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复习题(精选8篇)
1.文学概论复习题 篇一
一、大纲说明: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按新修订的教学计划规定为专业限选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对民间文学的历史、现状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对民间文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学会分析鉴赏民间文学作品,能够区分不同体裁的民间文学,近而培养学生对民间文学的珍惜、热爱之情和保护民间文学的责任感、使命感。特根据《民间文学概论》的教学大纲制定该课程的考试大纲。
二、命题要求:
本考试大纲的考试范围为中国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内容涉及到民间文学的含义、性质;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民间文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方法和原则;具体的民间文学体裁、各体裁民间文学代表作的鉴赏等方面。主要测试学生对民间文学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对民间文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内容覆盖《民间文学概论》十二章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难度中等;题型设计为: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叙述题、论述题等六大类型;试题分值的分布情况如下:填空题(每空1分,共10空,占10%)、单项选择题(10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占15%)、名词解释(4题,每题5分,共20分,占20%)、简答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占20%)、叙述题(1题,15分,占15%)论述题(1题,20分,占20%);考卷类型为闭卷;考核时间为100分钟。
三、大纲正文:
【考试内容及要求】
绪
论
识记:民间文学的含义、范围。理解: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
运用:结合实例分析民间文学的价值。
第一章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以及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识记:民间文学的口头性、集体性(群体性)、传承性、变异性的含义。
理解:民间文学四大基本特征的相互关系。
运用:结合实例分析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相互影响。
第二章民间文学的搜集、记录与整理
识记:中国古代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成就和特点。理解: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方法与原则。
运用:运用民间文学田野调查的方法搜集整理身边的民间文学作品。
第三章
神
话 识记:神话、自然崇拜、万物有灵观、自然神话、社会生活神话、日月神话、开辟神话、洪水再生神话、文化发明神话、部落战争神话、民族起源神话等关键概念。著名神话的基本情节。
理解:神话的本质。神话的艺术特征。
运用:运用民间文艺学的理论分析神话代表作的内涵。
运用神话的基础知识对所见神话进行准确归类。
第四章传
说
识记:传说、人物传说、史事传说、地方风物传说、习俗传说、山川名胜传说、物产传说、动植物传说、箭垛式人物等关键概念。四大传说的基本情节。
理解:传说与历史的联系与区别。传说与神话的联系与区别。传说的艺术特征。传说的价值。
运用: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四大传说的形象系列、结局艺术、文化内涵等。运用传说的基础知识对所见传说进行准确归类。
第五章民间故事
识记:民间故事、AT分类法、童话、生活故事、寓言、巧媳妇故事、呆女婿故事、机智人物故事等关键概念。经典童话的基本情节。
理解:童话的艺术特征。童话的价值。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的区 运用:运用民间故事的基础知识对所见民间故事进行准确归类。学会鉴赏经典民间故事。
第六章民间歌谣
识记:民间歌谣、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儿歌、谶谣、情歌、花儿、爬山调、信天游、双歌、打歌、香哩歌、山歌、小调等关键概念。
理解:民间歌谣的功能。民间歌谣的艺术特征。
运用:运用民间歌谣的基本知识对所接触到的民间歌谣进行准确归类,分析歌俗、歌节、歌手对民间歌谣保存与发展的意义。
第七章史
诗
识记:史诗、创世史诗、英雄史诗等关键概念。《玛纳斯》、《格萨尔》、《江格尔》的基本情节、地位。中国史诗的构成与分布特点。
理解:史诗的基本特征。英雄史诗与创世史诗的区别。
运用:运用史诗的基本知识对所接触到的史诗作品进行准确归类。全方位多角度的鉴赏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
第八章民间长诗 识记:民间叙事长诗的含义、民间抒情长诗的含义、《阿诗玛》的基本情节、哭嫁歌的基本内容。
理解:民间叙事长诗与民间抒情长诗、一般民歌的区别。
运用:运用民间长诗的基本知识对所接触到的民间长诗进行准确归类。分析鉴赏《阿诗玛》的艺术价值和内涵。分析鉴赏哭嫁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第九章谚语、谜语、歇后语(自学为主)
识记:谚语、谜语、歇后语的含义。理解:谚语、谜语、歇后语的特点。
运用:运用谚语、谜语、歇后语的基本知识对所接触到的谚语、谜语、歇后语进行准确归类。
第十章民间说唱
识记:民间说唱、评书、相声、快书、相声的“包袱”等关键概念。理解:民间说唱的主要特点。
运用:运用民间说唱的基本知识对所接触的民间说唱进行准确归类。
第十一章民间小戏
识记:民间小戏、秧歌戏、木偶戏等关键概念。民间小戏的常见内容。理解:民间小戏的艺术特色。
运用:根据不同类型民间小戏的特征对民间小戏进行准确归类。
四、样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民间文学概论》课程本科考试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在体裁上民间文学可分三类,一类是民间散文作品、一类是民间韵文作品,一类是民间说唱作品。
2、民间文学的四大基本特征中,集体性和口头性 对民间文学特质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是本质性的特征。
3、先秦时期文字记载中较发达的民间文学体裁有神话、歌谣和寓言。
4、按神话的内容来划分,神话分为两大类:自然神话和社会生活神话。社会生活神话可分为:部落战争神话、文化发明神话和民族族源神话。
5、我国的四大传说是《牛郎织女传说》、白蛇传、孟姜女和《梁山伯与祝英台》
6、花儿是流传在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由回、汉、东乡、撒拉、土、保安、藏等族民众中用汉语歌唱,以爱情为主要内容的山歌。花儿可分两大流派:河湟花儿和洮岷花儿。
7、神话的两种存在方式,其一是作为综合文化现象的神话,其二是作为单纯文学体裁神话
二、单项选择(每题1.5分,共15分)
1、下面哪种研究方法是民俗学领域最重要也是最有特色的方法 A :A、田野调查法
B、历史地理研究法
C、历时追溯法
共时比较法
2、下列说法不属于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区别的是 D :
A、作者的匿名性与署名性,群体性与个人性; B、口头性和书面性;、DC、在反映民众生活、思想、感情上的直接性与间接性; D、在文学中的次要性和主体性。
3、下列文献不属于先秦时期神话记载的主要典籍的是 C :
A、《楚辞》
B、《穆天子传》
C、《淮南子》
D、《山海经》
4、下列哪部古籍对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神话的记载在流传下来的资料中是最早的。C :
A、《史记》
B、《风俗通义》
C、《淮南鸿烈》
D、《汉书.艺文志》
5、下列说法不属于人类学派的是 D :
A、该学派以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为基础。
B、代表人物泰勒创造性地阐发了“万物有灵观”的基本理论。C、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创用了“文化遗留物”的研究方法。D、人类学派对我国早期神话研究的影响不大。
6、下列神话不是社会生活神话的是 A :
A、盘古神话
B、黄帝与蚩尤之战 C、燧人氏钻木取火的神话 D、盘瓠神话
7、“包拯”的传说属于 B : A、起义英雄传说 B、帝王将相传说 C、政治历史人物传说 D、文人传说
8、“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卖盐的老婆喝淡汤,种田的,吃米糠„„”这是一首 A :
A、生活歌
B、时政歌
C、儿歌
D、劳动歌
9、下列不属于英雄史诗的是 B :
A、《伊利亚特》
B、《苗族古歌》
C、《摩珂婆罗多》
D、《格萨尔》
10、“麻子上讲台——群众观点”该歇后语的幽默方式属于 D :
A、干涉型幽默 B、乖讹式幽默
C、岔断型幽默
D、情感释放型幽默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民间文学的四大基本特征之一。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指在流传过程中民间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情节、人物甚至主题目,都会发生变化。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体现在语言、情节、人物和主题等各个方面。民间文学田野调查的“全面搜集”原则:内容上,优劣、新旧兼收。作品“版本”上同一作品的不同异文,口头书面的作品俱收。各种体裁的作品俱收。
调查采集的对象还包括与作品有关的风土民情,方言土语,流传范围和影响、讲述者情况等方面情况俱收。
民间歌谣:民间歌谣是民众创作的可以歌唱或吟诵的短小、抒情性的韵文作品。
民间歌谣从思想内容角度划分为:情歌、生活歌、劳动歌、仪式歌、时政歌、儿歌等。
民间歌谣从表现形式的角度划分为:山歌和小调两大类。
相声的“包袱”:“包袱”就是相声里精心组织的笑料。这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创作者设计好一个具有幽默效果的相对完整的叙事单元,就像铺设了一个包袱皮,然后不露声色地往里面放种种可笑的东西,包好系紧,条件成熟时再突然抖开,造成强烈的喜剧效果。
“包袱”可分为两类:“肉里噱”和“外插花”。
“包袱”的组织要求“铺平垫稳,三翻四抖”。
AT分类法:AT分类法是由芬兰学者阿尔奈创立,后经美国学者汤普森所完善的一种编制故事类型索引的分类方法,国际上称之为 “阿尔奈—汤普森休系“,简称为AT分类法,即按相对有限的情节类型,将世界各地的民问故事进行分类编目 的一种方法。“AT分类法“将故事分为五大大类:动物故事、普通民间故事、笑话、程式故事、未分类故事,共有2500 个故事类型。
英雄史诗:它是歌颂人类童年时期的民族英雄的传奇武功与光辉业绩的长篇叙事诗,其产生时间晚于创世史诗,题材重大严肃。场面恢宏壮阔。分布: 北部、西北部的以森林草原地貌为主的民族聚居区。
三大英雄史诗: 藏族的(格萨尔)、荣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孜族的(玛纳斯)。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民间文学具有双重属性,即民间文学的文艺属性和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属性。你如何理解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属性?
要点: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属性,指民间文学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2分)第一:从民间文学的实际产生和存活状态来看,民间文学比作家文学同生活有更加密不可分的关系,以至于口头创作与表演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4分)
第二:从民间文学的学科归属来看,民间文学是民俗学的一部分。(4分)
2、为什么说神话是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
要点:从神话创作的状态来看:原始人在创作、讲述神话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创作、自己在幻想。他们虔诚的相信世界本来就是他们所幻想的那个样子。是不自觉的。与作家的创作相比,作家的想象是一种有意识的、自觉的艺术思维活动。(5分)
神话的“不自觉”的创作特点,从理论上来说,就是由于神话的创作和传播是以“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观为思想基础。(5分)3.简述民问文学的四大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答: 民间文学具有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四大基本特征。集休性又称“匿名性”,指的是集体创作、集休流传: 反映集体的愿望,集中集体的智慧和艺术才能,为集体所享用。口头性是指民间文学中适宜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的特征。交异性,又称“变易性”或“变动性”,指民间文学的文本处千不断交化中,连续不断地具有可塑性和再生性,即作品处于非定稿状态。传承性,又称‘传统性”和 “继承性”,指存在于民间文学作品中的相对稳定特征。相互关系: 四大特征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集体性和口头性互为存在前提,是两种起主导作用的特征;有集体性和口头性特征派生出变异性和传承性特征,变异总是循着民间艺术传统演交,在传承中变异,在变异中传承。
五、叙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叙述“天鹅处女”型故事的主要情节?
1、一个穷青年在河边见到几个仙女。(2分)
2、他把其中一个仙女的衣服拿走,她就成了他的妻子。(2分)
3、若干年后,她找到了她的衣服,逃回了天界。(2分)
4、丈夫去追她。(2分)
5、天神下令将他俩永远分开,每年只能会一次面。(2分)加上一定的个人评价。(5分)
六、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作为文学的两个大的组成部分,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相互影响有其必然性。请结合具体的例证论述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作为文学的两个大的组成部分,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相互影响有其必然性。请结合具体的例证论述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要点:从文学的演进过程上讲,民间文学本是作家文学的源头和母体。作家文学在产生、壮大以后,仍然不断地从民间文学那里摄取养分和动力,以促进自身的成长与革新。
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主要影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 ——民间文学在题材和思想内容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5分)——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典型形象的素材。(5分)
——民间文学在文学体裁和艺术手法上对作家文学有很大影响。(5分)——在语言上,作家创作也常借鉴民间口语。(5分)注:一定要结合具体的例证。
2.文学概论复习题 篇二
一
区域性风格在众多的教材中, 往往被称为“地域性风格”, 在本研究中将两者通用。童庆炳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文学理论教程》 (修订版) 中说:“在同一时代和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域中, 由于环境条件的不同, 民俗风情的不同, 反映在文学风格上, 可能形成不同地域的特点”[1]。在此后的三次修订版中, 基本形成这种认识, 即“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域中, 不能不感受到地域文化的气息。作家的文学风格必然渗入地域文化的因素, 表现出地域性。”认为地域性风格“除了与自然环境密切有关外, 当然与在此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环境, 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等同样密切相关。”[2]并多次在教材中引用刘师培的《南北文学不同论》中的例子加以佐证, 反映出对区域性文学风格认识的匮乏, 以及对具有浓厚地域性风格的民族文学的漠视。
其他的一些教材也略谈了地域性文学风格的问题, 如杨春时、俞兆平、黄鸣奋著的《文学概论》中说“地域风格指文学作品具有某一地理区域的民俗风情、生活风貌等特点。”[3]吴中杰著的《文艺学导论》没有直接言明地方性或地域性风格, 而是将地方特色作为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之一, “在同一民族内部的不同地区, 也会形成不同特色, 这就是地方特色。我国自古以来, 南北两大地区的文学艺术, 在风格上就有明显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造成艺术风格的地方特色的原因, “首先是由于水土不同, 民俗差异, 以致人们性情也不同。其次, 除自然条件之外, 地方特色的形成还与政治经济条件有关。”[4]曹廷华主编的《文学概论》中则仅仅提出了一些风格分类, 并未作任何分析, “文学风格主要是指作家作品的风格, 但由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流派, 在文学表现上往往各自有着一定的共同特色, 因而也用来指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以及流派风格等等。”[5]
上述略举的各类教材均简单地将区域性 (或地域性) 风格视为一种比附于作家创作个性呈现出来的风格的附属品。这种认识和逻辑在学理上不成立的, 作家在创作过程中, 生活经验和体验总是会影响其创作素材的提取、题材的凝练、审美倾向和审美理想的形成。而且作家是处于具体的历史时空当中的存在个体, 个人的生命记忆总是要依托具体的时空环境, 叙述抑或抒情是以其内心符合生命体验中生活经验的那种洽适性为尺度。在这个层面上讲, 地域性文化心理和文化蕴含往往制约着作家具体的创作构思及其话语呈现方式。在上述各类教材中, 大多以汉文学和外国文学为主要的论证实例, 没有真正地从地方历史、地方性知识、地方性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思考。坦率地说:中原汉文学传统及其覆盖区域在长期的交融中, 逐渐失去了地方性原住民的心理、语言和文化特色, 多元共生的文化格局早就冲淡了明确划分汉文化的标准和尺度。就目前而言, 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 汉文化是最不具有特征性的多元文化形态之一, 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 在不同的地域中其显现的方式会大异其趣, 我们能贸然断定说, 这个地方的汉文化具有地域性吗?这只是用一只眼睛看世界、文学和文化的结果。
二
仔细思索就不难看出, 这里的地域性风格概念非常模糊, 要区分地域性风格是站在作家主体身份的角度判断还是从他者视野来判断。如果从作家主体身份的角度判断, 那么又得细分出本地性作家主体和闯入者身份的作家主体, 只有本地性作家主体的文学创作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作家的文学创作依据本地区独特的心理认知、思维习惯、地方习俗、文化底蕴等通过文字传达出来的形象、情感、理性和意蕴的文学作品才称得上是具有地域性风格的作品, 在这样的作品中饱含着本地性的历史观、世界观和社会实践的丰富内容。如果从闯入者作家身份来判断文学作品的地域性风格, 就好比一个旅游观光客, 带走了些许的影像资料, 却永远带不走他闯入的大地一样, 作家是很难把握被闯入地区长期养成的微妙的心理和认知过程的。影响力极大的民间刊物《彝风》《独立》的主创人发星在《自由野血》中谈到:“地域, 即遗留异域色彩与保留独特文学气质的属地。一般说来, 在中国即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依托, 保留其特性并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地域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 “人们生存的理由与归向还是其民族最初的自然法则与朴质理想”。[6]其观点强调文化根性在独特区域中的延续和发展, 认为地域将成为人类最后一片灵魂栖息的净土。发星在地域性问题的认识上, 已经是深入到本地的母母体文化之根的深层当中了, “地域”的内涵不再是简单的地名或地貌等显性内容。
在笔者看来, 文学作品中地域性文学风格的判断尺度不在文本内, 而应在文本创作主体的具体文化环境中。文化根性是促使作家进行写作, 并使自己的作品体现本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依据。喻子涵在《民族精神的崇敬与地域文化的书写》一文中明确地阐述了地域概念、地域书写等重要问题:“所谓‘地域’, 它除了指区域范围这层外在意义外, 更重要的是内涵是指某一人类群体在这个区域长期生存及其发展演变所形成的具有文化特质的时空环境。这样的‘地域文化’所孕育的人们, 对自己的时空环境具有长期的依赖性和聚合性, 即使离开这个‘地域’的个体仍然背负着自己的乡土, 忘不了自己的民族, 永远消退不了自己的文化根性。”那么“地域书写”就是要将地域根性及地域文化体系进行诗性语言转换与传达的书写方式, “主要包括民族地域的风光、风景、风物、风俗的渲染与描绘, 地域民族的生存、生产、生活和创造的歌颂与赞美, 地域文化和民族性格、民族气质、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彰显与弘扬, 民族的历史轨迹、文化特征、发展现状和未来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落后、蛮昧、狭隘等民族缺陷和弱点的审视、反思与批判……等。”[7]这样详尽而全面的论述, 足以反映地域性文学风格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复杂性、丰富性和深刻性。所以, 在认识地域性文学风格的时候, 不能仅看作家在作品中写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判断是否传达了具有文化根性的独特性和地域个体性。
三
同一作家在不同的居住环境中, 其创作出来的作品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地域风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依据作家的创作个性来判断这个问题, 未必有很好的答案。据笔者看来, 作家在生活活动中首先是人类学家、民俗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其次才是一个作家, 通过审美的眼光来观察和审视周边的世界。当这个世界中的某些东西与自己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洽适性的时候, 作家才会使之转换为文学的话语系统加以传达。而且这种洽适性是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形成, 在这段时间中, 作家的前经验不再起作用, 甚至会和新环境产生冲突, 经过磨合, 才会最终同自己所处的新环境相适应。在笔者看来, 地域性文学风格的呈现, 就是唤醒沉睡于内心的根性文化的过程。沈从文之所以能写出《边城》这样具有地域性风格的文学作品,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对都市文化的不适应或者排斥, 也可以说是站在都市的壁垒中遥望那虚幻的世界去想象湘西, 重新被地域文化唤醒而形诸于文字的结果。从这个角度讲, 同一作家不同作品呈现不同的风格, 都是基于自身所依赖的地域根性文化, 在实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只是一块镜子的正面和反面的差异而已。我们不能说一个诗人站在长江边上写了一首关于长江的诗, 就说这个诗人具有长江这个地域的文化特色, 也就有了所谓的文学风格。从根本上讲, 地域性文学风格类似于人类学家做田野调查发现地方、记录地方并使地方文化符号化为文字的过程, 在地域书写中, 是地域文化成就了作家的艺术品质和创作个性, 而不是作家的创作个性成就了地域文化和地域性风格。不管你作家写与不写, 文化就在那里, 生生不息;不管作家看与不看, 文化就在那里, 无声无息。因此, 具有地域性文学风格作品的创作主体, 不是简单地描摹者, 而是本地性 (地域性) 根性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批判者和赞美者, 也是重要的美的体验者和评价者。
那么, 在课程环节中如何有效的开展区域性文学风格的教学活动呢?笔者将对此问题另作详细地论述, 在此不赘言。
参考文献
[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 (修订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67
[2]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 (第四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94-295
[3]杨春时、俞兆平、黄鸣奋著.文学概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304
[4]吴中杰.文艺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1-202
[5]曹廷华主编.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52
[6]发星诗歌评论专辑.http://tw.netsh.com/eden/bbs/717661/
3.《文学概论》课堂教学设计探索 篇三
关键词:文学概论;改变;视觉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251-03
从课程性质来说,《文学概论》课是中文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文学的基本规律及基本概念、范畴等,从理论角度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文学,较好地把握各类文学文本和各种文学现象,对中文专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因课程的理论性、思辨性,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难度。传统的以教师精讲为主的单向传授知识模式,令大多数学生被动听课,应付考试,学习缺少主动性,文概课堂气氛沉闷乏味,这是文概课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传统教学方式的困境
文学概论的传统课堂教学通常以教师精讲为主,注重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往往通过教师循序渐进的讲解,积累学生的理论知识,形成知识框架,提升理论素养。常见的课堂授课方式有3种:一是纯粹以理论精讲为主,教师系统梳理概念的发展过程,阐释概念内涵,理论讲解完整。这种授课形式有助于学生了解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但填鸭式的讲授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学效果并不好。第二种是在理论讲解中,辅助一定的事例,联系文学文本或文学现象进行理论论证,但因侧重理论内容,这种分析往往是点到为止。在这两种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工匠的角色,按部就班一丝不苟地完成了工程,缺少新意。第三种是讲授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方式。教师预留课下阅读作业,要求学生阅读理论著作等,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比照前两种,这样的课堂活跃一些,但还是很难从根本上改观学生被动学习的心理状态。3种授课方式虽有所不同,但课堂教学沉闷,学生缺少学习的积极性是共有的弊端。造成这样的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日益显得僵化,教师自说自话自得其乐,学生与教师有很大的距离感。就学生而言,大学生是有个性和自主性的新世纪的青年人,安坐一隅、教条的学习不符合他们的性格。事实上,因为教育环境胜过20世纪80、90年代,学生的知识储备较为丰富,当然其中也有众多疑问。因此教师更关注的是如何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他们对文学的热情,这些在以往的学习体制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压制。备课中,教师需要全面考虑这些现实因素,改善最能掌控的课堂教学,使文概教学走出困境。
二、选择教材,灵活设定教学内容
文概课程通常是一学年的教学时数,但在一年的时间里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际运用理论能力并非易事,教师应有步骤地组织教学来完成任务。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选择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课堂学习中,授课内容应以一本教材为主要依据,以之为线索,循序渐进地为学生搭建起一个理论知识的框架,教材清晰的线索和内容也方便学生把握基础理论和知识。其次,为学生制定经典篇目阅读计划,通过课外阅读完成知识拓展。赤峰学院文学院选择的教材是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是一套较为适合本科学生参考使用的教材。全书共十六章,但授课中,并非讲授全部内容,而是对内容有所删减。通常,第一章第一节学科性质,第二章第二节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第五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第十四章文学理论接受与消费的性质,这些相对较为容易把握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第六章文学创作、第九章文学作品的体裁,在其它课程如《写作》里学过,那么教师应该新辟角度,提升学生学习的新鲜感,而这两处也是很能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利于理论学习。余下的内容,文学的性质、文学创造的价值、文学风格、文学接受等内容,都是文学理论的重要构成,同时也是分析文学文本和文学现象不可或缺的价值标准,教师宜采取各种方式激励学生掌握。此外,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丰富课上内容,开阔学生的理论视野,学生除了这套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外,再辅之其他的中外文学理论成果,以开阔学生的理论视野,鼓励学生进行课下阅读,建议必读的篇目有《文学理论》(韦勒克)、《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美学散步》(宗白华)、《文心雕龙》(刘勰)等,积淀和提升理论素养。
明确理论内容后,接下来即是解决理论运用于实践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案例辅助理论进行示范性讲解是必要手段,而精选文学文本是一大难题。在以往授课中,教师经常面对的现象是学生对阅读文本没有太大的兴趣,常常老师布置前听老师介绍会激动一下子,但课下仍回老样子。这种情况和学生文化视野较窄、文学素养不高、文本赏鉴水平较弱有关。生长在电子时代的同学们,纸质媒介逐渐被电子媒介取代了主导位置,大众更多的是通过画面快捷传达信息的直观方式了解世界、了解文学,处在这种环境中的同学,富有视觉冲击的对象更能引起他们的审美注意,这使他们的文本阅读成为流于形式的浅阅读。在课堂讨论中,很多学生的评论不是源自小说文本,而是改编后的电视剧,即便是源自小说文本的评论,解读也很表面化。那么精选文本,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敏感愈具挑战性。首先,应选择学生喜欢的经典文本或当下的热点文本进行研读。教师推荐篇目时,注意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提供欣赏方法或理论。课堂上,鲁迅的《伤逝》曾被解读为:子君与涓生的爱情悲剧是由于物质生活的匮乏造成的。这观点还得到了部分学生的认同。这时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如欣赏小说时读者的理性态度、体会情节和细节设计、人物的典型等问题,逐步引领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体会文学的价值。其次,关注当下的文坛热点问题或现象。当电影《狼图腾》《白鹿原》上映时,推动学生去阅读原著小说,区分两种艺术形式在形象塑造、主体表达、艺术呈现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第三,在讲解某一理论点及相关问题时,选择相同题材的同类文本,拓展其文学视野,激发阅读兴趣。如在讲解叙事性作品一章中的叙事结构时,推荐离乡-返乡题材的代表性作品,如鲁迅《故乡》、蹇先艾《贵州道上》、莫言《白狗秋千架》,体会内聚焦的使用手法及各种效果。第四,可选择有关联的作家文本,如以徐志摩的诗为例时,同步推荐林徽因的诗歌。以上几种方式逐步施行,一方面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文学体裁的特征及阅读方法,培养其敏锐的文学感受力,激发起对文学的兴趣,同时,以此为基础,讨论介绍基本理论。
三、设计多元化教学方式,配合适当的课堂教学方案
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已受到挑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课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明确了讲授内容后,合理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案成为教师的重要任务。而课堂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凸显实践性品质则是主要要求。同时,为了适应消费文化环境下学生重视视觉效果的需求,充分利用多媒体,精心制作课件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环节。
1.理论精讲式。文学概论主要是一门理论课,教学目的之一是将理论内容准确完整地逐步传达给学生,因此教师精讲理论仍是非常主要的授课方式,这也是教师们传统的教学方式。但面对新时代的学生,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方式应有所突破。“教材基本知识+经典理论文本”是建构学生理论知识、提升理论素养的较好方式,二者有机地结合可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理论文本的兴趣。文学的性质、文学的发生发展等问题即可采用此方案。在文学活动发展的诸因素中,文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系总体而言不难理解,这样教师授课就应该加深认识,拓展学生视野。以此为切入点,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节选部分,通过经典理论文本来强化理论,活跃思维。这类经典理论文本阅读学生兴趣不大,需要有效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如“神话如何产生的”“当代社会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神话”“当下文学的边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系吗”等。课堂上,教师针对这些问题与学生探讨、答疑并带动学生进入理论点的把握和理解中。当然,如此讲解可能没有时间对概念的流变等进行系统阐述,这需要教师备课时深入研究内容,简化理论,提炼核心内容,不破坏知识的学理性,寻找最接近真理的答案。
2.专题讨论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文学基础和理论基础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地使用专题讲解的方式。如文学作品的体裁、意境等在其它学科里有所了解的理论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意在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提升理论素养。文学作品的4种体裁是学生阅读中最常见到的样式,理论内容在写作课中也有所涉及,那么文概课上,单纯地介绍4种体裁的基本特征就显得内容重复且单薄(如《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教师可以总括为“诗之美”,并精选诗歌案例如席慕蓉《一颗开花的树》,从不同侧面探讨诗歌美在何处,学生自然会有各种答案,大约不外几个方面,即意象之美、节奏之美、技巧之美、语言之美等。教师根据课堂内外对学生的了解,引领学生复习旧知识,强化新知识,将知识点体现在课件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朗读视频音频是值得选择的,学生从听觉、视觉两方面对诗歌的各种美有个感性的印象,再进行抽象概括。这种方案对学习理论知识和提升理论运用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3.作业讲评式。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师需要布置作业,使课内学习有效延展,为课堂教学作准备。布置下去的作业方式众多,如理论文本、文学文本阅读、文学创作练习、文学批评写作等。这一方案根据授课内容而定,如讲述文学创作一章时可以采用此方案。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创作经验,虽然很多是应试性质的话题作文。在授课前,给学生一定的创作要求,限定体裁,内容上要求回避自己的实际经历,独立完成一篇创作作业。讲评前,教师应该对作业进行阅览、归类,以有助于理论讲解和作业讲评。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为3个小组,即创作前、创作中、创作后进行讨论,5分钟后各小组拿出自己的创作经验谈,大家再共同总结。教师在这个讨论过程中一定扮演好解惑者角色,完成主导性工作,这是对教师理论知识、课堂掌控能力的考验,以此完成文学创作过程的理论学习。
在设计各种教学方案进行备课时,很多教师经常制作PPT课件来完成课堂教学。PPT课件在具体教学中占有的位置和作用不尽相同。良好的PPT课件制作,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的呈现在画面中,较强的画面感和动态化的呈现特点能够对学生形成一种外部刺激。很多时候,它被教师们当作精简版教案在使用而已,并未达到它该发挥的效用。生长在电子时代处于消费文化氛围中的学生,富有视觉冲击的对象更能引起他们的审美注意。那么教师更应将PPT课件作为刺激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使之有效参与到教学模式改革中。文概是一门理论课,PPT课件的制作需要比文学课更花心思。教师需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搜集文字而外的图片、图形、声音、动画、音频、视频等感性材料,善加利用,引领学生进入特定情境中,思考问题,学习知识。如文学的性质一课,理论性强。设计课件时,首先提供预留文本阅读作业的感性材料,如按照前面的案例准备方案,选择的同一时代同类题材的经典案例如《人民的鱼》(苏童)和《许三观卖血记》(余华),PPT制作可以利用苏童、余华的资料,知名评论者的评论文字,可以借用电影的视频资源,图文并茂、动态化呈现内容,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便于学生感受文本并进行讨论,形成理论概括。其次,设置问题页,如“文本展示了怎样的生活状况和时代状况”“怎么理解社会意识形态”等。最后,根据备课时甄选不同的对意识形态的理解,选择最接近真理的观点,如詹姆斯的观点加以总结。这样,通过精美课件,引导由文本讨论导向理论,完成教学。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
4.文学概论复习题 篇四
绪论部分
1、三大学派各自研究方法(图表)
2、三大学派理论体系可比性的侧重点
3、课本所定义的比较文学跨越性研究范围
4、第一个全面系统阐述法国学派的理论代表、最早提出世界文学概念的学者、最早给比较文学下定义的学者、美国学派向法国学派发起“挑战”的代表学者
第一章
5、流传学研究的是文学关系,特征是实证性、认识论基础是实证主义
6、焦点式影响、辐射式影响、交叉式影响、循环式影响
7、从影响方式来看,渊源学的研究方式包括
8、媒介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种媒介、媒介学研究范畴
第二章
9、文化过滤的含义包括、制约文学交流的因素、文学传播中最初始直接的文化过滤、引起文学变异的第一大要素
10、译介学研究翻译文本的最终目的、译介学与传统翻译学的根本区别、译介学研究范畴
11、比较文学形象学中他者研究范围、形象学的研究范围、注视者创建他者形象的基础
12、文学他国化的情况是从传播者的角度出发而言的,错误影响、负影响
第三章
13、类型学研究范畴、对文学类型学最为重视的学者、《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的对比》的作者
14、美国主题学发展的里程碑是哈利·列文发表专论《主题学和文学批评》、主题学产生于民俗学、课本描述的主题学研究范畴
15、西方文学三分法。我国近现代四分法内容、最早在理论上对文学进行分类的作者
16、七科之学是什么、中国传统学术讲求的是什么、文学与其他艺术学科的共同之处
第四章
17、世界文学的三层含义
18、研究异质性的的前提和基础、最终目的
19、古添洪和陈慧桦、王国维、钱锺书、陈惇和刘象愚、曹顺庆为跨文明阐发研究方法做出了什么贡献
20、文化文学传播中最初始直接的文化过滤最核心的部分、异质文明特征的根本显现之处是话语、跨文明阐发的定义、跨文明互补与融合研究途径
二、理解记忆
1、什么是比较文学?
2、什么是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3、什么是跨学科研究?
4、什么是“套话”?
5、什么是主题学?它和母题有何区别?
6、什么是总体文学?
7、什么是跨文明阐发研究?
8、什么叫流传学?试分析它的特征及研究范围
9、试辨析接受学和接受理论的关系。
10、试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的区别与联系。
11、举例分析交叉影响和循环影响的双向互动性。
12、注视者和他者的含义和相互关系是什么?
13、异质性在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中有什么意义?
14、试叙述主题学发展历程。
15、试比较分析中西戏剧的特点。
16、试比较分析中西诗歌的特点
17、试比较分析中西小说的特点
18、试比较分析中西散文的特点
三、举例分析及评价
1、结合你所学的中外文学知识,试从平行研究角度对中外文学流派、作家或作品任选一相关对象进行个案论述与写作。
2、谈谈你对比较文学历史和现状的看法。
3、谈谈中国学派及你对它的看法。
4、试论比较文学三大学派及其基本特征并加以评价
5、跨文明语境下的类型学研究遇到了哪些新问题、产生了哪些新变化?请举例说明。
5.文学概论 篇五
2.文学的审美性:指的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观照和反映客观生活,所创造的适应人的审美性、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本质属性。
3、题材:广义的题材是指可以作为创造材料的社会生活现象的某些方面,如通常所说的工业题材、农业题材等。狭义的题材是指经过作家选择、集中、提炼和虚构而进入文学作品中的一组完整的生活材料。
4、结构:组织安排作品的各种因素,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形象,叫结构。结构包括各种人物相互关系的处理方式、情节线索的安排方式以及场面的调度、细节的刻画等方式,其基本任务是使艺术形象彼此协调、匀称和完美,以便构成一幅主题突出、形象鲜明、意境隽永的美的画面。
5、文学体裁的“三分法”:“根据文学作品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而把文学作品分为抒情、叙事和戏剧文学三大类。这样有利于人们理解不同种类文学体裁的内在特点。
6、四分法:综合文学作品在形象塑造、语言运用、结构体裁和表现方法等方面的不同点,而把文学作品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四大类别的分类方法。这种方法是我国“五四”以来传统的文学作品的体裁分类方法。
7、艺术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是以生活真实为基础,经过作家提炼、概括、想象、虚构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的真实。它显示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体现着作家审美评价的倾向性,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晶。艺术真实是优秀文学作品的基本属性。
8、文学典型:即文学作品塑造的典型形象。是指具有鲜明而丰富的个性特征,又能高度概括社会本质规律某些方面的,独特的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强烈社会效果的艺术形象。
9、典型化:就是将生活素材经过艺术提炼创造出具有典型性的艺术形象以及至典型形象的过程。典型化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典型化的方法三种
10、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把感觉、知觉和表象加工改造成为形象的一种艺术思维方式。作家的形象思维就是运用富有感情特色的文学语言,把感性形象改造制作成为艺术形象。
11、创作方法:创作方法是作家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艺术地认识生活、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和塑造形象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创作方法不等于艺术方法。
12、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的表现。文学风格的形成有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和创作实践等三个方面的原因。文学风格有时代、民族、社会、文体、个人和审美等特征。
13、文学流派: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某些政治倾向、一书观点和创作风格相近的作家,常常自觉货不自觉地结合起来,以其理论或作品对社会发生相当的影响。这种由风格相近的作家所形成文学派别,就是文学流派。
1、从哪些方面把握文学形象的特征?p9 1.具体与概括的统一 如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诗人通过夸张,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写得具体生动可感,而又概括了封建社会有抱负的人不得志的苦闷;
2.描写与造型的统一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太阳靠着山的那边慢慢落下去,奔腾的黄河汇入大海,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还要再上一层楼。在诗中,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表露了诗人的宽广胸怀,体现了人们奋发向上的人生哲理
3.认识与情感的统一 鲁迅在《阿q正传》和《故乡》中,都以“哀悲所以悲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的感情态度对待阿q和闰土这些被封建势力压迫和损害的人物,既同情他们的苦难,又批判他们的麻木,表现了他希望有一种新生活的审美理想。
2、文学语言锤炼的原则是什么? ① 文学语言里更深层的东西是思维方式、思维模式、而在思维模式的深层,是文学观念 ② 文学语言要开放。要努力吸收外国语中词汇、语法,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的民族化,群众化。③ 文学语言贵在独创,允许打破语言常规,允许变体交叉,但要注意语言相对的规范和相对的稳定。
3、什么是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P87 文学作品内容是:作家所加工和评价过的社会生活;文学作品内容是主客观的有机结合,由题材、主题、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组成。文学作品的形式:是指文学作品内容的内部组织和外在形态,是为表现文学作品内容服务的结构、语言、体裁的结合体。两者的关系怎样? P87 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
(一)文学作品的内容对形式的主导作用
在真正的文学作品中,内容和形式是统一在形象之中,内容始终起主导作用。
就创作来看,作家是先有了感受,先有了内容后,然后才用相应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
(二)文学作品形式对内容的能动作用
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发展速度并不是同步进行的。旧形式并不随同旧内容的消失而消失。文学的新内容出现以后,或则利用旧形式,或则产生新形式。
(三)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审美意义
不同文学体裁和语言色彩,影响、制约着题材的选择和形象的塑造。
4、题材和素材的区别?P89 素材是未经作家加工的生活材料,题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题材是指可以作为创作材料的社会生活现象的某些方面,如工业题材、农业题材等。狭义的题材是指经过作家选择、集中、提炼和虚构而进入文学作品中的一组完整的生活材料。我们所讲的文学作品的题材,是指后者。
素材来于社会生活,是作家在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题材的形成与作家的思想、道德和审美密切相关。题材的形成是作家对素材进行加工改造的产物。
5、什么是结构? 组织安排作品的各种因素,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形象,叫结构。结构包括各种人物相互关系的处理方式、情节线索的安排方式以及场面的调度、细节的刻划等方式,其基本任务是使艺术形象彼此协调、匀称和完美,以构成一幅主题突出、形象鲜明的画图。联系具体作品说明结构的原则?
①要使结构的总体安排符合客观生活和主观感情。曹雪芹在结构《红楼梦》时,“只取其事体情理”而“不敢稍加穿凿”
②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 《复活》的主题,原来是情场忏悔,去顺序方式进行结构,后来改为揭露专制制度的可怕的社会法律主题,结构就顺序变为中间突破。③要为塑造人物性格服务
④要符合故事情节的合理性和曲折性 在《哈姆雷特》中,复仇的故事中交织着爱恨情愁。⑤结构的原则也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结构也应有所改变。《海燕》以海燕的呼唤暴风雨为焦点进行结构。
6、试以郑板桥<<题画竹>>所云“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来阐述文艺家的创作过程。
这里说的“眼中之竹”,是创作主体观察到的自然形态的描写对象,是对象在创作者感官中留下的“表象”;“胸中之竹”,是创作主体构思中呈现的对象与创作者审美感情融合而成的“意象”;“手中之竹”是创作者笔下最后完成的“艺术形象”。郑板桥的这段话形象地道出了创作三阶段,以及在这几个阶段“表象”——“意象——“艺术形象”的大致演变过程。
7、文学的真实性和文学的倾向性两者的关系如何? 文学的真实性是指文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文学的倾向性是指作家对生活的态度。真实性是倾向性的基础,是文学具有综合审美价值的基础和前提;倾向性又是真实性的主导,作家的进步倾向性有助于他去准确地把握现实,创作出具有高度真实性的作品。
如果说文学存在真实性原则,那么,文学的倾向性必然蕴含其间,是文学真实性原则的应有之义。应当把真实性与倾向性两者统一起来。
8什么是典型化,举例说明叙事文学塑造典型的方法有哪些?
典型化,就是将生活素材经过艺术提炼创造出具有典型性的艺术形象以及至典型形象的过程。典型化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
典型化的方法
一是,在概括大量生活素材的基础上塑造成典型。如作家杨沫在《谈谈青春之歌里人物和创作过程》中写道:卢嘉川这个人物,我想象的成分更大一些,我把我一些年对共产党员的观察、体会,对他们的爱和敬意集中在他的身上表现出来。
二是,以生活中某一个人物原型为基础,汲取其他素材而塑造成典型。如曲波小说《林海雪原》中侦查排长杨子荣,是以作者同名战友的原型为依据。
三是,某些特殊文学题材的创作,如传记文学、报告文学、历史剧等,以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具有典型意义、审美价值的人物个性和事迹为基础,经过提炼、加工,创造形象。如《甘地自传》以甘地的事迹为基础,塑造了一个精神、理智、心灵上的王者。
论述
1、为什么说文学情感是创作的动力?P25
(一)文学情感的功能 文学创作需要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文学的生命力。在西方,巴尔扎克说他创作《人间喜剧》都是“以热情为元素”;在中国,刘勰的《文心雕龙》倡导“为情而造文”
(二)文学情感的实践性
① 情感与对象融为一体 如福楼拜创作《包法利夫人》,当按照情节的发展需要,写到包法利夫人服毒自杀,他自己一嘴砒霜味,像中了毒一样,把晚饭全吐出来了。② 情感移入对象 高尔基写《海燕》就是将情感移给海燕,表现革命者的勇敢战斗。③ 情感火山爆发 屈原以“离骚”为情感爆发的火山口,让忧患意识,爱国思想喷涌而出。④ 情感多重显现 海明威提出冰山理论,爆发是情感的强烈,冷静是情感的深沉。
2、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它与其他艺术相比有何异同?(重点,论述)P50 同:文学具有一切艺术共同的特征。异:
(一)形象的意象性
A意象性的局限
1.意象性的文学形象不如其他艺术的形象具有感染力量的直接性、强烈性。如音乐可听,舞蹈视听兼备等,而文学作品的阅读要求读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字水平和文化素养,具有一定的阅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才能在想象中构建起作家提供的文学形象;
2.意象性的文学形象一般不如绘画、戏剧、影视等其他艺术的形象那样具有感性力量的鲜明性、确定性,不同的读者感受到的文学形象往往会有较大的差异,甚或引起歧义。
B意象性的长处:便于从更多侧面提供形象的丰富的审美意蕴,给读者留有想象和再创造的广阔天地。如:我国汉乐府诗:《陌上桑》写罗敷的美,写罗敷之美本须写容貌,但诗人没有一句话写他的容貌,专写看罗敷者的心理活动,来突出罗敷的美。
(二)形象的丰富性
①勾勒广阔多变的社会生活;如《西游记》展现了一个神话世界,人,神,妖,天堂,龙宫、地府,变幻莫测。
②多侧面多层次地刻画各种人物的个性;如《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葬花从语言、环境、动作等多方面描写。
③深入到人的复杂微妙的精神领域;如张九龄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表达异地相思之情,柳永用“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表现“离别之痛”。
(三)形象的深刻性 :文学使用语言文字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它的语言手段比其他艺术更能准确深刻地揭示事物的实质,所唤起的情感掺和着更多理智因素。作家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因素隐蔽地渗透于形象塑造之中,通过叙述人的身份从旁议论、评价。比如说篇幅较长的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多,性格更复杂,主题更多义,因此揭示社会生活本质规律更加多侧面、多层次,更有典型意义。比其他艺术更能表达出历史的哲学的力度和深度。
3、典型人物的特征,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P155-156 典型人物的特征
(一)要有鲜明而丰富的个性
典型形象强调个性,指某个人特有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行为方式,比一般的个性更具独一无二的色彩;
典型个性的丰富,一方面是人的色调是多侧面、多色调的,另一方面,指这丰富复是由占主导地位的个性因素制约着其他因素,要求人物对各种矛盾冲突作出多色彩而符合其个性逻辑的反映;如阿Q出场,其举手投足,音容笑貌,均不会混同于其它典型形象。
(二)要通过个性深刻揭示社会本质规律的某些方面
人物的典型性很大程度决定于对形成人物个性的社会原因的开掘深浅。
A.、典型性不等于阶级性。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和薛宝叉,归属于同一个阶级,但那时两个不容混淆的各具社会历史内涵的典型。
B、典型性不等于类型性,塑造典型要以个别概括一般,以个性体现共性,强调典型要有广泛而深刻的意义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一)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中活动
1、典型环境,是指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生活、行动于其中的,形成其个性的具体、独特的环境和一定的时代社会历史背景的有机统一体。
2、典型环境不能只注意大环境,否则环境的描写就会趋于一般化,甚至导致“一个时代只能有一种典型”的错误结论;也不能只注意小环境,否则环境描写就游离了特定的时代发展和气氛,是片面的,不够典型;它必须是时代的历史的大环境和具体的独特的小环境的结合。如孔乙己生活在辛亥革命时期的大环境中,主要活动是在鲁镇和镇上的小酒店这两个小环境中。
3、再现典型环境,最重要的是要描绘出作品中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4、总而言之,典型环境影响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是环绕着作品中的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
(二)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相互作用
①典型环境环绕着典型人物,促使他们行动,对典型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制约和促进作用。如《水浒传》中的林冲,一方面,他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有比较优裕的物质待遇,这种环境因素形成了他性格中安分守己的一面,对统治阶级的迫害一再忍让。另一方面,他喜欢结交四方好友,这种环境因素形成了他性格中耿直,豪侠的一面,对现实不满,内心勇于反抗。
6.文学概论阅读书目 篇六
A类: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又名《文学理论入门》)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又名《文学原理引论》、《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美学——当代西方文学理论》
佛克马、易布斯《二十世纪文学理论》
布洛克《美学新解》(又名《现代艺术哲学》)
安妮·谢泼德《美学:艺术哲学引论》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
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
丹纳《艺术哲学》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
雅科伏列夫《艺术与世界宗教》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
柏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
B类:
亚里斯多德《诗学》
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
李壮鹰《禅与诗》
程亚伟《诗与禅》
张伯伟《禅与诗学》
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
鲁枢元《超越语言》
李泽厚《美的历程》
宗白华《美学散步》、《艺境》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
王汶成《文学语言中介论》
李荣启《文学语言学》
刁克利《西方作家理论研究》
蒋述卓《宗教文艺与审美创造》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
周振甫《文学风格例话》
张沛《隐喻的生命》
季广茂《隐喻理论与文学传统》、《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
谭君强《叙事学导论》
钱中文《文学发展论》
龙协涛《文学阅读学》
耿占春《隐喻》
C类:
马振方《小说艺术论》
陆志平《小说美学》
叶朗《中国小说美学》
吴士余《中国小说美学论稿》
肖驰《中国诗歌美学》
夏中义《新潮学案》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王一川《文学理论讲演录》
王安忆《心灵世界》
曹文轩《小说门》
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
高伟光《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徐岱《小说形态学》
刘晓文《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西方女性文学》
刘世剑《小说叙事艺术》
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
陈惠芬等主编《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文化批评文选》 左金梅《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D类:
胡山林《文学艺术与终极关怀》
朱大可《流氓的盛宴:中国当代的流氓叙事》 曹文轩《20世纪中国文学现象研究》
马原《阅读大师》
王先霈《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
孙绍振《文学性讲演录》
陶东风《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学热点》
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
王一川《汉语形象诗学引论》
范伯群《通俗文学十五讲》、《20世纪中国通俗文学史》
7.文学概论复习题 篇七
一、确立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的必要性
跨文化比较不仅对学术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 在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加以实践, 其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两点:
其一, 将文学理论纳入到多元文化视野当中, 试图还原“文学”这一概念的本民族意义。长时期以来, 中国文学理论界均为一个问题所困扰, 即文学基本问题阐释角度的单一化, 或者说是全盘西方化。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个现象, 教、学两方面在理解文学基本规律时仅限于西方话语, 而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学理论。诚然, 文学理论的学科设置体系源自于西方世界, 然而在面对中国文学作品、文学创作活动之时, 借助本民族传统文论思想应更利于对文学规律的把握。因此, 将中国与西方的文艺理论共置于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 形成跨文化交流的视野, 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其二, 借助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实现该课程的理论具象化、实践学理化的创新范式。文学概论课程旨在解释文学活动的基本规律, 其学理性较强。因此, 借用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成为了一种必须。
二、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的构成与措施
跨文化学习模式主要由宏观理论研究与微观实践操作两部分所构成:
第一, 宏观理论研究。该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 梳理近些年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模式的新思路, 并总结出该课程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的学理背景与实践可能。
第二, 微观实践操作。此部分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两个环节的培训。具体而言, 课堂教学环节可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 对常规性教学进行改革。着重讲解文学理论的基本命题, 突出文学一般发展规律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共同面貌与不同特征, 并指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其次, 借助专业选修课提高学生对文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另外, 加强多媒体课件在日常性教学当中的作用, 充分展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与时代性。通过文字、声音、图片等物质媒介, 诉诸视觉、听觉等感官, 呈现给学生一个形象化、多样态的文学世界。同时, 还要有意识地选择当代作家观点、文学作品, 也能彰显文学理论的时代性, 强化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就课外实践而言,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其一, 要求学生进行阅读笔记的写作。阅读笔记主要指针对教材所涉及的核心理论观点, 以及学生课外所习得的文学理论展开介绍、品评等工作, 数量为每学期四至六篇。通过撰写阅读笔记, 能创造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其二,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科技创新与文学活动。利用课堂所获得的文学理论知识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文学现象, 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旨。因此, 通过该项以调查、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 可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的创新之处
首先, 将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纳入到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 这是一种具有开创性的教学理念。就目前国内高校教学改革的相关资料而言, 本论文所涉及到的某些改革方案虽已采用, 但呈现出零散、缺乏系统性的态势。因此, 通过跨文化学习模式, 架构起文学概论课程的新型学习模式, 为本课程教学改革适应新时代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
其次, 利于对文学基本问题的深入理解。以“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为教学核心, 着意于各种教学实践、教学手段的改良, 这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文学发展的核心问题。
再次, 提升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借助跨文化的比较方法, 使得学生在掌握文学理论知识的同时, 能自觉地总结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提高认识水平。
最后, 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的施行。在一定程度上, 文学即为“人学”。由此, 通过文学理论问题的解答与人生话题的探讨, 不仅便于学生全面掌握文学理论知识, 而且还能锻造大学生多思考、勤观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年8月.
[2]马启伟等.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8月.
8.高三物理复习概论 篇八
关键词:物理考纲分析;高考预测;高考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高中阶段,物理是一门既重要而又十分难学的基础性学科。特别是在高考复习中,怎样才能提高物理复习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为高考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高考复习实践,在高考物理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明确高考考什么?二是研究高考怎么考?三是弄清学生怎么错。四是确定老师怎么做。
一.高考考什么:
要想搞清这个问题必须进行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研究考钢,二是研究新课程标准,三是研究近几年新课标高考试题。
1.考纲分析:《考试大纲》规定在新课标理综试卷中物理的满分为110分,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类,必考共有4个模块,包括必修1、必修2 、3-1 、3-2 ,这部分内容基本和旧教材一致,满分值为95分。必考内容四个模块共包括61个知识点,和11个实验。其中一级要求35个,二级要求26个。除必考内容外,考生还必须从3-3 、3-4 、3-5 三个模块中选择一个模块作为自己的考试内容,分值为15分,这部分内容也和旧教材一致只是按照新课标的内容体系进行了重新划分而已。其中3-3中知识点15个,实验1个,全部一级要求。3-4中知识点20个,实验3个,一级要求16个,二级要求4个。3-5中知识点12个,实验1个,一级要求11个,二级要求1个。
2.新课标相对大钢版新增内容及考纲对新增内容的要求:①《万有引力》一章增加考点:“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 ”考纲要求Ⅰ,近三年新课标高考无命题。②《恒定电流》一章增加了 “简单的逻辑电路”考纲无要求。③《电磁感应》一章新增“涡流 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考纲只对涡流要求Ⅰ,近三年新课标高考无命题。④新课标新增《传感器》一章,考纲删掉了对这一章的考查⑤《机械振动》一章新增考点:“简谐运动的公式”考纲要求Ⅱ,近三年新课标高考无命题。⑥新课标增《相对论简介》一章,考纲要求Ⅰ,近三年新课标高考无命题。
3.从知识模块上看近三年全国新课标卷试题分布:必考内容: 共80分,包括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三部分。①选择题:共8道题,48分。三年全考的有三个:万有引力、机械能、静电场。三年两考的五个:相互作用物体平衡、牛顿定律、磁场、电磁感应、物理學史。三年一考的两个:稳恒电流、交流电。三年没考的两个:直线运动、曲线运动。②实验题:每年两个实验都是一个力学一个电学,共15分,采用一大带一小形式,电路实验每年必考,力学实验纸带问题应是重点,还有基本仪器的使用和读数。③计算题:共两道32分。一个力学一个电磁学。第一道计算题三年中全出在力学,第二道计算题全出在磁场。
选考内容:选考内容共15分。近三年均为一道选择题一道计算题,选择占5-6分,计算占9-10分,至今还没有考过实验题。3-3计算题都出在了气态方程。3-4机械波和几何光学各出一题,光的折射每年必考,另一题则出在振动和波。3-5计算题均为动量和能量的综合。
4.近三年全国新课标卷考点分布: 近三年高考共涉及考点56个,其中一级考点12个,二级考点 44个,二级考点约占80%,可以看到二级考点占有绝对优势。
二.高考怎么考:通过对历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发现高考试题有如下特点
1.突出主干知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考查,注重命题的基础性。
2.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更加注重过程分析,体现新课程理念。
3.注重以实际问题为原型,考查建模能力。
4.联系学生经验和科技、生活、社会实际,巧设问题情景。
5.注重实验仪器使用,考查迁移和创新能力,注重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考查。
6.选考部分难度降低,突出考查“Ⅱ级要求”考点。
三.怎么错:通过平时作业和考试发现学生在答题中存在以下问题
1.概念不清,原理模糊 。
2.知识零乱,考虑不全。
3.思路不通,不会建模。
4.实验不熟,方法不会。
5.漏洞百出,处处失分。
6.时间失控,留有空白。
四.怎么做:
1.明确难度结构特点,找出复习主攻方向:高考是集基础性、选拔性于一体的大众化考试,其命题难度结构有一定梯度,分析历年物理试卷结构可知,易、中、难的比例大约为3:5:2。容易题约30% ,中档题约50%,即80%的题目侧重于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能力。难度较大的题约20%。难题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做的,它仅对特优生有意义。所以,应对高考要瞄准80%不太难的题,降低容易题的失误率,提高中低档题的正确率,是复习的主攻方向。
2.分析考点,把握命题趋势:越是接近高考越要分析历年高考试题,只有认真分析高考试题才能从中找到灵感,才能把握高考的脉博,特别是对每年必考内容一定要特别重视,认真分析,这些考点连考了三年今年是否还会考?如果考的话能从哪个角度去考?比如第一年以理解能力的形式考,第二年以推理能力的形式考,第三年可能以综合分析能力的形式考或以不同的情景或不同的角度设问考查。同时还要想一想,如果不考的话为了达到考查的目的它会向那个方向转移呢?
3.慎重选择选考内容:首先分析一下三个选考模块考点分布情况,最简单的应是3-3,但由于气态方程等知识删去好多年了,老师们对教材不熟,大多不愿选,但从考纲上看这个模块应是最简单,要求全是一级要求。不见得出太难的题目。对3-4和3-5笔者还是倾向选3-5,首先从内容上看3-4中知识点20个实验3个,一级要求16个,二级要求4个。3-5中知识点12个,实验1个,一级要求11个,二级要求1个。3-4比3-5多了10个知识点,并且3-4又增加了振动方程,振动和波的难度明显加大,另外对于光的折射问题,涉及几何学,大多数学校数学又不会选修这一模块,学生数学知识跟不上。而3-5中二级要求只有一个动量,计算题一定也是关于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题,以前是20分左右的分值,当然要有一定难度,现在变成了10分左右,难度自然会降低不少。它不可能会出和电磁学相联系的跨模块的综合题,同时讲动量的过程也是对前面力学知识的复习,是对前面知识的提升,使整个力学体系更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