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总结中前行

2024-06-28

在反思总结中前行(精选8篇)

1.在反思总结中前行 篇一

从南京培训回来以后,按照学校布置的要求进行了暑期读书,读了《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和专业发展》一书,其中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体会很深!课改后的教育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新理念,要求我们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众多理论对我影响很大,也引起了我的许多思考,教师的工作仅仅是教学吗?记得华师大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我更感觉到“反思行为”对于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反思行为”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都在进行的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方式、教育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不断实现自我完善。

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克菲尔德指出:没有反思的教学是“天真的.教学”,天真的教学意味着,我们总是设想自己的教学行动所具有的意义和重要性与学生们所领会到的完全一致。往好处想,这种教学是天真的,往坏处想,这种教学将导致悲观主义、内疚和懒散。作为一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有着深刻的体会:备课时,我们始终要站住儿童的立场考虑,不能按成人的角度,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设计教学,当学生的反应不如人意时也常常抱怨学生的脑子笨,教不会,其实静下心来反思一下,问题往往在于自己的教学。以下是一个教学片段:

五年级借班体育游戏教学"分四组学生利用20张体操小垫子制作一只跳箱",在根据老师提供的20张垫子后,很快就有一组学生制作好了,我过去一看,傻眼了,东倒西歪的,我连忙解释道:不是这样摆的,不牢固,会倒的,可学生们听了一脸茫然:怎么摆?我只得摆给他们看……

因此教学而显得被动,其成因:

(一)教师没有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了解,总认为学生会摆好的,学生会按照老师的意图实施的.(二)教师没有很好地预设:正因为没有很好地了解学生,所以,教师的课前预设也是很无形的。(三)老师的需要问题要明确,不能含糊,不能误导,因此,课堂问题就出在我老师身上,对学生的提问(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一定要明确、清楚,不能误导。

案例中老师不正成了“天真”的教学吗?如果没有反思,可能还会埋怨学生的“愚笨”呢。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和专业发展》一书后,我明白了:教师专业发展还需要有“自我更新意识和能力”:教师要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教师要以自我教育作为教师生涯的推动力。教师职业不仅是给予也是在收获的有意义的活动,也就是要寻找并感悟教师职业的幸福感。达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不求自己能成为名师,但求自己能对得起“教师”这一“光辉的职业”,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名学习型教师、一名反思型的教者。

2.在反思总结中前行 篇二

关键词:反思,教学效果,教学行为,人格影响力

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器, 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是优秀教师成长的共同之路。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教师肩负着塑造生命、塑造灵魂、塑造人格的神圣使命。面对时代赋予教师的重任, 教师不能仅仅停留于每天重复的教学工作, 更不能在琐碎的日常教学工作中牢骚满腹。而应该时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理性的思考与剖析, 审视自己的不足, 正如每次考试过后指导学生查缺补漏提升学习成绩一样, 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每天照镜子一样, 要成为工作中的常态, 要乐于反思, 善于反思, 让自己在探索的历程中不断成长, 走向成熟, 使工作日臻完善, 成为有价值、有道德、有智慧、有仁爱的好教师。

一、反思教学效果

于漪老师说:“要一辈子做教师, 要一辈子学做教师。”可见, 无论教学经验多丰富的老师, 也无论课讲得多老到的老师, 在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 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面对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师每一次不尽相同的犁土中难免会有不同的问题。因此每次课后都要反思自己的教学, 在课堂上有没有教学相长, 师生共进。教师要善于发现、发扬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之处, 如:“与学生的心灵碰撞, 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的产生, 巧妙、灵性地驾驭问题生成, 课堂气氛的融洽,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形有质。”课堂教学是一个得失并存的过程, 上课的教师往往是喜中掺杂少许忧, 教师只有通过反思这面镜子, 才能在理性中觉醒, 让自己更加睿智地驾驭课堂教学, 提升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如在教学《心中那盏灯》时, 我从课后问题入手, 把描写父亲做冰灯的语句划出来, 用心体会。这样把握人物的动作刻画, 让学生在自读过程中划出描写父亲做灯过程中的动作词语 (分别是:“托、打磨、擦、捂、扭、掖”) , 同桌交流、小组讨论, 揣摩这些动词, 学生能较好地体会父亲做冰灯所忍受的寒冷及把儿子的冷暖挂在心上的言行举止。但是教学过程中有明显不足, 现在每个学生的家里条件好, 对于那时父亲无法满足儿子的愿望——“一个玻璃灯”, 而表达出的尴尬不能理解。所以从父亲尴尬的样子看出的问题, 好几个学生都支支吾吾说不出来。如果课前我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问题, 让学生课前阅读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 这样课堂教学中学生就容易理解父亲尴尬的心理了。因此备课中还应以学生为中心, 为着眼点, 考虑到学生真正的内心体验, 来突显课堂教学的本真。这样有的放矢调控课堂教学, 不仅使教师的教学优势得以展现, 而且课堂教学也更为合理, 最大程度地得以优化。

二、反思教学行为

无论哪位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时的愿望都是美好的, 虽然课前认真备课、深思熟虑到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 但在授课中仍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的行为, 学生回答问题为了配合教师设计的某个环节, 甚至有的学生刚有自己的想法, 没等说完却和教师想要的答案南辕北辙时, 教师往往客气地让学生急忙坐下, 并没有让学生的独到思维得以绽放。这样的课堂如死水一般, 生搬硬套。学生只是充当了配合老师回答问题的机器。教师对于每天耳熟能详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才能成为今后理性教学的新起点, 才能储备、积淀教学经验。在反思中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 解放教学思想, 在回顾、诊治自己的教学实践后, 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反思的宗旨, 这也是课堂教学中稳如泰山、不可动摇的基点。就如陶行知先生所说, 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解放学生的头脑, 让他们能思考;解放学生的眼睛, 使他们能看;解放学生的双手, 使他们能创造。”在当今和谐的社会大背景下, 教师唯有放下高高在上的师者架子, 走下讲台, 走到学生中去, 和学生一道成长, 让每个个体生命愉快地学习、体验, 教师才能幸福地感受到生命的律动, 共同谱写课堂教学中的平等、亲切、情谊融融的和谐篇章。教师唯有用勇气敢于向自己挑战, 不断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 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 才会让师者的教学行为在学生生命的塑造中绽放异彩!

三、反思人格的影响力

一个教师拥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方法固然重要, 但教师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更为重要。因为教师在解惑授业中, 用阳光的心态、幸福的意念、高尚的品格影响学生, 学生才会在教师如春雨润物般的大爱中茁壮成长。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 信任每一个学生, 关爱每一个学生, 善待每一个学生, 要设身处地为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健康的发展着想, 要从只用分数的高低衡量学生的好坏的狭隘思想中解放出来, 让学生知道分数不过是他们人生中很小的一部分, 人格的品性才是教育的本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改造社会, 必须改造教育。只有塑造高尚、健全的人格, 才会有健全、和谐的社会。近年来, 也常听到老师的话语中透露的少许无奈, 现在有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 “以自我为中心, 学生的心灵比较脆弱, 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发生口角”。教育的漫漫长路中, 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个性案例, 这不仅能磨练教师的教育耐力、毅力, 更需要教师的教育艺术魅力和理性的思考, 用教育者的智慧、仁爱去浇注学生的心灵, 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朱永新在《致教师》中说:“作为教师, 我们所做的一切, 都是在为未来做准备。如果我们期待未来的社会是一个民主的社会, 我们的教师就该是民主的。如果我们期待未来的社会是公平的社会, 我们的教师就应该是公平的教师。”教师要用一生来备课, 要反思每天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是否起到了正效应。要善于捕捉教学中让教师引以为思考的现象, 提升自己的洞察力和自我反省能力, 扬长避短, 在自己的思想升华的境界中塑造学生真、善、美的人格, 让教育更为美好!

3.在反思中前行 篇三

李波:自然之友现任总干事

梁晓燕:自然之友创始人之一,现任理事,前任代理总干事

薛野:自然之友前任总干事

引子:

本期《自然之友通讯》将在“自然之友十五周年庆典”前夕出版,按照惯例,我们需要对自然之友十五年历史做一次回顾。但是如何回顾?仅仅是向外界庆贺我们十五年做了多少环境保护的事情?这显然不够。自然之友十五年的发展,也是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的十五年,期间的成败得失,除了可以作为自身发展的提醒,也可以作为其他兄弟机构的前车之鉴。为此,我们特意安排了三个现任及前任总干事的对话,在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之友发展的脉络,我们曾遭遇的困难、阻碍,以及面对困难时所做的思考与努力。

如何看待自然之友的现状?

李波:在我决定到自然之友之前,不少朋友给过我建议,他们的意见主要分成两派,有的人说,这是一个“地雷阵”,不能去;但也有的朋友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很多的机会,这些机会和个人以及和大的公共利益的方向都特别合拍,应该去争取一下。

来了以后我觉得具体有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自然之友在大的方向上和社会合拍的方面很多,这个毋庸置疑;但问题是现在的团队对于回应社会的期望不是很敏感,大家深陷于自己一贯做事的惯性中, 特别是各部门负责人,需要跳出现有工作方法和思维模式的限制。另外,工作团队里,大家交流的习惯也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还有一个大的问题在于,我们是一个会员制的组织,会员是我们工作的基础,这方面应该怎么样去开发它?我从上个月开始尝试多与会员建立联系,然后马上就意识到,会员的力量不仅在于个体的力量,这个社会并不缺有想法和有一技之长的人;会员的力量还在于他们以“自组织形式”(指会员之间自主形成兴趣、关注点相同的小组)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但是会员要形成自发的行动,还缺少达成共识、求同存异,为一个相同的目标而合作的眼光和方法。

梁晓燕:我虽然是自然之友的发起人和长期的志愿者,但真正对之有准确的感知,也就是过去的一年,担任代理总干事而深入到工作团队中。自然之友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但不失希望。而且,那些存在的问题是有脉络的,是可以解决的。

李波:我加入自然之友前的两三年中,为多家国际和国内的民间组织做过机构和项目的评估, 我发现所有组织都有自己伤痕累累的“器官”。放在环境NGO整体之中来作评价,自然之友和其他的组织一样,各有各的问题。但是,自然之友在公众中的可见度相对较高。长期以来,自然之友、特别是早期的发起人如梁先生关心环境领域的公众话题,作为一位公众人物备受关注。我们的身边不断涌现的环保组织在职业化和专业化方面不断进取,也很善于包装自己,其劣势与不足并不像自然之友这样外露。

薛野:我们可以看到,从2004年起,一批标志性的环境NGO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从宣传走向行动。这个时候的形势较之前几年有着根本性的变化:首先,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从遥远的地域转为关心切身的环境权益;其次,我们要面对的敌人,从过去的“草寇”,比如可可西里的盗猎分子,变为现在的“豪强”,他们是强大的利益集团,在与他们作战时,必须专业、有策略;最后,现在公众要求针对环境保护有所行动——一个NGO是否能树立起公信力,就看它是否有效回应了公众在这方面的需求。

那么,自然之友是否充分认识到这些转变?是否做好准备应对这些挑战?现在社团登记还没有开放,自然之友还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如果开放了,挑战会更大,更强烈。

现在的自然之友相较我在任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进步,就是去年做了机构的战略规划。不过这还只是一个好的开始,还需要把战略规划内化,使之转变为整个团队,乃至会员层面的行动习惯。

自然之友的行动力和影响力体现在哪里?

梁晓燕:从历史看,1998年以前自然之友基本上没有什么成型的工作团队,也没有什么固定的项目,当时主要就是以梁从诫先生为首,再加上一些热心的、志愿参与的会员,大家在一起呼应一些社会上的问题,并不断即兴地去实践。那段时间自然之友有比较好的社会影响。

其间有两件事情特别值得一提:第一是梁先生提出来的“真心实意,身体力行”的价值观,这一点决定了后来自然之友的工作形式和风格,不唱绿色高调,有承担;第二,早期由于没有专职团队,决定了当时自然之友“随机缘走、依赖社会资源”的工作方式,在这个阶段,梁先生确实是起了主导的作用,并且很自然地使得有些事情带有很鲜明的个人风格。

从1998年以后,自然之友开始有项目,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这要求工作按照计划书来进行,并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对资助方负责。这时我就发现,有项目后,机构需要管理,领导人要花掉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回应不同需求方。这时工作的计划性出现了。计划性有其两面效果,一是好的,它使得一些事情得以持续性地去做;另一面是不好的,它使得我们在面对机缘时因不在计划之内而不再积极争取。这个时候,自然之友和会员的关系慢慢地开始发生变化,不像成立早期,会员的参与比较多,只要有热心,就有机会不断去推动一些事情。

薛野:回应刚才李波提到的“回应社会期望”的问题,这实际上是响应能力的问题。

一方面别人对你有期望,说明你是一个有希望的组织;另一方面,被人期望肯定会带来焦虑。这几年,自然之友确实进入到一个转型阶段。所谓的转型阶段就是要重新开始,面对种种期望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谁,你能干什么。别人期望太高了你做不到,会让别人更加失望,会不胜负荷;但是,如果你不能高于其他人的期望,那么你也长不起来,因为你不能吸纳资源。在这个过程中,要细分需要响应的对象,要理智的去担当一些责任。这样到最后,大家不会期望你做做不到的事情。

这其中,“有效的传达”很重要,让大家知道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当然这里需要一个平衡,在你回应说“这件事情我不能做,那件我不能做”的同时,你得有一项必须做的事情是让人非常振奋的,无论如何一定要做到的。如果没有后者,这个气就提不起来,我觉得领导要很牢固地把握这些。

李波:我刚到自然之友不久,从一个外界观察者的眼光来看,我觉得以公众的视角来应对一些环境公共事务做出发言特别重要。很多环保组织都有他们自己关注的一些领域,比如说关注野生动物保护的、自然保护区的,或关注空气、水资源方面的;但是公民作为环境问题的制造者和受害者,他们对于各类环境政策的发言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机会。特别在今天的中国,公共信息开始逐渐公开,公共参与渠道也开始从无到有,这个阶段我们真的是有机会去拓展这个领域。但是也有挑战——在我身边的一些人的视野里,自然之友的公信力现在可能出现透支,所以我们必须有紧迫感,需要通过实际行动给自己的公信力充值。

同时,我还感到自然之友和我过去呆过的组织都不一样。在没有筹到款之前,自然之友可以低成本运作,依靠志愿者先学习、尝试一些新的想法。我们的绿色伙伴计划、绿地图、绿色选择,一些小规模的调查项目,以及即将开展的公民记者沙龙都没有或曾经一度没有任何资金。换句话说,一些新主意不是在传统的“项目”语境中启动的。我过去工作的组织是不会这样来操作一件事的,或许这也是自然之友还保持一定灵活性和生命力的原因,也是它的可爱之处。我一定会极力保护和支持这样的特点,但这也意味着新主意的起飞会比较艰苦。

梁晓燕:在应对环境公共事务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做出行动这个方面,可以看出,过去自然之友有两条行动的线索:一条是梁从诫先生代表自然之友回应社会问题;另一条是工作团队埋首日常项目的运作,这两条线索是分开的。这种分裂从2004年起引起了理事会的警觉,这也是开始提出改革治理机制的动力之一。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不应该过度倚重个人力量,工作团队应当同时承担回应社会问题的功能。这就要求工作团队的能力转变得更善于社会动员,更了解中国环境状况,更有敏锐的判断力。

另外回顾历史,自然之友每隔几年就有一两件标志性事件做出来,正是这些事件让人们记住自然之友是什么。比如,很多人对自然之友的认识都停留在2005年的圆明园防渗膜事件。此后虽然我们也持续做了很多工作,但给外界印象都不深。可见对于一个面对公众的环保组织来说,选择标志性的环境问题并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薛野:我认为自然之友从创始之初就是行动型的组织,站在前沿回应社会需求。当时,在还没有多少人认识到环境问题存在的时候,自然之友成立,一批知识分子走出象牙塔,开始关注社会层面的议题,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行动。环境教育在早期也是一种行动。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对公众的启蒙很重要。自然之友正好也契合了这种需求。

但是,成功也可能是失败的根源。这里有几点特别值得一提:第一,迅速成功后,没做总结,这个时候也没有挑战者让自然之友有紧迫感;第二,有规模后,开始形成项目代理机制,但是却没有把握好自己与各方之间的关系;第三,.开创者缺少足够的超越性。

幸好,自然之友有一个较好的基础:成立之初就有开放性,有四个创始人,可以持续地推动变革。这点很重要。不过,自然之友的开放性还需要激活。

组织的定位如何达成共识?

梁晓燕:第二届理事会曾经有过一次决策,将自然之友定位为“环境教育”型的环保组织。这是有其历史背景的。早期,环境领域有一百件事情值得去做,我们的选择并没有偏向,资源在哪儿我们就做什么,呈现随意性很大的状态。

后来理事会把自然之友定为一个环境教育组织,其中有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当时“公众参与”还不是一个可以被接受的概念,有一定的风险;与之相应,环境教育相对是一个能接受的提法。同时,这也是我们会员中比较擅长的,寻找项目比较容易。有了这个定位后,后来选择项目就会更多地倾向学校教育方面,这个决策对选择是有影响的。

在机构化的过程中,项目慢慢地多了,自然之友和它的会员却逐渐疏远了,会员想参与都参与不进来,因为项目相对来说是封闭的,有它自己的计划和方式,会员从哪个角度能参与进来呢?专职工作人员一个一个人进来,就做一个一个的项目,项目和项目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有这个项目、那个项目?大家都没有深入的思考。可能仅仅因为这个正好能找到钱,那个正好人家找来了,或正好碰到什么机会了,我们就选择了。这就导致本来应该有很多呼应社会需求的时候,我们被计划的工作牵着走了,无暇也无心真正去呼应。会员可以参与的那些公共事件性的事情,从2000年后就越来越少。

会员定位到底是怎么转的?组织和机构这两者之间的能动的关系应该怎么处理?这些都是一些重要的难题。这期间,寻求共识的过程较为困难,因为,我们必须牢记:写到纸上的不一定是共识。

薛野:转型的这个话题刚刚破题。李波相较我在任时有一个优势,就是治理机制已经有了一个转变。但是我们要加深对“转型困难”的认识,比如说去年的战略规划,如何落实是一个难题;做到一半就感觉不太合适组织现状了是另一个可能的难题。不过无论如何,战略规划的提出是特别好的事。

梁晓燕:战略规划帮我们省掉以后很多的争论和摩擦。比方说对于使命的认识,起码“我们不做什么”是比较清晰了,虽然“我们做什么”还不是很清楚。但是我们也明白,战略规划不是就那集中讨论的几天,更重要的是后续对这个结果的不断认识。

作为一家民间环保组织,公民社会组织,我们推进工作的方式注定是“寻求共识”。在治理机制改变后不可能一个人说了算,即便一个人说了算也推不动事情的落实,所以,共识的过程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这个过程走好了,虽然开始时会很累,后面的工作却会相对顺利。

薛野:现在作为观察者来看,转型也有一些潜在的问题:我们要推动的事业是需要社会资本的,以前自然之友有“梁先生”和“自然之友”双品牌,慢慢只能依靠一个品牌。如何做好团队的品牌,扩大社会资本,这是很重要的。

提及“共识”,我现在想,当初我刚开始推动工作的时候,最难一个点就是前面没有一个创造共识的过程。一方面我低估了组织转型的惯性,这种惯性的力量往往很强大;另一方面,整个组织在共识不够的时候,任何一个摩擦都很容易产生问题,这样做起来就会很辛苦。现在,自然之友的“天”——治理机制——有了转变,“地”——“战略规划”形成的共识——也基本形成,关键就看联结这两者之间的“血肉”了。

在现有基础上如何推动顺利转型?

李波:组织转型对工作团队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具体来说,我感觉自然之友有意识要应对一些重大环境议题,但是往往只是固定的一两个人在跟进。其他更多的人都沉浸在日常事务当中,很多员工对“一个项目如何继续往下延续,它是不是需要进行修正,以便更好地回应变化中的社会需求,如何修正才能与机构战略目标契合”思考得并不多。我们现在有压力,却还要想办法让乏于思变的人继续在机构中生存下去,这是特别让人着急的。

梁晓燕:我想,在这个时候,要善于提出要求,要求那些与战略目标不太匹配的项目关停或做出转变。从部门设置来看,原来的部门是四个:编辑部、环教部、会员部、行政部,这几个部门都是特定的内容、特定的对象。战略规划后我们把部门调整成了呼应工作领域的几块:传播与公关,调研,教育活动,发展合作,行政。这样让所有的工作都不是围绕具体的点而是一个面,这个面和各个点之间,各部门可以自己去建立联系。

还有,我们必须不断强调机构的使命,机构是为使命而存在的,员工是为使命而工作的,不然没有意义。要把对使命的理解内化到每个人的心中去。现在大家对使命的理解还只是一个文字上的东西,没有内化到每个个体上;个人的工作和使命是什么关系还不清楚,这样的状态很难去真正达成使命。

薛野:还要训练团队。原先的工作是以环境教育为底子的,这样一个团队现在要去影响公共政策,要对公共议题做第一时间的反应,会有很多的挑战,因为这里面要求的知识和素质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目前我们的团队偏于年轻,如果从公众参与的角度来讲,应该老、中、轻都有,我觉得需要重新配置一下,特别有些课题是比较敏感、复杂的,这需要对中国的国情有充分的认识,要对自己理想的目标有一定认识,这需要阅历、审慎等等,而且需要一定的社会资本,我觉得这个对年轻人的压力比较大。

梁晓燕:理想状态下,这个团队要有合理的年龄层级,但是,客观上,从我们的薪资水平,从人力资源的可能性来说,余地不是很大。我觉得我们需要两条路:一条是让员工提高专业能力,另外一条就是借外力,整合好一些外面的人力资源,包括会员,让他们成为兼职、外脑、志愿者、支持者。

薛野:有几类人应该重点关注:首先,退休人群中有很多关心环境问题的人,这些人有充裕的时间,不会太计较报酬和福利,他们有足够的余力。其次,那些已经三四十岁的对原工作厌倦的中年人,他们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营销、传播能力,希望参与其他的社会议题。最后,团队中需要加入一些“调皮捣蛋”的,行动比较果决、有突破能力的年轻人。

部门管理层面我还有一些建议:

第一,针对每个议题成立工作委员会。比如会员发展委员会、公共关系委员会,委员会成员要从会员里面选择,让他们来做两件事:讨论部门的规划;给部门一些资源支持。这样部门主管有一帮顾问,而且可以从中得到资源。此外,这样给活跃会员提供了深度参与的机会,工作量也不大。

第二,总干事层面需要把项目分类。第一类是又重要又要打出影响的,同时整合能力最高,而且是当年最新的,这需要带着部门主任一起去抓;第二类,重要的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同时在规划上和组织方向对接的,交给部门主任去抓;第三类就是有待评估的项目。这样分类后,可以解决部分总干事“注意力太多,待处理问题太多”的难题。

在项目这块需要一个适当的机制,给那些想干事的会员以参与的机会,组织一个议题小组,会员谁愿意当协调都可以,没有工资,只提供一些基础的支持,他们可以自主开创一些新的项目。这样一个开放的模式可以发现人才,让有行动意愿的20%会员先行动起来,同时也可以实现研发阶段零成本。

李波:应当整合理事到这些专题委员会里。这样的话总干事在其中的角色就是让理事和工作团队这两者顺利对接起来。

4.演讲稿 在反思中前行 篇四

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在反思中前行。今天是11月9日,不知不觉本学期已经过去了一半。回顾过去,新学期刚开学时的兴奋燥热还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遥望明天,隆冬季节已悄然而至,元旦的脚步正在向我们走来。

记得一位著名的运动员曾经说过:“你要想跑的更好,要先学会停下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跑步中,要学会先停下来,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这就是反思。反思就是要对自身进行全面彻底的分析调整,这样可以积蓄更多的技巧、体力,以便更好的冲刺。

同学们你反思过自己了吗?

想一想,在过去的半个学期里,你上课积极动脑发言了吗? 作业都独立完成了吗? 做作业是学生的职责,作业是用来检验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不独立去探索,是不会深刻地体会到知识本身的乐趣的,又怎能深刻地感受到学知识的乐趣呢? 学习中不懂的问题你都主动解决了吗? 许多同学有了不懂的问题,通常的对策是“懒”,懒得问老师,懒得问同学,懒得查资料。日积月累,不懂的地方就成了个大障碍,就会影响学习成绩,更会进一步影响学习的信心。

想一想,在过去的半个学期里,你主动帮助过同学吗? 班级的值日任务都认真完成了吗? 热爱劳动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主动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问问自己:给同学送过微笑了吗?课间借给同学橡皮了吗?帮同学解答过问题了吗?„„事小暖人心,暖人心之人亦心暖。

在过去的半个学期里 你认真遵守学校纪律了吗?做过无效劳动了吗? 迟到、旷课、上课分神、说话、抄袭作业、打骂同学、顶撞老师„„这些都是无效劳动,而且是有害劳动。每天“闲话、闲事、闲思”少一些,成长、进步就会大些。古人云: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

同学们当你坐在教室里,舒畅幸福的学习时,你想过爸爸妈妈正在干什么? 可叹天下父母情,同学们在校衣食无忧地学习时,或许父母们正在寒风中在秋雨中奔波劳作。处在“温柔富贵乡”的同学们,要时刻记得父母的辛劳,不忘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要有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学会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好,学会感恩。

同学们,这些方面如果你做的不好,你想过怎样去改变自己吗?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这些方面你做得很好,那你庆幸吧自豪吧,因为你已经为今后的成长悄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你做的还不很好,不要灰心,不要失望,如果你能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努力拼搏,勇往直前,也一定能成功,因为你还有时间,还有机会,初一的同学你才刚刚走过初中生活的十二分之一,初二的同学你还有一年半多的时间,初三的同学们初三生活也才刚刚过去三分之一的时间。同学们请你抓住眼前的时间,不要犹豫,不再等待,只要你努力,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住你们走向成功的步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求学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前进的过程,让我们学会总结,学会反思,努力拼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5.在反思总结中前行 篇五

参加华师大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学习体会

2012年2月下旬,本人有幸参加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第二期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学习,本次学习虽然只有短短八天,而对我来说,却是非常宝贵的八天,在这里我认识了一批可亲可敬的教授、专家,吸收了最前沿最丰富的教育营养。这次培训学习主要分为专家讲座、参观考察、交流研讨等形式,时间安排紧凑,内容紧贴实际,指导性强、实践性强。整个培训期间,12位教育专家和校长从不同的视角,共谈学校管理、教育法规、校园文化及教学实践等话题。专家们高瞻远瞩,眼界高远,思想深邃,大气磅礴,报告观点新颖超前,内涵丰富,寓意深远,催人奋进,发人深省,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和哲理的光芒,是一次丰盛的精神大餐。每次讲座就是一次头脑洗礼,就是一次思想盛宴,洗涤着我脑海中固有的陈规陋俗,催生着我的教育激情,开阔了教育视野,提升了专业理论水平,使我受益匪浅。本次培训使自己对教育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思考,静心学习,潜心育人,促使我以更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教育教学管理中去。下面就来谈谈我的收获和几点感悟:

一、只有敬业,才能专业

让我钦佩华师大教师博学多才的同时,更让我受到了这些大师们的敬业爱岗。敬业的基本意思就是恪尽职守,大致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敬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并引以为自豪;二是深入钻研探讨,力求精益求精。在这八天的学习中,每位老师都是提前

等我们上课,无一迟到;讲课内容准备的不仅充分,而且精彩,无论是课件的展示,还是内容的每一个环节,无不体现了老师们的严谨。但是,更让我们感到的是老师们的专业视角的独特与研究的精深。我想,这是华师大老师对敬业的最好注解。

正如上海市特级校长张雪龙所说,“我们并不缺乏认真和熟练的老师,而是缺乏思考和研究的老师,或者说,缺乏真正专业的老师。专业的老师首先是先懂得学生,懂该用什么东西去教学生,懂怎么教,懂学生的老师,教学就有一半的效益了”。这里,给了我们对敬业更深层次的理解。按时上下班,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等等,这是敬业的表现,但远远不是敬业的全部,真正的敬业是,真正地懂教学,即懂得用什么东西去教,怎么教,是深入钻研探讨,力求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也才能更敬业,更专业。

二、在反思中前行,在实践中提升

教授专家们的报告内容高屋建瓴、博大精深而又深入浅出,对于解决我们在教育中的一些困惑,引导我们在今后的教育理论学习中理清思路,在工作中确定正确的办学理念,提高工作水平和管理层次,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我今后的教育实践也将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

感悟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代表着学校管理发展的新趋向。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更加关注自由、情感、存在价值,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等人文精神再次成为时代的呼唤。刘国华校长的报告,金忠明教授、陈效民教授的讲座也都从

不同角度体现了这一管理理念。

1、树立“教师第一”的管理理念。

在学校管理中,参观的两所学校都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强调在学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师管理是第一要素,学校管理应该是“教师第一”,在“以人为本”中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是学校管理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理念。

“教师第一”的管理理念,其实质就是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教师在学校事务中应体现出主人翁的地位,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一方面可以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激发其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增强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增强认同,使全体教职工对学校的管理更具信任和归属感,使学校与教职工形成一个整体,使每个教职工明确到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事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从而提高教职工的自豪感、责任心和使命感。

2、营造一个互相尊重的人文环境。

营造一个平等、团结、尊重的组织氛围,这对于主体意识突出的教师,将具有极大的感召力。目前教师普通存在心理压力较重的现象,缓解教师压力,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须引起每一位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人心换人心,对教师的信任,善于发现每位教师的优点,认真对待每位教师的意见与建议,营造一个平等、团结、尊重的组织氛围,将换来的是上下一条心,为学校的事业呕

心沥血也无怨无悔的氛围,每位教师都将会用行动在证明:“我们辛苦着,但我们快乐着!”

感悟二: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管理水平。

教授、专家、知名校长一路精彩的报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他们所讲的管理艺术、方法或优秀案例等在我们的管理实践中已常有运用,有的甚至做的很好,但是我们没有去总结、提炼,没有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认识,没有找到它的理论依据,没有发现它的价值所在。原因是我们的理论水平偏低,好多正确的管理方法已经实践,但不是在教育理论或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是凭着自己的感觉进行的,因而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学校要以教师为本,教育要以学生为本,教学要以学习为本。我们必须坚持学习,每天要拿出一定的时间去看书学习。要广读书、交高人、善反思、重实践。我们要向书本学、向领导学、向老师学、向学生学、向网络学、向兄弟学校学,同时合理利用工作、交往、反思、观察、交流、实践等时机有效学习,不断开阔眼界,使学习真正成为我们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学习,思考并去研究教育问题,方可提高自身管理能力与思想认识水平。

感悟三:学校要走特色发展、文化育人之路。

学校的灵魂是其文化,很多出类拔萃的学校都有强有力的学校文化,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没有文化的学校是没有精、气、神的躯壳。作为一名教育行政干部应该在文化、思维、行为、学术四个方面引领群体,应该是价值、规范、理解、宽容的典范。

我们应站在国家教育方针的高度,以素质教育的远见,从学

校自身发展的历史去寻找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校文化,把学校创设成育人文化场,以丰富师生的精神世界作为办学的价值取向,关注教育的精神价值,立足提升师生的精神生命质量。要充分彰显学校的主流价值观,提倡一种善于研究的工作方式,勤奋进取的工作态度,求实创新的专业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工作氛围。

6.在反思总结中前行 篇六

今年夏天,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10“知行中国”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怀着“别人是怎么当好班主任,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这样的好奇想法,我走近了一位位老师和专家,认真倾听他们的的讲座,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通过学习,我领略到了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内涵与境界,同时,也让我认识到自己在平时班主任工作中的粗糙与不足。他们先进的班级管理经验,一些智慧性的处理技巧都让我受益匪浅,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对学生的一腔发自内心的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与无限忠诚。这些都是我得到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工作动力。反过头来反思自己的做法,慢慢地,我发现自己以前在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难怪自己有时候会出力不讨好。

九月份开学了,我服从学校领导的安排,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这曾是我们学校最难安排的工作,谁都知道一年级的工作不好做,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太小了,不好管理。我要挑战自我,更要锻炼自我,同时也更相信自己,经过培训,我已经取得了“真经”,我要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首先,我要求自己必须转变心态,以快乐的心情投入工作。

我认为,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做个快乐的人。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生活有时是无法选择的。面对环境,重要的是改变我们的态度。其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你用泪眼看生活,那么你的生活中就只有眼泪和酸楚。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对人生,你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对工作的态度不同,工作过程中的快乐程度也不一样。如果我们每天想着自己多么幸运,能和这么多的学生有这么近的接触,他们那么信任我们,那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就充满了意义。只有老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学生才能面带微笑的上课听讲,因为快乐可以分享,也会传染的。特别是小孩子,最喜欢亲近和蔼可亲的老师。也许,你的微笑就是让孩子喜欢你的原因。有一个道理我们都知道,那就是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其次,要怀大爱心,做小事情。

我们常常说,班主任老师要有爱心,但爱不是挂在嘴边随便说说就可以的。对学生的爱,要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平时一些看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只要我们肯用心,为学生着想,就能让学生感受到我们老师浓浓的爱意。比如我们班孩子比较小,有时在学校口渴了,想喝水,而我们学校条件有限,无法给学生提供热水。我就拿了几个杯子放在教室里,告诉学生渴了可以找我去倒水。就是这样一件小事,被我们班的学生家长津津乐道,说遇到一位好老师,处处能为孩子们着想,把孩子交给这样的老师,放心。

再次,班主任工作,也需要教育智慧。

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项智力劳动,也是一种精神劳动,因此对工作要有整体的思考。大到学年或学期的规划,小到每天的规划。每天睡觉前我都会想:明天班上有哪几项工作,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如何处理,先前没有解决的问题,明天怎样解决等等。做到心中大致有数。这叫“预则立,不预则废”。

另外,还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尤其是心理学知识。这一点,对于一年级的老师来说,无疑是重要的。我们想要学生听我们的,我们就应该懂得他们的心理,弄清楚他们在想什么,喜欢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怎样才能让他们接受我们的管理。就像医学上所说的“对症下药”,我们则称之为“因材施教”。

7.在“问题”中前行 篇七

一、问题是教师教学改进的“原动力”

我们呼吁教师要做研究, 并不是为了造就另一个理论家群体, 而是为了更好地改进教学实践。我们都知道教学实践是一个情境性名词, 它具有复杂性和不完全预期性的特征。教师身处教学现场, 每天都会遭遇各种现实问题。郑金洲先生曾说:“中小学教师与专业研究者一个根本的区别, 就在于一直生活在教育教学实际的现场, 是在现场中感受教育事实、生发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智慧的。而教育现场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 是问题产生的真实土壤, 进入教育现场的教师对教育现场所作的任何真切而深入的分析, 都有可能滋生大量的待研究的问题。重要的是, 教师要认识到, 自身研究的问题, 实际上大多并不是源于理解材料的占有和分析, 而是教育实践场景。可以说, 真实的教育场景既是研究得以进行的主要依托, 同时又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所在。正是教育场景蕴涵了大量的甚至是无穷尽的待研究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双理论的慧眼, 发现和捕捉那些专家眼中的“小故事”和“小人物”, 让那些隐匿的、缄默的、片段的、感性的, 带有个体色彩和温度的“教育个体”和“教育故事”走进研究的视界, 成为教师关注的对象。然后通过行动与反思, 探寻问题的症结, 挖掘这些事件和现象背后的教育意蕴。

今天在技术理性的主导下, 我们生活的教育日常生活世界, 是一个被繁杂的教育现象遮蔽的世界, 我们“融身”“依寓”“繁忙”于这个世界之中, 常常无法超越与自拔, 只能被裹挟着肓目前行。面对熟悉的教育场景, 我们无法感受到教育激情, 我们无法体验到职业的幸福, 我们更无法从中看到别样的教育风景, 领略到理论的迷人魅力。教师在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观的主宰下, 仅仅关注“怎样教”的问题, 而缺乏“为什么这样教”的沉思, 教师对教育理论有一种本能的拒斥和抵制。在“无思想”指引的忙碌中, 教师成了盲目的“行者”, 这直接导致了教师对教学中出现的诸多典型性问题反应迟钝, 对日常生活中诸多有意义的教育现象熟视无睹。我们定位教师为研究者, 我们倡导教师要有“问题意识”, 就是强调教师要直面问题, 理性地解决问题。教师只有在问题中反思, 基于问题反思, 为了问题反思, 才能唤醒自我、发现自我、超越自我, 从而更好地改进实践。离开了“问题意识”, 教学改进、教学创新就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所以, “问题”是改进教学实践最有效的载体, 是教师变革教学活动, 提升课堂效果的重要手段。从这种意义上讲, 问题是教师教学改进的“原动力”。

二、问题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的“发动机”

教师发展是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当前有关教师发展的路径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教师专业化, 另一种是教师个性化。孰对孰错呢?当前学界有不同的争论, 我们认为二者并不对立, 恰恰相反, 他们代表了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 二者缺一不可。教师专业化的目标指向是——“规范”, 他要解决的问题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当教师的”, 当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准备, 譬如职业道德、智能结构、心理品质等素养要求, 这是每一个入职教师共有的条件, 但是教师不是批量生产的产品, 教师发展最终的目的是让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因此在规范化基础上, 教师发展更重要的任务是“个性化”, 不同的教师性格不同、阅历不同, 决定了他对教育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异, 教师个性化就是在承认教师差异的基础上, 承认教师已有教育观念基础上, 通过教育启蒙激发教师的反思意识, 研究意识、自主发展意识, 让教师成为与众不同的“那一个”。教师个性化目的就是让教师意识到“我”的存在价值, 教师不仅仅是一个群体性概念, “我们”背后包纳着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 他们有不同的生活阅历, 他们有不同的教学风格, 他们的头脑不是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他们有自己对教育的独特判断和自我理解, 教师个性化就是把教师这种独特的东西彰显出来, 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我们知道教育思想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内核, 那么教师的思想如何形成的呢?

上海闸北八中的校长、成功教育的缔造者刘京海先生, 在一次学术报告中, 曾提出一个振聋发聩的问题:“先进的教育思想从哪里来?来自书斋吗?不是, 来自‘拍脑袋’吗?不是, 它来自哪里呢?来自实践, 来自经验, 来自问题。”

刘京海校长的提问有两层含义。其一, 一线教师要重视思想的力量。教育是行者的宗教, 教师工作的特质是行动, 但行动不是盲动, 科学的、有规划的行动, 才能有效解决问题。教育思想是科学行动的保证, 是教学的源头活水。虽然思想是内隐的, 但是行动是思想的外在体现, 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不同, 自然会影响他的行为方式。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 带来的必然是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而没有先进教育思想引领的课堂, 必定会失去深刻和力度, 最终将走向浅薄和轻浮。杜威曾说, “把一个人的思想, 用一根很短的绳子, 拴在功用的柱子上, 是不值得的。行动的力量需要有宽阔的眼界”。因此教师要有自己对于教育、教学的独特理解, 教师要形成有个体色彩和温度的鲜活的教育思想, 这是实现教育变革, 促进教师发展的精神滋养。其二, 一线教师思想的形成基于问题。杜威曾说, “思想、观念不可能以观念的形式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当一个人把观念告诉别人时, 对听到的人来说, 不再是观念, 而是另一个已知的事实。这种思想交流也许能刺激别人, 使他认清问题所在, 提出一个类似的观念;也可能使听到的人窒息他理智的兴趣, 压制他开始思维的努力。但是, 他直接得到的总不能是一个观念。只有当他亲身考虑问题的种种条件,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时, 才算真正在思维”。引杜威的观点表明, 思想是内生的而非外部强加的, 只有当教师意识到问题、尝试解决, 并在行动的过程中不断反思, 体验到新的思想带来的变化时, 观念的转变才能发生, 才能形成教育思想。教师是理论的检验者也是理论的发现者, 他自身就是理论的“助产婆”, 他们在行动中, 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 解决问题的过程, 就是教育思想生成的过程, 因此问题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的“发动机”。

教师的经验是教师发展的宝贵资源, 但是教师的经验一旦固化, 成为一种强大的惯性的时候, 又将成为阻碍教师发展的桎梏, 当教师习惯了用某一种方式应对教学情境的时候, 对于新的教学方式就会产生本能的排斥, 从而出现认知上的不认可, 情感上的不认同以及行动上的不作为, 最终使新的教育变革流于形式。可怕的是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 经验主义常常因大多数人的认同而披上了“合法性”的外衣, 从而成了人们拒斥变革的借口。因此, 我们需要通过问题驱动, 引导教师去自觉的思考, 在思考中改变观念, 形成思想, 这样教师就潜移默化地走上发展之途。

三、问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与此相对应,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也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二人的共同之处在于把反思作为教师成长的核心要素。过去, 人们总是习惯于教育方法和诀窍的倾销, 把教学改良的关键看作是教师能否正确地按照程序行事, 能否复制和照套有效教学的行为标准, 而不是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和教材的深层理解做出复杂判断的能力, 对教师的反思能力缺乏起码的尊重。事实上, 教师不仅仅是贮存他人观念的容器, 他们也能提出并解决与他们的教育实践有关的问题。教育反思不是外在于教师工作范畴的一种时髦的追求, 它尊重教师的选择, 它认可教师的经验, 它的目的是从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中抽取和提炼富有理论意蕴的教育精髓, 它本身是教师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它是教师与自我的深度对话, 它是教师对问题的理论探询, 它使得教师的教学行动有了理性的标杆。教师放弃了反思, 就意味着放弃寻求理性智慧和幸福生活的信念。教学反思就是要求教师把理论拉下神坛, 摆脱对理论的恐惧感和敬畏感, 让理论之思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它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从安逸的由他人代做决定的状态中摆脱出来, 唤醒他们自由地做出决定的能力。我们要让教师觉得理论并不神圣, 也不遥远, 它就在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 它就在我们问题与事件的处理之中, 甚至它就沉睡在我们的头脑之中, 我们能做的就是行动、归纳和挖掘。

8.在探索中前行,在反思中提升 篇八

一、兼顾单元讲究整体意识

新课改强调专题意识、板块意识,不再把文章作为孤立的篇目来对待,要考虑它在整体中的地位与作用,即使是单篇的文章教学也要体现专题整体意识。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时均要把文章放在专题整体中去考虑。而本单元是写人记事的散文单元,其教学目标是透过对人与事的细节描写,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在设置时充分考虑单元教学目标,首先将结合课后习题一,自主学习、练写旁批、评点人物个性、感受人物风采、积累写作技巧确定为本课学习的重点;而结合三段引文,合作探究、体会炽热情怀确定为本课学习的难点。同时考虑到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将写作部分“写人要凸显个性”与本课的阅读学习紧密联系,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过程设计符合学生认知

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同样尊重了学生的认知。首先从预习课文谈印象、品读课文作批注、探究课文解疑惑,再到齐诵诗文抒豪情、小结全文做推荐,最后学以致用显身手,各个环节按梯度进行,环环相扣,同时衔接自然、过渡巧妙。整个环节始终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位置,按照他们的思维规律将其引入本课的学习。在教学设计之初,笔者查阅许多参考资料,借鉴不少同行设计,颇费心思的找到了梁启超在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典礼上的证婚词,那篇证婚词不仅能反映梁任公的率真,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因此笔者将其搬进了课堂。后来在罗老师的点拨下,笔者才意识到导入新课不必追求花哨新奇,如若能尊重学生的认知,以熟悉的历史书中的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来展开讲解,将学生引向本课的内容,更能激发其求知的欲望,并且顺其自然、简洁明了。

在比赛磨课之前,笔者教学本课一般就仅仅去抓梁任公的描写,分析其性格、气质和修养,但在走进文本、深钻细读、翻阅资料深入了解梁启超其人其事之后,笔者才认识到教师对文本的准确解读是第一位的。教师作为读者,要用心阅读,准确把握文本的内涵。其实这篇文章似浅实深。初读,仅注意到其中的细节,觉得精彩的描写表现了梁启超的率真幽默、谦逊自负、博闻强记等,但慢慢会感觉到文字背后还有东西,让人沉重并不轻松;再读,觉得爱国情怀是隐含其中所不能忽略的。因为,任公演讲的内容与他演讲时的表现均与他的爱国情怀有关,而任公在政治舞台和学术讲台上始终执着不变的就是他的爱国情怀,也就是梁实秋先生高度赞扬的“热心肠”。因此课堂教学切入角度巧妙,难点突破时就抓住文中结尾句的“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以这句话带动全文,既深化了对任公的认识,又扣住了梁实秋写作的目的,同时这句“热心肠”也恰恰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困惑点。

三、容量有限学会恰当取舍

在文本研讨挖掘过程中,我们发觉本课要挖掘的东西很多。可品鉴梁任公其人其事,也可品鉴梁实秋其文其人。当然梁任公的风采特点是重中之重,而梁实秋先生的文风和写作技巧其实又可成为学生习作最好的范本。因此在试课之初,笔者在评点人物风采之后加入梁实秋写作理念的探讨,然后再去理解“热心肠”,结果发现课堂人物研讨被割裂开来,而写作理念探讨也并不深入。最后我们大胆取舍、忍痛割爱,将课堂重点放在了人物研讨上,把文风的品读和借鉴作为课后拓展推荐的内容,这样取舍之后,课堂程序更流畅、效果更好。当然,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之一的情感熏陶,在本节课还有待加强,虽对梁启超先生的真性情有了初步的把握,但学生对梁先生的爱国情怀的体察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对《箜篌引》、《桃花扇》的解读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对历史人物及背景了解不深成为把握人物情感的障碍。 虽然在教学构想中企图切实践行新课标,采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由于平时经验所限、应考所致,不敢完全放手。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落实、多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预设与生成更加融合一体。本次的教学比赛录课已经结束,衷心感谢在此次比赛中给予我无私帮助,“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领导专家和语文同仁们。 不论结果怎样,笔者觉得在这次比赛磨课过程中,理念的碰撞、能力的锻炼和经验的总结都是笔者最大的收获。语文教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笔者将保持热情、继续努力、不断求索,争取更大的进步。

上一篇:初二家长会家长发言稿下一篇:小兔买推车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