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感受作文(精选8篇)
1.学习感受作文 篇一
星期天下午,爸爸带我到蓝宇广场学习滑滑板车。
刚开始,我一点都不会,也不敢滑,上去就摔倒,我很害怕。爸爸就告诉我说:“不要害怕,多练习就能成功”。我牵着爸爸的手,滑了一会,爸爸就松开了手,我就自己会滑了,我摔了好几跤,摔倒后我就爬起来就坚持练习,在爸爸的引导下,我终于学会了滑滑板车。
通过学习滑滑板车,使我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不怕吃苦,有了勇气才能战胜一切的困难。在学习中我也要认真听课,不怕吃苦,认真听老师讲课,不要做小动作,发扬学习滑滑板车的那种吃苦精神,一定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2.学习感受作文 篇二
一、创设音乐环境,营造音乐氛围
心理学认为,良好环境的营造,对于人们的言行起着重要的演化引导作用。教师精心设计,布置一个主题突出的音乐视听环境,能诱发学生对音乐和音乐学习的极大兴趣,如黑板上写着:“欢迎你进入音乐殿堂”的大字和钢琴上摆放的一束美丽的小花,仿佛向他们微笑着伸出欢迎的臂膀。同时,教师弹奏欢快优美的乐曲,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如同进入音乐的圣殿,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音乐感受能力是指学生对音乐的情绪体验能力,是一切音乐能力的核心与前提。而情感是音乐的生命,只有在感受中才能得到宣泄,音乐教学作为以情感人来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载体,没有情感就无法让学生感受音乐,更谈不上去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教学的主导者身份,用激情来带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心灵在音乐学习中感悟升华,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音乐素质。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动心,在体验音乐中促使自己情感更具主动性。我在上《中国民歌》欣赏时,其中的《川江号子》,采用了一种综合体验环节,让学生创造性地通过体验来切身实地地了解旧社会船夫们的悲惨生活。我用多媒体剪辑了一些船夫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场景,加上船夫号子有力的吆喝,放给学生欣赏。同时,学生在许多影视中也都看到过,旧社会船工行船,是以吆喝来指挥的,如“开船、扯帆、拉纤、靠岸”等。我在教学中,把全班按照座位顺序分成几个音乐小组,进行音乐情境的活动体验,让学生自己设计与行船有关的情节,“当一回船工”,随着音乐边律动,边跟着吆喝,不仅仅是让学生聆听旧社会船工痛苦的呻吟,感受他们所在时代给予的沉重压力,还很自然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音乐的空间和展示自我的场所,既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又使音乐素质好一些的学生学习兴趣和组织能力得到了提高。更难得的是学生是在自己的亲身活动中体验了音乐,情感得到了熏陶,积累了好的欣赏经验,形成了对音乐价值的较高认识,在感性的模仿中交织着理性的情感,体验成功,在理解音乐中入境。音乐的感受与鉴赏带有主观能动的特点,学生在聆听音乐的时候,一般是结合自己的主观经验,通过回忆、想象及联想等加以丰富补充,可以算是一种个人的再创作;通过切身的感受,音乐被内化为学生身上一种潜在的东西,这比在教学中教师一味强调学生注意聆听音乐,或长篇大论地讲授音乐所表现的内容,要深刻和有效得多。
二、以鼓励和参与表演激发兴趣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和每个具体环节,教师对学生所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予以肯定,能够极好地培育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学生品味自己的歌声中,教师进行评点,起到了很好的鼓励作用,这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情绪高涨,产生了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亲自参与唱奏表演或形体表演来提高学习兴趣。如此,在巩固唱歌新授内容时,采用一部分学生唱,一部分学生用口风琴伴奏,另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或一部分学生唱,一部分学生跳的形式等,课堂处在活泼欢快的气氛中,同学们兴致很高,获得了审美的愉悦体验,和老师一道分享独特感人的音乐魅力。如果教师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身体的动作去进一步地感受音乐,或者更形象地说:让音乐通过动作融化于学生体内,这样的感受必然更生动、更深刻。教学中,教师要把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通过音乐信息的传递,让学生听到音乐、表现音乐时能动起来,以表达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因为听到音乐动起来是人的本能的反应。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成功机会,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在实践中把对音乐的理解通过自己的再度创作表现出来,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歌曲欣赏是初中音乐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它的博大精深不是一二节课、几句话就能让学生理解的。记得在欣赏《奥林匹克风》时,音乐结束后,我简单地讲解了一下歌曲,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各小组的展示让我赞叹不已。
三、拓宽器乐教学领域,发挥器乐教学功能
3.学习经典 感受魅力 篇三
对于同样一个数学问题,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如“植树问题”,如果从“棵数与间隔”的关系进行研究,就是常见的“植树问题”;如果从“每行棵数与栽的行数”的角度进行分析,就成为了“杰克逊的栽树问题”。杰克逊是一位数学科普作家,在他的数学科普名著《冬天傍晚的推理娱乐》里有这样一道题目:
9棵树,每行栽3棵,最多可以栽几行?
这里,只要在同一直线(包括横、竖、斜)的3棵树都称为行。
人们一般会认为最多可以栽8行(如图1)。如果告诉你,实际上可以栽成9行,最多可以栽成10行,你能在左图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得到相应的图示吗?
据说,大数学家牛顿也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思考,而且还进一步提出了如下问题:
10棵树,每行栽3棵,最多可以栽几行?
类似这样的“栽树问题”,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道奇生在他的童话名著《艾丽丝漫游仙境》中也提出了下面一道栽树问题:
10棵树栽5行,每行栽4棵。如何栽?
而对于“20棵树每行栽4棵,最多可以栽几行”这一个问题的研究,绵延了几个世纪。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数学学习过程永远不能满足于对当前问题的解决,而要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从而使数学思考更具活力。
【教学目标】
1. 经历“栽树问题”的研究过程,逐步学会利用基本图示进行变式优化的策略。
2. 通过对“栽树问题”解答过程的了解与图示的欣赏,感受数学爱好者与数学家的探究精神,以及数学的内在魅力。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研究一类问题,叫做栽树问题。
师课件出示:9棵树,每行栽3棵,可以栽多少行?
师:谁能回答?
生:3行。
师课件出示图2的左边部分并说明:用图来表示这样的过程,就更加清楚了,但在实际数学学习中,我们需要画出一棵棵树来吗?那么,怎样才能清楚、简洁地表示树和行呢?
生:用点和线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图2的右边部分。
师:如果老师给这道题加上一句话“三棵树成一条直线就成为行”,相信题目会更加有趣了。关于这个“行”,你是怎么理解的?
师:我们平常的“行”,是怎么样的呢?(生答)那这里的“行”和我们以前理解的“行”,一样吗?(生答不一样)
(点评:怎样将一个著名的“高高在上”的数学问题和学生已有知识起点连接,是这节课要突破的问题。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用原有的认识基础进行审题,从最简单的栽成3行开始逐步研究,然后在对“行”的新注解下提出问题,找准了思维的增长点。)
二、 由简到繁,递推规律
1. 从栽8行推导栽9行
师:在这个题目中,除了这3行,还有其他行吗?
生:可数出8行。
教师课件演示图3后,追问:同学们真善于活学活用,那么为什么棵数没有增多,行数却增多了呢?
生:有一些重复数。(师板书:重复数)
师:哦?重复?那你知道9棵树分别被重复了几次?
生:2次、3次、4次。
师:这些树的重复次数都一样吗?(有些一样、有些不一样)
师:有些一样,有些不一样,那我们可以把这些点进行——
生:分类。
师:对啊,看来同样是重复,但重复的次数也不一样。
师:对于同类的树,就不需要一一研究了,其实这里是9棵树,而我们待会研究却只需要——
生:3棵树。
师:聪明。那么这是不是我们要来研究的栽树问题呢?
师课件出示题目:9棵树,每行栽3棵,栽9行,你觉得可以怎么栽?
师:你想到了吗?在纸上画一画。完成后同桌相互交流。
集体交流,重点提问:你是怎么想到移动这个点的?为什么想到往里面移动?(见图4)
小结: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通过自己探索尝试,通过和同伴的交流讨论,解决了这道推理题,真棒。
(点评:由栽8行推导栽9行,教师要求学生借助于栽8行的图示进行思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起点和思维的支架,有利于中下学生的理解。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用重叠问题的思考方法来区分不同点被重复的次数,也为学生总结增加行数的基本策略提供了思考的方向。这些小步骤重引导的方法,有利于社团活动基础相对较弱学生的学习。)
2. 从栽9行推导栽10行
师:刚才我们研究的问题,大数学家、大科学家牛顿也曾经研究过,他在解答了这个问题之后还发现:9棵树,每行栽3棵,还可以栽10行。
师:我们能在9行的基础上,解决牛顿提出的问题吗?
这时有人明白了,开始自己画图(如图5)。
师:同学们,你知道他是怎么想出来的吗?请你也说一说思路。
(点评:实际上,9棵树每行栽3棵,栽成9行,还有其他的画法(如图6)。但是,就如何从9行的图示迁移到10行的图示,显然图5的画法更能使学生形成联想。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追求方法多样化的同时,还要注意方法的可持续性。)
3. 总结“9棵树,每行栽3棵”栽树问题的思路
师:在解决“9棵树,每行栽3棵,可以栽几行”这个问题时,我们从8行的图示开始研究,找到了9行、10行这一些画法。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谈体会后教师小结:当我们得到一种结果或者结论的时候,不应满足于现状,还要继续研究,像牛顿一样继续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
(点评: “9棵树,每行栽3棵”的栽树问题,从解决8行,到9行再到栽成10行,一步一步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发展,而在整个过程中,指导学生解题的思维就是“探寻规律”,涉及“分类、重复、类比”等方法,通过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形成解决栽树问题的基本思路,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探究的精神。)
三、 链接史料,感悟精神
1. 链接史料
师:同学们,其实“栽树问题”是一个古老的数学问题,让许多的数学家与数学爱好者为之着迷。下面我们以“20棵树每行栽4棵,可以栽几行?”这个问题为例来了解它的历史。
早在16世纪时,古埃及完成了16行的排列,并将美丽的图谱广泛应用于高雅装饰建筑、华丽工艺美术。(课件出示图7)
到了19世纪,美国的数学大师loyd Sam 完成并绘制出了精美的18行图谱,而后还制成娱乐棋盛行于欧美。(课件同时出示图8)
在20世纪70年代,两位数学爱好者巧妙地运用电子计算机超越18行纪录,成功地绘制出了精湛美丽的20行图谱,创造了20棵树的栽树问题的新纪录并保持至今。(课件同时出示图9)
2. 感悟精神
教师把图7、图8、图9用箭头连接,然后提问:从“16行、18行到20行”,经历了近400年的探索,你肯定有很多体会,愿意和同学们说说吗?
生:同样的问题,有很多答案出现。
生:不要满足于解决了一个问题,还要继续思考,并且提出问题。
生:要有研究精神。
师:同学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栽树问题的背景知识,你能提出自己的猜想吗?
生:20棵树,每行4棵。还能栽更多的行数吗?
(点评:“栽树问题”是一个经典的数学名题,通过上面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研究的漫长与艰辛。同时通过对这些图示的赏析,也可以体会到图例的美感,以及数学名题的文化背景。)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益农镇中心小学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研室 311200)
4.学习感受作文 篇四
最近两个月,由于NCP-19的肆虐,我们宅家学习。上网课就是通过软件在家直播。
一台电脑,一部手机,一个笔记本,一支笔,怀着一颗求学的心开始学习。网课比起平常在学校学习需要更多自律,许多事情都需要靠自己自觉完成。希望在这次网课中,我们不仅能够学到新知识,还能做到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学习感受作文 篇五
回想六年前,我还是一个天真无知的孩童,被父母送进了学校,上了小学;六年后,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有了自己的想法。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但迎接我的,是即将来临的毕业考试,它要检测我们六年的学习是否认真。
毕业考试前,可想而知的是一大批学习任务,一张又一张的试卷,一次一次的学习总结。在学校,在班级,都充满浓厚的学习氛围。毕业考试前,那紧张的学习虽让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玩耍嬉戏,但也让我们觉得既充实又快乐,充实是因为每天都学到了自己快要淡忘的知识,并牢牢记住了它。快乐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能收获许许多多的知识,当我冥思苦想后终于解出了一道题,当我花时间终于背下了一篇课文时,我的心情是快乐而轻松的,或许玩耍时也享受不到这样的快乐吧。
即将来临的毕业考试将结束我六年的小学生涯,仔细想想,在这匆匆过去的六年里,我究竟学到了什么,又懂得了什么呢?在紧张的复习中,我得到了答案。在这六年中,我不知不觉的成长了,我懂得了尊师重教,懂得了尊敬长辈,爱护幼小,我懂得了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脑中储藏了许多“宝藏”。在紧张的复习阶段,我突然明白了这样一个从前虽知道,但不懂得含义的道理,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想要成功,就得付出。毕业考试是人生的一次考验,是对我们学习成果的考验,想要获得这次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辛勤,汗水。
在紧张的学习中,我感觉到六年的小学生活是多么的快乐,但这快乐即将结束,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紧张的学习。时光如流水般,我想停下迈向中学的脚步,我想让自己永远沉浸在小学时光的欢乐中。但这是不可能的,我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一想:迈入中学又有何不好呢,这代表着我们长大了,那紧张的学习是我们长大后应该适应的。中学,虽不然小学般轻松,但我想,在中学应该也有一份现在想象不到的快乐吧!
6.感受学习作文250字 篇六
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现者说: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当代学生我言:学生时代的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唯有你热爱它,你才可将它学的更好。
学生时代的蓬勃朝气,活力四射的我们应以学习为圆心,提高自我素质与道德为半径来规划出我们的社会存足范围。
学习是件苦差事,我们要学会提炼其中的.乐趣,让自己完全地沉浸在学习的花园中。
7.开展实践活动感受历史学习魅力 篇七
校庆的时候很多校友分批回校, 为了让学生“了解本校的历史”, 便开展“校史”调查, 把同学分为学校状况、趣闻轶事、名师风范、教学教研、师生友谊、校园文化六类12个组, 每组4个人进行采访, 作为一次社会实践课。根据反馈, 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有:当年学校自力更生建起大礼堂;教师无偿辅导与精彩教学;学生刻苦自学成才;校运动会破市纪录……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文化底蕴, 增强了对学校的情感认同, 坚定了把自己亮丽的青春留给母校的信念, 决心用实际行动为学校争光。
二、开展这次活动的考量
(1) 长期在外工作的校友返校机会难得, 校友是学校发展的见证人, 通过采访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史,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表达能力, 提高历史学习兴趣。
(2) 传统课堂学习局限于书本和教室, 脱离社会, 历史课的社会实践开展得较少。
(3)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本校校友名人辈出, 以校友为榜样激发学生情感, 更富有感染力。校友是学校的财富, 是学校发展的源泉和力量, 有校友的支持, 学校的发展才会更有潜力。
三、活动的准备
1. 调查前
(1) 确定访问对象, 了解相关信息。先确定了解学校发展史、口头表达能力强、平易近人的访谈对象, 与访问对象沟通, 向学生介绍受访者信息, 这样有助于缩短学生与受访者的距离, 克服学生拘谨胆怯心理, 也有利于渲染气氛, 扩大加深访谈话题。
(2) 确定访谈主题。访谈并不是随便谈谈, 而是根据先前准备的六类主题, 提出问题, 拟订提纲, 做到心中有数。
(3) 确立主访人, 分工合作。每个学生表达能力不同, 要确立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作为主访人, 组织好合作伙伴, 相互配合。
2. 调查中
(1) 引导谈话。调查时要引导受访者围绕主题和重点发言。如有的校友讲到为建造大礼堂, 晚上沿着羊肠小道到离校好几公里的林场搬树, 既有辛苦也有快乐;有的讲到有个校友刻苦自学, 休学两年仍然考全乡第一……学生津津有味、全神贯注地听着, 充满了温馨气氛。
(2) 记录内容。学生把访谈主要内容记录下来。
3. 调查后
(1) 整理资料。采访结束后, 12个组迅速对资料进行议论、整理形成文字稿。
(2) 及时研讨。学生自己访谈收集资料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了解了学校的历史和文化特质, 感受到学校的文化底蕴, 初步养成了研究习惯。
(3) 成果评价。讨论之后, 指导学生编写调查报告。学生对学校的情感、责任跃然纸上。把这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公布出来激励学生。
四、活动后的思考
1) 在校园中采访校友, 走出了教室, 感受到历史课的教法可以是丰富多彩的。
2) 应做好充分准备。
(1) 引导学生明确活动目的, 设计方案, 优化结构, 减少盲目性, 提高效率, 提高质量。
(2) 调节活动内容, 保证活动任务圆满完成。在确立主题后学生分组准备, 教师必须对学生的选择进行了解并指导;还必须了解学生个性、兴趣爱好、对活动的态度等, 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调配。
(3) 活动的实施要有科学依据。 (1) 结合教材设计活动。教材是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体现, 是教师教学的根本依据。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设计依据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相关内容, 设计恰当的实践活动, 帮助学生增强对历史的理解。 (2) 结合地方特色和主题设计专题活动。它能有效促进学生调查、分析、研究问题能力的提高。 (3) 结合学生兴趣爱好设计实践活动。历史课的实践活动要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兴趣爱好。活动应选择学生有兴趣且能实施的内容, 这样能调动学生的活动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学习历史不再是死记硬背, 而是丰富多彩、学中有玩、玩中有学, 是快乐的事。
(4) 及时写好调查报告并评价。既要指导学生写报告的基本格式和内容, 更要指导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 总结体会, 分析得失, 认识自己的能力, 了解自己的不足, 扬长避短, 为再次活动做好准备。教师的评价要注意方式方法, 侧重于对学生活动的启发和点拨, 不能将评价变成指令, 伤害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完成后的评价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活动给自己带来的收获和快乐,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技能、知识多方面反思, 有利于学生在下一次的活动中多几分理性和思考, 取得更大的进步。
五、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困惑
(1) 安全问题。这是目前学校的头等大事,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离开课堂、校园, 深入社会, 安全风险增大, 必须高度重视, 但也不能被它束缚住手脚, 成为不开展社会实践的借口。比如借学校活动采访校友, 请校外辅导员到校访谈, 这类活动安全系数大。如果外出一定要先做好缜密的安全考虑, 取得学校、家长的支持配合。开展适当的校外活动应该是可行的, 它必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2) 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个性差异很大, 有的学生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只能做旁观者。所以教师在指导社会实践时, 应尽可能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有针对性地划分小组, 尽量让每个人、每个小组都有资料可收集, 这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热情与积极性, 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实践课的魅力。让他们把收集的资料在课堂展示, 谈收获, 谈感受, 对每个学生都是一种促进。
(3) 学校、家长、学生的认识问题。历史课在学校往往不受重视, 进行社会实践花时间、花精力、花费用, 学校可能不理解、家长可能不支持、学生可能难配合, 需要沟通和交流。
六、社会实践课的收获和思考
通过本次实践, 学生了解了学校的发展史, 增强了对学校的亲切感, 培养了“校荣我荣, 校兴我益”意识;通过与校友的沟通, 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组员分工、组内配合提高了合作能力, 极大地调动了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把社会实践引入历史课堂, 扩大了历史课堂的半径, 拓宽了学生视野, 使学生亲身感受发生在身边的历史, 使历史教学更具有直观性, 比听说读写更有趣味。不过, 本次活动我感到很多地方仍需要改进, 比如校园内采访是否可以请受访者到教室与全体同学面对面交流;学生组织还需更周到细致;是否可以让校友参与学生评价;是否应让学生到社会中去大胆实践等。
8.感受数学之美 激发学习兴趣 篇八
一、感受数学的创造美
美国当代数学家克来因认为“数学的学习过程实质是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教师在学生接受新知识或解决问题之前,告诉学生“你也可以像数学家那样得出结论”,然后让他们自觉地或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经验,通过假设、猜想、演绎推理、反复尝试,不断克服困难,甚至得出正确结论。学生在千辛万苦的波折经历之后,会沉浸在欣喜和愉悦之中。数学方法是数学中最本质的东西,困难和复杂的数学问题,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勇于创新,有时会出现出人意料新想法、新成果,使学生心灵感到由于惊奇而产生愉快。每到此时,教师对学生的成功及时给予承认和鼓励,学生的荣誉感便会油然而生,并将这种愉悦上升为数学的创造美,在以后的学习中将这种创造美转化为学习数学的强大推动力,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提高。
二、感受数学的自然美
古希腊的泰力士,在圆里面画出了直角三角形,为了这个发现,宰了一头牛作为献祭;毕达哥拉斯因为发现了勾股定理,举行了一次百牛大祭。人们不禁为他们认识自然,如痴如醉地献身数学研究的探索精神而感动不已。
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皆数”,这种信条对数学的发展起了极重要的作用,在他们看来,自然是按照数学规律设计的,美就是和谐。因此,让学生体验大自然与数学和谐美,从数学角度来认识大自然的美,启发学生留意观察大自然中一些有趣事实,如植物叶子的形状,动物皮毛的花纹,地球的外形,国徽上几何图案,建筑物造型等,使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不再感到数学枯燥无味。
三、感受数学的环境美
在一个美的环境中生活,保持一份美的心境,无疑能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激发。如果学习过程中有了这种氛围,教学效果就可以得到充分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风趣感人的语言,整洁规范的板书,科学严谨的推理,生动活泼的教法,亲切和蔼的教态,以表演艺术家的风度创造一个美的学习氛围,应用美的力量激起学生愉悦的学习情绪,形成一个和谐而热烈的信息交流环境,让学生感受美的课堂环境,陶冶情操,激发学习兴趣,产生积极学习态度。
在实施新课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出充满美感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去感受美。实践证明,学生通过感受数学之美,对数学学习兴趣会大大增加,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使课堂教学得到进一步完善。
【学习感受作文】推荐阅读:
学习感受体会07-13
学习手语感受爱07-09
微营销学习感受08-04
金寨学习参观感受11-01
教师信息技术学习感受06-28
学习刘琼芳事迹感受07-06
PgMP学习感受分享11-08
毛泽东思想学习感受06-17
学习职代会报告感受06-22
优秀教师信息技术学习感受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