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心得

2024-09-15

职业素养心得(精选9篇)

1.职业素养心得 篇一

职业素养学习心得

很荣幸参加这次职业素养课的学习,配合学校的培养任务,完成知识、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这次网络课程分为六个项目,每个项目又有四个课时为我们详细的介绍项目内容,下面是我的一些学习心得。

首先通过项目一的职业分析让我们明确了什么是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人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职业素养是个很大的概念,专业是第一位的,但是除了专业,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

总而言之,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然后在第二个项目就向我们说了自我效能,充分体现了职业素养中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之后的四个项目情绪管理、时间管理、有效沟通、自信演讲都教我们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不断充实自己,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善于学习的能力是终身受用的。而且时刻保持自信,做一个优雅而又有魅力的职场成功者。

自我效能的信念决定了人们如何感受、如何思考、如何自我激励以及如何行为。自我效能决定了员工对自己工作能力的判断,积极、适当的自我效能感使员工认为自己有能力胜任所承担的工作,由此将持有积极的、进取的工作态度;而当员工的自我效能比较低,认为无法胜任工作,那么他将对工作将会有消极回避的想法,工作积极性将大打折扣。

当我们在生活中有一个目标或者有了一份工作之后,提高自我效能往往能令我们更接近那个目标,更好的完成工作

工作中需要知识,但更需要智慧,而最终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素养。缺少这些关键的素养,一个人将一生庸庸碌碌,与成功无缘。拥有这些素养,会少走很多弯路,以最快的速度通向成功。

2.职业素养心得 篇二

一、校园职业文化和创业文化建设的客观需求

1. 职业素养和创业素养是社会、行业和企业对人才质量的迫切需求。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特定的中等职业人才,主要是培养在第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实际操作人员,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实践型人才为目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成为企业的第一线人才,从事职业工作、承担职业责任、履行职业使命,这样的人本身即应当是尊重职业价值,弘扬职业功能的人。坚持职业的价值导向正是“以人为本”的时代理念在职业教育中的体现。因此,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营造浓厚的职业价值氛围,去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将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就业教育、创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职业成就感。

2.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是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承担的重任。

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规定:“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可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是中等职业学校工作的重点。创业教育不仅本身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增强职业道德教育实效的重要载体。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该顺应时代的特点、适应市场的需求,迎接挑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重点,开展创业教育。

3. 职业素养和创业品质是提高职业学校学生思想素质的迫切需求。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经过其他学校的层层选拔,几乎是无奈地来到职业学校的,与普通中学学生相比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加之受社会就业难,就业对口难的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一般,注意力涣散,有的甚至存在厌学情绪。上述消极倾向的归结点是缺乏职业精神、进取精神、创业精神。

我们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功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创业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他们终身发展,将来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4. 以职业素养和创业品质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是促进职业学校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必然之举。

时下,不少地方的职业教育结构布局正在进行优化、调整,学校的物质基础、制度建设、文化活动和人员的变化等都尚处于整合、提炼阶段,学校不是愁招生,就是愁就业,而且愁建设,无暇顾及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就是有,也只是浅表层次的。加上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特殊性,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专业文化、技术文化存在脱节现象。

二、贴近学生实际,打造校园职业文化

1. 校园整体建设充分体现现代职教理念。

校园建筑应突出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的特点;建设主体鲜明、体现创业精神的各类广场和雕塑文化;在此前提下加快现代化的实训场所的建设、实训设备和实训材料的更新和添置,尽可能地将教学环节设计为教学工厂模式,各专业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融教室、实验、实训、考工、技术服务与生产为一体,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让校园物质文化充分体现职业文化的特色基调。

2. 围绕职业文化的建设,完善学校各项制度。

在坚持民主参与学校管理、实行校务公开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校务会、教职工会、教代会制度,激发师生的主人翁意识,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业精神尽心尽职;按照“全”(涉及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细”(细化内容,便于操作)、“严”(严格执行,赏罚分明)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学生实验实习管理、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和技能大赛等各项规章制度,狠抓过程管理、内化自律;根据“双师型”教师要求,制定教师下企业培训学习制度和校企人才交流制度,督促、鼓励教师不断提高学历水平和执教能力,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

3. 以校风建设为载体,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

校风是学校治校、治教、治学的综合体现,是学校理想、信念、情操、价值、水平的显著标志,也反映了学校师生的道德水准和治学执教的风貌。职业学校应根据市场和社会要求打造自己的专业特色,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校训思想。通过狠抓思想建设,积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用人机制,建设一支懂科学、会管理、年富力强的管理队伍,倡导勤政务实、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作风。

4. 以主题鲜明活动为载体,丰富校园职业文化生活。

从着力抓好学生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教育入手,围绕“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为核心来开展主题活动,学校的师生活动和学生的社团活动应具有鲜明的中职特色,围绕“高技能”“高素质”开展专业技能大赛,技能运动会、模拟岗位练兵、创新大赛、艺术作品展示等具有专业特色的、能促进学生技艺和技能提高的一系列职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职业能力,同时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职业道德感。

同时,围绕“确立目标、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做合格人才”这一主题在校园内广泛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活动。通过集体讲解与个别辅导,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需求信息、择业技巧、创业途径、角色转换等内容。采取讨论、演讲、征文、辩论、社会调查等形式,让学生深入实际思考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5. 以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对中职学生实施创业教育。

中职教育办学的终极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就业者,还要培养更多的创业者,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去寻找工作岗位,重在教给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围绕学生创业品质的培养是校园创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首先,各专业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全面系统地学习创业所需要的市场知识、营销策略、财务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

其次,开辟校内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学生创业园,充分发挥其教学实践功能、项目管理功能、资金管理功能和服务孵化功能,提升学生的创业技巧、创业本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开展创业实践比赛活动,为学生创造机会、搭建平台,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科学合理地组织人财物运作的能力、发现和利用机会的能力,而且对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具有重大作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受到思维启迪、意志得到锻炼、思想得到升华。

6. 实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高度融合。

中职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职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必须接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能否在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环境,融入企业文化,成为企业欢迎的员工,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首先,企业文化在教育教学中融合。结合课程改革和校本教材开发,有机地融进企业文化。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行业规范、职业精神等方面教育。学生实训时,统一按企业或行业要求着装,遵守企业劳动纪律,执行企业生产流程,按时完成生产任务,模拟企业奖惩制度。

其次,企业文化在实训基地建设中融合。按照企业生产要求建设实训基地环境文化,从设备的安放、生产操作流程、生产区和教学区的划分、环境色彩等方面,建设高仿真的企业生产环境,让学生走进实训基地就有如同走进企业的感觉。

最后,企业文化在班级建设中融合。冠名班教室布置体现企业标志性识别系统,张贴企业的格言、宣传语,参照企业员工训练方法,组织实施教育教学,充分体现企业特色,营造较为真实的企业环境。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创建一个美丽的家园,丰富家园的内涵,营造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生的情感和意志会得到熏陶、感染,产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效应,激情得以释放,境界得以升华,人生得以腾飞。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时代主旋律,围绕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现中职特色,创建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进而提升办学品位。

参考文献

[1]丁钢.大学:文化与内涵.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2]马永祥,孟华峰.职校生在校创业的实践与研究[J].职教研究,2006.3.

[3]房正宏.职业学校创业教育体系的缺失及其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7,(1).

[4]邢于仓,柳国强.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J].社会科学论坛,2005.

3.文学编辑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情操 篇三

首先,所谓“文史不分家”,文学编辑必须有相当的史学基础,既然是“杂家”而非史学家或史学专业人员,并非要求对二十四史精通,但应该有一定的阅读量,掌握基本要素,至少。“前四史”不可不读。举一个编辑实践中的例子:有一篇以历史为题材的散文,提到南宋的一个皇帝,名字叫“赵春”,笔者不是责编,而是负责校对,手边正好缺可查阅的工具书,但首先凭印象即感觉有误,另外凭常识也知道皇帝的名字不可能叫“春”的,连开国皇帝,若原来的名字不够好,都要改的,更何况是继位者。这虽然是带有综合性质而且较粗浅和简单的判断,但读没读史书,有没有史学基础或功底,是有关系的。

文学编辑学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经学,在某种程度上有些类似于古代私塾的读书标准。其意义在于,既然儒学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粹,在“经史子集”中名列首位,那么读经、研经,在四书五经之中汲取养分和有所悟有所得,则势所必然。尽管我们的编辑大多无法做到像古人一样,晨起先背十遍二十遍《中庸》,或进入“六经注我”的境界,但常读常悟常新,是需要的。比如笔者曾接到一篇来稿,是谈(探讨)名节方面问题的,文中举了明末的洪承畴为例,甚至点了民国的汪精卫,来衬托其主要观点,提出了名节与“生命的终极关怀”孰轻孰重的问题。虽然对其文中的一些理念,笔者并不同意,但基于百家争鸣的原则,还是编发了稿件。在编者按里,笔者用《论语》中“有舍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人”的圣训,反驳了如前苏领导人赫鲁晓夫“脑袋掉了,原则还有什么用”似的悖论,也间接地对文中论点提出了批评,引起了读者的关注。至于与文学有关的知识和掌故、典故等,也是文学编辑应基本掌握的。

文学编辑的学养,既有“博”的特点,又常常不厌其精,换言之,大江大海能够揽入怀中、对小溪小涧亦具有“明察秋毫”之功力,而在小处(当然,往往小处不小),最需要的,是在文字方面,或者更实际一点,在字、词、句上面,所需功力又超出了文字本身。人们常常将具有博古通今本领而且通晓掌故的人称之为“活百科全书”,正像称熟悉地理方位和街巷的人为“活地图”一样,在文字意义上,文学编辑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活字典”。对作者来说,编辑就是字、词、句以及“文章作法”方面的权威,尤其在做“分内之事”,即对来稿进行编辑加工时,这种既是“活百科全书”又是“活字典”的素养便得到了实战式的发挥和无以回避的检验。事实上,这就是文学编辑的“日课”,天天在温习和实践,含糊不得、马虎不得。

文学编辑职业素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操刀”的功力。人们常常问的一个问题是,编辑需不需要是一个作家?事实上,有许多编辑原来就是作家出身的,也有许多编辑是边干边创作而逐渐“自我完善”起来的。当然,创作往往是业余行为,一艘隋况下编辑自然也不会是自由撰稿人,但是,其是否是作家队伍中的一员,则对编辑工作本身有着相当的意义。首先,除了前言后记、编者按、点评介绍等带有一定创作成分的工作文字之外,编辑本人有无创作实践与成果或是否具备一定的创作能力,对编者与作者的沟通、交流会产生不小的影响,文学编辑本人若是个较有名气的作家,或者其某些作品在文坛有一定的影响力,那么对于“为师”的身份,则不仅是有着“锦上添花”的作用,还颇能有实用功能,因为,正如体坛教练作示范动作那样,编辑在对作者进行点拨时,大可以自身作品为范本,效果自然好得多。其次,文学编辑的写作功力,对图书和期刊的策划和组稿,也是相当重要的。比如期刊的栏目就像舞台,文学编辑恰似导演,组织、调动和引导、指导“各路英雄”即作者们上来表演。

学养是职业素养的根本,缺乏足够的学养,则素养无以为基础,职业化就更是无从谈起了。从大的方面来说,除某种特别的原因或者部分人纯粹是为了生计而选择此职业外,文学编辑都应该是热爱文学的人,甚至可以说,不仅仅将文学“当饭吃”或者当成终身的事业,而且。一生中的相当一大部分光阴,过着一种“文学生活”。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有三大特点,首先是习惯。在一般情况下,习惯表现为习于观察与对相关事物的敏感,比方,习于观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针对的是人性的各种表现、各类形态,而观察后则有所感、有所得,最好还要有所记。其次,是对文字的敏感。既然文学编辑说透了是文字工作者,那么对文字就要比一般人更加注意和关注,不仅经常“咬文嚼字”,还会有某种程度上的热衷或者叫乐在其中。而用笔者告诫一些文字基础比较薄弱的文学青年的话,叫“敬畏文字”。还有一种敏感,即对美好事物的敏锐触觉。或者说善于发现并感受直至享受生活中的美的一面、感人的一面,从而在经常性的身心愉悦的同时,积累资料和素材,保持良好的状态。“文学生活”的第二个方面,是情趣。古人言:“人无癖不可交。”人的“癖”,也就是爱好,就像好棋、好麻将、好钓鱼、好养花种草等等,五花八门。对许多行业的从业者来说,这些都是业余的,而对文学编辑而言,则可以将自己的“癖”当成是业内的。既然“文学是人学”,几乎关乎人的一切,都没有“内外”之分。因此,文学编辑的癖好是多方面的,也正是情趣所在,如琴棋书画、飞鸟虫鱼、天文地理、春花秋月、世风民情,似乎都有所好,也都能够略知一二,有所谓兴趣广泛的味道,也因此往往表现得多才多艺,这也符合编辑是“杂家”的特点。最后一个方面。就是境界了,包括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前者包括政治素质、思想修养、道德水平和大的方面的是非辨识能力,以至于对理想的追求、对真善美的要求。这些,不仅表现在约稿组稿和审稿的职业生涯中,也表现在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思想境界最主要的部分,则体现在他的人品上。人们常说文人清高、孤高,淡泊名利,文学编辑亦然,所不同的是,清高而不离群、高而不孤。因为文学家、作家可以离群索居,编辑不可以,不但不可以,还要人“群”,也就是说。既具备了高尚品质和高雅素质、素养,又善于与人和谐相处,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艺术境界,除审美水平、鉴识能力外。更多地表現为一种“艺术化”的生活内容和习性,就像鸟鸣啁啾和拍岸浪潮在音乐家听来,不是鸟叫、不是涛声,而是音符那样,文学编辑应该善于在日常生活的平淡和琐碎中。萃取、提炼和构造一种对自己来说是色彩斑斓、丰富、生动的艺术化的氛围,这样不仅自己能够时时在这样的环境中陶冶身心,也能够带动和感染身边的人,使得文学的教育、教化功能通过“言传身教”,得到更广义的实践和施行。也就是说,艺术,不仅是编辑的职业和事业,也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甚至主要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的生活已经完全融入了艺术。

4.《职业素养礼仪》培训心得 篇四

今年3月底参加了由海虹教育公司组织的《职业素养礼仪》课程,有幸聆听到了彭清清老师关于“社交礼仪”的讲座。其中含有:仪表礼仪、仪态礼仪、言谈礼仪、名片礼仪、介绍礼仪、座次礼仪、拜访与接待礼仪、就餐礼仪、电话礼仪等9个部分。

无论在什么时候,我觉得良好的修养,优雅的谈吐,以及一颗充满爱的心灵,一定可以活得足够漂亮,活出一种精神,活出一种品质,我热爱学习,在不断的学习中可以让我的思维变得更广阔。下面是我个人在本次职业素养礼仪课程的一些感想:

1、敬酒礼仪。谈起酒,这个日常生活很常见,最重要的是敬酒要有序,一定要把握好次序。领导互相敬完,才能轮到自己敬。敬酒的时候,右手端酒杯,左手托杯底,在碰杯的时候,自己的酒杯要低于对方的酒杯。碰杯就要说敬语。然后再生活中会比较容易忽视的,敬完酒,不能马上转身,要目视对方,后退两三步以后再走,在这样的一个社交场合的礼仪,虽然只是一个简单敬酒动作,但会影响到你给对方的一个印象。

2、仪表的重要性。给人的第一印象中你的仪表占55%,你想给别人什么样的形象,那就要给自己的角色定好位。在不同的场合穿不一样的服装,不能你想怎么穿就怎么穿,在庄重的场合穿休闲服装,这样不行太休闲会显得很随便,要注意场合。然后服装要符合大众的审美,彰显自己的个性,但不要刻意的太彰显自己的个性,平常我习惯性追求不一样的个性服装,夸张的欧美街头风,学艺术的同行人觉得这样的服装还蛮好看的,但是其他行业行的人看起来,就会觉得你的服装很怪异,是不是这个女孩行为也很怪异,是不是很难相处,这样往往会让别人拉远与自己的距离,所以以后,你想给别人呈现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要多在仪表上下功夫,在服装的颜色、款式、面料、图案、工艺、配饰等等多去研究研究,每天以最完美的搭配去展现,做一个漂亮、有气质的女子

3、一定要进行有效的沟通。言谈一定要清晰简洁、通俗易懂,然后还要多多的学会去赞美别人。在这节礼仪中,让我学到,在生活中怎样与不同的人去沟通,根据不同的人采取不一样的沟通方式,沟通不是看你说的话有多少,而是看你说的话能不能说到别人的心坎里去,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是个年长者,那么你就跟他聊当年的成功经验;成功者,就聊成功者创业的过程;一般男士,聊平平安安、平平淡淡就是真;中年女士,聊子女;青年女性,聊时尚服装;大学毕业生,聊理想;中学生,聊偶像等等,在生活中这是一门最有用的艺术,学会做一个会说话的女子。

5.职业素养心得体会 篇五

信息学院 张媛 2012-4-27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每个人都是一棵树,原本都可以成为大树,而根系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素养。枝、干、叶、型就是其显现出来的职业素养的表象。要想枝繁叶茂,首先必须根系发达。所以,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

职业基本素质篇

在职业基本素质中,我选看的是金正昆教授的商务礼仪之3A原则。3A原则,是商务礼仪的立足资本。3A是指Accept Appreciate Admire。交往礼仪之中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它的含义是要求人们在与其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要努力地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去接受对方,重视对方,赞同对方。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礼仪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因地域、历史等原因,各地的礼仪方式不尽相同。商务礼仪,因为全球化进程的推动形成了一套完整缜密的程序,可以说,商务礼仪放之四海而皆准。因而,古人又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首位一个举止大方、着装得体的人肯定会比举止粗俗、衣着不整的人更受人欢迎。所以,懂得在应用得体的礼仪言行的同时,也是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要敢于展示一个有礼、自信、文明的自我,并且充分利用各种场合、机会去表现这一点。

人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在任何情况下,心理素质是因人而异的。具备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会让自己的世界充满梦想。鞠强教授的排除客户障碍(异议)的心理技巧真真正正的诠释了“知其然仍需知其所以然”。既然认为自己有理就必须用道理来说服其他,从思想上征服内心的争议,得到肯定心理上的认可

领导艺术篇

如果说管理能力是一个中层管理者具有的硬件,那么,职业素养则是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所必备的软件,这二者缺一不可。没有好的职业素养,或者没有优秀的管理技能,均不能成就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更不能成就一个中层管理团队。姜洋老师的中层管理者完成目标的五步19法简明扼要中层管理者作用至关的重要性,它承担着企业决策、战略的执行和基层管理与决策层的管理沟通。德才兼

备是一个中层最基本的持有的职业修养。唐太宗李世明在谈到他的用人经验时说:“朕之授官,必择才行,若才行不至,纵朕至亲,亦不虚授”。司马光也曾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我们的党也历来强调:“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反对重才轻德或重德轻才。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执行没有借口,赢在中层,胜在执行。正所谓像元帅一样思考,像士兵一样做事。

学习英语篇

6.职业素养心得体会 篇六

我们因该具备职业化的心态和意识,还要磨练职业化素质。职业化意识的树立是为职业化素质磨练打下的良好基础。在职业化意识中,最重要的是对企业具备责任意识。有了责任意识才会主动承担更多的工作,在工作中善始善终,在出现问题时先从自身寻找改进的方向而不是互相推卸责任、互相推诿。有了责任才会郑重地兑现承诺,才会坚守职业道德,对企业忠诚。态度决定一切,企业用人其实并不太看重学历,而是取决于他展现出来的能力和水平,许多人在职场发展慢,不是没有能力,而是心态不够好。良好的职场心态首先是职业人心态,投入地把每一件负责的事做得专业、完美,不偷懒不应付了事。脚踏实地是一名人才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心态,优秀的职业人应具备对客户的服务意识、要树立为内部客户服务的观念,注重团队合作。我们属于刚走出校门的新员工,要主动的和上级沟通,主动汇报工作进程,多向领导请教。我们不能感情用事、忽略事实,要注重讨论程序,要

尊重大家的意见,力求共同共解。

根据调查主考官们在面试应试者的时候所重要考察的应试者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的排序把临场发挥、临危不乱排在了沟通合作、顺畅自然以及专业技能、知识结构之前,可知现在的职业素质要求我们不但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知识团队合作意识、更要求我们个人临场不乱、处事有方,要求我们具备更高的个人心里理质!

针对职业素质的各个方面的内容,我将会相应的采取不同的方式去磨练自己。职业技能,特点就是内容广泛而且抽象,但是它具有完善的理论支持,往往也能够顺藤摸瓜式的学习。职业道德,这与每个人的道德息息相关,但又有很多不同,我们要追求两项完美的最佳结合。职业精神,要求我具有深刻的而且持久的责任心,并且有丰富的创造力。这就要求平时应该多加练习这方面的内容。总之,持之以恒,会使我实现质的飞跃的!

人无志,不成事。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对自身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积极。积极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乐观自信。而要达到自己对自己充分的肯定,概括来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讲:1学会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待事情,心态决定一切。2万事在失败前拒绝说“不行”。3不段给自己“充电”。“有才不怕万事难”我们要时常提高自己的内涵和修养。4借鉴别人的事迹,失败也是一种收获。有了职业,我们还必须得有积极和强烈的进取心,这样才能做出自己的成绩。如果没有进取心,固步自封,工作上不想精益求精,事业就没有发展的希望。

我们在开始工作时,应把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作为目标,这是今后扩大自己事业空间的基础。不要计较薪金薄厚,更不能自命不凡,不屑小就。而要爱自己的职业,深思研究工作改进之术,常保进取的决心。古人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进取心不但是成业的要素,并且是成己的要素。第二,合作。保证一个团体生机和活力,必须使得每一个成员能够相互支持和包容,成员间充分尊重对方意见,运用1+1>2的工作绩效。有人说,一个融洽的工作环境就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从事软件方面的工作更不用说了,团队显的无可替代。第三,敬业。树立“职业神圣”观念。一个人对自己职业不敬,便是对这一职业的亵渎,其结果是会把事情做坏,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双重损失。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通俗地说,敬业就是把自己从事的职业加以研究,勤勉从事的意思。做事为学,有慎心,不怕劳,不虎头蛇尾,不见异思迁。面对企业和人才之间的双向选择,一个敬业的员工无论走到哪里都将受到关注和重用,相反一个见异思迁的人在任何一个企业也不会有更光明的前途的,这是一个成为一个职业人的第一要素。我们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是应该“做一天和尚撞好一天钟”。第四,乐业。“干一行,爱一行”——只有乐业,人才能从职业工作中得到精神享受。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和意义。对于职业的态度不同,有的是以热情拥抱的态度迎接职业,有的是以冷酷无聊的态度迎接职业。其结果是,前者把职业当成是亲爱的永久伴侣,从中获益;后者则只是得到烦恼,甚至是伤痛。所以,乐业对人的一生很重要。乐业的要求对我们当中的一些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难以达到的要求,但是我们应该要以正确的、负责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工作。第五,责任心。拥有高度的责任心是做好一份工作、办好一件事情、做好一个人所必须的条件。我们将要踏进社会,我们将会面临对工作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我想只有一个拥有责任心的人才能一路走好。古人云“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论什么职业,责任心、责任意识是做好工作的内在动力。

除了以上几点,我还学习到很多对于参与社会很有用,可以用来自励以及告诫自己的知识 。比如:1.欲则立,不欲则败。2.不要被思维定势所影响。3.勇于尝试,并勇于面对错误。4.不要为自己找任何借口来掩盖自己的错误,错了就是错了。

我们作为社会的新人要不断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更新,通过阅读、参加培训、工作实践、向先进者学习,自我反思,及时保持知识结构的更新,保证自身能与企业的发展与时俱进。同时也应该思考自己的职业道路,确立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在实践中前进。

7.职业素养心得 篇七

音乐审美教育承担的使命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重的。它包括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智育功能、美育功能等。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即通过音乐作品和课堂演示所体现的健康、积极、高尚的主题思想和情感人格, 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真善美的陶冶,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提升心灵境界。通过自身的审美体验, 促进其想象力的发展, 养成学生细心、耐心和坚毅的品质,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人际协作能力。例如, 通过革命传统歌曲的演唱、演奏、欣赏, 能培养当代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音乐教育的智育功能, 即通过乐理、乐器、作品的讲析和教授,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 提高音乐水平。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必须从属于音乐审美教育, 为审美教育服务。其内容和要求必须从感受与音乐表现的情感需要出发, 另外必须与演唱、演奏、欣赏等活动相结合进行, 不宜作过分的、独立的、技能性的训练, 否则音乐教学便丧失了愉悦性, 违背了“寓教于乐”的教学规律;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 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它的审美性, 这种审美性质主要是以音响为表现手段, 通过听觉影响人的情感, 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 从而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 在音乐美感的愉悦和享受过程中, 使情感得到升华, 心灵得到净化。如果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恰当地表现出这种艺术美, 甚至能够融入自己独特的创意和发挥, 那么对渴求美的滋养的青少年学生所产生的审美教育作用必然是强烈而又持久的。

音乐审美教育的决定因素是教育主体, 即音乐教师。音乐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表现为制定计划、组织教学、管理考核等方面, 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性教育, 即音乐教师通过自己的演唱教唱, 对歌曲主题形象的理解和阐述, 乐器的演奏和伴奏,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所体现的教师的道德、心灵境界等。因此, 音乐审美教育要想不负新时代赋予的使命, 满足新生一族学生对音乐的期待和渴望, 音乐教师就必须全面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修养。新时期审美教育背景下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不仅只是指专业技能方面, 还包括自身的良好职业修养。

那么, 音乐老师还需要提高哪些艺术素养及职业素养呢?

1.加强音乐教师语言艺术的培养。虽然语言并不是音乐课的主要内容, 但标准、准确、生动、组织有序的语言无疑为一堂音乐课增色不少。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 除一般教师的规范化要求外, 还应具有音乐性、语言美感, 使学生不仅明白语言所传达的思想内容, 还感受语言的魅力。唯有美的语言, 才能与音乐美、音乐审美教育相得益彰。音乐教师的普通话水准是尤其值得重视, 必须是纯正达标的。除了用某种方言或外文演唱的歌曲、戏曲选段之外, 所有的歌曲都要力求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发音教唱。教学的语言也应该是使用标准的普通话, 而不是当地方言或是带着方言口音的“某地普通话”。因为在示范性的演唱中要求吐字发音标准、清晰, 富有色彩和变化。

2.加强音乐教师各艺术素养的均衡发展。长期以来, 谈到音乐教育, 人们便很自然地与是否教识谱、会乐器、会运用歌唱方法唱歌等具体的内容联系在一起, 即把音乐教育看作是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其实这种传统的音乐教育是十分偏面和狭窄的, 它既忽视了音乐教育在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方面所具有的诸多功能, 更忽视了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的价值。新时代音乐审美教育突出了音乐审美的艺术性, 注重加强了音乐与现实生活、自然与社会的联系。时代的发展需要使人的素质趋于综合化, 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而且还要有专业以外诸多学科的知识。教师的任务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 还要成为一名顾问, 一位促进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需要具备敏锐的判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3.加强作为教师的相关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应只是局限在专业方面, 还应扩大知识面。在高速发达的信息化时代, 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多元的, 因此, 也必然会产生一些非专业性的学习困惑。对于学生的问题及求知需求, 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所以, 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学习, 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以音乐为本, 以育人为本, 做一名现代知识型、综合型的教师。

8.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篇八

【关键词】高职生 特点 职业素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职业学校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成果之一(JXZJJG15084)。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249-02

职业素养是职业的内在要求,是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职业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事业的成败。那么当前我国高职生职业素养现状如何?笔者基于对100多名高职生的实地调研,从学生自身角度,对目前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高职生职业素养不高的内部原因分析

1.自我认知不明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结构性就业难问题。而媒体对于“企业高薪聘请技工”、“企业高薪招聘不到技术工人”这类现象的反复宣传,大肆渲染,造成高职生的错误认识:只要有技术,就可以拿高薪。他们在校期间重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技术水平,而对自身人文素养关注较少,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职业定位缺乏理性认识,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毫无规划。这个阶段的高职生虽然认知能力不断提高,但是由于缺乏社会经验,是非辨别能力不强。接触社会上的不良信息后,容易盲目跟风,影响健康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进而影响职业素养的培养。

2.自控能力不强

进入高职,课程安排没有高中时候的紧凑,加上不用考虑升学问题,大部分同学都是“60分万岁”的心理。自控能力较差,自我要求松懈,在学习上不喜思考、不求甚解,喜欢依赖他人。另一方面,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也相对高中宽松,高职生有了更多的课余支配时间。但是大多数高职生没有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他们把时间浪费在谈恋爱、玩手机、打游戏、睡懒觉上。尤其是“95后”的男生们,年强气盛,结交社会人物,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等情况时有发生。

3.自我定位不准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生缺乏正确的自我定位与自我评价,存在两种就业心态。一种是盲目乐观型。受身边同学及“唯利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在择业时更多的是考虑眼前个人利益,喜欢压力小、工资高、地理位置优越的工作,完全不顾自身实际能力及家庭情况;另一种是过分自卑型。这部分学生觉得自己就读高职低人一等,在学习上不思进取,缺乏长远职业规划。加上自身文化水平限制,专业学习有一定难度,出现了厌学情绪,而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加重了他们的就业焦虑。择业主体意识不强,举棋不定,缺乏主见,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4.专业能力不足

通过了解高职生的生源构成,我们发现大部分的高职生是高考成绩不理想者,他们因为成绩的不理想而选择就读高职院校。我们虽然不能以成绩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学生的职业素养高低,但是纵观当前情况,成绩不佳者往往在学习习惯、自我调整、自我规划方面不如成绩优异者。进入高职后,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解比较费力,加上周围多数是成绩不理想者,学习气氛不浓。在从众心理影响下,他们随波逐流,不思进取,上课心不在焉,迟到现象严重,荒废了学业,导致专业理论掌握不扎实,专业水平不高。

二、发挥自我教育功能,深化职业素养培养工作

1.发挥朋辈影响,提升职业道德

朋辈即“同伴”、“朋友”,朋辈影响是指一群志趣相投的同学互帮互助,互相影响的过程。在班级管理中,应依托班干部、学生党员,充分发挥朋辈影响,有意识地选拔一批思想素质高的同学,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心理上的开导、学习上的帮助,用自身的良好思想品德感染身边的同伴。例如可以茶余饭后学习时事新闻、观看教育类电影,加强对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逐渐树立崇高人生目标;对于生产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讨论,理解安全生产、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培养崇高道德修养。“暑期三下乡”、“重温革命事迹”等实践活动,体验生活来之不易,感受革命战士的无私奉献、精忠爱国之情,增强自身责任感。

2.强化自我认知,培育职业意识

首先要肯定自我。通过身边及社会上高职生成功创业、就业的例子,鼓励自己,树立信心。要明白高职生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通过自身努力,也是可以有一番作为的。其次,认真全面的评估自我,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通过自我分析,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明白自己的长处所在,进行理性的择业,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再次,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古语云:“三省吾身。”每天要及时反思,自我检讨,对于优点继续保持,对于缺点及时改正,不断加强自我认知,调整职业发展。最后,要不断进行自我激励。职业发展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定会遇见很多困难与挑战。要相信自我,激发自己前进的动力,迎难而上。

3.加强自我约束,规范职业行为

首先,转变思想。高职生应该经常参加班集体活动,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通过班级活动,认识到良好职业习惯对于成功就业的重要性。其次,根据自身特点,设置自己力所能及的目标。以身边优秀学生、教师为榜样,通过榜样示范激励作用,养成良好职业习惯。再次,做好自我反馈监督。把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分条列出,定期进行自检,做好奖惩。

4.积极参与实践,锻炼职业技能

首先,明确实践目的,提高实践参与的积极性。企业实践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把所学知识付诸于实际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实践中,实操技能可以得到锻炼,缩短自身融入岗位的“阵痛期”。高职生应该理性认知实践对于提高专业能力的重要性,把企业实践与个人职业发展联系起来,从而端正实践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次,进行动机迁移,培养实践兴趣。例如,有些同学喜欢汽车,但是对机械原理、机械制造等课程毫无兴趣。我们可以通过汽车实体的展览,机械原理的讲解,激发学生求知探索欲望,逐渐培养实践兴趣。再次,及时进行实践成果反馈,强化实践动机。及时让高职生了解自己实训的成果,进行表彰、奖励,让同学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继续学习的动力。

三、结语

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化工程,需各方积极参与,政府调控、学校实施、学生主体、企业参与,四位一体,形成合力,促使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曾昭慧.以职业素养形成为导向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9

[2]黄榕.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4

作者简介:

9.教师职业素养心得体会 篇九

用心做教育,就要拥有一份童心。

教师与学生构成了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而两者并不是对立的,教师与学生间的和谐成为了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在教育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因素决定了学生的思想,他们有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作为与学生有一定年龄差距的老师,则必须要拥有一颗学生一样的童心才能与学生走得更近,才能走进学生内心深处,使教育活动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

用心做教育,就要奉献一片爱心。

“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学生在老师的眼中就是孩子。既然是孩子,我们就得用我们的爱来教育他们。我们每天最主要的工作是什么,上课、批改作业?不是,那只是我们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们主要的工作是把我们的爱给学生,并且,要把我们的爱给每一个学生,不要有所遗漏,因为,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原来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可爱。

用心做教育,就要竖立一颗恒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朝夕之功,而是一个周期性较长的工作,也许作为我们来说,体会到的只是重复:上课、作业、辅导……然而,正是在这单调的重复中,学生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年龄在渐渐长大,知识在逐步增多,思想越来越成熟,与人交往的能力越来越强……当然,这些不会展现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一言一行体会得到。这是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教育的结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经过多次思想工作,顽固不化的调皮学生爱上了学习;经过耐心辅导,成绩落后的学生迎头赶上……这些都是我们长期教育的结果。

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从事着教育这一事业,我们应该用童心、爱心、恒心去撑起这一工作,我们应该用心地去做好我们的工作。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范文二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教师职业达到专业化水平的基本素质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建设一支为人民服务的,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为师德建设注入新的内容,增加新的内涵。当前,在爱是师德之魂这个共识的基础上,把责任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是非常必要的。责任,是一个成熟的人对自己的内心和环境完全承当的能力和行为。

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任务”,一名人民教师,他的责任无处不在,如果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明白自己的职守,不会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也就办不好教育。因此,我们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的前进,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不断的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的反思总结,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一名教师“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能够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的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教师只要增强自己的科研意识,把自己的课堂、班级当成自己的“实验室”、“试验田”,并投入精力去做,就一定能使自己变科研的局外人为局内人,变可能性为现实性,实现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当我们的教师走上了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就会得到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展示了新的希望。时代的呼唤,事业的使命,教育的责任,激励着教师们长期精心耕耘在教育这方热土,斯霞、魏书生、李吉林、于永正……一位位名师、大师,桃李芬芳,硕果累累,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敬重,这真是教师职业的魅力所在。

教师软环境建设的心得体会范文三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教书育人。我软环境建设添砖加瓦。当前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好坏已经成为地区之间经济竞争、形象竞争和社会竞争的焦点问题,谁在软环境建设上落后,谁就会在竞争中败北。这里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就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及相关问题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与市委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相比,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形势相比,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关于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制度或政策措施不健全、不完善;三是存在工作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四是一些政府部门职能转变不到位,还没有真正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五是一些政府部门服务质量不高,有关要求服务的一些规定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甚至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六是一些行业存在不正之风;七是一些部门执法不规范;八是信用环境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些问题表明,我市建设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几点建议

(一)切实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全力塑造招商、亲商、富商的人文环境。要开展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干部牢固树立起“抓软环境就是抓经济发展。抓经济发展必须抓软环境”的意识,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软环境治理的良好格局。

(二)深化改革,强化服务,努力打造优质、高效、文明的政务环境。政务环境是打造区域经济发展软环境优势的重要标志。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二要继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三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和加快发展电子政务;四要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五要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三)依法规范行政和司法行为。倾力创造公正、严明、安全的法制环境。首先是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必须找准服务经济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其次是公、检、法、司部门要切实做好企业周边环境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依法维护投资商的合法权益和民营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再次是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和司法体制改革。四是纪检监察机关要会同有关部门严肃查处破坏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违纪违法案件。

(四)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大力营造优惠宽松的政策环境。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吸引域外资金、技术、人才和引进大项目的重要前提条件和有力保障。要不断制定、调整和完善更宽松、更开放、更优惠的经济发展政策,狠抓政策落实,不折不扣地执行、落实、兑现各项政策;明确重点,准确把握产业导向,对投资者一律实行平等待遇。

教师职业素养心得体会四

一、音乐教师应注重加强自身的业务素养

(一)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是每一位音乐教师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有:声乐、器乐、舞蹈、创编和改编能力、组织活动的能力等等。术业有专攻,音乐教师的特殊性就体现在他(她)的专业特长中,如果一位音乐教师对所教的歌曲不能完整的有表情的范唱,不能拨弄一两样乐器,不能组织课外艺术活动的话,很难想象,他(她)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立足,学生也很难信服这样的音乐教师。现代多媒体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方便和快捷。但如果盲目的依赖课件、音响等一些硬件设施,这就成了本末倒置的做法。音乐教学属于人文课程的学科性质,教师生动的范唱、演奏、表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创设师生间和谐的人性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才会在心中播下真正热爱音乐的种子。

(二)优良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持久和稳定的兴趣和爱好。笔者在课堂上曾设置过如下的教学环节:课前五分钟的才艺表演;让舞蹈、情景剧进入课堂;开设“流行风———流行音乐赏析”;搞班级音乐会;鼓励学生写音乐随笔,并将他们当中的优秀作品发布在音乐网站专栏上,歌曲创编等等。实践证明,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是卓有成效的。

二、音乐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修养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中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在音乐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当你把所讲的内容巧妙的与时代背景、民族性格、风土人情等知识联系起来,再加上教师准确流畅的表述来分析音乐作品时,学生总是乐于关注的,同时,给他们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例如,在欣赏《华夏音乐之光》这一课时,可以中华民族发展史为脉搏,衬托出民族音乐的时代特征。又例如,在学习《音乐和民族》单元时,从民族性格、地理环境、文化习俗的角度来区分各地民歌。这样一来,通过比较的方法,学生不仅了解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还透过音乐开阔了思维,理解了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基牢易建厦,沙地筑塔难”。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人专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有了良好的文化水平的积累和铺垫,音乐教师的艺术水准才能水涨船高。

三、音乐教师需要具备开放的学习意识

有句话说的好:学生永远是新的,如果教师停步不前,必会遭到历史的淘汰。音乐教师需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广泛的学习兴趣,及时研究音乐教育的最新成果,参加各级各类的参赛课、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向同行和专家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善于将新知识运用到教学中。不仅要向同专业的老师学习,也要向不同专业的老师学习,例如在执教欣赏《音乐和诗歌》单元时,可以向语文老师了解中国古代诗词方面的知识。执教欣赏《音乐和时代》单元时,可以向历史教师讨教相关知识,如此给予学生宽广的视角和思维空间,方能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要善于向学生学习,这是一个能使自己“事半功倍”的教学资源。学生是一个勇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他们的思维可以讲是一种永不衰竭的“活性资源”。教师不妨将时间、空间适当的留给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从“一个等待填满的容器”变成“一枝被点燃的火把”,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从学生身上吸收到大量时尚新鲜的元素,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四、音乐教师要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上一篇:美术生活化教学研下一篇:认证过程中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