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新理念(精选8篇)
1.德育新理念 篇一
在新课程理念下开展德育工作
北海中学洪文锋
内容简介:面对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学校的德育工作该如何应对,德育工作怎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究。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展德育工作”进行了探讨:
一、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把课程改革理念运用到德育工作中。
二、家校结合,形成德育网络,充分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
三、重视社团发展,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德育工作开展。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德育学校学生社团
在2007年的最后时刻,教育部的几个重要会议相继在北京召开,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改革创新。可以相信,“改革创新”这四个字,不仅是与会代表的热议话题,也必然会成为新一年中国教育发展最为活跃、最具生命力的音符。
“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继承优良传统,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改革创新的思维方式、改革创新的思想作风、改革创新的工作方法,大力推进党在各方面建设的创新,不断提高工作水平”。2007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习近平在会见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代表上的重要讲话,点燃了代表心中的激情。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工作中凸现出了一些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的观念和现象:传统的教育手段失去效力;学生的自主、平等、民主意识显著增强;以及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发展被要求尊重;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方式已被打破„„那么,面对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学校的德育工作该如何应对,德育工作怎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很值得我们深入 1
思考和探究。
一、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把课程改革理念运用到德育工作中。课程改革要求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样是一大基本任务,而且德育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因为德育教育是一个直接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者,我们要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明确新课程改革下德育教育工作的现实处境。
其一,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青年教师教育独生子女的时代。一方面,学生群体是社会生活中最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主体,他们不仅是在接受学校和社会的道德教育,而且还以自身的认识判断、改变和创造着社会新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独生子女学生和青年教师尽管在年龄上有差距,但却表现出很多的共同点,有利因素的一面就在于道德代沟较小,师生间易于理解和沟通。不利因素表现为:都具有以“我”为中心、为尊的意识;自我责任认识欠缺;群体意识、社会意识淡薄,有时个人奋斗的功利性明显;心理承受力、受挫力弱;接受新潮时尚文化力强,传承传统文化弱等。因此,要实施德育工作,不仅要研究培养对象情况的变化,同时也要明白教育者自身的变化,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卓有成效。
其二,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为学生获得学习的经验服务。因此,一切德育活动的开展必须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我体验、感悟和实践”的中心。这就要求我们:一是把德育工作之中的“训话”改为“对话”,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德育活动
中来,并充当活动的主角,这是新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和生长点。二是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的精神和实践的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
其三,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不强引起诸多质疑和不满,其中教学与德育工作脱节则是根本的症结。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在每一门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有关于“情感和态度”的目标,并强调课程中要把德育过程和智育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使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所以只有增强课程意识,使德育工作主动运用课程、整合课程、创建课程,才能让德育工作真正有了落脚点,深化了德育的实效性。
二、家校结合,形成德育网络,充分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
新课程倡导的“扩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要求我们对德育资源有一个更为明确的认识。我们培养的对象——学生,是一个将来的社会人,周围的一切都是育人资源:校风、校训、校园是学校资源,教风、师德是教师资源,学风、优生是学生资源,社区环境以及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是社区资源等,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开发、整合和利用好这些资源,从基础德育入手,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遵循人的成长规律,结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
为形成“全社会育人”的局面,我们坚持班主任是学生的成长导师,心理辅导教师是学生的心理导师,家长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智者的声音和名著是学生的思想导师,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和德育作业是自我教育的导师,品学兼优的学长学姐是同伴的导师,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学生精神的导师。
例如现在很多学生把父母的爱看作一种无条件的给予,从不言谢。对别人的关心更是无动于衷,毫无回报的意识。他们稍有不如意便大发牢骚,总觉得世界欠自己太多,社会太不公平,动辄诉诸暴力,或以死相胁,一不小心就走入两个极端,或者目空一切,或者内向自卑„„感恩教育的严重缺失。而青少年时期是良好道德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可以把“感恩教育”纳入德育教育的工作重点,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风气,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体会到党和国家的关爱,唤醒青少年感恩的意识,激发和增强青少年“报答父母、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感,使他们逐步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用之才。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革命,是全社会都要关注,共同努力去做的事业。通过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坚持多维联合,建立健全学校、家长、社会全方位的德育网络,努力寻求一条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实效德育”之路。新的德育工作的开展,只有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才会生生不息。
三、重视社团发展,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德育工作开展。
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应当在德育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常新的,但是是能够保持永恒魅力的,是能够唤起青年一代心灵的,是能够激
发青年学生激情,是能够唤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学生社团作为学生以相同或相似的,或自身需要为基础而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道德践行、人格培养和创新能力体现的文化载体。要想在校园中对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而这个载体只能是学生社团。
学生社团是为学校的教育服务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社团发展的基础。通过社团活动对学生渗透做人的教育、合作精神教育、奋斗精神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同时,社团在指导思想上必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与党的教育方针相一致;社团活动的主题一定要健康向上,不能违背国家法律和学校的校纪校规,也不能违反社会公德。要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学校广播站和校园广播系统,定期播出一些优秀的革命歌曲或革命先辈的事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精神文明素质;可以在记者团和文学社的社刊上定期刊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或学生的优秀作文,交流着同学们的兴趣和爱好;我们还可以从学生需要出发,倡导学生自发成立一些对自身发展有益的民间组织,把兴趣转化为动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样一来,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全面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各项技能,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和学生课外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营造了一个优良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氛围,而优良的校园文化又使得学校的德育工作得以更加顺利的开展。
一言以蔽之,学校应充分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发挥社团的育人功
效,让社团成为学校文化建设和德育工作开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新课程改革倡导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从学生长远发展着眼,对学生一生负责,构筑富有生机活力的学校新德育,是新课程理念下德育工作奋斗的最终目标。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将使德育落到实处,为学生成功做人奠定坚实基础。
2.德育新理念 篇二
现代高等教育,不仅注重知识传授和科学研究,更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为目标。因此,确立高校德育新理念成为德育发展的首要任务。首先,我们应当认识高校德育发展的方向性问题,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运行机制和德育评价四个方面审视高校德育,更加科学全面地确立高校道德教育的新理念。
一、确立德育目标———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理念
和谐文化在我国的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渊源。古代思想家庄子就提倡“天和”、“人和”,孔子更进一步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道德教育不仅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精神交流和对话”,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协调社会、自然和内心世界,达到自觉的道德境界。
在和谐教育的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理念,积极发挥大学生主体的能动性。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德育要关注人的思想品德的完善。二是德育在完善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同时,更关注人的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高校德育,首先应当关注人的存在,使大学生懂得思考有关人生的问题,激发大学生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生命本原的探索,使他们最终成为自己和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同时,高校德育还应当体现对人的关怀,即教会学生在“关怀”别人的同时也懂得接受“关怀”。其次,高校德育应当关注大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大学生的社会性是个体能动地进行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的内化品质,体现在学生对社会规范的理解和社会技能的习用,形成关于社会的价值观念及具备相应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和有效参与社会的能力。最后,高校德育还应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将生态文明教育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教会大学生尊重和爱护大自然,倡导文明和谐的生活消费方式,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动态平衡与协调发展。
二、确立充实、序列化的德育内容
随着社会迅速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德育内容必须根据教育对象不断变化发展的思想状况,在内容上做出生态性的调整和创新,实现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一)完善德育内容,使其充实化。
目前,国家对高校德育提出了多层次、多方面的要求,决定了德育内容的丰富性。我国实施的德育内容公认的有四个部分组成,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1]它们彼此促进、相互协调,共同构成育人的整体合力。此外,在德育的具体内容上,还需要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进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特点,不断拓展其内涵,比如:成才观、择业观、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等。
(二)调整德育内容结构,实现序列化。
德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处于基础性层次,法纪教育处于较高的基础性层次,政治教育处于高层次,科学世界观教育则处于最高层次,它们共同构成一个自下而上的有机序列。
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对处于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应相应地接受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内容的教育。热爱祖国是对大学生最起码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立志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第二个层次,在此基础上,培养和塑造一批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和觉悟的先进分子。再者,在道德教育上,首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劳动集体观念等个体品德;其次要注意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多层次美德的修养。而思想修养内容是主导内容,道德修养内容位居核心内容,心理修养是一般的基础内容,成才修养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在内容的组合上,既要有相对稳定的基本教育内容,又要有根据形势任务及教育对象变化的需要确立的创新内容,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德育内涵体系,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
三、构建“体验对话”和实践的德育运行机制
(一)突出“体验”,强调“对话”。
“体验对话”式德育,就是要融于社会生活,通过建立“对话”,让大学生确立对生活的态度,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对话”不仅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单向灌输、指使、管教,而且是对话各方多向互动,教学相长,使大学生自觉内化。体验对话式德育强调要培植对话的“土壤”,创造和留置可以对话的“空间”,让对话各方能够自由表达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能够自主选择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二)体现“实践性”。
只有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展开对话,学生才能从自身的结构和需要中找到与之相一致的契合点,才能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因此高校德育教学要体现实践性。为此,应当充分利用各种学生社团,将德育渗透在社团活动中。此外,学生参与的校外活动也是开展德育教学的重要渠道。
四、确立多元、人性化和动态的德育评价理念
(一)高校德育的评价要实现多元化。
德育评价的多元化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首先,社会发展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每个学生必然要受到来自国内外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冲击,这使得高校德育面临的问题更为突出。为应对这种态势,高校德育评价内容必须多角度、全方位拓展。其次,高校德育的载体日益丰富多彩。评价学生的道德水平,就要从单纯重视道德认知成绩的评定转向对学生的“德”和“能”的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上,以实现大学生德育评价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转变。
(二)高校德育的评价要实现人性化。
在德育评价过程中,我们应重视人的差异性。从德育实践来看,不仅个体独特的心理背景会导致他们在接受教育时的原则性差异,而且他们心理背景中不同因素的差异,也会对教育的接受度产生不同的影响。每个受教育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评价者不能以绝对统一的尺度度量他们的道德水
高职院校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
秦胜容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重庆
摘要:作为为社会输送高技能劳动者的摇篮,高等职业院校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如何适应当前形势,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为社会培养出更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具有重大的责任和义务。本文立足高职院校的特点,从应用型师资队伍入手,重点突出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让高职院校的学生真正拥有一技之长,毕业进入社会成为可用之才。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高职教育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公司在国际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度上涨,靠简单的粗加工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不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发展方式的转变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成了“十二五”期间规划的重点,这就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为社会输送高技能劳动者的摇篮———高等职业院校,就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如何适应当前的形势,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为社会培养出更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具有重大的责任和义务。本文试图从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知识学习等八个方面对其简单说明。
一、职业道德教育
高职学生思维非常活跃、人生观逐步形成。学校要通过行业道德模范事迹影响他们,用国际大公司通行的员工职业道德准则规范他们,使高职学生在进入社会的时候能很快地融入企业中,并成为受企业欢迎的优秀员工。
二、专业知识学习
1. 师资应与企业管理人员交流锻炼,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
(1)高职院校的老师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鼓励老师去企业挂职;
(2)聘请行业有资历的专业人士到学校任教,让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
平,在对学生的道德评价过程中,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的全过程跟踪管理服务,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高校德育的评价要实现动态化。
首先,评价是在德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上展开的全面评价。实际上,没有德育活动展开以前的评价,德育活动结束后评价的实际意义就大打折扣;没有德育过程中的评价,我们就不能及时改进德育工作,就会失去尽可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机会。[2]
其次,要重视评价标准的与时俱进。高校德育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评价的作用也只有在德育的动态实践中才能逐渐显现出来。因此,高校德育评价的指标就要根据新时期德育的要求和特点而不断调整、充实、完善,评价的程序应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评价的方法也应在动态的评价实践活动中不断改进。
综上所述,高校德育的发展应当从德育目标理念的确立入手,积极实现德育内容、德育教学、德育评价理念的转变与
2.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1)精选教材。坚持以“理论够用,重在实践”的原则选择适合高职学生的理论教材;
(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认真研读行业相关著作,丰富自己的知识深度;
(3)引导学生多阅读关于行业的最新时事、变化,对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更新,可以多读些报刊、杂志,在阅读的基础上,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做到能运用自如。
三、实践能力锻炼
实践动手能力是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之一,尝试采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让学与做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丰富理论,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的转变成头脑中想的、手上做的,让学生在学习时想到怎么做,在做事时体会“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一哲理,那么,就需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多说。
在班级、院、校等场合举办的各种辩论赛、演讲比赛,让学生把所学、所想,系统地、完美地表达出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2.多做。
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个人兴趣爱好及将来的职业取向,有针对性地安排到相关单位实习,让学生真正走到第一线。此实习安排事前要有计划,事中要有老师带队,事后要有总结,不能让实习这一环节成为走程序、做过场。
四、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1.善于观察。
莱特兄弟观察鸟的飞行,根据这一原理,设计出了飞机,创新,从而完成高校德育新理念的重构,为整个高校德育改革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初明利,范书生.高校德育新视野[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188.
[2]高德胜.德育学科教学评价的特殊性和基本原则[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3]李宁,程喜荣.培养人文精神是高校德育的价值取向[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3):70-72.
[4]冯文全,杨瑞.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创新高校德育内容[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3):41-43.
[5]董淑平,盛鹏飞.和谐教育:新时期高校德育内容体系新要素[J].煤炭高等教育,2007,25(1):75-77.
3.德育新理念 篇三
关键词:德育课;课堂;提问;艺术
新课改倡导“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探究式、互动型课堂教学理念,于是在德育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较以前明显多了起来,这应该说是件好事。“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动力。课堂提问是传播知识、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适时、适度的课堂提问,既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线,又是揭示内心矛盾,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精心设问,导入新课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精心设计一个或几个提问,既可解除开课时可能遇到的窘境,又能先声夺人,引导学生积极融入整个课堂教学中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比如,在我讲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知识点时,先播放军旅歌曲《说句心里话》,然后设问:①当兵的“我”为什么要想家?②既然想家为什么还要来当兵?③这告诉我们什么哲学道理?通过这样层层深入地提问,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导入新课时,教师应当下苦功,细观察、巧琢磨、精设问。
二、分层提问,难易适度
问题犹如山峰,坡度太陡,无法攀登,坡度太缓,也会使人丧失攀登的兴趣。为避免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教师对一些过难的问题,一定要分层设计,分解成一系列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小问题,且提出的“问题”要紧扣学生思维中的“最近发展区”,应当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即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经过思考之后才能回答上来,既非唾手可得,又非可望而不可即,这才是提问的艺术。以《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0课第2框题“加强宏观调控”为例,该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要点是由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含义、目标、手段四个要素构成,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这一教学重点,我以南京市区的房地产市场这一热点问题作为依托来解释其必要性。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反复对话,让学生置身于“问题”的乐趣之中。
三、适时“留白”,及时评价
中国的绘画艺术特别讲究“布白”之道,“一幅画倘若全部涂满,一点空隙不留,反倒不称其为艺术品了”。这个道理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课堂提问尤其具有启发性。众所周知,相对其他科目来讲,德育课堂的知识较抽象,理论性强,学生不易掌握,老师在提出问题之后,要留出一点时间给学生思考,不可重蹈以多取胜、走过场——“满堂灌”、赶进度——“连珠炮”式传统的应试课堂提问的老套路,压得学生喘不过气、回不过神!其实,古人早就明白“不愤不悱,不启不发”的道理,只有当学生达到“愤”“悱”状态,即心求通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心”“达其辞”的最佳时机,若学生没有时间去冷静分析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就不会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这样也就失去提问的价值,使提问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德育课老师课堂提问在根据实际掌握火候,选准时机,实施提问的同时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适时“布白”,充分调动学生这个主体的思维,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而在学生回答提问之后,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评价,评价标准不能失之于宽,因为太宽就会失去鼓舞学生认真学习的作用,也不能失之于严,太严格就会打击学生的信心和热情。每提问一个学生,都必须通过有效的评价,使其有所收获,目的是随时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积极性,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的乐趣中去。
四、问题生成,角色转换
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学上的或是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它标志着思维的真正解放,科学的真正进步。
如果我们能够以国际视野去审视问题驱动教学法,那么这些研究将具有更好的针对性。经过调查发现,虽然中国高中生的数学基础扎实,但整个课堂气氛却比较沉闷,对问题的个人观点较少,而这样的情况在美国课堂上却不会出现。以麻省理工学院的录取考查为例,该校每年要收到大约1.8万份的入学申请,但仅有不到8%的人才可能被录取,这1.8万人都是学业非常优秀的高中生,但对麻省理工来说,重要的不只是“会学习”,而是要有与众不同的提问能力,淘汰率高就不足为奇了!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是培育和养成青年学生正确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主阵地。因此,德育课堂的提问,必将是一个全面、复杂、甚至可能会出现偏差的信息反馈过程。虽然教师要花费比以前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设计问题,但是这样活泼的课堂会使师生都喜欢,我进行课堂提问研究的意义也在于此。实践表明,德育课堂提问时机的捕捉、课前预设与课中问题的即时生成,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没有课前预设,课堂提问难免随意,没有课中动态生成,课堂提问必然僵死,而这都会使课堂提问的实际效度大打折扣。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在预设问题时,加强科学性、计划性,为学生课堂动态生成预留出“弹性时空”,从而对整体教学过程进行有效地调控。另一方面要凭借教学机智应对生成性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应变,顺藤摸瓜,及时剖析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存在的优缺点,及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提问不是教师的专利,学生也有能力、有权利提出问题,学生恰到好处的提问,能使教师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问题情境中喜学、乐学、爱学、善学,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和探究能力;回答问题也不只是学生的义务,提出问题才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教师也应该有积极回答各种所谓“刁难”问题的教学机智、驾驭和处理课堂意外问题的能力、协调课堂气氛的艺术等等各种教师必备的教学素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适时适度,游刃有余。
作为一名教师,我的职责是引导学生思考,至于得出什么结论,则是他们自己的事;如果结论不正确,那他们就应该不停地去考证,去追问,直到结论正确为止。这才是教师价值的体现。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新源于“好奇”与“质疑”。教学行为活动中的两个主体即教师与学生,是以课堂为纽带联系起来的,通过问题来传递信息,能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课堂提问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提问也一样,关键在于根据教学实际,结合教学实体进行精心设计,力求提问做到恰到好处,切中要害,只有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正能量”,从而达到课堂结构优化和学习效率提高的教改目标。
参考文献:
[1]邵瑞珍,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宋乃庆,徐仲林,靳玉乐.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4.德育新理念 篇四
安定区青岚山中心小学
孟祥成
内容摘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面对的难题。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高度的责任感,立学生成材之志、激发学生爱国之情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
信息技术
德育
渗透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之际,人们往往只看到它带来的快捷方便、资源无限,而忽视了信息技术中某些不利因素可能给青少年成长造成的不良影响。计算机病毒肆虐,在互联网上传播暴力、色情内容,恶意侵犯他人隐私,充当“黑客”„„,这些都是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消极后果,也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容易忽略之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已是当务之急!
培养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识,形成良好的信息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新课程标准对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的明确要求。而现行的《信息技术》教材中直接呈现的德育内容很少,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德育教育呢?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应从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附着于平时知识的讲授或上机的训练之中,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爱护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好习惯终身受益,学生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在日常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正确规范的操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比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在Windows中正确的关机步骤,并且要让学生知道这样做是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
此外,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应该是知识渊博的智者,而且应该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自身应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这样言传身教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有助于他们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
计算机影响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应用领域已越来越广泛。但是,计算机使用规模及范围的增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法律与道德问题。通过计算机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的重要途径。
首先,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自觉遵守政府有关部门制订的关于保障计算机系统安全性政策和规定。(2)自觉遵守学校的计算机管理部门制订的关于使用计算机的有关规定。(3)不设计、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4)支持正版软件,反对盗版软件。
其次,我们必须在计算机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比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时,可通过实例(CIH病毒、爱虫病毒„„)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它会破坏计算机存储的数据,损坏计算机的硬件,造成系统的崩溃,将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性。所以,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此外,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上网学习”在我们学生当中正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Internet是一个开放的、资源共享的超大型时空信息世界。在网上,各种信息鱼目混珠,网络游戏更使部分学生留恋忘返。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利用Internet进行学习,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是所有计算机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同时要加强学生本身的自控能力,上网浏览时选择适合中学生的内容;另一方面,在多媒体教学课上,不仅要在计算机课中渗透德育教育,还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师机上准备一些精美的图片,教学时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准和鉴别能力,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庸俗、不健康信息的侵蚀。
三、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上网浏览、网上聊天、收发电子邮件等等。但由于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不少学生并不真正会利用网络,他们常常会花大量时间在“聊天室”随心所欲地“侃大山”,或在“游戏天地”里尝试“虚拟人生”。更有甚者,有些学生上网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还在网上搞一些恶作剧,对制造混乱的黑客敬佩不已。因此,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否则,他们很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网络的破坏者。教育的形式和渠道可以是多方面的,首先要在网络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加以正确引导,还可以针对上网引发的各种道德问题开展讨论,设立网上咨询站。通过教育和引导,增强学生对信息的分辨力和对不良信息的抵抗力,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让学生明白网上活动也要遵守人际交往准则,既不能阻碍信息交流、传播不良信息,更不能无法纪地破坏网络安全甚至危害社会。
四、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合作精神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协调人们在活动中的行为,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活动效率。任何个人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成员,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生活的,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之中,他必然要同其他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而一项工作和工程单*个人的能力也是难以完成的。所以,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善于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此外,具有与人协作精神会产生的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环境,也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计算机技术却会产生对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比如,会使学生沉迷于计算机世界中,从“书虫”变成“网虫”,或迷恋于计算机游戏而缺乏同学之间的交往,或在感到孤独时仅仅与计算机交流思想,以至于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布置有一定的任务,要求在学生分组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学生自由分组,或由教师根据掌握计算机的程度搭配分组,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而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
五、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
任何能力的发展都与学生的意志品质有密切关系,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的依赖性过强,在操作中一遇到困难就求助于教师和同学。为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教师可采用限制他们的求助次数的策略。即要求他们在某些情况下,如已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未复习时,对问题未作深入思考时,自己没有尝试操作时等等,都不得请求别人的帮助。虽然这样要求对学生来说,显得有些“苛刻”,但只要能坚持一段时间,他们的独立操作能力就会有明显提高。
上机操作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耐心,缺乏坚持性的学生容易在出现错误时放弃努力,以至无法完成操作任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向学生证明继续努力的意义,使学生明白其实他们已经离成功不远;也可以发挥榜样的作用,让取得成功的学生示范操作、交流心得体会,感染身边的同学;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言语暗示训练,让学生学会在自己打算放弃尝试时暗示自己继续努力,直至顺利完成操作任务。
六、激励学生立志成才
5.德育理念学习心得(范文) 篇五
三3班 李迎春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因此,我校特别注重德育工作的开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周的班会课,我班组织学生深入学习了我校的德育理念:尊师、守纪、好学、知礼。通过学习和讨论,学生主要有以下收获:
1、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了我校的德育理念的内涵,在思想、学习、礼仪等方面有了更明确更清晰的奋斗目标。懂得了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自觉养成尊敬师长、遵守纪律的优秀品质。同时,要热爱学习,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2、在学习和讨论中,使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决心按照学校德育理念的基本要求约束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进步!
6.突显绿色教育理念,开拓德育新路 篇六
——正始中学“绿色德育”的探索与实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新时期的正始人承继前辈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绿色引领,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将绿色理念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力争开拓出更有成效,更有特色的办学之路。为了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促进学生的绿色成长,学校通过出新招、实招,稳扎稳打,正行走在绿色德育探索与实践的道路上。
一、绿色环境育人
学校坐落于宁波市南郊山明水秀的千年古镇──横溪镇。校园占地100余亩,其中包含独具特色的森林公园10多亩。绿化面积达47720平方米,绿化率达65%以上。校园内有“古朴探溪”、“小园锁春”等正始十景。校园东南隅的山坡,开发为独具魅力的正始森林公园。整个校园依山傍水,绿树葱郁,空气清新,环境幽雅。
学校在森林公园建设中注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园中建造了书廊、碑林。碑林上刻有历届知名校友和与正始有渊源的社会名士书写的名言哲语的书法作品,字里行间,激励广大学子树立远大抱负,指引学子扬起人生的风帆;书廊上刻有“人生正始,尺寸光阴须珍惜;伟业我待,少壮年华应努力”、“把握人生正始,毋忘伟业我待;今日正始学子,明日社会栋梁”、“书山有路,惟勤方得登峰顶;学海无涯,不苦哪能抵港湾”等对联,激励学子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激发学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
森林公园中建有兴华亭,既纪念正始先贤——王兴邦先生、陈积骅先生(字哲华)和徐振华先生,同时蕴含激励学生发奋图强,振兴中华之意,旨在教育学生饮水思源,不忘先贤,发愤读书,报效祖国。
森林公园的山道边还竖立了兼有路标功能的德育景观牌。那些木制的景观牌,刻有传统的孝等伦理故事传说,这些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道德故事是我们社会道德进步和发展的基础。故事背后的感恩教育,熏陶着学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乐于助人的精神。森林公园上的廉政文化墙,以动漫图文的方式,形象地诉说着待人接物应有的姿态。一面墙,因为特殊的利用,让廉政文化走进了校园,走近了师生。学校因此也成为了浙江省廉政文化进学校的示范点。森林公园的建设,大至整个规划布局,小至如将攀登森林公园的台阶铺设成54个台阶以寄寓青年学生勿忘“五四”精神、积极攀登知识高峰、登跃人生高峰之意。整个公园处处体现人文思想。去年,学校又新建设完工生物创新实验室及现代化程度极高的绿化培育暖棚,为绿色环境添砖加瓦。
近几年,学校相继被评为宁波市绿化先进单位、浙江省绿色学校。绿色环境无声地言说着德育,滋养着品性的成长。
二、绿色活动育人
学校每年利用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青年节等特殊纪念日,组织师生参与到校园的植绿、护绿活动中去。如学生用废弃的松木自制鸟窝,挂放在枝繁叶茂的大树上,为鸟儿搭建温暖的小窝;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专业老师指导下为绝大多数树木挂了解说牌,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知树才能更好地爱树。学校提出“现在知树爱树,以后争做参天大树”的口号,融人生理想教育于植树护绿活动中。
为了让绿色生活方式深入人心,要求各班垃圾分类,分投到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桶。德育处、团委组织的“地球一小时”黑板报比赛、学校食堂用餐的“光盘”行动及“古道行”环保志愿者活动,无不以绿色低碳为底色。通过教代会提案,推广“网络无纸化办公”;工会举办的登山活动中,制作并安放“关爱生命健康,倡导环保时尚”、“积攒绿色,储蓄生命”等标语牌,倡导全校教工做一个绿色环保志愿者。
校园跑操、木球活动、远足等大型体育活动,让绿色活动在正始得以蓬勃。全校学生在班主任带领下跑步,边跑边喊自行设计的口号,跑出整齐,跑出气势。木球,正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体育项目。由于训练场地主要在绿色草坪,木球绝对是绿色竞技。学校创建木球队,两次参加全国木球锦标赛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还涌现出有资格参加亚洲杯的优秀苗子。每年秋季,学校策划高二师生环东钱湖徒步27公里拉练。远足拉练,既强体魄,又励意志,更让学生明白:只有经历长途跋涉,才能抵达美丽的远方;只有忍受住疼痛,才会到达成功的终点。这类德育活动,给予了学生切己的体验,也很大程度上培育了绿色积极的心态。
如今,三大主打活动“美文朗诵”“每周一练”“每日一歌”正在校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使绿色活动新意叠出。“美文朗诵”以“一月一主题”的原则精心设计,依托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投稿,海选朗诵优秀的学生录音朗读,并于每晚在校园电台播放,择优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推送。“每周一练”即一周一次当堂硬笔书法的练习,为了激励学生,我校创意地开展了“校级硬笔书法考级”考核工作。以实际行动,进一步发挥我校作为宁波市书法教育实验学校的影响力。“每日一歌”的出发点是为了抖擞学生下午学习的精神状态,因而选择下午第一节课前十分钟唱歌。这些出新的活动,给予了学生审美的熏陶,为广大学生所喜闻乐见,收到了极好的口碑。
为了让绿色心情得以培养和维持,学校实施多元发展的绿色评价和激励机制,提出“人人有才,各有精彩。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被老师关怀的温暖”口号。我们要求每一个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在工作中要将爱的阳光照射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为此组织全员教师家访全员学生。对于学困生,我们组织每一个党员教师与他们结对以精神助学;对于贫困学子,我们要求带着红包去家访,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来自老师的一份关爱。我们努力营造绿色的师生、生生关系,努力让每一个学子在绿色平和的活动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三、校史文化育人
校史是绿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是绿色心态的培养皿,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怀揣着传统文化走向人生的未来。
学校是鄞州区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一所省一级重点高中,于1934年独立,四迁校址,几易校名,历经曲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学校在建于1948年的正始楼里建立了一个高规格的校史馆,通过实物展示、照片呈现等形式,展现了学校的坎坷历程以及杰出校友的辉煌业绩,以此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自豪感,激发广大学子努力向上的奋斗精神。每年开学初,学校都会组织高一新生和新分配调入的老师参观校史馆,进行知校爱校教育。校歌《人生正始》,校训“人生正始,伟业我待”,校标“ZS”等校史文化通过歌唱、呼喊、佩戴,持久地影响着学生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漫步正始校园,能时时感受到正始厚重的历史。正始先贤捐田捐资而建的正始楼、京沪杭三地校友会发起而捐建的图书馆、北京校友会捐建的“敬师亭”、校友为回报母校而捐建的校门等,无不体现育人的功能。校庆纪念碑上刻有“恩泽故土”四字,则教导学生应饮水思源,不忘母校。曾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金奖的“固氮蓝藻”纪念遗址保留,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学校坚持组织力量,每年编写宣传报道学校,面向海内外校友、在校师生及兄弟单位发行的《正始通讯》,并在80周年校庆之际编撰出版了创宁波市中小学校志编纂先河的《正始志》。《正始志》的编写,激励了现代正始人以史为鉴,以志为镜,继承正始优良传统,改革创新,锐意进取。
7.德育新理念 篇七
一、历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德育, 通常意义上指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 它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我们现行的道德规范大部分是历史上人们实践经验的总结, 被绝大多数人所接收的行为准则和习惯, 然后世代相传, 流传至今。对学生来说, 主要的人生任务是完善“一体两面”:一面做好自己;一要做好公民。要造就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人才, 历史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教师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结合相关的内容指导学生去分析解决。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要培育一代人的精神, 必先使历史进驻个人, 使个人在历史中汲取营养。”这说明德育需要历史来充实和丰富。
二、历史教育中的德育功能能不能正常发挥的原因
1.“上历史课就是听故事”。
中学生好奇心强, 大都喜欢听故事, 爱看历史书籍和历史剧。学生误认为“上历史课就是听故事”。而我们的历史教材比较枯燥, 没有历史故事精彩丰富, 学生对历史课提不起劲头。在教学过程适当的插入一些历史故事, 对于活跃课堂气氛, 开展德育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2. 应试教育的影响, 导致历史重智育、轻德育。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历史学科考试工具化色彩浓厚。虽然新课程标准对思想政治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设计了美好的愿景, 但分数在历史教育乃至整个中学教育的主导地位。社会对学校好坏的评价是以升学率的高低为尺度的, “分数就是一切”, 这就给任课老师以压力。
3. 社会重理轻文的观念。
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91年的统计, 中国内地的大学中, 学人文科学的大学生在所有大学生的比例为18%。这一比例不但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 即使在亚洲的国家和地区中也仅仅列在倒数第三位 (日本为59%, 韩国为49%, 香港为45%) 。当然经过十六年的发展, 中国内地的这种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布局有所改善。但总体情况还是不容乐观, 历史教育还未真正的被重视起来。
三、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功能的培养
1. 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情绪、意志、性格等。在历史教学中同样也要充分发挥这种因素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对道德的理解、吸收和内化。
(1) 在历史教育过程中, 首先要确立学生的学习动机。要使学生懂得:学历史不仅仅是为了能深刻认识历史发展规律, 以史为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提高自身的能力, 更是通过学习历史明白做人的道理。李大钊曾说:“吾人浏览历史, 读到英雄豪杰为国家为民族舍身效命以为牺牲的地方……我们后世读史者不觉对之感奋兴起, 自然而然的发生一种敬仰心, 引起‘有为者亦若是’的情绪, 愿为社会先驱的决心亦于是乎油然而起了。”可以看出, 学史对李大钊的作用是非同一般的
(2) 在历史教育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 不但要强调学习历史对个人修养、充实自我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和意义, 教师还应巧设悬念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充分讨论, 然后教师边讲边议, 把道德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传输给学生, 让他们在热烈的氛围中吸取这种道德思想。新教改之后, 由于一个专题就是一条线索贯穿到底, 所以教师能更好的设置悬念, 能更好的层层递进。
(3) 处理好师生关系, 培养师生感情, 教师还应以身作则。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教师在各方面应以身作则。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 决定了其教学方法的选用和教学的效果。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 他的品行, 他的生活, 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 都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
2. 结合社会实践, 促进德育功能的实现。
思想道德教育决不是单靠课堂上能够完成的, 它必须同现实生活相结合。时事政策教育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及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通过组织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及阅读报纸进行, 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重要时事, 并结合历史课和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思想教育。另外, 组织学生深入生活, 让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的模范人物事迹, 普通人的美德, 从而将历史课堂上和书本中的道德行为准则内化为学生个性行为习惯。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积极贯穿新教改的德育观, 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 切实落实新教改的德育观, 是实施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关键一步。不过历史教育中的德育功能的发挥、强化需要教师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更新和自身修养的提高, 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与参与, 更需要社会的理解。
摘要:历史课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 思想性、政治性很强的学科。在历史课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从历史与德育的密切关系入手, 分析了历史教育中德育功能不能正常发挥的原因。新课改之后, 历史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德育观呢?
关键词:历史教育,德育,新教材
参考文献
8.德育新理念 篇八
【关键词】高校德育 以人为本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048-03
时代进步,科技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标准逐年提升,知识型人才固然能满足工作需要,但是有扎实的知识根基,没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同样无法在工作道路上走远。传统的德育工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显示出很多弊端,以不利于社会新形势发展,不利于提升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水平,在高校德育教育改革中成了绊脚石。为了培养社会需要型人才,高校德育教育必须切合实际的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行改革,从根本上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效率,将德育教育作为课题进行研讨。
一、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依赖灌输式教育, 忽略大学生的实际需求
传统的德育教学在学生眼里教师就是权威,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教师要求怎么做学生就会遵从师命做什么,显然这种教育方式,从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个人的发展,更严重的直接将学生的个性磨平,将学生统一大众化。学生在这种填鸭式教育方式下学习,很容易产生抵触心里,从而对学科失去学习热情,最终导致成绩下滑,对于德育教育而言,一旦学生对德育教育课程失去信心,可想而知,他们的身心健康势必会受到影响,德育素质将会直线下降,更甚者,如果学生内心产生了精神压力,这则直接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出现各种心理疾病。目前开展的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方式和大学生个体发展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很多高校从根本上忽略了高校生的个性需要和个性发展,未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将学生作为独立个体进行看待,这使得学生接受德育教育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教育结合实践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针对性的对课程进行讲解,很少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这严重影响了学生了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了德育功能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
2.重视德育知识的传授, 轻人文素养的培育
目前高校将德育教育授课形式单纯的设定为课堂知识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以及情感体验。过分的注重德育知识的宣讲,忽视了情感的培育,单纯的将德育知识通过语言、概念进行文字讲解,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所谓情感,则是通过事件来体会,真实的反应一个人的内心变化,然而传统的德育教育忽视了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实践,通过在事件中体会某种情感,使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道德教育不单单是理论的记忆,更应该是对学生情感、责任心、道德观的培养,在社会这个大集体中,单纯的将德育视为一种准则,在这个准则的条条框框中生活,显然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德育是有血有肉的人文教育,人们生活在社会中,避免不了交流,避免不了承担责任,如果学生一味的遵守教条主义,那么久而久之,他们之间的情感会逐渐冷漠、人们的感情会逐渐钝化,那时道德规范则真真正正成为了干巴巴的道德规范。
3.道德实践片面重视形式, 忽视大学生主体地位
高校往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责任感,通过实践活动这一教育形式,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达到教学目的。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设定时,一些高校往往会出现偏差,比如设定的社会实践主题不明确,搞的场面很大,但是缺乏实质性内容,无法起到锻炼学生的作用;组织形式不符合学生的需求,学生虽然参与其中,但是不是实践的主体,被动的参与到学校设定的活动中,这样一来,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片面的追求德育工作的展现形式,而忽略德育的根本目的,显然是让形式主义占到了主导地位,忽视了教学中学生为主体。形式主义严重的影响了学校的德育工作,大学生如果长期在这种形式活动中学习,就会养成不良的德育习惯,影响学生性格的形成。形式主义道德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仅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更难实现教学目的,使德育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二、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德育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
1.与时俱进的原则。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同样每个人无时无刻发生着变化。德育教育必须适应人的教育,与时俱进才能发挥德育教育工作的作用。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而言,对德育教育发展模式进行探讨,对德育教育活动设置进行研究,更好的服务于学生,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德育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德育思维方式。在德育工作研究中,不能毫无准则的进行创新,同时要以马克思注意德育思想指导工作研讨,结合当下时代特点积极研讨,寻求新方法,做到与时俱进。
2.全面发展的原则。
社会发展需要全面型人才,不仅要求知识能力高,同时对德育素质提出了高要求。培养全能素质型人才,要坚持以人为本,提倡个性发展,不能对个体进行同化教育,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开发学生的潜能和价值,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的。
3.自我行为管理的原则。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学生心理发展情况参差不齐,对于广大学生而言,可能有成千上万种动机,产生一种行为;而相同的动机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又会发生不一样的行为。因此在高校德育教育中,教育工作者要正视这一问题,要清楚意识到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只有将学生情况掌握清楚,才能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原则。
学习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外在动机一般是指外界的刺激,产生的学习动力,内在动机是指自身内驱产生的动力,显然内在动机是学习的根本动力,有了内在动力支持,一切困难都会克服。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提升德育素质水平,从根本上激发学生,让他们认识到具备德育素质的人是未来社会的需要,通过激励、帮助学生主动提升个人素质,培养个人综合能力。
5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的原则。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要始终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培养适应未来发展全面素质型人才,要坚持将广大青年学生关注的热门问题作为研究重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解答。
三、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德育教育的路径
1.革新高校德育的目标内容
一要确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目标。高校德育目标的建立,必须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能脱离中国特色社会注意理论体系。在这一大前提下,高校德育目标的确立,同时要兼顾学生为教育主体的理念,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在德育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导,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自身发展以及主体创造方面都不尽相同。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本着公平公正、民主自由的原则,满足学生的民主权利,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二要拓展创新德育工作内容。高校德育教学目标是塑造高素质人才,通过德育教育,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高校学生通过德育教育学习、实践,身心健康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我们不仅仅要从大方面把控德育发展全局,更应该注重细节创新,不仅仅要进行集体爱国主义思想进行宣教,同时要从道德伦理、网络道德、职业道德等多方面进行宣教,帮助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明辨是非,提升社会责任感。三要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学生走出校园走上社会往往会面临很多问题,其中包括就业、生活学习等方面,某一方面的不如意就可能压垮学生脆弱的内心,因此为了解决这一大实际问题,学校德育工作不仅要围绕着引导学生学习,更大的精力应该投入到帮助学生提升生存能力、抗挫折能力,提高学生自信心,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败。
2.改进德育的方式方法。
一是实践德育法。实践是认识真知最好的方法,德育教育工作依托实践环节,更好地将学生融入到社会活动中,通过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行为能力、交融能力等。常见的实践活动为志愿者活动,通过组织自愿活动,将学生组织起来到实地进行考察、参观、锻炼,在活动进行中进行道德宣教,这样以来就很好的将德育工作融入到社会活动中,更好地让同学们接受并学习。二是案例教育法。在当今社会我们不乏道德教育案例,我们可以引经据典,将学生们带入到情境中思考,帮助学生走出道德误区,提升学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无论是从人际交往还是生活就业方面,学生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们尽快走出误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三是咨询教育法。现在很多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学生可以将生活中的心理压力通过面对面向教师进行咨询。同时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的这些心理压力进行正确的疏导并对产生这些压力的原因做出详尽的调查,这样才能充分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对于工作时的互动有很大帮助。四是自我教育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教育工作者应当注重学生个体的培养,善于激发个体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转变。学习内因是学习的强有力的动力,只有将学生的这种意识状态激活,学生才能更好地以主体形式参与其中,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自我教育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中,要掌握好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3.改革高校德育课程设置。
一是设置道德教育课;二是推行学科道德教育渗透。首先,要进行授课形式的转变,从填鸭式授课到以学生为主体问题式转变,长期以往的教育方式都是以教师为授课主体,进行灌输式教学,教师将知识转述给学生,学生通过记笔记,背诵记忆等方式对知识进行强迫记忆,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最终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对于德育教育课而言,实践环节更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采用问题式教学更适合。问题式主要是针对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探讨,通过探讨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在很大程度上既锻炼了学生的个人能力,同时也反映出学生的道德品质成熟程度。其次,在西方国家,很早就将推行学科道德教育渗透融入到解决复杂多样的道德问题中,而我国依然沿袭固有的道德教育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道德教育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思维判断能力,我国德育教育更应该加大力度进行改革,尽早实现德育与专业教育、课堂内外教育、共性与个性教育的统一。
4.营造以人为本的德育环境。
一是优化社会环境。社会舆论有好有坏,如何甄别,这就需要我们具备正确的价值导向,我们要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正确的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介营造积极和谐的社会氛围,杜绝社会不良风气的滋生;二是优化家庭环境。学生养成道德品行的第一环境是家庭,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家庭中包含了夫妻关系 、邻里关系、亲子关系等,每一层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对于孩子性格的养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导师,在孩子德育塑造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家长而言更应该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三是优化校园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为学生创造整洁、典雅的生活环境,加强校园秩序的维护,健全学校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
参考文献:
[1]张静芳,陈进华.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环境的挑战及其对策[J].道德与文明,2012(06).
[2]李礼,李超民.论高校微信德育平台的构建[J].学术论坛,2014(08).
【德育新理念】推荐阅读:
读《教育新理念》心得体会(2017.6)09-05
新课程 新体系 新理念10-10
新时期教育理念07-25
新课改理念学习09-18
新三化新理念新发展10-07
新课程理念新的学习方式08-16
新课程理念下创新教育07-31
新理念大学英语2答案06-16
树立小学语文教学新理念07-15
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学习心得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