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意识

2024-07-31

主体意识(共10篇)

1.主体意识 篇一

试析主体意识的内涵

主体意识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作为人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外部世界和人自身自觉认识和改造的意识,主体意识内含自主意识、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公民意识、人格意识、受动意识等.全面探讨主体意识的具体内涵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主体性、人的发展等问题.

作 者:张建云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北京,100732刊 名:天中学刊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ZHONG年,卷(期):17(6)分类号:B022关键词:主体意识 主体性

2.主体意识 篇二

幼儿是否具备主体意识?要弄清楚这个问题, 必须首先清晰主体、主体意识等范畴。

主体, 与客体相对应, 主体与客体以实践与认识为中介相互对立、相互统一。人是有意识的客观存在, 意识本体与生命本体的矛盾构成了人的内在的本质的矛盾, 同时也构成了人与世界的基本矛盾。人的本质矛盾是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 推动着人类自我解放, 也规定了发展方向、发展轨迹和发展方式。意识本体总是自觉的、友谊是的使意识本体与生命本体、使人与世界相互结合、相互统一。这一过程, 既包含客观显现于主观, 主观必然与客观必然的统一, 也包含主观见之于客观, 主观必然与客观必然的统一。实践与认识都包含主客观自身必然性与关系必然性, 它们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形成统一的整体, 共同构成自觉的、有意识的、感性的社会历史活动。主体就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客体则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对象。可见, 主体指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 他是有意识的、自觉的和社会的, 是客体存在意义的决定者。

主体意识。根据上海辞书出版社《哲学大辞典》的定义, 主体意识指“作为实践和认识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肢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 主体创造出自己的客体, 把他作为自己的对象。在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 自我意识定义和发现自我, 然后与对象意识相互规定、相互统一, 最终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导地位, 对象则处于被动的和被支配的地位。主体意识以自我意识为基础和前提, 有进行自我意识的升华。主体意识综合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 实现自我、肯定自我、创新自我, 是一种自觉的自我意识、一种自我解放的意识, 具有能动性与创造性。特别强调所谓主体意识就是指在对象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所具有的本质意识, 即人的主观能动性, 是主体同客体相互作用时由自身一定的素质结构所产生的功能表现。

首先, 幼儿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根据蒙特梭利的观点, 人有两个坯胎期, 一个是出生前的“生理坯胎期”, 一个是0至3岁的心理坯胎期。人与动物先天有别, 一出生就有能力以自己好与恶的感情倾向支配着自己的需要, 而且先天具有心理快感和快感区。能动性、主体性是人类先天性获得性遗传的结果。经过3年的孕育, 幼儿开始拥有完整的自我意识。虽然幼儿没有能力为他人和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但是他们以自发性的吸收心智和创造性积极地参与者社会实践和社会认识, 为日后的社会历史活动做好准备和积累。作为具有完全意义的人, 在社会实践与社会认识中, 幼儿天然地是对象性关系中的主体。

人一生的发展是由整个人生过程组成的, 整个人生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幼儿阶段是人之初教育, 先入为主的教育。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的张纯老师在《论幼儿主体性及其培养》一文中指出:幼儿主体性是指幼儿在参与活动中作为主体所具有的特征和属性。它包括整体性、独特性、选择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五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整体性是指幼儿是一个身心俱全的、智力非智力都在发展的人;独特性是指每一个幼儿有其独特的个性, 他们各有自己的需要, 有各自的好恶, 有各自的感情世界;选择性是指幼儿在活动中根据自己的要求、爱好, 对活动作出选择的权利和能力;能动性是指幼儿在和外界事物发生关系时积极主动地对外界事物作出反应的能力;创造性是指幼儿在与外界互相作用时对原有事物的更新, 这是真正创新的萌芽。一个人不可能在各方面都能获得均衡的发展, 但是主体性却是人发展的基本要求与内容, 是全面发展或身心和谐发展的核心特征。幼儿教育应该使幼儿能积极地、主动地作用于客观世界, 从而使他们的主体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因此, 我们认为“主体性”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状态, 它影响到幼儿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我们应在幼儿教育中整合地对待这一问题, 而不是单单在在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它。幼儿的自我意识同样会升华为主体意识。幼儿能自觉的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 他们用黑白分明的是非观念评判事物, 用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要求自己、要求他人。他们迫不及待的表现自己的存在、表现自己的力量、表现自己的价值, 由于缺乏世故经验的掩盖, 他们对自身主体地位的表现欲可能在一生中都显现得最激烈。幼儿在群体中的表现也确凿的印证了其拥有了完整的主体意识。3到6岁的幼儿已经有了明显的竞争意识, 对成功的生理也充满了强烈的向往感, 希望受到称赞与肯定, 他人的崇拜还会树立起自信心和自豪感、成就感。他们还有极强的表现欲, 总是主动先他人尤其是成年人表现出他的成熟、力量等等, 甚至喜好为其所不能。这也说明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主体价值, 希望得到代表社会主流的成年人对自己价值的认可。

与成年人相比, 幼儿主体意识拥有自身的特点。成长性是幼儿主体意识最主要的特点。幼儿生理和心理尚没有成熟, 仍然处于生长发育期。同时, 他们正在不断拓宽社会实践范围, 积累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加强, 拉动着幼儿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的提高。所以, 幼儿的主体意识以高于成人几十几百倍的速度迅猛发展。

流变性是幼儿主体意识的第二个特点。幼儿主体意识正在成长, 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 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方法流水一样忽然向东忽然向西。尤其在成人主导的世界里, 成人和幼儿都确定了幼儿的从属地位和被保护角色, 幼儿的思想及得不到成人的尊重, 幼儿自身也无法建立起自信, 成人的思想成为真理, 成人的意志成为客观规律。所以, 成人的意识决定着幼儿的意识, 就像河流的堤岸一样。

因而, 幼儿主体意识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可塑性。正如洛克所说, 人出生时心灵像一张白板, 一切经验都会留下痕迹, 经过大脑的加工车位观念和知识, 形成人对自我和对象的认识。蒙特梭利认为, 心灵白板岁经验的“记忆”和积累, 源于幼儿的吸收性心智。幼儿通过与对象的密切接触和情感联系, 获得各种经验和文化, 塑造自己的心理、个性和行为模式, 慢慢建立自己的意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在幼儿这里体现的最为直接, 最为淋漓尽致。幼儿的吸收心智会把社会存在深深地刻画在心灵的白板上, 收到社会和历史的同化, 形成人性的内涵, 包括主体意识。可见幼儿期是人的个体社会化的奠基时期, 是为未来人的个性素质奠定最初框架模式的时期, 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将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显然, 3至6岁幼儿已经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 建立起自己的主体意识。幼儿的主体意识具有自己的特点, 使幼儿阶段成为训练、养成良好社会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德育是可能的、适宜的, 也是必要的和迫切的, 而且相对于青少年事半功倍。做好幼儿的德育启蒙, 为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不但关系到个人的终身幸福, 也关系到全社会的发展。尤其在幼儿阶段解决好这一问题, 也许能够避免在其求学阶段还需要进行启蒙性质的再造, 减少社会教育资源浪费, 降低社会教育成本。

摘要:对于3至6岁幼儿是否拥有主体意识问题, 学术界没有确切的答案, 相对而言, 直观的否定声音比较普遍。这使得幼儿德育工作缺乏理论支持, 更动摇了社会价值。本文认为, 幼儿的确具备主体意识。其主体意识有着自己的特点:成长性、流动性和可塑性。这说明, 幼儿能够接受德育启蒙, 而且幼儿阶段是德育最重要的时期, 也是教育成本最低的时期。

3.主体意识 篇三

一、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

在小学阶段,阅读课文中说明文占相当比例,如传统篇目《太阳》、《马踏飞燕》等。这些说明文大多语言朴素,内容平实,文章结构也清楚明了,有规可循。

编者旨在让学生多了解大自然,认识并掌握某些科学知识,因此,教学这类课文时方式可以灵活多样,要本着“激发学生兴趣,促其自主学习”的原则来进行,下面我就以《冬眠》一课为例,谈谈教法的一些尝试。

1.了解内容,提出问题。说明文活动化的教学方法,不拘泥于传统阅读课文的教学模式,对课文内容不深细挖,对语言文字也不逐句剖析,而是借鉴活动课“趣、活、动”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为自主、更为愉快地学习。

教《冬眠》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带着“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从中能读懂哪些内容”的问题,反复通读课文,学生依据不同的阅读水平,在各自头脑中形成文章内容的“雏形”,再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进行交流,在这种小范围的知识传递中,既能使学生就一些简单的内容达到共识,又能互为补充,缩短学生彼此之间的认识差距。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各抒己见,把在学习小组内读懂的内容在全班汇报,以巩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学启于思,思启于疑”,以对课文内容深入理解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于是顺势引导学生带着《冬眠》这篇课文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进一步来读课文。由于教学中没有琐碎的问题拽着学生的思维,因而学生学起来轻松,学生在自悟自得、互问互答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高涨的学习热情,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也使更多的学生获得了表现自我的机会。

2.广泛涉猎,拓展视野。应该说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将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外,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在课堂上承担的“任务”决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家庭作业,同为这不是课堂内容的机械重复,学生要想很好地完成任务,就必须动脑筋,下功夫,费气力。

学生面对自己和同学们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都急欲探知究竟,但由于我们的学生平日里无意识看书居多,缺少社会实践,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不能对这些不知从何入手的学生不闻不问,而应抓住机会,适时地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个环节打破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学生的学习形式更开放,学习内容更自主,学习情绪更积极。

3.交流反馈,求同存异。“十次表扬,不如一次表现”。学生经过认真的学习、准备,对上节课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理解,而此时学生最需要的就是有一个能够展示自己学习成绩的机会。所以,及时地给学生提供交流、展示的机会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由各学习小组选出代表,对自己小组研究的问题进行汇报,组内其他成员予以补充,其他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的学生也可以加以补充或纠正。在汇报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对课文中包含的问题,学生没有太多分歧,但对课外的一些问题却有些争执。

如“什么样的动物冬眠”这个问题,就出现了“冷血动物才冬眠”和“冬眠的动物除了冷血动物还有哺乳动物”这两种意见。类似的问题学生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这时不必急于肯定或否定某一方面。不妨让学生带着“究其所以然”的强烈愿望,再到“课外老师”那儿去找出答案。这种求同存异的教学方式,表面上是给课堂教学留下了“小尾巴”,而这恰恰激发了学生征服疑难、探求真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保持着长久的学习内驱力。

二、培养自主学习,促进主动发展

在教《鸟的天堂》时,我采用“扶放结合、变序导入、质疑问难、激发想象、自读自悟”等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读、说、议、悟来理解句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1.采用变序法,指导质疑。文贵在精,往往精华也许只在一句,甚至一字。《鸟的天堂》课文末尾,有一概括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教学时,我采用变序法,从“骗”字入手,帮助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课。

回顾课文,让学生明白两次观察的结果才使“我真正认识‘鸟的天堂’,才没有受‘骗’”。由这两个“骗”字巧妙地让学生悟出:对大自然的正确认识,必须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从而引出本单元训练重点“静态”和“动态”。

2.抓住重点,读议结合。这篇课文较长,重点段落突出,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使教学更有效呢?根据课文的特点,进行分析时抓“榕树”和“鸟”这两个字重点段中的重点词、重点句进行分析,这样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细细品析,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认识活动中,不仅体会到大榕树充满生机的美,从而发展了多向思维和求异思维,培养了创新精神。

4.演讲: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 篇四

我是来自043111班的许自强,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主体意识是人的主体价值及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是指作为大学教育活动主体的大学生对自身主体角色、自我调控能力和自我存在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其主体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在其主观意识中的反映,集中地表现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本质是一种社会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开篇立论,概念先行)

我们说,当代大学生是时代的娇儿,祖国的希望,那么我们更应该担当起促进社会进步、国家繁荣的重任,着重培养我们的主体意识。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培养自己的主体意识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台湾有一所高中,学生年龄在15-18岁之间,每年三千多学生中,因违反校规校纪被校方开除的有二、三百人。学校没有工人,没有保卫,没有大师傅,一切的必要工作都由学生自己去做。学校实行学长制,三年级学生带一年级学生。全校集合只需3分钟。学生见到老师七米外要敬礼。学生没有寒署假作业,没有一个考不上大学的。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校长高震东先生独特的治学理念: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他曾这样说过:“‘以天下兴亡为已任’是孟子的思想。大禹是人,舜是人,我也是人呀!他们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呢?“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有这个思想,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每个学生如果人人都说: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教育办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哪有不团结的团体?所以说,每个学生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

在他的学校里,如果教室很脏,他问“怎么回事?”假如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报告老师,今天是32号同学值日,他没有打扫卫生”。那样,这个学生是要挨揍的。在他的学校,学生会这样说:“老师,对不起,这是我的责任”,然后马上去打扫。灯泡坏了,哪个学生看见了,自己就会掏钱去买一个安上,窗户玻璃坏了,学生自己马上买一块换上它--这才是教育,不把责任推出去,而是揽过来。也许有些人说这是吃亏,但我要说的是,吃亏就是占便宜,这种教育要牢牢记在心里,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记住!

我们大学生培养主体意识就应该树立这种“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思想。校园不干净,就应该是大家的责任。你想,这么大的一个校园,你不破坏,我不破坏,它会脏吗?脏了之后,人人都去弄干净,它会脏吗?你只指望几个工人做这个工作,说:“这是他们的事。我是来读书的,不是扫地的。”--这是什么观念?你读书干什么?读书不是为国家服务吗?眼前的务你都不服,你还能为未来服务?当前的责任你都不负,未来的责任你能负吗?水龙头漏水,你不能堵住吗?有人会说:“那不是我的事,那是总务处的事。”这是错误的。一般人最坏的毛病是这样:打开水龙头后,发现没水,又去开第二个,第二个也没有,又去开第三个--这样的学生,连举一反三都不懂,第一个没水,第二个会有吗?你就没想到水会来吗?人无远虑怎么能行?作为一个干部,作为一个人,都要想到后果,后果看得越远的人,越是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只管眼前,不顾将来的人,不是一个好干部,不是一个有用的人。

今天我们探讨主体意识培养的问题,就应该抓住他的本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果人人都有“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这样的意识,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进步,国家将会更加繁荣!

谢谢,我的演讲完毕。

许自强

5.主体意识 篇五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进一步强调,要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这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委须深强化意识,坚守责任担当,做落实主体责任的践行者、引领者。

一、强化责任意识。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进一步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在于各级党委要切实强化责任意识,负起责任。基层党委是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的基石,要做到有责、负责、尽责。党委要在月度的党员谈话中要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听取责任制落实情况汇报。

二、强化担当意识。公司要围绕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一把手”的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要求,列好责任清单,强化责任机制,强化担当意识,敢于担当,积极探索,确保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强化作为意识。各部门、各项目的主要人员必须进一步增强大局观念,紧围绕既定的目标任务,在工作中心系全局、恪尽职守,强化作为意识,做到主动作为。还要要牢固树立全公司、各项目一盘棋思想,对跨部门、跨区域的工作,分管领导要履行好组织协调职责,各相关部门主要人员要主动配合,努力形成积极协作、有效合作的工作格局。切实做到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

6.主体意识 篇六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辑,主体意识,受众意识

新媒体技术的广泛普及, 对报纸、广播等一些传统的新闻播报形式带来了冲击。为了在受众中奠定良好的基础, 广播电视编辑要加强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 推动广播电视持续健康的发展。[1]编辑在广播电视中要考虑受众意识, 坚持主体意识, 强化自身责任感, 呈现优质的栏目, 为受众提供优质的服务。[2]

一、广播电视编辑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 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缺少真实性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促进了新闻媒体的繁荣。新闻媒体间的竞争加剧, 市场经济已经进入新闻媒体市场化中, 一些新闻媒体为了提高收视率, 采用夸大的新闻播报方式, 背离了新闻的真实性;一些小报记者仅从当事人的一句话或一张照片就进行判断, 撰写虚假的新闻信息, 受众很容易被虚假的新闻信息所误导, 从而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3]国家对新闻报道当事人未如实报道没有相关规定, 一般不会起诉编辑, 导致这些年新闻的真实性不断降低, 新闻播报背离了原来的真相, 丧失了存在的价值。许多假新闻进入大众生活, 新闻编辑没有充分把握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阻碍了新闻的健康发展, 因此新闻编辑还需要提高识别力和判断力。

(二) 广播电视新闻播报形式单一缺少多样性

人们的文化品位越来越高, 传统的新闻播报节目, 是由一个主持人进行生硬地播报, 比较枯燥。受众都喜欢接收新信息, 无论多么优秀的新闻广播电视播报, 时间太长则会让人产生厌烦感。许多广播电视为提升收视率, 积极寻求节目的创新, 尤其是可塑性较高的综艺节目。尽管国家对娱乐进行了限制, 但广播电视节目依然在不断地变革节目的形式和内容, 广播电视的新闻播报在群众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过去, 我们都是通过传统媒体来了解发生的事件, 如今, 由于工作繁忙, 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坐下来观看广播电视节目, 多是一些退休老人喜欢观看广播电视, 因为这部分人有充足的时间。新闻形式需要符合受众的需求。

(三) 广播电视编辑缺少创新意识

当前人们可以自由谈论, 正规的广播电视媒体极少关心民生问题, 播报内容多是有关国家政策的介绍、稀奇的事件、世界各国的争端, 极少涉及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一些小报媒体撰写的均是明星绯闻, 不免让受众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从中能够看出, 广播电视的新闻需要创新, 当前纸媒销量不理想, 而电子媒体日渐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 比纸媒的内容更丰富, 许多纸媒没有提及的内容均能在网络上看到。新闻编辑的创新, 要坚持实事求是, 结合群众生活实际, 反映受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二、强化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

(一) 迎合受众需求, 构建科学的节目体系

广播电视编辑对节目的设置要兼顾许多方面, 既有转播类节目, 也有自办节目;要有新闻信息节目, 还要有教育、服务、休闲的节目。和部分自办节目存在时间上的冲突, 可以采用设置专题节目或板块节目的形式在规定时间内播出。重视全面性, 明确节目和娱乐节目本身重点。从受众需求出发, 全面设计节目, 突出重点。广播电视的播报形式应当是多元化且不断更新的, 改变传统广播电视中固定的新闻播报形式, 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穿插栏目与娱乐性节目, 以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需求。

(二) 切合受众心声, 加入民俗文化

许多新闻节目的素材都是源于人民的生活, 广播电视编辑一定要融入民众的生活, 切合民众的心声, 关心国计民生, 想民众之所想, 编排的新闻节目要走群众路线, 新闻播报要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 确保新闻播报内容的客观、真实、公正。将一些民俗文化融入广播综合性新闻节目中, 让观众在观看这些新闻节目的同时加强对民俗文化的学习。

(三) 结合受众实际, 设置合适的节目形式

首先, 广播电视节目要结合受众实际, 播报的新闻节目必须能够引起受众的兴趣。因为农村地区的受众的受教育水平较低, 所以要求广播电视编辑要播报信息量小的节目, 放缓播报的语速, 多重复一些新闻信息, 便于群众理解和掌握。其次, 广播电视编辑播报的新闻节目要紧贴农村生活, 引起农民的注意。而播放娱乐新闻节目不容易调动农村群众的兴趣。广播电视播放的栏目或节目以短为主, 长节目要结合短节目。主要因为受众信息接受能力及兴趣有限, 时间过长容易分散受众的注意力, 让受众产生厌倦感, 所以要调整新闻节目的时长, 方便受众接受其中的信息。

三、结语

广播电视和社会各阶层人士有着密切的联系, 虽然播报的内容无法满足所有受众的需求, 但要体现出价值。[4]所以, 要求广播电视编辑运用理性思维, 播报的节目必须是真实、有效的, 从而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受众意识下, 编辑要倾听群众的心声, 走入群众中, 编排切合群众实际的新闻节目。受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 广播电视编辑栏目的收视率不断降低, 要求广播电视编辑在理性思维的引导下听取群众意见, 合理编排节目, 凸显新闻节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结合群众实际, 加入民俗文化;采用新的播报方式, 增添新的节目内容, 逐步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 提高节目收视率。

参考文献

[1]李左军.论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J].科学中国人, 2014 (18) :111.

[2]张丽燕.论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J].科技传播, 2014 (22) :87+90.

[3]方瑛.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J].科学中国人, 2014 (24) :64-65.

7.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篇七

关键词:主体意识;创造性;分析;尝试

一、对时下学生主体意识的观察

做作业是因为老师布置而做的,认真考试是因为不想让家长太伤心而装的。我们常问学生“为什么不做啊”,回答是“老师没让做”“我不会做”“与我无关”“我没兴趣”。又问“为什么这样啊”,回答是“不这样老师会骂”“不这样我爸、我妈要骂”。学生的主体意识太淡薄。

二、对形成时下学生主体意识的成因浅析

1.家庭误导

多年来,家长们无不把子女在学校获得高分视为美事,视考试低分者为无能。为此,不少家长为子女能考出好分数而不惜一切代价,买资料,请家教,拜名师,上名校,弄得焦头烂额也无怨无悔。子女大多在被动地摆弄着,久而久之,学习做事都成了是家长让干的,哪还会有什么主动性?家长们大部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家长们心中的龙和凤又是什么呢,那就是考试能得高分的孩子。

在此种情况下,大多数孩子从被动接受摆布到对所有摆布麻木,或者是对摆布进行反抗,仅有极少数孩子能一路顺风渡过学习生涯。这背离了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宗旨。孩子基本没有萌发主体意识的环境气候。

2.社会误导

教育部门给那些能让大多数学生考出高分的学校冠以名校的美名,社会各界更是大张旗鼓地为获得高分的“人才”四处宣言。这就形成了能追分的追,难追分的只好放弃的歪风。正因为如此,许多莘莘学子走出校门也就彻底把学习抛诸脑后,即便偶有读书看报那也仅限于休闲娱乐,更多的钻研恐怕是没有的事了。时下各书店门可罗雀,一度在考场中呼风唤雨的“才子”几近销声匿迹,在诺奖获得者行列中土生土长的国人凤毛麟角,而这正是我们把一代新人的创造性扼杀在摇篮中。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掐住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咽喉。

3.学校和教师误教

在唯分是看的大背景下,教师也就只能背离教育的真正宗旨,使出浑身解数,出发点是分数,归结点也是分数。有的追求着高超的授课艺术,赢取名师的美名;有的忙碌于家教之中,在增加额外收入的满足中沾沾自喜;还有的以不断地做题煎熬学生,用可怜的不知是否对学生真正健康的人格形成能有多少作用的考试成绩博取所谓的“功名”。

一句话,教育是叫学生获得分数。难怪有学生戏言: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哪还有时间去顾及什么?学校培养了大批考试的高手,也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不健康的人。需要说明的是,否定的不是获得高分,而是否定获得高分的方式和过程。我们关注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就应该走出获得高分方式的藩篱,看高分是不是主动学习得来的,学习是不是一件学生心中苦乐相伴的趣事,学生珍不珍爱书籍。

看学习中学生是不是时而愁眉不展,时而笑容满面,看遵守纪律要不要总是靠强调,看完成卫生工作是不是总得靠监督。真正的教育应该以解放人类自身为宗旨,既解放学生,让孩子们从蒙昧中觉醒,一步步全面健康地成长;又让教师们从虚名中得到解脱,享受从业的乐趣、充实和丰富。学校和教师拆散了学生主体意识觉醒的舞台。

三、唤醒主体意识的尝试

长期以来,我们对如何才能激发未成年人的主体意识做了许多尝试。有感恩教育,有励志教育,有法制教育,有爱的教育与关注。但始终收效甚微。有时,我们甚至想放弃对未成人这方面的教育与关注。可是,职业的使命又让我们难以停止对此做进一步的思考。是啊,一个缺少了养成教育土壤的生命个体,又怎么能有主体意识的觉醒?想想我们的这些住校生。

一方面,一周就能回去一次,而这一次有时也未必能与父母相聚,就是能在一起,他们的亲人又会有多少人能就此对子女进行有益的引导?我们曾就此做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做了分析研究。发现父母或其亲人与其谈论的话题都集中在学习的结果上,而很少言及对过程的分析探讨。有极个别的学生竟然很少听到亲人关心的话语。

另一方面,在学校的五天半中,食堂—教室—宿舍,三点一线,就餐约2小时,睡觉约8小时,自由锻炼约1小时,自主学习约2小时,休息约2小时,其余就在教室渡过。教师从早上6:30分开始一直到晚上22:30分,不停地督促着学生完成这样那样的事情。学生疲惫不堪,教师叫苦连天,学生成绩却始终在低谷徘徊。大家都一致认为学生没有主动性或者即便是有,也显得微不足道,积极性更差。但谁也找不到一种较好的法子。

我们在思索中煎熬着,在探讨中迷茫着。这时,我们读到了李炳亭先生的《高效课堂22条》,读后深受触动。我们在学校开展了打造团队的实践。先根据学生的成绩、学生来源(城市或农村)、性格(活泼或沉寂),分成7~8个组,由组员推举组长,由科任教师组织各组推举课代表。各组长全面负责组内成员的作业完成情况,纪律遵守情况,课外活动情况等,课代表则全面负责全体同学的本学科学习。小组成员则需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相互鼓励。

学科教师先从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入手,逐渐过渡到随机开座谈会。主要听取小组长关于小组成员在学习、纪律、勤杂务等方面的主动性情况,了解各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情况,问题及困难等;教师给予适时的引导与帮助。班主任则全面关注科任教师和学生,既认真听取科任教师的反馈意见,又仔细收集来自学生的信息,结合自己的观察思考,在综合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及时组织科任教师及课代表进行座谈,共同探讨班级事宜,制订和修订相关办法。

这样一来,讲台上老师讲得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课外时间教师的监督少了,学生的自主性多了,学习中问这问那的多了,发呆的少了;卫生改进了,纪律好多了,就连经常爱做点儿出格的事的同学也在学着学习做事了。

我们欣喜地看到,一年下来,学生的学习进步了、纪律变好了、卫生改善了。学生已养成了习惯,无论教师在还是不在,铃声成了他们完成各种任务的命令。教师们也觉得不那么苦、不那么累了,学生逐渐从被动学习的牢笼中走了出来,吮吸着独立、自主的新鲜空气,沐浴在学有所得的阳光之中。他们明白了成长要靠自己、要靠同学、要靠老师,他们逐渐学会了利用身边的有用资源。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懂得了爱和帮助,品尝到了进步的甘与苦,有了较好的主体意识,产生了生命感、成就感、快乐感。

“有创造性的人,他们希望能够无所不知。他想知道一切事物——古代历史、19世纪数学、现代制作技术以及生猪的未来。因为他们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些想法会汇集成新的思路。也许六分钟、六个月或者六年。但他们相信一定会实现。”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创设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时空,并使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较好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共同追求。

参考文献:

[1]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05.

8.医学院强化主体意识工作总结 篇八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十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大力提高我院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成才内驱力。我院以学校三大战略核心思想为指导,以提高思想引导和成才服务水平为主线,并在校院党委的正确指导下,深入调研,广泛动员,开拓创新,积极开展形势多样,内容丰富的“提高学生主体意识” 系列活动,用三大战略核心思想指导实践,切实提升学生主体意识,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积极宣传广泛调研,让“主体意识提升”深入人心

1. 广泛开展“主体意识”调研

我院在确定了以三大战略核心思想为指导,提高思想引导和成才服务水平为主线的提升思想后。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为进一步做好主体意识提升工作,全院迅速成立主体意识提升工作小组,深入思考,全面统筹,确立了第一步工作要点。通过开展以“提升学生主体意识”为主题的广泛调研,以设计调查问卷的形式(附录一),在全院范围展开调研,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方能药到病除”。问卷发放后运用统计学的分析方法描述不同年级、专业、性别的同学自身主体意识的现状,找出影响学生主体意识强弱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有效对策,设计“对症”的专题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本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调研结果全面、完整的反映了当前我院学生主体意识的现状,为之后开展相关提升教育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全方位多角度做好活动宣传

在进行了广泛细致的调研之后,学院经过综合分析,慎重考虑,制定和策划了一系列针对我院学生特点的主体意识提升专题活动。力求通过这些主题活动提高全院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成才内驱力。为了提高活动的知名度,确保本院学生全员参与,学院高度重视前期宣传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包括宣传板、海报、纸质通知、学院网站、校内网、飞信群等方式,对活动进行全方位立体宣传,力求让学院每个同学作为真正的参与主体,切实投身到活动中来。同时,在活动中期和活动结束后全面详细的对各项活动进行综合和跟踪报道,将活动成效进行

如实宣传,扩大受益面,增大提升成效,让更多的学生都能从中受益。在我院的大力宣传下,大部分学生均表示从中获得了不小的收获,有的活动既是自己并未参与,也能从中汲取营养,提升自我主体意识。

二、加强思想引领,强化主体认识

主体意识提升的重点在于主体,只有作为主体的广大学生充分认清这一点,从思想上解放自我,激发内驱力,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升主体意识。学院领导高瞻远瞩,充分认清这一点,指示将思想引领作为提升主体意识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加强思想引领,强化主体认识,以此激发主体成长、提升内驱力,通过多种活动引领思想,强化认识,综合提升主体意识。

1. 开展“目标--理想”教育暨“主体意识”主题班会

学院改变以往上课讲座的思想引领方式,强化主体作用,加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发展和认识。组织各班级、支部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开展主题班会,对“目标--理想”和“主体意识”各抒己见,各个主体间相互帮助,共同提升对主体发展的认识,从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领思想。同时邀请班主任参加主题讨论,适时给以帮助和建议,共同强化主体认识、提升主体意识。另外,学院还建议学生给自己定立长期和短期目标,通过制作“心愿墙”和“写给五年后的自己”等活动形式,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和奋斗目标,以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提升。通过“目标——理想”的主题班会活动,我院主体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大学生纷纷表示通过与同学老师的交流,从更深层次上认识到了自身主体发展在成长成才中的作用,理解了主体发展的真正意义,今后会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并提升自己的主体意识

2.树立典型教育,以模范事迹引领思想

为强化学生对主体意识的认识,提升学生主体意识,学院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开展系列专题讲座,以鼓励先进、典型模范事迹带动广大学生深刻认识主体意识,从思想高度增强其内驱力,帮助广大学生主动提升主体意识。为此,学院不仅开展了一系列提升主体认识讲座,还邀请了本院学生叶唯沁讲述她作为校媒体记者的心路历程及作为校媒联盟世博会大学生注册记者在上海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她自身成长经历的分享来激发其他学生对自身定位的重新认识与思考。通过身边同学、学长学姐的亲身经历,使同学们再一次深刻的体会到了主体意识提升的意义所在,从思想上更加明确了主体提升的重要性和自我提升的必要性。

9.主体意识 篇九

学习是学生从内部自主生成知识结构和提高人生价值的过程。因此,在此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活动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主动地去学习,向老师请教,相互研讨,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然而,传统的教学则是——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课堂节奏缓慢平板,无波澜起伏,课堂气氛如死水一潭,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那么,怎样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二者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互动。这种交往不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发生在人与物之间,是一种多元互动。在教学过程中,交往已成为师生共创、共生、共识、共享的基本形式。

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的封建家长式的权威意识,导致了学生的绝对服从心理、惰性心理、因循守旧的保守心理等。究其根源,在于我们教师观念的滞后。我们教师要敢于放下架子,勇于丢掉面子,给学生创造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氛围。学生只有在多说、多写、多做的锻炼中,才能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例如,与学生建立坦诚、平等的兄长、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课堂上,学生可以和老师展开激烈的辩论,学生可以指出老师的不足,学生也可以上讲台讲课„„这样不但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同样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尊敬和亲近,也正迎合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了学生的潜在主体作用。

二、采取情境感染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

情境感染即情感心理交流过程。人的情绪和情感总是相互感染的,教学活动既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过程,又是教师、教材、学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力求挖掘教材中健康、愉悦的情感去感染自己的对象,从而把自己的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动机与需要,也就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语文教学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材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资源,或以其高尚的情操震撼人的灵魂,或以其完美的人格荡涤净化人的情操,或以哲理启发人思考,或用美感熏陶人格。总之,语文教学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情感教育资源,可以说任何一位成功的老师都是调动学生情感因素的高手,使学生内心真正被文章所蕴含的美感所折服。

例如,在教学中将音乐、美术、语言三种艺术手段完美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手、脑、眼、耳、口多种感官,创设艺术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多种艺术手段产生情感共鸣。

1.以优美的画面牵动学生对情感的体验例如在教《春》这篇课文的时候,不要让学生先读课文,而是先让学生看画面,一幅色彩明快、生机盎然的《春之图》唤起学生对春的美好情感,然后让学生给图配文,结合课文再看图,这样学生在图、文之中就体会到了朱自清先生的生花妙笔。

2.以震撼心灵的音乐,激发学生对情境的感悟例如,在教现代作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为了让学生深刻感悟到作者对母亲的深深依恋、愧疚之情,我播放了MTV《懂你》,学生通过如泣如诉的旋律,体悟到了母爱的崇高与伟大——母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母爱是我们的生命航标,母爱是我们心中永远熠熠生辉的太阳!

3.用情感丰富的语言,感染学生对情境的再现例如,在学习《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时,我以悲痛、沉重、撕心裂肺的呼唤将学生带进了痛悼总理的哀伤情景之中,有的同学为总理的去世惋惜不已,有的学生悲痛得几欲出声„„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通过实践竞争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

新课标规定:语文应该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综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和生活紧密相连,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就是生活,所以要倡导学生大胆实践,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去学习语文。

例如,在学习议论文时,可以采取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在论辩的过程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在教童话、寓言时,可以把它改编成课本剧,通过表演的形式让学生体悟其中的内涵;在教诗歌时,可以采取诗歌朗诵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朗诵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蕴;在教小说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仔细揣摩小说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在教新闻时,我让学生模拟做小记者,进行校园新闻采访、写作;在进行作文训练时,可以让学生先口头作文,然后再行之于文,争取做到条理清楚。我把每一次作文训练中的优秀习作都装订成册,在班上予以传阅,并积极鼓励学生向外投稿,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功感。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大增,不再把写作当成一种苦差使。

在课外,要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重归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动手、动脑、动口。例如,“给父母语言表达挑刺”、“给广告找毛病”、“我最喜欢(讨厌)的广告”、“给家庭拟计划”、“给班级写声明”等。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总之,教与学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交流过程。我们应该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采取多种

10.写作主体的角色意识 篇十

关键词:写作主体 角色 角色意识

角色意识是写作主体的三大意识(角色意识、文体意识、读者意识)之一,是写作学必须思考、研究和回答的重要问题。角色意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不言而喻,但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写作教材尚未触及这个问题。这就构成了本文写作的动因。

“认识你自己”始终是也将永远是人类要面对的一个严肃的哲学问题。认识人有许多层面和维度,比如生物学层面/社会学层面;物质层面/精神层面;本相维度/角色维度等等。就本相与角色这个维度说,它们是从社会学意义上来分析和认识人这个特殊的存在物。我们先来看“角色”。角色是指一个人进入社会与他人结成特定关系而获得的特定身份,这个身份随环境、场所、与对象的关系等的变化而变化,是人“穿”在“身上”的一件“文化外衣”。比如说,一个人,在家中,他(她)可能是爷爷/奶奶或父亲/母亲或丈夫/妻子或儿子/女儿或兄弟/姐妹等;在单位里,他(她)可能是上级/下级或干部/员工或同仁同事;在社会一般职业分类意义上,他(她)可能是工人/农民/教师/商人/警察等等;在城市大街上,他(她)就是一个普通公民;在商场购物,则变成顾客;在交通车/船/飞机上,又变成乘客。如此等等。从理论上说,人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无限多,人身上“穿”的这件“文化外衣”就像变色龙的皮肤一样不断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而要对“人”有更深入的认识,还必须剥掉这件“文化外衣”。在剥掉“文化外衣”之后,“人”还剩什么呢?换言之,当一个人退出所有角色,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抽离出来后,他还是什么呢?很显然,这时他已不是那些角色,只是他自己,只是一个拥有纯粹自我意识的自由的理性存在者。我们把人的这种最基础最根本最不可剥夺的存在面相叫本相。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强调的是人的主体性,即自我意识,其中的“我思”之“思”,即使所思的对象是外在于主体的他者,表现为对象意识,这种对象意识也必须以主体对自己的意识为基础。就是说,主体意识到“我在思考”具有在先性,这表现为自我意识。可以看到,人的意识按意识的对象来划分有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且自我意识是对象意识的前提和基础。按黄裕生的分析,纯粹意识是自由的,意味着人的本相存在也是自由的[1]。

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主体以自身为对象的意识,而对象意识是指主体对与主体形成对待关系外在于主体的他者的意识,即主体把“他者”作为意识对象的意识。这里的问题在于本相存在与角色存在的意识归属。本相存在即人的纯粹意识存在,属于自我意识;角色存在是主体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种角色定位,是本相存在基础上的身份“添加”,在主体意识世界,主体首先要确认的是他作为他自己而存在,然后才能确认他与他者的关系,即确认他所充当的角色。显然,本相存在把自身作为对象,指向纯粹意识本身,属自我意识;而角色存在把自身与他者的关系作为对象,指向了和自身有关联的与他者的关系,属于对象意识(这里做这样的区分只具有相对性。因为不管是自我意识还是对象意识,它们总是主体的意识;虽然自我意识作为纯粹意识不容置疑,但它显然是把自我当对象的意识,是对象意识;更何况角色意识不仅仅是对象意识,也是自我意识)。

区分本相存在与角色存在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明白了:本相存在是一个人最原初最真实最基本最不可剥夺的存在面相;本相存在使人获得三大绝对法则——绝对尊严、绝对权力、绝对责任,每个人是携带着三大绝对法则而进入角色世界;本相比角色更根本更基础而具有一种先在的规定性;角色是人在社会关系世界中获得的一种特定身份,人充当的所有角色都是功能性的工具性的,它必须与本项存在的目的性相结合,必须遵循本相间的关系法则来处理角色间的关系;在社会关系世界(角色世界),主体须明白作为集目的性与工具性于一身的自己应有强烈的角色自期和角色自律意识,做人做事,既不违背本相存在的三大绝对法则,又符合角色存在对自身的规定和要求,从而在实现角色赋予的使命的基础上实现本相与角色的高度统一。

现在我们进入写作活动中来讨论写作主体的角色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写作活动中的写作主体必以某种特定角色从事具体的写作实践,写作主体应首先究明自己是扮演什么角色以什么身份去从事写作行为,否则,无法保证他能获得符合角色规定和要求的成功的写作。这里有以下概念或问题需要讨论和说明:什么是写作主体?什么是作者?写作主体与作者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作者的构成情况如何?作者的构成与角色有什么对应关系吗?

我们知道,主体是与客体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对立统一的一个概念,它们之间是双向建构关系(指两个互相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主体是施动方,客体是受动方,说具体点,主体是与客体建立对应关系的动作的发出者,是进入特定实践状态对客体实施认识、改造、发明、创新等行为的人或组织(这里讨论的是狭义的主体);客体是与主体建立对应关系的动作的承受者,是进入主体视野被主体认识、研究、改造、创新的特定对象。主体和客体,其身份和使命随着实践活动的结束而结束。相应的,写作主体就是指与特定的写作客体建立对应关系、进入写作思维状态从事具体写作行为的个人或组织。写作主体的使命也随着写作活动的结束而结束。举个例子: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在鲁迅进入创作《孔乙己》的整个写作状态,鲁迅就是一个写作主体,他与作品要表现的科举制度的罪恶——这个写作客体建立了对应关系,成为了一个典型的写作主体。当鲁迅创作《孔乙己》的写作活动一结束,作为《孔乙己》的写作主体就不存在了,作为作品要揭露的科举制度的罪恶这个写作客体也不存在了。写作活动是一种实践活动,写作主体是这个活动的策划者、启动者和操纵者,其使命只在进行时中有意义,写作活动的结束意味着写作主体的灭亡。而作者就不同了,“作者”是相对于文章/著作这个成品而言的,是文章/著作的撰写者,也是法律意义上的该文章/著作的知识产权的拥有者,只要有文章/著作存在,就有其法律意义上的作者存在。与写作主体相同的地方在于,作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作者不随写作活动的结束而灭亡,而随作品永远存在;写作主体只在进行时中存在,而作者却在完整的历史时间中——进行时、过去时、将来时中存在。“写作主体”与“作者”密切关联而又相互区分。

文章/著作的作者的构成情况有四种:⑴个人作者;⑵群体作者;⑶法定作者;⑷代言作者。个人作者是指纯粹以个人身份代表个人利益落款时签上个人姓名而从事写作的作者。象大多数的文学创作,作者多以个人身份去创作,属于个人作者;实用写作中,个人以员工或公民身份去写请假条、申请书、述职报告、启事等实用文,也属个人作者;新闻写作中,个体记者写作的新闻作品,虽然他本人可能代表的是某个新闻媒体,但落款时仍是个人名字,仍属个人作者;科技论文或学术论文写作中,其作者大多属于个人作者。群体作者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组织基于某一实际需要,共同研究商讨共同完成写作任务的作者类型。群体作者可以出现在各种文体的写作中。像法人或非法人这些社会组织,为加强管理,约束组织内部每个成员的行为而制定的章程、制度、条例、办法、规范等,其作者就表现出明显的群体性。其中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其作者可能兼有法定作者性质。所谓法定作者是指写作主体是那些依法成立而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主要指党政机关公文和专用文书中的一些文体的作者。法定作者必须是法定的能以自己的名义发出公文并能行使相应权力承担相应义务的机关和法人代表。法定作者一般指党政机关公文的署名者。但法定公文的起草和撰写最后必然落到某个或某些人身上,则这个或这些人只是代言作者。所谓代言作者是指以撰稿人身份参与写作活动的人,代言作者的“代言”表现出三种情形:一是被代言人指定代言人以助手身份参与写作,如秘书代法定作者拟写公文、代领导写讲话稿等等;二是代言人受一定群体“委托”而写作,如代表一个集体或单位而写的计划、总结、报告等等;三是代言人以执笔服务者身份帮助他人完成写作任务,如代他人写书信、写诉状等。

从以上对作者构成情况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四种作者类型与角色有密切关联,而且表现出复杂的情形。最复杂的当属个人作者,这个个人作者,他可能扮演的角色无限多,因此,个人作者宜明确自己进入具体写作状态时所扮演的具体角色,并按照角色的规定和要求完成自己的写作使命;在群体作者中,“自己”作为群体的一员,应明白群体的性质、目的、任务、要求以及“自己”在群体中的角色和位置,尤其是群体的性质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规定和要求,这直接影响到成功的写作;在法定作者中以撰稿人身份参与到法定公文写作中的文秘工作者,其实是一个代言人身份,即代言作者,要求撰稿人明确自己是一个特殊的公务员——代表特定的党政机关的意志、形象、利益、威严而从事写作的代言者角色。对法定作者中具体撰稿人的角色要求与群体作者中对相关作者的要求大致是类似的。代言作者直接就是地道的角色,代言者不管是以哪一种情形替人代言,都应明确自己的代言者角色,按照被代言者的规定和要求完成自己的写作使命。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人是一个奇妙的存在物,脱去“角色”外衣,人赤裸裸地以“本相”形式存在,穿上“角色”外衣,人便获得“本相”与“角色”的统一,只不过本相更基础更根本;角色不过是对本相的某一个或一些方面的分有、突出和放大;人一在社会上“现身”,便落入某种“角色”中,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无往而不在角色中。写作主体必须有明确的角色意识,才可以保障实现成功的写作。

参考文献

[1]黄裕生.普遍伦理学的出发点:自由个体还是关系角色[J].中国哲学史,2003(3):13-24

上一篇:断章卞之琳读后感下一篇:初中语文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