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育桃李 大爱铸师魂 2014江西省最美十佳教师

2024-07-13

丹心育桃李 大爱铸师魂 2014江西省最美十佳教师(精选3篇)

1.丹心育桃李 大爱铸师魂 2014江西省最美十佳教师 篇一

一片丹心育桃李

满怀大爱铸师魂

——****小学优秀班主任****老师事迹

“我以我心铸师魂”是她初为人师时的一句誓言,虽不是豪言壮语,却诠释着她对教育事业无悔的选择。一颗爱心,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不辍,这是她工作十二年的真实写照。从教至今,她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与班主任结缘。班级里,她为学生播赏识之光,搭才能之台;洒竞争之水,激上进之源,施自信之肥,扬奋斗之帆,用自己博大的爱、真挚的情、宽容的心,敲开那一扇扇等待开启的门,让师爱无处不在。

一份平凡的工作,一个普通的教师,一颗博爱的心灵,一缕期待的目光,一份满意的答卷,一抹灿烂的笑容,一段美好的心路。这就是她,岗列街道****小学****老师,用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艺和辛勤的汗水书写着最美丽的教育人生。

以慈爱触动心灵,誓让桃李遍芬芳

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盛于母爱。它是放射着人性光芒的理性的爱。老师对学生的这种理性的爱,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

****老师对学生倾注了无限的热情和关爱,在她所教的

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渗透到每个家庭之中。永远难忘刚刚踏上讲台的那一年,她在埠场镇的一个山村小学里任教。有一天上午,她的一位学生跟着姐姐一起来到了她的办公室,低着头,小声的说:“老师,从明天起,我不能再来上学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满是疑问,在她的再三追问下,她才知道,原来,这名学生的母亲早几年前就查出得了脑癌,为了治疗,家里已经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了,变卖了一切能卖的东西了。两个懂事的孩子,不忍看到年迈的父亲独自承受家中的经济重担,便想到了辍学外出打工,帮补家计。“再苦不能苦孩子呀!决不能让孩子失学!”一个毅然的决定在她心中萌生了。安抚好孩子的情绪后,她马上赶到了孩子的家中,向孩子的父母承诺:从今以后,孩子的学费和日常开支,她会全部承担,一直到孩子初中毕业。孩子的父母满怀感激,泣不成声。

转眼间,十一年过去了,如今的孩子长大成人了,而且凭着自己的努力,已经在广州这个大城市中扎根立足了。还有什么比看到桃李遍芬芳更让人欣慰与欢喜呢!

以博爱感动心田,誓化细雨润桃园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一个人就等于塑造一个人”,在她的心中每个学生都有上进心,都有表现的欲望,也都有2

领导的才能,她始终坚信,用博爱能让每个学生都踩上成功的红地毯。

在学生管理方面,她特别注重对后进生的关心和帮助,发掘学生的每一点滴的进步和发展。对他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最可信赖的朋友。通过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或减轻种种心理负担,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同时,她还不时地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她班上有一位名叫廖廷立的同学,父母在外打工,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进校时较为懒散,经常走神,整天上课不安宁,不守纪律。无论老师还是班干部指出他的缺点都不在乎,反正躺在泥里不怕水,谁都拿他没办法。谭老师通过与他的父母交流,了解了他的性格特点和生活,并取得他父母的配合,找尽理由和他套近乎、交朋友,找到他的闪光点,帮助他克服懒散的习惯,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廖廷立终于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在学期末获得了班级学习进步奖,而且,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几位调皮同学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生的父母十分高兴,连连向****老师表示感谢。

班主任工作虽然琐碎辛劳,但当你用爱心灌注幼苗,让爱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开花的时候,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以挚爱律动心声,誓付青春铸师魂

负有教育教学重任的班主任,要把一个班级领好,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做到忠于职守,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自己非常清楚自己的行为涵养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作为班主任,****老师从来不曾旷过一天工,每天的早操与同学们一起出操喊口号;每周值日大扫除,自己也作为班级一员参与劳动;在学习上,要求学生准备纠错本,自己也准备一个大的纠错本;要求学生答题认真规范,由此每节课都要求自己板书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难点一目了然,由此形成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自己的行为规范、以身作则对学生是无声的教育和有力影响,使学生感觉师生平等。正是由于这种“忠于职守,以身作则”的教育理念,在学生面前既不严苛,又不放诞,从而让师生成为真正的朋友。

在学校同事的眼中,****老师是个“工作狂”,是个永远不知疲倦的“陀螺”,每天看到的都是她忙碌的身影。她身体力行,积极带领全校教师投身于课改的浪潮中,带头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先后开展《如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做有爱的班主任》等专题讲座,积极指导新上岗老师备课上课,辅助青年教师,和他们一起探讨教法、释疑解难,定期互相听课评课,热心指导他们开展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她一直灌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参加工作十二年来,担任了五年班主任工作,披星戴月,一路走来,****老师始终以热诚、踏实、细致的作风要求自己,工作中全身心的投入,用对学生一辈子负责的精神对待每一个学生,班主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培养了陈远桃、刘秋月等区、镇优秀班干部和优秀少先队员;培养了沙紫晴、张懿琳等九十多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辅导过获得全国英语竞赛奖励的黎幸芳、刘子华等十名学生;所教班级班风好,学风浓,学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凝聚力强,成绩优;转化了廖廷立、莫纯浪等几十名后进生。后进生转化率为100%,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肯定。学生犯罪率为零。因而,她所担任的班级多年被评为学校“先进集体”和“文明班”, 2004年被评为镇优秀班主任;2007年被评为区优秀教师;2013年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

“历尽艰难终不悔,只愿此身许孺子”,十二年的风雨兼程,她始终痴心不改,站在教育这一块精神高地上,守望理想,无怨无悔,用大爱育满园桃李,用坚韧塑铿锵师魂,谱写出一名人民教师永不休止的奋斗诗篇。

2.倾丹心育桃李 洒热血铸师魂 篇二

洒热血铸师魂

——记扶余县第三中学教师刘恩博

他,是一名没有迈过大学门槛的老师;他,是一名经历那场十年浩劫而卒业的中学生;他,又是始自乡村小学的一名教师。而他却以惊人的毅力和忘我的拼搏精神书写着自己的教育人生。他就是扶余县第三中学语文教师——刘恩博。

提起刘老师,他的学生没有不赞叹的,他的同事没有不钦佩的,他的领导没有不满意的。他先后被评为扶余县“教科研先进工作者”、“松原市骨干教师”、“松原市教育科研型名教师”、“吉林省基础教育科研骨干”、“吉林省教育科研型名教师”、“吉林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连续五年被全语会课堂教学中心、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分会评为“优秀语文教师”。2001年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

荣誉背后,却是不被人知的艰辛与汗水!三十三年的执教生涯,凝聚着的是一种超人的奉献与执着。

苦孩子自学圆教师梦

1978年2月,19岁的刘恩博在乡里通过考试被录用为民办教师,因父病家贫失去考大学机会的他实现了从小就憧憬的神圣职业之梦。而他深深懂得,以“文革”年代的学生功底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谈何容易啊。

七八岁的时候,自己天不亮就拉着冰爬犁去野外一尺深的雪地里捡粪;上中学后,学校离家30多里,在别人骑自行车的时候自己练就了疾走的功夫;到了周日休息,同伴们在捕雀娱乐,自己却同母亲到20多里以外的林场除草,一天仅收入一元钱„„这一切使刘恩博从小就拥有了坚强的意志和不怕吃苦的精神,面对亟待学习的文化知识,急需钻研的教育理论,他充满了渴求和希望。

他选择了自学成才。1979年,刘恩博参加了白城地区教育学院中文函授专科班的学习。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不分昼夜地钻研,反复收听与白城教育学院同步教学、同一教材的黑龙江省广播电台专家教授的知识讲座,一有机会还要骑自行车到百里以外的辅导班听课。1992年,他又参加了吉林省教育学院中文本科的进修学习。完成了十余门课程的学习,记了近百万字的学习笔记,他的刻苦学习精神使周围的人们深受感动。十余年的自学,使他懂得了一个道理:世界上没有一个专门培训专家的学校,但有志者可以沿着自学的阶梯走向成功——成为专家。2003年吉林省自考办和《吉林日报》联合举办了“我与自考20年的有奖征文活动”,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与真情实感写下了《路在脚下》一文,1421篇征文仅25篇获奖,他的征文荣获了二等奖。2004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主办了“自主、自强、自信——我与自考的故事”征文活动,他再次写下了题为《激情岁月„„》的千字长诗,倾吐了他自学中的酸甜苦辣,失败的苦恼与教训,成功的喜悦与经验。这次,在数十万篇征文中仅有几十篇获奖,他的诗作再次名列其中。

“我就想做个名副其实的老师”

“我这一生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就想做一名名副其实的老师。”自从拿起教鞭的那一刻起,刘恩博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研究中。

他认为,听、说是语文不可忽视的两个环节,也是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他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他要求学生要把话说得使人愿听、爱听。他通过不同形式的指导训练,用讲故事、评说、复述、口头作文、演讲比赛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在他的指导下,他的很多学生在县市的读书演讲比赛中获奖。

他认为,“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文只有通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才能培养学生语文创新能力”。他鼓励学生多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创造学生为主体的浓厚的读书氛围。通过刻苦钻研与实践探索,他总结出了“阅读引导——点拨研讨——自编自练——反馈再导——创新扩展”的五步阅读教学法。该教学法研究课题被中国教育学会课堂教学中心于2000年审批立项,并且通过三年的实验探讨,已于2002年验收合格结题,获得了科研课题奖并得以推广。

在写作教学中,他遵循“导——读——议”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走上写作的道路,刺激学生的写作欲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多读,积淀语感,掌握技巧,增加素材的积累,使学生养成愿写、勤写的习惯。通过仿写、自写、写日记、写随笔、组办文学社、参加竞赛,订阅写作刊物等形式,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几年来,在他的组织指导下,有近百名学生在由团中央学生部、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等六家主办的“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以及相关的教育学会主办的大赛中获奖,一些学生作品还被选入了《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他本人也多次获教师指导奖。

刘恩博时刻走在教育的前沿,对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不断探究尝试,总结升华。他深入地探讨了叶老的读与写、魏书生的民主与教学、于漪老师的语文之美、李镇西的儒雅大气、程翔的轻灵与飘逸等教学风格。聚众家之所长,并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加以声情并茂地发挥。学生都喜欢听他的语文课,因为他的课堂教学独具一格,设计新颖,构思精巧,语言清新明快、流畅、优美,极富感染力。学生都盼着上他的课,因为他主张愉悦教学,和谐教育,民主相通。“关注学生人格的培养与人性的锤炼,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教学效果显著。”教育专家听完他的课后,赞不绝口,认为他的教学思想和理念非常超前,是一名难得的优秀语文教师。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他积极参加了吉林省“十一五”科研课题“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探究与指导”,历时三年,探讨出了适应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大大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现已结题题并获奖。适应时代

勇于创新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只靠传统的教学模式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必须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化,走教科研之路是历史的必然。”刘恩博深深地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提升理念、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科研更是一片沃土,只要有心人勤恳地耕耘,就会有理想的硕果。他认为,教师只有进入教科研的层次,才能成为适应时代的新型教师,一个老师只是围绕着一般的备课、上课、讲课兜圈子,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也是不会走向成功的。一旦老师能进入执著的教科研状态,就会形成一种高度的自觉性,用不着领导的督促和管教,也会忘我地工作,也会抛开一切私心杂念,迸发出超人的热情与干劲,这种无形指挥棒所造就的教师才称得上是适应时代的优秀教师。一旦成为“科研型教师”,其教育理论就会指导教学,也会高屋建瓴驾驭教材,才能不唯书,不唯上,不受各种教参的束缚,会在教学的海洋里遨游,更能去走创新教学之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刘恩博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科研的潮流中。他从教科研角度去探究教材,领会新课标,他把教科研看成了自己最大的人生乐趣。他不喜欢喝酒,不会抽烟,不会打麻将,不会玩游戏。他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教科研的活动上。当别人娱乐活动的时候,他坐在办公室钻研着;当别人已经进入梦乡时,他仍在夜半的灯光下学习着。他不知疲倦,不知枯燥,不知乏味,他只感受到一种乐趣,一种无穷的力量牵引着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来他主编和参编了《中学古诗文读•学•赏•练》(初高中版)、《中考满分作文评析》、《高考满分作文评析》、《读写链接》丛书、高中《古诗文精彩导学》、《文言文导学》丛书、《高中作文知识手册》、《文言文全频解读》丛书、《阅读升级》丛书《现代汉语大辞典》等五十余本教学用书,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好评。

他撰写的《语文教学中如何使用问题教学法》、《提问教学在高中语文课中的应用》、《略谈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浅谈要重视高中语文朗读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诗经•氓〉导读》、《创新教学的思考与尝试》、《诗歌高考应试策略》、《文言文词义理解应试策略》、《语文教学“说”的能力培养》、《走教科研之路,实现自身价值》、《试谈语文语感的教学》等百余篇论文分别被“全语会”、“中国教育学会课堂教学中心”、“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分会”、“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教育学会”等国家、省级教育单位评为一、二等奖。其中的七十多篇在《新课程》、《吉林教育学院学报》等期刊和教育理论论丛中公开发表。

随着他的知名度的提高,先后被多家社会组织聘为成员,他是全语会教学教改中心的研究员、全语会课堂教学中心会员、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分会会员,先后被《学习报社》、《语文世界》、《中学语文》、《新作文》、《中学语文园地》等杂志社聘为通讯员、自由撰稿人、特约编辑、编委等,还被全国多家教育教学书刊编委会聘为副主编、编委和评委、。

刘恩博老师能如此地执迷于教科研,这与他高尚的师德是分不开的。人们都记得他婚礼的第二天就出现在课堂上;他将在下午一点接受阑尾炎手术,可人们却发现第四节他还留着汗珠给学生讲课;人们还记得起,他利用休息日骑着自行车到几十里以外的学生家去家访控辍„„,在他的身上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一名光荣教师的良好师德。

唇耕舌耘、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三十三载的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他常对人讲,自己是没有进过大学校门的,只是在无围墙的大学里拼搏着,别人用十分钟走完的路,也许自己要用一个小时!所以,决不能浪费时间,绝不可虚度年华!教研是一片希望的田野,在这片沃土上,只有用智慧的铧犁去耕耘,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才能真正体验到收获的快乐。

他的人生信条是:志存高远,方能在教育这块沃土上独领风骚。他相信教育事业的明天,必将更加辉煌。他将继续用行动诠释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与伟大!

3.丹心育桃李 大爱铸师魂 2014江西省最美十佳教师 篇三

——听姚亚萍教授讲座有感

芦陵中学 常立岩

2012年8月17日上午,我校正式拉开了暑期师德培训的序幕,听完姚亚萍教授的首场师德报告后,感慨良多,深受鼓舞,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师德风貌建设已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这不仅关乎到教育形象,更关乎到百年教育大计的成败。因而,重建师风、重铸师魂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特别是空巢孩子居多的农村学校,“关爱”为一切教育出发点,呵护心灵,守望成长,把大爱无边的育人理念贯彻到一线教学当中去,才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正道。围绕这一核心,我谈一些关于“师爱”的个人体会:

爱是教育的核心。师德的最根本体现是爱学生,这是对教育对象的关爱,对所教学科的挚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教师的爱写在脸上,写在教师的形体上,对学生有着挚爱情感的教师,语言不会粗俗,不会说有辱学生人格的话,否则,学生只能看到教育者师德之缺,师品之低。爱学生绝非一句空洞的话,这爱是对学生的体验、感受、追求的珍惜和尊重。有了这份爱,我们才能爱每一片绿叶,即使是一片病叶。为人师者千万别吝啬你的笑容和鼓励,因为这些“病叶子”才更需要我们教师的关爱。我们教育者有责任用自己的爱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健康成长创设一种积极进取的良好成长氛围。老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我们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需要我们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要更多和他们交心谈心,帮助他们查找“后进”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高尚的师德必须对学生充满爱。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

师德师爱不是空话套话,深厚的师爱蕴藉在教育的一言一行中。春风化雨,厚德载物,我们只要在教育的每个细节中,捧着一颗真诚的心,不为名利所扰,善待生命,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纯粹的心灵净化人,就能铸起高大的师魂,为农村的基础教育树立新风尚。

上一篇:营销策划人策划的三种境界下一篇:梁岭小学工作作风大整顿行动目标责任书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