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配画

2024-08-22

诗配画(通用7篇)

1.诗配画 篇一

诗配画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作者:周旭初

单位: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小学 邮编:311800

(“诗歌乐园”:/syxx/zxc/shigeleyue/index.htm)

教学内容:卡通画库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操作掌握卡通画库的使用方法,学会作品的上传及作品网上点评。

2、能力目标:通过想象诗的意境,利用卡通画完成作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

力。通过展示活动,提高学生自我表现及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网络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创设完成任务的最佳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卡通画的插入、基于网络的作品展示和评价

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较好地完成每个任务

教学准备:设计“诗歌乐园”网页

(网址:/syxx/zxc/shigeleyue/index.htm)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揭示课题(创设情境)

(设计意图:诗歌是儿童喜欢的一种文学体裁,我把它作为载体,让学生利用卡通画库中的卡通画给诗配画正好顺应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兴趣,学生一定会学得开心,学得主动。)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已经开始接触各种古诗了,同学们一定会背诵很多古诗,是吗?周老师有个提仪:乘还没上课之际,我们来个古诗背诵比赛,好不好?

这些千年古诗流传至今,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刚才同学们朗诵的诗里有一首《咏鹅》周老师就很喜欢,谁站起来把这首诗朗颂一下。谁还愿意站起来再朗颂一下。听了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诵,周老师的脑海里涌显出这样一个词----诗情画意。“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会是怎样画面呢?把你想象出来的画面向身旁的小伙伴描述一下。

二、展示范例,明确任务。

(设计意图:这里十分明确地向学生提出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目的是使学生在任务的指引下,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在设计任务时,我针对学生间能力水平的差异,设计了阶梯性的任务,给学生一个选择的空间,希望每个学生最终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今天周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好地方玩,你们猜是哪儿呢?(打开诗歌乐园网页)你们想去玩吗?不过有个条件,想去诗歌乐园玩的同学得带上自已的作品。想瞧瞧别的小朋友带去的作品吗?

(展示《咏鹅图》)这是骆宾王诗中的《咏鹅图》吗?这一幅画里的鹅和小河你们熟悉吗?在哪里见到过---金山画王的卡通画库,对呀,你们也想利用卡通画库中的图片把你刚才想象中的《咏鹅图》画出来吗?好,请同学们试着打开金山画王。噢,有同学已找到了卡通画库,谁上来做小老师?

学生演示:插入小河背景、鹅的图片(大小调整)

一只鹅太孤单了,我们它找个小伙伴好不好?怎么小伙伴不见了?谁来帮帮周老师?(调色盘)如果一只鹅要对另一只鹅说话,应该怎么样?(图片反转)

河水那么清,你想象中的《咏鹅图》还会有什么呢?会有鹅的倒影吗?还会有小鱼、小虾、荷花等等。

周老师请同学们完成你的那幅《咏鹅图》。并把完成的作品以机器名保存在桌面上。学生练习(播放音乐):自己挑选一首诗或创作一首诗并给诗配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强调让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探索实践,努力体现学生的个人观念和独特感受。因此,我最大限度地开放了课堂,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发展空间。如:让学生自主选择主题、自由想象发挥等。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思考和创作,将调动起他们全部的兴趣和激情,去想象、去思考、去发现、去表达。)

三、展示作品,交流评析

(设计意图:在这个依然开放、自由的学习环节,学生享受到的不仅仅是“学习小主人”的快乐。在他们尽情地欣赏同学们的作品,并毫无保留地对这些作品加以品头论足时,他们的美感将得到陶冶,审美能力将得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将得到扎实的训练。)

周老师发现大多数同学已完成了《咏鹅图》,并且有一部分同学的作品特别棒,你们想去瞧瞧吗?怎样才能使得大家都看到这位同学的佳作,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文件夹同享,软盘,传到网上)你们真棒能想出那么多的好办法。

现在我们已完成了一幅作品,诗歌乐园里的树爷爷肯定欢迎你们去诗歌乐园游玩了,在诗歌乐园里就能实现我们的愿望---把我们的作品传到网上。诗歌乐园在哪里呢?打开IE游览器,输入网址/syxx/zxc/shigeleyue/index.htm,找到诗歌乐园,点击作品欣赏里的作品上传。(教师演示)

请同学们上传作品。

打开一位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口头点评。

如果大家都要对这位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怎么办呢?在诗歌乐园里能进行网上点评。单击点评。(教师演示)把你对作品的看法尽情的表露出来。(学生点评)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完善的过程,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点而是另一个新的起点。这一环节,我引导他们将学习的时空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将学习的目标从现有向更高延伸。让他们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享受到无尽的快乐。)

刚才同学们在学习小组内进行了评价交流,课后评价交流的范围还可以拓展到全班,甚可以邀请你的朋友你的父母同共来参于。当然每个同学看了别人对自已作品的评价,肯定会进行反思,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完善,这样有利于我们进步。

刚才我们创作了一幅<咏鹅图>,同学们充分展示了你们的才能:熟练使用卡通画库的技能、很好的创意、较强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周老师相信你们能在诗歌乐园里玩得得心应手。

以后周老师会经常在诗歌乐园里举行一些活动。别忘了诗歌乐园的网址是/syxx/zxc/shigeleyue/index.htm 欢迎同学们常来诗歌乐园玩,出欢迎其它老师来诗歌乐园对我们的作品进行指导点评。

愿我们的诗歌乐园因有了大家的参与而变得更加迷人。

后记:

《诗配画》是《诗歌乐园》系列教学活动之一

《诗歌乐园》系列教学活动,利用校园网络进行诗配画、评论、修改;集知识、能力、趣味于一体。

采用WebQuest教学模式,并整合语文、美术等学科,体现新课标中学科交融的精神。旨在通过这种开放式的实践活动,水到渠成地提高学生金山画王--卡通画库的使用技巧、网络技术应用能力、诗歌领悟、欣赏水平及作品评析能力、审美能力。

改变作品评价方式,让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过程活动化、评价操作简便化,除了教师点评、学生自评、互评外,把作品放到网上让更多的人来评,创建网上诗歌乐园,实施作品网上评论,寓教于乐全面发展是该堂课的一大尝试。

2.7诗配画(教学设计) 篇二

优质课评比参评课

《诗配画》教学设计

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成 剑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内容,属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我国古代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诗配画、给画提诗,是中国古代文人文化艺术修养的体现。诗配画,不仅是诗的形象的解说图,更是诗的意境的再创造。抓住诗中的一两处关键,根据个人对诗的理解和生活体验,将诗的意境画出来,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因此本课在教学活动中,要在激发学生参与吟诵古诗、了解诗意的同时,更注重营造轻松愉悦的艺术氛围,引导学生走进诗的意境,品位诗的精美;要使学生明确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配画应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抓住古诗意境和相应的手法进行表现;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通过诗歌的文字形象语言与绘画的视觉造型语言互补、融合而创作情景交融的作品,激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遗产的情感,从中得到美的启蒙、美的陶冶、美的感受。■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诗配画特点,并运用恰当的形式为诗配画,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通过欣赏诗配画作品,培养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提升其审美修养。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从中得到美的启蒙,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

学习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出自己熟悉的古诗内容及意境。

■教学难点

画面内容的选择、事物的组织、构图的安排。

■教学准备

CAI课件;学生古诗书法作品4幅;画配诗的图片4幅;中国画工具材料(笔墨、纸等)。

■教学过程

一、情趣激学

1、入情入境

师:“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生齐)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个谜底是——(随意指学生接答)

生:画。

教师板书(画

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一种期待,带着一份清新,共同去感受那如诗如画的景象,走进诗的意境。

(教师播放FLASH动画《江南》)

2、感受分享

师:(随意指学生回答)刚才,你看到了——;能说的更美一点吗?你还看到了——……

师:这是多美的一幅景象啊,此时的你假如是一位诗人,你真想——(启发学生吟诵与江南有关的诗歌)你还想到了——

生:吟诵《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师:(板书:诗)多美的诗啊!以画传诗情,以诗表画意。难怪自古诗画同源,(板书:同源)这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更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3、趣味题诗

师:这里老师准备了几幅画,描绘着不同的意境,同学们先欣赏一下(学生下位欣赏)

师:这么美的画可不能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

生:(接)诗!

师:谁能为这几幅画提上适合的诗?(请学生上台)

师:且慢!古人提诗,是很有讲究的。经营位置很重要。(打开幻灯,教师讲解落款位置)

师:好,开始!不一定是完整的一首诗,诗句也行。

4、诗境营造

师:让我们来吟诵他们所题写的诗句。

(学生齐读或题字的学生独自吟诵)

二、情趣导学

1、古诗寻画

师:真是太了不起了,同学们会这么多古诗。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诗句。我们来做个小游戏。

(选三组同学,每组一位上台,看诗说画面,组内学生起立猜诗句)师:老师这里为诗句准备好了画面,谁来配上。

(学生上台为古诗配上合适的画面)

(教师出示的画面,要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诗中的一两处关键,表现画面)

2、小试牛刀

师:老师这里还有四句古诗。想请同学们用两分钟时间用黑笔来勾画出诗的主要内容。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你表现的是哪首诗。

(教师在幻灯上出示诗句,学生自由选择,用黑笔表现)

师:(出示)学生作品,谁来猜猜他表现的是哪一句?你觉得表现的怎么样?(教师选举4—5位学生的作品来展示)

师:是啊,诗的意境表现有时不在于画面内容的繁多,有时一片树叶、一叶小舟也能表现深远的诗境。

3、范作欣赏

师:你看,这几幅诗配画的作品多么精彩。

(教师播放幻灯,引导学生学习用简单的内容表现诗的意境)

师:其实,好的诗一半是作者写出来的,另一半是读者读出来的,作者写出来的我们都能想得到,还有许多作者没有写出来的,需要我们去再创造,只有加上我们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到诗的魅力。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把作者所没有写出来的东西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把它画出来。

4、教师示范

师:上到这里,老师也有一种表现的欲望,你想要我为哪一句诗配画。生:(踊跃发言)

(教师选择一句古诗进行表现,指导学生构图、线条、用墨、着色等)师:(总结)表现的时候先要分析诗意、想象诗境、确定主景、精心构图、大胆用笔。

(音乐渐起,幻灯出示:分析诗意、想象诗境、确定主景、精心构图、大胆用笔)

5、学生作业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为诗配画(板书:配),你想为哪句诗配上画。(学生回答)

师;记住老师的提示,下面就让我们用前面学过的水墨画的形式为你喜欢的诗配上画。

(学生到绘画区绘画,教师巡视)

三、情趣成学

1、成果分享

(教师组织学生在展示区展示作品,并组织学生参观)

2、作品评价

师:刚刚我们用前面学过的水墨画的形式为你喜欢的诗配上了画,(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表现内容,总结学生的作品情况)

师:你喜欢哪一幅,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师:这一幅是哪位画的,你是怎么思考的?

师:(选一首表现王维诗的画面作总结)难怪苏东坡曾经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好画常常洋溢着诗情,好诗也总是充满了画意。给诗配上画,发挥了两者的长处,相得益彰。

3、课外拓展

师:今天我们表现了国画的形式古诗的意境,其实,在近代和现代还有很多诗歌,也表现了浓烈的文化意境,你看这些不同的画种都表现了不同诗歌的精神和内涵。

3.诗配画 篇三

“诗配画”学生硬笔书法、绘画比赛

在我国古老的文化长河中,诗与画是一对关系十分密切的姐妹艺术,“诗画同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提高对文学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学生身心,学校将开展“诗配画”学生硬笔书法、绘画比赛。

一、参赛人员:一至六年级学生;比赛活动以班为单位开展。

二、比赛时间:12月4-5日(第14周星期三、四)自选一节语文课进行。

三、比赛地点、负责人:各班课室;各班语文老师组织;每班发稿纸80张。

四、比赛内容、要求、形式

1.“诗”部分:自选一首七言古诗,在稿纸第一行的横线上写古诗题目;第二行[]写朝代,后面横线写作者;格子里书写古诗内容,每句不用写标点。书写要求:

一、二年级使用铅笔,三、四年级使用圆珠笔,五、六年级使用圆珠笔或钢笔书写。

2.“画”部分:先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人物、时间、地点、景物、事情等,然后在A4纸下面空格进行绘画——古诗的意境画面;其他的创意点缀。可在校内通“文件下载”处下载“40幅诗配画珍藏图”提供给学生作参考,激发学生创作思维。

3.要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版面整洁、符合诗意、排版美观、设计新颖。

五、评奖(第15周)

12月9日(星期一)由各班语文老师评选出每班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12月10日(星期二)把一等奖作品交备课组长处,组长收集后交教导处。

六、优秀作品展览(第15周)

12月12日(星期四)由语文科组从获得一等奖的作品中挑选出部分精品进行展览。

教导处

4.古诗配画 篇四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塞下曲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园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金 陵 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辉,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

示儿

【陆游】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尽泪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满江红·写怀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州桥

【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塞曲》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现 代 爱 国 诗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在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炉中煤》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太阳吟》 闻一多

太阳啊——神速的金鸟——太阳!让我骑着你每日绕行地球一周,也便能天天望见一次家乡!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沁园春·国庆

万里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 江河歌唱,遍地流芳。

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新中国,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今朝如此辉煌,赖党政国策指方向。

忆峥嵘岁月,生灵涂炭; 黎民多难,长夜茫茫。

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换得新生红太阳。当珍惜,永葆河山赤,地久天长。

诗 篇

5.浅谈儿歌配画 篇五

本学期我开展了儿歌配画的课题研究活动,对这一尝试性的活动我的设想意图是这样的:

1、传统的美术教育教学主要是以学生学习绘画技能技巧为主,教师侧重的是技法的传授,学生只是临摹;评价美术作品的标准是画的像不像,好不好,而对于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有一定的限制。或许我们会因为孩子们将自己的范例临摹的惟妙惟肖而高兴,但在极为推崇孩子们的自主性、创造性的今天,如何使孩子摆脱以往的呆板、千篇一律,而呈现出与众不同、独树一帜、让画面活跃起来呢?

2、根据我校培智生的实际情况,孩子的动手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都比较差。在教学中不但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些孩子没有交往的愿望的倾向更没有交流行为的产生,也就谈不上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如何为学生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运用环境?并会创造性的运用语言,促进智障儿童语言表达、理解能力的发展呢?

所以在以上两个原因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儿歌配画,把绘画、儿歌、识字三者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以绘画、儿歌为主,识字为辅,发展学生的绘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具体活动中我是这样做的:

1、学习儿歌

我为幼儿选择一些富有童心、童趣、有鲜明的形象,并且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儿歌,让幼儿朗诵、理解、背诵。

一、儿歌造型

儿歌造型是小学美术教学的最初教学形式,其教学功能是以歌助画。让学生通过识别和记住事物特点及其 间的联系,使生理基础为大脑皮层形成相应暂时神经联系,在作画中再现。

例、动物造型训练

学习内容

1.小鸡

鸡头画小圆,鸡身画大圆,翅膀画半圆。眼睛随着头部转,小脚画两边。或者:一大一小两个圆,眼睛小来嘴巴尖翅膀弯弯尾巴短,腿儿细细分两边。(儿歌)

2.小鸟

圆脑袋、平脊背,三角尾巴鼓肚皮,眼睛随着头部转,张开翅膀不画腿,翅膀不张要画腿。(儿歌)3.牛头

方匣子是牛脸,点上两个大黑点。大鸭蛋是牛嘴,中间画条弯弯线,月牙牛角向上翘,树叶耳朵挂两边。从上例可见,教师将作画对象的各部分形体,概括成各种基本形,顺着作画步骤编成儿歌,开展造型训练,能使学生得到听、说、读、画的练习,从而达到快速掌握新授知识的教学目标。在认识儿歌中的字时,学生能有意识的看字说儿歌,养成一边说儿歌,一边识字的习惯。这样,眼、口、手、脑并用,可养成智障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

3、配画。

对于孩子听我念儿歌自配画我没有给予太多的评价,因为每个孩子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我们应该纵向评价每个孩子,只要每个孩子在原来的基础上进步了就是好的。我想信只要孩子有兴趣一定会画的越来越好。

通过学生的绘画现象我们可以看出来,在配画过程中学生确实是动脑想了,创造性的做了,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因为智障儿童在配画过程中遇到困难是预料之中的,所以我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如:有的学生画不出儿歌中的形象,我就让学生多注意观察别人的画,多思考;由此激起了幼儿绘画的兴趣,并注意培养观察、积累的好习惯。同时发展了智障儿童理解、想象的能力。

我正在儿歌配画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尝试,创造更适合智障儿童发展的教育活动。今后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创编儿歌。让智障儿童根据儿歌创编出新的画面。

(2)故事配画。智障儿童用简单的故事内容进行连环配画。

(3)注重智障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情感、爱心、合作、交往等。

(4)多让智障儿童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引导智障儿童想象思维。

通过儿歌配画的尝试,相信我校智障儿童的绘画兴趣一定会有了很大的提高,智障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也有很大发展,极大提高了绘画水平。通过儿歌的朗诵、理解、背诵发展了智障儿童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同时智障儿童识字量的增多,发展了智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6.古诗配画比赛总结 篇六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在我国古老的文化长河中,诗与画是一对相融一体密不可分姐妹艺术。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展现学生艺术表现力,培养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近日,开展了古诗配画活动。

活动中,学生们对自己喜欢的古诗,自己动手配上相应的图画,把自己体会到的诗的意境、情感变成生动鲜明的图画。不少学生的作品构思独到,情景逼真富于诗意,诗与画融为一体,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同时真实地反映出了学生们对诗歌的个性理解及他们对古诗的热爱。

附获奖学生名单:

张金雨

顾月辉

顾宗阳

刘华丽

顾宗玉

顾宇航

邓伊凡 赵

宋晓慧

唐新慧

顾启格

7.元日古诗配画 篇七

【诗人】王安石 【朝代】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元日赏析

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至今。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挂桃符,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

诗是人们的心声。不少论诗者注意到,此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王安石此诗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是因为他当时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间,正如眼前人们把新的桃符代替旧的一样,革除旧政,施行新政。王安石对新政充满信心,所以反映到诗中就分外开朗。此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曈曈日”照着“千门万户”,这不是平常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始,变法带给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结尾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现了诗人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诗配画】推荐阅读:

上一篇:我的梦想高三英语作文下一篇:端午节祝福微信问候语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