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学设计(教师版)(通用10篇)
1.梅花魂教学设计(教师版) 篇一
22、《梅花魂》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结合重点词句感受梅花的品格,体会外祖父爱梅花的情感。
2、通过重点句的揣摩和有感情的朗读,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3、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课前播放梅花图片)同学们喜欢梅花吗?是呀,梅花不仅为历代的文人志士所喜爱,也被一位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老人所钟爱,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老人,一起走进——梅花魂,感受他的梅花情怀。(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一)感悟爱梅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根据导学案初学了课文,你们都找到了哪些外祖父喜爱梅花的语句,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谁先说?(交流)
生1: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从这里看出外祖父对梅花图的喜爱。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那这段话中的哪些词句让你读出了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生1:“唯独”是只有的意思,外祖父对别的东西都不重视,唯独对墨梅图很爱惜。“分外、碰不得”写出了外祖父对墨梅图的喜爱程度。
师:就像他这样抓住关键词来交流,谁接着说?
生2:“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从“顿时”感受到外祖父因为我弄脏墨梅图的生气至极,“第一次”说明妈妈以前从来没有被祖父训斥过,而这次因为我被训斥,足见外祖父对墨梅的喜爱。
师:说的有理有据,真棒。谁再来?
生3:“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轻轻、慢慢”,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及其爱护墨梅图的外祖父,生怕把墨梅图损坏了。说明外祖父对墨梅图的喜爱。
师;在同学们的交流中,一个因为我弄脏了墨梅图而生气的外祖父展现在我们面前。运用对比手法,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进行细致的描写,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感悟出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二)感悟爱国:
师: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呢?谁接着交流?
生交流,师适时课件出示: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梅花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师:谁接着来谈谈自己的理解。生:梅花跟别的花不一样,越是寒冷她开的花越漂亮,说明梅花的坚强。
师:说的真好,是呀,这就是梅花。所以,外祖父这样说(出示课件)生齐读:“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师:这是外祖父对梅花的生齐答:赞美!
师:是呀,这里连用三个最又让我们读出了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齐读句子)
师:外祖父仅仅是喜欢梅花吗?让我们继续读读这段话(出示课件)“几千年来……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外祖父还喜欢什么?
生1:外祖父还喜欢梅花的品格;
生2:喜欢像梅花一样的中国人;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句话都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那你能说说你心目中有气节的中国人吗?(交流,适时出示图片资料)
师:这些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中国人,都是外祖父心中的梅花啊。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就是梅花的秉性,就是
生齐答:梅花魂(教师指板书)
师:这梅花魂更是——民族魂(师板书)
(三)感悟思乡情。
师:拳拳赤子心,浓浓爱国情。外祖父虽然身处异国他乡,却时时热爱着祖国,思念着祖国,这份浓浓的思念一直伴随着这位年迈的海外游子。(你能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吗?
生1: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生2: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生3:……
师:让我们伴随着这深情的音乐,把老人浓浓的思乡情读出来吧。(思乡曲音乐响起)
师:每当读到(课件出示)
生齐读: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师:当外祖父因为不能回国时,(课件出示)
生齐读:外祖父竟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师:当我和妈妈将要离开时,(课件出示)
生齐读: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师:这不再是梅花,而是身在异国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岁月悠悠,思乡已经注入了游子的血液,成为海外游子共同的心声。
三、朗读诗句,结束课程。
师:这是余秋雨的一首《乡愁》,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诗句。
师:思乡,是游子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思乡的诗句,思乡的文章比比皆是,思乡的情感也情真意切。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乡 情再来读读余秋雨的这首《乡愁》。
生齐读,下课。
2.梅花魂教学设计(教师版) 篇二
一、入课读题
师:去年, 我在杭州看病一年。杭州是个好地方, 特产很多。绸缎是其中一种, 因其产在杭州, 所以也叫杭绸。杭绸有很多种颜色, 红色的叫红杭绸, 白色的就叫———
生:白杭绸。
师:这一年里, 每到节假日, 我心里就不是滋味, 就很想家。独在异乡为异客———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是的。有谁身在外地不想念自己的家乡呢?就像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中的外祖父, 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师: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梅花魂》。 (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该怎么读这三个字呢?
(生轻声齐读课题)
师:什么是“梅花魂”呢?我们来读读文章。要求:将课文读准、读通, 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教学解说:将“白杭绸”“思乡诗”“梅花魂”诸教学难点进行必要的介绍, 为课文学习做铺垫。】
二、学词说话
师:这篇课文中有12个要求会认的字, 14个要求会写的字。大家自己读一读, 再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生读)
师:我们来看这几个词, 自己先读一读。
(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好多音字、轻声字。)
玷污抹净稀罕
(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语)
朵朵冷艳缕缕幽芳风欺雪压低头折节
漂泊他乡葬身异国华侨老人眷恋祖国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第一组词。
(生读)
师:吐字清晰, 读音准确。读过课文的同学一定能用这几个词说一句话。
生1:朵朵冷艳的梅花散发着缕缕幽芳, 任凭风欺雪压也不会低头折节。
生2: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 愈是风欺雪压愈精神, 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也不肯低头折节。
师:说得真好!谁再来读读下一组词语?
(生读)
师:请一位同学也用一句话说一说。
生:一位华侨老人漂泊他乡又葬身异国, 却有着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师:这里的华侨老人指的是谁?
生 (齐) :作者的外祖父。
师:刚才出示的三个词还记得吗?那就连在一起读吧。
(生齐读)
【教学解说:本课四字词语较多, 通过词语朗读, 把学情检查、词语积累、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词语运用诸环节整合, 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一举多得。】
三、初读梳理
师:请大家读一读课文, 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指名读第1小节, 师相机指导“葬”字的书写。)
师:我们可以想一想, 外祖父葬身异国他乡, 作者心里该是什么滋味?
生:忧伤。
师:好, 你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这一小节。
(生再读)
师:读书一定要了解作者的心才会读出滋味。接着读第2小节。
(生读)
师:这一小节里有几句诗, 该怎样读?
生:读古诗时应该慢一点, 读出味道。
师:你真会读书。谁还想读一读?
(一生再读, 读“这时候, 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这句话时, 生笑着读。)
师:我看到你读到这里的时候, 是笑着读的。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呢?
生:书上是这样写的, 所以我要读出高兴的语气来。
师:你是个会读书的孩子, 有时候注意了文章中人物说话时的提示语, 就可以把人物的语言读得更有意思。
师:有一件事我有点不明白, 读古诗就读古诗吧, 为什么要哭呢?你能想到是为什么吗?
(生摇头)
师:拿起笔在这句话旁边写上“想不到”三个字。
(生批注)
(一生读第3小节)
师:读得非常连贯。但是, “是玷污得的吗?”这一句我第一次读也没读好。 (师范读) 你再来读读。
(生再读, 读得很连贯。)
师:有点感觉了。大家都来读一读。
(生齐读这一句)
师:外公那样疼爱“我”, 却因为“我”弄脏了一幅墨梅图而大发雷霆, 你们能想到吗?
生:想不到。
师:好, 又一个“想不到”, 也写在旁边。
(生批注)
师:我们接着读。下面的文章很有意思, 从第4到第11小节全是对话, 谁来和我一起读一读?
(师生分角色朗读)
师:人物对话是文章中精彩的部分, 能写好人物对话对一篇文章来说是锦上添花。但是, 要想读好可不容易, 你们同桌分角色读一读。
(同桌分角色读。师指名两生表演读。生齐读: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 “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师: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 呜呜呜”地哭了起来。同学们, 你们能想到吗?又一处“想不到”。再写上“想不到”三个字。
(生批注。一生读文章第12小节。)
师:外公把自己最珍贵的墨梅图在离别时送给了“我”, “我”想到了吗?
生:想不到。
师:好, 又一处“想不到”, 也写下来。
(生批注。师范读文章第13小节。)
师:我读得怎么样?
生:老师读得很有味道。
师:其实一开始我也读不好, 怎么办呢?我昨天读了一下午, 今天早晨起来又读, 才读成这样。你们要是多读几遍肯定比我读得好。你们再来读一读。
(生自由读余下的文章, 有些学生在临别送“我”梅花手绢处写上“想不到”。)
师:看大家读得多好, 字正腔圆、声音洪亮、正确清楚。
师:读完了课文, 我们来看一下, 到目前为止, 我们写下了几个“想不到“?
(学生梳理回答)
1.教我读古诗词落泪想不到
玷污墨梅图而发怒想不到
3.不能回国放声痛哭想不到
分别赠给我墨梅图想不到
5.临别送我梅花手绢想不到
师:是呀, 这篇文章就是按这样的顺序写下来的。
【教学解说:本环节设计是有意将了解学生读书情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梳理文章层次诸环节整合到读书检查上, 让教学更集中、更有效。】
四、书写感知
师:谁能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可以用刚才学过的词语, 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 (师出示, 生填写。)
每当我看到故乡 () 、 () 的梅花 , 就想起了 () 、 () 的外祖父。外祖父会因 () 而落泪;会因 () 而大发脾气;会因 () 而像小孩子一样痛哭。外祖父送我 () , 又送我 () , 我知道外祖父有一颗 () 的心。
(学生填完后教师课件出示)
每当我看到故乡 (朵朵冷艳) 、 (缕缕幽芳) 的梅花, 就想起了 (漂泊他乡) 、 (葬身异国) 的外祖父。外祖父会因 (教我读诗) 而落泪;会因 (弄脏墨梅图) 而大发脾气;会因 (不能回国) 而像小孩子一样痛哭。外祖父送我 (墨梅图) , 又送我 (梅花手绢) , 我知道外祖父有一颗 (眷恋祖国) 的心。
(教师相机在田字格里范写“缕”和“幽”字, 学生练写。)
师:这也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大家读一读, 记一记。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教学解说:本环节将写字教学和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相结合, 将学、练、知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第二课时
一、回顾入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梅花魂》, 这节课继续学习。 (课件出示)
每当我看到故乡 () 、 () 的梅花, 就想起了 () 、 () 的外祖父。外祖父会因 () 而落泪;会因 () 而大发脾气;会因 () 而像小孩子一样痛哭。外祖父送我 () , 又送我 () , 我知道外祖父有一颗 () 的心。
(全班齐读这段话。学生默写所填词语, 教师出示答案, 学生订正。)
【教学解说:复习导入, 检查字词和课文的感知情况, 既是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回顾, 也是本节课的教学起点。扎扎实实, 不走过场。】
二、再次梳理
师:多少年过去了, “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 就想到, 这不只是花, 也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眷恋”是怀念、留恋的意思。同学们, 课文中到处都可以看到这颗眷恋祖国的“心”。大家读一读课文, 找一找, 画一画。
(生读课文并圈画)
生: (读课文第2小节) 我从这里看出这颗眷恋祖国的心。
师:怎么看出来的?
生1:一个人不爱国就不会读唐诗宋词落泪。
生2:唐诗宋词是中国才有的东西, 其他国家没有。外祖父教“我”读中国的唐诗宋词, 说明他很爱国。
师:说得好! (板书:读诗落泪)
生3:我读到“有生以来, 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 这清白的梅花, 是玷污得的吗?’训罢, 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 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我从“慢慢抹净”体会到外祖父的爱国之心。
师:说说看。
生3:因为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师:所以外祖父爱梅花, 就是———
生:爱国。
(师板书:爱梅心切)
生4:我读到外祖父听到我们能够回国的消息时, “竟像小孩子一样, ‘呜呜呜’地哭了起来……”我感受到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
师:是的, 因不能回国,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像小孩子一样痛哭起来。 (板书:闻讯痛哭)
生5:我读到“离别的前一天早上, 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 把我叫到书房里, 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 原来是那幅墨梅……”和“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 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从这里看到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
师:是啊!外祖父送的不仅仅是梅花, 也是自己的那颗爱国之心。 (板书:送梅表心)
师:大家把这几个词写在课文中相应的位置, 如果不想用这几个词, 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教学解说:以“眷恋祖国之心”提纲挈领, 再次走进文本, 感受细节带给学生情感触动, 从而初步感受老华侨的爱国之心。本环节还有意将感知内容、概括表达、语言训练有机整合在一起, 在每一处教学节点上有效安排学习语言表达的机会。】
三、披文入情
(师课件出示)
这梅花, 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一个中国人, 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 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师:大家读一读这段话。
(生自由读文。指名读。)
师:读得不错, 铿锵有力, 落地有声。明白这段话的意思吗?你听懂他的话了吗?
生:“愈”是什么意思呀?
师:谁来告诉他?
生: (齐) “愈”是越的意思。
生:“最有灵魂”是什么意思?
师:谁来说说“灵魂”是什么意思呀?
生:魂是品格, 是精神。
生:魂是指一种气节。
师:还有不明白的吗?
生:“秉性”是什么意思?
生:“秉性”是本性的意思, 是指本来的性格。
师:那你们真的听懂了外祖父的这些话了吗?
(生无语)
师:是呀, 这段话我们读了好多遍, 还是不太明白外祖父说的是什么意思。
师:你们现在差不多10岁了吧, 那这位老人说了一段10岁孩子都听不太懂的话, 给一个5岁的孩子听, 她能听得懂吗?
生:听不懂。
师:那好, 现在你们拿起笔, 你用10岁孩子的理解, 把你读懂的写给5岁的莺儿听。注意, 要写出让5岁的莺儿能听懂的话, 写吧。
(生写后交流)
师:把你写好的读给莺儿听吧。
生1:我们要像梅花一样, 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中国人。
生2:中国人要有梅花的品质, 遇到困难也不肯低头折节。
师:好, 问题又来了。外祖父完全可以像你们那样说给外孙女听, 但是他为什么不说得简单一点, 却要这么说———
(出示:“这梅花……一个中国人, 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 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生再次齐读。)
师:请同学们看第27页的插图。面对一个5岁的孩子,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展开墨梅图, 说了这样一番10岁孩子也听不太懂的话。这是为什么呢?
生1:这个5岁的小女孩当时是听不懂, 但是, 她长大后就懂了。
生2:他也许是说给自己听的, 表达一位老人眷恋祖国的心。
师: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作者陈慧瑛。 (出示)
陈慧瑛, 女, 海外归侨, 出生于新加坡, 祖籍福建厦门。
大学毕业后, 在教育界, 她兢兢业业工作, 多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在新闻界, 她勇于开拓创新, 对业务精益求精, 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 先后被评为市、省、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 并于1985年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
她一直从事侨务工作, 真心诚意、身体力行地为社会做了大量实事、好事, 为祖国引进大量侨台捐赠, 分别用于教育、医卫、文艺等公益事业, 获得社会各界好评……
师:这个小女孩就是陈慧瑛, 她生在新加坡, 长在新中国, 她后来真的听懂了外祖父的话———
(生再读外祖父的话)
师:这个小女孩大学毕业后, 在教育界, 兢兢业业工作, 多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在新闻界, 她勇于开拓创新, 对业务精益求精, 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 先后被评为市、省、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 并于1985年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看来, 她真的听懂了外祖父的话———
(生再次齐读外祖父的话)
师:陈慧瑛一直从事侨务工作, 真心诚意、身体力行地为社会做了大量实事、好事, 为祖国引进大量侨台捐赠, 分别用于教育、医卫、文艺等公益事业, 获得社会各界好评……她果真明白了外祖父的话———
(生又一次读外祖父的话)
师:言为心声, 这就是外祖父说过的话, 这就是一个老华侨的那颗中国心哪!
(擦掉其他板书, 在“梅花魂”下面板书“中国心”。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师:今天的课就要结束了, 我希望大家记住“梅花魂”, 都有一颗中国心。下课。
3.《梅花魂》教学建议 篇三
一、提示课题,唤醒积累,初知“梅花魂”
五年级学生对梅花,无论是颜色还是形态都比较熟悉,这是引导探究梅花内涵,感受人物情感的基础。可以在板书“梅花”后引导:喜欢梅花吗?能说说为什么吗?学生一般会从梅花色彩斑斓、姿态万千、香味浓郁、性格坚强等方面叙述,这就能促使他们整体感知梅花。接着进一步引导:梅花最值得我们赞美的是什么呢?能借助具体画面说明吗?学生一般都会把目光聚焦于梅花的坚强,通过其不畏严寒、不惧霜雪的形象描述,具体感受其坚强的品格。此时板书“魂”并追问:知道什么是魂吗?“梅花魂”指的是什么?借助字典理解。唤醒学生原有的经验积累,能促进难点的突破。学生对课题有了初步理解,就为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感悟创造了条件。
二、抓住细节,阅读品味,感悟“梅花魂”
外祖父借“梅花魂”赞美了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表现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爱。其对故乡的思念,对祖国的热爱,都体现在细节描写上:三次流泪,凸现他浓浓的思乡情;两件珍品,流露他殷殷的惜梅意;一次长谈,突出他拳拳的爱国心。“思乡”、“惜梅”、“爱国”有机联系,相得益彰,集中表现了海外赤子的爱国情。为引导感悟“梅花魂”所表现的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可在引导自读,读通课文,把握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写得特别细的地方(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明白主要细节:三次流泪、两件珍品、一次长谈)。接着,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描写展开想象,仔细品味,体验表达,借助对“梅花魂”情感内涵的感悟,促进理解与表达能力的提高。
1.三次流泪——感受浓浓思乡情
课文写了外祖父的三次流泪:教读古诗的暗自落泪;提到回国时像小孩一样“呜呜呜”地哭了;上船送别时的泪眼蒙胧。场景不同,缘由各异,但情感一样,这就是对故乡、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思念。可引导学生联系情境,联想和想象,体验感受。
(1)第一次哭——在想象描述中感受。第一次是悄无声息的哭。外祖父“常常抱着我”,“一遍又一遍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那几句诗时就潸然泪下。这无声的泪水,表达了真切的情感。可让学生反复朗读,想象画面(教读古诗、潸然泪下、拍着手笑、摇头叹息),说出自己的体验感受,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明白:不厌其烦地教读古诗,为的是使“我”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借诗句表达对祖国的无限思念,表达漂泊他乡的愁绪;常常落泪,摇头叹息,表明离家之久、距家之遥、思乡之切,而又无可奈何。在此基础上,再回读诗句,理解诗意,产生共鸣,进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走进外祖父的内心世界,触摸浓浓的思乡情。最后引导学生想象,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如果你就是外祖父,读到这些诗,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看到这些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可联系前边所学课文,想象并描述家乡绿意盎然的田野、疏疏朗朗的竹林、涓涓流淌的小河、弯弯曲曲的小路……祖国浩浩荡荡的长江、奔流不息的黄河、连绵起伏的群山、无边无际的草原……)借助画面的描述和心理的外化,体会外祖父在浓浓的思乡情中表达的对祖国的眷恋。
(2)第二次哭——在角色变更中感受。当“我”要求外祖父也回祖国去时,他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了起来……可见久居海外的外祖父深深地思念祖国和故乡,不能回国是何等伤感。可这样引导: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外祖父,在外漂泊数十年,朝思暮想回故乡,如今自己的女儿、孙女就要离开自己回祖国去了,而你却因年事已高不能回国。此刻,你会想些什么呢?(恨自己,年事已高难回乡;怨山水,阻隔去路难回还;盼奇迹,生出双翅回乡去……)
(3)第三次哭——在真情对话中感受。送行时,似乎“一下子衰老了许多”的外祖父泪眼蒙胧,“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可这样引导: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外祖父,看着自己的女儿、孙女已登上即将启程的轮船,而自己就要与他们天各一方,你赶上了船,拉着自己的女儿和孙女,有什么要叮咛呢?对即将起航的轮船,有什么要叙说呢?对远方的祖国,有什么要表达呢?……引导学生移情体验真情对话,尽情表达:对女儿、孙女,表达对他们的真诚羡慕和美好祝愿;对轮船,希望它能载着自己远渡重洋,回归故里;对祖国,为自己不能回国感到无限的惆怅,请祖国相信,祖国永远神圣地留存在自己心中。
2.两件珍品——感悟殷殷惜梅意
墨梅图和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是外祖父的两件珍品。在他心中,梅花是祖国的象征,也是中国人民的象征。可引导学生抓住细节,阅读体会;凭借语言,体会情感;依托情感,品味语言。教师相机点拨,促进感悟。
一是呵护的细节。对呵护墨梅图的细节,可让学生自由朗读,想象外祖父的神态、动作;借助朗读,再现情境,表达情感;抓住“轻轻刮去”“慢慢抹净”,体会墨梅图是外祖父的心肝宝贝,外祖父要除去污迹,又唯恐擦坏了墨梅图,只好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他像呵护襁褓中的婴儿那样呵护墨梅图。可见,他对墨梅图怀有深深的怜惜之情。
二是赠送的细节。赠送的细节,可联系当时的情景思考:既然外祖父那么珍爱两件珍品,为什么要送给“我”呢?既然赠送,为何不一起送,直到我登上轮船时才送第二件珍品呢?引导交流时适当点拨,使学生明白:把两件珍品赠送给“我”,一是表达对祖国的眷恋:让挚爱之物回到祖国,了却心愿,以表达自己对祖国母亲的思念和热爱;二是表达对孙女的期望:希望孙女把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和热爱捎回祖国,希望孙女像梅花一样做人;三是反映对珍品的留恋:两件珍品,赠送却有先后,反映了外祖父复杂的情感,体现了他对珍品无比的爱惜。女儿和外孙女走了,自己就要与她们天各一方,真想留一件珍品陪伴自己,以解心头的寂寞。但想到自己已风烛残年,真担心这件珍品不能回到祖国。因此,还是忍痛割爱送给了“我”。
3.一次长谈——体会拳拳爱国心
外祖父谈梅花,点出了梅花之“魂”,这是外祖父珍爱梅花的缘由。这段话,即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需认真引导,体会句子丰富的内涵,感受外公真挚的爱国之情。
一是形象拓展。可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梅花的什么品格?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读了这段话,你眼前出现了哪些人物形象?(让学生联系古与今的爱国英雄理解,像苏武、邓世昌、江姐、刘胡兰、钱学森等)——借个体形象体会民族精神。再这样追问:2008年1月,面对罕见的雪灾;2008年5月,面对特大地震灾害,我国人民表现怎样?与梅花相似吗?——借群体形象感受民族品格。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外祖父如此珍爱梅花图和绣有血色梅花的手绢,原因在于梅花坚强不屈的品格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中国人民不畏艰难险阻的体现。
二是心理外化。为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亲近人物,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可让学生充当外祖父,接受老师或同学的采访,借助心理语言的外化,促进人物情感的外显:“为什么如此珍爱梅花图?”“既然如此珍爱,为什么又要把它连同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一道送给外孙女呢?”——通过采访,让学生知道:浓浓的梅花情,显现了外祖父殷殷故乡情,拳拳爱国心。
三、读写结合,延伸拓展,升华“梅花魂”
外祖父关于梅花的长谈和对梅花的挚爱,小时候的“我”或者浑然不知,或者感觉朦胧。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的感受越来越清晰,理解越来越深刻,这就给了学生延伸拓展的空间。在整体阅读、深入感悟后,可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延伸拓展: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我”渐渐从外祖父的两件珍品中感受到了他浓浓的思乡情结、真挚的爱国情感,以及对“我”的殷切希望。这一天,“我”又一次拿出外祖父的两件珍品,不禁浮想联翩,外祖父还在异国他乡,“我”要写一封信,表示“我”的问候,叙述“我”的感悟,表达“我”的感谢……如果你就是作者,想在信中写些什么呢?让学生以作者的口吻给外祖父写一封信。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
4.《梅花魂》名师教案(最终版) 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玷污、稀罕、骨气、欺凌、顶天立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教学重点:
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难点:
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片,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边看图片资料,边思考人们为什么称梅花为君子,人们为什么深深地喜爱这种花。
2、大家来谈一谈对梅花的了解。
3、“梅花香自苦寒来。”她是万花中最有骨气、最有品格、最高贵的花,因此与兰花、竹子、菊花并称花中“四君子”。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生字要多读两遍。
/ 5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2、学生进行自学。
3、交流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出示)(2)认清字形。(3)理解词语。
(4)组词练习,积累词语。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思考: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
2、出示判断:
(1)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四件事。(×)(2)课文围绕梅花写了五件事。(√)
3、小组讨论:写了哪五件事?
4、交流讨论结果。
第一件: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第二件: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第三件: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地哭起来。第四件:外祖父在离别前把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第五件: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句子。
2、同桌练习,互帮互助。
3、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难读句子。
(1)“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要注意“抵、愈、欺”三个字的读音。前两个“愈”应读得慢一些,坚定一些,以表现梅花毫不畏惧的精神。
(2)“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这是一组排比句,“最”字要重读,读出气势来。
/ 5
(3)“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语速稍慢,应该读得深沉、坚定,突出“多少”“怎样”“顶天立地”“不肯”等词语。
五、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梅花魂》”,一起来闯关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内容导入
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五件事?(学生依据上节课的学习,练习表达。)
二、深入重点,揭示中心
1、结合课题质疑。
对于课文写的这五件事,结合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深入学习本课。
2、重点研读,集体交流。
你最喜欢哪些语句,能结合你所掌握的学习方法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投影出示重点语句,指名朗读,大家讨论。
(1)“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这句话中前后共出现四个“愈”字,外祖父为什么要这么说?这里“愈”字体现了梅花的一种什么精神?换一种说法行不行?不要这句话行不行?为什么?
预设:
①“愈”字反复用,表示程度随条件的发展而加深。条件、环境越恶劣,梅花就越精神。
②梅花具有不畏严寒,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尚品质。换一种说法就没有这句话这么有力量,也表达不出外祖父对梅花深深的敬佩之情。
③不要这一句话不行,因为无法与前文“我”弄脏墨梅图,外祖父小心翼翼地擦拭相照应。
/ 5
练习朗读,加深体会。
(2)“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①外祖父在歌颂祖国,歌颂伟大的中国孕育出的许多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中国人。请你谈谈你知道的具有这样高尚品格的人。(学生自由发言。)
②虽然外祖父身在异国他乡,却不怕环境的艰苦,凭着一股梅花的顽强精神,在星岛的文坛上颇负盛名,为祖国争光。
(3)“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预设:
①外祖父保存这幅墨梅图,是激励自己保持梅花这种有骨气、有品格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
②现在外祖父把梅花精神告诉了“我”,并且把墨梅图送给“我”,是要让“我”保持并继承发扬这种精神,这是每个中国人的骄傲。
(4)小结。
这一自然段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借物喻人。)
3、难点突破。
(1)画出文中引用的三句诗,查找出它们的出处,解释各句的意思并说明表达的情感。
(2)你从中能体会出什么? 预设:
①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渗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②这些诗句也寄托了老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4、默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一下这个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点明中心。)
5、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前后互相照应,全文结构严谨,表达了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情感。)
/ 5
三、回归课文题目,理解“魂”的含义
1、齐读课文题目,理解“魂”的含义。
2、总结:这梅花魂就是外祖父的爱国心,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是海外赤子的一腔赤子之情!
四、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梅花魂》”,一起来闯关吧!
5.梅花魂 教师试讲教案 篇五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看见“魂”字马上想到了什么?
生:灵魂,鬼魂
师;那《梅花魂》中的“魂”指的又是什么呢?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一定能找到满意的答案。
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课文中有几处写到外祖父的哭?(三处)谁来说说,外祖父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哭? 生:因为外祖父思念祖国。生:他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
师:一位久居异国他乡,日夜思念自己家乡,思念祖国的华侨老人,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于是,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某种事物上,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梅花)
二、深入重点段,揭示中心思想: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在课文中找一找,从哪些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学生自由说
(1)“外祖父家中……碰不得”
师:谁能在这几句话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生:不甚在意和分外爱惜
师:外祖父不甚在意的是什么?分外爱惜的又是什么呢? 师:古玩与一幅画哪个更值钱,从这对反义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2)“五岁那年……抹净”(课件)师:抹在这里读mǒ,抹净,它还有一个读音是mā,抹布的抹。请同学们在抹字上面注好音,自己就不会读错了。
师:请大家用“·”标出描写外祖父动作的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
师:谁来读读外祖父训斥我妈的话?指名读。
师:你能不能告诉大家,刚才你读这句话时,心情怎样? 生:我很气愤,生气。
师:外祖父为什么会生气,气愤呢?
生:外祖父珍爱的墨梅图被弄脏了,所以他很生气。
师:自己珍爱的东西被弄脏了,当然会生气,气愤,更多的是痛惜。你觉得怎样读这一句话最能反映外祖父的心情?
学生说各自的理解,只要有道理,教师都给予肯定。学生练读。
师: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怎样改为陈述句?在这里,外祖父为什么要用反问的语气? 生:这样的语气更能强调梅花是清白的。生:这样更能说明梅花是不能玷污的。生:这样更能表现他的心情是十分痛心的。
师:反问有强调的作用,语气更重。现在,老师就想来考考你们,我说一个陈述句,请你用反问的语气来说。师生练说反问句。
师:大家以后在说话,写文章时可以适当地运用反问的语气,这样有时可以更好地表达你的心情。
师:请同学们自由练读这段话,体会外祖父当时的心情。学生自由读 师:在这段话中,作者对外祖父的动作和语言进行了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我们大家写作文时,就要学会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写具体,文章才生动。
师:让我们一起看看外祖父分外爱惜的墨梅图吧!(课件:墨梅图)师:大家看,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没有)
师:这是一幅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墨画,用毛笔醮着墨汁在宣纸上画的画。它就是一幅普通的水墨画,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不过它图上画的是梅花,外祖父才会格外爱惜。师:世界上的花有千千万万种,在众多的花儿中,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衷?他到底欣赏梅花的什么? 生:他欣赏梅花的品格。生:梅花的精神。生:梅花的秉性。
师:梅花的秉性到底有哪里与众不同呢?谁能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指名读。(3)“这梅花……愈秀气”。(课件)
师:看谁有一双火眼金睛,你发现这几句话中哪能个字用得最多?(愈)
师:愈字相当于我们平时所用的越,越来越怎么样。那么这四个愈字所带的短语该怎样读呢?
指两个学生读,师生评议。
师:前两个愈字所带的短语表现的是梅花开放时,所处的环境很恶劣,要读得慢点,低点;后两个则表现了梅花面对寒冷,毫不畏惧的精神,语气要坚定,语调要高点儿。师;最后一句是三个排比短语,哪个字要重读?(最)要读出气势。请同学们把刚才大家的理解,读进你们的朗读中。学生自由读。
师:看到大家读得这么认真,老师也想读一读了,能不能给老师一个机会呢? 教师范读。教师读完后,学生鼓掌。师:你们为什么给老师鼓掌? 生:老师读得很有感情。生:我觉得老师读得很好,我都有点感动了。
师:认真地听比自己读得好的老师和同学的朗读,对自己的朗读是很有帮助的。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请同学们模仿老师刚才的朗读,齐读这一段话。师:此时此刻,在你心目中,你觉得梅花具有什么样的品格呢? 学生自由说。(板书:毫不畏惧,顽强不屈,顶天立地)
师:(课件:风雪梅花图)看,狂风怒号,大雪纷飞,梅花却凌寒独自开,多么令人敬佩的花儿啊!
(4)“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课件)
师;你们在课文中找到了这一句话了吗?请你们把它前后几句话连起来默读一次。师:在这里,“他们”指的是谁?为什么把“他们”比喻成“这梅花”?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师:(课件:象征)梅花在狂风中,在大雪中,凌寒独自开。他们在磨难中,在欺凌中,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梅花的品格象征着他们这些有气节的中国人的精神。这只是几个中国人的精神吗?(不)是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精神,也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师:外祖父在这里运用的是什么样的写作方法?(板书:借物喻人)
师:借物喻人就是假借某种事物来赞美人的某种品格和精神。在本文中,外祖父借梅花来赞美中华民族的精神,这是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魂。师:课文学到这儿,你明白课题为什么叫“梅花魂”了吗?
生:梅花魂就是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生:梅花的品格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毫不畏惧,顽强不屈,顶天立地的精神。
师:在我们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许许多多具有梅花精神的人物。此时,你想到了谁?
学生自由说。(林则徐,岳飞,于谦,共产党员,李小龙……)
师: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即使在今天这样的和平年代,我们身边依然有不少这样有骨气,有气节的人。谁来说说,你知道有哪些? 学生自由说。(解放军,洪占辉,残疾人,地震中的人们,体育健儿……)
师:他们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值得我们学习。请大家像外祖父一样,把他说的这番话有感情地读出来。全班齐读。
师: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为之一振,让我们都像梅花学习,做一个有气节,有骨气的中国人。大家有信心吗?(有)
师:外祖父既然这么喜爱梅花,他为什么要送我墨梅图和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呢?是他不再思念祖国了吗?(不)
师;外祖父是在什么情况下送我这两件物品的?
生:他得知“我”和妈妈要回国的前一天早上,送给我墨梅图。
生:在船要开的时候,他又送给我那块手绢。
师:常年身居异国他乡的外祖父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祖国。他就像一片从树上飘落下来的叶子,多么渴望能叶落归根呀!可是,他的年纪太大了,他无法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甚至永远也不可能回去了。儿孙要回国了,可自己却不能回去,外祖父的心情怎样? 生:为自己不能回国而伤心,难过。
师;儿孙能回国,他又感到——(高兴,兴奋)
师;些时外祖父的心情可以说是五味俱全,酸甜苦辣全都有。万般无奈之下,他把自己最珍爱的墨梅图和随身珍藏了多年的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送给了我。
师:同学们,你们想想,亲人临别赠送的礼物一定不一般,一定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那么,外祖父送给我这两件物品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他希望怎样?这仅仅是简简单单的一幅墨梅图和一块普普通通的手绢吗?(不,不是的)那这上面包含了什么样,代表了什么? 师:在外祖父的眼里,梅花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就是千千万万的华夏子孙的魂,当然也是外祖父这样一位身居异国他乡的游子的魂。他珍爱梅花,赞美梅花,实则表现了他那颗眷念祖国的心。他希望借我的手,把他那颗眷念祖国的心带回祖国,魂归故里呀!师:载着思念的船儿越飘越远,我们仿佛听到了外祖父发自内心的呼唤。他在呼唤什么样? 生:祖国,我回来了!
生:祖**亲,我要回来!我要回来!师:相信此时些刻,我们的心都被一种真情深深地震憾着。震憾我们的到底是什么?(板书:爱国心)
师: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让我们一起重温张明敏那首老歌《我的中国心》,来感受外祖父那颗中国心吧!(课件:歌曲《我的中国心》
全班学生和在场的老师不由自主地跟着歌曲唱,很多人眼眶里都满含着泪水。
师:外祖父借我的手,终于把他那颗眷念祖国的心带回了祖国,慰藉了他常年的思乡之苦,了却了他心中由来已久的心愿。
三、课外拓展,内化积累:
师:面对这样一位老人,难道你不想说点什么吗? 生:外祖父非常爱自己的祖国,我要向他学习。生:我要像外祖父一样,做一个有着梅花精神的人。生:我们无论在何时,在何地,都要热爱我们的祖国。
四、作业自助餐(课件)1 摘抄令人感动或难忘的句子。搜集思乡怀亲的诗词,歌曲,故事等。仿用本文借物喻人的手法写一个身边的事物。
五、结束语:
6.梅花魂教学设计 篇六
学习目标:
1、认读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的词语。
2、读通课文,会概括课文的几件事例。初步品读“训斥弄脏墨梅”部分,体会华侨老人珍爱梅花的情感,并有感情朗读此部分。
3、感受作者借“梅”抒发思乡情怀的表达方式。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引入新课,知借梅表达“思乡”情。师:这一单元学习的主题是 生:月是故乡明 师:王安石眼中,学生朗读。《泊船瓜州》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王安石借什么表达思想情怀。生:借春风表达思乡情怀的。师:在张籍的《秋思》里呢? 生读文“洛阳城里见秋风” 生:借秋风表达思乡情怀。师:在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中
生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心乡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借什么表达情怀
生:借北方的风雪表达自己的情怀。师:而我们今天要学的 生:梅花魂
师:又是借什么抒发思念之情呢? 生:梅花。师:何以见得。
生:课题就是梅花魂。
二、读通概括事例,明借梅表达“思乡”情。
(一)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师:课文中也能找到依据。请大声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哪里不容易读,多读几遍。同时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得出是借梅花表达思乡之情的。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巡视情况。
师:感谢几位同学的提示,如下读音请注意 出示: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我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一起朗读,师:的确不好读,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师:要读出这个意思。跟老师读。学生跟读。师:还有几句
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师:这一句有两个多音字 学生认读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出示: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时梳理的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师:我们读通了课文,从哪儿看得出是借梅花表达思乡情怀呢?
生:我从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知道了(读文)因为一看到梅花,就想起外祖父。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总使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多少年过去,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师:这两句生字比较多,请全班朗读。学生朗读。
师:看到梅花,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看这个“葬”字,(老师书写)埋在异国的草堆下,葬身在那个国家 生:星岛
师:新加坡。外祖父是哪里人。生:中国人
(二)默读课文,概括事例
师:外祖父,洪镜湖先生,是晚清时候的一个举人,江苏生活了一段时间,又到福建厦门,后来下南洋做生意,之后定居新加坡。我们从首尾呼应中感受了作者借“梅花”表达思乡之情。还从哪里看出来呢?
生:还从跟梅花有关的事情中表现出来的。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件事情。其他同学尝试着用第一单元学习的方法来概括。学生读文。生:我不小心在墨梅图上弄了一个小手印,外公就狠狠训斥我的妈妈。师(板书:训斥弄脏墨梅,)其他的几个事例,我们不读另两个事例,直接概括。生:临别的时候,外祖父流着泪送我梅花手绢。师(板书:流泪送血梅绢;)还有一件事情。
生:我们要回国,外祖父年级大了,不能临别的时候,外祖父送我墨梅图。师:概括说出这件事情
生:外祖父不能回国了,临别的时候把那幅珍爱的墨梅图送给我了。师:(板书:赠送墨梅图画)跟梅花有关的有三件事情。我们一起读一读板书。(生读)训斥弄脏墨梅赠送墨梅图画流泪送血梅绢
师:全文的首尾呼应着由“梅”想到了外祖父,又有三个事例回忆外祖父与梅有关的事情。最后一件事情写到“流泪送血梅绢”,其实外祖父流泪的还有两件事情,也尝试着概括概括。生:外祖父读古诗的时候哭了。我笑话他,他说我不懂事。板书:教我读诗流泪
生:外祖父因为年纪大了,不能回国,外祖父哭了。师:(板书:不能回国流泪)
师:课文一共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情,我们把这五件事情一起读一读。(学生看黑板读)
三、品读“梅花”事例,体会梅花之魂
(一)初读“训斥弄脏墨梅”
师:我们先走进第一件事情吧。请默读课文,外祖父对梅花可谓是情有独钟,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生:“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一对比就可以看出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生:“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他认为梅花是清白的,是不允许任何人把它弄脏的。
生:我从上文知道,外祖父特别疼爱莺儿,真可谓“捧在用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可就因为莺儿不小心弄脏了墨梅图,竟然大发脾气,梅花还比外孙女重要。她太爱梅花了。生:我们平常吧,不管玩什么,外公都会给的。根本不会为一幅画而动怒的。生:我是抓关键词语理解的。“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一个“轻轻”一个“细绸子”还有一个:“慢慢”都能看出外祖父笑梅花。感觉像是小心翼翼地呵护一个婴儿。
生:我补充一下。要是一样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别说弄脏没啥。丢了也不可惜的。要么就胡乱一擦了事。可外祖父不一样。
生:爷爷生平第一次训斥我妈,看来梅花在外祖父心目中地位多么高啊!生:我从几个关键词中体会出来,“惟独”、“分外”、“家人碰也碰不得”感觉外公眼中只有梅花。师:我们品词析句,从字里行间深切地体会到外公对梅花情有独钟。把这种深切的爱、浓厚的爱一起凝聚在我们的朗读中。出示:
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生:我从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出外祖父太爱梅花了,一点也不允许梅花上有脏痕迹。
师:怎么梅花是玷污不得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7.《梅花魂》教学设计 篇七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这节课上,我将积极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带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紧扣一个“魂”字,展开个性化阅读,感悟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
设计特色:本文教学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按“质疑——释疑——升华”这样的主线展开学习,奏响情感教学的最强音。
教学流程及设计说明:
一、引题质疑
1、师生谈话,引导学生交流咏梅的古诗,名句,名画,歌曲等。
2、揭题,读题。引导学生紧扣课题中的“魂”质疑。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学习新课前,让学生通过交流有关梅花的相关知识,和对课题的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读文质疑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求学生交流,读完课文后,最想说的话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谈一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2、讨论课文围绕外祖父写了哪几件事情?
3、围绕这五件事情,你能提出哪些不懂的问题呢?结合学生的问题,老师适时在事情后加上问号。
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文章有个全面的了解,对人物的思想感情有个初步的体会。这里的质疑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为完成下面的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教学目标打下基础。
三、逐步释疑
(一)解读“梅花魂”
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提出自己的疑惑这很好,但是真正会学习的人不仅能提出问题,还会自己解决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归结在课题中的一个字——魂,那么梅花魂到底是指什么呢?读读课文,找到课文中能解释梅花魂的话。
/ 5
反馈,出示句子:
“是啊,莺儿,„„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bǐng)性才好!”
层次一:梅花魂是指梅花的精神
1、简单地说,梅花魂就是梅花的——“秉性”,“秉性”是什么意思?文中指什么?
2、这段话中哪几句是介绍的梅花的精神?(出示句子)读了这几句话,你想到了什么?能引导学生说出古人描写梅花的诗句更好。
3、那该怎么读出梅花的精神呢?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原来外公喜欢梅花,就是喜欢——(梅花的精神)学到这里,你认为梅花魂是指什么呢?——梅花的精神 层次二:梅花魂是指中华民族的精神
1、难道梅花魂仅仅指的是梅花的精神吗?再找句子读。(出示句子)
2、看梅花凌寒独自开了—— 播放课件:歌曲《红梅赞》
告诉学生:这首歌是电影《江姐》的主题曲,影片中江姐为了追求革命信仰和崇高理想,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毫不动摇,大义凛然,最后含笑走上刑场,倒在一片梅花灿烂的地方。歌曲唱的是梅花,实是赞美江姐。
那么在你的记忆中像江姐那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还有吗?(方志敏,王二小,董存瑞,邱少云„„)
3、是啊,他们就像这昂首怒放的梅花一样,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把这种感觉带进去,自己再好好读读。
自由练读——指名读
4、原来外公赞颂梅花,就是赞颂——具有梅花精神的中国人!而他们具有的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板书:民族魂
层次三,做具有梅花精神的人
/ 5
是啊,外公不但赞美梅花,他更希望莺儿做一个有梅花品质的人。引读——“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老师小结:其实,这段话不仅仅是外公对莺儿说的,这更是他老人家自己心灵的独白。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板书:爱国心
这个环节的设计,绕开旁枝,直奔重点段落,对外公的话展开研读,这样使整节课的教学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整个过程紧扣一个“魂”字,引导学生通过对“魂”的三个层面展开个性化阅读,感悟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
(二)剖析“爱国心”
1、外公对梅花的喜爱,对祖国的眷念,成年后的作者终于明白了。同学们,你们能明白吗?请你细细读文体会,准备交流。
2、全班交流,老师相机指导,并擦去相应的问号。
(A)正是这眷恋祖国的心才使外祖父在吟诗诵词的时候黯然泪下。我们来看看,外祖父吟诵的都是一些什么诗啊?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外祖父在异国他乡每逢佳节更加思念的是——)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介绍诗句的出处和诗句的意思;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介绍诗句的出处和诗句的意思。问:外祖父夜里梦到的是什么啊?他心里千缕万缕的愁又是什么呢?。是啊,外公教我读诗,不仅仅是想使“我”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更重要的是借读这些诗词,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引读)所以,每当我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sāi)边、手背。
(B)由此,我们也不难解释,在我弄脏梅花图时,外公为什么会拉下脸来,训斥我妈。(出示句子)
问:外公说的玷污,玷污的仅仅是梅花图吗?玷污的还是什么?
(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这梅花代表的就是
/ 5
祖国,爱梅花和爱祖国是统一的。外公不允许中华民族的气节受到一丝一毫的玷污!不允许我们的祖国受到一丝一毫的玷污!)
引读:所以他拉下脸,有生以来第一次训斥我妈——训罢,便用„„ 外公做这些事时是那样的——小心翼翼!你能读出这份小心这份珍惜吗?
外公小心翼翼珍惜的是——自己深深眷恋祖国的心
教师小结:是啊,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是外公还一直深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深深眷恋着自己的祖国,他把自己的一腔爱国情寄托在这梅花图上,这梅花魂还包含着一个久居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的爱国之心。
(C)外公因自己不能回国而失声痛哭是因为他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因为他实在是想念自己的祖国。
是啊,这里包含着外祖父多么深切的思念祖国的情感啊!这是一颗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心啊。
(D)外公之所以临别前要将他最珍爱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是因为在外祖父的心中,梅花已不仅仅是梅花,它更是祖国的化身,是时时萦绕于外祖父心头的爱国情啊!
是啊,正如作者写道(出示句子)(齐读):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这一环节的设计,注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尊重他们的个性化阅读,奏响情感教学的最强音。让学生在个性化理解的基础上,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并在阅读比较中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从而很巧妙地突破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四、升华主题
1、想象写话,延伸“爱国心”
当我们回国的大客轮越行越远,泪眼朦胧的,显得越发衰老的、满头银发的外公望着远去的船儿,感慨万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在想些什么,心里默默念叨着什么呢?拿出笔,写下这位爱国老华侨的心声。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 5
交流
2、倾听歌曲,升华“爱国心”
是啊,洋装虽然穿在身,可心里深深牵挂着的依然是祖国,不仅仅是外公,多少漂泊异国他乡的海外游子心中割舍不去的就是这颗爱国之心!香港著名歌星张明敏的一首深情的《我的中国心》唱出了无数游子的心声,让我们在这优美的旋律中再一次感受海外游子的那颗真挚的中国心吧!
最后这一步的教学,意在激发学生共鸣,让学生在更加深入了解了人物内心的基础上,体会到激荡在任何一位中国人心中的那份爱国情,从而唤起自己的那份爱国心,民族情。
8.梅花魂教学设计 篇八
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创设学生提问的氛围,逐层深入的理解文章内容
3、情感与态度: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二、重点:
创设学生提问的氛围,逐层深入的理解文章
三、难点:
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情感
四、教具:
幻灯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你们对梅花有哪些了解?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2课《梅花魂》,读课题,质疑。
那么梅花魂指什么呢?
(二)整体感知:
打开书,默读课文,你认为哪些语句能解答你刚才的问题
用笔划下来,可以在边白处作简单的批注。
(三)深入学习:
读读你画的句子,你感受到什么了和旁边的同学交流一下。
梅花魂指什么呢?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以下内容随学定教)
1、(13)段相关内容
①理解梅花的精神
学生谈理解,读出体会来
②理解中国有气节的人和梅花一样
③加入课外资料:我国古代有气节的人物
过渡语
④这位身在异乡的华侨老人,会怎样对“我”说这段话呢?
(指读13段)
⑤外祖父这么珍爱这幅墨梅图,为什么把它送给我呢?
2、(3)自然段相关内容
①理解外祖父怎么“分外爱惜”墨梅图
②借助外祖父的话理解“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过渡语
3、(2、7、10、15、16)自然段相关内容
①外祖父给我读思乡的诗句,想象当时的情景读一读诗句
②想想外祖父还会给我讲关于祖国的什么呢?
③课件:祖国的地图,山河。
④出示第七自然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⑤简单谈,理解10、15、16自然段的相关内容
过渡语
(四)回归整体
1、填空:“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总使我想起_____。”
9.梅花魂教学设计 篇九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因此,我设计的理念是:让课堂成为多元对话的过程,让课堂成为语文实践体验的过程,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知识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实现生命价值的自然生成。求实,求活,求新,求效是本课设计总的指导思想。
【教材分析】
《梅花魂》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这篇阅读课文生动感人,情真意切。它讲了一位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表露了一位老人的中国心。
全文采用倒叙的写法,首先由梅花想到外祖父,接着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即:常常教外孙女读唐诗宋词;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珍惜;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船快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最后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本文在写作上有以下特点:
1、紧紧围绕外祖父在国外思念祖国这一思想感情展开回忆,中心突出。
2、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借梅花来表情,蕴意深刻。
【教学的三维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
4、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思路】
赏梅(观其形)品梅(会其神)读梅(入其境)颂梅(悟其魂)
【教学流程】
一、谈话入题,赏梅花
1、导语引入:
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暑气渐去渐远,我们一下子撞进了秋天的怀抱,寒来暑往,四季更替。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风霜挺且直的菊,而严冬,则更有此花开尽更无花而一枝独秀的梅。
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陆游:元代画家王冕都曾经写下诗句赞美它。我们的开国领袖也曾写下词盛赞她。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
2、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学生吟诵咏梅的诗句。
3、过渡:
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家陈慧瑛常常会想起了身在异乡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连串的回忆。
二、理清脉络,知梅花
1、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
2、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标题:
(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三、细读引导,悟梅花
1、在作者的记忆中,外祖父是一个爱梅的人,你能从哪能地方体会到这一点呢?
同学们,我们读过这几件小事,都倒感觉到外祖父爱梅花。你是怎样从这些段落中读出这种感情的呢?
出示:我们可以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用这些方法:
⑴ 联系上下文。
⑵ 抓重点词句。
⑶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⑷ 用朗读的方式。
⑸ 其它自己喜欢的方法。
2、自学体会,动手圈画。
3、读句交流,谈理解。
4、重点引导第二件事:
从对比手法的使用及对外祖父神情,语言,动作等的描写体会对梅花的爱。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品读升华,颂梅花
1、过渡:
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钟,文中哪一段话给我们解开这个谜团?
2、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那段话,互相交流,讨论:
⑴ 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⑵ 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桌听听。
⑶ 全班交流:
① 梅花的精神(不畏严寒,坚贞不屈)。
② 梅花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
③ 保存墨梅图激励自己保持民族气节。
3、说说中国历史上出了哪些有气节的人物?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外祖父对梅花,对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敬佩:
⑴ 自由练读。
⑵ 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⑶ 齐读。
五、拓读深化,学梅花
课文除了写外祖父挚爱梅花外,还写了外祖父几次哭了,请找出来读一读。
1、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唐诗宋词时,外公满脸忧伤,莺儿啊,莺儿──。
当外公因年纪太大而无法回国而哭时,亲爱的外公,你别哭了──。
当外公含泪递梅花手绢时,外公满心凄楚:莺儿啊,莺儿──。
2、学完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了吗?
3、学生结合着自己的理解来谈:
让学生明白,梅花魂就是爱国心。
4、文章的开头了结尾有什么联系?
5、让学生想象说话:
外公就是这样一位时时刻刻都牵挂祖国的老华侨,他在临终前还不忘嘱咐家人,一定要把他的骨灰带回到祖国去,我们完成了老人的遗愿,把他安葬在梅花树下。又是一年的冬天来临了,面对着梅树下的老人,你想说些什么呢?
6、师导语:
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拥有无尽的相思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
7、古往今来,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许多向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它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地的语言,但是他们的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它们的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再一次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
8、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设计特色】
在教学设计中我具体体现以下几点:
一、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在语文课堂里,孩子对待语文学习,不应是被动的学,旁观者似的学,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从而产生对梅花魂的理解,体会华侨的爱国之情。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文本对话:比如在这堂课中,在教外孙女学唐诗宋词,外公哭了,我设计了,外公满脸的忧伤,莺儿啊,莺儿──当外公因年纪大而无法回国而哭时,设计了亲爱的外公,您别哭了──,当外公含泪递梅花手绢时,外公满心的凄楚:莺儿啊莺儿──,留下空白,引导学生去想像,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
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学文前,我引领孩子欣赏古代和现代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教学后,我让学生欣赏《乡愁》,《游子情怀》,一方面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赞美梅花,思乡之情,离别之情的诗歌,使他们对这种感情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梅花魂这一课讲述的是华侨老人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去体验作者的情感呢?首先我通过回忆写梅花的诗,展示梅花图片,而后,我便引导学生体会梅花所代表的精神,把梅花所象征的含义,通过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层层引出。并从外祖父一系列的举动中让学生感悟出,梅花寄托着外祖父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10.梅花魂教学设计 篇十
2.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3.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
本文通过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地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三)目标完成过程
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出示幻灯片(梅花图),教师指导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见过梅花吗?你能简要说说梅花的品格吗?(梅花,主要有红、白两种颜色,花分五瓣,香味很浓。特别是它在万花凋零的初春时节开放,深受人们的喜爱。梅花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它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今天我们学习“梅花魂”这篇自读课文。板书课题,说说“魂”是什么意思?(“魂”是指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本文中的“魂”是指崇高的精神。)梅花虽是有名的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2.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①指名读课文。
②生字: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
③新词:
训斥:训诫和斥责。
玷污:弄脏。
郑重:严肃认真。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地方深深地留恋。
颇负盛名:颇,相当地。负,享有。盛名,很大的名望。颇负盛名,有很大的名望。
(2)作者围绕梅花讲了一些什么事?通过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本文围绕着梅花讲了飘泊他乡的外祖父珍爱梅花、眷恋祖国的事,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划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读一读。
(4)质疑问难,同学前后左右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3.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本文共分三部分,要指导学生把“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作为一部分,这样就很明显地把文章的三大部分划分出来了。
第一段(1)由梅花想到外祖父。
第二段(2-15)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第三段(16)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四)课堂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的思想感情。
2.回顾全文,归纳中心。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检查。
指名读课文,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及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表露了华侨老人的爱国心。)
过渡:课文是怎样来表达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的呢?
2.学生自学,教师点拨。
(1)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先自学,后讨论、交流。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
①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②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③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④在离别前把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⑤船快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表达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抓重点段第2自然段,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
①学生自由感情朗读,画出使外祖父伤心落泪的诗句。
②反复朗读并思考: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外祖父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
③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几句诗的意思的?说说从这些诗句你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我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也是王维的诗,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飞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从这些诗句,可以体会出外祖父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3)自学重点段15自然段,学生分组朗读并讨论:
①梅花的品格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用~~画在书上。(梅花的品格是坚韧不拔,遇到困难不屈服。主要从“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这些词语体会出来的。)
②外祖父为何珍爱梅花?这说明什么?(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珍爱梅花,是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保持中国人的气节。这充分说明外祖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外祖父为什么要送梅花图、梅花手绢给“我”?
(外祖父把梅花图、梅花手绢送给“我”,是为了让“我”也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也说明外祖父要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祖国。)
(5)“梅花魂”的内涵是什么?本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
(“梅花魂”的内涵是:保持梅花的品格,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以“梅花魂”为题点明了中心。)
(6)说说最后一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3.回顾全文,归纳中心。
(本文通过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地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爱国之情。)
(三)总结、扩展
1.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1)本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本文开头和结尾相照,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重点段,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第2自然段从开头到“教我读唐诗宋词”,读得应轻快一些。从“读到”到这一段结束,读得应低缓一些。第13自然段点明了外祖父珍爱梅花的原因,在朗读时,语气要坚决。)
2.综合训练,发展技能。
在学过的课文中,找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句段,并体会它的好处。
六、布置作业
1.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冷艳的(梅花)
(崇高)的品格
冰凉的(泪珠)
(高尚)的灵魂
慈祥的(外公)
(梅花)的骨气
隆冬的(天气)
(梅花)的秉性
2.阅读课文第13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1)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什么的象征?(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2)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什么?(就是“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3)外祖父保存这幅墨梅图是为了什么?现在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什么?(外祖父保存这幅梅是为了保持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把它送给外孙女,也是让她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
[教学要求]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冲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难点]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景教学法,扶放结合法。
[学法]
读文悟情,读句悟理;抓重点词句,一点带面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梅花挂图,《红梅赞》歌曲VCD碟。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重点:自学字、词,了解内容,理清层次。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梅花挂图。
2、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3、板书课题。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设疑激趣。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
(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
2、根据课后思考题1前半题的提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给第二段分层。
分为五层:(一层一件事)。
第一层(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第二层(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第三层(4一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第四层(12一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层(14一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3、自己体会文章开头与结尾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重点:理解全文
一、复习回顾,揭示任务。
1、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回顾旧知,做好铺垫)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3)不能回国;
(4)赠墨梅卧;
(5)送梅花仇;
2、从题目入手:梅花是一种名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课题“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从“爱梅”入手,直奔重点段“品梅”。学习第二、第四件事,体现“教”学。
1、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第二件事:珍爱墨梅图)
2、指名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a、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b、“清白”是什么意思?“沾污”又是什么意思?
c、爷爷是让妈妈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
(思想)从何而知?(“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
3、“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导入第四件事的学习。
4、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
(1)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2)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3)电视播放歌曲《红梅赞》:冰天雪地,傲然怒放的红梅,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情赞美的歌词。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对梅花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
(4)说说此时,你对梅花有了什么更新的认识?
(5)指名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讨论:
a、梅花的秉性像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梅花魂教学设计(教师版)】推荐阅读:
梅花魂教学设计07-11
《梅花魂》的教学反思06-23
梅花魂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09-08
3《梅花魂》第二课时说课稿10-03
傲雪梅花初中美术教学设计07-27
梅花小区小高层住宅楼设计概要11-09
梅花 其九,梅花 其九王冕,梅花 其九的意思,梅花 其九赏析11-02
梅花作文小学07-14
梅花绝句其一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