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的合同管理

2024-09-13

施工管理的合同管理(精选8篇)

1.施工管理的合同管理 篇一

试述合同管理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现代企业的经济往来,主要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的,合同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否实施有效管理,把好合同关,是现化企业经营管理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1.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为实现定的经济目的,需要通过合同这一法律形式来实现,只有双方都能自觉信守和履行合同,才能使各自的经济目的得以实现。企业只有加强合同管理,合同双方都做到了重合同、守信誉,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2.有利于企业树立法制观念,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誉。

目前,我国企业的合同管理相对比较薄弱,利用合同进行欺骗也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仅2002年上半年,全国合同违法案件就有5000多起,涉及金额20多亿元,有专家做过测算,我国因合同欺诈造成的损失全年达50多亿元。《合同法》的颁布应真正引起广大企业干部职工的重视。目前,坚持依法办事还很不普遍,发生合同纠纷不敢、不愿、不会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的大有人在,而加强企业的合同管理,规范企业行为,就会促进企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有利于促进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创企业的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引进外资和进出口总量的比例大幅增加,市场鉴管内容将由国内市场逐步拓展为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大市场。合同管理不仅

面临国内经济组织之间合同交往及权利义务关系的确定,而且涉及国内经济组织与国外经济组织大量的经济效活动中的管理。

4.有利于明确企业与员工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通过劳动合同可以明确企业与员工的权利义务关系。现在企业经理们有一种误解,认为员工一旦签订了劳动合同,就应当到劳动局办理备案,合同签证手续,还要缴纳劳动保险,手续费,费用多,因此不愿意签合同。企业与员工的劳动雇佣关系不是因为双方是否签订了合同而存在,而是一种法律事实,只要双方一方提供劳务,一方支付报酬,双方的劳动关系就建立了。从另一方面讲,由于有《劳动法》的保护,即使你不签劳动聘用合同,你的员工照样可能通过劳动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反,作为企业,由于没有合同某些条款的保护,在进行内部管理时就可能缺少了一些有力的制约措施。

合同管理的作用

5.合同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险,保证权益。

合同管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起到指导性文件的作用,在履行合同时,哪些内容应该做,哪些内容不能做,对于各种事件的及时处理,各中变更等及时填充,对合同的履行程度实时跟进,能够避免项目的施工质量的做假、施工成本的必要增加、施工工期的不合理延长,同时降低合同的双方产生纠纷的可能性,对整个的项目工程的运行起到良好的作用。项目由若干个系统组成,从前期的设计到中期的施工,再到后期的收尾,要签订若干个合同,每一个合同的有效管理对与项目工程来说,降低的风险就不是一点点了。

6.提高效率

工程合同里的时间节点是工程类合同的重点之一。工程的进行要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节点来完成,不能过度提前下降;也不能无限拖延造成双方的巨大人力、物力的浪费。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是保证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不能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的除去客观因素后按照合同的约定对责任方进行惩罚,加大了施工方的施工进度压力,也增加了施工动力。对于合同管理不到位的,没有严格按照合同执行的,时间久了,淡化了合同的存在,按照施工方的节奏进行,势必要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7.提高质量

履行合同不是一早一夕就能完成的,是在工程进行时来一点一滴的完成。合同的管理不仅仅保证了项目的风险、提高了效率,同时,更能保证质量。在合同的签订前,相应的技术标准都会进行详细的说明,对于合同管理的好,则施工质量会尽可能的接近标准。而合同控制的不好则会视合同如一张废纸。人是有惰性的,当合同管理的不好,现场监督即使管理的再好,合同不能有效的执行,久而久之,现场监督会懈怠,同时施工方也同样降低标准。因此,对合同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项目工程的质量。

2.施工管理的合同管理 篇二

1 施工准备阶段合同管理的必要性

在我国多数的施工企业中投标和施工是由两个部门分别完成的,一般由营业部进行投标取得项目,由工程部来完成工程的施工。这种组织功能划分有利于提高各部门的效率,但是对于需要合作完成的工作来说也造成了责任的不连续和工作的重复。合同管理就是这样一种在投标阶段以营业部门为主的工作,虽然这个阶段工程部门也要参与投标工作如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等,但对于商务标部分,工程部门所知甚少,甚至一无所知。投标阶段施工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来研究招标文件,设计投标文件,制定投标策略等,这些工作都是由营业部门完成的。而在施工阶段项目经理或合同管理人员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来研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和合同,这样就导致了项目经理或合同管理人员大量的重复工作。

2 施工准备阶段合同管理的主要工作

合同管理作为影响承包商盈利能力和水平的一项工作,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合同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需要施工企业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在施工准备阶段不仅要做机械、设备和人力资源的准备,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合同管理的准备。在施工准备阶段合同管理需要完成以下工作:

1)检查合同的完备性。合同的完备性检查一般情况下应该在投标阶段完成,但是通常情况下由于投标时间短,承包商可能来不及开展这项工作或者详细核查各个合同条款,因此在施工准备阶段开展这项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一般的合同应包括:工程范围,业主(监理)的主要责任和权利,合同价格,计价方法和价格补偿条件,工程款的支付条件和支付方法,工期要求和顺延条件,合同双方的违约责任,合同变更方式和变更程序及工程验收方法,争执的解决方法等。这些内容制约着承包商的盈利水平,如果合同中缺少某些关键性的条款,会对承包商的盈利有直接的影响,例如:没有关于工程范围的具体规定,则承包商可能会面临业主增加工程量的局面,而工程量增加的部分可能会因为苛刻的支付条件使得承包商无法得到任何补偿,进而影响承包商的盈利能力。

2)进行合同分析,对合同的解释达成一致,特别是国际工程的情况下,合同和招标文件的翻译直接影响对合同的解释。在施工准备阶段合同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和熟悉合同,并对合同解释取得共识。由于合同中大多采用法律语言,不容易理解,只有在合同实施前进行合同分析,将合同规定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形式表达出来,使人一目了然,这样才能方便日常管理工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业主和承包商对合同条款的不同解释是引起合同争端的主要原因。对于承包商来说,对合同条款的正确理解和执行是确保利益的一种方法。为了取得合同解释的一致,参加投标的人员应就投标中业主对招标文件的解释及其注意事项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说明。特别是对工程变更、支付、价格调整等重要条款取得共识。结合合同管理人员或项目经理的合同管理经验,对容易发生歧义的条款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以取得一致的解释。

3)参与各方熟悉合同的主要内容[1],建立合同事件表[2](见表1)。在施工准备阶段,合同管理人员应该了解合同的主要内容。合同规定着承包商的权力和义务,规定着应该如何完成项目。整个项目由许多具体的工程活动组成,合同的实施也就是完成这些工程活动,这些工程活动对于合同管理来说可以称为合同事件。各个工程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技术上、时间和空间的逻辑关系。因此合同事件之间也存在同样的技术,时间和空间上的逻辑关系,这种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相互联系形成网络,这种网络又被称为合同事件网络[3]。每一个合同事件都规定着业主和承包商的权力和责任。合同双方的权力和义务是互换的,即业主的权力是承包商的义务,业主的义务是承包商的权利;反之,承包商的权力是业主的义务,承包商的义务是业主的权力。合同事件的网络关系使得合同双方的权力和义务也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一方权力的行使受另一方义务履行状况的制约。因此熟悉和了解合同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也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的准备工作。

4)进行合同交底。为了减少投标人与施工阶段合同管理人员之间的重复性的工作,如熟悉招标文件、标书及合同文本,投标人员应对该项目的合同管理人员或项目经理进行合同交底。即向合同管理人员介绍该合同的特殊点,也即与标准合同文本之间的差异。

5)投标策略的交底。在施工准备阶段,投标人应该将投标过程中的重要事项进行交底[4]。特别是就投标策略等向施工项目经理及其他现场管理人员作出解释和说明,主要介绍针对招标文件中的“陷阱”所采取的投标策略。以便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和合同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投标策略的成功。在招标文件上对某种材料报价的规定是“推荐品牌,待定。同一材料的参考品牌不少于三个品牌/规格,投标人投标报价时必须按确定的参考品牌范围进行报价,业主有权在三个参考品牌/规格中指定最终选择的材料规格”。而在合同实施的过程中,业主最初选择了三个品牌/规格中价格最高的材料,由于在施工准备阶段该投标负责人进行了投标策略交底,在合同实施的过程中,项目经理通过谈判最终说服业主选择了该公司报价依据的那种品牌/规格的材料,减少了损失。

6)进行风险分析,形成风险事件表,见表2。在投标阶段由于投标时间很短,施工企业在投标的过程中可能来不及对合同的风险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为了确保合同的顺利实施保证承包商的利益,在施工准备阶段需要对相关的风险进行分析。这些风险包括:合同风险、项目风险和管理风险。

a.合同风险是指由于合同中特殊的规定所带来的风险。合同风险分析可以通过对合同文本、招标文件等的分析,确定潜在的风险。合同风险对项目的影响是全局性的,直接决定了施工企业的成本和效益。合同风险的识别可以将项目所签订的合同、招标文件及其他合同补充文件与标准合同文本如各种《FIDIC合同》或《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此差异带来的可能的风险,特别需要注意工程变更、计价、支付条件,合同中明确的风险分担,工程范围,合同中的特殊条款和补充条款,合同中各项工作的时限,承包商对业主风险的预警要求等合同条款。

b.项目风险,即项目实施过程中与项目相关的风险,如工程变更、气候、地质等条件的变化带来的风险。这类风险是由项目的特殊性和唯一性决定的。项目风险的识别主要依赖于承包商的经验,特别是对该类项目、同地区项目施工的经验、同一业主或同一文化环境中的业主的其他项目的实施信息或经验,这些经验可以帮助承包商识别气候、地质条件或与业主相关的风险(如支付能力、信用、管理水平和管理风格、文化习俗等)。

c.管理风险,是指由于管理不善导致的风险事件。管理风险可以通过分析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网络图,找出关键线路及关键线路上的相关工作的关键点来识别潜在的风险事件,特别是稀有资源的配置和保障。并分析该风险事件对整个项目的影响及风险发生时应采取的对策。

3 结语

市场经济被认为是契约经济,在这种条件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建筑行业作为一个多风险的行业,合同管理更是影响承包商的盈利水平的关键。但是在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合同管理工作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而在施工准备阶段承包商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于机械、设备、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准备,合同管理被束之高阁了。这就造成了施工中遇到问题时承包商处于被动的局面,严重时甚至造成拖延。因此只有承包商在施工准备阶段充分地熟悉合同,对风险做到心中有数,对风险措施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保证合同顺利实施,确保承包商的效益。

摘要:分析了施工准备阶段合同管理准备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在施工准备阶段合同管理需要完成的各项工作,以期帮助承包商在施工准备阶段充分熟悉合同;对风险做到心中有数,从而确保合同顺利实施。

关键词:合同管理,施工准备阶段,承包商,风险

参考文献

[1]郑芸.浅谈承包商的施工合同管理[J].人民长江,2008,39(10):81-83.

[2]成虎.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M].第4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3]张双甜,罗晓庚.团队在合同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8(3):75-77.

3.建立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项目管理 篇三

关键词:合同管理 项目管理体系 关系 实现方式 问题

0 引言

我们应该注重对合同体系的研究,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合同管理体系。合同管理,指的是对于建设工程项目采用工程建设合同进行管理。我认为,建立以合同管理为龙头的项目管理体系,才是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对于我们这种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人们的法制意识与合同意识是极为淡漠的,当前研究项目管理,就不得不研究合同,研究如何制定与执行合同。可以说,离开合同,就没有工程质量,也没有对进度与费用的管理,更谈不上采购、人力资源、沟通、范围、风险及综合管理。因此,建立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项目管理体系,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我们应该注重对合同体系的研究,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合同管理体系。

1 合同管理与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安全控制的关系

对于任何一份合同,都必须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进度要求及工程款的支付办法,这就是提出工程的目标。如在工程承包合同中,一般必须明确提出要求施工达到的质量等级,参加工程建设的各方人员,必须事先签订合同,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关系。无论是项目的业主、咨询公司,还是设计人员、施工人员、材料设备供应商,通过合同的联系,从而保证了各自的利益与项目管理的成功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商品经济的社会里,任何人都必须重合同讲信誉,只有一切从合同出发,才能保证项目建设的取得成功。在合同制订前,业主一般通过招投标,寻找出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合作伙伴,经过合同谈判,确定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而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双方就必须严格执行合同条款的规定,如在合同的执行中存在矛盾,就应该积极与对方协调,力争达成补充协议,而一旦无法协调成功,就应该通过索赔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作为建设业主某体育场建设有限公司,在工作开展的初期,应该首先选择好采用何种合同体系。对于某体育场这种大型建设项目来说,面临的建设任务是极其复杂的,它不仅有设计上的国外设计单位与国内设计单位的配合,也有新型结构与材料在工程上的应用问题,设计图纸如何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而体育场建设,关系到国家奥运战略的成功,建设进度的管理是工程成败的关键,它对于质量安全管理,采用的是质量控制点、验收等级及质量监督、安全控制4个与质量/安全管理相关的作业分类码。根据项目公司有关质量/安全的要求加载到相关的作业(分项工程),以赋予这些质量/安全检查工作的时间属性。对于建设投资控制,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投资分解以及自下而上的统计分析对比,可以极为准确的管好工程费用,实现工程建设的投资控制目标。我认为,体育场建设应该采用FIDIC的单价合同。

2 合同管理在P3E/C中的实现

从某体育场的合同管理框架来看,我们可以看到,该体育场的合同共分为顾问合同、勘测与设计合同、建安工程施工总包合同、工程监理合同、指定供货合同、市政外管线与室外工程合同六个大类,这就意味着该工程今后将主要执行的就是这些合同关系,这也是工程投资将分为以上六类。我们可以把它作为EPS结构的二级结构,在此对工程投资进行预算的第一次分配。而这六类合同可以又分为工程项目,如①顾问合同类的法律顾问合同、工程设计顾问、工程管理顾问、财务顾问、运管顾问等;②勘测与设计合同类的勘察设计总包、地质勘察与沉降观测、精装修设计、弱电工程二次设计、热力工程外线设计、燃气工程及外线设计、电力外线设计、电话外线设计、中水机房设计、田径比赛设施设计、比赛场地设计、室外景观与绿化设计、室外建筑立体照明设计;③建安工程施工类的施工总包合同、业主指定分包的弱电工程、安全防护、保卫设施、屋盖钢结构工程、屋盖充气膜工程、屋盖开启传动设施、幕墙工程、精装修工程、比赛场地照明工程、热力站工程及外线、燃气工程及外线、变配电工程及外线、电梯工程、中水站工程、基坑工程;④建安工程监理合同、市政工程监理合同;⑤业主指定供货合同类的座椅供货、防火门供货、冷水机组供货、空调机组及风机盘管供货、空调循环水设备供货、卫生洁具供货、柴油发电机组供货、电梯、扶梯供货、变压器供货、高低压柜供货、石材、磁砖供货;⑥市政外管线及室外工程类的道路工程、雨排水管线工程、污水管线工程、建筑立体照明工程、室外景观及绿化工程、比赛场地工程、田径比赛设施工程、电话外线工程。体育场建设公司的管理应该到达这一级,这样就可以监控工程的完成情况,便于分析投资目标的实现。第二,我们的投资分解是严格与合同体系相适应的,而不是按照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分解的,如勘察设计合同里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以及设备设计均为设计总包单位承担,我们就把它作为一个设计总承包项目处理;而精装修设计、弱电二次设计、热力工程外线设计、燃气工程及外线设计、电力外线设计等是由不同的设计单位完成,因此它们也分别作为一个项目处理。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对于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与投资管理很好的结合起来。

3 合同管理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4.施工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措施论文 篇四

引言

施工企业在承接工程任务时,需要与业主签订施工合同,双方均需要严格执行合同条款。但是受到市场环境、地质人文条件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加上施工企业缺乏市场意识,业主在合同中处于被动地位,需要承担较多施工合同履行的风险,并对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了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需要进一步加强施工合同管理,提高其风险意识,预防履行合同过程中产生的灾害和损失。

1、施工合同中的风险

1.1不明确的合同条款标准

在施工合同中,往往涉及到复杂的生产和技术元素,需要对相关细节问题进行斟酌,约定关于施工质量等方面的标准,并作出具体、详细的解释,并形成明确的、可操作性的条款。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缺乏对于细节性问题的明确解释,合同条款的标准较为模糊,容易产生陷阱。对于承包方和业主双方而言,某些合同条款对于业主并不公平,会对其造成一定的损失。

1.2固定价格合同

在固定价格合同当中,在合同双方的商议下,确定固定的合同价款,并不再做出调整,便于工程结算,其中包含风险范围和风险费用。但是采用该类型和合同条款,业主所承担的风险高于承包方,一旦出现报价计算错误、漏报项目、工程量估算错误等情况,容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业主还需要承担主要的责任。

1.3工程设计变更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受到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往往和预计情况出现偏差,需要对施工工艺和技术进行调整,做出工程设计变更。而承包方在进行工程技术变更时,必须得到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并明确呈于书面。但是一些承包方自行做出工程设计变更,无论是否合理,都违反了合同条款,一旦出现延误工期等情况,业主可以扣除承包方部分的工程款。在施工合同当中,关于工程设计变更的条款不明确,难以追究承包方擅自进行工程设计变更的责任。

1.4不明确的合同条款内容

业主应对施工合同条款内容一一明确,并及时对不公平条款提出异议,并与对方进行洽商。当中间过程中出现合同条款变更的情况时,需要合同双方共同商议并达成一致,并对变更后的合同条款内容进行审查,并呈于书面协议当中。如果承包方不了解施工合同条款内容及其变更内容,或是变更内容未明确呈于书面协议当中,容易出现合同条款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尤其是工程款支付约定的相关内容,如合同条款内容不明确、前后不一致等情况,对于业主不利。

2、施工合同的风险管理办法

2.1完善施工合同管理制度

完善施工合同管理制度,对于合同的审查批准、使用登记、信息统计等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并将其作为严格履行合同的基础。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需要对投资、工期、环境影响等因素进行考虑分析。在确定合同条款时,避免漏项的情况。对于不明确的条款内容,需要做出准确的解释,在合同双方达成一致后,对书面协议进行修改和完善,经严格的审核后。认真予以执行。加强投招标管理,做好施工合同签订前的工作。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业主需要对施工企业进行考察,对于各项专用条款进行严格的核查,保证其项目特征描述的准确性,并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定价。该过程中,需要参考并严格执行《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2.2采用工程结算专用条款

采用工程结算专用条款,充分考虑到工程量、计费基数以及材料价格的改变。当发生工程设计变更时,工程项目内容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就需要对合同价格等内容进行调整,形成新的条款项目,并落实于书面协议的当中。而工程量的改变则会影响到项目措施费用、规费和税金,进而引起计费基数的改变。当发生材料价格变化时,则会带动承包价格的变化,需要将其作为合同价款及调整的相关约定,对其调整幅度进行明确的规定,并将其列入工程结算专用条款当中,可有效避免双方在工程结算方面产生纠纷。

2.3索赔治理

提高业主的法律意识,学会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合同当中,需要列入索赔和反索赔的相关条款。如施工单位违反了合同条款,业主则可以将其作为证据进行来扣除工程款。当施工单位提出索赔要求时,业主可根据法律法规和合同条款,并按照合理、合法的程序进行反索赔。

3、结论

加强施工合同风险管理,能够有效保障业主在合同中的合法权益,加强风险因素控制。针对不明确的合同条款标准和合同条款内容、工程设计变更以及固定合同风险等问题,采取科学、合理施工合同的风险管理办法。结合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考量当前的建筑市场环境,完善施工合同管理制度。然后采用工程结算专用条款,加强索赔治理,全面提高施工合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敏.浅谈基建工程招投标和基建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风险隐患及防范建议[J].金融经济,2013(14):163~164.

5.企业如何完善合同的管理 篇五

合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为实现一定的经济利益而达成一致的协议。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契约经济,合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法律表现形式。现代企业的经济往来,主要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签订的合同,企业通过合同所确立的民事关系,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民事法律关系,所以通过签订合同建立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不可避免的行为,因此,合同管理对企业的成败非常重要,是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基础性工作。合同纠纷是企业在经营过程存在法律风险的重要表现,法律风险是指企业所承担的发生潜在经济损失或其它损害的风险,防止出现合同纠纷,防范企业法律风险,就要建立科学的合同管理制度。

一、企业的合同管理机构

合同应由企业的专门机构来执行,即由企业法律顾问部门管理。既然企业通过合同所确立的民事关系,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民事法律关系,订立合同的行为就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由此可见,由于合同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合同不同于企业内部的生产人事、财务等管理工作,已超越了企业自身的界限,使之成为一种受法律规范和调整的社会关系,涉及大量的法律专

业问题,所以合同应由企业法律顾问部门管理,企业法律顾问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一方面,企业法律顾问注意学习法律,同时关注市场法律环境的变化,研究法律适用对本企业产生的影响,在学习中培养并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另一方面,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认真总结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正确适用法律手段的经验和不依法办事造成损失的教训,学习其他企业依法经营管理好的做法,具有适用法律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设立专门的法律机构来管理合同是企业合同管理的基本条件。

二、企业的合同管理模式

企业的经营规模和企业的组织机构不同,企业选择合同的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但大中型以上的企业,合同管理的模式应采取企业法律顾问部门统一管理和各业务部门、各单位分口管理的模式,因为其部门分工不同,业务不同。法律顾问部门作为企业合同的统一管理部门,对企业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负有监督、检查和指导的职责。具体操作上,对合同实行分级、划块管理,各业务部门(主要有供应、销售、研发、投资等)和所属各单位(主要有分公司、驻外机构等)作为合同二级管理单位,由他们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合同签订和履行,向企业法律顾问部门备案,并定期汇报有关合同的执行情况,法律顾问部门随时检查和监督。这样,企业和所属各部门、各单位对合同的管理做到机构、人员、制度三落实,形成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

同时,应加强对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合同管理的质量。通过学习培训,使合同管理人员掌握合同法律知识和签约技巧,建立合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和年检考核制度,这不但增强了合同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也提高了合同法律意识。

三、合同管理制度的内容

要使合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律化,首先要从完善制度入手,建立规章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合同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合同的归口管理制度,合同资信调查、签订、审批、会签、审查、登记、保存,法人授权委托办法,合同档案管理,合同专用章管理,合同履行情况登记,合同纠纷处理机制,合同定期统计与考核检查办法,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合同管理奖惩与绩效考核等。企业通过建立一整套规范、科学的合同管理制度,同时,落实各项制度,做到管理层次清楚、职责明确、程序规范,从而使合同的签订、履行、考核、纠纷处理都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

四、合同管理的具体方法

合同关系自始至终是一种法律关系,所以企业的合同管理也应当是自始至终的全过程的、全方位的管理。根据合同的订立、履行、结束的时间顺序来分,合同管理分为:合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应对三个阶段,并且是以合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为主,事后应对处理为辅的合同管理方式。

(一)合同管理的事前防范

做好企业合同管理的事前防范工作,首先,应当从调查客户的资信情况开始,即了解客户的商业信用、经营情况、资本结构和偿债能力等,对客户的资信进行调查是事前预防的一项重要工作,调查客户的资信状况主要是通过查阅其财务资料、参观其经营场所和访谈其管理人员,核实和验证各种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通过对客户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间接了解客户信息,如: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查客户的注册登记和年检情况,了解客户的企业性质、股东构成、经营范围和经营期限等;向税务管理部门了解客户的纳税情况;向房地产管理部门调查作为客户经营场所的房地产的权属状况;向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与客户有经济交往的其它企业等调查客户的行业地位和商业信誉;等等。另外客户的资信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也不能将客户以往的资信状况视为当前的资信状况并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要及时更新资料,或重新调查后才能对客户当前的资信状况做出准确(下转第63页)(上接第57页)的评价。将客户的各种资料,认真地归档保存,建立客户档案管理。其次,对合同文本的审查,在对当事人资信调查后进行合同谈判,然后起草合同文本,都由企业设立法律顾问办事机构或通过聘请律师担任企业的法律顾问参与,建立合同签订前的审核制度,因为律师和

企业聘请的法律顾问拥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法律专业业务能力,在合同签订之前由他们对合同进行审核,企业法律顾问从了解客户的商业信用、经营情况、资本结构和偿债能力等基础上,对合同条款、法律风险等方面提出法律意见和建议,决定选择适用何种方式,预防合同纠纷的发生,有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二)合同管理的事中控制;合同管理的事中控制就是对合同履行过程监督和管理,合同签约的目的主要是保障合同的及时有效履行,防止违约行为的发生,所以;企业法律顾问对合同的履行进行监督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监督可以知道企业各类合同的履行情况,及时发现影响履行的原因,以便随时向各部门反馈,排除阻碍,防止违约的发生。合同管理的事中控制是既要保证自己严格按合同约定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也促使对方严格按合同履行义务。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就是做好合同履行记录,跟踪合同履行过程,把好合同的结算关。如,在合同履行过程还会出现合同变更的情况,对此,应对合同变更的协商过程和协商结果进行评估和记录,在协商不成或没有就变更结果达成一致意见时,应继续按原合同履行,以免出现违约的情况。因此,事中的管理工作非常关键,为了保护合同得以切实履行,需要法律顾问部门同财务部门、供应、销售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实施有效的管理,才能得以实现。当合同履行过程出现异常,可能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或出现履行与合同的约定不符时,业务部门应当及时把情况反馈到法律顾问部门,法律顾问部门根据情况进行分析处理或提出法律建议等,如,要求对方提供合同担保或行使抗辩权等。

(三)合同管理的事后应对处理

合同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违约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要承担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或强制履行等法律后果。合同事后补救主要是合同履行出现问题,也就是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出现违约行为后的应对措施,一旦发生违约情形,法律顾问要区别情况,及时采用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如要求对方继续履行或承担违约金以及解除合同,以及采取合同保全、诉讼保全等措施。事后应对处理是在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没有奏效的情况下,为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得已的措施之一,但也是合同管理的最后保障。

6.施工合同的风险管理探析 篇六

随着大大小小的工程不断投入建设,工程建设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其风险也随之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施工中的风险管理,尤其是施工合同中各方拥有的权利和责任,并以法律作为依据采取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确保施工中的正当权益。

现如今施工合同贯穿建设项目的整个过程,合同双方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因为各种干扰因素频繁变更合同,给合同造成了极大的风险,因此,探究施工合同风险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2 施工合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要探究施工合同风险管理,就必须要明白做好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在此基础上探究问题及强化措施才具有价值。总体而言,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同风险管理是实现建筑经济市场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建筑市场化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满足市场所需,必须采用合同来引导和管理建筑行业。在应用合同时必须要高度重视风险管理,确保合同和政府职能转变相适应,健全建筑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通过风险管理减小施工合同风险。

2)风险管理是合同管理的核心部分,强化风险管理也是合同管理所需。

各个建设项目的实施都要签订承发包合同,如果忽视了合同的风险管理也就意味着施工合同存在各种漏洞,必定不能有效控制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以及工程费用,更不能够综合管理人力资源及避免工程风险等,所以做好合同风险管理非常重要。只有将风险降至最低,才能够实现合同的目标。

3)施工合同的风险管理是规范建筑市场主体行为所需。

施工合同中明确界定了建设项目中各方所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并以合同作为依据处理施工中所出现的各种争执和纠纷,因此必须要加强合同风险管理,杜绝合同漏洞,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促进建筑市场不断规范发展。

4)加强施工合同风险管理是国际竞争所需。

现在中国的建筑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外建筑企业不断冲击中国的市场,我们必须要加强风险管理,不断增强国内企业自身的实力,争取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3 对施工合同进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3.1 招投标不规范,为合同管理埋下了隐患

现在建筑市场出现了一种激烈竞争局面,项目少而竞争企业多,所以为了从极少的项目中取得施工权利,一些承包商不惜采用暗箱操作、非法手段取得项目。而发包人在招标过程中则利用僧多粥少的心理对承包人提出一些苛刻条件,迫使承包人压级压价,给承包人增加额外负担,甚至直接压低中标价格,使承包人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以至于项目不能顺利实施,工程建设质量得不到保证,使施工合同的管理处于被动状态。

3.2 存在不符合价值规律的合同

现在我国也在逐渐和国际接轨,采取合理的低价中标方法进行评标,不设置标底,评委按照最低的报价开始评,从低朝着高走,并依据项目实况进行分析论证,方案、技术、报价合理者才能够中标,如果报价过高根本不考虑,通过这种模式来促使建筑市场顺利发展。虽然想和国际接轨,可是从我国现状来看招投标并不规范,各个方面的管理还存在问题,如果一味采用这种招投标方式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其在实际运用中并没有充分论证与分析最低标价的组成以及施工设计考察,必定会有所遗漏,让一些存在漏洞的标书中标,极难确保承包商的合理利润。

3.3 不平等、不规范的合同依然存在

事实上,施工合同具有法律特征,一旦签订之后双方就必定具备民事行为,这就要求合同要具备科学性、完整性以及严密性。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承包商及业主都没有高度重视,很多施工合同的内容几乎都是格式化,没有合理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使某些条款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争议。例如某公司承建了一个桩基工程,地勘报告没有说明地下有原来的基础,导致承包人在施工中造成断桩,承包人认为这应该是勘察单位的责任,但双方签订的合同中有一条不公平的条款,一切断桩由施工方承担,发包人认为应按照合同由承包人承担,由于合同的不规范、不严谨,致使合同双方最终必须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

3.4 合同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施工合同中的新条款也层出不穷,施工合同条款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承发包双方不重视合同管理,不严格履行合同条约,必然给双方造成严重的损失。在合同实际履行过程中,有一些承包商不重视预付款、工程进度款的履行情况,导致资金紧张,工程材料质量无法保证,偷工减料现象严重,从而无法保证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如果因为业主原因造成工期索赔、费用索赔、利润索赔等等,承包商不严格履行合同,不采取有效索赔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各种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合同管理意识薄弱,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相当严重的。

4 加强施工合同风险管理的措施

从施工合同风险管理的现状可知,现在许多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就需要结合实况来采取合理的改进措施。

4.1 做好签订施工合同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合同谈判之前要求合同管理部门成立专职小组仔细审阅,彻底对发包人的资信、经营作风以及合同中各种条款做全面了解,主要涉及的内容包含施工图纸、立项文件、土地规划以及建设许可证等等,各种必须具备的手续是否到位,从各种渠道对发包人的资信情况进行了解,尤其是工程资金到位情况。在投标之前要深入研究招标文件,彻底掌握和分析业主的意图与要求,并且深入现场进行勘察、审查图纸及分析合同条款等,降低签订合同之后的风险。

4.2 签订完善的施工合同,明确承发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合同中各项条款必须要编制严谨,用词准确,杜绝使用迷糊的字眼,防止出现合同歧义。对于一个建设项目而言,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建设完,施工期间的施工材料价格及人工费上涨现象必定会造成风险,所以在施工合同中承发包双方要根据内容作出必要的约定,依据实况提出合理分摊的比例。

4.3 认真做好合同交底,加强合同履约管理

施工合同签订以后,承包单位合同管理部门要对合同的主要内容向项目经理及项目相关人员进行解释和说明,组织大家学习合同,使各管理人员对合同有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把合同责任具体地落实到各责任人和合同实施的具体工作上。合同风险贯穿整个建设过程,涉及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验收阶段、保修阶段,承包人应组织强有力的项目班子,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制定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在合同实施过程中还必须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监督,及时主动反馈信息,从技术管理、经济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加强合同在实施过程中的动态管理。

4.4 约定好违约责任,各负其责

合同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违约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要承担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或强制履行等法律后果。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违约行为主要表现在发包人迟延付款、迟延验收和结算等;承包人迟延完工、迟延交付、其施工的工程质量不合格等。发承包双方的违约行为往往相互交错,互为抗辩。对此,要分别作出认定和处理,明确各自权利义务,强化合同规范管理,严格追究违约责任。

4.5 加强防范措施,处理好出现的风险事件

尽管对施工合同做好各种防范措施,但是也不能够完全避免发生风险,因此就必须要及时处理风险事件,通过有效措施控制化解风险,降低风险所造成的各种影响。施工合同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包括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自留。要提升执行合同的力度,任何一方都不能够私自更改合同,如果确实要更改,必须要各个合作方的主管人员在场,共同商议沟通来确定。

5 结语

做好施工合同风险管理直接关系着施工企业的利益,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范、降低风险,从风险管理现状中分析所存在的问题,结合施工实况积极处理风险事件,全面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摘要:从承包商的角度阐述了施工合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从风险管理现状中分析存在的问题,结合实况提出加强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从而有效防范风险,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施工合同,风险管理,重要性,措施

参考文献

[1]赵童.国外建设合同及其对我国合同管理的启示[J].建筑经济,2009(10):67-69.

[2]王广月.工程合同风险管理与索赔[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3]宋宗宇.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4]李娜.施工企业合同风险管理探析[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2):115-116.

7.浅谈施工合同管理的注意点 篇七

关键字:施工合同;合同管理;注意点

随着我国建设行业的不断发展,建设工程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强,施工合同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漏洞,影响到施工双方的利益,对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施工合同管理涉及到有关工程的所有经济、技术等方面的相关事项,所涉及到的每一个环节对于公司的利益以及工程的质量来说都非常的重要,如果不认真对待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对建设行业施工合同进行高效合理的管理,是提高公司整体竞争实力的必要手段。

1、施工合同的特点及施工合同管理的重要意义

1.1施工合同的特点

施工合同的特点是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而得到的。一般来说,建设项目工程是固定的,施工过程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施工的周期比较长,耗费往往比较大的。根据建设项目工程的相关特点,不难总结出建设项目施工合同具有履行时间长、易受影响、易变更、条款复杂、涉及面广等相关特点。建设施工本身就是一项周期长、涉及范围广、容易受到影响的工程,因此施工合同会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和其他一些变化情况来进行相关的修改,以满足工程的需要,保障工程的质量。

1.2施工合同管理的意义

对施工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施工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施工合同是建设施工单位在经营过程中依照法律法规而订立的,对于维护施工单位应有的权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这个市场经济体制中,对施工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建设企业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通过提高企业的施工合同管理,不仅能使得企业在建设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很大幅度的提升,而且对于我国建设施工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解决我国当前建设行业的一些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2、当前施工合同管理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

我国的建设施工行业虽然发展的比较迅速,但是建设施工合同的管理水平没能够跟上国外先进的水平,在一些方面还存在问题。因此,要使得施工合同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就要对施工合同的管理工作进行充分的研究,找到提升的方法。

2.1 要加强对施工合同的特点及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我国的施工企业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合同的特点和合同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的了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注意运用合同来维护自己相应的合法权益,一出现问题总是本着委屈求全的态度,完全不知道利用合同来进行维权。因此,施工企业一定要加强对施工合同管理的重视,认识到施工合同的重要性。在制定合同的时候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制定,要将工程施工合同所涉及的各方面的标准和权益分清,加强合同的严密性,避免存在不严谨的地方被人利用。对施工合同的特点及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企业才能够做好施工合同的管理工作,维护企业具有的合法权益。

2.2 要加强施工合同的规范性

由于建设施工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所涉及的面非常广的工程,在合同的制定时一定要考虑到施工所涉及到的所有方面,要加强施工合同定制的规范性,避免制定过程中所表述的内容模糊不清,从而被人钻空子。一般情况下,合同当事人对于合同的签订不怎么重视,所签订的合同条款不怎么完善,规范性存在很大的问题。而施工单位为了能够得到业务,往往都会迁就业主的要求,在合同的定制上经常会出现一些表意不清的情况,使得合同的规范性很难得到保障。因此,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合同时一定要吸取先进的合同管理经验,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施工合同的示范文本,规范合同所涉及的大致内容。在制定合同的内容时一定要认真严谨的对待,每一句话都需要认真的推敲,不能存在表意不清或者有歧义的现象,给别人留下空子可钻。为了防治在制定施工合同的时候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在制定施工合同时我们可以参照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标准合同条款:

2.3要健全和完善企业施工合同管理机制

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工程施工的质量都与企业合同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建立健全和完善的企业施工合同管理机制对于建设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健全和完善的施工合同管理机制的制定要求企业的合同管理人才在具有良好的工程技术素养的同时,还要精通相应的法律法规,要能够在与合同相关的事情上独挡一面,要能够熟悉合同制定和履行的相关程序。企业拥有了综合素质如此强的人才,才能够更好的进行施工合同的管理,才能够完善和健全企业施工合同的管理机制。

2.4要实现施工合同的信息化管理

建设项目具有涉及面广、工程量大、工期长等特点,施工合同的制定比较繁琐,并且欠缺规范。而在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并取得了骄人成果的时代,实现施工合同信息化的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建设企业的合同管理效率,使得工程的施工进度得到保障。施工合同的信息化管理,需要我们建立完善的合同档案库,建设健全的合同分析系统和合同监督和索赔系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时的对合同的订立、履行等进行管理。

2.5要加强施工合同的风险分析和管理

在施工合同中我们要注意有关合同风险的回避和转移,要做好合同风险的防范工作,搞好事故索赔的管理工作。在制定施工合同时要注意写进一些保护自身的条款,明确付款方式和时间,明确违约的责任,考虑到一切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做到提前预防,将风险降到最低,尽可能减少企业可能会面临的损失。

2.6要在施工合同管理中加入创新的元素

创新是一切事物动力的来源,是一个国家、一个名族不断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助力。随着时代的进步,施工合同的管理工作可能会涉及到越来越多的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只有在施工合同管理过程中不断加入创新的元素,注入新鲜的血液,施工合同的管理工作才能够很好的迎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企业才能够在日益增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总结

在当代社会,企业要想在日益增强的行业竞争面前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在提升自己综合实力的同时,加强对企业施工合同的管理。对企业施工合同进行高效的管理,需要我们对施工合同的特点有足够的了解,要认识到施工合同的重要性,要增强施工合同的规范性,完善和健全企业施工合同的的管理机制,要实现施工合同的信息化管理,要在施工管理合同中加入一些创新因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增强企业施工合同管理的效率,才能够提升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贾晓刚;公路工程国际承包项目中的合同管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丁国红;;关于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风险和对策[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年01期

【3】黄欣;于战涛;;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合同管理[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劳动合同管理的步骤 篇八

用工之日就是劳动合同开始日期吗?劳动合同的期限到底签多长为宜?劳动合同的终止日期应集中还是应分散?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企业与员工约定劳动合同期限是一份劳动合同中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但大多数企业在实践过程中,并未对劳动合同期限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存在着劳动合同期限管理复杂、模式单一的诸多问题。本文笔者希望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出发,对劳动合同的开始日期、期限长度、终止日期等三个核心问题予以分析。

劳动合同的开始日期

《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由此可知,明确劳动合同开始日期,关键在于把握好与用工之日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劳动合同的开始日期是从员工入职之日起算。

但在实践中往往存在两种特殊情况:一是劳动合同开始日期晚于用工之日,这是一种违法行为,企业应当避免此类劳动合同的签订。二是劳动合同开始日期早于用工之日,这种情况往往是对于一些招聘难度较大的特殊岗位,企业为了快速敲定与候选人的聘用事宜,往往在与候选人沟通前,就提前准备好了劳动合同,初步达成一致后直接就与候选人签订劳动合同。但这时劳动合同上面是否要写明劳动合同的起始日期就成为一个难题——不写的话,候选人会觉得企业没有足够的诚意;写的话,候选人最终到企业报到日期尚未确定,日后可能会对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本企业工龄产生不利影响,容易加大企业与员工发生劳动争议的不确定性。笔者建议,从人才引进的角

度,企业可以先写明具体起始日期,但还应在双方约定的条款中加上一条:劳动合同期限从员工正式入职起算,若员工入职时间晚于劳动合同开始日期,则本合同期限、试用期、本企业工龄等与时间有关的内容相应顺延。

劳动合同期限与组合《劳动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这表明企业在确定劳动合同的期限长度时可以有三种选择,其中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企业至今仍误认为无固定期劳动合同是终身合同,而不将其作为初次签订合同时的优先选择,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就应用得更少了。因此,本文主要讨论应用较多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只要签订两次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正常情况下就可以转化为无固定期劳动合同,而且法律鼓励企业与劳动者之间保持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这样,面对着只有两次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选择,企业需要做好这两次劳动合同期限的组合,既要照顾到对新员工有足够考察时间的需要,又要照顾到稳定性的需要。常见的劳动合同期限确定与组合的策略有以下三种:

人员策略

人员策略主要是根据人员类型的不同,确定劳动合同期限的组合。一般地,我们常常把引进的人才分为应届毕业生和社会成熟人才,考虑到应届毕业生相对来说工作经验欠缺、稳定性也较差,企业需要加强对他们的观察。例如A企业规定:应届毕业生第一次是签一年的短期劳动合同,第二次则签三年的中期合同。对于社会成熟人才,则两次均签订三年的中期劳动合同。再如B企业规定:新入职的普通员工首次签订两年期的劳动合同,第二次签三年期,第三次则签订无固定期;技术及管理人员首次签三年期,第二次签五年期,第三次则签无固定期。岗位策略

岗位策略主要根据岗位层级的不同,确定劳动合同期限的组合。一般地,越高的职位,对企业的重要性和价值越大,为了更好地体现企业对中高级人才的重视与诚意,保持较少流动率,企业往往愿意与中高级岗位的员工签订较为长期的劳动合同,而与基层岗位的员工签订较为短期的劳动合同。例如C企业规定:高层管理人员的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都是五年的长期合同;中层人员第一次签一年的短期合同,第二次签六年长期合同;基层人员第一次签一年,第二次签两年。

试用策略

试用策略主要根据企业对员工是否符合录用条件的考察,来确定劳动合同期限的组合。一般地,针对操作性比较强的岗位,企业往往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判断员工是否符合录用条件,而对从事复杂工作的知识型劳动者而言,企业则需要更长的时间作判断。而《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企业要避免录用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员工,获得更长的试用期,必须根据试用期考察的需求反过来调整不同人员的劳动合同期限。例如D企业规定:新入职的操作序列岗位的员工首次签订两年期合同(试用期为两个月),第二次签三年,第三次则签无固定期;非操作序列岗位的员工首次签三年(试用期为6个月),第二次签五年,第三次则签无固定期。

劳动合同的终止日期

大多企业都没有太多关注过劳动合同的终止日期。有人说:这还不简单?劳动合同终止日期不就是多少年后的入职时间的前一天吗?的确,相当多的企业签订劳动合同都采用这种方式,但事实上,为了便于实现对劳动合同的有效管理,不宜签订刚好整年的劳动合同,这也不是最经济的劳动合同管理方式。原因很简单:员工入职时间不统一,企业劳动合同的期限又相对固定和统一,势必会出现员工劳动合同到期时间不一致的情形,为了避免出现未及时续签劳动合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每月对到期员工的劳动合同予以审视,如果有劳动合同到期的员工,企业必须要走相应的劳动合同续签的流程,包括征求员工意见、用人部门意见、续签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等等。如果公司员工人数较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将面临巨大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所以,笔者认为企业可以对劳动合同的终止日期进行集中管理,对到期员工进行集中考核续签,有效提升劳动合同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

比如在D公司的劳动合同管理规定中,第三条规定:“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从20 08年1月1日起,公司新签或续签劳动合同的期限为3年及以上,其中属应届毕业生身份的员工,公司将在应届毕业生正式派遣后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第四条规定:“公司新签或续签劳动合同的规则:员工入职或劳动开始时

上一篇:大会闭幕词下一篇:港澳通行证 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