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心理健康分析(共7篇)
1.高一新生心理健康分析 篇一
高一新生入学心理辅导
同学们好,首先,我先恭喜大家从一名初中生成功的转变成一名高中生了,可能有些同学对于中考还耿耿于怀,觉得没有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心里一直放不下。在这里我想跟这些同学说,不管以前怎样,过去的总归是过去了,我们只有不断的朝前看,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一.
已有一段日子了,不知道大家对新生活适应的怎么样?看大家脸上的表情,我猜想大多数同学可能不是那么顺利。那么,下面我问大家几个问题:
你想象中的高中生活和现实有差距吗? 你都有哪些烦恼?
首先,这是大家长这么大第一次离开父母身边,所以许多同学会很想家,在家什么都不用自己操心,而现在什么都靠自己了,觉得有点不适应。
其次,对于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许多同学也感到力不从心。比如说同学关系、寝室关系、师生关系等等。当与人相处出现问题时,心中的孤独感也油然而生。这时,就更想家了。
最后,就是学习问题,对于高中课程的学习,许多同学感到很不能适应,比如课程内容、老师的教法等等,大家觉得自己学的雨里雾里的,很迷茫。例如:——我感觉很自卑,没有什么特长,别人都比我强
——和异性交往有些困惑,不知如何交往,可能是自己缺少人际交往能力
——寝室同学的生活习惯我很看不惯
——我是混合寝室,同寝室的同学不同班,生活圈子不一样,我感觉很孤单
二.面对这种种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有一位大师,几十年练就“移山大法”,许多年轻人慕名前来学艺。三年过去了,徒弟们却从来未能学的一句移山口诀,也未能一睹移山绝技,可谓失望至极啊。
一天,众徒弟远望高山集体发难:“从师多年,勤勤恳恳,师傅为何不教我们移山大法呀?”
大师说:“好吧,今天为师就教你们移山大法。”话音刚落,众徒雀跃。大师说:“仰望高山,闭目凝神,疾步奔走,谨听吾令!”
众徒依法行事。少许,大师道:“好了,请徒儿们睁眼细看,是否已经临近高山?我的移山大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啊!” 启示:
要在现实的条件下,客观的认识和分析自己,根据自己实际的情况,去主动适应高中的学习方法和集体住宿的生活,必须学会自理、学会处理好同学关系。在客观条件不能改变的前提下,在我们自己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树立“山不过来,我们过去”的正确思想观念,即改变自己,适应新环境。三.什么是适应?
适应是指人随着环境的变化,为满足某种需要而改变其活动的一种现象。人对环境的适应有三种方式:
一是改变自己的行为;二是改变自身的需求;三是改变环境 成功的适应能促进心理健康,形成健全的人格;失败的适应往往会造成心理上的不健康和不良人格。
四.入学适应的主要内容
1.生活环境的适应 2.人际关系的适应 3.学习的适应 4.自我评价的适应(1)生活环境的适应
1.你了解学校近年来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吗? 2.你知道你的宿舍、教室、食堂的具体位置及其位置关系吗? 3.你知道你所在的年级和专业有多少个班、多少同学吗? 4.你知道离宿舍最近的电话的位置并能熟练使用吗? 5.你知道到什么地方去洗衣服、晾衣服吗? 生活环境的适应主要有两方面的压力: 1.经济压力
学生上学的费用一般来自家庭。特别是对于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则影响更大 2.自理自律压力
目前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因而不少人缺乏自理和自律能力,很多人不会或不善于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面对挫折和新的环境,往往缺乏相应的自我调节能力。(2)人际关系的适应
1.你知道班主任的名字吗?
2.如果班主任不在教室也不在办公室,你仍然能很快和他取得联系吗? 3.你认识主要的任课老师并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4.在校园里你见到老师、同学你会主动打招呼吗? 5.你会经常和同学、舍友交谈吗? 高中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人际交往的期望值增加
人际交往的能力有待提高
人际交往的途径多元化
人际关系类型多样化
人际冲突的可能性增多 如何快速交到一个朋友? 1.率先伸手,争取主动 2.自然微笑,沟通感情 3.放松情绪,树立信心 4.真诚相待,赢得真心
处理好寝室关系的必要性:
第一,在学校中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你会在寝室与室友相处在一起,更多的时候在一个班级里不是以个人为单位,而是以寝室为单位。
第二,在学习上,生活上,你会碰到许多的问题,这时你需要的是室友的支持和帮助。第三,一个良好、友爱的寝室环境,能够分散你对家人的思念,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你在新学校的不适应感,孤独感。
处理不好寝室关系的人大致有两类: 一是过分求全,处处忍让
二是过分维护自己,对别人缺少宽容,以自我为中心,言谈举止不考虑别人的利益 处理好寝室关系的建议:
首先要承认的是各人有各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如果你与别人生活在一起,你就得连同他的生活方式一起接受。但仅仅如此只是消极的适应。如果别人的生活方式有碍于你的生活,比如说听歌影响你休息,随便乱动你的东西等,那么你这时可以委婉的提出意见,适当的进行自我调整,如调整作息时间、调整宿舍等。其次,要想处理好寝室关系,必须动脑筋,讲究方法技巧。比如说给别人提意见一定不能当着众人的面,以免对方难看、丢面子。
第三,多发起或参加寝室集体活动,如一起去食堂,一起外出逛街,等等。第四,多为别人考虑,千万不能影响他人休息。与教师关系的适应: 中小学时代,班主任、老师成天跟在学生后面,而高中班主任、老师则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性,许多工作都是由学生自己或班干部组织完成。难以适应这种师生关系的学生,心理上难免出现失落感,觉得老师们不关心学生。而能够很好适应这种师生关系的学生,则能自己确定学习和发展的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安排学习表,自己检查学习效果,主动找老师征询意见,请老师帮助解决困难。(3)学习的适应
1.培养学习的自觉性,适应从“喂”到“觅”的转化,自觉主动学习。
2.适应学习的内容。高中生在课程数量、教学内容的广度、知识更新速度、创造力和智能结构的要求上,都大大超过中学。
3.从学习方式来看,中学: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自习少,测验多,作业多,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在学习上的选择性和能动性发挥有限。而高中则不同,除理论教学外,时间教学被放在重要位置,实训实习多,自习多,测验少,作业少。
4.学习方法的适应。但靠死记硬背已不行,要理解掌握、融会贯通、灵活应用和动手操作 5.活动的适应。
(4)自我评价的适应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早就指出,“青少年正处于人生中的疾风怒涛时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独立意识不断增强,自我评价的方式由他评转变为自评,但目前来看许多青少年不能做到正确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过高容易自负,而自我评价过低有会引起自卑。所以,对于我们大家而言,要冷静客观的分析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断的改进和提高自己。
2.高一新生心理健康分析 篇二
一、高一新生学习现状的心理分析
学生的学习现状大致分为全力以赴努力学习型、边学边玩型、只玩不学型。这些学习现状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 而经过一两次的考试后, 许多学生的心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 全力以赴努力学习型
这类学生要么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 要么有着强烈的自尊。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的学生, 他们的学习往往能够持之以恒。一些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 但是由于中考的一时失误而与心目中的理想高中失之交臂, 再加上一些好友进入了更好的高中, 心中更是难受, 甚至觉得在好友面前抬不起头, 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 于是努力学习以证明自己。这类学生为数不少, 他们的学习动力是自己强烈的自尊, 面对在优秀高中的好友, 他们表现出的更多的是一种自卑。因为自尊而努力学习, 这自是不错,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 这类学生会呈现出多样状态, 一种是一如既往全力学习, 一种是逐渐放松, 更可怕的一种学习状态是躺倒不学。
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变化?这其实与环境和心理的变化。
因为强烈的自尊 (更多表现的是一种焦虑、自卑) 想要超过在优秀高中读书的好友而努力学习, 这样的学习动机最不具有持久性。随着时间的流逝, 曾经的同学也联系渐少, 那种强烈的落差感会逐渐弱化, 再加上周围都是一些与自己差不多的同学, 久而久之便自然而然地懈怠下来。若是再经过一两次的考试打击, 便很有可能失却信心, 甚至自暴自弃。
(二) 边学边玩型
呈现这种学习状态的学生, 数量最多, 背后原因多样。有的是因为对自己认识不清, 过于自信甚至自负, 他们在初中时就以这样的状态在学习, 还轻轻松松地考上了四星高中, 因而觉得高中课程对于他们来说难度不大, 边玩边学就可以轻松过关。这类学生经过打击后, 心态好的能够立刻调整自己, 认真学习;心理调适能力差的往往会对自己失却信心, 走向自卑, 学习上也自暴自弃, 一蹶不振。
此外, 更多这一学习状态的学生是因为拘泥于过去固有的经验且对未来盲目乐观。这类学生初中时就边玩边学, 学习成绩也许一般, 但经过初三一年甚至只是几个月的突击学习就考上了高中。这样的学习经验让他们以为高中也可如此, 因此不少的学生都准备等高二甚至是高三的时候再好好学习。再加上对未来认识不清, 以为只要上了高中就可以轻松地考上大学, 如此心思就更不在学习上了。这样的学生即使面对考试的失败, 也会不甚在意, 等到上了高二, 再想赶上往往更难, 因而最终走向一蹶不振的也居多。
(三) 躺倒不学型
呈现这种学习状态的学生与边玩边学型学生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 比如对自己认识不清、拘泥于固有的学习经验、对未来盲目乐观。除此之外, 这类型学生往往是被家长逼着读高中的, 自己本身并没有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到高中也只是抱着混个文凭的目的。这类学生的厌学心理往往与他们的家庭有关。有的是压制太甚, 有的是溺爱太过, 更多的是因为特殊的家庭环境。
总体来说, 高一新生在入学之初呈现的各种学习状态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于自负、自卑以及自我认识模糊。而这些问题若不能在高一上学期处理好, 往往会给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面对各种有问题的学习状态, 我们应采取的措施
(一) 必须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帮助他们制定人生规划
人们常说目标成就未来, 一个有具体的目标的学生才有不断向前的学习动力, 才会拥有面临困难时勇往直前的韧性。大多数进入高中的学生其实都有一个学习目标———考上大学。但是这个目标太过模糊, 而模糊的目标往往会减弱学生的学习动力, 因此引导学生制定目标时一定要明确而具体。可先让学生畅想一下自己十年、二十年后最想要的生活, 一定要生动而具体,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要过这样的生活自己需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能力, 需要学习什么, 需要读什么专业, 需要考上哪一所大学, 如此一步步将目标进行分割, 让远大的理想变成一个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唯有如此, 学生方能朝着自己的方向稳步向前。
(二) 要让学生意识到高中课程的特点
学生的盲目往往是由于对事情认识不清, 以及对过去自己成功经验的坚信不疑, 要打破这层错误的认知, 就需要我们向他们不断地传达高中课程的特点, 让他们充分认识到高一阶段的学习对以后高中学习的重要性。但是这个时期的孩子正是处于轻视家长、轻视教师的时期, 且往往固执异常, 面对教师与家长的话, 他们往往左耳进右耳出, 若是家长和教师讲得多了, 还会产生逆反心理, 因此教师与家长在讲高中的课程特点时, 要注意时机和方法。不过这个时期的孩子比较愿意相信与他们差不多年龄层次的人, 因此, 我们可以安排他们的学哥学姐来传授高中的学习经验, 也可以让家长安排一些刚毕业的、和孩子们关系比较好的哥哥姐姐来向他们传授高中的学习经验, 从而让他们真正认识高中的课程特点。
(三) 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将要面临的严峻未来
能上高中的学生在初中阶段都是不错的学生, 能上四星高中的学生, 在初中阶段一般都是优秀的学生。长期以来的优越性往往会让他们变得盲目乐观。他们没有意识到, 自己与许多同学是一样的, 没有意识到未来的高考是要在他们中淘汰掉一大部分人的。在他们看来, 优秀的自己上了高中, 自然离大学不远了。这时, 我们需要给他们当头一棒, 让他们充分认识到高中生活的惨烈, 未来高考的激烈。而数字往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教师可以把近几年的高考录取率、分数线以及学校的升学率告诉学生, 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面临的压力与困境。在实施这个环节时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 太多的打压往往会让学生走向自卑, 因此, 我们既要让学生意识到未来的严峻形势, 又要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让他们相信, 只要他们努力付出, 找对方法, 就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四) 要让学生经历适当的挫折, 消除浮躁
太过沉重的挫折会消磨一个人的意志, 让一个人逐渐焦虑、颓废, 走向自卑, 但适当的挫折教育往往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因为唯有在失败中我们方会反思自己, 寻找失败的原因。且适当的挫折也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 让他们更有激情地去学习。因此, 在高一的初始阶段, 我们可以通过练习和考试的方式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不过在实施挫折教育之后, 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教会他们正确归因失败。面对因一次考试失败而灰心丧气的学生, 一定要及时与他们沟通, 帮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 找到正确且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优点与不足, 帮助他们鼓起前进的勇气。
(五) 要适时地进行家访
人们常说, 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问题家庭, 确是如此。相对于学校、教师来说, 家庭、父母在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状态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因而要想了解学生, 走近学生, 我们就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 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而这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家访。本地区的离婚率居高不下, 许多学生都是单亲家庭的孩子, 有些甚至更为复杂, 这些复杂的家庭环境会给学生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就只有通过家访, 与学生家长充分沟通, 从家长入手, 解决问题。
最后, 无论采取何种对策, 教师都必须要有一颗敏锐、真诚、智慧的心灵。唯有敏锐, 我们方能最早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唯有真诚, 我们方能架起走进学生内心的桥梁;唯有智慧, 我们方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努力消除高一新生中普遍存在的焦虑、自负、自卑的心理。
高一阶段, 是学生高中学习的重要基础, 它是高楼的地基, 树木的根基, 毫不夸张地说, 高一学生的好坏决定着未来高考的成败。因此, 面对高一新生呈现出来的各种学习状态, 我们必须理性对待, 认真分析,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未来艰苦而又充满激情的高三生活。
摘要:学生入学成绩接近的普通高中高一新生, 呈现出了多种学习现状, 他们或全力以赴努力学习, 或边学边玩, 或躺倒不学, 而这每一种学习现状随着时间的发展还会出现更多的变化。本文通过对这些学习现状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进行分析, 以探究其背后的心理原因, 从而找到改变学生不良学习状态的方法。
3.高一新生心理健康分析 篇三
关键词:高一新生 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b)-0230-01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健康状况波动很大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教育与其它阶段的教育相比更显重要。
对于刚入学的高一学生来说,他们离开了熟悉的初中生活,来到陌生的高中,身边的同学、老师和朋友都发生了变化,有的同学需要住宿,从此离开父母,需要独自生活,这些变化都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对于海城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是来自于海城市各个初中的优秀学生。在此之前,他们是自己所在学校,所在班级的佼佼者,但来到这里之后,他们只是众多学生中的普通一员,角色身份的转变,环境的适应等方面,对他们来说,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人们往往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他们的生活、学习等方面,经常忽略了其心理健康问题。实际上,随着学生生理的发育、心理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加大、社会阅历的增加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现在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对他们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形成人格障碍。正确而及时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他们学习如何解决心理问题,是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一个课题。
本学期,对我校高一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随机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提出了相应对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海城高中高一年级部分学生。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
采用中国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高一学生进行随机调查。该量表包括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10个因子,每个因子包括6个项目,共60个项目。采用1~5级评分制(从不为1分,偶尔为2分,有时为3分,经常为4分,总是为5分)。
发放问卷前,我们对这次问卷调查的意义和保密性作了解释说明,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据实回答。随机挑选4个班级(高一年级共有20个班级),发放问卷200份,收回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96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8%,无效问卷作剔除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196名被试学生中,各因子异常发生率依次为强迫症状65.2%、学习压力62.7%、情绪不稳定61.5%、适应不良59.4%、焦虑51.7%、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46.6%、抑郁46.1%、心理不平衡41.0%、偏执33.7%、敌对30.9%。从统计结果来看,当前有心理问题的人群在扩张。学习压力一项平均得分高达3.65分,说明学生普遍感觉学习压力大,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的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
我校是一所示范性高中,高一学生与一般中学生相比,需要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承担的学习负担更重,更需要发展性的心理辅导,因而在此过程中极易产生一些情境性和状态性的心理问题。轻度和中度心理问题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和各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来改善和消除,否则可能会转成重度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因此,加强对高中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应引起社会、学校和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
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从调查结果来看,加强和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俨然已成为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应当将其作为我们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个体的心理学发展规律和要求,并结合当前的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链各个方面入手。
(1)加强家庭教育。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与父母的教育息息相关。而经过调查发现,每一个心理健康状态存在问题的孩子都有着其家庭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应停留在空洞的口头上,而应注意自己平时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不应只注重他们的成绩,而应将重点放在德智体全面发展上;家长更不应将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而应将他们当做完全独立的人。孩子表现好时,家长不要只注重物质上的奖励,而应及时夸奖和鼓励;孩子一旦在某些方面出了问题,不应采取打骂的方式,而要平等交流、耐心说服,寻找问题的根源;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家庭成员应保持一致,而不是各自为战。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教会孩子多少知识,而是要教会孩子如何坚强、负责、有爱心。在学习成绩问题上,不要只关心分数,而是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孩子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父母与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应当是平时学习要认真、努力,而无论最后考试得多少分,只要有进步了就应该感到满意。
(2)优化学校教育。学校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不仅是解惑,还要传道。学校教育远远不应当是单纯的智力教育、应试教育,而是全方位的素质教育。现在只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老师和学校仍然存在,这样的老师和学校,就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隐患。学校教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应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应体现在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心理健康老师的工作,每一位老师都应当运用心理学知识,引导和教育学生。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与其它各项教育工作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应当细化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伴随学生学校学习始终。
4 结语
面对我校高一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一调查结果,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得到更广泛的重视。通过社会宣传,改善父母教育方式,提高中学生对自身心理特点和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的认知能力等,可以改善问题学生的行为。学校开设心理辅导、心理讲座,让学生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学会与家长、老师、同学更多的沟通,学会求助,以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们教育出版社,2001.
[2]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M].合肥:安徽人们出版社,1998.
[3]李紅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J].素质教育,2012(8).
4.高一新生环境适应心理辅导案例 篇四
摘要:适应是个体积极改变自己生存的环境或者改变自己原有的状态,以获得所需的间接满足的过程。从初中升入高中的新生,他们所遇到的第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适应陌生的环境。本文就一例新生入学适应不良的辅导案例,探讨了新生在入学后出现的问题以及辅导的策略。
关键字:新生;适应不良;心理咨询
适应是个体积极改变自己生存的环境或者改变自己原有的状态,以获得所需的间接满足的过程。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新生,他们所遇到的第一重要问题就是要适应陌生的环境。由于环境的改变、学习要求的提高以及心理准备的不足,许多同学进入新的学校后出现了适应不良的现象。本文就以一例新生入学适应不良的案例,来探讨如何进行环境适应的辅导。
一、个案资料
1.事情经过
学校已经下班了,J匆匆跑来找我。那是开学后的第四周,适逢我校高一新生军训,她穿着军训服,非常着急地说:“老师,我得厌食症了?”我迅速将她上下打量一翻,J的脸微微泛红,额头上渗出些汗,嘴唇有些青。“你怎么知道你得了厌食症?”我问到,“我已经好久没有吃饭了。”我意识到问题似乎有些严重,立刻把她领到了咨询室。
2.个人基本情况
J同学,女,17岁,身材微胖,皮肤偏黑,发型是当下中学生流行的不对称型,戴着一副红边框眼镜,说话不紧不慢。
3.他人的观察和反映
与J同宿舍的同学认为J很真诚,也很大方,与宿舍同学相处很好,善于交流。J不喜欢吃食堂的饭菜,每次从家里回到学校都带来许多零食,带来的零食吃完了就去学校的商店买。开学后打扮很特别,穿衣很时髦。
与J的母亲通过电话了解到J同学周末回到家的情绪比较稳定,会主动同母亲聊学校发生的事情,在家里的饮食非常正常,并没有出现拒绝饮食的现象。
4.心理测试结果
(1)SCL-90测试结果
SCL-90测试是我校在开学后第2周进行的。J的总分:241分。从各个因子得分来看,J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尤其在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偏执等因子上的得分都在3.00以上,显然,必须对J同学进行及时疏导。
(2)《学生情况调查问卷》结果
《学生情况调查问卷》是我校自行编制的一份问卷,作为新生情况调查存入心理档案中。问卷内容涉及了学生家庭情况、兴趣爱好、交友情况、学习情况、自我评价以及自己的烦恼等信息。
从J的问卷可以获得的信息:她目前与母亲住,但在“认为最喜欢你的人”中她将先填上去的“姑姑”划掉后写着“不知道”;在“家庭环境”一栏的四个选项“温馨、冷清、嘈杂、热闹、一般”中她选择的“一般”。但是在“在过去,你的家庭是不幸的吗”,她的答案是“否”。
J对音乐非常感兴趣,从问卷可以看出,她目前还在学习电吉他,除此之外,她还喜欢唱歌,会些萨克斯。她的朋友很少,且年龄比自己大,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她往往是被动的参与者。关于自我评价中,J用了五个词来描述自己的个性特征:拽、狂、时尚、开朗、大方。
她觉得自己的缺点是“总被情绪所困绕。”自己的最大烦恼是担心父母在今后会不理解自己以及老师不理解和悦纳自己(注:后来了解到,这里的老师不是指现在学校的老师,而是指以前的语文老师)。
二、咨询过程与策略
笔者初步判断这是一例对学校新环境适应不良,引起强烈情绪障碍的案例。
1.情绪宣泄,积极关注
第一次谈话时,我们并排坐在办公室的长沙发上,J脸色蜡黄,神情黯然,她低着头,将脸扭到了另一面,不直接看我,我开门见山地问她:“你不吃饭是为了减肥?”J似乎很诧异,突然将脸转向我:“没有,我不是。”“那不吃饭是为了不参加军训?”这次她没有支声,又将头低了下去。“这个办法开始起作用了,对吗?”她嘴动了动,神情放松了许多。接下来我们的谈话开始了,J谈了她的家庭,她以前的学校,她以前的好朋友,她非常想念的语文老师以及她的爱好和兴趣。在谈的过程中,她的情绪由开始的沉重变得放松。在整个过程中,我都在认真地倾听,同时在引导着谈话的方向。
J同学成长在一个破碎的家庭中,父母在她五年级的时候离婚了。母亲跟老家的一个男人到深圳打工,当时她同爸爸、奶奶和姑姑住在老家,奶奶很疼她,但爸爸几乎不与她讲话,母亲也很少给她打电话,现在她随母亲来到深圳上学。在父母离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不爱说话,有时觉得活着很没意思,初一时曾尝试自杀。她详细地谈了那次自杀经历,她做了充分的自杀准备,但等身体有了强烈的反应时,她又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没有做,还要对很多人很多事负责到底,但当时她没有想到任何人。J同学在讲到自己的家庭时,哭得很伤心,但谈到要对所有的事情负责时,语气相当肯定。
她在小学六年级遇到了一位男语文老师,“他对我很凶,但我很喜欢他,我觉得他就像我的父亲一样”。她谈到这位语文老师对她的鼓励和帮助,觉得对方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自己和最值得信任的人,这时候J已经完全停止了哭泣,脸上的表情也轻松了许多。
2.处理现实问题,进一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第二次咨询的时候,J一来就向我表示了感谢,接着我们的谈话开始了。这一次J首先谈了班里的同学。第一,J同学感觉到周围同学对她很不友好,喜欢谈论她的衣着和发型,虽然她并没有听懂他们具体谈论了什么,但明显感觉到同学们的不友好,这点令她很气愤。(后来了解到,由于J刚来南方读书,没有学校的校服,开学两个多礼拜她只能穿自己的便装来学校,衣着与其他同学的不同令自己显得很突兀。)第二,J感觉与宿舍的同学很难沟通,“他们都讲粤语,太恶心了”。第三,与以前北方的同学相比,J认为这里的男生太缺乏男子汉气概了,“简直与我们北方的男生没法比”,“真的没有办法与他们交往”。刚来到一个新的环境,语言、个人习惯、性格特点等会产生不适应,这很正常。我首先对她的感觉表示了认同,与她分享了我刚来南方时的相同感受,同时又跟她一起探讨了中国南方与北方在语言、饮食文化、区域性别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在探讨的过程中她由开始的满脸沮丧到后来的开心大笑,我觉得她也开始接受了自己的诸多不适应,同时要求调整自我的需求开始萌芽。
接着我又与她一起探讨了班里一些同学的优点和她自己的优点,这个话题主要是她在讲,她谈到班里一位同学的幽默,同桌的细心和认真,班长的负责任等。毫无疑问,她开始接受周围的同学了。当然,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要看到对方的优点,这点非常重要。另外,初到一个新环境,如果能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让别人很快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这点对缓解新环境的不适应感也很重要。
3.找出不合理信念,调整认知
我介绍J参加我校新生“同辈成长互助小组”,这是我校针对新生入学后的适应问题而成立的互助工作小组。基于对同辈群体重要性的认识,根据我校新生的特点和心理辅导的“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原则,我校尝试让新生以小组的形式在专业的心理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需要采用“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工作模式来解决入学适应问题。小组成员充分运用小组动力,协助组员在小组中汲取他人的经验以解决自己的问题、改变行为和提升能力并促进自我成长。
通过参与“成长互助小组”的团体活动,帮助J同学找出自己头脑中的许多不合理信念,比如“我必须对所有人负责”,“我必须让每个人喜欢我”,“我一定要让妈妈幸福”,“这里的男生肯定比以前的同学差”等等。通过活动的形式使J体验这些不合理信念对自己人际交往的影响,同时帮助她调整自己的认知系统。通过团体活动,J同学也学会了与人交往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4.创造条件,巩固咨询效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在与J的咨询过程中,我获得了班主任和生活管理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们及时向我提供J同学的表现,让我在谈话过程中能够把握好引导的方向。班主任还鼓励J参加学校的作文大赛、“一二•九”歌唱比赛的领唱等,发挥她的个人特长,挖掘潜力。由于J有很好的普通话能力,最后被学校广播站录用。就在与J
第一次谈话结束后,我与她的军训教官也取得了联系,与他交流了J同学的一些情况。在随后的军训中,教官给予J及时鼓励和耐心引导,对这次咨询的成功也有很大帮助。另外,我与J的母亲也取得了联系,并获得了她的协助和支持。
三、咨询后记
几周后,J同学来到我的办公室,她希望能够成为我校心理社的成员,我对此表示欢迎,并告诉她必须先通过面试,她欣然答应。她向我展示了她刚剪的新发型,剪去了眼前的刘海,露出自信而俏皮的眼睛,多了几许可爱。
回想与她的接触,与其说是我对她的辅导,不如说是她自己的一次自我蜕变。在多数的谈话中,我仅仅是一个认真听话的忠实倾听者,而她才是真正的引导者。她引导着自我向着一个更为安全更为强大的方向前进,我所做的就是为她的成长创造出安全的环境,并给予无条件关注。
点评:
这是一个遵循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咨询理论,帮助学生完成环境适应,行为转变的成功个案。
在罗杰斯看来,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的潜能,只要有合适的土壤。对于一个面临适应困难的个体来说,咨询者如果能够创造一种氛围,让她产生安全与接纳的感觉,就能够帮助她充分地暴露自己,从而自己看清自己的真相,并解决自己的问题。
文中老师所做的第一步正是这样。首先,老师给予学生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接纳并认可学生,让她看到自己的价值。这些利于良好关系的建立,而这正是在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非常重要的。在罗杰斯看来,做到这一点,治疗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这样可以使当事人减少防御,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他们自己和这个世界,特别是那些被隐藏和被否定的方面。当她能够接受这一切时,她才有可能去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的生活。此外,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并没有扮演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的角色,而是采用平等的拉家常式的谈心,同时表现出积极的关注和爱心。这些都为创造好的氛围提供了条件。同时再辅助其他的方式,如理性情绪疗法的使用、并在现实生活中创造条件巩固对自我的新认识。最终,成功地帮助当事人完成自我成长。
点评人:刘丽虹,博士,副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应用心理学系。
参考文献:
5.高一年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 篇五
人的心理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其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都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当中的。从广义上讲,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老年的心理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研究心理发展的过程的规律与学生心理特征,对老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有重要的作用。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独立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也是一个人开始严肃考虑自己未来生活道路的时期。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促进他们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把他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高中生心理发展主要的心理特点: 认识发展的特点:
抽象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急剧转化,辩证思维得到明显发展,发散思维活跃,有新的思维品质,敏捷性和批判性增强,创造能力增强。
情感意志发展特点:
情感发展的特点:其一,情感丰富和高级情感发展。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不仅开始发展了自我情感,如自尊心、自卑感等,而且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高级社会情感体验也迅速发展,这是青年情感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此外,青年的友谊感,对升学就业的情感体验,对异性的情感体验,均比儿童少年时代丰富和深刻。其二,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高中学生常常将情绪情感埋藏于心,不愿让人知道;有时夸张表现其情绪情感。对于高中生的情绪情感,教师应当仔细观察,全面了解和深入分析,才能恰当地进行教育。其三,情绪不稳定。高中学生情绪强烈,但不太稳定,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但高中学生的情绪并不像儿童那样简单易变。高中生情绪强烈,体验深刻,因而无形之中会使其较长时间地沉浸在已经发生的情绪状态之中,加上青年情感丰富深刻,他们可以较长久地回味已经发生的情感体验,形成稳定的心境,从而表现为执拗。其四,情感的倾向基本定型。自我意识的发展,人生观、世界观的逐渐形成,使得高中学生情感倾向基本定型。高中学生的爱与恨受他们的原则所限制。例如,他们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和对贪污腐化现象的深恶痛绝,是与青年的道德评价准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意志的发展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高中学生的意志行动也表现出明显的自觉性和坚持性。他们能够独立地下决心,自觉地克服各种困难,并且充满自信,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同时,还能以先进人物为榜样,自觉而积极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但是他们有时也表现出轻率的行为。因此,还应当不断地加强教育,以增强他们的自制能力,使他们在各种情况之下,能够动员自己的经精力和毅力战胜各种困难,创造性地完成各种任务。
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与教育:高中学生处于从儿童走向成人的过渡时期,无论是生理上或是心理上,都处于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的阶段。研究和掌握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矛盾,有助于教师正确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1.个人隐蔽封锁与渴望别人理解的矛盾
高中学生由于社会知觉情绪体验增多,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上,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情感、个性与其他人的区别。正是这种自我意识的增强,一方面使得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向别人显露;另一方面促使他们愿意通过社会交往去寻求别人的了解与同情。特别是他们对于异性的好感是不会轻易地流露,这种心理的闭锁性,年龄越大越明显。这说明高中生能根据客观现实来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同时也给教师和家长了解带来了困难。当然高中生并不是对所有人都闭锁,他们往往和同龄的知心朋友或有所敬仰的老师和长辈谈话时毫无保留。所以针对这种封闭性的方向性,老师和家长要充分地理解,不要轻易地责怪他们,教师应制定特定的方案,要在充分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给予启发和引导,找合适的人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保证孩子心理正常健康的发展。
2.求知欲强和鉴别能力低的矛盾
高中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对一切的新鲜事物都有兴趣都想了解,但是社会生活领域复杂多变,各种好坏的信息混杂其中,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传递给他们。然而高中生由于鉴别力低,常常良莠不分,这就使得他们的求知欲强和鉴别力低产生了矛盾。高中生独立意识增强,遇到问题喜欢独立思考,不轻易向别人请教,甚至对别人的意见也不轻信忙从,这样,高中学生就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和教师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一方面,要向他们摆事实,讲道理;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给他们提供一些可选择的学习材料。解决高中生的这个矛盾的根本办法,不是禁锢或是消极地防御,而是正面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水平,培养鉴别能力。
3.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高中学生的理想有以下特点:第一,高中生的理想开始形成到初步确立阶段,当然多数高中生还很难说理想已经完全确立,还需要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逐步确立。第二,从外在理想向内在理想逐步发展。第三,从个人理想向社会理想逐步发展。第四,从非现实理想向现实理想发展。第五,从认识水平看,从具体形象理想到综合理想,再到概括理想发展。高中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对美好的未来的追求也特别强烈,并力图把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但是处于青春初期的高中学生既有其现实的成分,也具有相当地浪漫主义色彩。当他们发现理想与现实生活存在很大的矛盾时,容易产生不满或悲观失望的情绪,个别学生甚至完全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失去学习的信心。对此,教师一方面应教育和引导学生着眼于现实,另一方面,要鼓励他们艰苦奋斗,努力克服困难和障碍,尽量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抱负。
二、高中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高中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1987年7月通过有关部门鉴定的“大高中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课题显示,在被调查的2961名学生中,有16.7%的学生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并随年龄增长而大幅度上升,其中初中生为13.76%。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胡胜利通过对500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有49.6%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10.8%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前不久,陈沛霖、陈立华用自制的问卷在武汉市抽取了1500多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武汉市高中生虽有50%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30%的学生属基本正常范围,但也有10—15%的学生低于正常水平,特别是还有3—6%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以上情况说明高中生确实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我们可以把以上表现归类为以下问题。(一)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高中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高中生厌学的有30%,有的县甚至高达60%”。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以上问题主要是由学校教育结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学校教育方法的影响而形成的。在现行的中等教育体制中,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现象,绝大部分是普通中学,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为考大学而准备的,实际上升入大学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性还表现出教学内容过难,“据人民教育出版社调查,80%的高中生学习理科教材有困难”。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许多教育家都强调指出,过难的教材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学校教育指导思想正确与否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生很大的影响。目前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当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一些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另一方面,对分数的错误看法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厌学出现了,焦虑产生了。另外,不当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
(二)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也是高中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仰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高中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高中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高中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有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儿童在心理问题上造成更大伤害,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的恶劣性。不和父母对高中生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还常常使得他们对学校作业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带来并制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因为家庭是不幸的一切所在。(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1.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因而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高中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
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高中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3.早恋。高中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高中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高中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高中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自认为认真的、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观注的问题。(四)挫折适应问题
高中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高中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三、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l、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学校设立心理咨询信箱,配备懂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知识,又具有丰富教育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咨询员,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跟踪学生心理变化,及时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
2、充分利用课堂阵地,开设心理保健课,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做到全员育人。
3、疏通学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发挥家教的作用,邀请学生家长到校听课、座谈,增加家庭教育意识,提高家长心理素质,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建立校内外一体化网站,形成辅导学生,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
4.开展丰富多采的班团队活动,寓教育于这些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这些丰富多采的集体活动中健康成长。
5.利用校园之声广播站、墙报,手抄报等多样化工具,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6、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磨砺学生的意识,让学生经风雨见世面,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心理教育工作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5.面对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6.预防和矫正相结合;
7.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8、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9.心理辅导过程对学生所作的“自我暴露”,辅导员应严守秘密,不宜对外公开当事人的姓名和事件。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是个体身心发展日渐成熟的时期,但是并非完全成熟,需要他们今后在生活的道路上进一步加强锻炼。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关注高中学生的成长,不仅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更要注意他们的心理健康。要注意并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减少学生的不适应行为,减少学生违法犯罪的隐患,为学习正常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在班级管理中,有很多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事例,下面就这些进行分析。案例一:
学生简介:李克,成绩还不错,而且个性比较活泼,在班级人缘关系比较好,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望,篮球也在同龄人中也是打得比较好的.因其好动、活泼及在学生中的威望,在入学时老师也比较器重。
学生不良行为表现:刚开学一个月这几个学生的表现还是比较好的,见到老师很有礼貌的问好;作业能及时、认真的完成;同学之间关系良好,能主动帮助他人;能较快地适应寄宿生活。鉴于他不错的表现,在班干部选举时裴田亮被选为体育委员。
但是没过几个月,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就开始显露出来:主要有:
1、上课不认真。有时趴在课桌上睡觉、有时做小动作、有时开小差神游万里。
2、因其学习态度不好,老师经常提醒他们,但却引来的是直接与老师顶撞。
3、过分热衷于体育运动。放学后的课余时间活跃在篮球场上,有时在学校规定外时间打篮球。学生不良习惯产生的根源
1、家庭因素。都是家中的独子,因此倍受疼爱。另外家庭经济状况也是比较富裕,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家长总是尽量满足。过多的零用钱使他们有了花钱无度的个性,也是他们对什么都不是很在乎,包括成绩。另一方面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很高,把全部的希望都倾注在他们身上,所以对他们来说压力很大,由此产生了逆反心理。
2、个性因素。胆子大,任性,对于别人不敢做的他们敢,做事不考虑后果。听不进规劝,喜欢我行我素。
3、青少年心理因素。精力充沛,总是喜欢尝试新鲜事物,酷爱标新立异、耍酷、好面子。学生心理状态分析
1、意志缺失。这两位同学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进取性,行为自觉性差,需要任课教师、班主任经常提醒才能上课认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在其他任何班级事物上也是同样漠不关心。认为班级与他无关、同学与他无关。
2、心理疲劳。表现为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萎靡不振,做事懒散无力,没有一个青少年应该具有的那种飞扬的神采。
3、消沉。由于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整天浑混噩噩,不关心自己的学业,消极混世,显得异常颓废。把信念、抱负抛在一边,不考虑自己的理想、前途,得过且过。
4、狂热。对新鲜事物特别喜欢,酷爱标新立异、耍酷,凡属能出风头的事,不管有没有违反校纪校规,都要去做,不考虑后果,多次经过班主任和政教处的教育都不听规劝,导致最后被学校多次记过。我建议应对方法:
1、劝告。当发现他们学习不认真时,我马上跟他们进行了关于如何学习的谈话,希望他们做到对一个学生的基本要求:认真完成课堂上布置的作业,并规劝他们还要钻研一些有难度的习题,把知识学得更扎实一些。谈话的结果是他满口保证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因此谈话算是圆满结束。可是没几天,当再一次发现不认真学习还和老师顶撞,我耐不住性子了,把他们从学校操场上叫到办公室,质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做。这次谈话除了辅导功课以外还提醒他们不要老是沉迷于体育活动而荒废学业,要认真学习,让家长放心。为了不至于接受太多的劝告而产生逆反心理,我特地为他们制定“六不规范”贴在他们的座位上。记得大概有这么几条:(1)、不准在上课时间内进行体育活动;(2)、上课期间不准睡觉;(3)、不得缺交作业;(4)、不准与同学闲聊;(5)、遵守作息制度不得迟到、早退;(6)、不得撒谎骗老师。
2、关注和关爱。由于他们是班级中行为规范性比较差,因此我对他们特别关注。我时刻注意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有了进步及时表扬,犯了错误马上指出。除了关心他们的学习,我还很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对我的关心也很感动,但自制能力差的他们,只要他人的一个诱惑,就又把老师的话当作了耳边风。虽然他们事后往往也很后悔,一次次地表示要改正,但是每次都是于事无补。
3、尊重和理解。虽然他们的种种行为为班级荣誉抹了黑,但我从不对他们说一句有损尊严的恶语,真诚地和他们进行交流,对他们所面临的焦虑和痛苦感同身受,站在朋友的立场上帮他出谋划策。我从没有放弃对他们的教育,始终相信他们会变好的。但最终他们在2007年的高考中,考出了自己的理想成绩。
后记: 作为一个班主任,也许我的做法还有很多不当之处,或者还有许多方法没有想到,对学生实施的“怀柔“政策,对学生的一片良苦用心,好象泥牛入海一样毫无作用。我一直在考虑:对于犯了错误的同学除了批评教育、请家长协助教育,我们老师还能做些什么?对于这类学生我们该如何教育才能取得预期效果?我们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疼爱,为什么他们会无动于衷?这些孩子怎么了? 这些问题将永远是我们教育者所面临的难题。
案例二:
我们班的张华被查出偷偷吸烟,经过教育,我自以为他不会再犯。但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又接二连三的吸烟,而且每当我询问他,他总是信誓旦旦的说绝不再犯,这真让我火冒三丈。到底问题出在哪?我把吸烟的危害说得淋漓尽致,也告诉他盲目模仿他人不可取。怎么他就不能改掉呢?经过深入的调查,我发现原来吸烟的学生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小帮派,在这个圈子里,谁要因为被老师教育而不再吸烟,其他学生就会讥笑他。出于逞能的心理,许志桐就阳奉阴违。明白了关键所在,我就找来了所有和他经常一起吸烟的学生,让他们自己说一说当时吸烟时的想法,当学生们敞开心扉的时候,他们自己就意识到了原来自己的一些想法是多么幼稚。这件事也让我深深意识到错误原来也是学生学习的宝贵财富。
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1.成长期的必然规律
学生与成人相比,他们对于新事物具有更强烈的兴趣和学习的愿望,接受能力更强。当我们只习惯于用老一套去教育他们,用我们认为好的东西去吸引他们,是无法对他们保持长久的吸引力的。中学生独立意识强,表现欲望高,喜欢标新立异,遇事总想发表独特的见解,做出异乎寻常的举动,以期引起别人的注意,显示其独立的个性。
2、好奇、对立心理。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事物被禁止时,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在只作出禁止而又不作出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更易引起人们的猜测。那些“青少年不宜”的影视广告就是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理,从而达到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去观看的目的。
3、偏激心理。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社会阅历浅、知识面还相当缺乏,看问题过于简单,甚至相当片面,往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却为此沾沾自喜。
逆反心理的疏导和克服: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若是一味压制,只能助长他们的逆反心理。青春期学生可塑性极强,自立自主的欲望又特别强烈,老师和家长对待他们要象对待朋友一样,决不可采取高高在上的姿态。那种看成“服从”与“被服从者”的观点非常不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和心理疏导。老师和家长对孩子要严禁使用命令,那种认为命令孩子服从是天经地义的想法是错误的。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事不要随意发表评论,而要采取一种积极聆听的姿态,培养孩子独立分析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孩子的自信。作为班主任,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学会辨证地、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避免由于认识片面、视野狭隘造成自身认识错误。
6.高一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篇六
一、学习方法不当
有些学生, 在初中一直名列前茅, 所以总感觉自己很有优越感。但自从上高中以后, 发现高中学习内容比初中要多许多, 知识的难度也明显增大。课程学习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变高, 相应的学习方法也应该随之改变, 但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仍然按照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 就导致了学习方法的不适应。并且高中多了很多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 甚至学习成绩超过自己, 有些学生便自暴自弃, 失去学习的动力, 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再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加, 会感觉现在比初三时还要累, 几乎天天都在不停地做作业, 不会的知识越积越多, 内心就会莫名地烦躁, 严重感到压力太大。面对这一系列变化, 学生内心的恐惧会开始加剧, 压力曾大, 如果不能及时适应这一变化, 会导致内心的紧张、焦虑甚至是恐惧的情绪出现。这时教师就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正处于精力旺盛的青春期的中学生最容易冲动, 犯错行为频繁出现, 教师要提前做好了解的功课, 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 然后对学生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全面分析, 从而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 给学生指明方向。不能因学生一时出现心理问题而归因于学生思想变坏、不思进取或品德低下, 更不能对学生冷眼相待, 全部否定。
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及时有效地改变学习方法, 以适应现在的学习任务。教会学生合理利用时间, 注意劳逸结合, 及时舒缓自己的心理压力, 并且根据课时要求制定合乎自身情况的学习计划, 有效安排时间。当面对考试成绩的时候, 要戒骄戒躁, 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 心理压力和焦虑都会有所缓解, 从而为今后从容面对高中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盲目从众
美国学者詹姆斯·瑟伯曾有一段十分传神的文字, 描述人的盲目从众心理:
突然, 大街上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 现在已经过时很久了。不管他想起了什么, 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 向东边跑去。另一个人也跟着跑了起来, 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小报童。第三个人, 一个有急事的胖绅士, 也小跑了起来……几分钟之后, 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很快清晰了, 可以听到“大堤”这个词。“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汽车上一位老妇人喊的, 或许是一个警察说的, 也可能是一个女孩子说的。没有人知道是谁说的, 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来。“向东边!”人群喊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 东边安全。“向东跑!向东跑”……这充分表明了从众的现象。而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 由于和初中同学共同相处了三年, 有自己熟悉的同学和好朋友, 可是来到高中之后, 由于同学比较多, 再加上学业比较重, 大家彼此虽然已经在一个班级共处很长时间了, 但和有些同学不熟悉, 彼此也不来往, 交流沟通的人也不多, 能说知心话的朋友就更少。高一学生来到新的环境, 没有了以往的好朋友相伴, 内心感到十分空虚和寂寞, 因此在这个时期他们就特别需要建立新的情意。尤其是住宿生, 都是第一次离家独自生活, 平时家长的关心和爱护以及对自己的监督突然减少了, 就产生了孤独感、失落感甚至是恐惧感, 他们在内心里更希望尽快融入到新集体当中去, 为避免受到其他同学排挤, 即使明知不对, 他们也会去随大流, 比如说吸烟、看小说、说脏话、攀比名牌服装等一些不良习惯的养成。所以, 从众心理尤其在住读生中表现突出。从众行为好似千军万马齐过独木桥, 竞争过程的挫折、失落, 很容易引发大学生精神压力过大, 心理状况失衡。
教师面对这种现象, 就要及时进行心理教育, 告诉学生从众心理人皆有之, 但要用明辨而独立的思想主动融入到集体当中去, 这样, 才会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被动地去从众, 必然会导致失去自我的个性。懂得向别人学习是好的方面, 但是要学会取长补短, 学习别人的优点来完善自我, 这样我们的人生道路才能越走越宽。
三、陷入早恋
由于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 感情世界的变化、生理上的进一步成熟、对异性好感的产生, 再加上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来自学校的严格管理和家长过高的期望、新环境的陌生感对他们心理造成强烈的冲击, 学生一时难以接受和理解, 心里感到极大的空虚和寂寞, 有一种被架空的感觉, 严重缺乏安全感, 渴望得到他人的温暖。而异性的关心正好弥补了他们受伤的心, 有很多学生便选择了早恋。他们想用这种途径来寄托自己的感情。有些学生是因为看到自己的同伴交上了异性朋友, 认为自己如果没有找到一个, 就显得自己没有魅力, 丢面子, 所以在虚荣心的驱使下也谈起了恋爱。
7.高一新生的负性心理 篇七
期望过高引起的失衡心理 向往已久的高中生活终于成为了现实,欣喜若狂的心理难以言表。入校前,高一新生往往把高中想得过于美好,对新学校的期望值很高,而一旦进入新学校后所见到的一切并非原先想像的那样完美无缺,心理上自然就会产生较大的反差,心里失衡就难以避免。
环境生疏造成的探视心理 对于大多数高一新生来说,上高中是进入了一个新环境。由于对这个环境的不了解而产生的好奇心,以及人地生疏带来的恐惧心理的作用,使高一新生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抱着一种探视心理。这几乎是所有来自异乡的高一新生都曾有过的一种心态。
目标遥远导致的懈怠心理 在初三时,同学们的目标都很明确,就是为了上一所好的高中。而考上了高中,犹如船到码头,车到站该歇一歇了;至于考大学,那是两年三年以后的事,远着呢!因此产生了生活无目标、学习无动力的懈怠心理。
地位变化出现的自卑心理 能考上高中,特别是重点高中的学生,往往都是原来学校的佼佼者,这使不少高一新生有一种自豪感。而到了高中,同学们都是百里挑一,个个都有竞争力。在新的集体里,相比较而言,原有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良好的自我感觉会慢慢地消失,于是,一种新的竞争压力冲击着一些高一新生的心理,有的可能转向自卑。
恋旧依赖产生的孤独心理 由于对新环境的不熟悉,再加上新的同学关系尚未建立,一些高一新生往往会怀念起过去的初中时光,进而把感情意向投向旧时的同学、朋友、老师,而对现在的集体不大关心,有的甚至产生孤独心理而陷入苦闷。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高一新生由于生活经历比较单一,社会阅历比较浅薄,自理能力不是很强,在远离家门,走向独立新生活的时候,自然会有诸多特殊心理反应。因此,作为一名高一新生,应该认识自己,把握自己,争取少走弯路和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根据笔者多年教高一的经验,认为高一新生要消除上述心理,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转变,适应高中的生活,就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熟悉环境,适应高中生活 高一新生负性心理状态的产生尽管是多方面的,但对高中环境的陌生,不了解高中生活的特点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高一新生要尽快进入角色,首先要熟悉高中的生活环境。高中是初中的延续,具有适合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这些环境包括:智能环境,高中里丰富的图书资料,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实验手段,博学广识的教师,为高一新生进入更广阔的知识领域提供了必要条件;生活环境,现在一些高中,特别是重点高中,大都实行封闭式管理,高中校园基本上就是一个“小社会”,把学习和生活溶在一起,给高中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安静的环境;人际关系环境,高中里同学间的联系增多,关系也会越来越来密切,一方面促进了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彼此竞争,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和生活的机会。
同时,高一新生对高中环境也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用苛刻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对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要宽容一些,要有克服困难的心理准备,主动去适应高中生活。
狠抓学习,保持竞争优势 高一新生在初中的竞争中都有一定的优势,到高中后能不能保持这种优势,如何保持原有的优势,这既是消除高一新生负性心理的关键所在,也是每一个高一新生共同关心的问题。要保持优势,关键在于抓紧学习不放松。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初中学习和高中的区别。从初中到高中,在知识和能力上都要上一个较高的台阶。初中内容简单,能力要求不高,一听就懂,一懂就会。而高中内容,量多、抽象、逻辑性强、能力要求高,非下苦功不可。其次要掌握好高中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教学内容多,课时却少,老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传授过程可能较快,这就要求高一新生除了要做到一般的学习要求,如课前预习、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外,还要特别注意培养自学能力,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第三要脚踏实地,抛弃侥幸心理。高中课程很紧,高一、高二基本上学完高中三年的内容。高一如果一松懈,成绩一下滑,信心丧失,高二就无兴趣学了,到高三再抓紧也是为时已晚。因此进入高一就要打好基础,不可抱有那种高一、高二玩一玩,到高三再去拼搏的侥幸心理。总之,只要高一新生在新的环境里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在新的竞争中继续保持优势地位。
投身集体,搞好人际关系 进入高中,高一新生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集体,他们将在这里度过三年美好的高中生活。当他们告别昔日好友,离开父母,感到孤独、寂寞时,积极投身新的集体,融洽人际关系就显得十分紧迫和需要。因此,高一新生应从过多的回忆中学时代与同学的友情中解脱出来,通过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关系,消除陌生感、孤独感。只有尽快投身新集体,正确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建立互相信任的朋友群,高一新生的身心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高一新生心理健康分析】推荐阅读:
高一新生心理调整初探09-08
高一新生军训必备07-22
如何提高高一新生09-18
高一新生军训总结10-12
高一历史新生方法指导08-29
高一新生军训总结范文09-20
高一新生军训心得感悟10-25
高一新生军训感想500字06-20
高一新生军训800字作文06-30
高一新生必备学习方法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