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审计案例

2024-08-07

普华永道审计案例(通用5篇)

1.普华永道审计案例 篇一

绿色思维

“我们认为承担商业对环境影响的责任是理所应当的, 并且我们认识到, 我们所做的一切除了可以保护环境, 对于普华永道来说, 还可以降低成本并提升公司的品牌。此外, 我们认为清楚地认识到使用电、纸、天然气等各种资源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不断努力减少对这些资源的使用, 是非常重要的。”普华永道中国北京主管合伙人吴卫军的一番话, 道出了这个公司的绿色环保理念。

普华永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概括为:“绿色思维, 引领变革”, 主要关注于以下四个方面: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激励、培训和组织员工建立可持续性的工作环境;提高我们客户和商业合作伙伴的可持续性意识;使社区更具环境可持续性。

“我们会定期监测碳排放量, 通过测量确定哪里排放碳最多, 从而有针对性地在努力降低那方面的碳排放量。”吴卫军介绍说, 作为初期试验, 普华永道北京分所还实施了办公室能源审计, 目的是提高环境绩效。

了解普华永道业务性质的人不难理解, 他们平时的工作会需要大量的打印输出纸张, 如果不能很好的规范这些纸张的出处, 以及废纸的去向, 每天, 仅是纸张消耗带来的环境影响就会给普华永道带来一个大大的难题。

环保文印

如果不是身处其中, 一般人可能无法想象普华永道员工忙碌时候的状况。我们可以从一组数据进行解读, 位于北京东三环的普华永道北京分公司拥有员工3000人左右, 却配有200多台打印设备, 大约平均每10人就有一台。在最忙碌的时候, 这些打印设备经常出现不够用的现象。

所以, 如何控制打印输出, 降低办公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是普华永道IT部门面临的棘手问题。

为了减少纸张浪费, 普华永道很早就开始使用支持自动双面打印的惠普多功能一体机, 并且在2009年把所有的打印机都默认设置为双面打印。为了让员工清楚这一举动对环保的意义, 普华永道还针对员工进行了多次有关绿色打印的宣传和培训。

为了更高效地管理文印环境, 普华永道还部署了打印及成像外设管理软件工具——HP Web Jetadmin, 这一款简单易用的管理套件可以对分布在各个地点的打印设备进行远程的管理和监控。“利用这个软件, 我们可以很方便地管理每一台打印机, 比如说, 我可以远程操作每一台打印机, 将它设置为双面打印, 或者对一些打印机进行色彩设计, 为了节能, 我们还可以设计打印机的自动开关机时间。除此之外, 利用Web Jetadmin我们还可以对打印机进行监控, 在闲时、忙时远程配置打印机, 确保员工打印效率提高的同时, 有效降低总体拥有成本。”吴卫军说。

2.普华永道为什么惹上审计官司 篇二

国内排名高居第一、号称拥有全球水准的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普华永道),却因2003-2004年间审计沪市老牌上市公司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600648,以下简称外高桥)的历史旧账,创下被国内上市公司追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责任的先例,索赔金额之大堪称国内“天价”。

2009年11月,股民诉外高桥证券虚假陈述赔偿纠纷案获得法院正式受理,普华永道还面临被追加为共同被告、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麻烦。

普华永道在外高桥审计中是否存在重大过失?普华永道是否应对外高桥内部欺诈、舞弊和非法行为造成的损失负责?投资者是否可以要求普华永道进行民事赔偿?而普华永道是否可以根据《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免责条款寻求豁免呢?

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务探讨,对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具有现实的警示意义。

普华永道审计惹上官司

普华永道2003年开始被外高桥聘为审计师,2003年年报审计费用为80万元,2004年续聘的审计费用为90万元。在普华永道憧憬2005年的审计费用进一步水涨船高,并提出120万元的续约要求之际,危险和麻烦却在浑然不觉间接踵而至。

2005年4月,外高桥的股东大会以收费过高为由,决定不再聘用其为2005年度的审计师。2005年6月,外高桥发现存放在国海证券上海圆明园路营业部证券保证金账户中的资金实际余额,与经审计的公司2003年度和2004年度报表明细账上的金额严重不符:经审计的2003年财务报表认定,2003年12月31日证券保证金账户余额为9000万元,然而资金变动情况却表明2003年底账户余额仅为3384元;经审计的2004年财务报表认定,2004年12月31日证券保证金账户余额为2.04亿元,然而资金变动情况却表明2004年底账户内的资金实际余额仅为20770.55元。

外高桥计划财务部经理黎明红与国海证券上海圆明园路营业部总经理金一敏、上海国发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仇新康内外勾结、串通舞弊,挪用外高桥存放于国海证券营业部的2.04亿元证券保证金,供坐庄炒股、滚动偿还到期融资款、投资运作共同或分别控股的公司以及平时挥霍一案浮出水面。

2006年5月,针对巨额保证金被挪用,而负责审计的普华永道却连年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外高桥以审计不尽责为由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提起仲裁,要求退还全部审计服务费共计人民币170万元,赔偿全部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2亿元,并承担全部仲裁费用和公司的律师费。双方最终达成和解,但普华永道为此向外高桥支付了约2000万元的赔偿金。

2008年4月,中国证监会对外高桥做出行政处罚(证监罚字[2008]25号《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外高桥2003年年报、2004年半年报及年报“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和委托理财收回情况虚假记载,及以个人名义开立账户买卖证券等违法行为。作为外高桥涉案年度的审计师,普华永道自然难逃干系。

在证监会对外高桥的虚假陈述行为进行认定的情况下,投资者提起民事赔偿诉讼已满足前置条件的要求,而普华永道被指责存在过错,没有尽到审计责任,对投资者投资外高桥股票进行了误导,与上市公司一起成为共同被告似乎在所难免。

普华永道年报审计

犯了“ABC”式错误

普华永道坚称,其秉承对审计质量一贯重视的宗旨,确保按照适当的审计准则进行审计并达到最高质量,所发表的审计意见是独立、客观、公正的。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2005年7月28日财政部公布例行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中,普华永道竟被责令整改。而外高桥的仲裁申请书更表明,普华永道的年报审计在最基本的函证程序上,犯了“ABC”式的错误。

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在对保证金账户资金余额实施函证时,无论是2003年还是2004年,普华永道均未直接向国海证券上海圆明园路营业部发出询证函,而是交给公司计划财务部经理黎明红处理,回函亦由黎明红交还,为相关人员弄虚作假、掩盖挪用资金行为,客观上提供了机会。

无论是当时适用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7号——函证》(2002),还是新实施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2号——函证》(2006),都规定审计师应对银行存款、借款(包括零余额账户和在本期内注销的账户)及与金融机构往来的其他重要信息实施函证,并采取下列措施对函证实施过程进行控制:(1)在询证函中指明直接向接受审计业务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回函;(2)询证函经被审计单位盖章后,由注册会计师直接发出。考虑到2003年度是普华永道对外高桥的初次审计,进行更严格的环境审视和风险控制应是不言而喻的常识。当时正是股市最低迷的时期,大量的上市公司卷入委托理财的陷阱,由此造成的公司巨额亏损以及出现问题的券商接连不断。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家世界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对高达2亿元的证券保证金,仅凭从公司内部人员获得的证据就信以为真,的确令人诧异。

当然,在我国目前的法律和商业环境下,审计师实施有效函证确实存在着诸多困难。迄今为止,只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在10日内回函,还没有相关法规要求证券公司必须回函。由于有证券公司的人员直接参与挪用资金,注册会计师即使直接控制函证程序并得到回函,拿到的也可能是虚假证据。普华永道可能是考虑到直接控制函证程序难以得到回函,才把询证函交由和证券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公司内部人员完成。

但这个非常表面化的书面证据,却不能实质性地免除或减轻普华永道的事后责任,反为自己埋下了祸根。事实上,即使外高桥的相关人员在对账单和函证上可以做文章,但通过修改证据交易系统来进行舞弊,应该是非常困难的。针对内外勾结串通舞弊,替代审计可能更为恰当。普华永道可以在了解公司作该笔投资的决策程序,取得证券公司打印给外高桥的保证金对账单后,通过实时查询证券交易系统的资金账号和股东账号的资金余额和证券余额来进行审计。

如果普华永道能够通过有效的审计程序,及时发现2亿元的保证金损失,外高桥年报将体现的是巨额亏损而不是盈利,审计意见应是否定意见而不是无保留意见。换句话说,普华永道在外高桥审计中签字认可的财务报表却并不公允,可以据此推断其存在重大过失。

普华永道究竟

承担什么审计责任

一般认为,审计师应对财务报表的公允性负责。外高桥和普华永道之间是合同关系,如果外高桥认定普华永道对其损失负有责任,那么以违约为由追回170万元的审计费用无可厚非。但普华永道是否应对外高桥内部欺诈、舞弊和非法行为造成的2亿元损失负上责任呢?

在法律上,无论是刑事责任还是民事责任,都要讲究因果关系。按照《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违反了相关法律,给委托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就需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因而,外高桥提出赔偿的一个重要法律前提就是,普华永道的确违反了审计准则。我们注意到,早在1988年AICPA发布的第53、54号审计准则公告中,已将揭露舞弊、差错及非法行为看成是审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的重要审计目标,并由此成为审计师的直接职责,我国旧的独立审计准则和最新执业准则亦不例外。

因此,对于委托方外高桥公司因内部欺诈、舞弊和非法行为造成的2亿元损失,尽管审计方普华永道并不是罪魁祸首,更没有从中受益,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揭露责任。早在2003年,外高桥存放在国海证券上海圆明园路营业部的8000万元证券保证金已经被挪用。如果当时普华永道在审计过程中能够遵循最基本的谨慎性原则,就会发现这笔资金被挪用的情况。这样,不仅这笔资金有望得到及时追回,外高桥也不会在后来还继续向该营业部存入证券保证金,2亿元资金被挪用的情况也就不会发生。

不过,要普华永道承担全部损失,非常牵强。即使考虑到要在案件审理中的讨价还价,那么也至少应扣除公司已经追回的2700万元。普华永道在审计过程中的确存在过错,但并不是造成外高桥损失的直接原因或者根本原因。此案导致损失的直接原因,是外高桥的管理层舞弊,同时内部控制存在严重问题。

3.普华永道审计案例 篇三

类似高考语文的社科阅读。注重一下逻辑吧

2.Numerical 中文 跟Verbal一样 4道题一组 一共8道题

比KPMG的简单好多 认真算 好好看题就好啦

也有比较的题,但是不要盲目按计算器。。。。先把最不可能的那些选项排除 一般只需要比较两三个就可以

3.Logical 中文 这个跟我之前做的渣打 UBS还有宝洁的不一样哦

这个不是给出5个图形让你判断下一个 而是定义一些运算之类的 让你判断一些图形经过运算之后变成什么

只要静下心来做 时间也够的

4. 性格测试 40分钟 他们很多人都十几分钟做好了。。。我处女座做了20多分钟。。

界面不太人性化 往下滑鼠标滚轮的时候容易把题目看错行 或者漏题 这个注意

然后就是be yourself 。。。 不要前后有太大矛盾就好了~

最重要的就是沉稳冷静吧 然后不要被旁边人干扰

4.普华永道审计案例 篇四

在长期激励方案日益推广的背景下, 长期激励已成为核心人员薪酬回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并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使用长期激励, 一方面可以将员工和雇主的利益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在现金薪酬与长期激励授予价值之间寻找平衡, 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灵活性;更重要的是在我国经济发展预期的背景下, 授予长期激励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吸引和保留核心人才的有效激励方法。回顾近几年长期激励措施在我国的发展, 伴随着外部经济环境从2007年国内股市的空前繁荣到2008年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创, 我国企业所实施的长期激励也从一开始的争相上马转变为现在的理智思考。因而, 对长期激励方案的深入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本文借助普华永道会计公司 (Pricewaterhouse Coopers) 《2009-2010年中国企业长期激励现状调查报告》的成果, 对长期激励措施在我国开展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总结和分析, 并得出相关启示。

2 长期激励措施在我国开展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就未来采取长期激励措施的态度而言, 虽然参与调查的企业中盈利下滑者约占50%, 但仍有96%的参与调查企业对未来经济形势抱有乐观态度, 相当比例的参与调查企业表现出对未来继续实施或设计实施长期激励方案有信心 (详见表1) , 企业设计和实施长期激励的态度由观望转为积极, 但也有少部分企业表示不会考虑实施长期激励方案 (主要原因及所占比例见表2) 。

就长期激励方案的效果而言, 调查显示, 多数已实施长期激励方案的企业对实施效果表示认可, 且已实施长期激励企业的满意程度较上一年有所提高, 其中:接近70%的参与调查企业表示所实施的长期激励方案达到了预期目标;超过25%的参与调查企业表示方案实施达到了部分目标;仅有不足6%的参与调查企业表示未达到长期激励方案实施的预期目标。

就长期激励方案的授予范围而言, 调查显示, 目前它仍是“少数人的福利”, 在约70%的参与调查企业中, 激励对象人数占员工总人数比例“小于等于10%”, 更有半数的企业授予范围“小于等于5%”。

就长期激励方案的发展趋势而言, 主要有两方面:第一, 从长期激励工具的使用情况看, 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仍然是被广泛采用的激励工具, 但股票期权所占比例逐渐下降, 限制性股票、绩效单元以及递延现金计划的采用比例不断增加, 这与全球范围内激励工具的使用变化趋势相一致 (参见普华永道全球长期激励调查结果) ;第二, 长期激励方案在时间安排上的发展趋势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主要表现为:有效期缩短、生效次数增多、部分企业开始考虑员工行权所需的现金。

3 企业在实施长期激励措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第一, 相当一部分企业因考核指标设定不当导致激励计划失败。企业设置与业绩表现相挂钩的授予或行权指标是目前的普遍实践, 但多数企业采取“宽进严出”的做法, 从激励效果来看, 若指标设定不当将会导致激励计划的失败。针对2009年A股市场的统计数据显示, 在停止长期激励计划的公司中, 约30%是由于设置了过松或过紧的指标。

第二, 相当一部分企业在设计长期激励方案时未进行有效估值。虽然长期激励估值工具的选用呈现多元化趋势, 但仍有相当多的企业在方案设计时未进行有效的估值。调查结果显示, 与2008年相似, 约33%的参与调查企业未对股权激励进行估值, 同时20%的参与调查企业反映其长期激励授予价值是按照占薪酬总额的百分比进行计算。

第三, “监管政策限制”与“税务处理”是长期激励方案实施的两大难点。我国政府对长期激励的监管措施也日趋完善, 2009年之前监管机构出台的主要政策集中在长期激励计划的制订、授予等方面, 而2009年国家财政部和国税总局相继出台三项政策, 直指长期激励计划操作的税务实践。调查显示, 参与调查的企业中有近60%的企业反映监管政策限制是我国企业推行长期激励方案的主要难点, 约50%的企业反映税务处理也是长期激励实施的一大难点。2009年内, 我国A股资本市场共有18家企业公告停止实施长期激励计划, 其中7家企业是由于未通过监管机构评审或与监管新出台政策不符。

4 普华永道调查结果对完善实施长期激励措施的几点启示

第一, 明确长期激励方案实施的原则, 重点着眼于激励目标的实现。在设计和实施长期激励方案的过程中, 企业不但要跟上长期激励方案发展的趋势, 同时还要解决一些难题, 可谓困难重重。但只要企业在制订长期激励方案时, 充分把握长期激励方案的发展趋势, 进行科学的设计和成熟的思考, 加强对预期激励效果的积极沟通及合理引导, 长期激励方案就会取得成功, 并成为原有现金薪酬体系的一个有效补充。

第二, 企业设定长期激励考核指标时, 应充分结合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企业在设置考核指标时一方面要着眼于自身的运营, 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企业不但要考虑企业过去的业绩表现以及目前的经营状况, 更要对未来有理性的预期。唯有如此, 才能确保指标合理, 避免设置了过松或过紧的指标。此外, 企业还应将经营者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相绑定, 这样做可以达到避免经营者的短视行为, 共同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最终实现双赢的目的。

第三, 企业应重视对长期激励方案进行有效估值的作用。对长期激励方案进行有效估值的作用主要有两点:其一, 企业可以通过长期激励估值工具获得公允价值, 从而按照IFRS 2和中国新会计准则将长期激励计入费用;其二, 企业可以将授予激励对象的长期激励按照公允价值货币化, 从而避免薪酬战略被扭曲。针对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在设计长期激励方案时未进行有效估值的状况, 企业应首先摆正对长期激励方案进行有效估值的看法, 然后才能做好对长期激励方案有效估值的工作。

第四, 从实施长期激励方案面临的困境中, 企业也应看到契机。监管政策一方面在长期激励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方面进行了限制, 但另一方面也对长期激励方案的制订和实施进行了明确 (如对于A股上市公司来说, 证监会出台的《备忘录1、2、3号》) 。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出台的相关规定也进一步明确了长期激励实施过程中的税务处理操作流程和税收优惠条件。企业应在监管政策的框架下积极寻找适合自身的长期激励实施操作空间。

5 结语

长期激励措施作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一个有效办法, 已经越来越受到我国企业的重视, 但在其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 企业在制订长期激励方案前应准确把握长期激励方案的发展趋势, 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成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设计, 唯有如此才能确保长期激励措施充分发挥效用。

摘要:本文借助普华永道会计公司《2009-2010年中国企业长期激励现状调查报告》的成果, 对长期激励措施在我国开展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总结和分析, 并得出相关启示。

关键词:长期激励,调查报告,启示与建议

参考文献

[1]普华永道.2009-2010年中国企业长期激励现状调查报告[R].2010.

[2]普华永道.2008-2009年中国企业长期激励现状调查报告[R].2009.

5.普华永道审计案例 篇五

普华永道全球主席戴瑞礼(Dennis Nally)表示:“亚洲的乐观情绪尤其强烈,亚洲无疑将成为世界新秩序下的增长中心。虽然经济衰退带来了一些全球性的变化和挑战,但为了抓住这一机遇,亚太地区的CEO们必须专注于长远的发展前景。”

亚洲是首选地区

82%的全球CEO预计,其亚洲业务会在未来12个月实现增长,尽管53%的受访者认为西欧是目前最适合开展并购业务的地区。有75%的受访者认为拉丁美洲是名列第二位的投资地区。

普华永道中国主管合伙人林怡仲表示:“危机加速了经济格局的变动,新兴国家的经济实力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我们谨慎的态度,使得我们目前的经济状况好于很多其它地区。现在,亚洲的战略优势在于人才、资源以及处理危机的能力。”

45%的受访者预期,银行贷款将会在融资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78%则认为内部产生的现金流,仍然会是主要的融资来源,这反映出大家预期复苏的态势会持续下去。

长远增长的关键是人力因素

75%的受访者认为,亚太地区CEO们在长期投资决策中,将特别关注领导力开发和人才培养。危机也使得CEO们在支出方面变得更加谨慎,84%表示要采取措施提高成本效率。不过,尽管成本问题备受关注,但接近50%的CEO预期,在未来12个月会增加员工人数,只有16%的受访者表示会减少员工人数。

对此,林怡仲表示:“CEO面临的首要问题仍然是人才。危机在几个方面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其中之一就是,能够在留住人才发展人才和降低成本之间实现平衡的组织,才能够稳稳立足,走出低谷。由于亚太地区即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头,因此,配备合格的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急迫。”

所以,亚太地区的CEO们预计将大力投入人力资源开发,而且不光是通过薪酬的方式。47%的受访者将调整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项目,以迎接即将到来的经济快速发展期。危机还使CEO们意识到员工激励的重要性,43%的受访者将着力开展员工激励及员工参与项目。

绿色环保时代已经到来

虽然去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但是仍有近半数的亚太组织机构认为,应对环境问题是一个关键因素。47%的CEO表示,他们已有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只有12%的亚太地区CEO,在过去12个月减少了在气候变化战略方面的投资。

尽管哥本哈根峰会成为关注的焦点,但只有54%的亚太地区CEO表示,他们在为气候变化举措带来的影响做准备。这可能是因为,虽然有64%的受访者同意,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会给他们带来好的声誉,但只有31%的受访者认为这会带来实际商业利益。

【普华永道审计案例】推荐阅读:

上一篇:备考注册安全工程师下一篇:设备大修申请报告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