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防治知识教案

2024-08-04

疟疾防治知识教案(共11篇)

1.疟疾防治知识教案 篇一

疟疾防治知识

晓坝镇卫生院彭德前

一、什么是疟疾?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在我国,主要有间日疟和恶性疟两种。疟疾的主要症状包括发冷、发热、出汗、全身酸痛等,有时还伴有呕吐、腹泻、咳嗽。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谵妄、昏迷和休克,以及肝、肾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救治,有可能因病情延误而危及生命。

二、疟疾是怎样传播的?

疟疾主要是通过按蚊叮咬人传播的。一般来说,人感染疟原虫到发病的潜伏期大约为9-14天。

三、我国疟疾流行现状如何?

疟疾曾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虫媒传染病。经过多年积极防治,我国疟疾疫情显著下降,发病人数从建国初期的每年3000万下降至2010年的7433例,其中,间日疟4943例,恶性疟1287例,死亡15例;流行区范围大幅度缩小,除云南、海南两省外,其他省份已消除恶性疟。但是,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经商、旅游等人口流动频繁,输入性疟疾病例呈上升趋势,恶性疟死亡病例明显增多。根据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2011年1—3月,因患恶性疟死亡11例,均为20—50岁青壮年劳动力。

四、疟疾主要在哪些国家和地区流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全球86%的疟疾病例发生在非洲,9%的病例发生在东南亚,其余5%的病例分布在全球其它地区。

我国疟疾主要流行于云南、海南、贵州等南部地区和安徽、河南、江苏、湖北等中部地区。

到上述疟疾流行区生活、居住过的公民,如出现发冷、发热、出汗、乏力等症状,应当尽快去医院检查。

五、如何预防疟疾?

预防疟疾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蚊虫叮咬。尽量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黄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动;如必须在户外作业,可穿长袖衣和长裤,皮肤暴露处可涂抹驱避剂,防蚊叮咬;睡前可在卧室喷洒杀虫剂或点蚊香;睡觉时使用蚊帐或长效蚊帐;房屋安装纱门、纱窗。

六、如何治疗疟疾?

间日疟患者一般采用磷酸氯喹加磷酸伯氨喹治疗,在第二年春季还要采用伯氨喹再进行一次抗复发治疗;非重症恶性疟患者可口服青蒿素类复方制剂,如双氢青蒿素哌喹片、青蒿琥酯/阿莫地喹片、复方磷酸萘酚喹片和复方青蒿素片等进行治疗;重症恶性疟患者应采用青蒿琥酯或蒿甲醚针剂进行抗疟治疗。

2.疟疾防治知识教案 篇二

关键词:疟疾,控制

兴山县位于鄂西山区, 长江支流香溪河中上游, 属大巴山余脉, 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由于地势高差大, 小气候十分明显, 年平均气温为15.3℃, 降雨量为900~1200mm, 全年无霜期平均280d左右。县辖2乡6镇108个村 (居委会) , 常住人口约17.1万人。属于北纬25°~33°之间的非稳定疟区[1]。主要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兴山县素有“一年三季乐又欢, 难过七八九月关”之民俗。据历史记载, 1942年共发病44519例, 死亡85例。1943年在呈报当时省府的报告中, “宜昌兴山、秭归到处疟疾流行, 十之八九有全家死亡无人埋葬者”之惨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疟疾年均发病率在1000/10万以上, 最高达4241.77/10万。经过实施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疟防措施, 从而使疫情得到控制。1972年以来兴山县疟疾发病率已连续40余年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 至1987年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1], 随后进入监测阶段。为消除疟疾工作提供佐证, 现对兴山县的疟疾防治和监测工作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兴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51-2013年的疟疾监测和防治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1.2 疟疾病例监测

1951-1980年疟疾患者诊断以临床诊断为主, 对疟疾患者较多的村 (组) 居民采用脾肿率调查确定患者进行服氯化喹啉加伯氨喹啉治疗。20世纪80年代逐渐在疟疾高流行乡镇卫生院建立疟原虫镜检站, 在县卫生防疫站设立疟原虫镜检中心, 对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和原因不明的“三热”患者采血涂制厚薄血片染色后镜检, 对可疑疟原虫阳性的血片送县镜检中心复查, 以血检疟原虫阳性者为疟疾患者。对疑似疟疾病例进行登记, 氯化喹啉加伯氨喹啉治疗。对患者家人及患者家周围人群采用乙氨嘧啶或喹派对进行预防服药。

1.3 疟疾传播媒介监测

1993-2013年笔者在历史疟疾高发区峡口镇建阳坪村开展了蚊媒监测, 每年5~9月的上、下旬选择人房10间、畜房10间, 定人、定时、定点采用人工小时电动捕蚊法进行蚊密度及蚊种监测。

2 结果

2.1 疟疾流行概况

1951-2013年我县共疟疾病例27041例 (全部为间日疟) , 死亡74例发病集中在50~60年代, 死亡病例全部是50~60年代病例。我县疟疾防治经历了三个历程, 即控制阶段 (1950-1987年) :50年代曾经发生过疟疾大流行, 年均发病率高达1825.66/10万 (最高年份为1952、1953年, 发病率分别达到了4241.77/10万和4187.43/10万) , 1964-1971年, 报告的疟疾病例发病率降至100/10万以下;1972年又开始回升, 出现一个小高潮, 1977年发病率反弹到218.99/10万。后经过五省“联防”、广泛采用“两根治, 一预防”的综合抗疟措施, 自1982年开始, 发病率又下降至50/10万以下。随后逐年下降, 1985年发病率降至10/10万以下, 1988年通过湖北省基本消灭疟疾验收;基本消除阶段 (1988-2009年) :此阶段每年疟疾发病数逐年降低, 并且报告病例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到2009年我县报告了最后1例本地感染病例;消除阶段 (2010-2014) :自2010年起, 我县启动了《消除疟疾行动计划》, 并结合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开展疟防工作。2010-2013年, 我县连续4年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 达到消除疟疾标准[2]。见图1。

2.2 基本消除后疫情概况

2.2.1 流行区域:

1988-2013年全县共报告66例疟疾病例, 从发病范围来看, 我县疟疾发病率以峡口镇最高, 共报告34例, 占全县发病总数的51.52% (34/66) , 发病例为4.54/10万。发病率1/10万以上的有昭君镇 (1.53/10万) 、黄粮镇 (1.27/10万) ;发病率1/10万以下的有高桥乡、古夫镇、水月寺镇、南阳镇。历史无疟区有榛子乡, 这与地势海拔较高, 气温较低, 按蚊密度较低有关。

2.2.2 流行季节:

从发病时间来看, 1988-2013年报告的66例病例中, 4~10月共报告58例, 占发病总数的87.88% (58/66) , 其余月份报告8例, 占发病总数的12.12% (8/66) , 与该病流行特征相符, 见图2。

2.2.3 输入性疟疾逐渐成为主流趋势

自90年代来, 由于外出务工、经商、旅游等人口流动频繁, 输入性疟疾病例呈上升状态。虽然报告的疟疾病例逐年在减少, 但是输入性疟疾所占比例增加。1997-2012年, 我县共报告疟疾病例33例, 其中输入性疟疾25例, 占发病总数的76%。这25例病例中, 外来务工人员17例, 外出打工返乡人员8例。1997-2012年兴山县输入性疟疾、本地感染病例情况见图3。

2.3 媒介分布情况

2.3.1 自1983年以来, 在全县不同的生境采集各种蚊类标本进行蚊种调查, 经多年调查、整理、鉴定, 摸清了我县蚊类隶属3亚科6属40种[3], 我县疟疾传播媒介中中华按蚊为优势种群。经30年的监测没有发现嗜人按蚊。

2.3.2 中华按蚊是我县疟疾传播最主要的媒介, 通过监测, 按蚊密度高峰出现在2003年, 人房平均密度为12.60只/ (人工·小时) , 畜房平均密度为66.52只/ (人工·小时) 。2009年以后, 由于库区环境改造, 按蚊孳生的稻田等环境改造为堤坝、旱地, 按蚊密度迅速下降, 人房密度为0只/ (人工·小时) 。见图4。

2.4 发热患者血检

全县设8个镜检站, 覆盖全县所有乡镇, 能够开展血片镜检的比例达到100%, 常年开展血检工作。2010-2013年共血检9 668人次, 结果均为阴性, 无阳性病例。年疟原虫镜检数超过了辖区人数1%的要求。其中在疟疾流行季节5~10月血检8758人次, 占全年比例的90.59%, 达到85%的标准, 见表1。从2001年起县疾控中心每年按要求抽查全部阳性血片及10%的阴性血片进行了复核。阴性和阳性片符合率100%。13年来共对4530张阴性血片进行了质量考核, 质量好、中、差分别占60.73、31.09、8.15%。

2.5 消除疟疾能力建设和技能培训

为提高工作质量, 我县按照上级要求, 每年委派工作人员参加上级举办的培训班, 2010年至今共参加上级疟防知识培训班8人次;镜检培训班12人次, 通过以上各级培训, 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及项目执行力有了很大提高, 为项目顺利开展提供了人员及技术保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组织乡镇及县医疗机构进行1次相关技能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疟原虫血片镜检技能培训、疟疾诊治技能培训、疟疾防治知识和消除疟疾工作技能培训。2014年7月召集全县综合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及实验室检验人员培训, 在培训结束时, 按照《湖北省消除疟疾考核评分方案》要求, 分别对临床医生、检验人员进行了模拟现场考核, 临床医生考核抽取《消除疟疾题库》100题, 考核21人, 平均分93.67分, 镜检员考核5张血片 (2张恶性疟、2张间日疟、1张阴性) , 考核13人, 全对8人, 错1张4人, 错2张1人。按照消除疟疾考核评分表折算, 两项均可达到18分以上, 考核结果合格。通过以上培训, 使我县各医疗机构疟原虫镜检人员接受技能培训人数达到应培训人员的100%, 考核合格率达到100%。

2.6 疟疾漏报调查

每年对全县各医疗机构开展两次传染病漏报调查, 从历次调查结果来看, 我县医疗机构疟疾病例漏报率为“0”。2005年、2010年笔者在历史高疟区的峡口镇开展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 结果显示我县居民疟疾病例漏报率也为“0”。2014年6月又对县人民医院、历史高发区峡口镇、我县最后1例本地感染病例所在昭君镇开展医疗机构漏报调查及残存病例搜索工作, 调查结果3个医疗机构无疟疾病例漏报, 病例搜索的4个村无残存病例。

3 讨论

3.1 解放初期我县疟疾肆虐, 1955年自制以中药“常山”为主药的复方抗疟丸, 自1958年县政府要求各地“全面开展疟史普查, 各区组织所有医务人员划分责任区, 分片包干, 按时完成任务”。自1973年开始按“五省联防”会议精神, 制定统一防治方案及区乡两级管理制度, 狠抓“两根治、一预防”的根本措施[4], 经过多年的努力, 我县在消除疟疾的工作中领导重视, 运作规范, 保障有力, 医疗机构及镜检站培训率及合格率均达到100%;血检覆盖全县范围, 全年开展血检;疟疾病例规范处置率达100%;居民及学生疟疾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我县最后1例本地感染病例为2009年, 截至目前, 我县已连续4年无本地病例报告, 无病例漏报, 达到消除疟疾标准。

3.2 随着社会的发展, 居民出境 (高疟区) 旅游, 尤其是赴非洲及东南亚等高疟区务工人员日益增多, 其劳务人员野外施工, 居住环境差、条件简陋、防蚊设施不完备, 极易感染疟疾, 进一步加强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口的疟疾监测, 做好疟疾防治知识宣传, 及时发现疟疾患者甚为重要;加上近年来疟疾病例报告甚少, 部分医疗机构临床医生产生懈怠情绪, 有可能造成误诊、漏诊现象, 提高临床医生对输入疟疾的警惕性, 也有必要在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建立输入疟疾重症病例救治中心, 及时发现和救治, 杜绝死亡病例[5,6]。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局编.疟疾防治手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102-103, 270-271.

[2]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世界疟疾报告》 (WHO/HTM/GMP/2008.1) [Z].2008.

[3]周相朝, 王承全, 李枝金, 等.三峡库区兴山县蚊种名录[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5, 16 (6) :455.

[4]王承全, 周相朝.兴山县1979~1988年疟防工作总结与分析[M]//白呼群, 主编.三峡地区人群健康调查和研究.香港:香港医药出版社, 2001:55-59.

[5]黄光全, 胡乐群, 张华勋, 等.湖北省输入性疟疾发病态势及防控措施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 2013, 13 (12) :1490-1493.

3.青蒿素与疟疾防治 篇三

疟疾与人类相伴

青蒿素是与疟疾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它是疟疾的克星。人患疟疾后会产生周期性高烧和寒战的症状,所以也俗称为打摆子。中国古人把疟疾称为“烟瘴”,认为是飘浮的雾气导致人们中毒。

1880年,在阿尔及利亚工作的法国医生夏尔•拉韦朗在疟疾病人体内发现了一种单细胞寄生虫,并确定它是导致疟疾的直接原因,这种致病原便是疟原虫。为此,拉韦朗获得了190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897年,英国医生罗纳德•罗斯证明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给人的,为此,他获得19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两项发现奠定了人类抗击疟疾的基础。疟原虫是跨宿主成长的病原虫。它在脊椎动物体内进行无性繁殖,再到蚊子体内发育到性成熟阶段,进行有性生殖。迄今人们发现了4种疟原虫,其中最常见最有代表性的是恶性疟原虫。疟疾由称为按蚊的雌蚊传播,公蚊以植物汁液为生,与疟疾没有关系。

人被按蚊的雌蚊叮咬之后5~10分钟,疟原虫孢子就会到达人体肝脏,既可躲过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又可利用肝细胞的营养来大量分裂繁殖。约一星期后,疟原虫孢子胀破肝细胞逸出,把数以百万计的新孢子释放入血液。新孢子马上入侵红细胞,再次逃过免疫系统的追杀。它们以血红蛋白为食,继续繁殖,大概两天后破坏红细胞,产生更多的孢子入侵其他红细胞。如此往复,不久患者2/3的红细胞被疟原虫占领。而疟原虫在血液里的这种周期性的繁殖过程便导致病人三天两头地发高烧、打寒战。

此外,一些孢子在红细胞里发育成大小不同的雌雄细胞,蚊子叮咬患者时,雌雄细胞就进入蚊子体内,在蚊子的消化道里生存,发育成熟后彼此结合,进行有性繁殖。两个星期之后,新产生的孢子进入蚊子的唾液腺,在蚊子叮咬其他人时,把疟原虫孢子传播给他人。

受到美洲部落金鸡纳树皮可以治疗疟疾的启发,1826年法国药师佩雷蒂尔和卡文顿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出了治疗疟疾的药物——奎宁,这是人类的第一个治疗疟疾的西药,由于疟原虫对奎宁产生了抗药性,后来又产生了另一些新药,如氯喹和乙胺嘧啶等药物。

青蒿素的发现和提炼

然而,由于疟原虫陆续对氯喹和乙胺嘧啶等药物产生了抗药性,研发其他更有效的药物就成为战胜疟疾的另一种选择。青蒿素正是人类挑选的迄今最为有效的抗御疟疾的药物。中国人对青蒿的认识其来已久。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已经对植物青蒿有所记载。公元前340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退热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明确说明青蒿能“治疟疾寒热”。青蒿在中国民间又称臭蒿和苦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1967年中国开展了一项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大项目,这个科研大项目启动的日期是5月23日,因此将此项目命名为“五二三项目”。参与这项研究的有中国的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1969年1月21日,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的身份,参加了“五二三项目”。

在此之前,国内其他科研人员已经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但却没有筛选出一种满意的药物。在第一轮的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只有68%,还不如胡椒的抗疟效果。后来,在第二轮的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的抗疟效果甚至降到只有12%。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青蒿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发现青蒿其实需要慧眼。屠呦呦再次翻阅古代文献查到《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有几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一记述与传统的中药煎熬后服用有很大的不同。煎熬后的中药经过了高温,是不是高温破坏了鲜青蒿汁的抗疟效果?

带着这些疑问,屠呦呦与研究组的研究人员用实验来验证。屠呦呦等人改用以沸点在60摄氏度下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1971年10月4日,经过第191次实验,屠呦呦在实验室观察到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意味着实验检验了科学假说,只有用低温提取出的鲜青蒿汁才具有强大的抗疟功能。

现代实验科学的进一步验证

提取的鲜青蒿汁被命名为青蒿素。证明低温下提取的青蒿素具有强大的抗疟功能只是青蒿素研究的重要一步。至于青蒿素为何有如此强大的抗疟功能,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阐明。例如,青蒿素的分子结构是什么,分子量是多少,是否可以人工合成,其杀灭疟原虫的原理是什么等等,都需要弄明白。

1973年初,北京中药研究所获得青蒿素的结晶,希望有机化学家能解开其结构和抗疟原虫之谜。这个接力棒交到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周维善院士之手,由他带领的研究小组进行了青蒿素结构测定和人工全合成。

周维善小组采用科学仪器,如高分辨率质谱仪,经过反复研究和测定,认定青蒿素是一个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22O5。它是一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含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结构,而且,这个药物的分子中不含氮。这证明西方学者提出的“抗疟化学结构不含氮(原子)就无效”的药学观念是错误的。青蒿素的结构测定工作在1976年结束,1979年5月出版的《化学学报》发表了研究人员的论文“青蒿素的结构和反应”。

1979年,周维善研究小组又开始了青蒿素的全合成研究。这是检验青蒿素是否存在,其结构是否真实的更重要的深层次研究,因为此前的结构是根据光谱数据解读出来的,还需要全合成来检验。

经过5年的潜心研究,1984年初,研究组实现了青蒿素的全合成,合成的青蒿素与天然青蒿素完全一致。随后,研究论文《青蒿素及其一类物结构和合成的研究》发表在1984年第42期的《化学学报》上。1977年,青蒿素项目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获重大成果奖,1987年,青蒿素全合成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抗疟原理

在青蒿素之前已经有奎宁、氯喹和乙胺嘧啶等药物,它们的抗疟作用各有特点。奎宁对各种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期滋养体有杀灭作用,因而能控制临床症状。氯喹的作用原理比较复杂。临床药理学研究发现,应用氯喹后,疟原虫溶酶体内药物的含量高出宿主溶酶体千倍以上,由此认为疟原虫有浓集氯喹的特异机制。而且,氯喹可插入疟原虫DNA双螺旋链之间,形成DNA-氯喹复合物,影响DNA复制和RNA转录,并使RNA断裂,从而抑制疟原虫的分裂繁殖。此外,氯喹为弱碱性药物,大量进入疟原虫体内,可使其细胞液的pH值增大,形成对蛋白质分解酶不利的环境,使疟原虫分解和利用血红蛋白的能力降低,导致必需氨基酸缺乏,从而干扰疟原虫的繁殖。

乙胺嘧啶则对恶性疟和间日疟的原发性红细胞外期有抑制作用,它能阻止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孢子增殖,起控制传播的作用;还可抑制疟原虫红细胞内期的未成熟裂殖体,用于控制耐氯喹的恶性疟症状发作,但生效较慢;也可以抑制疟原虫的二氢叶酸还原酶,阻碍核酸的合成。乙胺嘧啶常与二氢叶酸合成酶抑制剂磺胺类或砜类合用以增强疗效,用于耐氯喹的恶性疟。

然而,青蒿素的抗疟原理与之前的抗疟药有明显不同。尽管现在对青蒿素的作用原理还不是完全了解,但已有的一些研究能初步阐明青蒿素的抗疟作用。

青蒿素的特点在于快速抑制疟原虫成熟。体外实验表明,青蒿素可明显抑制恶性疟原虫无性体的生长, 有直接杀伤作用。而且,青蒿素的作用相当于氯喹的1.13~1.16倍。对源自青蒿素的一些药物进行研究发现,在青蒿素、蒿甲醚及青蒿酯钠的抗疟效应中,青蒿酯钠效果最好, 为氯喹的16倍, 为青蒿素的14.3倍, 青蒿素和蒿甲醚的抗疟效果与氯喹相近。

青蒿素主要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系结构。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表膜、线粒体,然后是核膜、内质网、核内染色物质等。由于能干扰疟原虫表膜和线粒体的功能,就能阻止疟原虫的消化酶分解宿主的血红蛋白成为氨基酸,后者也就是疟原虫的食粮。疟原虫无法得到食粮,很快就产生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导致虫体瓦解并死亡。

而青蒿酯钠通过还原青蒿素来抑制疟原虫表膜、食物泡膜、线粒体膜系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功能,从而阻断以宿主红细胞胞浆为营养的供应。因此,青蒿素的抗疟原理既不同于奎宁、氯喹那样使疟原虫DNA受抑制以干扰疟原虫的繁殖,也不同于乙胺嘧啶、磺胺类药物那样干扰疟原虫的叶酸代谢来杀灭疟原虫。

综合防治疟疾效果最好

尽管青蒿素有强大的抗疟功能,但也有其局限性。例如,青蒿素对疟原虫红细胞内期有杀灭作用, 但对红细胞外期和红细胞前期无效。青蒿素亦可诱发疟原虫的抗药性,但比氯喹慢得多。

疟原虫对氯喹耐药性的发生,可能与其从体内排出药物增多和代谢加速有关。而耐乙胺嘧啶的疟原虫的二氢叶酸还原酶大量增加,使乙胺嘧啶对疟原虫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鉴于疟原虫对这些药物产生了耐药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各国临床一般采用联合用药疗法(ACT),如奎宁+青蒿素,或者用青蒿素复方药。

尽管目前全球各地使用青蒿素为基础用以治疗疟疾的联合疗法疗效仍能达到90%以上,但世界卫生组织已确认,近几年在柬埔寨及泰国边境地区已出现了疟原虫的青蒿素耐药性,因此提出各国必须对刚刚出现的青蒿素耐药性现象迅速采取遏制行动。2011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发出一份题为《遏制青蒿素耐药性全球计划》的行动纲领,希望各国采取五项行动。

一是遏制耐药疟原虫的传播;二是加强对青蒿素耐药性的监督和监测;三是规范采取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实施办法;四是加强对青蒿素耐药性的相关研究。全球行动计划特别指出,目前特别需要集中资金用于对青蒿素耐药性的相关研究,以期开发研究出对耐药疟原虫更加快速有效的检测技术,并研究开发出可最终取代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的新型抗疟药物;五是调动资源与激励行动。

可以看到,由于对青蒿素耐药性原理尚未明了,世界卫生组织在考虑联合用药的同时,也把目光转到了研发可以取代青蒿素的新药物。这也意味着,青蒿素并非抗击疟疾的唯一药物和手段。实际上,世界卫生组织一直重视抗击疟疾的预防和综合治疗方式。该组织的统计表明,全球抗击疟疾的行动在2000年~2010年期间拯救了73万多人的生命,其中近3/4是自2006年以来取得的成果。因为,最近5年间,DDT室内滞留喷洒、药浸蚊帐(以杀虫剂如溴氰菊酯来浸泡蚊帐)和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得到日益广泛使用。

因此,药物治疗,包括青蒿素的应用只是与多项预防方式结合的一种用药方式。如果不采用室内残留喷洒DDT和使用长效杀虫蚊帐等预防措施,青蒿素等药物再强大有效,也不可能彻底消灭疟疾。所以,对待疟疾,最好的方法是综合防治。

4.疟疾防治知识试题 篇四

A 危险的热带疾病,具有传染性 B 普通的传染病 C危险的热带疾病具有传染性,会出现严重的症状,甚至导致死亡。D 普通疾病 2 疟疾多发生于(D)

A 夏季 B 温度常年很恒定的地区 C 热带地区 D夏季和常年温度很恒定的热带地区 3 疟疾在世界上多少个国家和的地区流行,全球约有多少人口都有患病的危险(A)

A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40%的人口 B 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30%的人口 C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40%的人口 D 9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40%的人口 4 疟疾在各大洲均有分布,然而大多分布在(A)

A 非洲和那撒哈拉以南地区 B 全部的非洲 C 非洲和东南亚地区 D 中东和非洲 疟疾分恶性疟、卵形疟、间日疟和恶性疟,其中恶性疟是最致命的一种。那个区域恶性疟分布的最多,甚至达到90%以上(A)

A 非州 B 南美洲 C 东南亚地区 D 各区域分布没有明显的变化 6 能传播疟疾的蚊子叫疟蚊它的特点是(B)

A 有飞行的声音 B 飞行时无声,落到人的皮肤上没有感觉,常被称为“无形杀手” C喜欢白天活动 D 没有什么特点 多数疟蚊在一天的什么时间最活跃(A)A 黄昏、黎明和夜间 B 黄昏 C 黎明 D 中午 8 有关疟疾免疫力的问题那项是正确的(C)

A 有可靠的疟疾疫苗接种预防疟疾 B 旅行者和非长期居住的人员有一定的免疫力 C 疟疾感染地区的居民对疟疾有2年的免疫力 D 任何人对疟疾都没有免疫力 预防疟蚊叮咬时要穿长袖衣服和长裤,但要避免穿那种颜色衣服吸引蚊虫(A)A 深色 B 浅色 C 黄色 D 白色 在疟疾流行地区防治疟疾传染得最可靠的途径是(C)

A 预防使用抗疟疾药物 B 穿长裤 C 避免被疟蚊叮咬 E 使用驱蚊器 11 在疟疾流行地区为防治疟疾传染在选择住处时要(A)

A争取住在条件最好的建筑里 B 远离湿洼地带 C 有蚊帐的地方 D 喷洒过驱蚊药物的地方

采用抗疟药预防疟疾的结果是(B)

A 100%有预防作用 B 即使服用抗疟疾药物也可能感染疟疾 C 没有预防作用 D 预防用药副作用很大 在疟疾流行区旅行者出项下列症状时要高度怀疑是否感染了疟疾(D)

A 感觉虚弱、嗜睡、不适、眩晕 B 寒冷、出汗、发烧 C 肌肉腹部疼痛、呕吐、水样腹泻 D 以上全是 疟疾从感染到最初症状的出现一般需要多长时间(A)A 7-14天 B 0-6天 C 14天以上 D 时间不确定 在用抗疟疾药预防疟疾时,一定要保证全程按时服药,而且离开疟疾流行区后还要坚持服药多长时间(D)

A 1周 B 2周 C 3周 D 四周 “最好不用任何预防药物,因为这样掩盖了疟疾的症状使诊断变得困难”这句话说法(A)A 不正确 B 正确 C 讲法模糊 D 没有专家的认可 17 对疟疾不能治愈这句话的理解是(A)

A 用适当的药物是可以治愈的 B 不能治愈 C 是不正确的 D 是没有依据的 18 怎样理解“我没有被蚊虫叮咬,可以停止服用预防药物”(B)

A 是对的 B 不对,雌性疟蚊被称为“无形杀手”,人有时不会意识到被叮咬 C讲法模糊 D是没有依据的 疟疾防护用包括(A)

A 个人防护用品、预防性药物和疟疾应急包 B 普通急救包、C 科泰新 D 普通的消炎药 如果你被怀疑患有疟疾,在多少小时内无法进行疟疾检测时,那么请你采用青蒿素综合治疗(A)A 8个小时 B 6个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如怀疑是疟疾,但最初的检查结果是阴性,患者仍感觉不适,请在多长时间内复查一次血液检测(C)

A 6小时 B 10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在拨打北京SOS 疟疾热线0086-10-64629100是还应注意什么(A)A 请提供BGP的SOS会员卡号:07BCPA000002 B 讲英语 C 由医生汇报 D 没有什么可注意的 少数病人疟疾的潜伏期根据类型不同一般为7-40天,少数人会更长一些,因此从疟疾流行区回来的人员至少多长时间应保持对疟疾的警惕性(D)A 3个月 B 6个月 C 9个月 D 一年 采用口服抗疟疾药预防疟疾时,服药时一定要注意什么(A)

A 在医生的指导下全程按时服药,在离开疟疾流行区后还要坚持服药4周 B 离开疟疾流行区后即可停药 C开疟疾流行区后1周即可停药 D 离开疟疾流行区2周后即可停药 24 在使用抗疟疾药预防疟疾时应(A)

A 医生根据个人的情况,推荐使用不同的预防药物 B 选用同一种抗疟疾药物即可 C 按自己的患病经验选择药物 D 任何一种抗疟疾药都行 25 有关疟疾预防用药那项是正确的(B)

A 患有疟疾后不用再用抗疟疾药预防疟疾 B 完成整个疟疾治疗一周后,可以再次开始服用抗疟疾要预防疟疾 C完成整个疟疾治疗二周后,可以再次开始服用抗疟疾要预防疟疾 D完成整个疟疾治疗三周后,可以再次开始服用抗疟疾要预防疟疾 26 疟疾风险指的是(A)

A 在疫区停留的时间越长患病的危险性越高 B 疟疾的患病风险和居住时间的长短没有关系 C 预防措施不能降低患病的风险 D 人员的健康状况与患病风险无关 27 防治疟蚊叮咬的有效方法是(C)

5.疟疾防治知识培训测试题 篇五

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1.5分)

1.“全国疟疾日”是在每年的哪一天?(B)

A 1月3日B 4月26日C 6月8日D 12月8日

2.确诊疟疾的最可靠方法是什么?(A)

A取血显微镜检查疟原虫B根据临床症状C拍摄X线D心电图

3.下列哪项不是疟疾的传播途径(D)

A蚊虫叮咬B输血C胎盘D飞沫

4.我省流行哪种疟疾(A)

A间日疟B三日疟C恶性疟D卵形疟

5.我国目前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方是?(B)

A西藏、黑龙江、内蒙古B安徽、云南、海南

C福建、广西、山东D江苏、安徽、湖南

6.典型间日疟临床表现(C)

A突然发病,无寒颤,仅有畏寒感B间歇期极短,体温曲线呈“M”型C周期性发冷、发热和出汗,伴有脾肿大、贫血等体征。

D发热常在深夜并伴有咳嗽、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7.下列哪项不属于疟疾的特殊临床表现(D)

A黑热尿B类白血病反应与何杰金氏病样反应C疟疾性紫癜D白血病

8.疟疾的临床诊断要点不包括(D)

A多数病例在发作前有长短不一的寒颤或畏寒

B发作有定时性、发热与无热期交迭出现且有规律

C有溶性贫血症状,其程度与发作次数呈正相关;脾肿大,其程度与病程相关,部分病例同时见肝肿大D发热特点呈稽留热、一般超过39度

9.杀灭肝内期疟原虫的唯一药物是(B)

A乙胺嘧啶B伯氨喹C氯喹D哌喹

10.间日疟的临床治疗方案(现症病人治疗)(A)

A氯喹/伯氨喹八日疗法B蒿甲醚7日疗法

C氯喹/伯氨喹四日疗法D青蒿素药物为基础的联合用药或复方

11.疟原虫的生活史是A蚊唾腺---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胃----蚊唾腺

B蚊唾腺----蚊胃---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唾腺

C人肝细胞---蚊胃---蚊唾腺----人红细胞----蚊唾腺

D人红细胞----人肝细胞---蚊唾腺----蚊胃---蚊唾腺

E人肝细胞---蚊唾腺----人红细胞----蚊胃---蚊唾腺

12.疟原虫在人体的寄生部位是

A仅在肝细胞B仅在红细胞C有核细胞D脾细胞E肝细胞和红细胞

13.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疟疾的传染源为

A 外周血内有裂殖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B外周血内有环状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C外周血内有滋养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D外周血内有子孢子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E外周血内有配子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14.疟原虫对人体的主要致病阶段是

A 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期B红细胞外期裂体增殖期 C 配子体 D 卵囊E 子孢子

15.凶险型疟疾绝大多数是由下列哪种疟原虫所致

A间日疟原虫B 恶性疟原虫C 三日疟原虫D 卵型疟原虫

E 所有种类的疟原虫均可

16.恶性疟原虫感染者在外周血中可查到

A环状体、滋养体B滋养体、裂殖体C裂殖体、配子体

D环状体、配子体E环状体、裂殖体

17.哪种人疟原虫有新月型配子体

A 恶性疟原虫B 间日疟原虫C 三日疟原虫

D 卵型疟原虫E 所有4种人疟原虫

18.哪种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可见薛氏小点

A恶性疟原虫B 间日疟原虫C三日疟原虫

D恶性疟原虫和卵型疟原虫E间日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

19.在一个红细胞内最常见多个哪种疟原虫的环状体

A恶性疟原虫B 间日疟原虫C三日疟原虫D 卵型疟原虫

20.吉氏或瑞氏染色时,疟原虫红染部分叫

A 细胞核B 细胞质C 疟色素D血红蛋白

二、判断题(每题1.5分)

1.间日疟爆发点处理时,对病发率超过10 %的村要进行全民预防用药A

A正确B 不正确

2.间日疟爆发点处理时,对病发率超过3%的村要进行重点人群预防用药A

A正确B不正确

3制作血片时最佳采血部位为耳垂、手指、足趾或足跟。A

A正确B不正确

4.疟疾属于乙类传染病A

A正确B不正确

5.可以治疗疟疾药物包括伯喹、氯喹和青蒿素类等A

A正确B不正确

6.评价血片制作和染色质量好坏,主要依靠血片制作、染色和清洁度的合格率来判定B

A正确B不正确

7.疟疾发热期所见的原虫以大滋养体为主B

A正确B不正确

8.预防疟疾的关键是防止被蚊子叮咬A

A正确B不正确

9.疟疾是一种寄生虫病A

A正确B不正确

10.疟原虫一般寄生在人体的胃肠道B

A正确B不正确

三、填空题(1.0分)

1.间日疟早期往往表现为贫血是因为间日疟主要侵犯____________,贫血的轻重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造血系统代偿能力有关。

2.特殊疟疾的类型有:_________、先天性疟疾、输血后疟疾、孕妇疟疾、婴幼儿疟疾、机场疟疾

3.疟疾治疗一般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症治疗和护理

4.疟疾爆发疫情的调查内容:___________、流行病学调查、媒介调查

5.疟疾典型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五期:前驱期、_______、发热期、_______、间歇期

6.在诊断疟疾血涂片阴性前,至少要检查 个厚血膜油镜视野。

7.一般采血部位是,婴儿可采血。

8.涂制厚薄血膜时,厚血膜血量约为,直径约为; 薄血膜血量约为,血滴涂于载玻片的,推片与载玻片的的夹角,薄血膜大小约为

宽cm的形。

9.在染色后的血膜上,疟原虫的、、期均可查见疟色素。

10.三日疟的大滋养体有其特殊性,其胞浆形态常呈。

四、简答题(每题15分)

1.简述厚、薄血膜检查疟原虫的优缺点。

2.简述重症疟疾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

一、1.B 2.A 3.D 4.A 5.B6.C 7.D 8.D 9.B 10.A11.A 12.E 13.E 14A 15.B

16.D17.A18.B19.A20.A

二、1对 2对 3对 4对 5对 6错 7错 8对 9对 10错

三、1、网织红细胞、感染程度、病程长短

2、脑型疟

3、早期治疗、全程足量、联合治疗、4、疫情核查

5、发冷(寒颤)期、出汗期6、1007、耳

垂、手指、足趾或足跟。

8、4-5ul、玻片右1/3处[中央偏右(或6等份中的与贴标签的1、2份相邻的第3份中部)]、0.8—1cm;1-1.5ul、玻片1/2~

1/3处(或第4—6份)、25°—35°、2—2.5cm、舌状。

9、大滋养体、裂

殖体(未成熟、成熟)、雌雄配子体。

10、带状。

四、1.答: 厚薄血膜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薄血膜:用血量少,疟原虫的形态完整,便于疟原虫虫种的鉴定。为保证检测的敏感性,常耗时较多,不适用于大规模调查; 常出现漏诊。

厚血膜:用血量较多,疟原虫胞浆和胞核有一定程度的固缩,较难识别;但须查

范围小,节省时间,阳性检出率较高。

2.答:血中查见疟原虫,同时伴昏迷、严重贫血、肾功能衰竭、肺水肿或急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症、循环衰竭或休克、重度酸中毒一项或多项。

①立即收住院治疗

②尽快使用注射类青蒿琥酯

6.疟疾防治培训总结 篇六

疟疾防治培训总结大学毕业已经过去一个月,这不仅标志着我近的学生时代已经结束,也意味着我人生一个新的里程即将到来,那便是从一名学生走向职场工作者的转变。从一个简单熟悉的校园迈入复杂陌生的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我内心充满着迷茫与忐忑。然而,正是这次新员工入职培训使我逐渐摆脱这些疑惑与不解,对自己未来的工作环境与职业发展有了明确的认识。

通过这八天的学习使我充分了解到XXXXXX的企业文化、历史背景、机构设置,以及一名合格XX工作者所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X行长在我们入职培训的第一天所讲的“五个意识”恰如其分的涵盖了这个时期我所学到的精髓。的确,作为XX从业人员就要讲诚信、懂价值、爱学习、有底线、求进取,力争成为新一代综合型人才来为企业创造利润,同时能够完善自我人生价值。接下来,本人通过课程设置、心得体会以及未来展望三方面来对这次员工培训进行总结。

(一)课程设置

全面且深入的课程安排,使我全方位的了解XXXX组织构架、管理模式和业务范围等。首先,人力资源部XX总经理的介绍不仅使我了解到XX北分的公司概况和机构设置,还让我清楚的认知XX员工的.不同成长发展道路,通过对自己的重新审视使我对于未来职业规划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想要成长,就需要从点滴做起,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认真学习和刻苦实践,努力迈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做好一切准备,最终才能够厚积薄发,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及目标。其次,公司各个部门的总经理介绍,也让我们对于浦发银行运营管理及业务范畴有了初步的了解。运营管理条线X总提到运营管理部的职能是支付清算、核实管理、运营支持及检查监督。她的介绍使我了解到一名公司基层人员所要面对的考核制度,工作中的仪容仪表以及运管的基础知识。个人银行发展管理部X总及各团队主管的讲授使我们学员了解到理财经理的工作内容就是拓展渠道,开发客户,推销金融产品以及保留客户继续合作。对于我们这些刚刚走出校园的毕业生而言,想要走上这个岗位就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如用渊博的知识面与客户交流,用换位思考的形式与客户沟通,用敏锐直觉发现客户的需求等。公司银行管理部X总也向我们介绍了公司银行客户经理的工作内容及职业成长道路,让我们了解到客户经理未来成长方向。此后,产品部、信息科技、办公、风险管理等部门的各位负责人的介绍,都使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XX北分的运营机制。最后,外聘培训公司苏老师的精彩授课,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每个学员自身不同的性格特征,以及如何让自己的性格在工作当中扬长避短,通过自我培育与修正达到一个适合职场的状态。同时,她的礼仪及服务技巧培训也对我们之后工作岗位上面对客户的服务有了本质上的帮助。

7.疟疾主题班会教案 篇七

目前,全国31个省份均有输入性病例报告,随着我国居民出境旅游、务工、经商等人数增加,疟疾输入风险加大。各地卫生计生部门要在开展“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期间,与当地检验检疫、商务、旅游等部门加强合作,围绕宣传主题,制定详细宣传方案,统筹安排资源,共同开展宣传活动,及时互通境外感染和输入性病例等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多种渠道与方式宣传疟疾防治核心信息(附件1),尤其要加强出国经商、旅游和务工等重点人群宣传,提高自我防护能力,谨防境外感染,增强患者及时就诊、配合治疗意识,使每一例患者都得到治疗,减少传播风险。

二、组织处置演练,提高输入性疟疾防控能力。

及时有效处置输入性疟疾疫情,防止出现二代病例是消除疟疾关键环节。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在“全国疟疾日”前后,参照输入性疟疾疫情处置演练方案(附件2),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积极组织疫情处置演练,提高防控处置能力,做到输入性疟疾病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加强技术培训,提升疟疾诊治能力和防控水平。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结合防治宣传活动,组织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技术人员开展消除疟疾相关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巩固提高疾控技术人员疟疾实验室复核、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疫点调查与快速处置能力。在输入性病例较多地区,卫生计生部门应建立重症疟疾救治专家库,指定定点医院诊治重症疟疾病例,组织临床医生开展疟疾诊治知识培训和考核。

8.疟疾防治工作督导小结. 篇八

根据《2012年疟疾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及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开展了疟疾防治工作督导。现将督导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医院和

二、督导时间、范围 时间:xxx年xx月xx日 范围:xxx

三、督导结果

1、宣传情况:每年疟疾宣传日按区卫生局要求,在医院内统一进行宣传和义诊活动,并在当月下社区和厂矿举行疟疾卫生讲堂活动。使居民和厂矿工人对疟疾的知晓率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使用区疾控中心统一发放的门诊日志。

3、发热病人进行登记,内容完整,字迹清晰。

4、血片采集登记、符合三热病人采集。

5、按时间完成当月血检任务,全年完成血检任务200人。

6、血检送检单填写规范、内容完整、采集对象真实。

7、当月采集血片及时送交区疾控中心检验科。

8、每季度对辖区内的服务站和卫生所进行督导工作、三、存在问题

医疗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医疗人员不能得到全面系统的业务培训,给此项工作的指导和开展带来了影响。忘以后多组织关于这方面的培训和学习的机会。

四,建议

1、片医多进居委会和楼院宣传、多与居委会负责人联系。

2、加大宣传力度。

3、加强业务学习,。

本次得到了区人民政府和区疾控中心的大力支持,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疟疾防治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9.世界防治疟疾日致辞 篇九

2014年4月25日

扭转疟疾发病率是全球千年发展目标的指标之一,值此世界防治疟疾日,我们高兴地看到这项工作正在顺利进行。

我对许多坚定的伙伴表示赞扬,2000年来他们的一致努力拯救了300多万人的生命。全球疟疾死亡率下降超过40%,许多国家正在顺利接近消灭疟疾的目标。

防治疟疾可以增强更多儿童的体魄,使他们能够上学、学习技能并成为社会的有用成员。防治疟疾能够消除人类苦难、增加家庭收入并促进经济发展。

我们为迄今取得的进展而欢呼,但是我们必须正视这一事实,即每年仍有超过50万人死于疟疾,而其中的多数是生活在撒哈拉南部非洲不足五岁的婴幼儿。

还有许多疾病病例没有得到检测、登记和治疗。

今天,我再次发出呼吁,为了加强疟疾的防控,必须继续提供投入并展示出持久的政治承诺和意愿。

我们需要更多的资金,来保持我们取得的进展,并继续扩大有效防治疟疾的覆盖。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源,来制定和维持有效的检测计划,应对蚊子对杀虫剂的抵抗力并应对寄生虫对抗疟疾药品的抵抗力。

10.疟疾防治知识教案 篇十

单位:姓名: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疟疾俗称()

A.感冒

B.打摆子 C.发烧 D.腹泻 2.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几种()

A.2 种

B.3 种 C.4 种 D.5 种 3.下列哪种疟原虫不在人体内寄生()

A.弯曲疟原虫B.间日疟原虫

C.恶性疟原虫

D.卵形疟原虫4.疟疾是一种传染病,对疟疾的管理被列入为()

A.甲类传染病管理

理 C.乙类传染病管理

B.乙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管D.丙类传染病管理

C.24 小时 D.48 小时D.东南亚5.发现疟疾病例后,应该在多少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A.6 小时B.12 小时 6.以下各个地区中,有疟疾流行的地区性是()

A.欧洲

B.北美洲 C.日本 7.疟疾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传播的()

A.蚊子叮咬

B.吸入飞沫C.苍蝇污染食物 D.性交D.裂殖子 8.疟疾传播给人,其感染人体的阶段是()A.配子体

B.子孢子 C.合子

9.蚊子吸人血时,通过疟原虫生活史的哪个阶段被感染()

A.配子体

B.子孢子

B.2 C.合子 D.裂殖子10.疟原虫生活史中有几类增殖()A.

1C.3D.411.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的细胞或组织是()

A. 肌肉细胞B.消化道内C.脑细胞内 D.红细胞内12.间日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为()

A.12 小时B.36-48 小时C.48 小时D.72 小时

13.三日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

A.12 小时 B.36-48 小时C.48 小时D.72 小时

14.卵形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

A.12 小时 B.36-48 小时 C.48 小时 D.72 小时

15.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

A.12 小时 B.36-48 小时C.48 小时 D.72 小时

16.我国平原地区传播疟疾的主要蚊种是()

A.中华按蚊B.微小按蚊

C.嗜人按蚊

D大劣按蚊

B.雨水 C.战争 D.饮食习惯 17.以下各个因素中,不属于影响疟疾流行的因素是()A.温度

18.以下哪个症状不是疟疾的典型临床表现()

A.发冷

B.腹痛 C.发热 D.出汗

二、判断题(正确√,错误×)

1.疟疾病例经治疗后,一般不会留有后遗症。()2.及早规范治疗可以防止恶性疟发展为凶险型发作。()

3.ACT 是氯喹和伯氨喹的简称。())))4.治疗间日疟最常用的是氯喹和伯氨喹。(5.非重症恶性疟病例的首选抗疟药物剂型为注射剂。(6.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首选氯喹/伯氨喹九日疗法治疗方案。(7.一般的疟疾病例用口服给药就可以了。()8.在使用伯氨喹治疗疟疾患者时,需注意患者是否同时患有 G6PD 缺乏症。

9.疟疾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后,就可以不用继续治疗了()

10.疟疾休止期抗复发治疗针对的是红细胞内的疟原虫()

11.疟疾休止期抗复发治疗常用的药物是氯喹。()

12.各种疟疾都需要休止期抗复发治疗的。()

13.到疟疾流行区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让蚊子叮咬。()

14.氯喹是一种预防疟疾的药品,口服 2 片有效预防时间 7~19 天。()

15.RDT 是疟疾快速诊断试验的简称。()16.RDT 主要检测待检样本中的疟原虫抗体。()

17.对发热病人开展外周血的疟原虫检测或 RDT 检测是发现病人的 主要途径。()

11.疟疾防治宣传单范文 篇十一

2、疟疾是如何传播的?

疟疾主要是通过按蚊叮咬人传播的。一般来说,人感染疟原虫到发病的潜伏期大约为9-14天。

3、世界上哪些地区流行疟疾?

疟疾分布广泛,流行严重地区为东南亚、南亚次大陆、阿拉伯半岛、几乎整个非洲、中美与南美大部。我国疟疾主要流行于海南、广西、贵州等地区。

到上述疟疾流行区旅游、务工的公民,出生前可到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咨询有关疟疾防治知识;出生期间应注意防止蛀虫叮咬,如出现发冷、发热、出汗、乏力等症状,应当尽快去医院诊治;出行回来后,若出现症状,请主动到当地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相关检查。

4、疟疾的症状是什么?如何诊断?

疟疾的主要症状包括寒战、发热、出汗、全身酸痛等,有时还伴有呕吐、腹泻、咳嗽。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谵妄、昏迷和休克,以及肝、肾功能衰竭。

典型的间日疟和卵形疟发热周期为48小时左右,所以隔日发热一次;三日疟为72小时,所以隔两天发热一次,恶性疟隔36-48小时发作一次,发热不规则,常导致脑型疟等,可危及生命。间日疟、三日疟或卵形疟如有双重或三重感染时,可每日发热。

疟疾最简单的可靠的检查诊断方法:血液涂片(厚薄血膜涂片)染色查找疟原虫。对于无法区分虫种的血涂片,可采用基因检测。

5、患了疟疾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具处方,按处方服药。

间日疟患者一般采用磷酸氯喹加磷酸伯氨治疗,在第二年春季还要采用伯氨喹进行一次抗复发治疗。

非重症恶性疟患者可口服青蒿素类复方制剂,重症恶性疟患者应用青蒿琥酯或蒿甲醚针剂进行抗疟治疗。

注意事项及禁忌症:服药过程中发现有头晕、恶心、呕吐、轻度腹泻等症状均为一般性反应,无需停药,症状可自行消失。因服药过量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送当地医疗进行救治。本人或家族有溶血史者,禁服伯氨喹。抗疟药物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6、如何预防疟疾?

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蚊虫叮咬。尽量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黄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动;如必须在户外作业,可穿长袖衣和长裤,皮肤暴露处可涂抹驱避剂,防蚊叮咬;睡前可在卧室喷洒杀虫剂或点蚊香;睡觉时使用蚊帐或长效蚊帐;房屋安装纱门、纱窗。

消除疟疾

上一篇: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下一篇:银河护卫队观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