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类专业期刊

2024-08-11

新闻传播类专业期刊(精选8篇)

1.新闻传播类专业期刊 篇一

大家网[]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类专业《文史要览》考研复习笔记(四)

51.交子、会子、关子(比较重要)

52.鱼鳞图册(重要)、黄册制度

53.元代海运、徽商(了解)

54.一条鞭法、摊丁入亩(非常重要)

55.郡县制、分封制(比较重要)

56.三省六部(非常重要)

57.御史台、翰林院、察举、九品中正制(了解)太学、国子监、书院(注意一下)

58.科举制(非常重要)

59.一系列法典(了解)

60.八旗制度(知道是哪八旗)

61.军机处总理各国事物衙门(了解)

62.民族:蛮夷狄戎党项匈奴鲜卑突厥色目人鞑靼氐

63.中外文化、经济交流(多注意)-特别关注魏晋南北朝时期

64.丝绸之路

65.几大宗教(了解)

66.张骞和班超(要知道)

67.遣唐使、遣隋使

68.郑和下西洋(很重要)

69.荷兰侵占台湾、倭寇、马可波罗、利玛窦(了解)

70.先秦学校:学习的是哪六艺

2.新闻传播类专业期刊 篇二

关键词:专业硕士,新闻传播,媒体,实验室,案例教学,职业素养,职业道德,道德制度化

我国自2009年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以来, 仅仅走过了4年的路程, 各个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的院校都处在探索过程中。根据国家的用人需要, 专业硕士是一个较大的“缺口”, 用人单位更愿意聘用素质高、懂专业、上手快的应用型人才。新闻传播类专业更是如此, 传媒大量需要的是不经过见习或经过短暂的见习就能“顶岗”的复合型人才。因此, 如何培养新闻传播类专业硕士, 其培养的特点是什么?这是目前亟待探讨的问题。

一、应用性是专业硕士的突出特点

与研究型的硕士相比, 专业硕士更强调应用性。研究型的硕士重在认识世界、探究规律, 即格物致知;专业硕士重在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即知行合一。因而, 应用性是专业硕士最根本的特点, 围绕着这一特点, 新闻传播类专业硕士的培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增加实践型导师授课。

研究型硕士生的培养, 基本都是校内老师授课, 注重理论性、学术性、前沿性, 虽个别课程由校外导师来上, 但授课内容和方式大多也是以理论研讨为主, 重点放在学术创新上, 与校内老师的授课大同小异, 只是增加了一些实践经验和素材而已。专业硕士的培养必须增加实践型导师授课 (实践型导师不仅仅是校外指导, 也要承担授课教师的职责) , 其主要承担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重点不是讲理论, 而是讲实践, 讲操作, 讲应用。如“电视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电视节目的选题”、“图书的选题与策划”、“图书的装帧设计”、“广告的设计与制作”, 等等。实践型导师授课增加了时代感, 针对性强, 学生学到的技能是与社会媒体同步的, 更会受学生欢迎。

2. 强化“案例教学”、“项目教学”。

对于研究型硕士的培养, 教师也使用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 但不是硬性要求, 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灵活掌握。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中, 即使与研究型硕士名称相同的课程,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即使用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不是简单介绍案例, 重点要放在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处理上。项目教学是说, 把老师的应用性项目拿到课堂上来讲解, 或是分给学生一部分课题, 让学生完成。在理论教学中植入了这两种教学方式, 使学生不仅学会了分析问题, 而且学会了解决问题, 这就符合了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

3. 强化实验室建设。

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对实验室具有较高的要求, 实验室可以模拟、再现媒体的过程, 为教师的实验课提供基本的平台和硬件支持, 为学生实验、实习、操作提供基础条件。实验室至少要有演播厅、摄影实验室、影视编辑实验室、图书报纸杂志编辑实验室、印刷实验室等, 这些基本实验室才能满足教学的基本需要。在设备的性能和参数上要与社会媒体同步, 这样才能实现学校与媒体的互动。

4.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为培养研究型的硕士, 各学校都建立了一些对口的实习基地, 这些实习基地有的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的出于各种原因 (学生实习是学生和实习单位双向选择) , 仅仅是“挂牌”而已, 学生并未去单位实习或者很少有学生去单位实习, 实习基地形同虚设。专业硕士的培养必须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 学院要主动与实习基地联系, 签了协议“挂了牌”就要落实到学生, 要确保每一个专业硕士都有对口的实习单位、对口的工作岗位。如能把学生的专业实习、岗位实习与就业结合起来, 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 严把毕业论文关。

专业硕士的毕业论文主要考察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而在选题上要限制在应用性的选题上, 论证要充分, 要能解决某一项工作的实际问题。要求理论分析准确、到位, 实践对策有效、合理。这就要求由“双导师”来审阅论文, 一位理论型的导师把握理论与学术, 一位实践型的导师把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两位导师都通过了才能进入预答辩和答辩环节。在答辩评委会的组成上, 也要有一半以上媒体业界实际部门的专家, 确保专业硕士达到“应用性”的要求。

二、强化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素养是职业内基本的素质和修养, 职业道德是职业内共同遵守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专业硕士的职业性要求新闻传播类专业硕士具有传媒业界较好的职业素养和较高的职业道德, 而目前传媒业界的情况是, 受各种利益的驱动, 虚假新闻、有偿新闻 (变相有偿新闻) 经常出现, 媒体权利寻租较为普遍, 尤其媒体的媚俗之风随处可见, 俯首即拾。要培养正直的有职业良知的传媒人, 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是重要一环, 同时, 要细化职业道德规范, 有些上升为纪律, 强化道德的约束力, 也是重要的措施之一。

1. 增加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相关课程。

全日制专业硕士由于是从本科毕业生中直接考入的, 缺少工作经验, 其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养成依赖于相关知识的积累。学校一方面要增加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相关课程, 另一方面要增加此方面的案例教学, 通过感性和理性两方面信息的强化, 使专业硕士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基础。

2. 细化职业道德规范, 有些上升为纪律, 使道德制度化。

道德是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良知来发挥作用的, 当利益驱动大于人的尊严和良知时, 有些人就会铤而走险, 这时道德的约束就显得苍白无力。在现有的法律制度条件下如何增加道德成本, 使道德也成为一种敬畏的筹码, 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一些职业道德上升为纪律, 使道德制度化。我国虽然有《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2009年11月修订) , 各个具体行业如广播电视、广告、图书、报刊、杂志等部门也有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及管理规定, 如《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1997年9月) 、《广告管理条例》 (1987年10月) 、《出版管理条例》 (2001年12月) 等, 但总体说来规定较为原则, 属于“号召”性的多, 涉及处罚的相对较少, 即使有处罚也是针对较为“宏观”的大问题, 如《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五章罚则, 专章讲到处罚问题, 但都是一些大的原则性的问题, 至于工作人员的具体违规、违反道德的行为, 一般都没有涉及, 或涉及很少, 因而对一般从业者不具有“威慑性” (只对领导具有责任性、威慑性) 。如果把道德规范细化, 其中一部分上升为纪律, 对从业者的具体行为就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强制力和威慑力。违反纪律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这样从业者守道德不仅仅是一个心理的自觉, 更带有一种强制性、强迫性, 一种敬畏感, 使道德的成本大大增加。当然, 并不是所有的道德规范都能上升为纪律, 哪些在纪律之内, 哪些在纪律之外, 要根据行业的具体情况来定, 有关部门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相应的纪律条例, 把一部分道德通过制度固定下来, 这无论对于加强道德建设还是对于减少传媒领域里腐败现象的发生都是非常有益的。

三、基础理论与人文素养并重

专业硕士强调应用性, 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又来源于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人文素养, 离开了这些, 能力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强调基础理论是说理论课要学精、学透, 强调人文素养是针对传媒业界的行业特点, 其涉及学科的庞杂性而言的。读者、观众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一些专业常识的错误, 使媒体的形象大为受损, 究其原因在于记者、编辑知识面窄, 人文素养积淀不够。改变这种状况要从本科生、研究生抓起, 专业硕士的培养就是关键的一环。

研究型的硕士生培养所开设的课程一般分为三个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专业硕士的培养同样可以沿用这三个模块, 但课程要作较大调整———去掉一些不适合专业硕士的理论课, 保留的理论课要减少学时, 讲重点, 讲精华, 增加交叉学科和实验课程, 同时增加文史哲和科普的相关课程, 文史哲和科普的相关课程可以放在选修课中, 加大选修课的比例, 鼓励学生多选选修课, 鼓励跨学院、跨学科选修课程, 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在学分既定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奖励学生超出规定学分多选的选修课, 促使学生拓宽知识面, 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新闻传播类专业硕士的培养是一个新生事物, 相关高校都处在探索过程中, 愿笔者的探索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严仲连.当前硕士研究生课程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11) .

[2]李文芳.基于项目管理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 2010.

3.新闻传播类专业期刊 篇三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期刊出版共被引分析

【中图分类号】G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853(2012)03-0017-08

1引言

自从世界上最早的两份学术期刊——法国的《学者周刊》和英国的《哲学汇刊》——于1665年诞生以来,期刊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学术传播中一直占据核心地位。相对图书,期刊具有出版周期短、发行速度快、连续性强的优点,因此深得学者钟爱。一方面,期刊承担着同行之间交流信息和传递知识的传播功能:另一方面,期刊在很大程度上也扮演了质量控制和学术评价的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术期刊的发展必然反映学术研究的发展,因此期刊出版往往成为学者考察学术研究进展的切入点。

随着新闻传播学的兴起和发展,大多数新闻传播学期刊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相继创办。基于不同的特征或属性,这些期刊可以形成不同的期刊网络结构。以主管单位属性为例,我们可以大致将新闻传播学期刊区分为三大类:教学科研机构主办类、政府机构主办类和媒体企业主办类。但是,基于主管单位、创办时间、出版周期甚至是影响因子等属性形成的期刊网络结构并不能充分地反映期刊的集群分布状况及彼此之间的亲疏关系。那么,国内新闻传播学期刊的集群分布如何,彼此之间的亲疏关系又是如何呢?本研究试图利用期刊共被引分析方法回答这个问题。

2文献综述

2.1国内针对新闻传播学期刊的研究

国内曾有多位学者关注和研究新闻传播学期刊。段京素和任亚素两度合作,分别以2000—2004年和2005-2006年CSSCI数据分析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研究团队以2004-2006年CSSCI数据分别考察中国新闻传播学期刊的二次文献转载和Web即年下载率、被引频次和被引广度以及被引速率和影响因子,其系列成果以专题的方式刊发于《出版科学》2008年第5期。蒋伟伟也曾利用不同年度的CSSCI数据分析国内新闻传播学的学术规范和期刊H指数。另外,高燕等人基于《新闻记者》(1983-2008)高影响力论文论述了新闻传播学专业期刊的发展与变迁。肖燕雄等人以2000-2008年《新闻大学》和《国际新闻界》为对象剖析国内新闻传播学期刊“院内发文”现象。王园利用2003-2008年CSSCI数据通过被引次数、不同学科之间引用情况以及对外文期刊引用等指标试图揭示新闻传播学期刊的学术质量。

上述诸多的文献计量研究均为我们了解国内新闻传播学期刊的发展现状和学术影响力提供了较大的参考依据。但同时也发现,这些研究并未涉及作为整体的新闻传播学期刊的网络结构,也没有对新闻传播学期刊的集群分布状况以及彼此之间的亲疏关系进行深入探索。这可以说是目前国内学术界针对新闻传播学期刊所作研究中的一大缺憾。

2.2期刊共被引分析及其案例研究

期刊共被引分析是在文献共被引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献共被引”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Henry Small和前苏联I.V.Marshakova于1973年提出。所谓文献共被引,是指两篇或多篇文献同时被后来的一篇或多篇文献所引用,共同引用它们的文献数称为共被引强度。共被引强度越大意味着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就越高。将文献共被引中的研究对象从文献延伸到期刊,就形成期刊共被引。期刊共被引分析把数量众多的期刊按被引证关系联系起来,从利用的角度揭示学科期刊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结构特征。同时,期刊的共被引也反映了它们之间某种学科或专业上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的密切程度。

国内外有学者已经开始尝试利用期刊共被引分析的方法研究某一学科各个期刊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整体的网络结构。比如说,应用期刊共被引分析方法,McCain试图揭示美国经济学期刊的网络结构,LiuZao则对国外城市研究的期刊进行可视化工作。利用同样的方法,国内学者岳洪江与刘思峰合作对管理学期刊进行共被引分析,姜春林等人则针对科学学期刊进行了共被引分析。自从邱均平和李俊佩利用期刊共被引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进行相关分析后,张蔓蒂、王召兵等人也利用同样的方法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进行类似的研究。这三个研究利用相同的方法从事同一主题的研究工作,只是在研究样本数量的确定和具体的分析方法稍微有些区别。

相对于文献共被引和作者共被引分析,期刊共被引分析方法发展得相对缓慢。一方面,利用期刊共被引分析的案例数量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在某些具体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手段上还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问题。尽管如此,上述国内外的研究案例还是为本研究利用共被引分析方法从事新闻传播学期刊研究工作提供了有益参照。

3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期刊共被引分析法。具体而言,在设计方面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步骤。

3.1研究样本的确定

我国新闻传播学期刊共有60余种,考虑到学术水准问题,本研究选择研究样本以目前学术界公认的两大评价系统为准绳。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0-2011年)选定的新闻传播学期刊共有15种。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0年版)遴选的新闻传播学期刊共有28种,包含CSSCI选定的所有期刊。因此,本研究将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遴选的28种期刊作为获取研究样本的依据。考虑到《新闻界》与《国际新闻界》在刊名的精确检索方面属于包含关系,为了确保数据的精确性,本研究排除《新闻界》。同样的道理,本研究也排除《传媒》,保留《传媒观察》。

因此,本研究最终获取的有效研究样本为26种期刊。按其刊名首字母排序,它们分别为:《编辑学报》《编辑学刊》《编辑之友》《出版广角》《出版发行研究》《出版科学》《传媒观察》《当代传播》《电视研究》《读书》《国际新闻界》《科技与出版》《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以下简称《现代传播》)《新闻大学》《新闻记者》《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与写作》《新闻战线》《新闻知识》《中国报业》《中国编辑》《中国出版》《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记者》《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国图书评论》。

3.2原始数据的获取

在确定26种专业期刊后,本研究利用中国学术

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获取两两期刊的共被引次数。CAJD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国内学术期刊7700多种,对于新闻传播学专业期刊的收录也是相当全面的。因此,利用CAJD获取期刊的共被引次数数据,其质量是比较高的。在具体操作方面,本研究利用CAJD的“参考文献”字段检索功能,对两两刊名进行“逻辑与”匹配,同时设定“精确匹配”。考虑到部分新闻传播学期刊在早些年不太重视参考文献的著录问题,所以本研究将检索年限设定为从2006年到2010年的五年数据。之后,利用EXCEL表格的行列交叉记录两两期刊的共被引次数,最终得到一个对称矩阵。为了后续数据分析的需要,本研究用各自行列的最大值加1的方式填充对角线上的空缺值。

3.3矩阵数据的分析

本研究首先将原始矩阵转换为相关矩阵,然后采用SPSS软件提供的分层聚类分析方法(HierarchicalClusteringMethods)和多维尺度分析法(MultidimentionalScaling)对相关矩阵进行数据分析。分层聚类方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聚类方法,由于类与类之间的距离计算方法灵活多样,能够适应不同的要求。利用分层聚类谱系图可较为清晰地看出全部样本的聚集过程,从而可做出对全部样本的分类。而利用多维尺度分析法可以创建多维空间感知图,图中的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反映了它们的相似性或差异性。

4主要发现

4.1构建的新闻传播学两两期刊共被引矩阵

表1是由选定的26种新闻传播学期刊共被引数据构建的原始矩阵,其中的行列交叉点数据代表了两两期刊被第三种期刊同时被引的次数。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编辑学报》与其他多种期刊的共被引次数最多。具体而言,它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之友》《科技与出版》共被引次数分别达到1887、635和500,位于所有期刊两两共被引次数的前三甲。《现代传播》与其他多种期刊的共被引次数也较多。它与《新闻记者》和《国际新闻界》的共被引次数分别为459和444,在所有期刊两两共被引次数中位于第四和第五。

相比而言,《电视研究》和《中国图书评论》这两种期刊与其他期刊的共被引次数较少。其中,《电视研究》与《出版广角》《科技与出版》《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的共被引次数均为0。《中国图书评论》与《新闻战线》《新闻知识》《中国报业》《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的共被引次数均为O。同时,《电视研究》与《中国图书评论》两者本身也没有被任何第三种期刊同时引用。

图1是本研究利用UCINET6.0中的集成NetDraw软件自动绘制的26种新闻传播学期刊两两共被引网络图谱。NetDraw是由SteveBorgatti撰写的免费软件,该软件同时适用于1-模和2-模社会网络数据的可视化显示。它能够同时处理多种关系,并利用节点属性设置颜色、形状和节点的尺寸。在图1中,四方框代表了各种期刊,两两四方框之间的连线代表两种期刊的共被引关系的存在。如果两两期刊之间存在连线,而且连线越粗,则进一步表明这两种期刊同时被引用的次数也越多。正如图1所示,《编辑学报》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由于共被引次数高达1887次,所以两者之间的连线相对于其他连线显得异常的粗。《中国图书评论》与《电视研究》《中国报业》之间不存在连线,则说明彼此之间不存在共被引关系。

4.2利用分层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结果

基于26种新闻传播学期刊的两两共被引次数形成的共引矩阵,本研究利用分层聚类分析方法得到如图2所示的聚类图。通过观察,我们能够非常容易地发现这26种新闻传播学期刊首先被区分为两大类:新闻传播类(14种期刊)和编辑出版类(12种期刊)。

在新闻传播类,《电视研究》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相对独立为一类(暂且称之为广播电视类期刊),两者的关系非常紧密。剩余的大多数期刊又大致区分为两类:以学术研究为主导的研究型期刊和以实践总结为主导的行业性期刊。前者包括《新闻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当代传播》,后者囊括《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记者》《新闻与写作》《新闻知识》。相对于与广播电视类期刊的关系,《传媒观察》和《中国报业》与前面提到的研究型期刊和行业性期刊的关系更为紧密。

在编辑出版类,《读书》和《中国图书评论》也首先相对独立为一类(暂且称之为读书及书评类期刊),两者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在剩余的期刊中,《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科技与出版》组成一类,并且前两者的关系更为密切。其他的7种期刊组成另外一类。在这个类目中,除了《出版广角》之外,该类期刊又细化为两类:以出版为重点的出版类期刊和以编辑为重点的编辑类期刊。前者包括《出版发行研究》《出版科学》《中国出版》,后者囊括《编辑学刊》《编辑之友》《中国编辑》。

图3为本研究针对26种期刊两两共引矩阵所作的多维尺度分析结果,其中z1和z2为研究者自行添加的辅助线。通过与前面聚类图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通过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其结果基本一致。首先,x线将26种期刊区分为新闻传播类和编辑出版类,左边均为新闻传播类期刊,右边均为编辑出版类期刊。然后,在新闻传播类期刊中,Z1线使《电视研究》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独立出来;Y线又将剩余的期刊划分为两组:以理论研究为主导的研究型期刊和以实践总结为主导的行业性期刊,其中,《中国报业》距离其他期刊稍远。在编辑出版类期刊中,Z1线将《读书》和《中国图书评论》与其他期刊隔离开来;Z2线使《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科技与出版》从剩余的期刊中独立出来;而Y线将最后的7种期刊划分为以出版为重点的出版类期刊和以编辑为重点的编辑类期刊,同时《出版广角》与其他期刊的距离稍远。

5讨论

5.1新闻传播学期刊两大分类的讨论

关于编辑出版学的学科属性及其学科归属的讨论持续至今。1993年,教育部第二次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编辑学、图书出版发行学作为两个二级学科列入其中。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第三次修订版将编辑学和图书出版发行学整合为“编辑出版学”,与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并列,同时作为“新闻传播学”类目的二级学科。2011年第四次修订版对“编辑出版学”的名称和归属未作改动。但是,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魏玉山同志主持的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出版学学科体系与教材研究”经过调查论证,认为编辑出版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相对独立和完善的学科体系,与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分野越来越清晰。南京大学出版研究所所长张志强教授结合出版学在国内的教学科研情况,并参考出版学在英美两国的学科归属情况,明确指出出版学不属于传播学,并建议将出版学增列为一级学科。

可见,虽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明

确将编辑出版学作为新闻传播学的下属学科,但两者之间确实存在若即若离的关系。事实上,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新闻传播学下只包括新闻学和传播学,并没有涉及编辑出版学。这也就较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本研究将26种期刊首先区分为新闻传播和编辑出版这两大类别。这一发现也进一步验证了编辑出版学与新闻传播学的关系确实并不像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等二级学科与新闻传播学的关系那么明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有的广告学期刊均不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的范围,所以本研究也没有将广告学期刊纳入考察范围。

5.2新闻传播类期刊内部亲疏关系的讨论

《电视研究》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均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管,两份刊物的服务对象定位为广播电视领域的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选登的文章在主题方面自然也就聚焦于广播电视专业[39-40],两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因此,两份期刊在新闻传播类期刊中相对独立,同时两者之间的关系又是非常紧密。

《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4种期刊的主办单位均为新闻传播学的教学、科研单位,注重理论研究的编辑方针。比如,《国际新闻界》在2010年发布的《投稿指南》中明确稿件形式的主体是研究论文,并且要求论文有新的学术观点或新的研究角度、新的研究方法,或有新发现。尽管《当代传播》的主管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但期刊定位跟上述4种期刊一样,明确为“以理论研究为主,业务研究为辅”。学者何志武对此进行回应,他指出《当代传播》避免了“纯技术研究”倾向,并未局限于发表由从业人员撰写的介绍采写编的经验总结。《当代传播》编辑方针的这种定位使自己跟上述4种期刊一样,都带有较为明显的“学院派”特色,因此这5种期刊的关系也相对紧密。

与此相对地,《中国记者》《新闻记者》《新闻战线》《新闻与写作》《新闻知识》都由媒体机构主办。这些期刊具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重视实务性文章,包括从业人员的经验总结。比如,注重实践一直是《中国记者》的一个特色,它比较忽视学术理论,重视应用理论,比如新闻策划、采访调研和制作方法等㈨。实用性也是《新闻战线》的一大亮点。同样,《新闻知识》在办刊过程中,也将新闻实践的探讨始终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另外,相对于上述以理论研究为主导的研究型期刊,这些期刊并不重视所谓的“学术规范”,刊载的论文基本没有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因此,不管是基于文章的类型还是形式,这些期刊更偏向于以实践总结为主导的行业性期刊。正是这种特征使得它们聚在一起,也正是这种特征使得它们与以理论研究为主导的研究型期刊得以区分。

《中国报业》是由中国报业协会主管主办的国内首家传媒经济导刊,定位于“报业传媒经管领域的理论研究、学术讨论、经验交流与推介传播”。该刊的这种专注于传媒经济管理领域的定位在某种程度上较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该刊会与其他新闻传播类期刊的关系较为疏远。但毕竟该刊涉及的研究对象聚焦于报业,所以它与由上述提及的研究型期刊和行业性期刊构成的新闻传播类期刊的关系自然要比它与由《电视研究》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所构成的广播电视类期刊的关系更为紧密。

5.3编辑出版类期刊内部亲疏关系的讨论

《读书》由三联书店于1979年创办,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评论杂志”。《中国图书评论》是中宣部出版局为推动中国书评事业于1986年创办的,也是目前国内最具权威的书评刊物。虽然这两份杂志的主题都是“书”,但与作为一个专业的“编辑出版学”的研究仍然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别。这也很好地解释了尽管这两份期刊都出现在编辑出版类期刊中但相对独立的原因。

《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科技与出版》首先独立出来并聚成一类,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这3种期刊都以“科技”为主题。《编辑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该刊报道国内外有关科技书刊特别是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为推动科技编辑学和科技期刊学研究服务。《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主办的学术刊物。顾名思义,该刊以科技期刊为研究对象。而《科技与出版》也积极响应读者的需求,在选题策划方面,适应时代新的要求,做到进一步贴近实际(科技出版社工作的实际)和贴近编辑(科技编辑的需求)。可见,这3种期刊都聚焦于科技编辑和科技出版。

前面提到,关于编辑出版学的学科属性及其学科归属一直没有定论。其实,单就编辑学和出版学的关系而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编辑出版研究界对此也一直存有争议。总体来说,不同的学者对两者的关系持不同意见,概括起来有“平行说”“连续说”“分支说”“融合说”。编辑学和出版学各自也都有自己的行业协会,比如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编辑学会等。两者的相对独立性自然也就体现在学术期刊的专业定位上,《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出版》《出版科学》更多地聚焦于出版领域,而《编辑学刊》《编辑之友》《中国编辑》则将重点放在编辑领域。本研究结果从期刊共被引的角度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现象。需要说明的是,《出版广角》尽管刊名体现出强烈的“出版”倾向,但由于刊物的“广角”性质,在载文方面同时也刊登大量编辑领域的文章,所以既不属于以出版为重点的出版类期刊,也不属于以编辑为重点的编辑类期刊。

6结论

本研究利用多层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方法对新闻传播学期刊的网络结构做了探索性工作。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新闻传播学期刊首先区分为新闻传播类期刊和编辑出版类期刊这两大类别。2)在新闻传播类期刊中,《电视研究》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两者关系密切,但与其他期刊关系疏远。其他期刊按其亲疏关系又大致区分为两类:以学术研究为主导的研究型期刊和以实践总结为主导的行业性期刊。3)在编辑出版类期刊中,《读书》和《中国图书评论》两者关系密切,但与其他期刊关系疏远。其他期刊按其亲疏关系又大致区分为三类:科技编辑出版类期刊、以出版为重点的出版类期刊和以编辑为重点的编辑类期刊。

4.新闻传播类专业期刊 篇四

广告专业专科(设计与制作方向)教学实施方案

为落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广告专业(设计与制作方向)教学计划,切实搞好专科阶段各项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教学模式与教学媒体

(一)教学模式

1、设计原则: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目标需要,充分发挥各种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的功能,实现由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和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转变。

2、模式构想:根据广告专业设计与制作方向教学计划规定的专科阶段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在教师指导下,采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学生利用学校提供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包括VCD、DVD、CAI课件和网络版)、IP课件等教学媒体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教师通过面授辅导、函授辅导、网络教学、网上讨论板、电子邮箱(E-MAIL)、电话和双向视频系统、电视直播课堂等教学手段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广告专业设计与制作方向注重实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媒体

1、教学媒体的类型、功能及其内容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是各门课程教学媒体的核心,是传递教学信息及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基本依据,在整个教学媒体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

文字教材全面提供课程教学与学生自学所需要的各种基本信息。应明确课程的教学要求,系统阐明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介绍和提供必要的广告基础知识、广告案例等有使用价值的教学参考资料。

文字教材既可以是“合一式”,也可以是“分立式”。“合一式”文字教材是将教学基本内容与自学指导内容以及参考资料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模块化设计;“分立式”文字教材则是将主教材与辅助教材内容有机衔接、互相配合。

(2)、音像教材(含VCD、DVD光盘)

音像教材(含VCD、DVD光盘)是对文字教材内容的进一步阐释与必要补充。加强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作用。

音像教材应与文字教材内容紧密关联,但不能简单重复。教师对其加以必要的归纳、概括、提示或者进行解释,便于学生学习理解。

音像教材一般应采取重点讲授式和重点辅导式。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的音像教材应尽可能增加美术、广告设计指导、广告创意、策划及模拟提案等方面的内容,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设计与制作专业的音像教材则应该指导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际技能培养。音像教材的形式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确定。

(3)、CAI课件(含网络板)

CAI课件即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是对文字教材内容的分解与细化,起到帮助学生自学、加强学生练习与检测的作用。

CAI课件的内容应与文字教材内容紧密配合。应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多角度分析与细化,为学生提供利用计算机及网络开展个体化、交互式学习的途径,强化学生的自我练习与检测。

CAI课件的形式既可以是光盘版(CD-ROM),也可以是网络版课件、便于学生根据自身条件灵活选择。

2、其他学习支持服务

(1)、面授辅导

面授辅导,按照课程教学计划的要求进行课程教学辅导。各门广告专业课程应根据课程内容(理论与实践部分比例)安排设定面授辅导的时间。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而言,面授辅导时间每学期每门课程一般可掌握在20学时左右。对于技能性实际动手操作的课程而言,可增加面授辅导时间。

(2)、函授辅导

函授辅导与中央电大共同组织实施。函授辅导的内容应包括:学习方法指导、课程重点、难点、练习与自测、学科发展动态介绍以及期末复习指导、问题解答等。必修课及限选课的期末复习指导资料由中央电大统一编制下发。

(3)、电话和双向视频系统

设立教学热线电话,定时与中央电大进行答疑和教学反馈。逐步开通双向视频系统。

(4)、电视直播教学

每学期按课程计划安排组织收看中央电大的电视直播教学。电视直播教学节目由中央电大负责制作,主要内容有教学信息,疑难问题解答以及教学最新动态专题讲座。

(5)、网络教学(包括网上讨论、电子信箱等)

A、课程管理:提供教学计划、大纲、教师信息,及时发布教学信息、学科动态等。

B、课程教学:包括专业和课程开设教学计划安排,学习要求,学习方式方法指导及课程内容辅导,网上课堂教学等。

C、网络课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资源,开发制作网络版CAI课件。对文字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充分演示广告设计技巧、广告创意方法等。

D、网上讨论板: 主要进行实时与非实时网上教学活动,通过课程讨论区与学生进行网上互动。每学期组织进行课程方面的专题讨论。

E、E—mail信箱:设立专门教学信箱,解决教学方面的问题。

F、案例、模拟策划:按照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学生模拟广告设计案例进行实际广告设计策划和创意。

G、习题与习题库:提供适量习题或试题,供学生自学自测。

H、建立网上图书馆:收集存放广告专业课程相关的设计资料、中外优秀广告设计作品、广告案例;链接广告类网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开设的“网上图书馆”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学习。

I、教学资料: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图片资料、网上资源等。

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一)教师队伍的配备

1、主持教师

广告专业主讲教师必须具有广告或艺术设计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从事广告专业课程的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具有开展网上教学工作的能力;熟悉远程教学特点。

2、主讲教师(教材主编)

具有广告或美术设计类专业本科学历并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从事广告专业课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的口头或文字表达能力。担任主讲教师者应当普通话流畅,语音清晰。

广告公司、媒体等相关单位具有广告专业或美术设计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高级专业

技术职称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经审查认定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者,可担任部分专业性及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主讲教师或教材主编。

3、辅导教师

辅导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广告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水平;在电大或者普通高校、专业研究机构及广告公司、媒体等相关部门从事教学、科研或广告实践工作。

(二)教学条件

按照专业教学要求,配备相应的广告实验室,专业画室;配备专业设计用的电脑操作室;摄影器材等设备,确保“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三维设计”,“数字广告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的顺利开展。

(三)教学媒体的编制与使用

1、必修课程教学媒体由中央电大负责组织编制,选修课程的教学媒体由本校负责组织编制,或选用中央电大所提供的统服课资源。

2、教学媒体编制人员的资格、能力等应符合中央电大关于教材建设的有关规定。

3、自开选修课程的主要教学媒体,应在开课前,将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或教学意见及相应的教材样本提交给中央电大,由中央电大对其进行审查评估,优秀者可在电大系统推荐使用。

(四)教学全过程控制

1、教师培训

担任广告专业课程的主讲教师、辅导教师均应参加专业培训。担任专业必修课程的专业教师应参加中央电大组织的培训。辅导教师参加由本校组织的教师培训。

师资培训的形式应视培训内容适当确定。既可以采取召开培训会、举办培训班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网络、双向视频系统或者下发培训资料等方式进行。

2、学习指南

学生入学时应对学生所学专业内容、课程设置、学习计划、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3、集中辅导

中央电大通过电视直播教学、双向视频、网络教学系统以及函授方式对必修课程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中辅导。各门课程每学期组织2次左右的集中辅导。

4、形成性考核

各门广告专业课程均应安排两次以上的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的形式视课程内容具体确定。一般可采取广告设计、绘画、专题讨论、作品分析、综合测验、实践教学或模拟创意和考试等方式。

形成性考核的成绩按百分制记载。未完成作业者,均记0分。

形成性考核的成绩计入总成绩,一般来说,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期末总成绩的20%至70%,特殊课程特别是实践性强的课程可增加形成性考核的比例,具体折算比例将另行说明。其中统设必修课必须含中央电大统一布置的作业成绩。

5、课程考核

各门广告专业课程的考核均由形成性考核与课程结业考试共同组成。无形成性考核成绩者不得参加课程结业考试。

一般来说,必修课程的课程结业考试实行闭卷或开卷考试,由中央电大统一组织命题。部分实践性强的课程,如素描、色彩、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等课程将实行灵活的考核方式,采取多次完成平时作业,最后形成一个总的平均成绩,或实行实验考试、上机考试、现场操作等方式。

设计与制作方向各门课程考试均为百分制。一般来说,卷面成绩按30%-80%的比例计算计入课程总成绩(特殊课程特别是实践性强的课程折算比例另行说明)。形成性考核的折算成绩与卷面折算成绩之和满60分者视为达到课程考核及格标准,可取得相应学分。

闭卷考试试题的类型应视课程的性质及特点具体确定,一般不少于四种,如:论述题、案例分析题、问答题、名词解释题、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

命题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本学科专业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广告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三、关于实践教学环节

1、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践环节和集中实践环节,设计与制作方向学生均应参加实践教学环节活动。

2、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设计与制作方向主要采取实习、模拟广告创意、现场提交广告设计作品、模拟广告设计与制作等多种形式。

3、集中实践环节包括广告专业实践和毕业作业。按照中央电大制定的集中实践环节的实施方案,负责组织实施。

4、集中实践环节的成绩合格者可取得相应学分。集中实践环节不得免修,未取得集中实践环节学分者不得毕业。

5、集中实践环节的时间一般应安排在学生基本学完所规定的课程学分之后。

四、关于毕业论文

1、专科阶段学生均应撰写毕业论文或做毕业设计。

2、按照中央电大制定的毕业论文基本要求,负责组织实施。

3、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成绩合格者可取得相应的学分。未取得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学分者不得毕业。

5.新闻传播类考研书目 篇五

传播学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传播学引论(增补版)》 李彬 新华出版社2003 《传播理论: 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佛林 华夏出版社2000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美)巴兰(Baran S.J.)(美)戴维斯(Davis D.K.)清华大学出版社

《人类传播理论(第7版)》 李特约翰(Littlejohn,S.W.)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罗杰斯 上**出版社2002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三版)》(美)洛厄里 德弗勒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新世纪传播学研究丛书》 张咏华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 李彬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 黄旦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 张国良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传播学原理》张国良

《传播学概论??—— 男人,女人,信息和媒介》 威尔伯-施拉姆 波特 新华出版社1984 《传播学概论——21世纪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 周庆山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传播学概论》 吴文虎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传播学总论》 胡正荣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传播学概论》 许静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传媒批判理论》 潘知常 林玮 新华出版社2002 《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西方新闻传播学 经典文库)》(英)纽博尔德 编 新华出版社2004 《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英)泰勒(Taylor,L.)(英)威利斯(Willis,A.)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文化研究导论》 陆扬 王毅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美)凯瑞 华夏出版社2005《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 [英]约翰?斯道雷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童年的消逝》(美)尼尔?波兹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娱乐至死》(美)尼尔?波兹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英)麦奎尔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传播的观念》 陈卫星 人民出版社2004 《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 谢新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 杨伯溆 人民出版社2002 《北大新闻传播学评论》(共两辑)

《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李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新闻与大众传媒通论》 李永健等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传播学是什么》陈力丹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大众传播研究方法》(英)安德斯?汉森 新华出版社2004 《大众媒介研究导论》(美)多米尼克(美)维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美)艾尔?巴比 华夏出版社 2005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袁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清华大学参考书目 新闻与传播史

《新闻学概论》刘建明 中国传媒大学2007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麦奎尔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转型中的新闻学》李希光 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全球新闻传播史》李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传播学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沃纳.赛佛林等 华夏出版社2000 《中外广播电视史》郭镇之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中国人民大学参考书目(09不设参考书)新闻学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陈力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当代新闻理论》郑保卫 新华出版社 2003 《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第二版)》陈力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喻国明 华夏出版社 2005 《新闻采访学(第二版)》蓝鸿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新闻写作精要》高钢 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5 《新闻编辑学》蔡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新闻评论教程》秦珪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电子媒介新闻教程》饶立华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国际新闻界》杂志 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近一年 《新闻与传播》杂志 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近一年

传播学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陈力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当代新闻理论》郑保卫 新华出版社 2003 《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第二版)》陈力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喻国明 华夏出版社 2005 《新闻采访学(第二版)》蓝鸿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新闻写作精要》高钢 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5 《新闻编辑学》蔡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广告学教程(第二版)》倪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公共关系学(第三版)》熊源伟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3 《公共关系案例》涂光晋 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4 《国际新闻界》杂志 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近一年 《新闻与传播》杂志 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近一年

传媒经济学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陈力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当代新闻理论》郑保卫 新华出版社 2003 《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第二版)》陈力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喻国明 华夏出版社 2005 《解析传媒变局》喻国明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2 《传媒影响力》喻国明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3 《传媒经济学》张辉锋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6 《媒介经济学:经济学在新媒介与传统媒介中的应用》支庭荣等译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5 《国际新闻界》杂志 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近一年 《新闻与传播》杂志 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近一年

中国传媒大学参考书目(09不设参考书)新闻学相关专业

《新闻理论》雷跃捷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哈艳秋等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王振业等 武汉大学出版社 《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 高等教育大学出版社 《广播电视辞典》赵玉明等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外国新闻史教程》李磊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媒介批评》雷跃捷 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史要览》王振业等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相关专业 《传播学总论》(第二版)胡正荣 清华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史》[美]罗杰斯 上**出版社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沃纳赛弗林 华夏出版社 《21世纪初大众传媒发展战略研究》胡正荣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段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文史要览》王振业等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广告学相关专业

《传播学总论》胡正荣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现代广告通论》丁俊杰等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媒体与广告》钟以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广告策划》黄升民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广告调查与数据库应用》黄京华 中南大学出版社 《文史要览》王振业等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 高等教育出版社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北京大学出版社

《电视艺术哲学》苗棣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钟艺兵 浙江文艺出版社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张凤铸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高鑫电视艺术文集1-3卷》高鑫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影视艺术哲学》周月亮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艺术概论》王宏建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一二三四)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任选)(任选)《欧洲文学史》张凤铸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杨周翰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汪毓和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中外美术史》(任选)(任选)《电影艺术概论》(任选)(任选)

北京师范大学参考书目 新闻学、传播学

《编辑出版发行实战研究》(03方向参考)河北少儿出版社 李桂福主编 《西方新闻理论评析》(01、02方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徐耀魁主编

《现代出版经济管理学》(03方向参考)苏州大学出版社 张其友著 《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01、02方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蔡雯 《著作权法概论》(03方向参考)辽宁教育出版社 沈仁干、钟颖科 《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郭庆光主编 《传播学史》 上**出版社2004年 罗杰斯著、殷晓蓉译

《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埃里克.麦克卢汉

《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约书亚.梅罗维茨

广播电视艺术学

《艺术理论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同道 《艺术学基础知识》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王次炤 《传播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 郭庆光2002年版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陆晔、赵民2006年版 《中外广播电视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郭镇之2006年版

《数字媒体系列丛书》电子工业出版社 肖永亮主著(数字媒体方向)《游戏学院经典书丛》电子工业出版社 肖永亮主著(数字媒体方向)

河北大学参考书目 新闻学、传播学 文史综合

《中国文学史》(1-4)(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版 袁行霈 《中国史简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修订版 安作璋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版 钱理群

新闻传播综合

《报纸编辑学通论》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01版 焦国章 《中国新闻传播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版 方汉奇 《新闻学概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版 李良荣 《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版 郭庆光

华东地区高校书单一览

华东地区的新闻传播类重点院校包括: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

复旦大学参考书目

新闻学相关专业

《新闻学概论(第二版)》李良荣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当代新闻采访》刘海贵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当代新闻写作(第二版)》周胜林 尹德刚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当代新闻编辑》 张子让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传播学相关专业

《新闻学概论(第二版)》李良荣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网络传播概论》张海鹰 腾谦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有效的公共关系》(第8版)明安香译 华夏出版社2002

《理解传媒经济学》 [英]道尔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广告学相关专业

《营销管理》第十一版 [美]菲利浦?科特勒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当代广告学》 [美] 威廉?阿伦斯 华夏出版社2000

《广告管理》第五版 [美]巴茨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有效的公共关系》(第8版)明安香译 华夏出版社2002

《新闻学概论(第二版)》 李良荣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

《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张骏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陆晔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电视的真相:电视文化批评入门》(英)古德温、惠内尔编著,魏礼庆、王丽丽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电子媒介节目设计与运营:战略与实践(第六版)》(美)苏珊?泰勒?伊斯特曼等著,谢新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通俗文化理论导论》(英)斯特里纳蒂著,阎嘉译,商务印书馆 2001

《视觉文化导论》(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著,倪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广播电视学专业

《新闻学概论》(第二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张骏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陆晔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电视的真相:电视文化批评入门》(英)古德温、惠内尔编著,魏礼庆、王丽丽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电子媒介节目设计与运营:战略与实践(第六版)》(美)苏珊?泰勒?伊斯特曼等著,谢新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上海大学参考书目

小贴士:鼠标滑动到书籍名称处,可直接链接到中华传媒书店购买。

新闻传播学

《传播学概论》威尔伯?施拉姆 新华出版社1984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新闻学概论》郝雨 王艳玲 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 《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戴元光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传播学通论》戴元光 金冠军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吴信训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新闻采访与写作新编》第2版 刘海贵 尹德刚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新闻编辑》许正林 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新闻评论学教程》丁法章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上海交通大学参考书目

小贴士:鼠标滑动到书籍名称处,可直接链接到中华传媒书店购买。

新闻学 传播学

《现代大众传播学》张国良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大众传媒素养论》陈先元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新闻采访写作新编》刘海贵、尹德刚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当代新闻编辑》张子让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1世纪专业新闻实务》 丛书?财经新闻.李本乾 等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文化经济学》上**艺出版社2003版,胡惠林; 《文化政策学》上**艺出版社2003版,胡惠林; 《文化产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版,胡惠林

广播电视艺术学

《影视艺术鉴赏》吴贻弓、李亦中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中国电视史》郭镇之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电影艺术》 《当代电影》 《现代传播》 闻学相关专业

《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丁柏铨 新华出版社2002 《传播学基础理论》段京肃 新华出版社2003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 程曼丽 王泰玄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0 《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柏铨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大学语文》王步高 丁帆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传播学相关专业

《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丁柏铨 新华出版社2002 《传播学基础理论》段京肃 新华出版社2003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 程曼丽 王泰玄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0 《现代广告学》何修猛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陆晔、赵民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网络传播概论》杜骏飞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浙江大学推荐参考书(09年不设参考书)

小贴士:鼠标滑动到书籍名称处,可直接链接到中华传媒书店购买。

新闻学

《传播学》(修订本)邵培仁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闻学概论》邵志择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新闻编辑学教程》吴飞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消息写作学》沈爱国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新闻摄影学》徐忠民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电视新闻学》朱菁,浙江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 《传播学》(修订本)邵培仁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闻学概论》邵志择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广播电视新闻学》李岩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广告学》胡晓云、张健康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媒介管理学》邵培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媒介管理学经典案例》邵培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华中华南地区高校书单一览

华中华南地区的新闻传播类重点院校包括: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等。

华中科技大学参考书目

小贴士:鼠标滑动到书籍名称处,可直接链接到中华传媒书店购买。

新闻学

《中国新闻传播史稿》吴廷俊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现代新闻传播学》程世涛 刘洁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当代传播学》戚海龙 申凡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当代新闻采访学》申凡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新闻报道写作通论》孙发友 人民出版社2005

《现代新闻评论》赵振宇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当代电视实务教程》石长顺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网络新闻传播导论》屠忠俊 吴廷俊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广告策划创意学》第二版 余明阳 陈先红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传播学

《中国新闻传播史稿》吴廷俊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现代新闻传播学》程世涛 刘洁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当代传播学》戚海龙 申凡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当代新闻采访学》申凡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新闻报道写作通论》孙发友 人民出版社2005

《现代新闻评论》赵振宇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当代电视实务教程》石长顺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网络新闻传播导论》屠忠俊 吴廷俊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广告策划创意学》第二版 余明阳 陈先红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广告学

《中国新闻传播史稿》吴廷俊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现代新闻传播学》程世涛 刘洁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当代传播学》戚海龙 申凡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当代新闻采访学》申凡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新闻报道写作通论》孙发友 人民出版社2005

《现代新闻评论》赵振宇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当代电视实务教程》石长顺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网络新闻传播导论》屠忠俊 吴廷俊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广告策划创意学》第二版 余明阳 陈先红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广播电视艺术学

《中国新闻传播史稿》吴廷俊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现代新闻传播学》程世涛 刘洁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当代传播学》戚海龙 申凡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当代新闻采访学》申凡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新闻报道写作通论》孙发友 人民出版社2005

《现代新闻评论》赵振宇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当代电视实务教程》石长顺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网络新闻传播导论》屠忠俊 吴廷俊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广告策划创意学》第二版 余明阳 陈先红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武汉大学参考书目

小贴士:鼠标滑动到书籍名称处,可直接链接到中华传媒书店购买。

新闻学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闻理论纲要》李卓钧 武汉大学出版社

《法律基础》周叶中 武汉大学出版社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吕有志、戴德铮 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语文》徐绍建 武汉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引论》李彬 新华出版社

《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石义彬 武汉大学出版社 《法律基础》周叶中 武汉大学出版社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吕有志、戴德铮 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语文》徐绍建 武汉大学出版社

四川大学参考书目

小贴士:鼠标滑动到书籍名称处,可直接链接到中华传媒书店购买。

新闻学专业

《理论新闻学新视野》张小元编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新闻采访论》邱沛篁编 四川大学出版社

《现代新闻编辑学》蒋晓丽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广播电视学导论》 欧阳宏生编 四川大学出版社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外国新闻传播史纲》郭亚夫等编 四川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理论与实务》 李苓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 《应用广告学》 吴建编 四川大学出版社

《新闻摄影学》 吴建编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编辑出版实务与技能》李苓等编 四川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参考书目

小贴士:鼠标滑动到书籍名称处,可直接链接到中华传媒书店购买。

新闻学专业 1.新闻业务 《新闻采访学》(第二版),林如鹏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当代新闻写作》(第二版),周胜林、尹德刚、梅懿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当代新闻写作》,薛国林编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当代新闻编辑学》,邝云妙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 《新闻评论教程》,(第四版),丁法章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广播电视新闻学》,李岩,黄匡宇,张联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2.新闻史论

《新闻传播学》(第二版),蔡铭泽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新闻学概论》(第二版),李良荣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中国新闻通史》(修订版),刘家林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中国新闻事业史》,丁淦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张允若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传播学专业 1.传播业务

《当代新闻写作》(第二版),周胜林,尹德刚,梅懿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当代新闻写作》,薛国林编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新闻评论教程》(第四版),丁法章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广播电视新闻学》,李岩,黄匡宇,张联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网络新闻传播学》,董天策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 《广告方案写作原理与技巧》(第二版),杨先顺,陈韵博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研究》,董天策等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2.传播史论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中国新闻通史》(修订版),刘家林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中国新闻事业史》,丁淦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张允若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厦门大学参考书目 新闻学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现代电视新闻学》叶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报纸编辑学教程》郑兴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广告学概论》陈培爱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与实务》纪华强 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广告心理学》黄合水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传播学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现代电视新闻学》叶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报纸编辑学教程》郑兴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广告学概论》陈培爱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与实务》纪华强 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广告心理学》黄合水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其他地区高校书单一览

西北和东北地区新闻传播类重点院校包括:兰州大学、吉林大学等。

兰州大学参考书目(09年不设参考书)传播学、新闻学专业

参考书目

《传播学引论》,李彬著,新华出版社 2003年8月增补版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新闻采访学新论》罗以澄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 《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 《当代新闻编辑》张子让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新闻评论教程》胡文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年7月第一版 《公共关系学》(第三版)熊源伟 安徽人民出版社 《网络新闻传播概论》雷跃捷、辛欣,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广告学概论》陈培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 8 月版

杂志

《国际新闻界》 《新闻大学》 《现代传播》

网站

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

吉林大学参考书目

新闻学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新闻采访写作新编》刘海贵、严德刚,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报纸编辑学教程》郑兴东、陈仁风、蔡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新闻评论教程》胡文龙、秦珪、涂光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传播学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现代广告学》何修猛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五版 《广告学概论》陈培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广播电视艺术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影视美学》彭吉象,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

《中国电视文艺学》张凤铸,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

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必读的一百本书

1.中央文献研究室和新华社,《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 2.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汇编》,新华出版社,1980 3.余家宏、宁树藩、徐培汀、谭启泰,《新闻文存》,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 4.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5.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6.成美、童兵,《新闻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7.陈崇山、孙五三,《媒介?人?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8.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 9.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0.黄瑚,《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1.刘迪,《现代西方新闻法制概述》,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 12.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3.魏永征,《中国新闻传播法纲要》,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4.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5.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7.卜卫,《媒介与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8.刘晓红、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19.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新华出版社,2002 20.柯惠新、祝建华、孙江华,《传播统计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21.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2.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通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23.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 24.[英]密尔顿,《论出版自由》,商务印书馆,1958 25.[英]约翰?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 26.[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 27.[美]威尔伯?施拉姆 等,《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 28.《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 29.[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1 30.[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1.[美] 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华夏出版社,1990 32.[美]巴顿?卡特 等,《大众传播法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3.[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 34.[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又译《媒介通论》),商务印书馆,2000 35.[美]埃默里 父子,展江译,《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2001 36.[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37.[新加坡]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8.[美]沃尔特?李普曼,《公共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9.[美]希伦?A?洛厄里 等,《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0.[美]巴格迪坎,林珊等译,《传播媒介的垄断》,新华出版社,1983 41.Bruce D.Itule, Douglas A.Anderson:《当代媒体新闻写作与报道》(英文原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2.Ken Metzler,《创造性的采访》(英文原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3.Brian S.Brooks,《编辑的艺术》(英文原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4.Kelly Leiter,Julian Harriss,Stanly Johnson,《全能记者必备》(英文原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5.William C.Gaines,《调查性报道》(英文原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6.Dorothy A.Bowles,Diane L.Borden,《创造性的编辑》(英文原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7.Carole Rich,《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英文原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8.[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 49.[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大学出版社,1999 50.[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1.[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0 52.[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9 53.[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第十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54.[美]N?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三联书店,北大出版社 55.喻国明,《传媒影响力》,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56.杨东平,《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变迁与对峙》,东方出版社,1994 57.廖为建,《公共关系学简明教程》,中山大学出版社 58.黄禧祯,《现代公共关系学》,广东高教出版社 59.胡屹,《策划学全书》,中国社会出版社

60.[美]里斯?特劳特,《定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61.[美]丹尼斯?威尔科克斯 等,《公共关系的战略与战术》,解放出版社 62.夏年喜,《世界上最迷人的公关大师》,工商出版社 63.[美]杰克?韦尔奇、约翰?拜恩,《杰克?韦尔奇自传》,中信出版社 64.颜建军、胡泳,《海尔,中国造》,三环出版社 65.[日]松下幸之助,《松下经营哲学》,延边大学出版社 66.鲍文杰,《世界上最卓越的广告大师》,工商出版社 67.[美]大卫?奥格威,《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国友谊出版社 68.郭肖华,《广告创意训练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69.吴灿,《策划与广告技巧及误区》,四川人民出版社 70.文浩,《新编现代广告策划实务》,蓝天出版社 71.卢泰宏 等,《广告创意100》,广州出版社 72.雪琴,《广告经典100》,广州出版社

73.[台]颜伯勤,《成功广告80例》,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7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 75.但宝元,《大学修辞》,安徽教育出版社 76.朱自清,《论雅俗共赏》,三联出版社 77.蓝华增,《意境论》,云南人民出版社 78.《中国文学史》 79.《唐诗三百首》 80.《古文观止》 81.《古希腊神话与传说》 82.《莎士比亚作品选》

83.[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海南出版社,2004 84.赵光忠,《企业文化与学习型组织策划》,中国经济出版社 85.王璞,《企业文化与咨询实务》,中信出版社 86.[德]希格弗里德,《创造力的训练》,贵州人民出版社

6.新闻传播类专业期刊 篇六

新闻学

一、新闻职业道德与法规方面

1、中国电视节目低俗化现象(娱乐化倾向)与规制

2、新闻炒作的道德思考

3、有偿新闻在中国当下的具体表现及其治理

4、论当下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

5、论新闻自由与个人隐私(隐私权、知情权和采访权的冲突与平衡)

6、论隐性采访所面临的道德法律问题及规避之策

7、(网络)虚假新闻的危害与治理

8、司法新闻报道中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的冲突与平衡

9、新闻侵害名誉权问题研究(典型案例分析)

10、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11、论当前我国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

12、舆论监督与“媒介审判”研究

13、媒介报道与司法审判的界限

14、媒介规制研究

15、灾难新闻的报道伦理

16、舆论监督与调查性记者的职业准则

二、新闻业务方面

1、新闻叙事研究

2、从近年典型人物报道看新闻传播的审美化

3、新闻作品的语言美

4、新闻作品的形象美

5、新闻作品的意境美

6、论新闻报道中的人性化写作

7、社区新闻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研究

8、传媒的都市空间生产研究

9、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10、抗争性新闻事件报道研究

11、中国媒介融合研究

12、论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13、武汉都市报业市场研究

14、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创新

15、公共评论与知识分子的表达

16、新闻评论的人文化趋势及其写作形式

17、我国舆论监督类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18、论新闻媒体在中国公共领域构建中的角色与功能

19、公共危机传播研究 20、新闻文体发展研究

21、新社会阶层的媒介形象与身份认同研究

22、典型报道的改进研究

23、大众传媒在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中的实际效应及作为分析

24、大众媒体都市集体行动报道机制研究

25、医疗报道研究

26、中国转型时期政府形象的媒介再现研究

27、风险传播研究

28、健康传播研究

29、农民工的新闻话语表达研究 30、区域传播研究

31、传媒的公共性研究

32、传媒的消费主义研究

33、媒介恐慌研究

34、当前我国对外报道研究

35、当前灾难报道的新趋向研究

36、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

37、食品安全危机的传播机制分析

38、电视“真人秀”节目研究

39、大众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40、读图时代与新闻审美的价值走向研究

41、新闻时评热成因探析

42、新闻线人的利弊研究

43、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与信息公开

44、公共广电的理念与中国广电体制改革

45、纪录片影像与社会表达

46、突发公共事件的媒介报道

47、社会变迁时代的媒介时评分析

48、新闻专业主义观念的产生、内容与价值

49、CNN的价值观及其对电视新闻的影响 50、美国新闻自由的发展与《纽约时报》

51、社会热点问题的媒介报道

52、谣言与舆论传播

53、黄色新闻与媒体娱乐浪潮

54、明星访谈类电视栏目设计

三、新闻史 1、19世纪中后期中国报业生态研究

2、维新时期报刊舆论对社会进程影响研究

3、《新记大公报》“文人论政”研究

4、《申报》经营管理研究

5、《世界日报》、《世界晚报》副刊研究

6、外报对中国晚清社会发展研究

7、报刊舆论对中国近代社会影响研究

8、新文化运动之在新闻史上的意义研究

9、梁启超新闻思想研究

10、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兴起成因研究

11、第二次鸦片战争上海报业繁荣原因研究

12、王韬报刊思想研究

13、维新派报刊特点研究

14、晚清女报研究

15、《民报》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研究

16、章太炎报刊思想研究

17、《中央日报》研究

18、黄远生报刊通讯特点研究

19、《解放日报》整风改革与中共新闻理论发展研究 20、范长江新闻思想研究

21、《新华日报》研究 22、20世纪初年留日学生报刊活动研究

23、《申报》副刊“自由谈”研究

24、邵飘萍报刊思想研究

25、五四时期四大著名副刊研究

26、新华社发展历程回顾与研究

27、储安平《观察》周刊研究 28、20世纪初年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发展研究

29、《时务报》研究

30、《新闻报》之“经济新闻”研究

四、新媒体

1、试论当前我国政务微博的发展

2、微电影兴起的传播学思考

3、微博兴起与“全民记者”研究

4、网络环境下的大众传媒新闻处置研究

5、对手机报的思考与研究

6、QQ群的传播模式探析

7、微博时代的民生话语权辨析

8、网络微博与公民新闻实践

9、新媒体事件的民意表达与公众参与

10、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与信息公开

11、农民的互联网使用行为

12、农民的手机使用行为

13、互联网媒介对中国日常政治生活的影响

14、网络时代主流媒体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话语分化

15、手机微博的发展及对策研究

16、网络舆论引导研究

17、新媒体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五、媒介经营管理

1、中国传媒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2、中国传媒多元化投资现状与对策研究

3、湖北媒介文化企业经营环境研究

4、武汉都市报赢利模式研究

5、武汉市城市电视台发展战略研究

6、媒介产业财务预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7、论武汉动漫产业的发展之路

8、武汉传媒产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分析

9、传统报业集团的新媒体创新思路

10、媒体行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11、改革开放30年武汉市电视产业发展成就和经验研究

12、个案研究:华谊兄弟

13、移动电视受众市场与赢利模式分析

14、武汉市城市文化与城市品牌研究

15、电视台版权管理

16、电视台品牌管理

17、法制节目相关问题研究

18、论影视产业的版权战略

19、政府在新媒体中的监管

20、浅析我国电视行业发展中的体制性制约因素

21、探讨新的媒体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

22、我国电视媒体市场化过程中的困境

23、政府媒体进行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24、武汉地区电视媒体人才需求调查

25、我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

26、英美广播电视产权制度变迁对我国的启示

27、媒介资本市场现状研究

28、广电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员工忠诚度研究

29、广播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30、纸质媒体的品牌化发展路径

31、电视媒体的品牌化发展路径

32、户外媒体的品牌化发展路径

33、本土传媒企业与跨国传媒集团的营销策略比较研究

六、传播学

1、国际传播的文化霸权研究

2、国际传播的刻板成见问题研究

3、媒介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4、3G时代手机媒体传播优势分析

5、网络实名制的可行性研究

6、网络流行语研究

7、网络文化研究

8、网络恶搞研究

9、电影中的国际形象研究

10、网络时代的政府媒介现象传播策略

11、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形象研究

12、网络互动与现实人际传播的异同

13、近年国内媒体对大学生群体的报道研究

14、灾难事件新闻传播中的政治控制与新闻专业注意

15、新闻伦理研究

16、“公共新闻”与社会变迁

17、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18、女性主义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19、电视媒体的节目文化传播研究 20、中国经济新闻报道的话语研究

21、当代中国媒介权利与政论权利的结构变迁

22、分文人化时代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策略

23、新闻报道中隐私权保护问题

24、公关在新闻传播报道中的作用及其发展

25、重大突发事件媒体报道研究 26“新闻立台”理念及其实践

27、我国儿童电视节目如何发展现状与品牌建设研究

28、美国总统竞选中的传播策略

29、争议性公共议题的媒介表达与社会参与 30、网络传播中心群体极化现象

31、网络传播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32、转型时期中国“公共新闻”的实践研究

33、网络媒体的“舆论绑架”现象研究

34、食品安全报道研究

35、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36、风险社会中的媒介治理

37、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

38、风险社会中的危机传播研究

39、重大事件的议程设置效果分析

40、中美主流媒体报道的新闻框架比较分析

广告学 1、20世纪广告创意模式研究

2、整合营销传播对广告发展的影响

3、国家形象传播策略研究

4、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

5、城市形象传播的定位策略 6、20世纪广告策划的理论流派研究

7、广告传播与国家软实力建设

8、广告传播与品牌建设

9、广告传播与企业文化建设

10、广告传播与公共关系的互动影响

11、互联网时代的广告传播创新研究

12、广告策划与广告创意的关联与区别

13、全媒体时代的广告传播价值研究

14、广告的社会价值

15、广告传播与时尚文化

16、中国广告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17、李奥•贝纳、奥格威、伯恩巴克广告理论研究

18、世界著名广告公司策划流程与方法研究

19、广告人的知识结构研究

20、广告传播与大众文化的关联与影响。

21. 广告创意的中国元素

22. 整合营销传播背景下的广告运作 23. 新媒介环境下的广告传播策略 24. 基于消费者行为的广告策略建构

25. 数字与网络传播背景下广告生存形态研究 26.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广告产业发展 27. 逆向广告研究 28. 关系营销与广告传播 29. Sns社会网络的营销传播

30. 新时代广告公司的业务延伸与转型 31. Web2.0交互式广告 32. 植入式广告

33. 国际4a广告操作流程与策划工具研究 34. 消费者媒介接触习惯的实证研究 35. 长尾理论与定制营销 36. 手机广告创新模式研究 37. 克罗斯维奇:跨媒体沟通策略 38. 网络新经济的盈利模式研究 39.平台经济与广告传播

40.湖北广告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4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 42.试论地铁广告在武汉的发展

43.从某一著名品牌看广告策略与消费心理的关系 44.搜索引擎广告的应用及发展 45.微博传播情境下社会营销的发展 46.论广告传播对微博营销的影响

47.数字与网络传播背景下消费者心理的变化 48.危机公关的技巧和应用

49.从达芬奇事件看虚假广告的治理 50.新政下房地产广告媒介策略研究 51.《楚天都市报》汽车广告内容分析 52.电信天翼3G业务在武汉高校的推广策略 53.户外广告与城市景观的协调发展 54.论蝴蝶效应与品牌推广

55.试论公益广告与城市文化的相互关系

56.数字与网络传播背景下本土广告公司发展研究 57.论广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58.广告传播对媒体公信力的影响

59.本土广告公司的经营现状与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60.媒介产业化对广告业发展的影响

61、浅析产品定位与广告定位的关系

62、定性(定量)调查在广告调查中的运用研究

63、新媒介环境下(房产、汽车、食品等广告任选其一)广告策划重要性研究 64、网络条件下CIS的新构成研究

65、浅析网络(房产、汽车、食品等广告任选其一)新特点研究

66、新媒介条件下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等任选一)广告生存研究

67、网络广告形式研究(列举尽可能多的网络广告形式,如FLASH广告,搜 索引擎广

告,视频广告等,对其中一至两种加以重点分析研究)68、网络广告虚假问题探析 69、在线网游广告受众研究 70、论淘宝网的口碑式营销

71、论网络广告效果测定的特点与方法

72、浅析新媒介条件下广告对流行文化的影响和塑造 73、地铁广告的特性与价值研究(以某一城市为例)74、浅析手机广告的营利模式及发展瓶颈 75、我国二线城市房地产广告现状及发展研究 76、我国广告公信力危机及其解决方法

77、论影视剧中植入式广告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78、从化妆品广告(或男性用品广告)看广告中的性别取向与偏见 79、(以某一品牌为例)论广告与消费者忠诚度之间的联系

80、(以某品牌公关事件为例)论公关与广告在企业营销中不可或缺之关系 81、从国外医疗广告看我国医药广告的“病因”及根治研究 82、浅析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方向 83、浅析日用品广告创意的艺术与真实 84、浅析我国公益广告的出路和发展方向 85、浅析广告代理制在中国的适应性

86、(以××广告为例)浅析无效广告的形成原因及解决策略 87、论特殊广告(烟酒、医疗、电视直销等任选其一)的监督与管理 88、论中国传统文化意象在现代广告中的运用与表现

广播电视新闻学

一、舆论监督、舆情分析:

1、新媒体与舆论监督研究

2、当前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舆论监督与媒体公信力研究

4、过程监督与事后监督的效果分析研究

5、如何实施过程监督

6、事后监督的适用范围研究

7、舆情分析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研究

二、新媒体:

1、新媒体传播特性研究

2、基于新媒体的各种传播现象研究

3、基于新媒体的各种传播现象给传统媒体传播活动的启示

4、新媒体与舆论监督研究

5、新媒体与国家(政府、组织、地方)形象研究

6、新媒体与传统传播理论

7、新媒体与社会发展

三、媒体传播与形象塑造:

1、大众传媒(都市报、城市台、地方媒体)与国家(政府、城市、组织、地域)形象塑造

2、新媒体与国家(政府、组织、地方)形象研究

四、信息传播全球化:

1、全球化与国家(城市、地域)形象研究

2、全球化与国家(地方)意识研究

五、灾难、危机报道:

1、战争报道研究

2、灾难报道与人文关怀(新闻专业主义)研究

3、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研究

4、政府(企业)的危机公关研究

六、部分领域信息传播:

1、第一、二、三产业信息传播与公共服务研究

七、受众、传播效果:

1、如何满足受众研究

2、如何培养受众研究

3、传授互动研究

4、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八、广播电视:

1、广播(电视)如何面对新媒介环境研究

2、广播(电视)符号及其关系研究

3、广播(电视)新的传播形式(体裁、方法、手段等)研究

4、广播(电视)节目分析研究

5、广播(电视)制播管理研究

6、广播(电视)娱乐化发展研究

7、广播(电视)媒介人物研究

8、广播(电视)受众研究

9、广播(电视)节目与新媒体平台研究

7.新闻类期刊广告经营的困惑与出路 篇七

定位的摇摆

刊物的定位意味着刊物读者群的大致圈定, 由此也就决定了刊物的关注重心、采编风格、广告客户群等。定位的摇摆就意味着读者群的不确定, 而面貌模糊的读者群很难为刊物带来广告支持。很多期刊在定位时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摇摆, 在不断的“试错”中才逐渐找准自己的位置。作为比较早期的新闻类周刊, 《新周刊》曾经风光无限, 虽然新锐的特点使得它在新闻类周刊中显得有些另类, 但它的基本定位还是明确的。然而, 为了赶时尚的热闹, 迎合广告主对杂志的要求, 《新周刊》在选题和策划方面逐步向时尚类杂志靠拢。结果这一靠, 使自己变成了一只身份颇被质疑的“蝙蝠”:时尚类刊物中没有自己的位置, 而想做回新闻类周刊, 人们又觉得它已越来越不像新闻周刊了。在新闻类期刊中, 过去人们喜欢拿《三联生活周刊》 (以下简称《三联》) 和《新周刊》做比较, 而现在《三联》的竞争对手已换成了《新闻周刊》、《东方瞭望周刊》和《新民周刊》等, 至少在新闻类期刊中, 《新周刊》昔日的风采已逐渐黯淡。

熟悉新闻类周刊的佼佼者———《三联》的人都知道, 由于特殊的渊源, 它创刊时的基本定位是一本满足高档次人群文化生活需要的刊物, 而非新闻周刊。创业之初, 迫于经营的压力, 《三联》也曾被迫对广告客户做出了一些让步, “主动地做出了一些自以为可以吸引广告的改变 (在内容方面) , 同时为了使自己的刊物更有‘权威性、影响力’, 开始像《南方周末》以前那样做了很多大案要案的报道, 力图体现一种‘声音’……《三联》贸然做出这种改变, 势必在刊物内部产生多种不同的声音, 破坏了以前那种十分可贵的一致的‘感觉’, 使内容与风格严重偏离了轨道” (1) 。这样一来, 《三联》的特色就有些模糊, 既不完全是一个文化刊物, 又不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期刊, 人们仿佛也认为, 没有大的新闻机构做支撑的《三联》很难做成一本真正的新闻周刊。震惊世界的“9·11”事件, 成了《三联》的一个重要“拐点”, 那一次成功的快速演练, 使《三联》最终确定了自己的位置。坚定了信念, 确定了更加强调新闻性的内容定位, 并且不断推出以“9·11”事件报道的快速反应为诉求点的广告, 多次在自己的杂志上做宣传, 不断强化自己作为新闻期刊的快速反应及权威的判断分析能力, 并得到了业界与学界的普遍认同。这样高调而强势的定位, 立即给《三联》带来了更多的广告客户。2001年第37期, 报道“9·11”事件的广告页有11.5个, 在紧接着“9·11”之后, 2001年第39期、40期合刊, 《三联》的广告已达到24个页码, 其中仅惠普一家就有4个对页的广告, 堪称大手笔。这之后, 《三联》作为一个颇具特色的新闻类期刊而获得业界与学界的高度认同, 同时也带来了杂志的飞跃发展。

《三联》的经验告诉我们, 办刊物一定要有非常强烈的定位意识, 并不失时机地加以宣传, 以不断强化其在读者心目中的印象, 赢得广告主的青睐。

取舍的犹疑

刊物内容的定位、读者的定位等自身因素影响着刊物的广告定位。按理说, 杂志对广告主的接受是有条件的。像《时尚》、《时代》等有多年积累的品牌、声誉、资金等作保证的刊物, 对待广告客户会比较理性, 凡与刊物地位、品位不相符的广告都不予接受。但是, 毕竟中国期刊走上市场化道路才短短几十年, 能有幸生存下来已属不易, 很多期刊都很难拒绝送上门的广告。像《三联》这样有着相当影响力、广告收入不菲、资金链很好的刊物, 都没办法在取舍之间从容应对。2004年12月22日, 《三联》主编朱伟做客搜狐, 当记者问到“广告多了以后, 内容受到严重冲击, 如何对待送上门来的广告”时, 朱伟坦言:牺牲一些东西可以得到更多的东西, 然而, 我们现在还做不到, 因为大家多处在原始积累期。 (2)

不言而喻, 广告不仅仅为杂志社带来利润、为公众提供信息, 它还是杂志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得益彰的广告会为杂志增光添彩, 文不对题的广告会损害杂志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因此, 为了提升刊物的档次, 在广告经营中, 应尽可能取高质量的品牌, 舍低劣的产品, 当然, 要能从容取舍, 刊物首先要做的是怎样赢得高品位的广告主的信赖, 在这方面, 《三联》做过一些在笔者看来比较成功的尝试。在回答如何协调读者、企业、广告的关系时, 朱伟强调“媒体和广告有良性互动的关系”。在他看来, 要想赢得某领域高端客户的信赖与支持, 首先要建立杂志在该领域的权威话语权。他认为:“对于行业的重大问题, 你的权威性的发言可能也能够在广告客户中构成你的权威性, 比如说从我们刊物做的‘中产阶级与汽车’这个专题, 后来我们的汽车客户认为我们讨论汽车消费的问题比较权威, 他们会进一步地投我们的广告。” (3)

这样看来, 虽然现实的情形使得处于原始积累阶段的刊物在广告的取舍时不能做到很从容, 难免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但在不断摸索中, 我们可以找到更加智慧的方法来处理好这些关系, 《三联》的做法值得借鉴。

软文广告之伤

美国学者约翰·H·麦克马那斯在《市场新闻业———公民自行小心?》一书中指出:“广告商以金钱交换公众注意力。在所有影响新闻的交易中, 广告商和媒介企业之间的交易是最平等的。” (4) 但是, 广告的信息发布与受众接受是否平等, 前提是受众是否明确知道那是一则付费广告, 如果在受众不知情的情况下, 广告主的广告产品以非广告的形态呈现, 实际上是利用了媒体的特权, 制造了信息的不对称, 破坏了受众的知情权。传统的广告多是所谓硬广告, 一般是直白地告诉受众, 要卖的是什么, 其功用是什么, 价格多少, 如何购买;软广告是以记者或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挖掘广告产品的新闻点。因此, 不少人认为软广告让受众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该产品和品牌, 是一种渐进式的叙述;读者不会产生抵触心理, 较硬广告更能深入人心, 实则不然。首先, 刊登软广告涉嫌有偿新闻, 有违新闻法规与新闻道德的要求, 它与车马费、封杀一起被称为媒体的三大“毒瘤”, 不仅容易对读者产生误导, 也有损新闻媒体的声誉。一些主流媒体, 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 出于强烈的责任感, 以及对自身的权威性与公信力的爱护, 均坚决地对软广告说不。其次, 软广告对一般非专业的消费者来说, 有一定的“迷惑性”、“伪装性”, 它看上去像一篇普通的文章或报道, 能起到一定的“忽悠”作用, 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性, 因此, “可信度”也较高。但是, 受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软广告可以蒙得了一时, 蒙得了一些人, 可他们的伎俩一旦被识破, 人们对他们的厌恶感会倍增, 这种厌恶感必然会转移到其宣传的产品上去, 结果可想而知。

由于内容以及定位的特殊性, 软广告在新闻类期刊中不时出现, 其对刊物的权威性、可信度、美誉度的伤害也随读者对软广告辨识度、厌恶度的提升而日渐凸显。2006年第36期的《三联》格外的厚, 其中封面故事《好房子的100个细节》占了40多页, 他们以好房子的细节的描述方式, 将一些大城市的经典楼盘, 如深圳的“十七英里”、昆明的“大溪地”、复地·爱伦坡连缀在一起。它展现出来的并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好房子”, 而是《三联》一直在争取的那些“精英”人士眼中的“好房子”, 或者说是《三联》广告代理商眼中的“好房子”, 所以, 这实际上是一篇宏篇巨制的大手笔的软广告。从内容上看, 可圈可点, 保持了一定的可读性:它打散了目标宣传对象, 如数家珍地描述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细节, 只是在讲到某些细节时, 观照一下宣传对象, 在这些精妙的细节描述中, 住宅遮风避雨的基本功能得到了超越与升华, 成为有情节、有故事、有文化、有人文格调的现实生活。单纯从文章的角度来说, 真可谓极尽完美, 但沾上软广告之嫌, 读者在心理上还是不能接受的。难怪有读者痛心疾首地抨击此事, 认为这是《三联》华丽的编辑队伍去给房地产商唱了一回堂会。 (5)

韦斯特利认为, 在某些情况下, 压力集团或特殊利益集团可以人为地将一个议题纳入媒介议程。 (6) 对期刊而言, 其压力集团除了各级主管部门外, 主要的恐怕还有广告主与投资者。或许生存的压力, 使得即使有些强势的媒体也不得不做一些让步, 但这个让步必须有个底线。如果刊物不能处理好内容与广告这两者的关系, 被广告商所牵制, 任由杂志被越来越粗鄙的商业化所腐蚀, 难免会有被读者抛弃的一天。《人民日报》在带头抵制了“形象广告”后, 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强调, 虽然任何时候媒体在市场生存中的商品属性都不能被否认, 但这一属性的底线是媒体能够真实、客观报道对公众有价值的信息;如果为了经济上的利益而突破底线, 长篇累牍地对企业等进行打新闻“擦边球”的宣传, 只是饮鸩止渴, 自毁长城。 (7) 其实处理广告与内容的关系并非没有更好的办法, 《三联》在这方面就做过有益的尝试。比如, 在第300期的时候他们做过一个厚本, 后面带了一个作为附送刊物的单本, 虽然是为苏州地产商做的, 但主要是讨论苏州园林的意义。在主编朱伟看来, 这样它的广告只是随着刊物而做的, 并没有蚕食杂志。 (8) 笔者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很智慧的, 像《三联》这样, 有一点知识分子的清高, 得到读者较高认同的新闻类周刊, 为一时的小利失去读者的信任是很不明智的。打江山不易, 守成同样不易。恐怕多数读者愿意听董秀玉那句颇有些书生意气, 但豪迈、铿锵、掷地有声的话:“广告一定不能制衡我的内容。” (9)

经过20多年市场化经营的历练, 不少成功的新闻类周刊都有了比较准确的定位和相对明确的读者群:《中国新闻周刊》认真地做着稀缺的“硬新闻”, 相对较受公务员群体的偏爱;以新闻为由头、有着浓厚文化色彩的《三联》更为文人和知识分子所喜欢;身处改革开放前沿, 与大学生有着密切合作, 有着铁肩道义责任感的《南风窗》, 在涵盖了青年学子的社会中坚中享有声望……但市场化带来的生存压力也导致了期刊对广告收入的倚重, 不少期刊在对广告客户的取舍上很难做到从容应对;为了生存, 有些刊物甚至打擦边球, 发布软广告, 严重地损害了刊物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我们知道, 广告商之所以选择知名品牌杂志做广告, 不过是想利用品牌杂志的“光环效应”的作用, 宣传其产品, 让读者把对杂志的信赖和良好评价转移到广告产品上。然而杂志却不可不谨防与杂志品质不符的广告产品和广告方式对杂志品牌的伤害, 要知道, 既有“光环效应”, 也有“反光环效应”, 那些不被杂志的目标读者接受的广告作品或方式, 可能会产生“反光环效应”, 使读者把对杂志广告的负面情绪迁移到对杂志的评价上, 久而久之, 一定会损害杂志品牌的美誉度, 到那时, 杂志就会被它的铁杆读者抛弃, 也终将被广告主抛弃。这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警觉。

参考文献

①潘燕辉:《〈三联生活周刊〉, 迷茫带来死亡》, http://www.no4media.com/html/diary/showlog.vm·sid=1283&cat_id=-1&log_id=1108

②⑧参见《朱伟:永远自傲于超前思维》, http://news.sohu.com/20041215/n223510379.shtml

③《〈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做客新浪聊天实录》。

④约翰·H·麦克马那斯[美]著, 张磊译:《市场新闻业——公民自行小心·》,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年版, 第115页。

⑤参见《〈三联〉糗事及主编的悲愤》, http://ido.3mt.com.cn/pc/200509/20050915173899.shtm

⑥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 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年版, 第262页。

⑦吴麟:《期待更多媒体向“软广告”开刀》, 红网, http://news.rednet.com.cn/Articles/2004/05/560758.HTM

8.新闻传播类专业期刊 篇八

一、在新闻传播教育中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规划是指运用职业评析、调查访谈、心理测量等方法和手段,依据市场人才供求,按照求职择业者的个人条件与求职意愿以及单位的用人要求,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实现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则是根据学生培养目标和学校教学特点,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社会就业形势,并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与具体条件进行升学或就业分流选择,引导学生以社会实际需求调整就业期望值,努力提高全面素质,主动增强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施受过程。

但是在我国的新闻教育中,职业规划教育却被忽视了。近几年来,新闻传播类专业院系在各大学快速增长,在招生方面大规模扩招,截至2005年上半年,全国各大院校新闻类专业点数量总计661个,比2004年增加200个,是2003年的2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的在校生人数在130,000以上,每年平均毕业32000人。那么,这些新闻学子毕业后将要就职的传媒市场的情况又如何呢?

目前,我国包括报刊、广播电视在内的传统新闻媒体总量约13000多家,而且近几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广电总局将坚持“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方针,基本未审批创办新的媒体。这意味着,一段时间内传统新闻媒体将维持现有规模,数量上不会有大的增长,因而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将是有限的。从媒体来说,中央和各省市的大多数传媒已经组建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学历层次比较高、知识结构比较合理的队伍,对记者、编辑工作本科毕业生的需求量已接近饱和。而且媒体的报道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因此为了提高报道质量,在招聘人才方面越来越倾向于专业多元化,新闻专业毕业生不再是媒体招聘的主要方向。

另外,目前新闻院校背离市场需求的教育模式使得它所培养的毕业生媒体不需要,而媒体需要的毕业生新闻院校又培养不了。当今的新闻媒体对于相对单一的采、编、播为主的人才逐渐失去兴趣,而越来越倾向于兼备节目策划经营、宣传销售、制片管理、市场运作为主的复合型人才,而这恰恰是我国高校新闻教育所欠缺的,这无疑加大了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二、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职业规划教育

一个完备的、科学的、富于发展眼光的新闻教育体系应当有义务向学生告知有关职业规划的相关知识,帮助其树立起职业规划的意识,帮助其了解新闻传媒具体需要的人才标准以及相应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应该向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将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相关联、相契合的新闻规划教育。

1.高校要提高对职业规划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高校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做好职业生涯机构的完善、课程的开设和咨询等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工作;通过校园网、校报、广播站、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竞赛等方式或活动宣传职业规划的内涵、意义和作用,借助“第二课堂”,利用寒暑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丰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经历。另外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对不同的群体进行不同的指导,也就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需求分阶段进行。有关专家认為,对于大一新生,要通过教育让他们了解大学与中学的差异,明确上大学的目的,树立规范意识;大二学生则要开始进行职业探索,培养沟通、组织、团队合作等能力;大三学生面临选择,就该进行人际关系拓展训练及职业技能的进一步培养;大四学生的焦点是就业,就业政策、法律环境、求职技巧、就业压力疏导等应该成为这个时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

2.合理的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高校新闻职业规划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把个人学习、个人发展与新闻传媒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新闻职业规划教育的核心就在于把学生的志向、兴趣、自我概念与传媒事业发展所提供的机遇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找到新闻传播专业学习与传媒市场发展的契合点。就新闻人才成长而言,职业规划就是通过人才自身的自我变革,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并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自我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能动性,达到人才自我实现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双重目标。

第一,教育学生树立全面的职业认识,尤其是树立正确的新闻职业观。新闻工作者是时代风气、时代精神的传递者与塑造者,同时又是政治经济文化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守望者与监督者,还是社会生活和大众的沟通者与服务者。新闻职业规划教育,要分析与摒弃社会上对新闻记者、编辑、主持人等职业的错误性认识,避免对新闻职业进行所谓“无冕之王”的夸大其词的宣传,通过学习我国新闻史上如王远生、邵飘萍、邹韬奋、范长江、穆青等老一代著名新闻人的事例,使学生树立新闻职业“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职业理想。通过新闻职业规划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新闻职业背后所肩负的民族大义和社会责任,所必需的付出、风险甚至牺牲。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准确判断新闻职业,抱定正确远大的职业理想、职业追求。

第二,帮助学生进行认真的自我剖析。对自身的职业体力倾向、职业能力倾向和职业个性倾向予以全面科学的衡量与评价,对自我有一个实事求是地剖析、判断和准确的定位,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性格、兴趣和未来从事的新闻职业交叉的可能性有多大?交叉点在哪里?如喜欢做战地记者,但是自己身体不好,或是性格内向,就未必能胜任战地记者的工作;喜欢做传媒管理,但是性格太过直率,容易冲动,可能无法从事理性的指挥与策划。职业规划教育要帮助个人正确认识自己,在充分了解了内外环境有利和不利因素的情况下,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使自己的规划既符合自己的兴趣,又符合社会的需要。

上一篇:走近什么初中半命题作文850字下一篇:防溺水安全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