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学设计赛课

2024-11-13

赤壁赋教学设计赛课(精选8篇)

1.赤壁赋教学设计赛课 篇一

师:现在进行朗读测评。请生1朗读《赤壁赋》前两节。

(因为要打分,学生1比较有感情的朗读。)

师:亮出你们的分数。

(全体学生高举右手,满分为五分,伸出三根手指的人较多,评四分的较少。生1给自己评一分。)

师:放下。生1,你怎么只给自己一分?

生1:我本来我是可以读得更好,但开始没进入状态,还读错一个“顷”。读到萧声时才有感觉。

师:你对自己的要求很高,这是好事情。最终评分:三点五分。(教师将分数写在记分册上。)可以想象,当无尽的忧伤随着萧声传入苏轼的耳膜又扩散到辽阔的江面上,那是怎样一种宏壮扩大又无限悠远的忧伤啊。让我们来学习课文后三节,理解客人为何而悲,主人何以解悲。先请大家听我的朗读,同时思考,这段的层次是怎样来划分的?

(师读)

生2:分两层,第一层到“而今安在哉”。

师:有不同看法吗?

生3:这段是一问一答,第一层应该在“何为其然也”。

(多数学生点头示意有道理)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见没有)我要说两个同学说的都有道理,生3是在大层次上切分的,生2是从小层次来切分的?是不是听得有点迷惑了?换句话说,生4划分的层次没有错,但是第二层是不是还有些长?还需要作进一步切分。这就需要我们再分小层。只有学会从不同层面由大到小来理清文段的结构层次,才有真正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

师:客人的回答内容分这两层,大家同意么?

生:同意。

师:“同意”也得说说理由。你说——

生4:前面说的主要是古代的事,举了曹操的例子。后面回到眼前,写“吾与子”了。

生5:“况”是个连词,表示另有一层。以前你说《陈情表》的时候,就说了“况”“且”“但”三个连词,表示三层的。

师:很好,不愧是我的学生。(学生笑)分析文章结构,不仅可以从内容、叙述对象上来考虑,还可以着眼于能体现层次关系的关联词等“语文形式”。再这里,我还想就这种形式说说我的看法。请大家看客人回答的内容。第一层是三个文句,在形式上基本一致,可以合并为一层了。剩下的部分,我们来找找韵脚,看看有没有变化。你说说——

生6:韵脚有“鹿”“属”“粟”“穷”“终”“风”。不一样。

师:那就是换韵了。想想作者为什么要换韵?是不是和层次也有关系?

(学生思考)

生7:我猜想前三个韵写的是个人在自然面前的现实,后面写的是由此生发的感想。

师:说的好。我个人就是想把客人的话分三层,并且是三次对比。

(板书:古——今;个人——自然;理想——现实。)

师:至于你们是不是觉得把“理想与现实”的第三层合并到第二层,并且认为都是关于“今”的内容,那是你们自己的思考,我们不再强求统一。我下面要就这一节问三个问题,大家写下来讨论:一、为什么要引述曹操的事例?二、“知不可乎骤得”,到底客人想得到什么?

(学生交流)

生8:写曹操是英雄是为了和“吾与子”对比,英雄都消失了,我们又算什么,所以写出了悲伤。

生9:曹操是客人心中的榜样,写榜样的失败,更能表达客人的悲伤。

生10:因为是十六晚上游玩了,他们看到月亮,自然想到月亮的诗,而曹操也写过《短歌行》,“月明星稀”与眼前的景象是相似的。

师:引这么两句,还有别的用意吗,结合曹操当时的心境来看。

生11:这两句是说,人才都流失到刘备、孙权那里去了,曹操内心是渴望得到人才的。苏轼写这两句,大概是说自己也是人才,没人赏识吧。跟第二段中引用的诗句作用差不多。

师:好。几位说的都很好。在写曹操的内容上,不仅写了他渴慕贤才,还写他的失败,“山川相缪”借地形缠绕写困窘之状,照理说,应该把这位伟人的英雄本色写出来,像第三个文句一样,在浩荡的军队中凸显文能赋诗,武能横槊的形象,为什么用第二个文句来写他的失意呢?(无人答)我想,在“客”的心目中,不管是失意的英雄,还是霸气的英雄,何尝不“浪淘尽”呢?巨大的失败也罢,辉煌的胜利也罢,他们都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而今安在哉”才是让人神伤的感喟。

师:顺便说一下,我对“酾酒临江”的“酾”的解释不满意。显然苏轼是想用16个字写一代天骄曹操,极有气势,但是“酾”解释成“斟”,那气韵就削弱了许多。我每天在家斟一瓶啤酒,总体会不到做一回英雄的感觉。大家来“酾”一下——

(生模拟作斟酒状)

师:这个词的本意是滤,过滤酒中的杂质,显然此刻的曹操不会在这里做仆从做的事情。我个人想,还是把它解释为“洒”,(模拟“洒”状)来祈求上天保佑自己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师:第二个问题——客想得到什么?

生12:长生不老,还有和朋友在一起喝酒,与鱼虾、麋鹿友好相处。

生13:还有想和仙人一起遨游,抱着明月一同……

师:“长终”,什么意思。

生13:长久的结束,就是死吧。

(其他人笑)

师:不要取笑,我赞成他的看法。“长”为“永久”,“长终”当然是指死亡。看,客活着就希望与仙人一起遨游天地,自由自在;死也要心中长存明月,简直是诗意的死亡了。当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声称要“人要诗意地栖居”,苏轼已经想到了诗意的死亡。我想这并不消极,反而浪漫美好。以诗意的死亡反观生存,我们就知道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又一个新的开始。好,还有什么想到的,继续说——

生14:概括一下,客就是想要生命长一些,最好和仙人一样,这样就可以更长久与自然相处了。

师:说的好,正因为生命短暂,那种永远与永恒的自然和谐相处的欢愉没法实现,这组人与物在时间长度上矛盾,导致客生发了新的理想,而理想与现实又是矛盾了。所以他只能“托遗响于”什么?

生:悲风。

师:自己把这这段读一读,体会体会。

师:看第四节,苏轼是怎么劝解“客“的?苏轼的话可以分几层?

生15:两层。在“且夫”前,“且夫”是标志。

生16:我想第一个文句是一层。不管苏轼怎么解释,“水与月”,下面两层都写到,起引起下文作用。

生17:你错了。水与月是第一层,第二层是风与月。

师:好,别吵。从意义上,我看第一层是以变与不变来看人与物的尽与无尽,含蓄地指出客审视角度的偏差:人在变而有尽,物不变而无尽。作者认为,说要变都在变,要说不变,都无尽。所以不存在羡慕什么的问题,这是“何羡论”。第二层从人与物的领属关系说,有些物属于某人或某些权力专有的,比如门口的树是属于校长的,你们是属于班主任的,(学生笑)有的是存在不属于个人的,比如江上之秋风与山间之明月,尽管可以去听去看去享用,而且无人阻止,无穷无尽。这是“共适论”。可以看出,这段是苏轼对人与物的看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观和——

生:世界观。

师:我想称为宇宙观。好,这节大家再读读,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生18:“盖将”的“将”是什么意思?

师:书本上说“盖”标假设,我认为“盖”是表示解释的连词“因为”,而“将”才是“如果”。

师:好,第五节大家应该能看懂并且会品味,我不再多说了。最后我提一个问题,大家可以在课后辩论,文中的“客”是具体的一个人,还是就是苏轼的另一个自我?下课。

2.赤壁赋教学设计赛课 篇二

一、把握基调

把握基调即在教学前先让学生熟悉作者人生经历及文章创作背景, 为学生学习该文章奠定基调。在课前预习阶段, 教师可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或是利用网络了解作者生平及经历, 这样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 通过教师的介绍讲解可让学生对文章的创作背景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课堂教学开始后, 教师先快速地向学生介绍作者生平, 然后再详细讲解《赤壁赋》一文的创作背景。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主要截取关键事件及时间点, 向学生讲解《赤壁赋》的创作背景。

二、紧扣细节

通过创作背景讲解, 学生对作者创作时的人生遭遇有了详细了解。那么作者当时的心境究竟如何“是悲是苦?”“是渴望东山再起还是消极堕落?”“作者是怎样在文章抒发感情的, 又是如何上升到人生哲理高度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紧扣文章细节, 向学生清晰、明确地阐述与解答以上问题, 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深意与文学手法。

《赤壁赋》实质是通过作者自问自答来抒发感情, 表达哲理, 此处作者虚拟了一个客人。在教学中可通过对比客人的问答与作者问答, 逐层阐释文章的思想表达脉络。

在第一段的主客问答中一共有三处对比。第一层是“曹操”在被困赤壁与作者被贬黄州境遇对比, 表达了作者消极苦闷的一面。在教学中应注重点出文中“困”字;第二层对比是“曹操”这一英雄人物当年文治武功, 功绩盖世, “而今安在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者自认为尚未在政治上取得成功, 就被贬落偏远之地, 心中政治抱负不仅无法实现, 恐怕今后自己也会成为历史中无名的一员, 被时间所抛弃遗忘。第二层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作者无所适从、无处发泄的苦闷心情, 只有“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第三层的对比是作者心情与景物之间的对比, 在问答中出现的“江水”“明月”“清风”等意象都是在阐述作者理想破灭后陷入不可自拔的、无可名状的悲痛当中。因而作者自比“蜉蝣”, 认为自己渺小如沧海一粟, 悲叹“吾生之须臾”, 此生无法实现理想那么只有“抱明月而长终”, 死后再将此生还未实现的抱负“托遗响于悲风”告知后人。

通过教师对第一段主客问答的层层对比分析, 学生很容易理解作者情绪的由来与文章中情绪递进关系, 这为学生理解后文中作者所感悟到的人生哲理提供了情感共鸣的基础。

在第二段作者的自答中, 教师在教学中需紧扣上下文联系, 通过分析在“江水”“明月”“清风”等上文出现过的意象, 向学生阐述作者赋予了这些意象怎样不同的情感寄托, 作者又是如何借助这些意象阐述人生哲理的。此处教学建议教师先让学生自行分析,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理解知识和把握文章情感要素, 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学生阐述观点和见解后, 再由教师进行补充讲解, 这样有利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三、揭示本质

在完成教学后, 教师需揭示文章的本质, 即文章表现手法、主旨、情感表达等。教师通过揭示文章的本质, 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上下文知识点, 梳理知识脉络, 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学习要点的同时,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 并能够从学习中汲取更多的收获。

四、探究联想

综合同构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教学过程中构建学生的知识框架体系, 即知识的迁移与融合能力。这在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因为在《赤壁赋》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联系苏轼其他作品, 且创作时间相近, 创作理念和情感表达类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后赤壁赋》进行教学。

综合同构教学法在《赤壁赋》教学中的应用, 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及质量,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明显更为透彻, 知识点的掌握也更加全面。因而,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善于运用综合同构教学法, 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及任务。

参考文献

[1]徐瑞泰.象意思维与“综合同构教学法”[J].江苏教育研究, 2015, 10:36-39.

3.《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三

《赤壁赋》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后,处在事业和人生的低谷,闲暇与朋友月夜泛舟游赤壁,借以排遣内心苦闷忧愤而写的一篇游记。文章虽然采用赋体的形式,但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及由景物引发思想情感的复杂变化和最后作者旷达人生境界的呈现,使文章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体会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体会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设想:立足文本以朗读为依托,抓住关键问题师生研究探讨。

教学法:朗读法,研讨法,圈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读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时,我们看到了一位享受闲适的苏轼;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我们认识了一位充满理趣的苏轼;读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时,我们读出了重情而伤痛的苏轼;而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时,我们更能感受到一位豪迈而旷达的苏轼。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人生经历,同一个创作个体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不同的生命特质,那么通过《赤壁赋》的学习,我们从中又能品出一个什么样的苏轼呢?(板书课题)

文体介绍:“赋”以楚辞为源头,到了荀况才有定名。它出现在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种文体一般描绘客观事物,极尽夸张铺排之能事,形象绚丽,规模壮阔动人,多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行文。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chī)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赋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泛读课文,解决句读。2、设置问题,学生参照课文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圈点法勾画文中写景、议论和抒情的语句;文章写作的主要内容;文章感情变化的脉络,梳理文章结构。

明确:文章采用明暗线结合的方式,即明写泛舟宴乐,暗写自己心境由“乐-悲-喜-笑”的变化过程。通过夜游时的所见所感来抒发人生的感慨。按照这样的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月下泛舟(1),凭吊古今(2-3),阐述哲理(4-5)。

3、提示重要的文言知识

(1)通假字:①举酒属客 (属-嘱)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凭)③山川相缪(缪-缭)④举匏樽以相属(属-嘱)

(2)活用词: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泣:使……跳舞,使……哭泣(使动用法)②顺流而东也 东:东去(名作动)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以……为伴侣,以……为朋友(意动用法)

(3)特殊句式:①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②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④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谓语省略,省略句)⑤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说明:文言文的学习重点在于积累,以此储备一定的知识,借以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当然一篇文章中的知识点很多,这里提列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对学生起到一种学习引领的作用。)

三、品味课文,突破重难点 品味景色之美,体味景中之情:

1、齐读第一段,画出写景的句子。2、研讨:作者笔下的月夜赤壁景色如何?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月夜泛舟赤壁,一袭月光泻在这万顷碧水之上,如烟雾般笼罩在江面,清风徐徐吹来,波光粼粼。茫茫月色,茫茫江水,境界开阔而空明,意境澄沏而朦胧,如梦似幻,真可谓清风与明月交织,露珠与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真是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可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从而表现出作者泛舟秋江欣赏美景的愉悦心情;作者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凌空乘风而行,简直就要脱离人世,升入仙境。如此之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而在这良辰美景中又可以饮酒赋诗,真是“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美景、美事,带来美的感受,此乃“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3、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品读情感的变化,研讨以下问题:

(1)主客各自是怎样表现的?(2)作者对主客的思想倾向如何?

明确:面对良辰美景主人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且美梦随之而至;而客人似有不解风情之味,在良辰美景之中,他却以哀婉的啸声传达出悲凉和凄清之音。而文章的感情正是由此发生逆转,由乐过渡到下文的悲。

4、个人朗读第三段,品味文中之“悲”。(1)指导学生朗读本段,注意情感的把握。(2)介绍文章写作的背景,为品味文中之“悲”做准备。(3)结合文章具体语句看看作者在悲叹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悲情?

明确: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之“悲”由三个方面的感触引发:

江山风物触发苏轼联想到历史人物——曹操——当年何等英雄,而一句“今安在哉?”笔锋陡然一转,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情感跌入谷底,此一悲也――英雄安在;英雄人物尚且如此,那么被贬谪黄州的苏轼情况又是怎样呢?“渔樵江渚,侣鱼虾友麇鹿;驾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以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以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作为有着独步古今才华、远大抱负和政治才干的苏轼,却报国无门,又怎能不悲,怎能不哀,此二悲也――人生短暂,事业无成;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现实的无奈,他是多么想使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让人生永驻,岁月常在,甚至获得永恒:“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而,“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是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悲哀,此三悲也。(此处结合当时背景来谈作者何以会产生这种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哀之叹。)

(说明:三组对比,由远及近,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全面的展现作者悲的内因。通过分析,以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灵魂深处。)

5、齐读第四段,品味文中的“水与月”。画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并思考:本段从什么角度写水与月的?首尾都写“乐”,内蕴是否相同?

明确:本段转换角度从“变与不变”和“取与不取”的角度,围绕“水与月”阐发议论。变:天地宇宙变幻不定。水,昼夜不停,奔涌向前,月盈亏有序;不变:我与万物永恒。结合全文看,作者在文中书写了三个阶段的水月:(见板书设计)

由此可见,虽然都言乐,但内蕴不同:开头的乐是因眼前的美景、美事产生美感而乐,是山水之乐,诗酒之乐;而经过人生的思考后,终于从失意的阴影中走出,回归理性,走向成熟,表现出旷达之乐,所以才喜而笑。喜是发于内心,是内心的释然,心情的豁朗;笑是发于内心,是心理的豁达,心情的欢畅,乐以忘忧。

四、再读课文,延伸拓展

1、齐读文章相关段落,感受文章的情与思。2、研讨以下问题:文中的主与客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吗?如何理解文中的“美人”意象?

明确:从全文看作者选用主客两个对象,实际是一个整体的两个层面。客人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作者采用抑客扬主的方式反映出其内心消极和积极对立的两种心态,是过去的苏轼和现在的苏轼一次辩论;而文中的“美人”则是作者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作者的政治感慨。遭遇贬谪后,作者仍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沉沦的情怀。

3、比较前后《赤壁赋》在写景方面的异同。

五、总结课文

这就是苏轼,“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伽修行者……”(林语堂语)文章就是按照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当中而忘怀了世俗的欢乐心情;再写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阐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永久存在,表达了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的思路展开,把情景理有机结合,抒怀以言志,真可谓:宠辱不惊 任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何等的洒脱!(说明:经过前面分段落对文章进行解读,学生基本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其建构起来的知识是零散的,而设计这个环节主要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六、作业布置

1、多数人认为,作者感情脉络由喜转悲,是从箫声出现开始的。而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你认为文中由乐转悲的原因是什么――是客的箫声,还是苏轼歌中的“美人”二字本身就蕴含着悲意?

2、课下收集古代士子失意后的表现与作者对照进一步了解其人格。

板书设计:

赤壁赋 苏轼

(乐)欣赏风月——现实水月(实)——柔和之美(景)

(悲)吊古伤今——历史水月(虚)——苍凉之意(情)

(喜笑)体悟人生——哲理水月(虚)——变与不变(理)

摒弃贪欲 不患得失 及时行乐

4.《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四

《前赤壁赋》

二. 学习目标:

通过讲解《前赤壁赋》,达到三个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2、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辨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 知识归纳总结:

苏轼(1037~1101)

(1)少年得志

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第二名。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相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2)乌台诗案前后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1079年7月,苏轼在湖州任上三个月,就因为他的牢骚诗“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又联系他在《上神宗皇帝》书里说王安石“招来新进勇锐之人,以图一切速成之效”,结果是“近来朴拙之人愈少,而巧进之士益多”。后来正是曾拥护过王安石的“巧进之士”把王安石出卖了,使其罢相。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仕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诗案之前,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渴望有朝一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探问:“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他轻狂:“老夫聊发少年狂”。

而诗案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加显露出来,一承黄州时期作品的风格,收敛平常心,我运物自闲,以达豁然恬淡之境。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轼的诗词作品在创作上有继承也有明显的差异。在贯穿始终的“归去”情结背后,我们看到诗人的笔触由少年般的无端喟叹,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3)晚年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

俗话说:“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佑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

四. 课文分析: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赤壁:湖北黄冈赤壁,与湖北嘉鱼赤壁同被作为周瑜破80万曹军之壁战场故迹。

属(zhǔ):请,让,说。

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诵《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越过一望无际白茫茫的江面。江实在旷远啊,船儿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上天的神仙。

(2)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溯(sù):逆流而上。袅袅(niǎo):细长,形容声音婉转悠长。嫠(lí)妇:寡妇。

译文: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像含怨,像怀恋,像抽泣,像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像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3)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愀(qiǎo)然:忧愁的样子。缪(liáo):盘绕。舳(zhú):船尾;舻(lú):船头。酾(shī):斟。槊(shuò):长矛。须臾(yú):片刻。

译文: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屡次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4)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藏(zàng)。肴(yáo):荤菜。适:享用 枕藉:叠枕挤睡。

译文: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像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时缺,但它始终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分析: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 ——→(悲)——→(乐)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乐:清风明月、水天一色

(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

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变与不变

二:取与不取

变 不变

逝者如斯 (水) 未尝往也 (水)

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

时刻在变 (人) 无尽也 (我)

(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1、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物 人

2、客:无穷 须臾 变化 (片面) (悲)

苏轼: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 (全面)(喜)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辨。)

分析“取与不取”

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辨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辨使他乐观旷达。

苏轼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

人格魅力: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

总结文学成就: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苏黄”(苏轼、黄庭坚)

5.《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五

《短歌行》、《赤壁赋》文质兼美,音韵和谐,而且都饱含了诗人对人生、理想和自身处境的清醒而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遂成传世名篇。因此,而今的我们很有必要跟学生一起,诵读、品味、鉴赏《短歌行》、《赤壁赋》精美的语言,体悟的精美高妙,深入地探讨他们对待人生、理想和生死的深沉、悲凉而又历久弥新的思想观念,从而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同时,引导和增强他们看待人生、世界的理解能力和选择判断的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二、学生学情及其学习态度:

高一的学生有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能够牵线地理解文言文基本文理。但对文言文整体阅读和感悟任然需要加强引导,要把学生机械枯燥地积累文言文的语言知识的困扰和负担中解脱出来,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欣赏《短歌行》、《赤壁赋》的深沉高雅的美感的同时,对曹操和苏轼产生人格魅力和思想观念认知上的共鸣,从而带着美好的情感体验去形成对于自身理想和价值的独特而深刻的认识。

三、学习难点和重点:

1.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2.体会景、情、理交融的特点,感受诗人独特的思想情怀。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发、讨论法、情境体验法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

三课时

七、教学过程与内容

1.给学生提出诵读指导建议,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并争取背诵课文

⑴读出韵律。赋体押韵如“望﹑章﹑江”,“焉﹑间﹑天﹑然﹑仙”等

⑵读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问词重读。

⑶读出节奏。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⑷读出气势。如“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节奏一致,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

⑸读出情感。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乐)“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所共适”。(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洒脱)

⑹根据文赋对仗特点背诵相关句子。

⑺根据文赋押韵特点背诵句子。

⑻理清层次﹑情感变化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如明确客之三悲﹑苏子二论及议论层次的转换。)

2.诗文导入:

(1)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过一位古人:“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教育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苏东坡传·序》(这里描述的历史人物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就是苏轼,一个曾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人。然而,恰恰是黄州成就了他,使他在文学上“成熟”了。在这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名篇光耀千古。

(2):

3.《短歌行》及《赤壁赋》的创作的背景

(1)曹操统一北方之后,挥师南下,意在一统天下,而得天下必先得人心,特别是贤才之心,故有求贤若渴之慷概悲切之情灌注于《短歌行》之中。

6.赤壁赋设计 篇六

祁姝菊

【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疏通字词,理解文章,在朗读中分析鉴赏,把握情感。2.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3.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4.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重点难点】

1.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并以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和“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为重中之重。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1.选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和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了解作者生平及思想、情感经历。

2.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以及赋的相关知识。

3.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同时整理出存疑之处。4.初步探究作者的情感。

这些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收集、整理材料,养成预习的习惯,初步感知课文,为学习文本打下基础。

二、解决阅读背景

由学生按照预习时搜集到的资料来做解说,教师备答、补充。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①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②主客问答是赋体的传统写作手法。本文采用了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真实而巧妙地记录了作者泛游赤壁时的心理活动过程。文中的“客”与“苏子”看似两人,实为一人。二者的问与答是作者彼时彼地内心复杂情感的真实流露,是一种虚拟的对话形式。

3.文“三苏”“八大家”“欧苏”,诗“苏黄”,词“苏辛”,书“宋四家”。“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这对苏轼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打击,可对中国文艺来说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这段时间苏轼的创作达到了巅峰。《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

三、在朗读中合作探究,完成理解及鉴赏 1.初读。

学生自读和齐读,要求正读音、断句读、通义训。能否正确读出重点实词和虚词的字音,能否停顿得当。

在学生读的基础上合作探究掌握字词,疏通文意。学生质疑,师生合作学习。【教师备答】

泛舟;荡舟,划着船。泛,浮行,漂浮。

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气横铺在江面上。横,横铺,覆盖,笼罩。浩浩乎;广阔的样子。饮酒乐甚;喝着酒,快乐极了。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哭泣。舞、泣,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拉着飞升的仙人在宇宙遨游,抱着明月长久存在下去。挟,夹持。以,连词,同“而”。长终,指与明月相终,即永远存在。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洗盏更酌;洗净杯子,重新斟酒。2.赏读。

学生分组讨论,重点探究作者抒发的情感。【教师备答】

(1)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是:乐——悲——乐。(对于情感变化过程的概括可以直接从文中摘取表达情感的字眼,也可以依据内容发展来总结。)

与之相照应的表现情感的内容是:景——情——理。

(2)表现第一次“乐”情的“景”集中在第一段。第一段写了美事(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举酒嘱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美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白露,水光等)、美感(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让学生对美景展开想象,写鉴赏文章或者片段。

(3)第二段开始出现的“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另一个层面。“客”是作为儒者的苏轼,他悲观,感叹人生短暂、生命渺小。而“主”是作为道者的苏轼,他达观,能够因缘自适,随遇而安。合二为一便可见苏轼将儒与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

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诵全文。一读旁白,一读苏子,一读客。读出课文情感的变化。

(4)由悲转乐的关键是苏子对“理”的阐述。在第四段中苏轼是洒脱旷达的,通过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的道理说服了客,客喜而笑,“乐”的境界提升了。

(5)水和月是贯穿全文的两个典型意象。思考苏轼作品中出现过的“水月”意象并加以分析。以“月”为例: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永遇乐》)夜闲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美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6)课文中都有哪些月亮?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得出结论。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3.研读。

(1)探究: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即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甚至观点相左,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备答】

诗人的某些语语句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的虚幻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2)归纳鉴赏要点.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4.美读。

(1)读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并延长;“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脚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问词重读。重音显得刚强,常用来表达坚定、果敢、豪迈、庄重的思想感情。

(2)读出节奏、气势。如“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朔赋诗”,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适当的停顿对朗读者来说,可以适当地换气、恰当地控制语速、更好地表达感情。

(3)读出情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何其乐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何悲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何其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又何其洒脱。

(4)读出语调。语调有平直调、扬上调、曲折调、降抑调四种基本类型。平直调,全句语势舒缓,音节拖长拉平,用来表示庄重、严肃的语气,常用于叙

述、说明、判断的陈述句。扬上调前低后高,整个句子过后半句明显升高,句末音节上昂,用来表示反问、设问、惊讶、鼓励、号召等语气,常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曲折调高低起伏,变化多端,用来表示嘲讽、反语、暗示、双关、怀疑等语气,常用于疑问句。降抑调由高到低,语势渐降,用来表示祈使语气。

5.背读。

理顺思路,熟读成诵

四、作业设计

1.结合《念奴娇·赤壁怀古》、《定**》、《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等苏轼的作品分析其人生观。

2.你是如何看待苏轼面对人生(生命)、面对苦难的态度的?写一篇评论文章。

7.赤壁赋教学设计赛课 篇七

一、通读·整体感知

1.激趣。安纳托·弗朗斯说:“教学的艺术实际上就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达到教育的目的。”故此, 教学本文时, 我用猜谜的方式导入。

师:同学们, 请你们猜一猜这位古代文学家, 他是谁?国学大师王国维说“中国古代最伟大诗人中还没有任何一个的影响能超越他”, 钱钟书先生说“李白以后, 古代大约没有人赶得上他的这种豪放”, 那么, 这位古代文学家是谁呢?

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李白以后”“豪放”等, 学生很快会答出:苏轼。

2.初读。播放鲍国安先生朗诵的《赤壁赋》, 让学生边听边注意读音、节奏、情感。

3.感知。要求学生从每一节里找出一个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关键词, 然后体会全文感情变化的脉络。

明确:①乐 (“饮酒乐甚”) ———②悲 (“苏子愀然”) ———③悲 (“托遗响于悲风”) ———④喜 (“客喜而笑”) 。

4.再读。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读出全文的情感变化。“乐”的部分要读得轻松愉悦, “悲”的前一部分当读得悲凉凄怆, “悲”的后一部分要读得激昂洒脱, “喜”的部分当读得旷达惬意。教师通过“读前指导、初读示范、齐读深化”来引导学生完成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5.领会本文的结构技巧。古人作文讲究章法、结构, 在起、承、转、合上用尽心思, 把握住起、承、转、合往往就等于把握住了作者思维的脉络。中国古代文人的“诗酒人生”在本文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酒”就像一条红线贯穿全文且很好地体现了古人起、承、转、合的结构技巧。教师要求学生顺着“酒”这根红线追寻《赤壁赋》的起、承、转、合。

明确:本文因酒而“起”———江上泛舟, 举酒嘱客;因酒而“承”———饮酒乐甚, 吹箫助兴;因酒而“转”———酒酣耳热, 评说历史;因酒而“合”———酒意阑珊, 主客释然。

二、品读·美点体悟

在这一环节里,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含英咀华, 发现美点妙要, 通过同伴互助, 深耕细作, 阐发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重点揣摩第三、四节。教师强调:赋, 往往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作者的内心感悟, 无论是“主”之言还是“客”之语, 其实都是作者内心复杂感情的一种袒露, 都是一个人多种思想的冲突与博弈。

师:第三节写客人之悲, 归纳起来有“三悲”, 请同学们找出有哪“三悲”?

生①:一悲英雄不在———曹操, 一世之雄今安在;二悲生命不永———人生, 如天地蜉蝣、沧海一粟;三悲脱世不能———我辈, 挟飞仙、抱明月不可得。

教师板书:

师:生①归纳得很完整、很准确。文章至此展现了一个消极的、迷茫的“小我”, 然而这仅仅是瞬间的、低谷中的苏轼, 苏轼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在无路可走的时候, 勇敢突围, 超越自我。

第四节写苏子之悟, 可概括为“两悟”, 我请同学们来归纳哪“两悟”。

生②:一悟“变与不变”。具体就是“变”:时间上, 逝者如斯而不往;空间上, 天地不能以一瞬;“不变”:盈虚未消长, 物我皆无尽。

生③:二悟“有与没有”。“有”:清风有声, 明月有色, 江水有形;“没有”:非我所有, 一毫莫取, 也就是感悟万物有主、取舍有道。

教师板书:

师:两位同学概括得非常好。好一个万物有主、取舍有道!苏轼如此的超然、豁达, 难怪他能三杯下肚, 肱枕便睡;一觉醒来, 东方既白。苏轼为什么有这般的顿悟与豁达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展示一下。

生④:PPT展示, 苏轼与“乌台诗案”。

青年才俊苏轼才高八斗, 天子赏识, 时人追捧, 苏子渴望“致君尧舜”。然而, 苏轼的几句牢骚给了嫉贤妒能的权贵们以口实, 御史李定等权臣公报私仇, 罗织苏轼反对变法、攻击皇上、诬蔑朝廷等罪名, 刑讯逼供, 迫使他违心地承认自己的罪状, 然后投入死牢, 并由此牵连了自己的39 位亲友, 这就是“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黄州, 一个“团练副史”的闲职让他哭笑不得。然而, 他把穷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是寂寞孤独让他如此美丽, 他学会了参禅悟道、进退圆融;是宦海浮沉让他体味了世态炎凉, 参透了人生得失。闲居黄州, 苏轼收获了生命的豁达, 演绎了登顶的传奇。

师:生④的资料整理很出色。我们刚才归纳了苏子的“两悟”, 在苏轼看来, 变与不变、有和没有都是辩证的、相对的。苏轼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天生拥有对水与月、天与地、生与死这样宏大命题的领悟, 在于身处逆境而不消极沮丧、备受打击而不怨天尤人。面对人生巨大落差, 在入世与出世、积极与消极的矛盾斗争中, 他把喜与悲、荣与辱融进了山水之中, 完成了自我救赎, 昂首步入成熟。此刻, 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次齐读第四节, 品味苏子的“两悟”。

三、赏读·拓展提升

南宋学者陈善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入书”的关键在于“见得亲切”, “出书”的关键在于“用得透脱”, 不可“死在言下”。学习这篇文章之前, 教师要求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搜集了有关苏轼的资料, 刚才生④展示了精彩课件, 接着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入书”“见得亲切”之后, 及时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出书”“用得透脱”上, 让学生多角度赏读, 提升体验。故此,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师:儒、释、道思想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其人生观对中国古代文人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以下PPT展示:儒家思想讲“入世”, 主张修身养性, 齐家治国, 提倡贤人政治;佛家讲“脱世”, 认为世事如幻, 提倡随缘自在、感悟人生;道家思想讲“出世”, 主张寄情山水, 不求功名利禄, 但求生命状态, 提倡天人合一。) 从《赤壁赋》里, 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苏轼的儒、释、道三家思想融于一文。请同学们合作探究:哪些句子分别表现了苏轼的儒、释、道思想?我们该如何理解和评价这些思想?

生⑤:“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是苏轼仿屈原的诗句。“美人”, 课文注释说“指他所思慕的人, 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苏轼一生尊崇屈原的爱国情怀, 美人在天的那一边, 是说自己一心想报效朝廷却屡遭排斥、不受重用, 这是儒家思想积极入世的表现。

生⑥:《赤壁赋》里苏轼把秋风、明月、江水写得非常美。江上泛舟, 清风为苏子拂去坎坷逆境的尘土, 江水为苏子洗去壮志难酬的苦涩, 明月为苏子熨平隐隐作痛的伤口。这里写苏轼纵情山水、沉醉自然, 以及下文感觉自己似“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欲“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这些寻仙访道的心迹流露, 其实都是道家思想的表现。

生⑦:我觉得苏子关于“水”与“月”的感悟表现的是佛家思想。“江上之清风, 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这就是佛家“天地一体、物我同源”的思想, 在苏轼那里, “水”和“月”的变与不变、有与没有都充满了禅意, 充满了佛家的智慧, 读者仿佛也在山水明月中大彻大悟。这种感悟人生、追求心灵超脱的思想正是佛家思想。

师:谢谢刚才几位同学, 你们的发言很精彩。那么, 我要问的是, 这是不是说苏轼的思想很混乱、很复杂呢? (学生对此议论纷纷, 稍停) 恐怕不能这样说。在老师看来, 苏轼的一生在政治上表现为一种积极入世、忠君济民的儒家思想;然而, 当身处逆境、备受打击、只能退守时, 他潜心佛道, 以求心灵的宁静与精神的超脱。他的思想始终以儒家的积极入世为主, 同时吸收了佛家思想的圆融自适、随遇而安而扬弃佛家的消极遁世、看空人生, 借鉴了道家思想的通脱旷达、齐物逍遥而摈弃道家的绝对自由、天道无为。正是儒、释、道思想让苏轼时而进取有为, 时而随缘超脱, 且进退有据、俯仰有度。也正是儒、释、道思想中的这些积极因素, 造就了《赤壁赋》, 成就了苏东坡。

摘要:近年来, 语文教学流派纷呈、花样翻新, 然而教学上很多本来简简单单的东西, 被弄得复杂玄虚。多年来, 遵循“大道至简”的教学原则, 坚持“通读——品读——赏读”三步导读法, 形成了“整体感知——美点体悟——拓展提升”的课堂教学策略。

8.用洋思教学模式讲授《赤壁赋》 篇八

20世纪后期我国国务院提出新课改,提出教育应当以人为本,教师转变灌入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中以学生主导地位,教师可以灵活的开展多种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主导课堂转变为引导课堂。21世纪,在新课标的深化影响下,主张“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直接指导实践,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一、洋思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孕育而生。洋思中学今日的成绩是新课改成功的具体体现。洋思人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办学理念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旨在推行“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会学生学;尊重主体,面向全体;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的教学理念,其实质即是整个过程让学生去学。“先学”前教师要明确向学生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自学指导。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自学状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后教”做准备。“后教”是在“先学”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就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进行互动式学习。“当堂训练”是指在“先学”和“后教”两个环节结束后,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做一定数量的训练,进而加深和巩固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掌握。实质是为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进行的又一次学习。这个训练可以看作是一个小型的考试,也可以是动口训练。这样的训练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也比较强,能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二、用洋思教学模式讲授《赤壁赋》

(一)导入教材,学生自学前指导

在中学生有一定的文言基础上,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将洋思教学模式运用到课堂中。课前给学生布置基础学习任务,如什么是赋?文言赋的特点是什么?本文《赤壁赋》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作者苏轼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做出这篇文章的?这些问题都是学习本文需要了解的知识,只有在了解这些知识后,才能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二)先学

学生依据教材目标,掌握学习重点。通过使用辅助书籍,学生结合课文的注释,做到基本理解文章表面含义,边读边理清文章的意图,掌握个别文言词语的含义。通读全文能够将全文生字词读准字音,有节奏地通读全文。

(三)教师根据重难点提出问题

学习文章的书写形式,摸清全文的表达情感线索,体会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感受文章的精神所在,并依此提出相应问题。学生在对文章有了初步自学后,进入自学阶段,首先将文中“舞”、“友”等词的词类活用现象,落实文言虚词“于”、“夫”的用法以及被动、倒装等特殊句式。学习重要的文言知识,能够找出文中全部的通假字、活用词以及特殊句式。其次,分段赏析全文,描绘第一段作者眼中的月夜之美,以及作者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写出这样的文字;第二段中了解主客文问答式的表达方式,主与客言语中所蕴含的情感是什么,重点了解主的思想倾向。第三段中了解作者主要的思想情感,了解产生这种思想的本质原因。第四段中感受作者的感情脉络,如何理解文中提到的美人。教师在学生自学期间,要适时的监督学生,并融入到学生的自学中去,保证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自学任务。教师通过此讨论,了解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疑难点,梳理典型问题在接下来的讲解中重点讨论。

(四)后教,教师精讲导读

赋是古代常见的一种古文体,表达方式兼具有诗与散文的特点。赋分为古赋、俳赋、律赋、文赋。本文《赤壁赋》属于文赋,但在行文中又具有典型赋的特点,赋的词句以四、六句为主,形式上有骈偶,声律上有谐调,内容上讲究藻饰和使用典故。《赤壁赋》作为一篇散文赋,既保留了汉赋的文辞形式,又摆脱了古板的句式约束,巧妙的进行表达。本文创作的背景是,元丰年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人诬陷被贬黄州。黄州虽地处偏远,但赤壁一处景色宜人,苏轼与好友借着月色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感慨美景之余想到自己的处境,政治抱负无法施展,不禁感慨万千,此文诞生。

第一段中作者描绘出一幅朦胧秋江月夜之境,沉浸于美景之中,仿佛脱离了人世间的纷纷扰扰,升入仙境。美景与美酒相伴,融于山水之美,乐于诗酒之间。在如此的良辰美景中,好友却吹起凄凉的箫声,而文章的整体情感表达也就此发生转变,此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另有一说,认为作者情绪转变的主要在“美人”二字,请同学们思考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第三段中作者笔锋一转,由景色之美,转念联想到英雄人物曹操,悲大江东去,英雄何在;由古至今,联想到自身,连盖世英雄尚且如此,更何况自己呢?人生苦短,壮志未酬此乃又一悲;然而“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是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悲哀,为三悲。第四段中作者经过思考,排解了心中的忧郁,回归到理性,表现出一种旷达的喜乐,此处的喜是发自内心的喜,是一种释然的喜。人生肯定会遭遇各种痛苦。平庸之人的“庸俗”在于,他们从来不给自己设置牢笼。文人雅士们的“高明”在于他们处于人生低谷时不断为自己设置牢笼,又不断地从牢笼中走出。他们从自己设置的牢笼中走出来的每一次,实际上就是一次涅槃,一次精神的洗礼与蜕变。

(五)当堂训练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一句中“徘徊”如何理解?

2.文章第一段描绘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3.苏轼眼中与内心深处的月夜分别是什么?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中“舞”字的含义?

5.第三段中作者写了曹操,请思考文中提到周瑜又有何寓意?

6.通读全文写出苏轼从悲到喜情感的转变,给予我们哪些人生的启示?

7.找出文中所有的四字短语。

8.在学习《赤壁赋》后,扩展课外阅读,自学《后赤壁赋》。

三、洋思教学模式给我们的启发

洋思中学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在于其坚持新课标的指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理论与课堂实践相结合,并敢于突破、乐于突破。洋思让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但在学习中我们不能对其学习模式照抄照搬,应在结合自身情况的基础上引用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适应时代的发展。

首先,洋思模式启示我们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角,教师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而是指导学生如何学会学习,从文章学到作者的表达技巧,对于文章的理解,学生可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发挥想象力,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智慧的花朵在课堂中开的更加鲜艳。若是使用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教师将所谓的“正确理解”传授给同学,一方面约束了孩子的思维发展;另一方面,这种教学使学生们缺乏对学习的兴趣,死记硬背的教学培养出的只是会背书的书呆子。

其次,教师是学习的向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并不意味着教师不再重要,而是教师在教学中担任着更加重要的责任。教师要教学生的是如何自学,并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充分理解,并找到正确的引导方式,挖掘学生的优点。洋思中学校长将这种学习关系比喻成:学生的学习就像在驾驶汽车,而教师就像路标,教师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不走岔路。

最后,洋思模式能够充分提高课堂的整体学习效率。教学节奏紧凑,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思维跟着教师的问题走,并规定回答的时间,学生没有开小差的时间,反而更加紧张的思考问题。教师讲授的时间缩短,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对学习中下游的学生进行指导,了解学生的思维,上进生也可以对后进生进行学习指导,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不仅可以增进学生间的友谊,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学生的语言沟通的默契程度可能比教师与学生的默契程度更好。讲授后的当堂训练,既避免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的现象,又能巩固知识。语文教学是一项实用性极强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中敢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语文教学使学生们在走向社会后能够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作用,对于文字的理解能够有自身独道的见解。

总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作为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学习尝试新的教学模式的同时,我们还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担负起教育的重任,传授知识的同时教育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未来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何成刚.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8.

[2]陶洪武.中学课程辅导[J].教学研究,2011,(6).

[3]钟启泉.读懂课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上一篇:假如我有一双翅膀的作文下一篇:高二级教师代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