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礼仪教育心得体会

2024-09-11

家庭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精选7篇)

1.家庭礼仪教育心得体会 篇一

礼仪宝典:英国家庭餐桌礼仪教育介绍

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具备各种值得称道的素质或性格。 鼓励孩子自己进餐:孩子长到一周岁至一周岁半时,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菜。绝大多数英国家长认为,孩子想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格独立的向往,应给予积极鼓励。

杜绝偏食、挑食:英国人普遍认为,一个人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多半是幼儿时期家长迁就造成的,因而他们特别重视幼儿期的偏食、挑食,如幼儿一个劲地只吃某种菜而对其他菜不屑一顾时,家长往往会把此菜收起来。他们还认为,餐桌上对孩子的迁就,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面、充分的`营养,而且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难以自控等人见人厌的性格。

学习用餐礼仪:英国孩子一般两岁开始系统学习用餐礼仪,四岁就能学到用餐的所有礼仪。 让孩子帮忙做事:稍大一些(五岁左右)的孩子都乐于做一些在餐前摆好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及的杂事。这一方面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另一方面也让孩子有一种参与感。

重视环保教育:五六岁的孩子应知道哪些是经再生制造的环保餐具,哪些塑料袋可能成为污染环境的永久垃圾。外出郊游前,他们会在家长指导下自制饮料,尽量少买易拉罐等现成食品,并注意节约用水用电,因为他们懂得滥用资源即意味着对环境保护的侵害。

2.家庭礼仪教育心得体会 篇二

一、以长远的眼光构建知识体系

语文学习是最复杂的心理过程。孩子的性格、品质、见识、经历都是影响语文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性格孤僻就不善言谈, 没有练习说话的过程怎么可能有生动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呢?品质不端就不会有是非观念, 自然就不会有独立的见解。而见识和经历更是影响语言材料的积累和真情实感的形成的因素。所以, 我的教育教学从引导孩子的兴趣和性格开始, 对于行为怯懦的给予鼓励、激发, 对于行为张扬的进行抑制。同时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机会, 让学生去经历、去感受。比如充分利用课本中的一些好看的插图给学生语言的示范。比如和学生一起游戏, 比如像今天这样让学生出头露面, 虽然看似非常简单, 却都是给学生的一种经历。

单纯讲课本知识, 也应该是着眼整体, 系统进行的。开学这一个多月, 目标本来是应该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和读出音节的方法。但是, 教学开初遇到的严重问题是学生“自以为是”——认为拼音在托儿所、学前班全都学过了, 起初对我的教学不太在意。一直到三四个星期才有一部分学生猛然省悟:嗯, 原来可以这样。忽然变得很有兴致, 从考试成绩看, 效果是明显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直骄傲在自己的先知先觉中。觉得关于拼音, 他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二、从细节入手培养习惯

什么是习惯?我认为习惯就是把同一件事反复去做形成的一种定式。现在学生的学习习惯, 与其说需要培养还不如说应该大力矫正。他们听讲态度、握笔姿势、表达方式都已经有了“扎实”的基础。而家长往往只从作业能否按时完成看学生的学习习惯, 这是一个误区。认真、按时完成了作业并不意味就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仅这一点还要看他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除此而外的许多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 表达时语言的完整性也是习惯。

3.家庭礼仪教育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家庭 礼仪 思考

禮仪就是在社会生活中,由风俗习惯形成的、并为大家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礼节形式和规章典制等。讲究礼仪,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社会风貌、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还是一个人思想觉悟、文化教养、品德修养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倡导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今天,接受最需要的家庭礼仪教育,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家长及教师的首要任务。

一、家庭礼仪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关键

有人说,孩子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前途的收获。

当孩子从呱呱落地的那天起,做父母的就成了自己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肩负起对孩子教育的重任。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孩子。尤其是父母的人生观、是非观和思想意识;道德行为和道德标准、处世方法和处世原则,一旦被孩子认可和接受,是很难改变的。家庭教育往往能够影响其子女一生的成长,对子女的成长起着奠基作用,家庭礼仪教育更是如此。具体地说,主要表现为:

1.家庭礼仪教育是社会个体化的有效载体。在家庭里,教育者(主要是父母)能够把已习得的礼仪要求,通过平时家庭成员间在相互接触、交流的共同生活中教育、影响自己的孩子养成必要的礼仪习惯,从而为他们今后走上社会适应社会准备了良好的礼仪素质。这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不具备的条件。

2.家庭礼仪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有力支撑。“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社会人都难免要同别人打交道,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某种形式的社会交往活动,这不仅是人类的主观意愿,而且是人类生活的客观需要。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细胞,是我们一切习惯的渊源,个体能否成功地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并为社会所悦纳,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他接受的家庭礼仪教育。

3.家庭礼仪教育是链接个体与社会的坚实桥梁。社会个体化再到个体社会化,其间联结的纽带就是家庭礼仪教育。给孩子多灌输知识不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帮助孩子养成礼仪习惯,能够与人友好相处,在共同的进步和发展中更进一步地充实、发展、完善自己才是家庭教育的要义和关键所在。在这方面,家庭礼仪教育以其独特的既是首发站又是终点站的地位,无疑是起到了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二、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

家庭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最理想的港湾,它既是遮风挡雨的寓所,也是孕育希望和放飞理想的锚地。家庭礼仪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使礼仪理论观念内化为自觉行为,抓平时,重养成,自然是家庭礼仪教育实施的应有之义。具体可由以下四方面着手:

1.以礼带礼,突出家长表率作用。

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加强教育者(主要是父母)自身的礼仪修养。 “孩子是父母言行的一面镜子”,父母既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终身老师,父母是影响孩子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孩子既可以从父母身上学到优点,又可学到缺点。为人父母者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须在孩子心目中树立威信,从自己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谨言慎行,从生活起居的一点一滴积累,见微知著,示范和引领孩子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2.以小促大,紧抓日常生活规范。

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从身边细小的事情做起。俗话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饭有吃饭的相道”。《礼记·冠义》中也有这么一句话,“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这就要求我们从身边的事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滴点小事做起,上好人生的第一堂课,从衣、食、住、行等生活起居方面着手,逐步渗透思想观念教育,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作为家长,应该遵循孩子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以日常生活规范的教育与落实为基础,具备一定的家庭教育的素养,从最基本的抓起,逐步充实提高完善。

3.以无胜有,营造家庭文化氛围。

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制造一定的舆论,以感情的变化促进礼仪活动的开展。“生活环境,是孩子品德最好的教师。”“对儿童最深刻的教育,言语不如行动;对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遗传不如环境。”这些箴言都说明外部环境的重要性。成人身上任何一点不良品格,都可以从他幼年的成长环境中找到形成的原因轨迹。长期处于愉快心理环境下的孩子,往往表现为精神振奋,性格豁达,活泼乐观,充满自信。良好的“家风”对塑造个人完美品格,陶冶高尚情操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许多“教育世家”、“艺术世家”相沿几代就是最好的诠释,“孟母三迁”是环境熏陶影响的千古例证。作为家长,应该努力建设一个充满理解、信任和亲情的幸福家庭,这正是孕育良好礼仪素养的摇篮。

4.以练导行,强化孩子礼仪意识。

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包括具体清晰的指导、规范和训练。无论是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还是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都是靠重复和练习而形成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更需要巩固强化,俗话说“学好学不下,学坏一句话”所以家庭礼仪要加强正面引导和教育,因势利导。

三、结束语

4.小学生家庭礼仪的教育要求 篇四

在小学生中学习“家庭礼仪教育”,开展“家庭礼仪活动”是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先成人后成才,为了更好地在小学生中实施养成教育,使学生初步懂得一般的家庭礼仪。

(一)起居礼仪:

按时作息,晚上睡觉时,要向家长道:“晚安”。有顺序的脱鞋解衣,并摆放整齐。如果大人需要早休息,不要纠缠他们陪伴自己。早上起床,穿衣、叠被、理床,迅速而合理,如果父母或家人未起床,请轻手轻脚,不要吵醒他们,如果家人已经起床,请主动向长辈问候一声:“早上好!”

(二)就餐礼仪:

1、饭前要洗手。按时就餐,不要家长或长辈再三邀请。吃饭时,应招呼长辈:“请吃饭!”进餐前我们要先请长辈或客人就座,好吃的东西不能光顾自己吃,主动把合长辈或客人口味的菜摆放在他们面前。高年级同学还要主动为父母装汤盛饭。

2、进餐时尽量不发出声音,不口含食物说话。餐具要轻拿轻放,摆放整齐。如果饭菜够不着,可以轻声告诉长辈。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 夹菜时不要用筷子在盘中挑拣,不挑食,尽量不起身。

3、不乱倒饭菜,不乱扔食物。用餐时不将饭菜掉在桌上,将碗中饭菜吃干净,不浪费。

4、我们用完餐后,尽量不要提前离席,如果确实需要离开的话,我们应该轻声向家人或客人礼貌打招呼说“大家慢慢吃”

5、全家人用餐结束后,应该主动帮忙收拾餐桌,洗刷碗筷。

(三)交往礼仪

1、凡是问候长辈或打招呼都要加上称谓,如“爸爸”或“妈妈”,打电话、手机也要按称谓称呼,打前说声“您好!”打后说声“谢谢!”离家去上学时应向家长告别:“我去上学了,再见!”要外出活动,应向家长打招呼,并要主动将自己的活动内容和行踪告知家长。如果在外有事不能按时回家要打电话告知家长,以免家长担忧。外出及放学回到家时,都要打上一声招呼:“我回来了!”

2、长辈过生日时,应郑重地祝贺:“祝您生日快乐!”“永远年轻!”“祝身体健康!”

3、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听从家长的教诲;有时间多看有益的课外书和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菜、洗碗、抹桌子、扫地、洗衣、叠被子以及收拾房间等。

4、得到大人的关心体贴时,应说一声:“谢谢!”若与大人发生言语冲突或犯了其它过错,事后应真诚地向大人道歉认错:“对不起,是我错了,请原谅!”

5、要虚心接受长辈教育,如果认为大人的教育不正确,应态度诚恳,言语温和地提出不同观点,力求达成共识,千万不能顶嘴赌气。要懂得尊重父母长辈,关心父母长辈,孝敬父母长辈,对父母讲话要和声细气,绝对不能骂父母长辈。”

6、长辈身体不佳或心情不畅时,应主动问候,劝解并细心照顾,要问寒问暖,端茶送药,体贴父母长辈。若离家在外时间较长,应通过写信或打电话等方式问候家人,并向家长汇报学习、生活情况。”

(四)待客礼仪

1、家里来客时要热情招呼:“您好,请座!”及时给客人上茶。客人入座后应双手递送茶水或饮料,如果客人与父母交谈,应该主动回避:回房间看书,看电视玩游戏应该小声,以免打搅他们的谈话。客人在时,我们有事需离开或不能陪伴应主动向客人打招呼说明。当客人离开时,要起身送别,并说:“慢走,再见!”不能立刻大声关门。

2、同学、朋友来访要热情迎接,并主动介绍家长认识。和同学、朋友在家玩要保持安静,不要影响到家人。家里吃饭时应邀请他们一同就餐。同学朋友告辞时要欢迎他们下次来访。

3、亲戚朋友给自己送来小礼品,不管自己喜不喜欢,都要表示高兴,要双手去接受礼品,要懂得向人家道谢:“谢谢叔叔(或阿姨或其他亲朋)!”

4、要尊老爱幼,与兄弟姐妹、邻里乡亲和睦相处。遇事要大度,以诚相待。

5、去亲友家做客要仪表整洁,初次访问,尽可能带些小礼品,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见到主人后要亲切问好,不能始终默不做声。做客时要讲究坐姿,如果坐得笔挺,不敢动弹,未免太拘束,主人也尴尬;若是没有坐相,翘脚乱抖,就放肆了,主人也会难堪。注意就坐椅子的前半部分 。不经主人允许,不可随意动用主人家里的东西,即便是至亲好友也应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后才能动用。 。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礼仪,不能抢先入座,不能先动食物。 告别时,注意向主人打招呼说“再见”,并对主人的热情招待表示感谢,如“今天真高兴”,也可邀请主人也来家做客如“欢迎到我家去”。

(五)卫生礼仪:

1。在饭前便后应洗手,整个洗手时间不少于30秒,洗手后要用干净的个人专用毛巾或一次性消毒纸巾擦干双手,并勤换毛巾。

2。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擤鼻涕、挖耳孔或做其他不文明的行为,平时勤剪指甲。能够做到三天洗头一次,一周至少洗澡一次。勤换衣服、鞋袜。

3。保持家里卫生,注意保持地面和墙壁的清洁。吃食品时把骨、刺等物,放到盘中或桌上,不随手丢到地下。零食袋、果皮、纸屑应丢入垃圾桶,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应用手帕捂住口鼻,面向一旁,避免发出大声。

4。用完洗手间后,要即时放水冲洗。注意保持洗手间的清洁,纸屑应扔进纸篓,不留脏水和污物。走出洗手间之前,关好水龙头,把自己的衣饰整理好。

5.礼仪教育心得体会最新 篇五

礼仪教育心得体会1

俗话说,中国是礼仪之邦,富有优良的文明礼貌传统,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礼仪看做一个人精神面貌的体现也是衡量其道德水准及有无教养的尺度,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自身气质,展现企业风貌。我公司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学习《现代礼仪》。历时一个半月的学习,在礼仪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观看了湖南大学袁老师的课,让我们对现代礼仪有了更深的了解,本课程一共有13.1讲,每节课分为一个专题比如,职场礼仪、家庭礼仪、学校礼仪、言谈礼仪、生活礼仪等等,视频中老师全面系统的讲解,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更加深刻的懂得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仪容仪表,举手投足及礼仪礼节,这是一个良好的生活态度,更是修养的体现。同时,讲究礼仪也是对他人的尊重,避免对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冲突和冒犯。在重要的场合中也需要更加注意,避免无意间的失礼。礼仪贯穿于生活的点滴中,穿衣、打招呼、等电梯、递名片、入座、握手等行为里都有很多的学问和规矩,正是这些司空见惯的小事却体现出了一个人的涵养。

通过老师深入浅出的授课,教会了我如何待人接物,塑造良好的形象,让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知礼仪、行礼仪、严格要求自己、谨记服务宗旨,才能更好地树立单位形象,展现公司的风采。

礼仪教育心得体会2

上周末参加了行里组织的服务礼仪培训班,两天的学习下来让我受益匪浅在这次礼貌礼仪学习后,我恍然大悟,原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位,从小小的鞠躬礼到礼貌用语,似乎我都有太多的忽略,比如在平时工作中鞠躬礼不标准、礼貌用语声音太小、面部无表情等常见问题我都没有多加注意。

这次的培训能够说是从身体到思想上的一次彻底的洗礼,作为一个服务人员外在的仪表,站坐立行的各种姿势,对于服务客户时应抱有的各种心态。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可谓历史悠久,孔子认为礼仪是一个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基础。礼仪能够很好的将一个人自身素质的高低体现出来,从另一方面来讲有好的形象,好的素质的人更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试想一个对于生活悲观失望的人,一个愤世嫉俗的人,怎样会注意到自己的仪表,怎样会有微笑的情绪,一个连对客户提出的问题,对应对工作的压力都没有信心承受的人,又怎样会笑的出来呢?因此我们要绽放出发自内心的微笑,正因微笑具有穿透心灵的力量,能够冰释所有的哀怨与愁苦,微笑着接待每一位或善或凶的客户,微笑着迎接每一个晴或雨的日子。气质是自信的表现,只有有自信的人才会显得更出色,才会更美丽。自信的人是发自内心的气质的美。让人坚信、信赖。

同时也很感谢这次专业的培训,让我能和广大的同事们共聚一堂一齐学习和分享工作之中的经验,两天下来和同事们学到了很多,也互相学习到了很多,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也有了核心思想,那就是用最真诚的态度去服务客户,用最真心的微笑去迎接每一天,这样我们才能竭诚所能为工行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礼仪教育心得体会3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礼仪的民族,中国是礼仪之邦的打过,我们古代的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其中的礼就是道德规范,孔子曰:礼者,敬人也,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别人,更要尊重自己,此即礼者敬人。因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仅要有“礼”,而且还要有“仪”。因此学习礼仪知识,运用礼仪规范,对提高我们自身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办公室工作是一扇亮丽的窗口,从接人待物到一颦一笑,都影响着整个团市委机关的整体形象,在国际交往中也好,在国内交往中也好,单位的个人形象就是一个组织的整体形象,也代表这一个人整体面貌与素质。礼仪小则影响自己一个人的形象,大则影响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形象,所以重视礼仪就要从自身做起。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就中国本国南北来说差异就很大,简单用一个穿鞋作为例子,露脚趾的凉鞋和妥协是不适合在正规场合穿的,在非正式场合穿露脚趾的凉鞋是可以的,但是穿露脚趾凉鞋就是不要穿袜子。当年我在上公共管理补习班时候,天津大学教授王世彤给我们讲课时候说,他在广州上课的时候,同学们说:老师,你看你就是北方佬。

王老师问为什么,后来才知道在当地习惯是穿凉鞋就不穿袜子,不管多热,如果穿袜子就是旅游鞋和棉袜子,或者正规场合就是皮鞋和袜子。这几年南北基本上有所一致了。所以以此看来,小小的细节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从头到脚,作为机关办公室的人员就要时刻注意修正自己的全身。莎士比亚说过: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就是他的教养、品位、地位的最真实的写照。

相见礼仪也是我们每个人在人际交往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礼节,相见礼节,不论是老朋友还是新朋友,中外是不太一样的,目前国际社会,最通行的相见礼仪是拥抱、亲吻,而中国人一般则不讲这些,我们顶多就是握手,告别时候再握一次手。外国人的礼节基本千篇一律,有些国家喜欢拥抱亲吻,有些国家则对此不太讲究,比如美国人对亲吻、拥抱,有时候能接受,有时候也不太接受。

我们中国古代人流行的传统礼仪是拱手礼,在中华现代有些地方还是用拱手礼。在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泰国等地的中国人见面的时候还在延用拱手礼。文明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自古以来,中华儿女一直将文明礼仪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如今,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文明礼仪更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人的举止、表情、谈吐、对人待物等方方面面,都能展示一个人的素质修养,一个单位的整体形象。

所以,我觉得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应真正地做到注重工作和生活中的微小细节,追求完美,力求把做好每一件事。在工作岗位上提供文明服务的前提下,认真学习和掌握各种服务技巧,让自己和同事们真正感受到一种良好礼仪习惯的生活环境,如果每个人都能树立好自身形象,树好单位形象,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社会将更加温馨和谐。

礼仪教育心得体会4

社交礼仪,是人们相互交往中的一种行为规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离不开社交礼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交往不断增多,讲究社交礼仪越来越凸现出它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尤其是机关干部,主要是与人打交道,做人的工作,在工作交往中更应当注意礼貌礼节,处处做到仪表端庄,谦逊和蔼,文明礼貌,保持一种有素质,有修养的良好形象。

实践证明,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谈吐文明,讲究社交礼仪,也是做好人的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如接待来访者,百姓来向你反映问题,而你举止不得体,讲话粗鲁,心不在焉,就会缺乏信任度,引起来访人的反感,甚至可能反目为仇,不欢而散。而要是来访者反映情况,你彬彬有礼,热情接待,耐心倾听,就会给人一种有信任度的感觉,让人家满腹牢骚而来,满意高兴而去。同样是接待来访者,讲不讲究社交礼仪,注不注意礼貌礼节,就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增多,社会礼仪也显得更加重要。为适应这个新形势,机关工作场所十分需要有礼仪礼节的氛围。机关工作人员作为机关工作的“主体”,要有效地做好日常工作,亟待注重三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更新观念,适应形势。懂得机关礼仪是社交礼仪的重要方面,明确讲社交礼仪与做好机关干部的关系,正确认识在机关日常工作中讲礼仪礼节与做好机关日常工作关系的哲理,从而提高讲究礼仪礼节的自觉性。

礼仪教育心得体会5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每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6.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 篇六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我们首先就应当对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有正确的认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提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校园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里的健康,不仅仅指身体,还包括心理,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文明礼仪素养。因而,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应当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含义。

(一)养成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养成教育是促使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必要手段。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向前发展,有序前进,就是因为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构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规范,制约着所有社会成员的行为,平衡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行为规范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但是,对于人类个体而言,行为规范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不断地学习才能获得。任何时代都需要人们选取贴合时代要求的恰当教育模式对社会成员进行教育,最终帮忙他们构成合乎社会要求的规范行为。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了解社会行为规范,理解并主动践行规范,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

(二)养成教育是个人思想品德的外化显现

决定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通常不是听他说些什么,而是看他是如何做的,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1]从这个好处上说,行为是衡量思想道德状况的外在显现。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忙受教育者构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本质上来看,属于思想道德教育。而大学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永恒的话题。在构建和谐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天,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时代的必然。

(三)礼仪养成需要终身教育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早期的社会化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是在成年期;再社会化是指工作以后。从自然人过渡到贴合社会规范的社会人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教育,因为礼仪养成教育是人的社会化必要手段。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提出终身教育。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礼仪养成教育的对象应当是中、小学生,甚至是学龄前儿童,而不是大学生。从理论上讲,这没有错。根据人的社会化历程,人们确实应当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以后学习文明礼仪行为背后深层的道理,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进而学习高深的专业理论知识,顺利实现向社会化的转变。而实际状况却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基础阶段校园教育的忽略,当今的大学生不懂基本的文明礼仪,处处出现行为失范现象。这就意味着大学生需要继续社会化,需要养成教育,不断强化文明行为的训练,以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构成健全的人格,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养成教育资料要精细

所谓精细,是指养成教育的资料要具体细化,贴近受教育者的生活。适宜的教育资料是养成教育取得有效成果的关键。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历来是高校的工作重点,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多年来我们常抓不懈,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养成教育的资料过于空洞,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甚远,学生不感兴趣,主动性不高,因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衡水学院为迎接20xx年教育部本科质量评估,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其主旨是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资料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诸要素紧密相连,将养成教育的资料限制在课堂、宿舍、餐厅、校园四大学生主要活动区域内,对于每个区域内正确的行为规范都有明确的要求,并指出哪些行为是不当的。例如,课堂学习“十要十不要”、宿舍生活“十要十不要”、就餐文明“十要十不要”、校园文明行为“十要十不要”、学生干部作风“十要十不要”等等。由于养成教育资料细化,教育资料贴近学生的生活,各项规定也像指路明灯一样,让学生的行为有据可依,有理可循,所以大学生愿意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规范、认同规范,进而遵守已有的规范。

三、养成教育方式要灵活多样

教育方法是到达养成教育目标的重要工具,而恰当运用各种教育方法是获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必要条件。衡水学院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教师垂范,引领风尚

教师在校园教育中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在校园生活中,和学生打交道最多的人是教师。学生不仅仅从教师那里汲取专业知识,更愿意把教师当成榜样去模仿。因此,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教师本身要具备高尚的品德、言行合一的操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激发学生向他学习的动力。衡水学院把学风建设与教风建设有机结合,将教风定位为“敬业树人”,明确了教师的首要职责是爱岗敬业,为学生的学习树立良好的榜样。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也是教师的分内之事。

(二)主题班会,体验感悟

主题班会也是养成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教育原则。衡水学院每学期都开设主题班课,有固定的班会时间和地点。在每学期之初,辅导员根据德育大纲的要求做好班会计划,拟定班会主题,然后安排学生具体操作。这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指导。学生作为班会的主导者,更容易吸引其他同学参与,发表内心真实的想法,从情感上产生共鸣,加深学生对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必要性的认知度,激发学生督促自我养成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用心性。

(三)校园督导,规范行为

人总是有惰性的,仅仅依靠学生自身的感悟就期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很难的。这时候就需要外在的监督强制力量。为此,衡水学院由学生处牵头,成立了文明礼仪督导小组,定时定点对校园里出现的不文明现象进行督查。每一天早晨6点半在餐厅检查文明就餐状况,督促学生吃完饭后主动收拾餐具,将其放到固定收餐位置;每一天7点半,检查把食物带进教室的学生;8点半,检查宿舍卫生;下午5点在校园内巡视,劝阻学生搂搂抱抱、乱丢果皮等不文明现象。经过3个多月的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以前不文明现象大为减少。

(四)美化环境,陶冶情操

7.对幼儿实施家庭礼仪教育策略谈 篇七

关键词:礼仪教育;家园共育;榜样作用

一、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1.创造整洁有序的物质环境

家庭环境整洁与否,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一般说来,整洁有条理的环境会给人以美感。相反污浊杂乱的环境,不仅会使孩子心情烦躁、抑郁,而且也容易养成松懈、懒散的不良习惯。因此,家长应当充分注意室内的整洁,东西放置井井有条,这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大有好处。

2.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家庭和谐的关系,亲切融洽的情感与温馨的气氛,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其作用大家都是深有体会的。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是教育子女的先决条件。

二、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模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家长自身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文明礼貌、勤劳俭朴、刻苦认真等态度和行为,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在亲朋好友面前,孩子能说会道,做家长的当然很高兴,但令人尴尬烦恼的是有的孩子不经意间会说出一些脏话,并且家长越想制止,孩子说得越起劲。事实上,这时的孩子还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他们还没弄懂那些脏话的真正意义。说脏话时他们也许是觉得好玩,面对这样的情形,家长可以这样做:

1.净化孩子的语言环境

孩子喜欢模仿且缺乏是非观,他们的许多脏话往往是从电视、父母、同伴那学来的。作为父母应做好表率,带头说文明话,在电视节目的选择上也要慎重,如果发现孩子和小伙伴玩时说脏话,应及时提出并给予纠正。

2.采取恰当的态度和措施

对偶尔说脏话的孩子,家长要严肃地告诉孩子这句话不文明、不好听,并和孩子一起分析怎样说话才是有礼貌的,利用榜样的力量,使孩子明白说脏话不好。

三、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和规则

家庭中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必要的规则,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加速行为习惯的形成。但要注意所建立的规则一定要简单易操作,让孩子容易遵守。

如,许多家长感到束手无策的是孩子到吃饭的时间总是不想吃饭、或吃得特别慢,这种现象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孩子们没有养成固定时间吃饭的习惯,家长可以每天在相同的时间给孩子吃饭,幼儿吃饭的时间一般不能超过半个小时。时间到了如果没有吃完,告诉孩子下次再吃,收拾碗筷结束用餐。另外全家人要统一,在下一次吃饭前不能给孩子饼干等零食吃。这样长期坚持规则下去,相信孩子肯定会养成固定时间吃完饭的好习惯。

四、抓住点滴细节及时教育孩子

礼仪习惯的养成是潜移默化的,应该关注点滴细节。如,家庭中家长有时会要求孩子帮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些家长会觉得帮自己做事情是理所当然的,于是他们会扯开嗓门说:“你去帮我拿一块毛巾!”这时孩子也许正在做自己的事情,听到这样的话也许会去拿,但是心里不舒服。而有些家长就会对孩子这样说:“请你帮我拿一块毛巾,好吗?”比较两种不同的表述方法,前者虽然家长期望的结果达成了,对孩子而言却不是发自内心对父母的关心而付诸的行为,后者虽然父母没有像孩子述说自己工作的辛苦,但孩子却也乐于接受,所以选择良好的语言表述方法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五、家园联手共育礼仪

家庭教育犹如春风吹扬起孩子的生命之帆,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园地、家长育儿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加强家园互动联系,宣传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从思想上重视礼仪教育,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同步。如,为了更好地促进家园合作,营造礼仪教育氛围,在期初家长会上,教师着重向家长宣传了我园的礼仪教育课题《加强礼仪教育,培养幼儿文明素养》,并向家长发放宣传单,向家长介绍本年级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评价方法及家长配合方面的要求。通过家长会,家长不仅对我园办园方向与目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是在如何配合幼儿园进行礼仪教育等方面获得了一些具体操作方法与配合策略,礼仪教育引起了家长的充分重视。会后家长纷纷表示一定会尽全力配合好幼儿园各项工作。

正如一位美国专家所说:“我们从小对孩子施以礼仪品格教育,就像在戈壁滩上捡石子,二十年之后我们后悔捡少了,因为我们发现当年我们不经意捡起的石子变成了对孩子一生最有价值的钻石。”幼儿园和家庭将会赋予自己神圣的使命,充当捡起每一颗石子的天使,把真正最有价值的财富留给孩子!

参考文献:

付红梅.论家庭礼仪道德教育的实施策略[J].怀化学院学报,2012(4).

上一篇:继承房产需要什么手续下一篇:《拇指姑娘》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