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德思想的当代价值

2024-07-17

儒家道德思想的当代价值(精选10篇)

1.儒家道德思想的当代价值 篇一

一、儒家的中庸之道

孔子从伦理政治的角度首先提倡“中庸”。《论语·雍也》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孔子的孙子子思吸收了老子思想的天道观和常道论,写成《中庸》一文,使中庸思想不仅概括人伦而且概括物理,形成完备的中庸哲学体系,形成了中庸之道。《中庸》将“中”与“和” 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提出完整的中和思想。中和在儒学当中显然具有核心的意义,它既指向伦理心性,也指向宇宙秩序。“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认为,世界的本体就是人的喜怒哀乐,它处于一种潜在的状态,这就是“中”,“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合乎情理的抒发就是“和”。按照儒家的这个伦理方向,人是不应该堵塞这种处于潜伏状态的内在情欲的,但是如果狂乱的发泄,冲垮了儒家的这种伦理秩序,那显然是不符合儒家之道的,所以它要“发而皆中节”。每 “发”都符合儒家的伦理渠道,这就是“和”。

《中庸》认为“致中和”应该“执其两端,而用中于民”,也就是朱熹所说的: “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这样,儒家作为一个“述而不作”的复古学派,就遵循了中国文化几乎在发轫之初就注重“和合”的传统,从而把中庸之道视为一种最高的道德准则。中庸之道的最高境界是“中和” 之境,中庸之道的手段是“执两用中”,而中庸之道的最终目的是“致中和”。

二、道家的中和之道( 一) 老子的中和之道

老子使生命保持和谐稳定而长久的方法介乎儒家的中庸之道与庄子的相对主义之间。老子讲了很多看起来非常“辩证”的话,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等等。也就是说矛盾的两端总是在变来变去的,在这种时候你想持中居正都很难,怎们办呢? 在事物两端当中,老子总是让你守住下的、基础的、本源的那一端。你有了这一端, 另一端你也能左右它,所谓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静制动。老子赞美的是静而不动、不自作却能生万物的母性精神。但是,老子的善变法,没有任何条件的“反者道之动”,使其概念比儒家更含混不清。任何事物都是它的反面,他的概念流动起来没有任何条件。这和辩证法概念的流动还是不一样,辩证法不像老子的概念没有定性的流动。

( 二) 庄子的中和之道

在庄子看来,一切分析、分化都足以给生命造成痛苦,造成“偏”和 “亏”,所以,善于“养生”的庄子就要抹杀一切差别和界限。抹杀差异之后,庄子要使一切都归于混沌。庄子说: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 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大和小是一回事,没有任何差别。儒家不是要在二元概念的中间致中和吗? 庄子干脆把二元之间的界限给抹杀了。是非有吗?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结论是没有是非。庄子的“致中和”,就是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我和天地万物完全合而为一了,就达到混沌了,回到原始状态了。那种状态就是“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庄子不像儒家的中庸之道,在事物的两端持中居正,也不像老子的“善变法”那样,在两端之中守住基础的、根本的那一端,而是要把自己完全“和合”到天地自然中去,抹杀一切界限,使一切都混沌而模糊不清,达到人与天地宇宙那种亲密无间的大和。

三、中和思想的当代价值

我国儒道两家的中和思想,其正确合理的思想内核为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精神资源。首先,中和精神强调“和为贵”,靠致中和来消除种种差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谐,这有利于改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化,我们要重视“中和” 的道德要求,同时发挥道德的“和”的功能,协调好人与人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与国家的关系。要重视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建设,使每个人以平等的社会公民身份,在社会公共场所各项活动中, 能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再者,在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中和精神强调天人合一,人要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这对我们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文明,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最后,中国文化的中和精神是对亨廷顿为代表的文明冲突论的一种有力批驳。我们应抛弃西方那种二元对立的思维,而转向二元中和的中国文化。文明不但是冲突的,更是融合的。今天,我们在努力维护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中,应把传统的中和精神转化为和平共处、兼爱宽容的基本准则,推进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和谐,这种以彼此兼容、彼此吸收的和合姿态,而不是对立姿态来看待其他文化的多元共存主义,必能带来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摘要:“中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形成和发展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关于中和精神的思想体系,我国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中和思想。儒家和道家虽然都是在中和精神的指引下思考,但是内容与方向又不尽相同。分析研究儒道两家的中和思想,发掘其独特的文化精神和生存智慧,学习其所蕴涵的积极合理的思想内核,对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中和思想,中庸之道,中和精神,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季羡林.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5.

[2]陈科华.儒家中庸之道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儒家道德思想的当代价值 篇二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大学生道德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1 儒家思想中传统道德对于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平台,切实推动儒家优良传统道德与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教育工作平稳快速发展,注重道德实践教育,加强教师队伍道德建设,其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1.1 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宏大人才队伍的客观需要提供理论借鉴

当今社会,儒家道德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它作为一种文化思潮,成为了我国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之一。高校教育与传统道德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现代人格,现代意识尤为重要。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彻底脱离自己文化传统而实现真正的现代化。儒家传统道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社会风尚,伸张了公平、正义,标榜了诚信、果敢,陶冶了宽容、勤敏等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当代大学生,不仅有利于国民强化集体主义和爱国意识,还有利于提升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认同感,对于我国实现现代化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影响深远。

1.2 为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诉求提供实践指导

儒家传统道德观念中的修身养性、仁爱孝悌、重义轻利、诚实守信等思想为现今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代大学生人格和道德的塑造迫切需要自我实现和社会认同。故而,继承和弘扬传统道德文化,树立大学生刚毅果敢、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爱国情怀;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的高尚品格;重大义,舍小利的价值取向和成人之美、勤敏好学的精神境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的挖掘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改进现代化道德教育的模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合理统一;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从而正确处理个人自我身心,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大学生自我实现提供实践指导。

2 儒家思想为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所提供的指导内容

做好大学生道德思想工作必须结合党和国家的现实需求,将儒家思想之中的精神财富与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道德相统一,同时,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内容的道德建设:

2.1 注重整体意识,培养爱国情怀

儒家认为,以宗法血缘为纽带的人类群体,个人价值需要通过整体价值体现,换言之,个人只有在整体中才能发挥自我价值,脱离了整体的个人价值不是存在的。《尚书》中“以公灭私”,集体荣誉远远高于个人荣誉。这在一定意义上培养了中华民族为了整体利益,在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无数爱国志士挺身而出,为国家利益舍弃小我。

《礼记·儒行》中记载“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爱国思想家顾炎武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邓小平同志的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可见,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顽强精神。当代青年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继承人,高校思政教育要将塑造大学生民族认同感,树立大学生民族自尊心作为培养其整体意识和爱国情怀的重点。

2.2 强调社会公德,追求人际和谐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仁”不仅是“克己复礼”的个人修为,还包括与他人相处时的公共道德“恭、宽、信、敏、惠”与当下社会主义道德所弘扬的尊重他人、(下转第123页)(上接第90页)宽厚仁慈、诚信为本、乐于助人等优秀的社会新风尚息息相关。因此,高校道德教育需要用儒家“仁爱”的精神,培养大学生互助友爱的和谐精神,学会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在人际交往中互相了解、互相宽容、互相接纳,坚持真诚、友善、信任、理解的交往原则,并且做到个体与集体,个体与社会保持和谐的关系。

3 儒家思想结合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3.1 加强社会宣传力度,重视道德实践

目前,我国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同时,对于传统道德的弘扬力度也在不断提升,已有350多所孔子学院和500个中小学孔子学堂遍布105个国家和地区。儒家思想道德是我国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耀眼夺目的精华,故而,大学生继承和弘扬儒家传统道德不单需要高校通过思想教育,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依靠各种载体,培养大学生学习儒家传统道德的兴趣,鼓励大学生阅读经典文献,增强大学生对儒家传统道德观的认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帮助大学生做到道德观念清晰、立场坚定。另外,高校需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在实践中反思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途径,切实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修己正德的道德意识和完善人格。

3.2 树立校园正气,提高教师队伍道德建设

树立校园正气对大学生道德建设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其中包括建设优良的校风、严谨的教风、勤奋的学风为核心,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将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结合,使大学生自觉做到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在和谐的校园正气下使大学生既受到传统道德文化的熏陶又接受先进道德文化的感染,促进自我身心全面发展。

另外,教师作为学校的根基,大学生道德建设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和道德情操。孔子讲“有教无类”就是要教师将“教书育人”为己任,除了传道解惑,更需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教师队伍形象。此外高校教师理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儒家思想和行为准则来诠释师德含义,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促进教师队伍的德育水平,从而对大学生道德建设起到积极意义。

在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教育理念中,儒家思想道德观的吸收和汲取正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对大学生进行渗透,对于传统道德文化,真正坚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的原则。大学生作为社会的财富,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重视,大力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担当起这任务,从儒家传统道德观中汲取养分和力量,不仅为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更要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优良道德的自觉实践者。

参考文献

[1] 傅佩荣.傅佩荣细说论语.上海三联书店,2009.

[2] 赵康太,李英华.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田鹏颖,赵美艳.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4] 张耀灿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

[5] 郑永廷,江传月等著.主导德育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6] 袁本新,王丽荣.人本德育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与人才资源开发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

[7] 许蕙兰.全球道德重建与儒家道德传承.广州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院报,2002(1).

3.儒家道德思想的当代价值 篇三

有关中国古代有无科学技术以及儒家思想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作用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中备受瞩目。在长期的研究和争论中,大致形成了两派观点:一派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可言,并最终把原因归结到儒家思想的理论特质上。这一派以张岱年先生为代表,他认为:“儒学的中心思想,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关于人生价值的观点。

儒家肯定人的价值,肯定生活的价值和道德的价值由于重视人贵于物的价值,将注意力集中于人的问题,于是对物的问题有所忽视这种贬低关于物的知识的态度,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儒学没有能够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更没有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儒学各派都表现了这一严重欠缺。另一派学者认为,儒家思想同样有自己的科技观,在大的儒家伦理框架下形成了自己的科技伦理思想。他们认为我国古代科技伦理形成于先秦时期,同时科技伦理范畴、科技伦理观念对后世科技伦理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虽然“中国古代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体系,只有一些并不系统的科学思想和知识成果,然而中国古代有相当发达的经验层面的技术,中国古代的科技伦理主体是技术伦理”,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道驭术”,即强调“技术行为和技术应用要受伦理道德规范的驾驭和制约”。笔者也持这种观点。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相应的生产水平,正是先秦时期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的扩大等因素,为儒家科技伦理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众多研究科技伦理思想的学者中,他们的研究方向又各不相同。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先秦时期的儒家先贤们,在关于自然和农业等诸多的科技思想之中表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显示出了先进的伦理意识,注重人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有的学者更注重研究科学技术、自然与人的关系,认为在科学领域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人类的科技行为要尊重和关爱自然。这些观点的伦理意义在于,人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而是居于自然万物之中、并与其和谐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笔者认为,儒家思想不但有自身完整的科技观,而且蕴涵着丰富的科技伦理思想,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其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科技伦理思想。儒家科技伦理思想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一)经世致用的科技观念

儒家讲究现实性,提倡经世致用,这也体现在儒家的科技伦理思想上。在对待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问题上,儒家格外重视和强调“六府”(水、火、金、木、土、谷)、“三事”(正德、利用、厚生)。在儒家看来,“六府”、“三事”是经世致用的“正经技术”,或者说正统的技术。在这些技术之外的东西,才是儒家抨击的所谓的“奇技淫巧”,即那些容易使帝王“玩物丧志”、或使黎民百姓耽于享乐而不做“正事”的技艺。《尚书》中说:“不役耳目,百度惟真。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显然,“玩物丧志”、“贵异物”的“物”不是有用之物,而是“奇技淫巧”之物。有人说,儒家学说鄙视、排斥一切科学技术,将科学技术统统称之为“奇技淫巧”,事实并非如此,儒家对“六府”、“三事”这样经世致用的技术是非常重视的。孟子日:“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

由此观之,儒家伦理思想的一大特点就是注重道德原则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运用,维护和谐的社会秩序。这种思想从现实的角度提出要维护社会稳定,对百姓进行道德教化,必须使他们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而物质生活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有赖于生产技术的改进。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技术科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因此,在儒家思想的指引下,能够发展起来的科技都是为人服务的,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文学、农学、医学等这些学科之所以能得到长足发展,就是因为这些学科与社会稳定有关。总之,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非常注重现实的、形而下的问题的研究,注重人世,强调经世致用。

(二)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

儒家要求对待真必须严谨,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儒家认为:“知勇仁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礼记·中庸》)在儒家看来,“知”是与人的智力活动有关的智力与智慧。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也就是说“仁”存在于“知”中。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知就是仁。对于真理性的认识,儒家强调要有执着的追求精神,“(孔)子入太庙,每事问”,并说“朝闻道,夕死可也”。

儒家伦理这种求知、求真的精神是一以贯之的,通过宋代大儒朱熹的“格物致知”,我们可以看到儒家对于学问的严谨和求真态度。朱熹所说的“格物”,既包含人世伦常之事,又包含天地自然之物。朱熹认为,宇宙间统一的理分至各具体事物之中,所谓“理一分殊”,只有在“物物上穷其致理”以后,才能做到对宇宙问统一的理的豁然贯通,亦即达到“致知”的境界。因此,朱熹反复强调要在人世间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上穷理:“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着逐一件与他理会过。”(《朱子全书》卷十五)由此也可以看到,儒家学派反对拘泥师说、照搬书本,主张善于思考、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学习态度。

(三)以德化知的知识理念

中国古代科技伦理中关于以德化知、知德统一的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其中以儒家尤为突出。儒家高度重视道德价值、道德自觉和人格完美,主张人们在寻求科学知识的同时,应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人生诸种需要中最高层次的需要。科学技术本身并不是恶,但也需要一定的限制,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要遵循科技伦理规则。否则,如孔子言:“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没有相应的约束,滥用科学技术,也就违背了科学技术的最终目的——造福于人类。孔子认为:“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知者当然是智慧的化身、科技的承担者,仁又是孔子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知者利仁”,是指在仁的指导下,在仁的环境中知者才能成为真正的知者,科学技术才能健康发展。否则,就会出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论语·卫灵公》)的后果,科技发展就会失去后劲。因此,道德的发展与科技的发展应该是和谐的、有序的,人类在应用科技知识的`时候需要以德化知。

孔子重视学习,一生以追求真理为己任,奉行“朝闻道,夕死可也”的学术精神。孔子重视学习的一个原因,是他看到了知识对人的德行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知识、真理是德行的前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而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好的品德都是应该喜好并加以修养的,但是,如果不通过学习而明白事理,通权达变地把握其实质,便很容易偏执一隅,造成危害。换言之,道德缺乏知识、真理的基础,行为就会走向反面。反之,任何知识的运用都需要道德价值进行约束,没有了这个屏障,其目的性也不再单纯地是为了造福于民,很可能成为工具的滥用。

(四)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博大精深,表现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就是主张“天人合一”。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源远流长,在儒学经典《易传》中就有“大人与天地合其德”的说法;孔子也讲“天生德于子”(《论语·述而》);董仲舒则进一步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汉书·董仲舒》);宋明理学又把人世间的理上升到“天理”的本体论高度,尤其强调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是相一致的,都是由存在于天地问的唯一“天理”所决定的,整个宇宙只有一个最高的理,即“理一”,而人与万物所衍生出的理只是这个最高的理的分支而已。剔除“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唯心主义成分可以发现,自然和人、自然规律和人的道德规范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儒家强调“至善”,儒家所说的善不仅表现在人性本善,因而提出人与人之间的和善,还包括自然生命的本善,更深层次还在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善。人来自于自然,正是自然宇宙的本善赋予了人类,人类才有了“性本善”,自然与人类在生命的起源过程和目的上具有内在的、同一的、统一的共性,在共同的善本性的蕴涵中,达到了真正的合一与感应、协同与和谐。人在天人关系的运作中负有“至诚”、“尽性”的道德使命。《礼记·中庸》日:“自诚明谓之性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种赞天地之化育在实践中则表现为兼爱万物。《孟子·尽心上》日:“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要求人们从爱亲人到爱百姓然后将爱扩展至万物。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想是儒家科技伦理特有的。

4.儒家忠恕之道的当代价值 篇四

儒家忠恕之道的当代价值

忠恕是儒家道德学说中重要的理论命题.有<论语>之忠恕,有<中庸>之忠恕.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大大发展了忠恕学说.忠恕之道既有丰富的`古代实践,在当代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作 者:吴长庚  作者单位:上饶师范学院,江西,上饶,334001 刊 名: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RAO NORMAL COLLEGE 年,卷(期): 24(5) 分类号:B82-09 关键词:儒家   忠恕之道   当代价值  

5.儒家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影响 篇五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华民族精神形成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批判地继承中国文学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核心价值,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过程中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古代文学; 儒家思想;素质教育启示

作为人类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很早就形成了完整的素质教育的观念体系,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宝藏与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而丰富的儒家文化,既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也规定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的主要内容。素质教育的根本点是树立和践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弘扬平等自由和谐的人文主义精神,对于中国主流社会来讲,这种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理想中的儒家精神思想。

一、儒家思想与素质教育

(一)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儒家以修身为本、以仁道为重心的人文理想是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历史和传统纽带,“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崇德修身”、“建功立业”“整体为止”、“仁爱和谐”。儒学中善的观念是以仁、义、礼、智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为基础的`,它以君臣、父子、夫妻的伦理关系为出发点,以“仁”为灵魂,以“礼”为框架。“仁”的基本精神以孔子的说法可以概括为“爱人”和“忠恕”, 而“爱人”和“忠恕”的根本途径是“克己复礼”,可以说“克己”与“修身”是孔子道德修养论的一大特色,他提倡通过个体以仁为目标的道德修养来调整整个社会关系。

(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

中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当前的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素质教育,即弘扬人文精神的教育。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三)儒家思想与素质教育的契合点

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是素质教育应贯穿于专业和课程教学始终。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以学生的实际和学习需求把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熏陶和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理念。因为中国古代文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教化色彩,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传统思想对古代文学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是大多数古代作家的共同人生目标;把文学作为道德教化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思想,“文以载道”是我国文学的基本精神。众多古代文学优秀作品具有极为丰富而深邃的人文精神;中国古代文学所展示的是中华民族的生活画卷,它真实深刻地反映了我们祖先的生活面貌,更真切地记录了他们心灵。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利用文学作品本身的教化作用,全面深入梳理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阐释其思想意义或价值,明其所载之“道”,阐释作品包蕴的真善美的光辉,以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能更深一层体会我国文学的基本精神。

二、古代文学中蕴含的儒家思想

在中国古代文学价值理念大厦的构架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参阅文化历史不难发现,灿若星辰的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引领性的作用,大批优秀的作家群体、文学作品以及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批评、文学理念本身就映射着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优秀成分,并将这种精神以文学文本的形式进行凝聚、传承、强化和进一步升华。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理想之塔的构成博大而深邃,精美而瑰丽,千百年来扩散着无尽的阅读、评鉴、感悟的品格张力,不同的文学家、批评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和诠释不尽相同,常有精辟概括之词,不尽一致,各领风骚。中国古代文学中映现出来的儒家理想价值体系,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主流因素。

(一)诗歌

诗歌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的社会功能与人文价值,已被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文化所认同。诗歌所蕴含的内涵主要体现为对人的生命价值、社会责任的实现与追求。

(二)散文

蕴含儒家思想的散文始终存在,作品反映的基本思想人生态度是积极用世,它的许多经世致用的优质是超越时空的,是中华民族文学永远的精神营养,在《论语》、《孟子》到《荀子》这些儒家哲理散文中,随处可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社稷的存亡、天下的安危,社会人生和伦理道德成了儒家散文最关注的主题。

(三)小说

不仅诗歌、散文蕴含儒家思想,极具教化作用,小说也具有这样的功能,其作者也总是明确地以自觉推行教化为目地。中国传统小说弥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处处显露着对人生存价值的思考和评判。

三、古代文学中蕴含的儒家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启示

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全经济球化时代对人整体性综合素质的看重,要求大学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和谐与法治并重、培育理想的人格和人性,而儒家人文思想的人本主义价值和当代大学教育的努力目标不谋而合。因此,提高大学生素质,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丰富素质教育内容,继承和发扬传统儒家人文思想价值体系,营造良好的弘扬儒家理想价值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再造和弘扬有着重要的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对生命价值精义的阐发,已深深渗透与中华民族的观念、习俗和思维方式之中,是民族传统拥有更多光华,使后人成长拥有更多钙质,为我们国人贮藏着取之不尽的营养。

参考文献:

[1] 徐放.杜甫诗今译[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5.10.

[2] 安徽俗话报[N].安徽;19.

6.儒家道德思想的当代价值 篇六

一、《颜氏家训》的儿童道德教育思想

颜之推在家庭儿童道德教育过程中,将先秦时期高高在上的学理化道德转化为能够为儿童日用的常识化道德,将儒家的礼、仁义、中庸、孝悌等思想细化为封建社会士族家庭内部的日常行为规范,将儒家伦理思想从理论发展为实际应用,符合受教者自身的思维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得以在民间广为流传,为古老中华道德文明的延续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儿童道德教育目的:“德艺周厚”

颜之推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人才的标准必须是“德艺周厚”。他说:“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廲,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1]303德才全面的人名声必然是好的,德才与名声就像形体与影像,不修身而希望获得好的名声是不可能的。上德之人忘记名声,修身以利德。颜之推认为,要成为德艺俱佳的人,除了修身之外,还必须依靠整密的家庭教育。“德艺周厚”的“德”是指通过恢复儒家传统道德教育,使人达到“体道合德”的“上士”境界。人应该主动的追求道德的完善。对“德”的培养成为其对儿童实施道德教育的首要目的,希望以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来培养儿童,使他们从小在儒家伦理思想的熏陶之下,成人之后,不仅在家孝悌友爱,而且在外能有礼有节、仁义忠信。

“艺”的内涵就是要培养有一技之长对社会有用的人。颜之推概括为:“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1]315这就是说应该做一个对社会有利的人,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艺”包括对儒学的学习,而学习是为了修炼自己的品行。颜之推说:“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1]171他认为应该学习古人通过读书以达到弥补自己的不足、为社会谋利的目的。当然,勤学也是指一种精神状态,其目的是培养勤奋的品德。

(二)儿童道德教育内容:“孝仁礼仪”

在颜之推的教子观念中,以“礼为教本”,在家庭内部将“礼”细化:谨守家庭礼仪规范,为人处事之礼恪守中庸之道,在学习中尊师重道。

1“.人伦为重”的情感教育

在《颜氏家训》的《兄弟》篇中,颜之推将家庭人伦关系概括为“: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故于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1]23。

2“.仁义为节文”的品德教育

颜之推说:“为善则预,为恶则去。不欲党人非义之事也。凡损于物,皆无与焉。……墨翟之徒,世谓热腹,杨朱之侣,世谓冷肠;肠不可冷,腹不可热,当以仁义为节文尔。”[1]337-338仁义被颜之推当作道德价值判断的法则,人的行为的善恶、是非、美丑,都必须以合乎仁义与否去衡量。颜之推认为,对子弟进行仁义教育,以使他们树立牢固的仁义信念,是儒学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当仁义与利益发生矛盾时,他从儒家传统的价值取向出发,主张重仁义而轻财利。由此千百年来形成了良好的重义轻财的社会道德风尚。

但颜子推又指出,在他人需要帮助之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要漠不关心也不可热情过度,应该用仁义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他强调,既要珍惜生命,又不能毫无原则的吝惜,“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涉险畏之途,干祸难之事,贪欲以伤生,馋慝而致死,此君子之所惜哉;行诚孝而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也”(《颜氏家训·养生第十五》),就是说,在遭遇不幸、祸难或者别人陷害等方面,人要尽力保全性命,但是为了家族利益和国家利益,个人又要敢于做出牺牲以保家卫国。颜氏希望儿孙能正确处理这两种对待生命的态度,既要爱惜生命又要为践行仁义而舍弃生命,这种思想闪烁着思辨的智慧。

(三)儿童道德教育方法:“教而有爱”

颜之推花了大量篇幅来阐述儿童道德教育的方法,他希望通过以下一系列方法将道德情操内化为儿童的道德自觉。

颜子推曾目睹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颜氏家训·教子第二》)。所以在引以为戒的同时,要做到“教而有爱”,既要关注具体的道德教育方法又把爱作为最基本的道德教育方法。

1.教子婴稚,勿失时机

颜子推认为家庭道德教育应抓住最有利的时机,有计划地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道德教育一定要紧抓一个“早”字,如何早呢?他提倡胎教。“古者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斜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颜氏家训·教子第二》)即便错过胎教,也应当在幼儿能识别大人脸色时对其加以教诲,使儿童从小就能对道德规范有一定的认知,区别当做和不当做之事。“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颜氏家训·教子第二》)如若不然,当儿童“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之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颜氏家训·教子第二》)发展到这种地步,一切都已晚矣!颜之推感慨地说:“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颜氏家训·教子第二》)同时,儿童思想单纯,人小精力易于集中,接触事物,大都是初次,影响深刻,记忆持久,因而学习效果好。他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颜氏家训·勉学第八》)可见儿童道德教育的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儿童成长的整个过程,也是道德养成的过程。

2.严慈相济,爱子贵均

颜之推对其兄因忙于生计曾放松对他的教育,深感遗憾,故对子孙提出“有威有慈”的严教原则,力戒“有仁无威”的做法。他指出:“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惧而生孝矣。”(《颜氏家训·教子第二》)世人为什么不能严教子女呢?主要对“爱”与“教”的关系认识不清。“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诃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己也。”(《颜氏家训·教子第二》)打骂之于教育子女,犹如“汤药针艾”之于疾病一样,不可废除。他分析,世人对子女的溺爱一般包括两种情形:一是从物质上给孩子过多的享受,“恣其所欲”;二是对孩子只表扬不批评,甚至帮助其掩盖缺点,即“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颜氏家训·教子第二》)。前者只能使孩子从小养尊处优,好逸恶劳;后者只能使孩子不明是非,失去区分善恶的标准。如何才能做到“有威有慈”呢,他认为还应勤加“督训”,不仅在问题发生时要如此,即在平日也应“父父、子子”,特别要保持父亲的尊严:“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由命士以上,父子异宫,此不狎之道也;抑搔痒痛,悬衾箧枕,此不简之教也。”(《颜氏家训·教子第二》)要有礼有节,有关“子事父母”之“礼”,应当让子女履行,以便从中受到教育。做父亲的要有自己的尊严,不能与孩子肆意嬉笑打闹。与此同时,要关心孩子的痛痒,长幼间的爱也不能过于简略。要“规行矩步”,他说“吾家风教,素为整密,昔在龆龀,便蒙诱诲”《(颜氏家训·序致第一》)。

颜之推认为父母在对待子女时,要一视同仁,不能偏宠偏爱。他说:“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颜氏家训·教子第二》)

3.馨香日久,久而自芳

颜之推目睹士族子弟在腐化世风的熏染之下,沉迷于吃喝享乐、爱慕虚荣,因此提出在儿童期就应该恪守正道,崇尚德行,磨炼道德意志,“增益德行”,即逐步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而日常言行举止是践行道德行为的必由之路。他说:“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颜氏家训·治家第五》)他把父母的道德榜样所发挥的影响作用,称之为“风化”。这是一种自然的仿效,丝毫不需强制。“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颜氏家训·慕贤第七》)人在幼年时期,思想尚未定型,容易受环境影响,因此他很注意周围环境对子女的影响,要求审慎地看清子女左右的人,慎重地选择师友,发挥教育习染的积极影响,潜移默化,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以学为教,学以致用

颜之推认为加强儿童道德知识的学习应当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以此提出“子当以养为心,父当以学为教”(《颜氏家训·勉学第八》)。做子女的应当把对父母的赡养放在心上,而做父母的应当重视对儿童道德知识的教育。父母对儿童道德知识的灌输是儿童获得道德知识的重要手段,而读书勤学是获得道德知识的最佳途径,他在《教子》中指出:父兄对子弟应当“思勤督训”,即使衣食不支,也应令子孙“勤劳经史”;而子弟应当从小养成勤学的习惯“,学者之不勤,岂教者之为过?”条件优越的固然宜勤学,而生活贫困的也应锲而不舍。

颜子推提出了学以致用的原则。他说:“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氏家训·勉学第八》)他对当时形成的一种脱离实际的学风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颜氏家训·勉学第八》)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仅仅能言而不能行,那么,请他管理一个县,“不必理其民”;请他断一个案,“不必得其理”;问他如何造屋,“不必知楣横而梲竖也”;问他如何种田“,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

二、《颜氏家训》儿童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虽然古今家庭结构与功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不可否认其中总有一些不可磨灭的具有永恒性、超越性的价值,可以普遍适用的道德理念、思想、原则可以为我们现代家庭、现代社会,甚至是未来家庭与社会服务。“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绝不可能割断历史。[2《]颜氏家训》中蕴藏着丰富的优秀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原则与规范,值得我们再度分析与借鉴。

(一)借鉴“德艺周厚”的教育目标,强调家庭应该建立以道德素养为“核心”的核心素养观

颜之推虽将“德艺周厚”作为家庭教育的目标,但他的重点是强调如何增进道德。他认为读书的目的是更好地做人,如果学习不能增进品德,只是夸夸其谈,那么“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1]171。

近来,基础教育的热门话题就是核心素养,不同专家提出的核心素养已经达到了几十项,而且还有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笔者以为,真正具有能够预示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素养,只能是一种以道德素养为基础的综合性素养。教育领域中大量的事实也证明,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的道德水平所能够达到的程度,特别是他的性格发展状况。因此,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孩子提高其道德水平和性格状况,并由此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把道德教育放在知识之上:如果不能在儿童的行为与心灵上排除不良与邪恶的习惯,那么,文学、科学以及教育上的一切成就都没有用处。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人虽然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没有理智、没有对人类负责的态度,那么他们会给地球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家庭在孩子的道德品质培养中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仍然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家庭道德教育又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我们应该在家庭教育中自觉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颜氏家训·序致第一》)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品性是日常生活耳濡目染与身体力行的结果。父母的教育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二)借鉴“孝仁礼仪”的教育内容,强调家庭道德教育内容应广泛

《颜氏家训》将道德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某些道德教育内容可以赋予时代的新内涵,丰富当代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使之更加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

1.注重感恩教育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以人伦为中心对子孙进行了重伦理亲情的情感教育。在《兄弟》篇中,他对六亲关系作了言简意赅的描述,包括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孝敬赡养父母等,其实这也是感恩教育。感恩是做人的最基本品德,是一切爱和善的基础。感恩是需要学习的,学会感恩,才能具有责任意识。只有懂得感激父母、感激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兄弟,才能感激自己的老师、自己的朋友。进而,才能拥有对于社会、对于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家长要在传统感恩教育的基础上,赋予感恩教育新的内涵与外延。在传统感恩强调的知恩图报、涌泉相报或者回报自己、回报施恩者的基础上,更多地培养孩子感恩的生活态度,用感恩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善待周围的一切,传递感恩思维,实现人与自己、他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相处。

2.注重劳动教育

颜之推认为那些不接触农业生产、不识农务的士大夫是不可能懂得社会上的其他事务的,这种以稼穑为先的重农务本思想,其实质是在强调一种热爱劳动的勤勉品德教育。“知稼穑之难”以求自立生存的教育主张,至今仍不失为是一种卓见。劳动教育应作为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家长要赋予劳动教育新的内涵:让孩子劳动是一种动手动脑、智力体力相结合、心智并用的付出,它所追求的是建构孩子的健康人格,培育孩子“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观念。家长不能简单地视劳动为体力劳动或劳动补偿,突出劳动的付出和艰辛,而要提倡劳动的收获和喜悦,建立快乐的劳动观。

(三)借鉴“教而有爱”的教育方法,强调家庭应该建立爱的道德规则

《颜氏家训》重视儿童道德教育时机的思想,与近代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家经过数十年的研究所证明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近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著名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当代美国著名的道德教育学家科尔伯格继承和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颜氏家训》注重儿童道德教育的时机是遵循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规律,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的、科学的道德教育时机。

《颜氏家训》中提出了严慈结合的情感教育方法,是基于颜之推对儿童言行感性化倾向的认识,也以此揭示出家庭教育因其血缘亲情的自然存在而不可为社会教育机构所替代的独特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其慈严相济的教育原则以及对于家庭教育中溺爱倾向的批判性反思,对今天的儿童教育依然充满着强烈的现实意义。伴随着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的越来越多,能否避免娇宠溺爱的教育误区已成为衡量早期家庭教养是否科学理性的一个重要标志。的确,在现代早期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理论中,严爱结合的原则已是写进教科书中的一个重要教育原则。对今天的孩子来说,惩戒,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良药!教育孩子不可不过“惩戒关”。

《颜氏家训》“爱子贵均”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儿童时期已经具备了道德判断的能力:“儿童的道德判断具有‘道德实在论’的特征,他们根据行为的后果而不是根据行为的意图来判断责任的大小。”[3]如果他们遭遇到不公正待遇,他们会对施教者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必将为以后的败德埋下伏笔。另外,颜之推“均爱”教育主张虽然是基于封建大家庭中多子多女的现实而提出,但这却是现代公平教育理念在古代家庭教育中的萌芽。这一原则,对于教师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平等地对待不同的儿童,是颇有指导价值的。

《颜氏家训》关于“风化”教育的主张,符合于现代儿童教育的基本规律。现代儿童心理学认为婴幼儿的思维尚未自觉化、理性化,因此逻辑性的道理说服不宜成为早期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儿童的身心发展更多地实现于自身无意识地与生活环境及人际氛围的互动中,实现于潜移默化地对他人的模仿中。而且,幼小孩童初入世间,一切周围的人与事都会勾起他的好奇、好动、观察、模仿、探索。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关于儿童“吸收性心理”理论的解释,也揭示了儿童发展的这种原理。颜之推强调儿童教育必须在“风化”熏染的过程陶冶其品性,要在践行“箕帚匕箸,咳唾唯诺,执烛沃盥”(《颜氏家训·风操第六》)等细小的生活礼仪中树立“士大夫风操”,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儿童家庭道德教育,须为孩子营造一个优化的环境氛围,并发挥教育者率先垂范的榜样作用。

《颜氏家训》家庭道德教育思想中的早教原则、严慈结合原则、以身作则原则、勤俭持家原则、责任和义务意识,是构建现代家庭道德教育可以借鉴的。家长要做的就是要将这些无数规范我们人类生活的、早已约定俗成的、有益于人类生活的规则,身体力行地做给孩子们看,进而潜移默化地植入孩子们的世界。通过建立这些爱的规则,激发孩子爱的潜力,“任何一种真正有价值的伦理道德教育里面,最重要的任务是激发人爱的能力”[4]。家长通过自身爱的付出,把爱的能力传递给孩子,而孩子通过对爱的理解萌生善念,表现出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3.

[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708.

[3]让·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M].傅统先,路有铨,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1.

7.儒家道德思想的当代价值 篇七

关键词:《小学》;道德教育;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183(2011)01-0016-04

朱熹的《小学》可以说是一本典型的反映中国古代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和伦理价值观念的儿童教育教科书。它的成书时间据束景南教授考证,书稿完成于淳熙十二年,淳熙十三年十一月以前刊刻于衡州,朱熹最后序定于淳熙十四年(1187)。[1]从结构框架看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小学原序》、《小学题辞》、《小学内篇》、《小学外篇》,《小学原序》实为朱熹亲作《题小学》,它与《小学题辞》一并收入《晦庵先生宋文公文集》卷七十六,集中反映了朱熹的写作意图和道德教育思想。

《小学内篇》是全书的主体部分,包括《立教》《明伦》《敬身》和《稽古》四卷:《立教》阐述先王所以教人之法;《明伦》说明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的关系;《敬身》讲解孩童修养身心的重要性和相应遵守的规矩;《稽古》则记载古代先圣前贤的崇高德行。其中选入的材料以儒家经书为主。《小学外篇》包括《嘉言》和《善行》两卷,每卷分列立教、明伦、敬身三目,主要记载古人值得我们效法的言行。有人统计过,其中“立教”13则,“明伦”117则,“敬身”46则,“稽古”47则,“嘉言”90则,“善行”81则。[2]全书侧重于行为实践而非空谈。对于它在童蒙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朱熹本人的评说是:“后之学者,且看《小学》之书;那是做人底样子。”[3]

一、《小学》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理一分殊”学说是其哲学依据

朱熹哲学以抽象的客观精神“理”为出发点,把人和物都从这里推出来,构成自己的哲学体系。朱熹认为,理与气是二物,但又认为理在气中。他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4]在理气的先后关系上,朱熹认为理先气后,认为理与气的关系是理生气,理是气的主宰。朱熹的这一理气论,后来得到了发展。朱熹门人真德秀说:“天下之理一而分则殊,凡生于天壤之间者莫非天地之子而吾之同气者也,是之谓理一。然亲者吾之同体,民者吾之同类,而物则异类矣,是之谓分殊。以其理一,故仁爱之仁无不遍;以其分殊,故仁爱之施则有差。若以亲亲之道施于民,则亲疏无以异矣,是乃薄其亲;以仁民之道施于物,则贵贱无以异矣,是乃薄其民,故于亲见则亲之,于民则仁之,而于物则爱之,合而言之则皆仁,分而言之则有序。”[5]

“理一分殊”理论对孔子的仁爱伦理内涵进行了理论的阐述,论证了人类社会“三纲五常”的“当然之则”是世界必然规律(理),说明了以仁义为核心的儒家基本价值观念是宇宙存在的基本精神和内在秩序。正是这种对儒家伦理道德的高度认识,成为朱熹一生重视“小学”(古代称之为“蒙学”)道德教育的内在驱动力。

(二)心性论是其直接理论来源

朱熹说:“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以出者也。”[6]也就是说,在朱熹看来,从本体论上说“心即理”,从人性论上说“性即理”。人禀理而为人性,人性又分为二:至善无缺的“天命之性”和理与气杂的“气质之性”。“天命之性”即以仁、义、礼、智为内容的天地之性或曰本然之性,它是人的共性、普遍性的反映。“气质之性”有清浊之殊,在于气之多少,朱熹说“人之性善,然而有生下来善底,有生下来恶底,此气禀之不同。人之为学,却要变化气禀,然极难变化。若勇猛之前,气禀之便自消,功夫自成,故不言之气禀”,[7]认为,只要变化气禀,功夫自成,便可以由气即性,上达天理。

朱熹继承了孔孟性善论的观点,认为人之性“凡此阙初,无有不善”,“民之秉彝,好是懿得”人人有好善之性,有天赋的内在价值,所以,“人人可以为尧舜”,人人通过道德学习和道德修养可以超越当前而为圣为贤,道德教育是可能的。又因为人性禀昏浊之气,是“未纯全者”,会导致“纵人蚩蚩,物欲交蔽”而“颓其纲”,遮蔽了先天本善之性,而产生了现实中的恶。所以,必须“崇德页广,乃复其初”,[8]有必要进行道德学习和道德修养以恢复和弘扬先天之善。道德教育的本质就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9],通过内省的道德修养以获得“天理”,恢复本善之性。因此,朱熹认为道德教育是极其必要的。

二、朱熹《小学》的道德教育思想

(一)道德教育的目的

朱熹指出: “三代之隆,其法尽备⋯⋯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扫洒、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所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10]可见,朱熹认为8 到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道德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德育的任务是“教之以事”,即让儿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通过具体的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他说:“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去做。”[11]

(二)道德教育的过程

朱熹把道德教育理解为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相互作用的过程,把学校道德教育视为是“小学”与“大学”两个阶段相连接的动态发展过程,是阶段性与连续性对立统一的过程。

朱熹把学校道德教育前的过程分为胎教和母乳之教两个阶段,认为儿童教育应从胎教开始。他在《小学》“立教”篇中,要求孕妇按《列女传》的教导去行动,“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跛,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过人矣”。[12]朱熹主张胎教的同时,又十分强调儿童出生后至8岁这一年龄阶段的教育,他称之为“乳母之教”。朱熹指出要谨慎地选择乳母,“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谨而寡言者使为子师”,[13]还说“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革,女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14],说明了学前儿童不同年龄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

朱熹还很重视社会环境对儿童道德教育的影响。他在《小学题辞》中指出,社会“经残教驰”“乡无善俗,世乏良材。利欲纷,异言宣” 会导致“纵人蚩蚩,物欲交蔽”而“颓其纲”,[15]遮蔽先天本善之性,而产生现实中的恶,所以,他要求国家、社会要净化儿童道德教育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要效仿“孟母三迁”,选择有利于儿童接受正面教育的好环境。

朱熹继承了中国传统教育把教育阶段分为“小学”和“大学”的观点。认为“小学”是“直理会那事”,注重行为,通过学习人伦规范和塑造良好习惯,来实现“成人”的教育。“大学”是“穷究那理”通过学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明明德”的对己之事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亲民”对人之事共同实现“止于至善”的社会理想,是“成智”的教育。两个不同阶段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小学”是以浅层格物致知为基础的小规模涵养践履之功的过程与阶段;“大学”是在“小学”基础上以“成智”为标志的更深层的格物致知后致以大规模修齐治平之阶段。

(三)道德教育的规范

朱熹十分注重道德教育的规范化。他在《小学》中提到的各种道德规范多达数十条,从穿衣戴帽、起床睡觉、交朋会友、待人接物,到吃饭饮酒,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要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特别是在 “明人伦”部分,具体明确了不同社会关系领域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伤毁,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弟,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可移于官”。[16]突出了以“孝”为特点的“父子之亲”的人伦关系。在思想态度方面提出“心术只要”,强调“日用之间以敬为主”如:“言忠信,行笃敬”,“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17]在日常着装方面,要严格“衣服之制”,以行冠礼养其德。如“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等等。[18]

(四)道德教育的方法

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道德教育要坚持先入为主、“蒙以养正”,主张及早施教。在朱熹看来,儿童是“人之幼也,知思未有所主”,很容易受各种思想影响,一旦接受了某种邪说,再教儒家的伦理思想就会有抵触,因此要及早进行教育。

第二,朱熹针对儿童自制能力较差、道德意识较薄弱等特点,在教育方法上主张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严格地、持续地对儿童进行道德行为习惯训练,使他们“积久成熟”,然后“自成方圆”,完成从开始的不自觉到逐步自觉的转化。所以,朱熹广泛地从经传史籍以及其他论著中采集有关忠君、孝亲、事长、守节、治家等内容的格言、训诫、故事等,以形象、生动的形式,编辑儿童道德教育的教材,以激发学童的学习兴趣。

第三,朱熹还强调,要对儿童进行正面道德教育,他说:“小学书多说那恭敬处,少说那防禁处。”[19]只要遵守这些规范,又能经常诵读圣贤之书,就能成为像圣贤那样的人。

第四,朱熹《小学》包含了丰富的榜样教育的内容,其中提出了许多格言和故事,作为“做人底样子”。认为通过行动,学习榜样,才能逐渐做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他在《小学》中专门编成《稽古》一卷,选取古人的事迹,使儿童读后有所感动,从而能通过模仿古人奋发为善。

三、朱熹《小学》道德教育的当代价值

《小学》在古代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儿童道德教育教科书,在日本、朝鲜、越南都产生过重要影响。直至今天,也仍保持着它的魅力,为我们学前的道德教育建设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重视完整的人格塑造

朱熹《四书集注》明确提出了“全人”教育的概念,也在《小学》中大量引用了《尚书》《周礼》《礼记》《论语》中关于“全人”的思想,目的都在于强调“非独教之固将有以养之也。理义以养其心,声音以养其耳,采色以养其目,舞蹈降登疾徐俯仰,以养其血脉”,[20]如此,把完整人格的塑造和全面素质培养与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追求。这与我们当今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即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发展,承认发展的多样性,倡导个性发展,认为发展的动力是内在的,强调发展的主体性,注重潜能的开发的教育)未尝没有相通之处。

(二)重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

近年来社会上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对大学生开展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教育。这种对教育颇含讽刺意味的话,反映出我们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其复杂的原因,包括社会的、学校的和家庭的多方面。但总的来看,是道德教育没有遵循其阶段性与连续性统一的客观规律以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脱节所造成的。

朱熹视学生道德教育为一个现实性、整体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胎教、母乳之教、学校教育、成年后的社会道德教育的不同阶段的相互连结中,重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与联系。他重视学校教育之前的胎教和母乳之教,还要求国家、社会要净化儿童道德教育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要效仿“孟母三迁”。在学校教育中他又强调了“大学”与“小学”的衔接,说 “小学”是浅层格物致知,“大学”是在“小学”基础上以“成智”为标志的更深层的格物致知。只有儿童教育做好了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的三结合,彼此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协调,才能达到“乃复其初”的目的。

(三)重视道德的规范化

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培养目标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是对我国公民总体上的道德要求,但具体到各个领域,我们却很难找到具体的道德要求,即使是在道德培养的重要场所——学校,道德要求也不够具体,以致难以达到所希望的德育实效。

朱熹《小学》十分注重道德教育的规范化、具体化。《小学》所展现的道德规范体系包括以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妇柔、爱幼敬长、朋友有信为基本内容的道德准则和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为基本内容的道德范畴。在这些基本准则和范畴下,朱熹《小学》又列出了各种具体的道德规范多达数十条,穿衣戴帽、起床睡觉、交朋会友、待人接物,到吃饭饮酒,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要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虽然这些规范中包含不少封建思想,对人的发展难免有束缚,但我们应该剔除这些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局限,从中提取精华,以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篇》上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1年版,第853页.

[2] 徐梓.《蒙学读物的历史透析》.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46页.

[3] 黎靖德.《朱子语类》(八册卷七).中华书局1999.第127页.

[4] 朱熹.《朱子集》卷五五《答黄道夫》.清咸丰庚申(1860年)刊本.

[5] 真德秀.《大学衍义》卷一二,《吾道源流之一正二》.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9页.

[6] 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岳麓书社,1985年,第443页.

[7] 弓玉彬.《浅新朱煮的人性论思想》.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8][12][13][14][16][17][18][20] 刘文刚.《小学译注》.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第8页,第9页,第8-9页,第40页,第82页,第95页,第13-17页.

[9] 黎靖德.《朱子类语》(一).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25页.

[10]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

[11] 朱熹.《朱子语类》卷七.中华书局,1986年.

[15] 鄢建江.朱熹《小学》道德理论研究.华龄出版社2006年,第79页.

[19] 沈灌群,毛礼锐.《中国教育家评传》.上海教育出版杜,1989年,第250页.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7)

8.儒家忠恕之道及其当代伦理价值 篇八

儒家忠恕之道及其当代伦理价值

忠恕是儒家道德学说中重要的理论命题,一直是中国传统社会维系人际关系和谐的墨本道德法则,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当下被我们重新发现,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应大力倡导这种忠恕之遭,这对于建设和谐社会,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 者:张渝 Zhang Yu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重庆,400031刊 名: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FOR ETHNIC MINOR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年,卷(期):“”(6)分类号:B222关键词:儒家 忠恕之道 当代价值

9.儒家道德思想的当代价值 篇九

论文关键词:儒家伦理思想;德育教育

儒家伦理思想内容十分丰富,结合当代高校德育的现状,我们选择了儒家的人格思想、礼节原则、男女之间的规范、道德修养论、道德教育论等方面的内容与当代高校德育相结合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一、儒家的人格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的人生态度

(一)济世安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孔子的学生子路曾请求孔子谈谈自己的志向。孔子回答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曾皙谈到自己的志向时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日:“吾与点也!”(《论语·先进》)

孔子不仅关心每个生命从少到老的幸福,也希望全社会的人们都能过上一种安泰祥和的生活,这种生活不含有丝毫的逼迫与紧张,纯粹是享受当下的生活,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孔子之所以喟然长叹,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生活还未达到这种状态,颇有需要漫漫求索的味道。

(二)一心向道的不屈不挠精神

儒家不仅关心当下生活着的人,更关注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道。对道的不懈追求和向往是儒家人格思想的又一重要特征。

孔子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孔子还说过:“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孟子也说过:“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道是儒家安身立命的根本,为此可以禽去富贵,甘于贫贱,不惧威武。甚至“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由此可见,道是儒家君子全部生命意义之所在,真正宣扬了人的价值的可贵。

(三)自强不息、勇猛精进的斗志

《周易·乾·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毫不懈怠,不断前行,是儒家又一宝贵的人格思想。孔子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不厌,诲不倦,正是孔子难得的品质。在孔子的学生颜回身上也反映了这一品格。孔子赞叹他说:“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荀子在这方面也有很多论述,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这些思想都反映了儒家的19强不息、勇猛精进的斗志。而凡人之所以难有所为,关键就是易厌、易倦,然后就松懈不前。他们的这一思想在今天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启迪。

(四)从容不迫、达观坦荡的胸禁

孔子学生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同答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孔子之所以没顺着子贡的问话而答,是因为如果是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说明还很把自己的贫和富太当回事,时刻不忘自己或贫或富的状态,这样心中就有所驻,不是通明一片。所以更高的境界应是贫而乐,富而好礼,这样才是真正的自在而从容。这样的从容、达观在孔子的生活中时时有所体现。如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即是如此。在这方面,孔子的学生子路做得更让人佩服。孔子这样赞叹他说:“衣敝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子路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够认可自己的生存境遇,没有虚荣心,这样他才能穿着破旧的绵絮袍,坦坦荡荡地与穿着狐裘的人同立一起,却丝毫没有自卑的羞耻感。

10.让儒家思想滋养当代青年 篇十

一、 当代中学生普遍欠缺的品质

1.为人诚信

现在的学生对于考试作弊已经见怪不怪了,学校对于考试作弊的学生也较为宽待,最多给个警告处分。虽然高考中设有诚信考试签名栏,但形同虚设,每年高考仍有恶性作弊事件曝出。新加坡对学生考试作弊有着极端的规定,考场中不知情下带入特殊文具都算是作弊,一旦考试作弊被记入档案就很难找到医生、律师、教师等地位高待遇好的工作了。俗话说:“小时偷油长大偷牛”“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小小的考试作弊不能小视,诚信教育要从细微处抓起,因为“不讲信用”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社会风气。

2.宽以待人

谈起与同学的关系,学生似乎很大度,说:“关系都不错。”但是真正遇到利益取舍时谁都不后退,有时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会争得面红耳赤,有时甚至因为看不惯某同学的走路姿势而大打出手。过早地成熟心理击败了他们天性的善良,让同学之间关系淡漠,亲情之间关系疏远,再加上独生子女的身份,使当代中学生越来越以个人为中心,只注重个人感受,不考虑他人处境。

3.仁爱之心

先是北大学生向狗熊泼硫酸,后有网络视频虐猫女虐兔女向大家展示虐待致死小猫小兔子的全过程。这让人性的冷酷走到了极点,“不寒而栗”“冷血动物”,已经没有什么词语能指责这类事件了。这些人学生时代的仁爱教育一定是失败的。“人之初,性本善。”他们的人性退化了,良知荡然无存。“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是许多人熟知的经典警句,怎样深入内心并付诸行动,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一件事。

4.尊敬师长

若说现在的高中生“把老师当仇人,把父母当庸人”似乎并不过分。因为他们的知识已经超过了父母,即便他们的父母当初是大学毕业,若不专门从事本科目教学,二十多年后知识也不会那么全面,所以,把父母当庸人是“自然”的。与此同时,网络多次曝出学生戏虐教师的事件,情节严重程度影响恶劣程度超出想象。本人亲身经历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学生因在别的学校打了老师被开除,却转入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更好的学校,有人问及此事该生不但没有羞愧之色,反而洋洋得意。问:“你怎么转入更好的学校了?”该生坦然答道:“花点钱就行了。”钱可以解决一切,钱可以忘恩负义,一切都是钱的错吗?

5.孝敬父母

有个高一男生在班主任办公室“揭露”他父亲的罪状,说他校服破了父亲也不知道帮他缝,说他父亲下班太晚不能按时给他做饭,说父亲深夜看电视影响他休息,等等。听得在场的其他老师都想帮他父亲教训儿子。而去年轰动社会的儿子儿媳状告父亲不养他们一案更是让人义愤填膺。年迈的父亲不光要干体力活养活儿子儿媳,还要负责给他们洗衣做饭,连儿媳妇的内衣内裤都包括在内,大热天儿子觉得别人要求他出去工作是不把他当人看,可是却让父亲出门上班前帮他们做好早饭备好午饭。此类种种堪称大逆不道,为何在当今社会屡见不鲜?可见,传统教育势在必行。

二、 儒家思想关于道德品质的阐释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是对儒家道德品质集中的概括,也在引领人们达到思想品质修养的高点。

1.关于诚信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诚信,是儒家所推崇的处世原则。《礼记》记载“著诚去伪,礼之经也。”自古以来,就有“人无信,而不立”的说法,从商鞅辕门立木到曾子杀猪教子,“言必信,行必果。”诚信作为衡量个人品行优劣的道德标准之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塑造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以诚待人要求我们要诚实,态度要诚恳,讲话要坦诚。待人以诚,否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功利思想。《论语·为政》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宪问》也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之句。这些都是最简单的做人之道,也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2.关于宽恕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是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一个巴掌拍不响,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矛盾不是单方面的。古之君子要求自己总是严格而全面,对待别人则宽厚并且要求简单,“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要想到“恕自己一过,则万过由之而生”。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语文课堂不应只教学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亦该教育学生修身养性。

3.关于仁爱

儒家思想,核心是“仁”。体现在人际关系上就是“仁者,爱人”,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时时处处把自己放在与旁人同等的地位上,推己及人,充分为别人着想,尊重别人的意志和心愿,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不强加给别人,这种思想的出发点是破除一切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自我中心主义,因此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体现在政治治理上,就是要“为政以德”,“节用爱人”,主张重视教养,改善民生,增强国力。“仁”也是儒家提出的最高道德准则。众所周知,孔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他认为,作为“仁者”的君子,一定要有人格,有志向,能明辨是非,能守位善道。他提出,人要修德,讲学,徙义,改不善。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又曾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把对原则真理的追求维护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不但教育了学生,对一个民族刚健进取心理的形成,也起了重要作用。

4.关于尊敬师长孝敬父母

儒家认为“孝亲尊师”是做人的根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天地之行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父母是生育我们的恩人,要知恩报恩。“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凡为人子,孝当竭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孝是动物天性的光明,人间永恒之真理。“师严道尊,人伦表率,养我蒙正,教我嘉谟。”老师是生我们法身慧命的恩人。人比动物高是因为人有智慧,有道德观念。智慧道德是老师教的,所以老师的恩德与父母是相同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事师犹事父母。”“师道既尊,学风自善。”所以,古人“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我们应将这些思想加在小学语文课本甚至幼儿的启蒙读物中反复强化,而不是由个别意识到传统文化重要性的家长自主选读。

三、语文教学应担负道德品质教育

语文学科在道德品质教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语文教育中道德品质内容渗透的关键。所以有人说“语文老师就是天生的班主任”。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道德品质教育。

首先,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既是语文教育的专家,也应该是展开德育工作的行家里手。“学高人之师,身正人之范”,教师的人格魅力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要观察学生思想动向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思想教育工作难进行,难就难在简单的说教枯燥乏味,学生持抵触态度。所以,思想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要与具体环境中具体对象的具体特点相结合,让教育对象有触动,教师要观察和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语文课上的情感诱导也是很重要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教学中教师应满腔热情、精神饱满,并以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情感去影响学生,通过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话语,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让学生产生对这门课的兴趣,主动领悟其中的情感,积极接受老师的教导,变被动为主动,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第二,要让作品本身说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吾善养我浩然之气。”“泛爱众,而亲仁。”“巧言令色,鲜矣仁。”“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些简短而又富于哲理及教育意义的话语,或是对人生的启示,或是对社会事件的评定,或是对高洁品性、高尚人格魅力的肯定,无一不是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渲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这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教书育人的有利条件,本身就能激起学生的品读热情,教师把美感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不是更好吗?

第三,作文教学要突出道德品质教育。过去,有人之所以提出“语文教学不应担负历史课和政治课的教育任务”的原因,是将道德品质教育的范畴理解得太狭窄,它不仅包括原先的德育,还应包含高尚人格的塑造、高雅情趣的陶冶、良好性格的养成等等,涉及到人性真善美的方方面面。作文,作为学生记录社会现象、表述人生观点最自由最直接的方式,就应该充分得到利用,让学生在写作中端正人生态度,树立正确价值观,改正错误言行,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总之,语文教学应担负道德品质教育重任,不光在课外阅读中,而且要贯穿于课堂,要适时适当有目的系统化地进行。中国有句老话叫“半部论语治天下”,儒家文化是先祖留给我们的文化精华,让儒家思想滋养当代年青人,让传统文化生根发芽开花!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高中语文选修课中阅读教学与高考选考内容的衔接研究》课题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4]GHB1289)

上一篇:校园安全检查汇报下一篇:一、财务科长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