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美术鉴赏

2024-07-13

大学生美术鉴赏(共9篇)

1.大学生美术鉴赏 篇一

大学美术鉴赏

摘要: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我们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关键词:绘画、梵高、中国建筑、鉴赏

一、对绘画的鉴赏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

通过欣赏绘画作品,可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如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荣景象。其中对各色人的生动描绘已成为人们认识宋代社会、服饰、风俗、技术、建筑、市场等的第一手资料。绘画作品为我们提供了种种与他人产生共鸣的经历与感受,能够以一种艺术的眼 光和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并获得一种全新的洞察力。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东西方绘画的线在形式美感上各不相同:东方绘画中的线注重表现情感,富于韵律感和装饰美;西方绘画中的线具有较强的理性特征,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应该指出线造型在东西方美术作品中是相通的,同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多彩的艺术美盛,只是由于欣赏习惯,绘画造型的传统观念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民族风格。

二、对中国建筑的鉴赏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建筑体系之一,有7000年以上有实物可考的历史。它的发展从未中断,并对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各地的建筑有重要影响。像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

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成就令世界叹为观止,取决与它以下几方面特点

1、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

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1、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2、衬托性建筑的应用

3、色彩的运用

结束语

美术鉴赏课更好的培养我们,提高我们的素质,最根本地是提升了我们的精神境界。有位大家说过:“艺术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学习美术欣赏,要更好的培养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美术鉴赏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

致谢:

一个学期的美术欣赏课结束了,我受益良多。这一学期的课程,对我来说是“美的历程”,从以前的不懂美,对美的浅薄的外在认识,到现在的欣赏美,逐渐明白更重要的是看到美的本质。

参考文献: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1、《中外美术鉴赏》 徐改,刘晨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08-01

2、《美术鉴赏》 李新平,成文光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9-07-01

3、《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版

4、《西方美术史》 李春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年版

5、百度百科

2.大学生美术鉴赏 篇二

首先, 就是要纠正学生对美术理论课的偏见和错误的认识。让学生知道, 高职高专中的美术理论课不是培养艺术家, 而是提高审美水平, 也要让学生明白美术鉴赏能力和普通学科一样, 可以通过学习逐步提高, 并能有助于他们在软件课中的艺术性的体现与发展。在第一节《培养审美的眼晴》课里, 我在屏幕上投影出几款造型、色彩各异的碟子产品造型, 告诉学生说:“现在你们在商场里看到这四款碟子, 你需要买一个, 那你的选择会是那一款呢?”这是一个简单的生活问题, 学生回答都非常积极, 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选择, 原因更是五花八门, 从而使本来沉闷课堂立刻就活跃起来, 作为已成年的高职高专学生, 他们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审美观, 使学生很愿意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审美能力。最后通过小结, 让他们明白:“同学们所选择的碟子没有好与坏之分, 因为你们的选择是通过你们的审美认识所决定的, 所以我们每个人对艺术都有一种艺术感悟的天性。只是审美水平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你品味和品质。有一句广告语说的很贴切‘品味改变生活’。所以具有一双审美的眼睛非常重要。这就是我们学习美术鉴赏的原因之一。”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课堂活动, 生活里的例子, 让学生明白学习美术鉴赏对他们的生活、学习还是有积极的影响的。比起空讲鉴赏的理论学生好理解, 也容易接受。同时, 也让学生明白美术鉴赏课开设的原因, 而在日后的教学里, 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时要多与生活联系起来, 艺术本来就是源于生活, 不要让艺术脱离了生活, 只是艺术也高于生活, 所以才值得我们去鉴赏。在课堂上, 也要不断地渗透这种思想, 让学生主动地去鉴赏美术作品, 这才是纠正学生对美术课的偏见和错误的认识的根本方法。

其次, 是课堂内容的选择。作为准备进入社会的高职学生的日常学习里, 各种练习比赛、社会实践繁多, 承受的精神压力也较大。学生学习生活相对比较枯燥乏味, 如果在美术理论课的课堂上, 教师也是一样照本宣科地向学生介绍一些美术作品, 学生肯定不爱听。所以, 要上好一节美术课, 内容的选择是要慎重的。根据新课程标准, 找出一节课里的重点难点, 有意识的选择一些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作品进行教学, 并以此作为激发学生美术兴趣的突破口, 唤醒起学生对美术的情感。创造出一种相对比较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 既能学到丰富的美术知识与人文精神, 又能缓冲学生学习上的压力, 起到一种精神上的“休闲”。如在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的判断》一课里, 说到价值, 学生很多时会把一幅名作的价值与钱挂钩, 课堂的开始我选择了毕加索的油画《拿烟斗的男孩》开了一个小型拍卖会, 让学生投价, 虽然学生出的价钱不尽相同, 但也体现出他们对作品的一些看法。如有些学生认为, 色彩与男孩的精神面貌搭配很和谐, 看起来很舒服, 值1万;有些就认为很普通, 就是男孩的神情表现得不错, 就1千元。最后我告诉学生这幅作品以1亿416万美元的天价售出, 一举刷新绘画作品拍卖的世界记录, 成为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画的时候, 很多学生很意外, 也很好奇, 这作品为何会如此值钱, 它的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 这时候再进入课题, 大部分学生的精神都集中起来, 想要了解作品的价值是如何去体现的。

再次, 是课外内容的选择, 可以选择现代新兴、流行的一些美术形式。美术界的变迁极为迅速, 但教材的更新比较慢, 课堂内容如果只是局限于教材, 那学生的学习都只能停留在“古代”美术。其实, 选择一些现代的艺术形式给学生鉴赏, 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紧跟时代的步伐, 如行为艺术的鉴赏, 这种艺术在中国相对来说是比较新鲜的一种艺术, 很多学生听过, 但并不了解, 更多是不能够理解。在《行为艺术》这节课里, 通过几个艺术家的代表作品, 来让学生了解行为艺术的特征及作者的目的。在课堂讨论的环节里, 让学生探讨《@21》这个由成都美院四川音乐学院学生所创作的作品, 这作品在当时已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 那在这些同龄人的眼里又是一个怎样的作品呢?大部分学生都基本明白他们为什么用这样一个图案, 因为“@”是象征他们这一代人的符号, 在同年人的心理上来说这是比较好理解的, 但他们更多的是去探讨为什么要用裸体来表现?通过这一个与学生年龄相近的人所创作的作品的探究与学习, 学生对行为艺术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而动漫, 绘本更是绝大部分的艺术类学生的心头爱, 可以说看这类作品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但仅作为休闲娱乐, 而选择一些比较优秀的绘本作品或动漫作品给他们鉴赏时, 学生很容易就产生情感共鸣, 对他们的人生及学习都有一定的帮助。

最后, 是在美术教学上也应该注重了学生美术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现有的教材、更多的是一种美术知识上的传授, 而对于美术技能与美术实践涉及很少。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如美术技能的训练与实践相对需要的时间会多一些, 对高职高专学生而言, 寸阴如寸金, 把大量的时间放到这方面根本不可能, 而学生自己恰恰对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去亲手实践一下, 比单纯的知识传授要更感兴趣, 更好理解, 并且也更具实际意义。所以在美术鉴赏课堂上, 我都尽量安排学生进行艺术实践。如在《抽象艺术鉴赏》一课里, 把学生带到广东省美术馆观看十九世纪文艺复时期的作品, 然后让他们把感受用文字形式表达并且让他们自己也用抽象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思维与创作;并且结合最新的服装流行色或房屋装内装饰流行风格等, 让他们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美的审视, 并且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让学生尝试利用身边的事或感受而进行绘本的创作, 学生的作品很多时候都会出乎我的意外, 他们的表现方式有时很特别, 很有个性, 有些想法是我们从没想过的。学生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 想比起他们单单地去看美术作品, 印象要来得深刻, 更利于他们日后对美术作品的鉴赏, 更能提高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

在高职高专美术教育课堂上, 教师更要让学生把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 让学生了解学习美术鉴赏的真正意义, 并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 让学生对美术作品产生情感共鸣, 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激发学习兴趣, 这才是有效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现今高职院校艺术课的教育理念, 研究在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美术教育课堂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 着重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 用创新教育给学生提供美术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为学生日后的艺术设计灵感来源打下基础。

3.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力 篇三

一、美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

(一)全面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任何艺术都根植于一定的社会基础之上,由当时的文化背景所决定。因而文化知识水平对美术鉴赏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广泛的历史文化知识十分重要。正如要鉴赏唐代的绘画、雕塑,就要了解唐代的社会背景、生产力发展状况以及由此形成的审美标准。否则就不能理解唐代绘画的气势磅礴和雍容华贵,也就不能理解作为该时期审美标准之一的人物雕塑的肥美和女性的坦露。每个人的艺术修养既是这个人文化修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直接受益于文化修养的广博精深。因而,要想提高自己的美术鉴赏能力,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二)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规律

艺术修养包括对一般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初步了解,也包括对各个艺术门类和体裁的艺术特征、美学特征和艺术语言的熟悉和掌握。各个门类、题材、样式的艺术,具有各自的审美特征和表现技法。了解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和表现技法,是培养美术鉴赏力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规律,才能真正把握和理解艺术作品,才有机会真正领略作品奇妙的艺术魅力。

(三)大量鉴赏优秀的美术作品

美术鉴赏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大量的鉴赏实践来推动。多听音乐能锻炼耳朵的音乐感,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多看美术作品则能锻炼眼睛的形式感,提高对美术作品的鉴别欣赏力。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美术作品的格调有高低雅俗之分,欣赏之前也就自然存在一个选择问题。欣赏美术作品,应当尽量选择那些艺术特色鲜明、个性强烈、有独创精神的作品,选择那些经过历史“筛选”存留下来的高品位的中外古今作品。

二、美术鉴赏力的培养与审美教育目标的实现

审美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一个独立或专门的领域,就是通过培养与提高人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审美的理解力,从而形成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审美教育在全面发展人的性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完善品格、荡涤心胸、丰富感情、开阔思路以至于增长才干。让孩子们从小就接受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理解力即艺术鉴赏力。如果我们能把美育贯穿于九年义务教育甚至整个学校教育之中,那么,提高的不仅是鉴赏者个体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而且将使全社会群体的艺术鉴赏水平有一个显著的提高。

首先,培养审美的感受力。就是引导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和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力。一个具有敏锐的审美感受力的人,不仅能迅速从一大堆客观对象中选择出最美的对象,对美的对象和不美的对象做出明确的区分,而且能对美的对象迅速做出情感反应。在这里,培养和提高美术感受力,主要应当引导人们直接置身于美的环境之中,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通过耳濡目染,亲身领略客观事物的美,这样,学生审美的心理结构就会逐渐得到改善。

其次,培养审美鉴赏力。审美鉴赏力是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的对美的事物的领悟与评价能力。审美鉴赏力首先是一种审美理解力。如果没有深刻的审美理解力,就很难透过客观事物存在的方式,窥见其存在的价值。也就是说,不借助于审美能力,就不能发现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性,也就不能确定该事物是否显现着人的本质力量。审美理解力的高低,是审美鉴赏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要提高审美鉴赏力,就要努力培养审美理解力。而培养审美理解力的道路,只能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文学与艺术知识。唯有把握了艺术作品产生的年代、作品内容的思想倾向及其由民族传统所决定的表现形式等等,才能理解的了它,才能产生一种真正超越一般的审美感情。

4.大学美术鉴赏课程论文 篇四

《浅谈印象派的艺术》

摘要:印象派是在19世纪60一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是反对古典画派。印象主义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营养,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从而据弃了从16世纪以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并根据画家自己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其代表人物有马奈、莫奈、雷诺阿。

关键词:印象派 艺术特点 代表人物

一、什么是印象派?

印象派是一个松散的艺术社团。这个社团没有明确的纲领。艺术家集合在一起,仅仅因为画风比较一致,便于共同举办展览。参与展出的艺术家,有的仅在一段时间内迷恋于印象主义画风,后来则另有追求;有的在绘画风格上曾多次变化反复。此外,参与画家的水平也不尽一致。绘画中的印象主义是和法国文学中的自然主义流派相对应的。印象主义和自然主义都曾受到哲学上实证主义的影响。

二、印象派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1874年一群年轻的画家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有31位印象派画家参展。来向官方的沙龙挑战。包括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和莫里索等在内的画家们不仅有各异的性格和天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还具有不同的观念和倾向,但是,他们诞生在同样的时代,有着同样的经历,并且向同一的反对派斗争过。他们欣然接受一些杂志的讽刺文章作家封给他们带着嘲笑味道的称号——“印象派”。

19世纪的时候,法国巴黎是欧洲油画的中心。这个时候的风格是以学院派的新古典主义为主导的,他们每年都要举办官方的展览,叫做“沙龙”,多数人都出自于皇家美术学院,他们有着深厚的素描基础,并且精通人体解剖,画风严谨、细腻。而在这个时候,还有着另外一大批充满着理想的年轻画家,他们来自于各个阶层,大多数都是自由人,很多人对学院派的教学方式及绘画风格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古典主义千篇 一律,缺乏个人风格,他们更崇尚现实主义,并提倡户外写生。由于大家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观点,他们逐渐地聚集到巴黎郊外的一个名叫巴比松的小村庄,来描绘那里迷人的风光,他们被称为“巴比松”画派。“巴比松”村就是现在巴黎的卫星城之一的枫丹白露镇。“巴比松画派”就是“印象派”的前身。这些画家们只有极个别的被官方所接受,大部分画家的作品被拒之“沙龙”的门外,于是画家们就联手举办了“官方沙龙”落选作品展,逐渐的社会对他们的风格也有所认同。

三、印象派的艺术特点?

印象派在技法表现上与古典主义大相径庭,作品拜托了传统绘画中精细的笔触和大量的象征“高贵”的综合色调,代之以鲜艳明亮、对比强烈、近乎平涂的概括的色块。此外,在对外光和深色背景下出

现的`形象处理作了新的尝试,因此这两幅作品在艺术技巧和历史意义上都是一个创新。艺术家想要与古典唯美理想决裂,表现真实的社会的这样一种决心,以及想使艺术成为“搭起现实世界与绘画世界之间的桥梁”。

四、印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马奈和《草地上的午餐》

马奈在《草地上的午餐》中直接表现尘世环境,把全裸的女子和衣冠楚楚的绅士画在一起,画法上对传统绘画进行大胆的革新,摆脱了传统绘画中精细的笔触和大量的棕褐色调,代之以鲜艳明亮、对比强烈、近乎平涂的概括的色块,这一切都使得官方学院派不能忍受。此画在构图上,把人物置于同一类树木茂密的背景中,中心展开了一个有限的深度,中间不远的地方那个弯腰的女子,成为与前景中三个人物组成的古典式三角形构图的顶点。在技法上,把绘画作为二度表面的主张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在对外光和深色背景下出现作了新的尝试,因此此画在艺术技巧和历史意义上都是一个创新。

2.莫奈和《阿尔让特依大桥》

在这幅画里并没有统一的笔触,也没有特定的形体,树木画的想绒毛一般,建筑和桥采用线条描绘,产生浮世绘那样结实具体的效果。光色变化在这幅画中体现的很好,真实的现场描绘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同于现实主义画家在画室里描摹的感觉。

3.雷诺阿和《阳光下的裸女》

画家用绿色、紫色点子去表现裸女的肌肤,很好地分析和理解了光透过树林中和了光的红橙色以及结合了树的绿色与皮肤颜色的效果。雷诺阿用光影、色彩、笔触很好地把人物、背景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一种绚丽斑斓的幻境。但是这样的表现手法与学院派追求的安格尔的棕色的、唯美的画风大相径庭,因此遭到了猛烈的批评。

五、总结。

5.大学生美术鉴赏 篇五

——美术教学人生的点滴思考

周建通 山东省寿光市第二中学 262700

美术,美化之术、美容之术、美饰之术。它是多少人快乐的童年,童年时的梦想。儿时最喜欢的看的“小书”,记忆犹新的那些身着护甲(有护心镜的)手持大刀或红缨枪的将领,更是手头乐此不疲的描摹对象。

美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多数人把一切美好的改变归于物质。生活条件好了,有钱了,当然越来越美了,不否定有一定的道理。有句俗话说得好,有钱你能买到贵的,不一定能买到美的。美是一种境界,是人的大脑的审美水准的直接反应。美对于人是如此重要,它不仅影响人一生的生活质量,品味与境界,而对于一个掌握国家权力的领袖,他的审美力甚至决定了国家的命运。所以每一个人如果能尽早对美有更多的思索、审美与感悟,无疑,你的人生将更加精彩。但愿人们不会都那么俗,尽管处在世俗中。

审美要从娃娃抓起,家长们在孩子身上下了不少功夫,动了些心思。为孩子提供尽可能喜欢的图画书、美术材料。比如如何画好儿童画、各种花卉动物的简笔画、折纸、车模、建筑造型图版(在里边能看到世界各国著名建筑),孩子在这种没有约束,没有压力的艺术氛围中自由的探索。一点一滴的积累,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审美素养慢慢得到提高。孩子们聪慧、伶俐、悟性很高。遗憾的是,到了中小学阶段,孩子们审美素养的培育受到极大的遏制,美术课成了真正的“闲课”,时不时的被主科冲掉占用。一学期下来,学生上不了几节美术课,升学任务被强化到极端的地步。一切都围绕文化课为中心。家长们也已经没有对孩子审美素养方面的培养心思和要求。整天挂在嘴上的是这次成绩考的好不好,考了多少分。要不要上补习班之类的话。考学成了全家人的生活目标。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看到这样的社会现实、学校艺术教育的现状着实内疚。审美素养不是以后有了好工作,挣了多少钱就能补上的课程。“土豪金”多么可笑而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现实的字眼,却没有多少人真正放在心上。美的艺术需要想象力、悟性、精神和鉴赏力。上好美术鉴赏课,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一刻也不能耽误。美使人高尚,审美满足,是包含了某种高尚思想和理性精神的情感满足。既不同于生理的快感满足,也不同于获得知识拥有的理智、冷静和欣慰,更不满足于道德满足的清高。法国美学家狄德罗说:“高度的艺术鉴赏力要求具备丰富的感觉,长期积累的经验,正走向善感的心灵,高尚的精神,略带忧郁的气质,以及灵敏的器官。”

美术鉴赏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培养学生的感悟力、想象力、在一定美术基础上的审美水平是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的方面。

一、走进经典作品,增强爱国情怀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悠久的灿烂文化,古人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精美的艺术宝藏。通过鉴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悟祖国山川秀丽景色,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像鉴赏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这是一幅青绿山水的代表作品。画家在横1191.5厘米、纵51.5厘米的长卷中,将山川、绿翠、江河、村舍尽收眼底,意境气势恢宏、雄浑壮阔,可谓描绘自然风光的大手笔。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描绘了浙江富春山一带秀丽的山川景色,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可谓山清水秀,情景交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些经典的美术作品会深深打动每一位同学,增强同学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挖掘历史知识,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

例如,在鉴赏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时,同学们通过交流和课前预习(在网上查阅有关资料或向历史老师请教),知道画面中表现的是唐太宗坐在步辇上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向大唐求亲,后来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予松赞干布。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对加强汉藏两族的联系、团结,对唐王朝加强中央集权起了重要的作用。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自古以来,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步辇图》反映的历史事实是驳斥民族分裂主义者的有力证据。

三、领悟美术语言的魅力

中国画意境深远,寥寥几笔也能让人玩味无穷。而西方绘画注重写实表现,讲究精神表现与细节刻画。人物环境给人以真实感。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尽在其中。人物画线条的表现力,飘带芊芊随风而起,表现人物出神入化。山水画点苔的各种表现,炉火纯青,全身功夫,尽在笔端。各种皴法将物象表达的活灵活现。花鸟画的隐喻,特别是中国文人画更是世界美术史上的奇葩。“梅兰竹菊”四君子集中表达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高尚情操。

四、体会美术作品的形式美

对立与统一,节奏与韵律,这些形式美的法则在中国书法作品中可谓表现得登峰造极,一点一画都是艺术家心性与技巧的完美结合。中国画和书法的章法、布局。“计白当黑”、“疏可走马,密不透风”都是形式美理论总结的精华之所在。这些都需要同学们在鉴赏课学习中一点一滴去积累、感悟。潜移默化并逐步领会形式美的真谛。美是和谐的,美只能从对立统一中求得和谐。

法律的规范,让人彬彬有理;道德的规范,让人心灵庄重;美育的培养,使人情操高尚。美与善一样崇高,一样值得人类永远追求„„

6.大学生美术鉴赏 篇六

通过对《》这个小课题的研究,我们深刻认识到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只有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美术鉴赏课学习的积极性,使创新教育在美术课中得以充分体现。

第一、创设课堂氛围,改变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教师,如果失去了让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那在新课程已步入课堂的今天是不合格的。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质量也往往是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产生。教授美术鉴赏我有这样的体会: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情,有了好的心情就会使课堂变得活跃,必然就会让学生积极的思考,师生之间的配合与互动油然而生。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如上教学效果呢?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大家都不陌生,为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首先要动脑筋使得每一节课都会让学生感到有新意。只要能做到画面上有一个闪光点就是一幅好的绘画作品。所以,努力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感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学生自然会为之所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上每一堂课的时候,在学生走进教室时听到的都是高雅、优美的钢琴曲,当然在上中国民间美术时换上了那纯朴、高亢的陕北民歌。此举虽然简单,但效果明显。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挖掘学生的潜力、开发学生智力和创造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再加上艺术课的自身魅力,定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以往,在我们的美术鉴赏教学中,许多学生喜欢被动的地听老师讲解、分析。在评价艺术作品时,也尽量寻求一种传统的标准和说法,所以使得一些学生人云亦云,思想毫无创意。在美术鉴赏活动中,鼓励学生交流,其实就是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所大力提倡的。因此,我们教师在美术鉴赏活动中应改变过去传统的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法,寻找一些教学策略,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地参与。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研究性学习,这就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几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总之,我们教师要秉承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遵循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合作精神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尽可能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终身学习和进一步发展的平台。第三、有效媒体资源的利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美术鉴赏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及媒体资源,整合美术课程资源,为美术鉴赏教学服务,营造全方位的艺术氛围,优化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也存在一个最佳使用效果的问题。在教学中,影响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因素很多,根据知识特点合理运用多媒体。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中大部分内容都要仰仗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才能输送给学生,但各个知识点在内容和形式上就有各自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如何使用的问题。如绘画鉴赏需静态的图像,而建筑鉴赏则更多的运用动态图像等。即使上述因素都考虑的很好,也不一定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这里还有一个使用的艺术问题。即何时用,怎样用,尤其是用什么样的语言把直观教具和正常教学连在一起,使其浑然一体。打破旧的教学模式需要在实践中创新,时代赋予我们教师更高的要求和使命。

总之,高中美术教学要求教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为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美术”,让学生因为有“美术”而快乐。

第三、开展全面有效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的教学评价已经远远不适应现代的教育发展。新课程标准对评价的建议是:“具有开放性的、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师教学的以及推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教师的发展关系到教育的发展,这已经达成了共识。所以,教育要发展首先要对老师已经形成的传统教学模式逐一改变,教师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正如评价建议中所说:“建立以美术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美术教师从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促进自己不断成长。”通过多元的评价,我们的教学才能够发展,我们的工作才更有意义。比如,新课程开设以来,在新的评价体系下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竞赛活动,参与听课的面很广有本学科专家、学校领导、本学科教师、其他学科教师,这样一来多方面的反馈意见接踵而来。当然,在问题之初是觉得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可当认真的梳理过后可谓是拨云见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这里彻底的体现出来。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了,老师在课堂上也比以往轻松了。

传统的教学评价只有对美术作业的评价,是全部由我们教师实施的评价,而且整个过程都是由老师凭借个人的教学经验评判。对学生的成长而言处于一个即盲目又被动的地位,这显然以远远不能适应新的课程评价标准体系,新的课程评价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标准,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是我们教学的核心。同样,我们学科有其特殊性,和其它学科有着很大的不同。虽然也有量化评价,但基本上处于主观、随意和无序的状态,所以提倡多元的、多主体的评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认为,在多主体的评价方式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所以,必须重视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7.大学生美术鉴赏 篇七

一、结合中国艺术品鉴藏知识, 依托长沙理工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中心, 进行高校美术鉴赏教学改革

长沙理工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在学校主管领导与教务处的领导下, 积极开展全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整体规划、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管理、教学工作。结合中国艺术品鉴藏知识, 以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为依托积极进行艺术品鉴藏与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改革。

以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为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紧抓艺术欣赏和审美欣赏两个关键, 加强人文精神的传播和渗透, 强化课程的改革创新。继续认真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2001年—2010年)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将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结合我校专业特点在公共艺术教育模式方面进行改革创新。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遵循人才培养规律, 强化公共艺术教育课的主阵地、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主载体、校外艺术交流的主渠道和学生艺术团体的主力军作用, 充分发挥学科建设优势促进公共艺术课程建设, 广泛开展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努力整合各类资源营造良好校园艺术氛围。

坚持艺术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两个基本点。始终坚持开放性的互动性艺术理论教学。由学生被动接受改为主动学习。始终坚持项目式的艺术实践, 由虚拟性的课堂作业与社会赛事为目标, 促进实战型实习。为此, 学生主动参与艺术理论学习与艺术实践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继续加强常规教学工作, 鼓励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活动, 在各方面取得一些成绩。积极参与省内外高规格艺术赛事和实践活动。

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成效显著, 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彩, 已初步形成了符合我校特色的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素质教育的新体系, 大学生阳光艺术团在各级各类艺术活动和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也取得了突出成绩。

二、结合中国艺术品鉴藏知识, 依托长沙理工大学艺术文化科普宣传基地, 开展艺术品鉴藏与高校美术鉴赏教学改革

长沙理工大学艺术文化科普宣传基地是在学校人文社科处的直接领导下, 以设计艺术学院为依托申报的“湖南省社科普及宣传基地”。设计艺术学院“湖南省社科普及宣传基地”以宣传、普及、推广设计艺术和其他艺术文化为主线, 将现代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传递给广大群众, 建设和谐社会。

长沙理工大学艺术文化科普基地以全校公共艺术教育为依托, 拥有一个层次分明、效率较高的文化素质教育管理及运行机制——“公共艺术课程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是全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领导、决策机构。学校教务处负责全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整体规划、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管理、教学评估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和发展艺术社科普及活动, 并把艺术教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凸现我校特色校园文化, 使艺术社科普及活动工作更加多样化, 规范化, 科学化, 更深入全面的开展艺术品鉴藏与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改革, 工作改革创新工作如下:

1.加强科普创建活动宣传, 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向教育组织部门汇报创建工作, 争取上级组织的政策, 经费支持和业务指导;进行深入广泛的校内宣传动员, 使全校师生众志成城、齐心协力, 确保工作取得好成绩; 向社会进行宣传, 赢得广大社会群众的理解、认同和支持, 营造良好氛围。

2.加大艺术科普活动投入, 进一步改善活动各方面条件: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校内与校外的资源。学校增购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设备, 配齐与科普有关的多媒体、音响、音像等设计艺术及其文化资料。

3.丰富活动内容, 突出活动特色, 完善管理机制:在原有活动基础上, 继续突出书画艺术及其文化、审美文化及本原文化等的教学、欣赏、创作、设计、展览及参赛等各项活动;同时, 加强书画艺术及其文化、设计艺术及其文化、审美文化及本原文化活动中的文化考察和学术讲座、艺术科研力度;此外, 适当增设并加强节假日特别是寒暑假艺术文化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完备的常效机制, 明确管理机构, 健全管理体系;明确日常管理工作内容;确立师生结合的日常工作管理机制。

4.学校党政领导支持学生艺术社团的建设。中心常年指导的书画协会、摄影协会等十多个大学生艺术社团, 已经成为广大学生艺术实践的基地、陶冶情操的家园、展示风采的窗口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中心常年举办“人文艺术系列讲座”, 每周邀请至少一位国内外的学者、艺术家来校举办讲座或开展艺术展演活动, 多年来从未间断, 已成功举办50余期, 成为长沙理工大学“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

结合中国艺术品鉴藏知识, 以长沙理工大学艺术文化科普宣传基地为依托, 开展各种实践与探索, 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知识, 有效的应用到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中, 取得一定的成效。对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和深入发掘中国艺术品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对如何提高高校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效果、指导当前的中国艺术品鉴藏与投资和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具有实际意义。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逐步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的艺术爱好者、收藏者和经营管理者, 他们博古通今、融会中西、有深厚的文化艺术素养、有辨别真伪的能力、能选取艺术品和如何让持有的艺术品升值, 推动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同时, 逐步推动艺术品市场可持续繁荣发展。

摘要:当代的高校美术鉴赏教学, 被列为普通高校的素质教育课程, 本文以长沙理工大学美术鉴赏教学为例, 结合中国艺术品鉴藏知识, 依托公共艺术教育中心、艺术文化科普宣传基地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美术教学改革探索。

关键词:中国艺术品鉴藏,美术鉴赏,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三书[M].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

8.大学生美术鉴赏 篇八

【关键词】抽象美术;美术作品;教学策略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鉴赏抽象艺术作品是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抽象艺术是根据作品的形象与自然对象的相似角度转换的一种艺术形式,与之相对的是具象艺术。在美术教学中,学生面对抽象艺术作品,很难领悟到其中的思想与内涵。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引导,使其能够欣赏抽象艺术作品。

一、当前抽象艺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抽象美术作品具有自身较为突出、鲜明的特点与特征,因此在美术作品中很少有对现实客观世界中现象的描绘,在作品中塑造和表现出的艺术形象往往与现实生活存在较大的差距,有很大一部分直接就是通过应用颜色、点、线、面、以及肌理等独特的绘画语言形式来进行艺术创作的,借以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抽象艺术,并能了解抽象艺术中的含义,这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带来较大的难度。在抽象艺术作品赏析教学中存在教学困难往往是包括以下的原因:首先,抽象艺术作品本身的抽象性导致学生存在认识的困难;其次,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很难理解抽象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刻情感。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抽象美术的表现形式与特点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对等性。在面对抽象艺术作品时,往往就会沿用具象艺术作品欣赏思维来对其进行赏析,这就导致赏析很难展开。这就需要制定积极的应对策略,从而激发学生赏析抽象艺术作品的积极性,并能使学生逐渐从具象艺术作品的欣赏向抽象艺术作品欣赏过渡。

二、抽象艺术作品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色彩与线条的魅力

学生生活的世界本身就是色彩斑斓的,学生的感官每天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色彩刺激。在抽象艺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色彩与美术作品形式来引导学生对色彩进行感受与体会,从而逐渐引导学生对抽象艺术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缺乏直接体会抽象创作的机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涂鸦,因为通过涂鸦的形式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抽象艺术。同时,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也能反映出其心理特征与情绪的变化。例如在其创作中的红色,一方面可以表示热情,但是另一方面也可以表示愤怒。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涂鸦了解抽象艺术的过程中就可以培养学生将色彩、形象结合起来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变化。

同时,由于抽象艺术在其创作中往往还具备一定的音乐性。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在听到音乐后,将自己听到的形象或者是情景通过应用色彩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生在听到音乐后,可以随意根据自己的感受与体会进行绘画,教师不可过多干涉,要使学生自由发挥。学生在完成艺术作品的创作后,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其艺术作品对其中的情感进行判断,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培养其对抽象艺术的感知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赏析抽象艺术作品。

(二)抽象艺术教学要结合社会和个人历史背景

在很多的抽象艺术作品赏析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对国外的抽象艺术作品进行分析,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认为只有国外才有抽象美术作品。但是,在中国美术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在各个时期不同的纹饰本身也是抽象艺术形式之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我国远古时期的抽象艺术进行了解,这样也可以使学生从点、线、面等不同的角度对抽象艺术作品进行进一步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能够对抽象艺术的起因、发展历程以及产生的社会效应等进行详细分析,能够对创作背景等进行重点讲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抽象艺术作品赏析习惯。

教师可以在学生已经掌握和了解我国抽象艺术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西方抽象艺术作品进行赏析,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难度也会减小。例如在欣赏康定斯基的《即兴31号》作品时,引导学生了解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对理解其思想情感就比较容易。画面中飞扬着玫瑰色、绯红、蔚蓝、黄色、橙色、紫色、翡翠色,还有黑色。单纯地看着,就有许多愉悦在其中,表明艺术家的创作具有鲜明的特点,主题也比较独特。通过激烈变化的线条与强烈的色彩对比,充分地感受到创作者虽然身处乱世,却十分向往美好生活。《百老汇爵士乐》是蒙德里安的著作,反应当时美国纽约百老汇街夜晚的景象,独特的色彩界限,用无数的长短不一的彩色矩形进行分割,形成强烈的画面感,给人以热闹、愉快和舒畅的心情。欣赏此作品时,需要将抽象艺术作品赏析与创作者的生活环境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创作背景等进行有机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地提升其审美水平。

总而言之,在高中艺术教学中引导学生鉴赏抽象艺术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释放与缓解学习的压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并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了保证抽象艺术教学课程的顺利展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主体地位,并能发掘艺术作品中的规律与艺术价值,尽量以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开展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抽象艺术作品中的深刻情感,从而促进其自身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雯雯.如何引导中学生欣赏抽象美术[J].美术教育研究,2014.04:144-145

9.大学生美术鉴赏 篇九

摘要:

关键词:美术

西方艺术

中国画

美育的意义

这学期我选修了薛文勇老师的美术鉴赏课,本来只是修着玩玩的心态去的,因为从小到大我都感觉我自己是一个没有艺术细胞的孩子,和美术这类艺术根本无法挂钩。可是近半学期的美术鉴赏课将我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带到了一个我以前从未涉足的领域,带到了一个艺术的殿堂。尤其是课堂上老师的幽默谈吐、漂亮的PPT、精明的视频让我受益匪浅。这些都让我对美术鉴赏有了新的认识。

美术鉴赏 老师第一节课就给我们谈了,什么是美术,艺术,鉴赏以及为什么要学美术、会艺术、会鉴赏。通过他的一席话使我了解了学习美术的必要性。下面结合资料信息来了解美术鉴赏的含义。

纵观人类的所有活动,我们可以说,美术是最具人性意味的,因为它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既诉诸人的心理,又诉诸人的生理,既针对人的理性,又针对人的情感、感性。在这方面,科学可能要逊色得多。因为科学主要诉诸于人的理性,如果处理不当,会人的其他方面造成影响。所以,鲁迅先生说∶“盖举世唯知识之崇,人生必大归于枯寂,如是既久,则美上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美术活动一般而言,必须与人的理智发生联系,这几乎是无争的事实。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中科学原则的确立,就已经说明了这一问题。

在美术活动中,主要诉诸的是视觉,而视觉又是人的主要感觉。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人所需要的信息,80%以上是通过视觉所获得的。视觉不仅给人的生存提供必要的信息,而且也是人生乐趣与幸福的一个重要源泉。

然而,我们中的很多人并不善于运用自己的视觉,这样既使得信息量相对减少,更使得生活的情趣大为降低。科学与美术一样,均需用眼,但两者运用的方式并不一样。科学只是将世界的表象作为导向把握其本质的一个途径,美术同样注意世界的本质,但似乎更为注意对世界表象的观察和玩味。我们的眼睛应该既看事物的本质,又看事物的外表,在这方面似乎只有美术家做得最好。一般人在儿童时期,还比较注意事物的外表,而一旦长大就抛弃了这一良好的习惯。

而所谓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又称“美育”——美术教育。美术鉴赏有助于人的全面思维。美术鉴赏通过审美活动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强人的审美感受,造就健全的人格。提高审美修养最终目的是使人成为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心理结构完善发展的人,成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协调前行的人。而在谈美术鉴赏之前先讲讲艺术是什么。艺术,此前一直以为只是人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对精神生活的一种追求,直到选修了这堂美术鉴赏课后才对艺术有了一个大概的系统 的正确的认识。艺术不仅仅是人们在温饱之后才会有的消遣,事实上,只要有人类生存就有艺术的存在。比如远古象形字就是艺术。从网上得到的艺术定义为: 反映当地社会生活,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意识形态。事实上,艺术是一个空泛、混乱的词,通常需要更加空泛的 语言来描述这个词,结果导致人们知道有艺术这个词,却不知道艺术具体指的是什么;一个不能统一的概念,实际上人类不统一的感知系统才是 这个词的基础,也导致了艺术的相对有限性。然而,人们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对艺术给出了定义:

1、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和再现。

2、艺术 是创作主题情感的传达和心灵直觉的显现。

3、艺术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而对艺术的含义,还有一种相对抽象一点的诠释:所谓艺术,就是指人 类根据社会生活运用一定的物质文化实体,遵循一定审美或反审美规律,创造极具大美学特征的精神文化的创造性行为或结果。

而美术鉴赏的含义呢?美术鉴赏这门学问改变了人们的观看方式。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 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欣赏一般局限于感知、想象、情感体验等感性认识方面。而鉴赏是运用视觉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综合作用、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一种比较深刻的认识。在美术鉴赏的基础上就能够产生一定的“美术批评”,自己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所做出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

而经过了一学期《美术鉴赏》课的学习,我欣赏到了许多中西方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绘画风格,对西方美术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从中感受到了西方艺术的特点和与东方艺术的异同。

首先接触的是东方绘画,主要是中国画。对于此,我也有了一些了解: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

中国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

中国画的画幅形式较为多样,横向展开的有长卷(又称手卷)、横披,纵向展开的有条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册页、斗方,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团扇等。

.而通过半学期的课程,我也了解到西方造型艺术是以模仿自然为目的。为了栩栩如生再现自然,西方绘画努力发明着种种技巧和手法来实现这一目的,尤其在以人物为主题的绘画中表现最突出。艺术家在模仿事物外在形象的时候,通过比例、对称、完美地表现事物。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凡高的《自画像》、拉斐尔的《圣母图》虽然他们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但他们都很像,表现真实的一面,都达到了艺术的高峰。

在我欣赏的众多作品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它的神秘让我深陷其中……当我们注视画面上部分时,我们能感觉得到弯曲的嘴角,淡淡的微笑,然而当我们直视画面中蒙娜丽莎嘴巴时,那微笑又仿佛消失一样。确实,在不同角度不同光线下欣赏这幅画,人们都会得到不同的感受。那微笑时而温文尔雅,时而安详严肃,时而略带哀伤,时而又有几分讽嘲与揶揄,神秘莫测的微笑显露出人物神秘莫测的心灵活动。这神秘的微笑就是达芬奇利用了独特的技巧巧妙地勾勒出来的。数百年来,我们不断寻找那神秘微笑背后的故事……在反复欣赏幅画,我不得不感叹西方艺术的高超,并为达芬奇的才能所倾倒。是这位伟大的画家发明能创造神秘微笑的技巧,创造了让世人迷恋的《蒙娜丽莎》……

在课堂中鉴赏的绘画作品中,我还喜欢拉斐尔的圣母画。他的一系列圣母图像,都以母性的温情和青春健美而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拉斐尔的艺术深沉,含蓄,富有理智,充满智慧……我喜欢圣母的慈祥,深情注视的目光,孩子的纯真、浪漫。在一系列的圣母图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整体画面极具古典美,神圣,温馨。仿佛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物里的温暖互动,深情的母爱。在《阿尔巴圣母》首先给我们整体画面感觉宁静、祥和。我喜欢这幅作品犹如天国仙境的背景,置身其中的圣母深情注视着她的孩子,孩子正天真玩耍。从画面传递的幸福是我们感觉得到的美。

对于这学期选修的这门美术鉴赏。我觉得这门课我选的很正确,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鉴赏的能力,知道好与不好,知道好在哪不好在哪。这样我们这些思维偏逻辑的人也能以艺术家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一切,说不定会有新的思路,问题说不定会迎刃而解。

而大学开设美术鉴赏课就是为了更好的培养我们,提高我们的素质,最根本地是提升了我们的精神境界。美术鉴赏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美术鉴赏有益于我们灵魂的雕刻和人格的完善。艺术教育注重开发和挖掘人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升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完善。人的全面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认为的那样,包括智力、体力、思想、道德、意志、信念、情感等各方面,全面发展是专一多能的素质型发展。鉴于此,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已经日益融入时代的潮流之中,倍受人们的重视与关注。

上一篇:急诊科医生个人简历下一篇:让青春在公积金事业中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