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调查(精选8篇)
1.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调查 篇一
吴江市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调查
吴江是江苏省的一个县级市,地处江苏最南端,与上海市和浙江省毗邻。是江苏民营经济比较活跃的一个县市。对此,笔者就吴江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经整理报告如下: 吴江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吴江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苏南模式”著称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经济半壁江山。进入21世纪,吴江民营企业出现了“顶天立地”和“铺天盖地”的创业扩张氛围,经济 运行质量提高,经济活力增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过多年来的企业原始积累和政府科技部门的导向,吴江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方面有了质与量的突破。
1、自我意识增强
目前,全市已有8家民营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4家企业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份额不断攀升,达到了500多个亿。民营科技型企业对经济增长发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成为自主创新的主力军,有力地推动全市新型工业化进程。涌现了亨通、双塔、永鼎、科林、康力、盛虹、华佳等一大批民营科技骨干型企业。
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也得到了较大的拓展。2006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超3000件,其中发明专利占12%。民营企业中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5个,国家免检产品17个,江苏省名牌产品33个。民营工商企业累计商标登记3500多件,其中获国家驰名商标6件,江苏省著名商标31件。科技部门每年组织民营企业实施国家、省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科技攻关、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等各类科技产业化项目200多项,有17家民营企业建立各类工程技术中心。
2、政府导向明显
为构筑全市科技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吴江市、镇两级政府的导向作用十分明显。全市财政性科技投入逐年增长,2006年市三项科研经费在3000万以上。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关于构筑人才新优势加快人才强市步伐的意见》,就总体目标,创新体系建设,人才支撑,服务平台,激励政策和强化领导等方面作出了前瞻性指导性意见。市政府还配套出台了《关于市科技人员暨留学人员创业园优惠政策的意见》、《吴江市引进紧缺人才资助办法》、《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若干政策意见的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引导民营企业不断增创新优势,增强竞争力。乡镇一级政府也纷纷制定政策措施,促进企业产品提档升级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如七都镇颁发了《关于鼓励镇民营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实施科技创新的意见》等,以创业、创新、创优、创名来加快推进地方新型工业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市镇联动实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
3、构筑创新平台
吴江市镇两级政府、科技部门和民营企业这三个层面上构筑创新服务平台。如2002年经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准成立的“国家火炬中心吴江光电缆产业基地”。围绕“创新和产业化”打造光纤光缆、通信电缆、电力电缆、数据电缆、同轴电缆、光器元件、线缆配套产品等高新技术产品群。产业优势强劲,基地特色鲜明,以产业集群带动自主创新。基地已建成国家级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高新企业7家,华东地区检测中心1个,省工程技术中心2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国内A股上市公司2家,国家通信光电缆产品质检中心1个,基地企业光电缆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四分之一强,成为江苏省特色示范基地。在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建成“市科技人员暨留学人员创业园”;汾湖经济开发区和松陵民营经济开发区相继建立“民营企业科技创业园” 等科技创业孵化器机构。市政府还与浙江大学、苏州大学开展全面科技合作,并即将启动与苏州
大学共建大学科技产业园建设。市镇两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民营企业集聚、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示范区。
企业层面,广泛开展与著名院校、科研机构进行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产、学、研深度联合,提升企业研发能力。一些企业还参与沪苏浙长三角区域创新合作,开展联合攻关。如苏州恒升新材料有限公司参与“HS--1高效丙烯聚合物催化剂制备工艺的研究及产业化”的科技联合攻关项目。江苏万工科技集团的“WG2000高速喷汽织机”,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型抗弯曲高强度单模光纤产业化”和江苏华佳集团的“高性能真丝新材料及制品的产业化”等项目获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更多的民营企业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国际专项认证或国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认证。同时,企业引进海内外高级技术人才或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技术协作,构建产业、体制、人才三大平台,为自主创新提供必要的条件。
吴江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薄弱点及制约性因素
吴江市民营企业的发展总量放大,增速加快,但在经济总量中自主创新及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成份还较低。至今,吴江还没有一件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同时,以资源消耗和外延扩张为主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矛盾在加剧,贸易摩擦、技术壁垒与知识产权争端增多。还有世界产业革命,国际经济一体化,世界贸易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需要地方政府、科技部门及民营企业从战略高度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做大做强做优民营企业。调研中主要有这样一些制约性因素。
1、民营企业整体实力较弱
在吴江的民营企业中,有相当部分是乡镇集体企业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转制而来,这部分改制过来的民营企业成为目前自主创新的主要力量。而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差。产品以加工、模仿、贴牌、作坊等形式出现,企业规模不大,科技含量不高,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是传统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根本谈不上内生性自主创新能力,基本没有创新投入,还处于资本积累和发展的初级阶段。且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基层农村,草根性成长,乡土性经营,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况且是以家族制或合伙制经营管理为主,依靠人际关系和熟人,亲戚和朋友,乡土化运作,直观性决策。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意识不强。
2、民营企业人才、技术基础较差
众多民营企业的技术人才以乡土型为主,专业技术人员密度较低,人力资源配比结构不尽合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人才的使用与结构没有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或者说,民企人才引进难留驻更难,人才通向民营企业的路子没有打通。同样,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缺乏企业自主创新的资金支撑,进而影响技术投入和产品的提档升级。还有,民营企业在劳动、资本、技术等分配上的问题,以及企业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申报的环节上也情况不明,路径不熟。
3、民营企业的获取的信息不畅
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广大乡村,相对而言,获取国内外的各类信息显得滞后。如国家及地方性的政策信息、人才供求信息、产业导向与知识产权布局信息、技术合作开发信息,尤其是国外企业在我国申请的专利和核心技术方面的信息等等,均影响到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及知识产权的保护。
吴江要加快培育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制度体系。
吴江民营企业如何形成自主创新,构筑自主核心技术为支撑的产品竞争优势;地方政府如何强化服务,营造环境,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为企业搭建创新平台;企业如何用知识产权来有效保护自主创新;关联部门如何介入其中,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都是探索本地民营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1、企业要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民营企业要切实转变经营理念,要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推进
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增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没有创新,企业就不能生存与发展。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充分调动发挥专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强各类信息的收集和提炼。要加强与科技部门的联系沟通和合作。要加强研发投入和软环境建设。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积极应对技术、绿色等国际贸易壁垒。要建立企业研发机制、激励机制、投入机制。或扩大知识资本、人力资本的股权,要不拘一格,不惜重金,不论亲疏选用人才,走科研开发、技术创新和提高企业人力资本之路,当然,还有企业经营哲学的创新,企业文化的培育等等,让自主创新成为吴江民营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2、政府要构建创新体系完善创新机制
吴江毗邻大上海,暨能受到人才与技术的辐射,但又不利高级人才在民企扎根。高端人才、研发机构均设置在上海,吴江只能成为制造工厂或劳动密集型车间。因此,从政府角度必须加快人才的引进、培养、吸收、集聚自主创新各类人才,完善人才竞争机制,制定激励政策,以及创名创优的品牌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民营企业的无形资产。以政府推动力来促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创造与保护,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政府要加大对知识创新经费的投入,提高财政支助科技比例或设立政府自主创新专项资金,搭建社会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政府部门还要加强服务意识,为企业提供信息情报、政策、法律、管理、财务、融资、培训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服务指导,金融机构要对民营自主创新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营造人人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和宽容失败、激励成功的良好氛围,促使全社会形成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
政府也要推进功能创新,借鉴台湾高新园区建设经验和产业基地功能,提升产业基地、产业集群、科技企业的整体优势,使之形成研发平台和强大的创新发展引擎。
3、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
在吴江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中,以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尚无一家,缺乏熟悉专业技术和国际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人才,更缺乏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与研究。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本地区民营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及自主创新能力的拓展。按照经济发展总体格局,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专业人才建立以专利代理、技术评估、科技咨询、情报查新、专利检索、成果交易、技术贸易、科技法律服务、科技绩效测评和科技风险投资等科技中介服务组织,进一步提高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水平,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让民营企业在创业与创新的环境中实现“优生优育”和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姓名:冯月根
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调查 篇二
自主创新, 势在必行。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当今之下, 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越来越快, 科学技术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成为企业生存的重要基础, 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的源泉。《红楼梦》中有句名言:“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实践证明, 哪个企业有了自主创新能力, 哪个企业就有了强有力的生命力, 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现代化大生产企业, 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推动作用, 才能为较快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开辟新的产业、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加工新的产品, 使企业发展建立在提高人的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源, 才能为调整产业、产品结构, 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提供重要支撑;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自主开发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突破技术垄断、争取更为有利的竞争优势, 才能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供重要支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已迫在眉睫。
俗话说:“大树抗风在根深, 万丈高楼在根基。”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只有提高现代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才能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自主创新促进企业强盛, 企业的强盛必然带来国力的强盛。当今, 要缓解资源约束的矛盾,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必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 因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横观中外, 纵观古今, 真正起巨大推动作用的技术几乎都来自企业。在技术进步和创新中, 企业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千千万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才能使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得到增强。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又是支撑综合国力的基础力量。要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必须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那么, 企业怎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呢?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贵在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关键在自主, 核心在创新。我们要大胆引进国外科学技术, 但绝不能搞“爬行主义”, 一味地照抄照搬, 比葫芦画瓢, 而应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 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企业自主创新, 就是要挺起腰板, 牢固树立以我为主、奋发图强的思想, 以掌握核心技术、发展知识产权、有效整合创新资源, 保证自主创新取得良好效果。科学技术发展史证明, 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往往孕育着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 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自主创新可以降低成本, 节约费用, 节省时间, 避免高价引进技术的代价。集成化是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 集成创新是加速科技发展、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由此言之,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要充分发挥科技院、校、所的作用, 围绕优势产业, 集成科技力量, 实施科技攻关, 加强高技术研究, 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必须把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与再创新紧密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认为, 辩证的否定把新事物和旧事物联系了起来。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 并在旧事物的母腹中生长起来;新事物正是以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 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的统一, 用黑格尔的话说, 就是“扬弃”, 即克服又保留。克服是发展中的连续性的中断, 是发展中的非连续性;保留则是发展的历史延续, 是发展中的连续性。因此, 我们进行自主创新, 就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 并联系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 大胆进行自主创新。盲目排外, 割断历史, 不去继承和借鉴, 就很难做到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是在对外开放客观大背景下进行的, 需要埋头苦干、自力更生, 但也需要多方面加强与外界交流。我们要以重大技术为主线, 加强统筹规划, 重点突破, 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大力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能力, 坚持在发展的基础上引进, 在引进的基础上消化, 在消化的基础上创新, 通过引进、消化技术, 形成生产力, 促进技术创新, 从而实现技术快速进步, 构造创新型企业。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必须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就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 形成有效的创新战略和政策决策机制, 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实现资金变技术、技术变资金、资金为更高层技术服务的良性循环。政策和策略是企业自主创新的生命, 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要制定有关自主创新的法律、政策, 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利用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作用, 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具有很高外部经济性的活动, 仅靠市场很难使创新活动处于社会需求的最优水平。因此, 必须努力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环境。依托大企业建立和完善公共技术平台, 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的综合服务体系, 为大量中小企业提供研究开发等技术服务, 以及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大对自主创新的直接投入,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必须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我国自主创新的战略重点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因此, 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 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 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承担国家研究开发任务, 主持或参与重大科技攻关。加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 为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良好条件。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 鼓励和支持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 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与技术创新组织。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必须解放思想, 增强企业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搞技术革新和发展科学技术,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就是要有一股子敢想、敢说、敢干、敢闯的劲头, 思想要解放一点, 胆子要放大一点, 要敢于超过前人。那种畏首畏尾, 怕这怕那, “不敢为天下先”的保守思想, 必须抛弃, 否则就只能跟在别人后边爬行, 甚至一事无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企业必须具有远见、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敢为人先的胆识, 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立于不败之地。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在多个领域创出了品牌。但不能沾沾自喜, 故步自封, 要看到我们自己的差距。因此, 必须提高认识, 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 牢固树立企业是自主创新主体的意识, 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市场竞争中的制胜法宝。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必须培养和打造创新人才队伍。自主创新离不开人才。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是实现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有位哲人说得好, 人是万物之灵, 人才是兴企之本。在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活动中, 人的因素第一。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壮大,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的作用发挥得好。由此言之, 必须打造创新人才队伍, 建立激励机制, 对创新有功者予以重奖, 营造创新的良好环境。要进一步落实人才强国战略, 坚持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 促进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要建立健全人才资源管理和开发体制, 形成能够鼓励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机制, 完善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要努力构建创新文化, 从教育培养、竞争择业、评价使用、报酬待遇、社会地位等各个方面给人才以肯定、尊重和激励, 在全社会营造一种人人参与创新、保护创新、支持创新的氛围, 依靠人才在研发战场冲锋陷阵。要倡导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保护效益、脚踏实地、不骄不躁的价值观和创新风尚, 弘扬创业精神、团队精神、合作精神。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战略思维和社会心理的塑造, 努力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 充分发挥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关键作用。
3.努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篇三
公司成立以来,高度重视自主创新的重大意义,科学规划自主创新的目标重点,切实抓好自主创新措施落实,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朝着建设创新型企业目标不断迈进。
深刻认识新时期增强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意义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深入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加快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工作,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对实施中长期科技规划、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做出了全面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强调: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大幅度提高国际竞争力。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航天企业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争当“科技创新排头兵”,不仅是航天企业加快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适应新军事变革和国防科技工业现代化要求,推动国防科技工业现代化的客观需要。进入21世纪,国际形势继续向多极化发展,总体趋于缓和,但是世界并不太平,我国国家安全面临新的挑战。近年来,以信息化为本质和核心的新军事变革加速推进,战争和军事形态正在由机械化向信息化深刻转型。这都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现代化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航天科技工业,只有通过自主创新不断推出新的科技成果,才能适应在新军事变革条件下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实现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推动国防科技工业现代化。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适应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机制改革要求、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步入战略转型期,国防科技工业总体上将由封闭型走向开放型,这使航天科技企业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向21世纪,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提出了“发展航天电子技术,铸造时代一流企业”的发展目标。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家专业化子公司,航天时代公司只有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技术产品,使自身在激烈的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只有不断加强自主创新,才能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打造“学不到、拿不走、丢不掉”的核心竞争力,加快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规划企业增强
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任务
将创建创新型企业作为企业发展目标
在科学分析公司目前情况和所处环境的基础上,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在成立3周年之际召开创新大会,并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企业的目标,核心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公司发展专业技术的战略基点,实现公司核心技术的跨越发展;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公司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支撑公司新兴产业的快速形成;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引领公司未来发展的顶层战略,促进公司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公司明确提出:再经过5至10年左右的努力,主要航天技术和产品达到或接近世界同期先进水平,多数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与同行相比名列前茅并逐步走向海外,形成以航天产品、主导民品和优势民品为支柱的航天电子高新技术产业群。建立规范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技术、产品、资本、服务、标准、品牌等多元经营、多元化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宇航电子公司。
重点加强体制、技术、队伍、文化四大创新
在公司创新大会上,将健全的自主创新体系、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流的自主创新人才、先进的自主创新文化、科学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等作为创新型企业的重要标准,并提出重点加强体制、技术、队伍、文化四大创新。
体制创新。就是进一步完善以研究院、若干专业研发中心以及若干专业研发实体为基础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专业化、集约化创新平台,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创新运行体制;通过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开发、项目委托、技术转让、组建以关键项目为纽带的合资公司等方式,吸收消化再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以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协调一致的决策体系、执行体系、监督体系为特征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军民结合的统筹和协调。
技术创新。就是积极应对新军事变革,以传统优势专业创新为基础,巩固传统专业技术的国内领先地位;集中力量开展集成融合创新和技术拓展创新,实现关键芯片国产化、系统芯片化;不断拓展信息专业领域,加快推进光机电技术的系统集成,支持重大项目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活动,提高技术创新起点;加强系统级产品和产业化项目研发,确保持续发展后劲;注重基础技术、工艺、军转民技术的创新,加速发展适销对路的技术和产品,保证公司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队伍创新。加大培养、引进创新人才力度,提高创新能力。紧紧抓住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等5个环节,通过3~5年的努力,打造一支规模、层次、结构、素质与创新型企业相匹配的人才队伍。
文化创新。弘扬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建立具有鲜明航天时代特色的、以“永远比别人快一步的竞争文化,求生存谋发展的危机文化,永不满足的创新文化,企业做强、员工致富的团队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司企业文化。打造拼搏进取、自觉奉献的企业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提倡理性怀疑和批判,尊重个性,宽容失败,倡导学术自由和民主,鼓励敢于探索、勇于实践,激发创新思维,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
切实抓好增强
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落实
加强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
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加强和改善对创新工作的领导和支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实际研究和提出本单位建设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创新计划,同时,制定和实施正确有效的促进创新工作的政策措施,扎扎实实推进创新工作。各单位要有针对性地建设和完善创新工作的组织管理,明确创新工作的主管机构,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形成自上而下的、稳固的创新责任体系。制订专门办法对各单位的创新业绩进行考核。
完善促进创新工作的体制政策
公司将在前几年调整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在确定公司研究院“公司研发的核心、系统级产品的龙头、新产业的孵化平台”的基础上,公司在2006年内完成专业研发中心的组建和挂牌工作,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单位设立专门的创新实体,采取合资、合股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社会其他资源,与有实力的学校、研究所等以具体项目为纽带着重解决某些基础性关键技术。健全政策,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获得专利授权以及掌握核心专有技术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制定内部知识产权转让办法,鼓励研发成果资源共享;颁布《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现金期权管理办法》,已有两个单位优先进行试点工作;颁布《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激励办法》,先期选择适当单位或适当项目进行尝试工作,获得经验后扩大施行。
加大对创新工作的投入力度
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对创新经费的投入比例,力争在“十一五”末公司自筹研发经费收入不低于当年销售收入的5%。积极争取国家重点投资对公司创新能力的支持,积极支持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创新资金,具备条件的项目可直接引入战略投资者和风险资本,条件成熟的可公开上市融资。加大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奖励力度,面向全社会招聘高级专业技能人才,依托各项科研和工程建设项目、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建设、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等培养人才,设立“航天时代奖”,对在公司技术创新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重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和谐社会,航天有责。我们将充分认识航天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发展全局,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推动发展,以创新促进和谐,圆满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各项任务,发展航天电子技术,铸造时代一流企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党委书记)
4.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交流材料 篇四
一、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这是从体制机制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
体地位,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的力量,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目前,因为发展模式、市场条件、政策和体制环境等多方面原因,不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热情不高。必须从各个方面加大企业自主创新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促使企业把创新作为自身发展的头等大事。要通过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研究开发的主体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带动市场导向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活动蓬勃开展。包括:进一步消除各种体制机制性障碍,打破行业和市场垄断,创造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进一步使国内企业参与、融入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建立由企业牵头实施应用性重大科技项目的机制;进一步整合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科技资源,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市场化服务;进一步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与科研部门、高校联合共建实验室、共性技术研发和工程化平台。同时,加快完善推动产学研结合的机制和政策,探索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模式。在技术创新中发挥大企业的骨干作用,发挥民营企业的重要作用,加大对中小企业、高技术企业的政策支持。
二、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落实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政府采购政策
积极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是各国政府普遍实行的引导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国务院已经出台了《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政策》,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和激励政策。我们要认真研究wto框架下政府支持企业研发和创新的做法,形成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投入机制。在财税政策方面,要加大支持研发和创新的财政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及设备更新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推进并完善企业研发投入的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实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制定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在金融政策方面,要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自主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建立健全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金融体系和信用担保制度,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条件。在政府采购政策方面,要改革政府采购的体制和机制,建立扶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扩大政府采购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作用;制定将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纳入政府采购主体范围的办法,优先购买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同时,积极支持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企业的风险创业投资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抓紧研究推出二板市场,拓宽创业风险投资进入和退出的渠道。
三、抓紧制定并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这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条件。推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搞好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树立我国国际信用、扩大国际合作的需要,更是激励国内企业自主创新的需要。可以说,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就不可能有企业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就是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因此,一是在全社会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观念。特别要引导企业提高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理念和能力。二是有重点地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根据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不同特点,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三是加快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和政策。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措施。加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严格查处和打击各种违法侵权行为。四是充分发挥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作用,建立健全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专利申请、成果转化等机制,加速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应用。
四、继续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增强全民创新意识和能力
5.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调查 篇五
平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孟君
(2008年1月)
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科技富民强县”工程,积极营造崇尚科技进步、注重自主创新、走科学发展之路的良好环境,着力提高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努力增加科技对经济的贡献份额,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我县企业科技自主创新的基本情况
(一)加强科技研发平台建设,自主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多年来,我县始终把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积极组织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交流,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采取多种合作形式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行业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突出加强与中科院、山东大学、长沙矿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签订科技合作战略协议,打造以科技系统为纽带、技术成果和转化推广为两极、辐射乡镇和企业的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我县已初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支持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较好地支撑了企业技术创新。目前,我县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2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天宝化工等4家企业建立了市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临工桥箱建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平邑分中心;种子公司实施了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承担了省重大专项计划;临工桥箱、天宝化工、金信建材、天安药业、精工齿轮等企业都承担了一些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科技项目。天宝化工的岩石膨化硝铵炸药和平邑鲁安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开发的支柱绝缘子等系列品种分别被评为国家级 1
新产品和山东省科技技术进步三等奖。
(二)运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自主创新产业不断壮大。我县以“一区两城一带”建设为载体,以提升信息化水平、技术升级、保护环境、保障安全、降低消耗、资源综合利用为目标,以提高产品研发和精深加工能力为方向,大力提升传统产业的设计、制造、装备和管理水平,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集中力量培育壮大以康发、奇伟等优势企业为代表的果蔬罐头加工产业,全面提升我县罐头产业集群的档次和规模;重点扶持金信新型建材、拜尔建材等石膏骨干企业,不断拉长石膏产业链条,提高石膏产品的附加值,加快培植壮大石膏产业集群;在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安排中优先投向机械、建材、石膏、化工、食品、黄金、金银花加工等重点领域,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果蔬罐头、石膏建材、金银花加工和机械制造等四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积蓄后劲。目前,我县的137个果蔬罐头品种中已有32个品种走在了国家同类产品的前列;金银花加工业被省科技厅列为重点发展的地方特色产业;机械制造、石膏建材被科技计划指南上明确规定为的重点支持对象。2007年,四大产业实现总产值59.9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9.8%,利税4.2亿元,占全县工业利税总额的33.6%,成为我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三)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自主创新产值逐步提高。我县以增加企业产值为目标,加快科技成果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了成果转化平台和技术转让交易平台,积极组织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成果的引进、推广,集中力量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实现关键领域的重点跨越,企业科技自主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力日益加大。2007年,全县纳入高新技术产业统计的19家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4.34亿元,同比增长39.7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3.65%,占
比较上年提高了3.17个百分点,增长幅度居全市第5位。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7.48亿元,居全市第5位,同比增长36.84%,居全市第6位,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3.55%,居全市第7位;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亿元,居全市第4位,占规模以上工业投资额的19.6%,居全市第3位,比重较年初提高11.7%,居全市第2位。
(四)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自主创新环境日益改善。我县在落实好各级有关财政科技投入的各项规定,根据新《科技进步法》的要求实现法定增长,确保地方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的同时,充分利用好当前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和有“保”有“压”的调控政策,加大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通过开展科技贷款等活动,引导金融资本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项目给予优先支持,逐渐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支撑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先后制定出台了《平邑县科技进步考核办法(试行)》、《关于认真做好专利申请与保护工作的通知》等促进高新产业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10余项。每年选择一批骨干技术中心进行重点扶持,对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的,给予企业法定代表人5万元的现金奖励;建成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的,给予企业法定代表人2万元的现金奖励;对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给予企业法定代表人10万元的现金奖励;对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给予企业法定代表人3万元的现金奖励。科技投入保持逐年增长,各级领导对自主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各部门对企业自主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全社会尊重科技、尊重人才的氛围日益浓厚,为我县企业自主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我县企业科技自主创新工作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是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偏小。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比全市平均水平低2.1个百分点。石材、石膏、罐头、中药材等产业中,普遍缺乏核心技术,科技基础比较薄弱,多数企业仍然是劳动力、资本、资源、能源等要素驱动型企业,进入市场的很大一部分产品还是初级产品、低档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缺乏影响力。特别是今年国家将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重新认定,标准更严,门槛更高,我县现有的12家高新技术企业都将面临重新认定的考验,形势十分严峻。
二是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偏低。我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薄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较低,技术创新对外依赖程度偏高。全县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和专利中,真正有较大突破的不多,成果转化率不高,在专利授权中,最能体现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所占比例极少,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仍很突出。企业普遍存在技术装备水平不高、高科技主导产品少的问题,一些企业仍停留在赚取加工费、包装费的水平上,仅仅凭借廉价劳动力和资源消耗来赢得暂时的竞争优势。
三是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强。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有的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科技创新是政府部门的事,企业只管享用科技成果,吃“现成饭”;有的目光短浅,小富即安,满足于现状,无意于长远发展;有的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较弱,缺少外部支持,怕冒风险;有的创新行为存在短期化倾向,只上一些短、平、快项目,走一步看一步,部分企业对科技创新不愿投入、不敢投入。
三、推进我县企业科技自主创新工作的思路和几点建议
自主创新是提升企业科技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我县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提高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县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腾飞的必然选择。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县推进企业科技自主创新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建设创新型平邑为总抓手,以“自
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为主线,强化政策引导和科技投入,树立创新意识,转变发展观念,加快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自主创新体系、产学研合作服务体系和科技奖励评价体系,把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发展模式转型、促进平邑新一轮发展的重大举措,作为引领和支撑平邑未来发展的主导战略,大力培植高新技术产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将是我县迈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期,也是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全面提升的持续跨越期。我县只有以科技创新作为主导战略,才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为实现富民强县提供重要的支撑。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财政性科技投入。建议上级有关部门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契机,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性科技投入,建立起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使科技三项经费达到本级财政支出的1.5%。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金来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科研单位和其他社会资金多方参与,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建立健全企业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加大财政补贴、奖励力度,对研发机构健全、研发投入比例高、发明专利多、新产品开发多的企业,政府用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奖励。
(二)积极争取税收激励政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要“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建议上级部门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组织税务、科技部门积极争取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如企业研发投入实行税前扣除,允许企业加速研发仪器设备折旧,对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实行税收优惠等,激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三)畅通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要建立银企工作沟通机制,由政府部门牵头,定期组织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联系会,沟通情况,加深理解,真诚相待,互相支持,促进银企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和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对重大产业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优惠的信贷支持,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四)优先培植我县特色产业。建议上级部门以省委省政府支持鲁南经济带加快发展为契机,把我县纳入鲁南星火产业带,加大对我县果蔬罐头、金银花、石膏建材等优势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对其承担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项目优先给予资金匹配,加快培植特色产业链和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引导省内先进地区到我县建立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建设。
(五)建立选拔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建议上级科技部门邀请专家学者和科技界精英,免费对科技企业管理者和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形势和管理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随时收集人才市场供给和企业需求信息,建立科技人才供需库,适时组织供需见面会,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配套服务。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重奖,并为其进行高层合作、交流、考察、研究创造机会。
6.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调查 篇六
鲁粤苏浙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作者:袭著燕 张颖
来源:《科学与管理》2012年第04期
7.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调查 篇七
关键词:东北地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体系
自主创新关系着企业生存、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 也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因素。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脊梁, 如何提高和评价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当前企业层面和国家层面共同关注的问题。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老工业基地, 一大批历史久、资历深、责任重的国有企业坐落于此, 对于这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测度研究不仅关系到对企业的客观评价, 还关系到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目前, 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自主创新测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非常丰富, 但是针对中国东北地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的研究却十分罕见。本文从技术创新能力测度的一般研究方法出发, 结合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特殊性提出切合实际的自主创新能力测度方法。
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的一般方法
熊彼特在1912年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 引发了人们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这两个方面探索创新理论, 许多学者从创新的类型、作用、决定因素和环境等角度提出了有益见解。随着发展中国家引进海外技术的增加, 20世纪80年代起许多学者着力于研究技术引进方如何获得自主技术的问题, 于是对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日益增加。其中关于技术创新的模式、运行机理和测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宏观和微观两条研究路径, 前者关注于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关系, 后者着眼于技术创新与企业经营的关系。我国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 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 将技术创新定义为:“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提高产品质量, 并产生新的产品, 提供新的服务, 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为了强调关键技术的自给能力和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 我国提出了“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径, 并总结出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引再创新三种主要创新模式。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由一些主要能力要素构成, 而这些主要能力要素又由更具体的因素决定, 从而形成一个层次复杂的综合性的能力系统。对于这系统的测度不仅可以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高低, 具体指导企业创新活动, 增强企业竞争力, 而且关系到政策制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因此, 国内外许多学者和机构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指标、方法和模型的研究中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指标的选择上, 从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和环境三个方面选择制定指标的研究较为常见。技术创新能力投入指标包括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研发部门的资源配给程度、企业与其他实体合作创新的程度、企业获得其他机构支持程度和员工教育水平等指标。技术创新能力产出指标包括企业获得的专利数量、行业专家对企业创新的评判、文献发表或报道数量等指标。技术创新环境指标包括政策法律、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科学文化、产学研合作等指标。此外, 还有学者从分类、综合和过程等角度建立了各种各样的指标体系。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的方法研究方面, 专家测度法、层次分析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数理统计法、模糊评价法等近百种测度方法被应用于这一领域, 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分析模型。这些指标、方法和模型的丰富性体现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的复杂性和多角度性, 即针对企业发展阶段、类型、所在地区等特性的不同会孕育出不同的测度方法, 只有在对理论知识和企业特性充分把握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设计出合适的测度体系。
二、东北地区国有企业与自主创新相关的特性
国有企业不仅在制度、规模、经营目标和管理方式等方面与其他企业存在不同, 其自主创新能力同样与其他企业存在差异。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因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时代沉淀也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一些特殊性, 因此在测度这一地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时应着重考虑以下特性。
1、全局性
国有企业多分布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且企业规模通常较大, 涉及的各种关系错综复杂, 因此, 国有企业的改变通常具有一定的全局性和战略意义。东北地区是我国典型老工业基地, 国有企业所占比重较大, 这些企业的调整、改革、发展和进步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经营, 更关系到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同样具有这种全局性, 其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和保持技术领先优势保障当地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探索高新领域带动国家科技发展, 同时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配合体制改革。因此, 在测度东北地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时, 须将这种全局性特性考虑其中, 在测度体系中通过设定合理的投入、产出以及环境指标来体现创新与其他因素的互动。
2、控制性
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控制性特别表现在行业控制性和继承控制性两个方面。在行业控制方面, 我国在《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国有企业需要控制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自然垄断的行业, 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并要在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树立重要骨干企业。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装备制作业基地和生产资料基地, 大部分国有企业集中于这些行业, 国有资产在这一地区的比重相当之高。这部分企业往往吸引了大量的行业内高技术人才, 因此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继承控制方面, 东北地区聚集了一大批历史久、资历深的国有企业, 特别是很多企业在建国之初就担当起了重要的生产任务和技术创新任务。这为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奠定了较好技术基础, 也积蓄了相对丰富的人才储备。
3、网络性
国有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网络覆盖面, 能够通过市场运作联系起其他实体。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同样具备这种网络特性, 其在市场中的优势地位和独特的企业性质可以更容易地建立起“官—产—学—研—金—中”的创新网络, 即通过与政府、其他企业、学校、科研机构、金融部门和中介机构等各种实体的合作来进行技术创新。虽然东北地区国有企业较早的就实现了与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合作, 但是却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网络, 或者说创新网络还不具备规模。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创新平台不够开放, 不能将内外部资源积极应用于企业创新, 企业没有发挥出主体地位的作用, 因而影响了自主创新的效果。基于东北地区国有企业这种既有网络性, 而创新网络又不完善的特点, 在考虑创新测度体系时就需要辩证思维、合理设置相应指标。
4、社会性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 既要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实现自身价值, 也要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 这是每个企业生存、发展以及与社会融合的基础。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 这些企业大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和百姓生活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因此, 国有企业较其他企业承担着更大的社会责任。在技术创新方面, 国有企业一方面需要通过研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的生产方式来保证企业旺盛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也需要攻克一些风险较大的技术难关以支持国家科技发展。例如许多国有企业都承担了国家重大研发项目, 特别是一些风险大、成本高、周期长、难度深的研发项目多由国有企业完成。再如为创建节约型社会, 许多国有企业率先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为其他企业做出了榜样。
三、东北地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东北地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需要遵循科学、合理和准确的基本思路, 即以科学的研究方法确定合理的指标与权重, 从而达到准确衡量的目的。建立测度指标体系时, 还需要秉承整体性、可靠性、实用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导向性和针对性等原则。针对东北地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特性和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我们从企业内部创新能力和外部创新环境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考察, 即以此二者作为一级指标。在企业内部创新能力指标下, 设立四项二级指标, 分别为创新的研发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在企业外部创新环境指标下设立市场支持能力、政府支持能力、大学和科研机构支持能力、金融支持能力和中介机构支持能力等五项指标。在进一步研究中, 我们在二级指标下设立更具体的三级指标, 如表1、表2所示。
四、结论
8.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其优化培育 篇八
摘要:在区域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必须积极构建以企业为核心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自主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优化企业管理和组织机制创造自主创新良好的内在环境;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出发,结合技术创新战略和组织机构的优化,确立企业作为区域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努力打造区域以至国际化的自主品牌,构建自主核心技术。还要特别注意区域内企业间技术创新的合作,以及区域企业创新战略联盟的形成。
关键词:企业;自主创新;竞争力;管理
一、企业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
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夫·弗里曼(ChrlstoDher Free-man)在研究日本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于1987年发表了《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济》一书,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即“国家创新系统是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中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影响促进了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改进和扩散”。弗里曼将创新主体的激励机制与外部环境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相继发展了区域创新体系、产业集群创新等概念和分支理论。
从概念上看,区域创新系统是在一国内的一定地域范围内。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系统。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系统功能。使区域内经济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从本质上看。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存在于企业、政府和学术界的关于科技发展方面相互关系与交流所构成的(见图1)。在这个系统中,相互之间的互动作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创新成效和整个经济体系。已形成共识的是,不只有被创造出来的知识与科技才是唯一重要之事,而是整个社会如何将这些知识吸收、活用,唯有此。创新才会产生更大的效用。区域创新系统的政策意义就是要加强区域整个创新系统内的互相作用和联系的网络。
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决定着一定经济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就决定着该区域的产业水平和经济水平。各区域要想以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进而提升城乡统筹协调能力。就必须加快科技发展,其根本在于本区域的企业创新能力的大小。总体上看,如果区域内的外企、私企和小企业的数量多,那么区域的创新能力就强、经济发展好、统筹协调能力强;反之。如果区域内国有企业的数量多,那么区域的创新能力相对就要弱一些、经济实力和城乡统筹协调能力就差一些。例如,浙江地方的科技投入并不高。大企业也不多,但数目庞大的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却很强;在广东。众多的私企、合资企业大大增强了广东的区域创新能力,比如TCL、华为的创新能力就相当高;在北京,中关村周围的企业以及留学归国人员创办的企业大多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因此。一个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高低关键是企业有没有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呈现出东强西弱的趋势,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地区由高到低星梯次分布,这也基本上与我国企业在不同区域的布局与活跃程度相吻合。因此。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自主创新的市场导向,使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趋于合理化;也只有放手让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培育和提升经济区域内众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城乡统筹协调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二、自主创新是区域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资主体、研究开发主体和利益分配主体,因此能基于对企业发展、市场利润追求。主动快速地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再转化为市场优势。实现依靠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进而成为区域产业优化升级的支柱,对相关企业产生辐射拉动作用。现代管理理论研究表明,企业创造的财富50%来自于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技术创新。自主创新技术决定着企业的生产研发进程。也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是企业独特拥有的、能为消费者带来独特效用,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力的内在能力资源(普拉哈拉德、哈默,1990)。在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包括知识积累、特殊技能(技术和管理技能)以及各种资源(如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品牌资源等)的综合体系中。自主创新是关键性决定因素。它是企业独具的、与他人不同的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各种能力中最为核心和最为根本的能力,并可以通过向外辐射作用于其他能力,影响其他能力效果的发挥。
企业拥有自主创新的冲动。企业直接面向市场,创新需求敏感,创新冲动强烈。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仔细把握内外部各种最新信息,准确预见外部环境的变化,精于优化内部资源的配置,实现内外和谐,促进自身成长。而今天外部环境的最大变化即为“全球一个市场”,由此带来了技术创新的日新月异,这决定了企业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这种变化,发挥创新的自觉主动性。整合好内部的各种资源,加深与高校、科研单位的互动性,能动地实现企业技术的升级换代,才能立稳脚根,扩大市场份额。对于企业来说,拥有专利是极其重要的,不一定非发明专利不可,只要是新型适用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均可,有了专利才有了在市场上的地位。在此,笔者提醒特别注意关注和支持前景看好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这是因为,中小企业一般具有明晰的排他性自主产权,对技术创新的追逐更功利、更急迫,也就更容易在某个局部具备创新的冲动和可能。
自主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平台。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特征主要有:复杂性(核心竞争能力为一些运用不同技术的个人共同拥有)、无形性(核心竞争能力不易被识别)、不可模仿性(核心竞争能力不能被轻易复制)、持久性(核心竞争能力持续时间比纯粹的产品的持续时间长)、专用性(核心竞争能力的优势仅对拥有者起作用)、不可替代性(核心竞争能力不能被另一种竞争能力所替代)和优越性(核心竞争能力明显优于其他竞争者所拥有的相似竞争能力)。同时,核心竞争能力还具有动态性的特征。即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今天的核心竞争能力可能未来毫无价值,而现在微不足道的能力却可能决定企业未来的命运,而以上的特征,都正是自主创新所拥有,并且往往依赖于企业的专有技术、自身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而形成。只有拥有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企业才能源源不断地巩固实力,获得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组织形式、新的管理机制等,从而使企业形成竞争优势,获取核心竞争能力。
自主创新是企业的获利源泉。任何区域的企业不仅要面临着来自区域内的竞争者。更要面临来自于区外以至国外的竞争者,生存环境十分严峻。这意味着,只要企业出现了一项赢利的产品,就容易有很多竞争对手跟进,参与竞争,结果是形成生产能力过剩,导致企业利润下降,甚至发生价格战。但如果市场拥有自己的自主创新技术,就拥有
了核心技术。可以确保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同时,自主创新通过低成本扩散和收益放大效应,可以支持企业把竞争优势向更深的领域延伸,从而获得更多的赢利源泉。
三、自主创新型企业的构建与优化提升
那么,如何才能构建并优化提升自主创新型企业呢?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以及管理、组织机制的优化。技术创新战略决定着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就决定着企业创新的不同模式。根据初始动力的不同,自主创新可分为技术推动型(技术导向)和需要拉动型(市场导向);按经营管理形态可以划分成四种模式。自主开发型、联合开发型、开放型和依托型;根据技术创新的方法,人们将其分为领先创新模式、跟随创新模式和模仿创新模式等,
相对来讲,那些采取技术领先与领导创新策略态度的企业比较少,但通过领先创新模式往往可以获得原始创新成果,从而建立起领导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的地位与形象。以中星微电子公司为例,该公司坚持领先创新模式,其研发的“星光中国芯”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它实现了多媒体数据驱动平行计算技术、可重构CPU架构技术、深亚微米超大规模芯片设计技术等七大核心技术突破,申请了近400项专利和专有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星光中国芯”已被三星、飞利浦、惠普、富士通、联想等国际知名企业大批量采用。覆盖了欧美日韩等16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占领了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市场世界第一的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
但要看到,采取领先创新策略的企业,由于必须极为重视技术研发,无论在资源的投入、人力的发展上都要投入很大,单凭一个企业的力量往往无力支撑这样的资金和智力投资,且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相对而言。跟随创新和模仿创新比较容易,企业主要重视是否具有明确的市场机会,研发费用和人才主要投入到产品应用发展与功能提升上,形成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一类的成果,从而扩大产品销售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
企业管理和组织机制的优化在于为自主创新创造出最好的内在环境。技术创新是由人进行的复杂艰辛的脑力劳动,必须以创新的管理和组织机制来组合各类创新人才,突出以人为本,建立激励科技人才创新、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机制,营造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环境,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以海尔为例,该企业之所以能在自主创新领域走出一片天地,就在于不断地进行着管理和组织机制的创新。海尔探索实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均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目前,已有美国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瑞士IMD国际管理学院、法国的欧洲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商学院专门对此进行案例研究,海尔“市场链”管理还被纳入欧盟案例库。海尔“人单合一”发展模式为解决全球商业的库存和逾期应收提供创新思维,被国际管理界誉为“号准全球商业脉搏”的管理模式。以“市场链”管理模式为例,即把市场经济中的利益调节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围绕集团的战略目标,把企业内部上下流程、上下工序和岗位之间的业务关系由原来的单纯行政机制转变成平等的买卖关系、服务关系和契约关系,通过这些关系把外部市场订单转变成一系列内部市场订单,形成以“订单”为驱动力、上下工序和岗位之间相互咬合、自行调节运行的业务链。“市场链”管理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使企业中的每个人都与市场挂在了一起,从而大大增强了企业对市场的敏锐度,进一步刺激了每个人以至企业的创新,使其成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最多的家电企业。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调查】推荐阅读: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途径研究07-28
上虞市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奖励办法10-21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股权与分红激励试点工作方案07-26
六盘水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调研报告10-15
自主品牌企业发展10-09
企业创新能力建设07-10
党校自主创新心得11-16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07-08
自主学习能力问卷设计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