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史的概述

2024-09-27

工业设计史的概述(共9篇)

1.工业设计史的概述 篇一

化工概述

(chemical industry)

一、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业(chemical industry)、化学工程(chemical engineering)、化学工艺(chemical techno-logy)都简称为化工。化学工业包括石油化工(petrochemicals),农业化工(agrochemicals),化学医药(pharmaceuticals),高分子(polymers),涂料(paints),油脂(oleochemicals)等。它们出现于不同历史时期,各有不同涵义,却又关系密切,相互渗透,具有连续性,并在其发展过程中被赋予新的内容。人类早期的生活更多地依赖于对天然物质的直接利用。渐渐地这些物质的固有性能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于是产生了各种加工技术,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天然物质转变为具有多种性能的新物质,并且逐步在工业生产的规模上付诸实现。广义地说,凡运用化学方法改变物质组成或结构、或合成新物质的,都属于化学生产技术,也就是化学工艺,所得的产品被称为化学品或化工产品。早期生产化学品的是手工作坊,后演变为工厂,并逐渐形成一个特定的生产部门,即化学工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有些生产部门,如冶金、炼油、造纸、制革等,已作为独立的生产部门从化学工业中划分出来。当大规模石油炼制工业和石油化工蓬勃发展之后,以化学、物理学、数学为基础并结合其他工程技术,研究化工生产过程的共同规律,解决生产规模放大和大型化中出现的诸多工程技术问题的学科化学工程诞生并得到迅速地发展,从而将化学工业生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从经验的或半经验的状态进入到理论和预测的新阶段。

人类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不断地与大自然作斗争,逐步地加深了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从而掌握了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本领。经过漫长的历史实践,人类越发善于利用自然条件,并且为自己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世界。

古代人们的生活更多地依赖于对天然物质的直接利用,或从中提取所需要的东西。由于这些物质的固有性能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便

产生了各种加工技术,把天然物质转变成具有多种性能的新物质,并且逐步在工业生产的规模上付诸实现。凡运用化学方法改变物质组成或结构、或合成新物质的,都属于化学生产技术,也就是化学工艺;所得产品被称为化学品或化工产品。这样,许多自然界没有的物质被源源不断地创制出来。起初,生产这类产品的是手工作坊,后来演变为工厂,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特定的生产部门,即化学工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有些生产部门,如冶金、炼油、造纸、制革等,已作为独立的生产部门从化学工业中划分出来。当大规模石油炼制工业和石油化工蓬勃发展之后,以化学、物理学、数学为基础并结合其他工程技术,研究化工生产过程的共同规律,解决规模放大和大型化中出现的诸多工程技术问题的学科--化学工程进一步完善了。它把化学工业生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从经验或半经验状态进入理论和预测的新阶段(见化学工程发展史),使化学工业以其更大规模生产的创造能力,为人类增添大量物质财富,加快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在现代汉语中,化学工业、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都简称为化工,它们出现于不同历史时期,各有不同涵义,却又关系密切,互相渗透。在人们头脑里,“化工”这个词,习惯上已成为一个总的知识门类和事业的代名词,它在国民经济和工程技术上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为之献出毕生精力。下面简要地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来说明化工绚丽多彩的内容及其重要贡献。

二、精细化工

精细化学工业是生产精细化学品工业的通称,简称“精细化工”。精细化学品的含义,国外迄今仍在讨论中。目前,凡具有以下特点的化工产品通称为精细化学品,即:

1.品种多,更新换代快;

2.产量小,大多以间歇方式生产;

3.具有功能性或最终使用性;

4.许多为复配性产品,配方等技术决定产品性能;

5.产品质量要求高;

6.商品性强,多数以商品名销售;

7.技术密集高,要求不断进行新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应用技术的研

究,重视技术服务;

8.设备投资较小;

9.附加价值率高等。

精细化工包括的范围,各国也不甚一致,大体可归纳为:医药、农药、合成染料、有机化工、无机化工、涂料、香料与香精、化妆品与盥洗卫生品、肥皂与合成洗涤剂、表面活性剂、印刷油墨及其助剂、粘接剂、感光材料、磁性材料、催化剂、试剂、水处理剂与高分子絮凝剂、造纸助剂、皮革助剂、合成材料助剂、纺织印染剂及整理剂、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动物用药、油田化学品、石油添加剂及炼制助剂、水泥添加剂、矿物浮选剂、铸造用化学品、金属表面处理剂、合成润滑油与润滑油添加剂、汽车用化学品、芳香除臭剂、工业防菌防霉剂、电子化学品及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生物化工制品等40多个行业和门类。

2.工业设计史的概述 篇二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7-083-1

教学过程

【引入提问】 这是一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水。那么大家对这个普通的水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回答】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在1013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水在0℃~4℃之间有反常膨胀现象(即热缩冷胀)。

【过渡】 看来大家对水还是非常了解的。那大家知道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吗?知道科学家是怎么发现水的组成的吗?

【板书】 4.3 水的组成

【讲述】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水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一直到了1766年,对水的认识开始有了转机。

【讲述】 1766年,卡文迪许用锌或铁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制得氢气。1774年,普利斯特里发现氧气。1781年某天,普利斯特里突发奇想,他将氢气通入一个含有空气的玻璃瓶中点燃。

【过渡】 大家知道发生了什么吗?下面我就来模拟一下这个实验,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实验演示】 现在我利用卡文迪许发现的方法来制取氢气。

【提问】 已经有气泡产生,根据现象氢气有什么物理性质?

【学生回答】 无色无味的气体。

【讲述】 我在试管里留了装了一些水,然后再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这就像普利斯特里做的那样。

【提问】 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氢气有什么性质?

【学生回答】 能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讲述】 我现在已经收集好了,我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试管口朝下(因为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然后移向酒精灯火焰,松开大拇指,请大家注意听(发出尖锐的爆鸣声)。

……

【板书】 一、氢气的燃烧

【实验演示】 点燃氢气。

【讲解】 氢气燃烧火焰颜色实质上是淡蓝色的,但由于玻璃中成分的干扰,才显黄色。

【演示实验】 出示干燥的烧杯,把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出现水雾,说明反应生成了水,用手触摸烧杯外壁,发热,说明反应放热。

【提问】 写出反应文字表达式。根据该反应,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学生回答】 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讲述】 你怎么知道水就一定是氢气与氧气反应产生的,而不是与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反应呢?氧气有阻燃性,这是老师告诉你的,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是不知道的。所以当时卡文迪也许有了这个疑问,他用纯氧代替空气,也得到了相同的现象,知道了的确是氧气在与氢气反应。

【过渡】 有人认为这些实验已经可以证明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但也有人有不同的意见,一直到,1783年,我们伟大的化学家拉瓦锡才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用一种逆向思维的过程,如果氢气和氧气能反应生成水,那是不是水也能反应生成氧气或氢气,或者两者都有呢?他设计了一个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枪管,他得到了氢气。17年后,1800年,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出现了,尼科尔森和卡里斯特尔尝试着,将直流电的两个电极放到水中。大家知道发生了什么吗?

【板书】 二、水的电解

【讲述】 电解水时,我们选择的是正极和负极不会改变的直流电。我现在接通电源,大家看两个玻璃管刚开始时装满了水,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要在里面加入氢氧化钠或硫酸或者硫酸钠。大家的左边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大家右边的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请大家仔细观察现象。

【提问】 由实验现象可以知道两极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学生回答】 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说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说明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交流讨论】 略。

【过渡】 经过漫长的时间人们终于认识了水的组成,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到了现代,科学家不光从宏观方面研究物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还会从微观角度研究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比如从宏观方面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微观方面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展示模型)

【练习】 氧气、氢气的组成和构成情况。(展示模型)

【讲述】 水分解的微观解释: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过渡】 讨论:H2、O2、H2O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讲述】 是的,它们都属于纯净物,只有纯净物才有固定的组成,才能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

【提问】 H2、O2和H2O虽然都属于纯净物,但是它们在组成元素的种类上有什么不同?

【思考】 H2O、CO2、P2O5、SO2这四个物质的共同点?

【学生回答】 两种元素,一种是氧元素,化合物。

【讲解】 它们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这样的化合物称之为氧化物。

【思考】 下列物质哪些属于氧化物?O2 KMnO4 HCl H2O2 KClO3 Fe3O4

【提问】 展示分子模型,判断能否为氧化物。

3.结构设计概述 篇三

结构设计是机械设计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设计过程中花费时间最多的一个工作环节。在产品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把设计过程视为一个数据处理过程,那末,以一个零件为例,工作能力设计只为人们提供了极为有限的数据,尽管这少量数据对于设计很重要,而零件的最终几何形状,包括每一个结构的细节和所有尺寸的确定等大量工作均需在结构设计阶段完成。其次,因为零件的构形与其用途以及其它“相邻”零件有关,为了能使各零件之间彼此“适应”,一般一个零件不能抛开其余相关零件而孤立地进行构形。因此,设计者总是需要同时构形较多的相关零件(或部件)。此外,在结构设计中,人们还需更多地考虑如何使产品尽可能做到外形美观、使用性能优良、成本低、加工制造容易、维修简单、方便运输以及对环境无不良影响等等。因此可以说,结构设计具有“全方位”和“多目标”的工作特点。

一个零件、部件或产品,为要实现某种技术功能,往往可以采用不同的构形方案,而目前这项工作又大都是凭着设计者的“直觉”进行的,所以结构设计具有灵活多变和工作结果多样性等特点。

对于一个产品来说,往往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许多要求或限制条件,而这些要求或限制条件常常是彼此对立的。例如:高性能与低成本的要求,结构紧凑与避免干涉或足够调整空间的要求,在接触式密封中既要密封可靠又要运动阻力小的要求,以及零件既要加工简单又要装配方便的要求等等。结构设计必须面对这些要求与限制条件,并需根据各种要求与限制条件的重要程度去寻求某种“折衷”,求得对立中的统一。结构设计是机械设计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设计过程中花费时间最多的一个工作环节。在产品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把设计过程视为一个数据处理过程,那末,以一个零件为例,工作能力设计只为人们提供了极为有限的数据,尽管这少量数据对于设计很重要,而零件的最终几何形状,包括每一个结构的细节和所有尺寸的确定等大量工作均需在结构设计阶段完成。其次,因为零件的构形与其用途以及其它“相邻”零件有关,为了能使各零件之间彼此“适应”,一般一个零件不能抛开其余相关零件而孤立地进行构形。因此,设计者总是需要同时构形较多的相关零件(或部件)。此外,在结构设计中,人们还需更多地考虑如何使产品尽可能做到外形美观、使用性能优良、成本低、加工制造容易、维修简单、方便运输以及对环境无不良影响等等。因此可以说,结构设计具有“全方位”和“多目标”的工作特点。

一个零件、部件或产品,为要实现某种技术功能,往往可以采用不同的构形方案,而目前这项工作又大都是凭着设计者的“直觉”进行的,所以结构设计具有灵活多变和工作结果多样性等特点。

4.历史教学设计概述 篇四

在实施历史新课程的今天,课堂教学设计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素质,已成为大家关心和思考的问题。本课程力求从教师的教学实际出发,从教学案例入手,为广大初中历史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我通过这次学习收获不少,使我的历史教学有了可以借鉴的地方。作为“一线”的初中历史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近日的学习心得,谈一谈收获。

一、教学设计应具备新的教学观念

1.要树立让学生乐学的观念。乐学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靠教师巧妙的教学设计,这些设计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设计,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的设计,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尤其应该特别重视历史主题活动课的设计。

2.要树立全面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理念。历史教学的设计要在提高学生的基本历史素养上下苦工夫。

3.要树立“教是为了不教”,指导学生主动发现、自主探究问题的观念。

4.要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观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二、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围绕重点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体现三维目标,即学生的能力、技能和情感态度通过组织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探究活动中去生成,这样,活动集中,重点突出,实效性也更强。

2、应该围绕主题,精选材料,提出恰当的问题。反对材料灌输,不要设计低水平的问题和过于艰深的问题。

3、新课学习设计要体现逻辑与结构,层层深入,逐步进入核心,最后达到高潮。

5.《广告设计》教案 广告概述 篇五

汝南幼儿师范学校 雷斌

教材名称:《广告设计》 单元课题:广告设计概述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法、多媒体演示法 教学时数:4个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广告的定义分类与历史的发展过程,掌握广告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广告公司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广告的分类、特征、功能、广告媒介、广告定位和设计原则。2.难点:在欣赏的过程中,准确理解设计专业造型基础的价值取向,把握广告设计服务艺术设计的造型能力,寻找造型基础与设计专业的转换平台。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1、告知:本次课程教学内容、目的与要点。

2、导入:

(1)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报纸、广告宣传单、商品包装、书籍装帧等进行课程导入,让学生对广告设计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并能引发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

(2)通过图例观摩让学生凭最初印象总结一下各类广告设计的特点和规律。(3)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拟订一个项目图例,组织学生参与,开启设计灵感。理论知识点:

广告是什么?

一、广告的定义。

广告,英文是advertising,原意为注意、诱惑,有广而告之的意思。广告 的定义有很多,长期以来,广告学界没有一个为人们公认的广告定义。我们国家在1995年2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对广告作出了如下的界定:

“广告是广告主以付费的方式,通过一定的媒介,向一定的人,传达一定的信息,以期达到一定目的的有责任的信息传播活动”。

二、广告的发展

广告是一种向广大的社会公众作宣传的形式,通过广告宣传,能推动人们的思想与观念。如果是商业广告,能达到扩大商品销售增加商业利润的目的。广告的历史也是在商品销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广告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广告从奴隶社会就开始萌生,它从古代人类物物交换的原始贸易开始到商品生产和物品交换活动。

在古代旧中国,社会经济的落后,加以人们对商人的态度,可想而知广告形式就非常简单,其主要形式有:大声吆喝、放置实物、竖立牌匾、悬挂旗帜四种。

中国古代的广告一直采用以上四种形式。后来随着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印刷广告开始出现,此种传播形式,远比口头吆喝、放置实物的影响要迅速得多,广泛得多。

第二课时

一、广告的要素

1、广告主

广告主是指推销商品或者提供服务,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根据广告种类的不同,广告主可以是政府机关、厂商企业、社会团体、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等。通常,商业广告的广告主是企业。

2、广告对象

广告对象,也称目标对象或者诉求对象。广告应以一定的人群为目标对象,而不是无的放失。一般而言,应根据商品的特点和企业营销的重点来确 2 定目标对象,以目标市场的目标对象为广告对象。因此,广告对象是有选择的。

3、广告内容

广告是一种信息。广告信息包括商品信息、劳务信息、观念信息等。商品信息,包括产品的性能、质量、用途、价格等有关信息。劳务信息是指,非商品买卖或半成品买卖的服务行业的信息。观念信息,是指通过广告指导的某种意识或者观念。

广告内容一定要十分明确、具体和真实。

4、广告媒介

广告信息的传播必须通过媒介。广告媒介一般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户外广告等非人际传播的媒介。其特点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费用相对较低等。

广告媒介的选择,应科学、有效、避免盲目地使用所有媒介。

5、广告目的

广告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这是一切广告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不仅关系着广告主、消费者、社会三者的利益,也涉及到权利与义务、物质与精神等关系。广告活动的每个阶段都应有一定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周密的策略和计划。

6、广告费用

广告是一种付费的传播活动。广告主在进行广告活动时,必须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如购买媒介空间与时间、广告制作、广告调查等费用,其目的是扩大商品销售,获得更多的效益。

由广告的基本要素可以看出,广告是一种有目的的、有偿的、有责任的信息传播活动。

第三课时

一、广告的分类

广告的分类大致为以下几种: 按广告主分类

1、商业广告

这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因而又称盈利性广告。商业广告又可以分为商业广告、企业广告、品牌广告。如果再细分还有药品广告、食品广告、生产资料广告、旅游服务广告等等不计其数的广告。在日本一般采用“电通”广告公司的分类标准,他们一共分为17类,如能源、材料、食品、饮料、嗜好品、药品、化妆品、梳妆用品、时装、装饰品、出版、生产用品、精密仪器等。

总而言之,凡是以“欲将取之,必先予之”为出发点的广告,都应当归到盈利性广告的范围内。

2、公共广告

也可以称为公益广告,这是一种非盈利性的广告。在中国,人们常爱用“宣传画”表示广告内容的非盈利性。至于加上政治二字则更加明确这一点。“文化大革命”的年代,上海马利牌广告色被该名为“宣传色”,足以说明“广告”二字是指商业性的,“宣传”二字是指非商业性的。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沿用这一约定成俗的概念。既然如此,公共广告的内容主要应表现政府和非盈利社会团体、机构、组织等为维护世界和平、国家利益、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非盈利性活动所做出的各种努力和号召。

3、广告传媒

广告媒体是传递广告信息给消费者的工具,任何能在广告主与广告对象之间起信息传递媒介作用的物体,都是广告媒体。

今天的广告媒体已经拓展到了相当广阔的领域,其丰富和多元化的形式为广告 实施提供了充分的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广告媒体正朝着电子化、现代化和艺术空间化的方向发展。

(1)根据媒体的物质自然属性,可以分为;

电波媒体(电视、广播、有线广播)、印刷品媒体(报纸、杂志、招贴、折页 4 等)、户外媒体(霓虹灯、广告牌、交通工具等)、直邮媒体(销售商、商品目录、样本等)

(2)根据媒体的功能和受众的感觉,可以分为

视觉媒体(报纸、杂志、直邮、招贴、户外、POP、年历等)

听觉媒体(广播、电话)

视听觉两用媒体(电视、电影等)

4、根据作用时间角度,可以分为

长期广告媒体(路牌、年历广告)

短期广告媒体(报纸、广播电视)

5、根据传播时间周期角度,可以分为

快速广告媒体(广播、报纸)

慢速广告媒体(杂志、商品目录)

6、从地域、空间角度可以分为

国际性广告媒体

全国性广告媒体

地区性广告媒体

7、从接受者的角度可以分为

直接广告媒体

间接广告媒体 等

通常人们习惯于根据媒体的传播特点和作用对广告进行分类,例如把广告媒体分成:

报纸媒体 全国性报纸(日报、晚报、周报)

地方性报纸(日报、晚报、周报)

电视媒体 有线电视

微波传送电视 广播媒体 中波广播

调频广播

有线广播 印刷品媒体 直邮广告

传单、折页

说明书、宣传册

销售信

样本、型录

商品目录

包装

杂志媒体 一般杂志

专业性的杂志

户外媒体 广告牌

招贴、条幅

交通工具

灯箱

霓虹灯

电子媒体

销售现场媒体 店内广告 POP广告

货架陈列

橱窗

珍惜品媒体 纪念赠品

精美工艺品

年历

5、其他媒体

上述广告媒体中有许多属于大众传播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由于其拥有的受众人数众多,传播范围广泛,可信度高,影响大,是广告传播最常运用的媒体,通常被称为四大媒体。

第四课时(实践课)

一、技能训练点:

本次课堂内容要求学生能了解广告设计的基本概念、规律,提高设计基础能力。

观摩广告图片10个,并写出创意分析报告(P15-25)

二、技能训练过程:

教师下达训练课题,指导整个课题的训练方法。

1、首先让学生积极分析广告的构成要素,图片、文字、编排、色彩等。

2、进入绘写状态,教师逐一辅导,对学生的作业给予肯定或提出修改意见。

3、画面的整体调整、布局,不断完善画面素材的准确结构。

4、填墨技巧的处理,色泽均匀,边线整齐。

三、课外实训项目:

结合课堂讲授的内容,搜集一些和广告相关的图片资料(报纸、包装、广告、杂志等),并进行临摹练习。

教学后记:

在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能较好地配合老师的辅导讲授,对平面广告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正确地进行广告的构思设计并在练习中激发设计灵感。进一步能达到广告的定位设计。但是也发现多数学生的专业基础不够扎实,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在广告的表现手法上不够丰富。

6.金乡博物馆设计方案概述 篇六

这是一片创造辉煌的神奇土地,这是一部军事文化的壮美史诗,这是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这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历史丰碑。金乡军史,华夏共荣!

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不仅成就了金乡历代兵家必争的战略地位,而且成就了无数叱诧风云的军事人物。金乡军事文化这道独特的风景线,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缩影,在世界军事史上熠熠生辉。金乡——中国的军事圣地,世界的兵学之都。

金乡军事文化展览馆概念设计方案 设计总述

本方案根据一条主线、五条辅线、八个主要节点的布展思路,结合金乡军事文化历史悠久、英雄辈出、成就卓著的展示主题,把“以史为纲”、“以事为轴”、“以人为本”作为设计切入点,以最全面的视角让观众了解、认识、研究金乡军事文化,从而达到认知、传播、教育的展陈目的,进而以文化旅游带动经济发展,促进金乡全面提升和跨越发展。

展陈形式

注重空间形式与展览内容的高度统一。以迂回交错的大写意手法,提炼出独特的金乡军事历史文化,用独具地域特征的形式语言,突出中国军事长卷上的金乡文化坐标。

布展充分考虑内容与建筑的协调,追求自然和谐的格调。最大限度地采用天然光线,改变了闷罐式的展陈光照传统,达到借景、透气、轻松的观赏效果,增加了展陈的亲和力。

平面布局

整个展览分为七部分:

一、文明昌盛 征战频繁

二、彭越兴汉 曹操兴魏

三、兵学奇书 横空出世

四、大家荟萃 军事重镇

五、抗日为国 解放为民

六、名垂千秋 功盖百世

七、专题展厅:两汉文化

设计思路紧密结合展览大纲的结构,合理规划人流,按顺时针原则分为主展线和辅展线。

主展线:以时间为轴,逐一展现金乡历代重大军事事件,使观众对金乡军事文化的发展脉络一目了然。

辅展线:设计了点缀性的大画面、图版及文物,以缓解观众的视觉与心理疲劳。

平面布局前紧后松,提高了参观线路的自由度。重点部分运用大空间、大氛围,更好地突出了展陈主题。

序厅

序厅中央的8根浮雕立柱,用图形、文字两种形式突出八个节点,提纲挈领地展现金乡军事文化。中庭的主题墙是“金乡风云”大型浮雕,庄严而大气。立柱在天窗自然光照下格外高大巍峨,与中庭的厚重和内外环境相得益彰。

设计展开

第一部分 文明昌盛 征战频繁——上古时期

进入序厅,一个大型多媒体沙盘,与立柱和主题墙的浮雕内容交相辉映,增强了视觉冲击力。展示文物的通柜融合古代木建构元素,较好地展现了文物所蕴含的军事文化。

史前生活场景

上古时期的金乡依山傍水,百王之先——伏羲就生活在这一带。设计师利用写实手法,生动形象地再现先辈们劳动、渔猎、繁衍、抗争的史前文明。

少康中兴

夏启之后太康继位,因内讧引发叛乱而失国。少康励精图治逐渐强大,消灭寒浞,扫除叛乱,终于复兴夏朝。线条流畅的连环画,艺术地再展了少康平定叛乱、励精图治、始创中兴和开创中国酒文化先河的的历史壮举。

第二部分 彭越兴汉 曹操兴魏——秦汉时期

军制、兵器、服饰

春秋战国时期,秦围困赵都邯郸,魏惧秦而不敢出兵救赵。情急之下,魏公子信陵君窃得兵符,夺取兵权,完成了救赵的使命,也巩固了魏国的地位。以兵符、兵器、服饰为代表的中国军事文化,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

游击始祖,大汉功勋——彭越

楚汉相争时,彭越游击楚军,屡立战功,又在垓下围攻项羽,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彭越游击楚军是世界军事史上的第一次游击战,之后,游击战在中国的革命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曹操兖州之战——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曹魏崛起的奠基之役

东汉黄巾军起义声势浩大,曹操采用奇袭战术,在金乡一带昼夜出击,连续作战7个月,终将黄巾军击溃。曹操以少胜多,终于在诸侯割据中站稳脚跟。

苏令起义

西汉末年,苏令不堪忍受官府欺压,率领铁官徒起义,势力一度发展到19个郡国。这是赤眉农民起义的先声,在农民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三部分 兵学奇书 横空出世——魏晋南北朝时期

万里长城,千秋兵书,檀道济的威名永垂史册

檀道济一生征战,安邦定国,有“国之长城”的美誉。《三十六计》更是中国古代军事战术理论的精华。多媒体投影长城与光线烘托檀道济雕像,达到了动静结合的效果;造型上利用层层递进的手法,突出36计环环相扣、计计互补的特点。

郗鉴

金乡历史上的东晋名将郗鉴,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而且书法艺术成就极高,他的子女大也都是当时的书法名家,其婿王羲之更有书圣之誊。

金乡之战 油画与图版的综合运用,巧妙地再现了于仲文巧取金乡,又以金乡为饵诱敌入伏,最终以少胜多、全歼敌军的历史画面。

第四部分 大家荟萃 军事重镇——隋唐宋元明清时期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佳话,向世人传述着金乡的璀璨文明;明代儒将李遂抗倭安民,向世界证明了金乡人民的民族大义;清朝大将周一德智勇双全,多次平定边疆叛乱,维护了祖国的统一。设计以古代棋盘图装饰地面,使得展厅的寓意更加深厚,带给观众更多的认知与思考。

第五部分 抗日为国 解放为民——近代金乡

抗日洪流起巨澜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翟子超等共产党人创建的金乡第一个党支部应运而生,组建抗日队伍,并创办《中坚》刊物,选登进步文章。“成仁有志花应碧,杀敌留红土亦香”,革命先烈的鲜血浸染了金乡的每一寸土地,催开了绚烂的英雄之花。

解放烽火映山红 羊山战役的胜利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道路,拉开了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序幕。设计师选用影像动作识别感应技术来展现这一伟大历史:观众挥动手臂,互动感应墙面的画面滚动起来,战斗的酝酿、开始、高潮、胜利的历史瞬间历历在目,真实再现了羊山战役的激烈场面,更全面展现了金乡人民奋勇拼搏的精神。

第六部分

名垂千秋

功盖百世——金乡军事影响

金乡军事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门类齐全,具有很好的开发保护和利用价值。

“鸡黍之约”作为诚信文化的典范,对金乡的军事文化影响深远。诚信成为治军的守则和灵魂。设计师运用多媒体互动的形式,突出展现诚信治军的思想,拉近展览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达到寓教于乐的展陈效果。

金乡名将多出于文臣,行军之余吟咏不绝。我们在设计墙面时采用互动投影的手法,将一个个儒风雅韵的历史人物鲜活呈现。

第七部分 两汉文化专题陈列

金乡位于两汉时期山阳郡的腹地,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这个板块作为整个展览馆专题展示部分,旨在向观众呈现金乡厚重的历史与文明。

展厅入口的整体色调沉稳端重,空间上与内部展陈空间形成疏密相间的结合与对比,使观众在参观时从心理上和感官上产生一种节奏感。

展厅中央为汉代墓葬复原场景。顶部的吊顶设计宏伟壮观,两侧的立柱装贴汉碑的拓片,折射汉代历史积淀之沧桑。

汉代军事文化展示以典型军事器械展示、图片文字信息等形式为主,让观众更为全面地了解汉代军事文化,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金乡历史人物孝宣许皇后场景复原为两汉文化的完美终点。光照的应用

整个展览充分考虑了建筑风格对照明方式和光照分布的要求,综合运用点照明、集中照明、光导纤维、反光照明等形式,同时考虑了光的耐久性,提高了展示内容的艺术效果。材料的应用

利用材料的的肌理、质感传递不同展示内容,使材料与展示内容浑然一体,充分体现地域文化情结。多媒体互动装置

通过增加多媒体互动装置提高观众的兴趣和参与度。结束语

7.家具设计师的职责概述 篇七

1、负责家具/家居类产品的开发与设计,能独立完成软装、家具、饰品设计及跟进各个环节;

2、协助室内设计师,收集国内外陈设及配饰等相关资料;建立公司家具、饰品、材料素材库;

3、负责产品的设计、研发、产品图纸、资料的审核;配合生产,协助解决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工艺难题;

4、定期收集市场、客户反馈意见,及时修改产品设计使产品完善。

岗位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学历,家具设计、艺术设计、产品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

2、两年以上的家具产品设计工作经验,熟悉工艺生产者优先,对本行业有较深入的了解;

3、严格把握设计思路、细节、工艺等要素,设计方案可行性高;能独立完成项目设计;

4、熟练使用3dmax、cad、ps、Rhino、SU等各种制图软件;

8.动画设计师的职责概述 篇八

1、对公司的宣传产品进行美工设计;

2、参与公司原创动漫产品及其他项目的前期策划;

3、独立完成各类黑白、彩***图的绘制工作;

4、按策划提供的人物文字描述完成动画人物的设计工作;

5、按设计好的动画人物制作标准动画;

6、独立完成各类商业项目的动漫形象设计及概念效果图的绘制工作。

任职要求:

1. 动画专业或美术相关专业;

2. 有良好美术基础与审美能力,准确掌控人物。生物等形体结构特征并能进行造型创作,色感好;

3. 有熟练使用flash/Photoshop或Painter等绘图软件;

4. 有激情,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有责任心;

9.数学史的教育价值 篇九

1.引言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一般联系的一门学科。1972年,在第二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成立了数学史与数学教学关系国际研究小组(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 简称HPM),它标志着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关系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的出现。

2001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出台,其第四部分的“课程实施”中,每个学段的“教材编写建议”都有“介绍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要求在数学教育中凸显数学史的文化价值,突出数学史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部近年来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数学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并在适当的内容中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设立数学史选讲等专题。”可见对数学史与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很重视的。

纵观中小学数学教材,数学史彰显的魅力无处不在,它们或以数学故事引入,或以数学活动置入,或以趣味习题插入,以各种方式出现在每种版本的数学教材之中。在数学教学中穿插数学史知识,渗透数学史内容,营造数学史的文化意境,让学生感知数学美,发现数学美,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老师们往往特意在原先常规的教学设计中,加一点数学史的知识,介绍一些数学概念产生的背景材料,以期彰显数学文化价值,这也是每个数学老师应担负的重要责任。

数学教育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本文探讨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在数学史视角下的教学课堂凸显数学文化的价值的意义,选取了三个层面研究:理解数学知识本质,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2.数学史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本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只有利用已有的知识重新组合,来理解现在的新知识,才能达到最深刻的主体建构,才能真正地理解。教师只有把课本的内容放到历史的背景上考察,才能求得自己的理解,然后,才有可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史可以提供各种数学历史背景,让学生理解数学的原始思考,来龙去脉,获得真正的理解。

数学是以概念为起点,以公理、定理为依托,用各种思维方法总结出来的一个学科体系。一个概念只有在与其历史背景联系时,才能容易被人所理解、所接受。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往往局限于一个概念、一个定理、一种思想的局部历史的介绍,缺乏宏观的历史进程的综合性描述。实际上,用宏观的数学史进程,可以更深刻地揭示数学的含义。

数学史是关于数学发展的历史,它揭示了数学知识的来源和背景,涵盖了大量的数学知识的发现和认识;数学史给学生提供了数学学科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从纵向看可以追溯到数学理论和概念的来龙去脉;从横向看可以将各种数学概念的关系进行有机的整合。

中学教学教材由于受“编排”、“教材特点”等限制, 虽有一定系统性, 但不可能把知识来龙去脉叙述得十分清楚细致, 我们可以运用数学史上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 在教材知识主干上纵横延伸串联, 使知识脉络更加清晰, 形成科学系统, 这样便于学生对知识深刻理解、记忆。

数学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加深对主要数学知识本身的理解,认识其文化价值,体会到数学发明创造过程中的火热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且通过数学史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把握数学发展的整体概貌,从而能够站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之岸,鸟瞰所学知识在数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从整体上加以认识和把握,组织起结构良好的知识网络。历史可以提供整个课程的概貌,不仅是课程的内容互相联系,而且使它们跟数学思想的主干也联系起来。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缺乏数学史知识,虽然学了许多知识,但却不知所学知识有何用,不知所学知识在数学学科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这是遗憾的,也是不应该的。数学家庞加莱指出:“如果我们想要遇见数学的未来,适当的途径是学习这门学科的历史和现状。”

数学史可以提供各种数学问题的历史背景,让学生理解数学的原始思考和来龙去脉,以获得真正的理解,也能把握数学发展的整体概貌,组织起结构良好的知识网络,使学生再不会感到数学课学到的彼此没有关系的数学片 段。

现代数学的体系犹如“茂密繁盛的森林”,使人“站在外面窥不见它的全貌,深入内部又可能陷身迷津”,数学史的作用就是指引方向的“路标”,给人以启迪和明鉴。数学知识过于“冰冷的美丽”(弗赖灯塔尔语)的背后,有着数学家艰难求索的足迹,再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还数学以本质,还知识以原貌,还结论以原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基本轨迹,触摸数学发展的蜿蜒曲折,加深对数学史的文化理解。

中国古代数学表现出非常强烈的算法精神,例如:《九章算术》。而古希腊数学表现出很强的逻辑推理思想,例如: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呢?因为不同的文化孕育出不同的数学,文化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思维习惯,所以才造成中国古代和古希腊的不同风格的数学产生。作为数学教师,应该仔细品位数学史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中国古代数学的算法精神和古希腊的演绎精神,在课程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吸取中西数学文化的精华。

例如,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就大多数小学生而言,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确实是比较抽象、枯燥乏味的,如果用历史回顾和历史轶事点缀,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增加。

当教学四年级上册“数的产生”时,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一定都知道阿拉伯数字为1、2、3、4、5、6、7、8、9、0,而你们知道这些数是如何产生的吗?这些抽象的数是从人们长期的记数实践中产生的,至于它的记法,又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的。最早可能是手指记数,当指头不敷运用时,就出现了石子记数等。但记数的石子很难长久保存信息,于是又有结绳记数和刻痕记数。又经历了数万年的发展,直到距今大约五千多年前,终于出现了书写记数以及相应的记数系统。你们知道“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吗?3世纪时,印度人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数字。后来,这种印度数字传到了阿拉伯。12世纪时,阿拉伯商人又把印度数字带到了欧洲,欧洲人称他们为“阿拉伯数字”。慢慢地,阿拉伯数字成为一种世界通用的数字。听完后,同学们顿悟:噢!原来阿拉伯数字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这样教学,既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教学中数学史的不断渗透,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关于数学发展的一些知识,还能丰富学生对数学的整体认知。

又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二年级下册勾股定理的教学中,一般勾股定理 的教案,都喜欢用发现法,即用一连串的实验单,从边长为3、4、5 的直角三角形开始,逐步地发现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最好的教学设计,是运用数学史实加以展开。首先是建造金字塔的古埃及,没有勾股定理的记载,然后是古巴比仑泥版上发现了勾股数,中国的陈子、商高的勾三股四弦五,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的结论及证明的记载,中国赵爽的代数方法巧证。这些史实,展现人类文明的特征。然后联系到今天的寻找外星人是使用勾股定理的图案,2002年北京数学家大会采用赵爽证明作为会标, 以及作为勾股定理不能推广到高次的费马大定理的解决,一幅幅绚丽的历史画卷,将会使得学习者赏心悦目, 受到深刻的文化感染。由此对数学文明产生一种敬畏和感恩之心,并从而了解数学、热爱数学。

3.数学史促进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史中存在着大量的思想方法,通过这些思想方法,我们能够看到数学产生的过程,使学生感受活生生的数学发现。数学史作为数学思想的发展史,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方法。

数学学习要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已经是大家公认的事实。因为数学中最本质、最精彩、最有价值的就是数学思想方法,它们比数学知识更为重要、更加有用,对人的成长更有影响。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领悟,并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下面介绍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学史融入其中的的教学案例。观察法是人们对周围世界客观事物和现象在其自然条件下,按照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实际情况,研究和确定它们的性质和关系,从而获取经验材料的一种方法。数学史中存在着很多运用观察法发现规律的思想方法。

实验法是人们根据研究的需要,有时要借助专门仪器工具,人为地变革、控制研究对象,在有利条件下获取经验材料的方法。有很多人认为数学家似乎不会总是用到这种方法吧,难道数学史能够给予我们很多实验法的文化价值吗?其实,实验法在数学史中的思想方法中也占有很高的地位。

归纳法—是指通过对特殊的、具体的事物的分析、认识、研究,从而导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数学史中可以找到大量数学家运用归纳法的影子,数学归纳法中所含的递推思想可以在古希腊时代找到远源,在中世纪犹太数学 文献中则可以找到较为明确的应用。最先明确而清晰地阐述并使用了数学归纳法的是法国数学家帕斯卡,他在1645年写出著作《论算术三角形》中,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了所谓的“帕斯卡三角形”的三个命题。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包括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其中研究了某类事物中的每一个对象,然后概括出这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称之完全归纳法;通过对某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的研究,概括出关于该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称之不完全归纳法。应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一般性结论,未必正确,应用完全归纳法推出的一般性结论,则必定正确。不完全归纳法的可靠性虽不是很大,但它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作用,许多数学猜想(如哥德巴赫猜想)都来源于不完全归纳法。实际上,数学中许多著名定理、公式、都是先用不完全归纳法从经验中概括出一般结论,然后再经过严格的数学推导,给予证明。例如:著名的“四色定理”是1840年提出的猜想,1976年借助于计算机给出证明;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的真实性至今尚未给出证明。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性质上相似,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性质上也相似的一种逻辑推理。著名数学家拉普拉斯说:“甚至在数学里,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也是归纳和类比。”数学家们运用类比方法去猜想和进行数学发现的例子很多,比如欧拉经常运用类比推理解决很多数学难题;费尔马经常运用类比提出很多问题,难怪有人叫他问题大师。数学家们运用类比的思想方法,给予了我们很多启示,我们在中学数学中就可以经常运用类比的思想进行教学;比如,在教学中就可以进行“数”与“形”的类比;平面与空间的类比;有限与无限的类比;高维与低维的类比;甚至还有解题方法的类比„„这些多种多样的类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最后说说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关键是代数问题与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它可以使代数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代数化。

数形结合的思想起源比较早,在毕达哥拉斯时期,就有早期的数形结合意识;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海岛算经》一书中就把全部九个几何问题,都用代数的形式来表示;自从笛卡儿创立了解析几何以后,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更是达到了高潮,尤其是通过图象显示的几何意义来解题的思想日渐被后人所重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 数时少入微,数形结合千般好,数形分离万事休。”

在当今的中学数学课程中,处处可见数形结合的影子,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十分重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的运用,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尤其要培养学生通过图象显示的几何意义来解题的能力,因为通过图象显示的几何意义来解题不仅能够给解题带来捷径,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融会贯通的能力。

先看一个观察法的例子。在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教学中,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高一学生最容易感到混淆。因为他们涉及三角函数的三种变换:振幅变换、周期变换、平移变换。

充分运用观察法,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每一组图象的定义域、值域、周期、单调区间及其再观察每一组图象相互之间的关系、特点,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再让学生总结振幅变换、周期变换、平移变换的一般特点,从而逐步加深对函数图象的初等变换的认识。

实验法也是数学家研究数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数学家可以通过这种实验法来发现数学中的一些必然性与偶然性的一些联系,这种方法看起来也具有直观的特点,一般人很容易理解这种方法;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实验法的运用。

中学概率教学中,如果能叫学生模仿数学家的投币实验,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概率和频率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概率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意识到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到了辨证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八年级中心对称和平形四边形中的旋转中,若不借助于计算机与实际操作实验,学生则很难想象一些结论是怎样产生的。“数学实验”使学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对那些持怀疑态度的问题可以在实验中得以确认。通过对数学史中的实验法的了解,学生会很容易接受这种方法,而且容易掌握这种方法的运用。

再来看看数学归纳法。在高考考纲中就明确要求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并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问题。数学归纳法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数学归纳法这一方法,贯通了高中数学的几大知识点:不等式,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几何等。通过对它的学习,能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素质,全面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由于数学归纳法需要学生初步形成“观察一归纳一猜想一证明”的思维方法,不仅需要学生发现结论,而且还需要他们能够证明结论。

因此,让学生适当了解数学归纳法的产生历史,则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这种方法的理解,从而更好的掌握这种方法。

来看看类比思想的例子。高一立体几何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求证正四面体A一BCD内的任意一点P到各个面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有很多高中学生觉得这道题很难。

其实我们只要运用类比的思想,将它与平面几何的一个问题:“求证等边三角形内的任意一点P到三角形的三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进行类比,由于平面几何中的这个命题是采用“面积法”证明出来的,这个立体几何问题则可运用类似的方法采用“体积法”,于是问题可以马上得到解决的办法。

最后介绍数形结合的例子。在北师大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规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找到数学规律,建立起与代数知识的联系,从而转化问题的解决策略,归纳出一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通过这个典型例题学生不仅看到数形结合可以给解题带来捷径,而且可以发现运用图象显示的几何意义来解题,可以显示出数形结合的巨大威力;通过做此类问题,学生不仅能够得到观察能力与形数结合能力的培养,而且可以学会融会贯通的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得到了思维品质的提升。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作为教师应该充分的将数形结合的这种思想运用到自己的课程教学中。

4.数学史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课堂教学中渗透一些相关的数学史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更好地领会所学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感受前人严谨态度,增强自我探索精神。数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数学的历史像一条大河几乎贯穿了人类的整个文明史,它时而波涛汹涌,时而风平浪静。数学今天的繁荣昌盛是千百年来无数数学先驱前仆后继,辛勤耕耘的结果。数学先贤们的严谨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献身精神值得我们景仰,他们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去借鉴,许多数学家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追求真理的精神值得我们去感动。

再次,了解祖国传统数学,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数学是璀璨夺目的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伟大的数学贡献不仅是当今进行爱国注意教育的绝佳材料,而且古代数学家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勇于攀登高峰的高尚品德,也可以激励后人振兴中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自强精神。

举个例子,在讲质数这一内容的时候,由于质数过于抽象,学生不太好理解,积极性受到一定的挫折。教师给他们讲起了“哥德巴赫猜想”———“每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的和”,历代数学家都试探过,但直到250多年后的今天,还没有人能完全证明这个猜想。这时部分学生已经开始拿起纸笔“埋头苦干”了。继续说道:“如果把数学比作一个王国的话,数论就是国王头上的皇冠,而‘哥德巴赫猜想’就是这顶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当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每个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虽然最后谁也没能完全证明这个猜想是对的,但学生对质数的态度却有了明显的改观。这样的教学,不仅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再比如,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例2让学生学习“如何合理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告诉学生这就是著名的“统筹方法”,它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提出的。同学们恍然大悟。一会儿有的学生疑惑:华罗庚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于是讲述了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是一个自学成才的数学家。他在十八岁那年不幸罹患伤寒,卧床达半年之久,后来病虽痊愈,但左腿却残疾了。左腿残疾后,走路时左腿要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华罗庚幽默地戏称这是“圆与切线的运动”。他的誓言是:“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学生们听完后无不惊叹!再继续讲述,在数学史上,这样的的数学家还有许多,他们崇高的理想、顽强的意志、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我们应该继承的宝贵遗产。

还举个例子,当教完圆周率后,讲述这样的历史:在2000年前,中国的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约1500 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 样精确数值的时间,至少要早一千年。类似这样的例子在教学中讲一讲,能使学生深深感受到我国历史的悠久和古代人民的智慧,产生民族自豪感,更激起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5.小结

本文通过选取三个层面,阐释了数学史的教育价值: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本质,促进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查阅了很多相关课题研究的资料,从中汲取到了许多有用的思想观点,以及大量的数学史例证。本文阐述观点与列举例证结合,比较系统的研究了数学史的教育价值中的重要层面。

参考文献

上一篇:苏教版小学学习资料下一篇:“十三五”重点项目-粮食食品商展物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