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普通话活动方案(共11篇)
1.学生普通话活动方案 篇一
泰州市胡庄中心小学
2012年春学期普通话进校园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区教育局《关于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活动的通知》精神,为贯彻《语言文字法》,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我校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增强全体师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参与意识,促进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不断深入,为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二、主题:
充分认识推广普通话对消除语言隔阂,增进人际沟通,促进社会交往,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作用,本届推普活动的主题定为: “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三、活动内容:
1.营造推普宣传氛围。
张贴以宣传推广普通话为主题的手抄报,电子显示屏显示 “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宣传话语幅,形成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良好氛围。
2.利用传媒宣传造势。
(1)一次国旗下讲话。
2月20日(星期一),在国旗下由辅导员做主题讲话,进行学校推普活动宣传、动员。
(2)一份倡议书。
向全校师生发出一份倡议书。
(3)一次主题手抄报评比。低年级以“中国娃说普通话”为主题、高年级以“普通话,与素质同在、与文明同行、与形象相伴”为主题出一期手抄报。
(4)各班在语文老师指导下利用板报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及普通话知识。
3.抓好师生推普工作。
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中关于教师要讲普通话的规定和要求,提倡全校师生讲普通话、用规范字,将普通话水平与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挂钩,使全校教师提高认识,自觉学习、使用普通话、规范字。
4.做好系列活动。
(1)结合读书活动,开展“祖国颂”教师朗诵会,提高老师的普通话水平。
(2)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开展争“普通话章”的活动,在推广普通话宣传中发挥积极作用。
(3)宣传普通话知识,在校园内张贴有关推广普通话的宣传画,营造浓厚的推普氛围。
(4)开展一次朗读比赛活动,对于朗读能力高的同学将被评为“朗读小明星”,学校将颁发荣誉证书,并选为红领巾广播站成员。
2.学生普通话活动方案 篇二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的500名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多位专家的走访、请教,制定出《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调查问卷。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1份。(2)文献资料法:查阅了2000~2012年相关体育科学论文百余篇。(3)数理统计法:对回收问卷进行数理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普通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普通高校学生中体育的外在(减肥塑身)和内在(锻炼身体)的两大功能及娱乐功能得到较充分的发挥外,其调节情绪和社会交往的功能也在学生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然而,为了应对体育课考试而被动的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也占了被调查人数的相当比重。总的来看,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表现出多元化特征,但体育最基本的健身和娱乐功能仍然是普通高校学生目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最主要的动机。
2.2 普通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
从表2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持积极的态度,其中非常感兴趣和感兴趣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78.4%。年轻人活泼好动、精力充沛,是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较高的主要原因。另外,体育活动所具有的竞争性、趣味性、技术性极竞争结果的不确定性等诸多特性都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而这种吸引力是引导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最佳动力。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在与同伴默契配合中;在与对手斗智斗勇、顽强拼搏过程中;在胜利或成功完成动作后得到的快感和满足感在情感上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投身体育活动中的热情,这是我们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最好途径。
2.3 普通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及时间
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26.2%的学生每周参加3次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且绝大多数学生每次活动的时间在30min以上。有8.1%的学生根本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另有11%的学生每周的锻炼次数不一定(少于一次)。如果我们用体育人口(3次/周,30min/次)来定义学生的话,大学生中约有26.2%的学生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体育人口,这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每天坚持1h体育锻炼的目标相距甚远。在青壮年相对集中且教育水平较高的普通高等院校中情况如此之差,是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刻反思的。
2.4 普通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与频度及时间的关系
从表5、表6中可见,对27名以兴趣爱好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动机的学生进行有关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及时间的在统计调查发现,其中有25人周锻炼次数在3次以上,另外两人次数在每周锻炼2次,且所有人每次锻炼时间在60min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兴趣爱好对学生自主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2.5 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从表7中可以看出,没有喜欢的体育项目、没有人组织、运动水平差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分析认为,当前的普通高校学生只是不断重复的接受简单的技术教学,技术水平较差,且根本没有接受过体育的文化教育,对于体育的理解极为片面且只停留在形式上。运动水平差、对体育的片面或歪曲的理解,使部分学生与体育运动渐行渐远。另外,大学生从小接受的是填鸭式教学,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差(至少体育教学是如此)。因此,在没有组织和压力的前提下,学生没有自主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这就要求广大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抓紧学生步入社会之前的最后的这段时间,帮助他们改变现有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普通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多集中在锻炼身体和娱乐这两个方面,且呈多样性的发展趋势。(2)普通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较积极,但易受主、客观等因素影响,可变性较强。(3)以兴趣爱好为动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绝大多数能保证每周锻炼3次以上,且每次锻炼时间在60min以上。(4)运动水平差和没有喜欢的项目是制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同时没有有力的组织和缺少场地器材也是不容忽视的两大因素。(5)普通高校中能达到体育人口标准的学生的比例太低,急需改进。
3.2 建议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当跳出技术教学改革的圈子,把体育内涵和体育文化的教育引入到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中来,每周都应开设体育文化教育课程,改变学生对体育简单而浅薄的认识,把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提高到体育文化教育的水平上来。只有改变学生的体育意识、强化健身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懈怠的状态。同时,要继续加大体育投入,改变学校对体育一次性投入的现状(体育设施要不断保养维护,是长期的持续性的投入),各学校应设专门人员负责,不要使高校体育教学及场地器材设施成为教学评估中的“面子”,教学评估后的“鸡肋”。
参考文献
[1]赵燕.对沈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的研究[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19(1):65-70.
[2]孙雷.高校体育俱乐部制在健康教育中的效应分[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6).
[3]兰自力,赵克.我国部分省(市)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3):22-23.
[4]唐照华.普通高校研究生体育意识现状的研究与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6(4):41-42.
[5]陶冶,江锡文.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现状与改革思路[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9(5).
3.学生普通话活动方案 篇三
[关键词] 基本数学活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1.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史宁中先生在2015年全国优秀教师培训技能提升研修班上题为“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兼论数学核心素养”的讲座中提到了数学“四基”,即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基本技能、数学基本思想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实际上,史先生提出数学“四基”可以追溯到2006年,当时便引起了张奠宙先生、王新民先生等有识之士的共鸣.
王新民先生认为: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学习者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而最基本、最主要的数学活动是以逻辑为特征的演绎论证活动和以经验为特征的归纳发现活动,其他的数学活动都是围绕这两种活动而展开的.因此可以把归纳活动经验和演绎活动经验称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2. 实验的背景
笔者任教的高一班级数学中考平均分为95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学习能力相对较为薄弱,以下一组通过考试测得的数据可以管窥一二.
(1)求函数y=Asin(ωx+φ)图像上相邻的最高点(x1,y1)和最低点(x2,y2)之间的距离d,83.7%的学生认为两点间的距离d=x1-x2,说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不清晰.
(2)证明函数y=的单调性,93.0%的学生无法完成作差变形,说明学生欠缺数学运算的能力.
显然,这些学生的“双基”是薄弱的.调查显示他们在初三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几乎不主动参与归纳活动和演绎活动,且在活动中很少自主收获成果,数学基本活动经验非常缺乏.在此学情下,若继续墨守成规,只会使得情况更糟.
3. 实验的意义
史宁中先生认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与数学“双基”和“数学基本思想”是相互依存的,共同构成了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可以巩固学生的“双基”,可以直接影响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对数学教学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本实验旨在帮助教师革新教学模式,探索基础薄弱的学生数学学习新的助力点,研究帮助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模式,帮助学生体悟数学方法和思维在现实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理解数学和使用数学,以此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
实验假设
参与基本数学活动的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即归纳和演绎活动经验会得到提高,数学思维的宽度、力度会有所发展,养成良好的数学修养,学业发展能优于其他学生.同时,他们能更好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具备一定的数学实践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实验方法
1. 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等组前后测的设计,前测为中考数学成绩,实验时间为一个学期. 自变量为课外辅导方法,有两个取值,分别是开展基本数学活动和无措施. 后测(因变量)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
对实验组组织基于第二课堂的,有步骤、有计划、连贯性的基本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问题,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思考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对个人生涯发展的影响.控制组不进行任何课外辅导.
2. 被试
采用系统抽样构成样本,将班级学生按中考数学成绩,用Excel从高到低排序,同分数的学生因excel自動排序故名次均不同,选取第5、10、15、20、25、30、35、40名的8位学生组成实验组,将第4、9、14、19、24、29、34、39名的8位学生组成控制组.
3. 效度
被试均为高一学生,年龄、能力、智商无显著差异. 实验环境为自然学习环境,被试不知道本身正处于实验阶段.系统抽样可减少统计误差,即各组平均分的差异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数学教学均由笔者担任,教学时间和方法、作业量均统一,努力控制无关变量.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被试学业成绩的变化,对比分析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探索适合普通高中基础薄弱的学生的学业发展模式,并由此调整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形成学生想学能学、教师轻负的师生双赢的教学模式.
实施阶段
1. 通过概率实验帮助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组织实验组分析和解决三扇门问题、蒲丰投针实验等.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概率实验分析数据,归纳规律,寻找破题路径或发现问题,尝试解释原因,并形成研究报告,着重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获得归纳和演绎的经验.
例1(三扇门问题):竞猜者会看见三扇关闭的门,有且仅有一扇门后有礼物,选对门就可以赢得礼物. 当竞猜者选定一扇门后,裁判不打开门,而是打开剩下两扇门中没有礼物的一扇门,让竞猜者看到. 这时,裁判会给竞猜者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竞猜者应该坚持原来的选择还是要改变原来的决定选择另一扇关上的门呢?(注:裁判知道礼物放在哪扇门后)
由此学生能直观得出结论“应该改变原来的决定选择另一扇关上的门”,并大胆猜测其概率为,再演绎问题本质,给出解释:事件“改变原来的决定并选中礼物”相当于“最初从三扇门中选择一扇没有礼物的门”.
在类似的实验过程中,学生能清晰地体会到归纳和演绎经验所发挥的作用,能认识到归纳为演绎提供线索,而演绎为归纳正名.
2. 通过试题研究帮助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组织实验组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开展试题研究活动.通过运用直觉、猜想、悖向探索、特例验算等定性分析的思维形式,给出问题研究可能的方向,再通过演绎推理,给出问题的定量分析,力争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获得归纳和演绎的经验.
nlc202309081439
例2:如图1,已知△ABC,D是AB的中点,沿直线CD将△ACD折成△A′CD,所成二面角A′-CD-B的平面角为α,则∠A′DB和α能否比较大小?
教师介绍相关数学概念后,学生通过自制模型,归纳出一种翻折现象:如图2,纸面内有两相交直线l和m,以直线m为棱折成二面角后,直线l在两个半平面内的射线所构成的角不小于二面角.经过合作讨论,在两个模型中给出了问题的解答.
模型1:如图3,在矩形ABCD中,E,F,G,H分别是所在边的中点,AC和EF相交于点O,以EF为棱折成二面角. 如图4,连接A′C,G′H,A′C和G′H交于点P. 在Rt△G′OP中,tan∠G′OP=;在Rt△A′OP中,tan∠A′OP=. 因为G′P 模型2:如图5,在单位圆O中,EF,GH是互相垂直的直径,AC是异于EF和GH的任一直径,以EF为棱折成二面角G′-EF-H. 如图6,当二面角G′-EF-H变化时,G′H的球面距离小于A′C的球面距离(学生描述为“弧”),所以∠G′OH<∠A′OC. 最后,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从定量的角度思考,得出角变化的数量关系,给出严格的证明,使学生深刻理解用数量来刻画事物变化的逻辑结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认识到归纳和演绎经验在探索世界、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3. 通过实践调查帮助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组织实验组开展实践调查,研究生活中的数学现象,通过走访调查获取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数据特征,提出结论,尝试给出建议,形成调查报告,并交流和展示,培养学生获取归纳和演绎经验的行为习惯. 例3:为了研究人群手势密码习惯的差异,实验组设计了《手势密码设置差异》的调查活动,在人流密集的区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数据,归纳得出结论: (1)使用频率最多的键为⑤,频率最少的键为④⑥. (2)男性大多爱使用①②⑤⑧,女性则集中在①②⑤⑨. (3)单用左手的人更喜欢用①②③⑤⑧⑨,单用右手的人更喜欢用①②⑤;单用左手的人用⑤比单用右手的人少许多. (4)左手托、右手点的人更喜欢使用②⑤⑧;右手托、左手点的人则喜欢使用①②③⑤⑦. (5)大部分人的手势密码可以大致归类为Z,N,L,G等字形. …… 实验组尝试推理和分析这些结果的成因,并且根据调查结论,成功破解了多部手机的手势密码,最后给出手势密码设置的若干建议. 目前,实验组针对一些生活现象,已经非常善于用数据来寻找和刻画规律,并且养成了能演绎推理这些规律成因的思维习惯. 虽然有些结论和论据还略显稚嫩,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无疑已经得到一定的积累. 实验结果 一学期后,被试的后测信息如下: 将前测和后测均换算为百分制后,对两组样本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所得结果见表5和表6. 表5中的pre_t是前测,post_t是后测,可以看到,Mean均值之间的差值为3.917;Std.Deviation差值的标准差为8.120;Std.Error Mean差值的标准误为2.871;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均值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为(-2.872,10.705),包含0;t检验的t值为1.364,自由度df为7,双尾t检验显著性概率p=0.215>0.05. 可以认为开展基本数学活动后,学生的前测和后测没有显著差异. 表6显示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均值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为(8.391,20.442),不包含0;双尾t检验显著性概率p=0.001<0.05. 可以认为无措施对学生的学业发展也有显著的影响. 但因为Mean均值之间的差值为14.417>0,说明后测显著低于前测,所以这种影响是消极的. 从实验结果看,实验组前后测没有显著差异;控制组前后测差异明显,且后测显著低于前测. 因此从维持学生成绩的角度看,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优于无措施. 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为什么实验组前后测没有显著差异,成绩仅仅维持原来水平呢?这是由初、高中数学学科固有的差异造成的,在高中考试中维持中考分数的水平是很困难的. 如中考考115分的学生要维持原有水平,在高中就要考到143.75分,这显然是有一定难度的. 从表7看到,实验组后测的平均分明显高于控制组,说明整体存在較大的进步. (相对)优等生依然保持名列前茅,没有出现均分回归现象,其余学生进步明显. 经观察和试验,实验组的学生相对控制组的学生表现出了以下差异: (1)对数学学习表现出兴趣,有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意愿. (2)课堂学习中更注重知识产生的过程. (3)在研究问题时更重视归纳和演绎思想的运用. (4)能用归纳和演绎思想来解释现实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 (1)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对普通高中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掌握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能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变得更为有序和合理,能使学生理解数学基础知识,提高数学基本技能,提高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形成用数学探究现象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源动力,促使其进入“学数学——用数学——学数学”的良性循环,为今后持续的学业发展乃至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2)基于第二课堂的小课题研究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本实验设计包含概率实验、试题研究和实践调查三种方式,均采取第二课堂下的小团体自主选择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形式,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能力优势、环境优势. 有着问题导向的小课题合作研究,能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亲历归纳和演绎经验的产生及发展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因而有助于学生自主地内化和提升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能促使学生主动地从现实的“经历”走向抽象概括的“经验”. 对实验的思考 1. 要重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国家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和学生个体发展的客观需要都要求教师要将眼光放得更远,要形成正确的教学价值观,要重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在学生生涯发展中的作用.无论是第一课堂还是第二课堂,教师都要创造帮助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机会.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的限制,一般地,练习讲评会占据着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更应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归纳和演绎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2. 要研究基本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基本数学活动是学生生成、拓展和交流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思想的过程.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教师要研究基本数学活动的有效性,避免出现活动热闹、收效甚微的结果.基本数学活动需要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需要知识产生或运用的过程,需要高效畅通的交流平台,以激活学生的归纳和演绎思维,使学生掌握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使自身的思维更具批判性和深刻性.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基本数学活动的意义,完成经验的创造、领悟、反思、内化、检验和重新创造.帮助学生形成自主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意识和能力,助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主题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说好普通话 二、背景 国务院在1998年规定:每年9月的第三周开展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首次以 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这对我们这样一个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多的人口大国来说意义十分重大,表明推广普通话从此走上了法治轨道。 三、目的和意义 为了提高酒店服务质量,丰富员工文化生活,更好地调动大家学习普通话、应用普通话的积极性,特举办此次普通话大赛。希望通过本次 比赛,能提高大家对普通话的兴趣,了解普通话的重要性,形成了积极学习普通话,人人学说普通话的氛围。 四、主办: 五、参赛对象 酒店所有员工、餐饮部、旅行社、商场、各兄弟公司 六、报名方法 以部门为单位报名,各部门要有三个以上的节目,并于9月10日前将节目单和预计的经费报交综合办公室。各部门的节目组织和安排由部门 经理负责。 七、竞赛日程安排1、9月20日至9月23日期间,各部门将准备好的节目上报并分别进行审核,将不合格的节目删除。 2、9月25日进行汇总彩排。 3、9月26日或9月28日正式表演。(具体时间待定) 八、节目内容 朗诵、相声、小品、唱歌、舞蹈、乐器演奏 九、节目要求 1.由于比赛的主题是推广普通话,各部门必须在朗诵、相声、小品这三个表演项目中选择其中一种进行表演。而另外两个节目可自选。 2、节目内容要健康向上,具有时代气息。最好取材于实际生活和工作,并与“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相结合。 3、部门也可以将“迎十一,庆国庆”做为题材,编排节目。好范文版权所有 4、表演节目期间,穿插有奖问答、观众互动游戏等小环节。 5、每个节目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 十、比赛规则 请公司领导作为裁判,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其余为鼓励奖。所有获奖选手均颁发奖品。节目单一经确定不予擅自更改 。 推广普通话、规范字活动方案 我校结合上级文件精神,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营造和谐语言生活为目标,深入开展学校推普周活动,进一步做好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工作,净化校园语言文字环境,使全体师生能自觉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以营造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语言生活为目标。 二、活动主题: 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三、活动内容及安排: (一)宣传动员,营造氛围 1.利用开学典礼,让学生宣读推普倡议书,进行全校总动员,向全校师生宣传推普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号召大家以身作责,积极行动起来。 2.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推普工作,并通过张贴推广普通话标语、推普宣传画等形式,营造良好的推普氛围。 3.给全体学生和家长发放《推普倡议书》,广泛宣传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 4.各班办一期推普宣传板报。 5.制作推普展板,向上级汇报推普工作的开展情况。 (二)教师活动安排 1.由教研组组长组织各组教师开展用字规范化自查活动。 2.组织教师进行硬笔规范字书写比赛。 3.加强校园使用普通话的力度,课堂教学、校园交际语言必须使用普通话。对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教学的情况,将纳入“教师课堂工作情况考核表”中。 (三)学生活动安排 1.各班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测查活动,利用班会课各班级评选出“诵读之星”,参加学校的经典诵读比赛。 2.加强口语训练,切实上好口语交际课,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加大普通话的宣传力度。 3.各班办一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黑板报,政教处做好检查评分工作。 4.组织六年级学生进行“我与普通话”的征文活动。 5.组织4-6年级学生进行“啄木鸟差错纠错”社会实践活动。 6、高年级学生办一期“推普”手抄报。 四、汉语言文字推广标语(口号) 1.普通话是人与人交流的桥梁,是雄鹰飞上蓝天的翅膀,是让小树茁壮成长的阳光,让我们学说普通话,让普通话伴我成长。 2.说好普通话,热爱我中华;普及普通话,世界看中华; 3.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普通话是坚固的桥墩。 4.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用文明语,做文明人; 5.方言土语难通话,心心相融普通话。 6.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7.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 8.沟通——从普通话开始。 9.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 10.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 11.心相印,语相同,和谐校园乐融融。 12.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13.文明语深入你我心,普通话融汇南北情。 宿州市第十五小学 推广普通话、规范字活动方案 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通话应该是每个人不陌生的,但是近期,国家调查显示,中国人只有一半能说普通话,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人口约为53%,8%的人从出生就开始讲普通话。场合越正式,普通话的使用频率越高;其中在家讲的最少,在单位最常用。目前,方言还是家庭成员最主要的交流语言。幼儿学普通话最主要的困难是“周围的人都不说,说的机会少”和“口音不好改”。中班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教育他们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非常重要。 活动目标: 1、认识到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 2、引导幼儿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活动过程: 1、教师用方言和普通话分别和小朋友说话,让幼儿体会到普通话的重要性。 2、教师举简单的例子,让幼儿感知说普通话的重要性。 3、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自己在家说的语言。 4、小结:我们中国很大,有很多很多的方言,而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故而在不久的将来,为了能与更多的人交流沟通,交更多的朋友,我们更应该学好普通话。 5、学说绕口令。 四和十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 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 谁说十四是“适时”,他的舌头没伸直。 随着高等教育的招生和在校大学生规模继续快速的增加,各高校学分制、体育与健康课程“三自主”选课机制的实施,使大学生的闲暇时间更加富裕和集中,学生自我支配的闲暇时间更加充裕和灵活。闲暇体育活动已日益成为大学生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和探讨大学生闲暇体育的现状,对丰富大学生健身活动、合理引导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对引导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提高学习、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性依据和建议。本文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陕西省高校学生的闲暇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分析,旨在探索当前学生参加闲暇体育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试图为今后改善和提高学生闲暇体育活动的质量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和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陕西省普通高校学生闲暇体育活动的参与情况为研究对象,在分层分类的基础上随机抽取陕西省10所普通高校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陕西省10所普通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向各学校学生随机发放100份“陕西省普通高校学生闲暇体育活动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08份,回收率为90.8%,其中有效问卷875份,有效回收率96.4%。 1.2.2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图书馆、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广泛查阅有关高校学生闲暇体育活动的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资料,并对社会体育学、心理学的等相关书籍进行详细查阅。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Microsoft Excel 2003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计算,并依据研究需要对数据做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陕西省普通高校学生对闲暇体育的认识 随着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追求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闲暇生活也不断丰富。陕西省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在闲暇时间中,除了一般休闲娱乐活动如上网、看书读报、听音乐外,不少的学生选择了直接参加体育活动,愿意利用闲暇时间通过体育活动放松身心、休闲娱乐。闲暇体育已经逐步成为大部分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课外体育活动在陕西省普通高校在校学生的闲暇时间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调查中可以发现,陕西省高校中极大部分学生认为在闲暇时间参加体育活动是大家的共同需求,其中认为重要和非常重要的有545人,占到总人数的62.29%;但也不可避免的有学生认为不重要,只占到总人数的3.09%,说明陕西省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对闲暇体育的认识态度还是比较到位的。 2.2 陕西省普通高校学生参与闲暇体育的情况 2.2.1 陕西省普通高校学生对闲暇体育场所的选择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陕西省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对体育活动场所的选择呈多元性倾向。学校公共体育场、馆是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空间,占到总人数的47.43%,男生大多数都选择在学校公共体育场馆直接参加体育运动,占到男生总人数的76.51%,而女生的选择人数就占了少部分,只有11.93%;其次是校外公共体育场所、校内公园和校外经营性体育场、馆。除生活质量提高,大学生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提高外,学校体育场、馆双休日不对学生开放,也是学生选择校外活动场所的重要原因。 2.2.2 陕西省普通高校学生对闲暇体育项目的选择 陕西省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对闲暇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较为广泛,主要取决于客观条件、内在需求以及运动项目本身。调查结果显示,陕西省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前四位的是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散步、跑步。但由于男、女学生生理方面的差异和兴趣爱好不同,在参与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上也有所不同。男生趋向于对抗性和激烈性强的项目,如篮球、游泳、乒乓球等;女生则倾向于散步、跑步、健美操、乒乓球等艺术性强、对抗程度较低和活动量较小项目。他们认为这些运动项目不但易于开展,还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娱乐性,具有较高的闲暇体育活动价值。其中喜欢羽毛球这项轻量度运动的学生占到一半之多有50.74%,其次是乒乓球、散跑步,说明陕西省普通高校在校学生还是比较喜欢轻运动量的有氧运动来达到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作用。此外,网球这项新兴运动项目已得到不少在校大学生的关注,占到总人数的10.59%。 2.2.3 陕西省普通高校学生从事闲暇体育持续时间与参与频率 陕西省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参与闲暇体育活动比较积极,持续时间和参与频率的安排也比较合理。调查结果显示:82.40%大学生平均每天参与闲暇体育活动时间在0.5小时以上,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参与闲暇体育活动比较积极,但男生明显高于女生。74.29%的大学生每周参与闲暇体育活动在3次及以上,说明有半数以上在校大学生参与闲暇体育活动的主动性比较高。57.26%的陕西省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每次参与闲暇体育活动的时间在1小时以上,这说明了这些大学生掌握闲暇体育活动的强度和时间比较合理,也起到了一定的活动效果。 2.2.4 陕西省普通高校学生参与闲暇体育的组织形式 课余体育锻炼有利于消除由于紧张的学习而造成的疲劳。陕西省普通高校在校学生闲暇体育活动的形式以与同学或朋友一起为主,大学生参与闲暇体育活动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单独、与同学或朋友结伴、集体组织和其它。调查中发现,与同学或朋友结伴参与闲暇体育活动的比例最大,占到总人数30.40%。以班级形式参加的相对较底,只占到6.97%。这也说明陕西省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能根据自身的闲暇体育需要和兴趣爱好选择项目,并形成闲暇体育活动的小团体。调研结果同时也表明,男女大学生在闲暇体育活动组织活动方式上有一定的差异,男生的个体参与体育活动行为明显高于女生,而女生则更偏向于与同学或朋友结伴的方式。 2.2.5 陕西省普通高校学生参与闲暇体育的消费情况 闲暇体育活动消费是指学生在参加闲暇体育活动过程中而购买的体育器材、运动服装及观看比赛、参加俱乐部锻炼等所有与体育相关的体育范畴的消费。通过对陕西省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参与闲暇体育活动消费情况分析调查发现,大部分陕西省普通高校在校学生都不同程度的参与闲暇体育消费,并随着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的提高,参与体育消费程度也将随着经济能力和意识的提高而改变。当前大学生体育消费以实物型消费为主,购买运动装备和运动饮料是主要的体育消费。调查得知,有60.34%的陕西省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每学期投入间接闲暇体育健身消费在50-200元,而这些消费主要用于购买运动服装和体育器材,在于实物性的体育消费方面。 2.3 制约陕西省普通高校学生参与闲暇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2.3.1 主观因素 主观上惰性、无兴趣是男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缺乏指导、技能和无活动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女生闲暇体育活动的热情,这主要是目前陕西省普通高校几乎没有学校进行有组织、有教师直接参与指导的课外体育活动有关。特别是对于已不开设体育课的大三、大四学生,尤其是女生,她们参与闲暇体育活动完全靠自己的主动性和自觉,因此,如何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正确引导和组织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主观惰性影响的男生经占到男生总数的45.94%,这说明近一半的男生对闲暇体育参与不够都是由于自身惰性造成,在此问题上教师应该做出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使更多的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更好的放松自我,调节生活。 2.3.2 客观因素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参加闲暇体育活动的客观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运动场馆器材不全影响的比例最高,占到总人数的26.40%,这确实出乎意料的,应该说陕西省大部分普通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都是不错的,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很多高校的体育场馆、器械在周末和课余时间是不对学生开放和公开使用的,这样大大影响了学生对闲暇体育的参与。 3 结论 3.1 陕西省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对闲暇体育的认识比较到位,闲暇体育活动已成为大学生余暇生活的重要活动内容。参与闲暇体育动机即对闲暇体育功能的认识是多方面的,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作为首要动机,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和愉悦的身心体验有着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体育的本质特征。 3.2 陕西省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参与闲暇体育的首要动机是强体健身,同时也呈现出内容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特征:篮球、散步及跑步、乒乓球、健身健美操是陕西省普通高校在校学生选择经常参与的闲暇体育活动项目;对抗性强、活动量大、技艺性较高的运动项目为男生首选;艺术性强、对抗程度较低和活动量较小的运动项目为女生倾心。但在参与闲暇体育活动的时间、频率和强度上与我国体育人口标准要求还有差距。 3.3 与同学、朋友一起参与闲暇体育活动形式已成为主要的活动模式。闲暇体育的开展,在陕西省普通高校有广泛的基础,在校大学生喜欢闲暇体育,认同闲暇体育,这就为闲暇体育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3.4 陕西省普通高校在校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闲暇体育的消费,主要以实物性消费为主,但闲暇体育的消费较低,这与他们参与闲暇体育的认识和经济承受能力有关。 3.5 影响和制约陕西省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参加闲暇体育活动的主客观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学校运动场地器材的缺乏、学习忙、压力大、没有时间是影响学生参与闲暇体育的主要客观因素。而对体育没有兴趣爱好、惰性和运动技术方法缺乏也是影响参与闲暇体育比较重要的因素。 参考文献 [1]郭寄良.关注闲暇生活,重视闲暇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O04,(2). [2]郝正晖.闲暇体育教材[M].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1996,(9). [3]郝正晖.校园闲暇体育综述[J].中国科技信息,2008,(19). [4]杨安花,陈月亮.从全民健身谈高校体育课程建设[J].泰安师专学报,2O01,(3).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苏教版小学教材 一、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含义 1.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定义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活动,经历和感悟数学的基本活动过程,建立数学意识,提升计算能力的首要环节。 2.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推行的教育改革机制背景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各个地区也相继实施。积累数学基本活动不仅是小学生必要的数学素养,更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引领数学教育教学实践领域的变革。教师在苏教版小学教材课堂教学中更是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必要性的体现。 二、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的思维深度不够 通过现场听教师讲苏教版教材数学课程加减乘除发现,学生只是盲目地学习,跟从“老师教,学生学”,背诵记忆这样的模式,尽管学生学到了如何计算加减乘除,但是学习加减乘除的意义并不知道。像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仅仅因为活动而活动,对于活动的本质并无深刻的了解。对此,要求教师要从本质出发,提升小学生的思维深度,加强理解活动的思维能力。 2.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认知意识模糊 对于苏教版教材中分数的乘法及图形面积的算法,课堂教学比较得知,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经验依靠传统的承袭模式是不够的。教师要亲身经历,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活动,才能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要重视培养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的认知意识,明确了解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的意义,真正有效地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三、促进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策略 1.增进情感交流,提升思维深度 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阶段,接触不同的实物就会有不同的思想。每个学生看待问题的思考方式是不一样的,思考不全面,思维能力欠缺仍是存在的。教师要更深层次地开拓发展小学生的思维,组织学生互相沟通交流,思考问题从多方位出发,但归于一个知识点,从而积累小学生的思维经验,提升思维深度。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中《找规律》就要求学生互相沟通交流,基于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找出规律性。 2.激发自主学习性,积累操作经验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发挥自我的主导作用,正确引导小学生的自主探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性,增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能力欠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情景教学,更应锻炼学生的自我操作能力,进而积累自我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如,苏教版教材小学六年级下册中《圆柱与圆锥》,教材首先给予小学生充分的探讨时间,探讨哪些事物属于圆柱形及圆锥形,进而动手操作如何做成一个圆柱形或圆锥形,联系上册学习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体积的知识,进而继续探讨如何计算圆柱与圆锥形的体积。通过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积累学生的操作经验。 3.理论联系实际,积累实践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计算能力是学生必会的基本技能。在日常的生活中,小学生接触到的事物提供了空间概念,但并非真正的“数学”经验,无法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对此,这就要求教师明确把握学生认识事物的起点,将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有效联系起来,使日常生活经验“数学化”,积累小学生的基本实践经验。 如,苏教版一年级教材中的《分一分》课程,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放在不同的位置,抓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将同一事物进行归类,并将数量联系起来,进而轻而易举地将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小学生自我发展的一个必要过程,是学生进行有力思考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教师要注重积累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的经验,提高数学基本活动的意识,保证小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真正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武捷.促进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教学策略研究:以小学五、六年级数学教学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吴晓华,管建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基于六年级期末测试结果的抽测分析[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5(05).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活动的通知》精神,为贯彻《语言文字法》,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方针策略和法律法规。深入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增强全体师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参与意识,促进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不断深入,为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二、主题: 充分认识推广普通话对消除语言隔阂,增进人际沟通,促进社会交往,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作用。 三、活动时间: 2016年9月8日-9月14日 四、活动内容: 1、营造推普宣传氛围。 张贴以宣传推广普通话为主题的手抄报,形成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良好氛围。 2、利用传媒宣传造势。 (1)一次国旗下讲话。 在国旗下由辅导员做主题讲话,进行学校推普活动宣传、动员。 (2)一份倡议书。 向全校师生发出一份倡议书。 (3)一档“推普”特别节目。学校广播站在9月14日前,以“最美的语言、最真的情感”为主题推出一期推普周特别节目。 (4)一次主题手抄报评比。 (5)各班在语文老师指导下利用板报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及普通话知识。 3、抓好师生推普工作。 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中关于教师要讲普通话的规定和要求,提倡全校师生讲普通话、用规范字,将普通话水平与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挂钩,使全校教师提高认识,自觉学习、使用普通话、规范字。 4、做好系列活动。 (1)结合读书活动,开展“祖国颂”教师朗诵会,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2)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开展争“普通话章”的活动,在推广普通话宣传中发挥积极作用。 (3)宣传普通话知识,在校园内张贴有关推广普通话的宣传画,营造浓厚的推普氛围。 (4)开展一次朗读比赛活动,“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活动,选出本届“朗读小明星”,学校将颁发荣誉证书,并选为红领巾广播站成员。 五、工作安排: 1领导小组 组长:张红军 副组长:张克志 组员:张桂生 李智胜 吴宁 柏平工作实施小组: 梁诗韵 王显明 张全胜 蒋全红 曹世宽 朱学生 赵诚义 六、具体安排: 1、学校要求,所有任课教师上课时必须使用普通话授课,不会普通话的教师要尽量放慢语速,保证全体学生能听懂;全校所有教职员工与学生交谈时要尽量使用普通话,将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 2、学校将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普通话培训,每人发放一本培训教材,安排专人进行辅导;全体教职员工在工作场所必须坚持练习使用普通话,促进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3、各教研室要利用教研活动的业务学习时间,有针对性地开展普通话培训。每个教研室选取一位普通话水平较高的老师担任本教研室普通话指导老师,负责本教研室推广普通话工作的辅导和监督,针对本教研室老师说普通话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解决。 4、学校将把推广普通话工作纳入日常检查,在全校范围营造讲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武营小学 2016年9月7日 “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朗诵比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低年级组:二(1)班 中年级组:三(1)班 高年级组:六(2)班 二等奖: 低年级组:一(1)班 中年级组:四(2)班 高年级组:六(1)班 三等奖: 低年级组:二(2)班 中年级组:四(1)班 高年级组:五(1)班 获得“朗读小明星”名单 一(1)班:高蝶 曹文博 二(1)班:熊程昱 付文昊 三(1)班:张雨欣 崔若涵 四(1)班:赵云 雷飞扬 四(2)班:武嘉罗 王俊豪 五(1)班:雷晓琴 付昕哲 六(1)班:雷丽君 王心怡 六(2)班:简爽 尚梦婷 “祖国颂”获奖教师名单 一等奖:朱学生 张全胜 付婷婷 二等奖:刘祥勇 赵成义 李莉丽 活动方案 为迎接“五四青年节”和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普通话水平,形成说普通话的校园风气,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根据我校工作计划安排,定于2011年4月1日举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朗读比赛。为保证活动有效开展,特制定活动方案。 一、成立组织: 1、比赛组委会: 主 任:陈秀花 副主任:白厚启 成员:白厚启 张 磊 孔 波 陈传见 刘 璐 孙玉红 蒋艳梅 沈亚华 罗国强 王亚南 高智慧 付慧莲 2、评委会: 主任:白厚启 成员: 刘 璐 蒋艳梅 沈亚华 罗国强 王亚南 高智慧 付慧莲 3、收分、总分:张 磊 陈传见 4、照相:孔 波 5、主持人:孙玉红 二、参赛对象: 七、八年级每班各一名学生 三、比赛时间、地点: 时间:2011年4月1日星期五下午4:00---5:30 比赛地点:学校大会议室 四、演讲内容: 以“祖国好 共产党好”为主题,由学校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读本确定演讲内容,抒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相关要求: 1、班主任要认真对待,在比赛之前先举行一次班级选拔赛,在 班级初赛选拔的基础上,各班级再择优推荐1名参赛选手参加校级比赛。 2、各班除选手外再选派5名优秀学生作为观众。请各班班主任对这5名学生进行文明纪律教育,要求观众学生按时到场,4点准时点名,迟到批评,不到者下星期一广播批评,并扣除所在班级纪律分每人次5分。 3、每位参赛选手的演讲时间应控制在3——5分钟,不得超过5分钟。 4、参赛选手比赛时统一穿校服、佩戴校徽。 5、现场抽临时演讲用稿(演讲内容由学校提供)。 6、下周一学校向全校通报演讲赛结果,望班主任积极准备,认真对待。 六、比赛规则: 1、赛前由参赛选手抽签决定出场顺序。 2、现场抽临时演讲用稿(演讲内容由学校提供)。 3、评委打完分后当场报分。 4、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后,按小数点后两位取选手的平均分。 5、下一位演讲完,宣布上一位选手成绩。 6、演讲结束,主持人宣布奖励等第。 七、评分标准: 总分10分 1、普通话标准、表达流畅:5分 2、仪态、仪表:1分 3、感情丰富、感染力强:2分 4、肢体语言使用恰当:1分 5、精神饱满、表情自然:1分 八、奖励办法: 1、以年级为单位,各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若干名。 2、获奖选手颁发奖品和证书。 九、备注: 下周一学校将向全校通报演讲比赛结果,并出光荣榜。望班主任积极准备,认真对待。 睢县第二中学校委会、教导处、语文组 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靠“拍脑袋”随便乱下结论,要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找出问题的症结,可以采用访谈、观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找出主要原因后,再采用行动研究,对症下药,观其后效,如果效果不佳,再调整行动方案。 调查问卷后,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学生不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原因来自多方面。学习习惯原因(例如课前不预习),对学生评价方式的原因(例如考试评价方式太单一),课堂管理原因(例如课堂形式单一,老师讲,学生听),情感原因(例如怕冒尖,给别人印象不好),认知原因(例如内容太难),针对不同原因,采取行动研究逐一解决问题。 一、如何让学生更好地预习新课 上新课的前一天,学生须列出课文中难懂的地方,对预习的课文需提出3个以上的问题,这些问题要尽量覆盖全文。所提出的问题要以书面形式提前一天交给老师,老师再按照课文顺序把所有问题归类,同时增补学生未提及的重要问题。讲解课文前,老师通过PPT演示当堂涉及的所有问题以及提问人的名字。凡是提问多的学生都会得到表扬。老师还要根据问题的质量给予评价,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讲解课文时,老师还可以邀请提出问题的学生替代老师的角色对全班发问。 以上教学程序的改动基于以下四个新理念: 预习不能变成学生自学新课。 发现难点是学习新知识的起点。 只有当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时,他们的学习才有主动性。 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难点所在,课堂教学时间的使用才能有效率。 二、建立高中英语课程新评价方法 学生不参与课堂,无非是参与不参与都一样,因为只要最后考试考得好就行。这是由评价方式造成的,长期以来,英语课成绩由单元测试、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这样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导致学生参与课堂与否变得不重要。所以应该将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使评估真正成为实现新课标的有力保障,使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新评价体系由四部分组成:学生自我汇报(15%)、学生自测(15%)、学生互评(10%)、学习成果包(15%)、教师评价(45%)。学生自我汇报包括学习收获与困难两部分。每篇课文学习结束时,每个学生须列出在本课学到的新内容。例如单词、短语、句子、语法等,然后报告学习本课的困难之处。报告的困难越具体越好。这一部分起到自我总结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薄弱环节的信息,及时弥补不足之处。学生自测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自我选择内容组织的测试。例如一课中有20个单词,教师可能要求学生从中挑选10个让教师来测试。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学生互评指学生对同桌自我汇报的评价。这种互评一方面推动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另一方面要求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解决课文学习中的困难之处。学习成果包含4篇作文和4段对话录音,其内容须与所学单元相关。通过这些成果的完成,有效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评价包括课堂表现、日常作业与期末考试。期末考试与传统测验形式相近,只是更侧重语言的运用。 上述评价方法的建立基于以下五条原则: 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让学生成为评价的参与者与合作者; 该评价为学生与教师提供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重点测试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分组合作学习 高中英语课堂多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有时候学生想参与也参与不进去,这就需要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实行分组合作学习。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参与讨论组,讨论组要注意将英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与弱的学生相搭配,讨论的问题要明确,讨论结果需要学生做展示。展示环节注意技巧,由哪组展示由抽签决定,避免按顺序展示时没有轮到的有些小组钻空子,讨论结果要以书面形式上交,教师要及时给出评价,表扬表现好的小组,激励学生继续保持好习惯。例如高中英语课中的语法讲解,一般都是教师使用演绎法讲解语法,先介绍语法规则,然后练习,上讨论课时可以用归纳法进行,由学生在讨论组进行讨论,自己归纳出语法规则,然后展示给全班,教师补充不足的地方,这样学生可以充分参与课堂。 【参考文献】 [1]文秋芳,韩少杰.英语教学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201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AnneBurns(澳).DoingActionResearchinEnglishLanguage Teaching(2011):A Guide for Practitioners.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学生普通话活动方案】推荐阅读: 普通话活动方案08-11 推广普通话活动方案08-22 普通话进社区活动方案07-26 班级推广普通话活动方案11-03 推广普通话主题班会活动方案06-18 中学生普通话演讲比赛稿件07-19 小学生推广普通话主题班会09-21 爷爷学讲普通话-小学生作文500字09-23 小学生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演讲稿09-15 普通学生的入团志愿书10-084.普通话推广活动方案 篇四
5.推广普通话活动方案 篇五
6.推广普通话活动方案 篇六
7.学生普通话活动方案 篇七
8.学生普通话活动方案 篇八
9.小学推广普通话活动方案 篇九
10.普通话朗读比赛活动方案 篇十
11.学生普通话活动方案 篇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