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的东西也有用作文500字

2024-08-17

无用的东西也有用作文500字(共5篇)

1.无用的东西也有用作文500字 篇一

有和无,这两个字之内涵,有人认为浅矣!一为有,便是1、2……,一为无,便是0。其实不然,正如老子所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句话,就直接地告诉我:“有和无,绝没这么简单!”

按老子之法,“无”的地位是比“有”高的,因为先有天地,后有万物。这有和无的逻辑关系佛经上也有,什么“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我头脑简单,已经快昏过去了,还是讲一讲这二字在生活中的作用吧。

一个人,活着是有,但他活着之前是无,这就是无生有,也就是0+1=1,而死了,就是又从有回到无了,方是1-1=0。老子是不讲什么鬼神,转世的。一旦死了,那就永远是“无”。为什么?因为0+0=0,0-0=0。这就可以懂得为何无在有之上,又是无限的了。

所以,老子对“有”的否定,便是对人生存的否定。这未免太虚无飘渺了,好像世上万物都是幻影。其实很容易,他对“有”的否定乃是对长生不老的否定,没有东西能一直有,始终要变成无的,这是对的,可是老子喜欢追根刨底,他发现“有”既然被否定了,那是谁创造“有”的呢?是“无”。所以老子干脆就把“无”也否定掉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有两种方法理解,一是一个算式:0-0=0,二是如果把“无”和“有”比作两根八字形线:“八”的话,那它们只需延长一点,就准能交叉在一起!

正是老子天才般的意识到了这点,所以就说出了“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因为知道有、无、大道,这些东西的关系的人,必然已深知其无用,既无用,则不答之。相反而论,便乃言者不知。

所以,老子是在函谷关前被人拦住,既求又迫让他写下了《道德经》,否则,或许人们对他的印象,就跟黄帝差不多喽!

2.有用与无用高三作文 篇二

有一天,逗号、句号和问号在一起开会讨论谁是最有用的。逗号说:“如果没有我,人们交谈时就会不停的说,无法停顿,那多累啊!瞧,我的作用最大!”。句号很不服气的说:“哼!如果没有我,人们就永远没法说下一句话,这说明我的作用最大。”问号更不服气的说:“世界上要是没有我,人类就不可能问问题,就不可能了解更多的知识,这充分说明我是最有用的!”他们吵得得互不相让,不可开交,谁都不肯服输。

过了一会儿,文章爷爷来了,听了他们的争吵后和颜悦色的说:“孩子们,你们别吵了,其实,你们每个标点符号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但是只要你们友好的团结在一起,天下的有识之士就会在你们的配合下写出精妙绝伦的好文章,这说明团结才能凝聚更大的力量,团结才能出优秀的成果,只有你们齐心协力、互相帮助、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逗号、句号和问号觉得文章爷爷说的句句有理,听后都虚心的低下了头。

从此,不但逗号、句号和问号成为好朋友,他们还共同邀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和感叹号等标点符号结成了兄第友好关系,齐心协力为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作贡献。

3.作文:有用与无用(范文模版) 篇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在我们的学习中,常常听到有用无用之争,无用的不学,有用的就学。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听到人们对人、事、物有用与无用之争。那么,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无用的呢?

惠子对庄子说:“你的言论没有用处。”庄子说:“懂得没有用处方才能够跟他谈论有用。大地不能不说是既广且大了,人所用的只是脚能踩踏的一小块罢了。既然如此,那么只留下脚踩踏的一小块其余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大地对人来说还有用吗?”惠子说:“当然没有用处。”庄子说:“如此说来,没有用处的用处也就很明白了。”

庄子又说:“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请联系生活经历或自己体验认识,选择适当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构思点拨】

我们在判断有用时,往往从我们自身出发,比较单一而狭隘,相比之下,环绕有用的却是无边的大地——世界。无用之用往往是个看不见的存在,只有在缺席的情况下,才让人意识到它的作用。此时有用,彼时或许无用;此地有用,彼处可能无用。反之亦然。

我们喜欢从实用(功利)角度判断有用还是无用,这就排斥看不见的精神世界。所谓无用之用,对中国人来说,很大程度上是指精神世界的一切。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开始以为金钱可以实现现代化;后来发现金钱买不来现代化,现代化需要科学技术,需要核心技术;现在我们又发现没有强大的文化底蕴,我们依然实现不了现代化。【写作范文】

有用与无用

在这个快餐式时代,人们总会不自觉地问:“这有什么用呢?”当这句话成为口头禅的时候,一种可怕而怪诞的习惯就养成了:于我有用者,亲之;于我无用者,弃之。而且这样的舍弃被视为理所当然。

有用,简单说来,就是有使用价值,对人有利、有益。重视使用价值,能使事物发挥其最大的功用,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当所有人都对“有用”趋之若鹜的时候,“无用”就被冷落了,它只能退回世界的一隅,蜷缩着。

显然,无用,只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它似乎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毕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无用“难逃被淘汰的厄运。君不见,多少古老的小巷被推倒,有用的宽敞马路要取代无用的窄窄的胡同。君不见,多少无用的哲学书被束之高阁,有用的经济类书刊长期热卖。这个时代追求速度,追求立竿见影,要有用之用。无用之用,只能眼看着时代的车轮飞速滚过,却无可奈何。

这是一个实用主义盛行的时代。它急躁、轻浮,它来不及等待无用之用,只好迫不及待地投入“有用”的怀抱,与物质缠绵交织。

但是,有用与无用的标准又是如何划分呢?它在时间、空间上又有怎样的定义呢?于今世无用,那于后世呢?于此地无用,那于彼地呢?我们似乎无从知晓,也许,是因为没有时间深究,因为我们都被无形的手推着快速往前走。无怪乎,王尔德说:“我不想谋生,只想生活。”谋生有用,生活无用。所以现代人都少了仰望星空、闭目感受生活的惬意心情。

舍弃无用,其实就是舍弃生活本身。当讲求实用、追求经济效益的温州商人把法国一条古老街道的咖啡馆、快餐店都换成“服装一条街”的时候,法国人不满、抗议,要求“还我咖啡馆”。他们需要“无用”,需要生活,午后休闲的咖啡馆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法国人对无用的浪漫有着一份中国人看来难以理解的认真与执着。有用之用,是生活必需;无用之用,亦不可或缺。有用是一抹粉黛,有浓浓的胭脂香;无用是一杯清茶,有淡淡的人生味。

无用之用

庄子道: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相较于有用之用的物质性和利益性,无用之用则过于虚弱了。

人们从切身利益出发,以是否带来实际价值为标准来判断事物的有用或无用。笔可以用来写字,自是有用之物,花,似乎只能悦目赏心,算得上是无用之物。中国老农认为养花是有钱人的玩意,是件奢侈事。他们没有看到花的无用之用:花作为一个大的概念范畴,关乎生物圈的稳定性,没有花,生物多样性将严重锐减。花虽不能带来物质上的直接利益,却一点点改变我们的心情,美化我们的生活。

可以说,无用之用在被人们忽视的角度散发着它们特殊的幽香,这些香气,丝丝缕缕,迷散人呼吸的空气中,真正地与人类相帖相依,也因此容易被忽视。

无用之用是透明的,看不见的,它们的价值只有在“假设不存在的情况下”方能体现。正如庄子对子所说的,大地对人类有用的部分只是脚能踩踏的一小块,由此推之,大地是无用之用的,可若只留下脚踩踏的一小块其余全部挖掉,直挖到黄泉,那么人类岂不成了孤岛,我们又该如何诗意地行走,自由地生活。人类生活的金字塔上,基座是无用之用,越往上有用之用愈加显著,人类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中一步一步向上走,也渐渐淡忘了那基座上的无用之用,并对之嗤之以鼻,却没有想过若基座不存在了,人岂不摔得粉身碎骨。

历史证明忽视无用之用就像一天天在积累着病毒,这些病毒终将毁掉人类一切华丽的美梦。长久以来,我们过于重视GDF的增长,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却忘了对生态系统的维护,围湖造田,砍树造屋,今天我们也尝到了相应的恶果,各种极端天气的爆发一天天加剧人们心里的恐惧。令人欣慰的是,中学课本上终于出现了生态系统的潜在价值,我们知道潜在价值在于其直接价值,即有用之用。

4.无用的东西也有用作文500字 篇四

泰戈尔哲理诗中有句名言:“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就被拒绝了。”这话意味深长且发人深省,向世人揭示出“讨厌”的错误也有不菲的价值。

美国有一个叫罗伯特的人,用几年时间收集了七万多件“失败产品”,然后创办了一个“失败产品陈列室”,并一一配上了言简意赅的解说词。由于这一展览给人以真实深切的警示,开展后观者如潮,给罗伯特带来了滚滚的财源。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一句西方的幽默:“所谓垃圾,就是放错了地点的好东西。”而既然放错了地点,就不妨重找个地点放,谁找准了这个地点,谁就能让那些“垃圾”大放光彩!

大科学家爱迪生在研制白炽灯泡时,为了寻找一种高效率的灯丝材料,做了一千两百次试验,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一个愚昧无知的人取笑说:“你已经失败了一千两百次。” “不,”爱迪生反驳道,“我证明了一千两百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大科学家以“无用”的材料作为无可辩驳的反证增强继续实验探索的自信。正所谓“失败的味道挺苦,包含其间的道理却是甜的。”可见经营“失败”就是一种“高明”。关键是,你必须别出心裁,另辟蹊径。

有一位旅行者,走到了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方。在那里他发现了一大片兰草。经仔细辨认后,他确定那是兰花中的珍品:佛兰。旅行者惊喜之极,决定把这些花带回城里出售。于是他找到一户农家,想借一把锄头。当憨厚的男主人爽快地把锄头递给他时,提出一个要求,他想跟着去看一看是怎样的一种花儿,竟让旅行者如此着迷。

看过之后,农民很是失望。“原来是这种自生自灭的小草!我们这里的人谁都不要,这草是没用的,我们曾割回去喂牛,可是它嗅也没嗅一下呢。”说完,农民遗憾地走了。几天以后,旅行者回到了城里,带回去的几十株佛兰,很快地使他成为富翁。

其实,世上本没绝对无用的东西或失败的事物,只是利用的方式不同罢了。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人眼里,或者在不同的际遇里,往往会有不同的价值。人生也是如此,这世上本没有天生无用的人、天生失败或者天生成功的人,关键是你处在什么位置,或者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

所以不要说自己一无所有,一无所能,只不过你就像那株佛兰一样,还没有被发现而已。所以我们要充分展现自己的长处,在“平庸”中挖掘亮色,从“无用”中寻找价值,这样才会将生命推向极至。

莫被有用遮望眼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其实,世上本没有绝对无用的东西,只是利用的方式不同罢了。同一件事物,在不同的人眼里,或者在不同的际遇里,往往会有不同的价值。说不定看起来有用的东西,在他人眼里却是最无用的。

白岩松常引用的例子:8位名牌大学毕业生,其中2名博士、5名硕士,还有21名本科生,去一家大型企业求职但无人成功。因为企业老总觉得:这些学生面试时都很自我,面试结束后,没有一个毕业生主动打招呼说“再见”、“谢谢”„„或许他们每个人都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看似有用,但却没有基本礼仪与社会准则,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都不是合格的人。

零点公司曾经做过的一个“世界公民文化与消费潮流”调查显示,中国公众对责任感、尊重别人、与他人沟通,想象力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其他国家。例如,重视责任感的中国公民只有30%强,处于世界各国的最低点。同样,只有不到30%的中国人重视容忍和尊重别人,比世界平均水平低约l0个百分点。

中国古人是“通识教育”,未认字前,先背诵三字经,无非仁、义、礼、智、信五条。这就是维系中华民族血脉不断的社会底线与价值观原点,守住了仁、义、礼、智、信,也就守住了个人良知与社会正义。只可惜现代中国人,即便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考得了托福,入得了官府,说起这五个字,也是哑口无语。

记得,在2012年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王安忆作了题为“教育的意义”的发言,提出了一个“有用与无用”的问题,她建议同学们“不要尽去想着有用,而要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

那么我们的社会到底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的教育是否做了一些无用功?这些都是值得反思的问题。也许有时做人比做学问更是第一位的,所以在今天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我们切莫被“有用”遮望眼啊!!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若论无用,还有什么比诗歌、哲学更无用的?可是英国人说,英国人宁可失去整个印度,也不肯失去莎士比亚。乔布斯说,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所以庄子所说的“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是发人深思的。

无用是为有用,有时需要无穷的魄力。孔圣人,人们都广知他先进非凡的思想,但人们却往往忽略他周游列国时那滚动的木车轮下的热情,那是孔子的魄力。若是他当初轻易被功利的国君们挫败,便一切理论皆化作尘埃。所以,孔子正是以这种魄力留下思想的种子,以这种魄力成就中华璀璨的儒家文化,这才是真正的无用之用!

人的视野有宽窄之分,而那些井底之蛙只能“枪榆枋而止”,将无用之用埋在井底。目光狭窄的人看到眼前蝇利,便死死抱住,对他们而言,有用无用的区别在于眼前是否实用。而视野辽远者如陶潜,若那五斗米当真为有用,那折腰便是为了饱腹,纵使今后肚子果真饱了,而腰却怕是再也挺不起来了。然而他最终选择了远方的南山、秋菊、垂柳与诗酒,若这些是无用的,那他又何以易安,何以怡颜呢?站在高山之巅,与明月清风相映,则眼中万物皆为不可少的有用,他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士大夫,于英雄无用武之地时的精神有为,是无用让我们理解了何为最本真的生活,何为最自由的灵魂?

六百多年前,年过七十的画家黄公望用三四年时间完成了一幅《富春山居图》。在当时,人们也都在为名忙、为利忙,而黄公望与他的画作不过是一个看似无用的人做了一件无用的事而已。耐人寻味的是,几百年过去了,那些一代又一代人做的有用的事都烟消云散,而《富春山居图》的合璧大展却在2011年成了海峡两岸交流中的一件大事。可见无用也会有朝一日变为有用的,所以我们要重视无用的价值。

重视“无用”的价值,就应当“风光长宜放眼量”。众所周知,人类史上不少的重大发明,开始多被视为“无用”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始初只局限在实验室里,曾被讥讽为“毫无用处”,法拉第回答说:“那么刚出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随后,运用电磁原理发明了电动机,人类由此步入电气时代,“无用竟成大用”!

许多世界一流大学都设有商学院和法学院,可是普林斯顿却没有。每隔20年,他们都要讨论是否设立这两个学院的问题,但每次的答案都是“不”。他们放弃了这两个几乎是最赚钱的学院,却大力发展艺术系,这种做法是纯粹出于满足学生需要的目的。在校长雪莉·迪尔曼看来,这些看似无用的课程相当重要,因为这些修养会伴随人的一生,而就业只是暂时的。

5.教育的“无用”与“有用” 篇五

在我看来,教育有时应该是无用的,就像教育可以是有用的一样。

庄子在《人间世》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南伯子綦到商丘去游玩,看到一棵大得异乎寻常的树,即使千辆马车,也可以被这棵大树所荫蔽。子綦吃惊道:“这是什么树啊?肯定有非同寻常的材质!”仰望它的细枝,却扭曲纠结而不可以作栋梁;俯视它的大根,却木纹松散而不可以作棺椁;舔舔它的树叶,嘴巴就会溃烂受伤;嗅嗅它的气味,就会大醉如狂,三天都醒不过来。子綦感叹道:“这就是没有用的树木啊,所以才能长得这么高大。神人之所以能达到精神凝聚而长存的境界,就是因为不成材的缘故啊!”

几千年来,我们往往对庄子存在着一种深刻的认知:追求无用。殊不知,庄子崇尚的绝不是“不材无用”的犬儒保身之术,而是超越尘世各种关系与牵缠的心灵自由。

在庄子这里,无用是天性,对无用的崇尚,就是对本性的顺应。的确,是树就一定要成为栋梁,高高在上吗?是树就一定要成为棺木,享受供奉吗?是树就一定要可用、可识吗?它的本性就是做一棵没有人理会的树,钻出土,展开枝,在风中婆娑,在雨中瑟瑟……子綦感叹的“不成材”,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的“成材”:成为自己,做一棵快乐的树。

庄子在另一篇文章里写道,整个社会遍布“匠人石”,都得了“有用强迫症”,崇尚一切都以“有用”为标尺,有用学之,无用弃之。

回观我们的教育,现在也有这样的趋势,动辄就要把儿童培养成什么什么,并冠之以许多高级的、深奥的、微言大义的词语。我常常自问,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企图灌输和训练的许多技能符合儿童的“童性”吗?儿童的成长姿态本是千姿百态,怎能以某一种或几种成人的要求来替代、来规范、来驯化?再问自己,只教给儿童“所谓有用或者帮助他们成功的东西”,符合教育的“教育性”吗?

很多人,包括教育者本身在内的很多人,不肯正视一个真相:现在所谓的成功,不过是按照大多数人的意志来塑造自己或他人罢了。让其违背本性生长就已经错了,再“追求卓越”就错上加错。

用物质、实用的标准,给臆想的成功披上华丽的外衣,是我们的教育存在的最大症结,于是,教育变得功利,人心变得浮躁。我们看似做的都是有用的事,但我们心灵流淌的诗意和幸福却没能随之递增。

我认为,教育只有秉持“无用”,才能“有用”起来。

2013年12月,学校为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专门举办了一场个人画展。作为策展人,我在画展开幕式上致辞说:“我们不妨花一点时间,费一点精神,和孩子一起做一些跟升官、发财没关系,却与情感、精神和艺术感觉息息相关的事吧!有用没用,十年、二十年之后,谁知道呢?谁能肯定从勤敬园里不会走出一个个各行各业的乔布斯?而且,在今天,即使无用于事,也起码是有用于心的。”

正是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往往成为我们人生关键时刻最有用的东西。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从斯坦福退学以后,就曾专门用一段时间学写“美术字”,这个在当时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实际作用的东西,在十年之后,帮助乔布斯成就了世界上第一台使用漂亮印刷字体的电脑。

“无用”,是一种完整的生活情怀,是一种丰沛的心灵滋味,是美好的情趣和呵护的手,是绵密的精神脚步,更是一个人对过往的眷顾、对现在的珍惜、对未来的向往。教育,不就是应该多做这样的“无用之事”吗?也许,正是这样的“无用”,才能将儿童从“有用化、实物化”中解救出来,让其将来能真正成为最好的自己。

无用,是教育对生命成长的尊重与呵护。无用于事,方可有用于心。

(沈蓉,南通市实验小学,226001)

上一篇:狼牙山观后感下一篇:渠道工作方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