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史(共10篇)
1.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史 篇一
高中生物新教材培训总结
楚雄市龙江中学黑丽琼
在这几天的的远程培训过程中,通过观看视屏和资料,我觉得自己对课堂教学的观念与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转变。
一、教师实现角色转换,教师已不是教学的主体,而是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
新课改要求教师实现角色转换,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每个老师都应该是一个教育家。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各科教师是直接参与教改的主力军,他们的战斗能力与战斗热情直接关系到教改的成败,所以,提高教师的能力与热情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二、学生由传统的被动的“添鸭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地去探究,思考。
课改要求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三、学生由被动式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探究者、发现者。
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
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教学目的转变,由“双基教学”转变为“三维”目标的教学。我充分体会到在新课改中首先转变的是教学观念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过程把系统的传授知识作为重点,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大量的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教师在教学中把知识的重点、难点、反复掂量估计,围绕它来展开自己的教学过程,往往会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更重要的使学生掌握学会学习的能力,并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通过这次生物新课改培训,虽然我获得了不少的思想和心得体会,但对具体实施仍有一定的困惑,还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和反思,让自己能够和学在生一起不断的探究中走向成熟。
2.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史 篇二
关键词:生物教材,科学素养,教育
尽管从内容而言, 目前中学生物教材及教学大都是围绕生物现象及其规律在进行阐述, 在进行相关科学知识的传授。但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培养目标而言, 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顺应了教育改革的潮流, 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 生物学科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生物科学知识, 还要以此为依托, 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但长期以来, 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 很多生物教师重结论, 轻科学思想、科学思维的方法与过程, 忽略了立足于学科对学生的科学情感教育、科学态度教育。新版高中生物教材为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内容和载体, 本文试图以人教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必修与选修) 生物》三册为例, 浅谈如何立足中学生物教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深化教材正文内容, 渗透辩证唯物观教育
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渗透着唯物辩证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生物科学的发展历程也是如此, 生物体本身以及生物体与环境之间就存在着辨证唯物性。因此, 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生物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和主题。
1. 引导学生树立对立统一的观点。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 事物的发展始终处于矛盾的对立统一中, 生物体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同样存在着对立统一性。如, “生物的新陈代谢的同化、异化作用之间的关系”、“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也能影响环境”等内容, 都充分体现了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教学中只要合理运用、因势利导就能帮助学生树立对立统一的观点。
2.启发学生正确认识内、外因的关系。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对待事物的发展变化, 应从现象到本质, 全面地认识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 辩证地分析其内、外因的变化特征, 不能一叶障目, 孤立、片面地看待问题。例如利用新教材中“细胞癌变的内外因”、“细胞衰老内外因”、“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内外因”等内容, 就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内外因, 形成内外因关系的观点。
3.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发展与联系的关系。
世界上的事物是孤立的还是联系的, 是静止的还是发展的?在这个问题上, 存在着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斗争。运动着的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基本观点。事物是发展的也是有联系的, 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联系, 非生物因素与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再如, 生物的进化理论强调生物产生的变异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能够发生定向的积累, 促使生物向前发展和进化。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发展与联系的观点, 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二、引导教材“课外读”, 渗透科学思想教育
人类的发生发展历程事实上是一个人类不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进而认识社会、了解自然的过程。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也正是由于人类对自己、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的缺乏, 使一些歪曲、虚幻的东西在人脑中形成, 进而错误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形成迷信思想。中学生由于年龄较小、阅历不够丰富等因素的影响, 大脑容易接受非现实的东西, 再加之学习、竞争的压力, 往往就可能使缺乏价值判断标准的青年学生出现精神空虚而走入歧途甚至误入邪教。因此,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可忽视学生积极的精神需求的引导, 要教育学生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课外读”是生物新教材的一大特色, 它增加了教材知识的延展性和可读性,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笔者认为, 应充分引导学生通过对“课外读”的阅读、分析, 帮助学生挖掘其内涵, 增加其理解能力, 相机渗透德育主题教育。如新教材第一册“植物性神经调节”强调的是植物性神经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及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关系, 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有机的补充和衔接;“探索大脑的奥秘”分析了人类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及科学家对大脑研究的成果的展望。这些素材不仅拓展了知识、增强了可读性, 而且体现了科学性, 教学中对学生要加以正确的引导, 促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防止误入歧途, 断送自己的美好前程和理想。
三、利用教材“小资料”, 渗透科学态度教育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生物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学的探究史。传统生物学教学过程中, 重结论的介绍, 轻创造过程。这让学生失去了对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的社会历史意义、科学家的意志品格等多方面的了解, 把科学本身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的堆积。如果教师带领学生徜徉在生物科学历史的长河, 无疑有助于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 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
“小资料”是新教材除正文外, 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的又一载体。新教材的第一册中就有小资料28处, 其中多处涉及我国古今生物科学的成就、涉及到科学发展的历史等, 如即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和生长素的发现等, 这为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也开辟了新路。一方面, 生物学的任何一个发现无不包含了无数科学工作者辛勤的劳动和辛酸苦辣的探索历程;另一方面同, 一个生物科学发现史就是一个好的德育素材, 它包含了科学家的思维、分析、假设、判断和推理等全过程, 是科学家的科学态度、严谨作风、勇于探索的结果。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CAI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科学探索历程, 如第二册中DNA是遗传物质的发现实验和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历程;再如孟德尔发现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历时8年之久, 在其他科学家的实验中得到进一步认证后才被确认。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加强教育, 让学生充分认识科学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从而促使学生去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并且有利于深化教学, 以光合作用为例, 光合作用是新陈代谢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直接从概念出发, 直接分反应式的步骤和相关变化。如果能够借助小资料增加光合作用的研究史探究教学, 将收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德育素材, 对学生加强科学态度的教育, 以此促使学生科学素质的进一步培养。
四、立足学生需要, 强化教师科学精神
3.如何处理生物教材中的科学性错误 篇三
这段文字被写入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的75页。
这里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尽管大鲵等少数两栖动物的幼体(蝌蚪)和成体都是水栖的,但人们对于两栖动物的最初印象来源于青蛙、蟾蜍等动物幼体(蝌蚪)栖息(生活)于水中而成体栖息(生活)于陆地上,而并不是这些动物的成体既可以栖息(生活)于水中,又可以栖息(生活)于陆地上。实际上,正如前面括号中所释,水栖的真正含义是指生活于水中,而地球上的几千种两栖动物中,蟾蜍等绝大多数两栖动物的成体是不能像鱼、鳖那样栖息于水中的。大鲵虽然也用肺呼吸,但它进化出了适于长时间潜水的结构,这个特性只不过相当于骆驼因为身体结构进化出了具有储水的能力而变得适于沙漠生活。如果两栖动物一词的最初发明出于与本教材相同的理由,从轻微处说是不贴切的,从重处讲是不科学,应该更改给以科学的定义。即两栖动物应该定义为幼体的一个时期(早期阶段)在水中发育,栖息、生活于水中,而成体因为长出了四肢(绝大多数两栖动物拥有四肢),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拥有肺,能够栖息生活(这里指的是绝大多数)于陆地上,或即便离开水体也能较长时间地存活(比如大鲵)。当然这是像教材那样根据初中学生要达到的学习要求从表面直观的印象上进行定义的,真正确切的定义还必须明确提及变态发育,以及两栖动物在循环系统(两栖动物的心脏是三腔,二心房一心室;而鱼的心脏是二腔,一心房一心室;鸟和哺乳类的四腔,二心房二心室)、呼吸系统(两栖动物的肺极其简单,必须依赖保持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等方面的特点。
龟、鳖等水生爬行动物不同于两栖动物的其中一个原因(当然这不是本质原因)就是它的幼体和成体都是水栖的(栖息、生活于水中),虽然也存在个体发育的陆上阶段——卵的孵化,即胚胎发育,但胚胎发育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陆地“生活”,何况两栖动物是个体胚后发育的早期阶段生活在水中,既不是胚胎阶段,也不是成体阶段。
两栖动物的定义是生物分类学上的问题,而不单纯是语义学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河马进行两栖生活(河马入夜上岸食草,黎明返回水中并整个白天在水中栖息)却不能归类于两栖动物而归类于哺乳动物的原因。河马两栖的“两栖”的含义仅仅相当于两栖登陆舰的“两栖”的含义,属于单纯语义学范畴。
在北师大版另一处,初中生物2004版(2004年6月第2版)中,将“一树结果,酸甜各异”作为生物变异现象的例子来列举也是违背科学事实的。这应是教材的编写者和审查者的不严谨所致。实际上,我们看到的花的花被(花瓣和萼片)是叶的变态体。雄蕊也是叶的变态体,而雌蕊,则是茎的变态体,它来自于茎的生长锥部分。而果实中,果皮(常常成为我们食用的部分,比如南瓜的和苹果的)是这个茎的变态体的子房壁部分发育来的,它属于亲代的结构,类似于哺乳类动物的子宫(而不是有受精卵发育来的子代),只不过对于植物来说,这些子宫都是临时性的,只使用一次,然后随着种子(种子中的胚才属于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子代)一起脱落。植物的生长锥变成花的子房的时候,其中的一个或者一些细胞变成卵母细胞,它们最终形成卵细胞,这些细胞得到来自父方(雄蕊、雄花或雄株)的精子后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的胚才是一株新的植物——他们的子代。所以以“一树结果,酸甜各异”作为生物变异现象的例子来列举,不仅仅是不贴切的,而且是违背科学的。一株树上的果实酸甜不同,它仅仅是因为背阴或向阳,发育先或迟,患虫病或者未患虫病,这些“自然”的因素引起内含物种类及含量的不同造成的(它们影响到口味比如酸或甜);这些“自然”因素还影响到果实的大小、色泽等。而这些果实它们果皮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完全是一样的,口味的异同并不是遗传物质的差异引起的,果实的食用部分并不属于后代,它们只是亲代植株身体的一部分,跟遗传与变异都扯不上任何关系。
如果留心,不难发现教材中的错误之处。比如北师大版(2003年6月第二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上讲到细胞核的功能时,变形虫细胞分裂结束形成的两个变形虫竟然跟它们的母体一样大。实际上分裂后的子代细胞应该只有亲代的大约一半大。同一教材中,稀植的玉米竟然比密植还要高很多。实际情况是:密植植物由于“本能”使它们为争夺阳光都尽可能加速生长以便超越相临的植株,从而使密植的植物通常都长得修长而瘦弱。
那么遇到教材中出现的科学性错误,如何处理呢?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人为的事总是可能出现缺陷的,教材编写者也不例外。但我们每个人自己做事都应该做到一丝不苟,治学严谨。如果教材中的行文出现不严谨缜密的叙述,或图表存在错误或不科学,应有质疑权威的品质和勇气。
其次,遇到像后面列举的两个错误比较明显的例子,可以直接以向学生指出,或者用导引的方式由学生发现和说出来,以强化他们头脑中的科学应该严谨的观念。用导引的方式由学生发现和说出出现的错误可体现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地位,这符合新课程素质教育的理念。
再次,对于像两栖动物的概念的问题,学生是难以发现其错误的。这样的错误因为要说清并不繁复和困难,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以简明扼要的话澄清事实。
最后,对于像以“一树结果,酸甜各异”作为变异现象的例子来列举的问题,因为说清楚要用到植物形态学、解剖学,植物进化、生殖和发育诸方面的知识,至少要用到解剖学和生殖发育方面的知识,要解释澄清起来太繁复而且困难,有限的教学时间也是不允许的,可以直接对学生说明教材中说法的错误性,但同时要向学生说明因学生知识所限,难以向他们阐明该说法错误的原因,而不去花费时间穷究,以免影响到正常的教学进度。
4.对高中生物教材改革的探讨 篇四
(陈浩 广东省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高中生物教材问题是生物教改的一个重要内容,已引起各方的关注,现仅就教材中的几个有关问题作一点 研究。
一、教材观问题
自从印刷术发明之后,人类的知识得以保存和传授,因此,传统的观点把教材当作“知识仓库”。用“仓 库”的观点编写的教材,结合“唯师”、“唯书”、“唯分数”的教育体系,使教材的功能偏重于教的方面, 培养的学生是高分低能的“书库”。学生只会死记书上定论的东西,研究,研究、实验等能力十分缺乏。
随着社会向前发展,教材的性质及功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就功能而言,教材从单一的知识 仓库变为促进教和学的媒介;就形式而言,从单纯强调学科知识变为兼顾学生智力、能力及品德发展;就信息 系统性而言,教材包含了课文、图表、作业、实验、实践五大系统。正因为教材的性质及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传统的教材现已不适应。所以,建立新的教材观,用新的教材观来指导教材的编写,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
二、教材中的.插图问题
实践证明,文字描述配以有关的图形,对生物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一般来说,教材中的插图应有以下几种:①有助于说明生物结构的模式图。②用以解释生理过程的示意图 。③描述操作方法的说明图。④实物照片(包括显微摄影照片)。⑤用来作为习题和思考题的图。⑥趣味性的 幽默画。⑦帮助记忆的连环画、漫画。
我国现行的高中生物教材的插图比85年版的教材有所增加,但与日本、新西兰等国的生物教材相比,还 有很大差距。日本的中学生物教材中的插图很有特色,对于教材中重要的文字都配以幽默有趣的图画,既引起 学生注意,又避免了说教,生动有趣。新西兰生物教材也很注重插图的趣味性,与农、林、牧、渔、医药卫生 联系相当紧密。这些国家的生物教材插图之多,超过了教材总篇幅的一半,而且彩色插图占有一定的比例。
三、教材中的文字问题
笔者对本校高二年级123名学生通过印发不记名的调查表,对他们学习生物的情况作了一个调查,除两 名学生没有填写调查表外,其他121名学生都认真填写了调查表。
5.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新教材 篇五
摘 要: 新教材的使用标志着新课程改革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加强综合教学,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锐意教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适应新课程标准。
关键词: 高中生物 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实施新教材,探讨课堂教学策略,对每个高中生物教师而言都是非常重要和必需的。课堂是新课程课堂改革的主阵地,而当前老师感到困惑的是课堂教学怎样进行?怎样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聚焦教学改革与创新,首先必须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教育新定义、新内涵指导课堂教学,才能使生物新理念落到实处。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变革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彻底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生物教师要以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
二、改进教学方式,倡导教学方式多样法
教学方法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但长期单一地采用死记硬背、教师讲学生听的“授―受”模式,会使学生思想僵化、能力低下,因此教学方式应该多样化。
1.将语言的诱导法与多媒体设境法相融合。可以先讲一段与生物课堂教学有关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然后通过录像、录音等创设图、文、声、像并茂的生物教学情境,设计教学疑问,让学生自己思考、归纳。如讲细胞有丝分裂时,首先提出人和动物组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接着让学生观看细胞有丝分裂多媒体课件,介绍各个时期的变化,让学生对照多媒体课件归纳各时期的变化特点,完成课堂练习。这样学生在对照课本图例时,可以很快回忆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归纳出各时期的特点,为应用做好铺垫。
2.将实物模型和网络技术匹配教学。多数教师都能够把实物模型带入教室进行对比教学,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网络技术教学是一个新时代的产物,如何把网络技术和实物、模型匹配教学,是一个新问题。我认为网络、实物、模型匹配教学,就是运用模型、实物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利用网络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将经验教学、情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融合。学生智力的开发、素质的培养,不能单靠现代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还必须依靠教学经验,引导学生思考,强化学生思维意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必须把现代教学和经验教学有机融合,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现代生物教学中,虽然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但是如果没有生动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融入,时间久了,学生会产生厌倦。合理利用经验教学、情感教学与现代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三、加强综合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3+综合”高考模式中,理科综合(含生物)试卷的命题思路是“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核跨学科的综合能力”。教师必须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深化知识联系,加强综合教学。
1.加强学科间知识联系,培养学生学科间综合能力。生物与化学、物理等学科知识互相渗透、联系密切。在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中,与化学相关的知识点有30处,与物理相关的知识点有15处,与地理相关的知识点有16处。首先,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开拓思路,全面掌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点,加强不同学科知识点之间的渗透和延伸,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日常教学中。其次,教师应有意识地启发与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解决其他学科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与锻炼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实验综合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应加强生物、化学和物理三科知识的综合渗透。生物实验本身就是运用化学、物理方法验证、研究生命活动现象和原理的过程,如新教材中“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坚定实验”,其实验原理就是依据三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的化学反应原理设计的。在实验教学中,更应注重理、化、生三科知识的结合点,搞好实验综合教学。
3.联系实际,关注热点,加强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的培养。从近年来的高考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可以看出,命题突破了围绕课本取材的命题思路,加强了知识的应用,强调了与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高新技术、社会热点问题的联系。教师不能拘泥于课本,而要走出课本,及时向学生介绍最新生物学科研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及时穿插讲述生物工程、环境保护、疾病与健康等生物热点知识。
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普及化
新课标提出:“学生的发展是生物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班级教学的最大弊端是容易搞“一刀切”,个别教学难以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必然落空。
分层教学对教师讲师因人施教,对学生讲师异步学习。师生双方努力,最终指向每个学生个体的“最近发展区”,给每个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
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解决“学什么”的问题,而是解决“怎样学”的问题。因此,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决定教学成功的关键,只有学会了“怎样学”,学生才能独立学习,保持最佳状态。
6.高中生物科学史总结 篇六
同学们对年代可不做了解,主要掌握科学家以及对应的成就,但更重要的是能够以科学发展史为依据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1、虎克: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死细胞),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3、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
5、欧文顿: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6、罗伯特森:1959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结构的“单位膜”模型。认为细胞膜是静止的,膜蛋白的分布是对称的。
7、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为多数人所接受
与酶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
8、斯帕兰札尼: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11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12、20世纪80年代,光合作用的发现涉及的科学家13、1771年,14、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15、188016、20世纪,3017、卡尔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最终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18、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19、约翰逊:1909年,他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
21、萨顿:在研究中发现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的分离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并由此提出了遗传因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类比推理)
2223、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道尔顿,第1个发现了色盲症,也是第1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4、1928,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25、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通过实验证明上述也就是说DNA才是遗传物质。26、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当人们发现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之后,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27、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
进化:
30、拉马克:最先提出了生物进化的学说,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31、达尔文:1859年,他出版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科学的阐述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动物激素的调节
35、沃泰默:他通过实验发现,把通向狗的上段小肠的神经切除,只留下血管,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时,仍能促进胰液分泌。但是他却囿于定论,认为这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去干净的缘故。
36、斯他林贝利斯:1902年,他和贝利斯从小肠黏膜提出液中发现了促使胰液分泌的物质——促胰液素。1905年,他们提出了“激素”这一名称,并提出激素在血液中起化学信使作用的概念。
38、巴甫洛夫:建立了条件反射学说。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39、1880年,达尔文通过实验推想,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会产生某种影响。
40、詹森:1910年,他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顶尖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41、拜尔:1914年,他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2、温特:1928年,他用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43、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植物中提取出吲哚乙酸— — 生长素。
种群与生态系统
44、高斯:他通过实验发现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
45、林德曼。他通过对一个结构相对简单的天然湖泊——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的定量分析,发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两个特点,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选修(了解即可):
46、张明觉:被科学界誉为“试管婴儿之父”和“避孕药之父”。
47、动物细胞工程: 1976年,阿根廷科学家米尔斯坦和德国科学家柯勒,通过细胞融合制备出单克隆抗体。由于他们的杰出工作,在1984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48、斯图尔得:用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培养成了胡萝卜植株,证明了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7.初探高中生物新教材中的模型建构 篇七
首先, 我们要搞清什么是“模型”, 模型就是模拟所要研究事物原型的结构形态或运动形态, 是事物原型的某个表征和体现。我们所说的模型虽然不能包含原型的全部特征, 但能体现原型的本质特征。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 也可以是定量的, 模型的形式很多, 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下面以物理模型为例来进行叙述。物理模型就是根据相似原理, 把真实事物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制成的模型, 以实物或画图形式直观地表达出认识对象的特征, 它可以模拟真实事物的某些功能和性质。生物科学中的实物模型 (如生物体细胞结构的模型) 就是一种物理模型, 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就是物理模型, 它形象而概括地反映了大多数DNA分子结构的共同特征, 非常形象、直观地揭示了DNA分子结构的化学组成, 三维空间的结构特点。生物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生命运动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以及生物体的结构的, 自然界生物种类繁多、运动错综复杂, 几乎每个具体的问题都要涉及到许多因素。通过建构模型, 能够排除非本质因素的干扰, 舍弃次要因素和无关因素, 突出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从而使生命现象或过程得到简化、纯化和理想化, 因此,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 如果我们能适当利用模型, 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新课程标准对我国的普通中学生物学教育确立了许多现代化的教学目标。我们说模型和模型方法在现代生命科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也是学生常用于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 通过学习能使学生在将来的生活、工作中建立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另外, 这种科学方法的学习和应用, 也能使学生形成科学和系统的认知观, 同时, 还能够使他们与其他自然学科有机结合, 增强其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优良品质。因此, 新课标依据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 将模型和模型方法列入了课程目标中。在国外, 如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明确把模型和科学事实、概念、原理、理论并列为科学主题的重点, 可见国外先进国家对构建模型科学是非常重视的。实际上, 我国现行的《新课程标准》也非常重视这方面的问题, 强调高中生物教学应采用模型和模型方法进行教学。
二、新课标教材有关建模的内容
现行新课程标准明确:操作技能、信息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作为考核学生能力的三大指标, 特别是科学探究能力是新课程重点论述的一种学习能力。我们知道, 领悟和运用科学方法, 对于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至关重要。因为教材中有关模型建构的活动能驱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驱动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实验等, 并收集相关的事实证据;学生还可以通过交流、辩论, 对事物的对错结论进行分辨, 与他人的结论进行对比, 从而形成自己独到的解释, 拓展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对生物知识的质疑、推理能力, 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去独立地思考科学现象, 增强科学探究的能力。新教材 (苏教版) 共安排了4个模型建构的内容: (见下表)
新课标教材 (人教版) 共安排了4个模型建构的内容: (见下表)
以上模块内容虽然不多, 但是如果能把模型建构的过程落实好, 在教师的引导下, 帮助学生在“做”中学, 在“做”中去领悟, 经过这样一个科学的过程, 学生不但能从中学到知识, 还能掌握一些深层的探索生物知识的思维方法, 提高探究能力, 同时还可以形成正确地对待科学问题的观点和态度。
此外, 我们在教材内容中可以发现, 有的内容在教材中虽没有明确说明是模型建构, 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运用模型和模型的方法, 这样的内容很多。如“稳态与环境”模块中第五章第四节安排的制作活动建议:“设计并制作生态缸, 观察其稳定性”, 就是运用模型的探究活动, 要求学生制作的是一个活体物理模拟模型。该制作活动首先需要对生态缸的组成成分、结构、环境、性能等加以分析, 其实需要对系统的能量转换和物质流动状态及其调控作分析。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对于学生来说, 更能使他们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等, 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三、建模的程序
1. 熟悉所构建对象的结构组成和空间构象, 如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建模前, 学生必须对细胞的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要非常熟悉, 比如植物细胞的细胞器和动物细胞的细胞器的种类不同、细胞核的核孔、线粒体和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等。
2. 选取合适的构建材料, 选材的原则是:相仿、方便、实用、简易、醒目易识别。如用硬纸壳作“细胞壁”;塑料薄膜作“细胞膜”;橡皮泥精心制成各种各样的细胞器;小药丸作“核糖体”;充水的白色气球充当“液泡”等。
3. 确定适当的模型及构件的比例和大小。如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时各细胞器大小参考数据, 保证制作中各种细胞器的大小比例:核糖体最小;溶酶体直径为0.2~0.8um;线粒体:直径为0.5~1um长度为2~3um;中心粒直径为0.2~0.4um;细胞核直径为5~10um。
4. 制作模型的构件。
5. 构件的组装。
6. 对照复查, 微调完善。
四、建模的评价标准
对一个模型评价的标准应该是:科学性、准确性是第一位的, 其次才是美观与否。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很少对学生的物理模型进行严格科学的评价, 大多数建模流于形式, 对学生建模的要求也是重在参与, 这样使学生对建模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新鲜和热闹的浅层次上。课本只是展示模型而没有具体的评价, 这是违反科学性、准确性的。例如, 必修一 (苏教版) P42页所展示的两个细胞三维模型中都存在液泡体积过小, 高尔基体与内质网的形态容易混淆等不足之处。 (人教版) 必修一P55页所展示的北京某中学制作的细胞模型用苹果替代细胞核没有核孔, 没有细胞膜等;另一个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出的“细胞屋”表现的是一个放大40万倍的动物细胞由于大气CO2浓度升高而求助于叶绿体, 寓意深刻、知识性、娱乐性俱佳, 但是在这里作为细胞模型的样本就缺乏科学性、准确性了。所以, 教师平时如果对学生建构的模型多作评价或有意识地让学生来进行自评和互评, 对他们树立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加深对书本知识理解就有很大的帮助。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 生物教师应注意把握好引导性和开放性, 在运用模型、探究模型的过程中, 要坚持让学生自己唱主角。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寻求答案, 老师只需要在这一过程中作一些引导, 作一些点拨就可以了, 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探索、去感知、去思索, 从中领悟和形成运用模型建构方法的能力, 在不知不觉中领略科学知识的真谛。
摘要: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 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结构模式图、结构示意图、原理过程图解等, 这些插图具有将生物学知识简化、直观化的作用。根据模型, 学生可以很轻易地发现问题, 从而认识生物学知识的规律。文章从模型的概念和建模的意义、新课标教材有关建模的内容、建模的程序、建模的评价标准等方面探讨了模型建构的问题。
8.高中生物新教材教学反思 篇八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教材;教学反思
随着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不断尝试反思性教学中,在不断地分析误区、克服误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创建真正有活力的高效生物课堂,为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教,逐渐成为新形势下,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须时刻思索的现实问题。本人认为,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而更应该是教师本人置身于生物教学的整体情境中,从教学设计、观念、方法等多个方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对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进行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是否与教学实践相适合,不断反思教学目的是什么、课堂该准备什么教具、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问题,并与时俱进,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最终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生物课堂教学重在准备,要做到有备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这就必须对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深入思考,如对教学对象分析:学生是我们面向的教学重点对象,也是教学发展的最终对象。只有做到全面了解学生,及时地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我反思,才能科学地切合实际地决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还可以对新教材进行分析:首先我们自己要通览新教材的四个模块,俯瞰全局;其次,要做到细读教材,把握两个点(重点和难点);再次,泛读各种课外教材,多涉猎各个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对教材内外的内容胸有成竹,才能透彻地分析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与实际教学的顺序。在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有否差异等。如在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时,就把教材中的排列顺序做适当的调整。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结合,“减数分裂”再与“遗传的基本规律”结合,选修本的“光合作用”与必修本的“光合作用”结合等。通过这样的反思,生物教学才能更有序地进行。
二、教学观念的反思
教师应进行新课程理念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探究、实践为核心组织教学,指导教学实践。脱离探究、实践的生物教学不能适应将来新课标的要求,只有经过认真探究、亲身实践,学生的生物能力才能得以切实提高。以探究、实践为核心组织教学的基本策略是:(1)从一个实例(或现象)入手,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进行分组讨论。(2)每组学生通过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然后提出可行性的设计方案。(3)各小组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或实验,然后小组得出结论。(4)师生共同对各小组结论进行分析,最后探究出结果。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生长素发现》一节的教学,可以窗台上的植物弯向光源生长,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交流结果。这样以探究、实践为核心,完全摈弃了老师的讲解与分析,将学生推到了课堂主人的地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反思
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首先班级授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照顾绝大多数同学,课后不仅要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辅导,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有充足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出学生的主体角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那种以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教学方式多样化。与此同时,老师除了可以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投影仪、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特别是制作复杂生命现象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这些方法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能够在时间、空间上突破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生动地表现出来,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回顾多年来的的生物教学,经过教学反思,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优,踢自己之短,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开阔了理论视野,促成了个人特色教学风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断成长,尽快从经验的迷宫走向智慧的殿堂。通过不断地进行反思,高中生物课的教学就能在课前对课堂教学发生的一切具有鲜明的预见性,在课后能将课中的教学行为与相关实践上升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能根据各种教育现象适时作出适当的反映,从而体现和实践自己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布鲁巴赫指出:“反思性实践是使教师在其职权范围内,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成为更好、更有效率、更富创见的行家的工具”。
9.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史 篇九
新教材立足于从生命科学高速发展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体现当代社会需要的生命科学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目标。从教材编写上看,重点关注了如何提高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如何提高学生生存的能力,注重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生命的价值。
1、从教学目标上看,与生命教育要求相关的内容:
2、从教材编写上看,与生命教育要求相关的内容:
1)、关爱生命,理解生命,树立学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
自然界一切生命与人类生活休戚相关,因此应敬畏生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万物,善待一切生灵,领悟生命的神圣性。教材在正文中介绍了“食物链”的内容,使学生明白地球上所有的物种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协调不断平衡的,才形成今天这样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同时教材在正文中还介绍了“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等相关内容,使学生明白物种的不断灭绝,将会导致生态的不平衡,这种危害是人类所无法估计的。因此,应像敬畏人类生命一样敬畏其他生命,关爱生灵。
生死是一体的两面,人若不能安顿与超越死亡的阴霾,也很难确立正确的生命观。教材在“广角镜”中介绍了“药物成瘾与精神依赖”的相关知识,然后在选做“活动”中请学生开展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调研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摧残生命的危害,明白珍惜生命的重要性。同时教材中还有与死亡相关的法律、伦理争议之问题。比如教材在正文中介绍了动物克隆技术与社会伦理问题,然后在“活动”中就克隆技术的今天和明天展开讨论。学生通过上述活动,培养了对生命伦理的独到见解。
教材注重引导学生接受痛苦与困难是生命的一部分,在逆境中求生存,学会面对痛苦与失落。例如,教材中在“阅读与思考”中介绍了“库鲁病”病原体的发现经过。同时还通过正文介绍了孟德尔生平及其科学研究工作并在“阅读与思考”中介绍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通过学习上述内容,学生们被科学家的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所震撼,同时也体悟到只有经历苦难的洗涤,生命才会有永恒意义。
2)、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树立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
教材中介绍了运动安全,饮食安全等各种生存知识和方法。如在“阅读与思考”中提供了癌细胞的相关资料,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癌症会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位死因?你对治病因素了解多少呢?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积累了丰富的有关生命保健的相关知识。又如在“阅读与思考”中提供了激素与青春期发
育的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皮肤更健康。通过学习,学生获得了有关青春期保健的相关知识,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关爱自己的生命。
环境保护需要生命科学提供基础性研究成果,才能在人与自然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教材通过正文在“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中指出世界各国都将环境保护作为一个关系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课题,同时在“基因工程的应用前景”中指出了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生存问题解决之后,人们更为关心生存质量问题,健康问题、生殖技术、器官移植、恶性肿瘤研究、干细胞研究等等,每一个成果都受到了全人类的关注。在整套教材的开篇就介绍了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中人类基因组计划、干细胞研究等相关内容,同时还介绍了后基因组、转基因技术、基因治疗等相关内容,然后在广角镜中提供了大量的补充材料,使学生明白每一项重大的科技成果都为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实现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材中提供了生命教育的丰富素材。如教材提供了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相关资料,同时还提供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大量图片。学生体会到物种的多样性正是生物生存、繁荣的基础,体会到欣赏和珍惜生命的丰富与可贵的意义和价值。
10.高中生物科学家总结 篇十
19世纪30年代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19世纪末
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生物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模型)
1972年
20世纪80年代
1880年
集中
1771年
1779年
1845年
1864年
1880年
1939年
20世纪40年代
1958年
19世纪中期
传学之父”。
1903年
18世纪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功,植物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但不了解植物吸收和释放的究竟是什么德国梅耶,提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德国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恩格尔曼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场所美国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来自水。美国卡尔文用小球藻做实验,14C标记CO2追踪,探明CO2中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卡尔文循环美国斯图尔德,取胡萝卜韧皮部的一部分细胞,放入植物激素、无机盐等物质的培养液中培养,这些细胞旺盛地分裂和生长,形成细胞团块——根、茎、叶——植株孟德尔,提出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他被世人公证为“遗 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细胞形成过程,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即等位基因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体的分离非常相似 英国科学家摩尔根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英国道尔顿,第一个发现色盲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患者
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已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 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通过实验证明上述“转化因子”为DNA,也就是说DNA是遗传物质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在噬菌体遗传物质是DNA,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l9世纪(1859年)达尔文,在其《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1857
年他提出动物生活需要两个环境——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和整个有机
体生活的外环境。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①稳态的概念: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一种动
态的平衡。②提出稳态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
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
而实现的。
法国学者沃泰默通过实验发现,把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会引
起胰腺分泌胰液。
英国科学家斯塔林和贝利斯,证明了小肠黏膜能产生一种化学物质进入
血液后,随血液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这种物质叫促胰液素(人们
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俄国巴甫洛夫是近代消化生理学的奠基人,他和他的学生们随后也得出
斯他林和贝利斯结论。
19世纪末达尔文注意到了植物向光性,根据实验推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
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
光面生长快,因而向光性弯曲
1910年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去琼纸片传递给下部 1914年拜尔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定是一种化学物质。
【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史】推荐阅读: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人物总结08-21
高中生物新课程新教材培训总结10-16
对高中生物(选修)教材中几个问题的理解09-19
[精品]高中生物 1.1 身边的生物科学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07-05
高中生物人名08-01
高中生物研究方法08-04
绪论高中生物教案09-13
高中生物【实验3】09-26
高中生物学科知识10-19
高中生物图解总结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