意识,认识到法律、法治不只是法院、法官、人大代表、立法委员的事情,更是行政人员的必要素质和技能。尽管行政较之于立法和司法具有也必须具备更多的自由裁量权和灵活性,但这种自由裁量权和灵活性必须在符合法律的前提下,受法律的规范和控制,否则,这一灵活的权力将是人类的灾祸,将给人类造成更大的威胁和损害。所以,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而根深蒂固的行政专制历史传统的国度里,培养和树立行政法治观念是首要、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二)注意立法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行政法的具体内容处于不断的更新变动之中,教师必须随时注意最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法律解释和立法动态,及时调整和更新讲授内容。行政法虽是一个部门法,但调整的是行政关系,涉及国家对社会全方位的管理、调控与服务,其涉及的社会关系,种类之多,范围之广,内容之复杂,是其他部门法所无法比拟的。国家要按照自己的意图从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去管理社会,使之达到一种理想的符合公共利益的状态,需要不断地制定颁布法律法规以完善管理。同时,一个新的规定出台后,必然引起社会关系发生新的变化,产生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当这种新的社会矛盾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足以妨碍国家的行政管理时,国家又会进行新的立法以解决这些矛盾,这就是行政法之所以不断变动的主要原因。从立法的状况来看,不仅国家权力机关、地方权力机关有关行政的立法在不断进行,中央和地方行政机关的行政立法也在不断起草和公布。我国的行政法过去以分散的对某个部门、领域的行政关系单独调整为主,因而制定的是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而一些综合的法律规范较少。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一个国家的行政法制逐步走向成熟时,就会出现比较综合性的管理规范。比如行政处罚,我国过去的行政处罚没有统一的规定,各行各业的行政处罚五花八门,无论是在处罚的设定,处罚的形式、条件、内容及处罚的程序等都差别较大,这种巨大的差异往往破坏了行政处罚的实际效果,失去了处罚的警戒作用而使之成为某些执法者作为整人或敛财的工具。形势的发展要求以一些共同的规则来统一各行各业的行政处罚,这就导致了行政处罚法的产生。目前我国的行政立法在不断加强,近年通过的重要法律有《行政许可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务员法》等,正在起草或讨论修改的有行政程序法、行政强制法等。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等的法律解释也时有颁布。一些落后于形势不切实际的法律法规也不断被废止。面向公共管理硕士,作为一个行政法的教师如果不经常注意这些信息或动向,讲课内容不仅跟不上形势的需要,而且有可能向学生传授了被废止的法律内容而误导学生。因此,教师不仅要根据新的法律法规及时更新讲课内容,还要有些超前的眼光,向学生传递最新的立法动态,引导学生思考新的法律问题,开拓学生的目光和思维。 (2)

(三)以案例阐述理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仅从理论到理论,特别容易枯燥,尤其像行政法这种应用性很强的法学课程。它要求教师在面向公共管理硕士教学中,尽可能地多运用生活中的案例,以案例阐释法理。一般而言,任何一门课程的讲授都不应该脱离现实而空讲抽象枯燥的理论。但在学科的设置上基础理论与应用法学的确有所不同。基础理论侧重于法学的基本理论,国家与法的起源、发展和一般规律、原则等,与现实生活有联系但远不如应用法学更直接。行政法作为应用学科,与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有紧密的联系。因此,行政法的实际例子俯拾即是。比如某校桃子树繁多,每到春天收获季节,往往硕果累累,令人垂涎。有一年学校某部门为了防止有人私摘桃子,竟打出告示:摘果一个罚款十元。针对这种现象,笔者上课时就可将此规定拿给学生讨论,让学生根据行政法的原理分析学校是否有权规定对私摘桃子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这虽然是一个很简单的事例,但涉及很多行政法的原理,如行政处罚的设定、行政处罚的主体、处罚的对象、处罚的形式、处罚的救济等,都可联系起来进行探讨。又如在学校中,学生与学校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行使的是什么权力,学校能否作为行政主体,如果学生对学校的某种管理行为不服,能否把学校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推上法庭等,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学生对此会很感兴趣。把日常生活的实际例子融合到教学当中,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可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也需要掌握一定的限度。讲案例首先要介绍案情,或者用投影字幕等打出来让学生看清楚,引导学生围绕焦点问题进行思考,需要给一定的时间,如果案例讲得太多就必然会影响到讲课的进度。因此,需要注意几点:第一,所讲案例必须精选,其中无关紧要的一些过程可省略以节省时间。第二,案例要紧扣讲课内容,为了说明某个问题选用案例是为了帮助理解,不要为了讲案例而讲案例。第三,为了把握时间,对学生的讨论要适可而止,见好就收。

同时,公共管理硕士大多为在职学习,都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其为主体,组织教学活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生不只是教学活动的被动参与者,更应当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实践者。活动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必须让学生亲身参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从课程的定位到课程内容的选择,均应以学生的需求为牵引。笔者在教学中的许多问题设计都是由学生提出并提供资料的,如2004年长沙市围绕摩托车通行问题引发的两起诉讼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恰好在学的两名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事件的处理。将这类案件直接引入教学并以此为契机分析讨论交通管理中的相关行政法问题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又如2003年湖南省公安厅的两位同学将其工作中遇到的机动车号牌是否应当公开拍卖的问题提交课堂,老师为此专门组织了一次模拟听证会,也受到了普遍的欢迎。考试环节也可以通过学生更多的参与来促进教学内容的吸收。如通过指定特定事件或主题让学生收集准备资料,课堂现场出题的方式进行考核,更进一步地促使学生关注和思考教学内容,近年来已成为MPA行政法教学中常用的考试方式之一。第二,应当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师并不回答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甚至不应当提出问题,而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更清晰地梳理和提供发生问题的情境,更加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显然对教师的理论分析及知识整合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学生的参与应当是开放的。MPA学生有各自的学科专业背景,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客观上具有多元的观察问题的视角,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可以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包括教师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学习的讨论与交流既可以在一定的场合内进行,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讨论人员既可以是学员、任课教师,又可以是对问题感兴趣的其他人,包括在该领域有一定研究的学者或实际工作者。 (3)

(四)要关注国外行政法教学资源,做到“外为中用”。

要善于进行横向比较,使学生加深对我国行政法的认识。国外的行政法学研究起步较早,在我国多数人还不知行政法学为何物时,国外学者已作了大量的研究。如法国,被称为行政法的母国,虽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但有关行政法的应用和研究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我国行政立法和法学研究方面大量借鉴了外国的行政法理论和实践,并从中探求适合我国国情的东西。虽然行政法学是以我国的行政法学理论和实践为主,不可能花太多的时间去讲太多国外的高深理论,但在讲课当中适当插入一些外国的知识会收到不同的效果,也可使学生扩大知识面。比如讲行政诉讼制度时,让学生知道法国是在行政系统设立专门的行政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与我国在普通法院内设立专门的行政审判庭审理行政案件就有很大的不同。在讲行政复议制度时,也让学生知道复议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有不同的称谓,我国台湾就不叫行政复议而称诉愿。在讲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时,也应让学生知道这两个概念在国外会有根本不同的内涵。我国的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处罚前有告知的义务,相对人有陈述和申辩的权利,而日本国的行政法也有类似的苦情处理制度。总之,穿插地讲一些外国的行政法律制度和知识,既可扩大学生知识面,又可启发学生的思维。 (4)

三、结语

在中国现代化的征途中,宪政与法治将是必不可缺的治国方略。而政府行政行为的法治化,又是现代化中国最基本的表征,行政行为的法治化又依赖于公务员的法律素质,因此,肩负此种使命的公共管理硕士的培养就任重道远。虽然任务艰巨,但并不代表无法逾越,只要我们在公共管理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尊重行政法学的性质和其规律,作为行政法学教师,我们就一定能培养出符合共和国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现代行政法素质的高级管理人才。

摘要:在公共管理硕士的培养过程中, 行政法教学非常重要。为培养符合共和国发展之急需的现代化管理人才, 就必须加强公共管理硕士的法治教育, 而行政法教学所担负之任务就异常艰巨。为培养合格的公共管理硕士, 就必须针对学生的特点来组织行政法教学。

关键词:公共管理硕士,行政法,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周永坤.论自由的法律[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

[2]布鲁纳.教育的历程[M].台北:五南图书公司, 1995.

3.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印发) 篇三

【关键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招生政策  课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218-02

一、研究生院主要部门职能简介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生院是学术理事会和研究生委员会的管理机构,通过教职工的管理,有权行使并实施各项规定和政策。在研究生院内部,不同的办公室为研究生、教职工和其他员工提供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各自的问题。招生办公室处理与招生相关的所有问题。奖学金办公室管理大学中奖学金的评定和管理。任命办公室负责审核所有研究生提交的学术任命申请是否符合政策规定。学位办公室负责对照基本要求,监督研究生的学业进展,收取并审批学生与选课、专业课程增加或改变、委员会成员任命与改变、及论文归档相关的所有事宜。

研究生顾问是为研究生提出学术建议的教职工人员。研究生顾问需要在学生选择学习的项目及申请增加或减少课程时帮助学生,保留被指导学生的记录并且每年审核一次项目中所有研究生的记录,在某位学生没达到获得学位所要求的进度时,需要以书面形式通知研究生院[1]。

二、招生政策

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负责监督与研究生申请及录取相关的所有事宜。研究生院设定总体招生名额。各个项目负责审查申请人并推荐最优秀的申请人入学。

伯克利招生的基础是择优录取,鼓励各个项目发展多样的学生团体。项目招生委员会应遵守研究生委员会声明“研究生招生和选择的多样性”并确保审核包括了多样的标准,避免有能力而且会在该领域中对大学做出贡献的申请人落选。

除了统一的最低录取要求,一个项目可以选择任何适用于其评价的标准作为该项目录取的标准,包括但不仅限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等级分数平均分、工作经历、考试分数、推荐信、和过去成绩的证明等等[1]。

三、课程管理

1.课程设置

伯克利的课程主要包括六个级别,分别是100、200、300、400、500和600系列课程。其中100系列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学习能力;200系列课程主要介绍学科的关键术语和核心理论;300系列的课程主要是在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之后再进一步深入探讨学科领域和技能;400系列课程是实习或“个案学习”课程,强调学科知识在真实情景中的初步应用;500系列的课程主要是基于个人或小组的研究性学习,强调运用学科知识促进社会的进步;600系列的课程主要是为学生的考试而准备[2]。

2.最低分数要求

研究生院对学生的最低分数标准是:学生必须在选修研究生及更高水平课程的基础上,保持等级分数平均分至少3.0,才能保持学术信誉良好并晋级为学位候选人。一些项目可能有比研究生院要求的最低平均分3.0更高的标准。学生的等级分数平均分是按照学生在学校完成的以字母分级给分的课程计算。基本比例是:A=4,B=3,C=2,D=1,F=0。

有些课程持续时间超过一个学期,在课程未结束的学期末,教师给出的是临时成绩“过程中”等级(IP)。在结束的学期末,任课教师会向教务主任办公室提交字母等级分数并用于两个学期该课程的最终成绩。

如果一个学生的工作和表现能通过课程,但是由于不可控的情况,例如突然生病,没有完成课程,老师可以给学生未完成等级的分数(“I”)。

四、硕士学位政策

1.硕士学位计划

计划I

要求学生完成研究生或更高水平的课程最少20个单元,并完成论文。在这20单元的课程中,最少有8个单元是学生所学专业科目200系列的课程。如果学位所要求的最低课程数目多于20单元,那么单元总数的40%必须是200系列的课程。

计划II

要求学生完成研究生或更高水平的课程最少24个单元,并通过最终综合考试;或者如果研究生委员会批准,可以完成一项由项目管理的硕士科研项目。在这24单元的课程中,最少有12单元是学生所学专业科目200系列课程。

2.晋级为硕士学位候选人

计划I的学生必须在归档论文之前晋级为候选人。晋级时,需要提交个人的候选人申请并列出论文委员会成员名单。计划II的学生必须在参加综合考试之前晋级为候选人。

3.完成论文(计划I)或通过综合考试(计划II)获得学位

计划I全体论文委员会成员必须对学生论文持一致意见并在同意页上签字。如果有委员会成员对学生的论文持不同意见,委员会主席需与该委员开会讨论。在委员会成员不能达成一致或全体成员都认为论文不合格的情况下,研究生委员会的管理委员会将做最终的决定。

对于计划II的硕士学生,每个项目会决定最终综合考试的内容及形式,该考试将包括该领域硕士学位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该考试可以是笔试、口试也可二者结合。

五、资助政策

研究生院奖学金办公室管理奖学金相关事宜。大学发起的资金资助分为三大类: 奖学金、学术任命、贷款。奖学金办公室负责超过600项奖学金,每一项都有其独特的标准[1]。获得大学奖学金的学生需要全日制注册并在该奖学金发放的领域里努力学习,取得令人满意的学术进步并保持GPA3.0或以上。

六、结语

本文分析伯克利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旨在对我国国内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完善有所帮助。首先,在管理人员设置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伯克利大学的研究生顾问制,增加设置研究生顾问职位。研究生顾问的职责可以设定为:帮助学生选择课程;可以签署增加或减少课程的申请书;保留其权限内所有已入学学生的档案;向研究生院院长提供某个学生发展情况的信息等[3]。其次,在管理方面,可以看出伯克利对课程的设置层次清晰,对学生成绩的要求也很明确。过程中等级和未完成等级成绩更是给可能出现的问题预先制定好了解决方案。一旦学生出现了相关问题,可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处理。细节之处体现出了公平的原则。伯克利大学的细节化管理及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值得我国高校借鉴。最后,在考核学生学业时,晋级为硕士学位候选人是伯克利校方对学生的一次综合考查。只有晋级为硕士学位候选人的学生才有资格进入论文写作阶段或综合测试准备阶段。相比之下,我国高校研究生获得学位的过程及考核简单了许多。当然,以上的分析并不代表伯克利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完美的,也不是要对其照搬照抄,只是希望通过简要的介绍,能对我国高校现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进有所启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N/OL] http://www.berkeley.edu

[2] 熊华军.丁艳.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2:91

[3]王栾井.杜佳. 国外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J]. 学海, 2004,5:174

4.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印发) 篇四

一、招生专业:公共管理硕士(MPA)。

二、招生对象:乙方壹人,且为甲方在职人员。

三、招生办法:丙方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乙方入学考试的成绩并结合其综合状况,确定录取乙方为攻读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四、培养要求:高等学校招收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目的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丙方按照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培养。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两年半,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四年。

五、在学待遇:乙方在学期间,乙方的人事、组织、档案、户籍、工资、医疗、福利、补贴等关系不转入丙方,乙方的工资、医疗、福利、补贴等待遇由甲方和乙方商定。乙方不享受丙方的普通奖学金、助学金(助教助管)、各类补贴等生活待遇。乙方如需住宿,丙方视具体情况而定,住宿需付住宿费用。

六、管理办法:乙方在学期间,必须参加丙方制定的学习环节和有关活动,遵守丙方的规章制度,凡有违反纪律者,按照丙方有关的规定处理。甲方主动配合做好丙方的学业的培养和管理工作。乙方如因病或其他原因终止学习的,应退回甲方。

七、学业学位: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全部学习环节,经学位论文答辩通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者,准予毕业,授予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八、毕业就业: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回委托单位。乙方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学业材料等,由丙方寄至甲方。

九、培养费额:甲方或乙方或甲乙双方承担培养费共5.8万元整,不含书籍费和资料费。培养费分两次交付至华东师范大学财务处,第一学年交付2.9万元整、第二学年交付2.9万元整。交付日期为每学年开学注册日三周前,交付事项见另办法(随录取通知书寄发)。如第一学年或第二学年开学注册前不交付培养费,则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或在学学籍。

十、合同办法:本合同书一式三份,经签字、盖章后生效。三方各执一份,违反合同者须承担由此而产生问题的一切责任。除本合同书外,甲方与乙方之间还可签定合同书(不需寄丙方)。乙方在学期间,合同各方不得改变委托单位或培养单位,合同各方不得改变合同书类别。合同有效期限至乙方毕业离校止。

十一、其他事项:本合同未涉及的内容,按教育部关于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文件精神和学校的工作规定执行。

甲方: 委托单位(盖章)乙方: 研究生丙方:培养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代表(签名)(签名)(公共管理学院代章)

5.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手册说明 篇五

一、本手册供硕士研究生使用,填表要求字迹清楚、语句通顺。请注意清洁,保持完好。毕业时归入本人学业档案。

二、本手册由院系统一负责保管。硕士研究生根据不同培养阶段从研究生院网页上下载以下空表,认真填写有关内容并在规定时限内提交,包括通过研究生院网页进入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提交。无故未完成者,研究生管理部门将对其学籍做出处理。

1.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2.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3.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 4.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实践 5.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 6.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和发表论文 7.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审

三、本手册自2005级硕士研究生开始实行。各院系在使用过程中有好的意见和建议,望反馈给我们,以便再版时及时补充和完善。

6.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印发) 篇六

甲方:海南大学

乙方:

丙方:

经三方协商,一致达成以下合同条款:

一、乙方委托甲方培养硕士研究生名。学习专业,学习年限三年,自年月至年月。

二、丙方的培养费每学年元,三年培养费总计。乙方须按甲方的规定一次性或分学缴交丙方的培养费。住宿费另付。

三、丙方在学期间的人事档案、工资和户口关系仍保存在乙方。乙方应支付其工资及其他的福利费用等。

四、丙方在学期间,必须遵守甲方的一切规章制度,甲方按照培养要求和规定,负责其政治思想教育、业务培养和生活管理等。

五、若丙方不能如期毕业而必须延长学习时间,(乙方或丙方)需继续向甲方提供培养费和其他必需费用,该项费用以学期为单位计算。

六、丙方在甲方学习期间,不得自行中止学习或转入其他单位学习,违者丙方须赔偿乙方的损失。

七、丙方若因病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学习,应按甲方规定办理离校手续,由乙方负责工作。乙方或丙方所交的费用,甲方不予退还。

八、丙方毕业后须回乙方工作,甲方概不承办丙方更换工作单位的任何事务。如丙方拒不回乙方工作,须赔偿乙方的经济损失。

九、丙方报考博士、申请出国留学等,必须征得乙方同意。

十、本合同经三方签署后生效,有效期至丙方毕业时为止。本合同中的未尽事宜,由三方另行协商。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代表:代表:

丙方:委培生(签章)

7.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印发) 篇七

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较高层次,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高级会计人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全面扩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会计硕士研究生的毕业去向发生了很大变化, 更多的会计学硕士生将进入实务界。在这种情况下, 原先的会计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已经不适应, 需要对现行的会计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重新审视予以调整。

2 会计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现状

2.1 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与向导, 会计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确立科学的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我国自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 一直将培养科研人员和大学教师作为主要目标, 大部分高校将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坚实会计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有较强的科研和从事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科研依旧放在首位。然而随着博士研究生的扩招以及高校、科研机构门栏日益抬高, 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大多数都走向实务界, 从事具体的会计实践工作, 只有少数选择继续深造。因此, 硕士研究生应该首先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然后有较为宽厚的知识面和科研基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2 招生规模增长过快, 师资力量缺乏

根据《中国会计年鉴》,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 我国会计学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增长, 师资队伍的建设却没有相应跟上。一是专业的会计教师严重不足, 二是导师的作用不能充分体现。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 每名导师都要带十几名甚至几十名研究生, 由于人数众多, 很多研究生与导师接触甚少, 在完成论文或者相关课题时也难以得到导师及时指导。

2.3 教学成果评价制度存在缺陷

科学完善的教学成果评价制度能对会计研究生教育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目前我国主要是以论文来考核会计学硕士人才培养质量。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必须完成毕业学位论文, 要求对学位论文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 并取得创作性成果。然后会计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学科, 要求所有研究生的论文都能取得创新成果, 显然是不现实的。另外, 发表学术论文成了考核研究生重要的标准, 绝大多数高校都要求会计学硕士生需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才可以毕业。根据调查显示, 会计硕士研究生在评价自己和别人的已发表论文时, 86.5%的学生认为论文学术价值不大或者没有学术价值, 46.2%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发表论文, 30.1%的学生认为发不发都无所谓, 由此可见将发不发论文作为考核研究生的标准意义不大。

3 会计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策略

3.1 加大教育资源投入, 加强师资建设

只有不断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 才可以留住大量青年教师, 因为优秀会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公办院校尤其是一些非985高校教师的工资待遇较低, 一些有能力的青年教师很难留住, 要想留住人才, 必须提高教师的薪酬待遇。另一方面, 通过人才引进计划, 吸引优秀人才到学院任教, 有利于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同时还须加大师资培训的经费投入, 鼓励青年教师到知名高校学习和深造, 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另外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 为优秀学生提供高额奖学金, 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

3.2 完善研究生招生制度

提高会计研究生质量, 必须注重对优秀生源的吸引。安徽大学商学院从2010年起在招生时实习师生互选制度, 即导师和面试的考生之间互相选择。考生在复试时可以根据自己对专业的了解重新选择所选专业的研究方向, 并与自己感兴趣的导师进行交流;导师可以通过请考生就当前某一会计热点问题发表个人见解考核其创新素养和科研能力。实行师生互选制度, 导师和学生之间能够互相了解, 有利于日后的学习与研究。

3.3 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方式

大多数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都会进入企业工作, 学校应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等建立实习基地, 安排学生去基地实习。以安徽大学商学院为例, 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每年组织一批研究生到华普会计师事务所实习, 在现实的审计环境中增强学生对会计财务工作的感性认识;与安徽省各个地市的事业单位合作, 在研究生主要课程结束后, 安排一批学生去各单位实习, 实习时间一般是8个月, 学生在去基层实习时由导师和实习单位一起选定研究计划, 学生根据该研究计划确定自己的研究内容撰写研究报告, 实习结束后提交研究报告, 并且根据实习内容确定毕业学位论文, 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 结合科研课题, 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会计研究生要想在科研方面做出成绩, 必须静下心、舍得下力气培养自己在查阅文献、撰写文献综述以及独立科研的能力, 认真研究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发表个人有价值的见解。安徽大学在2009级研究生中开展创新研究扶持项目活动, 学校提供科研经费, 导师对创新项目给予支持和帮助, 鼓励研究生以团队为单位积极参与跨学科研究以及会计、管理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学院对研究生申报的创新项目予以评估其可行性, 对于开题的创新项目进行追踪管理, 检查学生的研究进度。一方面给予学生自由发展和创新的空间, 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 能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另外将在学术期刊中发表文章作为评奖学金的重要标准。因此商学院逐渐形成积极开展科研活动的良好氛围, 鼓励研究生在各级期刊上发表文章。

5 加强教学成果评估、设计合理的评价体系

会计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是对实施教育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考核和测评。会计学硕士人才培养模式能否实现预期目标, 需要设计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对质量进行评估。首先评价内容需全面性, 不仅评价所学知识的量, 还应评价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其次, 评价方法应多样性, 既用考试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又以案例方式考核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以商学院为例, 会计学硕士生大多数课程的成绩是由期末考核成绩和平时的案例分析成绩加总得来, 这些课程要求三至四个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对案例或者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将近一半的课时是由学生主讲, 然后由老师和其他同学一起对其表现打分作为平时成绩。最后, 评价指标应尽涵盖能反映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的各个方面, 结合社会对会计学硕士人才的要求设计相应的案例、项目等进行评价。

摘要:以培养会计人才为己任的会计教育日益得到社会的重视, 处于会计教育较高层次的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结合安徽大学商学院会计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 对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要提高会计学硕士生人才培养质量, 必须加强师资建设, 完善招生制度, 加强科研管理, 以及设计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

关键词:会计学硕士,培养方式,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明辉.对新形势下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6, (4) .

[2]万晓文.关于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 (9) .

[3]刘冰花.会计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实验教学:共生与互动[J].财会通讯 (综合版) , 2008, (1) .

8.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探析及建议 篇八

关键词:学位制度;工学硕士;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建议

工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专门人才的任务,是我国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观念、体制、培养模式正处于改革与创新的关键时期。针对当前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出现的问题,提出及时有效的建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学位制度及培养模式

1工科学位

美国高校的工科教育基本都集中在工程学院进行,其学位包括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大类,贯穿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阶段(如图1)。

我国工科学位制度大体上吸收了美国学位制度的基本特点,一直沿用由学士、硕士到博士这样一种递进式关系的总体思路。经过近30年的实践与改革,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仍然没有形成像美国那样完整的序列。只是于1997年单独设立工程硕士学位,还没有设立工程学士、博士学位与工学序列对应。

2工学硕士与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区别

工学硕士与工程硕士的本质区别在于工学与工程的不同。科学家(包括工程科学家)的使命在于认识和研究已有的世界,工程师的使命则是改造现实世界和创造未来世界;科学家主要在实验室工作,工程师则在工程第一线从事创新。因此,我国工学硕士与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必是迥然不同的(表1)。

二、当前我国工学硕士与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学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工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急速扩大,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大量高层次人才,满足了人们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迫切需求,同时也减轻本专科扩招后所产生的就业压力,缓解了社会矛盾。但是,规模的扩大往往会导致培养质量的下降。笔者认为原因在于:

1学生因素

第一,自我感觉良好,目光短浅。部分同学认为自己是研究生,有优越感,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差距,这个他人包括其他外校和社会上的一些人,以至于学习、科研、工作停滞不前。

第二,心情浮躁、急功近利。目前学生读研动机趋于复杂,功利性过于严重,过分忽视本专业作用,把主要精力放在其他方面,造成研究动力不足。

第三,我行我素、敷衍了事。不少同学读研只是为了选个好导师,以至于方便将来推荐工作。对于自己的学习、科研工作都采取敷衍的态度,认为只要能毕业就行。

2导师因素

由于研究生招生数量激增,导师队伍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主要有:导师知识老化、兼职过多、政务缠身、非业务活动频繁等。许多教师忙于项目、发论文,忽视了对学生的培养。很多导师在外面谈好项目让研究生来做,然后自己再去谈其他的项目。因此大部分研究生在遇到问题时,最通常的解决途径是与其他学生交流,或者设法自己解决,长此以往,不免滋生不满情绪。

3学校因素

第一,硬件方面。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决定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高等教育必须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资体制。尽管国家近年来增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但增加的投入远远跟不上发展的实际需要,办学条件改善落后于扩招速度,难以满足扩招对教学资源的要求。由于校舍紧张、实验设备短缺、教学经费不足、师资紧张、管理体制不适应等原因,许多学校不得不扩大班级规模,将小班课改为大班课,一个导师指导十几个研究生。这些应急措施和不正常现象都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二,软件方面。工科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要求研究生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以及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锻炼,其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应在本科的基础上跃上更高的层次。而一些高校关于研究生的课程本身非常少,再加上导师经常忙于项目,因此课堂学习收效甚微。培养实践能力本质上是培养研究生面向社会的创新能力、设计能力、研究能力。目前我国研究生实践环节的能力培养大多还是局限于传统实验教学中的操作性能力、满足于动手操作和验证理论的模式。虽然较多的研究生已经参与了导师的项目,但大多是横向课题,常常重复别人的东西,且反反复复地做,很难有新的收获,有所创新。如果是纵向课题,学生的理论水平又不够。

(二)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是联系教育界与工矿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工程部门的桥梁,日益显示出在消除“产学研”相割裂方面的重要作用。尽管工程硕士在所有专业学位教育中发展最快、规模最大,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诸如培养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

1生源问题

工程硕士出现生源紧缺并不奇怪,尤其是高校林立的地方,这是由于:

第一,培养单位之间的恶性竞争使工程硕士的声誉受到一定损害。现在有很多单位都把扩大招生规模作为创收的一种有效途径,无形中展开了生源的争夺大战,甚至不惜降低录取标准,对工程硕士的声誉必然有一定的损伤。

第二,部分企业负责人存在人力资源使用上的短期行为。他们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却忽视了科学技术只有武装到人才能形成真正的生产力。甚至认为,人用完了可以再聘,无须对现有员工进行培训。

第三,招生考试与工作繁忙的矛盾。许多企业其实非常注重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也希望派遣企业的骨干员工参加工程硕士培训,但这些骨干员工由于岗位重要,很难集中时间进行迎考复习,多是无法通过“GCT”考试。

2培养质量问题

第一,生源质量。培养单位没有固定的生源渠道,其招生受到企业需求的制约,学校没有什么过多的选择。

第二,培养模式。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工程硕士来源于不同的企业,原来所学专业不同、有着不同的工程背景、不同的工程实践经验,因此,各人基础不同,对知识的需求也不同,统一的培养方案不可能完全满足每个人不同的需求。对于培养单位来说,其教育的重心是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工程硕士培养尽管占了越来越大的比重,但还不足影响到改变其学术性培养模式的地步。不少学校仍然沿用现有的在校工学硕士的教材,注重理论教学、“纸上谈兵”多,结合企业实际少。

第三,师资力量。工程硕士的授课教师是有特殊要求的,但多数工科院校长期以来采用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导致许多教师重理论、轻实践、专业面窄、知识单一、通用性差。尤其是许多青年教师科研课题少,缺乏工程实践背景经验,让他们面对来自不同厂矿企业、具有不同背景的“行家”,的确为其所难。

第四,管理制度。工程硕士培养是非全日制教育,这些“进校不离岗”的学员在工作与学习上存在一些矛盾,特别是企业管理与技术骨干,大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工

作上,投入的时间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时,他们之中不少是异地生源,由于距离原因,和老师联系不便,相互沟通交流减少,这不利于对所学知识的消化与吸收。

第五,质量评价。由于工程硕士培养是有偿教育,且有些学员在单位担任领导职务,他们往往都掌握着较多的资源,这使得工程硕士质量评价更容易受到非学术因素的影响。因此,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论文水平质量不高,但学校要考虑将来的生源和各种关系,导致论文评审、答辩不够严格,影响学位授予质量。

3学位及认可程度问题

社会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认识上还存在很大差异。有些人认为工程硕士学位低于工学硕士学位。源于工程硕士的入学考试易于工学硕士,录取率大大高于工学硕士,教学、管理以及论文要求等均低于工学硕士,且工程硕士只颁发学位证书而没有毕业证书。使人们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与工学硕士的同层次看法产生怀疑,造成有些企业单位对工程硕士学位另眼相看,甚至不予承认。

三、建议

(一)加强工学硕士研究生班级管理建设

相比本科生而言,研究生课程不多,没有专门的教室,学生住宿分散,同学问联系较少。加强研究生班级的建立不仅便于统一管理,更重要的是增进研究生彼此间的了解,对他们今后学习、工作以及人生规划都有重要帮助,从而可以适当消除学生的焦虑不安、患得患失等不良情绪。

(二)建立起适应专业化培养的新型师生关系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传统师徒关系的维持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在大部分学科专业中,必须建立起适应专业化培养的新型师生关系,就像早期的普通高等教育也转变为今天大规模的专业培养一样,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必然过程。现在有很多人称导师是“老板”,研究生和导师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角色进入到教育教学中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三)建立研究生多类型培养模式

由于工程类学科具有很强的工程背景,如何体现“学术型”和“专业型”等多种培养模式或者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但结合我国工科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状况,在研究生培养的具体环节上作一些调整则是完全可行的。例如,对于“专业型”研究生是否可以强化实践性、职业性教学环节的比重,而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则可以在加强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

(四)把握工程硕士培养的生源质量关

招生是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入口。首先,要扩大宣传。可深入到企事业单位中去,宣传设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对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大家积极报考。其次,严把招生关。要严格报考条件,把那些符合报考条件的工程技术骨干招进来;要严格专业综合入学考试,强调覆盖面;要加强面试和录取工作,面试应结合具体的工程问题,着重考察其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把有培养潜力的优秀学员录取进来。

(五)规范培养过程

首先,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是工程硕士教育的重要环节。课程开设可根据学员单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灵活安排,但主要的课程教学环节一定要保证在校内进行。通过教学、实验、研讨、讲座等多种形式,给工程硕士学员补充知识、技术手段、检测手段等,特别是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其次、要有合适的教材,教材的选择既要注意与本科生教材的不同,又要照顾工程人员的实际应用。

(六)完善管理运行机制

9.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印发) 篇九

一、培养目标、基本学制、培养方式与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

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本学科宽广而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地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发展动态和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概括。能独立地开展具有较高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科研工作,并有创造性成果。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

培养从事能源、热力发动机、制冷与空调工程技术、热能利用与节能技术、热物理量测量与控制等方面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试验研究的高层次的技术人才,为研究部门、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工程技术人员。

基本学制:3年。研究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在校学习时间,在校学习时间为2至4年。

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制。也可请外单位高级职 称专家参加指导。

实行学分制,采取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的方式。既要使研究生深入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使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应修学分:总学分不少于 80 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 32学分(必修课不少于 18 学分),必修环节 8 学分,学位论文 40 学分。

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1

内燃机节能及燃烧的分析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本方向主要以内燃机为研究对象,以内燃机的高效洁净燃烧、数字测控、可再生燃料等为核心内容,对内燃机节能技术、内燃机燃烧测试与分析进行研究,在内燃机微机化测试技术、内燃机排气净化及代用燃料、内燃机零件材料热特性、内燃机电控技术研究领域形成了特色。主要从事制冷、空调和低温工程技术研究,空调系统节能及自动化,制冷空调中的能源利用与环境控制的研究。主要在冰蓄冷与太阳能的应用形成了研究特色。

主要进行先进热交换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传热传质及强化研究,现代热工测试技术研究,在内燃机数据

采用近代光学测试技术(莫尔偏折术、激光散斑计量术、激光干涉、激光扫描技术等)对温度场、流速或密

热物理量的激光测试技术

度场等与热物理有关的量进行测试研究。内容包括理论方法,光学系统的设计和光学图像信息的分析与计算。光学测试技术具有对测试对象无干扰,测量精度高的优点,是非接触性测量技术。其溶入了光、机、电三方面的高新技术。

王鸣{博导} 刘南生 马力 何济洲{博导} 陈杨华 杜海存 黎和昌 姜水生 姜水生 熊翔辉 高国珍

指导教师

制冷和空调工程技术

传热与热力设3

备节能及测试技术研究

采集燃烧系统,空气调节热参数采集分析方面开展研究。陈杨华

三、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编号公 0020005共基 0020001础 0020003 必课

修 0029010 课 专 5921065

业 核 5921066 心 课 59210675922068专 5922069 选

业 5922070 修 方 5922071 课 向 5922072

5922073 5922074 5922075 5922076 5922077 5922078 ***922081 素 公共选修质 课

教 育 课

必修环节

课 程 名 称

英 语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自然辩证法 数值分析 高等流体力学 高等工程热力学 高等传热学 计算机软件基础 制冷与空调新技术 内燃机排气净化 传热流动的数值分析 现代光学测试技术 制冷及低温系统计算机模拟 内燃机燃烧学 传热实验研究原理 热工测试技术 现代发动机电控技术 工程光学 激光原理 空气调节 学科前沿讲座

二外、数学、计算机、体育、管理、经济、法律类

跨学科的专业课程

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学术活动 社会实践 外语学术论文

学 时

6 30 1 42 2 54 3 54 3 54 3 54 3 36 2 36 2 36 2 36 2 36 2 36 2 36 2 36 2 36 2 36 2 36 2 36 2 36 2 36

60

2开课 任课教师 学期

(职称)

1、2121张 莹姜水生 1 黎和昌 2 熊翔辉 2 陈杨华 2 高国珍 2 黎和昌 2 刘南生 2 易义武 2 高国珍 2 黎和昌 2 黎和昌 2 姜水生 2 马 力 2 马 力 2 陈杨华 2

全体硕导

考核方式 备 注

考试考试考试考查考查考查考查考查考查考试考查考查考查考试考查考查考查

至少

选修一门2 至少

选修一门

四、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3学分):

开题报告由文献综述和研究计划两部分组成。硕士生撰写开题报告之前应阅读至少50篇国内外重要文献。文献综述部分对课题有关的前人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研究计划部分就选题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实施方案、时间安排等作出论证。开题报告必须在审核小组会上宣读并答辩。审核小组由至少3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提倡邀请外单位专家参加。审核小组听取开题报告后,作出通过或不通过的决议。

学术活动(2学分):

硕士生在学习期间要求至少参加十次学术活动(其中至少做1次报告)。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的形式可为参加国际、全国性和省内学术会议或校内外学术讲座等。参加活动后撰写不少于400字的小结,并填写《南昌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册》,经导师考查合格,给予学分,并存入硕士生业务档案(具体要求见《南昌大学关于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暂行规定》)。

硕士生在所要求的论文发表数量之外,在公开学术刊物多发表1篇学术论文,可折抵参加学术活动1次。但最多只能用学术论文折抵学术活动2次。实践环节(2学分):

要求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和完成一定量的教学实践或工程实践或管理实践或勤工助学,实践环节工作量为60学时,经考核合格,给予学分。具体参照《南昌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暂行规定》执行。在正规高等学校担任过一门本科以上课程教学者或委培、定向的硕士生可免去实践环节,自动获得学分。外语学术论文(1学分):答辩前提交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有指导教师签字认可的外文学术论文。

五、学位论文

发表论文要求:

要求硕士生在校期间(以入学时间为界)必须在省级以上公开学术刊物(含正式出版的增刊)或在省级以上学术性会议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形式:必须是学术性论文。

科研能力与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10.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印发) 篇十

在近日结束的研究生招生复试中,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工程领域油气储运方向、石油加工炼制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分别高出同类学术型研究生15分和4分,录取第一志愿率达100%。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进行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取得的成效。

据介绍,从开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招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部批准该校在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3个工程领域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学校以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为导向,立足于企业需求,强化教师队伍和实践环节建设,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和实践创新能力为培养理念,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创新性、职业性、国际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招生环节,学校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选拔制度;在培养环节,设计了“课程教学+实践训练+论文就业”三年三段式格局,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体系上,构建了“基础理论+多专业模块”体系,专门开设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课程的实践类和实验类课程,突出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学校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对三个学科的实践教学平台进行建设和完善,建设了以通用性、综合性、交叉性、关键性为特征的.本硕博一体化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产学研深度融合,学校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建立起合作关系,先后建立78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企业工作站)和3个海外联合培养基地。

11.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印发) 篇十一

【关键词】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On the Approches toward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bility in PE Graduate Students

FANG Shu-zhe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Abstract】 As a require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bility in graduate students is a must to meet fierce social competition and a guarantee for first-class human resources for the cause of construct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The paper, in the light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graduat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approaches to increasingly improving innovative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including setting up innovation-oriented graduate curriculum system, spurring reform in teaching concept and training patter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utor team of innovation and establishing comprehensive incentive mechanisms,etc.

【Keywords】 PE Major,graduate students,innovative ability,training approaches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核心目标,是国家繁荣强盛的必要保障。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在校研究生的数量已突破100万人,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大国。但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短,发展速度过快,导致了研究生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相对落后、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对薄弱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鉴于此,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并列为《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2005年教育部又提出了《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研〔2005〕1号)。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由此可见创新的重要性。

1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分析

面对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浪潮,以及新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国家教育系统必须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国家教育体系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必然承担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任务。甚至可以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也是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1〕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具有特定的内涵和结构。它主要包括思想意识、思维特征、道德品格和行为方式等四个层面的素质。思想意识是创新能力的深层动力系统,只有从意识层面上有了创新的想法,才会产生创新的动力;思维特征是创新的协调创造系统,是形成创新思路的基本保障,只有具备良好的思维素质,才能对创新问题进行逻辑思辨和方法检验,以保证从幻想到实践的创新过程;道德品格是创新的伦理保障系统,是保障创新成果能够有益于社会的重要保障;行为方式是创新的实践生成系统,是在具备了创新动机以后经过逻辑思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创新方法和创新成果。这四个层面的能力特质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了研究生个体能力素质体系培养和发展的基本内容体系。

总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在从事理论研究、社会实践和技术开发的过程中形成的综合性能力。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是研究生创新的核心能力特征,只有满足这些特征,研究生才能具有较强的理论构思和技术实践水准;思想意识、道德品格则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软件保障,从根本上保障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够造福整个社会和他人;此外,研究生的文字表达、语言组织、沟通协调、人际交往等能力同样是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这些能力素质应当在本科期间养成,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生创新的质量。

2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与问题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更应该注意创新性的培养,必须看到,不同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在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过程中,要重视专业差异,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要求和方法是不一样的。

2.1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落后

课程设置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迄今为止,我国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按照专业课与非专业课来划分和设置的,非专业课即指公共课,含英语、政治等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导致与培养目标相脱节,很多体育院校还不能把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此外,现行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存在与社会对体育专业研究生的要求不相符合,体育院校的课程设置缺乏跟踪培养、服务社会的教学理念。各不同高校的体育专业,其课程设置也难以突出各个院校的特色,无法体现本校与本学科的学术传统,没有显著的个性特色和学科优势。

2.2缺乏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先导,是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的思想基础。然而,有关调查显示,我国体育专业究生创新意识较差。分析其原因,一是因为目前我国体育专业研生大部分经历的是应试教育,而缺乏素质教育的学习体验,从应试教育考试中形成了应试思维和与之相匹配的学习观念和行动习惯,因此,他们的潜意识更趋向于接受事物、掌握知识、习惯于知识的灌输。二是因为我国从1978年才开始恢复招收体育专业研究生,这导致了我国体育专业研究生导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创新意识也有待于提高,这也造成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对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2.3缺乏具有创新能力导向的导师

在研究生层级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中,学生的创新能力离不开导师的作用。导师的教学理念、学术责任和师德师风以及导师自身的创新素质等因素都会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产生深刻影响,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导师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作用。然而,很多高校体育专业的导师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都与创新教育的要求格格不入,尤其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处理上,体育专业的导师过于重视传授学理知识,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对学生的要求上,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实行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以及统一、单一的考试方法,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种教育模式严重阻碍了体育专业研究生主观能动性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3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路径

激烈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因此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就是竞争的焦点。要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必须一定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科学技术,而创新正是推动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样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基础,针对体育专业而言,应当从以下路径来积极培育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3.1建立创新能力导向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开展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渠道,是一个“集静态课程体系设置和动态课程体系安排在内的系统工程”,主要包含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因此课程设置是培育创新能力的根本。课程设置应当在专业化和综合化两个维度同步发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发展。课程专业化一方面要求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口径宽广,另一方面要求重视和加强体育基础理论课程。体育基础课程有利于学生获取体育专业相关知识的主要方法,有利于迁移能力的形成,进而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发展。专业课程不仅仅意味着知识面和知识的储量大小,它强调获得知识的主要方法,这会使一个人在信息化浪潮的社会环境中获得更为有效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每门基础课程都是内容广博、用途广泛的科目范畴中的范例,它为学生提供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普遍研究世界的深厚基础。

3.2推进教学理念和培育模式改革,强化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我国体育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单一,严重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教育,各类研究生培养标准整齐划一,缺乏个性化的培养方案,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的制定有笼统化、粗糙化的倾向,不能体现学科交叉、专业融合的发展趋势。在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过程中,应当积极强化研究的综合素质,如书面和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等。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改革中,应当贯彻培育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尤其是信息技术手段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来改善教学效果。另外,还应该加强研究生的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经验,从实践中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3加强创新型导师队伍的建设

高水平、创新能力强的导师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导师对研究生的创新有着重要影响,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导师应当跻身于学科发展的前沿,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用自己的学术知识去诱导学生的创造激情;导师要充分鼓励研究生在体育知识领域中的创新思维,积极帮助学生协调课题研究,为学生成长营造一个宽松、融洽的学术环境,避免将学生的学术活动投入到知识创新要求低下的横向课题中去;导师还应为从研究设备、图书资料、研究经费乃至生活上关心研究生的成长,积极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研究条件和研究氛围。在研究生导师的遴选工作中,不能仅注重参选教师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的数量和等级,更应看重参选教师本身的创新素质和研究课题的创新性、前沿性。另外,还对研究生导师的人才培养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从激励制度上督促导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4建立全方位的创新型人才培育的激励制度

创新型的教育模式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当前体育高校的研究生管理制度往往囿于陈旧落后的教育理念,更多地强调限制约束和集中统一,忽视灵活性、动态性,更忽视创新性的培育。因此,必须强化创新意识,树立创新标准,进一步加大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力度。在研究生录取过程中,应当以各专业导师为主,组成专家评议组,积极发现和遴选具有突出创新能力的学生,不能以考试成绩为唯一依据;在培养制度方面,应当鼓励打破学科和专业的固有局限,在一级学科内实现导师与研究生双向互选,也可尝试实行导师组制度,扩大研究生自由选择课程和导师的权限。还应当设置合理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机制,奖励导师或培养单位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鼓励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何德忠,方祯云,张素荷.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1).

〔2〕张瑞林,张华.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素质现状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7,(3).

〔3〕张文辉,林基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J〕.高教论坛,2010,(3).

12.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印发) 篇十二

“4+2”模式指学生在完成4年的本科专业学习、获得专业学士学位之后, 通过适当的筛选, 直接进入教育专业硕士阶段学习2年, 获得教育专业硕士学位, 成为专业基础扎实、素质较高的中学教师骨干或教育管理人才。[1]这种模式是我国开放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4+2”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还存在哪些不足?目前, 对“4+2”模式的研究仅停留在理论论证的层面, 缺乏实证的研究。本研究试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个案, 以在读“4+2”硕士生为调查对象, 从课程设置和教育实践两个维度对“4+2”模式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以期为“4+2”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实证支持与政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调研对象为北京师范大学在读的全体“4+2”硕士生。目前2006级 (研究生二年级) 、2007级 (研究生一年级) “4+2”硕士生共75人。一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不在学校, 所以共发放问卷62份, 收回50份, 有效问卷50份。被试年级、性别及本科所主修专业情况见表1和表2。

(二) 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和调查问卷进行资料收集。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课程设置和教育实践。为保证问卷的有效性, 首先, 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访谈, 每年级选取2~3名被访谈者, 兼顾性别与文理科差异;其次, 根据访谈情况与文献研究制定并修改问卷。在问卷的编制上, 对2006级“4+2”硕士生侧重就业及教育实习状况, 而对2007级“4+2”硕士生则侧重课程设置和教育见习。再次, 用修改后的问卷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预调研, 根据反馈情况对问卷进行调整, 最终确定问卷结构和内容。

(三) 数据处理

所有的数据管理与分析采用SPSS13.0。

三、研究结果

(一) “4+2”硕士生选择动机大多积极向上, 但也存在消极的选择动机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4+2”教育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草案) 》, “4+2”模式的培养目标是“拥有广博的学识修养和良好的专业素质, 不仅掌握坚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还懂得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的专业教师。因此, “4+2”模式要选择那些真正热爱教育工作、希望通过“4+2”模式的培养获得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申请者。这样的申请者不仅是“4+2”模式生源的保障, 而且也是我们基础教育急需的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后备力量。因此, 我们对被调查者的选择动机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 选择“提高教育理论和技能水平”占到50%, 说明同学们选择“4+2”模式的动机总体上是积极的;当今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也促使部分同学选择“4+2”模式, 选择“获得高学历, 找个好工作”和“就业难, 缓兵之计”的合计达24%。另外, 在访谈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同学当时对“4+2”模式不甚了解, 有的同学选择比较盲目。

(二) 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课程体系需不断完善

课程设置是“4+2”模式的核心。我们从学分设置、本硕课程衔接和课程满意度这三个维度调查了“4+2”模式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 课程安排过多, 学分设置量大

“4+2”模式下的课程实行学分制, 学生修完45个学分才能毕业。在问卷调查中, 反映“课程设置过多”的比例占到所有问题的16%。如表3所示。在访谈中, 80%的同学反映课程安排过多:“我们都普遍感觉时间特别紧, 需要修的课程特别多, 在学分的要求上比三年制的研究生还要多, 他们只要求36个学分, 我们在比他们时间少一年的情况下, 要修45个学分, 而且这期间还有教育见习和实习, 还要找工作, 写论文, 时间真的很紧。”

2. 硕士课程与本科课程衔接困难

“4+2”硕士班同学来自八个不同的文、理基础学科, 而进入研究生阶段后所修读课程基本相同, 因此“4+2”硕士生对本硕所修课程的衔接问题反映很明显。如表3所示, “本、硕衔接不紧密”问题占所有问题的16%。有同学认为“课程衔接问题是该模式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不过也有同学表示“由于该培养模式的特殊性, 所以也不可能过于强求课程衔接, 也没法衔接”。

3. 课程满意度不高且在文理科间存在差异

对课程的满意度带有很大的主观性, 因此也很难测量, 为此, 我们粗略地测量在读“4+2”硕士生对该培养模式的总体满意度, 以期让关心“4+2”培养模式的学者了解现在课程的满意度情况。调查发现, 文科生和理科生 (由于“4+2”硕士生每个专业人数较多, 而预调查发现文科生和理科生在两大类内部对课程满意度评价相近, 故将其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 其中文科包括中文、地理、思想政治和历史;理科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 在对课程的满意度方面表现出一致性:文科生认为“较满意”和“不满意”的分别占63%和37%;理科生认为“较满意”和“不满意”的分别占65%和30%, 数据差别不太显著, 即文科生和理科生都仅有六成的学生对课程满意。但是理科生在“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方面却有一定的显著, 理科生中有5%的学生对课程设置不满意, 而这一点在访谈中表现得更明显。我们通过访谈了解到,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理科生在本、硕两个阶段所学的课程差异太大, 在本科阶段所形成的“理科思维”影响了他们对课程满意度的评价。

(三) 教育实践重视不够, 缺乏系统指导

教育实践是“4+2”模式在教师教育方面最鲜明的体现, 也是教师教育中重要的环节。教育实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微格教学、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

1. 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4+2”教育学硕士是这样进行微格教学的:每十个人一组, 一组中每个成员轮流讲一次课, 然后指导老师对其进行集中评价, 同时“4+2”硕士生们也相互评价。通过访谈, 我们了解到“4+2”硕士生比较认同微格教学, 因为这种教学方式让每个人看到自己是如何讲课的, 从而更好地矫正自己讲课中存在的问题。但也有的同学反映微格教学课时安排的时间太短, “只让讲一次, 应该多安排几次, 这样才能看看自己是不是每一次都有了提高”。因此, 微格教学时间安排不够, 而且缺乏系统指导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2. 教育见习

教育见习是“4+2”培养模式非常有特色的教育实践方式。教育见习安排在第一学期 (其实“4+2”硕生士在大四上学期就开始学习研究生课程, 这里为方便理解, 把研究生阶段划分为四个学期, 即研究生第一学年上学期为第一学期, 以此类推) 的10月初到12月中旬, 共10周。教育见习是这样实施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联系教育见习学校, 教育见习的学校一般都是北京市的普通中学。然后分小组由老师带队到学校听课, 每周去一次。这个阶段就是让我们多听、多看、多问。我们听课要写听课记录, 还要写总结, 指出执教教师这节课哪些讲得好, 还有哪些不足, 改进意见是什么。”

访谈对象都认为教育见习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并且强调如果跟一个优秀的、敬业的一线教师, 那么对自己的影响会更大。不过, 也有人提出:“在去见习之前我们都不明白需要注意的具体事项是什么, 要是提前明确一下会更好。”

3. 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环节是“4+2”模式教育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教育实习安排在研究生二年级的上学期, 与见习时间一样, 也是在10月初到12月中旬, 共10周。实习学校都是北京市的重点中学。被访的“4+2”硕士生介绍说:“第一天带队老师会领着我们过去, 分指导老师。要求每天都去, 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还有实习报告, 需要对自己平时的实习表现进行考核和打分。”具体实施起来, “要听课, 写听课记录, 还要自己讲课。每个人必须讲八节课, 这是硬性规定, 但是具体你要教哪些课, 教学内容是什么, 都是自己跟指导老师商量着定的”。

从访谈中我们了解到, “4+2”硕士生对教育实习的反映总体上优于微格教学和教育见习。但是, 他们普遍反映最好增加教育实习时间, 使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教育实践。

(四) “4+2”模式管理混乱, 相关院系、部门之间协调差

“4+2”模式涉及学校各个部门特别是各基础学科院系和研究生院, 仅靠教育学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科学协作。从访谈和调查问卷中, “4+2”硕士生反映“4+2”模式管理混乱。特别是在本科阶段第四学年的衔接阶段, 学校对“4+2”硕士生在考试管理、本科毕业手续办理、文件注册方面管理混乱。

(五) “4+2”知名度低, 宣传力度不够

“4+2”模式在北京师范大学已经试验了六年, 然而遗憾的是, 社会及用人单位仍然对“4+2”模式知之甚少。一位刚找到工作的“4+2”硕士生说:“很多人还不了解‘4+2’模式, 也有人持怀疑态度。很多用人单位对咱们这个‘4’和‘2’代表什么意思还不清楚。我们去求职的时候, 往往先得在这方面解释半天, 而别人听说我们才读了两年的研究生, 有可能会怀疑我们的能力, 所以这也是让我们觉得很尴尬的事情。”我们还了解到, 不但用人单位不了解“4+2”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甚至有些申请“4+2”模式的本科生都不太了解该模式。

四、政策建议

“4+2”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师培养模式, 还处于试验期, 在现实的培养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研究建议从如下方面进一步完善该模式。

(一) 优化课程结构, 体现“4+2”模式特色

课程设置问题是“4+2”模式改革的核心问题。有同学反映:“我们在学研究生课程的过程中, 觉得目前这种课程设置, 例如教育学、心理学的科目与我们自己原有的专业知识衔接不是很紧密, 或者说我们还没有很好地找到一个衔接的方法。”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特别是要恰当地分配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而要做到这一点, 除了相关专家的精心设计之外, 还要听取一线教师和“4+2”硕士生的声音。

(二) 加强管理, 协调好相关院系及部门的关系

“4+2”模式改革的顺利实施, 离不开教育学院、各基础学科院系和研究生院的密切配合与合作。《北京师范大学“4+2”教育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草案) 》明确指出:“进入‘4+2’模式培养的学生, 本科阶段由各相关院系进行管理, 研究生阶段由教育学院管理。”然而具体实施起来却十分困难。原因在于“4+2”模式涉及部门多, 相关政策还不太规范。特别是在本科阶段的第四年, 这一年是本硕衔接的过渡年, 容易出现管理上的“真空地带”, 所以建议对“4+2”模式制定更为完善的管理制度, 尤其对本科阶段第四学年的过渡阶段加强管理, 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 为“4+2”硕士生由本科阶段顺利过渡到研究生阶段做好制度上的保障。

(三) 重视宣传与扩大“4+2”模式的影响力

“4+2”模式是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模式不仅满足了我国基础教育对优质师资的需要, 而且也是国际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 对于这种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并要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 在选拔过程中要对文、理学院的本科生宣传“4+2”模式, 使他们了解这种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这样才能把真正想当教师的学生选拔出来, 也避免了盲目选择“4+2”模式的现象发生, 从而保证“4+2”模式的生源质量。另一方面, 在社会上也要广泛宣传。东北师范大学专门制作的“4+2”模式网站, 陕西师范大学的下乡支教等, 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4+2”模式的影响力, 这些做法值得借鉴。另外, 可以和一些优秀的中学进行合作, 一方面增强中学对该培养模式的了解程度, 同时也可以使我们的“4+2”硕士生更多地了解当前中学一线的实际情况, 从而使自己的学习发展更具针对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高一数学教案:集合的表示方法下一篇:贯彻落实公司工作会精神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