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小学作文

2024-06-30

美术课小学作文(13篇)

1.美术课小学作文 篇一

一、多看

美术课上的“看”可以分以下几种:

1. 导入性看。

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 通过看, 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2. 欣赏性看。

多用在作业开始前。例如:在上欣赏课时, 我会出示很多大师的作品、同龄人作品让学生看, 说说画面给自己的感受, 找出画面美的所在, 陶冶学生的同时也让学生开阔视野, 在创作时有所启发、有所借鉴。

3. 分析性看。

多用在新授课时。通过直观教具和多媒体演示及教师示范等, 让学生充分了解事物的结构成因, 并熟练地掌握技能技法。例如:在上《近大远小》这一课时, 我出示范图, 让学生自己找出画面中的空间感, 从而学习了解了画面中的空间感其实是通过近大远小的技法来实现的。

4. 比较性看。

让学生通过比较, 知对错, 明优劣, 既加深印象又提高认识。这一点主要用在作业评价时, 用学生自己的作业做比较, 学生可以直观地辨别作业中的对错优劣。

二、多说

美术课上应让学生多说。

1. 要说观察结果。

学生说出自己看的内容, 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从而获得准确、完整的观察结果。

2. 要说技术过程。

通过学生叙说、讨论, 教师补充, 便于学生主动地掌握技法、技能。例如:在上《染纸》一课时, 染法很多, 学生们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总结出染的技法。“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学生的说, 再加上教师的总结, 教学重点迎刃而解。

3. 要说评价。

对范作、对自己的作业、对其他同学的作品作出评价, 说出优点和不足, 在争论、商讨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 同时对自己的技能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 要说设想。

说出构思、想法, 说出绘制过程。很多学生面对一个题目, 往往不知画些什么, 这时, 大家都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有时候加在一起就是一幅精湛的构图。既训练了技能, 又训练了思维。

5. 要说感受。

说出绘画过程, 说出绘画感受, 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精益求精, 既巩固了知识, 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多想

美术教学离不开想, 尤其是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培养创造能力的今天, 美术课上的想更显重要, 其主要表现为:

1. 再现性想。

通过回忆抓住特征, 再现绘画对象原貌。二年级新学期的《暑假生活》一课就充分展现了这一点。暑假里, 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经历了一些人或事, 事情发生的经过是怎样的?抓住哪个重点画画呢?这就要求学生们要有想的过程。

2. 过程性想。

多用在工艺课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最佳制作过程, 说出理由, 并在实际制作中印象想象的准确性。

3. 创造性想。

创造性想是美术课上“想”的重点。通过对过去经验和已有记忆表象的加工改造, 创造出新的意象或形象。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往“新”处想, 往“妙”处想, 往“趣”处想, 往“呆”处想, 往“逆”处想, 由此激活学生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

四、多练

“练”的方法有多种, 美术课上的“练”要尽量减少模仿性练习, 要增加综合性练习和创造性练习, 即便是在临摹教学中, 也不能过分地强求完全一样的单一方法。不单临形以求貌, 还可以临其境、临其势。既要求学生尊重原作、注重技法的学习与继承, 更应注重掌握了一定技法后的写生与创作。唯有如此, 才能克服抑制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不利因素。例如:三年级的一课《画墙》, 就是考验教师和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在这一课中, 我带着学生来到操场, 对学校的文化墙进行描绘。由于时间受限制, 我就采取了流水式作业, 先由第一个班打底, 画不完的内容正好可以给下一个班级留下悬念, 让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第一个人的意图未必与第二个人一样, 这样下去, 当作品完成时, 学生看到的是自己被叠加、修改后的创新, 他们对文化墙热爱不已, 沉浸在自己和同伴的共同作品中, 他们在“练”中实践、成长, 找到乐趣。

美术课上的“练”, 要把“写实性练”“添加性练”“变形、变色性练”等多形式结合起来, 要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综合地运用, 使之活学活用, 并能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技能进行创造性练习。

五、多动

美术课上的“动”大致可分为“感觉性动”和“陶冶性动”两种。

感觉性动是指在写生课上让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思维、动手操作、动口归纳等。如:石膏几何体写生、静物写生等, 不妨让学生亲自动手看一看、吻一吻、摸一摸, 充分感觉物体的块面、物体的质感、物体的造型, 以便加深理解。

陶冶性动是指美术课要充分发掘美术的美育功能, 让学生欣赏美、介入美, 做美的主人。如:工艺课《椎体造型》一课。在学生完成制作的作品中, 有的像人, 有的像动物, 有的又是枪炮, 真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把各种椎体造型挂在教室里, 使教室成为纸偶的世界, 然后让学生闭起眼睛, 模仿纸偶做出各种动作, 随着音乐响起, 教室里“动”了起来, 学生沉醉于其间, 在“动”中体验美、感受美, 接受美的熏陶, 从而大大增加学生的审美情趣, 增添了对美术课的兴趣。

在如此轻松的教学活动中, 学生既能学到知识, 又可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习兴趣。

在美术活动中, 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注重因材施教,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 还要注意在平时的教学中, 努力创设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诚然, 自由和约束是对立的, 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矛盾的统一体。学生学习绘画处于象征期, 可以让学生保留主观感受, 到了以后, 就要进入概念画期, 就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实物, 了解客观规律, 树立起对周围事物的正确概念, 在轻松活泼的情境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作画能力, 以便将来在绘画中感受更多的自由和轻松。

2.如何上好小学美术课 篇二

一、美术作业的评价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反映,小学美术作业评价也是实施美术学科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馈学习成果的一面镜子,更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家知道新课标倡导教师对美术教学要有发展性评价。如果教师对作业还是采用“包办式”的全批全改,不仅会消耗教师钻研新课标和教材的时间,而且不利于调动小学生积极学习美术的兴趣,还会导致学生们只看老师批改的结果,而忽视作品没有画好的原因。所以我认为作业评价要以学生的美术学习提高为目的,让学生有学习的积极性,掌握画画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个性。

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教师在批阅作业时不妨画出一个笑脸,或者写一句表扬、激励的话。如:你的作品非常整洁,比上次进步许多,我相信你下次会画得再认真点等。通常学生在激励下会自觉地要求进步,画画作业质量也一次次提高。比如,对学生作品有独特表现的方面,应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评价,而对于学生表现不足的地方,则多用发展性的语言来评价,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因此,教育要给予鼓励表扬。小学生的画作更加有想象力,充满了童真。有时候,我们看似很潦草的一副画,却是孩子抽象的写意,体现了他们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我们不能因为这不符合美术的技巧,就否定学生。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另外,在美术作业里,写上简短的评语,表示老师对学生美术作品的看法。老师的评语要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下,肯定学生作业中优点所在。如绘画作业中,我便写上“构思新颖,你真的很棒”。在撕纸作业中我便写上:“选材得当,色彩搭配适当,你最行”。对基础差的学生作业,我便写上:“老师相信你可以做的更好,你一定行!”学生的作品得到老师的好评,学习信心倍增,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很多。如果学生的作业中有不足之处,老师也应用“如果这样画,可能会更好看,加油啊!”等委婉的词语让学生修改作业中的不足。

二、增强学生积极的学习观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对待学习的态度往往是由于心理原因造成的,他们主观改变的愿望不大,造成了落后的学习状况。这并不代表学生本来就是笨学生,一无是处。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正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消极态度,阻碍了自己的进步。比如,由于学生成绩总是落于人后,养成了自卑的心理,学习上一些参与活动不主动,学习没有信心。有的学生性格腼腆,不愿意回答、提问,生怕被老师和同学取笑,时间长了,自己有好多难题闷在心里,越积累越多,学习上的障碍就越多;有的学生受到了教师的批评、呵责,甚至体罚;有的学生还会受到父母的责备和打骂等等。诸多的状况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压力和痛苦,产生了消极的情绪,对学习、对老师和家长产生了抵触心理,不愿意学习,甚至逃学、抄作业,让别人代写作业来逃避学习。面对学生的这些学习状况,教师要正视学生心理问题,否则,教学就是事倍功半,要从根上找原因,这样才能彻底扭转学生对学习的看法、想法,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教学效率。我认为,教师首先要从自己的转变入手,具体体现如下:①教师要有一颗爱生的心。对学生多关心和爱护,用温暖的心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有亲近感,不再惧怕教师。学生会因为教师对自己的重视而心存感激,接受教师的教育,能够亲其师而信其到道。②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不能只看好学生而忽略了坏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带有色眼镜,对后进生更应给予关注。在课下可以找他们谈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发现他们面临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开导。③教师要多激励学生,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鼓起学习的自信心。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使他们对待学习有积极的态度,在学习上更加主动。因此,我们要多鼓励,少批评。可以采用语言激励,如:“你画的画颜色搭配的很巧妙,这个小鸭子画的太逼真了。”体态激励,教师体态举止的激励作业也不能小视,让学生感到惊喜。如拍拍学生的肩膀、点头肯定、竖起大拇指、赞赏的微笑都让学生有愉悦感。

三、将游戏引入美术教学

在素质教育的改革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由原来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转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目前,“为画而学”的教育观已经越来越受到美术教育者的非议。小学美术教学不是专业的美术教学,其目的不是要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画家或者艺术家,而是要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美术教材的内容广博,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而美术教育教学注重的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特别是低年级强调游戏性、体验性的活动。儿童的美术活动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游戏,它比一般的游戏内容更丰富,规划更宽松,过程更复杂,结局更多变化。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要眼、脑、手、脚并用,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挖掘了学生身上的潜能。作为游戏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精心组织,细致安排,对于学生的引导要充满耐心和细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心智。低年级学生在游戏教学中能够更为自由地进行美术活动。

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教授说过:“孩子们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各具特点,只要我们正确地加以引导,孩子们的潜能意识都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而美术教学是最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最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多种方法中,游戏性教学是其中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减轻负担、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总而言之,上好课直接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这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孩子们的期望。怎么上好小学美术课是我们思考的话题。美术课堂教学是多样化的,教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全心投入,不断探索,让学生做到乐学、会学。

3.那堂美术课小学作文 篇三

我老爸是一名画家,画过许多画,也参加过很多次画展,我耳濡目染,从小对画画就略懂一二。

不过,爸爸经常说我懂的都是皮毛。我嘴上不说,心里倒是不服气,哪天非画出一幅“大作”不可,不能叫老爸“门缝里瞧人——把人瞧扁了”!这不,机会来啦!

去年暑假,我和我们班的周千?U、刘林都被收入我老爸门下,成了他的学生。最后一节课,老爸为了考察我们的学习成果,特意开设了一场水粉考试——画苹果。

这有什么难的?我轻松备考。可等到我把雪白的画纸一钉上画架,我忽然有点蒙了,不知道是紧张还是心里没底,瞄一瞄严肃认真的老爸的.脸,再瞥一瞥我同学的神情,我居然不知从何处下手。

算了,死马当活马医吧!我有一下没一下地画着,这儿一下,那儿一笔。没过多久,只见画纸上出现了一个“栩栩如生”的“苹果”。我上打量,下欣赏,自我感觉还不错。

我老爸来了。沉默,漫长的沉默。我开始有不好的预感,老爸不会不顾及我面子,在同学面前对我一顿狠批吧?怕什么来什么。

老爸非常不友好地抬起他的手,弹了一下我的脑袋,将我按在椅子上,指着画说:“这边的明暗,太淡!轮廓不是很圆嘛!这,颜色太黄了……”就这样,基本否定了我的“大作”。

我压根一句没听清楚,心里在想别的事情……“袁一禾,又发呆了!”一声怒吼打断了我的思绪。“老爸,我想画一条小狗。”我找了个借口。“嗬,不错啊,那你怎么画呢?”“额……我不知道。”

“你连最基本的苹果都画不好,如何画形态复杂的小狗呢?画画如吃饭,一口一口吃,画画如走路,一步一步走!若地基垒不好,高楼就建不起来!”

4.美术课小学生作文 篇四

今天上午第三节课是美术课,我真是太自恋了,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自己能画画这么好,这就是天赋呀!

我们还是画年历,我看着空荡荡的纸上一点色彩都没有,真是不好看,我就开始画花边,我见过很多种花边,可是他们都是自己想的,我想了想,喜庆一点比较好,我用很大的波浪线画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占满了边,上面画满鞭炮最低处画上冒出的星火,我多有创意,我又想有鞭炮就得是过年时,我看了看老师的板报,好主意,我又把那小灯笼换成了鞭炮在啪啪的响,好漂亮,我拿起粗粗的记号笔写了“20xx”好好看,我写上了一月的月份、二月的月份、三月的月份……12月的月份,就差涂色了,我敢想到涂色就下课了,真扫兴。

今天发挥的真好,我自己都佩服自己,还是自恋呀!

5.美术课小学作文 篇五

大家都知道,美术课是常说的画图课,画画涂涂。而今天这堂课,却被我们闹成了“美食”课。要想知道是怎么回事,让我来告诉你。

这堂课一开始就很特殊,课前准备的工具就跟往常不一样:颜料、画笔换成了水果、肥皂和雕刻刀。我一走进教室,哇,同学们个个都跟我一样,脸上带着一种神秘的笑容。一看见水果,我那馋劲就上来了,可老师的第一句话就让我大失所望,“水果只能用来雕刻,不能吃”。“啊,没劲!”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老师说“开始跟着我一起学雕刻。”我们耐着性子跟着老师学。

开始,我们还比较认真,到了一半,我们几个男生经不住水果的.香味,便开始动歪脑筋,绞尽脑汁想到让女生给老师尝一尝美味的西瓜。想到便付之于行动,召来女生商量,没想到她们非常赞成。我们高兴得差点跳起了迪斯科。几个女生拿着西瓜向老师走去,我们男生握紧拳头为她们加油。金梦琦拿着西瓜,走到老师面前请老师尝尝。老师一时昏了头咬了一口瓜,“我们快吃吧!”我大呼一声。同学们都放下雕刀,立刻吃起手中的作品。同学们个个手中拿着一份水果,眼睛在四处扫视,搜索自己喜爱的水果。嘴里含着,手里拿着,眼睛瞪着,个个像似小饿狼。同学们那高兴劲啊没得说。我这边吃点那边咬点,不一会儿好几块瓜已飞进了我的肚子。老师看着我们那开心劲,狠不下心来制止我们,干脆让我们吃个够。我在笑同桌的脸像大脸猫,邻桌的同学在笑我大花脸,我们就这样边吃边笑,甭提多开心了。

6.小学美术课创新与学生能力培养 篇六

一、培养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将美术变成他们的爱好

小学生具有好奇的心理, 他们对新生事物都有探索的冲动, 但是, 只有将这种冲动变成兴趣才能更有利于新技能的学习。学生在小学时处于儿童时期, 他们对没有见过的东西都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 会对某一事物问个不停。在成人看来, 这也许是儿童稚气的行为, 甚至有些可笑, 但是这些行为是儿童时期特有的, 是儿童探索精神的表现, 并且还有创新意识的初期形态。但是, 目前我国的现状是不重视儿童的创新意识或者直接否定, 这样不利于他们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当前的小学美术课堂中, 大多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育, 只是将美术知识告诉学生, 并不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在美术课堂中, 如果想让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 就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 对问题进行深刻思考, 最终解决问题, 从而提升对美术的兴趣, 然后将兴趣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在教学时, 教师要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 使学生在互相尊重的环境中, 能对教师产生亲切的感觉, 进而对美术产生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 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学生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 才能将美术作为爱好, 然后在美术创作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成长为建设国家所需要的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

二、在课堂中注重运用合理的教学语言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小学美术教师在具有充分的专业知识的同时, 还有具备良好的沟通技能。宽广的知识面能够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灵活的教学语言, 还可以对各个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对语言没有特别深入的理解, 有些词语不能明白其中的含义, 所以美术教师在教一二年级的学生时就要用一些比较偏向于儿童的语言。年级较高的学生就可以理解教师的语言了, 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用一些有深度的语言了。

比如, 在讲小学美术教材第8册中《瓶子变变变》这一课时, 教师可以在正式进入讲课之前, 让学生说出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各种瓶子的形状, 调动起课堂的气氛, 然后可以播放《哈皮父子》动画片, 让学生明白日常中普普通通的瓶子也可以作为各种设计的原型, 设计出人们所喜爱的东西, 最后在教给学生基本的绘画技巧后, 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力, 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瓶子, 并且对每一位学生的作品都要给予恰当的评价,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是成功的。这样的课堂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 也可以间接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运用多方面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期间, 学生对社会中的事物都有好奇的心理, 这样的心理有利于各种技能的学习。这段时间内也是学生建立正确三观的关键时期。所以, 小学美术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天性, 尊重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 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仅仅是应用本科目中的知识, 而不注重将别的科目的思想运用到美术课堂中。现代需要的综合性人才是要具备多方面知识, 这就要求教师在专业知识的同时, 可以将小学中的语文、数学与美术知识合理的融合在一起, 在美术课堂中, 用语文的语言描述出来, 用数学的逻辑思维想象出绘画的原型, 然后画出属于自己的画。在美术的课堂上,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 将图片、视频、声音运用到课堂中, 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上接触到美术内容。然后,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展现绘画用的模型, 这样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绘画内容。

在讲《三原色、三间色》这一课的时候, 教师可以在讲课之前播放一段和色彩有关的短片, 让学生感受一下自然界中的各种颜色, 然后让学生说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最喜欢的颜色, 接着告诉学生各种颜色是由三原色调和来的, 让学生动手操作, 用红黄蓝这三种颜色调出自己喜欢的颜色。也许在调色的过程中会出现意外的颜色, 但是这种情况更加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同的操作产生不同的结果, 学生在自己的动手过程中不断体会到创新的趣味性。

四、总结

美术是一门艺术, 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需要的是创新意识。小学美术课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平台, 在美术教学活动进行的时候, 美术教师要敢于突破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 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 结合各种教学资源, 运用合适的教学语言, 对小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主动学习, 并且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世纪接班人。

摘要: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新知识与新学科正不停地被发现。与此同时, 知识教学体系也在发生深刻变革, 教学方式只有不断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当前形势。因此, 教师要将创新意识应用到小学美术课堂中, 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作为工作的重点, 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发挥出孩子的童真本质, 进而提升学生的智力, 使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在创新的美术课中得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创新,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徐瑞娟.小学美术课创新教育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0 (10) .

[2]梁存.浅谈小学美术的创新教学[J].学周刊, 2012 (8) .

7.让小学美术课充满活力 篇七

一、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日子,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当作掌上明珠,孩子自己也理所当然地当起了家里的“小皇帝”,要什么有什么,稍不如意,大发脾气,甚至离家出走,哪管父母在家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这些教训应该让我们深思:父母节衣缩食供孩子上学,孩子认为理所当然,只知道一味地向父母索取,不知道感恩,不知道回报。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都应该保持一颗感恩的心。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需要我们不断地继承和发扬。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给了我们知识,我们应该感激老师;他人给了我们帮助,我们应该感激他人。现在的孩子只知道以自己为中心,完全不去在乎身边亲人的感受,他们认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

为了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我组织开展了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成功举办了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美术展览。由于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全校学生的积极参与,美术老师的精心策划。展览得到了学生家长、热心观众的认可和好评。这次展出的作品表现内容以日常生活为主,反映了同学之间的友情,感谢父母之恩,尊师重教,热爱生活等。表现形式多样,有版画、水粉画、蜡笔画、线描画、剪纸作品等。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加关注生活,关注父母之恩,关注老师,关注同学,关注他人,使学生受到很好的思想教育和艺术熏陶。

二、让学生活学活用

学习是为生活而学习,创造是为生活而创造。美术作品的创作本身就是为生活而创作,用各种方式努力使作品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充分感受自己的创作为生活带来的变化及其美的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信。将课内延伸到课外,将一事物联系到另一事物,举一而反三是美术的特色,是让学生自然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内在联系的有效方法。课外延伸,拓展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体验和对生活的感知,实现经验的积累。我们在课余积极配合学校搞好班级绘画比赛、班级手抄报、黑板报比赛、艺术节等课外艺术活动,对活动主题进行方向与质量的引导。以健康、高雅的气氛,引导学生对艺术的追求,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学习的愿望,做到学得活、用得活,以灵活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学习。

三、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以传授学习为主的教学中,课堂多表现为教师发问,学生应答,教师布置作业,学生按时完成,整个过程强调的更多的是学生对知识经验的普遍接受和共同感受。这表面看是“职责明确”,完成了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在接受系统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并取得一定的成绩的同时,必然会过分关注教学过程的间接性、简捷性和引导性。这实际上是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个性化培养和学习过程中自主性,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学生过份依赖教师和教材,学习主体意识淡薄,创新意识欠缺,给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带来障碍。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创新潜能,严重阻碍了孩子们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这显然与目前教育发展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所以我认为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如果不强求有统一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有一定的选择学习的机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艺术个性、创新潜能就能得到较好发展,因此我确定了注重以乐学为主要目的、体验、自主、合作学习为主要辅助手段的美术兴趣教学方式。实践证明,学生对学生产生了极大兴趣后,积极性提高,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促进学生自身内在学习机制的形成。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习的热情被催发,自身价值得以展示。这样的就会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主观力量,将活动、学习看作属于自己的内在需要,因而主体的需要、感受、态度更为明朗化,经过互动的催化循环和积极的自我参与,逐步在知识内化到情感体系和个性中,形成了自身的价值、态度、信念。这种来自学习者内部的力量,必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发挥学生的美术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知识是进化的源泉。”1-12岁这个年龄层次的孩子,都喜欢画画,想象力丰富,本能的艺术天性非常好,画面常常表现了超越现实、超越时空的自由,造型独特、色彩奔放、艺术趣味很强。许多科学家都谈到,科学研究中最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应当尊重孩子,自然发展的前提下加以启发、引导,更多地使用游戏的方法完成教学,使他们有兴趣,有激情,有创造的冲动。比如,组织学生观察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使他们多动脑在一种自由创造的环境中大胆想象。如在上“彩色的圆形”时,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认识各种颜色的圆形,并用各种绘画形式来表现接近圆形的物体,如路边的松柏树、纸风车,金鱼。为了使学生理解并记准各种接近圆形的图案,我利用金鱼进行导引,激发儿童的兴趣。教学时,我组织学生到学校工友那里观察金鱼的外形特征。通过观察,学生发现有好多种金鱼的身子、尾的外形是由大小不同的圆形或近似的圆形组成的。儿童认识了圆形之后,如再进一步仔细观察金鱼身上的花纹,这样更进一步加深了儿童的观察记忆,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面对教学中各种各样的状况,我们要拿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才能实现大的超越,不断进步。在新课改下,要用全新的教学观指导自己的实践,不能固步自封,要在改革中想出新的点子,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让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8.美术课小学作文 篇八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四年级作文:一堂美术课的启示,欢迎阅读与收藏。

自上学以来,经历了许许多多有趣的课程,但是最令我难忘的还是那节美术课。

那天下午,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安静的坐在座位上,等待上课。只见美术老师大步走进教师。真奇怪,今天老师手里提了个大袋子,里面装什么呢?同学们心中充满了疑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头雾水。还是老师解开了大家疑团,从袋子里拿出了一个手的模型,放在讲台上。顿时,同学们一窝蜂地议论开了:“上课拿这东西干什么呢?”“谁知道。”……老师示意大家安静,说:“今天我们学习素描,这个手模型就是给大家素描用的。”接着老师讲解了素描的要领。我心想:“哼,这有什么难的,看本姑娘大显身手吧。”我拿起笔,动手就画,不一会儿功夫,画画好了。再看看其他同学的画,哈哈,什么样子都有,有的画出来的手胖乎乎的,分不清手腕和拳头;有的却五指分明,甚至连指甲都清晰可见;有的`又粗又短;有的却又长又细……有个同学画的拳头既像苹果又像梨,圆不圆,方不方,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

老师看了看同学们的画,一脸严肃地说:“大家不要笑,每个人看‘手’的角度不同,画出的手就不一样……”。老师的话让我想起了课文《画杨桃》,文中讲的是同学们在画杨桃,坐在前排的“我”画出了个五角星的形状,令同学们大笑不止,可是老师却说:“看的角度不同,画出的杨桃就不同,要认识事物,就必须全方位地去了解它。”其实,这种事例还很多,比如:电视剧《成长的烦恼》中,主人公本十分崇拜一名歌星,尽管本从未接触过这个明星,可她在本的眼中却是那样完美无缺。后来,本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接触到了歌星在现实生活中的另一面,看到了她的粗鲁无礼,令本大失所望。

我想:绘画要从多方位观察,现实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从一百个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一百个不同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全方位地去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这样才能看到优点,发现不足,才能不断的进步。

9.美术课上的趣事小学作文300字 篇九

今天下午的美术课上,美术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临摹范本,让我们速写一幅人像。

忽然,我的背后传来一阵笑声,我感到莫名其妙,转头一看,原来是薛佳楠在“哈哈”大笑。“你在笑什么?”吴晓慧不解地问。薛佳楠指了指邢钒的速写本说:“下面请欣赏同五美术特别节目——‘邢老师’教你来画人!”虽说邢钒是学过美术的,但是他画人的.确有点搞笑:正方的头,尖尖的下巴,头发也零乱不齐。特别是眼睛,那眼神……令人久久忘不了!我们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就连“邢老师”自己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我们的笑声传到了第二组,马炜华也同我们一开始一样疑惑地问:“What happened?”我们几个人异口同声地说:“下面请收看周五美术特别节目‘邢老师’教你来画人!”马炜华还是一脸茫然,薛佳楠准备拿邢钒的画给他看,不知什么时候,邢钒已经把画擦了!薛佳楠尴尬地说:“早知道不让马炜华知道了!”

10.多措并举上好小学美术课 篇十

关键词:小学美术 教学设计 激发兴趣 多元评价

小学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并为其他学科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条件,与之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和共同发展的关系。缘于这一重要性,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在述及课程性质与价值时明确标识,它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作为美术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上好每一节美术课呢?

一、研读教材,做好教学设计

要上好美术课,仅仅熟悉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结合课标对教材的每一个知识与技能点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哪些教学内容可以直观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涉及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也就是说,美术课程的开展,不能仅停留在技能学习的初步阶段,还要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美术学习的价值所在,在培养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这才是美术课程开展的目标所在,正如课程标准所指:“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深入地了解学生也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这种了解,既包括对该学段学生整体的了解,如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与认知规律,也包括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如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脾气秉性、学习习惯等。前者是因为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发展的阶段性区别,如中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就要比低年级学生持久一些,抽象概括能力也要好于低年级学生,与此相适应,教学目标框定的水平也要相应地提高;后者则主要基于因材施教的考虑,使教师更好地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与要求,以使教学开展更加有的放矢,便于促进学生个体充分发展与提高教学的效果。

美术课的教学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代教育理论下,不同的教育学者对教学设计强调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或强调教学设计的系统化,或强调教学设计的内容,或强调教学设计的效果等。这恰恰指出了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几点,一是课时总量与教学内容的统筹安排,二是每一课时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三是关注课堂具体教学内容的展开、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采取、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课堂教学效果是否高效。

二、激发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的美术学习也是这样,兴趣会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促使他们主动探究学习对象而浸润于其中,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感、积累成就感与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教师的美术教学,不能只是知识的教学与技能的训练,也要积极运用教学智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被调动、激发出来,课堂教学就成功了一半。要做到这一点,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游戏式或趣味式教学,都是很好的选择,既会使学生全神贯注于课堂活动的开展,也会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教学,产生欲罢不能之感。

例如,教学《魔幻的颜色》(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课)一课时,考虑到“三原色”、“三间色”两个词的含义比较抽象,仅依靠教师语言的讲解与描述很难让学生们真正理解。于是,我采取了一种近乎游戏的方法来展开教学。即,先用水彩颜料调成红、黄、蓝三种原色彩水,分别盛装在三个玻璃试管内,再拿三个空试管,一齐放在试管架上,为后面的教学做准备。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看三种彩水认识三原色,产生直接观感;接下来,讲述什么是间色以及间色的调配时,则当堂演示,将两种原色彩水倒入一个空试管内,晃动之后立刻变成间色;最后由学生亲自操作,试做,以强化认识、巩固记忆和加深理解。虽然我讲述的不多,演示的时间也不长,但这种新颖的美术课形式以及接下来的学生操作,使学生对课堂学习与活动的参与兴趣很高,直接提升了教学的效果,使学生更加热爱美术课程。

三、大胆鼓励,多元评价

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以及绘画作业中表现出的问题,教师不必因怕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讳疾忌医,而应及时、诚恳地以委婉的方式予以指出并帮助学生改进。在这一过程中,必要的批评也是需要的,但教师也应以极其慎重的态度加以确认后再进行。事实上,站在成人的角度,以成人眼光看到的孩子那些“乱七八糟”“不知所云”的“涂鸦”式画作,以孩子的眼光看来是非常正常的,这是他们认识世界与表现世界的一种呈现方式,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以个性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的方式之一。儿童的天真、浪漫、愿望、理想等就隐藏其中。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应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站在儿童的立场上进行,要多鼓励、多表扬、善于发现隐含其中的亮点与做得特别好的地方,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也会在无形中提高他们进行创作的兴趣。

教师的语言点评,固然会对学生的进步有着重大的影响;教师肢体语言的鼓励与表扬,同样也是非常需要的,学生会在教师的眼神中发现肯定和鼓励、会在教师的手势中发现表扬与赞美,这些对学生美术课程的学习体验是一种促进和鼓舞。例如,当学生作业良好时,画上一个飞舞的笑脸,没有哪个学生不会懂得其中的含义;当学生作业存在问题时,画上一个轻轻的问号,学生就会懂得自己作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做远比语言的评价来得更为直接和有效。

总之,要上好小学美术课,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很多,并不仅限于此。角度与视野不同,采取的方法与措施亦会不同。但无论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而这恰是上好小学美术课的出发点与归宿。

11.浅谈小学美术课审美教育的培养 篇十一

一、培养学生发现美并应用于创造

美源于生活,艺术之美又高于生活,在小学阶段首先要培养学生欣赏美,眼要看到,心中要想到,手才能创造。美是平凡的,和谐的,只要你有一双美的眼睛,就可以发现。小学生对美的认识是直观的,所以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升感受力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教学生用线来表现事物时,首先要让学生感受线条的魅力,这种魅力正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动物斑马,学生通过欣赏斑马等动物的图片,内心产生一种美的享受,心中有了美的形象,再去表现会更容易一些,学生通过看感受到了斑马的美,斑马的美又表现在它身上的一条条线形花纹,那花纹就是线的魅力所在。除了从视觉入手,我还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触觉,进行多感官的体会,通过众多感官的训练,提升学生的感受力,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美,然后让他们用不同的色彩表现出来,产生正确的审美能力。

二、激励学生大胆想象,敢于创新

在小学阶段,在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中指出:“小学美术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假设,并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去思考。在教学《我们的社区》这课时,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社区哪些地方规划得好可以借鉴,哪些地方你觉得还不完善,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整理规划,通过组与组的竞争和互相学习,楼房的样式越来越多,社区的建筑越来越丰富。学生的思维在一定的时间里可能会固定不变,通过组与组的互相观摩和学习,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变化,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时常让学生分组合作,由一样事物而引发各种各样的创想,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常常使他们的画面异彩纷呈,别具一格。此外,在欣赏课、手工课上也可以鼓励学生不以老师的范例为标准,自己大胆地想象创新。在学生创新的同时要不断地调整学生和教师的思路,及时纠正学生的一些小偏差,在这些时候,我认为小组的合作是很重要的,可以带动一些同学向积极方面发展,抵制一些不良的思想变化。通过想象,我发现了学生独特的审美角度,我和学生共同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美的世界。

三、正确看待学生的创作,形成正确的审美评价

美育是以真善美去净化人们的心灵,包括思想感情、性格品质、道德情操、文化修养等。美育可以使学生提高正确判断人类社会中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使人的品格纯洁化、高尚化,进而身心得到美化。在一次自由绘画课上,一个学生画了这样一幅画:一片湛蓝的夜空中闪烁着无数颗小星星,一个孩子坐在月牙上,只能看到画中孩子的背影。学生在评价作品时众说纷纭,可是,我感觉虽然画面简单,却给人一种意味深长,充满无尽想象的空间。尤其是星空,点点星光若隐若现,让人遐想无限,于是我引导学生打破日常生活中单一地把事物的形式归于某一类的思考习惯,激励学生树立以自己的体验和理解的情感模式对事物进行审美分类。并让这名学生给同学们讲了他绘画时的心理想法,并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加进自己的心情变化或思想意识,美术课程以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使学生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通过审美的方式教育人,感化身心,使之净化、升华和提高。

四、回归自然和社会,感受美的熏陶

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美术教育的范畴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培养的方法和形式也是多样的,在应用技能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文化修养。要把学生引向自然、走进生活,促使其知、情、意、行等方面得到全面地发展。让学生到自然界中去,接受自然界那优美的自然景物的熏陶和感染。在欣赏自然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置身于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对学生的审美培养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自然美固然重要也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感受,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让学生更自私,通过感悟身边邻里、同学间的互帮互助等多种形式,品赏人类创造的美,以及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体会人性之美。只有当学生养成健康的、正确的、积极的审美观识别能力,面对一幅幅美术作品时,才能够深入地理解和体会作品中人物的高尚品质和作品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分清它们的本质,从而提高学生的鉴别水平,增强他们热爱真、善、美和憎恨假、丑、恶的感情判断能力,从而可以达到我们真正的育人目的。

12.小学作文:参观美术馆 篇十二

有人说,那里是美的源泉,有人说,那里是艺术的殿堂。今天,我有幸到了那里??工艺美术馆。

走进中厅,这里如仙境一般,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美丽的水晶灯。正前方一块大屏风上,刻着几行醒目的大字,我国工艺美术源远流长,品种纷繁,技艺精湛,具有中华民族鲜明的特色,是世界文明中一颗璀灿的明珠。我激动地想:其实这些荣誉都是那些能工巧匠用辛勤劳动换来的啊!我们走进第一展室,这里是陶塑的天地,那红结晶300 件鱼尾瓶,钧窑双龙戏珠瓶,那活灵活现的瓷大象、瓷山猫,还有那栩栩如生的十二金钗瓷人。最引人注目的展品要数陶塑《天问(屈原)》了。只见屈原仰望天空,好像在高声长叹,仿佛在向天控诉不平。“津京,快快来!”随着他*的喊声我匆匆忙忙地走进了第二展室。忽然一只下山猛虎向我扑来,我转身就跑。年幼的小妹妹说:“姐姐,你怕什么呀?”我扭过头,仔细一看,噢,原来是湘绣《虎》。只见这只虎左脚插在水中,张大了嘴,两眼平视远方,不仔细看,还以为是真

虎呢!“姐,快点!”拉着妹妹的手,我们又来到别的展品前。我们看了苏

绣《狼狗》,看了象牙扇,看了十万唐诗扇⋯⋯尤其是十万唐诗扇引起了我 的深思。看着那密密麻麻、只有黑芝麻的十分之一大小的小字,看着那只有

借助放大镜才能看清的娟秀的字体,我不禁想到,艺术家们要用多少心血,要有多大的毅力才能制造出这么精致的珍品啊!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做什么事总不肯下苦功夫。我暗下决心:以后做事一定要有毅力,不再半途而废。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进了第三展室了。这里可以说是宝中之精华,四大国

宝就在这里展出。我们在一块长方形的翡翠前停住了脚步。这就是国宝《四海欢腾》。只见,翡翠上雕着九条蛟龙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遨游。蛟龙形态逼真,令人陷入无边的遐想。国宝之二是《岱岳奇观》。艺术家们运用了翡翠的自然色彩,在翡翠左侧偏上方雕出了泰山日出时的美丽景色。看着这精美的艺术品,我仿佛看到了泰山的半山腰云雾缭绕,渐渐地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长起。那耀眼的红光照出了绚丽夺目的朝霞,十八盘天街、南天门沐浴在红色的霞光中,格外壮观。我们随着解说员来到珍品《含香聚瑞》前,制

造它的艺术家发挥了中国玉器史上高难度的料中套料的工艺,充分地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艺。它晶莹剔透,十分美观。艺术珍品《群芳揽胜》原料是梯形,艺术家们在上面雕刻了菊花、腊梅、牡丹、月季等四十多种花卉。我心中暗暗称赞:真棒!这时一位外国友人说:“中国艺术品OK!”说着,挑起了大拇指。

13.玩转小学美术课中的色彩教学 篇十三

一、熟知色彩的基础原理

色彩是造型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 对色彩基础知识的了解及运用, 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色彩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色彩表现技法与培养色彩表现能力,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掌握色彩表现技法的同时, 提高视觉审美修养和色彩的创造性应用能力。

1.认识色彩三要素

根据色彩理论的分析, 任何颜色都具有三种重要的性质, 即色相、明度、纯度, 并称为色彩的三属性。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 如红、黄、绿, 蓝等各有色彩面目。

明度指色彩本身的明暗程度。 每种色相加白色可提高明度, 加黑色可降低明度。 有了黑白的明度变化, 色彩就丰富了。

纯度指色彩纯净、饱和的程度。 分布在色环上的原色或系列间色都是高纯度的颜色。 若将上述各色与黑、白、灰或补色相混, 则其纯度会逐渐降低, 由高纯度变成低纯度, 使色彩语言进一步细腻化。

全部色彩都存在色相、明度、纯度三个独立属性。 各色相纯度不同, 明度也会不同, 执教者首先要很明确这些基础知识, 从而才能引导学生感知色彩间的关系。

2.感知色彩间的关系

通常执教者都会以色相环引导学生理解色彩的冷暖关系和色彩间的对比与和谐。 色彩的冷暖是人的心理因素对色彩产生的感觉, 如红、橙、黄等色, 使人想到太阳、火苗, 会给人热烈温暖的感觉, 所以称为暖色;蓝、绿等给人以寒冷、遥远、宁静的联想, 称为冷色;像紫色给人不冷不暖的感觉, 称为中性色。 冷色系列之间会形成比较和谐的关系, 暖色亦是如此。

执教者只有融会贯通所有的色彩基础原理, 在小学低中高三段教学时才会游刃有余, 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感知。

二、巧用色彩的教学方法

色彩课程是贯穿小学三个学段的重要课程, 是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造型表现”学习内容。 色彩教学是让学生直接观察客观事物, 用自己的眼睛和思维方式理解对象, 在审美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与技能的能力, 并且不存在固定的答案, 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因此, 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 教师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兴趣, 启发思维, 引入积极探求知识的最佳境地。

1.欣赏和生活体验、实践相结合

由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程度还处于初级水平, 只能把色彩的知识点记住, 不能深刻地对身边事物达到一定的审美标准, 只有将欣赏与生活体验、实践结合起来, 才能提高学生对色彩学习的持久性, 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色彩表现力。 比如苏少版美术《春天的色彩》这一课可以让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到校园里逛一逛, 让他们用学过的色彩知识找一找, 看看谁找到了春天的色彩, 孩子们很有兴趣, 甚至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活动让孩子们课后走出校园, 看看能否得到更多的收获。 在实践过程中渗透了美术欣赏活动和基础知识学习, 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了色彩绘画本身就很美, 而且提高了对色彩绘画的审美能力。

2.注重学生的技能学习和实践能力

色彩基础知识的学习, 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 鼓励学生采取联想、模仿等表现方式动手实践。 如在上苏少版美术《三原色三间色》时, 运用红黄蓝三种颜料水的两两混合得出三间色, 是每个执教者都会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 但往往在课堂中的操作比较繁琐, 经常会有意外发生。 笔者根据前面所学的《转转儿》这一课受到启发, 运用圆形纸片上一半红色一半蓝色, 经过快速转动发现能够把颜色混合起来, 孩子在这种自制玩具里有了新的发现。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学会用色彩表达思想和情感, 提高美术素养。

3.采取丰富的材料和多样的手段

由于色彩课程的表现方式和制作过程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因此在选择材料和表现工具时有着广泛的适用性, 常用的水粉颜料不一定就是唯一选择。 比如棒棒彩这种新型的工具, 既能像油画棒一样大块面表现, 又能跟水粉颜料一样调和,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就能较好地把握和操作, 便于实践。 当然, 油画棒、彩色铅笔、钢笔淡彩、水粉水彩颜料、色粉笔等材料的综合使用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绘出充满创意的画面, 这可以通过兴趣班的色彩课堂让学生们积极驾驭丰富的色彩王国。

上一篇:2021继续教育研修总结下一篇:XXXX年度目标任务综合管理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