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学试卷

2024-09-09

摄影测量学试卷(8篇)

1.摄影测量学试卷 篇一

摄影测量学发展三个阶段:模拟/解析/数字摄影测量

摄影资料的基本要求:影像色调(影像清晰,色调一致,反差适中);相片重叠(航向重叠p%=60%—65%,不小于53%;旁向重叠q%=30%—40%,不小于15%);像片倾角(不大于2度,不超过3度);航线弯曲(△L/L不大于3%);像片旋角(不超过6度,最大不超过8度))

摄影测量实质:摄影测量可以被认为是研究并实现将中心投影的航摄像片转换为正射投影(地图)的科学与技术

正射投影:投影光线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投影面 中心投影:投影光线聚于一点

航摄像片主要的点线面:像主点o、像底点n、等角点c、主合点i、朱纵线vv、合线hihi、等比线hchc、基本方向线VV。主垂面W 常用坐标系统:像方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像空间坐标系;相空间辅助坐标系);物方坐标系(地面测量坐标系;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

航摄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内方位元素(表示摄影中心与像片之间相关位置的参数):f(摄影中心S到像片的垂距)、x0y0(像主点o在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外方位元素(表示摄影中心和像片在地面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姿态的参数):三个直线元素:Xs、Ys、Zs(S在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中的值)、外方位角元素:φ(航向倾角)、ω(旁向倾角)、κ(像片旋角)

立体像对:在两摄站点对同一地面景物摄取有一定影像重叠的两张像片 立体像对的点线面:摄影基线B(两摄影中心S1、S2的连线)、同名像点a1、a2(地面上任一点A在左右像片上的构像)、同名射线AS1a1、AS2a2、核面WA(通过摄影基线与任意地面点A做的平面)、核线(核面与像片面的交线)、同名核线k1a1、k2a2(同一核面左右像片的核线)、核点k1、k2(基线延长线与左右像片面的交点)、左、右主核面(通过左右像片主点的两主核面)、垂核面(通过像底点的核面)

重建立体模型过程:内定向(恢复像片对的内方位元素)、恢复像片对的外方位元素

摄影测量双向立体测图方法:模拟法/解析法/影像数字化立体测图 恢复像片对的外方位元素两个步骤:相对定向(确定一个立体像对两像片的相对位置)、绝对定向(借助地面控制点恢复或计算7个绝对定向元素)

相对定向元素(5个):bv、bw(基线分量)、φ

2、ω

2、κ2(右像片3个角元素)

绝对定向元素(7个):XS、YS、ZS(坐标原点平移量)、λ(模型缩放比例因子)、φ、Ω、Κ(方向余弦)

连续像对:将左片置平,以左片的像空间坐标系作为本像对的像空间辅助坐标系的像对

单向空间后方交会(角锥体法):利用至少三个已知地面控制点的坐标和其影像上对应的三个像点的影像坐标,根据共线方程,反求该像片的外方位元素

立体像对前方交会:由立体像对中两张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和像点坐标来确定相应地面点的地面坐标

解析法相对定向:通过计算相对定向元素建立地面立体模型,恢复了摄像时相片之间的相对位置(解析法相对定向恢复核面,要从共面条件式出发解求5个相对定向元素,才能建立地面立体模型)

连续像对相对定向至少量测五对同名像点 解析法绝对定向:把模型点在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中的坐标转化为地面摄影测量坐标(X,Y,Z)

解算绝对定向公式至少需要两个平高控制点和一个高程点(三个控制点不同线),实际中在模型四个角布设四个控制点

立体像对的解析摄影测量目的:求待定点的地面坐标 立体像对的光束法思想:每张像片内所有的控制点、未知点都按共线条件式同时列误差方程式,在相对内联合进行结算,同时求解两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及待定点坐标

双向解析摄影测量的三种解算方法:后交—前交解法(已知像片外方位元素,需确定少量待定点时用)、相对定向—绝对定向解法(航带法解析空中三角测量中用)、光束法(理论严密,精度最高,光束法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用)

单张像片空间后方交会、解求像片外方位元素需要四个地面控制点 一个立体像片对模型绝对定向需要四个地面控制点,求出7个绝对定向元素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分类:按平差模型(航带法、独立模型法、光束法),按加密区域(单航带法、区域网法)

DTM(Digital Terrain Model, DTM)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

DEM是DTM的一个子集,是DTM的基础数据,最核心部分,可以从中提取出各种地形信息

规则格网DEM的优点:易压缩,只记录各格网点的高程 规则格网DEM的缺点:只记录格网上点的高程,无法根据矩形DEM恢复地貌细节。

DEM数据点的采集方法:

1、地面测量

2、现有地图数字化

3、摄影测量

4、空间传感器(LIDAR)直接获取

DEM内插方法一般分为:

1、移动曲面拟合法(逐点内插方式)

2、分块函数法(局部函数内插方式)

3、多面函数法(局部函数内插方式)

4、最小二乘法

5、三角格网法

数字地面模型形式

1、规则矩形格网

2、不规则三角网TIN3、Grid-TIN混合网

数字地面模型应用:概述应用(1、三维景观

2、数码城市和虚拟现实

3、DEM在工程上的应用);应用算法(1、等高线的绘制

2、基于DEM的可视化分析)核线相关:利用立体像对左、右核线上的灰度序列进行的影像相关

三种区域网平差方法从数学模型和平差原理的比较:航带法(数学模型是航带坐标的非线性多项式的改正公式,平差单元为一条航带,观测值为航带地面坐标。通过整体平差解求各航带非线性改正系数。方便,速度快,精度不高);独立模型法(数学模型是空间相似变换公式,平差单元为独立模型,观测值为模型坐标。可将平面和高程分开求解,仍能得到严密平差的结果);光束法(数学模型为共线条件方程,平差单元是单个光束,观测值是像点坐标。误差方程由像点坐标观测值列出,能对像点坐标进行系统误差改正。最严密,应用广泛,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主流方法,但未知数多,计算量大,影响解求速度)

2.摄影测量学试卷 篇二

1.1 专业简介

摄影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各种影像信息测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并建立地形数据库, 为各种地理信息系统 (GIS) 和土地信息系统 (LIS) 提供基础数据, 提取客观世界中各种目标对象的几何与物理特征信息, 以便应用计算机进行国土整治、环境保护与检测、灾害预报与防治、城市规划与市政管理等工作, 从而为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提供科学的技术和方法, 为国家和部门的重大决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保障。

1.2 专业特色

摄影测量专业基于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培养具有扎实的成像几何与影像信息的基本理论基础, 具备航空和卫星影像数据处理、分析和解译能力的专业人才, 以满足诸多领域 (包括土木工程勘察、国土资源调查、自然灾害与环境监测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等) 对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

2 职业院校摄影测量专业发展现状

摄影测量学专业性很强, 其中用到的飞机和航摄仪等昂贵仪器, 学生毕业时都无法接触, 以至于学生在学习中理论与实践无法结合。这也与现在提倡的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相冲突, 加之目前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中存在许多问题, 对实际操作的记忆优于对教材的记忆、机械记忆优于逻辑思维记忆。要想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全面地接触摄影测量技术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职业院校摄影测量专业的教学现状, 建立一个仿真摄影测量系统, 即在室内完全模拟摄影测量技术的全部作业过程, 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全面提高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和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水平。

3 仿真摄影测量系统简介

仿真摄影测量系统是一套可以从数据获取到数据处理, 完成数字摄影测量室内作业的所有软、硬件构成的系统。 (1) 硬件组成。仿真摄影测量系统的硬件主要由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的硬件、沙盘模型及相机等组成。其中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包含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①模拟测绘航空摄影沙盘模型;②模拟测绘航空摄影轨道及配件;③测绘相机及配件;④计算机:工作站计算机配备双显示器;⑤立体观测装置:配备闪闭式液晶眼镜和振光眼镜;⑥操作控制设备:手轮、脚盘和鼠标等。 (2) 软件组成及主要功能。仿真摄影测量系统的软件由四维航空影像预处理软件、四维数字空中三角测量系统软件、JX4G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软件以及超真自然真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组成。①四维航空影像预处理软件主要包括航线设计、畸变差校正、质量检查、匀光匀色;②四维数字空中三角测量系统软件主要包括影像处理、内定向、选点、构建自由网、平差及检测;③JX4G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软件包括航空影像、单模行、矢量测图、DEM制作、正射影像;④超真自然真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包括三维全景图、三维侧视图。

4 仿真摄影测量系统在航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4.1 仿真摄影测量系统在航空摄影教学中的应用

仿真摄影测量系统模拟真实的航空摄影。我国的航空摄影单位常用的是中国的运-5运输机和德国的徕卡ADS80相机, 成本极高, 学生在校期间不可能接触真实的生产过程, 导致学生工作时没有任何实操经验, 无法胜任具体工作。针对这种现象, 在设计中我将实验室的地面设置成具有多地形要素的沙盘;在天花板上安装交错的滑道, 模拟真实航空摄影的航线;将单反相机佳能5DⅡ的曝光系统改装为自动曝光系统并安装在模型飞机上, 模拟真实的飞机和航摄仪;将模型飞机挂在天花板的滑道上模拟真实的航空摄影。这套设备的成本和真实航空摄影相比低很多, 但是完全模拟了真实的航空摄影流程, 学生在实验室中不仅可以全面地了解航空摄影, 还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毕业后的工作环境。

4.2 仿真摄影测量系统在摄影测量外业教学中的应用

航空摄影测量外业主要包括像片控制测量和像片调绘两大项内容。它是为了保证航空摄影测量内业加密或测图的需要, 在野外实地进行的摄影测量工作。航空摄影模块获取航空影像之后, 就要进行航空摄影测量外业工作, 因为职业院校学生人数多, 年龄小, 在校外进行航测外业实习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所以在设计中, 地面沙盘完全仿造中国的地物地貌, 在实验室中可以模拟进行野外控制测量选点, 并进行数据采集。在像片调绘方面, 沙盘上的地物可以进行随意的安装和拆卸。

4.3 仿真摄影测量系统在“4D”产品获取教学中的应用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可以根据用图的需要, 生产出各种测绘产品, 如我们常见的“4D”产品, 即:DEM (数字高程模型) 、DOM (数字正射影像图) 、DLG (数字线划图) 、DRG (数字栅格地图) 。另外还有立体景观图、立体透视图、各种工程设计所需的三维信息以及各种信息系统和数据库所需的空间信息等测绘产品。

在航空摄影测量内业模块设计中, 仿真摄影测量系统拥有全套的解析摄影测量软件和数字摄影测量软件, 如自动空中三角测量系统TG_AT、像片纠正软件ERDAS以及立体测图软件JX-4G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 最终生成4D产品,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可以进行正射影像纠正和镶嵌、影像修补、任意影像的无缝镶嵌, 此外将数字正射影像图与数字高程模型叠加, 可生成沙盘的三维景观。

5 信息技术趋势下仿真摄影测量系统的重要性

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转变之际, 我们模拟真实的生产流程, 建立仿真摄影测量系统, 以更好地配合新的教学模式。同时, 通过多媒体教程与课件, 学生能在相对缩短的在校学习期间学到更多专业知识并掌握更多的实际操作技能, 能更好地适应行业生产, 能最大程度扩大就业面, 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在调研、收集资料和授课经验基础上, 计划通过已有的仪器设备, 设计制作仿真摄影测量系统, 力求使课程目标明确, 针对性强, 操作简单, 并且对于实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传授解决方法, 最终使学生对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生产流程熟悉精通。

6 结语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的教学。职业院校继续坚持靠人才办校、靠特色强校、靠能力兴校的办学思想, 进一步完善院校的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和基础能力建设规划, 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正确的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发展思路和改革举措, 提高办学质量, 建设和谐校园, 促进科学发展。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专家李德仁院士曾经说过, 要想让学生做出成绩, 必须带领学生到科技的前沿去钻研。建立仿真摄影测量系统, 将摄影测量技术搬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课堂, 对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春祥.航空摄影测量学[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2011:4-5.

[2]王树根.摄影测量原理与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345-346.

3.浅析航空摄影测量技术 篇三

关键字:航空;技术;摄影

一、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分类

对于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而言,由于所测位置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航天、航空以及地面摄影测量技术等三种。又因其研究对象存在很大不同,又将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分为地形测量技术与非地形测量技术。在者处理方式上,又有数字测量技术、模拟摄影测量技术与解析测量技术之分。

二、对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任务分析

(一)地形测量。为全面掌握具体的地形图,利用地面积及地形所投影在水平面上的影像,然后将这些数据依照一定的比例尺进行缩放,利用此方法来实现对目标的测量。所测目的的准确性,完全取决于实际数据以及实际图像的掌握情况,依照比例尺对事实的图像数据进行还原,建立专题图片。掌握不同的地图,不但要全面了解其硬件設施,而且还要掌握实际的摄影影像,综合掌握其不同类型的图形情况。其次,对于必要的数据库应当进行建立,分析总结数据库的数据,通过相应的筛选、分类,然后进行汇总,发现有关数据存在的不同,掌握其发生的变化,利用这些数据产生的变化进行参考,进行有效比较,从而确定所测目标的测量精确数据,以此来达到测量的数字化目标的实现。但是数据库的数据必须要有系统性,相关人员进行查阅时,才能很好的得以实现。另外,必须要对地理信息数据以及土地数据,进行基础数据的建立,来实现对测量整体数据的实现,然后在对这些数据进行还原。实施测量工作时,有效的分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关人员必须对自己的任务铭记于心,才能获得精确的数据与图像,对地形测量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互相配合,协同发展。

(二)非地形测量。测量目的不宜地形测量为实现,只是利用测量过程发现各种指标所存在的变化,有效充实理论知识,使之能够对不同的领域进行服务。非地形测量去的的进步,对于生物领域的发展形成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在非地形测量的作用下,获得了更加丰富的的生物领域的生物医学资源,促进了其纵深化发展。在现代化的非地形测量技术的发展而言,对于公安机关侦破案件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做用,利用该技术,可以很好的发现犯罪分子的藏身之处,加快了办案的速度,提高了办案效率,使许多案件得以迅速侦破。而且该技术也在建筑与考古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由于文物所处的位置比较特殊,利用非地形测量技术,可以发现他们的位置所在,利于考古发掘,对于考古事业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另外,非地形测量技术,在军事侦查方面也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利用该技术,能够快速准确的对不同军事地点进行有效检查,发现相关区域内是否有军火存在,以及是否有别的军事人员的存在。倘若遇到战争的发生,能够有效地抑制别的国家在我国领域范围内建立防空识别区,对国家的安全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效的降低了威胁的存在。利用该技术,对于许多矿物工程也的开发也取得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该技术的运用下,实现了地域的科学开发。非地形测量技术的应用,对于各领域的发展意义重大。

三、航空摄影测量的要点和作业方式应用

(一)航摄准确,航摄设计合理。精确的航设计算是航空摄影测量的前提工作,对于其他指标的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测量工作中航摄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其作业方式而言,对作业目标要进行确定,采用合适的角度进行拍摄,达到精准化的计算。实施拍摄要以具体实际出发,利用科学合理的比例,使数据与图像得到还原,将大比例尺的数字图加入其中,通过对航摄的精度、航高、比例尺、焦距、以及影响質量等相关要素进行提高,使其设计更加合理。还原过程必须要确保合理,对于相关数据与图像的设计必须要有依据。确保作业方式的合理。

(二)空中采集准确,数据处理合理。对于康空摄影的测量,不但要保证作业方式的正确性,数据的采集必须要在相关标准下进行,处理数据必须要合理。在实施拍摄时正确的拍摄距离以及方式,是获得精准数据的关键。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对拍摄的方法进行全面掌握,根据不同的高度,来确定拍摄方法。数据的处理也必须如此,要做到合理。在相关科研人员的反复计算中,达到对不同的数据进行科学比较与分析,实现测量任务的顺利完成。对于数据的采集应当向数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利用无人飞机,将摄影器材安装在其上面,获取地面图像时,应当垂直拍摄。数据处理过程中采用绘制比例尺实施空中测量,通过模拟与解析法进行测绘,确保数据的精准。采集方式与处理都必须科学合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测量质量。

(三)质量检查准确,成果提交合理。成果检查是确保航空摄影测量的准确性的提高的关键,因此必须予以重视。必须要保证作业步骤的科学性,而且还要注重不同步骤之间的联系。针对所测得相关内容,对结果全面分析,达到结果真实可靠。针对数字的精度,数据是否完整以及准确性等都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实施检查的单位必须是质量检查机构,在合同要求下对相关工作进行检查,而且必须要在规定下进行,做好检查与验收工作,如果遇到不符合规定的材料可以予以拒收。只有对相关的数据核实不存在问题后,在对有关部门进行提交,并做详细标记,使有关部门能够依照此数据,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对于作业的方式,也必须对所用的表格以及数据进行详细列出,达到清晰明了。

结语: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中,为其它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它的广泛应用带动了技术的整体发展,也使勘测技术得到了应用。通过对地形和非地形的测量,使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与先进的生产力联系在一起,促进了矿工业、建筑业和农业的发展,为更多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范承啸,韩俊,熊志军,赵毅.无人机遥感技术现状与应用[J].测绘科学,2013.

[2] 李征航,黄劲松.GPS测量与数据处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3] 魏二虎,黄劲松.GPS测量操作与数据处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4.摄影测量学实习报告 篇四

(2010-2011学年第1学期)

实习

一、模拟仪器参观

一、实习目的:

参观认识模拟摄影测量阶段所使用的摄影测量仪器。了解模拟摄影测量阶段各仪器工作原理、各自特点以及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习仪器:

多倍仪(光学投影)、立体坐标测量仪、精密立体测图仪、大型自动纠正仪

三、实习步骤:

1、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实验室,根据书上的介绍描述,自行认识观看各仪器,观察其特点猜测其使用方法。

2、由老师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各个仪器的结构特点、主要功能、使用条件、工作原理以及仪器使用方法。

3、相互讨论、自行观看各个仪器并向老师提出不明白的地方,由老师详细解答讲述。

四、实习体会与收获:

这次参观实习让我认识了模拟摄影测量阶段所使用的摄影测量仪器,了解模拟摄影测量阶段各仪器工作原理、各自特点以及仪器的使用方法。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认识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模拟摄影测量仪器的内业处理也在向高精度化、智能化、高速化发展。

老师还给我们简单讲解了模拟摄影测量阶段各仪器的工作原理 即利用几何反转原理,建立缩小模型,进行立体测图。

实习

二、内定向程序编写

一、实习目的:

理解并掌握摄影测量内定向的基本原理、方法、作用,能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摄影测量的内定向操作。

二、实习仪器:

计算机——利用计算机进行c++编程

三、实习步骤:

1、认真学习并理解内定向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推导公式。列 出必要方程式以便编程用。

2、根据内定向原理、方法和推导的公式,参考编程书籍和示例程序编写内定向程序,调试,运行无误后,成功读取一张行片。

3、经测量框标、内定向、坐标转换后,量取各点的框标坐标并记录到表格中。

四、实习结果:

a0=-114.956271b0=114.065925

a1=1.000636b1=0.008602

a2=0.009176b3=1.000851

a3=0.000000b4=0.000003

点号XY

1-85.90263569.007516

20.33508459.089393

385.70986769.605909

4-90.479305-6.472293

5-2.225926-15.182178

683.710789-2.075541

7-92.741747-78.960641

82.442492-67.550806

988.285904-73.697868

五、体会与收获:

通过这次实习,我明白了摄影测量内定向的基本原理、方法、作用,并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摄影测量的内定向操作。这次编程实习,还让我认识到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只有搞明白内定向的原理,才能更快的完成内定向编程编写。

实习

三、后方交会程序编写

一、实习目的:

1、理解并掌握摄影测量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的思想、基本原理、解算方法和作用。

2、掌握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的方法、过程。并能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的过程。

二、实习仪器

计算机——利用计算机进行c++编程

三、实习步骤

1、学习掌握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的基本原理,深入理解后方交会的一般过程及方法。

2、根据后方交会的原理和已经推导出的计算公式编写程序代码,由已知地面点和像点坐标利用程序实现计算答解。

3、将编出的程序调试运行成功后,读取一张图片检验所编程序是否正确。

四、实习结果:

外方位元素的初始值为:

38437.00000027963.1550006129.6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

像片的外方位元素为:

Xs=39795.443401m=1.125402

Ys=27476.464840m=1.24367

4Zs=7572.688331m=0.483771

pitch=-0.003986m=0.000182

roll=0.002114m=0.000160

yaw=-0.067578m=0.000072

旋转矩阵R为:

0.9977090.0675340.003986

-0.0675260.997715-0.002114

-0.0041190.0018400.999990

五、体会与收获:

1、通过此次实习使我进一步理解了摄影测量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的思想、原理方法。掌握了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的方法、过程,并成功编出程序,进行后方交会处理。

2、后方交会程序需要先将共线方程线性化,然后求解误差方程式系数,在编写程序时要认真细致,不能在理论上出错。该程序的编写也暴露出我们对C++掌握不够熟练地问题。

实习

四、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参观

一、实习目的:

深入认识理解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了解全数字摄影测量的工作流程,并能够使用进行简单操作。

二、实习仪器:

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四、实习步骤:

1、指导老师先介绍摄影测量系统的设备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工作流程。

2、老师利用电脑向大家演示利用摄影测量系统进行航摄相片处理的一般操作方法及步骤,并讲解每一步的具体内容、原理和作用等。

3、根据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学习理解,尝试对航摄像片进行处 理,并掌握其一般步骤。

五、实习体会与收获:

5.摄影测量学实习报告剖析 篇五

课程名称: 摄影测量学 专 业: 测绘工程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组 别: 指导教师:

河南城建学院 2014.06.05

1.实习的目的与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对4D产品概念的认识与了解.........................................................................................1 1.2.4D产品主要生产方法及其应用......................................................................................1.2.1.4D产品主要生产方法..........................................................................................1

1.2.2.4D产品的主要应用..............................................................................................1

2.实习基本细则........................................................................................1

2.1.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1 2.2.4D产品生产(河南城建学院测区(平西湖北岸至城建学院北门))........................2

2.2.1.测区与资料分析...................................................................................................2

2.2.2.用户要求:.........................................................................................2

3.实习过程.......................................................................................................2

1.1 基本操作流程.................................................................................................................3 1.2 界面及菜单.....................................................................................................................4

1.2.1 工程管理菜单.....................................................................................................5

1.2.1.1 工程目录的选择.....................................................................................5 1.2.1.2 像对管理.................................................................................................6 1.2.2 绝对定向.............................................................................................................8 1.2.3 退出定向.............................................................................................................9

4.矢量数据采集......................................................................................10

2.1 操作流程........................................................................................................................11 2.2 模型选择........................................................................................................................12 2.2.1 选择航片工程...................................................................................................13 2.2.2 选择航片像对...................................................................................................13

2.2.3 设置影像路径...............................................................................................13 2.3 矢量文件.......................................................................................................................13 2.3.1 新建矢量文件...................................................................................................13 2.3.2 矢量化...............................................................................................................17 2.3.3 DLG图形的拼接................................................................................................20 2.3.4 DLG图形到CAD的转换....................................................................................21 2.3.5 自动匹配...........................................................................................................22 2.3.5.1 设置特征线参数...................................................................................22 2.3.5.2 设置自动匹配参数...............................................................................23 2.3.5.3 特征点/线匹配.....................................................................................24 2.3.6 TIN生成............................................................................................................24 2.3.6.1 创建TIN................................................................................................24 2.3.6.2 TIN的另存和内插等高线....................................................................25 2.3.7 创建DEM............................................................................................................26 2.3.8 DEM拼接............................................................................................................27 5实习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28

6实习总结.................................................................................................................28

1.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1.1.对4D产品概念的认识与了解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缩写DEM)是在某一投影平面(如高斯投影平面)上规则格网点的平面坐标(X,Y)及高程(Z)的数据集。DEM的格网间隔应与其高程精度相适配,并形成有规则的格网系列。根据不同的高程精度,可分为不同类型。为完整反映地表形态,还可增加离散高程点数据。

数字线划地图(Digital Elevation Model,缩写DLG)是现有地形图要素的矢量数据集,保存各要素间的空间关系和相关的属性信息,全面地描述地表目标。

1.2.4D产品主要生产方法及其应用

1.2.1.4D产品主要生产方法

数字高程模型的生产主要是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这是数据采集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利用附有的自动记录装置接口的立体测图仪或立体坐标仪、解析测图仪及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进行人工、半自动或全自动的量测来获取数据。

数字线划地图可以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JX-4G采集得到。

1.2.2.4D产品的主要应用

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在测绘上可用于绘制等高线、坡度坡向图、立体透视图,生成正射影像、立体景观图,立体地图修测和地图的修测;在各种工程项目中,可用于计算面积、体积、制作各种剖面图和进行线路的设计;在军事上,可用于飞行体的导航、通讯、战略计划等;在遥感中,可用于辅助分类;在环境与规划方面,可用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规划设计和水灾险情预测等。

数字线划地图DLG作为矢量数据集,主要供地理信息系统作空间检索、空间分析之用。

2.实习基本细则

2.1.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

熟悉4D产品的作业流程。结合理论知识在JX-4G平台下完成对城建校区及其周围区域DLG、DEM的生产任务。

2.2.4D产品生产(河南城建学院测区(平西湖北岸至城建学院北门))

2.2.1.测区与资料分析

测区分析:河南城建学院测区地势起伏较大,校区内部有楼房、道路、花坛、资料分析:摄影主距35.6830mm,扫描影像像素大小为0.05mm,摄影比例尺林地、操场、线杆等地物。

为1:1000,有4条航带,第一条航带18张航片,第二条航带38张航片,第三条航带19张航片,第四条航带38张航片,一共113张航片,航片的清晰度比较满意。

2.2.2.用户要求:

DEM透视图图片一幅:比例尺为1:1000,要求精度:等高线间隔 2m,DEM拼接中误差差限为2,大于3倍中误差的点所占的比率小于1%。DLG图片一幅,比例尺为1:1000。实习过程

3.1 基本操作流程

模块整体流程结构如图 1 所示:

新建工程输入相机文件是否空三导入否输入控制点信息设定影像路径建立像对是否空三导入否像对管理中设置参数执行批处理手工或自动内定向手工或自动相对定向核线重采样是否已知每张像片投影中心的X、Y、Z及旋转3*3矩阵是像对管理中选择空三方式、空三结果目录、设置参数否是否有控制点是控制点量测否是否已知每张像片投影中心的X、Y、Z、Φ、Ω、κ旋转矩阵安置定向绝对定向计算外方位元素安置定向选择工作区图1 航片单模型定向流程

3.2 界面及菜单

打开JX4G软件出现图2:

图2 JX4G软件主界面

点击主界面“单模型”按钮,即打开航片定向界面窗口,如图3:

图3 航片定向界面窗口

3.2.1 工程管理菜单

当点击“工程管理”菜单,可以设置工程目录、输入所需信息文件和像对管理。下拉菜单如图4:

图4 航片工程菜单

3.2.1.1 工程目录的选择

点击“工程管理”菜单,选择“工程目录”→“选择工程目录”如图5所示:

图5 选择工程目录

出现选择路径对话框如图6所示,选择“614112第三组”,点击“确定”。

图6 航片选择工程

3.2.1.2 像对管理

在选择“工程管理”→“像对” →“像对管理”,如图7所示:

图7 像对管理的选择

进入像对管理对话框如图8所示,选择自己想要做的像对,点击“确定”。

图8 像对管理对话框

3.2.2 绝对定向

选择“绝对定向”→“选择工作区”如图9所示:

图9 选择工作区

进入选择工作区的步骤如图10所示,选择工作区外扩5米,点击“确定”。

图10 航片工作区外扩参数

系统开启检索影像窗口和立体影像窗口并显示模型影像,如图11所示:

图11 检索影像窗口和立体影像窗口

在立体影像下,选择任意点位作为工作边界的节点。首先,鼠标左键在检索影像上概略地进行节点定位,再调整手轮和脚盘以精确点位;踩下脚踏板确认该点。同样的方法选取其它节点,直到最后一点(非起始点),右脚踏踩下结束,工作区域自动闭合。并弹出对话框提示确认工作区。

右脚踏闭合结束工作区圈定后,弹出提示框,如图12所示:

图12 航片工作区确认

若对工作区满意,点击选择“是(Y)”;则结束该模型定向,保存边界文件*.dbp至像对目录下。

若对工作区边界不满意,单击“否(N)”,再次弹出设置工作区外扩参数的对话框,设置参数后需重新采集工作区边界,直至满意,即结束模型定向。3.2.3 退出定向

单击”工程管理”→“退出”,则退出航空影像单模型建立,返回主界面。

退出时,系统弹出确认退出操作的提示信息框,如图13,点击“确定”。

图13 退出定向 矢量数据采集

选择主界面(图2)中的“矢量测图”→ “矢量数据采集”,如图14所示:

图14 矢量数据采集

弹出影像检索窗口如图15所示和矢量测图窗口如图16所示:

图15 影像检索窗口

图16 矢量测图窗口

4.1 操作流程

在立体模型建立完之后,调入立体影像,才能进行矢量数据的采集和DEM的制作。否则,只能打开已有的矢量数据,进行简单的平面编辑,而不能在立体上采集和编辑。进入该模块后,基本的操作流程如图17所示:

选择工程输入像对DEM制作矢量数据采集打开矢量文件特征点匹配新建矢量文件打开特征码按钮、细类列表和采集方式特征线匹配打开自动匹配数据选择层码创建TIN采集地物编辑TIN编辑地物创建DEM保存编辑DEM保存DEM退出

图17 矢量数据采集及DEM制作的基本流程图

4.2 模型选择

模型选择菜单如图18所示:

图18 模型选择下拉菜单

4.2.1 选择航片工程

用于选择当前需要操作的工程路径。

a)点击“选择航片工程”,弹出选择路径的对话框如图19图所示:

图19 选择路径对话框

b)在对话框中选择所要操作的工程目录后,点击“确定”,系统当前操作路径则为所选择的目录。

说明:系统会记录上一次退出时候的工程路径,若没有变更过工程路径,可不进行此项操作。

4.2.2 选择航片像对

用于选择当前需要操作的立体像对。

a)点击该命令,弹出对话框如图8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显示了该工程目录下建立的所有像对;

b)左键选择某个像对名后,该像对名显示蓝色,点击“确认”,该像对被选为当前像对;

c)鼠标变为沙漏状态,表明正在调影像,当沙漏消失,在检索影像窗口和立体窗口出现选中的立体像对的影像。

4.2.3 设置影像路径

当原始影像路径发生变化时,可以利用该命令重新设置路径。点击“设置影像路径”后,弹出对话框如图20所示:

图20 设置影像路径对话框

点击“浏览”,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原始影像的路径即可。4.3 矢量文件

矢量文件下拉菜单如图21所示:

图21 矢量文件下拉菜单

4.3.1 新建矢量文件

点击“矢量文件”→“新建”打开建立一个新“矢量文件”对话框,如图2所示:

图21 新建矢量文件对话框

输入文件名后点击“保存”,弹出“请输入工作区和视区旋角”对话框,如图22所示:

图22 工作区和视区旋角对话框

点击“确认”,弹出“请输入成图比例尺”对话框,如图23所示,设置比例尺为1:1000,点击“确定”,则在在当前矢量测图窗口的标题栏中显示出该文件的全路径名。

图23 比例尺对话框

下一步,点击“参数”→“action路径”,在“选择新层控文件”对话框中选择“actable” →“1000action”,点击“打开”,如图

24、图25所示:

图24 action路径的选择

图25 选择新层控文件对话框

下一步,选择“工具窗”→“特征码按钮”出现特征码按钮对话框,再选择“工具窗”—“细类列表”,打开细类列表窗口,分别如图

26、图

27、图28所示:

图26 特征码按钮的选择

图27 细类列表的选择

图28 工具窗特征码和细类列表

4.3.2 矢量化

在“特征码”窗口中的左边选择需要矢量化的大类,右边选择进一步的分类,再在“细类列表”窗口中选择具体的类别,最后在“矢量测图”窗口的左边“图层”中选择要矢量化所放置的图层,与“特征码”和“细类列表”一一对应。例如对房屋的矢量化,如图

29、图30所示:

图29 立体影像房屋的矢量化

图30 矢量测图图层与特征码的选择

在立体影像窗口中进行矢量化,通过脚盘调整两幅影像的相对高程,结合左右手轮,当我们通过立体眼镜,能够观察到最好的立体效果时,进行矢量化。即将手轮、脚盘移动至要采集的点位后,通过左脚踏板踩击一次,产生一个节点,依次采集线的各个节点后,右脚踏板踩击一次闭合或结束该地物的采集。

注意:

(1)线有两种基本的采集方式:

一种为折线采集(采集方式工具钮中的第七个编辑框显示为),即将手轮、脚盘移动至要采集的点位后,左脚踏板踩击一次产生一个节点,依次采集线的各个节点后,踩击右脚踏板结束该地物的采集;

一种为流线采集(采集方式工具钮中的第七个编辑框显示为),即将手轮、脚盘移动至要采集的起点后,左脚踏板踩击一下,然后沿地物方向转动手轮、脚盘,系统按照参数(设置测图参数中的管道半径和管道长度)进行节点的自动产生,踩击右脚踏板结束该地物的采集;

折线采集和流线采集可随时用热键“T”来切换。(2)采集方式工具钮中的第八个编辑框若显示为线被强制闭合;若为合。

矢量化的图形如下面图形所示:,表明踩击右脚踏后,表示踩击右脚踏结束时不闭合,可按热键“C”来强制闭

图31 3190-3191.vtr 19

4.3.3 DLG图形的拼接

做好矢量化的图形以后,小组可以进行拼接,点击“数据处理”→“矢量拼接”打开“矢量拼接”对话框,如图33所示:

图32 3194-3195.vtr

图33 矢量拼接对话框

点击“浏览添加”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需要拼接矢量文件后点击“打开”即可。

图34 第三组矢量图

4.3.4 DLG图形到CAD的转换

单击“矢量文件”→“导出矢量文件”→“导出DXF(AutoCAD)”,弹出对话框如图35所示:

图35 DLG图形输出到*.dxf格式

输入文件名“061411203”,点击“保存”,弹出“矢量文件导出”对话框,如图36所示:

图36 矢量文件导出对话框

一定要选择“三维线”,单击“确认”(选三维线导出的图形在CASS里打开附带有高程数据,二维线数据没有)。4.3.5 自动匹配

建立DEM,首先打开自己矢量化的*.vtr文件,单击“自动匹配”子菜单如图37所示:

图37 自动匹配子菜单

4.3.5.1 设置特征线参数

单击“自动匹配”→“ 设置特征线参数”,弹出如图38所示的对话框。

图38 提取特征线管道参数对话框

在管道半径和管道长度的下面都输入0,单击“确定”。该参数用于将当前向量文件中打开的层提取为特征点、线。向量中关闭的层,则不参与提取。其中“管道半径”及“管道长度”表示在将向量提取为特征点、线时用于抽点的参数(如在将等高线数据进行提取时,由于等高线数据比较密集,此时可进行抽点),其参数含义类似于测图时的管道半径及管道长度。若两个参数均设置为0,表明由向量提取为特征点、线后的每个节点都参与匹配计算。4.3.5.2 设置自动匹配参数

单击“自动匹配”→“设置参数”菜单项,设置进行自动匹配计算时的参数,弹出对话框如图39所示:

图39 自动匹配参数

把格网间距和相关窗口大小输入为15,搜索半径输入为10,DEM间隔输入为5。

a)格网间距:进行自动匹配时,要将影像分为n个格网,该值设置格网间距,缺省为15,单位为像元,用户可自行设定。格网间距设置的小,匹配的点就会多,计算时间长;格网间距设置的太大,匹配的点会少,则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b)搜索半径:以像元为单位的搜索半径。若该值太大,速度慢。当初值越

来越精确时可以减小该值;地形起伏大,需要设置搜索半径大一些; c)窗口大小:推荐9、11、13、15、17、19、21、23、25中的一个,一般用13~15。地形破碎,窗口小;地形完整,窗口大;如果扫描分辨率高(如12微米),可以适当扩大该值。

4.3.5.3 特征点/线匹配

单击“自动匹配”→“特征点匹配”、或“特征线匹配”菜单项,系统执行相应匹配计算。匹配后的数据结果是一个在像对目录下的二进制文件,该文件数据可通过“矢量文件”→“打开自动匹配数据”,导入为矢量数据。4.3.6 TIN生成

TIN生成的下拉菜单如图40所示:

图40 TIN生成的下拉菜单

4.3.6.1 创建TIN 单击“TIN生成”→“创建TIN”出现进度条,出现进度条。当进度条消失后,刷新图形窗口(用热键“R”或点击4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工具钮),即出现创建好的TIN,如图 24

图41 创建好的TIN图形

4.3.6.2 TIN的另存和内插等高线

单击“TIN生成”→“TIN处理”→“另存为”,输入名称后,对TIN进行保存;

单击“TIN生成”→“TIN生成等高线”,可以由TIN直接内插等高线弹出对话框如图42所示:

图42 TIN生成等高线对话框

在管道半径后面输入0,单击“OK”,出现进度条。当进度条消失后,刷新图形窗口(用热键“R”或点击4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工具钮),即TIN内插等高线完成,如图 25

图42 TIN内插等高线

4.3.7 创建DEM 单击“TIN生成”→“创建DEM”,弹出参数设置对话框,输入间距5,单击“确定”,出现进度条,进度条完毕后点击刷新即可,如图

43、图

44、图45所示:

图43 DEM的格网间隔设置

图44 内插DEM进度条

图45 创建好的DEM与TIN图形

单击“DEM处理”→“另存DEM为”,输入名称,保存DEM即可。4.3.8 DEM拼接

单击“DEM处理”—“DEM拼接”出现拼接对话框,如图46所示:

图46 DEM裁切对话框

单击“浏览添加”,把自己组的DEM选中添加进左边,十个全部添加进去后,单击“拼接”,出现进度条,进度条消失表明拼接完毕,单击“关闭”即可。

拼接后的图形如图47所示:

图47 第三组DEM图 实习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实习总结

《摄影测量学》是测绘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程进行了两周的课程实习。旨在通过本次课程实习来加深对摄影测量学的基础理论、测量原理及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切实提高同学们的实践技能。并达到将所学的各章节知识融会贯通,基本能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目的。要求每位同学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能独立完成各项实习内容.本次实习院领导予以足够的重视和精心的安排,老师调节好各个方面的关系,给我创造最好的实习环境。在第一天的实习动员会上,李老师就本次实习的意义、要求实习注意事项等方面作了明确的阐述,同时,也就本次实习内容和实习步骤作了说明。在其后的实习过程中,学生实习目的明确、主动积极、不怕吃苦、勇于承担重任,这些现象说明本次实习动员会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是顺利完成实习的基础。随着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蓬勃发展,同学们对摄影测量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纷纷表示要好好珍惜这次难得实习机会,尽量学到更多得有用东西,充分感受测绘科技发展带来的革命性的变革,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更加认识到摄影测量学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软件操作能力。

为使学生明确本次实习的总体任务及每一实习项目具体的作业程序、作业方法,指导教师在各项实习内容开展之前进行集中讲解,做到任务明确、过程清晰;实习过程中,分组指导和定期集中讨论相结合,启发学生解决作业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本次实习不仅使学生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操作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实习过程中不免出现些错误和困难,但是我们都没有因此而放弃。我个人觉得在实习过程中细心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选择同名点时,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将同名像点找错。还有在影像匹配后编辑时,如果我们不细心,在没有保存我们成果的情况下就关闭了窗口,我们的成果就会因我们的粗心大意而失去。所以我认为养成一个细心严谨的态度是非常必要的,这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和损失。其实,我

觉得本次实习没有什么特别困难的地方,只要大家能够做到认真细心,我们的实习就会很顺利。

本次实习让我深深体会到,理论指导实践这一真理。在本次实习中,我发现我 们要做的工作其实很简单,只要点击有关的按钮,计算机就自动帮我们完成要做的工作了。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就无法正常并顺利地操作计算机去完成我们要的指令操作。当我们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无法解决了。对于我们来说,如果只有理论知识,而实践操作为零,那也只是纸上谈兵;但是指挥操作,不懂理论知识,那也不能独立完成工作。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指导实践,加强我们的动手能力。将来毕业了,才能是个合格的测绘工作人员。

6.摄影知识综合试卷 篇六

---密---封----线-----请在密封性内答题-------密----封----线-----

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5分,不可多选)

1.佳能Canon EF 70-200/2.8 L (IS) USM 镜头的缩写是:

A.小白。B.小小白。C.爱死小小白。D.大白。

2.刚入门的摄影青年为了彰显自己的文艺气息,适合将下面谁的名字经常挂在嘴边:

A.余秋雨。B.桑塔格。C.加措**。D.于丹。

3.“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表示你离得不够近”。卡帕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可以理解为:

A.离前面那挺正在扫射的重机枪再近一点。B.在心境上靠近拍摄的对象和环境。C.你需要换一枚微距镜头。D.抓稳,眼睛贴紧相机。

4.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由法国人尼埃普斯在1826年拍摄,曝光长达8个小时,照片拍摄的内容是:

A.屋顶上的鸽子笼。B.屋顶上的梦想。C.屋顶上的轻骑兵。D.屋顶上的十字架。

二、判断题(20分,每小题5分,请在括弧内填对错)

1.光圈数值越小(如F2.8),光圈越大,景深也大。( )

2.世界著名的马格南图片社,是以一种大桶香槟酒命名的。( )

3.曾经的影像界巨头柯达公司于停止生产胶卷,并于破产。( )

4.《像语》摄影杂志是一本好杂志。( )

三、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10分)

1.毒德大学:

2.非全画幅:

四、应用题(10分)

1.刚刚接触摄影的小明希望你推荐一只看起来十分专业,而且价位又不太尴尬(3000元预算)的镜头,你应该忽悠小明购买什么镜头?请注明理由。

五、作文(30分)

7.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发展 篇七

摄影测量的基本含义是基于像片的量测和解译, 它是利用光学或数码摄影机摄影得到的影像, 研究和确定被摄影物的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和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和技术。其内容涉及被摄影物的影像获取方法, 影像信息的记录和存储方法, 基于单张或多张像片的信息提取方法, 数据的处理和传输, 产品的表达与应用等方面的理论、设备和技术。

摄影测量的特点之一是在影像上进行量测和解译, 无需接触被测目标物体本身, 因而很少受自然和环境条件的限制, 而且各种类型影像均是客观目标物体的真实反映, 影像信息丰富、逼真, 人们可以从中获得被研究目标物体的大量几何和物理信息。

到目前为止, 摄影测量已有近170年的发展历史了。概括而言, 摄影测量经历了模拟法、解析法和数字化三个发展阶段。表1列出了摄影测量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如果说从模拟摄影测量到解析摄影测量到解析摄影测量的发展是一次技术的进步, 那么从解析摄影测量到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则是一场技术的革命。数字摄影测量与模拟、解析摄影测量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处理的原理信息不仅可以是航空像片经扫描得到的数字化影像或由数字传感器直接得到的数字影像, 其产品的数字形式, 更主要的是它最终以计算机视觉代替人眼的立体观测, 因而它所使用的仪器最终只有通用的计算机及其相应的外部设备, 故而是一种计算机视觉的方法。

2 遥感及其发展

遥感是通过非接触传感器遥测物体的几何与物理特征性的技术, 这项技术主要应用于资源勘探、动态监测和其他规划决策等领域, 摄影测量是遥感的前身。遥感技术主要利用的是物体反射或发射电磁波的原理, 在距离地物几千米、几万米甚至更高的飞机、飞船、卫星上, 通过各种传感器接收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号, 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 传送到地面。遥感技术主要由遥感图像获取技术和遥感信息处理技术两大部分组成。

遥感技术的分类方法很多, 按电磁波波段的工作区域, 可分为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和多波段遥感等。按传感器的运载工具可分为航天遥感 (或卫星遥感) 、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 其中航空遥感平台又可细分为高空、中空和低空平台, 后者主要是指利用轻型飞机、汽艇、气球和无人机等作为承载平台。按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可分为主动方式和被动方式两种。

在遥感技术中除了使用可见光的框幅式黑白摄影机外, 还使用彩色摄影、彩虹外摄影、全景摄影、红外扫描仪、多光谱扫描仪、成像光谱仪、CCD线阵列扫描和面阵摄影机以及合成孔径侧视雷达等手段, 它们以空间飞行器作为平台, 能为土地利用、资源和环境监测及相关研究提供大量多时相、多光谱、多分辨的影像信息。

3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结合

遥感技术的兴起, 促使摄影测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由于测制地形图对摄影成果有着特别严格的要求, 除必须的影像分辨率外, 其关键环节是实现立体影像覆盖, 以及构成立体交会的几何条件和摄像的几何精度, 因此, 虽然各类遥感影像的获取越来越快捷、分辨率越来越高, 而真正满足定位测图的资料并不多。

航天遥感具有视野开阔、不受地理位置和疆界限制、可重复观测、能快速获取大面积甚至全球性地面动态信息等优点, 但由于卫星摄影高度在几百公里以上, 采用较长的摄影焦距, 作为立体量测的交会条件差, 立体效应不好, 影响高程量测精度;另外卫星只能按预定轨道飞行和摄影, 要真正实现全球性动态监测和立体影像覆盖, 必须拥有一个卫星组群。目前航天摄影测量多用于特殊困难地区的测绘或中小比例尺成图。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结合, 还体现在解析摄影测量尤其是数字摄影测量对遥感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遥感图像的高精度几何定位和几何纠正就是解析摄影测量现代理论的重要应用;数字摄影测量中的影像匹配理论可用来实现多时相、多传感器、多种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复合和几何配准;自动定位理论可用来快速、及时地提供具有“地学编码”的遥感影像;摄影测量的主要成果, 如DEM、地形测量数据库和专题图数据库, 乃是支持和改善遥感图像分类效果的有效信息;像片判读和影像分类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则是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共同研究的课题。一个现代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与一个现代的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已看不出什么本质差别了, 两者有机结合已成为地理信息系统 (GIS) 技术中数据采集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4 结语

当前, 我国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建设内容包括很多方面, 其中技术体系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将主要围绕地理空间信息的获取、处理、管理与服务这一信息流程来展开,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无疑将会得到新的发展, 技术的应用与服务也将呈现新的景象。

参考文献

[1]李德仁, 王树根, 周月琴.摄影测量与遥感概论[M].2版.北京:测绘出版社, 2008.

8.高职院校摄影测量与遥感教学探讨 篇八

摘 要:根据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结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和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课特点,对摄影测量与遥感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课时分布进行研究。经过实际教学验证,本文提出方法促进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知识的理解,并进一步缩小了校企差距,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摄影测量与遥感;教学改革;教学内容;课时分布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教研教改课题-(项目编号:14C10)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社会发展对测绘行业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但是又出现了一种很矛盾的怪现象,即用人单位招不到需要的人才而學生找不到就业单位。摄影测量与遥感这门课程理论基础要求很高,理论性较强,同时,理论性又穿插于实践中,实践性非常强。该课程用人单位需求和学生技能状况差别较大,供求矛盾体现得特别明显。

一、高职院校摄影测量教学现状

摄影测量与遥感是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开设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我院对该门课的教学要求是“学习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基本知识,了解航测和遥感的基本原理、航测内外业工作内容,掌握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换句话说,学完本门课程,要求学生初步认识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原理和工作方式,具备从事摄影测量内、外业生产工作的基本技能,能够胜任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调绘、控制测量和内业立体测图等岗位一线生产工作的技能人才。有调查显示,目前的教学中,教学形式依然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方式依然是教师讲、学生听,重知识、轻能力,呈现高耗费、低效率的特征[1]。

(一)高职院校学生特点

高职教育面对的学生有自己的特点。他们中大部分是考试分数不高,不适应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不适应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性知识的学习;面对分散孤立的课程知识,不知道哪些需要重点掌握哪些只需了解,以及如何应用,对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他们大多希望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因而对动手的操作环节非常感兴趣。同时,他们思维活跃,有较强的形象思维,但注意力集中时间不够长,相对来说,适于“在做中学”。

(二)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特点

摄影测量与遥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包含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平差理论、数字图像处理、传感器技术等。这使得课堂教学信息传输量大,包含大量的抽象理论、方法以及图形图像表达。高职学生的一大特点就是理论基础非常薄弱。对他们来说,摄影测量与遥感部分教学内容既抽象又陌生,晦涩难懂,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已经很难达到教学目的,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与实施等诸多方面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以满足高职高专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需求[2]。

二、摄影测量与遥感教学调整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理论教学,应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实践教学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依托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3]。在教学内容上,应当以“单位的需求为我们的目标”,理清改革思路,通过对单位进行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明确培养目标,整合教学内容,调整知识结构,不断完善教学内容[4]。

我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摄影测量与遥感》这门课程为64个课时,并且没有设置实习周。在这种方案前提下,结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对摄影测量与遥感这门课的教学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论教学组织,另一部分是实践教学组织,详见表1和表2,力求在有限的教学课时范围内最大程度加深学生对摄影测量与遥感的理解,推进本门课程的教学。

三、结论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教学组织方案,通过大量的实习,学生对摄影测量方法、航空影像、遥感影像的认识更为直观,有利于保护高职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缩小校企差距,减小了学生从学校到生产单位适应难度,对于设有摄影测量与遥感课程但非航测专业的本门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高琼.高职摄影测量教学改革实践[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

[2]石雪冬.高职高专摄影测量与遥感教学新思考[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4 .12

[3]梁新美.非测绘类专业测量学教学改革探讨[J].地理空间信息,2008,6(4):141-143.

上一篇:激发兴趣合理训练论文下一篇:我的母亲老舍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