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研究生外出管理办法

2024-07-23

河海大学研究生外出管理办法(精选7篇)

1.河海大学研究生外出管理办法 篇一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硕士研究生外出实习协议

培养单位(甲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院

实习单位(乙方):

一、甲方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丙方)前往乙方进行科研实习。

二、实习期限为年月至年月。

三、丙方实习期间内所做工作应结合其专业研究方向(或相关方向)以及乙方的科研工作,并能达到硕士研究生毕业的要求。

四、丙方实习期间,乙方应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并负责丙方的医疗保险与人生安全。丙方的工资待遇由乙丙双方协商确定。

五、丙方实习期间必须严格遵守乙方规章制度,认真钻研业务,按乙方项目进度要求完成乙方科研项目的研制,同时真正达到甲方提高学生实际科研动手能力的实习目的。

六、丙方实习期间,乙方不得以不正当的理由中断丙方的科研实习,以致丙方不能如期毕业。丙方应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籍管理规定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七、丙方实习期满后,仍须严守知悉的国家秘密和乙方商业技术秘密。

八、实习期满,丙方必须及时回甲方参加硕士毕业论文答辩,不得以各种原因拖延。

九、本协议仅适用于实习期间,不能等同于就业协议。

十、本协议一式三份,甲方、乙方、丙方各执一份。自签定之日起生效。

甲方代表:乙方代表:丙方代表:签字盖章:签字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2.河海大学研究生外出管理办法 篇二

1. 外出写生的意义

1.1 写生是美术学习和创作中必不可少的专业训练

外出写生地点一般选择自然风光秀丽的山区。祖国各地的风俗人情、自然风光均各有特色, 独具一格。通过外出写生和采风, 可以帮助学生开阔眼界, 提高审美情趣, 为日后的创作收集素材。学生们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绘画技法运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有利于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 学生通过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实地考察和深入了解, 也可以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1.2 外出写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丰富学生的生活

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中学习, 此类教学受教学环境和条件的限制, 只能使学生学习和掌握绘画技巧和方法等理论性知识, 但是学习环境过于单一和枯燥。外出写生则可以丰富学生们的生活,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外出写生过程中, 轻松、愉悦的环境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当地居民的围观和欣赏对学生也是一种压力和促进。如果写生地点也是其他美术院校的基地, 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与其他艺术院校师生的交流, 对于增长学生见识, 促进彼此的成长和专业发展也有很大裨益。

1.3 外出写生可以检验学生所学, 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外出写生, 学生面对丰富多变的自然风光, 需要用自己的眼光来发现自然的美, 找寻自己的灵感。从哪里画、画什么、如何取舍等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对学生都是一个考验。学生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成为学生实践的基础, 外出写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是种检验, 这种实践性的过程是学生检验自身所学的过程, 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缺点, 有助于促进学生长远发展。一般而言, 外出写生可使学生在速写、水粉等方面都得到明显提升。

1.4 外出写生可以启发学生灵感

重视写生是绘画界的一贯传统。长期的闭门造车会使学生思维麻木, 对专业学习缺乏热情, 作品缺乏生动和灵感。外出写生回来后, 可以通过举办写生画展促进学生的专业绘画水平。创作来源于生活, 没有深入生活的细致观察, 创作出来的作品是空洞无力的。

2. 加强外出写生学生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 外出写生的地点大多选在风景秀丽的地区, 自然景观独特的山区较多。这样的地区一般地形都比较复杂, 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不加强学生管理, 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其次, 外出学生不像室内教学那样集中, 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散布于写生基地的各个角落, 相对比较分散。如果不加强学生管理, 个别自觉性差、纪律意识淡薄的学生有可能会脱离团队, 这无形中增加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3. 写生期间学生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确定路线, 完善细节

向相关旅行社了解写生当地的环境特点、地理气候及风俗民情等, 同时为学生购买意外保险, 并在学生外出写生之前安排好住宿, 以便学生能够在长途奔波之后得到休息。另外, 外出写生时应携带简易救护设备, 以备学生在写生期间发生意外。

3.2 入乡随俗, 爱护环境

学生管理人员和专业带队老师要以身作则, 严格遵守法律与各项规章制度, 尊重当地生活习惯, 遵守当地景区管理规定, 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当地风俗和民族习惯, 引导学生爱护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为顺利完成写生任务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前提保障。

3.3 强调纪律, 重视学生自我管理

带队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觉服从带队老师的管理, 提高他们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使学生自觉遵守当地景区的管理规定, 做到有事情及时请示汇报, 有问题及时寻求帮助, 遵守专业老师的教学规定, 保障教学秩序。

3.4 发挥干部作用, 加强学生管理

加强对班干部好优秀党团干部的培养与管理, 通过他们的纽带作用, 时刻关注学生们的思想动态, 及时了解和解决同学们在外出写生过程中, 在生活和学习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发挥班干部和优秀党团干部的作用, 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确保学生在写生过程中的安全。

同时, 在外出写生期间, 带队老师仍然要要坚持不懈地做好常规管理工作:查寝室, 确保学生按时归寝和寝室内的安全、秩序;查纪律, 协助专业教师做好写生期间的教学工作, 确保良好的教学秩序。

3.5 张弛有度, 确保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一般艺术专业学生外出写生的时间都控制的较为紧凑, 在紧张的写生过程中, 为了使学生保持新鲜感和持续的热情, 可以鼓励学生举办篝火晚会或者参加当地举办的一些特色活动, 既可以加强学生对当地风俗的了解, 同时也会促进本专业学生之间的感情。在这种紧张、团结、活泼、有序的学习氛围中, 学生更能够保持有强烈的学习兴趣, 更有利于掌握和提升专业知识。

结语

总而言之, 不管对于教师还是学生, 外出写生都是一次难得的教学体验, 而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在外出写生期间, 学生管理人员能直接参与教学过程, 增强对各专业属性的认知和了解。这有助于学生管理人员根据专业特性, 制订符合专业发展的适当管理制度和程序, 更好地服务和管理学生。

摘要:对于美术专业而言, 外出写生是非常必要的教学活动。外出写生活动有利于改进和提高学生专业水平、思想水平, 拓宽学生视野和思维, 丰富学生生活, 启发学生专业灵感, 是美术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和十分有必要的。然而外出写生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 因此, 重视美术专业学生外出写生, 加强外出写生过程中的学生管理工作, 对于写生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对于保障学生安全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美术写生,专业训练,学生管理,注意问题

参考文献

[1]朱景林, 钱琼.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艺术院校学生的外出写生管理.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

[2]周林.美术外出写生中的问题研究与思考.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

3.河海大学研究生外出管理办法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财物安全;调查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高知识文化水平的大学生成为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成为社会的第一要务。为此,调查大学生财物安全意识尤为重要。我们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川北医学院的学生财物安全状况和防范意识,进而给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重视自身财物安全。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这次调查是以我校2012级至2015级,四个年级中不同系别的600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团队设计的问卷作为调查媒介,其中男生220人,女生380人,年龄在18岁至24岁范围内,平均年龄21岁。以团队设计的问卷作为调查媒介。该问卷包括21道题,其中16道单选,5道多选。600份问卷,四个年级各150份,分发到各个专业的同学手中,随后及时收回,总计收回584份,回收率97.33%,符合统计学标准。统计用WPS2007软件整理分析,并进行描述性统计。

二、调查内容与数据分析

1、我校大学生外出游玩时财物失窃情况

由问卷可知,大多数学生都发生过财物失窃,其比例高达80.14%。而通常丢失最多的则是随身携带的物品,包括手机,钱包,电脑等,通常累计财物损失在200级以下的比例占73.98%。然而,金额损失在500以上的学生比例仍高达17.47%。由此可见,大学生财物失窃的情况比较严重,对其日常生活可能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外出游玩时财物失窃多发生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调查中显示,逛街在财物丢失地点中居于首位。在发现遭遇偷窃后,自认倒霉,不采取行动的同学占44.86%,几乎接近一半的学生都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也不知道如何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利益。

2、我校大学生外出游玩时对财物安全的警惕程度及防范措施

在调查的584名同学中,有89.04%的同学外出时有随身携带贵重物品的习惯,其中,有57.53%则通常把贵重物品放在衣服兜里。由此可见,大学生对财物安全的警惕程度不高,错采取的防范措施不够,还需要我们去加以正确的引导。

由此可以看出,大家在外出时更多的是有意识的做一些小措施保护自身财物安全,而安全性还有待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不够,就很容易在松懈的时候让人趁虚而入,从而导致自身利益遭受损失。

3、我校大学生对所在城市的财产安全隐患的了解

我校学生对所在城市存在的财产安全隐患的了解较为一致。调查结果显示,有84.93%的同学在当地城市出行是丢失过财物。与其结果相对应的,在对当地财产安全隐患的评价中,认为不用担心财产损失的仅占8.22%,认为应当随时注意的占54.79%,认为稍微注意即可的为36.99%。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当地城市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外出时需要提高安全意识,防范于未然。有了这样的警惕意识,我们做了如下一个统计:

可见,大家对财物的保护多倾向于不带出门,贵重物品不随身携带也自然没有了后顾之忧。而认为随身携带多注意即可和将其放在包里的同学比例较为一致,大家外出时对财物安全隐患的警惕意识还是有的,能够进行一些适当的自我保护。

4、我校学生对提出可行性意见的调查

(1) 防范途径

由问卷可知,减少当地盗窃行为发生的途径很多,且各种途径所占的比例都较高。要想防止财物损失,应当从各个方面都多加注意,主要是自身防范意识和社会整治两大方面。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外出时注意警惕周围环境是否安全,是进行利益自我保护的关键。因此可以给大家一些实质性建议:外出游玩时多加小心自身财产安全,要有安全防范意识,并且在生活中也可以起到社会监督作用,幫助社会提高治安环境,减少自己和他人受伤害的可能性。

(2)宣传途径

由图3可知,大家对财物安全意识的宣传更加倾向于比较形象生动的形式,如观看安全知识影片,宣传单,图片展等。这些途径可以加深大家对财务安全隐患的理解,大家对防范意识和警惕性的提高也会增加许多,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财物安全,宣传才会更有意义。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财物安全一直都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可以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化程度与治安好坏,当然还包括大家的安全意识的高低。大学生涉世不深,阅历较浅,出门在外时,财物安全就成为了一个尤为关键的问题,甚至有同学在发现财物遗失后因愧对于父母而轻生所酿成的不幸。基于此,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了大学生对财物安全隐患存在如下问题。

1、当代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不够

(1)个人财产安全意识淡薄:通过调查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看出大学生都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76%的同学都喜欢随意简单的放置自己的贵重物品,防范意识不够。独立院校部分大学生在家中娇生惯养,生长在父母庇护的环境中,与社会接触少,比较单纯对社会的复杂性了解不够[1]。中学时期在父母身边,平时有父母的提醒和监督,大家的财产安全自然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远离家庭进入大学,生活圈改变了,但是社会经验并没有多大的提升,没有实际经验,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很容易遭受财产损失。有很多同学对法律的了解不够深入,不知道如何利用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在社会中属于弱势群体。

(2)教育不足:现代大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更加看重的是学习成绩,而对孩子的财产安全教育往往很少有人提及。在学校,老师为了片面的追求升学率,提高自身知名度,对于财产安全教育也是避而不谈。学生的生活范围大部分都是学校和家庭,如果没有人为他们灌输这些安全意识,外出吃亏终究是难免的。

nlc202309031528

2、当地治安管理仍需加强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早在很久以前古人就提出过“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好构想。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社会上还有一小部分人或多或少干着非法的事[2]。治安维系着一个城市的稳定与繁荣,如果治安出现问题,那么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

四、可行性建议

如何增强大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我们就针对于川北医学院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自己团队的集思广益得出以下一些具体的可行性建议。 1.提高同学们对财物安全隐患的认知度

其实我们身边还隐藏着许多的安全隐患,只是我们有没有意识到。只有提高安全防范的意识学会去避免去排除某些危险,这样才可以换来安全。无论学校,社会还是家庭都可以通过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途径对大家进行财物安全知识教育,比如举办一些活动,分发宣传单,观看知识影片等具体的形式,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激发大家的关注热情学校在安全管理方面,如在硬件方面,可建立与学生交流的平台,思考并接纳学生提出的意见[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大家对财物安全隐患有了一定的关注度,外出时就会比较注意周围环境安全,提高警惕,做到对财物的自我保护。

2.增进同学们通过法律保护自身财物安全的意识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都不太清楚怎样通过法律知识来保护自身财物安全,比如:在财物损失后多半是不采取任何行动,自认倒霉,从一定程度上讲,这样会纵容小偷的不法行为。因此,我们必须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特别是面对暴力犯罪,要坚决制止不法侵害。建议大家闲暇时多阅读一些法律的书籍,在具有一定的防范意识的情况下更要学会用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

3.政府也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

在保护个人财产安全方面,政府扮演者不可替代的角色。加强当地治安管理,提高人民综合素质水平,提高不法行为的监察力度和违法必究的执法力度,这些都是政府不可懈怠的重要职责。倘若当地社会环境稳定,大学生外出游玩时财物安全也从客观上得到了保障。

参考文献:

[1]宋海军. 独立学院大学生财产安全意识培养研究[J]. 广西教育,2012,07:63-64.

[2]王华光. 大学生财产安全教育探討[J]. 职业时空,2013,03:111-112+114.

[3]刘丽君,王志强. 广州大学城大学生人身与财产安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10:1053-1054

作者简介:孙雪春(1994-),女,四川南充人,川北医学院2013级医学检验系本科,主要从事医学检验工作方向。

4.河海大学研究生外出管理办法 篇四

一、策划:

1、实习管理:由科任教师负责(科任教师不能参加的班级

不去);

2、安全管理:由班主任负责(班主任不能参加的班级不去);

成立各实习安全管理小组(学生处发签名);

3、学生自愿参加(要求安全意识不强的学生不能去;不能

遵守纪律的学生不能去;有事的学生不能去)。

二、时间:2007年3月18日(周日)上午8—12时。

三、地点:到“贵州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及榕江北部工业区考察

实习教学内容。

四、内容:

1、车江小农经营的各种早熟蔬菜;

2、经县砖厂、职技校到方榕花木园艺场;

3、贵州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4、榕江北部工业区(宁榕长城彩色水泥制品厂、湘榕机制

水管厂、日升木材加工厂、方顺木业加工厂)。

五、学生学习安全纪律要求:

1、佩戴校牌,文明礼貌,多向他人请教,多记笔记,回来

写出研究性学习报告;

2、尊敬农民和工人,不损害一草一木,不影响工人劳动;

3、安全第一,遵守纪律,离组要随时请假;

5.大学生外出考察总结 篇五

一、关于教育教研论文的撰写本专题内容主要由江苏省特级教师、美琪学校原校长刘俭国主讲。刘校长指出写出好研究论文必须具备以下五个基本条件: 一是教师要有强烈的研究意识;二是要有丰富的研究实践;三是要有 科学的世界观和辩证思维;四是要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五是教师要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他主要与大家探讨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另一个是教育研究论的撰写。关于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刘校长以邗江区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为例,分别从题目、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研究结果的分析、研究结论(简要)、讨论(问题)和(提出)建议和附录(篇目、作者、时间)等7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关于教育研究论文的撰写,刘校长首先强调教育研究论文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即论题、论据、论证。在撰写教育研究论文的过程中,要以观点为轴心,用资料、数据说明观点,做到资料、数据与观点相统一。接着他还以部分教师的论文为范例讲述了论文的三个主要部分是:前言、正文、结论,三个次要部分是:题目、署名、参考文献等内容。通过这个讲座,我们系统地、具体地了解了许多关于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需要注意的方面,对以后这方面的发展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二、关于加强德育和班主任工作在如何加强德育工作方面,刘俭国校长做了题为《抓住关键,夯实基础,做优德育》的报告。在报告中,刘校长首先分析了现在德育的现状:德智倒、大远空、知易行难、队伍弱。

他强调应该做到“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即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技能素质教育、社会交往素质教育。他对如何进行德育教育进行了理性思考,认为“全 员德育,注重实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不能把学校德育工作推到德育处或班主任身上。目前提高德育实效性是当务之急,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比如要求学生做到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其实就是爱祖国的具体表现。他还强调指出德育内容要力求做到小、近、实、序。“小”是指教育内容要具体;“近”是指教育内容要贴近实际,他还举了几个贴近学生的几个观念:市场经济的观念;自主、自立、自强、自信的观念;社交和合作的观念;竞争和进取的观念;时间效率观念;信息观念;民主法治观念;拼搏观念;务实的观念;公平的观念;遵章纳税的观念;权利和义务的观念;文明消费的观念;互惠互利的观念等。“实”是指讲究实效,知行统一;“序”是指教育要有序列,比如:爱国主义教育的序列应该是:爱父母→爱亲人→爱老师→爱同学→爱集体→爱他人→爱祖国→爱人民。他还以美琪学校的六个六好习惯为例讲了基础性习惯的培养;以八爱教育为抓手,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操。一起强调家校联动,拓宽育人渠道,这一点正与我校的家校正在开展的活动不谋而合。

其中,卜老师关于《文明与你相约》的系列性国旗下讲话非常有特色。这个活动从开学初的第三周开展,一直持续到15周。每周都有一个讲话主题,涉及到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讲话内容生动、有趣,非常有实效,也很有特色。 在如何加强班主任发展方面,刘校长以北京市特级教师孙蒲远说过的这样一段话来说明所有的老师都应当以这样的心态来看待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的繁忙就是我生活的充实,班主任的辛苦就是对我的磨炼,处理孩子们的各种问题就是我的一种乐趣,孩子们的进步和家长们的信任就是我最大的幸福,而我工作中的困惑正是我教科研要解决的专题。他从6各方面概括了班主任的特点:班主任的素养决定了班主任之歌的曲风、“爱”是班主任之歌的主旋律、谱写建设班集体的主题歌词、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班主任之歌的动人乐章、教科研是班主任之歌的最强音、和家庭、社会携手同唱一支歌。美琪学校关于关于“师爱”的两句话让我深思,一句是“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还有一句是“让每一根草都开出自己的花”。

6.大学辅导员外出学习总结 篇六

一、分层次、讲实效,“基础+主题”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模式立体化,使全体学生受益

二、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土建学院积极引导,加强教育,举办分党校普及班和提高班,两期党校都邀请校内外资深专家、教授讲述,普及班以党的基本知识为授课内容,而提高班重点放在理论提高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层次,结合中央党建工作,定期开展学习研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每次党课开班之前做好问卷调查,把学生反映或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纳入党课学习中,并且改革考试制度,充分利用网上党校优势,要求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考试。

2、坚持党员下班制度,建立“每学期学生党员进行个人总结、群众评议”制度,加强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所有发展对象都首先在学院进行公示,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对已经列为发展对象的同学,充分发挥广大同学,加强对他们的日常监督,对评定不合格的同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从而保证了学生党员的质量。

3、土建学院比较有特色的是举办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同时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考核,加强他们学习、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4、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例如,邀请专家为全体入党积极分子做“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报告,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展览,结合奥运会成功举办、神七成功发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事件组织开展讨论,深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5、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特殊防护期保证信息畅通,将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

三、日常管理工作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自律意识强

1、积极开展法纪、安全稳定教育。注重建立学生安全教育、预防和处置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在制度、机制方面,土建学院学生会、各年级分会设立纪检保卫部,各班设治安保卫委员,各寝室的寝室长为安全信息员;层层建立了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制定并实施了《学生集体课外活动安全教育和管理实施细则》。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法纪教育、安全教育活动,如考风考纪、反传销、防火防盗、交通安全、文明离校等教育。组织新生进行了《学生手册》考试。加大了对学生日常行为检查和违纪处理的力度,全院学生的日常违纪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做好违纪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同时积极配合学校调查处理,及时向学工部上报情况和处理意见。

2、重视宿舍文明建设。土建学院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开展优良学生寝室评比、寝室设计大赛等活动,促进宿舍文明建设。加大了针对学生宿舍防火、学生晚归和外宿、外租房等情况的检查力度,并形成了长效机制。值得一提的是严格落实学生宿舍熄灯制度和计算机使用制度。土建学院每晚11点熄灯,熄灯后学生反正正常,未发生群体性起哄、打砸事件;针对该院学生宿舍计算机过多的情况,他们修订了《学生宿舍计算机管理办法》,并制定了《土建学院学生计算机管理协议》,首次以协议的形式限制了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娱乐的时间、制定了违反规定的惩罚措施,比较有效的制止了学院因计算机而引起的学风下滑现象。

四、学生竞赛活动蓬勃发展,提高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1、土建学院积极推动建立符合学生竞赛活动实际的培训、交流、实践、激励立体综合模式。从xx年开始学院就推出学生科技创新立项、申报制度,配套了奖励等政策以及相关的鼓励措施,目前学院已初步形成了“学生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基地+专业协会+课程+以大学生科技创新为导向的管理体系+开放实验室+指导老师+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八位一体的格局。

2.积极引导,树立典型,积极营造良好的竞赛活动氛围。结合土建学院的专业特点,开办“每周一模”和“每周一展”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参加到学生科技活动中来。每年组织全校“土木类结构模型大赛”,建筑学毕业生毕业设计展览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各位同仁,当前我院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委要求全院师生员工树立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提倡跨越发展的精神、奋勇争先的精神、锐意改革的精神,对于一所刚升格的本科院校,如何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破解湖南工学院学生工作的发展难题,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努力开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新局面,科学规划,扎实推进,谋划学院新的科学跨越发展,特别是为系党政领导分忧,谋划建筑工程系学生工作新的科学跨越发展,做好辅导员本职工作是我在学习过程中反复思考的问题。长沙理工大学和我院同属合并院校,同样面临新老校区建设和管理的问题,在学生工作方面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在短时间内跻身同类高校前列,为我院的学生工作提供了难得经验和范本。

范文网

7.河海大学研究生外出管理办法 篇七

关键字:彝族女性;外出务工;婚姻家庭

中图分类号:C92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0-0097-02

近年来,农民出去务工的现象在许多地方都非常普遍,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下乡使农村生产中产生了剩余劳动力。随着社会流动越来越频繁,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女性离开家乡到城市务工,城市的环境改变了她们的价值观,进而对影响她们的婚姻和家庭。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外出务工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中的多数人是半农半工的,特别是已经结婚的女性,农忙时节在家务农,农闲时外出务工,务工主要是为了增加家庭收入。

一、马龙河村彝族女性外出务工基本情况

马龙河村是高寒山区的一个彝族村落(彝族人口比例为89%),村委会距离行政管辖区(五街镇)13公里,距离县城(南华县)60公里。从村落到镇为土路,弯道较多,交通不便。到2012年,该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94户,共乡村人口814人,其中男性369人,女性441人,农业人口810人,劳动力566人。[1]该村人均耕地1.2亩,主要种植烤烟、玉米、小麦等农作物。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28元,农民收入以烤烟、包谷等为主。整个村里没有集体企业,剩余劳动力只能到异乡,至少要去县城或外地,常年外出务工女性27人,其中省内19人,省外9人。[2]

该村外出务工女性分为两部分,第一,3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大多在广州、东莞、福建、深圳一带。2006年该镇有一批政府扶持的外出务工者,每个村委有三个名额,村中有一个刚刚初中毕业的女性就是这批务工者中之一,通过几年的打工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后来每年他回家过年村里都有跟着她一起去打工(都是村里面刚刚毕业的学生或者刚结婚的年轻人)。如今,该村有意愿外出务工者大多都是和她一起的,据她所说,她们是在制鞋厂里上班,工作内容简单,但是工作时间长,工资约为2500。第二,30-45岁女性在县城或者乡镇做体力劳务工,主要从事洗碗、搬砖、保姆之类的工作。

二、马龙河村女性外出务工原因分析

马龙河村彝族女性外出务工有许多原因,有自身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原因。彝族女性是个独特的群体,外出务工更有许多原因,本文从当地自然环境、女性自身社会资本的增强和社会意识增强等方面来论述外出的原因。

在马龙河村,上个世纪80至90年代女性很少外出务工,许多农民都不愿意离开家乡,他们都有浓重的乡土情结。直至21世纪,大量男性外出务工,女性依旧乐于在家里务农,妻子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该村第一位女性外出务工的开始就是上述中提到的政府第一批鼓励出去的农民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收入低于外出务工收入,这是女性走出去的最主要的原因。马龙河村主要经济作物为烤烟,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和小麦,粮食作物主要用于家畜的喂养(牛、猪、鸡)。烤烟成为最主要经济来源,而烤烟种植被村里人成为“最累”的生产,每亩纯收入约为3000元左右,两个及以上劳动力家庭每年种植3-4亩,整个生产需6个月左右。[3]而且烤烟生产需要靠丰富水源及降雨,2008年以来,云南持续干旱,马龙河村也受到影响,烤烟种植难度增加,加之政策方面对烤烟生产控制,使得农民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在这样的形式下,男性大量外出务工,女性看到务工收入更高,并认为务工幸苦程度低于务农,陆续有女性外出并取得成果后带动了大批女性的流动。

另外,马龙河村外出打工的年轻女性一般都满足下列的条件:父母身体健康,年龄大约在55-65之间,能从事家里繁重的劳动和照顾小孩;未婚或已婚但子女已经2岁以上。如今,尽管许多在家的年轻女性非常希望出去打工,但是因为家里有年迈父母和小孩无法脱身而在家的务农。另外,个人知识水平对外出务工也有巨大的影响,该村新一代的女性在新形势下成长,随着自身条件的改善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大部分人初中毕业,有的毕业于技校,在文化程度和年龄方面都有优势,她们手脚灵活且有耐心,能够在工厂里完成快速的流水工作。总体而言,彝族女性外出务工具有家庭条件和自身条件。

三、女性外出务工对婚姻家庭的影响

马龙河村彝族女性外出务工对婚姻和家庭都有一定的影响,从婚恋观念的转变到生育观念的变化。

(一)外出务工对彝族女性婚姻及生育的影响。

1.彝族女性通婚圈的扩展。

传统社会中,大多数少数民族村落的人们的社会交往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社会活动空间受地域限制,社会流动范围小,造成了通婚圈狭小。马龙河村也如此,传统的通婚区域主要集中在该镇的同一民族之间,也有部分村内婚(约15%),即使存在族外婚也是发生在民族杂居地区。然而,随着女性外出务工人员日益增多,打破了传统婚姻圈。马龙河村11个未婚女性务工者嫁到其它乡镇和县,甚至出现了跨省婚姻(2例),许多女性愿意嫁给当地汉族男子,形成族际通婚比例不断提高。并且这种现象在外出务工的未婚女子的影响比同一群体中男子更普遍。因为,当地许多父母对儿子的要求和当地彝族结婚,但对女儿不会强烈要求。

2.彝族女性生育观念的转变。

中国传统社会有“多子多福”的思想,少数民族地区更是如此,马龙河村也一样,特别是男孩多对家庭来说是件好事。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以后,几乎全部家庭生育两胎,很少有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务农女性第一胎生育年龄都在20(法定结婚年龄)岁左右,间隔四年生育二胎。然而,当彝族女性离开家乡,到大城市打工后,脱离了原来的乡土社会以后,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摆脱了传统的生育观念的束缚。[4]有些女性外出务工接受了新的观念后,意识到应当给予子女高质量生活,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因此,他们选择只生一胎,这样的情况在马龙河村有两个家庭。另外,20-30岁正是女性外出务工最好年龄,有些已婚女性选择先生一胎,二胎则三十岁已有再生。这些生育观念的转变是近几年最突出的特点,主要原因在于外出务工使得人们的经济意识大大增强,当两者冲突时,她们选择优先发展经济。

另外,对生育性别偏好也有所改变,从“重男轻女”到“男女平等”观念逐渐形成,在调查中发现,有女性外出务工经历的家庭一般具有部分现代生育观念。也有个别觉得,生女孩经济压力小。

3.对婚姻稳定性的影响。

影响婚姻稳定性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三个主要的方面,即经济原因、感情因素和伦理道德观念因素。[5]这点主要体现在已婚(包括订婚)但未生育的女性务工者中,她们进城就业,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同时生存能力得到提高,有了自己的经济来源,对自己的另一半要求相对提高,或者因为夫妻去不同城市务工导致长期的分居,婚姻遭遇挑战。马龙河村中有一个案例,就是女性订婚后去东莞制鞋厂打工,丈夫去另外一个城市,两年后,女性要求在城市生活,男方坚持回农村务农,最后两人离婚。同时,在外出务工的过程中,她们获得了与他人解决与交流的机会,受到了现代观念的影响和冲击,导致了内在思想观念的变化,包括婚姻观念的变化。

(二)彝族农村女性外出务工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中最基础的组织与群体,也是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女性在家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子女教育、养老、家庭关系方面都非常重要。马龙河彝族女性外出务工对家庭也有双方面的影响。

1.家庭性别平等主流化。

长期以来,我国“男主外、女主内”成为自然而然的社会习惯。在彝族地区,由于受自然环境和文化因素的影响,马龙河村的女性不仅要从事生产活动,还要从事绝大部分的家务劳动,家务劳动的无偿性使女性价值无法体现。外出务工使女性不仅在经济上得到了独立而且还使女性与现代工业和都市社会有了深入的接触,使农村女性的社会性别地位得到了提升从而促进了农村男女两性之间的平衡发展。[6]同时,女性外出务工有利于女性家庭地位的提升,许多新的思想观念传入农村,使得整个村落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因为外出务工的女性为家庭带来经济收入,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就提高了,相应的也有了“话语权”。在打工过程中,她们开阔了眼界,通过接受和学习外界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举止、语言等等,塑造出了更好的形象,这些都有助于她们在家庭关系中地位的提高。最终,男女平等不仅仅是《宪法》里的法律,也成了公民心中的社会规范,男女平等在少数民族农村也得以实现。在年轻一代中,男女平等思想观念已形成,许多男性也开始和妻子分担家务劳动。

2.彝族女性婚恋观念功利化威胁着家庭稳定。

婚恋观念功利化主要对象是未婚女性,主要表现为两点:女性择偶标准变高和对婚礼习俗要求的变化。该村彝族女性进城务工后她们对恋爱和婚姻的看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未婚女性择偶标准改变,她们要求或者更愿意选择与市内男性结婚,因为这样可以留在城市,脱离农村生活。然而,这样的婚姻结合使异地婚姻增多。彝族长辈习惯了熟人社会的生活而反对这样的婚姻,的确,在少数民族农村,这种异地婚姻由于缺乏来自居住地的村落和家庭网络的支持和约束从而出现了相对的不稳定性。在访谈中,笔者得知,许多年轻女性为了脱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而嫁到外省,她们的婚恋有功利性。父母的不支持使家庭关系变得紧张,外地生活的不适应和情感无处寄托都威胁到她们的婚姻的稳定。少数民族农村女性进城后婚姻观念倾向与物质条件,对于农村打工女性来讲婚姻的问题不仅是情感的问题,还是决定她的发展前途和未来人生的根本的问题。她们把自己的人生目标的实现寄望于婚姻。将婚姻看作是可以用来换取自己所需的交易,这样的婚姻关系给日后的婚姻家庭关系带来严重的隐患。同时,者也造成了彝族村落男子娶妻困难,严重威胁到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少数民族女性外出务工后接触到了城市文化,并深受其影响。马龙河村彝族传统社会中,婚嫁过程都保留自己的风俗习惯,聘礼一般在6000-8000元,婚礼都在村里举行,全村人互相帮助来完成。如今,外出务工女性看到城市人的婚礼,要求相应提高,聘礼增加到最少16000,并且要求去县城举行婚礼。在马龙河村,几位外出务工女性经自由恋爱后嫁到外嫁到县外和外省,婚嫁过程为汉族形式,抛弃的传统彝族婚礼习俗,不再穿彝族服装、唱彝族歌曲和跳脚,她们学习现代城市拍婚纱照、摆酒席的习俗。在少数民族村落里,人们处于相对闭塞的空间,小农生产形式加之劳动繁忙,村民很少全村聚集在一起,传统婚礼把全村人聚集在一起,共同劳作、共同欢乐,是链接村民社会团结的纽带,也是村落中家庭关系紧密的重要渠道。现代婚礼的传入降低了村民互相帮助的程度,家庭与家庭之间的情感也相应淡化,最终影响村落和谐村落建设。

3.空心家庭与养老危机。

目前,马龙河村大多家庭都为核心家庭,彝族有“分家”的习惯,即当子女成家后就和父母分开住。以前,当男性出去务工,妇女则承当其家庭的重任。如今,女性因为外出务工,者使得原来的小家庭又重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名义上的“大家庭”。初五务工女性受过基础教育,基本为初中,个别为技校和高中,这样的文化程度在城市人眼中是文化素质较低者,但她们在农村却是属于年轻有为的年轻人,是村落中的精英,大量农村中青年女性外出使得农村家庭的核心被抽空,由核心家庭变成空心家庭。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由于子女全部外出务工,老人不仅要自我照顾,还要照顾小孩,这种情形使老年人在生病或情绪不佳时得不到子女及时地照料和帮助,身体和心理都承受巨大压力。

四、结语

近几年以来,彝族女性外出务工已相当普遍,其实这是民族地区现代化的过程。马龙河村也如,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发展成果共享的表现。但是,少数民族农村女性进城务工改变了传统家庭的居住模式、家庭关系、养老模式、婚姻观念和生育观念。这些变迁有些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家庭矛盾、代际矛盾、亲子矛盾等,因此,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应当制定符合当地的政策,引导女性合理流动。比如,努力改变第一、二、三产业就业结构,为现代化农业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力争解决困扰农民的“三农”问题,努力构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和谐农村。

参考文献:

[1]云南数字乡村网,马龙河村委会网站。

[1]数据来源:对该村第一位外出务工女性访谈得知。

[3]蔡慧玲,少数民族农村妇女流动对婚育的影响—以广西融水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4]蔡慧玲,少数民族农村妇女流动对婚育的影响—以广西融水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5]张云英,胡双喜.农村女性进城务工对农村家庭关系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社会视野,2009-04。

作者简介:

上一篇:三三班安全教案下一篇:2016年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