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实验报告要求(精选11篇)
1.设计实验报告要求 篇一
报告内容:
1.摘要:核心技术,实现方法,创新发挥
2、系统方案:赛题分析,核心技术,系统结构,实现方法,方案选择
3、分析计算:理论计算(测量、处理、控制)、公式推导
4、关键电路分析:参数选择
5、电路设计:电路机理、实现功能、设计仿真、指标分析
6、程序设计:软件功能结构、主要模块实现流程
7、测试方案:测量方法(直接、间接)、测试仪器
8、测试结果:测量数据、数据处理、误差分析、测量结论
9、性价比功耗分析
10、总结展望:完成程度(与设计方案比较)、存在问题、设想展望
要求:正文篇幅限制为8000字,第一页含300字以内的设计中文摘要,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字,单倍行距,标题自定,A4.电路图另外附加,报告格式按竞赛题目中的报告要求撰写。
设计报告每页上方留3cm空白。空白处不留任何文字,每页右下端注明页码。
2.设计实验报告要求 篇二
1进入洁净区域人员的管理要求
1.1进入洁净区域的作业人员必须接受有关的教育和训练。其内容主要包括屏障系统内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和动物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封闭状态下的无菌观念和洁净环境中操作知识。
1.2进入洁净区的作业人员必须接受该区域管理人员的指导, 做好必要的登记和其他工作。
1.3进入洁净区的作业人员必须在设有进排风系统的淋浴室淋浴。
1.4淋浴时, 要求使用脂类洗发、护发及护肤制品, 以防止和减少人员表皮及头屑脱落于洁净区内。
1.5禁止在洁净区内剪、磨指甲, 禁止在洁净区内化妆, 尤其是修饰眼眉、涂脂、抹粉、涂抹指甲油、喷发胶等。
1.6禁止将私人物品不经灭菌处理带人洁净区, 包括手表、饰物、手帕等。
1.7进入不同级别的洁净区, 应着不同制式的作业服 (工作服) 。作业服应选择气密性好、耐高温、不脱颗粒或纤维少的材料。
1.8进入洁净区内应着工作鞋 (避免使用拖鞋) , 工作鞋应防滑、无尘、可清洗 (或一次性式) 并且耐热, 穿着无不适感觉。
1.9进入洁净区内应戴口罩, 特殊实验时应戴面罩以防头发脱落。
1.10禁止在洁净区内饮水、吸烟。
1.11作业区内禁止人体与有机溶剂接触, 避免过多的皮脂溶解而脱落。
1.12戒除在操作中用手摸口、鼻、眼、脸和头发的习惯。
1.13洁净区内操作时, 应尽量避免走动, 行走方向一般要求顺气流方向。
1.14人员离开洁净区时, 应将工作服放人规定的收集箱内, 经淋浴后方可离开。
1.15鼓励洁净区内作业人员报告身体上的小毛病, 如呼吸道或皮肤、头面部感染, 不适宜在洁净区作业的人员应避免入内。
1.16禁止在洁净区内大声喧哗, 尽量减少交谈次数和会话时间。
1.17禁止将菌种、毒株等带入洁净区SPF级实验室内。
1.18洁净区内禁止非生产 (实验) 人员入内, 谢绝参观。
2进入洁净区内物品的管理要求
2.1工作台以不锈钢材料为佳, 结构要求简单, 不装脚踏板, 无抽屉, 工作台腿底带有橡胶或塑料套。不得已使用木质材料时, 应用环氧树脂等发尘量小的材料处理表面。
2.2椅子以不锈钢材料为佳。结构要求无靠背, 无铁扶手, 椅腿底以塑料小轮为宜。坐垫应统一使用不锈钢材料或尽量使用发尘量小的材料。
2.3贮存物品柜以不锈钢材料为好。也可采用适当表面处理的铝合金或硬塑板材料, 高度应以人手可以在上面清扫程度为宜。物品柜采用多门式为好, 如若使用抽屉, 则应带滚轮, 其材料耐磨损。
2.4搬运车以不锈钢为好。硬塑板或铝合金材料亦可。货箱面 (车面) 应使用耐磨损而少发尘材料为宜。车轮轴承采用含油密闭式轴承为好。
2.5层流架或超净台共表面应采用发尘量少而耐腐蚀材料制做。
2.6垫料、饲料应使用布制或特种纸 (少发尘) 制的容器封好, 经严格灭菌后垫料、饲料应贮存在贮物柜内。
2.7各种实验所需的仪器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方可带入洁净区。
2.8禁止将非灭菌的纸张和笔带人洁净区内。必要的实验 (生产) 记录纸或资料应使用不起尘的专用纸或经过专门无菌处理, 并且应使用塑料皮包封好。
2.9禁止在洁净区内使用自来水笔和铅笔、橡皮, 只能用圆珠笔书写。
2.10洁净区内废弃物和被安乐死的动物应统一带出洁净区外焚化处理。
2.11洁净区应经常整理, 保持清洁和整洁, 不放置与本区生产 (实验) 无关的物品。
2.12洁净区内应使用真空式吸尘机 (注意:非普通式吸尘机) 清扫地面。清洁墙面、天花板及室内仪器时, 应使用不脱落颗粒和纤维的泡沫塑料擦布和拖布, 用后的清洁工具禁止堆放在地板上。
2.13清洁用水和实验、生产用水应使用无菌水或纯水。洗涤剂应使用中性的清洗剂。
2.14洗涤工作服时应将拉链拉合, 洗前检查工作服、鞋, 有无破损, 附件的功能状态等是否完好, 如有缺陷应及时修补或更换。
2.15工作服、鞋、帽、口罩等防护用品用过一次禁止重复再用, 应马上灭菌处理后再使用。
3进入洁净区内动物的管理要求
3.1进入洁净区内的实验动物必须进行严格的检疫隔离, 如系屏障系统容器运输的动物应严格检查容器的密封性能。安全者方可进隔离观察室。
3.2经灭菌渡仓传人洁净区内的动物, 应放入隔离区内观察。禁止进入后马上放入伺养室内。
3.3洁净区内动物笼箱应定期清洁、消毒。
3.4用于安全评价的动物室内原则上禁止使用消毒剂、杀虫剂。实在不得已使用时, 要做好记录, 还必须得到关于所用药物影响的证据。
3.5洁净区内的层流架、笼架应定期清洁消毒。但禁止使用扫帚等发尘量大的方式。
3.6安乐死动物必须马上装入塑料袋内, 放入冷藏设备内, 待统一焚毁。
3.7进入洁净区内污物也必须装入塑料袋内, 放入冷藏设备内待统一焚毁。
4空气净化设备的管理要求
4.1管理人员应切实保证净化设备室内卫生, 掌握日常管理操怍, 研究管理记录和收集资料。
4.2管理人员应制定年度维修计划和管理操作检验单、安全管理单等, 制定、保管记录。
4.3保证机器和设备的正常运转, 测定、调整洁净区内空气质量。
4.4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有关设备的特性, 采用合适的运行管理办法, 采取积极措施, 预防设备腐蚀和损耗。4.5及时掌握滤材的污染程度和风管管道气密性, 提出更换滤材和被腐蚀、损耗零件的计划, 经批准后付诸实施。控制粉尘的飞落。
4.6通过指示灯确认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确认动力系统、照明系统、压力差操作系统、定时器系统、记录系统等有无异常现象。
4.7定期给各部位轴承加润滑油, 驱动部分也注入润滑油。
4.8对各级过滤器在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时即行更换。
3.《血染的实验报告》教学设计 篇三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体会细节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3.学习老科学家为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课前一分钟展示:全班齐背国学经典篇目《修身为本》。
2.刚才听到同学们诵读的国学经典后,老师为你们能够触摸到传统文化的脉搏,徜徉在国学经典的文化世界里而感到高兴,同时也深受启发,不由得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桔芳馨。”卡尔?施密特博士就犹如晚霞放射出灿烂的光彩,好似晚秋中的橙桔结出芬芳金黄的果实。今天,我们就走近这位老人,看看他是如何以生命为代价,完成那份血染的实验报告的。
3.师板书课题,生书空。
二、课文回顾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感悟
(一)感受毒蛇的凶猛
1.施密特博士既然是被毒蛇咬伤的,那我们就先来看一下图片,了解一下南美洲毒蛇长什么样子。(生看图片)
2.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在书中画出描写毒蛇的句子。
3.课件出示句子:“这条蛇非常大,是灰色的,蜷在笼子中,像盘着的绳子,足有五六圈儿,小小的脑袋抬得高高的,细长的舌头不时吐出来,三角眼透出令人恐惧的凶光。”
从这段话中画出描写毒蛇动作的词语,读一读,把你的感受说给同桌听。
4.从这些动词中,我们能感受到蛇的凶猛,谁能朗读一下。(指名读句子)
(二)读中感悟,体会人物的精神
1.好一条可怕的毒蛇,它趁施密特博士不注意,一口咬伤了它,殷红的鲜血从伤口流了出来,此时博士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他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2.多么善良的老人!在被蛇咬之后,实验室里空无一人,在求救无果的情况下,施密特博士是怎么做的呢?
课件出示:“他摸到一卷绷带,把伤口包好,拿出实验记录本。他把体温计夹在腋下,抬头看看手表,把每分每秒的感觉都写下来,像往常一样认真仔细地记录着……”从这些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他真的和往常一样吗?(身体状况不同,但博士认真负责的态度却与往常一样)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段话,一起感受施密特博士严谨的工作态度吧!(生读)
3.被毒蛇咬伤后的博士又会怎样想呢?
课件出示:“完了,难道就这么死去吗?不!我应该再做些什么……”“我应该把这次特殊的实验记录下来。”这两处是对博士的心理描写,让我们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一下老人的崇高品格,之后交流各自的体会。
4.博士的心理活动是作者通过他的实验报告推测而知的,那我们就来看看几处报告的原文,看看博士是在什么情况下记录的。
5.默读四、五自然段,完成下表。
6.让我们再回头看一看这份珍贵的实验报告,你发现了什么?省略号中可能省略了什么?
7.真让人心痛啊!时间啊,你过得快一点,让老人别在忍受这痛苦;时间啊,你过得慢一点,让老人完成这实验记录。可那无情的时间依然那样不紧不慢地走着,在被蛇咬伤五个小时后,博士手中的笔掉落到地上,他停止了呼吸,静静地离开了人世。在人生的最后五个小时里,他忍受了我们难以想象的痛苦,克服了我们无法估量的困难。这真是与 作斗争的五个小时。(生填空)
8.一位科学家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了,但我们倍感欣慰的是他留下了宝贵的科学财富。作者在文章最后发出了怎样的赞叹?齐读课文的最后一句。
9.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的第4、5自然段,看看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的细节描写体现博士的精神。(明确:心理、外貌、动作)这是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一种写作方法。
10.通过细节描写我们体会到了博士崇高的品质,谁想带着自己的崇敬之情再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1.作者把博士做记录的过程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他只想赞美施密特博士一个人吗?你知道为科学事业捐躯的还有哪些人吗?
课件出示一些为科学事业捐躯的科学家。
2.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文章中的细节描写,体会到老科学家的伟大精神。你们课前有没有搜集到此类文章,请读给大家听,并把你的收获与大家分享。
4.实验报告要求 篇四
1、用“查找和替换”的方法将正文中所有的“继续教育”设置为楷体并加粗。
2、将将主标题从“(2010—2020年)”处进行段内折行显示,副标题“第六章 继续教育”
设置为加宽3磅。
3、将正文各段设置为“首行缩进2字符”,行间距设置为“22磅”。
4、将正文段落加边框,边框距正文各边均为4磅。
5、使用换页法在文档新的一页处创建一个3×4的表格并居中显示,将第一行单元格合并,整个表格的字符格式设置水平垂直居中,外框设为3磅,内部网格设为1磅。
6、先给文档加上页码作为页眉,并取消页眉下方的横线。
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第六章 继续教育
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是实现人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有效手段。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重视老年教育。大力发展城乡社区教育,构建社区教育网络,围绕居民生产、生活所需,灵活有效地提供职业技能服务及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多样化服务。到2020年,基本形成各级各类教育沟通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和“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加强继续学习网络和资源建设。大力发展各类数字化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和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主动向社会开放学习场所和教育设施,面向社会成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服务全民学习。免费开放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拓展其教育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优势,集中开发一批网络学习课件和继续教育特色课程,满足不同人群终身学习的需要。依托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和各类高等教育资源,办好安徽开放大学。改革和完善自学考试制度,逐步实行宽进严出的成人高等教育学习制度,形成开放式教育体系。
5.电路实验报告要求 篇五
同学您好:
电路实验课已经结束,请按题目要求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并要仔细检查一遍,以免退回,具体要求如下:
一、绘制电路图要工整、选取合适比例,元件参数标注要准确、完整。
二、计算题要有计算步骤、解题过程,要代具体数据进行计算,不能只写得数。
三、实验中测试得到的数据要用黑笔誊写在实验报告表格上,铅笔字迹清楚也可以,如纸面太脏要换新实验报告纸,在319房间买,钱交给姜老师。
四、绘制的曲线图要和实验数据吻合,坐标系要标明单位,各种特性曲线等要经过实验教师检查,有验收印章,曲线图必须经剪裁大小合适,粘附在实验报告相应位置上。
五、思考题要有自己理解实验原理后较为详尽的语言表述,如串联谐振的判定等,可以发挥,有的要画图说明,不能过于简单,不能照抄。
六、实验报告页眉上项目如学号、实验台号、实验室房间号、实验日期等不要漏填。
七、要有个人小结,叙述通过实验有哪些提高,有哪些教训,之所以作得好和作得差,要分析一下原因。同时提出建设性意见。
电路实验室
6.电子实验报告要求 篇六
1.实验报告必须用实验报告纸填写(报告纸班级统一复印,人手一份)
2.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
(1)实验目的(2)实验内容
(3)实验仪器
(4)实验原理
(5)实验结果分析(重点)
3.实验结果中要附上原始数据的复印件(带有姚老师签名)
4.实验结果有设计画图的必须要用坐标纸话(坐标纸班级统一到本部购买)
电子课程设计相关信息
1.根据老师的要求设计的电路板之自备一份,防止焊接过程中出现问题造成电路板坏损无法调试(根据以往经验,目前发的一块电路板一定不够用)
2.因为班级大多数同学不需要购买实验所需的电烙铁,所以小部分没有的同学自行购买(温馨提示:据我了解机械班级的同学之前做过焊接实验,没有的同学可以找机械班级的同学借用)
3.由于实验的电感参数不确定需要大家在焊接过程中多次调试,为方便调试和避免损坏元器件和电路板损坏,必须用插槽
4.焊接过程中避免虚焊,最好准备一根导线。
5.周日实验时老师会具体说明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因此1-42号的同学中每组至少有一名同学周日早上要同43-85号的同学一起去本部听老师讲解。
7.论实验室清洁计量认证方法和要求 篇七
当前实验室计量认证,大多都是侧重考核评价实验室的检测能力,重视对环境条件进行认证、认可能力的考核,而分析方法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测试样品的试剂无害化、测定中选用药品的安全性、实验室废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理、对环境的影响等都没有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考核评价,建议国家环保主管部门协调国家计量认证主管部门尽快对各类实验室、科研机构等的认证、认可实验室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用清洁、安全的标准测定方法代替有毒有害、存在二次污染的检测方法;今后认证、认可实验室时,应把清洁、安全、无污染、少污染作为重要考核评价内容,使采用的方法、所加试剂尽量不含铅、镉、铬、汞、砷第一类污染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加速使用无毒无害、低毒低害,排入环境后无二次污染的检测技术,方法标准;使通过认证、认可的机构不仅提供的数据准确、可比,而且检测方法对环境清洁无害。
2 建立“清洁环境监测标准体系”
建立“清洁环境监测标准体系”或称“绿色环境监测标准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制定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土壤监测、移动源监测的检测规范、方法标准,注重方法的准确性,对于检测方法可能产生的重金属污染、持久性有机物污染,产生污染物处理的难易程度等并没有考虑,对实验室选择什么监测分析方法也没有提出要求。例如:测定水中氨氮方法可以用纳氏试剂比色法、水杨酸分光光度法和蒸馏-中和滴定法。目前大部分实验室都用纳氏试剂比色法,该方法要使用二氯化汞或碘化汞,分析后产生第一类污染物重金属汞二次污染物,很难单独处理,而水杨酸分光光度法和蒸馏-中和滴定法都不使用和产生第一类污染物重金属汞。
建议对实验室和在线分析仪器设备分析方法的环境监测标准进行分类,对已公布的相关环境检测规范、方法标准进行重新分类,例如:测定氨氮,可以把“水杨酸分光光度法”“蒸馏-中和滴定法”作为推荐优先使用的标准方法,把“纳氏试剂比色法”作为可以使用但准备淘汰的方法。
3 重视不用化学试剂或少用化学试剂的监测设备的开发和使用,实现测试样品的试剂无害化
测试样品中加入有毒有害试剂现象十分普遍,例如:测定化学耗氧量CODCr要使用重铬酸钾,要使用汞掩蔽氯离子,在监测分析之后产生铬、汞二次污染;测定氨氮时要加入纳氏试剂(KI-HgCl2-KOH)而产生汞污染,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测镉、铜、铅、锌时,须加入汞;测定氯化物时用硝酸汞滴定法、测试降雨中二氧化硫时加入四氯汞钾等。
测定样品中所加有害试剂对环境的污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寻找其代用方法并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测化学耗氧量时,用TOC指标代替,或高锰酸钾法代替重铬酸钾法,TOC(Total Organic Carbon)称为总有机碳,它可被作为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它的测定是使水样中的有机物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通过红外检测器分析,即可知总有机碳量,分析过程中不使用和产生重金属等污染物;测氨氮时用水杨酸-次氯酸钾光度法、滴定法、电极法代替纳氏试剂(KI-HgCl2-KOH)光度法;用原子吸收法代替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氯化物用硝酸银滴定法代替硝酸汞滴定法、测二氧化硫时用“甲醛缓冲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代替“四氯汞钾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等。
4 重视实验室废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理
实验室在分析过程中用到大量化学试剂,产生废液、废渣、废气。这些废物成分复杂,含有许多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有毒有害物质。目前,对这一类废物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实验室不经处理或将这些废液排入附近环境或由市政排水管道排入水体,这不仅严重腐蚀排水管道,而且对环境产生了二次污染。因此,重视、加强对各类实验室的废液回收和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在计量认证考核、复审中,注重盲样考核、样品的操作演示,而对废液的分类处理、废物回收利用和处理的实际操作考试,则没有硬性考核指标。
5 测定中选用试剂的安全性
环境监测要接触各种有机及无机化学试剂,以及剧毒、易燃易爆物品,实验室和分析人员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研究新的测定方法,选用测定方法时,应考虑监测的安全性和对环境的影响,尽量不采用分析过程中要加入硝铵、硝酸铯等易燃易爆物;不选用含氰化物、汞、铅、叠氮化合物,某些芳香环及杂环化合物等无机毒物和有机毒物;不选用氯磺酸、三氯化磷、三氯乙醛、苯磺酰氯、苯甲酰氯、甲醇钠、甲基肼等无机和有机腐蚀性化学毒物。
6 结论和建议
(1)国家环保主管部门、省环保主管部门应对现有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仪器设备进行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筛选;颁布监测方法时选择清洁、安全的标准测定方法代替有毒有害、存在二次污染的标准方法。
建议对已公布的相关环境检测规范、方法标准进行重新分类,把清洁、安全的标准测定方法作为推荐优先使用的方法,把有毒有害,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的方法标准作为可以使用但准备淘汰的方法标准。
今后制定、颁布新的监测方法标准时,应把清洁、环境友好、安全作为重要评价内容,使新的方法所加试剂尽量不含铅、镉、铬、汞、砷第一类污染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2)加速发展无毒无害、低毒低害,排入环境后无二次污染的监测技术和设备。
(3)把实验室废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理作为计量认证必须考核项目。在实验室计量认证考核、复审中,实验室要上报在分析、实验中产生的全部废液、固体废物、废气、放射性、辐射等项目,对废物回收利用和处理的装置、药品、配备内容要全部上报;在年度考核,飞行检查中,按照实验室实际产生的废液、固体废物、废气项目,对废物回收利用和处理的装置、药品配备,实际操作、处理后的留样复测,考核比例不低于30%,实验室每年要向计量认证主管部门、环保主管部门上报废液、固体废物、废气回收利用和处理的图片、视频,上报数量不低于应该回收利用和处理项目的30%;对大型、综合性实验室,还要考核、检查外部废物综合处理设施和运行情况。
应该把实验室产生的废液、固体废物、废气、放射性、辐射等的回收利用和处理作为内审员、外审员、化验员持证上岗考试、当面提问、操作演示等的必考内容,其中,考核操作演示的比例不低于30%。
(4)在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前提下,研究减少实验室质控标样发放的最佳数量。
鉴于各级环境监测站已通过计量认证,化验人员通过考核,实行持证上岗的情况,为减少环境污染,应尽快改变目前环境监测实验室频繁发放标样的做法,样品分析的质量控制采用全程序空白、密码样、平行样、化验人员采用自控措施等代替。
(5)对洗涤玻璃仪器的洗液应有严格要求。例如:今后应限制使用重铬酸钾与浓硫酸配制的强酸强氧化剂铬酸洗液,而使用其代用品RBS洗液或研制发展新的洗液[1]。
(6)对标准物质、测试方法、仪器设备实行环境标志或绿色认证制度,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产品、方法赋予环境绿色标志。
摘要:本文对减少实验室环境污染,实行“清洁计量认证”,把实验室废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理作为计量认证必须考核项目,建立“清洁环境监测标准体系”,重视不用化学试剂或少用化学试剂的监测设备的开发和使用,实现测试样品的试剂无害化,开发安全无害化监测技术,测定中选用试剂的安全性,对标准物质、测试方法、仪器设备实行环境标志或绿色认证制度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清洁计量认证,清洁环境监测标准体系,废物,回收利用和处理,无害化
参考文献
8.设计实验报告要求 篇八
关键词: 《考试说明》 生物实验 高考复习
生物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以2014年福建省理科综合《考试说明》为例,样卷中的2、26、27题考查的内容均与实验和探究能力相关。对比往年《考试说明》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要求,在文字的叙述上基本保持一致,并且实验和探究能力部分在历年高考生物中所占分数比基本保持稳定,约占25%左右。做好高考生物实验复习,对提高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提升高考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结合2014版《考试说明》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要求及笔者历年高考实验复习中采取的一些做法谈谈如何进行高考生物实验复习。
《考试说明》首先要求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一共有16个,其中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最多,有十个实验,必修二《遗传和变异》3个、必修三《稳态与环境》3个。如果按类型分,则以观察类最多,有7个,检测与验证类3个、探究类4个、调查类2个。
第二轮实验安排在第二轮复习,采取开放模式,在实验室中提供必要的材料、用具,让学生自行验证做实验题中常遇到的问题。尤其在验证过程中发现和预期不一致的地方,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直到问题解决。从而使学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在习题的选择上教师既要学会做加法,让学生多做些题目,又得会做减法,大胆舍去些重复的、无用的题目,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在一轮实验中,笔者给每个实验都配了一份短小精练的练习,“麻雀”虽小,实验的五环节(目的、原理、材料用具、方法步骤、现象结论)样样不缺。梳理每一个知识点,夯实基础。
在第二轮实验复习中,笔者还对实验题分门别类,分成若干类型分别进行练习和讲解。每种类型分别配上相应例题,教师先行讲解,再配以类似题目进行练习。力争做到题题过关,样样熟悉,使学生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现以2012·福建卷,26Ⅰ为例谈谈如何解答实验题:
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试题分析:如图可知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的最高的是幽门盲囊蛋白酶,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胃蛋白酶和幽门盲囊蛋白酶的最适PH值为2.8。试管应置于恒温箱中以保持恒温,单位时间内底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据图可知随着温度提高,酶活性逐步升高,酶活性峰值未出现。
考点:酶的特性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设计实验的原则。
参考答案:(1)幽门盲囊蛋白酶;(2)①蛋白质、双缩脲,②2、8,③恒温箱、底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④不能,据图可知随着温度提高酶活性逐步升高,酶活性峰值未出现。
笔者从解题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入手,制定相应的解题规范和相应的文字规范,要求学生做到文字表达准确、简洁、明了。以上是笔者研读2014版《考试说明》的心得体会,希望能抛砖引玉,和同行共勉。
参考文献:
[1]2014年福建省理科综合《考试说明》.
[2]人教社: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必修二《遗传和变异》、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9.设计实验报告要求 篇九
目录
4.实验室尚未对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能力进行评价确认; 5.实验室未制定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或(验证)确认的总体要求。
(二)整改措施
针对内审组在内审中发现的问题,相关的责任人都非常重视,由问题所在部门提出具体整改措施,由具体的责任人负责整改措施的实施。按照内审报告的安排落实具体整改措施如下:
1.由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制人员培训计划,年底前进行一次全员的质量体系文件的学习和考核。
2.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对网络集成商xx大学交通学院和xx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进行评价,建立供方档案。
3.由办公室xx安排财务与xx省计量标准院联系办理标准查新。4.由技术负责人与检测室主任负责进行开展机动车技术性能检验的能力评价。
5.由技术负责人与xx省计量院联系落实设备仪器的校准服务,制定实施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或(验证)确认的总体要求。
(三)整改完成情况
实验室按照制定的整改措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对评审中发现的5个问题由质量负责人负责监督验证并确认,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了整改。
1.质量体系学习培训计划已经制定,从即日起进行学习培训,年底前进行考核。
2.技术负责人完成了对服务商的评价,建立了供方档案。
3.办公室与标准院联系完成了标准查新。
4.技术负责人与检测室完成了机动车检验的能力验证,编制了评价报告。
5.技术负责人制定了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或(验证)确认的总体要求。
内部审核提出的5项问题、与评审准则对照情况、整改措施及完成情况见附表和附件。内部审核提出的问题、整改措施及完成情况
序号 问题叙述 准则
对照 整改措施 完成情况 1 有部分员工对质量体系文件缺乏理解 4.2 由(内容来源好..)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制人员培训计划,年底前进行一次全员的质量体系文件的学习。质量体系学习培训计划已经制定,从即日起进行学习培训,年底前进行考核,见附件1。对服务商未进行资质评价 4.5.5 技术负责人负责对吉林大学交通学院和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进行
评价,建立供方档案技术负责人完成了对服务商的评价,建立了供方档案,见附件2。检测标准未查新 5.3.2 由郝静与省计量标准院联系办理标准查新。完成了标准查新,见附件5。尚未对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能力进行评价确认 5.3.2 技术负责人与检测室主任负责进行开展机动车技术性能检验的能力评价。完成了机动车检验的能力验证,编制了评价报告,见附件6。未制定实施仪器设备的校准、或检定(验证)、确认的总体要求。5.5.1 技术负责人制定未制定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或(验证)确认的总体要求。制定了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或(验证)确认的总体要求,见附件7。
受控编号sght/qd047-XX共3页 程、e、检测方法的正确性、f、报告的准确性、g、使用的标准规范的有效性、h、现场操作考核
不符合项的统计分析:审核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足,人员技术业绩档案、设备档案不齐全为主要原因,占总数的43%;检测和校准方
法及方法的确认不符合项占20%;设施和环境条件、结果报告及人员 的不符合项分别占15%;检测和校准物品/样品的处臵的不符合项占
7%。审核结论:××××年×月×日至×日,×××实验室进行
了质量体系内审。内审人员进行了现场查看,提问;查阅相关文件、记录;现场操作考核等项目;共审检测试验参数10项,原始记录和
报告26份,仪器设备档案23份。
1、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运作基
本符合审核依据的要求,各部门均能按体系文件的规定要求开展工
作,尚未发现质量体系文件与认可准则相互冲突的地方,能够满足计
量认证评审准则的规定;
2、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运作得到了有效 的实施,各部门技术活动能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展开,技术运作
得到
了有效地规范;
3、质量方针的贯彻情况和质量目标得到了有效的
实现,截至本次内审,未发生一起客户投诉事件,未发生一起结果报
告错误事件;
4、实验室有充分的技术能力提供相应的检测/校准服
务。本次内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个别档案资料如“综合办设备档
案内容不全” 等15项不全,详见“不符合报告”。
要求:
1、各部门必须认真对待本次内审提出的问题,部门负责人
要积极组织相关人员认真落实纠正措施,总办要及时派人对纠正措施 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和验证,务必在×月×日之前完成整改,上报质
量负责人;
2、本次内审采用抽样进行,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各
部门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要进一步贯彻本实验室的质量方针,检查体
系文件与实验室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符合性,认真履行本部门的职责。
审核报告的发放范围:实验室主要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内审
组
成员
附件:
1、《不符合报告》
2、《首次会议签到表》
3、《末次会议 签到表》
报告编制人:审批人:
实验室内审首(末)次会议签到表
日期:编号:序号: 姓名部门职务×××技术负责人 ×××业务办主任 ×××总工办主任 ×××办公室主任 ×××检测一室主任
×××业务办内审员×××总工办内审员×××质量负责人 编号:序号:
受审核部门综合办部门负责人 审核员审核日期
不符合事实陈述:部分设备档案不全
不符合条款: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8.4条 不符合类型:一般 审核员:部门负责人: 日期:日期:
不符合原因分析: 由于人员变动,新到的人员未进行质量体系文件 的学习,未及时对新购设备档案进行整理。部门负责人:日期:
建议的纠正措施计划:
1、对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具体学习评审准则和质量体系文件
2、按照评审准则的要求,及时进行仪器设
备的档案整理。部门负责人:日期: 预定完成日期:
纠正措施完成情况:已完成 部门负责人:日期: 纠正措施验正:情况属实 审核员:日期:审核员: 求实验室建立、实施和维持与其活动范围(包括其承担的检测和校准的类型、范围和数量)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iso/iec 17020中也对检查机构提出了类似的要求。
4.2 iso/iec17025和iso/iec17020分别要求实验室和检查机构根据预定的日程表和程序,定期地对其活动进行内部审核,以验证其运作持续地符合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4.3 本指南为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如何制定内部审核计划提供了指导。应用本指南的前提是实验室或检查机构已实施了符合iso/iec17025或iso/iec17020的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
4.4 本指南是通用的,而内部审核的实际运作取决于组织的规模、业务范围、组织结构的具体情况,对于规模较小的组织,本指南中的许多条款可以简化的方式实施。
4.5 有关审核的详细信息参见iso19011:XX。5 术语
5.1 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iso 9000)
5.2 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iso 9000)
5.3 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iso 9000)
5.4 质量负责人:负责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运行,并可就此直接向最高管理者汇报的组织成员(不论如何称谓)。
5.5 管理评审:最高管理者定期地系统地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
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进行评价,以确保其符合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5.6 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iso 9000)
注:本指南中“内部审核”这一术语用于表示由组织自己实施的审核。
5.7 审核员: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iso 9000)
5.8 审核发现: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iso 9000)
注:审核发现能表明是否符合审核准则,也能指出改进的机会。5.9 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iso 9000)
5.10 不符合:未满足要求。(iso 9000)6 内部审核的目的
6.1 实验室或检查机构应当对其活动进行内部审核,以验证其运行持续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6.2审核应当检查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满足iso/iec17025或iso/iec17020的要求,或其他相关准则文件的要求,即符合性检查。
6.3审核应当检查组织的质量手册及相关文件中的各项要求是否在工作中得到全面的贯彻。
6.4 内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可以为组织质量体系的改进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应当将这些不符合项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内部审核的组织
7.1内部审核应当依据文件化的程序实施。
7.2 内部审核应当制定计划,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每一个要素至少每12个月被检查一次。对于规模较大的实验室或检查机构,比较有利的方式是建立滚动式审核计划,也就是可以多次审核,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同要素以及组织的不同部门在一年内都能够接受审核。
7.3质量负责人通常作为审核活动的管理者,并可能担任审核组长。
7.4 质量负责人应当确保审核依照预定的计划实施。
7.5 审核应当由具备资格的人员来执行,审核员应具备其所审核的活动充分的技术知识,并专门接受过审核技巧和审核过程方面的培训。
7.6 质量负责人可以将审核工作委派给其他人员,但需确保所委派的人熟悉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认可要求,并满足7.5的要求。
7.7对于在广泛的技术领域从事检测/校准/检查工作的大规模组织,审核可能需由质量负责人控制下的一组人员来实施。
7.8 在规模较小的组织,审核可以由质量负责人自己来实施,管理者应当指定另外的人员负责审核质量负责人的工作,以确保质量工作是令人满意的。
7.9只要资源允许,审核员应当独立于被审核的活动。审核员不应当审核自己所从事的活动或自己直接负责的工作,除非别无选择,并能证明所实施的审核是有效的。当审核员不能独立于被审核的活动
时,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应当注重核查内部审核的有效性。
7.10 当一个组织在客户现场进行的校准/检测/检查活动或现场抽样获得了认可时,这些活动也应包含在审核计划中。
7.11 其他方,如客户或认可机构,进行的审核不应当取代内部审核。内部审核的策划
8.1 质量负责人负责制定审核计划,审核计划包括:审核范围、审核准则、审核日程安排、参考文件(如组织的质量手册和审核程序)和审核组成员的姓名。
8.2 应当向每一位审核员明确分配所审核的质量管理体系要素或职能部门,具体的分工安排应当由审核组长与相关审核员协商确定。委派的审核员应当具备与其审核部门相关的技术知识。
8.3 为方便审核员调查、记录和报告结果所需使用的工作文件可能包括:
? 准则文件,如iso/iec17025或iso/iec17020及其补充文件 ? 实验室或检查机构的质量手册及相关文件
? 用于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要素的检查表(通常审核员根据自己负责的要素编制检查表)
? 报告审核观察的表格,如“不符合项记录表”、“纠正措施记录表”。这些表格中应记录不符合的性质、承诺的纠正措施,以及纠正措施得以有效实施的最终确认信息。
8.4为保证审核过程的顺利和系统地进行,审核的时间安排应当由每一位审核员与受审核方一起协商确定。
8.5 审核开始前,审核员应当评审文件、手册及前次审核的报告和记录,以检查与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符合性,并根据需审核的关键问题制定检查表。内部审核的实施
9.1 审核的关键步骤包括:策划、调查、分析、报告、后续的纠正措施及关闭。
9.2 首次会议应当介绍审核组成员,确认审核准则,明确审核范围,说明审核程序,解释相关细节,确定时间安排,包括具体时间或日期,明确末次会议参会人员。
9.3 收集客观证据的调查过程包括提问、观察、检查设施和记录。审核员需检查实际的活动与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9.4 审核员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测试方法、工作指导书等)作为参考,将实际的活动与这些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进行比较。
9.5 整个审核过程中,审核员始终要搜集客观证据,证明实际活动是否满足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收集的证据应当尽可能高效率并且客观有效,不存在偏见,不困扰受审核方。
9.6 审核员应当标注不符合项,并对其进行深入的调查以发现潜在的问题。
9.7 所有审核发现都应当予以记录。
9.8 所有的审核工作结束后,审核组应当认真评价和分析所有审核发现,确定哪些应报告为不符合项,哪些只作为改进建议。
9.9 审核组应当依据客观的审核证据出具清晰简明的不符合项
和改进建议的报告。
9.10 应当以审核所依据的组织质量手册和相关文件的特定要求来确定不符合项。
9.11 审核组应当与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和被审核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召开末次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报告审核发现,报告方式需确保最高管理者清楚地了解审核结果。
9.12 审核组长应当提交观察记录,并考虑其重要性,机构运作中好坏两方面的内容均应提交。
9.13 审核组长应当就质量管理体系与审核准则的符合性,以及实际运作与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代表评审组做出结论。
9.14应当记录审核中确定的不符合项、适宜的纠正措施,及与受审核方商定的纠正措施完成时间。
9.15 应当保存末次会议的记录。10 后续纠正措施及关闭
10.1 受审核方有责任完成商定的纠正措施。
10.2 当不符合项可能危及校准、检测或检查结果时,应当停止相关的活动,直至采取适宜的纠正措施,并能证实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另外,对不符合项可能已经影响到的结果,应进行调查,如果对相应的校准/检测/检查的证书或报告的有效性产生怀疑时,应当通知客户。
10.3 制定正式的纠正措施程序,以便发掘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实施有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10.4 超过商定的纠正措施完成时间后,审核员应当尽早检查纠
正措施的有效性,质量负责人应当最终负责确保受审核方消除不符合项及并予关闭。内部审核记录和报告
11.1 即使没有发现不符合项,也应当保留完整的审核记录。11.2 应记录已确定的每一个不符合项,详细记录其性质、可能产生的原因、需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适当的不符合项清除时间。
11.3 审核结束后,应当编制最终报告,报告应当概述审核结果,并包括以下信息:(a)审核组成员的姓名
(b)审核日期(c)审核区域
(d)检查所有区域的详细情况(e)机构运作中值得肯定的或好的方面(f)确定的不符合项及其对应的相关文件条款(g)改进建议
(h)商定的纠正措施及其完成时间,以及负责实施纠正措施的人员
(i)采取的纠正措施(j)确认完成纠正措施的日期
(k)质量负责人确认完成纠正措施的签名 11.4 所有审核记录应按规定的时间保存。
11.5 质量负责人应当确保将审核报告,适当时包括不符合项,提交组织的最高管理者。11.6 质量负责人应当对内部审核的结果和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分析,并形成报告,在下次管理评审会议时提交
上级管理层。
11.7 报告提交管理评审的目的是确保审核和纠正措施能在总体上有助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持续有效性。
访问此文后还关注了以下范文: 如何做好实验室质量体系内部审核 压力容器内部质量审核检查表和整改报告 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的开展 qs-jl069内部审核报告 04-9-5内部审核报告
实验报告撰写要求
实验报告撰写要求
1.实验报告和实验预习报告使用同一份实验报告纸,是在预习报告的基础上继续补充相关内容就可以完成的,不作重复劳动,因此需要首先把预习报告做的规范、全面。
2.根据实验要求,在实验时间内到实验室进行实验时,一边测量,一边记录实验数据。但是为了使报告准确、美观,此时应该把实验测量数据先记录在草稿纸上。等到整理报告时再抄写到实验报告纸上,以避免错填了数据,造成修改,把报告写得很乱。
3.在实验中,如果发生实验测量数据与事先的计算数值不符,甚至相差过大,此时应该找出原因,是原来的计算错误,还是测量中有问题,不能不了了之,这样只能算是未完成本次实验。
4.实验报告不是简单的实验数据记录纸,应该有实验情况分析,要把通过实验所测量的数据与计算值加以比较,如果误差很小(一般5%以下)就可以认为是基本吻合的。如果误差较大就应该有误差分析,找出原因。
5.在实验报告上应该有每一项的实验结论,要通过具体实验内容和具体实验数据分析作出结论(不能笼统的说验证了某某定理)。
6.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要画出所设计的电路图,标出所选出和确定的电路参数。要有验算过程和必要的设计说明。
7.必要时需要绘制曲线,曲线应该刻度、单位标注齐全,曲线比例合适、美观,并针对曲线作出相应的说明和分析。
8.在报告的最后要完成指导书上要求解答的思考题。
9.实验报告在上交时应该在上面有实验指导教师在实验中给出的预习成绩和操作成绩,并有指导老师的签名,否则报告无效。
10.希望每个同学认真完成好实验报告,这是培养和锻炼综合和总结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打下一个基础,对以后参加工作和科学研究也是大有益处的。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10.模电实验报告要求 篇十
实验三 负反馈放大器
要求:完成实验内容1、2.(1)实验报告要求: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实验四 射极跟随器
要求:完成实验内容1、2、3、4、5 实验报告要求:整理实验数据,并画出曲线UL=f(Ui);分析射极跟随器的性能和特点。
实验五 差动放大器
要求:完成实验内容1、2 实验报告要求:整理实验数据,比较静态工作点和差模电压放大倍数的实验结果和理论估算值;比较差动放大电路单端输出时CMRR的实测值与具有恒流源的差动放大器CMRR实测值;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电阻RE和恒流源的作用。
实验六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要求:完成实验内容1、2、3、4 实验报告要求:整理实验数据,画出波形图(注意波形间的相位关系);将理论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相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11.设计实验报告要求 篇十一
理科综合是“3+X”高考模式下的一门考试科目,由于实验在理、化、生三门学科中的独特地位,理综考试对实验能力的考查具有很高的要求,足见答好实验题是获得理综好成绩的关键之一。所以,在高考复习中我们要尽快让学生熟悉理综模式下的实验答题要求,并有针对性地加强一些训练。本文以化学实验题为例,对其答题要求进行了初步阐述。
一、重操作,会整理,从规范表达上去答题
从近几年的高考理综试题看,对学生如何把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用科学的语言系统、完整地表达出来有着较高的要求。如:2011年理综测试第28题,其中一小题考查学生对制取氢气的简易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检查就体现了高考对“独立完成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若不注意对化学实验亲手操作,而只凭老师在复习课上纸上谈兵,其所答述往往达不到命题者的设计要求。所以,复习中对一些平时想想会做,而实际不能正确做;平时想想能说清,而实际说起来漏洞百出的实验要加以有的放矢的训练。要让学生明白答实验题首先应满足真实、全面、简洁、规范的总要求,但又不能画蛇添足或张冠李戴。
若碰到全新的、中学阶段确实没有做过的实验题,我们要教会学生把回答实验题的过程当作自己做实验的过程来回答,不要觉得我是在答题,是用笔在纸上写实验题的答案,而应当把这个题看作是在考我动手做实验,我现在用笔只是把做实验的过程写下来。这种把解答实验题的过程当做动手做实验来对待是解决学生答实验题不规范、不全面的一种很好方法。
【例1】在实验室里,有一瓶浸在煤油里的钠块。要取用一小粒钠进行有关实验,取用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
[评析]学生一般能知道固体颗粒用镊子取、固体粉末用药匙取的常识。面对取用浸在煤油里的一小粒钠的新情景,能否考虑到“①用镊子取出钠块后要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②钠在煤油中保存过程中表面会部分被氧化,必须切去表面的氧化层;③钠具腐蚀性,应在玻片上用小刀切割;遇水反应放热易引起火灾,余下的钠应全部放回试剂瓶的煤油里。”若学生平时确实操作过,答这类题应该不会有问题;若学生没有真正体验过,且不能把这种操作进行归纳、组织,就较难完整地叙述出来。
二、抓实质,会联想,从合理发散上去答题
理综考试的《考试说明》指出“要根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以及使用过的仪器,没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2010年理综测试第29题,要求学生在原来课本中产生喷泉实验的装置上,再进行发散,联想出产生喷泉的一些新的方法就体现了这一要求。所以,理综模式下的实验答题,学生不但要明原理、懂实质,而且还要学会合理联想、科学发散、大胆创新,养成重视课本但不惟课本、尊重传统但不惟传统的良好思维习惯,多进行像类似例2这类习题的训练。
【例2】某同学利用图l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图中一惰性小球在开始实验前悬浮在水中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水吸收足量气体后,关闭活塞。最终小球的位置将处于:____________(填:水中、水面或水底)__________。
(2)若改变发生装置中的物质或反应,烧杯中重新换水后进行实验,小球的最终位置可处于烧杯底部,则分液漏斗内可盛放________溶液,圆底烧瓶内可盛放________固体。
(3)本实验中倒置三角漏斗的作用除可增大吸收面积外,还能有效防止水的倒吸。若只从防止倒吸这一作用来分析,不用倒置三角漏斗,是否能用其它仪器与装置来代替,请画出图示并加以简要说明。
【评析】要回答这类题型,必须从实质上掌握其内涵,然后展开适当的联想,不然,肯定在回答时会丢三拉四。如:要回答重新实验后,若小球位于烧杯底部,分液漏斗内、圆底烧瓶内各放什么物质,首先应掌握水吸收HCL后,其溶液密度将增大这一事实,在此基础上就可把重新实验后小球位于烧杯底部时,必产生了使溶液密度减小的气体这一新的本质揭示出来,这样我们就可自然联想到浓氨水滴在生石灰上、酒精溶液滴到生石灰上等多种答案。同理,对第(3)小题,也必须要掌握HCL极易溶于水是造成倒吸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就能联想到防倒吸的装置还可以有:肚容式(图2)、安全瓶式(图3)、隔离式(图4)等各种答案。
三、联实际,会应用,从注重运用上去答题
知识的价值在于应用,“掌握实验原理,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数据,并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也是理综《考试说明》对实验能力的一种要求。2009年理综测试第8题,对小白鼠的实验,就是把NaOH与CO2的反应与小白鼠的生命活动、装置内的压强变化联系起来,对化学实验能力结合科学实验、联系实际进行考查的一类题型。这类题型取材广泛,学生在解答时,不但要正确把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理论知识与题目所给的实际生产、生活情景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从中去突破答题障碍、理清答题的要点。
【例3】SO2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为粗略地测定周围环境中SO2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5所示的实验装置:
(1)向试管中加入0. 0005mo1·L-1的碘水1. 0mL,用适量水稀释后再加入2-3滴淀粉溶液,配制成A溶液。测定指定地点的空气中SO2的含量时,推拉注射器的活塞反复抽气,A溶液由_______色变为______色时反应恰好完全进行,此时停止抽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每次空气质量测定中SO2的最高浓度限值如下表:
该课外活动小组分成第一和第二小组,使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溶液A,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内测量空气SO2的含量。当反应恰好完全进行,记录抽气次数如下(假设每次抽气500mL)。请将下表填写完整(保留2位有效数字):
判断该地点的空气中的SO2含量属于 级标准,第_____小组的测定结果正确,另一小组实验结果产生较大偏差的原因是(装置和药品无问题)_______。
【评析】SO2与I2能发生SO2+I2+2H20=H2S04+2HI的反应,淀粉遇单质碘能变蓝色,而I不能使淀粉显蓝色,这是回答该题的理论基础,但要把整题答完整,还必须把这些理论知识与以下实际联系起来:①正确理解最高浓度限值的含义是确定空气质量标准的依据;②使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溶液A,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内测量空气中SO2的含量,抽拉次数相差20次,说明二组的抽拉速度肯定不同;抽拉速度合理是保证空气中的SO2与碘水充分反应的前提。这样当计算得到第一小组测定结果为0. 53mg·m-3,第二小组测定结果为0. 46mg·m3时,就能正确判断该地点空气中的SO2含量属于三级标准;第一小组的测定结果正确;另一小组实验结果产生较大偏差的原因是(装置和药品无问题)抽拉的速度太快,造成空气中的SO2不能充分与碘水反应。
(责任编辑 刘凌芝)endprint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053-02
理科综合是“3+X”高考模式下的一门考试科目,由于实验在理、化、生三门学科中的独特地位,理综考试对实验能力的考查具有很高的要求,足见答好实验题是获得理综好成绩的关键之一。所以,在高考复习中我们要尽快让学生熟悉理综模式下的实验答题要求,并有针对性地加强一些训练。本文以化学实验题为例,对其答题要求进行了初步阐述。
一、重操作,会整理,从规范表达上去答题
从近几年的高考理综试题看,对学生如何把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用科学的语言系统、完整地表达出来有着较高的要求。如:2011年理综测试第28题,其中一小题考查学生对制取氢气的简易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检查就体现了高考对“独立完成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若不注意对化学实验亲手操作,而只凭老师在复习课上纸上谈兵,其所答述往往达不到命题者的设计要求。所以,复习中对一些平时想想会做,而实际不能正确做;平时想想能说清,而实际说起来漏洞百出的实验要加以有的放矢的训练。要让学生明白答实验题首先应满足真实、全面、简洁、规范的总要求,但又不能画蛇添足或张冠李戴。
若碰到全新的、中学阶段确实没有做过的实验题,我们要教会学生把回答实验题的过程当作自己做实验的过程来回答,不要觉得我是在答题,是用笔在纸上写实验题的答案,而应当把这个题看作是在考我动手做实验,我现在用笔只是把做实验的过程写下来。这种把解答实验题的过程当做动手做实验来对待是解决学生答实验题不规范、不全面的一种很好方法。
【例1】在实验室里,有一瓶浸在煤油里的钠块。要取用一小粒钠进行有关实验,取用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
[评析]学生一般能知道固体颗粒用镊子取、固体粉末用药匙取的常识。面对取用浸在煤油里的一小粒钠的新情景,能否考虑到“①用镊子取出钠块后要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②钠在煤油中保存过程中表面会部分被氧化,必须切去表面的氧化层;③钠具腐蚀性,应在玻片上用小刀切割;遇水反应放热易引起火灾,余下的钠应全部放回试剂瓶的煤油里。”若学生平时确实操作过,答这类题应该不会有问题;若学生没有真正体验过,且不能把这种操作进行归纳、组织,就较难完整地叙述出来。
二、抓实质,会联想,从合理发散上去答题
理综考试的《考试说明》指出“要根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以及使用过的仪器,没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2010年理综测试第29题,要求学生在原来课本中产生喷泉实验的装置上,再进行发散,联想出产生喷泉的一些新的方法就体现了这一要求。所以,理综模式下的实验答题,学生不但要明原理、懂实质,而且还要学会合理联想、科学发散、大胆创新,养成重视课本但不惟课本、尊重传统但不惟传统的良好思维习惯,多进行像类似例2这类习题的训练。
【例2】某同学利用图l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图中一惰性小球在开始实验前悬浮在水中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水吸收足量气体后,关闭活塞。最终小球的位置将处于:____________(填:水中、水面或水底)__________。
(2)若改变发生装置中的物质或反应,烧杯中重新换水后进行实验,小球的最终位置可处于烧杯底部,则分液漏斗内可盛放________溶液,圆底烧瓶内可盛放________固体。
(3)本实验中倒置三角漏斗的作用除可增大吸收面积外,还能有效防止水的倒吸。若只从防止倒吸这一作用来分析,不用倒置三角漏斗,是否能用其它仪器与装置来代替,请画出图示并加以简要说明。
【评析】要回答这类题型,必须从实质上掌握其内涵,然后展开适当的联想,不然,肯定在回答时会丢三拉四。如:要回答重新实验后,若小球位于烧杯底部,分液漏斗内、圆底烧瓶内各放什么物质,首先应掌握水吸收HCL后,其溶液密度将增大这一事实,在此基础上就可把重新实验后小球位于烧杯底部时,必产生了使溶液密度减小的气体这一新的本质揭示出来,这样我们就可自然联想到浓氨水滴在生石灰上、酒精溶液滴到生石灰上等多种答案。同理,对第(3)小题,也必须要掌握HCL极易溶于水是造成倒吸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就能联想到防倒吸的装置还可以有:肚容式(图2)、安全瓶式(图3)、隔离式(图4)等各种答案。
三、联实际,会应用,从注重运用上去答题
知识的价值在于应用,“掌握实验原理,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数据,并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也是理综《考试说明》对实验能力的一种要求。2009年理综测试第8题,对小白鼠的实验,就是把NaOH与CO2的反应与小白鼠的生命活动、装置内的压强变化联系起来,对化学实验能力结合科学实验、联系实际进行考查的一类题型。这类题型取材广泛,学生在解答时,不但要正确把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理论知识与题目所给的实际生产、生活情景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从中去突破答题障碍、理清答题的要点。
【例3】SO2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为粗略地测定周围环境中SO2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5所示的实验装置:
(1)向试管中加入0. 0005mo1·L-1的碘水1. 0mL,用适量水稀释后再加入2-3滴淀粉溶液,配制成A溶液。测定指定地点的空气中SO2的含量时,推拉注射器的活塞反复抽气,A溶液由_______色变为______色时反应恰好完全进行,此时停止抽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每次空气质量测定中SO2的最高浓度限值如下表:
该课外活动小组分成第一和第二小组,使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溶液A,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内测量空气SO2的含量。当反应恰好完全进行,记录抽气次数如下(假设每次抽气500mL)。请将下表填写完整(保留2位有效数字):
判断该地点的空气中的SO2含量属于 级标准,第_____小组的测定结果正确,另一小组实验结果产生较大偏差的原因是(装置和药品无问题)_______。
【评析】SO2与I2能发生SO2+I2+2H20=H2S04+2HI的反应,淀粉遇单质碘能变蓝色,而I不能使淀粉显蓝色,这是回答该题的理论基础,但要把整题答完整,还必须把这些理论知识与以下实际联系起来:①正确理解最高浓度限值的含义是确定空气质量标准的依据;②使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溶液A,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内测量空气中SO2的含量,抽拉次数相差20次,说明二组的抽拉速度肯定不同;抽拉速度合理是保证空气中的SO2与碘水充分反应的前提。这样当计算得到第一小组测定结果为0. 53mg·m-3,第二小组测定结果为0. 46mg·m3时,就能正确判断该地点空气中的SO2含量属于三级标准;第一小组的测定结果正确;另一小组实验结果产生较大偏差的原因是(装置和药品无问题)抽拉的速度太快,造成空气中的SO2不能充分与碘水反应。
(责任编辑 刘凌芝)endprint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053-02
理科综合是“3+X”高考模式下的一门考试科目,由于实验在理、化、生三门学科中的独特地位,理综考试对实验能力的考查具有很高的要求,足见答好实验题是获得理综好成绩的关键之一。所以,在高考复习中我们要尽快让学生熟悉理综模式下的实验答题要求,并有针对性地加强一些训练。本文以化学实验题为例,对其答题要求进行了初步阐述。
一、重操作,会整理,从规范表达上去答题
从近几年的高考理综试题看,对学生如何把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用科学的语言系统、完整地表达出来有着较高的要求。如:2011年理综测试第28题,其中一小题考查学生对制取氢气的简易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检查就体现了高考对“独立完成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若不注意对化学实验亲手操作,而只凭老师在复习课上纸上谈兵,其所答述往往达不到命题者的设计要求。所以,复习中对一些平时想想会做,而实际不能正确做;平时想想能说清,而实际说起来漏洞百出的实验要加以有的放矢的训练。要让学生明白答实验题首先应满足真实、全面、简洁、规范的总要求,但又不能画蛇添足或张冠李戴。
若碰到全新的、中学阶段确实没有做过的实验题,我们要教会学生把回答实验题的过程当作自己做实验的过程来回答,不要觉得我是在答题,是用笔在纸上写实验题的答案,而应当把这个题看作是在考我动手做实验,我现在用笔只是把做实验的过程写下来。这种把解答实验题的过程当做动手做实验来对待是解决学生答实验题不规范、不全面的一种很好方法。
【例1】在实验室里,有一瓶浸在煤油里的钠块。要取用一小粒钠进行有关实验,取用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
[评析]学生一般能知道固体颗粒用镊子取、固体粉末用药匙取的常识。面对取用浸在煤油里的一小粒钠的新情景,能否考虑到“①用镊子取出钠块后要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②钠在煤油中保存过程中表面会部分被氧化,必须切去表面的氧化层;③钠具腐蚀性,应在玻片上用小刀切割;遇水反应放热易引起火灾,余下的钠应全部放回试剂瓶的煤油里。”若学生平时确实操作过,答这类题应该不会有问题;若学生没有真正体验过,且不能把这种操作进行归纳、组织,就较难完整地叙述出来。
二、抓实质,会联想,从合理发散上去答题
理综考试的《考试说明》指出“要根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以及使用过的仪器,没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2010年理综测试第29题,要求学生在原来课本中产生喷泉实验的装置上,再进行发散,联想出产生喷泉的一些新的方法就体现了这一要求。所以,理综模式下的实验答题,学生不但要明原理、懂实质,而且还要学会合理联想、科学发散、大胆创新,养成重视课本但不惟课本、尊重传统但不惟传统的良好思维习惯,多进行像类似例2这类习题的训练。
【例2】某同学利用图l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图中一惰性小球在开始实验前悬浮在水中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水吸收足量气体后,关闭活塞。最终小球的位置将处于:____________(填:水中、水面或水底)__________。
(2)若改变发生装置中的物质或反应,烧杯中重新换水后进行实验,小球的最终位置可处于烧杯底部,则分液漏斗内可盛放________溶液,圆底烧瓶内可盛放________固体。
(3)本实验中倒置三角漏斗的作用除可增大吸收面积外,还能有效防止水的倒吸。若只从防止倒吸这一作用来分析,不用倒置三角漏斗,是否能用其它仪器与装置来代替,请画出图示并加以简要说明。
【评析】要回答这类题型,必须从实质上掌握其内涵,然后展开适当的联想,不然,肯定在回答时会丢三拉四。如:要回答重新实验后,若小球位于烧杯底部,分液漏斗内、圆底烧瓶内各放什么物质,首先应掌握水吸收HCL后,其溶液密度将增大这一事实,在此基础上就可把重新实验后小球位于烧杯底部时,必产生了使溶液密度减小的气体这一新的本质揭示出来,这样我们就可自然联想到浓氨水滴在生石灰上、酒精溶液滴到生石灰上等多种答案。同理,对第(3)小题,也必须要掌握HCL极易溶于水是造成倒吸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就能联想到防倒吸的装置还可以有:肚容式(图2)、安全瓶式(图3)、隔离式(图4)等各种答案。
三、联实际,会应用,从注重运用上去答题
知识的价值在于应用,“掌握实验原理,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数据,并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也是理综《考试说明》对实验能力的一种要求。2009年理综测试第8题,对小白鼠的实验,就是把NaOH与CO2的反应与小白鼠的生命活动、装置内的压强变化联系起来,对化学实验能力结合科学实验、联系实际进行考查的一类题型。这类题型取材广泛,学生在解答时,不但要正确把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理论知识与题目所给的实际生产、生活情景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从中去突破答题障碍、理清答题的要点。
【例3】SO2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为粗略地测定周围环境中SO2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5所示的实验装置:
(1)向试管中加入0. 0005mo1·L-1的碘水1. 0mL,用适量水稀释后再加入2-3滴淀粉溶液,配制成A溶液。测定指定地点的空气中SO2的含量时,推拉注射器的活塞反复抽气,A溶液由_______色变为______色时反应恰好完全进行,此时停止抽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每次空气质量测定中SO2的最高浓度限值如下表:
该课外活动小组分成第一和第二小组,使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溶液A,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内测量空气SO2的含量。当反应恰好完全进行,记录抽气次数如下(假设每次抽气500mL)。请将下表填写完整(保留2位有效数字):
判断该地点的空气中的SO2含量属于 级标准,第_____小组的测定结果正确,另一小组实验结果产生较大偏差的原因是(装置和药品无问题)_______。
【评析】SO2与I2能发生SO2+I2+2H20=H2S04+2HI的反应,淀粉遇单质碘能变蓝色,而I不能使淀粉显蓝色,这是回答该题的理论基础,但要把整题答完整,还必须把这些理论知识与以下实际联系起来:①正确理解最高浓度限值的含义是确定空气质量标准的依据;②使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溶液A,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内测量空气中SO2的含量,抽拉次数相差20次,说明二组的抽拉速度肯定不同;抽拉速度合理是保证空气中的SO2与碘水充分反应的前提。这样当计算得到第一小组测定结果为0. 53mg·m-3,第二小组测定结果为0. 46mg·m3时,就能正确判断该地点空气中的SO2含量属于三级标准;第一小组的测定结果正确;另一小组实验结果产生较大偏差的原因是(装置和药品无问题)抽拉的速度太快,造成空气中的SO2不能充分与碘水反应。
【设计实验报告要求】推荐阅读:
改进与创新实验设计要求11-04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06-19
矩阵键盘设计实验报告08-05
综合系统设计实验报告08-09
多媒体设计实验报告08-15
vc课程设计实验报告08-31
c程序设计实验报告308-17
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实验报告11-02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验报告范文07-22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及报告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