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长沙 学案

2024-11-15

沁园春 长沙 学案(共8篇)

1.沁园春 长沙 学案 篇一

专题一:向青春举杯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

一、预习导航

· 结合注释,初读词作,感受作品语言和情感。·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思想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主要著作《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毛泽东诗词》(共43首)。

2.创作背景:《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1925年秋所作。长沙是毛泽东人格形成的地方,长沙也是中国农村革命的发源地,是毛泽东初期革命活动的中心。1911年,毛泽东来到湖南长沙第一师范。通过与同学畅谈人生国事,毛泽东更清晰地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

1917年,毛泽东组织新民学会,抱着救国救民的理念,开展了早期的社会活动。1920年,毛泽东再度返回长沙,那时他已经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1922年,毛泽东在安顺曾经组织过工人补习学校,同年又领导过长沙土木工人罢工。

1925毛泽东又辗转回到湖南继续从事革命活动。这年春夏,他回乡养病时组织农民运动,后又遭湘潭县团防局缉拿。8月28日,毛泽东在韶山共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掩护下,摆脱了敌人的追捕,经长沙等地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毛泽东重游了学生时代常游的岳麓山、橘子洲等地。时值而立之年的他,站在橘子洲头,回忆自己的前半生,回忆起1911~1923年在长沙求学生活和社会活动,想起其间发生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惨案、国共合作的领导权之争,感慨之余,写下这首词,展现出作者的激情壮志和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3.1925年的世界和中国:

1月6日,墨索里尼组建法西斯内阁,在意大利实现独裁。

专题一:向青春举杯

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1月26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决定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2月1日,段祺瑞召开惨淡无光的善后会议。2月2日,上海22家日商开办的工厂工人大罢工。2月8日,胶济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

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

3月16日,云南大理发生7.1级大地震,历时40至50分钟,死伤万余人。4月12日,段祺瑞政府与法国签订协议,以金法郎计算,偿还“辛丑条约”赔款。

5月30日,在上海由于日本人枪杀工人代表顾正红等人,引发“五卅”血案。6月1日,上海总工会成立,宣布大罢工,全市掀起反帝怒潮。6月4日,中共第一张日报《热血日报》发刊。6月11日,英国水兵在汉口枪杀中国人。

6月19日,广东、香港工人为声援上海“五卅惨案”举行大罢工。

6月23日,在广州英国海军陆战队向游行的中国老百姓开枪、开炮,打死59名中国人,重伤者百余人,造成沙基惨案。……

二、课堂探究

根据自身对作品的理解朗读词作,小组讨论并回答如下问题: 读完本诗,你有怎样的整体感觉和情感体验?

主导问题:本诗为什么会给我们这种独特感受?这与诗作的哪些方面有关?

朗读上阕:

专题一:向青春举杯

问题探究

(一):作者笔下的景物有什么特点?文中哪些具体词语的运用突出了景物的特点?

问题探究

(二):是什么样的情感让作者不由得“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朗读下阕:

问题探究

(三):分析下阕记叙、描写和抒情的语句,回答:下阕与上阕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如何判断?

问题探究

(四):如何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读出词的风格特点?

三、作业拓展

1.不同于中国传统诗词中多“悲秋”之作,而毛泽东诗作却多有“颂秋”之篇,搜索相关资料,以200字左右文字说明你的理解。2.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沁园春 长沙 学案 篇二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篇课文是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语文》第一册第十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是一篇重点讲读课文。第十二单元是“鉴赏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 上承第十一单元的中国古代诗歌单元, 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单元之一。我认为讲授本单元应处理好与前面单元的联系, 使学生能以时间为序将诗歌的有关知识连贯起来, 以期条理化、系统化。通过讲授本篇课文, 使学生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2、教材的处理和分析

既要理解作者所抒发的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革命者的豪情壮志, 又要从抓住诗歌意象的角度,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也是难点。

诗歌本身具有无穷的想象性, 能“纵横万里, 思接千载”, 只有让学生最大限度发挥各自的想象力, 才能真正领会诗歌的美丽, 所以讲这课我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沁园春·长沙》是用古典词的形式写成的现代诗歌, 我准备从三个方面来突出它的“伟大”:1、屏幕显示毛泽东手迹《沁园春·长沙》, 让同学们直接与毛泽东遒劲有力的书法发生审美碰撞, 奠定审美基调 (豪壮美) 。2、将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秋意与文人墨客笔下的秋景秋意相对比, 突出毛泽东笔下秋景的绚丽多姿, 秋意的生机勃勃;3。让同学们着意体会毛泽东笔下人物的精神状态, 突出早期共产主义者的豪情壮志。

3、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知识目标:了解写作背景, 结合对作品内容的体会, 正确理解作者的创作情感;品味文中精练的、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领略作者为达到情景交融所采用的写作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 即朗读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为推进素质教育, 增强学生文学艺术的修养,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 根据学生的审美基础, 语文知识水平, 理解能力等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说教法

1、讲授法和提问法

讲本篇课文必须用到讲授法, 例如上下阕各有一个关键点必须讲清, 如上阕看着眼前的绚丽秋景, 毛泽东一下想到“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先向学生提问“面对如此绚丽的秋景, 你们会联想些什么”。接着将学生的回答与毛泽东的联想作对比, 再趁势讲授毛泽东的联想与伟人的胸襟、境界、志向相关, 鼓励学生以乐观的态度积极处世, 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志。

讲下阕的内容时, 先提问:对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下阕怎样作回答呢?同学们一般知道是作了回答的。因为不是直接的回答, 这里有必要讲授诗歌语言的含蓄性, 讲诗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 而不是直白地作答。

这两个位置是必须讲清楚的。此外, 在理解全文时, 将学生有疑问的地方进行疏通讲解, 如“湘江北去, 谁主沉浮, 挥斥方遒, 书生意气”。

2、想象训练法

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 黑格尔说“想象是杰出的艺术本领”, 所以我在本课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训练的内容:对毛泽东笔下的秋景进行再造性的想象。提示分四步完成:一、画轮廓 (山、林、江、舸、鹰、鱼) ;二、点颜色 (红、碧) ;三、激活画面 (红遍、染、碧透、争流、击、翔) ;四、来特写 (染、击、翔) 。

检验手段, 让同学们按提示将自己逐步想象到的内容表达出来。

3、比较阅读法

为了更好地领会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秋意, 可与一般文人墨客笔下的秋景秋意相比, 突出毛泽东笔下秋景的绚丽多姿, 秋意的生机勃勃。首先, 打出字幕:

(1)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2) 树树秋声, 山山寒色。

(3) 自古逢秋多寂寥。

(4) 枫叶荻花秋瑟瑟。

(5) 落叶西风时候, 人共青山都瘦。

接着, 让学生概括一般文人墨客笔下秋景秋意 (萧瑟, 清冷, 惨淡) , 然后, 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秋意 (绚丽多姿, 生机盎然) 作对比, 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分析, 为什么毛泽东身处险境还能写出绚丽多姿、生机盎然的秋景秋意, 引导学生学习毛泽东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 伟大的胸襟, 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从而体会本文体现出来的革命者的豪情壮志。

三、学法

1、朗读法:

本文是文学精品, 学生要建构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 有必要多读多背, 积累语言素材。同时这不是一般的文学作品, 是时歌, 具有音乐美和节奏感, 读起来朗朗上口, 比较适合多读多背, 另外, 诗歌的语言比较含蓄, 必须多读, 只有多读, 才能达到“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的效果。

2、表演法:

运用表演法尊重学生的个性, 让学生身历其境, 与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沟通, 真正做审美活动的主体。表演内容:将诗人独立橘子洲头, 饱览大好秋色时的神情动作连起来表演一下。意在让大家在表演过程中揣摩写景的顺序和视角变化。

3、练习法:

老师示范了鉴赏方法和途径之后, 有必要对学生是否掌握这种方法当堂验收。通过练习引导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练习内容 (1) :柳宗元在政治革命失败之后, 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江雪》。试比较柳宗元“独钓寒江”与毛泽东“独立寒秋”意境有何不同。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见解, 可以讨论, (柳———孤独落寞;毛泽东———坦荡、从容、砥柱中流) 此题不注重答案, 只注重思考分析过程中学会鉴赏方法。

练习内容 (2) :“百侣”书中注解“革命战友”, 作者和他的革命战友是怎样的一群人呢?请同学们就文中下阕所含的内容做适当的描述。这个练习重在让同学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 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只要说出与有能力、有才华、有责任心、有气魄等相关的词语都可以, 着意引导学生结交良师益友。

四、教学程序

鉴于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方法的确定, 本文安排两课时。教学程序可设置为:

1、导入新课。 (导语、背景、毛泽东手迹、录音)

2、疏通字词、理解全文。

(1) 上阕:写绚丽多姿的秋景。

下阕:抒革命者的豪情壮志。

(2) 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 请找出来。

(3) 全文的诗眼是什么?

(4) 按上下阕顺序进行想象训练、比较阅读、课内练习。

3、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上阕:写绚丽多姿的秋景。

看山、林

江、舸、

鹰谁主沉浮

下阕:写早期共产主义者的豪情壮志。

忆战斗岁月

年龄

精神状态能主沉浮

3.《沁园春 长沙》赏析 篇三

“独立寒秋”,写诗人一个人独立在长沙湘江北去的橘子洲头。“独立”写出了一个寒秋的深思者形象。“湘江北去”里的“去”用的很有力度感。“橘子洲头”,点出作者的所在,是一个小洲。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雄鹰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俯看,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万山红遍一派壮丽秋景,体现了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等壮丽景象。孔子把“大”与崇高联系起来,赞叹:“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这种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在毛主席诗词中,以对山川景物的描绘体现最为鲜明。“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近看湘江,满江秋水碧绿澄澈,船只争相行驶。仰望天空,雄鹰有力地翱翔。俯视水中,鱼儿欢快地畅游。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静中有动,生气勃勃。仰视,“鹰击长空”,万里无云的秋空,雄鹰奋振健羽,自由飞翔。俯瞰,“鱼翔浅底”,因透明而清浅见底的江里,鱼群摆动鳍尾,任意遨游。

词人没有仅仅停留于对美景的陶醉之中。紧接着,一声“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顿时收回流连于美景中的视线,催人深思。总的看来,词的下半阕着重抒情,是词人伟大心灵的呼声和召唤。“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橘子洲曾是词人当年与无数仁人志士聚会的地方,它见证了那惊心动魄而不平凡的岁月。“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那些风华正茂的书生,是诗人的好友,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他们将为中华民族“竞自由”,为苍茫大地“主沉浮”!此时,词人旧地重游,想起当年的同学和朋友,在橘子洲一带散步,游泳,畅论天下大事的情景,回忆那一段难忘的峥嵘岁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是对“峥嵘岁月”“挥斥方遒”的进一步具体化。面对“万山红遍”的美景,他们既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又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于是,发表激浊扬清的文章,抨击黑暗,宣扬真理,鄙视当时的“万户侯”,视军阀如粪土。词的下半阙,从“携来百侣曾游”到“粪土当年万户侯”,可说是直抒胸臆,尽情倾吐,如长江大河,滔滔而下,气势磅礴,痛快淋漓。结尾“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用了象征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也有人认为“击水”为游泳,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其实,“到中流击水”可以理解为“到中流击楫”。诗人要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鉴赏要点】

1.写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是写景抒情诗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本词写的是寒秋景物词的上片,虽然也是一般地写秋,但这秋景却全是诗人眼中景。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等无论是树叶经霜变红似染过的“万山”,还是湘江中百舸争流的场面,或是搏击长空的雄鹰和水中自在来往的游鱼,都是经诗人眼中筛选过的景物,并经过诗人眼光折射出来。这些景物不像古人眼中的秋景,给人的感觉不是“悲”,不是“愁”,而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热烈、喜人的场面,诗人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乐观、昂扬向上的情绪。

2.对比手法。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的颜色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的动作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的身份对比等等。

4.《沁园春长沙》导学案(答案) 篇四

备注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能力目标:学会鉴赏诗歌的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把握诗歌鉴赏的规律。3.情感目标:学习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的抱负。重点难点:

1.作者对湘江秋景的描写、融情于景的抒发。2.抓住关键词语,赏析诗句的表现力。

导学案使用人:

使用具体日期:

学习过程:

一、了解知识

(一)词的知识。

词,又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有词牌,又称词调。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所谓“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是指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

词以字数多少可以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8到90字)、长调(91字以上);以片数多少可以分为单调词、双调词以及三叠词、四叠词等。词的流派可以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沁园: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沁园春》词牌,相传由此得名。据《词谱》载,《沁园春》双调,114字;上片13句,四平韵;下片12句,五平韵。

(二)背景知识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二、预习导学

1.熟读课文,读准下列字音 沁园春()百舸()怅寥廓()

峥嵘()方遒()

浪遏()飞舟 2.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

寥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苍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峥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华正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义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挥斥方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点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着背诵全词。

三、课堂学习

(一)课文导入

古代有才学之士、有抱负之士,一旦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必定生出很多感慨。曹操登上碣石山,大发诗兴,写下《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表现出诗人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怀。陈子昂在幽州台上吟诵“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感叹宇宙之寥廓,人生之苦短,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愁苦之情。那么,毛泽东重游橘子洲时又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

(二)交流预习导学1、2题

(三)初步感知课文 1.教师朗诵。2.全体同学朗读。

3.本词可以用四个字来理清思路,你认为是哪四个字(从词中找出):立、看、问、忆。

(四)鉴赏品味课文

1.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为了表达的需要,语序往往倒装,而且常省略一些成分,就需要我们借助想象把诗意组合起来。看看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怎样调整会更顺畅一些,请具体表述出来。

(深秋时节,我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向北滚滚流去。)这三句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2.想一想:“看万山红遍”的“看”字,总领几句? 答:总领七句,到“万类霜天竟自由”。这在诗词中叫“一逗领起”,俗称“领字”,是词学中的专用名称,一般上下阙都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这种领字。

3.诗歌意象的“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就是蕴涵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思考:(1)这几句的主要意象是什么?作者笔下的秋景给我们的总体感觉是什么?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这几句的主要意象是: 山、林、江、舸、鹰、鱼。这是一幅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秋景图。诗人借此暗喻与赞美了工农运动将蓬勃兴起的形势,寄寓了自己热烈、乐观、昂扬向上的情怀。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4.面对如此壮丽的山河和生机勃勃、奋发自强的大自然,作者情不自禁:“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个“怅”字的含义是十分丰富的,课本注释说,它原指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通过询问大自然盛衰荣枯应该由谁主宰的问题,自然联想到人类社会,表现出诗人关注国家命运的博大胸怀和革命者的凌云壮志。从而实现了由“景”到“情”的飞跃,情景交融。请朗读上阕。5.“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词中起到了承接过渡作用。“峥嵘岁月”意思是不寻常的岁月。“曾”“忆”说明以下内容是作者面对壮丽的湘江秋色浮想联翩的结果,是回忆。“忆”字领起的句子包括“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6.鉴赏“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挥斥”,自由奔放的意思;“方遒”,正当旺盛有力的意思;“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意思是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粪土”,作动词用,意思是“视„„如粪土”。这几句写出了“同学少年”的风采才华以及意气奔放、奋发有为的战斗生活,表现了“同学少年”以天下为已任、改造旧世界、创造新天地的战斗精神。7.“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三句的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这一设问句,是对上阕“谁主沉浮”问题的巧妙回答。它表明: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人世间的一切应该由我们这一群敢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来主宰。再次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请朗读下片词。

8.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下片回忆了往昔的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青年革命者。总之,上阕由“立”到“看”再到“问”,下阕由“忆”到“记”,思路清晰,情贯全词。通过学习,毛主席诗词那精练形象的语言,深远而优美的意境,那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请朗读全词。

四、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完成《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另附)

五、素材积累 毛泽东经典语句

1、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2、不打无准备之战。

3、不到长城非好汉

4、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5、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他的本事就大了。

6、彻底的唯物主义是无所畏惧的

7、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8、帝国主义是纸老虎

9、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10、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11、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12、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13、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14、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15、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16、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17、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18、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19、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课后反思】

《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

(一)阅读《沁园春·长沙》上片,回答后面问题。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从这片词中选出四个动词,标出这片词写景抒情的思路走向:立、看、怅、问。(2)对上片的第一个整句(即“独立„„头”)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独立寒秋”是一个倒装性的句子。

B、从语意来看,第二和第三个句子的先后关系应该倒过来。

C、这开头的三个分句点明了时令、地点、人物,点明了特定的环境。D、描写了湘江壮美的景色。

(3)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三句诗的意思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A)A、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端;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B、面对高而深邃的天空、辽阔无边的大地,诗人焦躁地思虑着:中国的革命由谁来掌舵呢!C、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达出诗人愤恨不平的心情。D、通过对湘江深秋景象的描绘,即景生情,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4)诗词的朗读,对于理解诗词的内容十分重要。请用“∣”画出下面几个诗句的朗读停顿。

A、看 万 山 红 遍,层 林 尽 染 B、漫 江 碧 透,百 舸 争 流 C、万 类 霜 天 竞 自 由

D、问 苍 茫 大 地,谁 主 沉 浮(5)摘出这片词中的对偶句。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6)词比诗更讲求押韵,试摘出本片词中押韵的字,并指出押的什么韵。头、流、由、浮 押ou韵

(二)对《沁园春·长沙》中的语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层林尽染”是说山上一层层的枫树叶经霜变红,象是染过一样。B.“万类霜天竞自由”是说一切生物都在秋光中争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C.“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是说,读书人最讲意气,非常豪爽。挥洒自如,一点都不吝惜。D.“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说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

C.同学们意气奔放,还遒劲有力。

(三)对下列诗句所使用的修辞分析正确的一项 A.“粪土当年万户侯”,“万户侯”是比喻大军阀、大地主、大官僚。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借代的修辞手法。江山代国家;激扬文字代评论国家大事,激浊扬清的文章。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反问和拟人。D.“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是对偶和借喻。B.(A、“万户侯”与“大军阀”等是同类事物,不能形成比喻。C.是疑问句和拟人。D、“长沙水”、“武昌鱼”是借代)

(四)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B、“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以是否分段来划分,词又有单调、双调、三调、四调的区别。

D、毛泽东常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这类诗歌仍属古典诗歌。D分析:采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诗歌应属于现代诗歌,所以D项是错误的。

(五)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一九二九年十月)1)本词依长短来看,属(),从分段来看,是()。2)词的上阕由自然界运行的规律起笔,然后点明时间()、地点(),并调动了视觉和嗅觉写所见之景()、所嗅之气(),表现了一种战斗者的()心情。

3)词的下阕先写秋风劲吹的秋天不似春风和煦的春天,然后一转,指出却“胜似春光”,原因是“寥廓江天万里霜”,对打破旧世界的战场上的秋风进行了赞美,而实际上是赞美:()。4)“寥廓”一词在《沁园春。长沙》指(),在此处应指()。5)“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句好在哪里?(1)小令双调

5.沁园春 长沙 学案 篇五

1.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2.掌握诗词规律,提高朗读能力;实践“读(诗)-品(意)-悟(方法)”的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3.学习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的抱负。

☆温故知新☆

【自主学习】

1.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给加点字注音。

沁(    )园春    橘(    )子    漫(    )江   百舸(    )争流   怅寥廓(      )

岁月稠(    )    峥嵘(    )    方遒(    )    浪遏(    )飞舟   万户侯(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màn(   )山遍野     无比 chóu(  )怅       jié(    )石      qìn(   )人心脾

轻歌màn(   )舞     未雨chóu(  )缪        jì(    )子      分mì(   )物

wàn藤(    )      一chóu (  )莫展         è(    )止       bì(    )阳县

3.辨词填空。

(1)寥廓辽阔    (        )的天空      (        )的山川

(2)峥嵘狰狞    (        )岁月         面目(        )

(3)激扬激昂    (        )士气         群情(        )

(4)意气义气    (        )风发         讲究(        )

(5)独立独力    (        )经营         经济(        )

4.相关诗词的知识(知识积累)

(1)词,又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徐徐跟音乐离散,为诗的一种,以是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有词牌,又称词调。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由于格式是固定的,以是写词叫“填词”。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

(2)沁园春是词牌名。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林,后为外戚窦宪所夺,有人做诗咏其事,这个词牌由此得名。此处词牌表示一定的格式,与内容无关。

(3)意象是我们学习诗词首先要掌握的一个概念。意象的“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就是蕴涵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中“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就不是简单的事物,而是熔铸了诗人的感情--不屈服于环境,傲然倔强,充满主观情绪意味的意象了。

【反馈矫正】

1.qìn   jú  màn  gě   chàng liáo kuò    chóu    zhēng róng  qiú   è  hóu

2.(1)漫 曼 蔓 (2)惆 绸 筹  (3)碣  偈  遏  (4)沁  泌  泌

3.(1)寥廓、辽阔(2)峥嵘、狰狞(3)激扬、激昂(4)意气、义气(5)独力、独立解析:(1)“寥廓”和“辽阔”都是形容词。“寥廓”的意思是高远空旷,侧重于立体的范围。如:视野寥廓、寥廓的天空。

“辽阔”的意思是辽远广阔、宽广空旷,侧重于指平面的范围。如:辽阔的土地、辽阔的山川、幅员辽阔。

(2)“峥嵘”和“狰狞”都是形容词。“峥嵘”的意思是:①高峻。如:山势峥嵘。②比喻才气、品格等超出寻常,不平凡。如:头角峥嵘、峥嵘岁月。

“狰狞”的意思是面目凶恶。如:面目狰狞。

(3) “激扬”可作动词,也可作形容词,意思是:①激浊扬清。如:激扬文字。②激动昂扬。如:激扬地欢呼。③激励,使振作起来。如:激扬士气。“激昂”则只可作形容词,意思是:(情绪、语调等)激动昂扬。如:群情激昂。

(4)“意气”指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例如:意气风发、意气相投。“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讲究义气。

(5)“独立”指①不依靠别人②单独地站立。如经济独立、独立寒秋。“独力”侧重于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某项任务等。如独力经营。2.《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走着施耐庵。

☆课堂探讨☆

要点一:探究诗歌的内容。

【探究活动】

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试给几幅图画加小标题。

【教师释疑】

这部分的要点是概括诗歌的内容,首先对诗歌进行大致的分解,然后加标题,标题首先要概括概部分的内容,然后做到尽量有文采。

【讨论明确】

描述了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课堂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925年

(1)作者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的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从山上选取了“林”,从江面选取了“舸”,从天空选取了“鹰”,从水中选取了“鱼”来进行描写。其中“林”是静景,“舸”“鹰”“鱼”是动景。“层林”所处的“万山”是远景,“鱼翔浅底”的“鱼”是近景。此外,写景由上到下,层次分明。

(2)面对美丽的秋景作者为何“怅”?“问苍茫大地,谁主

6.《沁园春·长沙》 篇六

1、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特点。

2、掌握中国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特点。

2、掌握中国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教学难点

掌握中国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准备

教学资料 教学时间

安排两个课时

一、导语设计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一般指“五四”以后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诗歌。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新诗采用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诗家语”),它高度凝练,大幅跳跃,富有暗示性。“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刘勰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作家诗人创作时,是先有了情思抒发的冲动,再发而为文辞形成作品,读者必先通过文辞才能了解作品传达的情思。这样,由文辞入手,去解读作品,发幽探微,即使是隐微的内容,也会使它显露出来。因此,在阅读鉴赏现代诗歌时,就必须把握其语言特点,从解读诗歌语言入手,进而探究诗歌的意蕴和思想内涵。

现代诗歌冲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语言趋于口语化、散文化,其语言与散文的距离缩短,但仍具有自己的特点。

二、现代诗歌鉴赏

(一)现代诗歌的特点

1、分行排列

押韵,读起来顺口,而且应富有感情地去读,不能像读新闻那样客观冷静、语气平缓。

2、饱含真情

比如流沙河的《哄小儿》中有这样的诗句:

莫要跑到外面去,去到外面有人骂,只怪爸爸连累你,乖乖儿,快用鞭子打。

虽然是普通的场景,却表达出极为复杂、悲痛、深切的思想感情,感人泪下。

3、立意新颖

王夫之说过:“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苏轼也说:“诗者,不可以言语求而得,必将深观其意焉。”这是强调意的重要性,实际上意不光重要,还应该新颖,应该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新意来,应该有独特新奇的发现和感受。

再如:辛笛的《寄心》: 经过一夜的不平静,决定把这颗心,贴上八分邮票,寄出去就是了。

简朴自然,平中见奇。

4、联想自然

联想自然即从眼前的事物触发灵感,联想到彼事物,把彼此自然联结起来,没有牵强附会之感。如杨树林的《雄鸡》:

高高的黑板前,老师把祖国的版图悬起,望着“雄鸡”他久久伫立,我愿变成她身上的一根翎羽,--羽毛丰满了,她就能从地球上腾起,一片片心湖荡起了旋律,浪花中汇成同一个心曲。

这首诗由祖国地形图想到了雄鸡,由雄鸡想到了羽毛,由羽毛想到了“飞”,寄托了作者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一片赤子之情。

5、跳跃自如

诗歌不能像小说那样,细微末节,娓娓到来,也不能像散文那样,抓住某个片断,尽情挥洒,大肆渲染,它要在极短的篇章里包蕴极其复杂的思想内容,有时时空跨度很大,因此需要自然过渡,跳跃自如。如曾卓的《我遥望》:

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到达了,有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这首诗前后两节,一节一个层面,中间一个大断层之间,如果写散文、小说的话,正是用武之地,而写诗只能这样跨,用“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作为跳跃的翅膀,从年轻时跳到六十岁,中间留给读者去思考、去补充,蕴味无穷。

6、凝练集中

凝练,指语言,集中,指主题,即能够用极其精练、准确、生动的语言,高度概括、集中地反映生活,言简意深,在有限的诗句之内,容纳丰富的思想内容。如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原诗十八节,诗人只选取了一个最难忘的镜头,即“一低头的温柔”,把这位日本女子内心说不出的情意、掩不住的隐秘、别离的忧愁、莫名的委屈等等都表现出来了,诗人感觉她恰似水莲花那样秀美、纯洁、娇弱而又灵动,再听她软语温存的一声“珍重”,交织着“蜜甜”与“忧愁”,她把思念留给了自己,仍把祝福给了对方,最后的那一声音译的“沙扬娜拉”(再见),更是情韵摇曳,萦回不绝。这首诗可以说凝练集中之至了。

7、节奏和谐

在反复朗读中品味,体会诗歌节奏展示的美感。这就要求把握好轻重感、韵律感,把作者所要强调交代的情感重音读出来,例如贺敬之《桂林山水歌》开头写道的: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通过反复品读,可以从“神”“仙”“情”“梦”等字眼感受到桂林秀丽山水的个性:神姿仙态,如情似梦,迷离奇妙,妙不可言。神仙谁都没有见过,但云雾中影影绰绰出现的仙女形象,唤起了人们那种捉摸不定的美感,而情和梦也是不确定的,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就深刻地体会诗歌所具有的韵律美、节奏美,可以去想象那最深沉的情爱和最美丽的梦境,从风姿绰约的桂林山水图中,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读出语言美的感受。

8、形象生动

形象,本义是指人物或事物的形体外貌,具有可视可闻可触可感的性质。现在人们把“形”与“象”组合成一个复合词,作为艺术概念,指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选择、综合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和审美意义的具体可感、鲜明生动的图画,包括人物、环境、景物等。

诗的形象是诗人情感的物化,是由诗人的主观感受凝固而成的有声有色有形有态的真善美的统一体。

如曹增书的《笑》:

“倚着春俏丽的肩膀/秋,憨厚地笑了”这首诗是“春花秋实”的形象化表现,诗人妙用拟人化手法,一倚一笑,一憨一俏,形象生动,情趣盎然,真是一幅奇妙的镜头。

9、意境优美

意,指意脉,即思想感情的脉络;境,指境象,即意脉贯注的对象。意境合称,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外界事物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境界。也就是说,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为一体,通过艺术手段描绘出来,构成一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含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景外之景、象外之象,使读者可以从有限感知无限,得到一种韵味无穷的美感。如沙鸥的《新月》:

新月弯弯,像一条小船,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吗?

我在你梦中靠岸。

小船似的新月勾起了诗人的怀乡之情,爽性当真“乘船”回到了春暖花开的故乡,故乡的亲人正在梦中,“我在梦中靠岸”情深意美,极写其两地相思、魂牵梦绕的情景,意味深长。

10、虚实相生 像与不像、似与不似、切与不切、不即不离等说法不同,意思一样,都可以归结为虚实处理问题。诗歌也一样,有实有虚,虚实结合,才能把读者带到一个既不脱离现实、又能超越现实、亦真亦幻、迷离朦胧的艺术境界中去。如王小泥的《初春的家园》:

鸡鸣起伏,雨点儿在屋瓦上,弹奏《十面埋伏》,当雀鸟啼亮木格格小窗,母亲已从窗外菜园里,掐来一筲箕湿漉漉的黎明。

石磨吟唱出两桶清香小曲,姐姐把它凝成一锅乳白的晨曦,我举起筷子,母亲瞪我一眼,她怕我夹碎了,姐姐水嫩嫩的叫卖声„„

苍老的父亲,牵着水牛走向田间,牛鞭,抽醒几声蛙鸣,一曲山歌,在群山间回荡往复,于最高的尖尖山上,化为一只啸天的老鹰„„

这首诗,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拟人、比喻、通感、错觉、象征等)加以“变形”,使语言“陌生化”,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给人以既明白可解、又新鲜别致的感觉,增强了艺术魅力。

除以上特点以外,还有一些特点也需要了解。如:押韵,或一韵到底,或每节换韵,韵脚的韵母要相同。有些古诗押的是入声韵;有些新诗外表看起来并不押韵,但它符合内在情感的逻辑停顿,读起来也不觉得不顺口。句式的排列或对仗或参差,要整齐匀称、错落有致。还得注意“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平仄规律,给人以抑扬。

(二)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1、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可以说,每一首诗的产生都是有背景的,都有一个契机激发诗人创作的灵感。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1933年因为一次被捕,一场大雪,想起了身世凄凉的大堰河,从而引起对她的怀念,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自传体抒情诗。了解这一背景对理解整个诗的内容是大有帮助的。当然并非所有的诗歌都要了解其创作背景,主要还是从诗歌本身内容出发,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要把握形象。现代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感受诗中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如徐志摩的《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抓住诗的开头这两个令人难忘的形象很重要:“低头的温柔”与“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实际上是以构思精巧的比喻,描摹了少女的娇羞之态。我们读到这样的艺术形象,就感到一股朦胧的美感沁人心脾,仿佛吸进了水仙花的香气一般。接着诗中写一遍又一遍互道珍重,那萍水相逢、执手相看的朦胧情意,被诗人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让读者与作者身同感受那悠悠离愁和那千种风情。我们抓准了诗中的形象,也就能从整体上把握了作者的情感或诗歌的主旨。

3、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无一不浸透在诗的字里行间。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该诗塑造的“一只鸟”的形象,使人体味到诗人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也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准确理解诗歌的情感,也就能正确把握诗歌的主题了。

4、要品味语言。诗人十分重视锤炼语言,使诗歌表现出形象、凝练,富有色彩、节奏和动态,且以最恰当的字句生动而圆满地表达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每节开头分别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概括了诗人生活道路的四个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所选择的四个形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都是乡愁的载体,各有特色,又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前面冠以“小小的一枚”“窄窄的一张”“短短的一方”“浅浅的一湾”等词语,回环往复,委婉和谐,如泣如诉,充分表露了作者思念祖**亲的情感,也给人以韵律美的感受。品味语言还要善于抓住关键的词语进行品析,并借助想像和联想,才可能进一步读懂其深层含义,领略诗歌语言的魅力。如李瑛的《雨中》:“一朵云/拧下一阵雨/匆匆地掠过车篷。”一个“拧”,一个“掠”,多么生动传神,给人无限的想像空间。品味语言一般包括遣词造句、语句含义和语体色彩等。

5、要分析技巧。分析诗歌的艺术技巧重在体会修辞手法和诗歌表现手法在诗歌中的妙用,如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反复、排比、对仗、对比等,常用表现手法有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渲染、象征及映衬等。如上文所举例子中,《赠日本女郎》运用比喻和反复,《乡愁》运用比喻和排比,《雨中》运用拟人;《我爱这土地》前部分情景交融,最后直抒胸臆。由此可见,诗人是通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来抒发丰富的情感的。

6、要重视诵读。鉴赏诗歌,无论是领会诗歌的思想情感,还是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都离不开诵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通过诵读,可以读出诗人倾泻在诗歌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可以感受到诗中的情感波澜,可以深刻理解诗的意境。反复诵读,还可以读出诗歌的音乐美,特别是讲究节奏的现代诗歌。

三、作业设计

预习《沁园春 ·长沙》 《沁园春·长沙》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词的常识,掌握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把握词的内容和写作思路,揣摩词中的意象,体会词的意境。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赏析诗词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青年毛泽东的伟人情怀,感受词人豪放雄奇的风格。教学重点

情景中的激情朗读与丰富联想,结合意象,体会情感。教学难点

摆脱庸俗之气,培养开阔的胸襟和高尚的情操。教学方法 讨论法、诵读法、赏析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带 教学时间

安排一个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已经进入高中学习,大家有什么抱负呢?(学生自由回答)立志是成才的动力。名人少年多立志。今天,我们学习的《沁园春·长沙》,就是表现作者青年时的志向和抱负的艺术写照。让我们通过学习,体会作者青年时代的革命精神和远大理想,推动我们早立志,早成才。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谈起中国诗歌传统,人们总是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

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

毛泽东一生酷爱古典诗词,他的一生,不仅在临窗伏案时,就是在戎马倥偬之间也不断地默诵吟哦,写诗作词。据中南海毛泽东图书管理员统计,毛泽东生前认真批注、圈画过的诗词总计在1590首以上,一般性翻阅、欣赏的至少在2000首以上,凭记忆手书的有117首,其中有许多长篇叙事诗。毛泽东不仅鉴赏古诗词,而且也挥笔创作多首诗词,并自成一家。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他在各个时期的诗词或抒情或咏物或怀古,描写了世间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形势和中国人民从 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以“沁园春”为词牌的长调(91字以上)只有两首。初中我们学习了《雪》,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长沙》。长沙是毛泽东革命人生的起点,让我们追寻伟人的闪光足迹,走进伟人的崇高心灵。

2、文化常识

词: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如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

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3、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正式成立。但陈独秀看不到革命力量,想把革命领导权交给资产阶级。毛泽东看到了革命力量,看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而这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追忆了昔日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豪放词,巧妙地回答了革命领导权问题。

(二)信息筛选

1、听录音;根据节奏提示,齐读。

3、理清思路,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写眼前景物和心中所思。

下阕: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精神和理想,暗答了上阕的提问。

(三)能力提升

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下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诗人所描绘的绚丽多彩的秋色图,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由多媒体显示出来,分四步: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A.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

B.染上颜色:把黑白荧屏变为彩色荧屏,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

C.使画面动起来: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江水流淌,大小各式船只争相竞发,雄鹰在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

D.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如:船上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水底的沙石。

(四)分析鉴赏

1、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从中感受到词人怎样的情感态度?

提示:(1)意象:山、林、江、舸、鹰、鱼→万物,由点到面

(2)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的?(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远眺:群山→山红林染如画;仰视:长空→雄鹰展翅高飞;

近观:江中→水碧船急驶俯视:水底→鱼儿轻快畅游。

(3)哪些词具有表现力?

明确:万→山之多;遍→红之广;层→林之密;尽→染之透;漫→水之盛;透→水之清;争→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击→飞之矫健;翔→游之轻快(本指鸟盘旋的神态);竞→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4)诗人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诗人通过远眺、近观、仰望、俯视到的红叶、绿水、蓝天、白帆、雄鹰、游鱼,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壮美的秋景图,体现了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表现出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5)词的寒秋景物有无过去一般旧诗词中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明确:无。原因在于词中的秋是活泼的、美好的。越描写山河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也在描绘中蕴涵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通过对本段所写秋景和古人笔下秋景不同情调的对比,使学生了解毛泽东博大的胸怀和昂扬的革命精神)

2、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图,想到了什么?(最后三句)

(1)大意是: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怎不激起万端思绪!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2)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广阔宇宙,诗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革命领导权问题。“怅”,写出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这一问也写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凌云壮志。

3、如何理解词下阕的最后三句?

(1)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

(2)这一设问句,是对上阕“谁主沉浮”问题的巧妙回答。它表明: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人世间的一切应该由我们这一群敢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来主宰。这一设问句再次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五)合作探究

四人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下阕,思考以下问题:

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峥嵘岁月稠”在文中具体表现在哪里?

3、这些“同学少年”是怎样的一群人?

学生讨论后展示成果:

提示:“携来百侣曾游”一句由写景到叙事,十分自然。应注意与上阕首句比较,分别有一个表示数量的词,即上阕的“独立”之“独”,与下阕“百侣”之“百”。由“独”到“百”不仅引发了对往昔战斗生活的回忆对战友的思念,而且表明了“独立”而不孤单的原因,正是诗人有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战友。

毛泽东青年时期与何叔衡、蔡和森、张昆弟等革命挚友一起谈论天下,探求革命道路。或撰文评论时政,或下乡访问农夫,或读书寻求真理,或泛舟抒发豪情,这便是“峥嵘岁月”。

这几句集中描绘了主宰大地命运的青年革命家群像。“同学少年”表明他们正值青春年少之时;“风华正茂”表明他们风采才华正在旺盛之际;“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表明他们火一样炽热的革命热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表明他们对国事政局的关切并积极参与变革社会的实践;“粪土当年万户侯”表明他们敢于斗争藐视一切反动派的气魄。总之,这几句表明包括作者在内的青年革命家,不但要主宰世界而且能够主宰世界,他们有雄心,有才干,敢实践,他们代表了国家与民族的希望,是未来革命的精英。

(六)拓展探究

1、比较分析《沁园春 长沙》中“同学少年”和《沁园春 雪》中“风流人物”的形象。

2、阅读下列诗句,比较本词中的秋景,看看在感情色彩上有何不同。

①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楚辞》

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③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

④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红楼梦》

3、纵观全词从这壮阔的深秋意境中,我们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呢?

提示:假如是一个消极悲观的诗人,面对同样的景物,可能是这样的感叹:

山如人意懒,石似我心空;

水流无情,逝者如斯;

黄叶飘零,生命终结;

苍鹰孤独地盘旋,小鱼无力地漂游;

不是万类竞自由,而是树倒猢狲散,飞鸟各投林。

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把秋景写得萧杀悲凉,清冷惨淡,什么“自古逢秋悲寂寞”“万里悲秋常作客”“秋风秋雨愁煞人”等等。那么,毛泽东笔下的秋为何如此绚丽多彩、充满生机?

因为他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是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着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见落花而流泪,见流水而长叹),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

三、课堂小结

诗人虽在“寒秋”,虽只是独自一人,但因为心中有革命的理想,因为预见到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所以在此“寒秋”却无悲秋之叹,而是以一幅绚烂的秋景图,寄寓革命的希望,抒发青春的豪情。

下面的时间交给大家,让大家进一步感受一下作者的豪情。同学们,大声地朗读和背诵,让天空也留下我们的声音吧!

(学生自由诵读诗歌,要求:声音响亮,感情充沛)

四、作业设计

今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课室学习我们高中语文第一课,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全新的学习感受。今天请同学们课后熟背这首《沁园春 长沙》,再次感受诗人的情怀。同时,在我们进入高中学习这个人生新阶段之始,请以你认为最优美的语言、最诗化的语言,写下你对未来人生的理想和期望。长短不拘,但希望展现我们朝气蓬勃的青春激情。

7.沁园春 长沙 学案 篇七

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是基于他多年的翻译心得及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自文字至文章》中的话提出来的, 鲁迅用“意美以感心, 音美以感耳, 形美以感目”来形容写文章。许老把这个理论运动到翻译中, 尤其是诗歌翻译, 提出了译诗的“三美论”, 强调译者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3]基于该理论, 本文尝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沁园春·长沙》三个英译本的异同与得失进行对比分析, 以期抛砖引玉, 希望能对毛泽东诗词的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有所借鉴。

1《长沙》原文及三个英译本的介绍

1925年, 国内革命背景异常复杂。一方面, 中国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 国共矛盾和党内各种矛盾的斗争愈加尖锐和突显, 斗争的焦点是革命领导权的归属问题。在这种大背景之下, 毛泽东创作了《长沙》这首气势磅礴的诗词, 巧妙地回答了革命领导权问题。

为方便对比分析, 现将《长沙》原文、许渊冲译文 (以下简称许译) , 辜正坤译文 (以下简称辜译) 和李正栓译文 (以下简称李译) 抄录如下并标注序号:

《长沙》 (1925)

1.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2.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3.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4.怅廖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5.携来百侣曾游。6.忆往昔峥嵘岁月稠。7.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8.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9.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4]

许译:

CHANGSHA

Tune:“SPRING IN A PLEASURE GARDEN”

辜译

CHANGSHAto the tune of Spring beaming in Garden

李译

Qin Yuan Chun (Changsha)

2《长沙》三个英译本之宏观层面对比分析

为了对《长沙》及三个译本的整体结构有个更加直观的认识, 笔者用表格的形式从字、行、句三个方面将其进行了呈现 (见表1.) 。需要说明的是, 以下表格中的小句是以动词词组为中心的语言单位, 且必须含有限定成分。[8]

从字数来看, 原词共114字, 许译为166字, 辜译为176, 相比之下, 李译最为精简, 仅用了130字, 与原词最为形似。从三个译文的行数来看, 许译和李译都严格与原词保持一致, 做到了“形似”;辜译得“意”而忘“形”, 为了达意, 牺牲了形美, 把“万类霜天竞自由”拆译为两行。从小句的数量来看, 原词共21小句, 许译最精练, 但“形美”上有点薄弱;李译为20, 十分接近原词;辜译次之, 为22。从三个译文的字、行、句对比分析来看, 李译和许译更忠实于原作, 与原词最为“形似”;尤其是李译, 完全再现了原词的行数特征且平均每行字数与原词也最相近, 足见译者追求“形美”之匠心独运;辜译则较为自由, 各句长短参差, 重在达意。

译诗词难, 译格律诗更难。音节和韵律是诗词语言艺术的最高体现, 没有音节和韵律之美, 诗的魅力则减损一半。学者辜正坤强调在翻译诗词的过程中, 译者必须小心维护音韵格律方面的宝贵遗产。[9]由此看来, 韵律是译者务必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 也是评价其译文得失的重要标准。

《长沙》这首词分上、下两阙, 格调豪迈, 以四言短句为最多, 属一韵到底的长调。在格律上, 上阕第4、5、6、7句, 下阕第3、4、5、6句, 除领字外, 皆为偶句互对。上阕的13句56字为四平韵:头-流-由-浮;下阕的12句58字为五平韵:游-稠-遒-侯-舟。全词第一句和每组的最后一句都压同一韵/ou/, 可谓是格律谨严, 音韵铿锵。

先看上阕, 第一组有三行, 第二组为四行, 后两组均为三行。原文第一组“秋”和“头”隔行押韵, 第二组两行一韵, 如“遍、染”, “透、流”, 第三组最后一行与第四组最后一行押韵“由、浮”。原词下阕的开头是两个独立句子, 这两句押尾韵“游”和“稠”;第七组由四行句构成一个整体;第八、九组分别由三行句组成。此外, 下阕押同韵:“游-稠-遒-侯-否-舟”, 整个下阕的构成格式为1-1-2-2-3-3结构。

如表1所示, 许译上阕的第一组押韵方式与原词完全保持一致 (aba) ;第二组是四行隔行押韵 (caca) ;第三、四组则是三行体, 形式上较为灵活, 均为daa, 3-4-3-4。辜译采用的押韵形式为abb/cddc/efef/ggh/, 即3-4-4-3。李译采用的aba/aacc/aca/dad/, 即3-4-3-3。下阕的译文形式如下, 许译:a/a/bcbc/deb/dee/即1-1-4-3-3;辜译:a/a/bbcb/ddd/eae/即1-1-4-3-3;李译:b/d/aacc/eee/cef/即1-1-4-3-3。从韵律上看, 许译和辜译与原词的格式较近, 达到了形美和音美的效果, 李译则与原词格式较远。

3《长沙》三个英译本之微观层面对比分析

以上内容着重从宏观方面对《长沙》三个译本的整体结构和韵律进行了对比分析, 接下来着重从微观层面对其“意美”和“音美”进行对比分析。

词词牌牌名名对对比比:词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表现手法, 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表达。目前国内外对毛泽东诗词中的词牌名翻译方法主要有译意、零译和音译三种, 音译加注的方法是词牌名翻译最为可取的方法。[11]综观三译本, 许译和辜译都采用了“tune+译意”的形式, 这种意译法的确能够最大限度地译出词牌名的外延意义, 方便外国读者理解和接受, 但词牌名的神韵没有译出, 进而导致词牌名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流失。相比之下, 李译采取异化加注的补偿策略更胜一筹, 不仅有助于外国读者对全新的异域文化有所了解, 而且还促进我国古诗词文化更好地传播。

原文1对对比比:许译和辜译在达意上基本一致, 区别主要体现在音、形的表达方面。原词一、三句“秋”、“头”大致押相同的韵, 每句四言, 格式对仗整齐。许译每句均为八音节四音步, 与原词字数严格一致, 同时“I”与“by”押韵, 也与原词韵脚分布相同, 这在一定程度上比辜译更好地传达了原词的音美和形美。李译, 在形式上和许译较为相似, 同样也押韵“I”与“by”, 但达意稍显不足, “独立寒秋”这句译文中, “alone”这一关键词的缺席, 让译文在意美大打折扣。

原文2对对比比:除“看万山红遍”一句之外, 原词均为四言格式, 而且头两句对仗工整。许译每句均为八音节四音步, 该译文将“万山”译为“hill on hill”, 将“层林”译为“wood on wood”, 传达了原文对仗之形美。关于“漫江碧透”这一句, 许译、李译均用了“green”一词, 辜译则另辟独径用了“blue”一词, 不管是“green”还是“blue”, 想必三个译文都借用了“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象。[12]但在“透”字的译法上有所区别:许译为“green down to the bed”, 辜译为“purely blue”, 李译则没有具体体现出“透”字的含义, 仅用“All green is the river”来表达。仔细品读, 发现“透”字在人们中会自然地联想起“穿透”、“玲珑剔透”之类的动感词汇。笔者认为许译用“green down to the bed”富于动态感和立体感, 更能还原原词之意美。

原文3对对比比:诗歌是最精妙最凝练的语言艺术。“吟安一个字, 拈断数茎须”就说明古人非常讲究练字[13]。原词中一个“击”字, 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雄鹰展翅的威猛之势。辜译为“soar on high”, 但英文中“soar”意为“go up high in the air quickly”, 该词在外国读者心目中所引起的意境与原词所刻画的景象有别, 无法准确地传达出原词的意境之美。李译用“fly in high sky”来表达, 译文简单易懂, 但词语稍显平淡, 缺少力量感, 原词的意美没能传达出来。而许译则选用了“cleave”一词, 这一点被好多学者称赞为“妙不可言”[12], 该词即传神地勾勒出一幅“碧水长天、雄鹰乘风鼓翼、撕裂长空”的壮丽风光, 同时也将诗人少年时“大鹏展翅恨天低”的凌云壮志恰到好处地呈现了出来, 与原词的意美相得益彰。此外, “cleave”与“eagle”皆含有元音/i/, 二字构成半谐音, 且又与下句中的“clear depth”的“clear”构成半谐音, 传达了音美;许译中“far and wide”与“up and down”相呼应, 又传达出原词对仗之形美。

原文4对对比比:“廖廓”最早源自《广雅》一书, “廖”是“空也”;“廓”作“深也”之解。“怅寥廓”这句许译采用意译, 译文中的“lost in immensity”与原词中“怅然若失”的意味巧妙呼应, 传达了意美。辜译采用“With feelings and thoughts evoked to my tongue”, 也许是为了韵律所需, “tongue”一词在达意上却显不足。“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一句抒发的是青年毛泽东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以及敢于为天下苍生之命运, 中华民族之前途担当的伟大情怀。“沉浮”在原词语境中的含义应该是:“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人民的命运、国运的兴衰呢?”, 辜译用“Who can hold you up or sink you down?”并未将原词的意旨传递出来, 值得商榷。相比之下, 李译“Who will lord over the world?”恰到好处地将原词的意旨和气势呈现了出来。从意美和形美的角度看, 辜译在韵律方面做得最好。

原文5和原文6对对比比:青年时代的毛泽东, 大部分时间在长沙读书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表达了诗人对那段难忘岁月的回忆。第二句中“峥嵘”二字喻指“超越寻常的、不平凡的”, 应译为“salient”或“unusual”[13]而非艰苦、艰难之意, 故此辜译用“arduous years”表达没有忠诚于原文。李译用“good days”来表达也是被人们接受的, 相比之下, 许译更胜一筹。三种译文在“侣”字上高度一致, 都用“friends”来表达, 都将意美作为首要目标。从韵律来看, 原文在句末“游”和“稠”二字上押韵, 许译用“here”与“appear”押韵, 辜译用“came”和“same”押韵, 与原词保持一致, 达到了音美和形美。

原文7对对比比:原词第一句为五言, 后三句均为四言格式。辜译在形式上与原词差别较大, 各句长短不一, 分别为六、七、八、六个音节。而许译与原词形式高度一致, 第一句为十音节五音步, 其他均为八音节四音步, 较好地再现了原词的形美。第四句中“挥斥”为“奔放”之意, “遒”字为“强劲有力”[14]这一诗句向读者描绘出新一代青年挣脱思想枷锁、追求自由的胸襟和气概。辜译将此句译为“We defied all restraints”, 在达意上与“方遒”和“挥斥”相吻合, 但与原词的雄劲豪迈之气势不相符。而许译的基本含义译出来了, 但细究之下, “意气”本为“意志, 气概”, 而许译则选用“rage”一词, 本文认为这一点与原词意义不符, 究其原因, 许译可能是为了与上句“age”押韵, 但因韵损义, 有点得不偿失。李译较为凝练, “scholar”和“power”两词极为传神, 将包括诗人在内的青年革命知识分子豪情奔放的意气很好地传达出来, 做到了意美。

原文8对对比比:原词头两句对仗精工, 每行均为四字, 许译在格式上与原文严格一致, 每行为五个词六个音节, 词性上亦严格呼应, 忠实地传达了原文之形美。“dirt”与“day”巧妙地运用了头韵的技巧, 同时兼顾了音、形之美, 可谓匠心独运。“万户侯”一词源自汉代封爵制度, 这一制度沿袭至清朝, 而清朝的封爵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这种封爵形式与英国的非常相似。[12]许译将“万户侯”译为“the mighty lords”, 更易于向英语读者传递相近的意象, 真是一大亮点。辜译的“big men”虽说含有原词之义, 但不如“lords”更能传达原词之意美。也许是为了韵律所需, 李译用“Treating past lords as dunghill”, “dunghill”一词有粪土之意, 国内读者理解起来没有问题, 但对于外国朋友来说, 有点费解。

原文9对对比比:三种译文在意美上均无可挑剔, 在音节的处理上, 许译仍然发挥其优势, 分别为六音节三音步、十音节五音步和八音节四音步, 字数亦与原词相当, 足见译者之功力深厚;辜译则另辟蹊径, 巧妙地运用语气词“Ah”, 不仅增强了感情色彩, 而且也拉长了节奏, 达到音美的效果;李译在形式上更加灵活, 用肯定句将原词的气势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相对而言, 许译在传达原词独特的格律特点上似更胜一筹。

4小结

8.《沁园春·长沙》的二维解读 篇八

在以往的教学中,把这首词概括为“表达了青年人的远大抱负”,是站在作者的角度解读文本的,而把这首词概括为“激发青年人的豪情壮志,或启发思考当时中国革命主力军的问题”,是针对文本对读者的生成效应而言的。

在《文学文本解读》中,王耀辉先生把解读分为一般性解读和批判性解读。“激发青年人的豪情壮志”是一般性解读的生成结论,“启发思考当时中国革命主力军的问题”是批判性解读的生成结论。

一、激发青年的豪情壮志

词的上阕,呈现在读者眼中的是一派壮丽的湘江秋景。一个“看”字,总领七句。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那一重重山,一层层树,让自然之神彩笔一抹,渲然得一片嫣红,比三月笑放的春花还要艳丽,比六月晴空映射的彩霞更加瑰奇。”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秋水澄练,秋江碧波,从岳麓山下蜿蜒流过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莹,如碧绿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生气勃勃。仰视:“鹰击长空”,万里无云的秋空,雄鹰奋振健羽,自由飞翔。俯瞰:“鱼翔浅底”,因透明而清浅见底的江边,鱼群摆动鳍尾,任意遨游。“看”字总领的七句,呈现的是四幅图画,描绘出立体的寥廊万里、绚丽多姿的湘江秋景,宛如当代著名的岭南派大家关山月浓墨重彩的彩墨山水图,不愧为“驱山走海置眼前”、“咫尺应须论万里”的大手笔,是豪放派的杰作。

这首词,是对秋愁、秋怨诗的翻新。“秋风秋雨愁煞人”给人一种沉靡感,“无边落木潇潇下”给人一种失落感,即使范仲淹“衡阳雁去无留意”的塞下秋景给人辽阔豪放的感慨,也是一种悲切的壮观。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德国哲学家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类:数学的崇高,如高山的体积;力学的崇高,如暴风雨的气势。毛泽东笔下的湘江秋景,给人以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但这种美给人的又不是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在汹涌澎湃的疾风骤雨中搏击的外在驱动力,而是一种“胜似闲庭信步”的稳重冷静。

词的下阕,作者回忆了青年时期的长沙生活。“携来百侣曾游”中的“百”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的“万”字与上阕中的“万山红遍、百舸争流、万类霜天”中的数字相呼应,给人以火烧燎原的豪迈感觉。作者虽然把自己的青年生活看作轻松的“游”,但这种“游”不是三三两两三五成群的嬉戏追逐,而是阵容庞大的规模行动。指指点点这一动作看起来多么寻常、多么轻松自如,如同交头接耳、茶余饭后、街谈巷议,但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青年人指点的不是家务琐事、名媛绯闻,而是国家的万里江山、国家的前途命运。

整首词,无论写景还是叙事,无论是数词还是动词的选用,呈现的都是一种豪迈的气势,青年读者在这种氛围中受到熏染,油然而生的是一种远大抱负、豪情壮志,是一种有为人生的平静心态。

二、启发思考当时中国革命主力军的问题

毛泽东在长沙生活了十三年,在这十三年中,他既是一个青年人,又是一个革命者。

他的求学生涯计8年时间。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的求学生涯和革命生活。1923年4月,他离开长沙,赴上海、广州等地从事革命工作,长达8年之久。1911年春,他首先入读湘乡驻省中学半年,投身新军当兵半年,之后又报考警察学堂、肥皂制造学校、法政学校、商业学堂、高级商业学校、湖南省第一高等中学,并在一中考试中名列第一。在一中退学后,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14年2月,第四师范学校并入第一师范学校。在这里,毛泽东结识了蔡和森、何叔衡、陈章甫、罗学瓒、张昆第等一批同学。1918年6月,毛泽东从湖南一师毕业。

1918年,毛泽东由一名学生运动领袖转变为革命者。从这年4月起,他与何叔衡等同学一道发起组织成立了新民学会、湖南学生联合会,出版《湘江评论》并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18年8月下旬,他第一次来到北京,直至1919年3月12日。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整个5月,毛泽东在长沙组织、领导了湖南的学生运动,以响应北京。六、七月,领导了驱逐湖南督军兼省长、皖系军阀张敬尧的斗争。1919年底,他第二次到北京,结交了李大钊。1920年9月,他与何叔衡一道建立了湖南共产主产小组。1921年,他到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他组建了中共湘区委并任书记。1923年4月,他离开长沙,赴上海、广州等地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在这期间,毛泽东思考了青年问题和社会问题。他是《湘江评论》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湘江评论》的创刊宣言,表现出了明显的青年问题和社会问题特征。此文像一篇散文诗,激情澎湃,塑造了一个典型鲜明的“湘江”意象。从内容上看,此文摆脱了个人的狭隘小圈子,冲破了上进、求知、友情、道德修养等传统的文人题材,将文笔投向社会,直指最重大、最紧迫的问题。“见于文学方面,由贵族的文学、古典的文学、死形的文学,变为平民的文学、现代的文学、有生命的文学”,明显体现了毛泽东对青年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秋。此时的毛泽东,既是一个青年人,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革命者。他不仅占据思考青年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条件,而且占据思考中国革命问题的条件。毛泽东是为数不多的中共“一大”代表,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国内外发生的系列事件,促进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进一步思考。1922年,香港和上海的海员大罢工。1925年5月30日,爆发反帝爱国运动,即“五卅”惨案。1922年和1923年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建立了国共两党合作的统一战线。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翟秋白等共产党人参加了这次大会。面对封建帝制垮台后的中国社会,新旧思想相互冲击,派别争斗风起云涌,“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思考的问题,既是理论上的范指,又是实际革命斗争的确指。

1925年,中国命运处于十字路口。统一战线内部,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加紧了夺取革命领导权的活动。在共产党内,总书记陈独秀提出了“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的主张,将革命领导权让给资产阶级。中国革命领导权成为急待解决的迫切问题。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有陈独秀、李立三等20人,代表党员994人。“四大”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哪一派别,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工农联盟的问题。后来的历史证明,“四大”的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联系到《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谁主沉浮”的问题更加明确。此文发表于1925年12月1日,是针对当时共产党内存在着的两种倾向而写的。当时党内第一种倾向,以陈独秀为代表,其主张如前所述,这种主张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这被称为右倾机会主义。第二种倾向,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这被称为左倾机会主义。这两种倾向都感觉自己的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处寻找力量,取得广大的同盟军。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毛泽东明确回答,主宰中国命运的不是蒋介石集团,不是资产阶级,不是无产阶级中单纯的工人这种先进力量,也不是文本表象事实呈现的青年人,而是工农联盟,那么,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则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沁园春·长沙》中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下阕并未做明确的回答,但可以启发当时对革命主力军问题的思考。“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遇飞舟?”中的问号,可以理解为对“曾记否”的发问,也可以理解为对“浪遏飞舟”的发问。

《沁园春·长沙》的二维解读,可以是一般性解读,可以是批判性解读;可以是青年人解读,可以是革命者解读;可以是文学的解读,可以是历史的解读;可以站在读者的视角解读,可以站在作者的视角解读。

上一篇:阳光体育评比通知下一篇: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