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材料(共8篇)
1.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材料 篇一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调研活动材料
一、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省、市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文化名县、商贸富县”战略,县域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2.65亿元,增长1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21亿元,增长3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1亿元,增长24.1%;地方财政收入2.5亿元,增长25.1%;实际引进外资970万美元、内资18.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1496元和4549元,分别增长15.9%和18.6%。一产、二产、三产的比重分别是14.4%、60.5%、25.1%。
工业:**工业起步较早,基础较好,初步形成了电力、化工、机械制造、医药、淀粉、塑料包装等多元化产业体系。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8.72亿元,工业增加值43.38亿元,占到全县生产总值的52.5%。
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我们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使农业正朝着“一乡一业”、“数乡一业”的区域性优势板块和优势区域特色产业方向发展。目前,优质设施果品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面积达到3.8万亩,户太葡萄面积达
到1.5万亩。全县建成百头奶牛场、千头养猪场、万只养禽场等规模养殖场24个,奶牛存栏达到6009头,年生猪存栏稳定在20万头以上。
旅游商贸:**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国“农民画之乡”,旅游资源丰富。共有旅游资源33处,其中人文资源10处,自然资源23处,已开发资源9处。已开发建设的景点有朱雀、太平两个国家森林公园、草堂寺景区、高冠瀑布景区、牡丹苑、重阳宫等。近年来,农家乐旅游蓬勃兴起,已形成甘亭镇的东韩村、草堂镇的草堂营村、杜家庄等8个初具规模的农家乐旅游专业村。**商业贸易活跃,集贸市场星罗棋布。2008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1亿元。
二、产业现状
(一)发展定位
以营造最适宜人居住、创业的环境为核心,以彰显山水人文魅力和打造充满生机的现代新区为重点,着力构建经济活力迸发、文化氛围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城乡管理文明、人民安居乐业、涵盖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征的中国第一画乡。经过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把**建成人在画中,画在手中,兼具现代新区和山水人文魅力的新“画乡”。
(二)发展思路
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文化名县、商贸富县”的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优势产业聚集区、城乡一体化先行区、-2-
和谐共建示范区,加快 “一园三区一基地”发展,保持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三)产业布局
根据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全县产业结构和布局,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1、县城产业布局:
按照“东固、西扩、南连、北优、中改”的原则,拉大城市骨架,逐步形成“三轴两带”、“一核六心”的空间结构。把县城中心区建成政治、文化、医疗、金融、商贸、餐饮、居住区,县城西区建成休闲娱乐区,县城北区建成民俗文化旅游区,东区以沣京工业园为重点建成工业区,南部以惠安化工厂和大唐第二发电厂为骨干建成工业重镇。
2、工业布局:
——做强东部 以沣京工业园为载体,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高园区档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包装材料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通过五年努力,沣京工业园规划面积超过15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超过100户,投资额超过80亿元,年产值超过100亿元。
——做大北部 建立西北地区纸箱制造基地。在县域北部沿108国道渭丰、大王一线,加大政府服务力度,着力解决融资贷款道路交通等方面的问题。积极引导组建纸箱产
业园和产业协会,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鼓励、支持农民采取联办、独办等多种形式发展纸箱制造业。力争五年,纸箱制造企业发展到300个,年产量达4个亿,产值超过10亿元。
——建设南部 做大做强化工、电力产业。坚持以大项目为龙头,拉动地方财政收入,重点依托惠安化工、大唐**第二发电厂、**电厂等大型企业,通过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一系列新型工业化机制,实施大企业、大项目带动战略,组织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的兼并、控股、参股、聚集优质资产,推进低成本扩张。发挥国防工业优势,加快发展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重点发展化工和电力产业。提高国防科技工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度,加速推进军工企业和地方产业一体化进程。
——构筑草堂科技产业基地 充分利用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建设有利契机,积极与西安高新区联手共建草堂科技产业基地,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和项目招商引资工作。
——实施退城入园工程 集中几年,对城区工业企业实施搬迁改造,进入园区发展。到2012年实现城内无工业生产企业。到2015年,逐步完成郊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任务,鼓励退城入园企业,进行改制改造,争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增长方式转变,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3、农业布局:
——产业定位 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围绕城郊型农业方向,大力发展以奶业为主的畜牧业和无公害农业,逐步开发绿色有机农产品,不断提升农业的比较效益。
——空间布局 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的要求,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城郊型农业、生态型农业。渭河沿线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努力把渭河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建成集休闲观光和优质农产品供应为一体的农业科技产业区。围绕“稳粮、兴牧、优果、扩菜”的思路,以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经济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提高农民收入。在平原地带重点发展优质粮油、无公害瓜果菜。山区地带重点发展速生丰产林和经济林木业。畜牧业重点发展高产奶牛、瘦肉型猪、优质禽蛋。引进扶持一批果业、奶业、粮食深加工企业,加大对 “户太8号”葡萄、同兴西瓜等地方特色产品的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4、文化产业布局:
——产业定位 围绕建设“富有现代新区和山水人文魅力的中国第一画乡”目标,走农民画品牌化道路,培育地域主题文化精品,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力繁荣文化产业。
——空间布局:大力发展“画展经济”,规划建设全国农民画创作交流中心、画展街农民画一条街和东韩农民画风
情苑。加快对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的整合、包装,规划建设集民间民俗文化和特色文化于一体的传统文化一条街,努力将**建设成全国民俗民间艺术基地。
5、旅游商贸布局:
——产业定位 围绕建设关中山水人文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为目标,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以此带动商贸服务业发展。
——空间布局
旅游产业要立足生态品牌,倾力打造“一区两园四大特色旅游”。“一区”:围绕发展旅游度假、商务会展、高档住宅、温泉洗浴等产业,加快草堂寺景区建设,使其真正成为秦岭北麓带上文化厚重的旅游亮点,西安市自然生态、游览休闲的后花园,**的旅游产业发展基地。“两园”:围绕发展生态旅游目标,加快建设太平、朱雀两大国家级森林公园,建成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和周边城市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四大特色旅游”: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着力构建生态观光游、休闲娱乐游、宗教文物游、关中风情游四大精品旅游线路,打响关中山水人文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品牌。商贸服务业要按照城内大商场、城中特色街、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思路,发挥交通和区位优势,整合物流资源,大力发展现代物流。
三、存在的问题
——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拉大。经济不发达、经济规模太小,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还不高仍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特别是县级财政没有实力和能力进行城乡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发展资金缺乏,投入不足。一是由于受土地、资金等影响,近几年来缺乏大的投资项目,外延扩大生产能力不足,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我们的产业发展规划不到位,招商引资盲目性较大,缺乏针对性,招商项目质量不高,造成产业项目招商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受国家土地政策的限制,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紧缺,造成项目落实难度大,很多大项目、好项目长期处于待地状态。二是企业融资渠道不畅,扩大生产能力不足,技术改造步伐缓慢。
四、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扩权强县政策落实力度。建议对**等15个扩权强县试点县,从土地审批、规划管理、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配套政策,进一步明确省、市、县三级审批权限、程序。建立扩权强县试点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究试点县在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确保试点县能够真正享受优惠政策,实现率先发展。
二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县级财政收入来源单一,即使省上给足了财权也难以组织到与事权相匹配的财力。因
此,建议省市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使财力下移,保证县级“财力与事权的匹配”,县级财政困难将逐步缓解,从而确保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加大土地供给支持。当前,土地问题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的核心问题。建议省市在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过程中,增加扩权县的建设用地规模,适度放开扩权县的土地利用计划,压缩扩权县的基本农田面积,为扩权县的快速发展提供相应的用地保障。
四是加大项目支持力度。**是西安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西安西南方向的城市副中心,同时,又处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轴线上,这次又被省政府确定为重点扶持的扩大管理权限县,因此,建议在产业布局规划方面,能够考虑我县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为我县在工业、旅游业和农业等方面推荐一些好项目、大项目,重点将西安二环以内需要外迁的企业、省内大型企业配套加工业务积极向我县推介,特别是西安化工厂等符合全市产业布局的化工、装备制造类企业向我县适度集中。此外,我县与高新区合作共建西安高新区草堂科技产业基地工作已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双方合作发展既是贯彻市委、市政府对口帮扶决策的重要举措,同时,对促进高新区跨越式发展,壮大全市经济实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建议在高新技术产业
项目安排上给予我县更多的支持和倾斜,促进园区尽快做大做强。
五是进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当前,农村公路路网的整体通行能力已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西户公路过于狭窄,路面坑凹不平,严重制约着我县与长安区以及高新区的物资流通。为此,建议省市进一步加大对我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将西户路改造拓宽工程纳入到西安市交通发展规划,并尽快付诸实施,以推进我县与长安区和高新区的快速对接。
六是加大对特色农业的扶持力度。近年来,我县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户太8号葡萄、同兴西瓜等农产品品牌已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一定知名度,但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尚未形成规模优势。为此,建议省市在国家和省上的农业项目资金方面,对我县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予以支持,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2.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材料 篇二
关键词:城乡统筹规划,社会调研,长沙县
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因而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的重点应该是探索如何以城带乡、以工促农解决三农问题, 这也需要规划人员对乡村实际有较全面、准确的把握。受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影响, 我国乡村社会正在经历着强烈变化, 例如乡村人口结构、农民收入构成、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都已改变, 而这些变化很难通过官方统计数据反映。农民作为分散的个体又缺乏明确表述自身意见的有效渠道, 这往往造成规划不能准确把握乡村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难以实施。本研究结合湖南省长沙县城乡一体化规划实践, 在规划编制中引入社会调研,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 研究农村的现实状况、需求, 总结其发展趋势, 为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特征
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县为案例。该县县域面积1997平方公里, 辖20个乡镇, 2011年总人口80.3万, 城镇化水平51.9%。长沙县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典型性。首先, 长沙县经济基础较好,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789.9亿元, 综合实力在全国百强县排名第53位, 雄厚的经济基础保证长沙县可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率先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其次, 长沙县的城乡差距较明显, 以县城和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的县域中部地区发展迅速, 已呈现与长沙市融合的趋势;而县域南部和北部地区以农业为主, 在农民收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与中部有明显差距 (见图1、图2) 。
1.2 研究方法
结合城乡一体化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 调研问卷围绕“进城居城”、“社区发展”和“支农惠农”三个主题展开。“进城居城”重点考量农民流动性、进城的门槛与意愿, 作为人口与城市化水平预测的依据;“社区发展”重点研究农民需求, 探讨如何构建农村社区;“支农惠农”更多关注政策层面, 为国家政策的细化、规划实施提供保证。
鉴于县域面积较大, 不同地区差异明显, 本研究采用分类多阶段抽样方法, 在县城、近郊地区、北部地区、南部地区按一定比例分别抽取了26个村, 每村内再抽取40个农户, 共计1040个样本, 收回有效问卷1027份。
2 社会调研的发现与启示
2.1 农户收入与就业的多元化
从农户家庭收入情况来看, 劳务性收入平均为12625.723元, 占总收入46%;其次是农业收入占30%;再次为家庭经营性收入 (贸易、运输等) , 占15%。农户收入呈现多元化趋势, 农业收入虽然仍是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但劳务性收入已成为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见图3) 。
与收入构成对应, 长沙县38%的农村家庭有1人出外打工, 32%的农村家庭有2人或多人出外打工;而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不高, 接近74%的农民表示“只要有其他的挣钱机会, 就不会去种田”。从打工地点来看, 基本是县内、县外各占一半, 有工业基础的乡镇农民外出打工比例明显低于纯农业乡镇。可见农民外出打工的现象非常普遍, 外出务工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而就地就近打工是大多数农民的首选。
2.2 县城、近郊、远郊乡村差异明显
在调研数据分析中引入空间维度, 根据抽取样本与县城的距离, 将各村庄分为县城周边 (1) 的村庄、近郊村庄和远郊村庄分别统计, 可以发现县城、近郊、远郊村庄的很多主要经济社会特征, 如进城意愿、改善设施要求、人均收入等, 均存在显著差别。
2.2.1 家庭收入的差别
统计发现, 近郊地区的农户平均收入明显高于县城周边和远郊农户, 其中户均收入小于2万的家庭比例仅为15.4%, 而10万以上家庭的比例高达50% (见表1) 。结合深入访谈, 研究认为造成近郊地区农户收入较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县城周边的乡镇有较好的工业基础, 加上便利的交通条件, 使得这些地区农民就近打工的机会很多, 使劳务性收入较远郊地区高;另一方面是由于近郊地区休闲农业发展良好, 使得农户家庭经营性收入高于其他地区。可以说近郊地区既能接受城市的带动、又具有乡村的优势。
2.2.2 进城意愿的差别
在问及“是否愿意获得城市户口进城居住”时, 县城周边有52.5%人表示愿意, 远郊地区表示愿意的比例最高为55.4%, 而近郊地区的居民只有44.3%的人赞同。在问及“是否需要改善住房条件时”, 近郊居民回答需要或很需要的比例高达84.5%, 明显高于县城和远郊的比例。
综合上述两个问题, 发现近郊地区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最强烈, 但进城意愿却最弱, 也就是说近郊农民更愿意在保留现有田园居住模式的基础上, 通过农村环境美化、基础设施配套等方式改善居住条件, 而不是被城市化。相反远郊农业地区的农民更愿意直接进入城市居住, 而对村庄整合、集中居住的意愿偏低 (见图4、图5) 。
2.2.3 公共服务需求度与满意度的差别
调查数据显示, 近郊地区居民对各类公共设施服务需求度 (2) 最高, 为4.39;远郊地区的需求度次之, 为4.00, 而县城地区最低。而不同区域农民对服务设施的满意度呈现相反的结果, 县城地区的满意度最高为3.24, 远郊地区次之为3.04, 近郊的满意度最低为3.11。
从公共服务的需求度和满意度分析来看, 县城周边的农户可以方便的获得城市服务设施的覆盖, 所以满意度较高、需求度较低。而近郊地区居民收入较高, 因而产生的需求也就更为多样, 同时近郊农民的市民化意识较强, 希望能够获得与城市同质的公共服务, 所以他们的满意度最低 (见图6) 。
2.2.4 县城、近郊、远郊的“V”型社会空间分异
综上所述, 可见县城周边、近郊、远郊乡村的社会、经济特性差异明显, 呈现类“V”型结构。近郊的乡村形成一个收入较高、需求强烈, 同时城市化意愿较低的圈层。这种差异性提示规划需要分区制定发展策略, 特别重视近郊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建, 在配建标准上应该尽量与城市相同, 从而满足农民日益成长的需求, 缓解社会矛盾。同时传统的征地拆迁的城镇化模式在近郊区也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需要调动农民改善住房和公共服务的愿望, 探索新型城镇化路径和方法。而在远郊农业地区, 则可以采取通过政策引导, 鼓励农民直接进城或镇。
2.3 服务设施距离敏感度差异
农民希望获得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距离是影响村庄布局调整的关键因素, 因此在调研中让农民分别选择希望到达幼儿园、医院、乡村超市、农资销售网点等各类设施的距离与现实距离, 并以居民选择各段距离的百分比为纵轴, 以距离分段 (0~1公里, 1~2公里等) 为横轴, 绘制各项设施需求距离折线图。折线斜率越大即跌落越明显, 说明该项设施距离敏感性越强, 折线越是平缓说明该设施敏感性越弱。
研究发现居民对于生活服务设施距离敏感度高, 幼儿园、小学、医疗所、乡村超市等日常性服务设施距离很敏感, 希望在距离自家1公里以内的占比均在70%以上。对生产服务设施距离敏感度低, 农业技术服务站、农产品交易市场等设施的距离稍微远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见图7) 。
3 规划对策
3.1 总体思路:三化协调, 促进农民增收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目标是要提高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差距。调查显示劳务收入、农业收入和经营收入是农户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因此规划应从这三方面入手, 探索提高农民收入的办法。
增加农户的农业收入需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适度增加农业经营规模, 同时延伸农业产业链,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劳务性收入, 就需要发展工业, 尤其是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经营性收入需要发展服务业, 而无论是工业还是服务业的发展都需要城镇化的支撑。据此, 围绕农户增收, 规划提出协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三大动力,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思路。农业现代化可以提高农业经营性收入, 并释放出剩余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 为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提供支持;而工业化在创造就业, 带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 也能带动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的发展, 进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城镇化可以为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提供多样的生产、生活服务 (见图8) 。
3.2 总体布局:因地制宜, 分区指导城乡发展
综合考虑长沙县的生态本底与社会调查反映出的县城、近郊、远郊乡村的差异性, 规划将长沙县分为中部新型城镇化地区、北部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南部绿心创新发展区三个次区域, 制定不同的发展模式, 分类指导 (见表2) 。
中部新型城镇化地区包含县城及其周边的近郊地区, 这一地区未来主要的发展动力将是工业化与城镇化。综合考虑城市、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要求, 在高效、集约地布局城市建设区的同时, 还保留一定数量的乡村地区作为生态隔离, 并赋予这些地区生态、休闲、农业观光等适宜的功能, 实现城乡功能协调与互补。并构建起网络式、全覆盖的城乡公共交通系统, 使乡村居民也能方便地获得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整个地区形成“多心、多片、网络化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格局 (见图9) 。
长沙县北部地区农业基础良好, 且农村人口大量外出打工, 土地流转较普遍, 规划将其确定为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 以农业现代化为主要发展动力。结合场地条件, 划分为杂交稻优先发展区、茶叶优先发展区、特色林果优先发展区等专业化的农业片区, 以土地整理和流转为重点, 引导农业产业化布局、规模化发展。在各农业片区的小城镇建立相应的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中心与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以延长农业产业链。整个地区形成以专业化的农业地区为基底, 主要道路为骨架, 特色农业镇为支撑的“点轴聚合、以点带面”的城乡空间结构 (见图10) 。
长沙县南部多山地, 自然环境优美, 且处于长株潭三市中心, 规划将其定位为服务三市的生态休闲绿心。在总体上加强生态环境保育的基础上, 结合主要交通线路和景观资源, 适当引入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不破坏生态环境的特色服务业, 并以此类项目带动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空间整合, 整体上形成“面域保护、点状开发、城乡融合”的空间格局 (见图11、图12) 。
3.3 设施配置:服务均等, 分类分级配建公共设施
针对农民对生活性服务设施距离敏感, 而生产性服务设施距离不敏感的特点, 综合各类设施的建设运营成本, 结合不同等级的居民点, 规划提出按照基本生活圈、日常生活圈、基本生产圈和完善的生产、生活圈四级配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标准。
在自然村组配建卫生室、小超市等, 形成基本生活圈;中心村配建小学、幼儿园、农村超市等生活性服务设施, 构建以中心村为核心的居民日常生活圈;在一般镇配建农资销售网点、农产品质量检测站、日用品超市等设施, 以满足农业生产服务要求;强化在重点镇配建服务质量较好的中学、养老院和农业技术培训站、农资销售网点、农产品交易市场、农业贷款保险机构等生产性服务设施, 形成以重点镇为中心的完善的生产、就业圈。规划希望通过在重点镇集中布局生产性服务设施, 提供更多非农就业岗位, 进而带动城镇人口聚集, 促进重点镇发展;而在中心村布局各类生活服务设施, 可以逐步带动村庄布局整合, 实现规划目标。
4 结语
长沙县的社会调研明确了农户的收入构成和就业情况, 为规划提出“协同农业现代化、农户多业化、农村城镇化三大动力, 促进农户增收”的总体思路提供了启发。社会调查数据与空间的综合分析, 使我们发现了近郊、远郊地区的显著差别, 这为划定县域分区提供了依据。对于服务设施距离敏感度的分析, 为调整设施布局, 形成不同生产、生活圈提供了支撑。这些研究内容都使规划更符合乡村实际, 也更容易实施。从完善城乡统筹规划技术的角度考虑, 研究认为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增加乡村社会调研可以加强规划设计人员对乡村现状、农民需求的了解, 进而补充传统规划中被忽略的社会、文化等因素, 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乡村社会调研的重点是发现问题, 而城乡统筹规划则有较强的目标性、政策性, 两者相互结合有助于发现更多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陈鹏.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探索[J].城市规划, 2010 (3) .
[2]刘佳燕.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中的社会规划策略研究[J].2007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07.
[3]贺雪峰.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0.
[4]刘豪兴, 主编.农村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马璇, 王红扬, 冯建喜, 等.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居民基本诉求调查分析——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J].城市规划, 2011 (3) .
[6]张泉, 王晖, 陈浩东, 等.城乡统筹下的乡村重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7]陈宇, 赵明.大都市边缘区城乡空间重构的规划探索[J].2011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11.
3.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材料 篇三
【关键词】 加快 城乡一体化 助推 经济发展
1.吉林省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和问题分析
目前,吉林省统筹城乡发展的合力已经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速率不断提高,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效初步显现。但由于历史基础、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与农村还处于相对薄弱环节,制约农村发展的二元结构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从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增长情况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民纯收入;城乡基础设施与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小城镇与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制约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社会事业发展差距较大。尽管这些年在改善民生和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投入的资金、所办的实事前所未有,但与城市相比,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显得滞后;公民综合素质差距较大。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比重还比较低,在知识水平、基本技能和文化素质等方面,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非农产业的岗位要求。
2.吉林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应加强的重点领域
当前,吉林省经济形势是历史上最好时期,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机遇期,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是逐步消除城乡之间的壁垒,在政策与体制、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市场体系和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实现城乡一体化。
2.1深化改革,促进城乡政策和体制的一体化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入用于农村的比重,加快推进城乡公共财政和金融体系建设的一体化;完善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民进城落户创造条件,统一义务教育制度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城乡劳动就业制度和发展条件的一体化;统一规划,着力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统筹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与服务制度建设的一体化。
2.2以发展为动力,推进城乡产业发展的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建设关键在发展,根本在产业,要把加快城乡产业聚集作为工作重点,促进城乡产业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重要物质支撑。一方面要突出大城市的带动作用。根据实际,抓住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有利时机,把投资拉动作为城市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措施,加强项目谋划工作,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重要民生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力求大城镇在产业集聚、人口集中、要素集约利用上有新突破;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信息化、标准化、设施化、集约化和市场化进程,努力打造由现代种养业、现代加工业和现代物流业构成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双向联动发展。通过推进农村新型工业来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别,实现城乡产业的互补、资源共享,以城带乡、以乡促城。
2.3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加快推进城乡市场建设一体化 目前农村商业流通设施缺乏;农村资本市场建设严重滞后,金融服务严重缺失;土地流转市场不健全,流转不规范、服务不到位;服务市场无序,服务质量比较低;农村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都存在交易成本高、效益低。要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构筑城乡一体化现代流通网络。在此基础上,应着力培育城乡统一要素市场。根据城乡居民具有平等的社会权利,在城乡之间采取统一的经济社会政策,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引导城市要素资源“下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2.4统筹城乡资源,实现城乡生产力布局一体化 按照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突出空间资源一体化配置,加强行政区和经济区之间的衔接协调,形成城乡联动发展的生产力布局。依据经济和环境特征,应适度适时调整行政区划,整合密度过大、规模过小的小城镇空间,建立具有规模效应的小城镇群组空间结构,完善城镇体系结构。当前,尤其要抓好以中心镇、中心村为重点的区域城镇、集镇体系规划与建设。在农业产业布局上,全省各地应充分依据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确定主攻方向组织生产与加工,使优势资源不断向优势产业集中,优势产业不断向优势区域集聚,形成区域化与专业化的产业系列,从根本上转变散而杂、产业趋同造成的资源浪费局面。在工业产业布局上,应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先导,依据都市圈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结合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统筹考虑城乡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引导适宜的工业企业向县域经济开发区转移,实现各园区的错位发展,使区域性优势产业和资源向优势地区集聚;同时,有效引导乡镇企业集群发展,拉动农村的小城镇建设,由此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
2.5坚持创新,推进城乡文化建设的一体化 加大对村镇一级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积极实施“阳光工程”, 大力发展以“绿色证书”和“蓝色证书”为载体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观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农村党员、教育和引导农民群众,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用先进的精神文化产品来丰富和提升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城乡文化娱乐一体化。探索城区文化设施与农村连锁运行、管理、使用的新路子,把社区文化延伸至农村,多渠道、多形式拓展文化的广度、深度。文化宣传部门应当组织城市文化组织、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与村镇结对子,开展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实现城乡文化联动;推进城乡信息共享进程。目前,城乡信息共享程度低,城乡信息资源分配失衡,信息资源的不对称加大了城乡间的差距和对立。因此,必须把信息共享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事业,应得到制度保障。信息共享应首先保证渠道畅通,全时空多渠道传递信息。
3.加快吉林省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保障措施
搞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有关政策,加快实施城乡良性互动的政策措施,在财政政策上、产业政策上和在体制改革上实现城乡统筹。根据吉林省实际情况,应强化和落实以下具体措施:
3.1全力推进体制创新 按照着眼长远、逐步完善、健全机制的原则,以强化农业基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体制与机制的保障、财政支持和发展动力。
3.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应紧紧抓住中央大幅增加投入的有利时机,以水利建设、农业机械化、耕地保护、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生态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3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紧紧依托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完善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尽快形成龙头企业集群、生产基地配套、利益连接紧密、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体系。
3.4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努力打破城乡壁垒,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拓展农民进城务工的渠道,建立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培训,保护进城务工经商农民的合法权益,逐步解决农民工进城居住、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等问题。
3.5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应突出重点,切实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加强农村文化基础建设,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切实抓好农民最急需的道路交通、安全饮水、电力供应、清洁能源和环境卫生等公共基礎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6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应引导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把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信用合作。同时,建立健全农村担保体系和农村信用体系,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3.7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按照低水平、广覆盖、有保障的原则,初步构建起最基本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基本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和规范化的政府救济制度,使农村社会保障从“无”到“有”,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标准,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形成一体化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4.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材料 篇四
1992年,绥芬河市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我市紧紧抓住这一强力和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凭借悠久的贸易历史和优越的地理条件、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国家、省委、省政府赋予的政策优势,促使对俄经贸合作以超常规的速度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快速攀升。1997年,随着陆海联运大通道正式开通,绥芬河市成为我省物流、人流和资金流的双向通道。以口岸进出口物质为主导的加工业迅速兴起。国家和省市的强力发展和推进政策、绥芬河市优越的发展环境、口岸便捷的交通条件构筑成我市引入省内外资金、项目流入的谷地,中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热土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广阔平台。绥芬河市已经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主通道,对外经济合作的窗口桥梁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省领导曾经指出:“我们不满足于窗口、通道、平台的地位。要做主体、主角,努力把绥芬河打造成‘北方深圳’,使我省成为东北亚经贸中心,保持和巩固全省对俄经贸合作牵头省、第一省的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依托绥芬河等边境口岸,扩大与俄罗斯等国的经贸合作,建立海外能源原材料基地。省政府关于推进对俄经贸技术合作战略升级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做大做强绥芬河市,绥芬河市是我省目前最大的边境口岸和唯一的铁路口岸,在对俄经贸科技合作中发挥着龙头作用,地位十分重要。针对目前绥芬河市发展空间饱和、城市功能不适应对外开放需要的实际,要立足打造现代化国境商都,搞好绥芬河今后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功能定位,通过口岸整合、资源整合等方式,使其尽快发展壮大。”作为哈、大、齐;哈、牡、绥两大工作带的出口和端口,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发展要求,结合我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为解决我市经济发展的空间因素的制约,完善城市功能;为充分发挥我市口岸对全省经贸和科技合作的拉动作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减少受国际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全力、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以促进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在必行。
一、绥芬河市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性
1、农村、农业现实状况。绥芬河市下辖11个行政村,农村人口7372人,耕地面积333014亩,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先天不足,我市位于我省的东南部,土地面积421.5平方公里,地处长白山系的老爷岭余脉,属于低山丘陵地带、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貌格局。由于地处寒温带,属大陆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湿润,高温日数少,无霜期短。年平均降水量为570毫米,全年平均气温2.3度,多年平均大于等于10度的有效积温为2072度,最高达2446度,最低达1801度。处在三积温带下线、五积温带上线,日照时数平均为2614小时,无霜期为119天左右。而且初霜较早、终霜较晚。农业生产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农业生产一亩地收益仅为150—260元,我市农业生产条件的客观现实决定了我市第一产业发展缓慢、基础薄弱、规模小、效益低,2008年,我市农业总产值实现8056万元,为我市地区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点三;粮豆薯总产量为4042吨;农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虽然这一指标在全省处于较高的水平,但是,农民纯收入构成已经转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转产收入为主体。而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16350元,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7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2044元,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5倍。城乡居民在生产、生活、交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市民待遇、金融及法律等社会服务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二元结构日趋明显。先天不足的农业生态条件和微小的农业经济总量决定了我市无法将第一产业发展成为我市的主导产业做大并做强。
2、城市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现实局面。绥芬河市下辖两个镇,而且都在城市区域之内,对我市来说效仿省内人口和农业大县,在现有农村地区另建小城镇,不具备可行性和必要性。一是我市总人口仅六万余人,其中农村人口7372人,农村劳动力3900人,城市吸纳剩余劳动力争2000人,只有1900个劳动力在从事农业生产。位于我市城区内的前进、绥东两个村已经被老城区的改造所覆盖,成为“城中村”。建华、建东和建西三个村正在被开发建设中的西城区所逐步覆盖,宽沟村区域已经被综合保税区融为一体成为“园中村”,村屯将整体搬迁到城市区域之内。已经覆盖和正在覆盖的6个村人口已经占我市农村人口的40。5%。从交通条件上看,北离市区最远的双胜村距市区12公里,南距市区最远的南寒村距市区20公里。因此,从我市农村人口总数、已经被城区覆盖的村屯数量、转入非农产业农村劳动力数量和最偏远村屯距市区的交通条件看,小城镇建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市三农问题。从我市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及城市发展对现有农村和农民的覆盖和吸纳程度上看,只有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一体规划、统一布局、一元管理、统一政策、整合资源、统一利用、一体建设、共做基础、才能实现同步发展,共享发展成果。
3、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单位面积产值比决定了我市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性。2003年经省政府批准实施的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我市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24.3平方公里,其中近期(2005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2.4平方公里。由于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至2005年现状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达到15.8平方公里,已经突破了上轮规划所确定的近期规模,根据我市经济发展现状、机遇和前景,本次城市规划调整是到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37.7平方公里,较上一轮规划增13.4平方公里,增加建设用地面积中,绝大部分占用基本农田,由于受发展空间所限,城市区域功能设置没有足够的空间予以充分发挥,现有的区域分工在区域经济产出水平上存在巨大的差距,土地、规划,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已经成为制约我市快速发展的瓶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以新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新的经营方式去解决发展的障碍,解决三农问题。因此城乡一体化是我市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城乡一体化,将农村人口和土地转化为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打通制约我市经济加快发展的瓶颈。
目前,哈尔滨市经济开发区工业产值密度目标为45亿元/平方公里,即每平方米产值为4500元。我市基本农田按照种植结构,以正常年份的收成计算,每公顷产值约9000元,每平方米产值约为0.9元,我市农业生产用地的产出现实,决定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新的经营和管理模式,调整土地使用规划。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如果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让每一寸土地都能迎合和适应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的需要,地尽其力。按照我市城市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2010年以前,我市单位面积工业产值密度为30亿元/平方公里,即每平方米3000元,至2020年单位面积工业产值密度可达到50亿元/平方公里,即每平方米5000元,至2020年,我市可开发工业用地8.0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至少达到400亿元。我市仅有的可利用土地资源和扩大使用面积,改变土地使用用途的土地资源将给我市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发展潜力。也必将为全省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遇,必将会进一步加大对全省外向型经济的拉动作用促进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更可从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上减少经济发展的波动。
二、绥芬河市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可能性
1、凭借我市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政策优势、人才优势和公共关系优势,近年来,全市经济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截止 2008年末,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1.0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0.1亿元,对外贸易额实现58.28亿美元;口岸过货880万吨,过客163万人次,接待进出境旅游者85.5万人次。固定资产投资35.69亿元,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20.4亿元。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市场功能不断加强,现代化城市构架基本形成,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城市知名度迅速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口岸综合配套服务功能逐步加强,人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市成为全省人均收入最高地区。
2、从国际关系上看,中俄关系已经上升到最好时期。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贸合作水平不断提高;从国家经济发展布局上看,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与俄罗斯重点开发远东地区战略已经形成互动对接,为绥芬河市彰显和发挥口岸服务和拉动功能和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综合保税区的批准和建设必将给绥芬河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省委、省政府打造北方深圳的战略构想和做大做强绥芬河的发展理念,为我市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开放优势、交通优势、市场优势、合作优势实现跨跃式发展提供了现实机遇,绥芬河将逐步成为我省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引擎和区域性商品集散地,将成为我国东北最活跃的商贸交流中心、区域性物流中心、中俄边境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中心、中国北方重要的进出口轻工机电产品加工基地、我省参与区域合作的实验基地和平台。
雄厚的地方财力为城乡一体化的整体推进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证,强大的发展趋势和美好前景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后续保障。良好的村级组织和经济状况为我市率先实现一体化创造了先决条件。我市被城市覆盖的几个村屯,固定资产都在300到5600万元,流动资金在300至2600万元之间,公积公益金达到7296万元,如前进村自建宾馆、商场及木材加工园区年收益可达450万元,象我市这种农村村集体无负债,还有大量良性资产和强大稳定的固定收入的状况,在我省农村并不多见。绥芬河市公有财力的总额扩张,村集体的良性积累,为我市实现城乡一体化解决农民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打下了坚实的资金基础。我市日益发达和发展的服务业和日益壮大的口岸加工业,正在不断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我市二三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可以完全解决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安置问题。
综上所述,绥芬河市有条件、有必要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
三、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保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对外开放战略升级不动摇,坚持发展口岸特色经济不动摇,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不动摇,着力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着力做强三大支柱产业,着力扩大区域合作,着力创建中国沿边国际合作型经济开发区和东北亚现代化商贸旅游名城,为打造“北方深圳”奠定坚实基础。争当延边开放升级排头兵。
四、实施城乡一体化推进步骤、任务与实施办法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分阶段、分步骤推进实施。
第一阶段是从2009年到2013年,用五年时间完成城乡一体化的硬件建设,形成城市发展的框架和经济发展格局。第二阶段是从2014年到2018年,用五年的时间完善城乡城乡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服务体系、就业体系以及相关配套体系的完善,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分步实施。
第一阶段
(一)对我市整体区域按照长久的发展需要,进行合理的定位和布局,做好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的调整工作。
(二)加大公共投入,按照城乡一体化布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率先实现财政、公共事业、教育、卫生、医疗保险,社会及养老保险、文化、司法、金融等社会化服务的一体化。
(三)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取消乡级层级,按照区域功能分工的不同,在绥芬河镇基础上成立东城区社区管理委员会,在西城区管委会阜宁镇的基础上成立西城区管理委员会,负责西城区的整体开发和建设,在城乡一体化完成后再将西城区管委会转为西城区社区管理委员会,加强对西城区建成区的新区物业管理和社区建设工作。
(四)通过老城区改造、西城区开发,红岭区,服装和电子加工园区和综合保税区的建设先行吸纳前进、绥东建华、建东、建西、宽沟六个自然村。前进村、建华村先期激活村屯良性存量资产,推进集体资产的股份制改造,实现公司化经营。
(五)通过撤村并村完成南寒村、北寒村、永胜村、红花岭屯的合并工作。建立统一的居住、生产、生活及社会服务功能区域。通过园区建设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第二阶段
(一)通过整合调整土地使用规划以及收购、参股和与城市商业区进行土地转换等形式,将土地及其他生产要素全部向政府集中。
(二)实现覆盖全市的劳动及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就业及劳动 培训体系。
(三)转化部分农民身份,实行市民化管理、享受城乡统一的市民待遇。
第三阶段
(一)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框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各加工园区、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建设,扩张城市经济总量,为城乡一体化奠定经济基础。
(二)建全产业体系、服务体系、就业体系及相关体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五、城乡一体化农民就业、安置及保障措施
我市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构想其目的就是扩展城市空间,整合公共资源,全面协调和整合城乡利益关系,打破城乡分割的原体制,促进城乡间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取消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差别,共享发展成果,人尽其能,地尽其力,扩大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民在发展中得利、在创业中受益。稳民、富民、安民。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社会。
(一)、规划先行,合理布局区域分工。
我们所构想的城乡一体化既不是盲目的建城造镇,脱离经济基础去变农村为城市追求消灭城乡差别的目标,也不是简单地改变户籍制度,脱离就业结构去变农民为市民,更不是将失地的农民边缘化,而是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区域分工安置农民就业。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我们将通过全市规划调整,结合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在城市空间构架上,将设置一线带四区的总体发展格局,“一线”是指以绥芬河口岸向牡丹江延伸,形成滨绥铁路、绥满公路发展的轴线,打造哈牡绥对俄经贸产业加工带。“五区”是指:一是跨境合作区,以贸易综合体为基础,强化会展功能和旅游观光功能,打造成全省最大的对俄商品展销中心和旅游目的地,向自由贸易区发展;二是东城区(原绥芬河老城区,绥芬河镇所在地,内含前进绥东两个自然村)、东城区的功能定位是作为商贸中心区进行规范整合,形成服装、建材、食品等商业街,同时加快金融、信息等服务体系建设;三是西城区(现阜宁镇政府所在区域,内含建东、建西、建华三个自然村)功能定位为现代化的行政办公区和适宜居住的生活区,同时建设配套的文化体育中心;四是红岭区(阜宁镇所辖沿301国道、206省道的永胜村、红花岭村,内含北寒工业园区为北寒村所在村址附近)功能定位为现代化产业园区,实现一区多园模式,构建机电、物流、轻工产品加工等若干产业园区。将南寒村区域作为生态涵养区,将建新村地区建成生态园区和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把红花岭村、永胜村、北寒村、南寒村统一搬迁到建新村与206省道区域之间,此区域为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业产业带和园区配套综合服务区。距城区不足一公里的朝阳村纳入附近工业园区一并发展。五是综合保税区,以宽沟村周边建设国家级综合保税区。集保税、仓储、加工贸易于一体,这也将是绥芬河迎来跨跃式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二)绥芬河市土地使用原则和方式。
1、按照:土地合理规模流转,农民积极参与、生产生活平稳、各项保障机制健全、有偿、统一、合法这一原则,按照国家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农民作为土地所有者这一主体权力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积极动员和鼓励农民在土地使用权和使用用途上发生转变。引导、鼓励农民以土地作为资本入股,进行土地产权股份合作制这一新型土地经营模式的探索,使土地变资产、农民变股东,失地农民按期分取红利。当入股企业或公司破产时,确保农民作为第一清偿人,优先保证把剩余资产清偿给失地农民,在农民收益不受损失的前提下,农民以土地为资本再次参与经济合作。绥芬河市长远的发展前景和可观的土地使用价值,必然会给土地所有者提供长期高额收入的保证。采取土地产权股份合作制,具有单一的安置补偿费所不能比拟的作用,可以使农民永远作为土地的所有者,从所有的土地中获得收益。目前北京、上海等地郊区已经在此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是我市利用这部分土地主要方式。
2、如农民不愿以土地入股,要求以货币作为补偿的,我市将根据我市土地状况,按照国家征地补偿标准对所征占的土地所有者予以最高额度的安置补偿费进行补偿。确保失地农民的再就业资金保障。
3、从我市的地形、地貌的现实情况出发,结合中国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观念上的传统和作风,在近期和中长期城市发展所不能覆盖的区域,保留总分农用地,作为城市功能附属区域,为城市提供生活供给,为农民从事传统农业提供空间保证。
(三)、城乡一体化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及社会保障
1、位于城市区域内的五个自然村的农民就业安置及社会保障措施。
坚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抓好前进村和建华村的村改居的股份制转化工作。随着老城区的改建和西城区组团三工程的全面展开,前进和建华两个村已经被基础配套设施齐全的新城市功能区所覆盖,原农转非户和村民已经大部分采取和利用房屋动迁补偿金购买新居的方式转入城市居住区域。目前,建华村实有农村户口176户,434人,建华村实有耕地面积为202亩,人均不足半亩,有建华村户口,但村委会不认可的为:173户,399人,为外来挂靠户。建华村实有现金存款2090万元,村委会固定资产合计5795万元,根据建华村的实际情况,大额的良性资产和西城区建设原村址和居住条件、生活服务设施的改变,已经为该村推行城乡一体化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前进村实有173户,356人,原征地农转非户为66户,为解决农民上访问题村委会经研究决定每户回村一人享受村民待遇,计239户,422人。空挂户,村委会不认可的为:40至50户。实际以种地为其主要经济来源的为8到10户。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为10101元,实有土地400亩,目前本着村民自愿的原则,村委会已经将该部分土地收归村委会所有,二轮土地承包合同已经收回,享受每年4800元的失地补贴金。村委会将该土地按不同的地类和状况以每亩:70、40、20元对外出租,使用权和所有权收归集体所有,为土地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基础条件。村委会固定资产为4000万元,其中商场面积1200平方米,宾馆1500平方米,前进木材工业园区占地10万平方米,以上三项固定资产年均收入为450万元。为长期稳定的固定收入。
根据前进村和建华村两个村的土地、人口资产和收入情况为看,这两个村的股份制转制工作已经具备了基础条件,结合深圳和宁波及沈阳的股份制转变的经验2009应从以上两个村入手,作为首批城乡一体化推进工作的试点,旨在改变城乡混居的局面为建东、建西和绥东村的一体化工作探索好的经验和做法。有农村户籍并拥有土地的农民参与集体经济股份制转转制,有农村户籍,不拥有土地,村集体组织不予认可的农民身份人员,首批转化为城市居民,不参与集体经济股份制合作。具体的措施为:
集体资产彻底股份化,组建股份合作社,实行两保一险和集体安置就业
清产核资:将现有集体固定资产、银行存款、应收帐款或债权债务等,由政府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及村民理财小组参与,由独立的会计师事物所和房地产评估所进行客观公正的清算与评估。然后,出售固定资产,清理债权债务,核算出现有集体资产总量。
预提应由集体承担的两保一险资金:在清产核资、出售固定资产并清理债权债务完毕后,按省市相关部门有关规定,对所符合社会保障条件的村民,核准其两保一险中应由集体承担的总金额,从村集体积累中一次性扣除,上缴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此后,陆续进入就业市场的劳动力,其两保一险参照现行城市居民两保一险管理办法执行。
建立“股份合作社”:按办法一中对集体资产分配的办法,对现有有籍有地村民确定股权。在股权数量明确后,将现有集体资产按股权数分配到股民头上。在此基础上,成立农民股份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可投资我市西城区开发及老城区中各项市政公用设施,目前,建华村已经召开村民议事会,将利用现有资金,在现村委会西侧建设综合性市场,待市委、市政府结合西城区整体规划统盘研究后确定是否建设。以便于盘活村集体的闲置资产。也可以投资其他行业。股民的股权可在股份合作社内进行流通和转让。股份合作社也可吸收外来新股,前提是:外来新增股份不能超过总股份的49%。确保农民的控股权。
集体安置就业:由新成立的“股份合作社”投资建立的新企业或参股后的企业,安置原农村社区适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的“安置补助费”一律留在新建的“农民股份合作社”内。对于已经有产业或生意,不需要在“股份合作社”内就业的村民,可将安置补助费一次性发放给个人。已经将“安置补助费”交给“股份合作社”的股民,其陆续进入劳动年龄的子女,可继续由股份合作社下属或参股企业安置就业。
股份合作社的利润分配:新建股份合作社每年的税后利润,应预留出后续和新增人口“两保一险”中应由集体承担的部分及其它福利资金,再按章程留出折旧和公共积累,剩余利润实行按股分红。不在股份合作社体系内就业的股民,同样享有分红权利。
社会保障: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可享受养老金;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无子女赡养或无业可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至领取养老金年龄;男18—55周岁以下,女18—50周岁以下,因病残等原因无力就业者,可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此后,凡年满18岁,进入就业市场的,都必须加入社会统一保障体系,向社会保险管理部门交纳社会养保险个人应承担的部分。基本医疗保险在阜宁镇前两年已经先期开展的农村医疗保险的基础上,按照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医疗保险方案,政府资金合理注入,使农民都能够承受的广覆盖、低水平、全保障的医保政策。
住房保障:可实行货币补偿、产权置换与建经济适用住房并举等多种形式。对确实贫困无法支付城市住房日常费用的,或属于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下的群体,可租住由政府投资的小户型的廉租房。
社区管理:取消村民委员会,以原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为基础,成立新的社区支部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新的党支部、居民委员会、股份合作社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负责对新成立的股份合作社进行监督。城市化后的居民在新社区实行集中居住,以便于新社区的管理和社会服务。
2、位于城市区域外的六个自然村的农民就业安置及社会保障措施。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为需要搬迁的四个村屯由招商引资的入驻企业统一规划、统一建设高标准、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备的一体居住生产综合服务区。
住房保障 统一建设罢换入住,提供统一的住房保障的同时,建设廉租房,供附近园区生活和配套服务,房屋租金可为失地农民提供长久的收入保障。
就业保障 随着各加工园区和服务行业的建立,首先招收产业化发展中失地农民,西城区新增的物业、卫生、社区服务及综合管理等行业首先考虑招用城乡一体化实施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城市综合配套的生态涵养区、公益事业可为失地农民提供看护服务的就业岗位。农用地和农民宅基地农民可以以入股的方式参与企业生产分得红利。
社会保障 在此区域如市政府征占农民土地我们将采取改变原有的土地安置和补偿办法和标准,将应归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补偿费部分补偿给失地农民,用于失地农民的养老和社会保障及医疗保险金。使失地农民转得出、稳得住、有保障。以此作为前提,有土地入股收益、有安置补偿费做基础,农民的土地流转积极性才能得到提高。市政府通盘规划此新村区域土地时,给村集体预留出部分集体土地,以便于村集体壮大资产、盘活资产,进行合理化的生产布局。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可享受养老金;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无子女赡养或无业可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至领取养老金年龄;男18—55周岁以下,女18—50周岁以下,因病残等原因无力就业者,可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医疗卫生保障 在已经开展的农村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加大市、镇两级和村委会的资金投入,作为参保资金的主体,农民作为参保资金的辅助部分,使失地农民获得良好的医疗保障。
3、尊重客观事实,在建新村区域保留一部分区域作为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不能适应新的生产方式的农民继续以传统农业为收入主体的生产、生活区,充分利用我市仅有的这一部分土地较肥沃、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小区域作为我市绿色食品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服务区,为城市生产生活提供保障。市委、市政府加大此区域公共财政的投入,确保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与转移的劳动力家庭收入不再出现新的二元结构。
六、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增强农民工贸化市场竞争能力。目前我市农民普遍存在着文化知识水平较低,思想意识比较落后,劳动技能不强问题,农民致富奔小康,眼前缺资金,长远缺技能。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深层次的宣传教育工作,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采取政府引导的办法,让广大农民成为城乡一体化的主体,让广大农民主动参与我市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进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地出地。让他们从我市的自然条件和世代的传统经营观念和现在的生活水平上认识到如果不改变思想和观念,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和理解国家和省市强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大富民政策这一时机如果丧失,那么他们将失去一次永远富裕的捷径。因些,教育和宣传工作应该贯穿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整个过程。让他们充分了解、理解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意图和富民这一宗旨。二是加大农民的就业培训,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按照我市加工服务行业的发展计划,制定一整套实用性、产业性的劳动技能培训。改变原有的就业培训体制,按照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需要,市委、市政府将劳动力再就业培训基金直接拨付给新建企业,让企业按照所需自主培训,这样有利于从业者尽快熟悉所从事的岗位技能,避免出现技不适岗的现象,也可以节约社会资金。为城乡一体化的大发展提供劳动力资源,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
七、确保城乡一体化顺利实施的具体保证措施
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坚持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切实把党建工作落到实处,为加快城乡一体化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着眼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绥芬河市委、市政府将深入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打牢理想信念基础,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真正使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理念在思想上生根、在实践中落实。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方针,保持和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绥芬河探索出对全省社会和经济全面发展的新路子。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让思想解放体现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的创新上,体现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的完善上,体现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措施的落实上,做到以创新求突破,以创新促发展,为城乡一体化这一系统工程提供不竭动力。培养战略思维,增强全局观念,不断提高宏观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在加快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中勇于创新,善于开拓,保持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强劲发展态势。
(二)着眼于提升城乡一体化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增强功能的要求, 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在全省率先实现一体化的领导岗位上来。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识人要拓宽积极创造有利于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继续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落实好全省人才试点工作,着重引进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的专业型高层次人才。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创新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交流挂职的体制机制,用制度治市理政,用制度管人管事,建设一支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敢抓、敢管、敢于负责的干部队伍。
(三)着眼于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切实加强农业战线和与城乡一体化整体推进相关和配套的各基层组织建设。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全面加强老城区社区和西城区新社区、“两新”组织、农村、机关事业等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适应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需要,提升标准,创造特色,建立健全社区党建议事机构,协调各方参与社区党建工作,构建“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让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收入方式和收入渠道发生质的变化的新城市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按照实施城乡一体化的总体目标,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探索建立党群共建农民股份公司等有效载体,搭建致富群众、服务群众的实践平台。以机关作风建设为突破口,提升机关党建水平,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农民。继续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努力把广大农民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帮带作用,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参与者。
(四)着眼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关键要体现在关注民生、力解民忧上。在我市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要深入基层,吃透情况,不断优化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度约束和民主监督,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整治不思进取、拖拉懒散、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庸人作风;坚决纠正推诿扯皮、效率低下、只说不做、贻误发展大局的浮躁风气;坚决查处仗权设卡、谋取私利、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问题。牢记“两个务必”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把精力放在干事业上,把才干用在促发展上,把工夫下在抓落实上,不断开创城乡一体化的新局面。
八、绥芬河市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效应
5.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材料 篇五
本文是在对xx乡xx村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基本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一个我们常用的“swot”分析法,对xx村基本情况进行了系统的、逻辑的分析与梳理,最后提出了一些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在党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的大背景下,xx村作为xx乡最大的一个村,是乡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如何抓住机遇快速发展、赢得先机,是xx村“两委”班子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这篇调研报告。
一、xx村基本情况
1、人口状况
xx村共有10个社,642户,2517口人。
2、产业状况
(1)种植业:主要以大麦、小麦为主;
(2)养殖业:主要以牛、羊为主;
(3)劳务产业:主要在建筑、运输、服务等行业,务工地主要在金川、河西堡、xx;
(4)其他产业:有一家砖厂,一家沙料厂,一家面粉厂。
3、社会状况
(1)社会基本状况:约有80%的人口外出务工,村里留下的多为老人、儿童;
(2)村民收入状况:XX年人均收入约5000元左右,其中:70%为务工收入,30%为种植、养殖收入;
(3)党组织状况:设有:1个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共有59名党员,其中:男56名,女3名。
4、资源状况
(1)耕地资源
共有耕地面积为6635亩,人均拥有耕地面积约为2.6亩。耕地质量较好。
(2)劳动力资源
以16岁至55岁为正常劳动力,占总人口的75%计算,再考虑一些特殊因素,约有1800余人的农业富余劳动力。这些农业富余劳动力中掌握一定技术的以10%计算,就约有200人的技术型劳动力。
二、xx村“swot”分析
在了解了xx村基本状况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做一个简单的“swot”分析,将这些基本状况系统化、逻辑化,为我们思考xx村的发展提供系统的依据。
1、s(优势)
(1)交通便利。距离县城约30分钟的车程,且在各社都通有乡村公路。各社村民居住地、耕地都比较集中。
(2)耕地质量较好。土层较厚,较肥沃,且耕地都比较平坦,易于机械化耕作。
(3)劳动力资源丰富。以16岁至55岁为正常劳动力,占总人口的75%计算,再考虑一些特殊因素,约有1800余人的农业富余劳动力。这些农业富余劳动力中掌握一定技术的以10%计算,就约有200人的技术型劳动力。
2、w(劣势)
(1)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人均拥有耕地面积约为2.6亩。
(2)种植、养殖品种单一,且收益不高。种植以大麦、小麦为主,养殖以牛、羊为主。平均一户在种植、养殖上一年的收益不足5000元。
3、o(机会)
(1)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国家各种惠农政策的大力实施对“三农”的发展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2)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最近,中共中央又召开会议,研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这对于西部的“三农”事业的发展也是最大的机遇;
(3)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前几年,中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要求,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明确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和要求,把握好这个机遇对农村来说是一次彻底的飞跃。
4、t(威胁)
(1)逐步脱离农业的劳动力增多。在农业的收益远远低于务工收益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农业劳动力不再愿意从事农业,这将造成农业劳动力的短缺和一些耕地的荒废。
(2)进城务工劳动力缺乏相应的保障。很多的进城务工劳动力存在“钓鱼”的现象,没有固定的收入;还存在要不到工钱的问题;吃住难的问题;心理过渡期的矛盾问题;找不到组织的问题等等。
(3)留守老人、儿童的生活。很多的留守老人都过了70岁,吃住都很难,还要照顾儿童的生活,有的甚至还要负责家里田地的耕作,牲畜的放牧等农活。
这些方面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就有可能成为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稳定才能发展,和谐才能更好的发展。如何确保农村的和谐稳定是我们要考虑的最首要的问题。
三、xx村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1、如何利用好xx村农业富余劳动力?
(1)建立一个进城务工的服务组织,为农业富余劳动力提供政策、务工信息、相关保障的服务;
(2)将进城务工当作一个产业发展,尝试设立劳务经济开发中心;
(3)鼓励和支持有一定资金、技术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回村创业,带动xx村的发展。
2、如何利用好xx村的耕地?
(1)发展经济作物,与一些大型的农业产业企业合作;
(2)耕地集约化管理,形成一定的农业规模经济;
(3)鼓励和支持耕地出租,为耕地规模化经营铺路。
3、如何在xx村发展新的产业?
(1)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业加工企业;
(2)发展农业服务产业,如农产品销售公司,农资公司等等;
(3)发展其他产业。
4、如何构建和谐的xx村文化?
(1)留守老人、儿童的集中管理,建议在村里办留守老人、儿童福利中心,采取设立留守老人、儿童基金会,争取上级政府支持一定费用的方式,或者承包给私人经营村办福利中心;
(2)建立进城务工人员的党组织和进城务工小组,建议以务工地为单位建立组织体系;
(3)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渠道,主要应以手机通讯为主建立一个系统的管理网络。
四、另外一些思考
1、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且已经和城市的工作逐步接轨,在这个农村转型的关键时刻,各种矛盾和问题都比较突出,比较棘手,容易造成不稳定的因素;
2、要大力的培养和发展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农业产业带头人、农村致富创业带头人,这些人将为我们的新农村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和活力;
3、要把农村的党组织工作做到城市里面去,因为我们党组织的成员已经在城市里面了,我们的战斗堡垒也应该向城市转移,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好我们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4、要切实考虑“三农”的真实需求,真正的对症下药,这样就能够更好更快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5、应该让更多的乡镇干部、村干部与核心骨干农户建立一对一的服务体系,这样能起到三方面的作用:一能更好更快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二能很好的融洽干群关系;三能真正的培养干部成长。
6、在机遇对等,政策支持相同的情况下,谁的班子强,思路清晰,谁就能把握住先机,超前发展。
6.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材料 篇六
作者:吴平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深入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实现突破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近年来,随着镇坪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协调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一、现状及特点
(一)城乡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6.93亿元,是“十五”末的2.5倍,年均增长13.9%,人均生产总值1.4万元以上;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6.6%和22.3%,分别是“十五”末的3.85倍和3.23倍;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2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0%以上,是“十五”期间投资总量的2.8倍,人均投资1.1万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分别达到14100元和3815元,年均分别增长15.9%和15.5%,全县经济社会基本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快车道。
(二)城乡基础建设步伐加快,承载能力得到提升。按照“三个1/3”人居规划(即县城、集镇、新村各居住全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围绕打造山水园林精美县城的目标,先后实施了县城主街道综合改造、绿化、美化、亮化及县城景观等一大批市政建设工程,县城面貌焕然一新;文彩新区被纳入全省重点镇建设之列,作为县城副中心予以开发,使县城规划由原来的1.5平方公里扩大到12平方公里。重点集镇建设有序推进,曾家、牛头店、钟宝等集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集镇综合承载能力得到增强。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先后启动建设新农村示范村35个、整村移民示范村4个;水泥路通村率达100%,农村人畜饮水、农村电网改造、村容村貌整治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
(三)农业产业带动能力增强,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10年,预计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4亿元,其中生猪、药材、林业产值分别占28%、21.8%,占10%。尤其是从2007年来我县坚持把生猪产业作为“立县之业”,被确定为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预计2010年底全县累计建设“镇坪模式”标准化圈舍15万平方米,年生猪饲养总量达32万头,净出栏生猪20万头,生猪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2%。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生猪产业龙头企业镇坪腊肉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将实现产值过亿元,带动全县发展生猪养殖专业户1500户,生猪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20%以上。
(四)民生工程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加强,投入力度前所未有。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小学危房改造、校舍安全工作加快推进,中小学生“营养工程”全面实施。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县90%以上行政村通有线电视,电视人口覆盖率达75%,广播人口覆盖率为80%;建成标准化乡镇文化站达90%、村文化活动室达80%。公共卫生、医疗卫生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村卫生室建设达标率达8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2.03%。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覆盖城乡,城乡低保政策全面落实,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62%。
二、问题及成因
近年来,我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严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收入存在较大差距。2010年,预计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和增长18.7%,增幅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收入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收入差距还在拉动。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缓慢,农民增收的渠道和途径仍需进一步探索。
(二)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但横向比较,我县农村道路、交通、通讯、供水、排污、垃圾处理等设施配套和共享程度还不够高;全县农村自来水入户率为61.5%,农民吃水难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宽带入户率仅在10%以内;农村土坯房大量存在,住房条件需持续改善;农业灌溉条件较差,农业生产“靠天吃饭”局面未得到根本改变。
(三)政策体系不够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公共财政体制、城乡户籍制度、土地流转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城镇职工享有的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廉租住房等权利,农民工还不能享受;失地农民保障机制不够完善,致使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热情不高,阻碍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金融担保体系不健全,农民发展生产贷款难现象比较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发展。
(四)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公共服务水平不够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基本集中在县城,农村学校教学条件相对比较薄弱,大量农村学生“舍近求远”到县城上学,求学成本加大。农村医疗保健设施落后,乡镇卫生院执业医生相对较少,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与农民的就医意愿有较大差距,导致县城医疗拥挤排队就医、乡镇卫生院冷冷清清的现象,形成一方面公共医疗资源浪费、一方面农民就医成本增加的尴尬局面。
三、对策及举措
统筹城乡建设,必须深入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进程,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发展,努力在推进城乡一体化重点工作上取得突破。
(一)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实现城乡人口聚集。按照“全域规划”的理念,坚定不移推进“三个1/3”人居规划,构建功能完善、产业互补、布局合理的城乡统一规划体系,推进农民向县城、集镇和新村集中。一是打造园林县城,完善城镇规划体系。以县城为中心,以钟宝、牛头店、曾家为两翼,积极推进“一城两区建设”(一城即山水园林精美县城,两区即老城区和文彩新区),实现“县城就是一座公园、公园就是一座县城”的山水园林精美县城目标。以乡镇驻地为中心,拓展集镇发展空间,把集镇建设成为既具有相应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又具有各自风貌和特色的小城镇。力争到“十二五”末城镇规划区达20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提高到50%以上,逐步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梯度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区域性城镇化格局。二是彰显生态特色,强化村庄建设规划。按照新一轮扶贫十年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整体规划、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有序推进”的原则,实施建设性、整治性或萎缩性管理,通过适当合并自然村,改造旧村庄,拆除空心村,强化中心村的规划建设,推进村庄集聚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新农村示范村达70%以上。三是实施集约经营,搞好土地利用规划。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合理确定并优先保证重点发展区域和产业建设用地,引导产业集聚,提高单位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坚持以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土地向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集中。积极落实农民进城定居的“三换”政策,鼓励农民自愿退出空闲宅基地,着力解决“空心村”问题。
(二)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实现三次产业共融。按照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方针,走“集约、特色、循环”的发展道路,实施“一产做特、二产做大、三产做强”的产业发展战略,把镇坪建设成“宜人居、宜置业、宜休闲”的“生态镇坪、小康镇坪、和谐镇坪”。一是建设“四大产业”基地,做特做精一产。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建设,主攻生猪“一县一业”、地道药材、富硒食品、林特产品四大基地建设,加快实现绿色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由低产低效向优质高产高效经营转变,繁荣农村经济,力争到“十二五”末,一产增加值达到3.5亿元,年均增长8%。二是培育“四大支柱”工业,做大做实二产。立足现实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顺应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企业,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兴企业,着力壮大新型材料、富硒食品、清洁能源、现代医药“四大”支柱产业,着力打造“一轴、两区、三园”工业空间布局,力争到“十二五”末,二产增加值达到4亿元,年均增长14%。三是打造“自然国心”品牌,做强做优三产。按照“培育大产业、发展大旅游”的要求,以绿色生态资源为依托,以“自然国心”品牌为统领,大力发展生态休闲、保健养生、密境探险、亲水游乐等旅游项目,加快推进鸡心岭、化龙山、飞渡河等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做大做强生态休闲旅游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支持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力争“十二五”末,三产增加值达到5.5亿元,年均增长14%。
(三)推进城乡基础建设一体化,实现城乡基础突破。结合“十二五”规划,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政策机遇,统筹推进城乡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现城乡基础设施配套衔接。一是破解交通瓶颈,打造快捷经济通道。按照“建成高速路、畅通出境路、硬化通乡路、提升村级路”的思路,修通安巫高速路,提升平镇路等级,打通三条省县际出境公路,积极争取安-张-衡铁路前挤进国家规划盘子,使镇坪成为沟通西南、西北与华南的交通枢纽,形成快速畅通的交通运输网络,满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二是改善基础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积极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让全县人民都用上优质安全的自来水。大力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不断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扎实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完善户收、村集、镇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不断提升农村生活环境。加强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和收集网络建设,使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全部实现管网化收集处理,力争到“十二五”末,城镇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三是实现信息互通,构筑现代网络平台。坚持高技术、高起点、大容量和宽带化、智能化、数字网络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数字通信、数字电视,促进公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以及计算机互联网的相互融通,打造数字镇坪。加强邮政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和邮政网点建设,提高邮政通信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快NGN的交换和3G移动网络建设,逐步实现网络“村村通”,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城乡信息互动、共享,为全面实现我县全民致富奔小康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
7.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材料 篇七
关键词:南京,乡村文化,政府供给,市场供给
近年来, 随着我国市场化与城镇化的不断推进,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支持乡村发展”等话语成为中央政府政策制定及地方政府实践中的主旋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及其《决议》又阐述了“文化建设”及“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与战略举措, 将“城乡文化一体化”成为打破城乡二元化的重要一环。在此背景之下, 各级政府及时制定“文化惠民”政策, 组织、指导各级职能部门落实这一战略。为了更好地对政策实施的绩效进行评估并完善政策, 需要研判的是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文化一体化的实际进程样态如何, 是否存在问题或面临困境, 如果存在问题或困境应如何应对。为更好地以现实为基础做出回答, 笔者以南京市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为研究对象, 在南京市六合区竹镇开展了对村民文化生活的实地调研。笔者所在的课题组, 一是采用结构化的问卷调查方法进行了数据调查, 二是通过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式, 对农村文化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内容涵盖了农民民俗文化、公共文化、宗教文化及娱乐文化等多个方面。
一、六合区竹镇村庄文化生活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 竹镇作为南京市现代农业主导型街镇之一, 在南京市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战略引领下, 竹镇镇政府深入挖掘江苏省百家名镇、少数民族镇、南京市千年古镇等特色文化品牌, 大力开展各项文化艺术活动, 不断丰富竹镇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统筹文化一体化发展中成效显著。依据调研材料, 本课题组将当前竹镇农民文化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特点勾勒如下。
(一) 村庄物质生活极大提高, 但精神文化产品严重不足
依据调查, 竹镇农民家庭中物质性硬件普及率高, 彩电、冰箱、洗衣机等普及率已达80%, 手机普及率达92%。而文化产品则严重匮乏, 书籍 (子女上学用书) 和影碟占有量较高, 为40%左右, 报刊占有量为20%, 杂志为18%, 乐器为10%, 体育器材为13%。可以看出, 农民的消费结构呈现出“重器物, 轻文化”的特征, 文化产品严重偏低。
(二) 村庄文化性互动严重衰退, 新生代文化享受呈现个体私密化
从文化的受众来区分, 可分为公共性的互动文化和个体性的享受文化。依据在竹镇的调研, 村庄内的公共文化活动难以组织, 相互串门闲聊的互动已较少, 中老年一代之前的闲聊互动还较多, 而73%的年轻人偶尔或者很少闲聊互动, 其活动的区域主要在镇上或市区, 大部分的文化享受方式是较为私密性的上网、听音乐或看电视, 见表2。
(三) 个体娱乐休闲方式单调, 内容空洞, 不良消遣方式增多
依据调查, 70%的村民反映消遣时无事可干, 40%的村民反映空虚、心烦、没有精神, 55~56%的农民主要娱乐方式为麻将或打牌, 而麻将或打牌发展成赌博性质的活动占了20%左右, 有15%的村民参与过地下六合彩活动。在村里总能看到不少人聚拢在一起打麻将或打牌, 而因为赌博或六合彩导致家庭关系不和、人际关系破裂的人数有8%。
(四) 农村出现信仰真空, 地下教会组织呈现蔓延态势
尽管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精神信仰却出现了真空状况, 传统的信仰观念正在被市场经济瓦解, 在这种情境下各种“东方闪电”、“顶头教”、“地下基督教”等组织乘虚而入并逐渐蔓延开来, 这些邪教组织往往具有组织体系, 传播途径具有隐蔽性, 而其造成的风险具有不可控性, 对乡村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严重挑战。
(五) 民俗文化活动变化不明显, 有些内容变质异化
竹镇的民俗文化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没有太大的变化, 甚至从家庭层面来看, 清明祭祖、婚丧嫁娶甚至是宗族仪式等活动还有增强的趋势, 但在民俗活动也存在异化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面子竞争和内涵淡化等方面。例如, 村庄赶人情比例极高, 红白喜事办宴请的超过90%、考学当兵办宴请的超过70%、老人做寿办宴请的超过70%, 人情往来频次多, 花费大, 成为炫耀和攀比的工具。而一些仪式尽管形式尚在, 但丰富的情感和意义表达正在变得淡薄。
二、六合区竹镇村庄文化供给存在的问题
理论上, 农村文化建设是政府外部文化供给与村庄内部承接相互作用的结果。从竹镇文化供给主体来看, 目前供给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 有政府、市场, 还有各种民间文艺团体 (如乐队、腰鼓队、秧歌队、戏曲组织) 等。根据调查, 课题组认为三种供给主体在供给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和困境。
(一) 政府的文化供给分析
政府是文化公共品供给的主力军, 但在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过程中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其一, 重视“供给”, 而轻视“需求”。调查发现, 在竹镇文化公共品的供给中, 政府在“有线电视”、“有线广播”上投入较多的经费与精力, 为每一个行政村都设立了“农家书屋”, 且经常为村组举办“送电影”等活动。但从问卷数据及访谈材料来看, 村民对供方的举措并不十分满意, 他们的主要需求点在“文化活动站”、“体育场地”及“老年人活动中心”方面。可见, 政府供给内容与农村现实和农民需要之间存在明显张力。政府的文化供给与农民的文化需求错位必然消弱部分文化供给的效果。
其二, 重视“硬件”, 而轻视“软件”。调查中, 课题组发现, 作为考核村庄文化建设的一项指标, “农家书屋”成为每一个行政村展示其公共文化产品的标志物, 也是政府提供文化产品的阵地。在此, 农民理应可以享受精神文化大餐;然而, 实际运行中, 多数书屋或是长期处于关停状态, 或是书籍拿走无人归还;因而, 无法满足有阅读要求的村民需要。这一现象彰显了政府作为文化供给主体重视“硬件” (强调场馆、阵地建设) 轻视“软件” (组织建设、组织保障) 的偏好。
其三, 重视“送文化”, 轻视“种文化”。政府作为文化公共品供给主体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还习惯于采用文化行政部门主导的、单向的、强制性的、灌输性的供给模式。这种供给模式的必然导致以“国家”为本位排除“农民”本位、以“精英文化”挤压“乡土文化”。调查发现, 农民对政府的“送文化”缺乏兴趣, 而对文艺下乡、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表演等较为轻松活泼的文化形式更感兴趣, 但这些却是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真空地带。
(二) 市场化的文化供给分析
根据调查, 农村文化活动市场化的供给主要是用于婚丧嫁娶及各种人情仪式的乐队、剧团或表演团体等, 节目内容和形式皆可多元化。其运转和业务模式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 团体不规范, 档次难以满足需求。在访谈中发现, 农村市场化乐队一般规模都较小, 以几个固定演员为主, 活跃于方圆十几里的范围内, 表演着基本雷同的节目;随着时间的推进, 其节目的创新性与新颖性丧失。可见, 这样的文化供给主体提供给村民的只能是缺乏创新的“老一套”;消费方的农民也必然对此日渐失去兴趣。缺乏规范、档次不高成为农村乐队作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主体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其次, 节目导向性不强, 有低俗化倾向。目前, 在村庄的文化产品供给中, 农村乐队较为活跃, 但其节目内容呈现“低俗化”与“过度娱乐化”的特征。如在六合竹镇农村乐队演出中常见的“侄子戏婶”、“祝酒闹馆”、“傻子拜寿”等节目无不充斥着低俗、肉麻、搞笑的动作与语言;尤其是农村红白喜事不分, 均以搞笑低级庸俗的情爱、小品等节目形式进行表演。低俗化演出日益瓦解了乡村原有的伦理价值, 污染了乡村文化生态。
最后, 加入面子竞争, 难以形成好风气。尽管农村市场化文化产品供给主体存在着上述规模小、档次低、低俗化等缺陷, 但在他们仍活跃在村庄场域中, 成为家家户户红白喜事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种仪式。调查发现, 村民办事之所以请乐队是基于两方面的心态:一是面子问题, 不能“人有我无”失面子, 要做到“人有我有”挣面子;二是寻找心理平衡, 在意邻里相亲的舆论评价。
(三) 民间团体和村民自组织的文化供给分析
民间文艺团体和村民自组织的文化供给具有明显的准公益性, 其活动类型包括农闲时的文化休闲、社区文艺晚会、体育健身项目等多种类型。当前两种文化供给方式存在的困境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 民间团体供给文化的困境:体制支持有限, 后劲发展不足。调查发现, 在政府与市场文化供给主体之外, 还存在着来自村庄内部与外部社会的文艺人才自发创办的文化组织。这类民间文艺团体多半是服务村民文化生活的公益性组织, 可以弥补政府与市场供给不足的缺陷。但在实际运行中, 民间团体遇到了资金筹集缺失、功能定位不准及与乡村两级组织关系失调等困境, 其发展后劲不足就成为必然。
第二, 村民自组织供给文化的困境:暂时维持运转, 无法有效成长。在竹镇农村还存在着另一种类型的准公益性文化供给主体———村民自发组织, 如篮球队、健身舞队、秧歌队等。村民自组织成员之间一般没有严格的组织, 只是基于共同兴趣、爱好与需求而组成的, 其活动内容体现村民文化生活的诉求。但由于经济实力、内部组织合作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村民自组织无法有效成长。
第三, 民间团体和村民自组织陷入困境的原因:基层组织的组织力弱化。调查中发现, 问及为何民间团体与村民自组织的发展会陷入上述困境时, 90%村民将原因归结到村“两委”与村党员队伍身上, 认为村“两委”缺乏魄力、村党员干部素质不高, 难以适应新形势的经济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基层党员干部的“不愿干”、“不会干”、“不敢干”成为农村基层组织的组织力弱化的形象写照, 也凸显了民间文艺团体作的可持续性问题亟待引起关注。
三、南京市统筹文化一体化的对策和建议
课题组认为, 21世纪以来, 南京市在统筹文化发展一体化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 但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为了更好地推动南京市乡村文化的发展, 我们应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来破解农民文化生活和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境, 进一步提升文化一体化发展水平。基于以上研究, 笔者认为南京市统筹文化发展一体化应遵循“三个有利于”的原则, 按照“三个结合”路径, 采取“四项措施”。
(一) 南京市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应做到“三有利”
一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文化具有价值性、社会性与政治性。因此, 农村文化建设不单是为了满足农民文化需求, 而是通过创造良好的文艺形式传播输入时代传统, 如民族精神、八荣八耻、四有公民。尤其是在当下全球化、市场化的背景之下, 如何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以多彩的贴近农民现实的文化活动方式来感染农民、教育农民、启发农民, 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简言之, 在统筹城乡文化建设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是其应有之义。
二是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主动性。遵循文化发展规律, 才能发挥村民消费文化产品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尤其是政府作为农村文化供给主体要克服“城市化思维”, 用“种文化”来替换“送文化”, 以农民喜闻乐见的载体与形式, 将积极向上的优秀文化蕴含在农村各类文化活动中, 让村民走出文化消费的边缘地带, 成为乡村文化活动名副其实的主体者。
三是有利于增强村民福利, 维护村庄秩序。从上述可见, 当前村民闲暇时间增多、物质生活改善, 但精神文化产品严重不足, 仅有的一些文化产品也是内容单调, 且不良消遣方式居多。因而, 乡村文化建设应着眼于提高农民的道德感与幸福感, 摆脱当下文化活动表演下流化、媚俗化、物欲化的窠臼;从精神层面, 提高村民对真善美的感知与追求, 发挥乡村文化增强村民福利与维护村庄秩序的功能。
(二) 南京市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应做到“三结合”
其一, 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与组织建设相结合。克服目前农村文化建设中重“硬件”轻“软件”现象, 必须将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与组织建设相结合电影院、有线电视广播、农家书屋等文化场馆设施是文化建设的基础, 也是长期以来农村文化建设关注的重点。但当下组织建设严重滞后, 影响了阵地建设应有的功能发挥。目前, 既要抓好区、乡 (镇) 、村三级文化组织的职能定位和关系重塑, 又要抓好民间文化组织建设, 同时还要协调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其二, 政府导向与市场培育、扶持规范相结合。从以上对竹镇文化供给主体分析可知, 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来自政府、市场及民间三个主体。因此, 要打破农村文化产品供给中政府作为唯一主体的思维习惯, 学会接纳市场作为文化供给主体。尤其是对目前市场文化主体运营与模式上存在的规模小、档次低、低俗化等问题, 予以培育、扶持与规范。换言之, 政府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导主体, 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 形成协作多元主体共存局面, 既有利于克服文化建设中政府主体的“效率黑洞”弊端, 又有利于市场主体的壮大与规范化。
其三, 政府财力支持与民间及村民自发组织相结合。农村文化建设多元供给主体中的另一极是民间文艺团体与村民自发组织, 也是农村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主体之一, 在满足村民文化生活诉求与适应村民文化需求方面, 发挥着政府与市场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 由于体制性支持有限, 极大地限制了其自我生长能力, 无力向“发展型”阶段迈进。这就需要区、乡、村三级组织从财力与管理方面加大扶持, 同时吸纳农民、村庄外部精英及非政府组织作为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力量来整合社会资源, 来补充政府和市场供给中的不足。
(三) 南京市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应做到“四措施”
第一, 整合资源, 进一步加大文化投入力度。从六合竹镇调查情况来看, 当前农村文化发展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整合资源加大对文化的投入力度。为此, 省市区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 同时落实有利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文化娱乐场所的税收返还政策;县文化局、乡镇文化站应积极争取来自省市扶持基层文化建设的项目;同时释放与鼓励市场主体和民间社会团体投资赞助文化事业。通过多元化的资源整合, 改变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短板, 从而逐步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走向良性发展平台。
第二, 解放思想, 进一步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文化管理机制涉及资金管理、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 机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农村文化建设成效。改变当前文化管理体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首先需要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以锐意创新姿态投入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上来;其次还需要实现对文化建设的分类治理、明确各类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构建农民文化需求指标、发挥基层治理组织的行动能力、经费保障机制和“阳光”使用机制等, 让农民过上体面而有意义的生活。
第三, 加大扶持, 进一步培养乡土文化人才。优秀的文化人才队伍是农村文化建设迈向新台阶的灵魂与保障。因此, 在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中, 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不可忽视。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来源于两个渠道, 一是挖掘、保护与培育那些熟悉农村生活与民风民情的乡土人才;他们多才多艺且生活于村庄热爱这片乡土, 对他们加以引导与培育使之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主力;二是引进外部文艺人才, 建立当地文化建设与外部文艺人才的长效互动机制;同时发挥村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培育优秀的乡土文化人才是自觉维护村庄道德价值、传播宣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环节。
第四, 创建品牌, 进一步创建特色民俗文化。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命力在于能否提供丰富多彩、贴近农民生活、“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这就需要:发掘一批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 沟通市场机制与农民文化诉求, 打造一批真正属于农民的文化品牌;结合地方资源和产业优势, 扶植一批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民俗文化, 如孝道文化、红色文化、道教文化、戏曲文化等;培育一批农村文化积极分子和文化产业经纪人, 通过整合培训、评比, 逐渐做大做强, 逐渐形成农村文化品牌新的切入点和增长点。
参考文献
[1]李祖佩.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困境与出路[J].中州学刊, 2013 (06) .
8.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材料 篇八
关键词:农村;成人教育;城乡一体化
随着我国一些地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一中心工作的开展,势必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充分发挥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作用,进一步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对农村劳动力广泛开展农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这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也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一、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
作为农村成人教育的主阵地,莱芜市张家洼街道办事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自1989年建校以来,结合全处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为本地培养了大批人才。至今已累计培养输出各种技术人才2300余人,其中仅为银河集团输送学历加技能型人才就达1500余人;培植了于家庄“御翠山药”种植基地;东王善以大棚韭菜、西红柿为主的蔬菜大棚基地;另外还有多家畜牧业养殖专业户。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虽然我们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在过去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伴随着莱芜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一中心工作的开展,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张家洼办事处大部分区域已划入城建界以内,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给我们农村成教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我们又是极大地挑战,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的许多问题,特别是作为农村成人教育主阵地的成技校的现状已远远不能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求。
(一)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
目前全处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严重制约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据统计,全处人口总数为30609人,劳动力总数为17449人,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5年,其中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占11.5%,初等教育的占83%,文盲半文盲占4.3%,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2%。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导致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吸收和应用能力较弱,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进程,势必阻碍规模化农业集中经营。全处从业人员中农业从业人员占35.09%,工业10.28%,建筑业占32.03%,外出务工人员,占6.03%。可以看出大多数人从事农业和建筑业,而建筑业从业者多为千体力活的建筑小工,这都是因为文化素质过低造成的。另一方面,土地规模集中经营后,原本从事农业生产的这部分人绝大多数将成为剩余劳动力,他们的文化素质过低影响和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就业技能缺乏也决定了他们是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弱势群体,大多数人同样也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可替代性强的体力劳动,收入无法保障,这将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发展现代农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更加重视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只有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特别是进一步办好农村成人文化技校,才能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农业技术水平,农业规模化集中经营才会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户才有利可营,想从事规模化农业生产的人才能就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才能顺利得以解决,农民收入也就会得到保障。
(二)政府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各地政府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视GDP的增长。忽略与之关系重大的人力资源储备问题,没有认识到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性,觉得农村成技校可有可无。对此投入严重不足。我处财政收入的90.97%为工业收入。属工业型经济强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全处仅有40个行政村,辖区内居民集中生活区近两年就建成20个以上,城镇化建设速度之快可想而知。道路建设速度也很快,几年的时间全处道路硬化率就达90%以上。义务教育投人逐年增长,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已接受免费教育。而作为农村成人教育主阵地的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则自1989年建成后几乎未再投入。现有的教学条件和设备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已很难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求。更难以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学习的需求,与新形势对其要求极不相称。
(三)师资力量严重缺乏
莱芜市莱城区张家洼街道办成技校现仅有教师6人,待培训农民(包括受金融危机影响而返乡的农民工)则有2000多人,加上受资金的限制,外聘教师难度很大,难以保证培训质量。缺乏具有激励作用的评估机制,不能提高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四)农民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农民还没有意识到提高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学习培训是劳民伤财,花钱、费时、误工,最重要的是耽误打工挣钱。要让他们外出学习培训更是万万不能的,既不方便,又耽误挣钱。相对其它学习培训途径来说,成技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让农民就近参与学习培训,又不耽误家事、农事,可谓一举两得。成技校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和广大农民建立了浓厚的感情,同时积累了农村成人教育的丰富经验。因此政府必须重视办好成技校,加大对成技校的投入,才能进一步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搞好农民学习培训,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
二、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策略
(一)提高农民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发展农村成人教育,首先要提高农民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科技靠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科技大篷车等多种媒体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农民充分认识到提高文化素质的重要性,特别是要大力宣传科技示范户和培训后上岗的先进员工典范,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参加学习培训带来的好处,提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各种宣传教育,使大家认识到:农业靠科技,科技靠教育;就业靠市场,市场靠技能,技能靠培训。
(二)加大对农村成人教育的资金投入
政府应尽快建立和健全以财政拨款为主,以用人单位、培训对象适度补贴为辅的我国农民培训投资体制。农村成人教育所需的经费应主要有地方财政划拨为主,并由主管部门掌握使用,做到专款专用。资金投入情况应纳入政府政绩考核内容,以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要保证成人教育的发展。政府就要像重视义务教育一样重视农村成人教育。首先要有足额的财政划拨教育经费,以搞好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内部配套设施,给农民创造与中小学生一样的学习环境。其次鼓励企业特别是辖区内企业赞助的方式,辅助解决教育经费问题。使成技校教师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去。使成技校开展技术培训、以及走村入户进行技术指导的经费有保障。争取和义务教育一样对农民进行免
费培训,保持农村成人教育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变,使更多的农民从中受益。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证农村成人教育有足够的师资力量
鼓励并资助教师参加在职进修学习,不断更新教师知识结构。提高其使用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如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广大学员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经常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学习和教科研活动,提高教师自身业务水平。聘请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作为文化课教师,这既解决了师资问题,也解决了回乡大学生就业的难题。再就是聘请高职院校的教授、农广校的专家、办事处农技、农机、林业、畜牧业等站所技术专家和企业的高工等技术权威、技工作为实践环节的常年外聘教师,使所培养的劳动力能适应规模化农业集中经营的需要,符合企业中、高级技术用工的需求,为发展农村经济,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长久稳定就业奠定基础。
(四)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实行多元化、多渠道、多学制的办学模式
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是农民教育培训的主阵地,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实行多元化、多渠道、多学制的办学模式,实行长中短班相结合,积极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储备式特色培训。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校首先与办事处劳保所合作,建立农村劳动力信息档案,对农民朋友的需求做到心中有数;二是教师经常深入驻地企业。了解他们的用人需求情况,先后与鲁中矿业集团、银河纺织集团以及辖区内的多家民营企业签订用人合同,在此基础上与莱芜高职院、莱芜高级技校等相关学校合作,有效利用高职院、技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实践资源对有就业意向的农民搞好订单式培训。通过举办财会、计算机技术、采矿、纺织、机械加工、电子电工等驻地企业所需专业的多期培训班,解决了1265个的农民的技能培训和及时就业问题,切实提高了他们的经济收入,深受农民朋友和驻地企业的欢迎。
对于从事农业规模种植养殖的农民,我们则与农广校合作,采取农闲时间走出去,让农民群众参加中专、大专学历教育性质的长时间的函授学习。农忙时则聘请农业技术专家来校举行食用菌技术、果蔬栽培技术、畜牧养殖技术等各种短期培训班,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及时的技术指导。这样既解决了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又提高了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有利于专业户、示范户、专业村的培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必然会大大提高。这将加快农业现代技术推广,促进规模化农业和高效农业发展。大力解放农村劳动力,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
【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材料】推荐阅读:
统筹城乡发展,走有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08-13
城乡客运一体化从材料07-06
社区管理适应城乡一体化专题调研发言稿06-16
寿阳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07-07
以“三个一体化”为抓手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09-23
加快“四化”统筹,推进绥化市城乡一体发展10-12
城乡一体化方案09-25
1--江苏省政府关于支持苏州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的若干政策意见苏政发〔2011〕88号09-02
城乡一体化建设构想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