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2024-09-02

《金色花》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通用10篇)

1.《金色花》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篇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金色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把握诗文情感基调,品味精美语言。2.初步感知印度文化和泰戈尔的诗歌特点。

3.学习和借鉴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法感知课文内容。2.用品析讨论法领会语句的深刻含义。

3.用合作探究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童真童趣,感受人间至爱真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途径,感悟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教学难点:

1.通过想象,鉴赏诗歌,学习和借鉴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2.学习本文托物寄情的写法。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品析、讨论;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并配合多媒体课件,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本课设置了情境导入、感知学习、品读欣赏、想象练习、活动学习、布置作业等几个环节。2.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欣赏视频课件和反复朗读课文完成的。3.通过引导学生品赏语言,感受泰戈尔散文诗的魅力。4.利用本课特点,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导入语:

同学们,你们刚刚告别了童年,冰心有一句写童年的诗句:“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童年是如梦如幻的,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时期的孩子有无穷的想象力。伟大诗人泰戈尔笔下有这样一个印度孩子,他突发奇想,用纯真的童心和奇特的方法表现对母亲的依恋。让我们一起来品读《金色花》,认识这个天真烂漫的孩童形象。【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感知学习

播放情境课文窗前花影、情境课文庭院花香、情境课文牛棚惊喜,指导学生熟读课文并设计相关问题:

1.文章共描绘了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给每幅画面加一个小标题。2.你能各找一个词形容文中孩子和母亲的特点吗?(答案见PPT批注)【设计意图】

1.营造情境,引导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训练概括能力。2.引导学生感知人物特点。

(三)品读欣赏

1.教师出示设计好的问题,引导班级小组内讨论:

(1)作者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

(2)作者是如何表现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与爱的?画出相关的词语。

(3)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的花,它给本文蒙上了宗教色彩,烙上了印度文化的印记。找出课文中其他体现宗教色彩的地方,画出相关的词语。

(问题分析总结见PPT批注)2.通过视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播放课文解析巧妙的抒情角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神奇的想象力;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引导学生走近伟大诗人泰戈尔。

(四)表达练习

1.教师引导:本文借助“金色花”的形象表达了纯真的母子之爱,这种通过想象,借助具体形象来抒情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同学们,你想借助什么表达对妈妈的爱呢?让我们也来借用这种方法比赛说说心里话。

请以“妈妈,我想变成„„,当你„„的时候,我„„”的句式说一句话。2.通过以下步骤组织训练:(1)学生仿写。(2)小组交流。(3)全班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训练,既提高想象能力,又提高表达能力。

(五)语文活动 1.展开活动(1)教师:同学们,心动不如行动!用行动去爱自己的父母、亲人!爱周围的人乃至一切可爱之人吧!

(2)组织《牛棚的故事》主题活动。2.参考金色花活动设计。(牛棚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实现能力迁移和情感内化。

(六)布置作业 1.布置检测练习。参考金色花同步检测。2.课外活动安排。

①读书活动:阅读《新月集》,做读书笔记。

②实践活动:回家做一件事让父母感受你对他们的爱。

【设计意图】1.基础检测练习。2.引导走近伟大诗人泰戈尔。3.让学生感受亲情并用行动和语言表达情感。

2.《金色花》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篇二

一、用插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插图可以通过直观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尤其是对比较枯燥的、不易理解的文言文。如《童趣》是学生进入初中的第一篇文言文。“万事开头难”, 如果直接讲解翻译, 绝对使孩子一开始就对文言文的兴趣大打折扣。而插图就是对课文主要内容形象的诠释。根据孩子们的心理, 上课前我先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 要学生描述都看到了什么。学生的兴趣马上来了, 纷纷回答自己所见。有的说, 画面的小孩留着长辫, 一看是清朝时期的人物 (说出了作者身份) ;有的说是用烟管吹烟中的一群白鹤玩 (一说烟管他们更有兴趣) ;有人问为何在床上而且还在蚊帐中抽烟, 他这样做对吗?问题形形色色。孩子们充分调动观察力和想象力, 对画面情景进行描述。我适时引导他们:要想知道答案, 请看课文文字是怎样“绘画”的。趁热打铁, 他们个个迫不及待去读课文, 寻找答案——原来画中小孩就是小时候的作者、清朝文学家沈复;他正“留蚊于素帐中, 徐喷以烟, 使之冲烟而飞鸣, 作青云白鹤观”, 他躲在床上的素帐中, 正是为了自己好玩……绘画与课文合二而一,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课堂气氛轻松愉悦, 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且当堂成诵, 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用插图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物形象

《我的信念》是居里夫人所作。通过文章, 我们感受到了一个醉心于研究、淡泊名利, 热爱科学如“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 又有着坚韧不拔意志的女科学家形象。课文中有一张居里夫人在工作的照片。为了让学生对这位了不起的科学家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让他们对这张照片进行描述, 看看能否从文章中找到切合这张照片的语句。画面上的居里夫人正坐在书房里, 认真地做实验。通过这一环节表述, 学生们对一个伟人的形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课堂适时地“插入”插图, 自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用插图教会学生如何生动描述景物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文中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藤萝花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美。语言生动形象, 色可观、形可触、香可嗅。如何让初一的学生感受并学会描述美景美物呢?学课文之前, 我注意到一幅藤萝画的插图, 那一簇簇藤萝花开得那么繁密、那么美丽。于是, 我灵机一动, 提出几个问题:1.观察画面, 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藤萝花的样子。学生纷纷描述:花朵繁密、花色粉紫、上浅下深……2.你以为应抓住花的哪些方面才描写得详细些?学生思考后认为:描写花应从花的颜色、形状、香气等方面写才更详细。3.如何描写才生动形象?学生一致认为:要想生动形象, 就要使用修辞手法, 还得会用修饰词。

通过有针对性的描述训练, 学生已经对如何刻画景物的层次顺序了然于心, 此时教师再引导他们走进文本, 与作者的描写加以比较阅读, 进行语句品析。经过一观、一练、一品, 既提高了鉴赏能力, 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用插图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绘画就是线条和色彩写成的无字文章。因此, 我们应该用文字描述出画的意境和韵味。特别是古诗词, 语言凝练, 画面感强。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会让学生根据课文去绘画, 以达到深悟文本的目的。然而, 他们常常忽略了文本插图的妙用, 它正是训练学生用文字表情达意的媒介。如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诗四首》中马致远的《秋思》, 漂泊在外的游子郁郁寡欢, 愁眉不展, 憔悴的脸上写满了孤寂。他胯下的瘦马似乎通晓主人心思, 低头郁郁而行。正是夕阳西下时, 这对“主仆”要到哪里留宿?诗歌虽短小精悍却极富感染力, 学生读罢诗文, 再仔细观看插图, 图文对照, 一时文思泉涌, 纷纷举笔。有学生写道:

枯藤在秋风中瑟瑟颤动。薄暮中, 乌鸦在盘曲的老树上空聒噪着盘桓, 天又凉了。不远处是一座小桥, 流水潺潺从村子外边流过。几户人家屋顶上扬起了袅袅的炊烟, 他们的家人该是多么幸福地准备共进晚餐!太阳即将躲下山头, 然而, 村外的漫漫古道上, 漂泊在外的游子不知道家在何处。他孤独而悲伤, 骑着一匹瘦马, 向着那夕阳外渐行渐远……

通过这些“插曲”, 我以为观察插图进行课堂小练笔是最有效的训练途径, 不仅因为它直观, 更主要的是画面的形象性和文章的情感内蕴使学生情感内化, 产生表达的欲望, 即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所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波讨源, 虽幽必显。”

3.《金色花》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篇三

泰戈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亲情;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教学难点】

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朗读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伟大、最圣洁、最美好的情感,而尤以亲情之爱最为永恒。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亲情之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期待一次美的洗礼!

二、积累

在学习课文以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代文豪——泰戈尔和印度佛教圣物——金色花。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他的作品深刻影响了冰心的写作:母爱、童心、自然)

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三、检查预习

匿笑(nì):偷偷地笑。沐浴(mùyù):洗澡。祷告(dǎo):向神祈求保佑。嗅(xiù): 闻(气味)衍(yăn)

四、诵读

(一)、学生自由朗读,确定这首诗的感情基调。Q: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明确:舒缓、温馨、深情)

让我们聆听一遍诗歌朗读,听一听感情基调是不是舒缓、温馨、深情的。

(二)、听录音范读

听完以后,我们是不是真的陶醉在这种舒缓、温馨、深情的情调里?(是)

(三)、学生听读

现在就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文中浓浓的爱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1、我们先来看看课文里一些有代表性的诗句,我们怎样用不同的朗读方法来读好不同的地方?(个别学生表演读)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调皮,想象,快乐)(先学生读,再教师点拨“调皮、想象、快乐”,学生再读)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母亲焦急,我调皮)(学生分析,学生读)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责怪、爱怜)(3、4以后学生自由展示)

(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调皮,撒娇)

2、我们知道了一些关键诗句的读法,现在我们请一些同学把诗歌完整地朗读一遍。(一男同学一女同学,前5节,后4节)

学生读、(师、生)评点。(朗读指导:轻重快慢、抑扬顿挫、感情处理,体态语言等)

3、这两位同学读的真是很不错,下面我们全班一起来把这首诗歌有感情地朗读一遍。(班级齐读)

教师点评

五、感知诗歌

Q:通过我们的阅读,大家能不能发现泰戈尔在这首诗当中写了“我”与母亲的几次嬉戏呢?各是什么内容?

明确:母亲做祷告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我”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六、感悟诗歌

Q1:孩子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明确:(看孩子为妈妈做了什么,就可以理解他的心愿。)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Q2:泰戈尔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明确:一是人们喜欢用花比喻儿童;

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表达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三是那金黄的色彩,不仅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也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Q3: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

明确:孩子:天真可爱、活泼淘气、孝顺机灵、天生善良。

母亲: 关爱孩子、沉静安详、善良慈爱。

七、拓展

假如明天是你爸爸或妈妈的生日,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他们的满怀爱意,在明天将要送给他们的贺卡上写一段话给你的爸爸或妈妈,用“假如我变成了„„,我要„„”的句式,表达你们对爸爸或妈妈的爱。

示例:

1、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2、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使妈妈不管走到哪儿,都免受烈日无情地炙烤。

3、假如我变成了一盏灯,我要为妈妈照亮夜行的路„„

假如我变成了一把伞,我要为妈妈遮风当雨„„

4、假如我变成了一把椅子,我要让妈妈下班后坐在椅子上消除一天的疲劳„„

5、假如我变成了一株绿色植物,我要在妈妈工作时深情地望着妈妈,就像我小时侯妈妈望着我一样,眼神里充满了爱的信息,我还要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大量的氧气,让整个房间空气温馨,让妈妈更加轻松快乐。

6、假如我变成了一辆自行车,我要让妈妈骑在我的身上,让我护送着妈妈去上班,让妈妈既省力又平安„„

八、练习

1、《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国家)作家、诗人泰戈尔(姓名),他曾在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_奖。

2、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D)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3、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B)A.人们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

B.文中所写的孩子已经变成了金色花。C.赞美孩子的可爱。

D.花儿的色彩,反映着母爱的光辉。花儿也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4、孩子做的这些事,反映了他(她)快乐、天真、活泼、可爱的性格,也表现了他(她)想让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回报母爱)的心愿。

九、小结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一份爱一生一世不求回报,那是母爱,有一个人一生一世值得你爱,那便是母亲,希望同学们也能如文中的“我”一样,用无私的行动回报那个为我们付出无私的爱的母亲。

附:

板书:

妈妈

4.《金色花》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篇四

猫是惹人喜爱的动物,它温驯、活泼,给人带来许多乐趣;然而,猫一旦亡失,就会给人带许多烦恼和忧伤,甚至带来心灵的震撼,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二、听课文录音(多媒体播放)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字词的读音。

三、识记字词(先由学生认读,然后一一指正,最后出示答案)

相称(chèn)  郁(yù)闷  一缕(lǚ)  娱(yú)乐  污涩(sè)  怂恿(sǒngyǒng)

婢女(bì)  蜷(quán )伏 惩戒(chéng) 怅然(chàng)

四、研读课文

1.文章生动的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我们一起品读下面的句子。

A“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ABC句均大屏幕显示)

写出了小猫玩耍时的动态和情态。

B“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写出小猫的脑袋、眼睛随着蝴蝶的飞舞而转来转去并伺机捕捉的样子。

C“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

小猫的淘气、顽皮让我们会心一笑!

这一组句子,从细小的方面写尽了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顽皮淘气。这样的描写,叫做细节描写。它可以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情趣。

2、第三只猫是文章的重点。下面,我们从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来比较与前两只猫的不同?(先来填写前两只猫的情况,之后,齐读第15自然段,再填写第三只猫的情况。)

来历 外形 性情  在家中的地位

第一只猫 要来的 白雪球似的可爱  很活泼 宠物

第二只猫 要来的 浑身黄色  更有趣、更活泼 宠物

第三只猫 拾来的 不好看、瘦 忧郁、懒惰  若有若无

3、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消失,不幸随之而来,猫的遭遇是什么?(跳读第 17-29段)。

明确:被主人误认为偷吃了芙蓉鸟。

4、“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 (大屏幕显示)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到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5、“凝望”是何意?(目不转睛地看)。猫究竟为什么要“凝望”鸟笼呢?

想当初,那只猫就像一个孩子,被人抛弃,无家可归,在冬天的早晨,几乎为冬寒与 饥饿所杀。它常常对鸟笼凝望着,也许是 在羡慕鸟儿的美丽,也许是悲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

6、我的判断是否准确?是谁咬死了芙蓉鸟?根据是什么? (大屏幕显示)

一只凶恶的黑猫把鸟咬死。

根据是:“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7、事情澄清后,“我”心里十分难过,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齐读第30、31段。

明确:这是我的忏悔。同时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不能主观臆断,否则,就会出现差错,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

两个月后,第三只猫悲苦地死去。这真是一只“可怜猫”,它来得可怜(在冬天的早晨它被人遗弃,无家可归,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活得可怜(不好看,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不像别的小猫那样喜欢顽游,对于它 不加注意,仍不活泼,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不去捉鼠),去得更可怜(受了冤苦,遭我毒打而屈死)让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一起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

五、感悟。

同一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看,对主题就会有不同的理解。这篇文章,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大屏幕显示)你是如何理解这篇文章的主题的?讨论后,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的感触。如:

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努力完善自我!

弱小就要挨打!

你想得到幸福吗?唯一的方法就是努力。 (大屏幕显示)

结束语

郑振铎先生的《猫》,让我们有了许多感悟。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时,一定要努力寻找自己的优点、发扬长处并让它超常发挥。这样,你的命运才有可能改变。因为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同学们,不论走到哪里,你们一定要让自己成为最好的--最绿的小草,最纯的水滴,最亮的星星…… (大屏幕显示)

六、作业:

1、阅读冯骥才的《珍珠鸟》,找出你最喜爱的语句。

胡开敏

5.《金色花》教案(七年级上册) 篇五

《金色花》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四课,是印度著名文学家泰戈尔众多表现母爱主题诗歌当中的一首。本诗通过描写一个小男孩幻想自己变成一朵神圣的金色花之后与母亲之间发生的故事,表现了一种深深而又真诚的母子之情,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它所抒发的感情是人类都会有的一种伟大的情感,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引起强烈的共鸣。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外界事物比较好奇,对美的事物也有着自然而然的亲近感。再加上通过前几课的学习,他们已经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开始对文学产生了亲近的欲望,因此,如果从感情和美的角度出发加以引导,能够引起大家很大的兴趣。但是,因为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时间还是相对比较缺乏,再加上年龄比较小,所以进入感悟、欣赏层次也就比较低,表达自己阅读感受的能力就会差一点,这方面,还需要老师想办法进行加强。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范读、自由朗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2)通过自主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学生对亲人的关爱之情以及欣赏感悟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感情 教学难点:

鉴赏诗歌,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教学方法:

诵读欣赏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小学的时候我们学过一首诗,叫做《游子吟》,大家还记得吗?”生答:“记得。”“那么,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吧。”(大家背)“恩,很好。那大家还记得这首诗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吗?”“深深的母爱。”“对,母爱。母亲是离我们最近的人。母爱像一棵大树,它庇护着我们成长;母爱像一盏明灯,它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母爱像一股清泉,它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也是最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再进行一次爱的洗礼!”

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金色花,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它在宗教中也是美好的化身。

三、知识积累,解决生字词:

6.《金色花》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篇六

1.理解并感受文章突出表现了春的什么特点。

2.学习借景抒情的描写方法。

3.揣摩词语和句子,体味文中大量的描写片段,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揣摩词语和句子,体味文中大量的描写片段,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感情。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学生能更迅速地进入到今天的学习活动中来。】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朱自清笔下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的美丽与生机,今天我们再次走近《春》,去感悟春的美好。

课堂实录

一、默读课文,仔细揣摩绘春部分,小组合作研讨下列问题。

【设计意图: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互补作用培养学生交流、倾听、评价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1.学习春草图。

问题:

(1)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教师明确:嫩、绿、多)

(2)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换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生出来”,体会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哪个好?

“钻”和“偷偷”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

“钻”既表现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又用“偷偷地”修饰,形容它不知不觉地出现,生动地表明春草的活力。

(3)那么为什么作者在描绘春草图中要穿插这些小孩的画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个共同点呢?(小,说明他们都处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气,最活泼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命力最为旺盛。)

在春草图中,作者将小草的画面和小孩子的画面组合在一起,也就是将两个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组合起来,交相辉映,使得整个春草图显示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2.学习春花图。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如果把“闹”换成“叫”好不好?

讨论并归纳:不好。因为蜜蜂的嗡嗡声音不是从嘴巴里“叫”出来的,而是振动翅膀发出的声音,所以不能用“叫”;而且用“闹”不仅有声响,还呈现出一派喧闹沸腾的热闹景象,一个“闹”字,境界全出。

(2)如果把这段文字分成两层,应怎样分?各写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第一层:从开头到“大小蝴蝶飞来飞去”。

写树上的花(木本的花)。

第二层:从“野花遍地是”到本段完。

3.学习春风图。

(1)“春风图”从哪些感觉写出春风的什么特征?

讨论并归纳: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触觉写出春风的温柔;

B“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空气里酝酿”从嗅觉写出春风的芳香;

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成天嘹亮地响着”从视觉、听觉写出春风的和悦。

这段文字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

(2)探究质疑:“春风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

A“吹面不寒杨柳风”运用引用、借代,写出春风的温暖。

B“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比喻、拟人,写出春风的温柔。

C“(鸟儿)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运用拟人,写鸟儿迎春的欢悦。

4.学习春雨图。

(1)“春雨图”如何抓住春雨的特征来写的?

讨论并归纳:

A“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写出春雨的经常;

B“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写出春雨的细密;

C“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写出春雨的轻盈;

D“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写春雨的润物。

(2)“春雨图”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讨论并归纳:从静景到动态,从物到人,由近到远。

(3)探究质疑:“春雨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

A“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用博喻、排比,写出春雨多、细、密的特征。

B“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用拟人烘托出乡村的安静而和平。

5.学习迎春图

1.探究质疑:文章怎样描写“迎春图”?

讨论并归纳:由景及人,从天上的风筝写到地上的孩子;蜗居在屋子里一冬的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春到人欢,舒活舒活筋骨,抖搂抖搂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春天充满着希望,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2.探究质疑:文章引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俗语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引用俗语启迪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体现了文章的主旨。

二、请大家在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讲讲自己为什么喜欢它。引导学生作答。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学生学会赏析重点句子的、词语的方法。】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如果把“闹”换成“叫”,有什么不好?)

答:“叫”只是单纯的声音上的感受,“闹”不仅有声音上的感受,还有动作在其中,内涵要丰富得多。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一句先说春风“像母亲的手”,是比喻;又顺着说它能“抚摸”,是拟人。这个句子通过比喻和拟人的使用,写出了春风怎样的特点?)

答:把春风写得像人一样,突出了它的温暖和柔情。

3.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三个比喻各自成段,它们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影响?)

答:不能颠倒。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再到健壮的青年,形象地点明了春的成长过程。三个比喻各自成段,更能强调春的不同的生长过程,抒发作者强烈的赞美春天的真挚感情。

课堂小结

作者笔下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如同一幅幅细致的工笔画,侧重描绘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图则是集中笔墨描绘了人勤春早之春。作者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通过细致观察,用心灵,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物,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结尾以三个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

布置作业

1.朗读并背诵全篇课文。

2.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写一篇短文:《郊外春色》。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盼春:反复→盼春心切;拟人→喜春之情。

春草图:情态、质地、色泽、长势

春花图:多、艳、甜

第二部分(2~7)绘春:春风图:柔和、芳香、和悦

春雨图:经常、细密、轻盈、润物

迎春图:由景及人、春到人欢,与开头呼应

第三部分(8~10)赞春:比喻→“新”、“美”、“力”

惜缘

7.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篇七

总目标:

1、通过艺术实践展示学习成果。

2、检验和评价学习效果。具体目标:

1、通过《新星擂台》和《新年音乐会》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调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艺术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锻炼和开发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群体合作意识。

3、引进评价机制,采用“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师生与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本学期的音乐课学习情况,进行终结性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做信息反馈和自我评估。教学准备:

1、创设“擂台赛”和“艺术表演”舞台及其道具。

2、有关影视、音响、CD唱片、计算机、大屏幕、照相机等。意图:

教学内容: 《新星擂台》、《新年音乐会》。教学目标:

1、检测与评价本学期学生学习音乐的实际效果。

2、反馈与评估教师的教学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作为调控和改进教学的依据。

3、为学生展示其艺术才能,参与音乐艺术实践,创设空间和舞台,同时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组织才能。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1课时《新星擂台》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1)

教师向学生说明举办“擂台赛”的目的、意义和参赛办法。组织和指导有关举办及参赛的工作。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竞赛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为此项活动做好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出节目主持人和评委。(3)

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参赛小组,每小组由若干人组成。(4)

全班学生分工合作,布置好“擂台赛”的各种设施。

2、赛前提示:(1)

教师参与并指导赛前各项动作。(2)

节目主持人宣告竞赛规则和具体要求。

(3)

各参赛队按序号就座。

(4)

评委及有关人员按指定地点就做。(5)

会场要求做到秩序严明、井然有序、生动活泼。

3、竞赛开始:(1)

演唱

教师参与组织、观察和评价活动。②

节目主持人提示演唱的要求(必答)。③

各参赛队自旋规定曲目一首歌曲,做到完整、有表情地背唱。

待各参赛队演唱结束后,由评委进行评价,学生也可参评。在宣告各队得分。

评价以激励为主、各队得分不得低于80分,满分为100分。

(2)

听音乐写曲目:

节目主持人提示竞赛内容和要求(抢答)。

教师负责播放本册课本中的五首欣赏曲的音响。

其他参照“教材内容分析”(2)进行活动。

(3)

听辨演奏乐器的名称和序号

节目主持人提示竞赛内容和要求(抢答)。

各参赛队选派一人抢答和填写序号及相应乐器的名称。

教师负责不按课本安排的顺序,任意播放五首其乐曲中的一首音响,请学生抢答。④

其他参照“教材内容分析”(3)。(4)

听辨歌曲及演唱形式

节目主持人提示庭辩的项目和答案的具体要求。

各参赛队选派1人,分别到主持人处选择前五首歌曲的序号,序号为:①②③④⑤(只能选一个序号),待听歌曲的音响后立即写出答案。③

教师根据学生选择的序号,逐一播放音响。

另几首歌曲序号为:⑥⑦⑧,待教师分别播放音响后,由各参赛队抢答。

评委宣告①–⑤号答案的得分各为20分;⑥‐⑧号抢答题得分每题为10分。(5)

看剧照答表演形式

教师将课本中的八幅剧照及其序号①②③④⑤(余三幅无序号),制作成电脑软件或活动时图片。

节目主持人提示抢答的项目和要求。③

各参赛队选派一人到主持人处抽签。④

主持人根据各抽签的题号,体诗写上显示出相应的剧照,要求参赛者立即说出答案。⑤

主持人宣告分别出示另三幅无序号的剧照,有参赛队抢答。

评委宣告各队得分(每题10分,满分为80分)。

其他参照“教材内容分析”(5)。4、点评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和总结活动。

在点评和总结中肯定成绩,鼓励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同时也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

教师通过竞赛活动,实际上也是对自身教学的反馈和自我评估,以利于改进教学。课后记:

形式新颖,学生积极性高,效果好。

第2课时《新年音乐会》 1、课前准备:

教师向学生说明举办“新年音乐会”的目的、意义,以及组织办法。主持有关选举活动。②

学生选举产生“节目主持人”、“组委会”和“评委”,要求做到分工合作。③

组委会负责收节目报告表、节目单编排、排练的组织,以及有关乐器、音响和印像设备、服装、道具、舞美设计、摄影等工作。④

节目主持人负责报幕,以及撰写报幕词。⑤

评委负责制定评分标准、写出评语及等级。

学生分别排练节目。

组委会向家长发出邀请函。(根据情况执行)

2、《新年音乐会》开始

组委会、评委、演员、(家长)各按指定位置就座。

节目主持人报幕后,学生按节目单顺序依次登场演出。

摄影师拍摄演出剧照和会场的各种场面镜头。

评委为每个节目进行书面或口头评价,并按“很好”、“良好”两个等级给与评定。可采用“生生评价”、“自我评价“和”师生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音乐会”要求全班学生共同参与演出实践活动,展示每个学生的艺术表演才能和组织才能。

节目内容与形式,不拘泥于课本范围,可发挥每个学生的艺术特长,学生可自选体现其特长的内容和形式。

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采访

i.节目主持人面向全体学生采访部分演员,采访的内容以课本“问卷调查”为主,也可选参加音乐会的感受。

ii.采访教师,请教师(含音乐教师和班主任),谈音乐会的成果,表扬优秀演员和优秀工作者,并对此次活动进行小结。

iii.组委会发“选举优秀演员”和“优秀工作者”推荐表,由全体学生、教师填写,为表彰先进做好准备。

4、音乐会结束:全体齐唱“新年好”。课后记:

因准备工作做得好,音乐会开得比较成功。其中初

8.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八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②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树立远大,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赏析诗歌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搜集有关为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③教师准备录音磁带,有条件的可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①反复朗读这首诗歌。

②把握诗歌的结构。

③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设计

导入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

①范读

最好由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教师不必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②正音、正字、释词

③默读

感知课文内容:

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c、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④集体朗读,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⑤课堂发言

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

板书:

历史意义(2、3)的意义(1){人格意义(4、5、6、?)}鼓励人们树立远大,并为之奋斗(12)

人生意义(8、9、10、11)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

3、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

【学习重点】

1、理解寓言的含义;

2、学习文章精美的表达。

【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

2、预习课文内容,思考寓言的含义。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镜子。

二、简介寓言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三、整体感知

1、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

4、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四、体味感知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你认为哪个词语你最有感触,认为用的最好?请找出来,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五、探讨研究

1、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2、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了什么?

3、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讽刺意义?

六、拓展延伸

1、拥有财产就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

2、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

3、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

4、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

七、巩固练习

课文下的习题

第二课时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正确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国有句俗语“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我相信同学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收获。

二、整体感知

这则寓言故事写得很深沉,不仅在主题思想上令人发省,而且在情节安排上也值得我们学习,具有普遍的意义。通读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思考品味

1、“我”在情节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2、“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到我的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四、问题探究

1、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便偏故事情节有何用意?王子落难你认为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3、“我”是王子落难的见证人,然而,当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这说明了什么?

4、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5、只有落难后才会变得坚强,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五、拓展延伸

与《白兔和月亮》进行比较阅读:

1、在主题上,两片语言都是些人生态度的。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则主要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后则写人受难后的状态。

2、在情节上,都采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则寓言味道比较浓些,后则更像是事实。

3、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是叙事为主。而前则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后则重在叙事。

六、体验反思

1、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我们应怎样对待?

2、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

3、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悲大喜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坚强的意志?

七、教师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很多人生启示。我们知道了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八、巩固训练

1、完成“研讨与练习”。

2、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课后记】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两项创新性学习:一由同学们自编自演课本剧,加深学生们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二组织学生进行小范围内的辩论赛,辩题是《逆境一定成才》,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学生们快速反应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一、教学目标

①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②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③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联想及想像能力。

三、课前准备

教师可搜集有关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导人中或结束时能讲清“山市”形成的原理。学生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反复阅读。爱好美术的同学可用绘画展示“山市”的美景。

四、教学内容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文中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文章语言精炼生动,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去揣摩、理解。通过研读对这一现象进行适当探究。

五、教学设计

1、恰当导入

①可以由“海市蜃楼”的画面或图片导人,也可以播放有关的录像,渲染气氛,引导学生进入状态。

②也可以讲传说、讲故事,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许多人都听说过海市蜃楼,却无缘目睹这种神奇。有道是“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为我们写下的《山市》,描绘了山中蜃景,与我们所说的海市蜃楼略有不同。山市是一种科学现象,它到底有怎样的奇观呢?让我们走进这山市,去感受这山市的奇妙吧!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2、课题:山市

3、学习目标:a、学习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b、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批丽的幻景。

c、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道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4、整体感知

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学习文言文,“研讨与练习”所列字词:孤塔耸起插青冥碧瓦飞甍历历在目风定天清一切乌有直接霄汉黯然缥缈

检查预习,大屏幕出示字词,学生识记。

自学课下注释。

教师导读:阅读文言文须掌握合理的方法步骤。方法适当,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大屏幕出示方法)

①通览全文,了解全貌②逐词逐句,通懂其义

a、识记生字词a、分析理解词语

{b、断清句层次{b、省略补出翻译

c、朗读按标点c、精读分析理解

d、难句村出来d、画批圈点小结

对以上方法加以解释指导,引导学生懂得好文不厌百回读,在诵读中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文多诵读的道理。引导学生“初读通语句,再读明大意,三读有感悟,四读品内涵,五读得启迪”,在诵读中展开联想和想像。

自主学习

①学生在自由诵读和教师的学法指导下,自由地进行初读、再读、三读后开展竞读。每小组推荐同学进行朗读比赛,各组对每组参读的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参与学习过程。

②学生看注释讲内容,直译即可。各小组互相帮助,理解句子的含义。

③学生讲述内容后,各组之间相互质疑,相互解答。教师适时点拨,并加以补充。

5、探究想像

学生讨论后可自讲:

①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②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③怎样欣赏感受这神奇的山市,能否用科学解释其中的道理?

④想像一下,山市是怎样一幅神奇的画面。

学生相互研究讨论后,教师可帮助明确。

纵观山市的出现分三个阶段:初现孤塔宫殿,再展城郭恢宏,又看危楼出现。结尾照应开头,这里说的“山市”跟“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丽而又奇特,多少年也难得出现,少数人偶遇,多数人难得一见。此是作者根据目击者的叙述所写,令人回味无穷。

让学生想像一下,山市到底会是一幅什么美景呢?可以让绘画好的同学画出,在班里展示欣赏。然后总结补充:其实,美的东西也许留在想像中会更美,想有多美有多美,正是:此时无画胜有画。

5、拓展练习

①请用自己的话向家长描绘一下美丽神奇的山市。

②继续收集有关山市或海市蜃楼的故事。

③可以读读蒲松龄的其他文章,了解其创作风格。

6、信息反馈: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教学目的:

理解联想和想像手法的运用。

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热爱生命和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大胆而新奇的想象。

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教学过程:

导入:神话动画片导入

出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作者简介:袁珂,神话学家。

关于神话

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全班集体朗读课文

探究品味

复述课文,对照《风俗通》中关于女娲的记载,找出课文中丰富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见作者的想像力。

对女娲形象的认识:她哪里是神,她分明是人。

感受课文中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人类创造成功的喜悦感;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

想像是神话的亮点,马克思关于神话的论述。

放《女娲造人》动画片总结课文主要内容。

拓展运用:

读神话《盘古开天地》后回答问题。

放神舟五号飞船记录片: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与探求精神,也使我感受到生而为人的自豪。今天,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依然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求,去感受那种创造成功的喜悦。

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神话,讲给别人听。

阅读综合性学习中,关于人类起源的资料。

想像出一种女娲造人的新办法。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训练朗读能力,品味诗歌语言,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哲理。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2、难点。“山”、“海”的象征意义。

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要解决好这三个学习重难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二是教师要有重点地选择实例引导,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要相机点拨。

【教学设想】

1、根据诗歌的文体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两个学习目标⑴、朗读课文,品味语言⑵、联系生活,感悟人生。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朗读训练,调动学生情感来理解作品。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熟悉课文,提出疑难,扫除朗读和理解的障碍。

3、共读课文,理清要点,以理清文章结构为目标,以欣赏配乐朗诵为引子,通过师生共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在理解中反复朗读,把握要点,品味语言。

〖学习方法〗

读──讲──读──赏──读

1、“讲”,清除文字、词语等障碍,整体把握内容和感情,“赏”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品味语言。

2、课堂讨论──评述、质疑。

3、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然后师生相互质疑。

〖媒体设计〗

第一节诗歌配乐理查德与鲍丁斯坦博格的长笛与钢琴合奏《母亲教我的歌》。

第二节诗歌配乐理查德与鲍丁斯坦博格的长笛与钢琴合奏《大海》。

(课件提供群山、大海的图片。)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导入:同学们,如果我们不是生活在四季如春的美丽富饶的江南鱼米之乡,而是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头可见的只有高耸人云的大山,苍苍茫茫,连绵不断,你会想到什么呢?为什么会这么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诗人,根据自己成长的历程写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一课《在山的那边》。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掌握重点字词。

痴想、凝成、诱惑、喧腾、瞬间。

2、整体感知:熟读课文,把握内容及感情。

(1)诗中的“海”和“山”蕴含着什么意思?

诗的第一节写我渴望山那边的海和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海”、“山”就是现实中“海”和“山”。第二节诗写我追寻心中的海和长大后的拼搏和奋斗;其中“山”比喻困难、障碍等,“海”比喻理想、信念、成功等。“山那边是海”实则是诗人矢志不移的信念。爬上山去看大海也就成了为理想而艰苦奋斗的积极行动。“山”不止一座,只有坚持不懈翻过连绵群山,才能见到那美丽的大海;理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漫漫旅途的百折不挠的艰辛跋涉。所以这首诗写了诗人对人生信念和理想的追求,抒发了诗人渴望实现理想的感情。总之诗歌意蕴很丰富很含蓄,除了理解字面意思以外,还需深入把握诗歌的深层含义。

(解说:以上探究内容,尽量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思考,多说,不强求标准的答案,意思正确即可,要注意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

(2)朗读这两节诗应该分别读出什么语气?并说明理由。

(配乐,营造氛围,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第一节应读出“向往──疑惑──希望──失望──困惑”。

第二节情感变化为坚定──渴望──充满信心、乐观。

3、正所谓“文贵自得”,“读中有悟”。试模仿例子,从语气、语调、重音、停顿、感情等方面,选择你最喜欢的诗句进行朗读设计,编写朗读脚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把对诗歌的深入理解淋漓尽致地演义出来。

(1)、哦,山那边/是海吗?

提示:“是”字重读,句子呈升调。要读出充满疑惑和向往的语气。

(2)、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提示:“是”“信念凝成”应重读,要读出肯定的语气,突出实现理想的必然性和信念的坚定。

个别示范后,全班齐读。

总结:欣赏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同学们对句与句之间的语气把握得很好,其实句子内部也有急缓轻重的区别。关键还是对诗歌的每一句深透理解后,才能处理好。看来这任务要下堂课来完成了。

4、课堂小结:

在这一堂课里,我们又积累了不少的词语,从整体上对诗歌有了初步理解,在朗读声中,我听出了大家爱这篇意蕴丰富的诗歌。其实我国是诗的泱泱大国,优秀诗歌比比皆是,有兴趣课外找几篇读读,你一定会更喜欢这朵文学世界的奇葩──诗歌。

三、布置作业

1、语言训练:读一读,写一写词语至少选三个造一段话。

2、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在山的那边》选自,作者。

2、解释词语:

隐秘痴想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1、“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了吗?为什么?

(明确:诗中并没明确说出理想实现了没有,只是在诗尾用向大家发出号召的方式提出:经过努力,理想一定会实现的观点。因为这首诗的主旨并不在于实现理想的结果,而至于过程,是要赞美那种为实现理想努力奋斗并锲而不舍的精神。

2、提炼诗的中心思想

(明确:本诗通过写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好奇心的少年,赞扬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为实现理想努力奋斗并锲而不舍的精神,并号召大家学习这种精神,发扬这种精神。

建议:最好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中心思想,教师给予引导就可以了。

三、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探究讨论:诗中的“海”与“山”蕴涵着什么意思?(分小组讨论,因为诗的中心思想已明确,学生只要用脑一想就能得出结论,所以这个题学生自己讨论就可以了,教师不必要讲解)

(明确:海是少年的梦想,理想(自己总结)信念,想望(诗中的词)山是少年追求理想过程中的一个个困难,一个个小的目标。

2、诗句“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中“铁青着脸”是写山的颜色吗?

(明确:不是写山的颜色,是拟人的手法。把山比拟成人,是修辞方法的一种。拟人——定义:是把事物模拟做人来写的修辞方式。

作用: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建议:让学生举例子,教师点拨

四、、体验与反思(四人小组讨论后发言)

(1)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主要是看你面对困难时怎样对待,怎样克服困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自己的感想。

(2)小结(师)

要想翻过山,见到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让我们牢牢记住本课中的”海”。

五、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

六、、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你又重新树立了怎样的理想?你将怎样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课后写一篇练笔,要有感而发。

七、板书设计:

在山的那边

努力奋斗

爬过了山看到了海

克服困难实现理想

9.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

1.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学习课文准确地选用形容词、动词来表现景物特征的方法。

2.理解并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

3.理解鲁迅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了对两种不同生活的态度;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认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教学设想]:

(1)本文的第2自然段,写百草园里的生活情景,描写生动、具体、形象,应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的揣摩而理解、掌握。

(2)本文的后一部分写三味书屋,对封建教育的批评否定是融汇在这种学习生活的描述中的,应通过分析具体的词、句帮助学生理解、体会。

(3)关于长妈妈讲的故事、私塾先 生读的文章,并非重点内容,点到即可。

(4)本文是学生进入中学所接触的鲁迅先生的第一篇作品。文章篇幅又较长,词汇丰富,需用一课时来简介作者和作品,正字音,释词义。

[教学时数]:三课时。

[课前预习]:借助词典和课文中的注释,给生字 注音,并添加难词注释,同时读课文。

需添加拼音的汉字有:豁、觅、筛、颊、塾、渊、凿、蟀、络、匾。

需添加注释的难词有:觅、渊博、倘若、无妨、乃。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

1.注字音、释词义,理清文章结构。

2.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百草园景物的方法和以准确的词语来表现景物特征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 简介鲁迅的生平。

1.学生阅读注释①,明确三点:作者的原名、籍贯、生卒年代;作者的称号;作者的著作。

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勤奋工作的一生。从1907~1936年他所写成的小说、杂文、散文、诗歌以及翻译、日记、书信等共800多万字。是我国现代文学中一笔巨大的宝贵的财富,也是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它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

2.扫除文字障碍。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提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引导学生注字音,解释课本未注释的词。

确凿 záo, 菜畦 qí , 桑椹 shèn , 轻捷, 斑蝥 máo , 缠络luò

攒 ,珊瑚shān hǘ 高枕而卧 豁 huò,敛 liǎn,脑髓 suǐ ,陌生mò

3.指定学生朗读全文。

4.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文章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请同学考虑文章从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百草园”的生活?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三味书屋”的生活?

教师小结:课文第1至第9段写的是作者儿时在百草园中的生活,第10至22段写的是作者儿时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

5.结合检查预习①导入课文。

提问:①鲁迅童年的生活是怎样的;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题目与文章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这两句是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回答只需简要点明课文所反映的是鲁迅童年时,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即可,不作深入研究。

二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百草园”。

1.指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前八段,并思考:在这部分内容中,主要记叙了哪三个令作者难以忘怀的内容?

2.提示:

① 课文的第一部分,鲁迅着重写了三方面的内容:百草园的景物;听长妈妈讲故事;跟闰土父亲学捕鸟。表明百草园的生活是美好、神奇而有趣的,印证了文章开头第一小节的最后一句话“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百草园这一片小天地,是鲁迅童年生活和学习的乐园。

② 对于“似乎确凿”的两种理解(两说可以并存)。

第一种理解:“似乎”意思是“好像”,表示不肯定;“确凿”,意思是“确实”,表示肯定。这一对矛盾的词语放在一起,其实正表明了百草园过去和现在的矛盾。过去的百草园不“只是一些野草”,而确实是“我的乐园”;但现在卖给别人的百草园不再是“我的乐园”,而确实只有一些野草了。过去和现在的矛盾在一句话内表明,于是便有了“似乎确凿”这一对矛盾的词语,用来突出百草园“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第二种理解:“似乎确凿”,其实写了作者从眼前所见追忆到过去的一个过程。句意实是:眼前“确凿”只是野草的“百草园”,那时“确凿”是“我的乐园”。过去,百草园内都是有趣的植物,并非全是野草,但眼前确实只长着野草,这种似是而非的状况,只好用表示不肯定的“似乎”来表明了。

三 学习课文中的观察方法,把事物看仔细,并学习用准确的词语写景状物的方法,把文章写具体。

1.以提问形式带出朗读内容。

(1) 提问:课文中写了百草园的哪些美好景物?在课文哪一部分?

(2) 提问:课文的第2段写出百草园的什么情况?这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写出百草园曾是“我”的乐园,点出了忆写百草园的缘由。

这样写了春、夏、秋三季的百草园,而且还写了那么多、那么生动、形象的动、植物,错综交织,而又井井有条,描写出了百草园的可人。

(3)提问:本段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描写百草园的事物?表现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段文字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比喻句:“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表现出木莲果实的形态特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表现了覆盆子形状颜色的美丽。

拟人句:“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表现出这两种昆虫鸣声的悦耳。

(4)提问:作者为什么能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样精彩?小结:作者曾对百草园的景物进行过细致地观察,并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还在描写之中倾注了自己对百草园──这个儿童乐园的热爱之情。因而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样精彩。

小结:第二段是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二层,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和童年生活的情趣。这段文字中处处表现了儿童的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2.继续提问讨论,使学生明确观察描写的方法。

提问:从刚才朗读的内容可以知道,作者写园内的景物,既写了静物,又写了动物,各抓住静物和动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边讨论边板书,同时要求学生在书上圈出表现事物形态、色彩、声音、动态的词语。

① 这一小节课 文里,作者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一组词语引出了十五种景物,叙述了四件趣事。前两个“不必说”是略写百草园内景物的概貌;“单是……就有……”则是较详细地写百草园内的某一角“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② 写景物作者分别抓住了形态和色彩,如:石井栏──光滑,皂荚树──高大,菜畦──碧绿,桑椹──紫红等等;写动物,则分别抓住形态、声音、动态、如:黄蜂──肥胖、伏,叫天子──轻捷、窜,鸣蝉──长吟,油蛉──低唱,蟋蟀──弹琴等等;另外抓住动作写出四件趣事;翻砖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更增添了百草园内的趣味。

③ 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观察需要从事物的形、色、声、态等几个方面入手,把事物看仔细,然后才能把这些感受具体地写到文章里。概括起来就是:(板书)

观察:看仔细 描写:写具体

3.以“捕鸟”一段为例,进一步理解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提问:作者是怎样把捕鸟的过程写具体的?

提示:① 先略写拍雪人、塑雪罗汉,以衬托更有趣的捕鸟;

② 然后点明时间,需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后;

③ 最后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把捕鸟的过程写出来。这些内容若不看仔细,是无法写具体的。(讨论中要求学生在书上圈下有关动词,然后朗读这段课文。)

小结:作者用“扫”开、露出、支起、撒些、系、看、走、拉、罩住”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晰、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对捕鸟的喜好。

第8段写出了一位什么样的人物?这和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关系?

小结:第8段写出了一位善良、沉静、有丰富捕鸟经验的农民──闰土的父亲。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劳动人民智慧、经验的钦佩之情。这层中,没有写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但乐在其中了,捕鸟时的新奇、兴奋,对闰土父亲的钦佩,这些都是百草园生活中的组成部分,这样就把“乐园”写得那么实在,那么具体。

4.指定学生朗读课文第3至6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① 文章的第3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小结:起过渡(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对百草园的景物的描写,过渡到关于百草园中有关传说的叙述上去。

② 这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结:这里写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带有神怪色彩,结局是邪不压正,美女蛇被制服了。

③ 这个故事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联系呢?

小结:其一,故事的内容符合儿童好奇、爱惊险的心理,这也是儿时的一种乐趣。

其二,听长妈 妈的故事后,“长草”是不去的,这就限制了“我”在百草园中活动的范围,极想得到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在百草园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这也符合儿童的探险猎奇、战胜邪恶的心理。这就为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纱,诱导着儿童去涉足、认识、了解它。

其三,百草园丰富的生活内容和赤链蛇的传说,对儿时的作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所以这个传说,增加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因素。

5.指定学生朗读第9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①三个“也许是因为……”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

小结:这三个分句构成一组排比句,其内容都是在百草园中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以此来推测离开百草园的原因。表现了儿童觉得被送进书塾是遭到了惩罚的心理。

②这一段字里行间流露了一种什么感情?

小结:这一段用猜测、疑问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达了童年的鲁迅告别百草园时既无奈又恋恋不舍的感情。

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这里能够自由地观赏自然景物;这里能够听到神奇的故事,而且又常常被这种猎奇的心理驱使,想在百草园中寻得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这里还可以学到捕鸟这种本领;这里还可以做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决不能做的把戏──毁墙根、投砖头,跳栏杆……这里的生活是自由的,新奇的,活泼的,带有探险意味的,这怎能不是儿童的乐园呢?离开它又怎能不恋恋不舍呢!

这就是课文的第一部分,表现了作者儿时在百草园中的种种乐趣。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中对比方法的运用,理解课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步骤]: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三味书屋”。

1.由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提问:作者对百草园的生活与三味书屋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小结:作者认为在百草园中有无穷的乐趣;三味书屋的生活则是枯燥乏味的。

文章先后写了两种生活:

第一部分(1至9段)写的是“我”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

第二部分(第10至24段)写的是“我”在三味书屋中枯燥的读书生活。这就是本文的大体结构。

2.指导学生将三味书屋与百草园进行比较。

提问:“三味书屋”这部分写了哪三层意思?是怎样同“百草园”进行对比 的?

提示:① 三味书屋由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里面的陈设只有一块匾、一幅画,是封闭的,十分单调、沉闷,远不及百草园内景色鲜艳,生物丰富,环境开阔、优美。

② 三味书屋里的先生对学生死板而冷漠,不愿学生提问,“我”问他“怪哉”这虫,他便“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他远不及长妈妈和闰土父亲亲切、耐心:长妈妈娓娓地讲“美女蛇”的故事;闰土父亲在“我”问他捕鸟得失的缘由时,他是“静静地笑道:

‘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③ 三味书屋内学习的内容是令儿童无法理解的古文,远不如长妈妈故事的神奇,也不如闰土父亲所教的捕鸟那样有得益。

提问:从这三处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我”喜欢哪种学习生活?

(板书)喜欢百草园,不喜欢三味书屋。

3.理解三味书屋中使“我”感兴趣的事。

提问:三味书屋里面有没有使“我”感兴趣的事?是先生指导的吗?

提示:① 有两个使“我”感兴趣的地方:第一是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爬上那里的花坛可折腊梅、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第二是当先生读书入神时,“我们”便可以做指甲戏、描绣像;

② 这些都是三味书屋中较有趣的事儿。当然不是先生教的,先生是绝对不允许的。

4.理解课文通过对比来揭示文章含义的写法。

提问:“我”(又是孩子的代表)喜欢的是百草园内的生活,三味书屋中的学习内容不能吸引人,大家情愿到后园去折花捉虫,情愿做指甲戏、描绣像,而作为封建教育代表的“先生”却不允许“我们”这样做,孩子喜欢的,先生阻止;先生提倡的,孩子毫无兴趣,这一矛盾说明了什么?

提示:这一矛盾表明了封建教育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对孩子们毫无吸引力,并且束缚了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5.学习“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① 指名学生找出从“百草园”到“三味 书屋”间的过渡段,并且朗读。

② 提示:a.课文题目中“从……到……”的格式表明文章主要是以地点的转换为记叙顺序的,其中“到”指出了两地间的过渡。由此看出,本文题目的格式和本文的结构是一致的。b.课文第九段(过渡段)不仅在文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内容上表明,在当时“我”的心目中,去“三味书屋”是出于对“我”的惩罚,文中一组“也许”,是对自己干错事的揣测。从中可看出“三味书屋”在孩子心目中的黑暗形象。

6. 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生活,也写了老先生寿镜吾,寿镜吾老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他是什么态度?

小结:当鲁迅提出“怪哉虫”的问题时,老先生有些“怒色”了,答以“不知道”!当小孩子们到三味书屋后的小园中去玩而被老先生发现时,只不过是“瞪几眼”,大声道:“读书!”当学生惹他生气时,他有戒尺,但不常用;他可以让学 生罚跪,但他也不常用。当他自己读书读到得意处时,他就微笑起来,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这些都可以看出来寿镜吾老先生秉性慈祥,酷爱读书,鲁迅先生是尊敬他的。可是他不自觉地为旧制度效劳,是旧教育制度的忠实执行者。他不懂得少年儿童的心理,他没有像长妈妈那样能够抓住儿童的心,他也没有象闰土父亲那样耐心诚恳地回答儿童提出的问题,而是不看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拒绝学生的提问,泯灭他们的求知欲,这些都是错误的教学态度与教学方法。尽管如此,他在塾师中是比较好的,对学生还“和蔼”,不常用戒尺与罚规,也正因为他是比较慈祥的,他尚且如此严格遵守封建教育制度,更何况其他人了!所以鲁迅先生在“恭敬”他的同时,也给予了恰如其分的批叛与否定,以此来否定三味书屋的生活,否定旧的教育制度,寓意是十分深刻的。

7.三味书屋的教育是成功还是失败呢?

小结:三味书屋的教育是失败的,首先学生不喜欢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再有“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从自己的角度否定了三味书屋式的教育,还有“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也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从同学的角度否定了三味书屋的教育。它培养出来的人,正是这种逐利趋势之徒,旧制度的维护者与社会基础。这样的批判是很深刻有力的。

8.第二部分表现出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什么特点?和百草园中的情趣盎然构成了什么关系?

小结:第二部分表现出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枯燥无味,和百草园中的情趣盎然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引导学生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

提问:作者把情趣盎然的百草园和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对比着写,表达了什么样的中心意思?

小结:作者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儿童的截然不同的生活描写,表现了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探索各种知识的广泛兴趣、揭露;批判了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

几点补充:

1.插叙的运用

作者在记叙百草园的景物时,插叙了一段有关美女蛇的传说,使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这段传说引起了作者的担忧、幻想,也使作者总结人生的经验、教训。这些心理完全符合儿童的特点,因此,使人感觉到百草园更是一个充满无限情趣的乐园。

2.景物描写

在作者幼小的心灵中, 百草园是一个有着无限乐趣的自由天地,因此作者对笔下的百草园进行了尽善尽美的描绘。虽然在成人眼中,百草园其实只是一个荒园,而在儿童的心目中却有无限趣味。 作者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样一组互相关联的语句,介绍了百草园中十五种景物 ,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情趣盎然的美丽图画。

作者在描写这些景物时,不惜重彩重墨,作者笔下的百草园是一个色彩明丽的世界。例如“碧绿”“紫红”“长吟”“低唱”“弹琴”等词语的运用,表达了从儿童的角度看,都是一 个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乐园,极符合儿童心理。

3.关于本文的主题

10.《金色花》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篇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在朗读中体会浓浓的母子情,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激发他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3.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教学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在朗读中体会浓浓的母子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难点: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出示一幅妈妈和孩子的照片,请学生观察照片,理解人物的身份和心理,给照片拟一个小标题。由照片中的母子情深这样一个主题引出课文《金色花》。

二、初读感知。

1.介绍金色花和泰戈尔及散文诗。

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诗人,代表作有《新月集》《飞鸟集》等,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了解散文诗

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2.检查预习——学生展示积累的字词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匿(nì)笑

祷告(dǎo)

花瓣(bàn)

衍(yǎn)(2)解释下列词语。匿笑:偷偷地笑。

祷告:宗教徒向神求保佑。

3.深情诵读

教师范读课文。再由学生自由朗读,读时注意重音、语速、节奏和感情,并在最喜欢的或者感受最深的语段旁就“重音、语速、节奏和感情”等方面作一下标注,然后由学生推荐他的同学来朗读。

4.试读以下诗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要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要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

③“我不告诉你,妈妈。”(要读出孩子的淘气、机灵、撒娇、调皮和对母亲的爱恋。)④“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要读出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三次嬉戏)

第一次嬉戏(1~4):“我”在妈妈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第二次嬉戏(5~6):“我”在妈妈读诗时,将影子投射到书页上。

第三次嬉戏(7~9):“我”在妈妈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她身边,恢复了原形。这些看似是孩子与母亲嬉戏的诗歌,其实表达的是孩子对母亲的喜爱、依恋。2.“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事?

妈妈

我 做祷告时

————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读书时

————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拿灯去牛棚时————跳妈妈面前,恢复原形

四、美读悟情

①诗中“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因为。

而且还不让妈妈知道,是因为

。朗读感悟:因为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的,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做了好事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瞒着妈妈。②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慈爱的妈妈逗乐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

请用“当妈妈

的时候,我就

”说一说。

朗读感悟:当妈妈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入妈妈的心脾)。当母亲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阳光太刺眼,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当母亲去牛棚时,我就恢复原形求她讲故事。

③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读出了一个______的孩子和一个________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

朗读感悟:我读出了一个淘气的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爱读书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伶俐可爱的孩子,一位温柔善良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孩子,一位勤劳美丽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爱妈妈的孩子,一位爱孩子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聪明的孩子,一位圣洁的妈妈。我读出了一个神奇的孩子,一位笃信宗教的妈妈。④妈妈见到孩子说“你这坏孩子”?妈妈真的是在骂他吗?

(妈妈找孩子找了很久,非常着急担忧,一见到了孩子,又惊又喜,这是嗔怪的语气。)⑤诵读这首散文诗你感受到怎样的感情?你发现诗歌美在哪里?(学生自由讨论)

五、写法探讨

作者为什麽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写法有何特点?

讨论并归纳: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蕙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而美妙。

这首诗诗人想象“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情是本文一个巧妙的手法。即是托物寄情的写法。

六、仿写延情

请用“假如我变成了„„”说一句话来表达对母亲(父亲)的爱。

七、教师寄语

3(展示图片)母爱是一条长河,是一片大海,它恬静、清澈、轻柔,源远而流长。人类之爱中,它最崇高、最神圣、最仁慈、最伟大!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依依小草怎回报得了春日阳光的恩泽呢?汪国真说“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无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溪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母亲。从现在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

板书设计

散香气

金色花

投身影

母子情深

捉迷藏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感悟亲情》导学案中的“预习案“。

3.为妈妈(其他亲人)做件小事,如刷刷碗、捶捶背、洗洗脚„„注意观察母亲(其他亲人)的神情,并结合自己内心感受,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随笔。

教学反思

总结这节课的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在教学中,既鼓励学生读,又让学生明白应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使学生在充分体会诗歌蕴涵的感情的同时,还掌握了朗读技巧,不仅读懂了诗,也学会了怎样读诗。

二是简化了教学环节。以前教诗歌时,总是将“语言赏析”单独安排一个环节。这次我尝试将“朗读”、“理解”、“品析”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是美化课堂。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或创设氛围,或激发兴趣,或配乐朗诵,或画面点缀等,为课堂添色不少。另外,教师优美的语言也让课堂富有情韵。

上一篇:办理按揭贷款委托书下一篇:工地保安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