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2024-07-23

怎样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共11篇)

1.怎样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篇一

怎样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我国最多的从口在农村,农村文化建设是重要基础。

加强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上下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常抓不懈,才真正有可能把农村的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开创农村文化繁荣的新局面。

强化领导,将文化建设纳入考核机制。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关键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基层党委、政府应该切实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自己的日常工作范围,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己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逐步完备各项制度,健全农村文化评价机制,将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同时。同时多多倾听群众的意见,将基层文化建设植根于人民群众中,将文化建设过程当成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来抓,重点将“三农”工作作为文化传播的重点方向,真正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农村文化建设,“人才资源”是最根本的资源,也是农村文化建设能否成功的根本。首先,各地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培训的力度,特别是对农村本土文化传承者的培养。建立农村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网络,坚持岗位培训与学历教育培训的相结合,提高他们的文化技能、知识技能。其次,积极发展民间优秀文化队伍。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也都有自己的民间艺人,他们创造的文化形式与百姓日常生活最贴近的,也是最受百姓喜闻乐见的。定期对这些草根文化队伍进行培养,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比赛,提高民间艺人的待遇,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而且能够保证这些传统文化能够源源不断地流传下去。

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引导群众抵制不良文化侵袭。让先进文化、主流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同时,还应该将知识性和趣味性与农村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精神需要。首先,抓好传统文化。利用传统的节日、庙会等形式,向农民普及文化知识,开展农村文化活动,以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转变农民对文化的态度,激发他们对主流文化的热情。其次,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以“文化下乡”、“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等为载体,普及农民的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通过科普、法律知识的传播,提高农民的法律知识水平、业务技能水平,掌握科技知识并学能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掌握一技之长,发展致富奔小康。第三,抓好本地特色文化。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式,保护当地民间传统艺术、特色文化,抓好传统文化特色村的建设,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

2.怎样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篇二

教师的素质应该包括:教师的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育观念、教学监控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和策略。这些素质决定着教育教学效果, 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影响。那么, 学校怎样开展工作才能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呢?

一、勤抓师德工程, 提高教师师德素养

师德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是教师工作范围内特殊的道德要求。师德指导着教师的思想, 规范、约束着教师的言行, 调整着师生间、同事间, 教师与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 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应当“学为人师, 行为楷模”。教师不但要以学识教人, 更要以人格育人, 以灵魂塑造灵魂, 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将会影响一代代新人。教师的职业道德归纳起来是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和人才观, 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养,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爱岗敬业。各校领导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道德规范细则》, 每学期都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并付诸实践。只有教师师德素养提高了, 学校各项工作自然才会进行得顺利。

二、抓教研工作, 提高教师理论文化素养

我们知道“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就得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长流水。”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再学习的能力, 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 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不断吸取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新的理论和最新科研成果, 不断充实自己, 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 教师要有“活到老, 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念, 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文化素养。

“教育要改革, 教研需先行。”教研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是探索教学规律的重要途径, 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的重要环节。学校领导要身体力行, 明确教研任务, 落实教研内容, 加大教改力度。要求教师学习理论, 总结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 编写论文, 提高学术水平, 让教师从经验型向学者型转变, 并将其与各种奖励制度、晋升职称挂起钩来, 切实提高教师的教研积极性, 促使他们创造性地工作, 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文化素养。教师也应认识到, 只满足于做一个教书先生, 成为知识的古板传授者, 势必是会被淘汰出局的, 教师要积极地加入到教改试验等教研活动的行列之中, 探究科学的教学方法, 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在教育科研领域里逐步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三、开展“三课”活动, 提高教师能力素养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学校每学期都应当开展“三课”活动, 在活动中让教师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实效。

所谓“三课”, 既要采用传统“讲课、评课、说课”的方法, 又要用“同课异构”的模式让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各显身手, 尽展风采, 在对比中扬长避短, 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另外, 还可开展这样的“三课”活动:以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为主讲授的“示范课”, 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 使中青年教师在学习借鉴中成长;以中年教师为主讲授的“研究课”, 通过学科备课组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 由经验丰富的教师主讲, 使年轻教师尽快熟悉教材教法, 把握教学重、难点, 提高教学效率;以年轻教师为主讲授的“过关课”, 目的是让年轻教师在学习中教学, 在教学中反思, 在反思中提高, 尽快成长起来。

四、实施名师工程, 提高教师业务素养

一个学校要站得住脚, 教师一定要出名。学校要组织本校业务精通、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互相交流、切磋, 并支持他们走出学校, 与名师交流, 向名师学习, 成为本校“名师”, 之后让他们引路, 带动其他教师。每年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各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若干, 逐步建设一支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

五、提供学习机会, 改变教师观念

学校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教师是学校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如果教师的教学思想陈旧就会妨碍素质教育的推行。因此, 教师的教学观念一定要转变, 例如, 教学策略的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转变, 由重结论向重过程的转变, 由统一规格的教育向差异性的教育转变。再如, 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评价者和促进者。教师不再是什么都在学生之上的传统师者形象了, 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变成“平等中的首席”了……

学校要提供有利的条件和机会, 帮助教师加强学习, 转变观念, 积极投身到课改学习与实践中, 营造一种奋进不息的学习氛围。

3.怎样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篇三

关键词:思想道德建设 家庭教育 修养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历代党中央领导都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毛泽东同志早就提出青少年德、智、体应全面发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时要求青少年要做到三个面向,并指出要做四有接班人,即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江泽民同志在得知一个学生敲死亲生母亲的事后,夜不能寐,连夜与其他中央领导通电话研究青少年思想教育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从马加爵事件中看到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要求全党、全民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学校是对未成年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

对于地处山区的农村乡镇,校舍紧缺,学生寄宿街道,虽然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依然存在许多严重问题。如个别学生存在拿摸行为,个别学生故意损坏公物,个别学生染上赌博的坏习气,个别学生向弱小同学派款,部分学生不遵守纪律、打架斗殴,少部分学生言行举止不文明……。我校学生反映出的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问题也许是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存在问题的一个缩影。那么造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根源是什么呢?先请看:

每逢赶集,到街上走走,“娱乐”场所随处可见,其中不少家长正在打牌赌博;到乡下走走,农闲时随处可见农家院子聚集着大堆人群,他们正在玩牌赌博,兴致甚浓,其中大部分是学生家长,还有不少学生在观赏,甚至一些家长牌运不好,竟让自己的孩子给换手气。由于受这些家长影响,每逢双休日,不少的孩子们聚集一块,打牌赌博,个别孩子抽烟喝酒,他们经常是通宵达旦。

据了解,这些孩子中,除受家长的纵容影响外,不少的是双亲外出打工,孩子则由家里的祖父母或姑姨看管。因他们不少是独生子女,长辈们自然不敢放开手脚去管教,对于他们的所作所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节假日则成了他们自由玩乐的空间。

其实,监护人的纵容却滋长了他们不良行为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一些学生经常性赌博,抽烟喝酒,手里缺少赌资,就去偷,或向小同学强行索要等;或因父母纵容,疏于管教;或因脱离了父母的直接管教,少男少女们认哥认妹,成双结对来往两家,早恋现象实令人寒心。

长期缺乏良好家庭教育和父母痛爱的孩子生性倔强、鲁莽,养成好吃懒做的坏习惯。若稍加指责批评就会引起孩子的不满。他们在校违反校规,打架斗殴,偷盗赌博,旷课逃学,无心学习,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也给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由此可见,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归结起来,有社会的责任,有学校的责任,有家庭的责任。下面我就农村学校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未成年思想品德建设应从小事抓起

我们常看到,学生在校园里乱丢果皮纸屑、食品袋,这是很小的事,但反映出的却是学生缺乏最起码的行为修养。在社会上乱丢垃圾,就是缺乏公民道德,缺乏社会公德。怎么样纠正这一问题?可以发动教师、学生讨论想办法,集思广益。比如,进行教育,但光教育是不够的,可以组织学生说说乱扔垃圾的行为好不好?有什么危害?怎样才能做到不乱扔垃圾?还可以设立卫生监督岗,让那些乱扔垃圾的学生当监督员,并负责拣垃圾等等。对于其他的问题,同样如此。

二、成年思想品德建设要持之以恒

古人云:持之以恒,万事必成。事实确实如此,任何事情怕的是刮一阵风,风过了则依然如故。要想做好一件事,只要下决心,下大力气,坚持下去,没有做不好的事,也没有做不成的事。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事也是这样,只要不是刮一阵风就过,而是从小事抓起,持之以恒,真正化大力气去抓,一定能大有成效。

三、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应从教师做起,从我做起

学校的每一个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在学校里面,行政、党员的责任重于教师,教师的责任重于职工。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最怕我们的老师要求学生怎么怎么,自己却首先做不到,所以学校要搞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教职工,特别是教师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在这一点上学校党政对教职工的教育责任特别重要。

四、学校根据情况可以组织力量编一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校本教材

我们小时候念书时,首先学到的语文课是司马光机智救小孩的故事,还有狼外婆的故事,稍大一点有邱少云的故事,雷锋的故事。再大一点有保尔柯察金的故事,这些课文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影响太深太大了。我们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历史,这方面的资料有的是,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编订相应的思想道德校本教材,利用晨会、班会组织学生学习。可现在没有这个方面现成的、系统的教材,因而不少学校的晨班会往往流于形式或干脆挪作它用。

五、学校应利用家长会,指导家长如何加强对子女思想道德的培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对好的父母,往往有一个或一串好的子女,但现在的父母大都只关心自己孩子的成绩,而很少关心他们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常常忽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或许也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学校应充分利用家长会教给家长正确地教育子女的方法,让家长知道培养小孩良好的思想道德是重要性,还要告知家长如何关心自己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到家校结合、家校互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怎样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今天我要汇报的主题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持续发展》,选取这个主题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思考:一方面是,教师队伍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学者顾泠沅说,如果一所学校拥有一流的教师,即使是在破庙里,也能办成一流的学校,可见教师在办学过程中的极端重要性。另外一方面是,对学校下一阶段的思考,近年来,在县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和环境发生进一步,显然教师队伍素质已成为现阶段制约学校可持续发展最大的瓶颈,借此机会对这块工作进行一个梳理和思考。而不是因为我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取得了什么突破,所以还希望各位领导给予指导。

一、教师队伍问题分析

1.教师数量

目前班级数11各,专任教师35名,其中代课教师5名,而且代课教师基本上为非师范类学科专业和流动性大不稳定的特点,给教育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2.队伍结构

(1)年龄结构不合理。30岁及以下教师21人,30-40岁6人,40岁及以上8人,处于30-40岁间年富力强,有教育教学经验的学校骨干缺乏,教师队伍青黄不接,中级以上职称率只有43%。40岁教师观念落后、教法陈旧,年轻教师经验不足、缺乏引领,但不得不承担教育教学重任,成为学校“主力部队”。

(2)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专业结构不科学,比如学校没有一名专业的计算机教师、美术教师多1名任教计算机、音乐教师多1名任教语文。

3.职业期望

因为教师的职责和良知而敬业,却因为教师的收入和地位而不爱岗。对教师职业表现出被动认同,缺乏内在的驱动力,工作积极性不高。

4.专业素质

(1)教育教学能力:被动参加培训是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主要方式,效果不理想,大部分教师凭借个人的直观经验开展工作,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不佳。

(2)教育科研的参与:多数教师参加过教育科研项目,但研究流于形式,科研的问题解决和自我提升意识不强。

(3)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新教师普遍掌握基本技能,会使用多媒体教学,而老教师使用较少。

5.人际关系

部分老教师不求上进,不但不能起带头、示范、辐射作用还倚老卖老,对年轻的新教师进行负面影响。

二、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2011我校明确提出“建设一支爱生、精业的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爱生、精业这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规范的要求。

爱生,即热爱学生,就是要对学生尊重、理解、赏识、信任。我认为:只有老师树立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道德情感,全面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真正实现“相信人人有才,帮助人人成才”。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师生朝夕相处,在管理学生时,都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当他们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不抱怨,不放弃;当他们违反纪律时,我们不迁怒与他们的不懂事,而进行和风细雨的说教和长期的教育。

精业,即精湛的业务能力。源自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意蕴教师要尽心于所从事的职业,精通本专业的业务。希望每个老师都是满腹经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将知识以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传授下去,做到深入浅出。这样也势必要求教师进行补充、更新专业知识,针对学生情况研究调整教学的方法,同时还会与时俱进使用先进教学手段。

三、理清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举措(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我们来第一方面

(一)加强教师师德建设

在师德建设中,既会有刚性的一面,也会有弹性的一面,所以师德建设贵在“刚柔相济”,这也是我们学校师德建设中遵循的基本原则。所谓刚性策略是指“制度约束”策略,所谓柔性策略是指“过程内化”策略。

1.过程内化是师德建设的主要渠道 教师道德修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内化为教师的行为的准则,必须依靠学校师德环境的有效营造和教师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下自觉地进行修养和锻炼。因此,过程内化应该成为学校师德建设的主要渠道。(分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1)注重组织精神的建构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它们强调了外部环境对人的发展所起到的重要的作用。在师德建设中,学校的文化底蕴和组织精神,对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形成发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校发展应抓住各种机会促进组织精神形成。如学校的办学理念、教风、学风、发展目标等的构建,直接影响和熏陶着全体师生的意志,这些显性文化的构建,能使全体师生形成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如我校

教育教学管理核心的理念(办学理念)是:以生为本,育德育能; 教师基本要求(教风)是:爱生,精业;

学生基本要求(校训)是:勤劳朴实,勤奋好学; 标志性的物体(校花):仙人掌; 师生要达成的共同愿景(发展目标):打造丽水市农村教育特色品牌。

校徽的解读,校花的解读,刚开始我的做法就是要师生记住,而后在通过学校环境改造和学校物品标识不断加以渗透,在活动中体验(野外拉练),这些显性的文化逐渐深入人心(QQ群),这些显性的文化都能营造和体现团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大大激励并感染着学校的每一位教师,并逐步内化积淀为教师自身的一种重要素质。这样,学校组织精神的建构过程,就成为了教师师德修养不断提升的过程。

(2)注重双向有效的沟通

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出发,我们决不能忽视人的存在。作为校长,每一种计划和设想的出台以及管理策略和手段的运用,都要关注人的思想信念和态度情感。校长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处理关于人的问题,是关于改造人的信念体系的问题。因此,校长与教师开展沟通并促进认同,是学校成功管理的起点。校长与教师只有开展有效沟通,促进广泛认同,形成共同愿景并达成共识(办学理念、学校精神的提炼、校标的设计),这样才能真正唤起教师的道德自觉,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坚定他们的道德信念,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

如今,校长与教师开展双向有效的沟通的方式有很多,除了面对面的促膝交谈以外,还有手机电话、发手机短信、留言版、QQ聊天、书面写信等。总之,校长要经常与学校教师保持广泛的民主平等的对话,尤其是对那些有思想情绪和认识偏差的教师,更要和风细,2

雨潜移默化,在双向有效的沟通中解开他们的内心“疙瘩”,提高他们的师德水平。

双向沟通还体现在师生上,每学期我校组织一次家访活动,看一组照片,通过家访让教师去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另外一面,走进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生活,从而激发自身的责任意识。

(3)注重榜样典型的引领

先进教师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生活在教师队伍里的活生生的人,它能够以直观形式启发教育和感染教师,进而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监督和促使他们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取长补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一是校长模范引领(这是打造团队精神的关键)。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虽然这句话有些绝对,过高的估计了校长的价值,但它表明了校长在学校中的主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校长是打造团队精神的核心,校长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师。因此,团队精神的打造校长必须模范引领。

二是校内模范教师引领。他们生活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影响更直接、更深刻、更快捷。每所学校,都有一批具有高尚师德和教育业绩的模范教师,获得了各级各类的荣誉称号,比如县级先进工作者、县优秀班主任、县教育教学质量奖、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青年团员等等,我觉得我们要有一种认识,这些荣誉的取得,不是仅仅个人的成果收获更是一个学校的荣誉,每一张荣誉证书是体现了这位教师对学校做出的巨大贡献,前几天,被授予朝鲜“共和国英雄”称号朝鲜女交警在领奖时的声嘶力竭,嚎啕大哭,给我们感受很深刻,这样的激动心情我们可能不太能体会,但是,这样的殊荣让人们致敬,这样的民族也让人致敬。

三是校外模范典型引领。如为救学生双腿截肢的“最美教师”张丽莉,在生命的最后40秒忍痛完成停车确保乘客安全的杭州“最美司机”胡斌,还有经常会刊登全国和省内外的一些优秀教师的成功事例和感人事迹,我校每个学期都要定期组织教师们分组学习讨论,谈感想、谈收获、谈理想,让这些优秀教师的高尚师德时时处处启发和激励着学校老师的思想和行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身边的模范教师,让更多的教师“学有榜样、行有方向、干有力量”,让更多的教师快速地成长起来。

2.制度约束是师德建设的主要保障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法律和道德都是调节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法律的实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而道德是依靠舆论的力量来维持的。师德建设不仅应当大力营造遵守师德为荣、不讲师德可耻的舆论氛围,更要深化教育改革,健全人事、考核、分配、奖惩等方面的制度,形成对教师行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师德建设中,如果只靠“软”的疏导而没有“硬”的制约,那么师德建设往往会陷入事倍功半的怪圈。制度约束是师德建设的根本保障,制度约束机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着手:师德水平与职称评聘挂钩;师德水平与分配奖惩挂钩;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教师讥讽、歧视、侮辱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以教谋私,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制定了严厉的处罚规定,使之成为全体教职工不可触摸的“高压线”。

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灵魂,师德建设抓到位,才能使学校各项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师德建设既是一门管理科学,又是一门管理艺术,而“刚柔相济”则是科学和艺术的最佳结合点,实践证明,以“柔”为主导,以“刚”辅之,则能使师德建设取得明显的实效。

(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只有满腔教育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我们学校在培养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方面这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自我反思(个人)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一个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他可能永远只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我们学校要求教师每天坚持上课后在备课本上写教后记,教后记内容主要为:教师教的情况、学生学的情况、教师感想体会、学生同伴的建议等,要求做到及时记、恒久记、记有价值的内容;每两周根据教后记内容,选取其中一个问题写一遍教育教学反思,要求有深入思考、上升到教育教学理论的高度,每学期学校评选优秀教学反思,汇编成册,进行资源共享。

2.同伴互助(教研组)

加强教师互助合作,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互助合作,可使教师个人少走弯路,在同伴互助中更好地成长。因此,我校将集体备课作为同伴互助的重要载体,在集体备课中,教师的不同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方式、方法能在集体备课中得到讨论、交流,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集体备课上要求,一是教师要认真地研讨教材与课标,带着问题和反思参加研讨;二是教师要备好学生,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设计教学策略;三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应体现有效教学,每个教学环节应注重教学效果,做到“以学定教”。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加强了同伴互助,共同发挥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使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集中学习(全校)

每学期学校围绕一个主题,选取一本教育教学著作,开学初下发人手一本,有组织的进行系统性的学习。上学期我们主要学习《2011年义务教学课程标准》,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教师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再由各教研组教师进行分章节主讲交流,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和平台,同时将教研交流、课堂观摩、论坛演讲、专家讲座等活动融入其中,丰富学习载体,提高学习实效。

4.骨干引领(新教师)

学校年青教师多,初入茅炉,其教学经验比较欠缺,但干劲十足。为此,我校将学校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做好新老教师传、帮、带工作,开展“青蓝工程”活动,让年轻教师尽快实现“三个转化”:从学生型到教师角色型,从模仿教学型到自主创新型,从偏于“双基”型到注重能力型。由于骨干教师少,所以在我们也向育英借力,利用他们优质的教师资源,把我们学校一分部教师与他们学校骨干教师进行结对。

5.外出学习

由于教师长期封闭在学校内,教育信息资料看的不多,好课看的不多,孤陋寡闻。加之教师由于日常教学任务比较繁重,他们对于社会上的新鲜事物感到陌生,对先进教育教学思想的学习与运用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无暇顾及。所以有时他们自己也感到课堂教学举足不前,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不足。一方面积极组织教师参加5年一轮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另一方面学校组织教师在县内学校交流学习外,还主动到县外、市外学校去学习,到学科优胜学校学习。我校分别在2008-2010年和2011年-2015年与桐乡洲泉中学和宁波北仑江南中学进行教育资源对口支援结对,借助发达地区的优质资源,通过资源共享、师生互派等多种形式开展实质性的教育管理与学术交流,促进我校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为学校增添全新的活力。

6.课题牵动

利用科研课题来拉动教师学习,也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方式。教师通过选择课题—立项—课题实施—课题总结,通过查找资料,学习理论,对自身的基本素质的提高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科研能兴校,科研也能兴师,这条路是许多教师的成才之路,会使他们成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

(三)关心教师工作生活

有这样一句流行语:“领导把我当人看,我把工作拼命干;领导把我当牛看,我与领导对着干。”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学校的各项任务最终都要靠每位教师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劳动得以实现,光靠给教师压力而忽视教师自身生活条件的改善,会使广大教师失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被动地为规章制度而工作,他们会疲于应付,同时也不利于学校的稳定。张文质的《教育的十字路口》 一书里有这样一句话:“只有学校善待老师,确定老师第一的管理理念,实施老师第一的理念,教师才可能真正地善待学生”。因此,对于校长来说关心老师们的生活实质就是实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过程。

1.关心教师工作

(1)工作减负增效。改变“给教师加压,给学生减负”的观点,改进教学管理,减轻教师额外负担。取消无效材料的书写,能不写的就不写,从重数量转向质量,提高实效性;精简会议,能不开的会就不开,能开短会的就开短会。

(2)搭建展示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优质课评比、名师申报、论文评选和学术主题报告,鼓励教师指导和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力求通过这些平台让教师积极为学校做出贡献,从而达到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五种需要里的最好层次,此时教师会感觉到自己存在对学校很有价值的,也会焕发出巨大的潜能。(3)实现民主管理。加强校务公开,进一步规范公开程序,提高公开质量。加强全校师生的参与度,凡属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系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和举措都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加强上下沟通,按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原则,高度重视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决策建议作用,支持他们建言献策,建立起采纳良言的工作机制。在课程改革中我校正在实施的分层走班教学和周周清都是我们教师建言献策的成果,而且也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2.关注教师生活

(1)提高福利待遇。在不违反政策的前提下,学校坚持用好每一分可用于教师福利待遇上资金,坚持教师生日送蛋糕、节日送祝福、生病探望、健康查体、帮助教师解决乘车、生活等困难,使教师感受到学校的亲情与关怀。

(2)开展丰富活动。以工会为依托,每学期组建1个教工兴趣社团,本学期我校组建了气排球社团,而且坚持周一至周四傍晚开展活动。同时,另外在开展2-3次教工活动,如三八节拔河比赛、教职工趣味运动会、景宁自驾游、青田自驾游、紧水滩仙牛烧烤、丽水东西岩烧烤、野外踏青等活动,丰富了教师的课余生活,让教师感到集体的温暖,让情感留人。

(四)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在队伍建设中,我们认为,教师是学校的主人,但教师主人翁意识的确立不只是靠宣传和教育,更重要的是要靠相应的机制支撑,才能保证教师队伍的和谐与稳定。1.注重绩效评价机制。绩效工资实施目的是改善教职工的工作表现,如何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合理、有效、科学对教职工评价并产生积极的作用,是每个管理者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制定科学、规范、到位的操作方案,并集体讨论通过。实施绩效结构工资制度,要实现“拉大距离,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分配目的。

2.加强教师考核机制。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学校对教师的德、勤、能、绩等进行建立学校评价、学生评价、同伴互评、自我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的评价制度,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评优评先、职称晋升、干部选拔等相联系,这不但对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和工作积极性具有很好促进作用,而且对整个教师队伍也具有很好的导向激励作用。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建立问责机制。

5.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及学校管理 篇五

————南部县铁鞭小学

我校是一所位于升钟水库重淹区的农村小学,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农民工子女在城里就读的日夜剧增,农村在校学生逐年减少,办学规模日趋萎缩,管理矛盾更为突出,办学压力越来越大等现状,我们新一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集思广益,狠抓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修改完善至关重要的管理制度。

一是铁鞭小学教职工请假制度。规定除丧假、婚假、产假外,有事必须具备请假手续并做好调课工作的扣30元/天,对未联系好代课者扣40元/天,旷工60元/天,病假扣15元/天,危重病人住院期间不扣工资。迟到早退5元/次,超过10分钟扣10元/次。旷课20元/节。

二是集体办公和政治学习制度。教师在工作时间内(指考勤时间段),除工作需要外应坚持在办公室办公,否则视为缺勤。集体办公由学校专职考勤人员负责考勤,在每周五把集体办公考勤记录表连同教职工出勤表交回教导处,在下一周周前会上通报。规定每周日进行政治学习并作好笔记,期末进行检查、挂钩。

三是期末考试教学质量考核的规定。实行达标奖与位次奖 :期末考试量化积分达到全区平均积分为教学达标,人均300元,高于或低于全区平均积分按10元/分进行加减;凡是所教学科综合考核积分位于全区前三名者实行位次奖。其中第一名300元,第二名200元,1

第三名150元,任教多学科者累计最高不超过500元。

四是毕业班教学成果奖实施意见。分等级奖、目标奖、总分奖三项。凡获大坪片区综合评比一等奖3000元;二等奖2500元;三等奖2000元;完成定向名额3000元,超过或者未完成按照南部中学200元/生,南部二中奖150元/生,建兴中学和南部三中100元/生实行奖惩;总分在全辖区名列前三名按照1000元、、800元,、600元进行奖励。

五是中高级职称评定办法。按照教龄15%、任职年限10%、教学业绩60%、获奖5%、论文5%与其它工作5%六项进行量化考核,择优评定。

二、关心教师,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

1、关心教师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1)、在教学管理中,仅靠制度管理是不全面的管理。我认为,民主管理、制度管理与全员管理相结合,才是真正的管理。为此校长要多接触教师,多和教师们在闲谈中讨论与教学有关的问题。也只有这样,当你和教师们站在一起时,你这个校长才会被教师们从心灵深处所认可。至此,校长的教学管理理念也才会被教师们所认同。

(2)、要放心自己的教师。要大胆地让教师们去研究,去实践。校长所要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去为教师搞教学提供更有利的环境。

(3)、多了解、打听、观察教师的家庭生活、凡是教职工本人或者直系亲属生病住院的学校领导亲自去看望并给予500元慰问金;凡是教职工直系亲属死亡的由工会安排人员去献花圈和参加悼念活动,并给予500元安抚金;凡是教职工子女升入大学的给予500元助学金;对于教职工家里有重大灾难的给予2000元困难补贴。

2、关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1)、在职教师绝大部分是民转公进来的,年龄偏大,而且年龄在55岁以上的教师有10人,他们精力不足,知识老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大打折扣,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差甚远,而30-45岁以下只有5人,缺少骨干和中坚力量,特岗教师10人,参加工作时间短,实践经验几乎为零。要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有一个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办法,帮助他们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这个办法就是搞好培训,培训有三种形式:①继续教育培训;②校本培训;③自我培训。

(2)、要有切实可行的奖励机制。这个机制如同架上的葡萄,人们用力跳上去,是能够采到果实的,但若走在架下葡萄就能碰到嘴唇也是不行的,必须有个度的把握,否则这个机制就会失去它的作用。同时还要为教师搭建一个收获“名”的平台。如教师竞赛,论文发表、学生辅导,教研教改等方面取得优秀成绩的,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并实行物质奖励,使每个教师都有“名”可图,有“利”可享,对教学质量好、教研效果优、班级管理强的老师在评先、评优、评职、晋级、绩效等方面优先考虑或者重点倾斜。

(3)、教师也需要教化,教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反思,一种是灌输,对于教师来说,我们要重点关注第一种情况,即教师自身的反思,给他们提供一个环境,一个时间,让他们自觉地在与榜样的对比

中反思;在教育教学的重大历史责任感下反思,在广泛的阅读中反思,提升思想品位,摒弃浮躁,静心教育教学。教师忠心教育,倾心教育,整个教师队伍将是一湾活水,圣洁剔透而生机蓬勃,流淌到哪里都会润泽一方。

三、走进课堂,获得第一手真实资料。

作为农村中心小学校长,要深入到教学管理中,最有效的一个捷径就是走进课堂。带上你的听课记录本,亲切地走进教师的课堂,用管理者的眼光去听课,透过课堂教学现象挖掘其背后潜藏的学校教学管理问题,从而为逐步改进学校教学管理提供第一手真实的依据。

1、在课堂教学中去发现学校管理制度问题

校长的听课不必像教研员那样去深层次地分析教学现象和规律,但透过课堂教学现象,必定可以发现学校哪些教学管理制度是合理的,哪些管理制度还需完善。比如,当校长不打招呼走进了教师的课堂,你可以发现哪些教师做到了课前准备充分,哪些教师又体现了课改思想?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如何?高效课堂建设进展怎样?班级卫生与纪律如何?凡此种种,只有在听课之后,校长才能有所思考,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也才有可能进一步完善。

2、在课堂教学中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定在课堂上是一个成功者。一个将来走向成功的教师,也必定是在课堂上挫磨出来的。校长要发现这些成功者,就只有走进教师的课堂。同时,只有在课堂上,校长才能更清楚地看到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个性特点,从而有效地根据教师的特点调整工作

岗位,达到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调整学校的教学管理方向。

3、加强教研,重视课堂教学质量

各教研组开设的汇报课、研讨课、示范课等,基本做到全组参加,及时认真地评课。实行随堂听课,不打招呼,听后个别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重视对特岗教师采取“一帮一”、“师带徒”等形式进行指导和培养,并组织课堂研讨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四、重视“三风“建设,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1、我校坚持在三风建设上做好文章,一是进行正面引导,通过评选优良学风班级、学习标兵等来带动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积极进取;二是严肃考风考纪,强化考试的严肃性,对考试作弊的学生进行批评,对监考不严的老师进行绩效惩罚。三是每月开展一次团队活动。

2、习惯是长期规范、引导后形成的定势,它的内涵非常丰富。行为习惯包括,待人接物,文明礼貌,尊老爱幼,吃饭睡觉等等,因此一是制度规范,如《中小学生守则》、校规、班规等同时还需教师的长期守望,一直到使这种制度规范不是一种强迫性,而是一种自觉性,进而升华为校园文化。二是提高学生的认识,人的教育要靠人来实现。学生有可塑性,也有叛逆性,我们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工作要细致,不能简单粗暴。

五、开展多种活动,实施素质教育。

1、我们紧扣贯彻《中小学管理常规》,重点突出以下五各方面:⑴课程设置的开齐上足,认真执行课程法规,坚决杜绝课程设置上的随意性或违规行为,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研究性学习活动课时的落实。⑵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的落实。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定期更换橱窗、板报、文化长廊等。同时还重新修整了花台、种植了花草、移栽了树木、安装了健身器材,不仅美化亮化绿化了校园,而且还充分渗透了育人观念。⑷学生课业负担的减轻,严格执行局制定的作息时间。加强学生自主学的时间,在有效上下气力。⑸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金口才演讲、群体颂读和诗词楹联进校园活动。

2、为了“实施六大行动,创建特色品牌学校”,我校成立开发智能和提高体育艺术技能的兴趣小组(舞蹈队、体育组、棋类组、书画社、阅读组)。每天下午课外活动四十分钟时间由专人负责开展活动,教导处做好考勤记载,每期末组织学校领导考核,凡达到合格者,每周100-150元,获得优秀的辅导教师每周200-300元。

3、学校与当地政府筹集善款成立了“铁鞭乡小星星爱心基金”,找当地知名人士成立了“杨万州奖学、助学基金”,在2013年春季和秋季开学典礼上为学习优秀、学习进步、表现良好和家庭贫困学生发放奖学金、助学金共计一万多元。此项活动将长期捐助,激励和帮助学生园读书梦。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艰辛而复杂的问题。但只要我们深入调查研究,总是能发现规律,抓住主要矛盾并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只要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务实肯干、开拓创新,一定能够将我校打造成库区特色品牌学校。

6.怎样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篇六

【摘 要】现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急剧增长,促进了中职教育的全面发展。“双师型”教师是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是决定中职教育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对中职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业技术精湛和实践能力突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推动中职教育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校 “双师型”教师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B-0057-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中职学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机构,能够为社会培养出大量具有实践经验的应用人才。“双师型”教师是中职教育教学的主力军,能够推动中职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本文在坚持科学创新原则的基础上,积极探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方法策略,为中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重要保障。

一、积极转变思想观念

观念的转变是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想基础。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在政策和物质方面的大力投入,中职教育迅速发展,中职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条件以及培养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而“双师型”教师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力量,对于中职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当前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数量少、实践能力不强、兼职教师聘请困难等诸多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因此,中职学校要立足于教学实际,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制定有效的措施,在考核评价、聘任晋升等方面制定激励制度,在政策方面有意识地倾向于技能型教师,鼓励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不断转变专业教师的思想观念,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奠定思想基础。总之,中职学校在积极转变教师观念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发展和中职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在不断培养“双师型”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教师实践操作技能,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二、不断完善培养机制

“双师型”教师是中职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标准。为了顺应中职教育的发展需求,“双师型”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科学合理的培养机制为教师的发展搭建重要平台,有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一)加强校内培训工作

校内培训工作是“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基本方式,中职学校可以积极发挥优势力量,实行自力更生。每所中职学校中都拥有自己的骨干教师或者行业带头人,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开展相关培训工作。一方面学校在教研组、备课组内开展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工作,或者是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践课不同类型的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另一方面可以发挥骨干教师的积极作用,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实行新老教师结对帮扶,从而带动年轻教师的不断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储备后备力量。

(二)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不断提高教师实践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中职学校可以与合作企业建立密切联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一方面学校组织部分“双师型“教师深入企业内部进行挂职锻炼或兼职实践活动,让他们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下,全面掌握具体的生产操作流程、操作步骤等实践技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另一方面“双师型”教师在深入企业后积极向高级技术人员学习,有效解除实际教学中的疑惑,从而用实践知识指导教学,不断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此外,学校应当鼓励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参与合作企业项目的开发,帮助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做到共同提高。

(三)聘请企业技术人员

企业技术人员大都是具有多年从事技术生产的经历,实践经验十分丰富,他们对中职教育的实践性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中职学校可以高薪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到学校任职,或者定期为“双师型”教师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使教师及时了解各自专业最前沿的生产技术,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时刻能与生产技术的最前线保持联系。同时,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假期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不断提升“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

三、积极采取激励措施

积极有效的激励措施能够激发“双师型”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速度,保障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中职学校要在科学创新的原则下,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激励措施。

(一)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物质利益属于低层次的、最基本的需要,与“双师型”教师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是教师生活的经济基础和工作的基本保障。中职学校如果不能有效保障“双师型”教师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常常会导致“双师型”教师的大量流失。所以,中职学校要在工资待遇、津贴、奖金以及社会福利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在政策上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充分满足“双师型”教师自身生活和发展的物质需求,从而为教师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中职学校除了满足“双师型”教师物质需求外,还需要充分(下转第59页)(上接第57页)考虑他们精神方面的需要,对“双师型”教师;在人格上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在生活上要关心、帮助他们,真正了解“双师型”教师的内心需求,并采取措施予以满足,从而实现其自身价值。同时,中职学校对于“双师型”教师工作上的成绩,要及时肯定和激励,使之产生成就感,从而形成持久的工作热情。

(二)营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

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能够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积极的氛围。因此,中职学校在任务分工、奖金分配、考核评价、聘任晋升等方面要做到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在这些项目的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坚持透明性和公开化。同时,在“双师型”教师建设过程中,要努力做到有奖有罚、奖惩有机结合的原则,对于工作努力、贡献突出、任劳任怨的“双师型”教师及时进行奖励,并在政策方面予以倾斜与照顾,而对于工作不认真的教师要进行适当合理的惩罚,引以为戒。如果在各项工作的实际操作中有的教师产生不公平感时,学校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正确引导,坚决杜绝“双师型”教师消极情绪的产生。

四、不断拓宽人才引入渠道

优秀人才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力量,能够直接决定中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采取积极措施,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引入高素质优秀人才,从而不断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学校要采取积极措施,吸引社会各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到中职学校工作,从而使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另一方面高薪聘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或兼职,这些人员作为师资队伍必要的补充,能够把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先进技术带到教育教学中,不断提高实践技能,使中职教育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克服了“双师型”教师实践经验缺乏的现象,从而为“双师型”教师队伍输入了新鲜血液;此外,中职学校也可以从其它单位挖掘一些本身就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或直接引入教授级人才,从而不断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使其结构更加合理。总之,多渠道引入人才能够有效地充实师资队伍,使“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构成比例日趋合理化。

总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它对于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新形势下,中职学校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采取多种激励措施,不断完善教师培养机制,有效拓宽人才引入渠道,从而不断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满足中职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1]窦永清.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吴春蕾.浅议新时期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J].职业教育,2014

[3]毛艺婷.中职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7.怎样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篇七

2月23日, 泸溪县教师进修学校把年前定购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材, 按学科人平一套地发送到该校25名专任教师手中, 严格要求他们结合教育教学理论, 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撰写教案、合作探讨交流、现场模拟授课、积极反思总结, 切实做到有学习规划、有调查分析、有问题研究、有活动记载、有检查签章, 促使该校教师增强自觉学习意识, 全面了解基础教育, 大幅提升业务水平, 高效实施师资培训。

今年, 为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切实打造一支信念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智慧型、研究型、事业型”教师队伍, 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实现“教育强县”目标, 泸溪县教师进修学校充分发挥师训机构职能作用和优势, 重心下移, “倾斜农村、关注教师、聚焦课堂”, 大力实施“负责一所学校、指导一个团队、帮扶一位教师”的“名优教师铸造”工程, 落实到校到人, 实行责任捆绑, 精心构筑教师发展平台, 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切实打造优秀教师群体。该校明文规定教师必须定期深入基层学校听课评课, 做专题讲座、搞调查研究、与教师座谈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每人每年下乡调研、听课评课、做专题讲座、解决问题分别不低于20次、40课时、20场次和50个, 并撰写篇幅不少于3000字的经验总结材料一份。同时, 该校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将全程跟踪督查, 对工作不到位, 任务不完成的教师实行实时限时问责, 根据整改效果做出相应处理。

为使此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该校去年底就定购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科教材, 继而今年组织教师有规划、有目的、全面系统的学习钻研教材, 确保师资培训工作贴近教师, 有的放矢, 按需施教。目前, 该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组织实施中。

8.怎样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篇八

农村教师教师专业素质均衡发展现在,农村教育确实到了必须大力发展的时候了,各级政府应该把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来思考,让更多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育专家扎根农村,全力打造优质农村教育,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快速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做大做强中国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后备人才,进一步促进国家繁荣昌盛,雄踞世界东方。由此,农村学校应抓住提高教师素质这个核心,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突破口,从管理的创新入手,在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和搞好校本培训的同时,积极进行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健康型教师队伍

师德师风是广大教师的思想灵魂,是教师群体精神风貌的再现。当前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广大农村教师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坚守高尚道德情操,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抓师德师风建设,关键是要大树特树正面榜样,大力宣扬他们依法执教、尽职尽责、严谨治学、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通过优秀教师典型事迹来感染教师,使教师真正认识到“教师之本在于师德”,努力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两袖清风,永葆教师本色。让广大教师怀仁爱之心,修师德之道,守为师之规,惜师誉之名,尽师智之能,从而具有敬业报国、为人师表,诚实守信、严谨笃学、教育创新的崇高政治素养。

二、注重学习培训,打造学习型团体

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本着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宗旨,应强化校本培训,努力造就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

1.倡导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

学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读书活动,图书室、阅览室等教学资源,定期向教师、学生开放。图书室继续添置一批图书,学校明确教师及行政领导的必读书目,要求教师一学期读书不少于3本,其中至少有一本是教育专业书,所作读书笔记不少于一万字。尝试开展教师读书俱乐部活动,提高教师读书的兴趣和实效,结合“新教育实验”,努力营造和谐的“书香校园”。

2.开展校本培训,提升专业素养

学校创设条件、提供平台,组织、引导教师自觉学习,充实底蕴。

(1)组织教师参加校本培训

学校利用教研组等活动阵地,组织教师开展校本培训。为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开展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校本培训,组织教师参加现代信息技术培训。

(2)鼓励教师参加进修学习

加强对教师参加学历进修的管理,引导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继续教育,组织新教师参加上岗培训、骨干教师参加提高培训,以培训促提高,以提高促成长。

3.抓好三支队伍,形成教学龙头

三支队伍是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必须做到知识、业务、管理三过硬,能团结和领导全组成员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学科带头人为专业学科水平最优秀人才,在备课、讲课、辅导诸方面应成为年级学科教学的核心与代表,并负有培养和提携后进的责任;骨干教师为中青年教师中脱颖而出者,能在学科教学中独挡一面,承担重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这支教师龙头队伍的形成,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在学校教研教改中显示出勃勃生机,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三、创新校本教研,缔造敬业型集体

学校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践行新课程理念,努力探索、改革校本教研形式,在实践中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学群体。

1.构建平台,活动锻炼教师

(1)名师引路,引领课堂教学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学校创造条件聘请专家名师来校献课,作课改报告,引领教师高瞻远瞩。通过专家们多形式的引领,努力让教师逐渐实现视域的拓宽、理念的刷新和行为的改变。

(2)骨干示范,指导课堂教学

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典型引路、榜样示范作用,每学期都要组织所有骨干教师上公开课、观摩课。骨干教师都要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指导青年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3)达标考核,研讨课堂教学

对青年教师实行课堂教学达标考核制,通过组织青年教师评优课、新上岗教师汇报课等多种形式营造学校课堂教学研讨氛围,以活动促进教师素质提高。

(4)教学沙龙,推动课堂教学

以教研组为单位,每月开展一次“教学沙龙”活动,或探讨教学热点、难点问题,或共商教学对策,或交流课改经验、展示成果……有效加快了学校课堂进程。通过活动以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2.评价激励,分层培养教师

依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认真修正并不断完善学校的评价考核体系,以评价激发教师的原动力。根据学校教师的实情,落实分层要求,进行分类培养。

(1)组织新教师达标

学校对新教师分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能力、班主任管理等方面加以考标。

(2)评选校级骨干教师

(3)培养区(县)级骨干教师

对获得校级骨干的教师,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跨校的师徒结对,鼓励、扶持他们参评区(县)教坛新秀和教学能手。

(4)培育省(市)级名教师

对已获得省(市)教学能手称号的教师,将通过压担子、搭梯子、指路子等方式,提升其层次。从而形成教师结构梯次,达到专业素质的有效提高。

3.群体优化与培养青年教师兼顾

农村学校往往师资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学科发展也不平衡,在教师业绩评价方面容易只重终端,不重过程,出现管理真空地带。为此,学校应设立评教信箱,及时将学生意见反馈给教师,每学期进行一次全体学生参加的评教活动,看满意度怎样,对不满意的要帮其找原因,定措施。学校还可实行竞争上岗机制,中者上,能者上,庸者下,对优秀教师在待遇上实行倾斜。

对于教育来讲,抓好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就是抓住了学校的未来。抓青年教师的培养:一是组织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实行一帮一定点帮扶,落实带教措施,使青年教师尽快地成长成才。二是为青年教师“搭台子”,鼓励他们“当才子”。鼓励他们参加教学基本功大赛,上优质课,过教学质量关,使青年教师人人争当“才子”,个个施展才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三是为青年教师“指路子”,鼓励他们“挑担子”。为青年教师创造条件参加教育教学观摩和学术交流活动博采众长,寻找科学与艺术的最佳结合点。经常组织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促使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优势,塑造自己的教学风格。学校领导要大胆放手,积极扶持青年教师勇挑重担,担任年级组长,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等,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激励他们不断提高工作能力。让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跻身于教改之潮,立足于教学前沿,成为教育教学的排头兵。

四、开展课题研究,建设研究型群体

学校以课题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以管理为保障,既围绕立项课题扎根课堂进行研究,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探究,努力实现“在教学中研究,为教学而研究,在研究中教学”。

1.课题引领,确立科研意识

学校坚持以科研为先导,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确立“科研出质量、科研出效益”的观念。学校要确立专人负责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以课题引领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讨,实验班围绕课题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和月观摩活动。每位教师每月上传随笔或案例不少于2篇,上交论文不少于1篇。这样,教师的科研意识逐步形成,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了,教学质量就会出现喜人的新局面。

2.扎实研究,推广科研成果

不断完善教研科研管理机制,建立学校、教研组和个人三级科研网络,由专人负责学校课题的研究工作。围绕课题,开展扎实的探究。同时要将课题的研究成果用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在实践中开展研究,引导教师科研与教研工作结合起来,鼓励教师带着科研项目进课堂,极大地调动广大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自觉性与责任性。

9.怎样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篇九

--------多种渠道稳定艺术教师队伍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一)实验名称

主课题《加强农村艺术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子课题《多种渠道稳定艺术教师队伍的研究》

(二)实验的目的意义

1、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儿童时代错过了的东西,到了少年时期就无法弥补,到了成年时期就更加无望了。这一规律涉及孩子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美育。儿童时代对美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比个性成长的以后几个时期都要强得多。小学艺术教师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对美的需求,这种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精神生活的整个结构及其在集体中的相互关系。美的需求奠定道德的美,使人对一切卑鄙和丑陋的东西持毫不调和和不可容忍的态度。”中小学阶段是艺术教育的关键时期。儿童和少年时代是对于艺术和美最敏感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没有充沛的艺术教育,没有音乐,没有绘画,没有戏剧,可能它们就永远与孩子们无缘。可见小学艺术教师在学生发展中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2、著名音乐教育家贺绿汀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 艺术教师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首席执行者,一个学校艺术教育的成功与否,与艺术教师的素质和稳定艺术教师队伍是分不开的,因此,稳定艺术教师队伍的建设应放在艺术教育的首位。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农村艺术教师队伍是发展农村艺术教育,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需要,农村小学艺术教师缺失严重,对于新分配的艺术教师如何稳定下来、如何发展更是发展农村艺术教育的重中之重,我们将结合自身实际,从政策、待遇、教学教研等多方面、多渠道稳定农村艺术教师队伍并且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新的工作途径,使他们招得进、留得住、做得好,真正推动农村艺术教育的发展.

(三)实验的指导思想

以《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精神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契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切实提高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广大农村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实验的总体设想

(一)实验目标

1、科研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活动相结合,构建一支富有活力的高素质、稳定的专业化艺术教师队伍。

2、培养目标:使艺术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和乐于教育研究的精神。

3、工作目标:

(1)建立艺术教师的监管理体系,完善考评制度及艺术教师职业成长档案袋。

(2)优化艺术教师培训资源,建立艺术教师培训体系。(3)开展活动,以活动确保艺术教师素质提高。

(4)激励教师,采取切实可行的奖励措施和待遇提高等办法鼓励 艺术教师成长,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发挥专业优势,促进学生发 展。

(二)实验内容

1、稳定教师队伍:改革开放,给教育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特别是民办教育事业似三春百花,争芳斗艳。谁能在这激烈的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那就要看谁的管理水平科学,谁的教学质量优秀。教学的高质量,是需要有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那种“走马灯”似的频繁换动,人心惶惶,哪里还谈得上教学质量,那么怎样才能留住一批高素质的教师呢?我们的体会是,必须筑好稳定教师队伍的三大基石:事业、感情、待遇。

2、发展教师队伍:

2013年我校向县教育局争取了专业的音乐与美术教师各一名,这样就由原来的班主任兼职发展成了有专职的艺术教师队伍,做到“招得来人才”。2014、2015年加强新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县、市举行的各种培训及艺术大赛。加强教研与听课,让他们三年内成为学校艺术教育上的名师,同事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要予以肯定和重视,给予他们施展才能的舞台,做到“留得住人才”。

2016年使我校的艺术教师队伍稳定高效的发展,艺术教师力争成为骨干教师,上好公开课和示范课,同时做好艺术科研课题工作,队组及艺术特长活动成效明显,提高我校艺术教育的整体水平,做到“用得好人才”。

三、实验的实施与操作

(一)实验组成员

1、实验领导小组 组 长: 李铁昌 副组长: 袁 亮

组 员: 杨艳萍 勾成龙 王国良

石 岩 李 新

2、实验研究对象:全乡艺术学科教师

(二)实验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运用文献资料,通过学习交流,探索提高农村艺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2、调查研究法:通过座谈会、教师问卷了解艺术教师专业水平和专业发展需要。

3、比较研究法:通过比较研究,寻找小学艺术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经验和做法。

4、行动研究法:立足课题研究实际情况,找准艺术教师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寻找对策,促进教师得到真正的专业发展。

5、案例研究法:选举艺术教师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艺术教师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从中发现艺术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

(三)实验步骤

1、实验准备阶段(2013年10月至2013年12月)

制定方案、申报立项、培训管理

2、实验实施阶段(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开展调查研究,调查分析研究本校艺术教师队伍的现状,进行艺术教师个案分析和加强艺术教师的培训,并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组织实施实验方案,并根据实施情况修正实验方案,边实验边推进。

3、实验总结阶段(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资料收集、整理数据分析,写出实验总结报告。

4、实验校验阶段(2016年10月)

《加强农村艺术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实验工作方案

-------《多种渠道稳定艺术教师队伍的研究》

10.怎样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篇十

申 极 鞍山市48中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新时期教育转型,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树立良好教师形象,促进校风、班风、学风、教风好转的有效途径。结合我校实际,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教师队伍建设:

一、思想道德建设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敬业是教师的天职,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邓小平同志说过:培养合格的人才关键在教师。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担负起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的重任。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近年来,我校一直把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采取“学习、讨论、活动”三步走的方法,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活动、有检查、有评比、有总结,实现了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由于学校对师德教育常抓不懈、措施得力,教师的师德修养不断提高,全校教职工“讲师德,比奉献,争做师德标兵”已蔚然成风,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好评和信赖。

二、业务素质建设

在学校工作中,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素质。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实际上这还远远不够。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必须有一条永不枯竭的知识和信息的长河,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才能培养出真正有创造力的人才。为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我们坚持“学、练、研”三位一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在“学”字上做文章。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先进的教育思想及教学方法,使他们更新教育观念,了解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努力为青年教师参加自学、函授、进修学习创造条件。在教师自修业务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倡导拜师学艺,结合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以老带新,结对互学,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帮助青年骨干教师尽快成长。同时,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请教育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上级教研部门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交流会,或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等,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二)在“练”字上下功夫。教师的基本功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因此,我们狠抓教师基本功训练,经常组织青年教师大练基本功:三笔一话一画?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简笔画?、备课、制作教具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教学等基本功。学校每年都举行板书比赛、演讲比赛、优质课评比等活动,从中选拔出一批基本功过硬的青年教师,帮助他们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

(三)在“研”字上求实效。一个优秀教师必须能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吃透教材,教法灵活,上好每一节课,才能胜任教书育人的天职。针对部分教师不善于研究、总结的现状,学校充分发挥教导处的导向作用,教科室、教研组的职能作用和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三、压担子,使优秀教师冒尖

优秀教师的培养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工程。我们选准一些教学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强的教师,给其适当加压,让他们挑起教学改革的担子。我们经常组织他们外出听课,回来后让他们作汇报课;鼓励、支持、选拔青年教师参加市、县举办的各种教育教学评优活动,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更多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与教学的实践中得到锻炼;对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青年骨干教师,安排他们参加较高层次的学术活动,让他们参加或承担教科研课题的研究,使其挑起教科研的重任;组织青年教师每人每学期写一篇科研论文或教学经验体会文章,择优推荐参加省、市级教科研论文评选,同时鼓励优秀教师积极向省、市级教育报刊投寄教科研文章。另外,推选青年教师上公开课;为青年教师开设“素质教育论坛”等。

四、树典型,带动全体发展

典型在学校教育科研活动中具有极大的推动力。要培养名师,争创名校,就必须创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优良环境。我们建立激励机制,一方面鼓励教师在本职工作中有所作为,争做“名师”;另一方面,对教师政治上关怀、生活上关心、待遇上落实。我们还将优秀教师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先后有5名教师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我们还大胆任用青年教师,让其担任教研组长、级长及团、队、工会干部等,同时,学校还利用宣传栏对优秀教师进行宣传,扩大他们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激励他们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1.怎样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篇十一

现代学生究竟怎样才能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我积极探索农村和谐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我认为:在农村,只有树立“社会大课堂,学校小课堂”的课程观,立足于农、服务于农,立足于家、服务于家,以合理运用激励机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善施激励,调动情感为主要形式,让激励教育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这样的激励教育才能更贴近学生,吸引学生,更有活力。据此,我以“有利于学生发展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为宗旨,以小学生激励教育序列为主题,依托善施激励,调动情感为主题的序列主题教育活动。在爱的前提下,融“兵家”、“智慧”、“用心”做班主任工作。实践证明,激励作为一种成功的教育方法,有它独特的艺术技巧、了解之、把握之,便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激励“贵”在及时

古人语:“良言一句三冬暖”,鼓励的力量是巨大的,影响是深远的。有时教师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会胜过一火车的说教,能起到点石成金的功效。践行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立足本源,持之以恒的追求实效。

实践中,我积极探索运用激励手段促进班集体建设的治班方略,即选择最佳的激励时机及时激励。我对学生实施激励教育时,也只有把握好激励的时机,才能事半功倍,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激励的最佳时机也就是我平时所说的“及时”,即该表扬激励的时候就应给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我要说:“把机会给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创造机会,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神圣的职责。班干部,就是每个学生充分展示才华和发展能力搭建的平台,让全班所有学生轮流担任班干部,符合小学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征,能使学生比较自觉地自我激励,还能培养他们很多有益的能力和个性品质,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能够促使班集体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良好氛围。

二、激励“活”在形式

合理运用激励机制进行班集体管理就是班主任针对学生实际,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或措施,抓住良好的教育契机来调动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有时一个亲切的问候,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关注的目光、一句肯定的话语都是极好地激励。譬如,新学期开始,学校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仪式,这一场面对学生来讲是非常难忘的。因此,在这特定的场合,对全校特别优秀的班级和学生予以表彰奖励,会引起轰动效果。又如,每学期结束,对评选出来的各方面优秀学生发一张鲜艳的奖状、奖一本日记本,花钱不多,但日后偶尔一瞥仍能使学生的心灵颤动。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鲜明性、生动性、感染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行为的模仿性、思想的上进性相吻合。在榜样的宣传上,注意事实真实,宣传适度,把握学生的接受程度。在榜样激励中还应注意知、情、意的和谐统一。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榜样,又利于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认识、情感和意志行为。是能力和素质的生长点,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因此我特别注重激励教育,生成班集体建设的宝贵资源。实现班主任自我成长。

三、激励“重”在建设

学生需要激励,激励是一个人成长的原动力,不懂得激励,就不懂得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时时刻刻都可激励,处处都能激励,但激励的关键是适度。小学学段学生处于生理发育和自我意识迅速发展阶段,情绪的两极化较为明显。作为班主任应做到:

1、多肯定性评价。如果你在写成绩报告册时,能评价他聪明能干,多写些激励性语言,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如果平时老是讲他笨、没有出息等有损自尊的语言,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失去自己动手去做的信心和斗志。给学生多一点、再多一点信心,让每一个孩子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产生“我能行”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行,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从自信开始。把激励教育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解决了“想抓不会抓,愿抓不得法”的问题,不断地深化激励教育的实施,谱写最美的班主任心灵之歌!

2、重视学生成功。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或根据老师的指导完成了力所能及的工作,老师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学生心田的雨露,是培养学生自信的沃土。

四、激励“力”在尊重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习惯”。而习惯则是日积月累的细节。也就是讲,尊重激励是一种潜在力量,人不仅有获得尊重激励后的推动力,而且具有渴望得到尊重的内在需要。成功的教育者首先要从满足学生被获尊重的需要出发,处理好教与被教的关系,使激励教育产生巨大动力。

为此,我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更多地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做到多观察、多谈心、多联系,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举止了如指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更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因此,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表现和思想情绪一清二楚,并与学生及时交流沟通,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使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形成巨大合力,充实德育内容,引入育人源头活水。

上一篇:中国植树节的谚语下一篇:我为校园文明献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