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稻田养殖饲养技术

2024-09-04

甲鱼稻田养殖饲养技术(精选6篇)

1.甲鱼稻田养殖饲养技术 篇一

秋季甲鱼养殖投喂饲料管理技术

秋季是甲鱼一年中生长最快的时期,养殖户在给甲鱼投喂饲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设简易投饲框 为避免甲鱼摄食时来回爬动造成饲料落入水中,可采用简易投饲框投喂,框可用塑料或木材制成,框底板钉上竹钉或木钉,钉间距以甲鱼脖子能伸入而身体不能进去为宜。

2.饲料颗粒大小要适宜 甲鱼摄食时,首先咬住食物然后潜入水中吞咽,若饲料颗粒过大则不便摄取,因而制作的颗粒饲料大小要适宜。

3.添加黏合剂 在饲料中添加黏合剂,如面筋粉、藻胶、魔芋粉等,能增强饲料弹性和黏合性,遇水不易散开,可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

4.按季节和规格确定投喂量 稚甲鱼饲料蛋白质含量要求在50%左右,幼、成甲鱼为45%左右。每天投饲时间在上午8时和下午6时比较适宜。投喂量要合理,一般幼甲鱼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量为其体重的5%~8%,成甲鱼为其体重的3%~5%。

5.摄食环境要安静 投喂饲料后,为确保甲鱼能够吃饱吃好,减少饲料浪费,投喂饲料后一定要保持甲鱼池周围环境安静。

晨辉饲料

2.甲鱼稻田养殖饲养技术 篇二

适时放养, 合理密养对于保证稻鱼双丰收是非常重要的。稻田养罗非鱼放养时间, 若是当年繁殖的鱼种, 应力争早放, 一般在插秧后7~10d, 秧苗返青扎根后即可放养。放养隔年较大规格的越冬鱼种不宜过早, 约在插秧后20d左右放养。放养过早鱼要吃秧苗。放养时, 将鱼种投放到鱼溜里, 使鱼种由此经鱼沟慢慢游到稻田里觅食, 以便熟悉鱼沟、鱼溜。放养数量, 由于各地放养鱼种规格不一, 栽种水稻技术和施肥种类、数量等各有差异, 放养量也有所不同。一般每亩放养4~6cm的鱼种300~400尾。也可以放养罗非鱼为主, 搭养少量草、鲢鱼。

2、日常管理

1) 保持一定的水深

鱼种放养初, 因鱼体较小, 田水宜浅, 有6~7cm深即可, 以后随着鱼不断生长, 逐渐加深到15cm左右。在整个稻田养鱼的过程中, 应始终保持既不影响水稻生长, 又适合养鱼的水位。

2) 要经常检查田埂, 发现有漏洞和崩塌应立即堵塞和修补

做好防洪、排涝和防逃工作。随时注意观察天气情况, 遇有大雨或暴雨时, 要检查进、排水口及拦鱼设备是否完好, 如有堵塞和损坏, 要及时疏通和修补, 防止漫水和逃鱼。

3) 做好清除敌害工作

如发现养鱼稻田中有水鸟、水蛇、黄鳝、田鼠等, 应及时除灭。注水时防止从进水口进入野杂鱼。鱼放养后, 要严禁鸭子下田。

4) 正确使用化肥和农药

养鱼稻田施化肥最好作基肥, 如作追肥, 应掌握少量、多次。施用农药要选择高效低毒、残留期短、对鱼毒性较小的农药, 在喷洒前要适量加深田水, 以稀释落入水中的农药浓度。使用对鱼毒性大的农药时, 应先将田水排干, 使鱼进入鱼溜, 待药性消失后, 再灌水让鱼入田内。施农药尽量喷洒在稻叶上, 以免农药落入水中。

3、收鱼

3.池塘甲鱼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篇三

[关键词] 池塘;生态鳖;高产高效

池塘生态养殖甲鱼技术是模仿甲鱼自然生长习性的一种健康养殖方式,养殖周期较长,经4年以上养殖的甲鱼一般达到商品规格,因而生产的甲鱼具有野生特性的优良品质,在市场上十分俏销。2006年至2010年通过南陵,芜湖繁昌等地的实验与统计,池塘生态养殖甲鱼一般平均亩产150kg左右,亩均年产值在5100元左右,可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一、材料与方法

1.养殖池建设与选择

生态养殖池宜建在环境安静、靠近水源、水质无污染的区域,养殖池要求都是土池,以正方形为宜,池底土质以砂壤土为宜,淤泥厚不超过15cm,要求池底平坦,池深1.2~2.5m,面积一般3~5亩,以不超过15亩为宜,有条件的可配套建设亲鳖池、幼鳖池、稚鳖池,养殖池可用石棉板、砖墙、水泥板等建防逃设施,池中要移植水草,在春季要投放适量螺蚬、河蚌等贝类,使池中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另外,根据需要设若干饲料台及晒背栖息台。本次试验地点在寿县双桥、堰口镇,芜湖繁昌等地,5口池塘,120亩。

2.幼甲鱼投放

种苗投放利用土池常温养鳖,在每年春季4~6月份开始放种。适宜投放体重在50g以上的幼鳖,要求规模整齐、年龄相同、体质健壮,对于外地选购的鳖种要进行暂养强化培育1个月后投放,自繁自育的苗种可直接投放,投放前应用高锰酸钾等药物消毒,防止疾病的发生,根据各地不同的生态条件,放苗密度一般亩放200~400只。本实验120亩池塘2004年投放幼甲鱼3万只,亩放250只,规格为50~100g/只。

3.分池饲养

每年根据鳖的生长情况,及时做好挑选,将规模大小基本一致的放在一起饲养,防止残杀和造成病害,有利于甲鱼的养殖管理,促进生长。

4.饲料投喂

饲料投喂饲料以鲜活饵料为主,搭配部分植物性饵料为自配饵料,主要種类有:鲜活螺、蚬、小杂鱼、动物内脏、饼类、麸类、南瓜等,在水温上升到18℃以上时开始投喂,日投喂量为鳖体重3%~6%。每天投喂1~2次,具体视水温及天气情况而定,在投饵时可搭配少量光合细菌等生物制剂,一般不使用甲鱼颗粒饲料,禁用添加剂和含激素类或有残留的药物。

5.水质调控及病害防治

甲鱼生态养殖过程中,控制甲鱼疾病及提高甲鱼品质关键在于水环境控制,重点是搞好水质调控,尽量营造甲鱼的自然生长环境,建立水体的生态平衡,主要应做好:①搞好池塘生态设置。一是投放活螺、蚬、河蚌等贝类,在春季3~4月份亩放200kg;二是移植水草,要移植苦草、伊乐藻、水葫芦等,覆盖面达1/3,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达到塘内自净。②定期加水和换水,每10~15d应适量换水和加水,换水量一般不宜超过1/3,保持水质清新稳定。③定期泼洒生石灰调节水质、保持pH值稳定。④控制投饵,减少饵料对水环境破坏。首先投喂饵料要控制在2h内吃完;其次,坚持检查,避免过多投喂造成残饵破坏水质。⑤定期添加微生物制品。如光合细菌等,可定期泼洒和每天添加到饵料中,起到净化水质、防病促长、提高饵料转换率等作用。总之,在防治病害方面,必须坚持生态防治为主。

6.起捕上市

经4年以上的常温露天养殖,养殖甲鱼一般达到500g以上,这时就要根据市场要,及时起捕上市,可用笼捕或干塘捕捉。

二、结果

2004年至2008年对寿县双桥、堰口镇,芜湖繁昌等地的池塘生态养殖甲鱼进行统计,养殖四年以后雌甲鱼平均体重可达500g左右,雄甲鱼可达750g左右,雌雄甲鱼平均体重可达600g左右,回捕率平均在80%左右,销售价格大多在85元附近,亩产值(四年)=250只×1.2斤×80%×85/斤=20400元,每年的亩产值为5100元。平均每亩成本约3000元,平均亩利润2100元,投入产出比为1︰1.7。

三、分析与讨论。

1.场地选择和要求

生态养殖池宜建在环境安静、靠近水源、水质无污染的区域,养殖池要求都是土池,以正方形为宜,池底土质以砂壤土为宜,淤泥厚不超过15cm,要求池底平坦,池深1.2~2.5m,面积一般3~5亩,最大不超过15亩为宜,有条件的可配套建设亲鳖池、幼鳖池、稚鳖池,养殖池可用石棉板、砖墙、水泥板等建防逃设施,池中要移植水草,在春季要投放适量螺蚬、河蚌等贝类,使池中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另外,根据需要设若干饲料台及晒背栖息台。

2.甲鱼放养前的准备

甲鱼池要经过彻底消毒、曝晒一周后,放水施肥,培养水质,做到肥水 下塘。在肥活爽自然的水环境中,幼甲鱼一般不互相撕咬,栖息在池底时比较安定;当水质培育成茶绿色或黄绿色时池壁表面全附上一层生物膜,幼甲鱼放养后不易在攀附游动时擦伤体表;在光照条件下,由于肥水水体有大量进行光合作用增氧的浮游藻类,便于控制水中溶解氧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水体有一定的肥度能控制真菌对甲鱼的浸染,使甲鱼苗减少水霉病的发生;肥水水体中有一定的浮游动物能使幼甲鱼自由捕食以补充营养丰富的活性饲料。

3.幼甲鱼的投放密度与分级饲养

种苗投放:利用土池常温养鳖,在每年春季4~6月份开始放种。适宜投放体重在50g以上的幼鳖,要求规模整齐、年龄相同、体质健壮,对于外地选购的鳖种要进行暂养强化培育1个月后投放,自繁培育的苗种可直接投放,投放前应用高锰酸钾等药物消毒,防止疾病的发生,放苗密度一般亩放200~400只/亩。此外,养殖池中应搭配放养适量的白鲢、鳊鱼、黄颡鱼、青虾等品种,提高水体利用率,同时可以解决一部分龟鳖饵料。分级分池饲养是关键:分池管理每年根据鳖的生长情况,及时做好挑选,将规模大小基本一致的放在一起饲养,防止残杀和造成病害,有利于甲鱼的养殖管理,促进生长。

4.注重搭配混养鱼种

在甲鱼池搭配养殖滤食性的鲢鱼、鳙鱼和草鱼和其他成鱼。每亩水面放养规格为20cm以上的大规格鱼种200尾左右,其中链鱼100尾,草鱼50尾,鳙鱼50尾。鲢、鳙鱼不需另外投饵,草鱼、鳊鱼需适当投喂饲料。还可在混养池中投放活螺蛳,即在当年4月底至5月初,每亩水面投放150kg成螺,这样能增殖新螺100kg,不断供应成鳖食用。?

参考文献

[1] 王卓,朱清顺.中华鳖养殖的质量控制措施,科学养鱼,2008,10:29

[2] 谢全森,李俊伟.中华鳖幼鳖继饥饿后的补偿生长研究,淡水渔业,2008,(38)3:22~26

[3] 叶世洲,雷思佳.摄食水平对中华幼鳖生长的影响,淡水渔业,2004,(34)6:12~14

4.泥鳅的稻田生态养殖技术 篇四

泥鳅在稻田里经常钻进泥中活动,能够疏松田泥,利于有机肥的快速分解,有效地促进水稻根系的发育。稻田中的许多杂草种子、害虫及其卵粒都是泥鳅的良好饵料,所以在稻田中养殖泥鳅能够相互促进,达到稻、鳅双丰收。

1、稻田及水稻品种的选择。稻田要求保水性能好,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稻田面积宜小不宜大。水稻品种要求抗病、耐肥、抗倒伏,单季中、晚稻比较适合。直播或者插秧均可。

2、田间沟渠的开挖。鱼沟的设置解决了种稻和养殖泥鳅的矛盾,鱼沟是泥鳅游向田块的主要通道,可使泥鳅在稻田施肥、施药等操作时有躲避场所。开沟面积至少占稻田的5%,做到沟沟相通,不留死角。鱼沟在栽种前后开挖,深宽各0.4米,结合环沟的开挖,可以根据田块的大小最后鱼沟开成“田”字形或者“井”字形。在栽秧田块中开沟时,可将沟上的秧苗分别移向左右两行,做到减行不减株,利用边行优势保持水稻产量。环沟宽2米深1.5米,开挖环沟的土用来加固田埂。

3、设置防逃网。用宽幅为1.5米的7目聚氯乙烯网片做防逃网,防逃网紧靠四周田埂,至少下埋0.4-0.5米,用木桩、毛竹、铁丝固定。

4、设置拦鱼栅。建成弯拱形。进水口凸面朝外,出水口凸面朝内。拦鱼栅的设置与防逃网一样,可与防逃网同时施工。

5、苗种投放。时间每年的6月底、7月初雨季到来时,天然野生泥鳅苗种被大量捕捞上市,这时的泥鳅价格在一年当中最便宜,要抓住这一有利机会及时收购。人工苗种在水稻返青后投放。

品种选择本地泥鳅有几个常见品种,针对韩国市场应该选择大鳞副泥鳅进 1

行养殖,大鳞副泥鳅就是黄板鳅、扁鳅。养殖真泥鳅可供应国内市场,真泥鳅又叫泥鳅、圆鳅、青鳅。

规格选择同一田块应该选择规格一致的泥鳅苗种,这样便于日后的管理。用泥鳅筛非常方便就可以把泥鳅按规格分开。

泥鳅体质的选择要求泥鳅体表光滑,色泽正常,无病斑,无畸形,肥满。除去烂头、烂嘴、白斑、红斑、抽筋、肚皮上翻、游动无力、容易被捕捉的泥鳅。

具体操作方法:把泥鳅放置在泥鳅专用筐中,用水激的方法刺激泥鳅,泥鳅就会上下钻动,健康的泥鳅会钻到下面,体弱无力者在上面,其他小鱼小虾、杂质也会在上面,这时用小盆在泥鳅表层把不健康泥鳅和杂质舀去就可以了,剩下的泥鳅再次进行人工挑选即可。

投放量收购的野生苗种每亩投放75-100公斤,投放规格为体长5厘米的人工苗种每亩4万尾,40公斤左右。

泥鳅苗种的运输用泥鳅专用箱运输,每只箱子存放泥鳅苗种10公斤,加水8-10公斤,用板车送到稻田。路程较远的要求降温运输,确保泥鳅成活。

6、泥鳅苗种的消毒。经过人工的挑选后,要及时进行消毒,药物一般选择高效低毒消毒剂,用聚维酮碘较为安全,10%聚维酮碘溶液用0.35ppm的药液中消毒5分钟后及时下塘。

7、日常管理。巡塘投放的第二天开始,就要沿稻田四周查看,及时捞取病死泥鳅,防止其腐烂影响稻田水质,传染病害。以后每天坚持巡塘,注意泥鳅的活动、摄食等情况,观察防逃网外有无泥鳅外逃,发现有要及时检查、修复防逃网;根据剩饵情况调整下次投饵量。

消毒第三天就要进行消毒处理,使用10%的聚维酮碘溶液时,浓度取

0.25ppm,使用强氯精其浓度为0.35ppm,两种药物也可交替使用,其效果更好,一天一次,一般三天一个疗程。

投喂投放后第三天开始进行投喂,每亩水面每天投喂一次,用料1-2公斤即可,时间: 18:00。经过7-10天驯化,泥鳅基本都能稻水沟里进摄食时,加大饲料量,1一2小时后没有剩余为准。饲料用泥鳅专用全价饲料,也可自己配制。稻田中天然饵料比较丰富,可以不投饵也能有一定的产量。

8、稻田的管理。按照一般的管理方法即可,在施肥时注意要少量多次进行,不能对泥鳅造成伤害,施肥原则:重施基肥,少施追肥。每次追肥用量为:尿素10公斤以下,过磷酸钙12公斤以下。水稻用要应该选择高效低毒农药,为了防止伤害泥鳅,采取分片施药的办法进行。

5.有机甲鱼的养殖管理方法 篇五

有机甲鱼的养殖管理方法

鳖的日常管理主要是投喂高蛋白的饲料,饲料蛋白质的含量应在40%—60%。目前有甲鱼专用颗粒饲料,每日早、晚各投一次,每次投饵量为鳖体重的2%—5%。在鳖池内也可种植一些水生植物,一方面可遮荫,另一方面也可供鳖摄食。40—50天要将生长大小不一的鳖分开饲养,以避免互相残食。

1.自繁自育稚鳖:自繁的稚鳖出壳后,经短暂培育即进入温室,能很快完成适应期,进入正常生长状态。稚鳖开食早,生长快,成活率高。

2.注意消毒方法:稚鳖入池前要消毒,当前常用消毒方法有:5%食盐水或5×10—6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0分钟。注意禁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高锰酸钾杀伤性能强,浓度稍高,易烧伤鳖体。

3.放养规格和密度:稚鳖人池规格要求达到10g/只以上,这样的稚鳖人池后生长快,抗病能力强。每平方米放养18—20只,密度不宜过大,否则就会互相残杀,影响成活率。放养时要求强弱分开,同一池鳖要求规格均匀,一次放足。

4.池水不宜过深:温室池水深控制在30—40cm深较适宜,水过深,甲鱼从底层到水面吃食、呼吸、游动距离长、频繁活动,消耗体力多,影响生长。

5.移放水葫芦:温室池移放水葫芦,可以改善甲鱼栖息环境,减少外界干扰,净化水体。同时,水葫芦根须多,再生能力强,是甲鱼喜食植物饵料之一。

6.利用光合细菌调节水质:温室内空气不流动又以投喂全价饵料为主,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残饵、排泄物增多,极易败坏水质。如频繁换水,或加大换水量,易使甲鱼受到惊吓,影响生长。如使用光合细菌,就能有效改善水质,促进天然饵料生物生长繁殖,减轻水质污染。

7.增加投饵次数:在总投饵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投饵次数,减少每次投饵量,使甲鱼始终处于半饥饿状态,能提高甲鱼摄食量,饵料利用率和转化率。一般日投饵4—6次为宜。

6.稻田养殖乌鲤技术 篇六

【关键词】稻田;乌鲤;养殖技术

1 稻田养殖鲤鱼的优势

1.1 食用价值方面更高

乌鲤在含肉率以及蛋白质和脂肪方面的含量较其它种类的鱼要高很多。每100克黑鱼中蛋白质的含量是18.5克,脂肪方面的含量是1.2克,还包含18种氨基酸,还含有人体本身需要的钙和磷以及铁等多种维生素,很适合身体虚弱、有低蛋白血症以及脾胃气虚和营养不良等人群食用。

1.2 养殖需要的成本低、价值高

一些养殖者在养殖过程中采用农药和化肥等物质,导致乌鲤生存的环境被破坏,实际产量急剧下降。因为乌鲤有着特殊的食用价值,所以销售情况很好,1千克在7到8元。在养殖之中需要采用的方法也很简单,稻田之中养殖可以增加稻田的肥分,减少一些稻田之中的病虫害,从而提高稻田的单位面积的产量,通过养殖,还可以改善环境,运用一些天然的饵料,有效的节约成本。

1.3 养殖的适应性强

乌鲤的食性很广,可以食用稻田之中的一些浮游生物以及一些害虫和菜叶之类的饵料。在适应性方面也比较强,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适应性很强,可以生活在0到35摄氏度的水中,最适合生活在20到32摄氏度的温度之中,能够在PH为6到8.5的水域生长,它本身具有耐寒以及耐高温等特点,很容易繁殖,生产的速度也很快,很好养殖和捕捞。

2 稻田养殖技术

2.1 乌鲤的繁殖

首先需要做好对亲鱼的选择,对于雌鱼的选择需要在3岁以上,体重方面的要求一般在3到5千克左右。对于雌鱼方面的选择需要其年龄在2岁以上,整个体重在1.5到2千克就可以。没到繁殖的季节需要做好对雌鱼和雄鱼分开养殖,这样便于进行日常的管理,尤其是可以避免一些早熟的亲鱼出现提前产卵的现象。还需要对亲鱼定时定点以及定量做好鱼料喂养,对于实际的鱼料的控制,需要按照亲鱼整个体重的2%到3%进行喂养[2]。

然后是鲤鱼的繁殖阶段。一般需要把温度控制在18摄氏度以上,然后才能进行繁殖和孵化。在鲤鱼进行实际的配对之前,需要准备好产卵的鱼塘和进行孵化的鱼塘,还需要保持整个水质的清爽。做好这样的工作之后,就可以对亲鱼进行挑选和配对了,要注意那些腹部膨大而且很柔软具有弹性的母鱼进行实际的繁殖交配。需要按照1:5 的比例放置到产卵的鱼塘,可以在鱼塘的入水口设置需要的鱼巢,可以采用竹竿扎成一个方形。每天注入清水,刺激亲鱼进行产卵。在整个产卵期结束之后,还需要把着卵的水葫芦进行消毒处理。

还需要做好对鱼卵的孵化和对鱼苗的培养。在把鱼卵放置到孵化塘之后,如果遇到天气阴沉或者是冷空气的情况,需要采用一些保温的物体对其进行遮盖。鱼苗一般出膜的时间是7天左右,当然,也会随着气温等实际的状况出现提前或者推延的情况。等待鱼苗具备游动的能力之后,再把它们拿出鱼巢。为了提高鱼苗的活动性,需要每天用树枝进行拖塘一到两次。

2.2 稻田的準备

对于稻田的准备,需要选择那些水源条件方面好而且整个水源充足,水质没有受到污染,在进行实际的排灌操作时很容易进行操作的稻田,同时还需要整个稻田的保水性好。稻田在进行耕作时,其耕作层很深,做好是稻田连接成一个面积较大的低洼田的地区,这样的地方在进行养殖准备和实际的养殖养护中便于操作和管理。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耕作层很浅的沙田以及一些出现漏水的田不适合进行养殖。选择的稻田需要其水源和水质情况都很好,在进行养鱼之后不会出现缺水的情况,也要保证在雨水较多的时候不会出现被水淹没的情况[3]。还需要根据实际的生长情况,尽量减少追肥,最好不要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等物品。还需要选择那些生育期相对较短,具有耐肥和抗击倒伏以及抗击病虫害比较强的高产作物,运用大苗进行移植,做好对基本图的栽培,还需要控制好行距,进行保持宽行密植。

2.3 养鱼的设施

整个预计进行养鱼的稻田的周围田埂,要在春耕之前就做好挖鱼沟以及鱼溜,对于实际鱼坑的沙面的硬土需要进行及时的加宽。整个田埂还需要进行加固和锤实操作,防止在实际的养鱼之中出现漏水导致逃鱼的情况。还需要在整个养鱼的稻田的四周距离田埂约80到100厘米处做好挖环田以及鱼沟,依照实际的田块的大小情况以及整个鱼沟形状挖好“十”、“井”、“丰”、“田”等字型的中心鱼沟,对于鱼沟的深度和宽度的控制,需要在30厘米~40厘米左右。整个鱼坑最好设置在靠着水口的田边以及田角的位置。当然,也可以设置在整个田的中间,每667平方米设置一个深度在100到120厘米、整个面积大致在5平方米的鱼坑。为了有效的防止鱼出现逃离的情况,在进行实际的放养之前,就要在进水和出水口的地方做好拦鱼栅。

2.4 养殖管理

2.4.1 水质调节。

在鱼种放置到池塘之后,需要每隔7到10天进行加水,每次的加水需要控制在10到20厘米。因为乌鲤适合在微碱性的环境之中进行生长,可以每隔15天泼洒一些生石灰。需要根据水深为1米的用生石灰15到20千克作为实际操作的标准。

2.4.2 投饵管理。

乌鲤在不同的生产阶段投喂全价配额和颗粒饲料,其蛋白质的含量在28%到30%之间。在整个养殖的初期需要投喂蛋白质含量是32%的饲料。在养殖的中后期就需要喂养28%的饲料。做到投喂的定时、定量、定位等要求,做到喂养的科学合理。

2.4.3 鱼病防治。

一般的乌鲤是很少出现疾病的,但是在鱼病流行的季节仍然需要做好防治。一般需要采取内服和外消相互结合的方式[4]。还可以在饲料之中添加一定的抗菌药物。

2.4.4 日常管理。

做好及时的巡塘工作,还需要认真和及时的做好对鱼体活动和吃食情况方面的记录,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可以进行及时的防治。

总之,对于稻田养殖乌鲤方面,需要做好对稻田的选择,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繁殖好鱼苗,并根据乌鲤的特性进行合适的技术使用。实现对养殖的产量和质量方面的良好控制。

参考文献

[1]庾志勇."稻-灯-鱼-菇"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栽培模式与经济效益分析[J].广西园艺,2008(6)

[2]宾莉,伍文初.乌鲤禾花鱼高产养殖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0(33)

[3]杨四秀,蒋艾青.禾花鲤含肉率与肌肉营养成分分析[J].水生态学,2009(2)

[4]蒋艺.全州县"稻-灯-鱼-菇"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与技术要点[J].中国科技博览,2010(21)

上一篇:初中美术教师教学计划下一篇:潮州家具市场介绍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