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英文翻译(10篇)
1.望岳英文翻译 篇一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
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
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
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
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注释】
1、题解: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2、望岳:遥望泰山。
3、岳:高峻的大山,这里指东岳泰山,为五岳之一。
4、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5、夫:语气词。
6、齐鲁:泰山之北为古齐地,之南为古鲁地。
7、青未了:青翠的山色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
8、了:尽。
9、造化神钟神秀:万物的主宰把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都集中在泰山。
10、造化:创造化育, 指自然。
11、钟:赋予、集中、萃聚。
12、神秀:秀美而有灵气。
13、阴阳: 山为北阴,山南为阳。
14、割:划分。
15、荡胸:使心胸动荡。
16、决眦:眼眶裂开、尽量睁大眼睛去看。
17、决:裂开。
18、眦:眼眶。
19、入:没。
20、入归鸟:极目远望,归林的飞鸟尽入眼底。
21、会当:终究要。表示将来终要登山。
22、凌:跃上。
23、一览众山小:这句本于《孟子·尽心上》:“登泰山而小天下。”
24、一览:一望。
25、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26、另注:“曾云”也作“层云”。
【句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泰山究竟如何?走遍齐鲁大地,只见一片青绿苍翠,一望无际。“岱”,泰山别名,旧谓泰山居五岳之首,为诸山所宗,故称岱宗。“齐鲁”,原是春秋时两个国名,在今山东省境内;齐国在泰山之北,鲁国在泰山之南,后以“齐鲁”作为这一地区的代称。因为是远望,诗人看不到太多的细节,只见到一片青绿苍翠,望不到边,故说“未了”。它生动地展现了泰山山脉连绵不断的形象,同时也有看不尽、道不完的意思。
起始两句以设问提起,既包含着酝酿已久的神往之情,更写出远泰山雄拔于齐鲁大地的英姿,可谓意出高远。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评论这后五个字时说“已尽泰山”,施补华《岘佣说诗》说,这五个字“囊括数千里,可谓雄阔”。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大自然似乎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美集中在它身上。高高的山峰,把泰山南北分割成一边亮,一边暗,就好像一边是黄昏,一边是晨晓。“钟”,聚集或集中之意。“阴阳”,山北背日为阴,山南向日为阳。“割”字用在这里,恰当地描绘了泰山的高峻奇险。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说:“岱宗如何,意中遥想之词,自齐至鲁,其青未了,言岳之高远,拔地而起,神秀之所特钟,矗天而峙,昏晓于此判割,二语奇峭。”这两句诗已经体现出杜甫造语炼字精雕细刻、语不惊人誓不休的特点。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细望泰山,山间云气生发,层层叠叠,令人心胸激荡起伏。诗人睁大了眼睛,极尽舒展目力,追羡那飞入山间的归鸟。刘勰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人目睹泰山的壮美而情怀满腔。前一句显出诗人襟怀的浩荡,后一句显出眼界的空阔。“决眦”,裂开眼角,形容极目远望的样子。诗人之所以如此,是山高鸟小,远望所致?还是诗人的神思随那鸟儿一起飞翔?这两句在写景之中,有诗人的不尽之意及神往之情。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由望山而联想到登山。由久慕其名,到远望近观,再到决意登山,全诗虽无一个“望”字,但诗人分明不仅是用眼在望,更是用心在“望”。他想象总有一天,一定会登上泰山绝顶,放眼四望,脚下群山是那样的渺小!《孟子·尽心上》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大概此时也是这样的心境吧。结句不但令全诗有含蓄不尽之味,更可看成是杜甫的自我期许,展示了一个青年诗人的雄心和气概。
2.望岳英文翻译 篇二
这种抒写登山所见所感的角度和艺术构思, 十分值得我们玩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诗的头两句, 用设问的方式来引起读者的注意:五岳之首的泰山是何等景象呢?我们远远地望见泰山苍翠的峰峦从齐国到鲁地连绵不断。两句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 就是杜甫首先让读者与自己一起, 站得远远地, 避免了实地登山, 也避免了“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窘迫视野, 为自己的抒写, 也为读者开拓出一个阔大的想象空间。于是, 登临泰山, 已经不再是千篇一律地自下而上的移步换形, 而成为一种奇妙无比的心灵的充满激情的攀援。
然后, 作者与读者一起, 在一种眺望与想象之中, 展开对博大雄奇, 青葱秀丽的泰山由衷的赞叹:“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请看吧, 一处处姿态壮美的山峰凝聚着天地间的神奇, 山峰对峙, 高耸入云, 南峰北峰明暗不同。山中升起的层层云雾激荡着眺望者的胸怀, 如果瞪大眼睛你还可以发现归巢的飞鸟。虽然略去了攀登的具体所见, 甚至也可能略去了这一过程中的种种摇曳生姿, 却令我们总揽了全局, 拥有了对泰山全貌真切的把握, 识得了泰山的真面目。
3.望岳杜甫翻译赏析 篇三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眥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翻译
泰山的面貌怎么样?绵延不绝的青色在齐鲁也看得见。大自然在这里聚集了英灵之气,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与晚上。层出不穷的云雾使人心胸荡漾,我睁大眼睛极力看见想要归巢的飞鸟。应当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在上面俯视的话,众山都会显得矮小。
赏析
杜甫的“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
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泰山,讴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希望有朝一日能会当凌绝顶,以抒雄心壮志。
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 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4.望岳的原文及翻译 篇四
望岳
作者:杜甫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钟:赋予、集中。
3、决:裂开。
4、凌:跃上。
翻译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 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赏析
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 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
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 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会 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创作背景
5.望岳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
2、理解、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3、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
二、教学新课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二)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三)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朗诵,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出示问题,小组研讨: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研讨后,师生共同赏析:
“岱宗”两句:“远望”(补充背景常识:此句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
问(1):“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朗,也更强烈。)
问(2):此句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写的?对你有何启发?(没有抽象地说,而是别出心裁的写出自己的体会,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的高。
“造化”两句:“近望” 问:能否通过对这两句品度,各用一个字分别概括诗人眼中泰山的特点?(“神”或“秀”,“高”。这两句诗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荡胸”两句:“细望” 问:展开合理的联系和想象,用你的语言再现当时的画 面。
“会当”两句:由“望岳”想到了将来的“登岳”。
(五)进一步感悟作者情感
1、问: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你还能联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诗句?(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再次齐读诗歌,读出感情来。
(六)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问: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谈谈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示例:
1、炼字。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哲理美。
3、虚实相生......)
(七)背诵古诗。(齐背)
(八)练习
1、《望岳》的颈联是:
2、总括泰山的全貌,突出它的雄伟高大的山势的句子是:
3、描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地句子是:
4、表现诗人欣赏泰山而入神的句子是:
5、充分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成为千古名句的句子是:
6、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7、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6.《望岳》《春望》课堂实录 篇六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历史的隧道,去感受历史上一位苦难诗人、人民诗人、伟大诗人——杜甫的心理历程。
师: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所知道的关于杜甫的知识都有哪些? 生1:他是唐代的著名诗人
生2:他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代表作是“三吏”“三别”
师:这两位同学说的很好,咱们来看一看关于诗人杜甫的详细介绍(展示课件,学生快速默看)
师: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他的两首诗,首先来看学习目标。(展示课件,教师快速的强调本节课学习目标)
师:在开始学习本两首诗之前,关于诗人杜甫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知识去了解,那就是杜甫是个创作的分期,咱们俩一块儿看一看(展示课件,教师强调重点内容)
师:下面咱们就来学习这两首诗,首先听老师把这首诗朗诵一遍。(配上音乐,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春望》《望岳》)
师:下面请大家自己自由朗读,一会儿请四位同学给大家范读。(学生开始自由读)
师: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一位学生开始朗读)师:大家谁点评一下? 生1:他读的太平淡无味
生2:他读的不够抑扬顿挫。
师:咱们再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注意刚才其他同学提的意见。(又一位同学开始朗读)
师:这位同学读的还可以,下面咱们来听一听录音。(播放录音)师:录音和咱们读的区别在哪儿?
生1:他读的抑扬顿挫感很强,并且两首诗的感情基调不一样
师:非常好,刚才这位同学提到感情基调的问题,为什么这两首诗的感情会不一样呢,下面咱们就来分析这两首诗。
(展示自学指导一:《望岳》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师:请大家先自己思考,思考好之后组内讨论。(学生开始思考,3分钟之后开始讨论)师:谁回答一下这两个问题? 生: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
师:还有补充的吗?
生:还有连绵不绝
师:对,你从那句话看出来的? 生: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师:对,这两位同学基本上说完了,那么诗人如此热情的歌颂泰山,是想要表达什么感情呢?
生1:表达诗人对泰山的赞赏
生2: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
生3: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
师:你从哪一句看出来的? 生3:最后一句
师:对,这两位同学说得很好(展示课件,总结本首诗)师:下面咱们来分析《春望》
(展示课件,出示问题,《春望》诗歌的首联、颔联各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学生开始思考,3分钟之后开始讨论)
师:谁回答一下这三个问题
生1:首联、颔联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花、鸟,这些形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充满了凄凉,都是一副破败的景象。
生2:我来回答组成了一副怎样的景象: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已经是春天了,但是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虽然春花盛开,但是却不能让人愉快。虽然到处是春鸟,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悲伤,听了鸟鸣让人惊心。
师:恩,这位同学基本上是把它翻译了一遍。那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生:诗人是想表达自己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师:那谁来总结一下呢?
生: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
师:对,这位同学总结的非常简练。(展示课件,总结本首诗主旨)师: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两首诗的感情不一样了吧? 生:知道了
师:谁来说一说?
生:因为两首诗描写对象不一样,生:因为两首诗创作于诗人创作的不同阶段。
师:对,这两位同学基本总结出来了问题的答案。(展示课件,总结两首诗《望岳》写于杜甫读书和漫游时期,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而《春望》则写于安史之乱期间,期中包括的是社会的**,中下层人民的苦难,表达的是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
7.望岳教案 篇七
岳 杜甫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
2、理解、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3、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
通过精读、诵读、美读,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
二、教学新课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二)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三)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朗诵,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出示问题,小组研讨: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研讨后,师生共同赏析:
“岱宗”两句:“远望”(补充背景常识:此句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
问(1):“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朗,也更强烈。)
问(2):此句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写的?对你有何启发?(没有抽象地说,而是别出心裁的写出自己的体会,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的高。
“造化”两句:“近望” 问:能否通过对这两句品度,各用一个字分别概括诗人眼中泰山的特点?(“神”或“秀”,“高”。这两句诗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荡胸”两句:“细望” 问:展开合理的联系和想象,用你的语言再现当时的画面。
“会当”两句:由“望岳”想到了将来的“登岳”。
(五)进一步感悟作者情感
1、问: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你还能联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诗句?(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再次齐读诗歌,读出感情来。
(六)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问: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谈谈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示例:
1、炼字。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哲理美。
3、虚实相生。
(七)背诵古诗。(齐背)
(八)练习
1、《望岳》的颈联是:
2、总括泰山的全貌,突出它的雄伟高大的山势的句子是:
3、描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地句子是:
4、表现诗人欣赏泰山而入神的句子是:
5、充分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成为千古名句的句子是:
6、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7、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8.望岳 杜甫 篇八
杜甫 第一首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第二首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第三首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歘(xū)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祝融五峯(fēng)尊,峯峯次低昴。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归园田居 陶渊明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ài)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xiàn)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王维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chóu)躇(chù)。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赠从弟 魏晋●刘桢
9.《望岳》教学设计 篇九
学习目标 :
1、背诵诗歌,围绕“望”,体会泰山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2、赏析诗中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3、感受并学习青年杜甫的豪情。
学习重点:围绕“望”,体会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学习难点:赏析诗中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学习方法:朗读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PPT
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1.“五岳”导入。
2.欣赏泰山景色并描绘泰山。
(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唐朝诗人杜甫笔下的泰山又是如何一番景象。)
【活动一】美妙资料
1.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他有“诗圣”之称,他的诗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齐名,世称“李杜”。2.时代背景简述。
【活动二】课文读背 吟诗:
1.听范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节奏。2.请学生读,指点朗读语气。再齐读。3.速背诗歌。
描诗:
1.读注释,做批注。
2.结合注释,组内合作交流,掌握诗歌含义。赏诗:
1.诗题叫《望岳》,杜甫望到了哪些景象呢?请联系诗句说说。
“岱宗”两句:青翠苍郁,延绵不绝
“造化”两句: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荡胸”两句:云涌云翻,鸟儿归巢
“会当”两句:一览众山小 2.从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一座怎样的泰山? 3.全诗以“望”字贯穿,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虚有实,那么每句分别是从“望”的哪些角度来描写泰山的景色的,又分别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
(明确:诗人由远望到近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岳府望之景,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
4.根据老师的提示,用诗句回答老师的问题。
【活动三】有感而发
1、请你想象登上最高峰“一览众山小”的景象和感受,并把它写下来。讨论:这句话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附: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不但望得远,而且可以雄视一切,包举天下。它鼓励人们树雄心立壮志,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获得更大胜利。
2、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望到一个什么样的杜甫?
附:豪情勃发,壮志凌云,乐观向上,满怀建功立业,意气风发,信心满怀。
青年的杜甫生活在唐代社会发展到最富庶的时期,他家境优越,诗才横溢,因此意气风发,信心满怀,渴望着建功立业。
【小结】
1.杜甫的这首《望岳》写尽了泰山的高远幽深,神奇秀丽的景象;展现了诗人青年时代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它所达到的艺术高度是这首诗歌成为了咏泰山的绝唱,被刻在泰山山麓的岩石上。(投影)2.泰山,杜甫,望岳,同为独尊。面对神圣的事物,我们要学会崇敬。请学生齐声背诵《望岳》。为了加强感情,把最后一句处理成重复。
【板书】
望岳
唐 杜甫
远
近望岳(景)巍峨高大,神奇秀丽
细
10.《望岳》教学设计 篇十
授课人:黄晓雯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作者杜甫的文学常识;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会有方法地品味诗歌语言,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朗读、背诵并默写全诗,学习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会有方法地品味诗歌语言
教学难点:有方法地品味诗歌语言;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学生对诗歌这种文学形式并不陌生,对作者也比较熟悉了。但只停留在初步了解而已。没能将作者生平经历和诗歌融合在一起去理解诗歌。对于诗歌赏析也只依靠教辅资料或教师的讲解,缺乏品味诗歌语言的方法和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分钟)
二、预习检测(2分钟)
1.文学常识
2.字音
3.诗句积累
三、以读促悟(共4分钟)
1.初读,读准字音 全班齐读(1分钟)
2.再读,读对节奏(3分钟)
(1)先自由朗读,让学生根据五言律诗的特点在课文中给这首诗划分节奏。然后师友互读。
(2)师友合作朗读、集体朗读
3.三读,读出情感(共30分钟)
(1)结合注释,读通诗意,有不理解的师友合作解决。(3分钟)
(2)带着对诗意的理解再次自由朗读诗歌(1分钟)
(3)学生单独朗读,朗读后由自己说说个别诗句为什么这么读。或者由其他同学点评哪句或哪个词有更好的处理办法,为什么这么处理?(由同组或其他同学点评。)(5分钟)
(4)根据导学案上的提示和知识加油站的内容赏析诗句。(5分钟完成+3分钟汇报)
(5)任选诗句进行赏析(13分钟——6分钟+7分钟)
4.当堂检测(2分钟)
【望岳英文翻译】推荐阅读:
望岳简短翻译10-26
《望岳》优秀教案06-23
《望岳》译文及鉴赏08-20
唐诗《望岳》教学实录11-11
望岳古诗带拼音版06-29
《望岳》标准教学设计11-17
《望岳》《春望》阅读理解及答案11-14
杜甫诗二首《望岳》《春望》的教学设计08-30
你好英文翻译07-11
材料英文翻译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