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关于认识自我的议论文

2024-06-15

高中关于认识自我的议论文(共5篇)

1.高中关于认识自我的议论文 篇一

一、目标设定是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统一

古语道,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这不仅仅是说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 而且也告诉我们教育要立足长远, 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出基本的设计。我国的《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就明确界定了高中生物教学的课程总目标, 即进一步提高生物学的科学素养。这句话看似简短, 却是对生物教学的高度概括。“科学素养”看似简单, 其实是一个极具内涵的概念, 是把教学从基础能力培养到科学训练的有意引导和对之前完全应试性教育的拨正。这一目标的设计, 改变了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模式, 以科学习惯的养成、培养基本的科学精神、建立和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以及开发学生智力、发掘其研究潜力为目标。这个目标不重结果, 而重过程, 注重中学生思维的延伸与智力的开掘。这一看似远大而不可及的目标其实并不是空中楼阁, 而是路尽头触手可及的庞大建筑。长远目标的设定并不意味着对知识积累与解题技巧等这些细小技能培养的忽视, 而是在说明, 这些细节都是在这一高远目标的追求中自然获得的, 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这一长远目标的关照下, 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搜集加工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还要让他们养成独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能够做出科学总结的能力。新课程理念的目标设定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它所面对的是全体学生, 让他们具备最基本的科学素养, 可为他们以后进一步进行科学研究训练提供基本的能力和方法。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功能、实施、评价和管理等各个方面, 都有重大的创新和突破。从新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的结构框架来看, 纵向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这三个维度, 横向是指学习、探究和练习。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同行

在传统教学中, 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同时也是所有教学效果的权威评定者。在这样的关系中, 学生往往没有自主权, 只能跟着教师的步伐走。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 从知识的权威者向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转变, 从知识的传递者、组织者、指导者向帮助学生学习的同行者转变, 以学生为本, 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教学中, 生物教师必须及时做好角色转变, 要有意识地担当起引导和参谋的角色, 为学生提供自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舞台, 激励和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三、放手发动学生

在多年的教学中, 我发现, 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 因为长期对学生实施支配性的管理和教学, 往往忽视了他们所具有的独立思想和独立意识。无论我们怎样深入地了解学生, 无论我们有多少年的教学经验, 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想法, 从而也就不能及时地对教学内容做出调整。而且, 更重要的一点是, 教师的教学指导和计划往往针对的是全体学生, 而大多数学生往往是处于中游水平的学生, 那些中游以上的优秀生“吃不饱”, 而中游以下的学困生又达不到要求。所以, 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各层次的学生, 只有如此, 才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与能力水平对教学做出适当的调整。

新课程倡导“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探究性学习旨在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技能、培养科学精神和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等, 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得以实现。因此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该成为生物教学的重要方式。

四、采用灵活的教法

在教学方法上, 我们不能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而应该开阔思路, 从立足长远、抓紧实效的考量出发, 采用灵活多变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的教学方法。那么, 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是有效的呢?从教学实践来看, 首先, 教师要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再次, 多肯定、鼓励学生, 让他们感受到成功带给他们的荣耀感和自我满足感。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就必须尽可能地创设出能够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提供充分的条件促使学生不断地尝试、探索、观察、实践, 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脑, 从而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恩山, 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152.

2.关于高中英语教学的几点认识 篇二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建议

近年来。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英语语言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此问题从教学实践人手,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是指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生活实际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改造、组织,使教学内容在呈现过程中能与学生亲身经历和需要相联系,使语言技能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尽可能贴近生活,贴近真实的语言交际。使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体验积极的情感态度的过程。英语课堂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一致。教学内容只有与学生的需要相一致,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作为一门语言,英语本身就应该成为学习者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基本与学生的实际需要脱节。英语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英语就在身边,对英语产生亲切感。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比如可以把机场的英语播音作为学生听力的训练材料,从国外收集的各种真实的语言素材(Authentic Material),如图片、广告、路标、地图、旅游手册、报刊杂志、各类宣传小册子等原汁原味的材料分门别类。编成生活实用英语校本课程材料,作为学生学习的材料等。通过这些真实的场景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展示和发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素。

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组织特别重视对教材的研究分析而忽视了对学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关注。比如在英语课堂教学组织中,教师首先考虑的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会这个单词,或者是怎么组织教学才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语法。由于忽视了其他因素,导致相当多的学生尤其是高中阶段英语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不同程度上产生了对英语的厌学、畏学情绪。这不仅影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且还会阻碍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用灵活的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交往过程,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对于它的学习更应该是在交往中实现的。多向交往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对传统的单向度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超越,它以任务为基础,以多维度的交往为主要生发点,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实践经历,使教学过程同时变成他们获取信息、重组知识、流露情感的过程。从课堂教学组织的多样化来加强高中英语教学,就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多向交往,在交往中促进教学的落实。

1交往主体的多样化。多向的交往不仅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还包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小组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谈话交流开始。初步形成自己与别人交流思路的框架,然后在小组内部进行交流,期间可以穿插师生之间的双向交往,这种多向度的交往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空间与表达机会,使学生能够真切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与真实想法。

2分组方式的灵活化。灵活化的分组有利于高中英语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高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打破常规,不以智力和学习水平为分组的唯一标准,而是重视学生个性的差异性,通过不同性格及个性的同学的组合,可以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在小组活动的形式上,也应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采用不同于常规的座位编排方式,也可以允许学生在教室内自由走动,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将分组作为促进课堂上引发积极情绪情感的方式。可以通过分组、角色扮演使学生之间的交流充分开展。如在学习《The Necklace》时,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人物角色,进行课堂表演,帮助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好地获取文中人物的情感体验。

3课外活动也是落实教学的有效途径。很多学校都开设了第二课堂,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爱好,以英语社团活动、专题讲座、文艺汇演、志愿服务等形式开展课外活动,把教学融入到活动中去,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健康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比如我让学生每天在WWW.archive.wn.com上浏览最新的国际新闻,第二天开办英语沙龙,请两位同学轮流讲一则新闻,并请其他学生提问,大家共同讨论,就收到很好的效果。

3.关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认识 篇三

【关键词】作文教学 主体意识 情境写作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133-02

一、 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结合我们自身的教学实践,我们不能否认,在现实的语文作文教学中,往往是我们老师规定了写作范围、字数或者文体要求等,然后让学生按此去完成相应的写作训练。其实,这样的写作,学生是被动的,我们更多的是忽略了“写作”这个词的真正含义。写作,是学生将“物”(知识、生活)转化为“意”(思想、意旨),再将“意”转化为“文”的过程。在转化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转化的内因,在作文教学中落实人本思想,就要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作文能力出发,着力于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以加速转化的完成,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正是我们作文的目的所在。

二、创新作文写作模式——情境写作

有的学生写命题作文绞尽脑汁,一筹莫展,私下写的日记却灵气飞扬,我班上的一位学生每次交作文都是一页多一点,而有次为了能够调桌位却扬扬洒洒地给我写了六七页信纸。本来学生的生活是很丰富的,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也有自己的视角,不愁没东西写。但现实给了他们太多的限制,如泛化的政治论调,使得丰富的现实生活进不了作文。写母亲,没有不勤劳的,做好事不是让座就是拾金不昧,以司空见惯的所谓“好人好事”来服务于预设的光明主题,自欺欺人地演绎着这可怕的流行病,苍白成了现代学生作文的流行色,更可怕的是导致思维的萎缩,语言的发展也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活动课作为一种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较为有效的方法渐为大家所认可。我想,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语文课堂为阵地,开展相应的语文活动课,创设一定的写作环境。所以根据新课程改革和高考中对语文作文内容的考察,我认为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減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拆除束缚学生作文的“紧箍”,首先要开放作文内容和立意,让学生敢于反映真实的生活,表达真实的情感。作为语文老师,特别有必要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认识生活、体验生活的必要。因为认识、选择生活是获取作文材料的基础,不懂得认识、选择生活,就不能够把“地里的菜”(生活)很好地变成“桌上的菜”(作文)。在写作教学中老师可以随时随机结合情况,生成情境写作。如在一次让学生在练习人物写作时,我让学生以本班同学为描写对象,要求要抓住该同学的最突出的特征,用三言两语加以描述出来,不能出现名字,让人能够辨别出来为佳。在课堂上请学生到讲台上朗读自己所描写的片段作文,读完后让其他同学猜猜所描写的对象。在第二个环节中,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台下的学生要以上台朗读的学生为观察对象,注意他们在朗读过程中的外貌、表情、动作、语言等方面,并以其中的一人为对象写一篇短文,描述你的观察所得。这样,学生一般会对自己平时早已熟悉的同学的外貌重新进行观察和思考,并有一些新的发现,这对于缺乏对生活与作文联系认识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惊喜,通过观察而形成的文字,这是从生活到作文的一大跨越,其意义是难于言喻的,而且那次写作训练效果取得很好的效果,这也让我认识到了给学生一个个性自由的空间,为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情境,让他们去写作,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兴趣变提高,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以喜欢为前提的写作,学生才能尽力去做好,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作文教学,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有所提升。

三、建立合适的评价机制

首先,建立激励机制。心理学家盖兹说得好:“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能力。”让学生放手写我心,并给予成功激励,拓宽获取成功体验的途径。比如,开辟习作园地,学生想写就写,想评就评,作品想贴就贴;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举行的各类作文竞赛;编订班级优秀作文选或鼓励学生编订自己的习作集;或者教师给学生优秀的习作盖上自己的名章来鼓励学生;师生间通信交流沟通等等,树立“重在参与”意识,通过多种实践,摘取成功写作的果实,获得成功的写作体验。

其次,尝试建立“学生当老师”的评价机制。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们往往有这样的经历:我们熬夜加班、辛辛苦苦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改,而后又声嘶力竭地对学生作文进行讲评,但学生对于老师分发下来的作文和课堂上的讲评却无动于衷,他们关心的只是老师所给的分数和评语,至于老师在作文本上的圈圈点点一点也不感冒,教学效率十分低下,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书写潦草、选材、取材、描写等问题却始终一成不变。这种出力不讨好、“高付出、低收入”的作文教学现象,一直困扰着我们。对于这个问题,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不妨自我轻松一下,通过语文活动课,改变一下师生角色,把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让学生来完成。学生在角色的转变中自然而然地对作文评改的一些“游戏规则”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对自己作文中存在的一些毛病,如错别字、书写潦草等会有较为直观的认识;对教师评改中所关注的一些得分点也会有清楚的认识;对作文中所运用的一些写作手法的妙处也会有较充足的认识——这些对学生的写作态度和写作心态是很有帮助的。

4.高中关于认识自我的议论文 篇四

一、关注学生情感世界 实施有效化学教学

高中学生承受着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他们非常渴望自己能够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化学课程严谨、抽象,如果教师忽视学生内在的情感需求,就更容易助长这种压力。因此,化学教学中构建和谐课堂氛围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化学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高效的课堂教学和显著的教学成果,来缓解学生的学习和升学压力。其次,要形成一种严肃认真的工作习惯:上课前必须精心设计好教案,教案中既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强调课堂教学的有序性。

在教学常规中,教师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提高化学教学水平,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以高效的课堂教学,化解学生所承受的各种学习压力。

二、切实更新教学理念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等级,强调等级观念:孩子必须服从家长,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群众必须服从领导……在这种传统文化熏陶下的教师,往往认为自己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是为学生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着想,而严重忽视学生的思想和感受如何。教师缺乏宽容心,缺乏对学生表达尊重和理解的技巧,以为自己为学生好,学生就能感受得到。此外,教师经常把学生当成一个成年人来看待,以成年人的行为标准来要求学生,认为自己理解的学生也应该能够理解。当代的高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接受了许多新潮思想和更多的西方文明观念,自我意识明显增强,渴望民主、平等、博爱,个性张扬,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所以,许多学生常常会认为教师所做的是侵犯他们自我平等的权利,埋怨教师对他们不尊重、不理解,而不是反省自己学习是否刻苦、勤奋。

化学教师要想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建立与学生的和谐关系,就必须树立这样的工作和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是教师的职责;学生是成长中的孩子,犯一点错、出一点格都是正常的。所以教师应宽容地对待学生,正视学生的差异,采用诱导的方法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只有以学生为本的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与信赖。为了更好地调动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化学教师必须摒弃落后的教学理念,顺应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构建和谐高效的化学课堂。

三、善用多种激励手段 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遗传、基础和化学学习习惯三个主要因素可以决定一名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遗传是无法改变的,基础在较短的时间内也较难改变,能够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的是学习化学的习惯。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呢?笔者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运用多种激励手段,激发其学习兴趣,强化其学习动力,使学生良好的习惯得以固化。通过激励的强化,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这是教师应当灵活运用的教育手段。

化学教师不但要会用表扬和批评,而且要善于用表扬和批评,即多表扬,少批评。表扬是最简单的激励方法,如每次考试后对成绩好、有进步的学生大力表扬;或者经常抽一些时间对学生的预习、复习、错题的归类等学习习惯进行检查,对优秀者大力地表扬;或者不时请一些学生上讲台书写化学用语,对书写规范者进行及时表扬。让学生经常得到各种方式的表扬,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批评的使用,则要注意场合、程度,要顾及学生的承受能力,一定要以学生为本,千万不能以分数为本。

四、缩短师生心理距离 实现师生互动高效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团队,在团队中,教师起着多重作用:一是知识的传授者,团队的组织者;二是心理医生,学生的朋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他首先期望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而是与他平等的朋友和支持者。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当中,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化学课偏重实验,这给了教师和学生很大互动的空间,有利于教师调节学生情绪,赢得学生的信任,融入学生团队。化学教师一定要充分运用实验课的机会,在保持学科严谨特点的同时,使自己很好地参与到学生的求证和实验当中,参与到支持、协助学生的学习之中,并为学生的每一点发现、每一点成功感到由衷欣喜。这样,才能形成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此外,教师还必须十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失误,严格地进行纠正。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认识能力,引导学生良好的行为,才能赢得学生的敬爱、信任。

5.高中关于认识自我的议论文 篇五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学生自我评价;方法

G633.2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作为高中学生缺乏对自我评价的科学规范能力,相关能力偏低,无法与新时期课程教学目标相符合。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逐步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强调教师、学生间与学生自我的评价融合,从而有效的达到更加全面、客观、动态性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在素质教育引导下,学生自我评价主要是提升自我评价能力,巩固基础知识与技能,推动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的定义与价值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主要是学生对高中政治学习状态的评价,从中获取有价值信息来调整日后的学习安排。该自我评价可以达到积极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正面效益主要是可以有效的反馈、诊断、导向与激励教学学习状态。负面效益则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挫败感与自卑等不良情绪。因此在学生自我评价中需要教师做对应的正向引导,让学生发现自我问题的同时能够提升不断改进的积极心态。

学生自我评价可以进行学生学习状况、教学情况的诊断。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科成绩、进步、优缺点、问题、阻碍等做有效分析,依据学生自身情况来提出对应的改进提升方案,进而有效的改善自身学习状况。而导致学生成绩波动变化的因素较多,例如学习方法、态度、家庭状况、教学水平等,因此通过学生的评价可以有效的反馈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效的提出改善对策。对于教学状况的评价主要是可以达到辅助教师对教学状况做全面了解,汇总相关教学经验,发现其中缺陷不足,进而提出教学方法的改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现状

(一)评价单一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课本知识与学习成绩,缺乏学生学习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学生学习状况受到实际中多种内外因的干扰,不仅仅只通过成绩与课本教学情况做评判标准,需要充分的从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多方面做考虑,从而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

(二)过于强调成绩

在自我评价中主要集中在分数与名次等成绩方面的内容,而忽略了学生自身基础状况与进步情况,进而导致唯分数论的情况出现。高中政治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较多,而围绕分数将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的方式过于狭隘,要充分看到学生的多方面优势。高中政治教学的培养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停留在考试成绩上。同时考试分数与名次也不能全面的了解学生实际学习状态,作为一种考评方式,分数本身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在评价方面要超越分数成绩评价进行更多元化的丰富与全面,这样才能有效的促使评价的科学合理。

(三)评价标准缺乏科学合理性

在自我评价标准上,本身存在一定局限性,更多属于一刀切,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针对性处理。同时标准自身也存在模糊不清的状况,无法真实客观的反应整体状况,评价标准缺乏科学合理性。

三、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的运用

(一)强化多元化

评价应该多元化,而不仅仅集中在成绩方面,要深度的挖掘学习兴趣、态度、合作性学习能力、自信心、思维能力等方面,将无形性的评价内容做好量化考核。同时要针对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展开多元化。其中评价标准要实事求是的依据学科、学生情况、学习阶段的差异做差异化的选择,评价标准要保持更深入的细化状态,依据任务实际难度与来调控自我评价标准。自我评价标准应该保持为动态性的贴合状态,避免笼统一刀切而导致缺乏实际指导的偏离。评价方法可以采用随堂问题、测试题、学生自查等方式展开,这些都是传统常规评价方式,随着评价理念的提升,逐步的开展课后作业凡是、师生交流、专业评价档案等方式,切合实际需求,与时俱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主要是在评价上要有学生多样化情况,针对不同学生展开个性化的评价处理,充分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升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评价效果。

(二)将话语权回归学生

在自我评价中,不要强烈的要求教师为主体,要充分的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将话语权放归给学生,让学生培养自身的评价能力与评价意识。部分教师会觉得将权利下放到学生会导致评价工作的混乱,而对于该问题就考验教师的引导与把控能力。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与自主性,提升学习效率,自觉的发现自身优势与不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知识与能力得到双重性的提升,可以有效的履行素质教育的目标,让学生有更加宽松的氛围与空间进行自我评价。可以适度的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标准的拟定,采用更加靈活多样的评价标准,符合学生自我评价的需求。

(三)转被动为主动

在传统学生自我评价中,更多情况属于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在自我评价上缺乏积极主动性,不能充分意识到自我评价的价值,缺乏自我评价效果的发挥。要积极的做好评价引导,让学生转被动为主动,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或者形式,适宜的标准做对应的评价,提升学生自我评价的兴趣与参与度,从而积极的通过自我评价寻求自身学生状态的改善,提升自我评价实际效果。让学生自发的通过学生、教师与家属的配合来对自我评价做全面系统的分析,清楚的掌握自我学习状况特点,提升对应的改良对策。自我评价的服务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充分调动自主评价意识,才能从更深层次去了解教学与学习状况,提升各方面对自身需求的满足。

四、结束语

高中政治教学学生自我评价是一个科学系统的工作,需要各方面条件的配合,同时积极发动学生自主意识,从而达到评价的标准优质性。实际操作存在多种限制,需要针对多样性情况做对应调整。

[参考文献]

[1]王丽,刘静怡.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提高自评积极性[J].科教导刊,2015,(5):171-172,177.

[2]刘兴海.学生自我评价对促进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作用[J].速读(下旬),2014,(1):57.

上一篇:只想让您听听我的心跳下一篇:驻村禁毒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