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环境控制

2024-07-22

规模化猪场环境控制(共8篇)

1.规模化猪场环境控制 篇一

规模化猪场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形式及危害

规模化猪场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有三个方面:粪便、污水和恶臭。2.1粪便污染 据试验资料分析,每头猪每天大约产生5.5L排泄物(不包括冲洗圈舍的废水),每年大约排泄9.53kg的氮。一个万头猪场(按中猪计)每年至少向猪场周围排放1.26万吨的粪便,由于猪对饲料中氮的吸收率很低,大量的氮随粪便被排出体外后,在土壤中累积,超过其单位面积生态环境再循环需求。而且通过雨水的冲刷会造成地下水源和地表水源的污染。而且粪便中含有大量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物质。

2.2污水 由于我国畜禽养殖企业长期以来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环保意识极差,对粪便污水管理落后,致使大量的粪便随冲洗水直接流失,甚至有的将粪便直接排入河流中,严重污染了大江大河的水质。猪场排放的粪尿污水中的生化指标极高,其中COD(化学耗氧量)和BOD(生物耗氧量)远远超过国标。高浓度的有机污水排入江河湖泊中,造成水质不断恶化,其中污水中高浓度的氮、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使藻类过度生长,从而导致鱼类的大量死亡(Roland等,1993)严重威胁水产业的发展。畜禽粪便污染物不仅污染了地表水,使地表水中的硝酸盐含量超出允许范围(50mg/L),其有毒、有害成分还易进入到地下水中,严重污染地下水。一旦污染了地下水,极难治理恢复,将造成较持久性的污染。同时养猪场在污染周围环境的同时,也污染了自身的环境,严重地影响了畜牧养殖业的自身可持续发展。

2.3恶臭及氨 粪便的臭味是指粪便中含有的或在贮存过程中释放出来的挥发性成分。由于规模化猪场对粪便没有进行有效处理,相当部分的猪场散发出非常难闻的气味,严重地污染了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目前已有160种挥发性成分从粪中鉴定出来(O,Neill and Philips,1992)。在粪尿中还发现80多种含氮化合物,其中有10种与恶臭味有关。降低粪中氮的排出会降低粪中的挥发性物质,从而减少粪便的臭味。Hobbs等(1996)研究表明,降低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和理想蛋白质的摄入量,会明显减少粪中多种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另外,粪尿在发酵时会产生氨气、SO2、NO2、胺及氨基酸衍生物等。尽管氨气与粪臭味之间相关不大,但大量研究表明,环境氨气浓度过高会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动物采食量和日增重下降,肺炎发生率上升,性成熟推迟。因此人们仍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氨气的排放量(O,Neill and Philips,1992;Hobbs等,1996)。

猪场的粪便管理系统

作者:Sieve Pohl博士(美国南达科达州立大学推广农业工程师)

前 言

粪便对环境的好处

数百年来,动物粪便一直被认为是植物的优良养分来源,同时粪便具有改善土壤质量的作用因而还一直被认为是优良的土壤改良剂。同比较常规的肥料相比,粪便在田间的合理施用可对环境产生下列好处:

·减少硝酸盐流出;

·减少土壤侵蚀和任流;

·增加土壤的合联运而减少大气中的含碳量(可能有助于缓解全力变暖);

·减少因用天然气生产无机氮肥而对能源的消耗; ·减少对商品磷肥的需求(磷是一种稀缺资源);

·提高作物种植体系的生产率。

粪便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大多数元素,包括氛、磷、钾和微量元素。然而,正是由于粪便将这些养分与有机联以独特的方式结合了起来,粪便才对于作物生产和环探具有了价值。粪便中的氛比商品氮肥提供的氛更为稳定。粪便所含的氛中相当大一部分以有机形式而存在,这些氛随着土壤变暖而缓慢地释放出来。

土壤中的有机物被认为是大自然对肥沃土壤的标记。大多数进入植物根系的养分都经过了一系列微生物过程才转化成能被植物利用的形式。粪便中的有机碳可提供能源而满足活民正记的立场激生物环境所无,从而连走赛分的亲河同时使这些养分变得可为植物质利用。粪便对水质的影响 将动物的粪便和其它副产物管理好以便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对东及的危害,是养猪业面对的一大挑战。下文将简要讨论粪便中与此最为有关的成分,讨论英对农历的特定影响,并讨论其进入地表水和/或地下水的常见途径。水的污染物

粪便含有以下四种危害水质的主要污染物:(1)氨;(2)磷;(3)病原体;(4)有机物。表1一一列举了这些污染物,其对环境的危害,以及其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常见途径。

表1 粪便中可造成水质污染的成分以及其对环境的相关进入水源的常见途径

污染物 硝酸盐(氮)氨(氮)磷 病原体 有机固体物

对环境的危害 进入水源的最常见途径

蓝婴综合(Blue baby syndrome)通过沥滤作用进入地下水 对鱼有致死作用 富营养化 危害人类健康

地表水径流

土壤侵蚀和她表水径流 地表水径流

降低水中含氧量,对鱼有致死作用 地表水径流

氮:所有的生物为了生长和存活都需要氮,氮是蛋白质的基本建筑材料。猪仅利用其口粮中的一部分蛋白质来产肉,其余的蛋白质则作为氮而随粪便排泄掉(在尿中以尿素的形式,在粪中则以有机还的形式)。尿素可迅速转化为氨(含氮),硝欧盐(含氮)则来自粪便中的氮。

粪便中的氮多以氨或有机氮的形式存在。这类形态的氮很容易随地表水的名流作用和土壤侵蚀而流走,不太可能流滤过土壤,除非通过大孔流(macropore flow)作用进入浅层地下水或农田排水管。一般来说,土壤的过滤能力对有机化合物的移动有报制作用,而带负电荷的粘土颗粒则可限制带正电行的控离子(NH4)。

地表水中的氨还代表了一种环境问题。在大部分天然地表水中,总氨浓度如果高于2ppm就超过了鱼的耐受标准。氨的毒性随水的酸度和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在高温的碱性水中。达0.1ppm的氨就有毒性作用。

+ 水中的含氮量正受到越来越严格的监测,因其能促使沿岸水作中草生藻类植物并导致欢饮用水中含硝酸盐。藻类植物是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回单间已植物。大多数藻类是无害的,并可在食物链的最底层起提供能量的作用。没有藻类植物的活,地球上的高等生物也许就不会存在。有时候,条件会允许藻类植物生长茂盛从而导致水中氧含量降低。低氧水平会抑制水生动物的生长,因而会降低渔业产量.此外,有些藻类会产生霉素,这会导致鱼类生病控至杀死鱼类。

饮用水中的硝酸盐污染可限制6月龄以下婴儿血流中的氧,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篮五综合征)。婴儿和孕妇受到的威胁最大。此外,硝酸盐还具有一些尚未得到充分证实的对健康的危害作用。在美国,环保署(EPA)已经制定了公共水源中硝酸盐最高污染水平为百万分之十(10ppm)。

磷: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所以磷也是切代作物生产所必须的。磷具有多种极为重要的功能,一种主要功能是储存和输送能量。

磷从农田进入地表水,可引起水的官营养化。富营养化是全国湖泊和水库面临的一个主要的水质问题,这是指地表水中藻类和水草异常茂盛地生长。这些藻类和水草死亡时,水中的天然含氧水平就下降,从而引起鱼类群体发生变化或鱼类死亡。与水体富营养化有关的其它常见问题包括:水质下降从而不利于人们在水中的休闲娱乐活动,饮用水味道不好,对饮用水进行处理的难度增高而且成本也增加。地表水富营养化后还会发生蓝藻茂盛生长,而 蓝藻可杀死牲畜,也有害有害于人类健康。

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流入湖泊和水库的水中养分含量过于丰富。过量的磷对于大多数淡水湖泊和水库来说都是第一限制性养分。在河口的咸水中,氮可成为促使藻类生长的第一限制性养分。美国环保署正在制定水体中成化合物含量的全国性标准。他们当前的建议是,总磷不应超过:

·在水流进入湖泊或水库的入口处 0.05毫克/升

·不直接排入湖泊或水库的水流中0.1毫克/升

磷通常随径流和土壤侵蚀而流走。贮存于土壤中的磷,主要与土壤中的矿物质(铁,铝,钙等)相结合,或者存在于有机物中(活的细菌,农作物残渣,以及部分腐败的有机物)。因此,土壤侵蚀现象,是地表水输送磅的主要机制。

清原作:病原体通常指任何能在其它动物或人类引起感染或疾病的病毒、细菌或原虫。有机物:粪便中的有机物,比如养分,只要管理得当就是一笔宝贵的环境资源,而如果管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如果让粪便排入水体或从施用粪便的农田中流走,那么粪便中的有机物就会成为有害的污染物。病原体、磷和桉等有机物主要就是随地表水的径流作用而进入水中。有机物很少能沥滤通过土壤。有机物不太可能大量进入邻近的地表水,除非发生了下列情况之一:

(1)从畜舍、储粪池、这天收场或其它设施直接排入地表水径流;

(2)土质储粪池遭到灾难性毁坏或者通过灌溉系统在同一地块上连续施用粪肥;

(3)在地表施用粪肥后紧接着就发生大量降雨;

(4)在有雪覆盖的冰冻土壤或水分地和的土壤中大量施用粪肥而紧挨此处即有地表水。

污染物造成污染的途径

前文所述可造成污染的物质,一般都按以下5种途径中的一种或多种途径到技术作。这些途径是:径流、流相、大孔流、水并以及氨的托发和沉积。

径流:来自江天牧场、粪肥施用地点以及增粪池和饲料仓库的径流,是污染物流人的常见途径。粪便中所有的污染物都可随地表水径流和土壤侵蚀而流入水体。磷、病原体、氢和有机物造成的污染最常见由在流和土壤侵蚀所致。

沥滤:硝酸盐是沥滤入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在土壤的含水量超过其系水力时,硝酸盐等溶解的污染物就会从作物的根系区流出,最终造成地下水的污染。粪便和其它因产物中的大多数污染物(即:有机物,病原体,尤其是磷)经过土壤的过滤作用而不会进入地下水。土壤的结构、与土壤矿物质的健合物以及带负电荷的土壤颗粒,通话会限制大多数污染物的移动。然而,土壤对污染物移动的限制能力也可能被突破。比如,阳离子交换能力比较低的 土壤(破质土壤),可允许氨每年渗入储粪池以下数英尺深。

大孔流:粪便中的多数污染物都可遇过大孔流作用而穿过土壤,到达浅层地下水农田排水管。大孔流(大孔为植物的根造成的空洞,蚯蚓洞,因土壤干燥而出现的裂隙等)可提供污染物突破土壤滤过能力的途径。陷落洞和喀斯特地形也会提供污染物直接进入地下水的机会。水井:水井可为污染物提供直接进入地下水的途径。废弃的水井,井壁护层设计不良,或者水井邻近露天收场或储粪池,都可造成粪便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的机会。

储粪设施的类型

为什么要储存粪便

能够储存粪便,就可减少或排除每天收集、清除和施用粪便的需要。以前,当猪场规模还比技小的时候,清运粪便或极短时间地储存粪便并颁项清运,是常见而有效的措施。

然而,随着猪场规模的增大,也随着粪便管理系统从固体/半固体系统转变为液态系统,对粪便进行储存的民要就越来越明显了。

储存粪便的主要原因是让生产者能在天气条件和田地耕作阶段都合适的时候才去施肥。在接近或正处在作物生长季节的时候去施用粪肥,粪便中的养分才会得到充分利用。因此,作物的类型和粪肥的施用方法,对于储粪设施的设计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典型的浆性粪便储存设施

用于储存浆性粪便的设施有许多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在猪舍地板下面设置一个或浅或深的坑,粪便就直接通过猪舍的条板地面落人坑内。这样的坑通话是部分或完全在地下,因而其建造必须能挂在坑内出空后经受住来自外侧上层的压力和水压。

非位于生产猪舍下方的浆性储粪设施可以是以工业方式预制的,也可以是土质的。预制的倩粪罐可用混凝土建造,也可是涂层金属板的(内衬玻璃涂层的钢板)。这样的储粪罐可以在地面以上,也可部分或全部在地面以下。粪便通常可经刮除或冲洗出猪舍并靠重力作用流入储粪,也可用泵将其从集粪坑中泵人储粪罐。对于浆性粪便必须进行充分的搅动,以便使其中的固体物悬浮起来,从而有利于将池内粪浆完全清除。若要控制臭气,对这种预制的 储粪罐可以很低廉的成本将其覆盖起来。

浆性粪便也可储存于土质的池内。由于采用土质的储粪池可以很低的成本达到一定的储存量,所以在冲洗用水量或畜牧场径流量很大而导致粪便和废水量很大,就常常采用土质储粪池。要建造土质储粪池,事先要进行仔细的规划和调查,以便确保能够采用适当的土壤材料建造储粪池的密封层并确保密封层建造正确。土质储粪池所带空间比较大,因为需要建造护道并且需要前后有一定的斜度,这些都应该在结构上具有一体性并且能便于保养。土储粪池的保养要求比较高,因为需禁对护道区植被行保养和修剪,以防孳生杂草、树木和灌木。采用土质储粪池,同样也必须对储存的粪便进行搅动,设计方案中考虑搅动机和系的好放自位。有些土质储粪池是部分或全部内衬以水泥的,并且建造有坡道以便使装运设备自够进入储粪池。如果需要控制臭气,那么土质储粪池是较难加以覆盖的。

以粪浆形式储存粪便的优点包括:储存的粪便量可以比较少(与厌气发酵他相比,固体物含量较高),既适应于地面以下的储粪池也适应于地面以上的储粪罐,可在储存设施上加盖以控制臭气,粪便中养分的保留率比较高,可以采取液压的方式收集和运输。缺点包括:臭气比较严重(除非给储粪池加盖),在密闭区域容易积聚起有毒气体或可燃气体,需要多次往返装载以物情粪池出空,粪浆施加入田地若非注人或施加后若未覆土则会激发臭气并因径流作用而污染水体。典型的液态粪便储存设施

液态粪便储存设施(厌气发酵池,lagoon)一般用在希望对粪便进行一定的处理以便于操作或法中臭气的场合。厌气发酵池被设计成具有永久性的“处理空间”,以利于能分解和稳定粪便有机物的细菌在其中生长。厌气发酵池是土质的,但大于粪浆储粪池,因为需要留出进行处理的空间。由于细菌活动是厌气发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所以庆气发酵地的设计既要根据粪便和废水的基,还要根据温度和气候条件。厌气发酵他一般在气候温暖的条件下能够有比较好的性能,因为温度高则细菌活动比较活跃。由于厌气发酵池是土质的,所以要查清建造地点的土壤、岩石、基岩以及地下水深度。厌气发酵池底部和侧壁上必须建造密封层,以符合法规和建筑业规定的渗透性标难。可能还需要具备稀释水源(通常是水池或湖泊),以保持厌气发酵池的处理空间。加人稀流水可在雨水少因而蒸发作用使处理空间减少到设计水平以下时减轻厌气发酵池中盐类的作用。

用厌气发酵池储存粪便的优点包括:每单位动物分摊的成本比较低,能够储存大量的粪便和人或径流水,可对粪便进行处理以减少臭气,可用常规泵和灌溉设备来启运和施用粪便。厌气发酵池的缺点是:扶乏适当的土壤材料用以进行建造,如果存在垫料物质或不可生物降解的物质就需要进行固体物分离和淤泥清除,外形不美观以及/或者公众对其接受程度较低,氮的损失量较大,会散发出温室气体. 选用哪种类型的储粪设施

储粪设施是整个粪便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整个系统的设计要考虑猪场本身,粪便产量和可供施肥的作物田地量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生产者的目标。为某一特定的猪场选用储粪设施的类型,取决于许多因素和考虑。现将一些主、要因素和考虎列举如下:

1、粪便的形态或质地:粪便通常是以固体(>15%干物质)、粪浆(5~ 10%于物质)或液态(< 5%于物质=的形态进行储存和接受处理的。接受处理的粪便的形态或质地可连响储粪设施的选用。

2、粪肥在田间的施用方法和设备:如果对粪肥进行装运,那么以固体或粪浆比液态更为理想。如果以灌溉法施用粪肥,那么固体含量较低的形态可能比较适合于泵和咳喘设备等的应用。三其类不同形态粪肥在田间的施用,对于劳力和设备的对要是明显地各不相同的。每一种情况都势要用不同的储粪设施。

3、养分的保存:固体和粪浆系统一般都能比液体系统保存更多的养分。细菌在液体系统中生长得比较茂托,因而粪肥可受到稳定化和处理,但是挥发作用使氛的报失大于固体或粪装系统。如果对养分保存率的要求出政局(可施用的田地比较充足,作物的价值比较高),那么就要选用养分保存率较高的粪便管理系统。相反,如果可施用粪肥的田地比较有限或者作物的价值比技低,那么对时间砖力股备的考虑应优先于对养分保存率的考虑。表2显承了以不同系统处理和储存粪便时氛的保存和损失的典型数据。

表2 不同的粪便处理和储存系统对对损失率和保留率的影响

系统

每天刮除和清运 粪便堆积 猪舍地板下粪坑 地面以上储粪池 土质储粪池 厌气发酵池

氮损失率(%)20~35 20~40 15~30 10~30 20~40 70~85

氮保留率(%)65~80 60~80 70~85 70~90 60~80 15~30

4、需要进行处理:如果需要进行臭气控制或固体物降解,那么为进行处理和储存则可选用厌气发酵地。

5、空间限制:如果粪便储存地点的空间比较有限,那么就可选用储粪罐,因为储粪罐需要占用的空间较小。储粪设施的成本和经济 在选用某种储粪设施时,应该考虑不同类型储粪设施的成本。然而,成本应该和整个粪便管理系统的经济分析结合在一起进行考虑。完整的经济分析结果也许并不支持将最低成本的储粪设施作为最佳选择。因此,储粪设施的成本只是整个粪便管理系统经济分析中众多投入项目中的一种。

储粪设施的成本与所用材料(水泥,钢材)、需拥运的土方量、劳力成本、所需的泵和搅动机以及多种其它因素有关。与这些因素有关的成本在不同地区可有很大的差别,并可随时间的不同而变化。没有当地的有关上述各项因素的成本数据,就不可能准确估算出某一类型储粪设施的实际成本。表3显承了储粪设施每单位容积的成本和不同设施之间的比较成本。某地的实际成本可能与表中所示的数据有很大差异。然而,不同类型设施之间的相对成本即使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都可能是比技恒定和准确的。

表3不同类类型储粪设施的成本比较

设施类型

自然内衬土质储粪池

就地取材粘土内衬的土质储粪池 外来粘土内衬的土质储粪池(随运输距离的不同而异)塑料内衬的土质储粪池 水泥内衬的土质储粪池 地面以上预制水泥储粪罐 现场制作地面以上水泥储粪罐 地面以上玻璃内衬钢板储烘罐

近似成本(美元/立方米)9 18 22 20 22 36 41 50

相对成本 1.0 2.0 2.4 2.2 2.4 4.0 4.6 5.6 储粪设施大小的考虑

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储粪设施所需的容积。这些因素包括企业类型、猪的头数和猪种、气候特点(降雨量和蒸发量)、储存设施的类型(厌气发酵池)、所需的储存期以及冲洗用水量。

有些容积分量会影响储粪设施的总容积的大小。这些容积分量是:

(1)粪便;(2)垫料物质;

(3)冲洗用水:冲洗用水可包括用于冲洗粪任的新鲜水,用于降温的喷淋水和喷雾水,废弃的使用水,以及用于冲洗房舍和设备的水;

(4)因降雨而成的露天牧场径流水;

(5)储粪设施内淤积的淤泥或固体物;

(6)厌气发酵他的处理空间;

(7)降落于改口情粪设施表面的雨水;

(8)敞口储粪设施表面的蒸发;

(9)25年,24小时风暴。

冲洗用水和其它废水

冲洗养猪生产设施所用的水是影响储粪设施容积的因素之一。例如,用于冲洗的新鲜水以及用于冲洗猪场中房舍的水(表4)。某一活动或某一操作中的用水量对于某一猪场和某一管理方案来说是特定的,所以应该根据每次应用的情况来具体确定。

表4 猪场生产区域的典型用水量

生产区域 配种/妊娠区 分娩区 保育区 生长-肥育区

典型用水量 每头每天0.4升 每头每天3.8升 每头每天0.2升 每头每天0.4升

淤泥积聚

在同一单元内将处理和储存合为一体的储粪设施(厌气发酵他)中通常会有不可生物降解的物质淤积于其底部。如果厌气发酵池在泵出粪便时不加搅动,那么沉积下的淤泥最终会占去相当的容积从而危害发酵池的性能。因此,在厌气发酵池的设计中应该考虑淤泥的积累问题。淤泥积聚的量与粪便中固体物的量和/或发酵池中央垫料的量有关。处理空间

有些储粪设施,比如厌气发酵池,具有储存和处理粪便的双重功能。这一处理特性需要在设计中考虑给以永久性的处理空间。这一永久处理空间赋予了稀释粪便的余地,并赋予了建立细菌群体的能力,从而能有效地分解粪便中的固体物。对于厌气发酵地来说,处理空间大小,应根据温度和动物产生的挥发性固体物来确定。挥发性固体物是总固体物中能被发酵地细菌分解的那一部分固体物。温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细菌活动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比较活跃。(下期再续)

2.规模化猪场环境控制 篇二

1 猪场外部环境的控制

1.1 猪场外部环境的控制

猪场场址的选择应在地势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 在猪场周围和场区空闲地应植树种草进行环境绿化, 来改善猪场周围的小气候环境。在猪场内的道路两侧全部栽植行道树, 每栋猪舍之间栽种生长快、高大的落叶树, 场区内的空地种上蔬菜、花草和灌木, 在场区外围种植5~8m宽的防风林。据研究:这样做在寒冷的冬季, 可使场内的风速减低60~70%;又能使炎热的夏季气温下降3~8℃, 还可将场区空气中有毒、有害的气体减少25%, 臭气减少50%, 尘埃减少30~50%, 空气中的细菌减少20~80%。当然, 这些数值因防风林的高度、树的品种、栽植的密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1.2 搞好粪污处理

1头猪的日排泄粪尿按6kg计, 是人排粪尿量的5倍, 年产粪尿约达2.5t。如果采用水冲式清粪, 1头猪日污水排放量约为30kg。1个千头猪场日排泄粪尿达6t, 年排泄粪尿达2500t;采用水冲清粪则日产污水达30t, 年排污水1万多吨。据测定成年猪每日粪尿中的BOD (生化需气量) 是人粪尿的13倍。这些高浓度的有机污水若得不到有效的处理, 囤积场内, 必然造成粪污漫溢, 臭气熏天, 蚊蝇孳生。其中超标的酸、碱、酚、醛和氯化物等残留的消毒药液, 可致死鱼、虾, 能使植物枯萎。如果忽视或没有搞好猪场的粪污处理, 不仅直接危害到猪群的健康, 也影响到附近人们的生活环境。

2 猪舍内部环境的控制

根据猪的生物学特性, 小猪怕冷、大猪怕热、大小猪都不耐潮湿, 还需要洁净的空气和一定的光照。这些因素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猪舍内的小气候调节必须进行综合考虑, 以创造一个有利于猪群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2.1 温度

温度在环境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 猪对环境温度的高低非常敏感,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仔猪怕冷, 低温对新生仔猪的危害最大, 若裸露在1℃环境中2h, 便可冻僵、冻昏、甚至冻死, 即使成年猪长时间在-8℃的环境下, 可冻得不吃不喝, 浑身发抖, 瘦弱的猪在-5℃时就冻得站立不稳。同时, 寒冷是仔猪黄、白痢和传染性胃肠炎等腹泻性疾病的主要诱因, 同时还能诱发呼吸道疾病。仔猪在冬季做防寒保暖措施, 成年猪耐热性能较差, 当气温高于28℃时, 体重在75kg以上的大猪可能出现气喘现象。若超过30℃, 猪的采食量明显下降, 饲料报酬降低, 生长速度缓慢。当气温高于35℃、又不采取任何防暑降温措施, 个别育肥猪可能发生中暑、妊娠母猪可能引起流产, 公猪性欲下降, 精液质量差, 且在2~3个月内都难以恢复。在炎热的夏季, 对成年猪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如加大通风, 给以淋浴, 加快热的散失, 减小猪只密度, 以减少舍内的热源,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肥育猪、妊娠母猪和种公猪的生产性能。

2.2 湿度

湿度是指猪舍内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 一般用相对湿度表示。猪的适宜湿度范围为65~80%, 试验表明, 温度在14~23℃, 相对湿度50~80%的环境下最适合猪只生存。生长速度快, 肥育效果好。猪舍内的湿度过高影响猪的新陈代谢, 是引起仔猪黄、白痢的主要原因之一, 还可诱发肌肉、关节方面的疾病。为了防止湿度过高, 首先要减少猪舍内水汽的来源, 少用大量水冲刷猪圈, 保持地面平整, 避免积水, 设置通风设备, 经常开启门窗, 以降低室内的湿度。

2.3 空气

规模化猪场由于猪只的密度大, 猪舍的容积相对较小而密闭, 猪舍内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最大允许值, 二氧化碳为3000mg/L, 氨为30mg/L, 硫化氢为20mg/L, 空气污染超标往往发生在门窗紧闭的寒冷季节。空气中有害气体超标, 猪易感染或激发呼吸道疾病。还可引起猪的应激综合症, 表现食欲下降、泌乳量减少、狂躁不安或昏昏欲睡、咬尾咬耳等现象。规模化猪场的猪舍在任何季节都需通风换气, 尽可能减少猪舍内有害气体, 这是提高猪只生产性能的一项重要措施。

2.4 光照

适当的光照可促进猪的新陈代谢, 加速其骨骼生长并消毒杀菌。哺乳母猪栏内每天维持16h光照, 可诱使母猪早发情。一般母猪、仔猪和后备猪猪舍每天保持光照14~16h。公猪和育肥猪每天保持光照8~l0h, 但夏季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到猪舍内。

3 营养环境控制

3.1 合理利用饲料添加剂

当动物肠道内大肠杆菌等有害菌活动增强时, 会导致蛋白质转化为氨、胺和其他有害物质, 而合理利用饲料添加剂, 如酶制剂、酸化剂、益生素等, 可减少氨和其他腐败物的过多生成, 降低肠内容物、粪便中氨的含量, 使肠道内容物中的粪臭素等含量减少。从而减少粪便的臭气。另外, 在饲料中添加双歧杆菌、粪链球菌等, 均能减少动物的氨气排放量, 净化猪舍内空气, 降低粪尿中氮的含量,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2 配制氮基酸平衡日粮, 实行阶段饲养

3.规模猪场生猪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篇三

关键词:规模猪场;生猪疾病;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12-0035-01

当养猪业的发展模式由原来的散养型逐步向规模化过渡,对于生猪疾病也是由以往的发现疾病然后治疗,转变成了发生疾病前的预防。猪的品种、投入品价格、生猪销售价格、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都能影响一个养猪企业效益的好坏,其中疾病防控是被广大养殖户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1 规模猪场生猪疾病防治难点

1.1 粪便污染

如果猪圈不经常清理,猪的粪便会一直堆积,滋生细菌,生猪的生活环境脏乱差,这些病原菌也可能会导致猪疾病的发生。

1.2 激素喂养

一些养殖户没有养殖知识,对法律法规也没有明确的认识,通常为了让猪长得更快、壮,而进行激素喂养,这会使生猪的免疫力快速下降,从而感染疾病的几率就会升高。

1.3 交叉感染

很多猪是在外地进行销售的,并且很多小猪也是在外地采购的,因此在购买的过程中一定需要注意疾病的检疫。另外,在养殖的过程中还要做到定期消毒。

1.4 用药不当

在为生猪治疗或预防疾病的操作中,一些工作人员由于缺乏对药物的深入了解,常常会在不对的时间进行用药,或者是对药物进行随意搭配,药量也会出现过多或过少的现象,这不仅不能防止疾病,反而会更加伤害生猪的身体健康,损害养殖利益。同时在疾病诊断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从而导致疾病加重。

在生猪给药方式方面也常常出现不恰当的行为。给药方式是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疾病给药的方式肯定是不一样的。目前在治疗的过程中,基本上是采用注射的方法,在注射的过程中应该减少猪的应激反应。

2 防治猪疾病的措施

2.1 养殖场的科学选址

相关法律规定,养殖场要距离居民区、工业用地1 000 m以上,因为首先猪场应该保持良好的环境,其次是生猪如果感染了疾病很可能会传染给人类,所以猪场的地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并实时保持猪场的清洁[1]。

2.2 养殖场四周最好建立围墙

在进行大规模养殖的过程中,最好要搭建院墙,老鼠以及人类都是动物疾病的携带原,所以要限制人员的出入,做好定期消毒检查。

2.3 保持规模小的养殖群

在猪养殖的过程中,很多养殖户没有一定的理论作为依据,在建立养殖场的时候,数量多的一批猪进行统一养殖,这样,一方面因为竞争导致猪生长受到了影响,另一方面,疾病也会传染,因此需要保持较小的规模进行养殖。

2.4 尽量减少养殖场动物的种源

目前,在很多地方都會将猪和其他动物进行混养,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养殖方式,因为畜牧的养殖和水产养殖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占用的空间都是接触路面,所以在引进新动物作为养殖对象的时候,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检验检疫,防止新的病原侵入[2]。

2.5 免疫程序

2.5.1 种猪 种猪生长到3、4月的时候,要在蚊虫出现之前注射乙脑疫苗,2头份/头;每年注射两次口蹄疫、猪瘟疫苗,4头份/头;每年注射3次蓝耳疫苗活苗,4头份/头;细小病毒和伪狂犬疫苗根据情况可以选择性进行。

2.5.2 乳猪 乳猪出生7 d,要注射气喘疫苗,1头份/头;20日龄时注射猪瘟疫苗,2头份/头;28日龄注射蓝耳疫苗,2头份/头;40~45日龄注射口蹄疫苗,1头份/头。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次数,并做好记录。

3 小结

综上所述,生猪养殖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营养的食物,还能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所以,其健康生长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在养殖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疫苗注射,并保证生活环境的干净、卫生,总之要做好全方位的疾病防控。

参考文献:

[1] 罗鹏飞.猪场生猪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分析[J].农技服务,2016(10):115.

4.规模化猪场环境控制 篇四

核心提示消毒工作室各养猪专业户皆知的问题,但是,由于许多养殖户没用应有的化学知识,对猪场中使用的化学消毒剂成分及作用机理无充分认识,导致未正确掌握消毒剂的使用方法,表面上看着消了毒,事实上并没有达到消毒的目的。因此,本文结合化学的专业知识以及浅易的语言对猪场中主要化学消毒剂的成分及作用机理进行分析,以方便养猪专业户,使其对猪场主要化学消毒剂有清楚的认识,从而正确使用化学消毒剂,达到预期消毒效果。

猪场消毒时猪场防疫的一个重要环节,猪场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按用途主要分为三类:

1、5%碘酒和碘甘油,用于猪手术部位和注射部位的消毒。主要成分的化学式:I2,C2H5OH和Iodine Glycerol。本化学消毒剂为混合物,为棕红色的糖浆状液体,有碘的特臭味,可通过加水溶解碘化钾,搅拌后,再加甘油使成为1000ml,搅拌均匀得到。苯化学消毒剂每毫升含主要成分碘10毫克,辅料为:碘化钾、甘油、水。养殖户正确使用方法:当刚生下来的小猪仔剪牙断尾后,在断尾处的手术部位涂上本消毒液防止细菌感染。

2、生石灰,用于猪舍、栏杆和地面的消毒。俗名:石灰化学名:氧化钙(CaO),calciumoxide.分子量:56.08;其外形为白色(或灰色、棕色)无定形,在空气中吸收水和二氧化碳。通常将氧化钙1000克加水350毫升,生成消石灰粉末,可散布于阴湿的地面(猪场大门外)、猪粪粪池周围和水沟处消毒。当猪患腹泻时,在给患腹泻的病猪喂干湿料的同时,让它大量饮用3%的生石灰水,一般两天就可治愈。

3、过氧乙酸,俗称过醋酸,0.1%溶液用于喷洒猪舍、地面、食槽、水槽、环境等消毒。本品是一种强氧化剂,分子式:CH3COOH,英文名称为peroxyacetic acid.分子量为76.05,为无色油强烈刺激性气味,可以喷雾和涂抹,用于带猪消毒、喷在猪身上,不会一起腐蚀和中毒,一般为18%~20%溶液,按比例配成0.1%,先用现配,配制后,应尽快用完,不能过夜。

以上用途不同的三类化学消毒剂有的是对细胞膜的作用导致膜的通透性增加,胞内物质泄漏,呼吸链被破坏等。有的能直接改变、破坏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引起消毒的作用。

通过研究猪场中三种余姚化学消毒剂的有关性质,我相信,借此有利于提高养殖户对化学消毒剂的认识,从而正确使用化学消毒剂,使猪场效益增加。

产房光照水平对母猪和仔猪的影响

产房光照水平我们知道,产房温度需要在仔猪和母猪之间是存在很大区别的,但是光照需要在工作人员和母猪之间有没有区别?BPEX(英国养猪委员会)的知识交流公告牌给出了答案。

我们知道,产房温度需要在仔猪和母猪之间是存在很大区别的,但是光照需要在工作人员和母猪之间有没有区别?

Defra(英国环境食品与乡村事务部)规定,无自然光的密闭式猪舍当中补充照明强度至少要达到40勒克斯,照明时间至少每天8小时。然而,在40勒克斯的照度下,工作人员无法观察到猪只的细节,从而无法实现优秀的产房管理。那么实现工作人员的最佳工作效率需要什么水平的光照,母猪需要什么水平的光照,通过调整光照能不能改善您的生产力? 母猪的需要

研究显示,在非常明亮的、400-500勒克斯、每天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的环境下,仔猪断奶体重要高于照度较低的环境,这是因为高光照使得仔猪的哺乳频率和母猪的泌乳量均有提高。

此外,在干奶母猪和泌乳母猪当中进行的研究显示,与长光照(250勒克斯,每天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的情况相比,短光照(250勒克斯,每天8小时光照,16小时黑暗)情况下母猪体内皮质醇的水平更高,皮质醇可衡量应激水平。

然而,散养的母猪在围产期会寻找黑暗的区域来筑巢和分娩。因此,或许有必要考虑在产房中所有母猪都已分娩之后再增加光照的强度和时间。研究显示,在分娩之后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可促进仔猪哺乳和母猪泌乳,从而提高断奶体重。工作人员的需要

饲养人员需要的照度水平(勒克斯)取决于具体的工作、所需观察的细节,以及具体猪舍的危害和风险情况。一般来说,要求照度最低要达到200勒克斯,平均在250至450勒克斯之间。需要观察的细节越多,照度要求就越高。

为了提高生产力,今天就对你的猪舍照度(勒克斯)进行测量。光照方面的小窍门

安装定时开关:这样可以节省能源,又能节省人工,否则还要有人每天记住开灯关灯。检查猪舍的灯泡,看看能否在不影响光照资源的前提下节省能源。将墙壁刷白以便增加反射。

夏秋季节火碱消毒三注意

夏秋是各种病原微生物生长发育和大量繁殖的时候。在畜禽的饲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圈舍、用具、场地的消毒工作,否则,很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火碱是一种消毒效果很好的药物。其2%至4%的溶液,可杀死繁殖型细菌和病毒;10%的溶液,24小时可杀死结核杆菌;30%的溶液,10分钟可杀死炭疽芽胞。因此,火碱常用于鸡白痢、鸡瘟、鸭瘟、禽霍乱、猪丹毒、猪瘟、牛流感、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口蹄疫等传染病的消毒。一般用2%至4%的溶液消毒畜牧场、肉联厂等地面、畜舍、木制用具、运畜禽车辆等。

其溶液加热后使用,可提高消毒效果。加入10%的食盐,可增强杀灭芽胞的效力。火碱消毒效果虽好,但如果使用不科学,也会出现问题。为此,现将应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一)火碱对皮肤和器官有灼伤作用,不可用作畜体消毒,消毒时应将畜禽赶出舍外。进行消毒操作的人员,要注意防护,以免灼伤。

(二)火碱对纺织品、铝制品有腐蚀作用,此类用品不可用本药消毒。

(三)运输畜禽的汽车、船只用火碱溶液消毒时,消毒后6至12小时,应用清水将消毒液彻底冲洗掉,以免受到腐蚀和损坏。猪场要切实做好猪瘟的净化

猪瘟给我国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据报道我国因该病死亡的猪只占三分之一以上。猪瘟也是引发猪高热病的罪魁祸首之一,猪感染蓝耳病之后往往继发猪瘟感染。规模化猪场为降低猪瘟带来的经济损失,要加强针对猪瘟的防控,切实做好猪瘟净化工作具体建议如下:

1、疫苗防制猪瘟

近年来典型猪瘟已经比较少见,非典型猪瘟呈蔓延和扩散的趋势。长期以来接种疫苗是综合防治猪瘟的有效措施,但是由于各猪场母猪群、仔猪母源抗体水平,免疫程序和免疫剂量等的不同,常导致免疫失败。我国猪瘟疫苗的免疫通常以能防止临床感染为标准,应用这一标准进行免疫,常有部分猪抗体水平达不到防治亚临床感染的水平,这部分猪感染强毒后常引起亚临床感染和持续性感染等,由于病情比较缓和往往容易被忽略,给猪场带来巨大的隐形损失。一旦猪瘟病毒发生毒力返强,不排除有猪瘟爆发的可能。目前针对猪瘟的疫苗有三种:普通细胞苗、高效细胞苗/组织苗,脾淋苗,脾淋苗临床效果较好。

2、抗体水平检测

全面监测猪瘟抗原、抗体水平,猪场可采血样送九鼎养猪服务中心诊断实验室做相关检测。阻断率低于30%说明血清中没有特异性猪瘟抗体,属于易感猪群,一旦接触猪瘟病毒极有可能感染发病;阻断率介于30%-40%之间判为可疑病例,需要过段时间采血重新测定;猪瘟抗体阻断率大于40%判为阳性,说明有血清中特异的猪瘟抗体;猪瘟抗体阻断率大于50%判定为免疫合格,说明血清中特异性猪瘟抗体水平可以有效抵抗猪瘟病毒感染。猪场要完全控制猪瘟,就需要不断淘汰猪瘟阳性猪,这样猪场才能逐步净化,得到控制。

3、猪瘟净化具体方案

①种公猪、后备母猪检测方案

种公猪和后备母猪是整个猪场生产线的源头,其健康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猪场猪群的健康状况。因此种公猪和后备母猪的猪瘟净化是猪场猪瘟净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针对种公猪和后备母猪要求全群检测猪瘟抗原,抗原全阴性者判定为合格,阳性者表示感染猪瘟建议淘汰。另外全群检测猪瘟抗体,免疫不合格者补免猪瘟疫苗6-8周后采血重新测,仍然为阴性无抗体反应猪,建议淘汰。理想的免疫状态是抗体阳性率100%,合格率90%。

②怀孕母猪检测方案

如果说后备母猪是猪场的后备生产力,那么怀孕母猪就是猪场的直接生产力,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所产仔猪的健康与否。因此我们建议怀孕母猪全群检测猪瘟抗原,要求抗原检测全阴性,阳性者坚决淘汰,否则产出持续性感染猪,潜在的损失更大。怀孕早期猪瘟抗体检测不合格者,可以补免苗,怀孕后期不建议补免疫苗,可以在小猪出生时施行超前免疫。

③仔猪检测方案

仔猪随机采样30头,通常30头样本数可以很好代表整个仔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是否全群补免疫苗,确定最佳免疫时间。

养猪场要有效防控猪瘟,除要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动物保健提高猪只自身抵抗力外,还要对猪群抗体水平实行定期监控,保证猪群有较高抗体水平,有足够的免疫力抵抗猪瘟。九鼎集团养猪服务中心可以每季度为您的猪群定期检测,提供针对性免疫指导,做到真正的未雨绸缪。

天气骤变,养猪人做好准备

核心提示:

中央气象台17日06时发布天气预报称,未来三天,西南、江汉、江淮地区多阴雨天气,北方地区将受冷空气影响,局部地区降温达8℃,请养猪人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中央气象台17日06时发布天气预报称,未来三天,西南、江汉、江淮地区多阴雨天气,北方地区将受冷空气影响,局部地区降温达8℃。

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未来三天,新疆北部和西部、青藏高原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大部、黄淮大部、江淮、江汉、华南大部、江南大部以及西南地区大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西藏南部、云南西部、陕西东南部、四川东部、重庆北部、河南西部、湖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或者暴雨,上述部分地区伴有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17日,受弱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4~6度的降温,同时伴有4~5级偏北或者偏南风。17日起,另一股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开始影响新疆、西北地区、内蒙古大部、华北、东北地区,上述部分地区将依次有4~8度的降温,同时伴有4~6级偏北或者偏南风。

有阴雨天气的地区注意猪舍防雨、防潮、保温工作,同时注意饲料的储藏,预防霉变。有暴雨天气的地区重点检查猪舍防雨措施及调整运输的计划,保温同时注意通风除湿。

出现降温和大风天气的地区重点做好保温工作,尤其是东北地区,基本上已接近冬季。近期气候多变,着重预防仔猪腹泻和中大猪感冒,主要是猪舍的防寒保暖工作要做好。

如何进行猪场湿度的控制?

首先要明确,潮湿不等于湿度,因为湿度只代表空气中水的含量,而潮湿除了空气外,更多的是地面和墙壁。

在所有的环境因素中,有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密度等,一直没有人把潮湿列入,所以一般不被人们重视。

就因为不被重视,才会出现许多不该出现的问题。如果你遇到夏季产房仔猪腹泻不止,你可以从潮湿上考虑;如果遇到新转入猪群腹泻或其它不适,也可以从潮湿上考虑。

一、潮湿引发疾病的原因

潮湿为什么会引发疾病,主要还是和温度有关系。

比如夏季哺乳舍仔猪容易腹泻,往往是因为猪舍潮湿,这个潮湿不但是空气潮湿,更严重的是地面潮湿和保温箱内潮湿。地面潮湿,则在干燥过程中,需要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首先变化的就是距地面只有25-30cm的网床,而这正是仔猪躺卧和活动的地方;如果保温箱内潮湿,则直接影响与之相接触的仔猪;这样,看似空气中温度不低,但仔猪所感受的有效温度则不足,因温度不适造成仔猪消化机能降低,消化道抗病力减弱,从而引发疾病。

如果猪由干燥环境进入潮湿环境,也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应,这一现象常出现在猪的转群过程中。因为现在多是全进全出饲养模式,每次猪转走后,都要经过彻底的清理消毒,如果猪群周转比较紧,往往出现猪舍尚未干燥时就需要将猪转入,尽管网床干了,但地面墙壁仍没有干燥;温度不足时,猪会受冷,温度高时,又会出现湿度过大;再加上转群其它的应激,猪群发病的可能性非常大。

二、潮湿的产生

谁都知道潮湿的产生是水,夏季产房潮湿,往往与天热时母猪玩水有关,也与饲养员为降温冲洗地面过频有关。因高温问题一直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使产房一直处于潮湿环境中。冬季产房湿度大,往往是由于封闭过严,舍内水汽无法排出,遇到较冷的墙壁和屋顶,再次结成水流到地面,这样循环往复,使舍内一直处于潮湿状态;这种现象在寒冷地区经常出现。

空猪舍潮湿,是因为冲洗消毒的缘故;许多人重视消毒,在冲洗干净后一次又一次消毒,使猪舍无法干燥;如果猪舍急用,只能进入潮湿的环境中了。

三、潮湿的控制

解决潮湿问题的办法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1、加大通风:只有通风才可以把舍内水汽排出,通风是最好的办法;但如何通风,则根据不同猪舍的条件采取相应措施,以下是几种加大通风的措施:

(1)抬高产床:使仔猪远离潮湿的地面,潮湿的影响会小得多;

(2)增大窗户面积:使舍内与舍外通风量增加;

(3)加开地窗:相对于上面窗户通风,地窗效果更明显,因为通过地窗的风直接吹到地面,更容易使水分蒸发;

(4)使用风扇:风扇可使空气流动加强;这一办法在空舍使用时效果非常好,我们曾在保育舍无法干燥时,使用大风扇昼夜吹风,很快使保育舍变干燥;

2、有节制用水:在对潮湿敏感的猪舍(如产房、保育前阶段),应控制用水,特别是尽可能减少地面积水。

3、地面铺撒生石灰:舍内地面铺撒生石灰,可利用生石灰的吸湿特性,使舍内局部空气变干燥;另外,生石灰还有消毒功能。有人提出生石灰吸湿时会散放热量,会使舍内温度升高;本人认为不必考虑,因为第一生石灰吸湿时散发的热量很少,对舍内温度影响不大,同时相对于高湿的危害,即使舍温略有升高也还是利大于弊。

4、烤干铺板:在舍内大环境不易控制的情况下,单纯给仔猪提供局部小气候也有不错的效果,方法是经常将仔猪铺设的木垫板用火炉烤干,或者给出生前几天的小猪铺干燥的布或地毯等物,这样使小猪避免在潮湿的铺板上躺卧,对预防小猪腹泻也有一定效果。

5、低温水管:低温水管也有吸潮的功能,如果低于20℃的水管通过潮湿的猪舍,舍内的水蒸汽会变为水珠,从水管上流下; 如果舍内多设几趟水管,同时设置排水设施,也会使舍内湿度降低。

6、其它:降湿的方法还有很多,舍内升火炉可以降湿,舍内用空调可以降湿,舍内加大通风量也可以降湿,控制冲洗地面次数和防止水管漏水也可以降低湿度等,猪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

上面只是介绍了降低湿度的办法,但办法能否落实到位变成效果,则需要手段;一个猪场的措施值得借鉴:他们只是明确了,如果在产房发现不该有水的地方有水,要处以罚款;这个看似不合情理的措施却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这样,水管漏水时,饲养员会主动去维修;他们自行改变了母猪饮水器的方向(饮水器侧向,舌头向下,溅水距离明显缩短);不再冲圈,产床下脏时多用刮板清理;发现有积水,会马上用拖布擦干。做到这样,产房怎么还会潮湿呢?

所以我认为,道理很重要,方法更重要,而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执行;消除职工的惰性,是解决猪场问题最好的方法。

猪场应用热应激表

把温度和相对湿度结合起来计算热应激指数(HSI),根据热应激指数将温、湿度范围划分成三个区:警戒区、危险区和紧急区。

由于不同动物以及人类对温度和湿度的耐受能力各不相同,因此本热应激表只适用于猪。

比如,与猪相对湿度下可耐受的温度要高得多。猪没有汗腺。随着温度升高,环境与动物体表的温差缩小,这时候必须通过蒸发方式才能有效散热。

猪的热应激表

热应激指数分区

下面针对各区的热应激指数列出了推荐的管理措施。警戒区

准备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加强通风;打开冷风扇(如果有的话); 观察动物的行为,看有没有应激的征兆,如:喘气或张开口腔;保证充足的饮水。危险区

向动物身上撒水或喷雾(这一过程中应保证足够的通风);打开蒸发式散热板,开启隧道式通风(如果有的话);可能的话,向动物吹风,风速为4.5~5.4公里/小时;定期冲水;密切观察动物的状况。紧急区

避免猪只运输;除采取上述针对危险区的措施之外,最热的时间段还应停止供料;在光照可调的猪舍里,还要降低光照以便降低猪群活动,从而降低体热。

夏季养猪外降温与内降温效果比较

外降温是降低猪体环境的温度,内降温是降低猪体的温度;相比二者效果,内降温的效果比外降温要好。

原因是因为内降温可以使体内多余的热量释放出去。对猪来说,内降温的办法有两个:一是通过采食或饮水,降温的饲料和饮水变成高温的粪尿,会带走大量热量;让猪多喝水除了降低水温外,还要注意夏季饲料中的食盐浓度要加大。二是通过吸进干燥的空气,变成湿润的空气,通过体内水分蒸发带走体热,这一点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吸入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浓度差,如果吸入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浓度一样,那就没有降温的作用;而如果二者浓度差很大,那降温效果就会很好;保证让猪吸进干燥的空气是内降温的重要条件,所以我们经常会遇到气温很高到但湿度小时,母猪不会热死;而气温并不是很高,但湿度很大时母猪会热死;主要的原因是降温不起作用的缘故。

畜牧场消毒中常见的误区

一、消毒不彻底

一般情况下畜牧场的消毒方法有3种,即带畜(喷雾)消毒、饮水消毒和环境消毒。这3种消毒方法可分别切断不同病源的传播途径,相互不能代替。

带畜消毒:可杀灭空气中、畜体表面、地面及屋顶墙壁等处的病原体,对预防呼吸道疾病及控制飞沫、气流传播疾病有重要意义,还具有降低舍内氨气浓度和防暑降温的作用;常见的误区是根据畜体或设备的表面是否可见消毒液判定消毒操作的成败,而不是根据雾滴在舍内的悬浮时间,所选择消毒药杀灭病毒、细菌的有效时间来判定。

饮水消毒:可杀灭畜禽饮用水中的病原体并净化肠道,对预防消化道病有积极意义;常见误区是为了保证畜群没有腹泻,持续饮用消毒药,对消毒药饮水时的酸碱度很好的关注,以致于伤害到动物体内正常的微生物群。一般情况下,偏酸性环境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及饲料的消化吸收有积极作用。

环境消毒:包括对畜牧场地面、门口过道及运输车等的消毒;常见的误区是不能正确地更换消毒药,出现酸碱中和的问题;冬季时伺未能考虑环境温度对消毒药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而随意更换消毒药。

二、消毒液选择不当

选择消毒药时不是针对畜牧场面临问题的目标病原,而是过多地考虑成本因素,选择一些炒作概念、同药异名、价格低廉的消毒药。

三、忽视了影响消毒的因素

选择消毒药时未考虑消毒药对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有机物污染程度的要求,在寒冷的冬季选择了低温下无或很低消毒作用的火碱,在干燥、低温条件下使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等错误做法,不可能获得消毒效果的。

温度:一般情况下,消毒液温度高,消毒效果可加大。实验证明,消毒液温度每提高10 ~12 摄氏度。杀菌效力增加1倍。另外,在熏蒸消毒时,需将舍温提高到20摄氏度以上,才有较好的效果,否则效果不佳。

湿度:很多消毒措施(气体消毒)对湿度的要求较高,如熏蒸消毒时需将舍内湿度提高到60 %~70 %,才有效果;生石灰单独用于消毒是无效的,需洒上水或制成石灰乳等。

污物或残料:灰尘、残料(如蛋白质)等都会影响消毒效果,尤其在进雏前消毒育雏用具时,一定要先清洗再消毒,不能清洗消毒一步完成,否则污物或残料会严重影响消毒效果,使消毒不彻底。

四、消毒液的浓度和剂量不准确

消毒液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浓度过高一是浪费,二会腐蚀设备,三还可能对畜群造成危害。另外,有些消毒药浓度过高反而会使消毒效果下降。消毒液用量方面,在喷雾消毒时按每立方米空间30毫升为宜,太大会导致舍内过湿,用量小又达不到消毒效果。猪场夏季降温容易忽视的细节问题

夏季高温对养猪的危害是相当大的,公猪精液质量变差,母猪死胎和弱仔数量增多,仔猪断奶体重降低等,都会使养猪者遭受非常大的损失;上面的危害每一个养猪人都明白,但在生产中却容易忽视一些细节问题,使得采用的一些措施效果不理想。本文就生产中容易忽视的细节问题进行讨论。

1、水流速度与温度

猪在高温时对水的需要量大,但猪又有一个懒惰的毛病,所以,猪必须在每次饮水时喝进足够多的水。比如一头哺乳母猪每天要消耗30~50升水,要在短时间内喝进这样多的水,就应该保持每分钟1.5~2.0升的水流速度,否则会出现饮水量不足。提高水流速度的办法,除了使用优质的饮水器外,还要考虑水的压力;如果供水系统的水压不足,可考虑在温度高的时间段内使用加压泵,以确保母猪能喝进足够的水。

另外,水的温度对母猪的降温也有很大影响,低温的水可以降低消化道的温度,可以促使猪喝进更多的水。保证在高温时段供应凉水对猪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上水管道在进入猪舍前一般都在地面下,一般温度都不高,但由于舍内气温高,如果水不流动,温度会很快上升。保持水低温的办法有两个选择,一是水管用隔热材料包裹,二是经常保持水的流动;水源充足的猪场可选择后者,水源不充足的猪场可考虑前者,最简单的办法是在水管外面再套一层塑料管,这样的投资既少,也容易操作。

2、小猪保温箱的作用

小猪保温箱对于哺乳仔猪成活率的提高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在高温季节,保温箱的作用到底多大,却是需要考虑的;如果注意观察,夏季有许多小猪并不在保温箱中,而是不论白天还是夜间都在保温箱外躺卧,保温箱成了摆设;但保温箱的存在,却成了影响舍内通风的屏障,对怕热的母猪十分不利。另外,由于小猪不进保温箱,而保温箱却同样占据着相当大的面积,使箱外的区域变小,经常出现母猪压小猪的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在高温季节,把保温箱撤掉,仅留下铺板,或者在靠近栏杆角上设一个挡风的装置,小猪在这样的区域远胜于保温箱中,既节省了网床面积,也解决了小猪保温的问题。(高温季节的夜间,舍内温度也能达到25℃左右,再加上铺板的保温功能,完全可以使小猪处于合适的温度区域。)

3、风扇的使用

我们都知道风速对猪体散热的效果是相当不错的,效果好的前题是风必须吹到猪身上;我们经常看到给猪使用了风扇,但猪仍然大口喘气,原因是风并没有吹到猪身上;这种情况在使用吊扇时经常遇到,特别是定位栏内的哺乳母猪,除非一头母猪上方安装一台吊扇,几头母猪共用一台吊扇的效果是相当差的。考虑到产房中小猪怕冷,哺乳母猪的风扇最好是固定位置,既能吹到母猪,但还不能吹到仔猪。

温度特别高的时段,风扇对公猪的降温效果是很差的,因为公猪睾丸需要的温度比身体要低2℃~3℃,也就是说猪体尚能承受的温度,睾丸内的精子已经承受不了,所以经常会看到公猪一切正常,但采出的精子活力很差;所以,温度高的时间,公猪采用风扇降温的效果是很差的,必须考虑降低环境温度,或者局部降低睾丸温度的办法。

对怀孕母猪,特别是位于定位栏的母猪,因为密度太大,猪体周围自然会形成一个高温区域,所以我们会观察到中午给定位栏母猪水洗时会出现热气腾腾的场面,也就是说猪体周围的温度要远高于猪舍平均温度,这时使用风扇将猪体周围的热气带走,对猪的降温效果是非常好的;在猪舍一端安装一台大风扇,在另一端开设进风口,使舍内形成穿堂风,如果再结合滴水降温,对怀孕母猪的降温效果非常好。

4、外降温与内降温

外降温是降低猪体环境的温度,内降温是降低猪体的温度;相比二者效果,内降温的效果比外降温要好,原因是因为内降温可以使体内多余的热量释放出去。对猪来说,内降温的办法有两个,一是通过采食或饮水,低温的饲料和饮水变成高温的粪尿,会带走大量热量;让猪多喝水除了降低水温外,还要注意夏季饲料中的食盐浓度要加大。内降温的第二个办法是通过吸进干燥的空气,变成湿润的空气,通过体内水分蒸发带走体热,这一点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吸入与呼出气体中水蒸汽的浓度差,如果吸入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汽浓度一样,那就没有降温作用;而如果二者浓度差很大,那降温效果就会很好;保证让猪吸进干燥的空气是内降温的重要条件,所以我们经常会遇到气温很高但湿度小时,母猪不会热死;而气温并不是很高,但湿度很大时母猪会热死;最主要的原因是内降温不起作用的缘故。

5、水降温带来的潮湿

前面说了内降温时需要干燥的空气,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矛盾,因为给猪降温经常会使用水;我认为,干燥的环境更胜于大量的用水。针对不同的猪舍,所采用的措施也是有区别的,在哺乳猪舍,不论气温多高,都尽量不使用水降温,特别是地面冲洗;因为地面冲洗会暂时降低猪舍温度,但因为湿度大而降低猪内降温的效果却是长时间的,因为水不会很快蒸发掉,猪舍就会长时间保持高湿度状态;另外,哺乳仔猪是最怕潮湿的,潮湿会增大仔猪腹泻发生的可能。

采用水降温时,要避开哺乳猪舍和保育猪舍;在其他猪舍使用时,最好结合通风降温,因为水降温是水分蒸发时吸走了空气中的热量,通风可以将舍内产生的水蒸汽带走,这样会增加水分蒸发的数量,降温效果更好。

夏季猪场消灭蚊蝇措施

蚊子和苍蝇虽不属于寄生虫病的范围,但它们所造成的危害比任何一种寄生虫病都严重,所以也把它们按寄生虫对待:蚊子是乙脑和附红细胞体的主要传播媒介,而苍蝇则是消化道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蚊蝇控制不住,疾病发生不断。

猪场苍蝇和蚊子的数量日益增多,如何有效解决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成为许多猪场老板感觉头痛的一件大事,尽管采取了一些方法和措施,但大多无济于事,收效甚微。以下介绍一些猪场有效解决苍蝇和蚊子的具体办法,供猪场老板参考:

一、苍蝇的消灭

消灭苍蝇的办法很多,通常的办法是在猪舍内喷洒驱蝇或者杀蝇的药物,但仅这些办法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苍蝇问题。要想完全彻底的根除苍蝇,一定要消除苍蝇的生产和繁殖场所。只有采取多种办法相结合,才能有效控制苍蝇的滋生与危害。

1、猪场联合起来,同时进行灭蝇。

2、饲料中添加有效药物

蝇诺亭是一种高效抑制和杀灭蝇蛆幼虫的预混剂,其主要成分是环丙氨嗪,一种高效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它对双翅目昆虫幼虫体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尤其对在粪便中繁殖的几种常见的苍蝇幼虫,有很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用于控制动物圈舍内蝇蛆幼虫的繁殖,杀灭粪池内蝇蛆。在蝇害期间每吨配合饲料中添加蝇诺亭1000克,可以使苍蝇在成虫以前被消灭,这一办法在很多猪场都有很好效果。

3、解决苍蝇繁殖场所

粪便是苍蝇的主要繁殖场所,猪场应每天将产出的粪便收集到化粪池或者专用储粪坑,定期用塑料布密封发酵,靠密封将苍蝇虫卵或幼虫闷死在塑料布中。注意用塑料布盖时,必须盖严,如果塑料布有洞,需要用土或其他东西堵严,不能有漏气的地方。

4、切实搞好猪舍内环境卫生

栏舍内猪的粪便和撒落的饲料仍是苍蝇繁殖的重要场所,舍内的环境卫生同样重要,且每天必须坚持做好,定期检查猪舍撒料现象,并且及时的彻底清理解决,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苍蝇的数量。

二、蚊虫的防护与消灭

1、阻挡隔离

在窗户上钉窗纱,可以有效阻挡蚊子的进入,但由于窗纱比较密集,会严重影响舍内外通风,如果采用大蚊帐,将整个猪舍包起来,内外通气范围加大,通风效果要好得多这一办法在小型猪场比较实用,如果在舍内装上机械通风设施,这个措施就比较实用。

2、灭蚊设备

在猪舍内外设置多个灭蚊灯具,也可把蚊子吸引进来并通过药物杀死。一些猪场采用蚊香驱蚊也是切实可行的好办法。

3、药物灭虫

在蚊子产卵繁殖的场所投放杀虫药物,也是控制蚊虫的有效办法。死水是蚊子产虫卵的重要场所,只要每周对猪场内有死水的地方,如排水沟、积存的雨水等处放置杀虫药,蚊子的虫卵大部分在成虫前就会被杀死,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猪舍内的蚊子数量。

4、环境卫生

猪场内外环境卫生相当重要,污物堆放场所和杂草往往是蚊子栖息最多的地方,清除猪场周边和猪场里面的杂草,蚊子也就没有了藏身的地方,经常性的消除各种杂草,集中处理污物,会使蚊子无处藏身,也是减少蚊子的有效办法。

5.规模化猪场环境控制 篇五

把温度和相对湿度结合起来计算热应激指数(HSI),根据热应激指数将温、湿度范围划分成三个区:警戒区、危险区和紧急区。

由于不同动物以及人类对温度和湿度的耐受能力各不相同,因此本热应激表只适用于猪。

比如,与猪相对湿度下可耐受的温度要高得多。猪没有汗腺。随着温度升高,环境与动物体表的温差缩小,这时候必须通过蒸发方式才能有效散热。

猪的热应激表

热应激指数分区

下面针对各区的热应激指数列出了推荐的管理措施。警戒区

准备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加强通风;打开冷风扇(如果有的话); 观察动物的行为,看有没有应激的征兆,如:喘气或张开口腔;保证充足的饮水。危险区

向动物身上撒水或喷雾(这一过程中应保证足够的通风);打开蒸发式散热板,开启隧道式通风(如果有的话);可能的话,向动物吹风,风速为4.5~5.4公里/小时;定期冲水;密切观察动物的状况。紧急区

避免猪只运输;除采取上述针对危险区的措施之外,最热的时间段还应停止供料;在光照可调的猪舍里,还要降低光照以便降低猪群活动,从而降低体热。

夏季养猪外降温与内降温效果比较

外降温是降低猪体环境的温度,内降温是降低猪体的温度;相比二者效果,内降温的效果比外降温要好。

原因是因为内降温可以使体内多余的热量释放出去。对猪来说,内降温的办法有两个:一是通过采食或饮水,降温的饲料和饮水变成高温的粪尿,会带走大量热量;让猪多喝水除了降低水温外,还要注意夏季饲料中的食盐浓度要加大。二是通过吸进干燥的空气,变成湿润的空气,通过体内水分蒸发带走体热,这一点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吸入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浓度差,如果吸入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浓度一样,那就没有降温的作用;而如果二者浓度差很大,那降温效果就会很好;保证让猪吸进干燥的空气是内降温的重要条件,所以我们经常会遇到气温很高到但湿度小时,母猪不会热死;而气温并不是很高,但湿度很大时母猪会热死;主要的原因是降温不起作用的缘故。

畜牧场消毒中常见的误区

一、消毒不彻底

一般情况下畜牧场的消毒方法有3种,即带畜(喷雾)消毒、饮水消毒和环境消毒。这3种消毒方法可分别切断不同病源的传播途径,相互不能代替。

带畜消毒:可杀灭空气中、畜体表面、地面及屋顶墙壁等处的病原体,对预防呼吸道疾病及控制飞沫、气流传播疾病有重要意义,还具有降低舍内氨气浓度和防暑降温的作用;常见的误区是根据畜体或设备的表面是否可见消毒液判定消毒操作的成败,而不是根据雾滴在舍内的悬浮时间,所选择消毒药杀灭病毒、细菌的有效时间来判定。

饮水消毒:可杀灭畜禽饮用水中的病原体并净化肠道,对预防消化道病有积极意义;常见误区是为了保证畜群没有腹泻,持续饮用消毒药,对消毒药饮水时的酸碱度很好的关注,以致于伤害到动物体内正常的微生物群。一般情况下,偏酸性环境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及饲料的消化吸收有积极作用。

环境消毒:包括对畜牧场地面、门口过道及运输车等的消毒;常见的误区是不能正确地更换消毒药,出现酸碱中和的问题;冬季时伺未能考虑环境温度对消毒药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而随意更换消毒药。

二、消毒液选择不当

选择消毒药时不是针对畜牧场面临问题的目标病原,而是过多地考虑成本因素,选择一些炒作概念、同药异名、价格低廉的消毒药。

三、忽视了影响消毒的因素

选择消毒药时未考虑消毒药对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有机物污染程度的要求,在寒冷的冬季选择了低温下无或很低消毒作用的火碱,在干燥、低温条件下使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等错误做法,不可能获得消毒效果的。

温度:一般情况下,消毒液温度高,消毒效果可加大。实验证明,消毒液温度每提高10 ~12 摄氏度。杀菌效力增加1倍。另外,在熏蒸消毒时,需将舍温提高到20摄氏度以上,才有较好的效果,否则效果不佳。

湿度:很多消毒措施(气体消毒)对湿度的要求较高,如熏蒸消毒时需将舍内湿度提高到60 %~70 %,才有效果;生石灰单独用于消毒是无效的,需洒上水或制成石灰乳等。

污物或残料:灰尘、残料(如蛋白质)等都会影响消毒效果,尤其在进雏前消毒育雏用具时,一定要先清洗再消毒,不能清洗消毒一步完成,否则污物或残料会严重影响消毒效果,使消毒不彻底。

四、消毒液的浓度和剂量不准确

消毒液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浓度过高一是浪费,二会腐蚀设备,三还可能对畜群造成危害。另外,有些消毒药浓度过高反而会使消毒效果下降。消毒液用量方面,在喷雾消毒时按每立方米空间30毫升为宜,太大会导致舍内过湿,用量小又达不到消毒效果。

养殖户使用石灰消毒的误区

养猪专业户都知道,石灰价格低廉,容易购买,而且没有不良气味,具有消毒力强的特点,是无污染的消毒药。但是我们发现,有不少养猪户由于使用方法不当,没有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下面我们就和您说一说猪场石灰消毒中应该避免哪些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有的专业户为了图省事,一次购进许多生石灰,一次用不完,以后继续作消毒用。

生石灰的化学名称叫做氧化钙,加入水后就生成疏松的熟石灰,也叫做氢氧化钙,只有这种离解出的氢氧根离子才具有杀菌作用。如果熟石灰放时间久了,就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起化学反应,生成了没有氢氧根离子的碳酸钙,这样就完全丧失了杀菌消毒的作用。因此用石灰作消毒药物时,应该现买现用,剩余的以后就不能再作消毒药用了。

第二个误区是:有的专业户在圈舍入口处不设置消毒室,而是撒上一层熟石灰,让进出的人员践踏而过。

事实上,如果是撒上一层新鲜的熟石灰,进出人员践踏上后,会起到一定的消毒效果。但是有许多养猪专业户不经常换新鲜的熟石灰,再加上衣服、工具等不消毒,仍然会把病菌、病毒带入厩舍内。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厩舍入口处设置消毒室、消毒池,池内放上消毒药物,并且要经常更换。进出入人员要换鞋、换衣、洗手、使用的工具也要经常消毒。

第三个误区是:有的专业户将熟石灰粉直接撒在厩舍内的地面上。

在猪厩舍的地面上撒上一层熟石灰粉,很容易将猪的跨爪及皮肤灼伤,猪吃了落在地上的食物后,也容易灼伤口腔及消化道。另外在撒石灰粉时会造成石灰粉尘大量飞扬,使猪吸入呼吸道内,引起咳嗽。打喷嚏等症状。正确的方法是:等到厩舍内的猪出栏以后,再把墙壁和地面清理干净。方法是:用新买的生石灰加水配制成20%的石灰乳,涂刷猪舍的墙壁或地面,特别是墙角、缝隙,一定要涂刷到,不留死角。这样既可以消毒灭菌,又可以覆盖被污染的墙壁,而且还达到了美观的作用。

规律的消毒程序让消毒不只是心理安慰

编者按:

猪场消毒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凡是猪场,都知道消毒这么回事,但是有些猪场消毒不那么规律,这就给病原体钻了空子,造成猪场的生产不稳定,猪场平时一定要规律消毒,有猪生病就要彻底消毒。消毒之前一定要彻底打扫卫生,否则消毒就变成心理安慰不起作用。

1、进场消毒

(1)在大门入口处设消毒池,消毒药物用2%烧碱,消毒对象主要是车辆的轮胎。注意:车身消毒最易忽视。

(2)进入场区的消毒:在猪场正门的出入口处,要建消毒房,内设6根紫外线灯管(四个墙角各安装一个,房顶吊两个)。消毒盆和消毒池。进场人员必须在此换鞋、更衣。要用紫外线灯照射15分钟,之后在消毒盆内用来苏地消毒液洗手,然后再从盛有5%苛性钠溶液的消毒池中越过进入。

(3)参观人员和领导:参观人员和领导在进入生产区之前,必须经过在消毒间用紫外灯消毒15分钟,或更换工作衣、帽,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淋浴换衣,并按指定的路线参观。

2、猪舍消毒

根据猪场生产特点必须对各类猪舍实行“全进全出”的消毒方法。即每批猪转出后至下批猪转入该舍前,应将前批猪留下的粪尿、剩料、饮水、污物等,全部清理干净或者添加些新鲜垫料与猪儿乐益生菌发酵好垫料迎接下批猪的到来,没有用发酵床的养猪场可以随后用清水彻底冲洗地面、猪床、走道、饲槽、围栏、用具、下水道等处,待晾干后再用高压消毒机用2%苛性钠溶液进行严格冲洗,5天后方可转进下批猪只。

对受污染特别严重的猪舍,用高压水彻底冲洗顶棚、墙壁、地面及栏架,直到洗涤液透明清澈为止,然后按其容积14g/m3高锰酸钾和28ml福尔马林混合,进行密闭熏蒸36-48小时。

3、场区的消毒

整个场区每半个月要用2%-3%的苛性钠溶液或者大蒜汁和白醋喷洒消毒一次,不留死角;各栋舍内走道每5—7天用3%苛性钠溶液喷洒消毒一次。必要时可增加消毒次数或用1:800的消毒威或者百部溶液带猪消毒。

4、饲养管理用具消毒

饲槽及其他用具需每天洗刷,定期用0.1%新洁尔灭消毒,或饮水用1:2000消毒威消毒。

5、走廊过道及运动场消毒

定期用2%烧碱或1:300消毒威或菌毒灭消毒。

6、猪体消毒

用0.1%新洁尔灭或者猪儿乐,2%-3%来苏尔或0.5%过氧乙酸或1:2000消毒威等进行喷雾消毒。

7、产房消毒

地面和设施用水冲洗干净,干燥后用福尔马林熏蒸2小时,再用烧碱或菌毒灭等消毒一次,事毕,用干净水冲去残药,最后用10%石灰乳刷地面和墙壁。母猪进入产房前全身洗刷干净,再用0.1%新洁尔灭消毒全身后进入产房。母猪分娩前用0.1%高锰酸钾消毒乳房和阴部,分娩完毕,再用消毒药抹拭乳房、阴部和后躯,清理胎衣和产房。

看好猪场的大门减少疾病传播

编者按:

猪场大门不仅关乎财产安全,与疾病的传播更是密不可分,多种情况下疾病是从大门进入猪场的,因此我们从以下几点来做,看好猪场的大门,把能杜绝的传染途径切断。

1、外来人员来场办事、探亲访友等,一律不准进入生产猪舍。

2、谢绝参观和串户。确需进猪舍的,必须在消毒房内经更衣、换鞋洗手、消毒后方能进入。

3、外来车辆一律不准进场;饲养员的自行车也应放在门口存车处,不准进生产区。

4、已出场的猪不准拉回。

5、猪场从外引入的种猪,要先在隔离舍中饲养。观察一个月以上,确认健康并经过预防注射后方能转入生产区。

6、饲养员不准出场,确需出场者要经过严格消毒。更衣后方能回场内。

对于猪场要保持安静的深刻体会

猪场一定要保持安静才有利于猪的生长,对于这一点,我也是不久前才深刻体会到的。那段时间猪场旁边有耕田机耕地的时候,猪受惊吵闹不睡觉,生长明显变慢。

后来我仔细观察发现,猪吃饱后睡下以后,如果有人经过猪栏或者附近有刺耳的声音发出,就会将猪惊醒,惊醒后的猪变得兴奋(一兴奋就满圈跑,发出密集的“唿唿”声),其后要经过一个多小时,才会再次进入睡眠。

猪生长就象人一样,大部分都是在睡眠中进行的。中大猪按一头一天长一斤半多肉,一天一般睡16小时以上,合一小时长一两肉吧。就相当于被吵闹一下,一头猪少一两肉,一个一百头的圈,在睡眠时被惊吓一下,呵呵,损失多少,自己算吧。特别是有病猪需要打针的时候,病猪的惊叫声最容易吓到其他的猪让它们兴奋的。合理安排打针的时间,也是个学问呀。

当有事情要进入猪圈时,动作一定要轻、慢,先让某些猪看见你,适应你的存在,再慢慢的去做事情,切忌动作快,你动作一快,猪群就很容易兴奋。一兴奋少睡觉不说,还消耗吃下的饲料能量。一天两天没什么,几个月下来,相当于每头猪至少浪费了好几十斤饲料呀。

既增加收入又环保的猪粪解决方法

猪粪对于一些养猪大户来说,已经成了很头痛的事情,有的还被环保局找去谈话要求整改。猪粪污染在偏僻的地方也许不那么严重,但在一些很注重环保的地方,猪粪处理不当是个很麻烦的事情。

我在这里是想告诉大家,如何利用猪粪增加养猪收入,同时解决环保问题。出售也许是最简单的办法(出售给种植户)。如果你将一吨猪粪(干)用来养殖蚯蚓,可以养20公斤左右的蚯蚓。按2.5元一斤算,价值在100元左右(市场上蚯蚓的价格要比这个价格高很多),还可以得到蚯蚓粪700多公斤,算100元一吨,你也有70元的收入。

本文作者的其他文章:利用菌康做饲料。如果想进一步与本文作者取得联系,请进这里。编辑点评

感谢网友“浪漫春风”对我们提供的信息。用猪粪养殖蚯蚓也许很多人都想到了,只是由于工作量增大或者蚯蚓本身的销路不好找而搁置,无论如何这也算是有效利用养猪副产品增加收入的一种方法。其他网友对猪粪的处置五花八门,请来这里说一说你对猪粪是如何处理的,有没有增加你的收入。

对养猪“养”字的思考

词典中喂的字义是给动物吃东西,养的字义是抚育,供给生活用品,生育,教育和培训,使身心得到滋润和休息,保护给补。饲养的字义是对动物的喂养和照料。能听懂看懂汉字的肯定知道养和喂是两种不同境界,那喂猪和养猪就不是一个意思了。

中国人爱说无猪不成家,同样来源于家字。放眼当前很多跟猪打交道的人,他们不是在养猪而是还处于喂猪阶段。真正赚钱的猪是养出来的,而不是喂出来的。

有人曾生动形象描绘中国解放初期的喂猪状况是:一根绳,满地跑,土墙圈,粪水澡,冬天雪,夏天浇,喂头猪,一年高,这就是喂猪阶段的真实写照。

虽然经历了一九五九年毛泽东同志《关于养猪业发展一封信》,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实施菜蓝子工程,再到九十年代涌现出一大批养殖专业户和养殖场,生猪生产快速提高。现在有少数人已经达到了:铁饭碗,钢丝床,小包间,保温墙,自来水,全价粮的养猪境界,但目前还有许许多多人仍处于喂猪阶段。

先看看猪住的环境:母猪舍地面过分粗糙或光滑、猪舍低矮阴暗潮湿终年不见阳光、猪舍房顶薄冬不保暖夏不降温、种猪坐水牢更无运动场、饮水不足水压不足饮水管过细或堵塞,如果咱人那天在猪舍呆半个小时,保证你比兔子还溜得快。

再看看猪吃的如何?再看猪遭的啥罪?许多人恨不得一夜间把世界上所有的疫苗都打在猪身上,随便找头母猪摸摸耳根背后,巴掌大的地方处处是针眼是硬块,还有不少断掉的针头在皮肉里。越是免疫猪的抵抗力越低,据说二00八年国内的猪瘟发病率比二00七年上升30%以上。至于山寨版的脾淋苗再加所谓的高致病性蓝耳苗,确实让人吃不下睡不着提心吊胆过日子。

时下的猪吃的不是饲料而是药料。我在一场上千人参加的养猪会上,问过早晨在饭里有没有加药的问题,先是鸦雀无声后是哄堂大笑。不知受那些教授砖家的忽悠,很多人隔三差五就往猪饲料饮水中加药,美名给猪保健。结果保出一大批超级细菌,如给病原菌穿上防弹衣,让你束手无策,让你富了疫苗兽药厂家商贩,让本来就惨的中国喂猪人吃了猪苦胆又吃黄连接而连三的受苦。

还有部份国內养猪业的汉奸,勾结洋鬼子在猪饲料里加血浆粉、血红蛋白粉、肠系膜粉等同源性原料。这是从二00六年到如今,造成全国上下一片蓝(蓝耳病),下一片红(附红细胞体),一片圆(圆环病毒)的根源所在。

还有很多喜欢自己配料的养殖户,90%的没有原料检测设备和脱霉技术,买原料(如玉米)只能是一看二咬三闻,殊不知目前全世界的谷物有25%以上受霉菌毒素污染。咱中国的猪饲料原料污染率高达80%以上,特别是因田间霉菌污染,隐藏在籽实之中,外观正常的有80%的玉米霉菌毒素超标。迄今为止,已经分离和鉴定出来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对动物产生危害的,最多最常见的有20多种。猪霉菌毒素中毒高于任何一种疾病,霉菌毒素已经成为很多疾病的“始作俑者”。难怪有人戏称当今有三分之一的猪是病死的、三分之一的猪是治死的、还有三分之一的猪是吓死的。

仅从字面上讲,养猪就要给猪抚育教育培训,还要让猪身心得到保护滋润和休息。就从眼下实际猪吃的住的状况来看,能让公母大小猪猪们得到休息保护和滋润吗?

当然,有的人说的当今猪病是人养出来的就更没有道理。如果会养猪,猪就少生不生病。应该说猪病是人喂出来的。所以,当今只能算是喂猪的时代喂猪的人!

养猪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塑料大棚

塑料大棚是农户养猪常用的方式,它的优点是投资少,既能保温,又能挡风;但使用不当,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许多养猪户就是因为塑料大棚使用不当带来了问题。

一、塑料大棚常见问题

1、昼夜温差大:与封闭式猪舍相比,塑料大棚的保温性能要差得多,特别是冬季晚上,温度会降到很低,使得昼夜温差相当大,体重小的猪往往不能承受这样大的温差而发病,体重大些的猪尽管没表现病态,但生长速度明显减慢,饲料利用率明显降低。

2、湿度大:这是因为塑料布是不透水的,晚上封严时,舍内的水汽无法排出,在天冷时会在棚顶上结一层冰或霜,第二天气温回升时,这些冰或霜再次化成水,掉到猪舍地面,这样循环往复,舍内一直非常潮湿。

二、应对措施

1、气温低时加盖草帘:这是参考温室种植的做法,白天时靠太阳光取暖,到晚上时,用草帘将塑料布盖住,大大增加保温性能。这里,我们也遇到过一些问题,就是猪舍已经建好,而且上面的结构无法上人,那就无法解决每天揭盖草帘。针对这个问题,下面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在屋顶上安装一系列固定的滑轮,将滑轮与屋顶固定好,滑轮的高度高于卷起的草帘,这样人每天在下面就可以揭放草帘。请看下面的图:

2、留通风换气孔:也就是给大棚留一个可以通气的孔,这个孔最好留在屋顶,在屋檐和棚架之间留十公分左右的缝隙,白天草帘卷起可以通风,到晚上草帘放下时仍然可以通风,但由于上面仍然盖着草帘,保温性能仍然很好。如果遇到大风天气,也可以在白天把草帘稍放下一部分,盖住通风口;看这个图,也就是把草帘放一些到这个部位,就能把风挡住了。

3、设排水沟,便于污水排除;

坡度加大,便于水流到舍外;这是排水沟的情况,如果在猪舍的一方,安装一个大桶,下方安装一个粗水管,需要冲沟时,把水管打开,很急的水冲下,水沟内的污水很快被冲走,这对于供排水方便的大棚非常实用。

上面是在墙上固定或用铁架架起一个大水桶,下面留一个出水的粗水管。最简便的方式是用一个汽油桶,在上面焊接一个铁管,管上套一根软水管,平时吊起,用时取下即可。每天冲洗一遍,舍内的空气就会清新得多。

4、双层塑料膜,霜在上层,漏下时却用下层接住,不至于到处滴水。另外加了一层膜,还会增加保温性能,对于不便于使用草帘的猪舍可起到一劳永逸的作用。里层塑料布因为舍内风小,不需要太结实,用铁管或生产竹竿做支架都可以,所以成本也不高。如果猪舍没有了潮气,也就不需要过多的通风;因为塑料大棚的空间足够大,一般不会出现空气不足现象。

5、过道撒白灰,可以吸潮,又起到了消毒的作用。为什么不在圈里撒白灰?因为在圈里撒,白灰会把猪皮肤烧坏。我们曾经使用过,把猪的皮肤烧得一片片红,卖肥猪时人家都不要。

6、棚内生火炉。这是解决低温和潮湿的好办法,不足之处是要增加成本;而且大棚内安装火炉,会造成舍内空气质量下降,特别要严防煤气中毒。因为,大棚内封闭更严实,有了煤气是走不出去的。

你见过这种通风方式吗——地道 我的育肥场土质好,我在地下挖60米的地道,地表土层5.5米厚(从60米外12米高的半堰头上挖进的),地道宽1.2米、高1.5米,2010年1月10-13日晚上室外温度在-10度以下,我的猪舍夜晚照常通风,进风口的温度是8.5度,风口一米处的温度是14度,两米处的温度是18度。加上猪的体温、炉温(非常省煤),猪舍温度一直保持在20度左右。

——河北涉县

编后感:

本文作者也真是有心,也不知道当初是怎么想起这个主意的。估计挖这个地道不容易,有跟他一样做法的吗?作者要求跟你分享他的经验呢,来这里交流吧。

猪场中化学消毒剂的成分及机理分析

核心提示消毒工作室各养猪专业户皆知的问题,但是,由于许多养殖户没用应有的化学知识,对猪场中使用的化学消毒剂成分及作用机理无充分认识,导致未正确掌握消毒剂的使用方法,表面上看着消了毒,事实上并没有达到消毒的目的。因此,本文结合化学的专业知识以及浅易的语言对猪场中主要化学消毒剂的成分及作用机理进行分析,以方便养猪专业户,使其对猪场主要化学消毒剂有清楚的认识,从而正确使用化学消毒剂,达到预期消毒效果。猪场消毒时猪场防疫的一个重要环节,猪场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按用途主要分为三类: 1、5%碘酒和碘甘油,用于猪手术部位和注射部位的消毒。主要成分的化学式:I2,C2H5OH和Iodine Glycerol。本化学消毒剂为混合物,为棕红色的糖浆状液体,有碘的特臭味,可通过加水溶解碘化钾,搅拌后,再加甘油使成为1000ml,搅拌均匀得到。苯化学消毒剂每毫升含主要成分碘10毫克,辅料为:碘化钾、甘油、水。养殖户正确使用方法:当刚生下来的小猪仔剪牙断尾后,在断尾处的手术部位涂上本消毒液防止细菌感染。

2、生石灰,用于猪舍、栏杆和地面的消毒。俗名:石灰化学名:氧化钙(CaO),calciumoxide.分子量:56.08;其外形为白色(或灰色、棕色)无定形,在空气中吸收水和二氧化碳。通常将氧化钙1000克加水350毫升,生成消石灰粉末,可散布于阴湿的地面(猪场大门外)、猪粪粪池周围和水沟处消毒。当猪患腹泻时,在给患腹泻的病猪喂干湿料的同时,让它大量饮用3%的生石灰水,一般两天就可治愈。

3、过氧乙酸,俗称过醋酸,0.1%溶液用于喷洒猪舍、地面、食槽、水槽、环境等消毒。本品是一种强氧化剂,分子式:CH3COOH,英文名称为peroxyacetic acid.分子量为76.05,为无色油强烈刺激性气味,可以喷雾和涂抹,用于带猪消毒、喷在猪身上,不会一起腐蚀和中毒,一般为18%~20%溶液,按比例配成0.1%,先用现配,配制后,应尽快用完,不能过夜。

以上用途不同的三类化学消毒剂有的是对细胞膜的作用导致膜的通透性增加,胞内物质泄漏,呼吸链被破坏等。有的能直接改变、破坏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引起消毒的作用。

通过研究猪场中三种余姚化学消毒剂的有关性质,我相信,借此有利于提高养殖户对化学消毒剂的认识,从而正确使用化学消毒剂,使猪场效益增加。

产房光照水平对母猪和仔猪的影响

产房光照水平我们知道,产房温度需要在仔猪和母猪之间是存在很大区别的,但是光照需要在工作人员和母猪之间有没有区别?BPEX(英国养猪委员会)的知识交流公告牌给出了答案。

我们知道,产房温度需要在仔猪和母猪之间是存在很大区别的,但是光照需要在工作人员和母猪之间有没有区别?

Defra(英国环境食品与乡村事务部)规定,无自然光的密闭式猪舍当中补充照明强度至少要达到40勒克斯,照明时间至少每天8小时。然而,在40勒克斯的照度下,工作人员无法观察到猪只的细节,从而无法实现优秀的产房管理。那么实现工作人员的最佳工作效率需要什么水平的光照,母猪需要什么水平的光照,通过调整光照能不能改善您的生产力? 母猪的需要

研究显示,在非常明亮的、400-500勒克斯、每天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的环境下,仔猪断奶体重要高于照度较低的环境,这是因为高光照使得仔猪的哺乳频率和母猪的泌乳量均有提高。

此外,在干奶母猪和泌乳母猪当中进行的研究显示,与长光照(250勒克斯,每天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的情况相比,短光照(250勒克斯,每天8小时光照,16小时黑暗)情况下母猪体内皮质醇的水平更高,皮质醇可衡量应激水平。

然而,散养的母猪在围产期会寻找黑暗的区域来筑巢和分娩。因此,或许有必要考虑在产房中所有母猪都已分娩之后再增加光照的强度和时间。研究显示,在分娩之后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可促进仔猪哺乳和母猪泌乳,从而提高断奶体重。

工作人员的需要

饲养人员需要的照度水平(勒克斯)取决于具体的工作、所需观察的细节,以及具体猪舍的危害和风险情况。一般来说,要求照度最低要达到200勒克斯,平均在250至450勒克斯之间。需要观察的细节越多,照度要求就越高。

为了提高生产力,今天就对你的猪舍照度(勒克斯)进行测量。光照方面的小窍门

安装定时开关:这样可以节省能源,又能节省人工,否则还要有人每天记住开灯关灯。检查猪舍的灯泡,看看能否在不影响光照资源的前提下节省能源。将墙壁刷白以便增加反射。

夏秋季节火碱消毒三注意

夏秋是各种病原微生物生长发育和大量繁殖的时候。在畜禽的饲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圈舍、用具、场地的消毒工作,否则,很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火碱是一种消毒效果很好的药物。其2%至4%的溶液,可杀死繁殖型细菌和病毒;10%的溶液,24小时可杀死结核杆菌;30%的溶液,10分钟可杀死炭疽芽胞。因此,火碱常用于鸡白痢、鸡瘟、鸭瘟、禽霍乱、猪丹毒、猪瘟、牛流感、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口蹄疫等传染病的消毒。一般用2%至4%的溶液消毒畜牧场、肉联厂等地面、畜舍、木制用具、运畜禽车辆等。

其溶液加热后使用,可提高消毒效果。加入10%的食盐,可增强杀灭芽胞的效力。火碱消毒效果虽好,但如果使用不科学,也会出现问题。为此,现将应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一)火碱对皮肤和器官有灼伤作用,不可用作畜体消毒,消毒时应将畜禽赶出舍外。进行消毒操作的人员,要注意防护,以免灼伤。

(二)火碱对纺织品、铝制品有腐蚀作用,此类用品不可用本药消毒。

(三)运输畜禽的汽车、船只用火碱溶液消毒时,消毒后6至12小时,应用清水将消毒液彻底冲洗掉,以免受到腐蚀和损坏。

猪场要切实做好猪瘟的净化

猪瘟给我国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据报道我国因该病死亡的猪只占三分之一以上。猪瘟也是引发猪高热病的罪魁祸首之一,猪感染蓝耳病之后往往继发猪瘟感染。规模化猪场为降低猪瘟带来的经济损失,要加强针对猪瘟的防控,切实做好猪瘟净化工作具体建议如下:

1、疫苗防制猪瘟

近年来典型猪瘟已经比较少见,非典型猪瘟呈蔓延和扩散的趋势。长期以来接种疫苗是综合防治猪瘟的有效措施,但是由于各猪场母猪群、仔猪母源抗体水平,免疫程序和免疫剂量等的不同,常导致免疫失败。我国猪瘟疫苗的免疫通常以能防止临床感染为标准,应用这一标准进行免疫,常有部分猪抗体水平达不到防治亚临床感染的水平,这部分猪感染强毒后常引起亚临床感染和持续性感染等,由于病情比较缓和往往容易被忽略,给猪场带来巨大的隐形损失。一旦猪瘟病毒发生毒力返强,不排除有猪瘟爆发的可能。目前针对猪瘟的疫苗有三种:普通细胞苗、高效细胞苗/组织苗,脾淋苗,脾淋苗临床效果较好。

2、抗体水平检测

全面监测猪瘟抗原、抗体水平,猪场可采血样送九鼎养猪服务中心诊断实验室做相关检测。阻断率低于30%说明血清中没有特异性猪瘟抗体,属于易感猪群,一旦接触猪瘟病毒极有可能感染发病;阻断率介于30%-40%之间判为可疑病例,需要过段时间采血重新测定;猪瘟抗体阻断率大于40%判为阳性,说明有血清中特异的猪瘟抗体;猪瘟抗体阻断率大于50%判定为免疫合格,说明血清中特异性猪瘟抗体水平可以有效抵抗猪瘟病毒感染。猪场要完全控制猪瘟,就需要不断淘汰猪瘟阳性猪,这样猪场才能逐步净化,得到控制。

3、猪瘟净化具体方案

①种公猪、后备母猪检测方案

种公猪和后备母猪是整个猪场生产线的源头,其健康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猪场猪群的健康状况。因此种公猪和后备母猪的猪瘟净化是猪场猪瘟净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针对种公猪和后备母猪要求全群检测猪瘟抗原,抗原全阴性者判定为合格,阳性者表示感染猪瘟建议淘汰。另外全群检测猪瘟抗体,免疫不合格者补免猪瘟疫苗6-8周后采血重新测,仍然为阴性无抗体反应猪,建议淘汰。理想的免疫状态是抗体阳性率100%,合格率90%。

②怀孕母猪检测方案

如果说后备母猪是猪场的后备生产力,那么怀孕母猪就是猪场的直接生产力,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所产仔猪的健康与否。因此我们建议怀孕母猪全群检测猪瘟抗原,要求抗原检测全阴性,阳性者坚决淘汰,否则产出持续性感染猪,潜在的损失更大。怀孕早期猪瘟抗体检测不合格者,可以补免苗,怀孕后期不建议补免疫苗,可以在小猪出生时施行超前免疫。

③仔猪检测方案

仔猪随机采样30头,通常30头样本数可以很好代表整个仔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是否全群补免疫苗,确定最佳免疫时间。

养猪场要有效防控猪瘟,除要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动物保健提高猪只自身抵抗力外,还要对猪群抗体水平实行定期监控,保证猪群有较高抗体水平,有足够的免疫力抵抗猪瘟。九鼎集团养猪服务中心可以每季度为您的猪群定期检测,提供针对性免疫指导,做到真正的未雨绸缪。

天气骤变,养猪人做好准备

核心提示:

中央气象台17日06时发布天气预报称,未来三天,西南、江汉、江淮地区多阴雨天气,北方地区将受冷空气影响,局部地区降温达8℃,请养猪人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中央气象台17日06时发布天气预报称,未来三天,西南、江汉、江淮地区多阴雨天气,北方地区将受冷空气影响,局部地区降温达8℃。

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未来三天,新疆北部和西部、青藏高原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大部、黄淮大部、江淮、江汉、华南大部、江南大部以及西南地区大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西藏南部、云南西部、陕西东南部、四川东部、重庆北部、河南西部、湖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或者暴雨,上述部分地区伴有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17日,受弱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4~6度的降温,同时伴有4~5级偏北或者偏南风。17日起,另一股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开始影响新疆、西北地区、内蒙古大部、华北、东北地区,上述部分地区将依次有4~8度的降温,同时伴有4~6级偏北或者偏南风。

有阴雨天气的地区注意猪舍防雨、防潮、保温工作,同时注意饲料的储藏,预防霉变。有暴雨天气的地区重点检查猪舍防雨措施及调整运输的计划,保温同时注意通风除湿。

出现降温和大风天气的地区重点做好保温工作,尤其是东北地区,基本上已接近冬季。近期气候多变,着重预防仔猪腹泻和中大猪感冒,主要是猪舍的防寒保暖工作要做好。

如何进行猪场湿度的控制?

首先要明确,潮湿不等于湿度,因为湿度只代表空气中水的含量,而潮湿除了空气外,更多的是地面和墙壁。

在所有的环境因素中,有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密度等,一直没有人把潮湿列入,所以一般不被人们重视。

就因为不被重视,才会出现许多不该出现的问题。如果你遇到夏季产房仔猪腹泻不止,你可以从潮湿上考虑;如果遇到新转入猪群腹泻或其它不适,也可以从潮湿上考虑。

一、潮湿引发疾病的原因

潮湿为什么会引发疾病,主要还是和温度有关系。

比如夏季哺乳舍仔猪容易腹泻,往往是因为猪舍潮湿,这个潮湿不但是空气潮湿,更严重的是地面潮湿和保温箱内潮湿。地面潮湿,则在干燥过程中,需要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首先变化的就是距地面只有25-30cm的网床,而这正是仔猪躺卧和活动的地方;如果保温箱内潮湿,则直接影响与之相接触的仔猪;这样,看似空气中温度不低,但仔猪所感受的有效温度则不足,因温度不适造成仔猪消化机能降低,消化道抗病力减弱,从而引发疾病。

如果猪由干燥环境进入潮湿环境,也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应,这一现象常出现在猪的转群过程中。因为现在多是全进全出饲养模式,每次猪转走后,都要经过彻底的清理消毒,如果猪群周转比较紧,往往出现猪舍尚未干燥时就需要将猪转入,尽管网床干了,但地面墙壁仍没有干燥;温度不足时,猪会受冷,温度高时,又会出现湿度过大;再加上转群其它的应激,猪群发病的可能性非常大。

二、潮湿的产生

谁都知道潮湿的产生是水,夏季产房潮湿,往往与天热时母猪玩水有关,也与饲养员为降温冲洗地面过频有关。因高温问题一直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使产房一直处于潮湿环境中。冬季产房湿度大,往往是由于封闭过严,舍内水汽无法排出,遇到较冷的墙壁和屋顶,再次结成水流到地面,这样循环往复,使舍内一直处于潮湿状态;这种现象在寒冷地区经常出现。

空猪舍潮湿,是因为冲洗消毒的缘故;许多人重视消毒,在冲洗干净后一次又一次消毒,使猪舍无法干燥;如果猪舍急用,只能进入潮湿的环境中了。

三、潮湿的控制

解决潮湿问题的办法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1、加大通风:只有通风才可以把舍内水汽排出,通风是最好的办法;但如何通风,则根据不同猪舍的条件采取相应措施,以下是几种加大通风的措施:

(1)抬高产床:使仔猪远离潮湿的地面,潮湿的影响会小得多;

(2)增大窗户面积:使舍内与舍外通风量增加;

(3)加开地窗:相对于上面窗户通风,地窗效果更明显,因为通过地窗的风直接吹到地面,更容易使水分蒸发;

(4)使用风扇:风扇可使空气流动加强;这一办法在空舍使用时效果非常好,我们曾在保育舍无法干燥时,使用大风扇昼夜吹风,很快使保育舍变干燥;

2、有节制用水:在对潮湿敏感的猪舍(如产房、保育前阶段),应控制用水,特别是尽可能减少地面积水。

3、地面铺撒生石灰:舍内地面铺撒生石灰,可利用生石灰的吸湿特性,使舍内局部空气变干燥;另外,生石灰还有消毒功能。有人提出生石灰吸湿时会散放热量,会使舍内温度升高;本人认为不必考虑,因为第一生石灰吸湿时散发的热量很少,对舍内温度影响不大,同时相对于高湿的危害,即使舍温略有升高也还是利大于弊。

4、烤干铺板:在舍内大环境不易控制的情况下,单纯给仔猪提供局部小气候也有不错的效果,方法是经常将仔猪铺设的木垫板用火炉烤干,或者给出生前几天的小猪铺干燥的布或地毯等物,这样使小猪避免在潮湿的铺板上躺卧,对预防小猪腹泻也有一定效果。

5、低温水管:低温水管也有吸潮的功能,如果低于20℃的水管通过潮湿的猪舍,舍内的水蒸汽会变为水珠,从水管上流下; 如果舍内多设几趟水管,同时设置排水设施,也会使舍内湿度降低。

6、其它:降湿的方法还有很多,舍内升火炉可以降湿,舍内用空调可以降湿,舍内加大通风量也可以降湿,控制冲洗地面次数和防止水管漏水也可以降低湿度等,猪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

上面只是介绍了降低湿度的办法,但办法能否落实到位变成效果,则需要手段;一个猪场的措施值得借鉴:他们只是明确了,如果在产房发现不该有水的地方有水,要处以罚款;这个看似不合情理的措施却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这样,水管漏水时,饲养员会主动去维修;他们自行改变了母猪饮水器的方向(饮水器侧向,舌头向下,溅水距离明显缩短);不再冲圈,产床下脏时多用刮板清理;发现有积水,会马上用拖布擦干。做到这样,产房怎么还会潮湿呢?

所以我认为,道理很重要,方法更重要,而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执行;消除职工的惰性,是解决猪场问题最好的方法。

猪场夏季降温容易忽视的细节问题

夏季高温对养猪的危害是相当大的,公猪精液质量变差,母猪死胎和弱仔数量增多,仔猪断奶体重降低等,都会使养猪者遭受非常大的损失;上面的危害每一个养猪人都明白,但在生产中却容易忽视一些细节问题,使得采用的一些措施效果不理想。本文就生产中容易忽视的细节问题进行讨论。

1、水流速度与温度

猪在高温时对水的需要量大,但猪又有一个懒惰的毛病,所以,猪必须在每次饮水时喝进足够多的水。比如一头哺乳母猪每天要消耗30~50升水,要在短时间内喝进这样多的水,就应该保持每分钟1.5~2.0升的水流速度,否则会出现饮水量不足。提高水流速度的办法,除了使用优质的饮水器外,还要考虑水的压力;如果供水系统的水压不足,可考虑在温度高的时间段内使用加压泵,以确保母猪能喝进足够的水。

另外,水的温度对母猪的降温也有很大影响,低温的水可以降低消化道的温度,可以促使猪喝进更多的水。保证在高温时段供应凉水对猪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上水管道在进入猪舍前一般都在地面下,一般温度都不高,但由于舍内气温高,如果水不流动,温度会很快上升。保持水低温的办法有两个选择,一是水管用隔热材料包裹,二是经常保持水的流动;水源充足的猪场可选择后者,水源不充足的猪场可考虑前者,最简单的办法是在水管外面再套一层塑料管,这样的投资既少,也容易操作。

2、小猪保温箱的作用

小猪保温箱对于哺乳仔猪成活率的提高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在高温季节,保温箱的作用到底多大,却是需要考虑的;如果注意观察,夏季有许多小猪并不在保温箱中,而是不论白天还是夜间都在保温箱外躺卧,保温箱成了摆设;但保温箱的存在,却成了影响舍内通风的屏障,对怕热的母猪十分不利。另外,由于小猪不进保温箱,而保温箱却同样占据着相当大的面积,使箱外的区域变小,经常出现母猪压小猪的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在高温季节,把保温箱撤掉,仅留下铺板,或者在靠近栏杆角上设一个挡风的装置,小猪在这样的区域远胜于保温箱中,既节省了网床面积,也解决了小猪保温的问题。(高温季节的夜间,舍内温度也能达到25℃左右,再加上铺板的保温功能,完全可以使小猪处于合适的温度区域。)

3、风扇的使用

我们都知道风速对猪体散热的效果是相当不错的,效果好的前题是风必须吹到猪身上;我们经常看到给猪使用了风扇,但猪仍然大口喘气,原因是风并没有吹到猪身上;这种情况在使用吊扇时经常遇到,特别是定位栏内的哺乳母猪,除非一头母猪上方安装一台吊扇,几头母猪共用一台吊扇的效果是相当差的。考虑到产房中小猪怕冷,哺乳母猪的风扇最好是固定位置,既能吹到母猪,但还不能吹到仔猪。

温度特别高的时段,风扇对公猪的降温效果是很差的,因为公猪睾丸需要的温度比身体要低2℃~3℃,也就是说猪体尚能承受的温度,睾丸内的精子已经承受不了,所以经常会看到公猪一切正常,但采出的精子活力很差;所以,温度高的时间,公猪采用风扇降温的效果是很差的,必须考虑降低环境温度,或者局部降低睾丸温度的办法。

对怀孕母猪,特别是位于定位栏的母猪,因为密度太大,猪体周围自然会形成一个高温区域,所以我们会观察到中午给定位栏母猪水洗时会出现热气腾腾的场面,也就是说猪体周围的温度要远高于猪舍平均温度,这时使用风扇将猪体周围的热气带走,对猪的降温效果是非常好的;在猪舍一端安装一台大风扇,在另一端开设进风口,使舍内形成穿堂风,如果再结合滴水降温,对怀孕母猪的降温效果非常好。

4、外降温与内降温

外降温是降低猪体环境的温度,内降温是降低猪体的温度;相比二者效果,内降温的效果比外降温要好,原因是因为内降温可以使体内多余的热量释放出去。对猪来说,内降温的办法有两个,一是通过采食或饮水,低温的饲料和饮水变成高温的粪尿,会带走大量热量;让猪多喝水除了降低水温外,还要注意夏季饲料中的食盐浓度要加大。内降温的第二个办法是通过吸进干燥的空气,变成湿润的空气,通过体内水分蒸发带走体热,这一点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吸入与呼出气体中水蒸汽的浓度差,如果吸入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汽浓度一样,那就没有降温作用;而如果二者浓度差很大,那降温效果就会很好;保证让猪吸进干燥的空气是内降温的重要条件,所以我们经常会遇到气温很高但湿度小时,母猪不会热死;而气温并不是很高,但湿度很大时母猪会热死;最主要的原因是内降温不起作用的缘故。

5、水降温带来的潮湿

前面说了内降温时需要干燥的空气,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矛盾,因为给猪降温经常会使用水;我认为,干燥的环境更胜于大量的用水。针对不同的猪舍,所采用的措施也是有区别的,在哺乳猪舍,不论气温多高,都尽量不使用水降温,特别是地面冲洗;因为地面冲洗会暂时降低猪舍温度,但因为湿度大而降低猪内降温的效果却是长时间的,因为水不会很快蒸发掉,猪舍就会长时间保持高湿度状态;另外,哺乳仔猪是最怕潮湿的,潮湿会增大仔猪腹泻发生的可能。

采用水降温时,要避开哺乳猪舍和保育猪舍;在其他猪舍使用时,最好结合通风降温,因为水降温是水分蒸发时吸走了空气中的热量,通风可以将舍内产生的水蒸汽带走,这样会增加水分蒸发的数量,降温效果更好。

夏季猪场消灭蚊蝇措施

蚊子和苍蝇虽不属于寄生虫病的范围,但它们所造成的危害比任何一种寄生虫病都严重,所以也把它们按寄生虫对待:蚊子是乙脑和附红细胞体的主要传播媒介,而苍蝇则是消化道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蚊蝇控制不住,疾病发生不断。

猪场苍蝇和蚊子的数量日益增多,如何有效解决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成为许多猪场老板感觉头痛的一件大事,尽管采取了一些方法和措施,但大多无济于事,收效甚微。以下介绍一些猪场有效解决苍蝇和蚊子的具体办法,供猪场老板参考:

一、苍蝇的消灭

消灭苍蝇的办法很多,通常的办法是在猪舍内喷洒驱蝇或者杀蝇的药物,但仅这些办法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苍蝇问题。要想完全彻底的根除苍蝇,一定要消除苍蝇的生产和繁殖场所。只有采取多种办法相结合,才能有效控制苍蝇的滋生与危害。

1、猪场联合起来,同时进行灭蝇。

2、饲料中添加有效药物

蝇诺亭是一种高效抑制和杀灭蝇蛆幼虫的预混剂,其主要成分是环丙氨嗪,一种高效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它对双翅目昆虫幼虫体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尤其对在粪便中繁殖的几种常见的苍蝇幼虫,有很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用于控制动物圈舍内蝇蛆幼虫的繁殖,杀灭粪池内蝇蛆。在蝇害期间每吨配合饲料中添加蝇诺亭1000克,可以使苍蝇在成虫以前被消灭,这一办法在很多猪场都有很好效果。

3、解决苍蝇繁殖场所

粪便是苍蝇的主要繁殖场所,猪场应每天将产出的粪便收集到化粪池或者专用储粪坑,定期用塑料布密封发酵,靠密封将苍蝇虫卵或幼虫闷死在塑料布中。注意用塑料布盖时,必须盖严,如果塑料布有洞,需要用土或其他东西堵严,不能有漏气的地方。

4、切实搞好猪舍内环境卫生

栏舍内猪的粪便和撒落的饲料仍是苍蝇繁殖的重要场所,舍内的环境卫生同样重要,且每天必须坚持做好,定期检查猪舍撒料现象,并且及时的彻底清理解决,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苍蝇的数量。

二、蚊虫的防护与消灭

1、阻挡隔离

在窗户上钉窗纱,可以有效阻挡蚊子的进入,但由于窗纱比较密集,会严重影响舍内外通风,如果采用大蚊帐,将整个猪舍包起来,内外通气范围加大,通风效果要好得多这一办法在小型猪场比较实用,如果在舍内装上机械通风设施,这个措施就比较实用。

2、灭蚊设备

在猪舍内外设置多个灭蚊灯具,也可把蚊子吸引进来并通过药物杀死。一些猪场采用蚊香驱蚊也是切实可行的好办法。

3、药物灭虫

在蚊子产卵繁殖的场所投放杀虫药物,也是控制蚊虫的有效办法。死水是蚊子产虫卵的重要场所,只要每周对猪场内有死水的地方,如排水沟、积存的雨水等处放置杀虫药,蚊子的虫卵大部分在成虫前就会被杀死,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猪舍内的蚊子数量。

4、环境卫生

猪场内外环境卫生相当重要,污物堆放场所和杂草往往是蚊子栖息最多的地方,清除猪场周边和猪场里面的杂草,蚊子也就没有了藏身的地方,经常性的消除各种杂草,集中处理污物,会使蚊子无处藏身,也是减少蚊子的有效办法。

防蚊灭蝇的方法很多,猪场不控制好蚊蝇数量肯定是不行的,对猪场疾病的防控会增加很大的难度与风险,各猪场应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一些既经济又实用的办法,采用一些切实可行的综合控制措施,切实把蚊蝇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猪舍保暖同时也要注意通风

核心提示:

冬季猪舍保暖增温必然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封闭,封闭以后舍内的氨气和其他有害气体会不可避免的增多,水管漏水和粪尿造成的潮湿也相对增加,这对猪的健康生活造成了威胁,也滋生了疾病,因此保暖的同时也应该增加通风和消毒。

冬季圈舍需要增温保暖而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会使室内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可吸入颗粒物含量都大大增加。这些有害物质会导致猪体呼吸系统的刺激性伤害和免疫力的下降,增加了呼吸道疾病的机会,也会使已有的疾病症状加重。此外,冬季舍内空气过于干燥,飘浮在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吸附于机体的机率也大大增加了,容易造成微生物、病菌的大量繁殖,从而导致生猪罹患多种疾病,所以养猪圈舍适时通风和消毒显得很重要。冬季养猪圈舍通风消毒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适时通风。在中午温度相对较高时,将窗户开一个小缝隙通风一小时。据调查,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空气中的病毒细菌飞沫可飘浮30多个小时。如果常开门窗换气,则污浊空气可随时飘走,而且室内也得到充足的光线,多种病毒、病菌也难以滋生与繁殖。定期消毒。定期对舍内进行消毒,使生猪保持健康生长。消毒药物要轮换使用,用量要根据说明而定,不要擅自加大剂量。消毒前一定要彻底的清扫,消毒时要使地面像下了一层毛毛雨一样,不能太湿(猪容易腹泻)也不能太干(起不到消毒的作用),每个角落都要消毒到。消毒时要让喷头在猪的上方使药液慢慢落下,不要对着猪消毒。预防结冰。冬季舍外的消毒显得很困难,特别是在进入场区和猪舍的通道时设立的消毒池,冬季可能会出现结冰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在消毒液中撒一些盐,这样就不会结冰了。还要注意勤换消毒池内的消毒液,防止过期药效降低或失效。

生猪养殖应关注“实感温度”环境

温度对于猪来说是重要的环境因子,不同类别与不同阶段的生猪是否处于适温环境中,对猪的生产性能是否能正常发挥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人们大都关注“空气温度”对猪的影响,并常以舍内温度表来判断猪群是否处于适温区。实事上,在许多状况下,“空气温度”并不能真实反映该温度环境是否满足猪的生理需求。近年来,一些人提出了“有效温度”(又称实感温度或腹感温度)的概念,其是指猪只在其生活的圈栏内其体肤所实际感受到的温度。为直观起见,笔者在此应用“实感温度”的提法。

我们知道,仔猪喜伏卧,种猪、中大猪喜侧卧。猪只除了采食、饮水、排泄和一定的活动外,一天中70%以上的时间以躺卧休息为主。显然休息区温度环境,尤其是地坪温度环境就成为生猪首先需要调控的“温度环境”。据资料显示,和空气温度比较,在地坪潮湿状态下,冬春季猪只的实感温度下降9℃以上,夏季实感温度上升3℃以上。所以,实感温度更能反映猪只的真实感受,而非人站立在猪舍内的温度感受。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哺乳仔猪阶段,采用红外灯照射保温配合地坪保温措施(如地坪水暖保温、电热板保温、垫草保温等),要比单纯的红外灯照射保温效果好。

笔者在实践中观察到,哺乳仔猪采用水暖地坪保温技术,仔猪出生5天后可不再用红外灯,其保温箱内地板的水暖供温足以满足仔猪对实感温度的需求。该技术更可为断奶后的仔猪提供舒适的实感温度,为猪只创造一个良好的福利性的生活环境。与用电源供能加热空气的保温方式比较,节约能耗60%以上。

在栏面干燥的环境下,实感温度的测定,推荐在猪卧下后超过其腹中部上方约5厘米处测得。关于不同类别不同阶段猪群的实感适温区温度,笔者根据近5年多来的实践与观察建议如下:公猪12℃-22℃,妊娠母猪15℃-23℃,哺乳母猪16℃-22℃;仔猪出生3天33℃-34℃,16-21天(断奶)29℃-30℃,断奶后5天29℃-31℃,断奶后16-25天23℃-25℃,46-100天(出栏)15℃-22℃。可见,仔猪尤其是初生仔猪和刚断奶仔猪需要较高的实感温度,而过高的实感温度(如夏季)将会对种猪、中大猪产生不利影响。

笔者在山东省东平县一些规模化养猪场的产仔房、保育舍进行水暖保温技术指导时,曾遇到部分养殖户想尝试在限位妊娠栏、产床母猪限位区及中大猪舍也实施地坪水暖保温,笔者认为,这些猪群环境管理重要的是保持地坪(床面)干燥、防滑、起卧自如、空气流动良好、防热应激等,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在南方地区采用额外的地坪加温措施似无必要,在北方寒冷季节可否采用地坪水暖保温则值得探讨。

温度是养猪户要考虑的重要环境因子,建立“实感温度”的观念,有助于生产者采取更科学、有效的手段来实施保温措施。养殖户如果创造舒适的“实感温度”环境,同时兼顾将地坪干燥、空气质量、栏圈卫生等环境调控到位,加之供给营养均衡的饲料、采取科学的场内外安全防范策略、实施程序合理且体现生猪福利的操作管理等,那么生猪养殖将变得更加高效,能为养殖户带来更好的效益。

天冷了,你的猪有没有受冻? 核心提示:

今天北京迎来了今冬的第一场雪,做在还没开暖气的房间,身上穿着厚厚的衣服还是觉得冷,登上论坛发现竟然有“猪友”忘记给猪扣大棚,真是让我替这些猪难过,另外也谴责一把主人。那么,在这寒冷的季节,猪舍的保暖措施做到位了吗?

请养猪的朋友们注意以下几点: 猪舍没有做好保暖措施的,赶紧把工作做到位。已经做好保暖措施的,请认真检查猪舍水管是否漏水,是否有能进贼风的地方。3 往年的保暖效果好吗?需不需要改进? 4 猪的能量饲料应适当提高。保暖要注意通风,预防有害气体对猪呼吸道的刺激。

猪舍气体、尘埃、微生物对猪的不利影响

核心提示:

猪舍内对猪的健康有不良影响的气体统称为有害气体,猪舍有害气体通常包括氨(NH3)、硫化氢(H2S)、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等,主要是由猪只呼吸产生、或由粪尿腐败分解而产生。冬季为了保暖,对猪舍采取一些封闭措施,这些措施或多或少影响到猪舍的通风,有害气体相对多了起来,对猪的极为不利,希望引起广大养猪户的注意。

一、有害气体对猪的影响

氨气为无色、易挥发、具有刺激生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易溶于水。氨气常易溶解在猪只呼吸道粘膜和眼结膜上,使粘膜充血、水肿,引起 结膜炎、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氨亦可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低浓度氨气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使呼吸和血管中枢兴奋,高浓度氨气可引起中枢神经麻痹、肝中毒和心肌损伤等。低浓度氨气长期作用于猪,可导致猪的抵抗力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生产力下降。带仔母猪舍氨气浓度要求不超过15 mg/m3,其余猪舍要求不超过20 mg/m3。

硫化氢为无色、易挥发,具有恶臭的气味,易溶于水,比空气重,越接近地面浓度更高。硫化氢易溶附呼吸道粘膜和眼结膜上,并与钠离子结合成硫化钠,对粘膜产生强烈刺激,引起眼炎和呼吸道炎症。处于高浓度硫化氢 的猪舍中,猪只畏光、眼流泪,发生结膜炎、角膜溃疡,咽部灼伤,咳嗽,支气管 炎、气管炎发病率很高,严重时引起中毒性肺炎、肺水肿等。长期处于低浓度硫化 氢环境中,猪的体质变弱、抵抗力下降,增重缓慢。硫化氢浓度为30 mg/m3时,猪变得怕光、丧失食欲、神经质,高于80 mg/m3,可引起呕吐、恶心、腹泻等。猪舍中硫化氢含量不得超过10 mg/m3。

二氧化碳为无色、无臭、略带酸味的气体。二氧化碳无毒,但舍内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氧气含量相对不足,会使猪只出现慢性缺氧,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增重缓慢、体质虚弱,易感染慢性传染病。猪舍内二氧化碳含量要求不超过0.15%~0.2%。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在用火炉采暖的猪舍,常因煤炭燃烧不充分而产生。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结合,它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气和血红蛋白的结合力高200~300倍。一氧化碳较多地吸人体内后,可使机体缺氧,引起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病变,导致中毒。

妊娠后期母猪、带仔母猪、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舍一氧化碳不得超过5 mg/m3,种公猪、空怀和妊娠前期母猪、育成猪舍一氧化碳不得超过15 mg/m3,育肥猪舍不得超过20 mg/m3。以上值均为一次允许最高浓度。

以上有害气体在浓度较低时,不会对猪只引起明显的外观不良症状,但长期处于含有低浓度有害气体的环境中,猪的体质变差、抵抗力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同时采食量和增重降低,引起慢性中毒。这种影响不易觉察,常使生产蒙受损失,应予以足够重视。

生产中,冬季不能单纯追求保温而关严门窗,必须保证适量的通风换气,使有害气体及时排出。氨和硫化氢易溶于水,在潮湿的猪舍,氨和硫化氢常吸附在潮湿的 地面、墙壁和顶棚上,舍内温度升高时又挥发出来,很难通过通风而排出,因此,猪舍内做好防潮和保暖可以适当减少舍内有害气体含量。此外,垫草具有较强的吸收有害气体的能力,猪床铺设垫草也可减少有害气体。

二、尘埃和微生物对猪的影响

猪舍内的尘埃和微生物少部分由舍外空气带入,大部分则来自饲养管理过程,如猪的采食、活动、排泄、清扫地面、换垫草、分发饲料、清粪、猪只咳嗽、呜叫等。1 尘埃

猪舍尘埃主要包括尘土、皮屑、饲料和垫草粉粒等。尘埃数量可用单位体积空气中尘埃的重量或数量来表示,一般情况下,舍内含尘量在103~106 个/m3之间,翻动垫草可使灰尘量增大十倍,不同类型、不同卫生状况的猪舍其含尘量差异也较大。

尘埃本身对猪有刺激性和毒性,同时还因它上面吸附有细菌、有毒有害气体等而加剧了对猪的危害程度。尘埃降落在猪体表,可与皮脂腺分泌物、皮屑、微生物等混合,刺激皮肤发痒,继而发炎。尘埃还可堵塞皮脂腺,使皮肤干燥,易破损,抵抗 力下降,尘埃落入眼睛可引起结膜炎和其它眼病,被吸入呼吸道,则对鼻腔粘膜、气管、支气管产生刺激作用,导致呼吸道炎症,小粒尘埃还可进入肺部,引起肺炎。

母猪舍尘埃含量,带仔母猪和哺乳仔猪舍昼夜平均不得大于1.0 mg/m3,育肥猪舍不 得大于3.0 mg/m3,其它猪舍不得高于1.5 mg/m3。2 微生物

大气空气因较干燥,缺乏营养物质,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又有杀菌作用,对微生物的生存不利。但空气中飘浮着许多灰尘,微生物可附着其上面生存。空气中微生物含量一般春夏季比秋冬季高,雨雪天比刮风时少。猪舍内空气中尘埃多,阳光紫外线弱,微生物来源多,因此舍内空气微生物含量远比大气高,不同猪舍微生物含量因其通风换气状况、舍内猪的种类、密度等的不同而变异较大,如肥猪舍有细菌3~5× 105 个/m3,通风不良时可达106个/m3,带仔母猪舍可有4~7× 105 个/m3。

空气中微生物类群是不固定的,一般情况下大多为腐生菌,还有球菌霉菌、放线菌、酵母菌等等,在有疫病流行的地区,空气中还会有病原微生物。空气中病原微生物可附在尘埃上进行传播,称为灰尘传染;也可附着在猪只喷出的飞沫上传播,称为飞沫传染,猪只打喷嚏、咳嗽、鸣叫时可喷出大量飞沫,多种病原菌可存在其中,引起病原菌传播。通过尘埃传播的病原体,一般对外界环境条件抵抗力较强,如结核菌、链球菌、绿脓球菌、葡萄球菌、丹毒和破伤风杆菌、炭疽芽胞、气肿疽梭菌等,猪的炭疽病就是通过尘埃传播的。通过飞沫传播的,主要是呼吸道传染病,如气喘病、流行性感冒等。

要减少猪舍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必须在建场时就合理设计,正确选择场址,合理布局场区,防止和杜绝传染病侵入;舍内应及时清除粪污和清扫圈舍,合理组织通风,定期消毒等。

编者有话说:

氨气是大家都知道的对猪有害的气体,人闻了觉得刺鼻的不得了,可是我们有时候就是不改善这种环境,可能心里觉得,你一猪要享受多高的待遇呀?猪不会说话,不能反抗,要是会说早告诉你了,也肯定不在猪圈呆了。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让猪生活在温暖、干燥、空气清新的环境了,这样才会少生病。

关于换气,冬季换气口一般开在高处,顶部,或是较高的窗户,冷空气从上面下来,先与热空气交换一下,受热以后到达底部,猪呼吸到的空气就相对不那么冷。

关于猪舍空气,“氨气浓度不超过15 mg/m3 ”可能对大家意义不大,很少有人专门测量浓度,但是你自己有鼻子会闻,至少得让你自己感到不会呛鼻子吧,你要是因为气味不愿呆在猪舍,还让猪呆在那儿,不是欺负猪不会反抗吗?

“此外,垫草具有较强的吸收有害气体的能力,猪床铺设垫草也可减少有害气体。”这个本人不清楚,你们谁知道吗?

关于猪舍中尘埃多的问题,它的确是一个问题,没有人敢保证,猪的生病因素里一定没有尘埃的贡献,所以还是要引起重视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把一切致病原能减少的尽量减少。我觉得常打扫卫生,保持一个相对湿度,应该可以减少尘埃。但是,怎样的一个相对湿度较合适呢?具体数字我倒是知道,但是估计大家都不怎么用湿度计,看看这个问题怎么用感官来解决?当然又湿度计测量还是准确一些。

关于微生物的问题,我在论坛里已说过,一定数量的微生物是有益的,但是要隔一段时间消毒一次,减少一下激增的数量,使之始终保持在对猪生长有益的范围内。多长时间消毒一次,根据自己猪场需要来定。如果本猪场或周围猪场基本上没有病或很少病时,消毒次数要少一些。如果本场猪总是生病,或周围有较大的疫情时,可适当增加消毒次数。当然所有这些是在勤打扫卫生的前提下。不打扫卫生,总消毒简直就是„„

猪场应用热应激表

把温度和相对湿度结合起来计算热应激指数(HSI),根据热应激指数将温、湿度范围划分成三个区:警戒区、危险区和紧急区。

由于不同动物以及人类对温度和湿度的耐受能力各不相同,因此本热应激表只适用于猪。

比如,与猪相对湿度下可耐受的温度要高得多。猪没有汗腺。随着温度升高,环境与动物体表的温差缩小,这时候必须通过蒸发方式才能有效散热。

猪的热应激表

热应激指数分区

下面针对各区的热应激指数列出了推荐的管理措施。警戒区

准备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加强通风;打开冷风扇(如果有的话); 观察动物的行为,看有没有应激的征兆,如:喘气或张开口腔;保证充足的饮水。危险区

向动物身上撒水或喷雾(这一过程中应保证足够的通风);打开蒸发式散热板,开启隧道式通风(如果有的话);可能的话,向动物吹风,风速为4.5~5.4公里/小时;定期冲水;密切观察动物的状况。紧急区

避免猪只运输;除采取上述针对危险区的措施之外,最热的时间段还应停止供料;在光照可调的猪舍里,还要降低光照以便降低猪群活动,从而降低体热。

夏季养猪外降温与内降温效果比较

外降温是降低猪体环境的温度,内降温是降低猪体的温度;相比二者效果,内降温的效果比外降温要好。

原因是因为内降温可以使体内多余的热量释放出去。对猪来说,内降温的办法有两个:一是通过采食或饮水,降温的饲料和饮水变成高温的粪尿,会带走大量热量;让猪多喝水除了降低水温外,还要注意夏季饲料中的食盐浓度要加大。二是通过吸进干燥的空气,变成湿润的空气,通过体内水分蒸发带走体热,这一点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吸入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浓度差,如果吸入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浓度一样,那就没有降温的作用;而如果二者浓度差很大,那降温效果就会很好;保证让猪吸进干燥的空气是内降温的重要条件,所以我们经常会遇到气温很高到但湿度小时,母猪不会热死;而气温并不是很高,但湿度很大时母猪会热死;主要的原因是降温不起作用的缘故。

畜牧场消毒中常见的误区

一、消毒不彻底

一般情况下畜牧场的消毒方法有3种,即带畜(喷雾)消毒、饮水消毒和环境消毒。这3种消毒方法可分别切断不同病源的传播途径,相互不能代替。

带畜消毒:可杀灭空气中、畜体表面、地面及屋顶墙壁等处的病原体,对预防呼吸道疾病及控制飞沫、气流传播疾病有重要意义,还具有降低舍内氨气浓度和防暑降温的作用;常见的误区是根据畜体或设备的表面是否可见消毒液判定消毒操作的成败,而不是根据雾滴在舍内的悬浮时间,所选择消毒药杀灭病毒、细菌的有效时间来判定。

饮水消毒:可杀灭畜禽饮用水中的病原体并净化肠道,对预防消化道病有积极意义;常见误区是为了保证畜群没有腹泻,持续饮用消毒药,对消毒药饮水时的酸碱度很好的关注,以致于伤害到动物体内正常的微生物群。一般情况下,偏酸性环境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及饲料的消化吸收有积极作用。

环境消毒:包括对畜牧场地面、门口过道及运输车等的消毒;常见的误区是不能正确地更换消毒药,出现酸碱中和的问题;冬季时伺未能考虑环境温度对消毒药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而随意更换消毒药。

二、消毒液选择不当

选择消毒药时不是针对畜牧场面临问题的目标病原,而是过多地考虑成本因素,选择一些炒作概念、同药异名、价格低廉的消毒药。

三、忽视了影响消毒的因素

选择消毒药时未考虑消毒药对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有机物污染程度的要求,在寒冷的冬季选择了低温下无或很低消毒作用的火碱,在干燥、低温条件下使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等错误做法,不可能获得消毒效果的。

温度:一般情况下,消毒液温度高,消毒效果可加大。实验证明,消毒液温度每提高10 ~12 摄氏度。杀菌效力增加1倍。另外,在熏蒸消毒时,需将舍温提高到20摄氏度以上,才有较好的效果,否则效果不佳。

湿度:很多消毒措施(气体消毒)对湿度的要求较高,如熏蒸消毒时需将舍内湿度提高到60 %~70 %,才有效果;生石灰单独用于消毒是无效的,需洒上水或制成石灰乳等。

污物或残料:灰尘、残料(如蛋白质)等都会影响消毒效果,尤其在进雏前消毒育雏用具时,一定要先清洗再消毒,不能清洗消毒一步完成,否则污物或残料会严重影响消毒效果,使消毒不彻底。

四、消毒液的浓度和剂量不准确

6.规模化猪场该如何管理 篇六

时间:2011-04-11 来源: 作者:

近日在养猪群中甚少发言,目的在于争取更多时间撰写此文。写此文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随着近来生猪价格的不断上升,各地规模化猪场及农户的养猪数量不断增多,但多数老板认为猪场管理太难;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外信息交流的日益加强,中国养猪业在技术方面已经上升到一定高度,缺乏的是既懂技术又擅长管理的猪场长或管理技术人员。

谈起养猪,大家往往是谈技术,专业的养猪管理谈的很少。本人从养猪管理的角度认为,管好一个猪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文化治理

所谓的文化治理,就是在猪场的内部形成独特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历史传统习惯、作风道德规范和生产观念,并力求他们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

从生产运作的角度来看猪场生产,它属于工艺专门化运作类型,但从产品的本身来看,它应属于“服务业”的范畴,因为猪场的产品是活体动物。这就要求猪场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

一、有较强的责任心(企业价值观的思想体现和行为体现);其

二、技术熟练程度较高;要求猪场的管理人员在猪场的管理中以管人为纲。

从以上两个层面来看传统养猪产业,它的标准化、机械化程度比较低,工人体力劳动大,工人的情绪对工作质量影响比较大,制度约束效力弱,因此在管理上应偏重于文化管理。

1)、通过猪场文化,为员工组建一个健康的价值观

一个人乐意在一家猪场工作,主要因素有两个:首先是感性因素,他能感觉到这家猪场有前途、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人际关系融洽、工作氛围宽松向上。其次是理性因素,他在这家猪场工作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例如薪酬、培训、福利、个人发展空间等。前者主要靠猪场文化的感召力,来引导员工形成与猪场共同的价值观和追求,而后者则是靠人力资源管理,包括薪酬、考核、任免等制度和机制,让员工感到在这里工作有前途,能够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和价值。-IJ=~hBI

2)、通过猪场文化,来协调、弥补制度管理

在猪场封闭的条件下,人轻易产生压抑感,假如再加以规章制度的严格约束性,势必会造成员工情绪低落,工作难以起激情,人员流失率高。Kk#8r+ ,猪场文化的约束是无形的、非正式的、非强制性的、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人们由于合乎特定准则的行为而受到称赞和肯定,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反之,则会产生失落感或挫折感。它对员工的约束是柔性的,它可以弥补制度治理的“真空”地带,和刚性的制度治理相配合,则可达到刚柔并进、阴阳互补之效。

3)、通过猪场文化,统一员工思想,培养员工完成本职工作的自豪感和对猪场的归属感

猪场流程多,岗位复杂,需要有团队合作精神。有的场虽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调动了员工在本岗位的积极性,但整体凝聚力不高。如猪只转群时的扯皮现象以及绩效考核所滋生的本位主义。

从管理心理学角度看,能将个体凝聚起来主要靠一种心理力量,而非生物力量。猪场文化正是以大量微妙的方式来沟通猪场内部人们的思想,使员工能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形成为实现共同目标遵守准则的“使命感”。在猪场文化的影响下,能使员工感受到完成本职工作的自豪感和协调合作后对猪场的归属感,进而从根本上消除或削弱本位主义和扯皮现象

4)、通过猪场文化,培养猪场的进取力

员工在一个“人人受到重视、个个受到尊重”的价值观念的指导下的文化氛围中,每个人的工作都会受到肯定,每个人的成绩都会受到领导的肯定,任何心理健康的成员都会得到满足,受到鼓舞,同时为进一步发挥个人才能,会不断地奋斗。

2、推行目标治理,实行绩效考核

把猪场的经营计划分解到各个部门,分解到某个自然时间段,抓住要害指标实施绩效考核,同员工签订目标责任书达成共识,做到目标明确奖罚分明;同时还要以周为单位开生产例会,针对生产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制定对策并加强员工指导。对指标完成较好的员工要给予肯定并鼓励其总结经验,把成功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对于没有完成指标的个人,要给予指导。这样会使整个猪场所有人员有一个目标感,有一个努力的重点,当员工完全沉浸在工作中时,心中就会产生欣慰感和成就感。

3、注重技术创新,创办学习型猪场

双汇公司近期出现瘦肉精事件,虽然有过之,但他们有句话讲的很好:“企业是船,创新是帆”,养猪单位的创新可以是点也可以是面。要鼓励我们的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并顺着事物的发展规律去解决问题。可以把总赢利的1%设立为年终贡献奖,并作为个人竞争治理工作岗位的重要依据。

在猪场内要建立图书室和资料库,定期组织学习,养成一个学习的氛围。同时还要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让更多的员工有机会参加一些规模较大的学术交流会,增进对外交流。

4、体会

1)、猪场文化的建立

台湾学者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提出“猪场能否赢利取决与该场工人技能的熟练程度、责任心”;Cutler,Spicer等在《猪病学》第八版中曾指出“解决断奶前死亡率高的问题的要害在于育仔舍操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勤劳精神和操作技能”。综合“态度、操作技能、勤劳”来看,它们符合服务业的特征,因而猪场管理要开展猪场文化。

猪场文化的建立只有与制度建设融合在一起,才不是为了文化而文化,只有两者的融合,才能营造出一种具有向心力和约束力的文化氛围,使员工把个人奋斗目标同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

猪场文化开始于新员工的引入,即在招工时就要选择认同企业文化的员工,在试用期期间要进一步考察该员工是否适应猪场文化。还要选择不适应猪场文化的员工,管理学认为改变一个人的习惯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猪场文化建设是一件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工作,它的建立不是简单的整理几句训词、写几句好听的企业理念、提几句新奇的口号、发自管理人员慷慨激昂的演讲等,而是与员工文化水平的高低、对员工的教育程度、榜样人物的树立、传统教育、管理人员是否从基层做起息息相关。总之要调和薪酬、培训、福利、考核、任免等机制,使其有机的结合起来,在猪场内部形成一种比赚钱更高的境界,让员工时刻关注猪场的情况,忠心耿耿的为猪场工作,以猪场的发展为最大的幸福。

2)、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

签订目标责任书不是多此一举的,它能为猪场管理人员节约更多的精力,为猪场带来更大的效益。

目标设立的原则不在高而在准,即跳一跳够得着,才是目标。有许多猪场的绩效考核方案是一成不变的,笔者认为绩效考核方案应根据季节、猪群的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的一个轻易忽略的地方是对优秀员工先进经验的发掘和继续。

3)、注重技术创新,创办学习型猪场

猪场的工作比较琐碎,平时应多在技术点上下工夫创新提高,形成氛围,终究可达以点带面之效。

7.规模化猪场如何控制口蹄疫病 篇七

近年来,口蹄疫病猪常因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加上其他应激因素,死亡率明显上升,很多猪场业主谈口蹄疫色变且心有余悸,有的场主、技术人员甚至对于预防口蹄疫是否有效产生了怀疑。

为了给我国的养猪同行提供防制口蹄疫的经验,笔者结合在国内外猪场的工作经历,参考我国台湾、香港等地规模化猪场预防和控制猪口蹄疫的成功经验,撰写了以下实用性较强的文章,供养猪同仁交流和参考。

1如何预防猪口蹄疫病?

1.1全面封闭猪场,拒绝传染源进入猪场

1.1.1坚持自繁自养为主,减少疫病传入。需引进种猪时,必须从没有疫病流行的地区和具体情况较了解的健康种猪场引进,经隔离检疫、免疫接种、严格消毒、药物净化和驱虫后,并监测猪瘟、口蹄疫的抗体情况后方可转入生产区栏舍混群饲养。

除在非疫病流行季节引进少量种猪外,避免向外购进猪苗育肥出售,以防止外来猪群带毒和交叉感染。育肥猪场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购进的猪苗在原来猪场没发病,但进入育肥场后,由于环境、饲料等饲养因素的改变而产生应激,仔猪抵抗力下降,接着会出现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甚至爆发口蹄疫或猪瘟。

1.1.2猪场大门必须设立消毒池、消毒通道,配备更衣消毒间、高压冲洗消毒设备,业务来往的车辆、人员必须经消毒后才能进入猪场生活管理区(冬春季节应严格限制人员进入),严禁任何外人、车辆、用具、牲畜产品进入猪场生产区。

1.1.3猪场生产区应有围墙、防疫沟或其他隔离设施,春天在生产区周围围墙外播种荆棘类植物,逐步形成天然的防护网,再加上围墙、挖防疫沟将生产、生活区彻底分开,生产区只留更衣室人员入口,饲料入口和装猪台,减少与外界的直接联系。

1.1.4生活管理区和生产区之间的人员出入口和饲料入口以消毒池隔开,人员必须在更衣室沐浴、更衣、换鞋,经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加强对装猪台、人员出入口、污水排出口、物料出入口等容易传入疫病途径的管理,加强清洁消毒工作,保证生产区与外界环境有良好的隔离状态,并做好猪场废物、污水处理和杀虫、灭鼠等工作,全面预防外界病原侵入猪场内。

特别应引起猪场管理者注意的是:装猪台是疫病最容易传入猪场的关键点,对外销售的装猪台应设在猪场外,使用本场专用运猪车辆(或拉拖机)将出售的商品猪从生产区装猪台运至场外装猪台,猪贩和屠宰人员在任何时候不得进入装猪台,这是控制猪口蹄疫最有效的措施。

1.1.5猪场应搞好场内文娱体育设施,尽量减少员工外出机会,外出回场人员经淋浴消毒净化1天才能进入生产区工作。

1.1.6外销商品猪应尽量固定客户,批发送货上门,减少猪贩和屠宰人员到场买猪,加强对出猪台管理和消毒,切断传染途径,进出猪通道的猪只不准返回生产线,生产线人员不超越出猪台。

1.2强化消毒,切断传染途径和消灭传染源

消毒工作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杀灭或清除存活在猪场内外环境及猪体表病原体的有效办法。在存在口蹄疫强毒而且污染严重的猪场,即使是质量优良的口蹄疫浓缩疫苗,使用效果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特别近年来疫情较复杂,口蹄疫病原多型易变,疫苗的效果有时不很理想,更应重视消毒工作。口蹄疫病毒属于非囊膜病毒,对外界环境因素和化学消毒药抵抗力很强,对酸性和醛类、卤素类消毒剂敏感。可使用复合醛类、碘制剂、氯制剂、过氧化物等消毒剂对栏舍、猪群、环境消毒。

正常情况下,生产区环境每月大消毒一次,猪舍每周消毒1~2次、冬天封闭期和特殊情况每周消毒2~4次。猪场应实施“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在每批猪全部转出后,猪栏先经过严格清洗,再用高效的消毒剂进行严格消毒,消毒后经空置净化5~7天,然后转入新的猪群。每年更换2~3种不同性质的消毒液,避免病毒对同类消毒剂产生耐药性而变得不敏感。

1.3加强饲养管理和免疫接种建立高免猪群

1.3.1充分重视猪群的饲养管理工作,良好的饲养管理是预防各种疾病的基础。提供猪群不同时期各个阶段的营养需要量,保证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尽量使猪群有个安全的生活环境,减少应激;饲料营养水平和霉菌毒素对猪体免疫功能有很大影响,当猪采食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或饲料中缺乏某种维生素或矿物质时,猪的免疫功能就会降低。

在气候变化较大:如雾天、阴雨天、甚至夏秋交界、冬春交界,日夜温差较大的季节更要注意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冬季注意防寒、夏天注意降温,减少饲养密度,转栏时注意饲料过渡并适当喂给多种维生素等抗应激药物,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增强抵抗疫病的能力。

1.3.2接种疫苗是预防口蹄疫病重要措施,但不是唯一措施,多个猪场临床试验证明,常规打一次疫苗,其有保护力,抗体滴度,肉猪只能维持2个月,母猪只能维持3~4个月,而不是1年,按商品猪5~6个月龄出栏计,一生需注射口蹄疫疫苗2~3次,母猪1年应注射3次口蹄高效浓缩疫苗,且剂量应适当加大(3~5毫升),疫苗应专人管理,注射口蹄疫疫苗时要求有2名工作人员一起完成,谁领用、谁注射应登记清楚,经手、证明双方签名,以堵塞漏洞,这些都是经验教训。注射口蹄疫苗15~20天后,每批猪应抽样采血作免疫监测,如免疫猪抗体价l︰256以下占70%时,应立即强化接种疫苗,直到合格为止,母猪每年采血做2次监测。

各场应根据猪群抗体水平的监测结果,制定符合本场实际的免疫程序。现介绍较为成功地控制猪口蹄疫猪场的免疫程序,以供参考:

使用O型口蹄疫灭活浓缩疫苗进行免疫注射(注:如果发病猪口蹄疫型号是As ia-I型或A型,则O型口蹄疫疫苗没有效果)。种公猪每年接种3次,每次间隔4个月,后备公、母猪在配种前间隔30天免疫两次,每次肌肉注射3毫升/头。种母猪配种前接种浓缩苗3毫升/头,分娩前一个月再次接种浓缩苗3毫升/头;确保产后乳汁内的母源抗体水平达到1︰1024以上,确保哺乳和保育仔猪对口蹄疫病毒有较强的抵抗力。为防止母猪因注射疫苗产生应激,可在饮水中添加多维电解质等抗应激药物。仔猪可在断奶后60~70天龄注射浓缩苗2毫升/头,105~115日龄注射3毫升/头,商品猪出栏前25~30天又再免疫3毫升/头,预防运输途中或在屠宰场时感染发病。

试验表明,母猪一年中免疫3次,仔猪经初乳获得的抗体可以保护到60~70日龄。而实际操作时仔猪免疫时间太早,40~45日龄之间甚至更早,这样就使仔猪的母源抗体快速下降,同时注射疫苗的免疫效果也不甚理想。

1.3.3适当使用免疫增强剂,提高猪群抵抗力。在目前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疾病以及霉菌毒素等免疫抑制因素大量存有的情况下,免疫猪群的抗体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猪体的主动抵抗能力降低,当外界病毒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猪场时,往往引起猪口蹄疫等疫病的爆发。猪场可通过使用免疫增强剂,提高细胞免疫水平。

1.4注意疫病的动态

发现某一地区发生口蹄疫病,应禁止该地区人员进入猪场,居住地属该地区的本场工作人员不能回家探亲。猪场应经常和各省、市兽医防疫站、当地防检部门联系、沟通,了解疫病动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疫病的发生。

2如何及早发现猪场发生口蹄疫

猪场的工作人员,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在猪场附近发生疫情时,经常检查猪群的健康情况。

猪群发生口蹄疫病时的症状:

猪场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猪发生口蹄疫时的临床症状。当猪只发病时,患猪一般常独处于猪栏角落阴暗处,有时可见全身被毛松乱,精神沉郁;驱赶时起立困难,站立不稳,常会发出痛苦的尖叫声,这时四肢蹄冠、鼻镜上缘可能有水泡,应仔细观察。不同猪场或猪只发生口蹄疫病的临床症状不一致,抵抗力强的患猪,四肢蹄冠起水泡仍只出现轻度跛行,鼻镜出现大水泡仍采食正常,有时只是单脚起泡而鼻镜上没有水泡,较难判断。哺乳母猪可见乳区有白色水泡,哺乳仔猪肢、蹄疼痛,跪行或突然死亡。患猪一般会在发病2~4天后蹄匣脱落。

2.1保育、生长、育成舍:

正常情况下每天检查1次,可在冲洗猪栏时留意不愿起立、跛行、嘶叫的猪只。检查时可使用足够长的木棒或竹杆等器械,先配好消毒药液(“复合醛”或过氧乙酸均可),工作人员在猪栏外用器械驱赶猪只,每检查一栏猪均应消毒好器械再检查下一栏猪。

2.2分娩舍、配种舍怀孕舍:

喂料时应特别留意不愿站立采食的猪只,驱赶起立观察其是否跛行,并检查蹄冠和鼻镜是否有异常变化;哺乳母猪应留意乳房区有无白色水泡,仔猪有无挤堆,跪行,驱赶时有无发出痛苦的尖叫声或出现突然死亡。

3猪场发生口蹄疫病时怎么办?

3.1饲养员或工作人员发现可疑患猪时,不能离开本栋猪舍,应先就地消毒好自身的手及水鞋,呼唤其他猪舍的工作人员立即将情况向兽医报告;确认为口蹄疫病猪后,及早采取措施。

3.2立即严格封锁疫场,发病期间禁止向外出售任何猪只。本生产线饲养员各就各位,不得到其他猪舍工作(串仓),并立即使用对病毒效果较好的消毒剂对猪舍、猪群、生产区内的主要通道进行严格消毒,可用“复合醛”、氯或碘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如果使用复合醛,可按1︰250的比例稀释,每天对疫区及疫区附近外部环境进行6次严格消毒,发病10天内可按1︰250稀释,10天后可按1︰500稀释进行消毒,每天对疫区及疫区附近外部环境进行6次严格消毒,并安排两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猪舍外围的消毒工作;猪场生活管理区应每天消毒1次。

3.3用隔离物(如塑料薄膜)将整栋猪舍围成三个区域:即疫点、准疫点,准健康区。疫点、准疫点、准健康区按下列要求界定和进行消毒工作:

疫点:发病猪栏及其左右2个猪栏及发病猪栏对面3个栏,合计6个猪栏,要求每3~4小时消毒1次。

准疫点:同栋猪舍内除疫点外的其他猪栏,每天消毒4~5次。

准健康区:与发病猪舍相邻的猪舍,每天消毒2~3次。

其他猪舍每天消毒1次。

使用0.5%复合醛或过氧乙酸对空气进行喷雾消毒,以起到空间消毒作用,由于过氧乙酸对金属水管的腐蚀性强,每次消毒完毕后,应马上用清水冲洗喷雾机械的水管。

3.4扑杀病猪是控制口蹄疫传播的关键措施

3.4.1可采用电击、注射敌敌畏等有机磷剂方式扑杀患病猪,扑杀后病猪尸体用不漏水的双层塑料薄膜包装捆绑,用高浓度的消毒液泼洗整个猪栏及尸体。参与扑杀和包裹死猪的人员应戴帽、口罩及手套。在做完消毒工作后应换下所有衣服、帽、口罩及手套并应放于高浓度的消毒液(1︰200的活性氯)内浸泡消毒。

3.4.2病猪尸体可移至露天外(运动场)就地浇上柴油烧毁,但应注意安全,慎防发生火灾。也可将病猪尸体深埋处理,应预先安排人员挖好深坑,坑深度应在3米以上,事先应选好运猪路线,由疫点内的工作人员负责搬运死猪,运至已挖好的深坑内深埋,坑内先铺一层10厘米左右的含氯消毒剂,深埋每一层死猪后,再铺一层消毒剂。运输死猪经过的主要通道及猪舍之间的空地应进行严格消毒。

3.5紧急接种。当猪场发生疫情或猪场附近出现口蹄疫疫情时,全场各年龄段猪群要立即紧急接种口蹄疫高效浓缩灭活苗,并按“先健康群、后可疑群,由外向里”顺序实施,接种份量应加倍,接种份量为3~5毫升,接种时应严格做到每注射1头猪更换1个针头,免疫操作人员不得进入猪栏,可利用喂料吸引猪群集中在隔栏边采食,兽医工作人员站在栏外或站在猪栏隔墙上完成注射工作。

猪群一般在注射疫苗14天后产生免疫力,在发生疫情的猪舍内,最好能对尚未出现临床症状的猪群接种口蹄疫康复血清(发病28天以上,60天以内的康复猪采血)5~8毫升/头,接种后12小时即可起到被动免疫作用,并可维持20天,接种时也应严格做到每注射1头猪更换1个针头。

当分娩舍发生口蹄疫病时,10日龄内的哺乳仔猪死亡率可达100%,哺乳仔猪肌肉或皮下接种康复血清2~3毫升/头以防哺乳仔猪感染死亡,仔猪可饲喂代乳料,适当提前到18~21日龄断奶。

3.6发病猪常因感染细菌导致蹄匣脱落,爬不动而采食不到饲料和饮水而饿死或渴死,应加强疫区猪群的护理工作,并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两种不同抗生素。

近年来,口蹄疫病猪常因继发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等细菌性疾病,加上其他应激因素,死亡率明显上升,应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广谱抗生素,如支原净、磺胺类药物,同时饮水中添加抗应激添加剂,连用7~10日,控制或防止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疾病,降低患病猪的死亡率。

3.7发病猪场应安排专门人员日夜值班,限制疫点(发病猪舍或发病猪场)人员的行动。进入疫点的工作人员必须在该疫点门口第2次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并严格消毒手臂;进入疫点的人员不准再进入饲养健康猪的猪场或猪舍;疫点人员食宿应集中,严禁疫点工作人员与非疫点工作人员同一室居住,疫点与非疫点的工作人员以及饲料进入疫区后的运动和运输路线不能交叉,使用的工具和用品必须严格分开。

3.8严防病原向外传播

3.8.1疫区内所有猪只不能移动,严禁任何人、猪只、车辆、用具和其他可能成为传播途径的物品运出,疫区的猪粪便及污物应进行发酵无害化处理、污水经集中处理、严格消毒后才能对外排放,避免病原向外扩散。

3.8.2疫点所在猪舍的排污沟,应先堵塞,放入消毒剂消毒,过几小时后再排放。或每4小时向排水沟投放消毒药物。在阴雨天气时,应安排疫点外围的工作人员检查和疏通下水沟,防下水沟堵塞而导致污水倒流,进入饲养健康猪的猪舍,引起健康猪群发病。

3.8.3病猪污染的场地、用具必须进行彻底消毒,病死猪尸体和废弃物要就地作烧毁、深埋等无害化处理,严禁运出食用或做其他用途。

3.9想方设法控制猪场内风向。可用电动大风扇使空气从饲养健康猪群猪舍吹向发病猪舍,避免空气由发病群向健康群方向流动。

3.10贵重的种用猪可考虑严格隔离并加强护理,配合药物治疗,防止继发感染。蹄部可涂以20%的碘甘油或紫药水,并肌注抗生素,可缩短病程,减少死亡。严禁任何人进入饲养病猪的猪栏,可站在猪栏隔墙上对病猪进行必要的的处理,用长杆蘸上20%的碘甘油或紫药水涂在病猪嘴和蹄上,可加促伤口愈合。

3.11做好疫点和疫区内杀灭鼠、蚊和苍蝇等工作。并在疫点周围的道路铺上石灰,防止鼠类走动传染病毒。

3.12解除封锁

3.12.1最后1头病猪扑杀处理完毕(或痊愈),猪场不再出现新的病例后3周,并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才可以解除封锁。

3.12.2全场进行1次全面彻底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对饲养过病猪的猪舍和周围环境、所有工具、食槽及工作服、鞋等物品,应进行3次以上严格彻底消毒,并清理消毒好猪舍的下水沟。猪舍隔3~5天后,再用生石灰(指示剂)加烧碱水反复刷洗消毒2~3次以上,经一定时间空置后(起码3周以上),才可以重新投入生产。

8.规模化鸡场环境控制系统的应用 篇八

1. 运用湿帘降温和纵向通风相结合的方式,为鸡群降温。

2. 鸡舍温度在13~28℃时,环境控制器根据温度控制风机开启台数和湿帘开启时间,使鸡舍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舍内温度在30℃以下时,环境控制器通过增加通风级别的方法,启动更多数量的风机来增加鸡舍的通风量,使舍内鸡只上方的空气流速达到1.5~2米/秒,这样可通过对流的方式加速鸡只散热,能有效地降低鸡只体感温度,即我们所说的“风冷效应”。当鸡舍温度达到30℃以上时,环境控制器启动湿帘降温系统,使通过湿帘的热空气降温后形成冷空气进入鸡舍,利用空气流动的风冷效应带走鸡舍的热量,从而达到降低舍温的目的。

3. 环境控制器通过鸡舍的负压值启动鸡舍的卷帘系统,来调整进风口的面积,保证鸡舍的风速。因此,鸡舍内只有形成一定的负压,才能保证进风口有一定风速,要求横向通风风速为3~5米/秒,纵向通风湿帘处的过帘风速为1.5~2米/秒,鸡背处的风速为2~3米/秒。鸡背处最大风速不要超过3米/秒,风速过大会引起鸡只腹泻等条件性疾病的发生。鸡舍负压一般以12~20帕为宜。

二、使用环境控制系统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 确保鸡舍的密闭性。有效通风的前提是鸡舍必须保持密闭,这样新鲜的空气才能从我们要求的侧墙或湿帘处进入鸡舍,所以要随时检查舍门、进风口、湿帘和墙体结合部是否存在漏风部位。如果密闭不好,会使风机效率降低,舍内负压达不到要求,从而降低降温效果。

2. 管理好进风小窗。首先,小窗开启应大于最小开口度,避免出现贼风现象,保证鸡舍的进风面积。其次,小窗应加装导风板,保证冷风不直接吹到鸡身上。当鸡舍内开启1~2个风机时,要使用横向通风;当开启3~5个风机时使用混合通风;当开启的风机数在5台以上时,由混合通风转为纵向通风(侧向进风小窗全部关闭)。舍内由横向通风过渡到纵向通风时,一定要注意进风小窗的管理,减少鸡舍负压,确保鸡舍前后风速、温度均匀一致。

3. 设定好舍内温度。建议冬季设定在18~21℃,夏季设定在22~24℃。当温度达到30℃以上时,因为鸡舍内所有风机需全部开启,所以各级风机间的微差一定要设置合理,避免风机频繁开启。温度探头应悬挂于鸡舍上1/3处,应在进风口附近,但不要被进入鸡舍的冷空气直接吹到。设定温度要比实际温度(鸡背处)高1~2℃(探头位置和温度设定应在不同季节认真研究对照,并最终设定适宜的温度)。

4. 根据体感温度随时调节通风量。采用纵向通风提高了舍内空气流速,加快了鸡只散热,虽然舍内温度仍比理想的温度要高,但鸡只感觉处于较凉爽的环境中,如风速达2米/秒时实际舍温27℃,而鸡只体感温度仅为23℃。因此,判断鸡舍的温度和通风量是否适宜,最好的方法是根据鸡群的具体表现来判断,如果鸡群停止活动、俯卧在地,但不张口呼吸,说明舍内空气流速过快,这时应关闭几台风机减少舍内空气流速;如果鸡群张口呼吸、翅膀抬起并停止采食或舍內两端的鸡群表现差异较大,说明舍温较高或通风不足,这时应多开启几台风机,加大通风量,并保证舍内风速、温度一致。此外,当舍内产生气流时,空气温度越低或鸡群日龄越小,风冷效果越大,空气流速越快,鸡只的体感温度与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差距越大。因此,在生产实践中鸡场的管理人员应经常进入鸡舍观察,根据鸡舍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风机开启数量。

5. 定期维护保养环境控制系统。环境控制器必须进行防雷电保护,防止雷电对控制器中的电子装置造成损坏。鸡舍内外压力探头应保持干净,定期进行清洁,以免粉尘堵塞压力管道,影响负压控制仪的准确性。鸡舍外压力探头应放置在背风的地方,防止风力对负压控制仪产生干扰,影响鸡舍通风效果。空气管应保持畅通,防止受挤压变形,影响负压控制仪的准确性。需提前对鸡舍的风机进行保养,全部接上线进行调试,要求风机设定在自动挡上,不要打在手动挡上。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和规程,定期清除扇叶、遮黑罩、百叶窗上的灰尘,及时更换风机皮带和磨损的皮带轮,确保皮带处于紧绷状态;定时调试和保养发电机组等。一些常用配件应有适度的库存,在夏季场区要有备用电机和水泵,以便出现事故时能够及时更换。

三、联合使用湿帘的管理

1. 做好湿帘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冬季湿帘应用棉被或彩条布包好罩住,以起到防尘、防虫结网、鸡舍保温等作用。在使用湿帘前应做好清洗消毒和除垢工作。

2. 当鸡舍温度达到30℃以上时,舍内外温差较大,当鸡舍内的风机除两个不启动外,其余的全部启动后仍不能降温时,就要立即启动湿帘降温。在刚刚进入夏季时,外界温度并不是太高,应启动1个湿帘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和适当关几个风机,这样既可达到降温的目的,又对鸡群应激较小。

3. 使用湿帘后应定时检测鸡舍内的负压,若风机在正常情况下,负压异常上升就应及时检查进风口是否堵塞。为了保证湿帘的透气效果,湿帘需要每周进行清洁,确保无杂物。清洁时最好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切忌用含氯、溴的消毒药物来清洗,也不能用高压水枪直接冲洗,否则会损坏湿帘纸(可采用低压水流冲洗)。

4. 夏季还应搭遮阳棚防止阳光直射湿帘,这样不仅可以起到降温作用,还可以避免湿帘滋生青苔与藻类。此外,要使用透明的水管、过滤网等,蓄水池也要保持干净,及时补充清水,并在水中加菌毒杀,每周更换1次水,每3个月将整个冷却系统放干水,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蓄水池上方最好用隔热保温板盖上,这样不仅能降低水温,而且还可防止鸡毛、树叶等污染。

5. 在夜间尽量为鸡只降温,使种鸡在白天蓄积的热量,夜间得以散失,以改善白天的生产性能。通过设置温度控制器,可保证风机持续运转。

四、充分做好防应激工作

炎热夏季,一旦环境控制系统发生故障,风机停止运转,舍内温度就会急剧升高,一般10~20分钟就会严重影响鸡群生产性能。因此,一定要加强工人的责任心,对环境控制系统进行良好的维护和管理,经常检查和维护备用发电机组、风机电机和湿帘水泵等,对一些易损部件如皮带、轴承、保险丝等更应备足,保证环境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上一篇:护士工作标准下一篇:《我的家乡》汪曾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