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总结

2024-08-12

成本核算总结(共8篇)

1.成本核算总结 篇一

成本核算培训总结

一 业主公关帐的统计与核算 1、业主公关帐的报送:

每天运作审计把业主公关账汇总表及业主消费的账单一起报送给成控会计,成控会计要审核账单是否有业主本人签字、汇总表是否正确。

2、关于业主帐的统计:

每天将业主公关帐按照食品、海鲜、酒水、茶艺、香烟等项目并分中餐厅、西餐厅、中餐吧、西餐吧等消费地点分别统计录入电脑固定文件夹。

3、月末处理:

月末将平时统计的食品、海鲜按照上月食品、海鲜成本率计算出本月成本价格填在本月食品成本报表费用分析相应位置上,原装酒、饮料按照当月的进价计算出成本价,自制饮料,茶水按标准食谱计算出成本价填在本月酒水成本报表费用分析相应位置上。

4、上统计表经主管审核后要作为凭证附件粘贴在凭证后面。

5、业主公关账汇总表及相关账单要按月存档。

二 公司帐(费用帐)的统计与核算:

1、公司费用帐报送:

公司费用帐是各部门高级管理人员为联系酒店业务而在酒店消费产生的业务招待、试餐、赠送而产生的费用。每天运作将报表、账单及相关宴请单送至成本会计。成本会计要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审核:

a各位领导及有关部门,赠送酒水为不含酒精的饮料。

b 赠送食品标准为:经理以下人员赠送标准36元以下。超过规定金额的须餐饮部经理签字。c宴请,需提前填制宴请单,由财务总监,采购部经理,副总经理批准有效。

2、统计方法同业主公关账。

三 物料的购入、审核收货报表,成本只需审核存货报表、成本收货日报。A、存货的审核

存货类收货记录收货人由库房来签字,由库管员录入,成本审核。B、成本类的审核

成本收货记录由各收货部门领导来签字。由成本录入帐套内。C、海鲜类的审核

由海鲜池的负责人签字,及使用部门负责人签字。由成本录入帐套内。

2、原则上不准更改收货记录上面的签字,如更改需在更改的旁边签上更改人的姓名。

3、退货的单据,应有供应商签字。

4、报价单上没有的物料,特别是调料因请购单上库管已填写进价,所以予须特别审核。但个别物料涨幅多得新货必须通知主管确认价格方可。

5、中厨、西厨的水果都单统计。

6、每天将成本收货日报及存货报表录入文件夹内。

四 内部调换

1、有关部门:中厨房、西厨房、中餐吧、美食吧、大堂吧、音乐酒吧、迷你吧、茶艺苑。

2、西厨房调到房务部的水果,月底按房务部的赠送(业务推广费)来审核。

3、美食吧平时偶尔有卖咖啡、华邦果汁、燕京普啤、可乐浆等。但物料算做西厨房,到月底根据销售数统一调拨过来。

4、有时美食吧和大堂吧之间也有调拨,但无需核算。

5、关于月底调拨

调拨单上的价格由厨房自己填制,由于交来的单子价格双方已确认签字,所以这类单据就不作审核。在做每日成本分析表时,从中厨的销售中减调,加到西厨的销售中。月底报送运作汇总数,调整好月底的销售收入分析表。然后根据调整后的收入报表调整每日销售收入分析表的最后一天。并且根据调整后的报表做月底成本分析表。

6、目前中厨赠送的水果由中餐吧来管理,但成本算在中厨房内。中厨调到中餐吧和西厨调到中餐吧的水果,都是做鲜榨果汁用的。

7、中餐吧往宴会部门调拨酒水,需要核实是否做了酒水的收入,如果做了收入就不用开调拨单。如果没有做收入,须开中餐吧调到中厨。五 物料的领用及审核

1、领用不同仓库的物料需要分开领料单填写。

2食品、酒水、由指、定负责人审批。燕、鲍翅的领用必须有厨师长、餐饮部经理同时签字审批,并由上杂主管领用,库房发货才可以。

3、百货仓的物料不管餐饮部领用什么,都由餐饮部经理签字方可。

4、特别注意:财务运作领用酒水时录入单据时入中餐吧。领用香烟时录入财务运作部。

5、咖啡、华邦果汁、矿泉水领料由西厨领。

6、食品及酒水类出库由库管员录入,成本审核,审核时需注意仓号、部门、原始单据号、日期,及领用明细。

财务部 王庚武 2011.09.28

2.成本核算总结 篇二

目前, 大多事业单位只实行了简单的成本管理模式, 成本管理和核算的内容缺乏系统性, 对全面成本管理认识不足。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工作处于起步阶段, 人员成本意识淡薄, 核算管理模式简单, 成本核算归属不规范, 成本费用分摊随意性大, 缺乏科学性、系统性, 人为因素过多, 致使成本核算不实、不准。这样的成本核算体系必然存在着较多缺陷, 导致它不能真实、完整、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 影响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二、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一) 推行事业单位内部成本管理是竞争的需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事业单位也面临着竞争的风险, 要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事业单位的市场理念、竞争意识、效益观念就要与时俱进, 这就对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 需要引入较为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

(二) 推行内部成本管理是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

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 使管理难度逐渐增大。而财务部门自身拥有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如何运用合适的财务核算体系, 提供较为真实、准确的会计核算信息, 特别是成本信息, 应从项目设计到实施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入手, 把成本浪费控制在源头, 实现成本管理的事前参与及事前控制, 避免出现增收不增效的情况, 进而有助于管理人员决策的科学性。

三、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 内部会计核算体系不完善

在会计核算基础方面,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大多采用收付实现制, 固定资产只核算账面原值, 不计提折旧, 由于折旧费用不包括在成本中, 人为造成了相关收入的成本降低, 导致盈余虚增, 不符合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 使得成本核算不完整。

(二) 普遍缺乏成本效益观念

与企业组织不同, 事业单位作为非盈利组织, 其业务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 事业单位的上级部门不要求得到经济回报, 也不需要下属事业单位提供利润信息, 使得部分事业单位管理层对于是否需要进行成本核算本身也持怀疑态度, 他们认为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 不需要应对市场竞争, 不需要成本核算, 这种不注重成本控制、没有危机感的现象, 导致事业单位损失浪费严重。

(三) 预算体制的约束

事业单位的收入已纳入预算管理, 执行“收支两条线”。按照现行部门预算管理要求, 各单位必须按照收支脱钩和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年度部门预算, 事业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必须将本单位可用收入全部用于安排当年支出预算, 在编制预算时不能为以后年度的载体和装备建设项目预留财力;同时, 单位年度支出预算结余中, 仅当年未完工基本建设项目或设备购置项目的支出预算结余可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其他支出预算结余财政均将收回, 一般不予结转单位继续使用。这使得部分事业单位存在看预算指标花钱, “有钱不花, 过期作废”的错误观念, 较少关注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四、对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制度体系的建议

事业单位应在不违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基本原则基础上, 根据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的实际需要, 在单位内部推行一套能满足内部管理要求的成本核算制度, 以有效地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更好地节约资金和运行效率, 应对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包括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 成本费用预算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成本费用预算制度, 成本费用预算应当符合单位的事业发展目标和成本效益原则。编制成本预算应与单位各项业务计划衔接, 具有可行性、先进性与完整性, 避免随意估计, 产生保守或冒进偏差。事业单位编制成本预算应在单位负责人领导下, 由财务部门牵头, 组织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各方面的相关人员共同参与, 并由单位领导办公会集体讨论通过。

(二) 对成本费用项目的控制

1. 控制人员支出

人员支出是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重要内容。事业单位的人工成本一般包括:国标工资, 绩效工资, 社会保障支出等内容。近年来, 事业单位的人员总数及人均成本费用支出都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如何控制人员支出成本, 事业单位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严控进人用人关, 控制人员支出总量; (2) 人均人员支出的增加应与效率相配比, 人均人员支出的增加能够使单位持续发展, 但是不一定能留住、激励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一般需要付出较高的人工成本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因此必须对此有相对应的激励机制, 才能使增加的人工成本变为有效的增长, 除一般的工资福利性的支出外, 还需在人工成本的使用方面采取适当的政策性倾斜。

2. 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在日常工作中, 按目前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无需提取折旧, 而是在新增固定资产时以“固定基金”的形式, 按固定资产原值增加净资产, 造成净资产不断地虚增, 这完全不符合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固定资产不提取折旧导致资产更新的资金来源无法保证, 因此可以执行虚拟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对现有的固定资产价值进行重新评估, 确定资产的现值和剩余折旧年限, 按资产的不同类别确定相应的折旧办法和折旧年限, 以避免折旧计提的随意性。

3. 直接费用的成本管理

目前, 虽然事业单位的考核多以社会效益为基础, 但在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已形成多元化、市场化格局的情况下, 事业单位在确保社会效益的同时, 也在采取各种有偿形式开展业务活动。因此, 从成本控制角度出发, 应该在正确界定各种收入项目同时, 考核收入征收部门的直接成本和费用 (例如劳务费、差旅费、公务车辆运行费等) , 参考历史和同行业的相关直接费用数据, 对直接费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制定合适的直接费用单位定额标准, 不断加强对直接费用的成本控制。

4. 物耗成本管理

事业单位的成本费用主要是人员支出、设备购置费、日常公用经费三大块, 而日常公用经费即日常消耗又是成本核算中最容易产生浪费也是最可控的费用。这些日常消耗包括办公用品支出、水电费、邮电费、会务费、业务培训费、公务接待费等, 如何加强对这部分的支出的核算就显得尤其重要, 应根据单位具体情况, 对各部门制定一个日常公用经费的全年预算总额, 在总额内对相关公用经费进行控制。

(三) 成本费用归集和核算

在进行内部成本核算时, 为了正确归集各部门的成本费用支出、及时提供各项费用消耗信息, 考核和控制成本费用定额, 应对“事业支出”中按部门设置辅助核算。同时要对“事业支出”中按费用性质设置辅助核算, 分“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管理费用”。成本费用的归集要在兼顾重要性和成本与效益的原则下, 要尽可能做到准确, 使归集的管理费用、直接费用及间接费用能真实地反映单位实际情况。

(四) 成本报告及成本分析

财务成本报表是提供单位财务成本信息的内部管理会计报表, 通过分析财务成本报表, 可以考核成本和费用预算的执行情况, 为领导正确进行相关的成本决策提供依据。财务成本报表编制和报送必须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成本分析贯穿于成本费用发生和形成的全过程。事业单位应当建立成本分析制度, 按月、季、半年、年度定期进行成本分析, 对成本影响较大的问题, 应及时组织专题分析, 查明原因, 提出整改措施。

(五) 成本管理考核与监督

事业单位应建立成本费用考核制度, 考核成本费用的节约情况和成本费用率的控制情况。成本费用考核结果作为年度岗位目标考核以及绩效工资考核的重要内容。除政策性原因或不可比因素外, 当年成本费用节约额或成本费用率降低额为负数的业务部门, 效益工资不得比上年增长。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对成本费用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 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成本核算情况进行检查。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定期不定期的对所属事业单位成本费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成本费用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 单位应当采取措施, 及时加以纠正和完善。

摘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事业单位在管理模式、用人体制、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事业单位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必然要注重效益。由此如何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体系, 加强和规范成本效益核算, 为内部日常管理提供参谋, 为分析、评价建设项目投入产出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3.改革煤炭企业核算体制和成本核算 篇三

煤炭行业的整改和合并是为了扩大自身的实际发展竞争力,也实现了产业的优化发展要求,促使合并后的煤炭企业在更加紧迫的局势下依然能够自若的站立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前头。因此合并后的煤炭企业所面临的主要财务问题就是基建工程的投资成本较大,为了实现煤炭企业的成本核算和煤炭企业的发展相一致的原则,就要实施对于煤炭改革企业的核算体制和成本核算若干问题的分析。

一、分析改革煤炭企业核算体制和成本核算若干问题的思考的重要性

有利于提升煤炭企业成本核算的价值。当前的煤炭核算体制中存在较多的片面性,仅仅是将煤炭的运出和收益进行和针对性的核算,而忽略了煤炭企业的基建投入和后期的运转经费,当前的煤炭企业核算体制和成本核算的问题主要是基于整改后的基建工程费用问题,所以基建会计要以企业的经济利益为主实施针对基建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完整性系统核算,并为煤炭企业提供全面真实、合理的会计资料,并及时的分析和监督,加强企业基建工程的经济性和高效性。在煤炭企业的发展中所创造的巨大经济利润和经营手段是分不开的,但是针对煤炭企业整改后基建工程的不断增多现状,会计成本核算就必须实施针对成本的核算,维护基建工程的建设并有效的维护煤炭企业的经济利益,从而提升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价值。

完善煤炭企业核算运行体制的有效方式。改革的煤炭企业经济核算体制是煤炭企业进行转换经营机制的关键环节,能够解决煤炭企业改革后的核实体制和成本核算的各种制约问题,煤炭企业现行的核算体制主要是煤炭部直属和排除机构以及各省的煤炭专管单位、以及煤炭企业直接管辖范围内的矿务局为独立核算单位,统一带快、自负盈亏,独立编制会计报表等方式实施对于煤炭企业的管理的,所以煤炭企业的核算运行体制以及成本问题的重视,才是维护企业利益的直接表现,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主要表现。

二、改革煤炭企业核算体制和成本核算若干问题思考的解决办法

煤炭企业核算存在的不足之处较多,主要的表现就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难以监控、会计监督不到位、财务的日常管理和单位的业务脱节,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更加的困难,因此针对煤炭企业的核算问题要进行主要的解决方法落实:

建立专门的基建会计制度。专门的基建会计能够根据基建工程的规划和设计进行相对应的资金调配和整合,能够提高基建工程的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而且基建会计在基本的建设经济管理中还具有监督作用。并且基建会计是一次性的直线式资金管理模式,随着基建工程的建设或者交付使用而结束,其主要的任务就是对基本的建设过程实施会计监督。对基建劳动消耗进行会计审计,例如:办理工程款项的拨付和核算、结算、编制建设计划财务决策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建设项目会计管理与监督的工作质量,保证建设项目资金监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提高建设项目会计核算质量和财务管理工作水平。通过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内部机构的设置和领导分工,实现各职能部门及各个环节之间相互牵制,互相制约。特别要健全人、财、物管理制度、工程验收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建设项目的各项经济活动和管理工作。会计监督制度的执行,要按照制定的各项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对基建建设项目的资金管理、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进行检查,并对现存的内控制度进行评价,不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科学的规范核算工作在扩建工程中的在建工程核算。整改后的煤炭企业最大的财务支出就是对于基建工程的投入建设,所以基建会计成本核算问题就成为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重要分支部分,對于会计的核算、基建项目的投资控制、概算执行控制、以及基建工程的招投标管理、合同谈判、合同管理、工程量价审核、竣工结算以及财务决算等相关事项进行程序上的规范,对于基建工程所耗费的资金能够有效地控制。

有效地划分基建费用应用资本化。基建工程主要的应用资本包括:基建工程款项的拨入、支出和结算,编制基建工程的财务收支计划,参与基建项目的预算、审核以及验收、合同签订等,简单地说就是为了维护基建工程的建设施工,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的费用,都应计入资本化内,并将费用计入当期的损益内,实现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正确性要求,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所以煤炭企业的基建费用应用计入相关的损益内,在建设期间发生的费用和支出现象,并都计入工程的总投资中,还包括基建项目发生的其他费用等,形成和企业会计的统一划分,在建设项目中形成建设成本的分化和归类,达到预定的工程建设费用的划分,所以基建费用的具体费用才有资本化的细分。

有效地解决整改期间的其他会计问题。在基建工程的开展中具有较多的会计问题,例如:会计信息的不合法不合规现象,期间合同不明确、拨付款项目不准确、忽略企业转产成本、来往账目不清晰等状况的产生,所以针对基建工程的开展,实施会计的成本核算,是为了保障基建工程能够在规范完整的会计制度下开展建设,保障工程施工建设的科学性,所以针对基建活动的各种财务活动和支出要进行相对应企业内部的会计成本核算制度的控制和管理,而且会计的开展要以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基础,严格的控制各项工程建设款的收入和支出,对于所有的工程控制来往账目进行相互签字的确认,保障所有建设用款都是有签约单位进行管理的。针对建设量不大、工程期较短的基建工程要按照规章和制度的规定在企业内的在建工程或者基建工程支出中进行会计科目明细的核算,但是应该按照在建项目的名称设计二级明细科目,然后再根据每个项目的概算皮肤类别加结转科目设计三级明细科目,在企业内的基建工程开展中,才能将工程的建设成本进行实际有效性的控制,而且能够更进一步的明确反应,基建工程的会计核算,解决更多的会计问题,做到对工程建设成本的有效控制,从而发挥基建会计成本核算的有效作用。

改革后的煤矿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制度以及针对于基建工作的成本核算是煤矿企业有效控制财务支出,明确财务报表的有效途径,而且抓好基建工程的财务管理是会计工作开展的关键,同时也能够增强会计核算对于基建项目过程管理的针对性控制,也只有将计划和资金都具备到位,才能够进行基建工程的全面开展和建设,所以在确保企业经济收益的过程中,要面对基建工程的开展工作进行控制,确保资金链条的高效运转,同时也给煤矿企业的整合会计管理带来更多的财务管理指导。

4.成本核算会计工作总结 篇四

成本核算会计的日常工作

做成本会计要比财务会计难,因为成本会计还要知道生产流程、工艺等。

一、成本会计的岗位职责

成本会计岗位是企业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岗位,该岗位的主要职责是:

1.在财务部门经理的领导下,按照国家财会法规、公司财会制度和成本管理有关规定,负责拟订公司成本核算实施细则,在董事会批准后组织执行。

2.主动为有关人员对公司重大项目、产品等进行成本预算、编制项目成本计划,提供有关的成本资料。

3.当公司推行全面成本核算管理和内部银行等制度时,协助有关主管制

定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确定各类成本定额、标准,并协助各部门和下属企业的推广培训。

4.不断监督、调查各部门执行成本计划情况,并就出现问题及时上报。

5.学习、掌握先进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方法及计算机操作,提出降低成本的控制措施和建议。

6.做好相关成本资料的整理、归档、数据库建立、查询、更新工作。

7.完成财务部门经理临时交办的其他任务。

成本会计内容的界定及其完善和发展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未知 编辑:studa20成本会计从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到今天,是逐步成长完善起来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恰当的界定成本会计的内容,现代成本会计的完善和发展应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笔者在此想谈点个人看法,以就教于同仁。

一、成本会计内容的界定

随着时代的发展,成本会计不断引入新的内容,成本会计的范围越来越广。当今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成本会计包括以下内容: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主要理由是:

1、仍未摆脱传统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只注重生产领域的产品成本,而忽视7其它环节和其它方面的成本,其结果是成本信息失真,造成经济决策失误和成本失控。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成本在企业总费用中的比重已不断下降,而与产品相关的研究设计、供应、服务、销售等活动引起的成本将不断上升;其数额甚至远远超过生产成本。

2、将成本会计与成本管理混合在一起,不能突出成本会计的中心,达不到成本会计的目的,不能明确各部门职责。成本会计不管是包含于财务会计之中还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本质特征是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的中心只能是

成本核算,更具体地说,成本会计的所要研究的就是向谁提供成本信息、提供哪些成本信息及成本信息的提供方式问题,成本会计的目标即会计主体在特定历史时期与环境中对成本会计工作所追求或希望达到的预期境地或标准始终是利用成本信息资料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然而由于成本会计内容走入了盲目横向拓展的误区,使成本控制、成本分析这些曾经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因成本信息的失真而失去了其效用,因成本项目的过于简单而使控制缺乏针对性,因而实现不了成本会计为成本管理服务的目标;另外现代成本管理决不是某一部门的工作,而是企业各个部门及全体员工的责任.会计人员不可能承担现行成本会计赋予的成本预决策,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职责。

3、将与成本有关的价值问题全部罗列到成本会计中,造成了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学科大量内容的交叉重复,不利于学科建设。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是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成本计划、成本分析、成本考核也只能是财会人员与其它管理人员共同利用成本信息所开展的工作,将其归入财务管理学科更为合适。

4、未能对成本会计中最本质的“费用”要素及成本会计基础理论、成本计算模式及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使成本会计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未能在实践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总之,笔者认为现行成本会计在完善发展过程中纵向深入不够,而走入了横向扩充的误区,而泛滥和肤浅是联系在一起的,现行的成本会计教材很能说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成本会计的内容应该是:成本会计基础理论,这是成本会计的基石;“费用”要素的构成及反映方式和成本计算模式及方法;成本信息报告模式;计算机在成本计算中的应用、完善和发展成本会计也只能从以上几方面入手。

二、成本会计的完善和发展

成本会计的内容指明了成本会计

完善和发展的方向,根据现行成本会计的实际情况和现代管理的需要,迫切需要完善和发展成本会计,笔者想就以下几个方面谈点看法。

建立成本会计假定问题

成本会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建立成本会计假定和确定成本会计原则应是发展和完善成本会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成本会计应建立以下基本假定作为成本会计工作的前提。

1、成本对象假定。即在成本核算中要根据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确定费用的“归宿”,也就是确定成本核算的空间范围。成本对象可以是某种产品、某项经济业务、某个生产环节、某道工序、某个班组、某个车间或某个制造中心。显然成本对象具有层次性。

2、公平分配假定。由于成本对象具有层次性,当成本管理需要的信息资料和费用的“归宿”不一致时,原归集的费用需要在不同层次的成本对象之间转移。如车间照明贵的“归宿”只能是车间,但当需要计算某

种产品或某个班组的成本时,原归集的费用就需分配落实到产品和班组头上。公平分配假定就是指这种费用的转移是和其实际受益情况相吻合的。

成本会计一些基本概念的界定问题

准确界定支出、费用、生产费用、成本及成本会计对象等基本概念,是完善和发展成本会计的另一项重要内容。现行成本会计对这些基本概念界定不清,同一概念在不同场合的内涵和外延不同,其相互关系不明确;成本会计对象的表述既不统一、又欠科学。笔者认为:支出应是企业资产的流出,是一个会计主体与外界发生的一种交换关系,它属于收付实现制的概念。支出应具有下列基本特征:支出的发生必然伴随着资产的减少;是会计主体与外部发生一种交换关系;是可以以货币计量的;其计量是以实际发生为标准的。而费用则是和收入相对应的概念,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不同业务环节发生的,为

了组织和管理生产、或是为了制造产品、或为了销售产品、或为了获得其它收入而发生的耗费。这种耗费要和收入相配比,以营业收入来抵充。至于成本,马克思认为是商品生产中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这是成本理论的基础,它揭示了成本在经济学意义上的内涵。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生产环节重要性的下降;成本中知识含量的逐步增加,产品的成本结构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有研究表明:产品的开发和服务成本在整个成本中的比例已达到45%。因此传统的成本概念难以全面界定和计量更广义的企业资源耗费,也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价值形态远远超出了人、财、物的范畴,成本也不再仅是财、物和人力活化劳动的耗费,成本应定义为:企业为特定目的而发生的资源耗费。它揭示了成本在会计学意义上的内涵。按照这一定义,产品成本应是产品从研究开发到售后服务

整个过程所付出的代价。包括上游成本、中游成本、下游成本,还应包括环境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和社会成本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成本会计系统的运行过程与经济运行主体的全过程相适应,才能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至于“生产费用”概念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值得商榷。而成本会计的对象应定位于成本核算,这样既能使各门会计学科的对象涵盖整个会计学科,又避免不同学科的交叉重叠。

关于成本构成要素及成本计算模式和方法问题

成本是由各个“费用”要素构成的,对构成成本的各要素如何反映,对有关“费用”要素的转移分配如何选择一个恰当的标准,应是完善和发展成本会计的又一项重要内容。现行成本会计对“费用”的反映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不能反映企业产品的全部成本,也不能反映成本的经济内容;其次,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的含义不明确,现行成本项目也不能真正体现出经济用

途。因为“直接”或“间接”只是人们按成本计算对象,按成本要素汇总各项费用的一项核算技术工作问题;最后,由于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成本中的比例不断攀升,且各项目中均包含了不同性质和内容的开支,显然采用任何一个标准去分配制造费用都不可能符合公平分配假定,而将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也不完全合理。按现行作法必然使成本信息严重失真,从而使企业管理者的管理举措和生产策略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笔者认为,应该结合资用的性质和用途划分类别,减少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中的内容,增加成本项目。通过重新分类应能一方面提供管理需要的各种成本信息;另一方面要能实现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对资料的共享。

另外,现行成本会计只介绍制造成本核算模式,从而使产品成本并没有包括实际的资源消耗,而知识、技术、信息等资源的消耗更是传统成本核算的薄

弱环节。笔者认为成本会计应在介绍制造成本计算模式的同时,介绍全部成本计算模式和责任成本计算模式;在介绍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同时,研究介绍项目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并实现各成本计算方法对基本数据资料的共享,从而能够为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管理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资料。当然要

5.船舶目标成本-造船成本核算方法 篇五

如果评估船舶采用重置成本法,则以普通钢质船为例,其重置全价包括材料费用、设备费用、人工费用、生产专用费、期间费用、利润及税金六大部分,其中材料费用、设备费用、人工费用为直接成本,构成船舶重置全价的主要部分。

一、材料费用

船舶的材料包括钢材、焊接材料、涂装材料、电缆、辅料及其他材料。

1、钢材

1)钢材净重

钢材是船舶的主要材料,按船舶主尺度估算法进行估算:

钢材净重的估算:

g=K1(L×B×H)(1)

其中:g-船体耗用钢材净重(吨)

K1-钢料耗用系数(见表1)

L-船舶总长(米)

B-型宽(米)

H-型深(米)

表1钢材系数 K1的取值

2)钢材实际消耗量

由于船舶零部件尺寸规格不统一和钢材供应的尺度问题,钢材不可能得到100%利用,在确定钢材实际消耗量时必须考虑钢材利用率。

G=g/钢材利用率(2)

其中:G-钢材总重(吨)

g-船体钢材净重(吨)

根据评估人员对有关船厂及金属结构制造厂的直接和间接调查,钢材的一次利用率在80~85%左右,二次利用率为3~7%,合计钢材利用率为85~90%。

2、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包括电焊条、焊丝、焊剂、钎料等,是构成船舶重置全价的重要内容。焊材的熔敷金属量以及在施焊过程中各种工艺性损耗是决定焊材消耗量的主要因素。焊接材料的选用必须与船舶所耗钢材的牌号相适应,全船焊接材料总消耗量的估算,主要依据全船钢材的总消耗量而定。

焊接材料费用 = G×K2×焊接材料单价(3)

其中:K2—焊材消耗系数

G— 钢材总重(吨)

焊材消耗系数K取值见下表

表2 船焊材消耗系数K2

我们可以发现,上表中船舶吨位越大或全船钢材消耗量越多,则焊材占钢材消耗量的比例就越小;反之则比例增大。

3、涂装材料

1)涂装材料主要指油漆,其净消耗量由式(4)确定,Gy1 = L×(B+H)×K3(4)

其中:Gy1-油漆净重(吨)

L-船舶总长

B-型宽

H-型深

K3-每平方米油漆重量

2)油漆实际消耗量

Gy = Gy1×I/K4(5)

其中:Gy-油漆实际消耗量

I-油漆稀释系数,取1.15-1.2 K4-油漆工艺消耗系数,取0.5-0.55

4、电缆

电缆价格=电缆长度×电缆平均单价(6)

电缆长度计算公式:

电缆长度 = K5×(DWT)0.15×(∑KW)0.3(7)

其中:K5-电缆消耗系数,见表4

DWT-船舶载重吨

∑KW-全船电源总功率(kw)

表4电缆消耗系数K5

注:客轮可按载客量换算为载重吨。

5、辅料及其他

辅助材料指不构成船舶产品本身而是在船舶建造过程所需要消耗的材料,如二氧化碳、氧气、乙炔、高压气、高压水等辅助材料,这项费用可按船用钢材总重量估算。

辅料费用=全船钢材总重量×钢材平均单价×辅料消耗系数(8)

其中辅料消耗系数根据经验取值为0.04-0.05;

其他材料是指如木材、有色金属等材料的费用。可按材料总额的2%~3%估算。

二、设备费用

船舶设备包括轮机设备、电气设备、舾装设备三大类,品种杂、数量多,如果一一询价,时间和经济都不允许,另外也没有必要。因为占设备数量20%的主要设备,其价值占设备总价值的80%以上,所以通过对主要设备进行询价,就可达到目的。另外,一些标准设备,例如通讯、导航设备,完全可以根据经验进行估价。

以46000吨原油轮设备估价为例:

1、轮机设备

表546000吨原油船轮机部分进口设备

表646000吨原油轮轮机部分国产设备表

2、电气设备

表7 46000吨原油轮电气部分进口设备表

表846000吨原油轮电气部分国产设备表

3、舾装设备

表946000吨原油轮舾装部分设备表

三、人工费用

人工费用根据造船工时数量确定。

人工费用=造船工时数量×工时单价

造船工时数量的估算方法,通常按全船载重吨来估算。

建造总工时Hr=0.18×(DWT)0.6287万小时(9)

其中:DWT-载重吨

四、生产专用费

船舶生产专用费包括设计费、船检费、出口船佣金、出口船银行保函费、保险费、钢板预处理费用、胎架及支撑费、船台费、下水费、船坞费、系泊和试航费、码头费、专用工具和模具费、吊运费、保修费、船东供应品的报关和仓储费、技术服务费、不可预见费等。

其中设计费用含三部分,基本设计费,详细设计费(送审设计)和生产设计费。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以船总技 [1986]1324 号文《民用船舶产品设计收费暂行规定》对船舶设计费用标准进行了规定,此规定以船舶设计的复杂程度和工作量大小作为设计费用依据。

船检费是指按船舶入级的要求,从设计图纸送审起,直到交船止,依据船级社的规定,进行有关的船舶检验工作和发放各种合格证书所需要支付的费用。

出口船佣金是按国际惯例,因介绍业务而支付给中间商的酬金,其费用含于船价之

中。

出口船建造合同的还款担保费,通常采用银行信用担保,银行对买方开具还款保函,并收取的保函费为出口船银行保函费。

按国际船舶建造惯例,由于船舶项目占用资金大,建造时间长,期间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的风险,如在建造过程中的损毁风险,试航过程中的全损风险等。为了确保船东和建造厂的利益,防止发生意外事故而造成经济损失,一般在船舶建造期间,都应投保船舶建造险。

船台费是指高架吊车及船台折旧费,大、中、小修费,动力费、人工费及其他相关费用。

下水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船舶下水时所需支架、木料、润滑脂、人工费等;二是观礼及招待费。

船坞费由进出坞、住坞、排楞、移位、倾斜试验等费用组成。

系泊和试航费包括主机设备、辅机设备、甲板机械、轴系等各项试验费用。

6.成本核算对成本控制的作用 篇六

(杨令梅)

成本核算是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成本的计划、考核、预测、分析等诸多控制工作,那么成本核算到底对成本控制有哪些作用呢,小编为你整理了以下七个方面:

(一)成本核算属于成本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1.成本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

2.成本核算属于成本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把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之中发生的各种的耗费都按照一定对象做出分配与归集,并计算总成本以及单位成本。3.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求全面系统,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成本管理对促进企业增产节支、强化经济核算的力度,改进企业的管理,增强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十分重大意义。

(二)成本核算对于企业成本计划落实、控制成本水平以及实现目标成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成本核算的过程,能够如实反应企业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之中各项耗费,也是一个成本管理运行使成本信息可以更清晰反馈的过程,因此,成本核算对企业成本计划的实施、成本水平的控制和目标成本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能否正确的进行成本核算,直接关系到企业成本的计划、考核、预测、分析及改进等诸多控制工作

例如:某企业定的A产品计划成本是100元每件,准确计算出来的成本应该是100.3元,跟计划成本接近。由于会计人员工作的疏忽,将其中一种材料的单价用错,使得A产品的成本高估了10元,总经理在预测市场需求时,考虑到成本偏高,将没那么大的市场需求量。同时在做考核时,由于实际成本高出计划成本的10%,当期生产车间的有关人员的绩效也被考核了。所以说,财务人员能否正确的进行成本核算,关系到企业成本计划、考核、预测、分析及改进等诸多控制工作。

(四)便于有关部门制定产品价格和企业编制财务成本报表的依据。

例如:某企业定的A产品计划成本是100元每件,准确计算出来的成本应该是100.3元,跟计划成本接近。由于会计人员工作的疏忽,将其中一种材料的单价用错,使得A产品的成本偏低的10元,这样导致总经理在定价时,降低了10元的报价,这个订单有1万件,这样无形中就损失10万元。所以通过成本核算,可以计算出产品实际成本,可以作为生产耗费的补偿尺度,可以确定企业盈利的依据,便于有关部门制定产品价格和企业编制财务成本报表的依据。

(五)可以控制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耗费,从而做到增产节约、增收节支。例如:我们公司定的A产品的计划成本是100元,其中材料成本是70元,人工成本是20元,机器、电费耗费是10元。而我们实际计算出来的成本确实120元,其中材料成本70元,人工成本确占了30元,机器、电费耗费是20元,这样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是人工成本和机器、电费耗费增加了,这样就要去车间查找原因。车间找到的原因是这个月由于人员流动性较大,新招了好几名工人,新工人技术不娴熟,返工率高,造成人工成本偏高。由于这个月都是白天工人上班,用电正好都是高峰期,(大家知道的白天用电高峰期是晚上低峰期的3倍)这样也加重了机器、电费耗费成本。通过成本核算,与计划成本一对比,这样就可以发现问题,下个月就知道要在人工和电耗方面降低成本。

(六)通过在产品成本的核算,还可以反映和监督在产品占用资金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为加强在产品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和节约有效地使用资金提供资料。例如:通过在产品成本的核算,发现企业的在产品数量超过我们正常的水平,这样我们就要思考这些在产品所占用资金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我们企业管理当局就要制度一些提高资金周转和节约有效使用资金的措施。

(七)通过产品成本的核算计算出的产品实际成本资料,可与产品的计划成本、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等指标进行对比,除可对产品成本升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外,还可据此对产品的计划成本、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进行适当的修改,使其更加接近实际。例如:A企业原来某产品的标准成本是80元每件,通过成本计算,该产品成本变成了90元每件,通过查找原因,是因为改产品的主要原料涨价了,而且价格一直往上走的趋势,通过各部门讨论,决定对改产品的标准成本进行调价,调整为90元每件。

7.成本核算总结 篇七

一、成本核算基础工作的主要内容

企业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是指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 对基本资料搜集、加工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企业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健全的定额成本资料

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中, 健全的定额成本资料包括: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和记录、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准确的工时定额、材料物资和动力费用的消耗定额等, 以便加强定额管理;严谨的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合理的内部结算价格和完善的内部结算制度以及记录工作业务量活动的台账。

(二) 标准的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是指企业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资。计量器具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企业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中, 标准的计量器具包括:记录电费耗用情况的电表、记录水费耗用情况的水表、质量过硬的机器设备活动记录仪器等。检测材料、物资和产品收发的度量衡器、卷尺等等。归纳起来, 按结构特点分类, 标准的计量器具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量具。即企业用固定形式复测现量值的计量器具, 如量块、砝码、标准电池、标准电阻、竹木直尺、线纹米尺等;2、计量仪器仪表。即企业将被测量的量转换成可直接观测的指标值等效信息的计量器具, 如压力表、流量计、温度计、电流表等;3、计量装置。即企业为了确定被测量值所必须的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组合, 如里程计价表检定装置、高频微波功率计校准装置等。

(三) 熟悉生产经营过程的成本核算人员

熟悉生产经营过程的成本核算人员是成本核算活动的基础。成本核算员、车间统计员等基层管理人员一定在生产现场, 熟悉现场生产工艺过程, 做好产品费用、产品数量、生产工时、劳务数量等的核算工作。实行成本计算活动的企业在成本计算时, 一定选好熟悉生产经营过程的成本核算人员。如果不熟悉企业生产过程, 不熟悉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企业成本计算往往纸上谈兵。

二、当前, 企业成本核算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当前, 企业成本核算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很多, 如成本核算资料不健全, , 倒挤成本法等等。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核算资料不健全, 随意性大

企业成本核算一定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一些企业, 尤其是小企业成本基础工作不扎实, 会计核算资料、管理制度不健全。生产人员、统计人员、成本核算员在产品产量、材料收发、物资出入库、工时统计等各方面存在随意性, 致使企业成本核算资料不完整、甚至出现错误、前后矛盾之处。

(二) 成本核算器具不标准, 料工费计量走过场

企业成本核算工具器具是计量材料物资、动力费用、工资费用、折旧费用等各要素费用的衡器。不能使用计量衡器, 或使用成本核算计量衡器具不标准, 企业的料工费计量就会走过场, 就会影响成本计算的准确性。为此, 一些企业为了回避这些问题, 只能选择某一分配标准分配成本费用。如, 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 对于耗费的共同费用, 应选用适当的标准进行分配, 合理地计入按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的成本计算单中。但有些小型生产企业不管分配什么费用, 一律用工人工资作为标准, 而实际上这些共同费用并不都与工人工资有关。

(三) 成本核算人员不了解生产过程, 无法合理使用成本计算方法

企业成本核算人员不了解生产过程, 不知道企业产品生产步骤无法合理分配生产费用, 合理使用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尤其是一些小企业, 聘请代理记账人员或代理记账公司人员核算成本。他们不可能深入企业车间, 了解企业生产工艺过程, 更不熟悉产品各步骤料工费的发生起止时间, 期末材料、在产品等的实际数量完全靠车间, 甚至厂部有关人员提供资料, 估算企业产品成本。这样, 由于成本核算人员的工作不到位, 不熟悉生产工艺过程, 从而不可能合理计算产品成本。加之, 很多企业会计人员存在年龄老化问题, 她们有资历有经验也熟练业务, 但是知识和理念可能会跟不上时代, 新的会计准则和成本核算制度也许不清楚, 至今沿用过去方法进行成本核算, 由于方法的不对称, 成本核算数据不能反应真实情况。同时, 对于较年轻的会计人员, 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际经验, 不能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 如果没人指导会造成成本核算数据不真实。

三、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从人、事和物抓起

做好成本核算基础工作, 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 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各部门、各单位分工协作

企业要做好成本核算基础工作, 应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物资的管理与清查盘点制度、内部价格制度及内部稽核制度。例如, 计划 (经营) 统计部门核算职责是, 编制预算及内部结算单价, 按成本核算对象确认当期已完产品 (或劳务) 的实物量和未完程度情况, 编制产品计算清单, 及时与各生产单位进行结算。劳动工资部门核算职责是, 制定项目用工记录、统计制度, 收集班组用工日报表, 建立产品 (或劳务) 用工台帐编制职工考勤统计表、单位工程用工统计表。物资管理部门核算职责是, 搞好计划采购, 建立材料采购比价制度, 按经济批量采购, 降低存货总成本;建立健全材料收、发、领、退制度, 做好修旧利废工作, 加强固定资产的调度平衡和检修维护, 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 提供机物料运输记录和分配资料。财务部门核算职责是, 全面组织成本核算, 掌握成本开支范围, 参与制定内部承包方案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开展成本预测, 进行成本分析。

(二) 建立健全成本费用定额制度, 培养成本核算人员

为了做好成本审核、控制活动, 正确计算产品成本, 企业应培养自己的成本核算人员, 建立健全成本费用定额制度。具体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主要有:

1、建立健全产品消耗定额。

企业产品的消耗定额是企业编制成本定额计划、分析和考核企业成本水平的依据, 也是审核和控制各项耗费的标准。企业应当根据本单位生产实际情况, 结合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先进而又可行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工时, 包括机器台时等各项消耗定额, 并据以审核各项耗费是否合理, 是否节约, 借以控制耗费, 降低成本。

2、建立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

企业为了做好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工作, 必须对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和结存进行计量, 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尤其对于那些月末没有使用完毕的材料物资, 应及时办理假退料手续, 以确保材料成本费用的真实性。

3、做好原始记录, 保证成本核算资料的真实性。

为了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 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领用材料、工时、运输消耗、产品质检和动力的耗费, 在产品和半成品的内部转移, 以及产品的验收结果等, 均要求成本核算员做好真实、完整的记录, 确保成本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原始记录不实不完整, 就不可能准确反映人工、材料等工程成本费用。

4、制定厂内计划价格, 加强内部经济核算。

在计划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中, 为了分清企业内部各单位的经济责任, 便于分析和考核内部各单位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 还应对材料、半成品和厂内各车间相互提供的劳务 (如运输、修理等) 制定厂内计划价格, 作为内部结算和考虑的依据。厂内计划价格应该在年初制定, 并尽可能接近实际, 且相对稳定, 年度内一般不作变更。

同时, 企业还应该根据本单位情况制定培训、培养成本核算员的工作。成本核算人员应从本单位生产车间培养, 找到那些在车间工作一段时间, 了解产品 (或劳务) 生产过程, 责任心强, 学习能力较强的人员, 抓好成本核算培训工作, 为企业培养自己的成本核算人员。车间成本核算人员像产品一样属于自己的员工, 不了解其他单位车间核算情况, 不用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安心本单位车间工作, 不担心跳槽, 且能够为企业自己使用。企业切忌使用兼职会计人员或代理记账机构进行成本核算工作。一是, 他们功利性较强, 随时有跳槽或撂挑子的可能;二是, 成本核算资料属于企业的秘密, 不得为外人所知, 不宜让企业以外的单位或个人熟悉;三是, 他们不熟悉企业生产过程, 核算成本工作对于他们而言较难。

摘要:本文认为企业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是指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 对基本资料搜集、加工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企业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健全的定额成本资料、原始记录、标准的计量衡器具和熟悉生产经营过程的成本核算人员。笔者从当前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各类问题出发, 讨论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应抓好各部门、各单位分工协作, 建立健全成本费用定额制度, 培养成本核算人员等活动, 以期通过本文, 指导企业做好成本核算工作。

关键词:成本,成本核算,成本核算基础工作,工时定额,材料消耗定额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财务成本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3;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初级会计实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4;

[3]郭继宏.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科目设置存在的问题[J].财会月刊, 2007 (7) :55;

8.成本核算总结 篇八

【关键词】会计核算;成本核算;一体化

虽然我国的新会计制度准则从2008年1月1日实施以来,对于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会计核算质量,均起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面对我国市场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经济危机下的激烈竞争,现行的新会计制度准则在有些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局限性。尤其在企业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上,有待进一步完善。

1.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的概念

成本核算是指企业对其在采购、生产、销售等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资料价值和必要劳动价值的核算,即企业活动过程中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总和。它由劳务费、业务费、公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管理费六大类成本构成。而企业采取成本核算的方式是为了达到真实反映企业活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果的目的,是适应社会对企业成本核算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会计核算也称会计反映,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的反映。它主要是指对会计主体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的事后核算,也就是会计工作中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合理地组织会计核算形式是做好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对于保证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正确、及时地编制会计报表,满足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2.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的作用

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就是利用企业信息化数据,通过网络将各种业务系统的数据自动采集并生成与业务有关的会计凭证。就是说,当某会计凭证涉及成本属性时,系统将成本转化为成本数据,即在记帐、审核和结帐的同时自动产生成本数据,实现会计凭证与成本数据的一致性,从而使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保持一致,融为一体。企业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促进了企业的自身发展

成本核算是一种代表资源的合理配置的管理方法,对资源的利用、效益、成本指标进行综合合理评价。我国企业应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增收节支,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务。这符合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营目标,即生存、发展、获利。否则,企业就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萎缩,谈不上技术提高和规模发展,无法保证为社会提供服务。

2.2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目前会计核算方法由于会计主体的不明确性以及会计期间假设的不持续导致整个财务核算工作的陷入茫然一片的境地,财务部门的提供的数据倍受数据使用部门的置疑,财务机构在被动工作的状态下将逐渐失去管理的权威性,更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成本核算与会计一体化后,我们就能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企业的各个会计主体,甚至是重要的项目上,成本核算将给管理层提供足够丰富的数据资料,包括单项的部门费用信息、综合性的项目费用信息等等,从而使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2.3有利于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我们知道成本核算不是简单的会计核算的升级,而是整个管理系统的升级,它的成功实施必将促使核算单位在管理上实现质的飞跃。成本核算在管理上的意义在于实现企业在管理上能对细节实施控制,对企业流程进行合理的组合,达到对企业的控制,这不但有利于企业提高工作效率,更有利于用户降低购买费用。

3.实行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的措施

3.1将成本核算与会计目标管理结合起来

根据会计目标管理的要求,在那些具备条件的企业,实行目标成本会计。这种成本会计,要求健全各种消耗定额,制定计划价格,编制费用预算和各种服务项目的目标成本,作为控制成本的依据;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费用时,要及时组织成本差异的核算,并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成本,实行成本预防性管理;在这种成本会计制度下,企业及其各部门的实际成本是由目标成本和成本差异组成的。

3.2健全有效的财务法规与监督体系

一是要制定有关确保财务信息质量的管理法规,对其管理工作、管理方法、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利,以及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的惩处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为加强财务信息质量管理提供法律依据。二是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财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可靠。三是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形成人人都关心和监督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建设。四是加强企业总会计师制度的建设,以加大对企业财务监督的力度。五是提高各级领导和财务人员的思想与业务素质,这是完善财务监督的根本保证,也是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的根本保证。

3.3建立以人为本的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机制

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因为对于企业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来说,人的主观能动性很重要,以人为本作为构建计核算与成本核算机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保证企业成员具有一定水准的诚信和能力是计核算与成本核算有效的关键因素。所以需要强化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时,要使会计人员树立诚信观念,让会计人员意识到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重视业务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其工作能力,避免技术差错引起会计信息失真,同时要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培养和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教育。

3.4建立企业内部网络化平台

随着会计核算工作日趋完善,特别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H益成熟,基础数据采集更完整,部门成本核算工作也逐渐成熟。企业成本核算主要流程如下:每月月初收集收入、支出原始数据-直接成本数据直接计入、间接成本按照制定的原则按级分摊形成部门支出工作底稿-将整理完毕的收入、支出数据形成部门收支明细核算台账和发放到各部门以备对账之用的核算表。每月收入数据产生后,将部门直接收入与间接收入数据按照开单部门及执行部门的原则分开,按照直接收入直接计入,间接计入分别全额归入各创收部门的原则计入各部门收支明细核算表,支出数据,每月從专业财务软件中采集各部门支出数据。

总之,企业管理人员应当重视、了解和探索企业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发展趋势,制定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管理计划和措施,不断完善优化核算管理体系。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一体化,把财务工作从财务核算提升到财务管理,从而促进合理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降低成本消耗,加强成本管理,促进增收节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于玉林.建立中国会计模式五十年回顾与展望[J].天津财会,1999(6):31-34.

[2]赵丽芳,张晓娟.我国管理型会计模式选择及构成要素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1):54-57.

[3]肖英姿.会计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事业财会,2005(4):5-7.

[4]刘冬荣,陈晟.会计文化环境对会计模式的影响[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7(4):301-304.

上一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专题《基石》观后感下一篇:康家小学反恐防暴演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