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概述知识结构图(共8篇)
1.教育概述知识结构图 篇一
2015年重庆省上半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概述考试
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叩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2、布鲁纳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下列不属于基本结构的是()
A:基本概念 B:基本原理 C:基本方法 D:基本知识
3、默多克(Murdock.的迁移率计算公式表述为____ A:迁移率(%)=(实验组成绩一控制组成绩)÷(实验组成绩+控制组成绩)×100 B:迁移率(%)=(实验组成绩一控制组成绩)÷控制组成绩×100 C:迁移率(%)=(实验组成绩一控制组成绩)÷实验组成绩×100 D:迁移率(%)=(控制组成绩一实验组成绩)÷(实验组成绩+控制组成绩)×100
4、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是__。A.社会的进步 B.旧式劳动分工
C.生产力的发展与分化 D.科技水平的提高
5、社会学习品德理论是由()提出的。A:埃里克森 B:费斯廷格 C:班杜拉 D:皮亚杰
6、智力的高低可以通过智力测验得到的值来进行衡量,这个值是__。A.意商 B.情商 C.智商 D.财商
7、)是指向家长宣传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学习教育方法等。A:家长学校 B:家长专栏 C:家长座谈会 D:家访
8、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掌握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这一教育理念属于()A:发现学习B:掌握学习C:概念学习D:合作学习
9、()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认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心理类型,内倾的和外倾的。A:苛勒 B:西蒙 C:荣格 D:马斯洛
10、自我意识的基本特征是__。A.自尊感和理智感 B.分离感和同一感 C.自主感和独立感 D.个体感和集体感
11、现代学生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A:德育管理 B:学习指导 C:常规管理 D:常能训练 E:环境管理
12、智力测验所测量的是()A:言语能力 B:数学能力 C:记忆能力 D:空间知觉 E:推理能力
13、近代西方首倡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14、现代的学校咨询与辅导起源于_______初美国的“指导运动”。__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15、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的最高阶段是。A:惩罚服从取向 B:寻求认可取向 C:社会契约取向 D:普遍伦理取向 E:重视个别差异
16、在心理学上,一般将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之为()。A.罗森塔尔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17、迁移的概括化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__。A.桑代克 B.苛勒 C.奥苏伯尔 D.贾德
18、某老师在教授学生除法的课堂上,把学生回答的关于分12个苹果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E:重视个别差异
19、在以下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__ A.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反复性的特点
B.德育过程就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C.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 D.道德情感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起着调节作用 20、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____ A:替代强化 B: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21、教师和学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的关系。A:上下级 B:平等 C:授受
D:相互促进
22、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服务的。A:教育目的 B:教师和学生 C:特定的教学 D:当前工作
23、”学不躐等”体现的教学原则是__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24、(2007年10月)了解事物关系的角度对经验类化的迁移理论重新解释的学说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25、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作用。A.决定 B.主导 C.基础 D.前提
二、多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初中学生个性结构的主要变化在于____ A:个性结构不断完善 B:自我意识迅速发展 C:自我意识起了质的飞跃 D:自尊心.自信心增强
2、使感知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是____ A:注意 B:动机 C:目的 D:需要
3、学位、待遇及社会地位属于动力机制的____ A:推力因素 B:拉力因素 C:动力因素 D:压力因素 E:内驱力因素
4、学习策略的几种成分是。A:认知策略 B:调节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E: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5、情绪情感的构成包括__。A.生理唤醒 B.对事物的反应 C.态度
D.主观体验 E.外部行为
6、不但关心自己在行动中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绪,这是____幼儿道德感发展的表现。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小学低年级
7、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____ A:基本教育规律 B: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 D:基本身心规律
8、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A:生物起源说 B:心理模仿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需要起源说
9、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是()A:德智体全面发展
B:个人在体力上全面发展
C:个人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D:个人的智力充分、自由地发展
10、在Word中.要绘制一个正立方体图形,可以在选择了“自选图形”下的“立方体”按钮后,按____键的同时拖动鼠标来实现。A:A1t B:Ctr1 C:Esc D:Shift
11、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__。A.凯兴斯坦纳 B.卢梭 C.福禄倍尔 D.小原国芳 E.裴斯塔洛齐
12、课堂管理既不要太放也不能太紧,这符合课堂管理的()原则 A:尊重学生 B:民主性 C:适度性 D:主体性
13、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__。A.热爱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开拓创新
14、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A:讨论法 B:谈话法 C:讲授法 D:练习法
15、()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A:蒙台梭利 B:皮亚杰
C:裴斯泰洛齐 D:福禄贝尔
16、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教学时间的安排要体现__的原则。A.以社会实践为主 B.以课外活动为主 C.以上课为主
D.以家庭教育为主 17、2012年单项选择:“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反映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品德评价法 D:情感陶冶法
18、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E.个别差异性
19、国家为保证学生受教育权而做的努力是__。A.为所有学生提供正常的教育机会 B.关注贫困生,设立帮困基金 C.关注残疾生,设立特殊教育机构 D.实施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制度 E.限制体罚学生
20、海市蜃楼是光的一种()现象。A:反射 B:散射 C:折射 D:衍射
21、下列关于我国近代前期科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 A:洋务运动引进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海国图志》中有关西方近代科技的介绍
C: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全线通车
D:李善兰和徐寿合作试制出我国第一艘木质蒸汽轮船。标志着我国近代造船业迈出了第一步
22、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__。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布鲁纳
23、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A:0~3岁 B:O~6岁 C:O~12岁 D:0~18岁
24、下面观点属于皮亚杰的是()
A: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四个方面 B: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成熟与学习,成熟是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C:认知发展可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成运算四个阶段 D: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
25、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A:先进的教学观念
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D: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2.教育概述知识结构图 篇二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教师知识研究成为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知识研究主要有两种视角, 一是“自外而内”的 (outside-in) 视角:教师需要什么知识、应当为教师提供什么知识;二是“自内而外”的 (inside-out) 视角:教师实际拥有和使用什么知识。前一种视角的理论预设是:知识是由专家学者提供和传授的, 教师是知识的接收者和消费者, 教师知识被视为客观的、可直接传递的和普遍适用的。而后一种视角则超越了客观主义的认识论, 强调知识的主观性、建构性和实践性 (刘学惠, 2005) 。
二、教师知识结构研究概述
Schon (1983) 深刻批判轻视实践知识的传统技术理性, 认为从业者在专业实践中并不主要依靠外来理论知识, 而是靠实践者自己建构的“行动中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从这种实践取向的建构主义视角出发, 研究者提出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概念, 它来自实践并直接用于实践, 是一种个人化的、与特定情境相联系的、非命题形式的知识。
Shulman (1986) 提出包括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等的教师知识分类模式。尽管该模式倾向于强调具普遍性的理论知识, 但其中的学科教学知识, 即以学习者易于理解的方式所表述的学科知识, 实际上是一种实践性知识, 与理论知识共同构成教师的知识基础。研究者借鉴这一模式, 提出外语教师的知识结构模型。如Richards (1998) 提出的ESL教师知识模式涵盖以下六个维度:教学理论、教学技能、交际能力、学科知识、教学推理和环境知识。
Freeman (1996) 鲜明地强调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针对传统权力关系下教师声音被沉默、实践知识被忽略的状况, 他指出, 语言教师熟悉课堂故事但难有机会讲述, 而讲故事的常是那些课堂教学的局外人, 他们往往遗漏最重要的故事, 因为他们不熟悉课堂。Tsui (2003) 重建了教师知识的概念框架, 提出教师知识是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相整合的、嵌于情境中的、寓于隐喻/意象/信念之中的、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知识。吴宗杰 (2005) 采取社会批判和批判话语分析的视角、使用叙事研究的方法, 指出教学知识不是教师大脑的拥有物, 而是沉淀在教师群体活动中的话语意识, 是现象学意义上的理解。
三、对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启示
教师知识结构研究对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有很多有益启示。吴一安等 (2007)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外语教师知识”的概念包含两个重要维度:一是外语学科教学知识, 即外语学科知识和外语教学知识的融通, 特点是其非客观性, 它折射出教学观和学科教学能力;二是解放性知识, 其特点是精神的, 涉及教师的观念、态度、自省和发展意识、德行、境界、追求等, 是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 改变外语学科知识的呈现方式
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片面强调外语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以为它们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外语教学能力, 外语教师只要掌握了这些知识也就学会了如何教学, 因此主要采取灌输方式来呈现这些学科知识。基础理论知识的作用固然不可忽视, 但传统的知识呈现方式必须有所改变。Johnson (1996) 区分了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及其各自在教师教学中的作用, 提出要摒弃传统的灌输方式, 而以能令教师产生个人实践意义的方式呈现理论。Ellis (1997) 也指出, 语言教师教育中的SLA课程应选择对教学实践有直接意义的内容, 并以通达易懂的话语讲授。
(二) 强调外语教学实践知识的建构
外语教学实践知识是嵌于情境中的、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知识, 是现象学意义上的理解, 这类情境性、建构性知识对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Freeman和Johnson (1998) 指出, 语言教师教育课程应减少语言学和语言教学基础知识的比重, 突出教师学习的相关知识和教学环境知识, 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否认传统意义上的理论, 用实践知识取而代之, 而是希望采取一种更宽广、更贴近实践的认识论视角, 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价值都得到认可”。
(三) 促进外语教师解放性知识的形成
解放性知识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根本动力, 外语教师教育的实践只有尊重这样的认识, 才能抓住促进教师发展的根本导向。外语教师是富有生命活力的“人”, 他们本能地追求自主, 本能地具有责任意识, 本能地追求美好甚至完美, 本能地追求自我的解放。这种解放性知识的形成不是教育的结果, 而要靠教师在自己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养成。促进解放性知识的养成是外语教师教育的根本任务, 其关键在于改善教师发展环境、拓展教师发展空间、探索教师发展机制。
摘要: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教师知识结构研究的成果表明, 外语教师教育应改变外语学科知识的呈现方式, 强调外语教学实践知识的建构, 促进外语教师解放性知识的形成。
关键词:教师知识结构,外语学科教学知识,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
参考文献
[1]Shulman, L.Those who understand: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86, 15, (2) :4-14.
[2]刘学惠.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 (3) .
3.教育概述知识结构图 篇三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园英语教师;知识结构
幼儿园英语教学师资培养过程中涉及的知识是多层面的,具体而言,未来的幼儿园英语教师所应该具备的知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①语言学知识②语言教学法知识③英语语言国家文化知识④语言习得理论⑤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知识等方面的知识。
一、语言学知识、语言教学法知识与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知识
语言学知识是指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所需具备的英语语言方面的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对于学前幼儿,因为他们自身的语言和认知系统的不成熟,不能直接、讲述这些知识,那么如何将这些知识设计教学活动中,使幼儿在活动和游戏中获得,并运用这些知识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语言教学法知识除了要深人了解各种教学法,认识他们的异同点,更为主要的是懂得、并且做到根据教学内容、幼儿特点、幼儿发展水平,选择最为适合的、或者采取最优化的教学方法组合,达到教学目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一种表征。那么在语言教学中一定会涉及文化的内容。教师应该有意识将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知识渗人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幼儿在学习和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时,也能领略其他国家文化的内涵。这样做,有益于培养幼儿对异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有益于培养幼儿对自身文化的解读和欣赏。
二、语言习得理论
二语习得是指,在自然或有指导的情况下,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学习掌握母语以外语言的过程,是在对母语和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及其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语言习得理论中有很多方面能够给外语学习以启示和借鉴,例如语言环境、模仿、重复、参与、输入和输出等。
1.语言环境创设
诸多国内外研究都提出并验证了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幼儿园英语教师需要懂得如何创建丰富、自由和宽松的环境以促进幼儿的英语学习。环境有硬环境和软环境之分,首先探讨硬环境的创设:(1)在教室里和走廊间以词汇、短语和文字布置各种墙饰、标语等;(2)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计算机技术,改善课堂内的语言环境;(3)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例如图画书、音视频播放器等,使幼儿在有限的英语学习外部环境中最大限度地接触语言的各种鲜活的要素;(4)对有条件的幼儿园,邀请外国友人、学者走进课堂。
其次,软环境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隐性的过程,和硬环境一起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教师应该做到:(1)营造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幼儿在环境中模仿语言,在有意义的重复练习中积累和内化语言;(2)在学习过程,对幼儿的反应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可以使幼儿感知标准的语言输入;(3)即便语言表述中有不准确的地方,仍积极鼓励幼儿使用/输出语言;(4)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和课堂常规;(5)与幼儿共同建立一套课堂管理规范,例如用不同音乐旋律代表不同的指导语,集合、解散等;教师和幼儿都努力做到用英语交流,前提条件是在幼儿有了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之后。
2.过程参与
根据语言习得原理,语言学习过程是学习者积极参与的心理过程,是学习者对所获得的语言输入进行存储、整理和加工,并加以运用的过程。如果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中心、强调对语言规则的反复操练,将不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教师应该注意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时,采取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
3.语言输入
二语习得理论中的输入假设认为,学习者是通过对语言输入的理解而逐步习得第二语言的,其必备条件是“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另外,学习者通过理解略高于现有水平的语言结构而实现语言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提供可理解的输入:(1)通过肢体语言、全身反应法(TPR)、直观教具来帮助理解,达到沟通的目的;(2)在幼儿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引出并构建新的主题和学习内容;(3)通过教授同义词和反义词扩展幼儿的词汇量;(4)通过不断的理解验证评估幼儿的理解程度、语言发展水平;(5)将复杂的、多容量的信息拆分为有机的组成部分;(6)教学内容要适当高于幼儿现有语言水平,也就是说,教学内容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以避免幼儿失去兴趣,产生倦怠情绪。(7)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和调整教学内容和材料、教学方式及进度。
4.语言输出
二语习得理论中的输出假设认为,仅靠语言输入还不足以使二语学习者获得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性,成功的二语学习者必须接触大量的语言输入与产出。这就要求教师在幼儿的语言积累到一定水平的时候,要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机会运用语言,例如让幼儿就某个话题自由发挥,或者将教学内容和幼儿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三、心理学、教育学知识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双语教育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促进渠道之一。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显示双语学习者属于发散思维,在思考时显得更为开放、自由,而且创造性更强。语言的教学方式要符合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规律,不应该完全依靠死記硬背。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听觉通路是早期语言学习的主要通路,视听多通路会更有利于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因此,幼儿英语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更多的听觉和视觉刺激,以促进儿童建立良好的语感和语境系统,轻松、快乐地学习语言。
【参考文献】
[1]邢公碗.《语言学概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
[2]余珍有.《幼儿园双语教育的实践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0,(4).
4.教育概述知识结构图 篇四
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创造性思维大体都经历四个阶段,其中()也被称为灵感期。A:准备期 B:酝酿期 C:验证期 D:豁朗期
2、下列教师在师生沟通中的体态语不恰当的是()A:保持善意的目光接触 B:不时点头 C:时有微笑
D:手指指指戳戳
3、”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__发散思维。A.用途扩散 B.结构扩散 C.方法扩散 D.形态扩散
4、确定教育目的必须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____ A:人才培养的, 规格
B: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C:人的精神因素 D:阶级意志
5、评价主体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设备在自然或人为创设的条件下考察评价教学活动的方法是。A:测验法 B:观察法 C:谈话法
D:档案袋评价法
6、标志着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转变的是。A:文化 B:教育 C:学校 D:知识
E:重视个别差异
7、实施义务教育需要一系列的办学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A:办学经费和设备 B:办学经费和师资 C:基础设施和师资 D:经费和设施
8、下列哪一种说法是不准确的__ A.1~3岁期间,儿童的生理需要仍占主要地位 B.幼儿期是需要发展的活跃时期
C.从5岁开始,儿童的社会性需要迅速发展
D.1~3岁,是儿童兴趣广泛发展并逐渐稳定的阶段
9、属于独立自主性教育中动作方面的基本内容。____ A:学习“安静” B:学习剪指甲 C:学习穿衣服 D:学习浇花
10、对被评价对象作出鉴定,区分等级,了解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这属于 A.诊断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11、根据实施评价的时机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准备性评价、__和总结性评价。
A.相对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12、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缺点或价值作出判断,称为____ A:测量 B:评价 C:测验 D:考试
13、提出“自然后果的方法”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福禄贝尔
14、在游戏的条件下,幼儿注意的稳定时间比一般条件下()A:短得多 B:差不多 C:长得多
D:视情况而定
15、有文学才能的人具有敏锐而又深刻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等;而具有音乐才能的人,则是具有敏锐的音乐感觉能力、较强的记忆能力等,能力的这种差异是属于__。A.能力的类型差异 B.能力的质的差异 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D.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16、提出“范例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A:根舍因 B:布鲁纳 C:巴班斯基 D:赞科夫
17、学校的中心工作是。A: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B:教学工作 C:校外活动
D:教师的培养工作
18、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柏拉图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布鲁纳
19、”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什么特点提出来的__。
A.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20、根据课程的任务分类,可以把课程分为__ A.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B.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 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D.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
21、流体智力是__。
A.对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的度量 B.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 C.用于处理熟悉的问题
D.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 E.20岁左右达到顶峰
22、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 A.观察 B.测验 C.访谈 D.实验
23、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A:教育的社会属性 B:教育的本质属性 C:教育的阶级属性 D:教育的政治属性
24、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25、教学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优良道德品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教学始终具有____ A:思想性 B:活动性 C:教育性 D:渗透性
26、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任务包括()A: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C:指导学生校外、课外生活和活动 D: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 E:协调各任课老师的工作
27、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____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体育活动 D:社会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举一反三属于__。A.纵向迁移 B.顺向迁移 C.逆向迁移 D.特殊迁移
2、从19世纪初叶起,英、法、瑞士等国家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工厂法规,其中重要的条款几乎都涉及童工问题,这个阶段的教育立法属于__ A.零星立法阶段
B.专门对普及义务教育进行立法阶段 C.广泛进行教育立法的阶段 D.教育的综合法治阶段
3、组织策略可利用的图形有__。A.系统结构图 B.流程图
C.模式或模型图 D.网络关系图 E.双向图
4、人格的本质特征有__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E.功能性
5、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A:工作关系 B:人际关系 C:组织关系 D:心理关系 E:非正式关系
6、能够在限定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观念,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 A:灵活性 B:独创性 C:发散性 D:流畅性
7、”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体现的是教学原则。A: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B:理论联系实际 C:启发性 D:量力性
8、教师职业道德在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和主干地位。A:重要 B:首要 C:核心 D:主导
9、我国最古老的文字是。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钟鼎文
10、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强化法”属于__。A.行为改变法 B.认知改变法 C.精神分析法 D.运动改变法
11、正确的健康概念应指__。A.没有疾病 B.身体壮实
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 D.心理素质高
12、幼儿园建筑设计原则有安全原则、()原则、经济原则、卫生原则、美观原则、舒适原则。A:开放 B:适应需要 C:参与 D:活动
13、根据我国心理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少年期所对应的年龄阶段是____ A:1~3岁 B:0~1岁
C:
6、7岁~11、12岁 D:
11、12岁一l4、15岁 E:
14、15岁~25岁
14、创造性思维表现为思维的__。A.独创性 B.发散性 C.灵活性 D.突发性 E.活跃性
15、教师了解学生最简单最常用的班级管理办法是()。A.观察法
B.书面材料分析法 C.谈话法 D.调查法
16、学生在学习一套体操时,当他们动作的各个成分趋于分化、精确,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时,他们进入的阶段是__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17、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其审题的方法会影响到化学、物理等学习的审题态度和方法,这种学习的迁移叫做____ A:具体迁移 B:顺应迁移 C:一般迁移 D:重组迁移
18、是18世纪中叶在西欧形成的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迁移理论。A:相同要素说 B:形式训练说 C:概括说
D:奥苏伯尔认知说 E:类化说
19、下列有关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学习难度大,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果好②学习难度大,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效果好③学习任务容易,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果好④学习任务容易,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效果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初中学生的年龄在12—15岁之间,处于少年期,是个体生理发展的第()个高峰期。A:一 B:二 C:三 D:四
2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表于。A:1985年 B:1993年 C:1998年 D:1999年
22、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对课程进行分类,可分为__。A.研究型课程 B.知识性课程 C.技能性课程 D.基础型课程 E.拓展型课程
23、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____时期。A:经济发展水平B:政治制度 C:文化 D:科技
24、心理断乳期是指____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25、我国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现场教学 D:启发式教学
26、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任务包括()A: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C:指导学生校外、课外生活和活动 D: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 E:协调各任课老师的工作
5.教育概述知识结构图 篇五
设计概述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社会主义价值观分为两类,一是____,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社会主义荣辱观 B: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 C: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 D:社会主义道德观
2、未成年人享有____,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____ A:炒房者将大量资金投入楼市 B:国家对楼价的调控手段不足
C:消费者对房子的购买热情没有减退 D:楼市成交量的增长会带动楼价的上涨
3、以书面形式提出问题,由评价对象作答而获取资料进行评价的方法属于。A:观察法 B:问卷法 C:访谈法 D:测验法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每个领域进行阐述时,“指导要点”说明了()和该领域教育教学的特点。A:该领域的价值取向 B:教师该做什么、怎么做
C:该领域应当注意的普遍性的问题 D:该领域教和学的特点
5、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__。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6、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还不成熟。A:感知能力 B:注意能力 C:记忆能力 D:思维能力 E:重视个别差异
7、归因理论告诉我们,如果把学习成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努力、运气等),则会对以后学习产生的影响。A:很大 B:较大 C:一般 D:不大
8、”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__ 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B.知行统一的原则
C.尊重、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9、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其核心为。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需要
E:重视个别差异
10、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是____ A:教学目标 B:教学结果 C:教学测量 D:教学评论
11、允许成绩优秀的学生跳级,体现了____原则。A:启发性 B:直观性 C:因材施教 D:巩固性
12、在观察精确性上有明显提高的阶段是小学__。A.二年级 B.三年级 C.四年级 D.五年级
13、Being alone in outer space can be frightening.That is one reason why astronauts on solo(单独的)space flights were given plenty of work to keep them 1 .They were also in constant communication with people on the earth.2,being with people from whom you cannot get away might be even harder than being alone.This is what happens on long submarine(潜水艇)voyages.It will also happen on 3 space flights in the future.Will there be special problems of adjustment under such conditions? A:Scientists have studied the reactions of men to one another during long submarine voyages.They have found that the longer the voyage lasts,the more serious the problem of 4 is.When men are 5 together for a long period,they begin to feel uneasy.Everyone has little habits of speaking and behaving that are ordinarily acceptable.In the limited space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however,these little habits may become very 6 .
B:Apparently,although no one wants to be 7 all the time,everyone needs some degree of privacy.When people are enclosed together,they are in what is called a stress situation.That means that they are under an unusual amount of 8 or stress. C:People who are well adjusted are able to 9 stress situations better than others.That is one reason why so much care is taken in 10 our astronauts.These men undergo a long period of testing and training.One of the things tested is their behavior under stress.()1. D:tired E:asleep
14、幼儿爱听表扬,不爱听批评,所以幼儿德育要坚持。A:负面教育的原则 B:全面教育的原则 C:侧面教育的原则 D:正面教育的原则
1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__。A.桑代克 B.贾德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
16、”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所反映的是()A.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B.教育影响一致性原则 C.正面教育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7、骨折处理的现场急救原则是防止伤肢再活动,这种处理叫。A:热敷 B:冷敷 C:止血 D:固定
18、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久,影响范围最大的教育是()A:学校教育 B:社区教育 C:家庭教育 D:社会教育
19、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A.分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复式教学
20、个性倾向性的基础是()A:信念 B:需要 C:兴趣
D:内部动机
21、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的职业。A:自然化 B:现实化 C:社会化 D:自由化
22、杨柳被教室窗外的小鸟所吸引,不能专心听讲,这属于。A:注意分配 B:注意广度 C:注意分散 D:注意转移
23、布鲁姆提出的学习理论是__ A.掌握学习B.认知学习C.情感学习D.行为学习
24、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__。A.科学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核心课程
25、个体的胚胎发育要经历胚种阶段、____和胎儿阶段。A:外胚阶段 B:内胚阶段 C:中胚阶段 D:胚胎阶段
26、我国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A:孟子 B:孔子 C:许慎 D:朱熹 E:董仲舒
2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__文化。A.精神或观念 B.物质环境 C.建筑与设计 D.自然生态
28、下列关于Word文档打印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 A:每次打印操作必须打印整个文档内容
B:对于一个多页文档.每次打印操作只能按页码起码序进行 C:打印操作只能打印文档内容.不能打印文档属性信息 D:打印操作的最小单位是页.不是段落
29、关于小学儿童注意品质,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____ A:学习层次 B:学习结果 C:学习目标 D:学习方式
二、多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按照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的观点,学生将“猫”、“狗”、“鼠”等概括为“动物”的学习属于。A:信号学习B:言语联结学习C:辨别学习D:概念学习
2、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__。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3、健身教练建议小李每天增加进餐次数而不增加所摄入的食物总量,那么她的体重就会有显著下降,然而。小李增加日进餐次数却并没有减少每餐摄入的食物量。由此可以推断。A:小李的体重会下降 B:小李的体重会维持不变 C:小李的体重会上升
D:无法判断小李体重变化的趋势
4、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A.班级授课制 B.分层教学 C.小班教学
D.小组合作学习
5、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被称作。A:练习法 B:谈话法 C:演示法
D:课堂讨论法
6、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教学法”是以__ A.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 B.认知心理学为基础 C.发展心理学为基础 D.无意识心理学为基础
7、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到哪些客观条件?__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 C.制定者的哲学观念、理想人格 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8、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9、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里强调的是()A:环境的作用 B:教育的作用 C:遗传的作用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10、”没有英雄的时代也很难造就一代英雄”是强调____ A:教师的权威 B:榜样的作用 C:领导的权威 D:社会的作用
11、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为标志。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康德的《论教育》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12、心理自我调控方式包括()A:专一型 B:等级秩序型 C:多头并进型 D:随意无拘型
13、__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A.凯洛夫的《教育学》 B.柏拉图的《理想国》 C.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14、教学反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表现在()A:激励作用 B:调控作用 C:媒介作用 D:预测作用
15、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占有中心地位,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的是__。A.交流 B.沟通 C.激励 D.控制
16、心理学是研究人的__的科学。A.心理活动的规律
B.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C.生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 D.行为活动的规律
17、我国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高原是指____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8、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A:线性关系 B:倒U型关系 C:正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19、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__有极大的关系。A.设计 B.安排 C.认识 D.设想 20、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____原则。____” A:活动性 B:综合性
C:发展适宜性 D:独立自主性
21、我国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是()A:商务印书馆编的《教育学》 B:凯洛夫的《教育学》 C: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D:钱亦石的《现代教育原理》
22、人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称之为__ A.心智技能 B.演讲技能 C.驾驶技能 D.操作技能
23、某公司财务部共有包括主任在内的8名职员。有关这8名职员,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1)有人是上海人;(2)有人不是上海人;(3)主任不是上海人。以下哪项为真____ A:8名职员都是上海人 B:8名职员都不是上海人 C:只有一个是上海人
D:无法确定该部上海人的人数
24、____________特征的人竞争意识强,工作努力奋斗,争强好胜,时间紧迫感强,成天忙忙碌碌。__ A.B型性格 B.C型性格 C.D型性格 D.A型性格
25、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指出:“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於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从德育方法来讲,这里强调的是一种。A:说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榜样示范 D:实际锻炼
26、我国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A:孟子 B:孔子 C:许慎 D:朱熹 E:董仲舒
2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__文化。A.精神或观念 B.物质环境 C.建筑与设计 D.自然生态
28、下列关于Word文档打印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 A:每次打印操作必须打印整个文档内容
B:对于一个多页文档.每次打印操作只能按页码起码序进行 C:打印操作只能打印文档内容.不能打印文档属性信息 D:打印操作的最小单位是页.不是段落
6.教育概述知识结构图 篇六
计概述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__ A.榜样 B.强化
C.父母的惩罚 D.挫折
2、应当成为学校美育的核心内容。A:艺术美育 B:自然美育 C:社会美育 D:教育美育 E:重视个别差异
3、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的基本上是()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结构课程 D:核心课程
4、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最能为幼儿提供交谈机会的组织形式是__。A.小组活动 B.班集体活动 C.全园活动 D.个别活动
5、在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6、学生从各种解题方法中筛选出一种最佳解法,从而得出结论,这是一种。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创造性思维
7、PC机的串行通信接口(COM1、COM2)采用异步通信方式。异步通信的一帧信息中不会包括的是__。A.起始位 B.数据位
C.奇偶校验位 D.CRC校验位
8、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世纪末的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是。A:新课标改革 B:素质教育运动 C:教育改革的实践 D:教育的国际化走势 E:重视个别差异
9、创造性思维是。A:突然出现的思维
B: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种思维的综合 C:标新立异的思维,无须相关知识的积累 D:用固定模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10、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__。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1、完形—顿悟说属于()A.认知学习理论 B.联结学习理论
C.联结—认知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2、教学实践中的“双基”是指__。A.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B.基本技能和基本技巧 C.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
13、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是____ A:评估性会谈 B:观察法 C:自述法 D:心理测验
14、教师被人们誉为“灵魂的工程师”,这说明教师扮演了()的角色。A:“家长代理人” B:“知识传授者” C:“学生楷模” D:“心理调节者”
15、美国心理学家帕奇的研究发现,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是()。A.相互影响
B.自我意识影响学习成绩 C.学习成绩影响自我意识 D.互不影响
16、幼儿园课程以____为基础,让幼儿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A:教师讲授 B:幼儿自学 C:幼儿的间接经验 D:幼儿的直接经验
17、闭卷考试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18、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__。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的出现
19、”化民成俗,其必有学”出自()A:《学记》 B:《管子》 C:《论语》 D:《道德经》
20、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 B.卢梭 C.夸美纽斯 D.诺笃尔普
21、消除自卑感常用的方法包括__。A.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认知 B.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 C.消除非理性观念
D.用激将法刺激学生,让他们通过逆反心理产生正面的动力 E.帮助学生不时有成功的体验
22、一般说来,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不包括____ A:朋友角色 B:示范者角色 C:研究者角色 D:服务者角色
23、教学技能发展的最高形态是()A:教学技巧 B:教学技艺 C:教学艺术 D:教学自动化
2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学校教育 D:个体因素
25、在PowerPoint2003中,设置幻灯片背景,可以使用。A:“编辑”菜单 B:“插入”菜单 C:“格式”菜单 D:“幻灯片放映”菜单
26、难以充分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教学制 C.分组教学制 D.能力分组制
二、多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在某次学术会议上,有人发现:凡是认识李博士的人,张教授都认识;只要是有些人不认识的人,赵研究员全都认识:新参加会议的研究生小王不认识与会的任何人。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A:张教授与赵研究员相互认识
B:张教授认识赵研究员,但赵研究员不认识张教授 C:张教授与赵研究员相互不认识
D:张教授不认识赵研究员,但赵研究员认识张教授
2、一个良好班级的形成应具备的因素有()A:选拔、培养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 B:对全班同学提出班级建设目标 C:制定班规并认真贯彻执行 D: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3、学校教育产生于()A:原始社会末期 B:封建社会初期 C:奴隶社会末期 D:奴隶社会初期
4、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反映的心理现象是__。A.感觉 B.知觉 C.注意 D.思维 E.意识
5、学习过程中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A: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B:记忆术 C:做笔记 D:提问
E:生成性学习
6、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A:斯巴达 B:埃及 C:古希腊 D:雅典 E:中国
7、课堂观察法中目视法可以分为()A:扫视法 B:巡视法 C:注视法 D:凝视法
8、儿童在熟悉了“白菜”、“豆角”和“黄瓜”这类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属于()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组合学习
D:派生类属学习
9、儿童厌食的起因往往不是因为某一身体部位出现病变.而是因为情绪压抑或紧张等心理原因.这表明。A:身体发展决定心理发展 B:心理发展影响身体发育 C:身体发育影响心理发展 D:心理发展决定身体发育
10、教师的注意力特征主要表现在__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稳定性
11、如果说《女神》的主导风格是暴躁凌厉,那么,其中真正具有代表性作品就应该是()之类的作品。A:《天狗》 B:《凤凰涅槃》 C:《晨安》 D:《地球,我的母亲》
12、幼儿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幼儿注意的___________较差。__ A.稳定性 B.广度 C.分配能力 D.范围
13、下面选项中属于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里的动作技能目标的是____ A:分析 B:综合 C:知觉
D:形成价值观念
14、小学生认知技能获得的主要方式是()A:发现学习
B:在尝试解决问题中学习C:从范例中学习D:没有正确答案
15、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包括__。A.具体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 D.数运算阶段 E.形式运算阶段
16、奥苏伯尔认为学习动机可以分为__。A.远景性动机 B.近景性动机 C.认知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E.附属内驱力
17、皮亚杰认为,适应包括两种作用和过程。A:同化 B:顺应 C:程序 D:理解 E:应用
18、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提及的人群属于非正式组织的是。A:老王过生日.邀请了十多位同事在自己家中聚会 B:小刘下班后和本单位的几名年轻人一起踢足球
C:小张是校学生会文艺部部长.经他介绍,几名同学参加了文艺演出 D:几位退休职工自发成立老人曲艺社.利用周末时间在社区演出
19、”白板说”;“龙生龙,凤生凤”;“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认识分别体现了儿童发展观中的__ A.环境决定论,遗传决定论,辐合论 B.环境决定论,辐合论,教育决定论 C.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教育决定论 D.环境决定论,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
20、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而编写《教育学》的是教育家。A:夸美纽斯 B:杜威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1、在人的要素中,是幼儿园中对幼儿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A:幼儿教师 B:保育员 C:同龄伙伴 D:家长
22、凯洛夫以传授系统书本知识为主要任务,将课划分为两大类别__ A.单一课和综合课 B.理科和文科
C.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D.传统课和现代课
23、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立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属于。A:平行管理 B:常规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2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教学方法 B:教师 C:学生
D:学习过程
25、多项选择题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实现。A:提高人的修养 B:促进社会变革
C:可以促进劳动力的再生产
D:可以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 E:可以延续文化的发展
7.建筑结构强震观测系统概述 篇七
我国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3.10.1条明确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8度,9度时,高度分别超过160 m,120 m,80 m的高层建筑,应设置建筑结构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建筑设计应留有观测仪器和线路的位置。”
1 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构成
在对建筑结构进行强震动观测时,一般需要在建筑结构的特征部位以及相邻的自由地表处布设若干测点。若观测系统采用整装(或成套)的3通道强震仪,这样既不经济,也不便于管理。从系统建设经费及其维护管理的角度来看,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最适宜采用以微机为基础的多通道地震观测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以微机为基础的多通道地震观测系统得到了迅速发展。这种地震观测系统硬件设备采用微机,配以高速、高精度的模数转换板和力平衡式加速度计,数据采集和系统控制通过软件来实现,系统管理及后续数据处理灵活多样,时间服务采用GPS授时,系统可进行连续监测,实时显示波形,并可以通过市政电话线实现远程通讯。目前投放市场的这种系统通道数通常为16道、32道、64道或128道。这种多通道强震动观测系统成本低、功能强,特别适用于建筑结构的地震反应观测,其基本设备配置包括:多道数据采集器、加速度计、GPS系统、UPS、稳压器和标定信号源、屏蔽电缆、程控电话、防雷装置、数据存储与处理设备、通信与数据处理软件等。
2 测点布置原则
为了经济、合理地设计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在考虑系统的测点布设时,需根据建筑物特点确定,将测点尽量安设在既能够反映出建筑结构主体结构的振动,又能灵敏地反映在建筑结构振动特征的位置上。同时,为了解建筑物的整体反应特性,在建筑物的底层、顶层和若干中间层以及建筑物附近自由场地均需布设测点。为此,在进行房屋建筑地震反应观测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结构振型及耦连振动的影响。
如果将建筑结构近似地简化为一线性力学模型,则结构系统的动力特性可用四个主要参数来确定,即振型、振型质量、自振频率和振型阻尼。尽管这四个参数对于房屋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反应均有着显著影响,但由于结构振型直接关系着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特征,因此在选择合理的测点位置时,应该首先考虑振型的影响,将测点布设在对应各振型中都有较大幅值的部位,尽量避免将测点布设在振型节点处。一般情况下,振型阶数越高,所需测点的数量也就越多。例如,为了测定结构的第一振型,至少需两个测点,分别布设在房屋建筑物的底层和最高层;为了测定第二振型,则沿建筑物的高度至少布设三个测点,分别布置在建筑物的底层、顶层以及第二振型较大幅值所在位置;以此类推可知,至少需要四个测点才能了解第三振型的特征。
对于对称结构形式的建筑物,一般认为在地震作用下的侧向水平运动可以分离成三个独立的运动,即沿两个主轴方向的侧向水平运动和扭转运动。然而,实际振动测试结果表明,多数情形下侧向水平运动与扭转运动是耦连在一起的,很难分离出来。对于不对称的结构来说,耦连振动现象更显著。因此,在进行房屋建筑地震反应观测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结构耦连振动效应,否则,就不能反应建筑物的完整振动特性。为了获取房屋建筑物的扭转振动反应数据,以进行侧向水平运动与扭转运动分离分析,应在建筑物的较高楼层上布设两个以上的对称水平测点。
此外,还应在建筑物附近的自由场地上布设一测点,为进行房屋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记录分析提供输入地震动。为了使这一测点得到的地震动能真正地代表输入到结构上的自由场地震动,要求这个测点离结构不能太远,最好不要超过1/2~1/3的地震波长。但为了防止土—结构相互作用对这一测点地震动的影响,这一测点又不能太靠近房屋建筑物,通常应距离结构至少相当于结构物高度的1.5倍~2倍处为宜。
3 结语
地震工程的研究和实践已经获得了许多有关房屋建筑破坏机理和抗震构造措施的经验知识,建立了一些抗震设计方法。但是,尚有若干问题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同时,鉴于建筑物的社会功能和价值的提高,其抗震安全性评价和损伤检测(健康诊断)也需要依据地震反应的实测数据。因此,在建筑物上布设地震反应观测系统,有助于了解建筑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反应特征,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震时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周雍年,周正华.数字时代的强震动观测[A].新世纪地震工程与防震减灾[C].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683-690.
[2]谢礼立,于双久.强震观测与分析原理[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2:149-164.
[3]周正华,李铁.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19(4):868-872.
[4]Lee,W.H.K.Realtime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IASPEI Software Library,Volume 1(2nd edition),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I Cerrito,CA,(285 pp.and 3diskettes),2002:755-758.
8.教育概述知识结构图 篇八
【关键词】学科教学知识 PCK 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229-02
1.PCK的提出
1986,针对美国许多州的师资检证过程中往往仅分学科知识(SMK)与教学知识(PK)两部分考虑,Shulman指出没有人问过学科知识是怎样从教师知识转化为教学内容的,并把各种只研究普遍教学法而不结合具体学科内容的范式称为“缺失的范式”。Shulman指出“学科教学知识”是学科教师与学科专家、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根本区别之所在。他强调成功的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掌握学科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娴熟的、能够根据学生需要将学科理论知识加工、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学科教学知识(PCK)。
Shulman是第一个提出学科教学知识这一概念的人,但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的划分最早可以回溯到杜威。杜威指出一个科学家的学科知识不同于教师对同一学科的理解,教师必须学会将学科内容“心理学化”,并决定该以哪种媒介给与学生恰当的指导。
2.國外研究成果
尽管shulman所提出的PCK的概念不是革命性的,但是它对教师知识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之后出现了大量以这一概念为基础的研究,促进了美国乃至全世界教师教育课程中学科课程与教育课程的融合。根据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目前有关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大致有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向。
第一种集中于对PCK的概化和发展研究,主要讨论了:①PCK的概念、特征、结构、PCK组成成分及其与PCK的关系;②PCK发展及其方法、途径、来源、影响因素等[1][2]。对以上两类问题的研究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对PCK的评估与测量,实际上研究者们也发展了多种不同评估PCK的方法和技术。
对于PCK的概念研究有两种方式。一是对Shulman定义的修改和补充二是通过研究PCK的知识成分,并将PCK视为这些成分的“混合物”。以上两种研究方向的共识是PCK概念的核心是学科知识的转化与表征,这一过程被不同的学者称为“翻译”、“转化”、“表征”、“专业化” 、“心理化”等。
PCK的发展研究,主要是探究了教师发展过程中哪些知识和经验影响了PCK的发展,例如Lortie (1975)和Grossman (1990)等。这些研究最主要的发现是:教师在小学和初中时的学生经历对他们的教学观念影响很深。
第二种,以PCK为理论依据和视角研究教师教学实践,这一方面是上面研究者着力最多、成就最大的地方。研究者们结合不同的学科研究了PCK对教师信念、课堂实践和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这些研究集中于各类学校科目:数学、科学、英语和历史。
3.国内研究成果
国内学者对PCK的概念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理解为独立的教师知识成分如学科教学知识,并与我国学科教学传统结合起来研究;二是突出从教学法上理解学科知识如教学内容知识,强调作为学科知识的一种特殊形式,翻译成教学内容知识。这与国外学者对PCK是否是一种独立知识成分的争议有关。总的说来,目前国内关于PCK的研究很少,也有两种不同研究方向。
第一种,PCK的概化与测量研究。对于PCK概念的研究在我国主要是对PCK概念的介绍与引进,尚未发现对PCK概念进行实证研究的报告,多为一些学术期刊论文。同时伴有思辨式的理论演义,是在shulman关于PCK的理论下对PCK的概念、特征、发展进行讨论。而国内对于PCK的测量研究,仅在硕博论文等PCK实证研究报告中因研究需要而涉及,除李琼笔者尚未发现有明确提出开发PCK测量工具的研究。
第二种,PCK发展的研究。国内有关PCK发展及相关问题的实证研究最多,主要以硕、博士毕业论文为主,倾向于研究教师PCK发展的方法、发展来源和个案的行动研究。这些实证研究绝大多数集中于对数学教师的研究 ,其他学科较少见(仅语文、英语、化学、物理、生物、体育、政治)且主要集中于对初高中教师的PCK研究。
参考文献:
[1]徐碧美(2003).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