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经验(通用7篇)
1.考试经验 篇一
一、保持良好心态, 注重战略战术
一方面, 端正态度是通过考试的必要条件。盲目自信、过分轻视考试和对考试难度的过分悲观以致失去自我的两个极端现象都是不可取的。2004年全国高会考试江苏省由于设国线和省线, 通过率很高。许多考试通过的考生告诉我, 试卷特简单, 几乎不需要看书。同时自己认为, 1992年我参加全国助理会计师职称考试3门科目以90多分的成绩通过, 1997年参加全国会计师职称考试 (预算类) , 5门科目一次性通过, 高会考试也应该不会太难, 不看书应该问题不大。结果2006年第一次参加高会考试, 由于没看教材, 我只考了49分。另一方面, 科学安排是通过考试的重要保证。科学安排, 首先就是制定复习时间表, 没有计划, 复习起来漫无边际, 最后只能是徒劳无获。订好计划, 每天看多少页, 复习到什么程度, 达到什么要求, 自己心里要有谱。我由于第一次尝到不看书而导致失败的苦果, 所以在2007年报名之后, 就开始学习高会指定考试大纲, 看不懂的地方就跳过, 不求甚解。结果由于没有制定科学计划和目标, 第二次考试又以44.5分的落败而告终。
二、精选有效教材, 减轻心理压力
参考书的多少, 应根据个人的习惯。没有大纲教材是不行的, 太多会造成心理负担, 什么都想看, 结果什么都没读懂。但《高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是必备的, 因为它是考试专家出题的依据。此外,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老师精心编写、大连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辅导用书精讲》是一本针对性很强的参考书, 它对大纲的各个知识点都作了详尽的解读;我国会计学会编写的《高级会计实务考试辅导用书》也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应试参考书, 因为其题型和试卷相吻合, 不足之处就是综合题型较少。我认为只有把这三本书搞懂后, 才可看其他资料书籍。
三、积极参加辅导, 讲究各个击破
拿到大纲教材后, 接下来的任务是阅读。书最起码要看三遍。首先是泛读, 了解大纲教材的章节等主要内容, 分清重点和次重点章节;其次是精研细读, 循序渐近, 一步一个脚印, 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 并认认真真地作好笔记。对每章节内容, 哪些问题应该掌握, 哪些内容只作为一般了解, 哪些要点要熟练精通, 通过该次复习也就一目了然。再次是合起书从头至尾回顾教材, 看自己究竟对教材了解多少, 有疑问的再翻开书研究。另外, 听课辅导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高会考试大纲都是条条框框, 哪些章节是重点, 哪些章节不重要, 考生很难把握。特别是指定用书上因印刷等原因导致的错误, 没有把握确定。在听课之前, 自己应当首先自学一遍, 即上面所说的泛读。如果没有老师辅导, 看书可能会昏昏欲睡。高会网上辅导案例班和锦囊班, 非常有特色, 能帮考生们疏理大纲的知识点, 理清学习思路, 剖析各章重难点, 传授答题技巧。知识的拓展, 深入浅出的讲解, 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网上授课最大的好处是白天或晚上时间都可供考生选择, 在培训周期内听课不受次数和时间限制。我在2008年报名辅导班后, 将2007年会计学会编写的《高级会计实务考试辅导用书》的第一章的习题错误在网上向老师请教, 很快就得到了回复, 并在网页上勘误教材, 以便于其他学员理解。在枯躁的学习过程中, 老师和同学的一点小小的鼓励, 都让你产生学习的无穷动力。网上同学们的各类提问和老师们的精辟分析和详尽的解答也使我收益非浅。
四、强化全真模拟, 掌握答题技巧。
高会考试是层次相对较高的考试, 主要侧重对综合知识的考核。虽然是开卷形式, 但其难度不容小窥, 尤其像我这样从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近20年, 很少接触企业会计, 对新会计准则比较陌生的考生, 不参加辅导培训, 通过的难度更大。题量大, 熟练程度要求高的特点, 也要求考生们在复习过程中, 不能搞条块分割, 章节独立, 要前后连贯, 对各个章节, 相同类似处, 归纳整理, 加深对知识的综合掌握。通过研究近几年的真题, 考生可以熟悉高会考试模式, 了解高会考试出题规律, 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模拟题是考试的试金石, 通过适当做一些模拟练习, 可以查漏补缺, 从而做到胸中有数, 以便合理调整复习时间和内容。另外, 限时做模拟题, 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 有利于在考场上充分发挥。
五、关注考试动态, 从容应对考试
由于报考者的工作岗位不同, 对辅导材料学习和理解的深度也会不同, 但要想通过高级会计考试, 参加者必须对大纲熟悉掌握, 对于大纲教材中出现的新知识, 参加考试者是非学不可的, 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会计考试的难点和重点, 很有可能是必考的内容。遇到难度过大的题目, 要大胆放弃。对极为陌生, 难以理解, 且难度又特别大的问题, 不如干脆放弃, 将有限的时间花在易学好懂的问题上, 并力求在考试中不失分。不管参加什么考试, 难题总会存在。这里所说的放弃, 并不意味着不答题, 而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 将自己认为正确合理的东西写在试卷上, 争取多得分。此外, 在考试时千万要冷静, 认真审题。高会考试, 财务管理部分前几年都出得非常难, 但2008年却异常容易, 这反而还导致我审题错误, 失分较多。2008年高会考试, 我虽然只考了64分, 但实现了我的预期目标。全国计算机等级VB二级考试和江苏省计算机职称考试我的考试成绩都是优秀等次, 但获得的证书上都只统一写明“合格”。高会考试也是一样, 只标明“合格”, 没有分数。考试是高会职称评定的入场卷, 对我而言, 更重要的是, 考试让我逐步走向成熟, 愿有志于参加高会考试的考生们都能成功。
2.考试经验 篇二
关键词:高校;课程考试;国际经验
作者简介:黄应绘(1972-),女,湖北恩施人,重庆工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考试研究和统计理论及在经济领域的应用研究。(重庆 400067)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委教改项目“学分制下重庆市高校财经类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0831101)的研究成果。
学分制是以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为核心(自主选课制),以学分与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与质的计量单位,以取得一定学分和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绩点制),允许学生在较长时间内灵活选择学习进程(弹性学制),由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辅导(导师制)的教学管理制度。[1] 自1872年诞生以来,因其特有的相对学年制的优点,学分制成为许多高校的首选,发达国家的许多高校都实行学分制。例如,美国的大学几乎都采用学分制。我国高校1978 年掀起了实行学分制的第一次“高潮”,现在又掀起了第四次“高潮”。目前,以学分制为主题的教学管理体制深化改革正在许多高校如火如荼地进行,实施学分制成了高校改革的又一热点和契机,推广学分制已是大势所趋。[2]
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施行, 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但学分制改革并非一蹴而就, 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确立一种相互配套的教学内部管理体制,[3]这其中就包括考试制度的配套改革。研究学分制模式下的考试制度改革问题,形成与学分制相适应的考核体系、考试方法、考试手段、考试内容和管理方式等,成为我们必须直接面对和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达国家的许多高校在学分制改革和考试改革中积累了许多有关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经验。因此, 分析高校课程考试的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有选择地加以借鉴,将有助于我们少走弯路,对于指导我国普通高校的新一轮学分制改革, 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课程考试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1. 考试理念方面的经验及启示
(1)考试强调“以学生为本”。发达国家的许多高校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考试的主体,考试是教学的一个环节,教学过程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考试也应该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试不是教师难为学生的手段。
例如:在美国,教育评价主张以人为中心,主张从每名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实际状况出发,充分尊重学生人格,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4]如果一次考试失败,该生可用其余考试、作业及研究报告的成绩补回。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一些需要背很多公式的数学专业课,允许带课本开卷考试,免去了学生大量记忆的时间。
(2)注重能力考核。自从英国开放大学教育学院的学者在20 世纪80 年代提出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以来,各国高校在课程考试中越来越注重能力考核。他们强调测评的真实性和情境性,重在形成对学生的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考试和评价中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例如:美国高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比较笼统,考核的重点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3)重平时考核,轻期末考核。国外的许多高校认为:考试是“评价性”考核,而非“总结性”考核,所以他们崇尚重平时考核、轻期末考核的考试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国外大学课程的平时分都占总成绩的40% 以上。
例如:加拿大里墨斯基大学非常重视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测验、阶段考试等,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50%~70%,而期终考试成绩不占太大的比例。最后成绩是该学生参加该门课程考试成绩的平均值,如果某学生重修N 次,最后成绩将是 N+1次(1 为最初的成绩)成绩的平均值。[6]
以上国际经验给我们如下启示:第一,我国高校在整个课程考试中,学生处于紧张、害怕的状态,其根源在于忽视了教学、考试均应以学生为本;第二,我国高校大多数尊崇的是“轻平时考核、重期末考核”的思想,这导致了学生平时学习没有压力、教师对平时的教学效果不能及时掌握、课堂出勤率不理想,期末考试作弊多等一系列问题,推行“重平时考核、轻期末考核”的考试思想不失为改革的首选。
2. 考试方法与手段方面的经验及启示
(1)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国外高校在多年的实践中,认为评价学生学习的好坏应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知识面的宽窄;二是通过自己的学习获得多少知识;三是学习的经历,包括实践的经历;四是自学的能力;五是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是否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因此,在考试方法上,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同一门课程的考试通常是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
例如:美国以考查学生能力为纬度,建立了科学的综合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采用闭卷、开卷、口试、答辩及实际操作能力测试等多种形式。在英国,为使学生全面掌握学科内容,大学的大部分考核采用论文和笔试形式,有些还要经过口试。例如,英国佩斯利大学商学院理论课程的考试主要有六种形式:常规考试、写作、演讲、口试、课堂测验和实践性考试,每门课程都包含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考试形式。
(2)成绩构成的系统性。由于考核形式特别多并充分利用平时考核,为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发达国家大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的构成通常比较复杂,成绩构成体现了系统性。
例如:在美国高校,决定学生某门课程成绩的除了期中、期末成绩之外,还包括论文成绩、平时作业成绩、平时小测验成绩、讨论活跃程度、上课出勤情况等等。[6] 澳大利亚许多高校采用分次累积的计分方法,避免单一指标的评定方法,一般成绩构成是由期中考试、课堂表现、期末考试和事例分析等几个部分组成。英国佩斯利大学的“市场营销实践”课程把学习目标细分为L1、L2、L3 三类,每类都有相应的分阶段的考试形式,最后的成绩构成包括三个阶段的常规考试、三个阶段的写作和一个阶段的演讲。
(3)采用计算机无纸化考试。在许多国家的教育测试中,计算机自适应考试(计算机无纸化考试)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原因在于它所具有的自动生成试卷、自动测试、自动打分、自动成绩汇总等功能,能够有效应对传统的纸笔考试无法应对的学分制下高校课程考试出现的考试更注重学生的能力测试、对教学评价手段的要求增强等新问题。
以上国际经验给我们如下启示:第一,我国高校课程考核的形式大多数比较单一,闭卷笔试是最常用的考试形式,没有充分利用诸如开卷、测验、口试、讨论、报告等多种考核手段。成绩往往只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部分高校甚至只由期末考试构成。这使得能力性考核的内容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在专业性课程和前沿性课程方面,而高校的专业性课程又占很大比重。国外高校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第二,计算机在我国已经平民化,已经有了实行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物质基础,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考试理论的发展以及学分制的全面推行,高校课程考试有必要进行改革,实行计算机自适应测验。当然,这必须有相关部门、机构的政策支持。
3. 考试内容方面的经验及启示
许多国家高校课程考试提倡考试内容的开放性和多元化,认为考试内容应当作为测试、衡量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考试内容要富有时代气息,与社会现实问题衔接,加大非智力因素的考核力度。具体而言,他们的课程考试内容具有如下特点:
(1)记忆性内容少。世界许多国家的考试更注重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构建起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所以他们考试内容的首要特点就是记忆性知识的考核内容少,学生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死记硬背”。
例如: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一些需背很多公式的数学专业课,允许带课本开卷考试,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公式的运用方面而不是记忆。在加拿大里墨斯基大学,英语不考查词汇,而是考核运用英语思考和写作的能力,以此调动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转换到解决现实问题中。
(2)题材来源广泛,多来源于实际。国外高校课程考试试题的题材来源广泛,有来源于课本的、有来源于教师的(如教师的课题)、有来源于学生自己的、有来源于实际工作中的方案的。题目来源的多样性、真实性与开放性,引导学生以严谨、科学的方式开展学习,促进了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例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特长选择考题,闭卷也不例外,考前半小时阅读考卷,选择考题;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兴趣及能力,指定平时作业或论文题目作为考试内容之一,允许学生带回家完成。[4] 在美国,大学以论文或演讲形式考核的题目题材大多来源于实际,类似于实际工作中的方案,它要求大学生在经过研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并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这为今后的工作培养了必要的技能。
(3)试题答案的开放性。试题答案的开放性是考试内容的开放性和多元化的又一体现。
例如:在美国,同一考题往往不设定唯一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尽可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言之有理、有内在逻辑性,就能得高分。这便于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寻找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以上国际经验给我们如下启示:第一,目前,我国高校许多课程考试内容大都是记忆性的内容,把学生的主要精力导向死记硬背上,客观上造成了学生“上课记笔记,课后背笔记,考试默笔记”的机械做法,且试题的内容大都没有学生选择的余地,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国外高校在试卷上给出公式、允许带词典、少考记忆性内容等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第二,我国高校的绝大多数考试要求有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的个性与创新,国外高校试题答案的开放性不失为我国高校考试改革的较好选择。
4. 考试管理方面的经验及启示
(1)严格规范的考试管理。国外高校大多制定了严格规范的考试管理制度,以保证考试的严肃性、公平性。
例如:德国高校很重视考试,进行严格管理,以考试保证毕业生质量。英国高校在考试管理上,把考试形式、各形式占总成绩比例、考试计划安排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一起,作为课程说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固化在教学文件中,成为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重要依据。[7] 表1 是佩斯利大学市场营销实践(Marketing Practice)的课程说明中与考试相关的部分。
表1 佩斯利大学市场营销实践课程的考试计划
资料来源:根据《英国高校课程考试模式对我国高校考试改革的启示》[7]整理而得
(2)建立专业化的考试机构。美、英等国无论是全国性考试还是学术评价考试,大都委托专业化的考试机构来编制试题、组织考试评卷工作,其考试的管理权具有明显的民间性和专业性。
例如:在英国,专门设有考试局负责考试,如以伦敦大学为骨干之一的考试局、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为骨干的OCR考试局,各考试局按期公布考试结果的明细信息,包括考卷与评分操作标准,各科成绩分布等,供民众查阅、监督和评估。
(3)校外考官制度。在英国有一个考试制度叫校外考官(external examiner)制度,校外考官提出试题,并担任参加口试学生的考官,最后与校内考官一起组成成绩评定委员会,通过具体而详细的商讨,给予学生公正的成绩评价。这种校外考官制度促使各高校保持一定的学问水准,并随时可以交换各高校的教育内容和关于学生的有价值的情报,而受到了广泛的好评。[8]
以上国际经验给我们如下启示:第一,学分制下的选课制、弹性制及多样性决定了高校考试管理的复杂性,而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考试都由教务处负责组织,力量薄弱,亟待改革。可以借鉴国外做法,尝试设立专门的考试中心负责考试的组织、管理、研究。第二,让外部力量参与到大学的课程考试中来,对于促进考试公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有条件的高校应加以借鉴。
二、结语
高等院校学分制下的考试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分制考试方式的改革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分制体制的整体改革,而学分制考试方式的改革,直接受到学分制体制改革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将有助于我们少走弯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各国历史、文化的差异,学生学习习惯、国家人才选拔制度、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制度的不同,我国高校不可能完全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考试模式,应该根据我国实际,有选择地加以借鉴。
总之,从观念的变革上看,我们应该树立无论什么类型的考试都是为了更好地培育人才,是为人才培养及时、准确地提供反馈信息,是为了及时改进培养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通过改革建立一种更有效的高校课程考试模式,并对其不断发展与创新,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教育的发展,这是我国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蔡先金,宋尚桂,等.大学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2.
[2]周请明.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弹性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1-43.
[3]周建民,茹阳.美国大学学分制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启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4]赵丹,李新宇.国外高校考试制度的特点及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2007,(10):62-64.
[5]蒋太岩.中美高校学分制下的人才培养[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235-236.
[6]刘淑英.国外高校考试“以学生为本”的体现及启示[J].科技信息,2008,(33):555,549.
[7]翟晶.英国高校课程考试模式对我国高校考试改革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9,(2):108-109.
[8]李花.中韩高校考试评价制度比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95-98.
3.考试经验 篇三
想要通过考试愉悦自己,首先心态很重要。考试,在我看来,目的应该有两个。一是鼓励自己,达到自己满意的成绩;二是发现问题,为以后的学习指明方向。认清这两个目的,就不会在考试分数的问题上过于纠结,不被任何结果所影响,继续保持强劲的马力学习。当然,想要达到这种境界,除了要修炼心性以外,还需要一个适合学科适合自己的考前复习过程。
从考试范围上看,大部分的同学面对的是一张包括了全部高中物理知识的试卷,也有少部分同学幸运一些,只需要复习高二下学期学习的部分。不同的范围复习的侧重点会稍有不同。全部知识点的试卷中会有很多个重点考查的知识点。比如说静力学中的平衡问题、动力学中的曲线运动问题、两定律两定理(动能定理、动量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电磁场中的综合应用以及电磁感应问题。这种试卷在试题的分布上会努力向高考靠近,由于知识点多,所以在单个题目的难度上就会有所下降,很少出现计算量大、步骤复杂的大综合题,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要多注意能量动量和电磁感应部分的知识,重要的是要回忆起很久之前学过的知识并且会用。而考查部分知识点的试卷重点难点就只剩下电磁感应类问题了,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要多对这类的综合问题进行练习,考查范围小了,而且包含的内容又基本不是高中物理的重点知识,那么在唯一的重点部分难度就一定会有所增加。
不管是哪一种范围的试卷,在复习方法上基本都是一致的。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物理解题的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当我们面对一个物理试题时,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将头脑记忆库中的相应知识与题目建立正确的联系,并进一步应用这些知识分析、推理,最后完成解题,所以,同学们要做的是整理记忆库,梳理基本物理概念,区分易混淆的,熟练掌握基本物理规律,牢记常用的。
其次千变万化的物理命题都是根据一定的物理模型,结合某些物理关系,给出一定的条件,提出要求的物理量。而我们解题的过程,就是将题目隐含的物理模型识别、还原的过程。在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就要逐步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通过分析把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拆分成若干个子问题,建构起相应的物理模型,结合模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写出符合题意的物理方程。
最后,要培养一些良好的解题习惯,并且在考试的过程中要掌握一些技巧。解题的时候,一定要画图,画示意图(力学中的受力图、运动情景图、v-t图,电学中的电路图,光学中的光路图等)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一大法宝。考试的过程中要注意时间的分配,不在某一个问题上过多的浪费时间,尽量选用有效且简便的方法,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准确的解决问题。
同学们,享受这个复习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复习是有效的,那么好的结果就是必然的。分数不重要,从考试中获取学习的动力和乐趣才是最高境界。
加油!
相关阅读:
学法指导:七大步骤助你搞定高二物理
学法推荐:物理实验复习的四个关键点
怎样解高中物理选择题和应用题
物理学习方法:做个学习物理的有心人
[标签:复习,物理]
1.关于如何拿下期末考试
2.期末考试如何复习
3.期末考试复习技巧分享
4.如何顺利拿下小升初考试
5.如何制定期末考试复习计划
6.如何事半功倍的进行期末考试复习
7.关于期末考试如何复习的方法
8.期末考试如何复习才能拿好成绩
9.小学生期末考试复习十大方法分享
4.考试经验 篇四
题记:
没什么不可以
四年前,我和男朋友结束了长达5年的马拉松式爱情,我们结婚了,虽然什么都没有,但是我们很幸福,很快乐,从我们结婚的那一刻,我第一次下定决心努力工作,认真学习,对我们未来的家充满憧憬。一年后我们的宝贝在温暖而稳定的家中诞生。
自从他出生以后我便觉得有了压力,经济上很困难,虽然我们都有工作,但是仅仅够生活,要想有所作为,很难。于是我踏上了药师的考试之路。那一年上班很远,早晨6点多就要起床,晚上7点左右才能回来,而且单休,但那一年,是我自毕业后最刻苦而认真学习的时间。晚上回家,老公已经做好可口的饭菜,学习累了,就做点家务缓解一下。那年我参加了考试,没过多久,成绩出来了,315分没有通过。可是为了宝贝的未来,能给他一个好的环境,我决定再考。
来年,在老公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再次步入考场,可是我还是失败了。知道成绩的那天晚上,我难过的依在丈夫的怀里哭了很长时间,知道我睡着了。第二天早晨起来我便看到丈夫抱着儿子,站在床边,丈夫问儿子,你说妈妈棒不棒,其实我知道儿子听不懂,只是丈夫安慰我,但是让我惊讶的是一岁多的儿子竟然说了一个“棒”字,虽然很模糊,可我很知足,我知道我还要继续努力。
在儿子的陪伴,老公的支持下,09年我报了名。有一天丈夫得意的笑着看着我,说亲爱的,你这次一定能过,他把我拉到电脑前,告诉我,我给你找了个老师。后来我知道是,他给我报了医学教育网的辅导。我真的很感谢他。他是我只得用一生去守护的人。
09年我参加了考试,当我知道成绩时,我很欣慰,考试前期,为了学习,减少了很多陪儿子的机会,每次阿姨和我说儿子又学会了什么什么的时候,我眼睛里都含着泪水,因为儿子在最需要妈妈的时候,我却没有在他身边,那种心酸,我永远不会忘记。
借此机会,谢谢我老公和宝贝儿子的支持和鼓励,我会继续努力。也为所有的妈妈级考生加油,工作、学习、孩子,那个都不能放弃,妈妈级考生真的不容易,其中的心酸也只有经过了才有了体会。
5.注会考试经验 篇五
你也许看了很多别人的学习方法,可每看一种都会让自己胆战心惊,因为你发现自己的方法与别人所讲的有差距,尤其是觉得其说得很有道理的时候。在此,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从今而后一定要摒除这种念头,因为这样是很可怕的。我还是要强调一点,拿到任何一种方法,哪怕是注会状元的方法,你们可以浏览他们的内容,精彩的地方还可欣赏一下,可千万不要执着于其方法的具体内容本身。什么复习计划时间作息表呀、什么复习步骤呀等等,这些东西我个人理解是可以参考一下的,但根本没有必要马上对此做出巨大反映,并修改自己的原有计划。因为每个人的作息时间与精力的时间点都不一样,并且有些计划也只是别人理想化的东西,真正实行起来他自己都未必能做到,你又何苦受他所累呢?
复习最、最、最重要的是你看进去了多少,不是你看了多少。一定范围里,时间与结果是不成正比的。我不是说别人的东西没有用,我想我们更应该多去思考的是为什么他会用这样的方法,为什么他想到了这点而我却一直在盲目地复习。我想这就是差距吧。那么又如何去思考“为什么”呢?我想这更多是个人习惯思维问题。不过暂时我们可以这样去思考:
1、别人提供了我认为很好的方法,而我却没有想到也没做到,这是不是意味着在考试中我与他也同样存在这样的差距呢?
2、想要改善这种差距甚至超越这个差距,如果拿来主义显然还是不行的,但我相信你暂时还真想不出所以然来。于此我建议你停下来,先不要去想这个问题。一个人如果懂得在面对极大挫折时还能告诉自己我一定会成功的话,那个人已经成功了一半;而如果在此之后还能够冷静地去开导别人的话,他已经成功差不多了。
相信有一点大家是认同的,无论是什么东西,交流永远是很重要的。闭门造车,造出来的也就是些破铜烂铁。在无法给自己一个很好的方法时,最有用的方法是用实践创造方法,而实践本身又是最好方法。敢于、善于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别人听,然后认真地去听取别人的意见之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你梦寐以求的方法,当然,这种方法要不停地改善。别人的方法永远都只能参考,绝对不可拿来主义!那么,我所说的方法就不是一开始就给自己制定的什么条条框框,好的方法是在脑子里的,不用写在纸上。也只有能够把方法印在脑子里,那也就是你能通过考试的一个巨大功能了。这本身就是一种使用方法的方法。于是,我想得出我的第三个结论:在注会的过程中,在没有得出结果之前,千百万不要因为别人而令自己没有了信心,乱了方寸,哪怕表面上看起来他是那么优秀。
注会进行中的反思
基于注会的复习有一定的量,人的脑子具有遗忘性,而谁也无法证明自己所谓有计划地看了什么东西就可以在考场发挥作用了。所以,我们要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无论你现在记住了些什么都是你的一厢情愿,而在考场上是相互的,即考卷与你。所以有一种方法是很要命的,即给自己订了一个计划表,然后按照计划表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又一遍,也不知看了多少遍,等他看完最后一遍才发现自己怎么好像才看了一遍似的,于是他开始焦急,紧张,害怕,埋怨,最终发挥失常。为什么注会要求是大专以上呢?我想原因是考试的基础是需要大家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会计知识与初步的会计意识。而我们在大学里读那么多年书出来后踌躇满志,就为了注会还兢兢业业地不停地看呀看一些基本知识,这岂不与考试的初衷有所违背,而既然你违背考试的初衷,那么,财政部不让你通过也是很正常的事了。因此,我建议书本只要仔仔细细地通读了一遍就够了,除非你真是烂得可以,或者在大学里是混过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有些东西你看来看去还是这样,因为你根本没有消化,如果你都消化了你也就是专家了。既然是资格考试,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管他是怎么个过呢。所以,我们要学会CRACK(因为我不知中文怎样表达才好,但这个英文用法是很典型的)。CRACK它的出题思路和命题方向。那么如何学会去CRACK呢?这一点我建议大家除了到
网上查看相关资料外,更重要的是要自己思考。为什么每年的焦点、热点财政部都要考一下呢?仔细一想,唉!他们这帮人其实也是很烂的,我们花这么多心思在考试上,可他们那会把我们当回事呢!只要其所出的考题被采纳把钱拿到手就完工了,哪还会想到我们这些苦命的学生呢!基于每个人都喜欢卖弄,总想弄点新鲜的东西出来表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而考试这么多年来,能出的东西也就这样了,他们还能出什么呢?无非拼命地在题干上大做文章,弄一个什么热点案例来充场面,说是具有实务性,可考的东西还是老东西,有时候想起来不用看那么长的题干也知道他们要考什么了(这跟托福又何其相似呢!)。相反,也就是那些多余的题干害苦了那些善良又胆小的考生们与自以为是而又博学多才的博士们!想到了这点,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应该豁然开朗才对。只要你总是想着“财政部呀财政部,任你72变也逃不出我的五指山。”心情是不是好了很多呢?只要你认真地看了历年的试卷,一定会发现,今年的考试还是考这些东西,答案已经在我们的手上了,只是还不知道题干。既然答案都知道了,还念念不忘题干做什么呢?这个信息就告诉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要盲目地什么都看,看了也没用。不要老把自己当成超人,你没那么多时间去看的,即使有时间也没精力。作者有时为了充字数拿稿费就什么都写。我们应该用会计的嗅觉来看书,有些叙述性的东西或者你本来就已经很知道的东西就扫一下吧。本科生们知识量是有的,只是缺少系统性与关联性与对问题的把握度。我们知道,虽然每本书的作者对定义呀、观点呀在文字上都不尽相同,但意思却都一个样,因为他们写书我相信都是抄来抄去的。可为了表示是自己的作品,于是就在文字上做了大量的修改。当然注会书的作者为了表示自己的书有价值都会或多或少把一些与以前作者不同的观点放进去,以示该书具有新颖性。而这个小小的不同也就成了当年的考点,而凡是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的朋友们在考试时再次碰面还会错吗?如果有不同也无非是多用了一些文字上曲折的表述而已。
如何看书
1、仔细通读书本,至少让自己明白到底注会在讲些什么?要掌握一些应该要知道的会计理论。但希望朋友们注意的是不要把会计理论与会计知识混为一谈,在注会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区别(而注会正是介这二者之间。科班生的毛病是动不动就拿出会计学功底压人,最后压了自己;非专业的考生却有把一些生活中的一些已经形成的基本概念大量应用在注会当中去,这两种的倾向都是很危险的)。
2、在1、的基础上仔细阅读历年的注会试卷,不要太执着于题目本身,要多注意出题的方向与方式,以及各科的比例。这一部份的时间是要花的。要知道注会出题的方式与平时考试是不一样的。这个东西别人来讲你是很难入门的,是需要你自己花时间去研究了才会大彻大悟。还有由于注会只有案例的主观方式,所以你们在看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即很细但不背。只要下次类似的东西出现在你眼前有个大致印象就可以了。
3、如何学习准则。有些考友拼命地背准则和制度,我说,有什么用呀!这么厚的一本准则谁能全记下来?估计全中国也不出3个吧。既然都知道无法背了,为什么聪明的你还要去碰钉子呢?我建议:不要背!学习准则最忌讳的是死背,看的时候心太粗、看了后面忘了前面。相信会计毕业的考友们都知道每个准则的结构都差不多,而知道了某个事物的规律,当然可以窥前而知后了。看过武侠小说的朋友一定知道,当你看多了武侠书,一看作者的开头就知道下面他要说什么了。虽然准则不能这样一概而论,但对待之的思维应该是一样的。我们拿到一个准则,不可能一片空白吧?而每个准则都应该有重点,而所谓的重点应该就是那些读了那么年会计的你眼前一亮的事物。而重点的重点应该是那些具体的数字、特别规定吧,而关于这些的资料应该到处都是。在考试中考准则不可能考得很细而毫无规律可寻,即使那个无聊的兄台出了这么一道题而又碰巧被哪个不负责任的人选上的话,也只是少见的一两个,不会太多的。所以我想我们根本不必担心如果不把他们全背下来的话,就会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
4、复习后阶段如何看书。我建议考友们最好对照历年考题从头看一遍书本,通过对照题目再来查找书中的相关知识,通过这种方法来温习一遍书本。历年考题应该说履盖面已经很广了。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因为我们还是学生,所以是不可能像那些老师般那么狡猾的,出一些我们平时根本不注意的题目。如果我们单纯地先做试卷然后对答案是学不会这么个套路的,一般人对做对了题总不再重复思考的。只有在不停地重复来查找这样的信息,我们就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逐渐习惯出题老师的思维。而通过做试卷来验证水平时也只是单方面的,我们此时做对某道题,而没有理解或不熟练如何把这样一个信息做成一个题目的规律,那么下次遇到题干变一下还是会错的。还有,我们在做题的时候经常会发现题目看看都有印象,可就是不知该如果去写。我个人觉得盲目地做题对考试几乎没什么提高。在考试之前,做模拟只是来检测一下看书的状况与能力的是否提高。如果你的做题速度已经保障的了话,做三套试卷与做十套的效果是一样。那么你又何必多花时间在没用的功夫上呢?当然,我也不排除一些靠题海战术的朋友能成功的。
考试技巧
朋友们在考场上也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明知道这么个考法,可就是定不下决心选择正确答案,我个人认为原因有三:
1、题干太不明确了,弄得4个答案都好像是对的。
2、往年已经考了,可这次怎么觉得答案与往年不一样的呢?
3、相对简单的记忆题,有点印像可就是想不起来选那个。基于
1、本人在做GRE的时候,曾经一篇文章有20多个单词不认识,可我根本不理会他们,只管自己看下去,看到最后什么也没看懂,不过我就当自己看懂了,于是就做题。我把那些不懂的单词全当成一个个商标符号,不懂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知道这是个商标符号而不是面条就行了。最后我居然全作对了。而托福的阅读里的单词应该全认识,于是把文章全看懂了,我也想了很多,甚至把自己想法在看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可提问却很难,与刚才所想的不是一回事,于是做起来反而出错。我举这个例子不是说反而不认识单词的好,我的意思是想说,即使我们不认识单词我们也应该想办法让自己把其当成认识一样做对。当你面临真正的困难时最好的办法是使其最简单化,即使题干再怎么复杂,4个答案还是很简单的。不妨从答案着手也许还是有用一点,至于题干里每个信息应该说都是有用的,但我们只要关键词。基于2,几年考同样的东西也是有的,但很少被采用,除非两本书的作者都提出了自己鲜明的观点,或者恰巧是今年的热点。一般说来同样的知识点他们都会转起弯来考你的。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根本就不用怕,反过来想一下,如果不行就来个排除法,还是不行的话就相信自己的直觉吧,不能随便地浪费时间,想不出来就放弃,作个记号。基于3,碰到这种题最麻烦,我就建议朋友们充分利用自己的会计功底与常识吧,用逻辑推理的考试技巧来应付,不过不要想当然。但是不要埋怨自己记忆不牢,为时已晚矣,不过在考试中这种纯粹让人没法做的记忆题应该也不多,反正我们有30分可以让财政部扣的(还有的10分做风险预算)。
非专业与专业考生在考试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依我看,对于通过注会不是由是否是科班生来决定的,而是你是否具有考试意识。我觉得注会的题目本身并不难,但仔细研究一下,我们就不难发现一个规律,就是有一部分题表面看来本身就很有争议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互执一词。我觉得在考试中“太”有这种想法或行为的人是很难通过考试的。对于有些科班生来说,一旦发现有争议的题目,总是再考场上分去他一部分的思维与出题老师的思路争执不休,于是最终导致丢分―时间不够了。对于非科班生来说,他们也许没有意识到或根本就不知道真正的问题所在,而只是凭感觉或者书本上所认定的理论来做答案。由于他们的思维相比科班生还不存在观点的正反极端,往往比较中庸,所以也就往往做对了题。瞎猫撞见死耗子的事也是常有的。而如果这个人考试的本领好点,书看得仔细点,再多点会计知识的话,就很有可能考出科班生所考不出的高分。
6.考试经验 篇六
一、考试作弊的经济学分析
业界很多学者都对考试作弊现象从经济学角度作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但都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关于考试作弊的成本———收益分析, 如赖红兵 (2004) 、张富花和支天云 (2006) 、雷翔虎 (2007) 、张锦与吴晓艳 (2008) , 这些学者共同的看法是:学生之所以选择考试作弊, 是因为作弊的成本大大小于将来的预期收益, 这符合经济学中的收益最大化原则。另一类多是从博弈理论出发进行分析, 提出遏制作弊行为的办法, 如张秀英 (2006) 、张秀英与王东来 (2007) 等为作弊行为建立了博弈模型, 推导出了作弊空间和监考有力空间, 并指出通过增加监考教师的工作奖励, 降低学校和监管部门的风险偏好等措施可以有效抑制学生作弊行为;陈钧浩 (2006) 认为作弊与反作弊是师生间的博弈, 可以通过学校与师生间委托———代理关系的适当安排来抑制作弊。在笔者看来, 考试的初衷并不是考试, 它只是一种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 也许正是这种评价手段本身的缺陷才导致了学生作弊现象的出现。我们可以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角度来分析考试作弊现象。
二、澳大利亚课程评价制度的启示
笔者在澳大利亚考试的学习经验表明:学生普遍认为考试作弊是一种可耻的非诚信行为, 也仅有极少量学生曾经有过考试诚信缺失的经历或想法。在笔者看来, 澳大利亚学生之所以极少有考试作弊现象, 都基于以下的几个支撑点:
(一)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在澳大利亚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学生始终处于学习过程的中心, 教师则处于辅助地位。一般每门课程每周有一堂3小时的讲座 (Lecture) , 以及1~2小时的小班辅导 (Tutorial) , 尤其是针对研究生的教学课程一般都会安排在晚上5时后进行,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预习、复习和研究, 并且可以使学生兼顾打工和参加其他社会活动。而且很多专业在教学中不指定唯一的教材, 但教师通常会列出长长的参考书目单, 鼓励学生去查找资料, 锻炼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在课程进行的同时, 老师也会针对学生的具体表现作一个总体评价, 并在最后的成绩中予以体现。
(二) 灵活多变的考核方法
澳大利亚大学的考核方式与国内不同, 依据课程本身不同的性质, 考核的具体方式和其构成最后成绩的比重会有差别, 这完全由任课教师定夺, 学校不会过多干预。教师在评定学生最终成绩时可能会考虑的内容有:社会反馈、个人总结、学习心得、测验单、教师和指导教师的书面反馈意见、课堂笔记、实验或实习报告、问卷调查、工作记录、图表、照片、计划、流程图、日程表、草稿、数据库、计算机文档及软件等。以笔者在澳大利亚经历的各种考试来看, 多数课程的考核都会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 平时成绩。
(1) Assignment或Coursework:也就是教师布置的作业, 但这个作业必须由自己独立完成, 然后教师根据多次作业的情况, 构成最后平时成绩的总评分, 一般占最终评定成绩的40%左右。文科方面以制作方案、策划为主, 理科方面根据学科不同以工程报告、制作演示为主。 (2) Group Presentation:是澳大利亚大学课程考核方式中的另一个主要组成部分。通常会要求结合Assignment或Coursework的主题而进行演示, 其比重占最终成绩的30%左右。通常这个题目都会考虑与实际相结合, 要求作出的最终成果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此类考核重在团队表现, 其中团队每个成员的充分参与都非常重要。有些教师在此类评价中不光看团队最终的表现, 也经常会在学生演示之后要求进行类似法庭上的质证, 即由全班学生随意提问, 甚至可以由质证学生指定某个团队成员回答, 最终来评价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期末成绩。
(1) 笔试依旧是主要形式, 以分数为标准。通常包括回答问题、案例分析等, 而且数学公式、计算器、词典、法律文书甚至例题都可以被带入考场。另外, 即使考试, 除了一些是非题、数学演算之外, 大部分的考试题目都是开放性的, 无论学生同意还是反对题中的观点, 只要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证据充足、论述充分就可以获得高分。 (2) 除了传统的笔试之外, 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让学生自己尝试作一些大型的市场报告或者文化调研等。这也是期末考试的重要一项。
三、考试作弊的严重后果
在以上的考核方式下, 很少有学生会作弊。即使偶有作弊的念头, 也通常会因为无人配合而泡汤。偶尔有学生冒天下之大不韪, 作弊被发现, 也会受到严重的惩罚。
以悉尼大学为例, 如果学生有各种学术不诚实行为 (Academic dishonesty) , 学校会依据《University of Sydney By-law 1999 (as amended) 》和《Academic Honesty in Coursework (plagiarism) 》启动正式的调查程序, 最终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短期而言, 可能就是某门课程不能通过, 需要重修或者换修其他课程才能毕业, 除了时间成本之外, 还要考虑重修或换修的费用;长期来看, 作弊行为也将导致不良的诚信记录。小的来说, 在学生小组活动时可能找不到搭档;大的来说, 对将来的就业、升职都会有影响。这在高度看重个人信用的国家来说, 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在中国, 很多学校则本着为学生就业和将来升职等考虑, 尤其是辅导员和任课老师、监考老师, 在发生了作弊事件之后, 经常都是希望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尽量不要让作弊的处罚决定出现在学生档案中, 殊不知正是这种心态影响了学生的行为。
三、完善中国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建议
(一) 让学生不想作弊———转变学生自身对考试的看法, 从内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在国内的高校, 考试结果的直接表现———分数, 目前仍然是考核学生优与劣的最基本指标之一。同时绝大多数高校还普遍实行着一门课程成绩不合格就不能评奖、评优、入党等所谓的“一票否决制”。从“个人理性”出发, 经权衡得失、综合比较, 导致平时学习不努力、成绩差的学生想舞弊, 就是平时学习成绩优良、各方面表现良好的学生, 也想通过舞弊谋得高分。他们没有将考试看成是对自己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定期性检查, 而是为考试而考试。
(二) 让学生不用作弊———改革“以考试定成绩、以成绩评学生”的评价体系, 寓评于教, 寓评于学
高校所培养的不是优秀的考生, 而是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新型的教学模式才是激起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取舍上, 应结合社会实际需求, 以有利于大学生拓展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创造教与学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爱上上课、爱上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才是根本之道。
我们不妨借鉴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一些先进国家的经验, 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使学生明确综合能力的内涵和价值, 包括学习能力、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个人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等。学校不仅仅是通过将来毕业时的一纸成绩单来判定学生的优劣, 尤其是评奖评优搞推荐的时候不要只看数字成绩单, 这样学生就不会只看重成绩, 因此考试作弊也就没有了必要。
同时从教学制度安排上可以尝试建立弹性学制或学分制, 不必规定统一的学习年限和时间, 不必设定整齐划一的课程安排, 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或工作的时间, 甚至自主选择专业;只要学生最终按照整体框价要求完成了既定的学分, 就可以顺利毕业。
(三) 让学生不能作弊———考试方法与考试内容的改革并举
改革考试形式和方法是有效遏制、杜绝考试舞弊行为的又一重要措施。考试方式应丰富化。根据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 可采用口试、课程设计、模拟操作以及开卷等方式开展考核工作, 也可以实行教考分离, 或将考试分散在平时的学习中, 增加平时实践实验环节的得分比重等, 力争达到多角度、多形式、多方法的综合评价, 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创新性能力的促进与提高。在考试内容上可以加大理解、应用题型的分量, 尽量减少以记忆性为主的题型, 让学生没法作弊。
(四) 让学生不敢作弊———规范考试制度, 严肃考风考纪, 加大惩罚力度
通过外部环境的压力而迫使大学生不得不放弃考试舞弊行为的过程, 是杜绝大学生考试舞弊的外发型进路。在这个进路中, 学校要扮演主导角色、起主要推动作用, 完善并严格执行大学生考试的规章等强制性制度, 加强监考力度并配以科学的处罚措施等, 都是可行的具体举措。然而我们必须明白:惩罚不是目的, 而是手段;惩罚不是制裁过去, 而是面向未来。此外, 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从小学到大学的信用档案, 让学生的作弊纪录成为共享的体系, 也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参考文献
[1].赖红兵.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经济学分析[J].皖西学院学报, 2004, 20 (6) .143~144.
7.如何将操作经验内化为数学经验 篇七
关键词:小学数学;操作经验;数学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1-0053-02
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习得,特别是抽象数学概念的建构,总是按照“动作认知(操作水平)——图形认知(表象水平)——符号认知(分析水平)”循序渐进地发展的。然而,有的教师只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获取感性的经验,而忽略了让学生亲身经历把操作经验内化为数学经验的过程,导致数学抽象思维活动因缺少数学表象经验的支撑而出现断层,降低了操作的实效。如何将具体的操作经验内化为抽象的数学经验呢?
一、活动组织:变“一”为“几”,夯实感性经验基础
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是以数学表象为基础的,而数学表象又源于直接的感性经验。感性经验的获取往往离不开操作活动的支撑。教学实践表明,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感知,使其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为此,教师要跳出“一例一动”的框框,变“一”为“几”,组织多样化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积累鲜活的感性经验。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操作活动:(1)找一找:找出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2)摆一摆:用小棒摆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感受方位、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3)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折、量、比,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点,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4)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的地方?(5)围一围:先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样子,再把想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在钉子板上围出来。(6)拼一拼: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尺分别拼成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7)剪一剪: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再剪下来。(8)画一画:在方格纸(每个小方格边长1厘米)上各画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
上述案例中,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动脑,仔细观察,思维活跃。通过多层次、不同形式的操作活动以及活动中的观察、思考、交流等,学生不仅获得了丰富的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感性经验,而且培养了主动探索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节奏:变“快”为“慢”,强化表象经验积累
数学表象在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中,具有中介、桥梁的作用。操作经验的内化离不开清晰的数学表象,操作活动的节奏影响着学生数学表象形成的清晰度。为此,教师要把握好操作活动的节奏,变“快”为“慢”,特别要关注学生对介于具体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的数学表象的充分感知,强化表象经验积累。
例如,教学“8和9的加减法”时,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借助“珠子”进行操作:第一堆摆2颗珠子,第二堆摆6颗珠子,再把两堆合并在一起;然后从8颗中移走2颗……如此不断变换形式,放慢操作速度,实现人人参与摆珠子,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交流中初步体会到不同的摆法表示不同的含义,采用不同的方法:合并在一起,珠子多了,用加法;移走一部分,珠子少了,用减法。其次,通过多媒体用“○”来把摆珠子的“合并”“移走”的过程动态演示出来:
要求学生边看图示边思考,然后说出摆的过程及其涵义,让学生再次体验到“加减法”意义的不同。图(1)用加法计算,因为“?”表示“总数”;图(2)用减法计算,因为“?”表示“部分数”。然后呈示图(3),这时学生立即产生疑问,为什么“?”的位置不同却用减法计算。此时,教师再次放慢探索的步伐,多角度引导学生对图(2)、图(3)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在比较中深刻领悟到:两者都是求“部分数”,所以都用减法。但因为所表示的是不同的部分,所以“?”号的位置也就不同,因而所列的算式也就不同。最后,让学生根据图示列出算式进行解答。
上述案例中,教师放慢步子,通过多种形式的强化活动,借助珠子、图形等中介,实现了“操作—图示—算式”的有机结合,沟通了具体的实物与抽象的符号之间的内在联系,丰富了学生的表象经验,强化了表象经验积累。
三、数学思考:变“明”为“隐”,突出数学表象链接
操作不只在于积累数学表象,更在于抽象、提升。数学表象只有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概括性,才能沟通直观经验与抽象经验的联系。为此,教师在强化表象时,不能仅停留于具体直观思维,就事论事,而要适度抽象,适时反思,帮助学生建立起具有一般性、概括性的数学表象,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内化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思考力。
例如,教学“有余数除法”例2(有23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1)摆一摆:让学生用小圆片代替花盆动手摆一摆。学生独立摆完圆片后,教师指名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操作,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可以将23盆花分成4份,还多3盆。从图示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剩下的3盆是平均分后余下的数,称为余数。这是图示与余数意义的第一次结合,很好地呈现了余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而旁边出现的“余数”一词概括了3盆的实质——余下的数。(2)画一画:让学生用“△”表示花盆,把刚才摆的过程在练习本上画出来,边画△边说出摆的过程。教师相机用算式表示摆的过程(板书如右),
再让学生结合摆圆片或画△
的情况说出板书中23、5、4、3
所表示的意思,特别是3表示
的意思,使学生深刻理解余数
的含义——平均分后剩下的数。由摆圆片到抽象出算式,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数与形的一一对应关系,经历了符号化的过程,进一步将概念的表征与实质联系起来。(3)想一想:如果再增加1盆花,可以怎么摆?增加2盆呢?先让学生凭借刚才的操作经验进行想象,如果想象有困难时再动手摆一摆或画一画。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讨论、交流,让学生在思辨中统一认知:当“余数”和除数相等时,商可以再增加1,而余数没有了。这样就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了余数的本质特征,认识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上述案例中,操作活动从圆片过渡到图形再到抽象出算式,思维由动作化到表象化再到抽象化。渐进抽象的操作载体使数学思考不再局限于某个特定实物,而是变“明”为“隐”,并引发学生结合具体事例进行个性化诠释,多角度寻求与数学意义相一致的数学模型,进而突出了数学表象与思维过程的链接。
【考试经验】推荐阅读:
〖教师资格考试经验〗教师资格考试经验交流:教师资格考试经验11-01
期中考试经验分享07-19
注会考试经验07-27
技能考试程序+经验总结09-15
教招考试经验总结09-23
cia考试经验总结09-28
2023年教师应聘考试经验07-07
注册岩土专业考试经验08-12
期货从业资格考试经验10-08
司法考试经验交流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