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试题汇编

2024-10-22

微观经济学试题汇编(共5篇)

1.微观经济学试题汇编 篇一

微观经济学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需求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是()。A.右上方B.右下方C.左下方 D.左上方

2.供给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是()。A.右上方B.右下方C.左下方D.左上方

3.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的价格下降

4.当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预算线 的位置会发生()。

A.平行移动 B.不变C.斜率的变化D.截距的变化

5.生产者制造10个单位产品的总成本(含一次性固定成本)是10万元,制造11个单位产品的总成本是10.2万元,则第11个产品的边际成本是()。

A.10万元B.10.2万元C.0.2万元D.不能确定

6.若一种商品的消费量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那么该商品一定是()A.正常品B.奢侈品C.必需品D.低档品

7.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卖者为增加收益,应该()A.适当降低价格B.适当提高价格 C.保持价格不变D.先降价后提价 8.某厂商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报酬,这部分资金被视为()。

A.显性成本B.经济利润C.隐性成本D.不变成本 9.一个理性的厂商在MR>MC时,()。

A.在任何条件下都应增加产量B.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减少产量

C.只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才增加产量D.只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才减少产量

10.一个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生产一种没有替代品的产品,这样的市场结构被称为()A.完全竞争B.完全垄断C.垄断竞争D.寡头竞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哪种情况可以使预算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A.收入减少,商品价格不变。B.收入增加,商品价格不变。

C.收入不变,两商品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增加。D.收入不变,两商品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减少。2.等成本线的条件是()

A.总成本一定B.生产要素的价格可变 C.生产要素的价格一定D.总成本可变 3.MC与AC和AVC的交点分别称为()A.收支相抵点

B.停止营业点

C.利润最大化点

D.可变成本点 4.在短期均衡时,完全垄断厂商可能发生()A.收支相抵 B.取得经济利润

C.发生亏损D.以上情况都可能发生 5.工会争取提高工资的方法有()

A.增加对劳动的需求。B.减少劳动的供给。C.制定最低工资法。D.要求政府鼓励移民。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供给 2.需求价格弹性 3.替代效应 4.完全垄断 5.等产量线

四、判断并改错(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同种商品消费后得到的效用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不同。()2.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投入量越多,产量越高。()3.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是边际成本。()4.卖者降低价格总收益一定减少。()

5.由于寡头间可以进行勾结,所以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竞争。()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7分,共14分)1.假设某厂商的成本函数为:TC=2Q3-5Q2 + 10Q + 25(1)当价格P = 66时,厂商的产量和利润是多少?

(2)当价格P = 14时,厂商的产量和利润是多少?是否亏损?是否停止营业? 2.已知某水泥厂需求函数为问:

(1)该厂计划每日销售水泥180吨,价格应为多少美元?(2)每吨水泥价格P=120美元时的价格点弹性。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7分,共28分)

1.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录像机(高级消费品)应分别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办法?为什么? 2.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和特征。3.什么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4.影响不同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七、论述题(13分)

试论述有益外部性与有害外部性对供给曲线的影响。

微观经济学模拟试题8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B 2.A 3.B 4.A 5.C 6.D 7.A 8.C 9.A 10.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BD 2.AC 3.A BC 4.A BCD 5.ABCD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供给是指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的数量。2.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变化对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

3.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

4.完全垄断是指在一个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完全控制着这一行业的市场结构。5.等产量线是投入不同生要素产出水平不变的线

四、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0分)1.√2.×3.√4.×5.×

五、计算题(16分)

1.①解:MC=6Q2-10Q+10 MR=66 由MC=MR得:Q=4 л=TR-TC=4×66-2×43+5×42-10×4-25=141 ②由MC=MR约: 14=6Q2-10Q+10 Q=2 л=2×14-2×23+5×22-20-25=-13

2.解:由题设,对水泥的需求函数为故(1)当时,(美元)

(2)当时,知

六、简答:(每题7分,共28 分)

1.答:农产品提价,对录像机应降价。因为农产品是缺乏弹性的商品,提价后收益增加,录像机是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下降,收益增加。

2.答:在效用水平不变时,消费者消费不同商品数量组合点的线。特征:①斜率为负,②任意两条不相交,③不同线代表不同效用水平,④凸向原点。

3.答: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和其它条件保持不变时,随着某一要素投入不断增加,其边际产量最终会出现越来越小。

4.答:影响不同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①市场上卖买双方数量,②产品差别程度 ③进入行业的难易程度,④信息通畅程度。

七、概述(13分)

(1)外部经济性是指一些人的经济活动给另一些人带来了外部效应,这种外部效应无法用市场机制来调整。

(2)外部不经济(有害外部性)存在时,厂商从私人角度选择的最优产量大于社会的最优产量,导致供给太多。

(3)外部经济(有益外部性)存在时,厂商从私人角度选择的最优产量小于社会的最优产量,导致供给太少。

2.宏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其答案 篇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0分,共 30 小题,每小题 3 分)

1.假设张三和李四开办了一家企业,由于张三的失误导致企业破产,除用企业资产偿还外,还欠下50000元债务,张三此时已经没有任何资产可以还债。如果该企业是合伙制企业,则李四的责任是()。A.偿还100000元的债务 B.偿还50000元的债务 C.偿还25000元的债务 D.不承担任何债务责任

2.西方经济学属于()A.政治经济学 B.数量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以上都是

3.短期是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指()。A.一年或者更短的时间 B.所有投入要素是可变的 C.所有投入要素是不变的 D.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是可变的 E.至少有一种要素是可变的,其他要素是不变的

4.为了促进现期消费,扩大内需,应当使利率()。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

5.随着收入的增加,储蓄曲线()A.越来越平缓 B.向右上方倾斜 C.向右下方倾斜 D.不变

6.与短期需求弹性相比,长期需求弹性 A.较大 B.较小 C.不变 D.不确定 7.政府提供的物品()公共物品。A.一定是 B.不都是 C.大部分是 D.少部分是

8.公共物品一旦被生产出来,每一个消费者可以不支付就获得消费的权力,他们可以做一个“免费乘车者”,原因在于公共物品具有()A.排他性 B.非排他性 C.竞争性 D.非竞争性

9.下列行为中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的一项是()A.飞机制造业 B.烟草业 C.日用小商品制造业 D.汽车制造业

10.下列哪种行为不能够分散和降低风险: A.购买远期交易 B.购买保险 C.投资证券组合 D.只投资于一种证券

11.企业的目标是()。A.收益最大化 B.市场份额最大化 C.利润最大化 D.成本最小化

12.看不见的手一般指()A.机会成本 B.价格 C.利润 D.政府

13.从长期看,一个企业()。A.只有资本投入不变 B.所有投入要素是可变的 C.所有投入要素是不变的 D.要经历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14.“搭便车”现象是对()的一种形象的比喻。A.社会福利问题 B.公共选择问题 C.公共产品问题 D.市场失灵问题

15.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应该是()。A.SMC曲线上超过停止营业点的部分 B.SMC曲线上超过收支相抵点的部分 C.SMC曲线上超过停止营业点和停止营业点以上的部分 D.SMC曲线上超过收支相抵点和收支相抵点以上的部分

16.对于生产函数Q=f(K,L),K是固定投入,L是可变投入,当APL达到最大时,()。A.总产量最大 B.总产量仍在上升 C.边际产量也最大 D.边际产量为0 17.对于要素最优投入组合的条件,正确的说法是()。A.等产量线与等成

本线相切 B.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要素价格比 C.单位货币购买的任何要素的边际产品相等 D.A、B、C都正确

18.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是()。A.相互独立的

B.两者是建立在共同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C.两者在理论上又有联系、又有矛盾

D.随不同的宏观理论体系,两者的关系是截然不同的 19.恩格尔曲线从()导出。A.价格—消费曲线 B.收入—消费曲线 C.无差异曲线 D.需求曲线

20.分摊成本是重要的,管理问题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将增加新的分摊成本,这种现象可以解释()。A.变动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 B.边际报酬递减 C.短期平均成本呈U行 D.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 21.失业率是()A.失业人数除以总人口 B.失业人数除以就业人数 C.失业人数除以劳动力总量 D.失业人数除以民用劳动力总量

22.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倾斜的曲线。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左上

23.劳动的平均产量(平均生产率)等于:()A.平均每个工人可以生产的产量 B.边际产量对产出的比率 C.产量的变化除以劳动的变化 D.产量对劳动使用量的比率

24.对于规模报酬和规模经济,错误的说法是()。A.规模报酬递增是规模经济的原因之一 B.规模报酬递减是规模不经济的原因之一 C.规模报酬不变必然导致不存在规模经济或者规模不经济 D.即使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也可能存在规模经济

25.在一个仅有两种商品X、Y的模型中,若商品替代率是大于其价格比例的一个常数,消费者将 A.仅买X不买Y B.仅买Y不买X C.两种都不买 D.两种都买

26.如果一个垄断厂商面对的需求弹性很小,它将()。A.降低价格,增加收益 B.提高价格,增加收益 C.降低价格,降低成本 D.提高产量,降低价格

27.公共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别需求曲线的 A.垂直相加 B.水平相加 C.垂直相加和水平相加 D.因公共品的性质而异

28.“挤出效应”发生于()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B.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 C.所得税减少,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

29.如果LM曲线不变,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会使()。A.利率上升、收入上升 B.利率上升、收入下降 C.利率下降、收入上升 D.利率下降、收入下降

30.已知当某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1美元的时候,均衡交易量是1000单位。现假定买者收入的增加使这种商品 的需求增加了400单位,那么在新的均衡价格水平上,买者的购买量是()A.小于1000单位

B.多于1000少于1400 C.1400单位

D.大于1400单位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

1.对一般的商品来说,当其供给不变时,如果其需求增加,则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增加。()

2.一个垄断者在两个地区的市场上以差别价格进行销售,他将选择在需求弹性大的市场上销售更多的产品。()

3.寡头垄断厂商的产品是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有差异的。()

4.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表明,在保持其他投入不变时,连续增加一种可变投入,始终存在边际产量递减的情况。()5.围绕菲利蒲斯曲线的争论,不同的经济学派表明了他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态度。()

6.在长期中,可变成本是不存在的。()7.物价稳定就是通货膨胀率为零。()

8.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小于零,则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9.供给曲线不可能具有负的纵轴截距。()10.通过广告宣传、质量凭证以及分类合同能够改善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问题。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90分,共 30 题,每小题 3 分)

1.B 2.D 3.E 4.C 5.B 6.D 7.B 8.B 9.C 10.D 11.C 12.B 13.C 14.D 15.C 16.B 17.D 18.C 19.B 20.D 21.C 22.A 23.D 24.C 25.A 26.B 27.A 28.C 29.D 30.B

二、判断题(10分,共 10 题,每小题 1 分)

3.微观经济学考试题答案--终极 篇三

第一,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重要区别之一。

第二,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实证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 的问题,即要确认事实本身,及其客观规律与内在逻辑。规范经济学要解决“它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事物本身是好还是坏,是否符合某种价值判断,或者对社会有什么意义。

第三,实证经济学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它所得出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规范经济学的内容则没有客观性、它所得出的结论要受到不同阶值观的影响。不同阶级地位,具有不同价值判断标准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好坏会作出绝对相反的评价,谁是谁非没有什么绝对标准,从而也就无法进行检验。

第四,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尽管有上述三点差异,但它们也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规范经济学要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而实证经济学也离不开规范经济学的指导。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越具有规范性。

实证分析就是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的研究方法.。侧重研究经济体系如何运行,分析经济活动的过程、后果及向什么方向发展,而不考虑运行的结果是否可取。实证分析法在一定的假定及考虑有关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前提下,描述、解释或说明已观察到的事实,对有关现象将会出现的情况做出预测。客观事实是检验由实证分析法得出结论的标准。

规范分析法是研究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来探讨达到这种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的步骤。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具体的经济分析都不可能离开人的行为。在实证分析法中,关于人的行为的社会认识是其分析的基础,完全的客观主义是不存在的。从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除少数经济学家主张经济学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纯实证分析以外,基本一致认为经济学既是实证的科学,又是规范的科学,因为提出什么问题来进行研究,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突出强调那些因素,实际上涉及到个人的价值判断问题”。

例如:

1、“70年代世界油价暴涨主要是由垄断力量达成的。” 这句话就是比较客观的,是一个人通过经济模型得出来的结果,你无可辩驳,这就是实证分析

2、“效率比平等更重要”。世界上没有一个经济定理这样说,有的人会认为效率重要,而平均主义者会认为平等更重要。这就带有主观评价,这就是规范分析。

2.综述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答: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用图形表示为:

对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具体解释如下: 1.消费者行为理论:

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实现最大效用时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的这么一种相对静止状态。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消费者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效用(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这时的商品组合能给消费者带来最大的满足(总效用最大)。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基本假设及推论:

最基本的假定是;经济人(追求最大的满足即效用最大化);信息完全。禀赋或约束条件:价格、收入、商品束是确定的。偏好的公理性假设:完备性、反身性、传递性。

效用与偏好:效用函数(映射)对每种可能的商品组合指定一个数值。这样就有:

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替代率递减(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收入消费线——恩格尔曲线

价格消费线——需求曲线(需求法则)

2.厂商行为理论:

首先,从物质技术角度,考察了投入产出之间(生产函数)的关系。(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企业是一个“黑箱”)

接着,在要素的相对比价及其支付(成本)与生产函数即投入产出间的物质技术联系相结合的基础上,考察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厂商对投入要素组合的选择问题。

Q又是如何决定的呢?(市场约束)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收益函数为:

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3.新古典经济学的供求均衡价格机制: 需求行为方程式:QF(P,X)

(1)消费者根据物品的边际效用支付价格。(2)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在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消费者在某一价格下最满意的需求量。d

供给行为方程式:QG(P,X)

在考虑了技术的、经济(成本)的基础上,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厂商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

供求均衡方程式:Q(P)Q(P)

4.生产要素理论: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分析

(一)引致需求:要素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它们取决于厂商的产出水平和投入成本,因此由产出水平和投入成本导出

(二)在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与完全竞争产品市场条件下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可变时对可变要素的需求:(假设生产函数:Q=f(L,K0))

(1)要素(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边际生产力),即要素(劳动)的“边际收益”

厂商的生产函数和收益函数分别是QQ(L),RR(Q);则收益可以看出是要素的复合函数RRQ(L)。根据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即有:

对于完全竞争的产出品市场,则有MRPLP*MPL,显然,MRPL都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2)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就是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d*s*s

(3)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

(4)劳动市场上(某家)厂商的雇用情况(资本固定)

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LMCL”的利润最大化条件,可得MRPLP*MPL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分析

A.要素供给研究的核心是:从要素所有者的最大化行为出发来分析其对要素的供给量是如何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的。

要素:中间生产要素与原始生产要素

所有者:中间生产要素所有者与原始生产要素所有者

B、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要素数量(资源)总是有限的。全部即定资源=要素供给+保留自用

C、从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行为出发来建立其要素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关系。所谓要素供给问题可以看作是:要素所有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将其全部即定资源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获得最大效用。

最大化的条件是: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与保留自用的边际效用相等。

要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为:dUdUdY*收入的边际效用*要素供给的边际收入 dLdYdL

一般均衡分析:

存在一组均衡价格使所有的市场均能出清。从瓦尔拉斯到阿罗-德布鲁。假设:两人利用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两种产品的经济 交换的一般均衡与效率

1.帕累托效率:在商品有效率的配置中,没有人能够在不使别人受损的情况下使自己获利。2.帕累托改进:在不使其他人受损的情况下使某人获利。3.交换的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效率:当且仅当商品的分配使任何两对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消费者相同时,商品的配置才是有效率的。即:MRSFCMRSFC。以用埃奇沃斯盒形图得到说明。

克五

3.试用斯勒茨基方程分析工资率变化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4.试述不确定性条件下经济决策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主要内容?

在不确定性条件下,个人的选择问题包括以下五个要素:(1)决策者可选择的行动集;(2)自然会发生的状态集;(3)所有行动与状态组合而成的结果集;(4)度量决策者对各种可能结果的满足程度的效用函数(或者偏好);(5)反映决策者信念的主观概率分布,即决策者关于“自然”选择各种状态的可能性的概率判断。

不确定性条件下经济决策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是:

第一个阶段是数学期望值最大化原则,主要是期望值理论。贝努利(圣.彼得堡悖论)的实验证明了这个原则应用于经济行为是有问题的。希克斯等人也对这个决策原则的合理性进行了争论并提出了一些观点。这些争论直接导致了后续的主观期望效用理论的形成。在经济学领域,门格尔、费雪和埃奇沃斯都曾经指出风险和不确定性将深刻地改变整个经济学的体系和内容。奈特最早论述了风险和不确定性概念对经济研究的重要性,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定义。希克斯、凯恩斯、斯蒂格勒、哈特等经济学家开始用风险和不确定性解释利润、投资决策企业结构等问题。

第二个阶段是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的期望效用最大化原则,主要是主观期望效用理论或简称为SEU理论、“状态—偏好”方法和风险理论。

主观期望效用理论的主要内容:见ppt

“状态—偏好”方法的主要内容:不确定性下的状态偏好方法由阿罗提出,德布鲁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状态偏好方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恰当地改变商品空间结构而将不确定性下的决策问题转化为常规的选择问题。这不同于期望效用法则,不需要任何(主观)概率,而是将偏好建立在状态依存的商品组合之上。“状态一偏好”方法认为,商品的差异不仅在于其物理特征和时间、空间所在,而且在于其所处的“状态”。例如,下雨状态时的冰淇淋和天晴时的冰淇淋是不同的,对消费者来说会要求不同的价格。

风险理论的主要内容:见ppt。

第三个阶段是以一般期望效用理论的发展为标志,主要有前景理论。这一阶段发展的缘由主要来自于经济学家认识到SEU理论对现实的背离,例如著名的阿莱悖论和埃尔斯伯格悖论,以及依状态效用等。这些背离促使各种各样的新理论陆续出现。这些新理论的一个共同之处是试图扩展主观期望效用理论的假设,建立更为一般化的理论。同时,将风险和不确定性用于对生产、消费、投资以及分配等各种经济活动,以及对各种经济组织结构的分析大量涌现。这些分析不仅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学对现实的分析和解释,同时也改变了经济学自身。

5.综述“企业性质”的主要观点?

答: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企业的性质及其行为特征隐含以下四个假设:(1)企业被视为一个整体实体,即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统一实体,是一个生产函数,没有生产者(一个人单独工作)和企业(许多人协调配合共同生产)之间的概念区分,因而不需要层级和制度。

(2)假设企业具有唯一目标,即利润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在整体实体假设基础上,这个目标被无分歧地追求。

(3)企业拥有完全信息,即企业知道与利润最大化决策相关的所有信息,知道所有产品的生产函数、所有产品的价格、所有生产部件的价格、所有原材料的价格以及工资和资本

商品的价格,知道关于生产多少产品以及怎样组织生产。

(4)最大化行为假设,即生产者的行为被描述成最大化行为,假设生产者知道所有的选择,因此他们能够比较所有供选择的决策,并且选择使得目标函数最大化的那个决策。

科斯的企业理论: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交易活动被假设为可以在瞬间完成,交易活动是不稀缺的,交易费用(交易成本)为零。科斯(1937)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既然经济个体之间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实现生产合作,为什么还要存在企业?又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前后关联的生产阶段和产业之间,为什么即存在长期合同关系,又存在纵向一体化现象?科斯认为,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科斯指出:“为了进行市场交易,有必要发现谁希望进行交易,有必要告诉人们交易的愿望和方式,以及通过讨价还价的谈判缔结契约,督促契约条款的严格履行等”,而这一切都不是免费的。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即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替代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用企业方式协调分工,完成交易也是需要费用的。因此,企业的规模被决定在企业内交易的边际成本与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相等的那一点上;前后关联的生产阶段或产业之间是订立长期合同,还是实行纵向一体化,取决于两种形式的交易成本孰高孰低。

威廉姆森的企业理论——资产专用性理论:

威廉姆森(Williamson)在其1975年的《市场与等级制》和1985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该书的第12章公司治理)的经典性文献中,对科斯的企业理论进行了深化和补充,着重分析和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什么情境下市场的协调费用高于企业,从而采用企业(内部化)的组织方式是有效率的。威廉姆森认为,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资产专用性和交易频率,这四个因素共同构成了影响交易费用,进而影响组织形式选择的特征维度。

资产专用性。一项资产当它的价值若没有减损就不可能重新用作另一替换性用途时,该资产就是专用资产。三种主要的资产专用性:一是设厂位置的专用性;二是物质资产的专用性;三是人力资产专用性。

对于资产专用性高、不确定性/复杂性高(此时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可能交互作用)以及交易频率高的交易,其市场交易成本要比内部交易成本高得多。这样的交易倾向于在组织内进行。

例如,当一个铝厂因为过度依赖其上游的某一个铝矿企业时,它要采取的一个必然策略是将铝矿企业收购,从而把同铝矿之间的交易放到企业内进行。这是一个一般的、企业垂直一体化的例子。

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的企业理论——团队生产理论 他们着重考察了企业内部的结构安排,把激励约束问题置于企业理论的核心位置。他们用团队生产的有效性和团队生产中监督的必要性来解释企业的起源和性质,揭示产权结构、激励机制与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

他们认为,企业的实质是一种团队生产方式,在团队生产中,人们可能偷懒,因而监管成为必要,但问题在于谁来监管“监管者”,在这种背景下,他们提出了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剩余索取权”的概念。

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在其1972年发表的《生产、信息成本与经济组织》一文中指出:“团队生产会诱致出一种被称为企业的契约形式”。团队生产的意义在于多项投入在一起合作生产的产出要大于各项投入分别生产时的产出之和。而团队生产的效率取决于向队员支付的报酬在多大程度上和队员的生产率相一致。如果报酬的支付与队员的生产努力无关,是随机的,这种生产组织就没有提供努力生产的激励;如果报酬的支付与队员的生产率负相关,团队就是具有破坏性的。因此,团队生产能否成为一个有效的组织形式关键在于能否使队员的生产率与报酬(不仅仅是货币收入)之间建立很密切的关联。这就需要不仅计量各项投入的生产率,而且确定给各项投入的报酬应是多少。

在团队生产中参与合作的队员的边际产出并不是可直接地、分别地和廉价地观察到的。应怎样组织团队生产(怎样安排产权结构)才能使监察“实绩”(即边际生产率)的费用较低。

对于团队整体来说,是可以用市场竞争或者说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评价的。对于团队内部来说,就需要观察每个队员的行为以把握他的生产率。由于队员之间对行为的监察是有费用的,某些队员就会偷懒。为了减少偷懒,队员之间就会达成一个协议,由某人专门作为监察者来监察队员的劳动绩效。为了使监察者的监察是有效的,队员们会同意授予他向各项投入支付报酬的权力,并同意他享有团队的净收入即剩余(监察者获得了一种作为监察者不再偷懒的追加的激励)。

“剩余”——监察者通过他的努力所带来的偷懒减少和生产效率提高的增益部分。

生产率的高低是由报酬支付制度效率的高低决定的。而报酬支付制度的效率又是由经济组织的计量能力的强弱决定。经济组织的计量能力则取决于产权结构。所谓经济组织的计量能力是指这种组织能在多大程度上准确计量各项投入的生产率,并确定一种能使各项投入所获得的报酬与其生产率密切相关的分配方案。

产权安排在这里的特征是,让企业家(或所有者/管理者)专业化于监督职责。他在企业中的位置(由法律认可)不仅赋予他监督团队成员要素投人绩效的权利,而且还包括在完成这些任务过程中减少“偷懒”的激励的权利。企业家之所以具有完全的监督动力,是因为他是企业剩余的排他性索取者。因此,他监督投入绩效以及减少团队成员“偷懒”行为的效率越高,他获得来自剩余的收入也就越高。

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的企业理论,其意义在于,现代企业可以通过某种产权(此处是剩余控制权)安排及其调整,可以通过改善企业的激励结构,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6.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问题及其治理的认识?

所谓不对称信息的结构, 是指焦急交易的一方场掌握着另一方没 有的信息, 而这一信息又将影响后者的福利。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 价 格机制将失去完全竞争所具备的效率性, 有时甚至无法促使双方进行 都有利可图的交易。

信息的不完备或不对称,决定了交易成本的存在,如何配置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市场竞争和资源配置的效率。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构成了对于经济行为人的约束条件,使得经济行为人出于最大化动机的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时常呈现出偏离理性动机的情况。

信息约束不仅体现为它本身对理性行为的约束,而且衍生出特殊的制度、组织结构及各种限制因素。

市场中交易的双方(买卖双方)对交易对象(比如质量)拥有不等量的信息,一方所拥有的信息多于另一方。

具体事例:二手车交易、医疗保险、股票投资、雇员招聘………

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隐藏信息)

例如:旧车市场的“柠檬”问题

阿克尔洛夫提出一 个简单的模型——旧车市场。在旧车市场 上, 卖方往往比买方更清楚车子的质量。假如买方无法通过其他办法 检查旧车的质量, 那么市场的运行就会出现问题。设想有两种车: 好车 和次车。卖主知其质量而买主只知道市场上有一定比例的好车和次 车。好车车主只愿意以较高价成交, 而次车车主却愿意以较低价出手。买主知道有一定的概率会买到次车,因此愿意出的价格就要打折扣。如果市场上次车的比例大到一定程度, 这种折扣就足够大, 使得好车 车主不再愿意把车投入市场。结果, 市场上只剩下了次车。

这一简单模型揭示了两层道理。第一,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市 场的运行可能是无效率的, 因为在上述模型中, 有买主愿出高价购买好车, 但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并没有把好车从买主手里转移到买主 手中。

第二, 这种“市场失灵”具有“不利 选择”或“逆向选择”的特征, 即市场上只剩下次品, 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劣币驱逐良币”。

这个例子很简单, 但给出了逆向选择的基本含义: 低质量的车将高质量的车驱逐出市场。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源是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可发生在事先, 也可发生在事后。交易双方事先信息 不对称, 带来的是隐藏信息的问题, 导致的后果是逆向选择以及有效 率的交易不易达成, 解决的办法是建立市场信号传递系统, 典型实例 是次品市场。

我们知道,一般商品需求规律——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但是, 当消费者掌握 的市场信息不完全时, 他们对商品的需求量可能随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 这时 , 就出现了所 谓 的 “逆 向 选 择”问题;同样,一般商品的供给规律——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 当生 产者掌握的市场信息不完全时, 他们对商品的供给量也可能随价格的价格的上升而减少, 这时, 也出现了 逆向选择的问题。对于市场机制来说, 逆向选择意味着市场的低效率, 意味着市场的失灵。由于信息不对称在市场中是普遍存在的, 所以以上阿克尔洛夫关 于旧车市场的分析具有普遍意义。他讲的故事虽然是旧车市场, 但也可以换成烟、酒市场, 也能解释为什么假冒伪劣产品充斥这些市场。他的分析还可以用在其他领域。比如, 用它的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发展 中国家的一些民间信贷市场上利率其高无比, 原因也是“劣币驱逐良币”, 即风险大的借款人驱逐了风险小的借款人, 同时使得利率调到高位, 以抵消高风险带来的成本。

人们如何克服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

(1)约瑟夫·斯蒂格里茨的信息甄别理论。主要的解决办法有:(1)信息传递。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首先提供市场 信号。方法有:建立信誉,提供保证,建立品牌。在卖主提供保证及信誉条件下,买主可以保障自己选择的权益,也可以避免做出逆向选择。(2)信息筛选。由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首先给出区分不同类型的信号。在保险市场,保险公司可以提供两类保险单, 一种是适应于高风险投保人 的, 比如规定较高的价格同时赔偿额也较高, 另一种则适用于低风险 的投保人, 比如规定较低的价格同时赔偿额也较低。

(2)迈克尔·史宾斯:信号传递理论。以受教育选择来研究教育投资的程度作为一种可信的传递信息的工具的问题。在迈克尔•史宾思的模型里, 教育本身并不提 高一个人的能力, 它纯粹是为了向雇主“示意”或“发出信号”表明自己 是能力高的人。史宾斯确定了一个条件, 在此条件下, 能力低的人不愿 意模仿能力高的人, 即做同样程度的教育投资以示意自己是能力高的 人。这一条件就是, 做同样程度的教育投资对能力低的人来说边际成 本更高, 比如, 能力低的人学习起来比能力高的人要更费劲。史宾斯证 明了, 在这种情况下, 随有信息不对称, 市场交易中具备信息的应聘者 可通过教育投资程度来示意自己的能力, 而雇主根据这一信号便可区 别开不同能力的人。

名牌和文凭就是两种典型的市场信号。根据史宾斯的理论, 我们可 以理解为什么一些人愿意花重资上名牌大学或念高学位, 其成本远远 超出教育本身所带来的生产力的提高。原因是名牌大学和高学位都是 应聘者向雇主发出得信号, 表明他们聪明而勤奋。显然这种示意方法 可以帮助克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困惑。但是这种示意方法是有成本 的, 这里的成本就是“过度教育投入”。

非对称信息导致逆向选择, 从而使帕累托最优的交易不能实现, 在极端情况下, 市场交易甚至根本不存在。制造和传递信号作为一种 重要手段, 能使由于非对称信息而瘫痪的市场重新运转起来。有效的 市场信号是对信息的不完全、非对称情况的补充。所以, 为了使市场更好的运转, 市场的参与者应该发出传递产品信息的信号, 以使交易尽 可能的达到帕累托最优, 以增加全社会的效益。

7.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及其治理的认识?

道德风险(隐藏行动)指的是市场的一方不能察知另一方的行动,不被察知的一方会产生机会主义行为(比如偷懒),在自己获益的同时损害另一方的利益。

股东-经理(所有者-经营者)、保险人-被保险人、存在于一切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在保险中必须作出权衡:保险太少意味着人们必须承担很多风险,全部保险意味着人们采取的提防行动太少,因为,他们面对的不是他们行动的全部成本。免赔制度或无赔款优惠(特定的契约设计)被用来激励行为人消除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导致的问题:次优选择,混同均衡,分离均衡(自选择性)。

避免出现道德风险的解决办法:激励和监督。

例如,假设你雇佣别人来给劳动,那么你应该建立怎样的报酬体系?

不同的激励计划和报酬方式:

从上述四种报酬方式中,可以推知:为了设计有效率的激励计划,必须确保进行劳动量决策的行为人是产量的剩余索取者。激励计划向工人提供的边际效用必须等于他的边际产品。

不对称信息问题:劳动量是不可察知的,雇佣者充其量只能观察劳动量的某种信号,如作为结果的产量。然而,产量比分取决用于工人的劳动,部分取决于天气、投入品的质量和其他因素等“噪音”,所以,根据产量支付报酬并不等于根据劳动量支付的报酬。

激励计划必须考虑这个信息不对称问题。

这时,前述四种激励计划的结果将被彻底颠覆。只有分成制作为一种次优选择,使工人有生产激励,而又不比承担全部风险。

委托—代理理论:该理论从企业中存在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的事实出发,试图探讨委托人(所有权的拥有者)和代理人(控制权的拥有者)在信息不对称和双方利益不一致的前提下,由两权分离所带来的代理成本问题:即委托人采取怎样的方法才能以最小的代价使得代理人愿意为委托人的目标和利益(也是企业的利益)努力工作的问题。

委托-代理理论的假设前提:信息不对称、利益不一致、风险态度不一致

委托-代理关系中的约束条件:一是委托人期望的行动必须与代理人自身利益一致。否则委托人所谓的效用最大化只是一句空话。这就是“激励相容”约束。其二是代理人接受委托人给予的任务的期望效用应不小于他从事别的任务所能获得的效用值(机会成本),即“参与约束”。其三是任何满足代理人参与约束及激励相容约束,而使委托人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激励合约中,代理人都必须承受部分风险。

克瑞普斯等人(Kreps & Wilson)提出的声誉模型将动态博弈理论引入委托-代理关系的研究之中,考察了多次重复代理关系情况下,竞争、声誉等隐性激励机制所发挥的激励作用。

当参与人之间只进行一次性交易时,理性的参与人往往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通过欺骗等手段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目标。但当参与人之间重复多次交易时,为了获取长期利益,参与人通常需要建立自己的声誉,从而达成长期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兼容。

法玛(Fama)提出,在竞争性经理市场上,经理的市场价值决定于其过去的经营业绩,从长期来看,经理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完全的责任,因此,即使没有显性激励的合同,经理也会有积极性努力工作,因为这样做可以改进自己在经理市场上的声誉,从而提高未来的收入。

证券设计理论:在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 & Hart)、哈里斯和雷维夫(Harris & Ravive)的工作基础上发展的证券设计理论,建立了有关投票与剩余索取权相匹配的模型。该理论认为证券是一种有效的公司控制手段。其主要观点是,投票权应该与剩余索取权正相关,即通过投票来选择管理者的权力必须由那些承受经营风险的人掌握。这种理论用到经理激励研究方面,其重要影响表现在,只要将选择经理的权力交给那些承受经营风险的投票人,经营业绩不好的经理将会因此而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因此,这一选择机制会激励经理为获取企业控制权而努力经营,提高经营业绩。由此可见,经理激励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于经理选择权的安排;把控制权与企业绩效相联系是激励有控制权欲望的经理提高经营业绩的重要条件。

监督问题:

例子1:效率工资。通过向雇员支付远远高于他们在其他地方可以获得的工资,就提高了他们被解雇的成本——从而大幅度降低了雇主的监督成本。

例子2:乡村银行——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问题。

8.结合实际,分析外部性及其解决措施?

迄今为止,我们认为消费者之间或生产者之间的全部影响(收益或成本),都是通过市场发生的(都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因此,一切经济行为人所需要知道的就是市场价格和他们自己的消费或生产可能性。然而,当消费者之间或生产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不能通过市场交易时,就产生了外在效应。

外在效应是指市场交易不能包括所有的成本或收益的现象。

当一方的行为对另一方产生负面影响,而又不必为此支付费用,称为负外部效应;当一方的行为使另一方受益,而又得不到报偿,称为正外部效应。

在无外部效应出现时,市场机制是能够实现帕累托有效率配置的。如果存在外部效应,市场就不一定产生资源的帕累托有效率配置,即市场失灵。

负的外部效应导致供给过量的低效率

正的外在性导致供给不足的低效率:例如房屋修理和美化

抽烟者和不抽烟者,涉及的外部效应和产权问题

启示:1.存在着一条货币与抽烟之间的帕累托有效率配置的契约曲线。

2.如果初始禀赋给予A抽烟的产权,A就可以考虑出售部分抽烟权给B以交换B的货币。同样,如果给予B洁净空气的产权,那B也会将部分洁净空气的权利卖给A。

3.只要我们明确界定涉及外部效应的行为的产权——不管谁拥有了产权——行为人都能从他们的初始禀赋出发,通过交易达到帕累托有效率配置。

4.如果产权界定明确,各种机制允许人们进行适当的谈判的话,人们就能以他们交换生产和消费一般商品的权利的方式,交换他们产生外部效应的权利。5.创立一个外部效应市场,让市场机制会发挥作用。

拟线性偏好:对引起外部效应的商品的需求独立于收入,即其收入效应为零。从几何特征看,行为人的无差异曲线水平地从一个位置平移到另一个位置。

无差异曲线之间切点的轨迹——帕累托有效率配置集——是一条水平线。这意味着在每一个帕累托有效率配置中,外部效应的数量(烟量)是相同的;各有效率配置中所不同的只是行为人所持有的货币量。

一般来说,在有效解中,产生外部效应的商品的数量取决于产权的分配(如图33.1)。

在某些条件下,涉及外部效应的商品的有效率数量独立于产权分配——科斯定理(某些作者认为,科斯只是断定对于外部效应的讨价还价必须在没有成本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帕累托有效率配置,科斯并没有说这种结果可以独立于产权的分配。)

科斯第一定理:当交易成本为零时,只要产权明晰,外部性就会内部化,资源的有效配置就能实现。要点: 第一,产权明晰,这里主要指的是私有产权; 第二,交易成本为零或极小;

第三,初始产权可以是任何的享有者,但一定要是私人;

第四,在上述条件下,通过市场交易(市场交易的背后实质是产权的交易),一定会消除外部性,实现资源的有效率配置

科斯第二定理:当交易成本不为零时,产权的归属将影响效率。

科斯第三定理:适当的产权安排(产权的界定、初始分配等)可以改善资源配置。

所谓“产权”,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就是对物品或劳务根据一定的目的加以利用或处置以从中获得一定收益的权利。所谓交换,就是放弃对某一物品的产权以换得对另一物品的产权。交易是产权的交易。所谓“产权”,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就是一个人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的权利。产权束→各项权能分属不同的经济主体→利益相关者

产权制度安排的最优目标:产权最为明晰;权利与责任完全对称;管理监督成本最低;交易费用最小;人的内在动力最大;自我约束性最强;资源配置最优;个人自主性最强;监督最完善有力。

巴泽尔产权理论的基本点:1.一切人类社会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可以被放置在产权(或“权利”)分析的框架里加以分析。

2.一切权利分析的基本单位是“个人”,所谓“组织”的行为最终可以分析成个人行为的整合。

3.任何个人的任何一项权利的有效性都要依赖于(a)这个人为保护该项权利所做的努力。(b)他人企图分享这项权利的努力,和(c)任何“第三方”所做的保护这项权利的努力。由于这些努力是有成本的,世界上不存在 “绝对权利”。

4.权利的转让、获取和保护所需要的成本叭{做“交易成本”。如此定义下的“交易成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关于资产的各种有用性和潜在有用性的信息是有成本的。

5.由于信息成本,任何一项权利都不是完全界定了的。没有界定的权利于是把一部分有价值的资源留在了“公共领域”里。公共领域里全部资源的价值也叫做“租”。

6.产权的界定是一个演进过程。随着新的信息的获得,资产的各种潜在有用性被技能各异的人们发现,并且通过交换他们关于这些有用性的权利而实现其有用性的最大价值。每一次交换都改变着产权的界定。

7.产权界定的演进过程有理论上的均衡状态(没有人愿意偏离这个状态):对每一个潜在的寻租者而言,寻租的边际成本等于该寻租者在其已经享有的权利下能够得到的租的边际增量。

8.“只有一种所有制形式确实能够使来自资产的净收入(从而它对于初始所有者的价值)实现最大化。决定所有权最优配置的总原则是:对资产平均收入影响倾向更大的一方,得到剩余的份额也应当更大。”因此,资产将产生的净收入取决于关于资产的权利的事前界定。

9.研究那些用于界定和转让产权的合同,这是产权分析的核心内容。所谓“市场”,“企业”,或者“政府”,“俱乐部”等等组织形式,只不过是人与人之间各种合同的表现形式。它们都可以被还原为个人以及与之联系着的一组合同。

生产的外部效应:

这里的外部效应是:钢厂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看到的只是生产钢的私人成本,并不考虑它加在渔场上的成本,随着污染增加而增加的渔场成本,是生产钢的一部分社会成本。

外部效应内部化

通过一体化使外部效应内部化:钢厂和渔场合并为一家既产钢又产鱼的企业。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减少污染是有成本的。因此,必须确定一种最节省成本的方式来实现减少污染的目标。比如,两个排放器,其达到排放限额的成本不同。我们必须考虑

minc(x)c(x)

s.t.1122x1,x2x1x2X。

控制排放的边际成本在各个厂商之间必须相等。如果一家厂商控制排放的边际成本大于另一家厂商时,降低前者的排放限额,并相应增加后者的限额,就能降低总的成本。

我们如何能做到呢?搜集厂商减少排放的成本信息是成本非常高的。执行有效率的解决方案的最佳途径是利用市场。请看全球“碳”交易市场。

对一些条件的解释:(1)征收庇古税:tˆ,xˆ)cf(fx

(2)外部效应市场:渔场对清水有权,钢厂必须购买污染权;钢厂有权排放污染,渔场必须向钢厂支付才能使其减少污染。均衡价格为:qˆ,xˆ)cf(fx

解决办法是发送市场信号和企业并购。

市场本身提供了使生产外部效应内部化的信号(激励):一个企业的行为影响到另一个企业,它们协调后可能得到的利润大于它们各自单独行动时可能得到的利润之和,利润最大化目标本身就促进生产外部效应内部化。

4.微观经济学试题库(一)简单练习 篇四

(一)简单练习

一、解释概念

均衡价格 需求 需求价格弹性 比较静态分析

需求收入弹性 供给 预算线 边际效用 替代效应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均衡

边际替代率递减 总效用

边际效用

吉芬物品

二、判断(将答案填入下表中,判断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以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把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2.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

3.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在内的个体经济单位。∨

4.若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Ed =0.6,卖者提高价格肯定增加销售收入。∨

5.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6.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7.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8.Ed>1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

9.若某商品的Ed<1,表明当该商品价格下降20% 时,该商品需求量减少小于20%。×

10.卖者提高价格肯定会增加销售收入。×

三、选择题(将答案填入下表中,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前提是C

A.完全信息的假设

B.完全竞争的假设 C.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

D.边际效用递减的假设 2. 微观经济学所要论证的根本思想或目的是C A.一般均衡论 B. “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C.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D. 完全竞争市场下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3.21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经历的第二次修改和补充ACD A.出现于1936 年

B. 涉及垄断问题

C.代表人物是凯恩斯 D.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奠定了理论基础 4.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BC

A.价格理论

B.单个厂商

C.单个消费者

D.资源配置 5.下列几组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负向的有BD

A. 面粉和大米

B.汽油和汽车

C.羊肉和牛肉

D.录音机和磁带

6.当出租车租金下调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AC

A.需求减少

B.需求量增加

C.需求曲线左移

D.需求无法确定

7.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B A.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产量下降

B.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粮食价格会更大幅度上升 C.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

D.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粮食价格上升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相同

8.下列商品中,需求价格弹性最大的是 C A.服装

B. 化妆品

C.金银首饰

D.食盐 9.需求量的变动是指AC

A.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B.非价格因素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C.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D. 需求曲线的移动 10. 某一时期,电冰箱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原因可以是B A.电冰箱的价格下降

5.微观经济学试题汇编 篇五

一、名词解释(共六题,每小题5 分,共30 分)

1、机会成本

2、帕累托改进

3、菲利普斯曲线

4、欧拉定理

5、经济周期

6、价格——消费曲线

二、简答题(共四小题,每题8 分,共32 分)

1、简述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的主要因素

2、运用弹性理论简要评论“薄利多销”这一传统的经商理念

3、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动机理论

4、宏观经济学认为,政府扩大财政支出会引起私人消费或投资下降的所谓“挤出效应”。这一效应的程度大小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三、论述题(共2 题,第一题20 分,第二题18 分)

1、论述外部不经济及纠正外部不经济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的政策建议

2、论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8 小题,5 分每题)

1、比较优势

2、纳什均衡

3、需求收入弹性

4、资源配置效率

5、自然垄断

6、购买力平价

7、乘数效应

8、菲利普斯曲线

二、问答题(1-4 题每题15 分,5-9 题每题10 分)

1、什么是外部性?其解决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2、简述垄断竞争的三个特点。它如何像垄断?如何像竞争?

3、什么是GDP平减指数?什么是消费物价指数?这二者有什么差别?

4、请结合供求曲线图说明税收引起的福利的无谓损失

5、市场中存在垄断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6、简述效率工资理论

7、公有资源与公共物品有何异同?

8、在环境保护方面,经济学家的主张与积极的环保主义者的主张有何不同?

9、在什么条件下企业将暂时停止营业?在什么条件下企业将退出市场?

2004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科斯定理

2、庀古税

3、需求定理

4、人力资本

5、竞争市场

6、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7、挤出效应

8、市场势力

9、自然失业率

10、公有地悲剧

二、问答题(共九题,1-2 题每题15 分,3-0 题每题10 分,共100 分)

1、什么是经济学的十大原理?这十大原理能够解决现实经济中的哪些问题

2、影响税收归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请分具体情形说明税收负担在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分 摊情况。

3、什么是消费者剩余?价格变化如何影响消费者剩余?

4、简述货币的职能

5、简述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

6、简述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定义及经济含义

7、什么是共同基金?与股票或债权相比,它有何特点?

8、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可能会产生哪些成本?

9、考虑一个正在写一本书的教授,该教授无论是写书还是收集所需的资料都比大学中任何 一个人都快。他还是付钱让学生在图书馆收集资料。这样做明智吗?并解释之

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题 1.机会成本

2、无差异曲线

3、挤出效应

4、竞争市场

5、规模不经济

6、法定货币

7、替代效应

8、free rider

9、ceteris paribus

10、internalizing an externality

二、问答题(共8 小题,1-6 题每小题10 分,7-8 题每小题20 分)

1、经济学家眼中的一个企业的利润与会计师核算出来的该企业的会计利润有何不同?

2、就你所知,各种限制贸易的理论观点有哪几种?

3、根据物品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它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4、国民收入核算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哪几种?

5、简述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经济含义及其局限性

6、政府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影响经济的增长率

7、供给变化与供给量变化有何不同?举例说明厂商在何种情况下供给不变而供给量变化

8、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需求价格弹性的具 体影响是怎样的?

2006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宏微观经济学科目代码:416 一.名词解释(共6 个名词,每个5 个,共30 分): 1.奥肯定理 2.自然失业率 3.消费物价指数 4.边际要素成本 5.需求弹性 6.外在经济

二.简析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析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对策

2.为什么市场均衡或利润最大化的一般条件是MC=MR 3.简析乘数和加速原理的互相作用模型 4.简析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三.计算题(共4道题,共40分)

1.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D=14-3P,QS=2+6P.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 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弹性.2.一个完全竞争的厂商使用劳动和资本从事生产,在短期内,劳动的数量可变而资本的数量不 变.厂商根据资本和劳动估计出的成本方程如下: LTC=(2/3)Q3-16Q2+1800,STC=2Q3-24Q2+120Q+400.(1)厂商预期的长期最低价格是多少?(2)如果要素价格不变,在短期内,厂商将继续经营的最低产品价格是多少?(3)如果产品价格为120 元,那么在短期内厂商将生产多少产品? 3.已知Y=20N-0.1N2,ND=100-5(W/P),NS=5(W/P).试求:(1)均衡实际工资(2)均衡就业水平

(3)价格为1.2 时的货币工资(4)劳动的边际支出.4.在一个封闭经济中:(1)消费函数是:C=200+0.75(Y-T),投资函数为:I=200-25r,政府购买和税收都是100,求出这个经 济的IS 曲线方程.(2)假设其货币需求函数为(M/P)d=Y-100r,货币供给M是1000,物价水平P是2,求出这个经济的 LM曲线方程.(3)找出均衡利率r 和均衡收入水平Y.(4)假设政府购买从100 增加到150,IS 曲线会移动多少?新的均衡利率和收入水平是多少?(5)假设货币供给从1000 增加到1200,政府购买又回到100.LM 曲线会移动多少?新的均衡利 率和收入水平是多少?(6)用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最初值,即政府购买和税收都是100,货币供给为1000,假设物价水平从2 升到4,会发生什么变化?新的均衡利率和收入水平是多少?(7)从最初的IS,LM 方程中推导出总需求方程.四.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为什么在市场均衡状态下,买者和卖者都获得最大的满足,同时社会福利最大? 2.试析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对策.2007年

科目名称:宏微观经济学 科目代码:416 注意:所有的答题内容必须答在答题纸上,凡答在试题上的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共6个名词,每个5分,共30分)1.适应性预期 2.痛苦指数

3.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率 4.边际转换率 5.纳什均衡 6.边际收益产品

二、简析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要说明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

2.为什么说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曲线是看待同一宏观经济现象的两种不同方式? 3.“在长期均衡点,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个厂商的经济利润都为零”,“当价格下降时,所有这些厂商都不提供产量”这两句话对吗?为什么?

4.什么是市场信号?市场信号如何发挥作用?常见的市场信号都有哪些?

三、计算题(共4道题,共40分)

1.(10分)假定三部门经济(c,i,g等以10亿美元为计量单位,r以百分率计量,如3%的利率意味着r=3)中,消费c=0.8(1-t)y,比例税t=0.25,投资i=900-50r,政府购买支出g=800,货币需求l=0.25y-62.5r,货币供给m=500。求:(I)IS,LM曲线的方程各是什么?

(II)均衡收入水平与均衡利率水平各是多少?

2.(10分)假定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为50,政府购买支出200,政府转移支付为62.5,税收为250(单位均为10亿美元)。求:

(I)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II)若充分就业所需的收入水平为1500,求产出缺口为多少?若政府欲同时等量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实现充分就业,应该如何操作?

3.(8分)某消费者对消费品x的需求函数为p=100,分别计算价格p=60和p=40时的价格弹性系数。

4.(12分)设垄断厂商的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12-0.4Q,总成本函数TC=0.6Q2+4Q+5。求:(I)Q为多少时总利润最大?总利润为多少?

(II)Q为多少时使总收益最大?最大总收益为多少?

四、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假定某类小国开放经济实行固定汇率,资本自由流动,该类经济体正处于衰退期,产出水平低而失业率高,且有巨额政府预算赤字,试结合开发经济下的有关宏观经济学模型分析,它们为什么不能用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若它们能忍受高额预算赤字,为什么财政扩张是有效的政策?为什么货币贬值将会同时导致产出增加和政府赤字的降低? 2.论述完全竞争,垄断竞争与完全垄断的经济效率。

武汉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宏微观经济学

科目代码:815 注意:所有答案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凡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一.名词解释(翻译术语后作答,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dominant strategies 2.symmetric information 3.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4.automatic stabilizers 5.GDP deflator 6.inflation tax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为什么利润最大化原则MC=MR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表达为MC=P? 2.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MRSxy)的涵义是什么?为什么它通常是递减的? 3.IS-LM模型的政策含义何在?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现在政府要改变总需求构成,增加个人消费支出而减少私人投资支出,但保持总需求水平不变,试问应采用什么样的宏观经济政策搭配?并用IS-LM模型图示这一政策组合建议。

4.什么是滞胀?请用两种经济分析框架阐述这一宏观经济现象。三.计算题(共4小题,共40分)1.已知销售商品x之总收益(R=PQ)方程为:R=100Q-2Q2,计算当边际收益(MR)为20时的点价格弹性。

2.已知某垄断者的成本函数为TC=0.5Q2+10Q,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90-0.05Q。计算利润为极大的产量、价格和利润。3.假定政府决定减少转移支付,但同时等量增加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即它变更其财政政策,使△g=-△tr。

(1)假定开始时,边际消费倾向β=0.8,比例税率t=0.25;而均衡收入y=600,现在令△g=10。问均衡收入的变化△y是多少?(2)政府预算盈余BS如何变化?

4.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人均生产函数为y=f(k)=2k-0.5k2,人均储蓄率为0.6,人口增长率为0.06,求:

(1)使经济均衡增长的k值。

(2)与黄金律相对应的人均资本量。

四.论述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如何解决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对此,西方学者并无一致的答案。然而,大体的来说,他们较为普遍的思路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论述效率优先的涵义。2.试述开放经济条件下调整内部与外部同时均衡的具体思路和政策;假定某经济体处于就业过度且国际收支巨额顺差的状态,请利用相关宏观经济学模型说明政府应如何进行政策协调以实现内外同时均衡目标。

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宏微观经济学 科目代码:815 注明:所有的答题内容必须答在答题纸上,凡答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

1.adverse selection 2.arc elasticity of demand 3.cournot equilibrium 4.supply shock 5.monetary neutrality 6.expectations-augmented phillips curve

二.简答题

1.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增这三种情况与可变化比例生产

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这三种情况的区别

2.垄断势力(权力)的含义、怎么度量的?

3.资本外逃的含义是什么?假如一国发生的规模的资本外逃,请用开放4.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分析对该国利率和实际汇率的影响。

5.为什么长期中总供给曲线垂直而短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三.计算题

1.假定对新汽车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d=-1.2,需求的收入弹性为Ey=3.0,计算:(a)其他条件不变,价格上升3%,对需求的影响。

(b)其他条件不变,收入上升2%,对需求的影响。

2.假如有两个寡头垄断厂商遵守古偌模型 成本函数分别为:

TC1=0.9q12+20q1+10000 TC2=0.4q22+32q2+20000 这两个厂商生产同质产品其市场为Q=4000-10p 根据古诺模型:

(a)厂商1和2的反映函数

(b)求均衡价格和厂商1、2的均衡产量

3.某经济实体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显示(单位:亿美元)净出口=150、净投资=1250、消费=1600、资本折旧=500、政府税收=1000、企业间接税=750、政府支出=2000、社会保障基金=1500、个人消费=5000,公司未分配利润=1000、公司所得税为500、个人所得税为800。计算:GDP、NDP、NI、PI、DPI。

4.推导经济增长核算方程,并据此说明经济增长的源泉。

四、论述题

1.论述收入再分配中政府支出政策的具体措施、意义

2.为什么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称为需求管理政策?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利率、消费、投资和产出的影响有何不同? 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说明需求管理有哪些局限性

10年

一:名词解释

1.消费者剩余2.合作博弈(应该是这个)3.需求的收入弹性4.消费的生命周期假说5.皮鞋成本6.功能财政 二:简答

1.论短期与长期供给弹性的区别,以及影响他们的因素? 2.为什么失业总会存在,以及失业的影响?

3.完全竞争行业处于均衡时,同一行业的所有厂商具有相同的成本曲线,且只能获得正常利润。这句话对还是错 4.乘数—加速理论 三:

1.主要考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用拉格朗日一下就完 2好像是用MC=MR求最大利润,受益 3好像是考MV=Py的计算题 4考预算平衡 四:论述题

1.论各种市场的价格,产量,与经济效益

2,阐述经济增长的动力,以及为什么政府采取政策的意义?

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adverse selection

2、MRTS

3、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4、money illusion

5、Tobin‘s Q theory

6、real business cycle

二、问答题

1、怎样理解微观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也就是价格理论?这与生产资源的配置和效率(或效益)有什么关系?

2、什么是完全垄断?产生垄断的原因有哪些?

3、GDP的核算有哪些方法?GD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有哪些局限性?

4、总需求曲线右移的原因有哪些?运用AD-AS模型说明总需求曲线右移的情况?

三、计算题

1、一直销售商品X之总收益(R=PQ)方程式为:R=60Q—Q*2,计算需求的点价格弹性为—2时的边际收益(MR)之值。

2、设垄断厂商的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12—0.4Q,总成本函数TC=0.6Q*2+4Q+5,求:(1)Q为多少时总利润最大,价格、总收益、及总利润各为多少?(2)Q为多少时总收益最大,与此相应的价格,总收益及总利润各为多少?

3、条件:一国的成年人口有以下构成:就业人数XXX、失业人数XXX、非劳动力人口XXX 求(1)劳动力人数(2)劳动力参与率(3)失业率(具体数据小数点很多,记不得了,要注意单位亿与万之间的换算!)

4、假设货币需求为L=0.20y—10r,货币供给量为200亿美元,c=60亿美元+0.8yd,t=100亿美元,i=150亿美元,g=10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政府支出从100亿美元增加到120亿美元时,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何变化?(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四、论述题

1、简述帕累托均衡的含义,说明对我国收入分配的意义。

2、假设美国的共同基金突然决定更多的在加拿大投资。运用开放经济的宏观模型的有关知识分析:

(1)加拿大的资本净流出、加拿大的储蓄和加拿大的国内投资会发生什么变动?(2)对加拿大的资本存量的长期影响是什么?(3)对加拿大的实际汇率有什么影响?(4)对加拿大的净出口和境外直接投资有什么影响?

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翻译并解释

1.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的收入弹性

2.monoplistic competition

垄断竞争 3.moral hazard 道德风险 4.keynesian trap

凯恩斯陷阱 5.Crowding out

挤出效应

6.cyclical unemployment

周期性失业

二.简答 1.“很高的固定成本会是企业亏损的原因,但不会是企业关门(推出市场)的原因”你同意吗?为什么?

2.在完全竞争市场下,生产者如何达到长期均衡,简述这一过程。

3.简述储蓄,投资,净资本输出之间的关系。

4.新古典宏观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

三、计算题

1.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4,问他用于购买Y的消费将占其收入的多少?假设x、y的价格分表为Px,Py,收入为M。

简析:U对Y求导,U’=0时Y最大同时U达到最大。XPx+YPy=M 所以U=f(Y)求出U’=0时的Y即可

2.垄断企业在甲乙两地出售一种商品,甲地的边际收益为MR1=37-3Q1,乙地的边际收益为MR2=40-2Q2,边际成本为150.求甲乙2地的产量各是多少时企业利润最大。

没错,你没看错,边际成本是150,我反复看了N遍,还问了监考老师,我说题目有问题,那个巡考的人很牛b的告诉我不可能,叫我别扰乱考试秩序,我就呵呵了,我考完又翻了遍课本,垄断企业利润最大就是MR=MC,这MC=150,你还销售个P啊~这考试,真无语~这里边际收益就是MR,边际收入,不是边际利润,这150的边际成本~真心看不懂。

3.已知Ys=2000+p,Yd=2200-p。1)求均衡时的价格,总收入;2)需求曲线Yd向左移动10%,求新的均衡下价格和总收入。3)这个总供给曲线呈什么形状,属于什么范围的总供给。

4.已知一国人口为1.9亿人,有工作的人1.2亿,找工作的人0.1亿,没工作也不找工作的人0.6亿。求该国劳动力,劳动参与率,失业率。

从3、4题是尿性就可以看出第二题绝对是打字打错了,~肯定是简单的考一个MR=MC,不会

有什么复杂的变化~原卷子上的MR1他都打成的MP1,,2个边际收益,一个MP1,一个MR2,明显打字的人不是出卷子的人,那巡考的看都不看就说不可能,我也不知道那么多考试的人是怎么做的~把边际收益当成边际利润硬做?不考虑边际成本?太搞笑了~

四、简答

1,分析对比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结构。

2,完全资本流动下的BP-IS-LM模型的政策含义,并简述这对我国的汇率制度有什么启发。

上一篇:三年级水的溶解教案下一篇:难忘的星期日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