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措施

2024-07-08

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措施(10篇)

1.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措施 篇一

浅谈高速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保措施

高速公路工程一般来说建设周期长、工程量大,改变了原有地形、地貌,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路基开挖、填筑过程中破坏地表植被,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造成水体污染;施工噪声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建筑材料存放、运输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扬尘造成空气污染等。因此,高速公路工程的环保工作要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针对高速公路工程设计期、施工期和营运期不同时期,制定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以减少高速公路工程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高速公路对环境影响分析

1.1 工程设计期对环境的影响

公路建设过程必须要经过工可研、设计、施工三个主要环节,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环保认识的不足都可能在公路建成后,对路线周围环境状况造成难以弥补的破坏。公路工程设计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占用价值较高的土地,使土地资源严重浪费;占用森林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影响沿线动植物生长;穿越风景名胜区,破坏景区景观;穿越或靠近居民稠密区,造成大气、噪声污染;侵占有价值水体,改变天然水系的自然流态,造成局部区域水资源枯竭;深开挖和高填方路段边坡及防护工程设施设计与路域景观不协调等[1,2,3,4,5]。

1.2 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主要包括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和正式组织施工两大活动。

施工期间由于挖土填土、借土弃土、改移河道、清理表土、开采料场等活动会造成地表和地表植被破坏,使地面裸露,加速地表侵蚀,增大地表径流,增加水土流失从而直接导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施工期由于筑路材料的运输装卸、各种混合料拌合、借土开挖及弃土堆放、土石方调运、施工期区域地表扰动或裸露等活动造成扬尘污染;施工期沥青拌合和摊铺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使作业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恶化。

施工机械、大型土石方作业及运输车辆产生较大噪音,对沿线声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桥梁下部施工、砂石材料冲洗、混凝土搅拌等排放的生产废水和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以及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露天机械被雨水冲刷后会产生少量的有害物质如处理不当,就会直接造成水环境的污染。

1.3 工程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交通量的与日俱增,交通噪声对沿线敏感点声环境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收费站、沿线服务区污水、危险品运输交通事故产生的路面径流以及公路养护维修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对沿线农田、土壤、水体产生不利影响,沿线服务设施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呈逐步加重的发展趋势。高速公路各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

2.1 工程设计期环保措施

在公路规划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建设方案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可控性,对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环境污染和避免资源破坏。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不得占用价值较高的农业用地、森林用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用地;减少对森林植被的破坏;不破坏湿地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在初步设计阶段,路线方案比选要充分考虑环境治理和保护费用,并把环境治理的破坏工程列为主要比选条件。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进一步优化路线线形,降低边坡高度。公路构筑物设施应追求自然,并强调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统一。

2.2 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在施工前期准备阶段,建设管理单位组织施工技术与管理人员学习环保知识和有关法规,提高环保意识。施工单位要认真调查收集沿线相关资料,制定详细有效的环保措施以及环保管理办法,落实施工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在正式组织施工阶段,建设管理单位要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施工期环境监测和环保咨询工作,通过与工程监理单位的配合,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文件以及环境保护设计中环保措施的要求,指导、监督施工单位的施工活动,防止施工活动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2.1 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严格划定施工范围,控制临时占地和施工便道数量,不得擅自扩大范围;施工时对农田30cm的耕层土集中堆放,用于弃土场或取土场的植被恢复;在施工过程中,挖方路段,施工与绿化、护坡、修排水沟应同时施工,做到边开采,边平整,边绿化;加强管理,保护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不得砍伐征地以外林木以及水土保持林及渠堤保护林,减少对作业区周围草地、灌木的损坏;优化全线土石方纵向调配,提高土石方综合利用率,控制取、弃土场数量,减少占用土地面积。

2.2.2 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

混合料拌合站、构件预制场要设置在距居民点和学校200m外;合理安排施工时段,避免高噪声施工机械在同一区域内使用,施工过程中积极选用效率高、低噪声作业机械,并注意维修养护使之保持最佳工作状态;新建的施工便道、材料运输道路应远离村镇、学校,利用现有路须加强管理,控制运输时间;对重要工程施工要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理工作。

3.2.3 施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料场、预制场和拌合站选在距离居民点下风向300m以外,对拌合设备加装二级除尘装置;料场须减少材料堆存量并及时利用,采取必要的防风防雨措施,设置围栏,并定时洒水防止扬尘,遇恶劣天气加盖毡布;水泥、石灰、砂等易洒落散装物料在装卸、运输、转运、临时存放和使用等过程中,必须采取防风遮盖措施,以减少扬尘;施工、运输道路表面采取硬化以及洒水措施,施工期间对沿线200m内有敏感点的施工路段应强化管理,合理制定施工方案,大风天气增加洒水频率,以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取、弃土场采取严格处理措施,防止生成新尘源。

3.2.4 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桥梁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施工时段,避免汛期施工;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痕迹,将河床恢复原貌,防止河床变形或造成新的冲刷;岸上、水面桥墩基础、桥面施工过程中,须在岸侧设置围栏工程,防止泥土、施工材料进入水体;施工期间必须加强管理,严禁将含有害物质的筑路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等堆放于水体附近,必要时设围栏,并设有蓬盖,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施工结束及时清运沿线所有废弃物,按有关规定处置,不得就地倾倒或堆放;施工场地设置必要的临时排水沟和集水池,疏导施工废水,防止暴雨时将大量泥砂和油污带入河流。在有雨水及路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应设置临时沉淀池,使泥沙沉淀,当路基建成,过水涵洞铺设完毕后,推平沉淀池、恢复植被;施工营地设置生活垃圾、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收集设施,定期清运。

3.3 营运期环保措施

(1)加强公路管养工作,对路面和边沟应定期清理,保证路面、边坡排水疏通,并在部分离河较近的路段和大桥处设沉淀池,防止雨水径流带大量泥沙进入河流。

(2)为防止交通事故,特别是危险品事故对水系的影响,各路段必须有专人负责公路运营环境管理,且备有应急处理措施。对装运有毒或危险品物质的车辆实行许可证制度,加强对危险品车辆的管理;服务区、收费站等生活污水集中产生地应设有污水处理设施,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回用于公路绿化。

(3)加强交通管理,在路线靠近或穿越居民区应限制鸣笛,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保持良好的交通运输服务状态。对受交通噪声影响严重的敏感点集中路段修建声屏障和种隔声树带,保证沿线声环境质量达标。

(4)制定运营期环境监测计划,监督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环保措施和管理计划,为环保措施的实施时间和实施方案提供依据。

4、结语

高速公路在建设期和营运期必然要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而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公路施工环保工作要从源头抓起,在公路设计阶段就应重视环保措施,在施工前期,制定完整环保制度,为公路施工环保工作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在公路施工中更要切实执行环保措施和制度,将环保落到实处。加强营运期环境管理,将营运期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2.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措施 篇二

近年来, 由于高速公路建设发展之快, 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些环境问题, 况且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尤其是西部, 一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常年少雨缺水,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 植被一旦破坏, 很难恢复。另外,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工期长, 跨度大、涉及面广、地形杂等都会影响周边附近的居民、动物、植物、水土、农田。因此, 高速公路设计时的选址及路线确定、建设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分析、建设期的环境保护及使用等此类课题已摆在面前, 必须认真研究、加以重视、统筹安排, 才能让高速公路发展促进经济和谐发展, 并合理利用。

1 环境的影响

1.1 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 由于采用机械施工, 如爆破、采石、挖土、填筑、架桥、砌池、碾压等, 使高速公路周边的植被遭到破坏, 同时也影响了地表土壤结构, 致使土体抗蚀能力下降, 再加上开挖隧道, 致使岩土表层脱离, 就会导致水土流失, 如果在大雨下, 更容易引起水土流失。

1.2 对植被的影响

每年工程建设及各种其他因素损失了大量的森林植被面积, 其中高速公路的建设占用林地损害植被就有很大比例。在道路施工过程中, 道路在林中穿越及对山体的切削, 对森林进行部分砍伐。另外, 修建时的开挖、填埋、筑墙、临时用地等对植被的破坏是平原区的数倍, 可见山体中的高速公路建设对森林植被破坏之大, 影响之远。

高速公路工程两侧所设置的取土场、弃土堆、道路平整、桥梁工程、筑路料场、施工场地及便道等临时占地破坏了原来的植被和土壤。其中, 土石方的开挖也破坏了原地表土层, 只留下坚硬的岩石, 植被也将难以恢复。施工中产生的扬尘以及其他有害气体对高速公路两边的植被影响也不可忽视, 尤其是沥青熬炼过程中对附近的植被可造成不少的伤害。

1.3 对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影响

高速公路建设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包括:生境破坏、污染作用、接近效应、阻隔作用等。

高速公路在建设中都会直接或间接使野生动物的生境破碎化, 若是直接破坏动物的生境, 就会迫使野生动物迁移或丧失。若是间接地破坏, 使动物的活动范围受限, 对其觅食、交偶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如, 一些脊椎动物在自己领域内的迁移地方是相对固定的, 而高速公路的建设就会阻止这些动物的迁移。

高速公路的建设会影响和干扰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对于一些不会飞的无脊椎动物, 那就是一个障碍, 阻隔它们的出没, 改变它们的行径。高速公路施工时的噪声会给周边环境的野生动物带来烦躁不安, 影响它们的生存和自由活动等。

1.4 对景观的影响

高速公路的建设, 对周边地区的植被造成大量的破坏, 如填挖路段、开山工程、筑堤工程、护坡工程等对原有地表的植被、景观造成损坏或变化, 使景观要素也发生改变, 区域景观的比例结构也随之变化。高速公路作为大型构筑物, 把相连的景观区域分裂出来, 使亮丽的风景、原有的风貌有一些瑕疵, 增加了景观的碎裂度, 产生了分裂效果。

2 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2.1 优化选址方案

在进行高速公路选线、定点、边坡设计、线路设计中要充分结合水土保持、农田保护、植被维护、工程防护、动物爱护等角度出发, 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 高速公路设计中分区域设计 (河流区域、农田区域、山坡区域、森林区域、动物保护区域等) , 分性质安排, 分功能定点 (施工区、料场、垃圾区、设备区、生活区) , 分步骤进行 (预测、选址、调研、分析、设计、研究、总结、优化) 。这样设计方案严谨, 优化方案正确。结合选址方案, 阶段工程进行建设, 统筹安排。这样确保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

2.2 水土的保护措施

根据高速公路建设水土流失的特点和所在地形部位的属性, 做好水土保护, 应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防护, 采取因地制宜, 因害设防, 合理利用的保护措施。如合理开采砂石料场;合理设置边坡坡度;有效建设挡墙;合理设置排水系统, 以减少雨水对坡面和植被的冲蚀。根据一些周围环境的特点, 能够形成一套有机的综合保护体系, 拦截、排水、护坡、蓄池、绿化、防风、固沙、防洪工程并结合种植树木花草等方式, 综合治理, 有效、持续地保持原环境的水土。

2.3 植被的保护措施

如何有效地保护植被, 就必须在高速公路用地范围内全面绿化、种植花草树木, 如在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种植抗旱常绿枝叶茂密的乔木、灌木、藤类等树种;在高速公路两侧、服务区、收费站等地搭配稳定的树群, 让乔木与灌木相结合;在石质边坡中, 用地锦类植物进行垂直绿化, 在坡脚种植攀缘植物或花灌木。若是临时用地, 用完之后, 尽量恢复其原有面貌, 恢复不了, 栽植原有植物补充配齐。比如, 施工场地、配料场、生活区应及时恢复其原有的植被, 即毁林还林、毁田还田。对于无复耕条件的或不能栽培植物的, 采取防护措施做养鱼池、蓄水池进行新的植被养护。

2.4 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

在进行高速公路路线方案设计时, 要尽量做到绕、避、护环境敏感区。譬如在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区或主要濒危物种通过区域内的高速公路上, 有动物出没的路段, 要设置预告及禁止鸣笛的标识, 有条件的地方, 设置动物的专门通道 (既可是隧道、高架桥, 也可是涵洞) ;在有桥梁或桥梁施工的地方, 尽量不采用爆破工艺, 并且施工时与水环境隔离, 防止施工机械发生漏油, 以避免对水生生物的伤害和灭亡。

施工单位在高速公路施工时, 有义务对单位内的职工进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传和教育, 并且严禁砍伐范围以外的树木, 严禁狩猎。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施工, 决不允许扩大施工范围。

2.5 景观的保护措施

高速公路景观的保护要做好以下4方面:规划、保护、绿化、美化等。规划从总体着手, 从实际出发, 体现实用性, 既考虑近期效果, 同时也考虑远期效果。在施工过程中, 既要注意保护景观中的植被, 又要恢复破坏了的植被。如在青藏高速公路建设中为了减少高原自然景观破坏, 在施工中对山前缓坡、河滩地等地的料石场、取土地方均应采取景观恢复措施, 体现高原景观。没有景观的地方, 考虑绿化, 绿化植物品种要因地制宜, 绿化物的外形、颜色、高矮需要统一规划, 有节奏的变化。在工程挡土墙、护坡等上面做工艺广告或雕刻文化等。在达到了植被保护、绿化条件下, 在有突出景观地方还要进一步美化, 体现景观特色。

3 结语

高速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涉及面广, 区域大, 时间长, 要综合考虑,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 将自然环境、人和高速公路有机地结合, 自觉地维护、保护自然环境, 从而使高速公路建设做到生态系统化, 交通环境化, 环境和谐化。

摘要:高速公路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 在建设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影响自然环境, 破坏生态环境。本文就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水土流失、水环境、植被、动物等) 和环境的保护做了分析和探讨, 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从而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建设者和施工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胡长顺, 黄辉华.高等级公路对环境的影响[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2]卢志敏.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环保问题[J].山西建筑, 2008.

[3]张凤强, 论高速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J].山东交通科技, 2001.

3.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措施 篇三

引言

高速公路以其舒适、安全、通行能力大、运输效率高等特点,对人们的出行、运输行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任何发展都伴随着负面效应,高速公路施工对周边自然环境必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的影响,环境保护的压力日益严峻。怎样解决高速公路建设时产生的环保问题,采取怎样的措施预防环境污染,保护高速公路沿线自然生态环境,成为当前高速公路建设使用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项严峻任务。

高速公路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当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必然的对自然界产生影响。高速公路建设具有施工地域分布广、自然环境涉及全的特点。其施工造成的环保问题相比其他建设性工程更加严重。

◎高速公路建设中易造成的环境问题:

在早期规划时,如果设计单位对路线选择不当或对地域环境调查不详细,就会破坏沿线自然生态环境。比如,近来跨河道设计多是将河流裁弯取直,根据洪水频率等技术指标计算出桥梁的经济跨径,这样设计虽然降低了工程造价,但却忽略了其对流域生物环境因素的影响,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在施工建设阶段,若施工单位对环保工作不重视,就会破坏高速公路沿线原有的自然结构;后期运营期防护不当又会造成水土流失。此外,高速公路条带状延伸也会破坏沿线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文化损失。表现如下:

1、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水土流失、植被破坏。

2、对声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夜间施工机械噪声。

3、对水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挖泥、取砂、材料冲洗引起水质混浊,施工机械的含油污水及油料泄漏造成油污染;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垃圾直接排入水体;沥青、油料、化学品等因保管不善造成进入水体。

4、对大气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灰土拌合、扬尘、沥青烟、废气。

5、对社会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临时占地及施工作业对周边农田的损坏;对沿线河道、人工渠道的施工干扰、加重了地区道路的负荷。

高速公路全过程的环保措施

探讨环境保护工作应按照事前把关、过程检查控制和竣工验收总结三个环节,以“预防为主”为工作的指导思想,在高速公路建设及运营的不同时期,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针对其不同特点需要采取不同措施。

◎高速公路早期立项和建设单位筹备期间的环保措施

从高速公路项目立项到能够满足要求运营通车,环境保护的理念要涵盖每一个方面。首先从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应将公路设计与环境设计相协调,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其次在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单独进行环境保护设计,不能盲目减少工程造价,设计思路上要采取一些简单但造价较高的环保措施。比如当公路跨越河流时,尽量保持河道的原始状态,增大桥梁跨径,避免桩基过密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在招标书中纳入国家及行业,甚至沿线地方要求的环境保护条款,在今后的高速建设中应对产生的环境问题采取有效地补偿措施,如需占用自然物貌,采取占用多少就在附近补偿同样面积或更大面积进行环境修复,使当地的生态功能尽可能小地受影响,恢复建设前的优美质朴的自然风貌,保持生态平衡。

在施工阶段,进行重点落实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环境监理;在竣工验收阶段,监督单位和建设单位必须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提高环保所占权值评分。

◎高速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1、高速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环保政策,严格遵守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有计划地取弃土,及时恢复耕地,设计挖方尽量进行纵向调配利用,采用集中取弃土方式设置土坑、弃土堆及弃渣场。在雨水较多地区,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滑坡,冲坡等问题的产生。在路基附近地面水较多的部位,及时设置临时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施工完毕后,及时将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农耕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农耕土土推平,及时进行复耕。

2、高速公路建设时减少对周边中的噪声。施工料场、拌和站应在空旷地区进行建设,尽量远离环境敏感点,比如村镇、医院、学校等,如在村镇附近,应尽量少安排夜间施工。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高噪声机械操作,减少工作的时间;对接触噪声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头盔、耳塞等,重视对工人的保护。(3)重视高速公路工程的水土保持。裸露的坡面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对此,我国多数地区采取以绿化为主的防护措施,以控制面蚀和沟蚀的形成,但对某些地区,单独的种植草皮并不适合当地环境,如果不区分环境单纯地进行绿化,并不能完全解决。因此,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对于公路路面径流,我国已逐渐重视了侵蚀控制,但由于忽略了泥沙沉淀控制,致使工地附近的水体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甚至造成了不可逆的环境劣化。在今后的公路工程建设中,不应采用分散漫流方式,而是采用集中汇入污水管,先流入沉淀池,在沉淀池中设置土工布过滤帘,经充分过滤后再排入水体。(4)高速公路面层施工时注意减少污染排放。目前高速公路路面大多采用沥青混合料面层。沥青混合料拌合过程中有严重的挥发性,沥青摄入量过多对人体会有一定危害。所以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应设在居民区等人群聚集环境以外的下风向处,不仅方便生产,而且符合卫生要求,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采用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运输过程中对材料要加以遮盖,避免热料挥发。(5)高速公路建设施工沿途的水污染防治。明确各种对环境有污染的材料出入库管理。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将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不能直接排入沿线河流等低坡地带。对跨河桥梁施工机械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

◎高速公路营运期环保措施

1、注重高速公路沿线交通噪声防治。对高速公路附近的村镇和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噪声防治措施,设置声屏了障、临路两侧密集植树绿化等,并在城镇沿线的路段禁止鸣笛并设置禁鸣标志。

2、重视行车安全和减少各种潜在风险。对运载危险品的车辆进行严格检查、监控,防止事故发生。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在高速收费站、服务区、养护区设置污水处理站,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在特殊天气下,合理安排高速通行状态,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封闭、限流等措施,避免车辆拥堵造成潜在行车风险。

3、注重沿线的绿化,在靠近高速公路两侧,特别是跨村镇路线附近密植树木、边坡种植草皮,这样既可净化吸收过往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减少大气中的粉尘含量,又可起到美化周边环境,改善路线景观的作用。严格执行《全国机动车尾气排放监测管理制度(暂行)》,利用收费站对过往车辆尾气排放状况进行抽查,禁止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上路。

结语

虽然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难免破坏自然景观、自然环境,但通过加大公路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行业内建立健全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让环境保护工作在法律的框架下得到切实执行和贯彻,并加强对公路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使我们这个世界高速公路大国成为一个公路环境保护的典范。

4.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措施 篇四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 应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 制定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设计方案, 并不断调整和改进, 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到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同时, 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技术, 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提高地区经济效益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4]。

3.2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最大限度地降低因水利工程建设而造成的生态破坏, 寻求两者间的最大平衡。然而, 因人为修复时间的不确定性, 一旦生态环境被破坏往往不能很快得到修复。在建立生态系统补偿机制的过程中, 相关部门应明确备用金制度, 明确补偿主体及生态影响范围, 争取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有效协助补偿系统的运转工作, 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效率, 同时, 采取多种方式对补偿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此外, 要明确还原生态系统对周边环境辐射作用的重要性, 对水利工程建设发展采取有效的措施, 保障补偿系统对改善水土资源, 生态环境的正常运转, 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氛围, 共同建设良好的循环系统[5]。

4 结语

人类的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相辅相成, 生态环境恶化必然制约人类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世界的主流思想, 这为日后建立健全生态系统补偿机制提供了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 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环境破坏问题的重视, 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氛围, 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晖.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工程技术 (文摘版) , (5) .

[2]徐源.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水利工程[J].科技与企业, , (8) .

[3]杨玲玲.浅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 , (12) .

[4]朱亚东.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科技博览, , (10) .

5.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措施 篇五

摘要:“营改增”作为我国当前社会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各行各业中得到较好地落实推进。在建筑行业中,施工企业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较好应对“营改增”带来的变化。本文重点围绕着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受到“营改增”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营改增”;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影响;应对措施

营业税改增值税是当前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结合这种税制改革政策的落实,经过多年的试点,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优势。“营改增”政策对施工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企业成本管理和控制中,只有了解和适应于“营改增”政策的变化,才能够促进自身经济效益的提升,助力自身发展。

一、“营改增”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分析

施工企业在“营改增”政策落实过程中,受到的影响是多个方面的,“营改增”政策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可能增加企业的成本

“营改增”落实后,相关工作需要重点加强对进项税和销项税的关注,要求企业密切关注相关发票的获取。而在实际施工管理中,部分施工材料的采购无法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仅为普通发票,导致无法进行抵扣,增加了施工项目的成本。此外,若项目主材为甲供,施工企业只获得得一张结算单,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在施工企业管理的过程中的,很多的零星材料、差旅费以及招待费等,无法获取相匹配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样增加了施工企业的运营成本。

(二)劳务方面受到影响

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劳务费用支出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营改增”政策落实后,大部分劳务企业按照3%的比例缴纳增值税,有少部分是按照11%的比例缴纳增值税,很多小型企业无法承担这一税负,对于施工企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企业的劳务费用增加。

(三)有助于促进企业内部管理优化

在“?I改增”政策落实后,对企业有积极促进作用。内部管理工作得到促进优化,提升企业自身发展变革的动力,通过管理层面的不断创新,保障企业得以快速发展,有效规避以往运行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和缺陷,保障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更加完善。具备较强推进效果。

(四)有助于企业资金链的保障效果

对于施工企业面临“营改增”的落实,在资金链的有效保障方面有积极作用,这是施工企业从中受益的重要一环。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施工企业不需要在施工完成前进行税费缴纳,仅需在自身获得相关施工费用后,结合增值税的缴纳情况进行缴税即可,对企业资金链形成一定的保护,规避了企业提前预支相关费用。当然,也存在一些未收到工程款就产生纳税义务的现象,需要在资金管理中予以重视。

二、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应对“营改增”的措施

结合当前“营改增”落实后对于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带来的影响和积极促进作用,必须要采取较为合理的措施,保障该政策带来的积极效益得到最大化体现,同时有效规避可能形成的威胁,其中较为核心的措施如下:

(一)加强培训教育力度

为了更好促使施工企业能够在成本管理中适应于“营改增”政策的变化,切实加强“营改增”政策的培训,使企业内部相关人员都接接受相应的培训和指导。明确“营改增”政策和自身工作的关系,保障后续工作流程和具体方式得到改进,有效提升积极效益。从成本管理工作的落实需求上看,企业领导层、经济管理部分、财务部门、审计部以及采购部门、出差频繁等相关人员都需认真学习,详细了解和掌握“营改增”政策带来的影响,有助于采取较为合理的措施和方式进行调整,避免沿用传统模式形成不利干扰。

(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对于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还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完善,使其能够满足当前“营改增”政策落实的要求。结合内部控制和管理工作的开展,首先保障其具备流畅性和规范性,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以及相关政策的要求,在项目的执行中,需要进行详细分析,避免财务人员出现较大的偏差和操作失误,力求其能够和“营改增”相匹配,在较大程度上符合施工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在满足法律法规许可下,尽量为自身企业谋求更高的利润。

(三)具备较强抵扣意识

为了更大程度上促使施工企业能够在成本管理中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相关管理人员需具备较高的抵扣意识。在相关政策的要求以及合同文件的规定下,较高的发票应用水平,保障报账及相关抵扣较为充分合理,有效降低施工企业的税负。在强化抵扣意识下,构建完善的发票管理制度,在获取发票过程中做好审查工作,避免因增值税发票开具不合理而影响后续的抵消工作。对于获取发票或抵扣发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和财务部门及时协调,确保能被有效运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发展,“营改增”政策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不良干扰,需相关人员都能够了解这些影响,并且针对自身的工作模式和手段进行调整优化,为施工企业的发展创造更为理想的条件。

参考文献:

6.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措施 篇六

水利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会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因此,施工方会对修建水利工程所用的土地进行清理。在清理的过程中,难免会破坏该地区的树木、花草、农田等。此外,水利工程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废水,如果没有完善的污水、废水处理体系,这些有害的污水、废水便会直接被排向周围土地,造成极大的污染【2】。不仅生活在该地的动物要迁移到其他地方,同时,生活在该地的我国居民也不得不搬离熟悉的故乡,去往其他的地方。另一方面,水利工程运行的过程中,淹没了大量的土地,改变了当地的气候环境,破坏了当地的生物链,从而造成当地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严重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

2.2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的影响

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是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而形成的,是最适合当地生物生存的地方。而水利工程这种改变自然河流的工程是对自然的改造,因此,会对所改造的河流造成种种严重的损害。在对水利工程进行修建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为方便施工,会对天然河流实行截流的操作形式。这会改变该河流局部河段的水深、含沙量等,从而对河流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3】。此外,当水利工程的水库蓄水之后,水位上升,淹没周围的树木、农田;当水利工程的水库蓄水之后,水资源的蒸发量改变,使周围降雨量发生变化;当水利工程的水库蓄水之后,由于其水面宽、水体大等特点,在太阳的照射下,致使水库的水温结构与原始河流的水温结构产生较大的差异。这些因素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施工地河流的气候环境、水质水温等,破坏该地原有的生存环境,进一步影响生活在该河流的鱼虾等水产品、微生物、植物的生存,影响生物的多样性,有时还会对一些受到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带来毁灭性的伤害。

3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3.1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思想是一切事物发生的前提基础。只有树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从思想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加以重视,我们才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行为规范,发挥积极的带动作用,以身作则,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选择水利工程的修建地址时,要本着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充分考虑各地的生态情况,并对各地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切记为了当前利益,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永久损害,要将生态环境放置在经济利益的前面。

3.2合理规划水利工程

在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规划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只看该工程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更应该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对整个生态环境的长远利益负责。在修建水利工程之前,施工团队应派遣专业人员对施工地的地理环境、水质水温、气候条件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整个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施工图纸,并针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召开专门的研讨会,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提出一个最佳的施工方案。

3.3严格审查水利工程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对该工程项目进行审查。审查项目可以包括:对于那些影响名胜古迹、历史文物等的工程项目,要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对其进行整改;对于那些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工程项目应重新进行评估、审查,对其进行分析、改进;对水利工程项目承包商的施工能力进行调查评估,确保水利工程项目的承包商有能力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按时完成施工项目等。

3.4强化对水利工程的管理

许多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人员认为:当水利工程项目完成之后,一切就结束了。其实不然!在水利工程项目完成以后,相关人员应继续对该地的生态环境进行维护,尤其应注重该地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应建立生态赔偿机制,将水利建设的一部分资金用于该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修复项目中,缓解水利工程项目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促进当地的经济良好发展。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尽管水利工程的修建可以造福于民,但是,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为降低水利工程的修建对原有生态平衡的影响,相关人员应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重视对周围居民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合理规划水利工程,对水利工程进行严格地审查;同时,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维护管理。

参考文献:

[1]包丽丽.浅谈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08):98.

[2]蔡松年.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及保护对策探讨[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09):45-47,65.

7.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措施 篇七

水利工程是对自然界的地表水以及地下水进行控制、调配、治理、开发保护和利用, 以促进人类发展而修建的工程。水利工程的建设目的就是除害兴利[1]。水资源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 但是水资源并不是都以适合人类需要的形式而存在的, 只有通过修建一些水利措施, 才能够实现对水流的有效控制, 在抵御洪涝灾害的同时, 也能够对水资源进行调节和分配, 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水闸、渠道、堤坝等项目, 以实现对水资源的利用。水利工程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 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水利工程一般都是由同一流域的各项工程有机组合而成, 相辅相成。单项的水利工程往往还需要整个工程系统的作用才能够发挥其自身的最大作用。水利工程在规划时必须要从全局出发, 考虑周全, 与整个流域的水利设施相配套。其次,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能够改变当地的自然面貌、自然景观、生态环境, 甚至会对当地的地质地貌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在水利工程的设计时, 必须对其可能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评估。然后, 水利工程的施工较为复杂。一般的水利工程施工都与水有关, 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准确地把握当地的水文水况, 并且针对不同的状况做出不同的安排, 施工条件也比普通施工复杂得多[2]。最后, 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一般施工规模都比较大, 技术较为复杂, 并且工期相对较长, 建筑标准比较严格。

2 环境地质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环境地质对水利工程的影响主要有滑坡、泥石流、沉降、坍塌、砂土液化等, 甚至还能造成沼泽、盐渍等问题。

2.1 地质滑坡

水利工程的建设可能对周围的水体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由于水利工程降低了岩土体的强度, 同时增加了对岩土体支撑面的压力, 从而减少了坡体的稳定性, 这样便很容易造成地质滑坡现象。特别是在地质情况较为特殊的地区修建的水利工程, 一旦周围土质较为疏松或者出现断层、截面、破碎带、软弱层、风化裂缝等, 就极容易在水的作用下产生滑坡等现象, 给水利工程的安全性造成很大的影响[3]。水利工程的施工一般都是抬高水面, 进行蓄水等活动, 这样就使得原本地质层需要承担更大的压力, 如果地质层不能够承担高压, 就会引发地质滑坡等灾害。

2.2 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问题一直是困扰水利工程施工的一个严重问题。由于水利工程对水进行改造, 水利设施的建设会对当地的地质造成湿陷, 从而引发建筑物的开裂或者沉降, 同时也会造成施工地段地面的沉降。在许多地区, 由于地下水的水位较低, 砂土基本都处于非饱和状态, 一旦水位上升, 就会对砂土的饱和性造成较大的影响, 进而对水利工程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2.3 水底淤塞

由于水利工程大部分都降低了水体的流动性, 如果水流一旦减缓, 那么其夹杂的物体就很容易产生沉降。加之水利工程周边的滑坡、山体的坍塌, 使得更多的泥沙进入水体, 这些物体一旦进入水利工程的蓄水范围, 就会沉降到水底, 造成水底的淤塞, 并且进一步造成水面的抬升。不仅仅威胁到水利工程周围的建筑, 也会对水利工程本身造成较大的影响。

2.4 气候的破坏

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会伴随着大量水面的出现, 这样就增加了蒸发量, 对当地原本的气候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当地气候的变化往往是向多云雨方向转变, 多云雨天气增加了降水量, 并且携带着更多的泥沙进入蓄水区, 一是造成水量的增加, 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库底的淤塞程度。

2.5 盐渍化和沼泽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干旱或者半干旱地区缓解旱情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是, 同时也较容易造成该地区土地的盐渍化。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 地下水位在不断的上升, 许多周边地下水纷纷被蒸发, 水的土壤和地下水中所含盐分在不断上升, 盐分在土壤层中不断积聚, 最终造成了土壤的盐渍化。在较为湿润的地区, 水利工程的施工也造成了地下水位的抬升, 并且在一些低洼地区造成了较长时间的积水, 在植物和外界的作用下, 形成了土壤的沼泽化。土壤盐渍化和沼泽化严重影响了当地原本的生态环境, 破坏了正常的水循环, 对地下水和当地的地质地貌造成了影响, 从而影响到了水利工程的安全。

3 如何有效地应对环境地质对水利工程造成的影响

3.1 选定适当的施工地点

在水利工程建设之前, 一定要对施工地点进行详细的勘探, 充分地了解当地的地质状况, 对于地质断层较大或者地质不稳定的地区坚决不能进行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山体较多, 水流较急的地区, 也要进行详细的论证, 尽量避免土质较为疏松的地区或者水道, 以及曲折地区的施工建设[4], 并且根

据水利建设的特性寻找最适合的建设地点。在工程选址时, 要尽量避免周边人口较多的地区, 一旦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 就面临着淹没的问题, 需要对周边人口进行搬迁, 大大地增加了建设的成本。并且一但水利工程建设完成, 容易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 从而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生产。

3.2 对施工项目进行详细的论证

在现实生活中, 存在着多个大型水利工程项目, 因为论证不当, 仓促上马, 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 并且危及到自身的安全运行。以三门峡水库的建设为例, 三门峡水库建设于黄河中游的下端, 这段水流的含沙量特别大, 自三门峡水库1960年蓄水, 1962年其上游的渭河潼关河床就成为了地上悬河, 严重地影响了关中平原的安全, 并且库区水底泥沙淤塞严重, 水位一再提高, 周围河段经常出现河水冲毁堤坝的现象。三门峡水库的建设, 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并且当前三门峡水库自身的运行也因为库区淤塞等原因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影响[5]。所以, 在水利工程建设之前, 一定要对施工项目进行科学的论证, 对建成之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做一个详细的预测, 并对其效益性进行科学评估后, 再决定是否开工建设。

3.3 加强水利工程周边的绿化

对水利工程周边区域要大力开展绿化活动。因为植物能够有效的保持水土, 并且起到固坡含水的效果。通过对水利工程周边的绿化, 能够有效降低周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现象的发生, 同时也有效控制了泥沙含量和湖底淤塞。在对水利工程周边区域进行绿化的同时, 有必要修筑相关的配套水利设施, 以便配合主设施, 防止环境地质给水利工程带来的危害[6]。

4 结语

环境地质能够对水利工程的建设造成很大的影响, 并且对建成之后的水利工程的安全性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 一定要充分地考虑周边环境地质可能带来的问题, 并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保证水利工程能够顺利的运转。

参考文献

[1]林代锐, 郑垂勇, 朱红, 等.环境水利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调查分析与计算——以蔷薇河送清水工程项目为实例[J].水利经济, 2007 (1) :20-22.

[2]李建熹.浅析水利工程对生态效应的影响[J].宁夏农林科技, 2011 (5) :51-52.

[3]杨振水, 李克纯.论环境地质对水利工程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20) :206.

[4]刘光华, 许厚才.水利工程中的工程地质环境分析[J].北京水利, 2005 (1) :40-42.

[5]张建国.浅析三门峡水库库区治理对水库未来走向的影响[J].水利发展研究, 2006 (3) :29-31.

8.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措施 篇八

关键词:影响;公路维修;进度;因素;防治

中图分类号:U4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0-0019-02

影响公路维修工程进度的原因很多,如前期决策设计阶段工作失误、设计质量问题、工程变更因素、材料供应问题、项目管理不科学等。在分析影响进度具体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风险管理的进度控制的若干对策。

1主要影响因素

1.1前期决策设计阶段和进度计划阶段的工作失误或工作不充分

(1)施工合同段划分不合理、施工驻地位置安排不当造成主要材料运距不合理、施工不经济,从而导致施工工期过长、费用加大。

(2)大修工程中,业主、投资者、上级主管常常在一开始就提出很紧迫的工期要求,使承包商或其他设计人、供应商的工期太紧。而且许多业主为了压缩工期,常常压缩承包商的做标期、前期准备的时间。

(3)策划决策阶段及设计阶段工程范围管理不当,如范围定义不明确、遗漏了某些单项工程等,进度计划编制阶段工作分解(WBS)漏项,遗漏部分必需功能或工作。

(4)设计遗漏、错误或各专业工种冲突导致进度计划变更。

(5)进度计划值和资源或设备能力不足,相关的实际工作量增加。计划时没考虑到资源限制或设备缺陷,也没有考虑如何完成工作。

(6)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风险未能考虑计划,或没有合适的风险应对措施计划。

1.2前期工作时间跨度大,造成设计不确定性增多

策划决策及设计阶段时间跨度大,造成设计所依据的路况调查与钻探资料与施工现场情况出入大,导致设计可操作性差,会严重影响大修工程进度与工期,通过路况调查与必要的钻探后,应及早进行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工作,把大修施工前期各项工作进行合理搭接或平行作业,缩短大修工程项目的决策、设计阶段和施工招投标阶段的时间跨度,及早开始大修工程施工,以提高设计成果的可施工性,防止行车与水损坏对路面造成进一步的结构破坏。

1.3设计质量问题

设计管理不善,设计成果粗糙,“错漏碰缺”现象颇多,因缺少部分分部分项工程设计图纸,导致有些分项施工无法准确安排,无法及时开展。

1.4工程变更多影响进度

因大修工程设计具有不确定性较多的特点,大修工程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工程变更,施工阶段业主和监理项目管理效率体现在进度控制方面主要是控制工程变更的发生,必要时简化程序快速高效处理工程变更,在施工现场派驻设计代表并通过合同措施和组织协调手段督促其高效负责任地开展设计变更工作。

1.5业主供应材料不及时

由于经济利益等诸多因素,业主往往控制部分原材料供应,而这部分“甲供材料”供应不及时往往会影响工程进度,甚至引发承包商大量索赔,其结果是工期延长过程费用上升。

1.6项目没有合理的进度计划系统,管理过程随意性大

业主与监理对大修工程项目管理的总体规划、项目总体进度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甚至工期目标在工程开工前不明确或不合理,导致业主或监理施工过程管理主观随意因素多,经常变更进度计划,会导致工程进度管理实际上处于无序状态,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工期,造成工程造价大幅度上升。

1.7項目管理方式和项目组织机制原因

工程项目管理方式的选择对大修工程工期进度有根本影响,大修工程工期一般要求较紧,由于设计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工程变更较多,可采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MC方式)管理大修工程项目,委托一个能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的公司或事务所在设计阶段就参与项目管理,提供咨询服务,在设计后期就安排业主选定的各专业承包商按一定次序依次进场施工,在整个大修工程施工期间CM项目管理者负责全面的组织协调工作,进行进度、质量、费用控制,完全代表业主利益进行项目管理。CM方式项目管理提前介入设计阶段,加强了设计方与施工方的沟通交流,改善了设计的可建造性,提高了施工效率;施工单位提前进场施工会缩短总工期,减少大修施工对交通和营运收入的影响,部分专业工程在较少影响交通的前提下提前进场,减少了施工高峰期各承包商的相互干扰,也就保证了总进度计划的可行性;MC项目管理者或决策设计施工各阶段的全过程管理咨询(监理)单位的项目管理水平,决定着项目总进度规划的科学合理与否,决定着进度控制措施完善与否及能否落实,决定着各承包商间的协调是否快速有效。目前缺乏较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才和技术实力较强的项目管理咨询公司或事务所,具体工程项目管理中没有做到责权利有机结合,根据个人能力和咨询管理单位实力明确职责,委托或授予相应的权利并应有相应制约,报酬合理要体现优质优酬,个人报酬上要体现能力与工作实绩。施工单位项目部也要以这些原则进行管理,确保进度计划如期进行。

2主要防治措施

(1)项目前期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是风险管理的前提,科学地确定施工合同段长度、合理的开工时间和工期,明确项目范围和目标的基础。

(2)工程实践中常因天气影响而使进度计划无法落实,借鉴非肯定性网络计划(PERT)的方法,按95 %的保证率来考虑实际有效施工工作日,即要有95 %的概率保证有效施工日达到或超过来计划施工日,以应对不利天气的影响,提高网络计划的实用性,推荐采用约翰逊——贝尔曼法则安排施工、组织流水作业;还可采用非平衡进度计划安排施工,既能有利于达到进度目标,又有利于节约工程费用、提高工程质量。

(3)过多工程变更或合同变更的风险控制主要在决策和设计阶段,充分的前期工作和对设计全过程跟踪管理是提高设计可建造性、减少工程或设计变更的关键所在,加强设计与施工的融合有利于减少工程变更,施工阶段工程变更(合同变更)风险应对措施有:尽可能控制变更发生,提高变更处理效率,以减轻其不利影响。

(4)业主供应材料不及时的风险对策:从保证经济性和材料质量出发,有必要由业主采购部分重要材料,建立多渠道的原材料供应系统、与信誉好的物流公司签订充分细密的供货协议、相关试验的提前进行、适当加大材料储备量。

(5)项目管理者或监理人员以及设计单位的道德腐败风险应对措施:合理授权、责权利一致、激励与约束机制并重、业主与监理(项目管理)单位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完善的合同与严格执行合同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减少设计的“错漏碰缺”是减少各项目干系人腐败风险的关键,设计不确定性愈多,相关人员腐败风险愈大,若不能有效控制设计的科学准确性,只能加强现场监控,并通过建立制度保证在监理或项目管理单位内部人员的相互制衡,杜绝某一个人作主的现象,各专业工程师相互制约,监理单位或项目管理单位与业主之间应保持某种制衡,这有利于控制双方的道德腐败机会,加强监理或项目管理单位内部及其与业主间相互制约监督。

Influence Road Maintenance Engineering

Progress Factor and Prevention Measure

Yang Caibei,Xie Jianjun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preliminary decision-making aspects, design stage, project change, material handling, project management technology analyzes the influence road maintenance engineering progress the factor, and proposes the prevention measure in its foundation.

9.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及措施 篇九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是施工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安全生产,更好的提高我标段经济效益,共同至力于公司发展,为此,安全措施必须进一步规范管理。工程建设的关键:“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安全第一”与“质量第一”是并存的,安全是为了质量服务,质量亦需以安全做保证,安全也是质量的特点之一,抓住质量与安全这两个环节,工程施工就能顺利进行,就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自觉地重视安全生产,树立良好市场信誉和公司对外形象。

一、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安全组织和管理

1.安全生产责任制

项目经理对本标段工程项目安全负责。在其领导下,工程技术人员、班组长、操作工人,逐级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管理人员坚持安全生产“五到位”原则,即:健全机构到位、批阅文件到位、深入现场到位、检查到位、处理问题到位;并实施“四全”管理制度,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

2.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为了确保各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顺利实施,由项目经理领导各工区的安全工作。加强对起重机械、电器、配电设施悬臂施工挂篮等的安全检查,消除一切安全隐患,施工现场设安全标志,危险作业区要悬挂“危险”或者“禁止通行”、“严禁烟火”等标志,夜间

设红灯示警。工地布置符合防洪、防火、防雷击等有关安全规则及环卫要求。火工民爆、仓库、油库的设置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安全技术措施保证制度:制定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投入必须的安全设施,为参加施工人员、机械设备、车辆以及进入现场的其他人员创造一个安全可靠的施工环境。施工技术难点工序、新技术、新工艺和高空、起重作业,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有专人组织实施。做好安全用电工作。工地的电力设备、线路必须由电工统一架设及管理,闸箱、开关应防雨且安全牢固,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锁”,做到经常维修,保持良好状态。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动设施及电力线路不得使用。非专业电工严禁随意接线,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坚持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各项目处每星期一次,工班一日一次。检查时领导带队,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将处理意见填入检查记录表中。重大问题,要签发安全隐患通知书,采取相应对策,限期整改落实,并进行复查。

(二)公路施工的安全生产教育 1.公路工程发生事故的诱因分析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上的缺陷,是诱发事故的主要成因,因此安全教育既要从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也要从增强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方面着手。考虑到目前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安全生产教育应在施工企业内部和施工工程项目上同时抓,同时管。前者的重点是抓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教育;后者是抓行为、技术、管理措施的应用和自我与群体保护能力的提高。应特别注重民工教育。现在许多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的一线施工人员大部分是民工,这些人如果不经过正规培训,往往事故会增多。本着谁使用谁负责安全的原则,加强对民工的教育。实行安全培训考核上岗制,建立健全民工安全培训档案制度。

2.公路施工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1)各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操作现场安全规章制度;(3)特殊工种的安全知识及自我保护意识;(4)新工艺、新技术实施中特定的安全技术规定;(5)特定环境中的安全注意事项;(6)工人改变工种时新工种的安全技术培训;(7)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要求;(8)事故发生后的安全再教育。在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安全生产教育中,应以项目经理为主,实行多样化的安全教育形式。如对新职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对经常性的教育采用“安全活动日”、“安全交流会”、“事故现场会”等方式进行。一般安全知识教育包括项目施工流程、特点,诱发安全事故的人、物、环境等因素分析。专业安全知识教育是指公路施工各专业工种必须具备的专业安全知识教育,对于从事特种作业的如特种机械操作人员,还需进行专门的训练及获得专业操作上岗证。

(三)公路施工的安全设施管理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常见的安全设施有:脚手架、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操作平台、防护栏杆、临时用电防护等。

1.脚手架是桥梁、公路护坡、隧道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临时设施。对脚手架的基本要求是:①坚固稳定。②装拆简便和能多次周转使用。③其宽度应满足施工作业人员操作、材料堆置和运输的要求。使用的脚手架及搭设方案须经设计计算,并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搭设。脚手架的设计不但要满足使用的要求,而且首先要考虑安全问题。设置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防护栏、挡脚板、安全网、通道扶梯、斜道防滑、多层立体作业的防护,悬吊架的安全销和雨季防电、避雷设施等。

2.对安全帽的要求是:① 安全帽须经有关部门检查合格后方

能使用。②正确使用安全帽并扣好帽带。③ 不准使用缺衬、缺带及破损的安全帽。

3.对安全带的要求是:① 安全带须经有关部门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②安全带使用两年后,必须按规定抽检一次,对抽检不合格的必须更换安全绳后才能使用。③ 安全带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仓库内,不准接触高温、明火、强酸碱或尖锐的坚硬物体。④ 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除,更换新绳时要注意加绳套。

4.对安全网的要求:① 网绳不破损并生根牢固、绷紧、圈牢,拼接严密,网纲支杆用钢管为宜。② 网宽不小于2.6m,里口离墙不得大于15cm,外高内低,每隔3m设立支撑,角度为45°。③ 立网随施工层提升,网高出施工层1m以上。网下口与墙生根牢靠,离墙不大于15cm,网之间拼接严密,空隙不大于10cm。桥梁、隧道、护坡地面的周围均应设置防护栏杆,并随工程结构的进度而立挂安全网封闭。

5.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1)支线架设

A、配电箱的电缆线应有套管,电线进出不混乱,量电箱上进线加设滴水弯。

B、支线绝缘好,无老化、破损和漏电。

C、支线应沿墙或电杆架空铺设,并用绝缘胶固定。D、过道电线可采用硬质护套并作标志。

E、室外支线应用橡皮线架空,接头不受拉力并进行绝缘处理,架设净空满足相应要求,施工现场架线规划进行,满足走线清楚,接线方便,节约用线,使用安全。

(2)现场照明

A、现场一般均采用220V电压照明。危险、潮湿场所和手持照

明灯具应采用符合要求的安全电压。

B、照明导线应有绝缘胶固定。严禁使用花线或塑料胶质线。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钢管脚手支架上。

C、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单相回路内的照明开关箱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D、室外照明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室内距地面不得低于2.4m。(3)架空线

A、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或脚手架上。B、架空线应装设横担和绝缘胶,其规格、线间距离、档距等应符合架空线路要求,其电板线离地2.5m以上并加设绝缘胶。

C、架空线一般应离地4m以上,机动车道为6m以上。

(四)公路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 1.土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① 土方工程施工前,应详细分析与核查各项技术资料(如实测地形图、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原有地下管道、电缆和地下构筑物资料及土石方工程施工图等),进行现场调查并根据现有施工条件,制订合理的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如需边坡支护则应根据相应规范进行设计。② 挖土深度超过1.5m时,应根据土质情况按规定放坡或加设支撑。开挖深度超过2m时,必须在基坑(槽)边沿设立两道防护栏,人员上下要有专用爬梯,夜间加设红色灯标志。③ 开挖的基坑(槽)应与临近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和坡度,以免在施工时影响临近建筑物的稳定。如不能满足要求,必须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并报上级安全技术部门审批后方可施工,在施工中要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④ 挖基坑时,施工人员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机械挖土时,挖掘机间距应在大于10m,挖土要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的危险作业。⑤ 挖土时,如发现边坡有裂缝

5或有土粒连续滚落时,施工人员应立即撤离施工现场,并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⑥ 必须在雨季进行基坑施工时,应在距基坑边一定距离(如1m)处挖排水沟或筑挡水提,防止雨水灌入基坑。坑底四周设置集水坑和引水沟,并将积水及时排出。当基坑开挖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适当的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⑦爆炸安全管理措施:

A、爆破工作要根据批准的设计文件或简明的炮眼布置说明书,以及有关技术规定进行。每个爆破工点指定人员负责炮位选择,进行药量计算和安全警戒工作。

B、从事爆破工作的人员必须受过爆破技术培训,熟悉爆破器材性能操作方法和安全规则。本工程项目严禁使用新爆破人员担任爆破工作。

C、爆破器材的采购、运输、保管、发放必须符合国家《爆破安全规程》规定的要求。建立台帐,严格审批制度,防止多领少用,私藏余料,杜绝流失和被盗。

D、进行爆破作业要严格控制用药量,禁止无证人员参加爆破作业,并按规定的警戒距离、时间,设置安全警戒人员。爆破在施工前要制定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指导全过程施工作业。

F、爆破安全管理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破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标准(GB13349-92),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特采用如下安全管理措施:建立爆破安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与布置实施各项爆破工作。建立各种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并组织检查实施,做到安全制度化。定期召开安全评议会,抓事故苗头,杜绝事故发生。建立爆破器材库管岗位责任制: 负责指定仓库建立完善管理细则:督促检查爆破的器材保管员(发放员)的工作;及时上报质量可疑及过期的爆破器材;督促检查库区安全情况、消防设施和防雷装置,发

现问题及时处理;爆破器材保管员负责验收、发放、统计和保管爆破器材,对无爆破作业资质的人员予以拒绝;爆破器材库选点远离居民点,炸药与雷管分开存放,并设危险标志,非有关人员勿进;警戒与信号;爆破工作开始前,确定危险区的边界设置明显标志。爆破前,同时发出音响和视觉信号,使危险区的人员都能听到和看到。第一次信号——预告信号,第二次信号——起爆信号,第三次信号——解除警戒信号。装药时无关人员全部撤离至炸区范围以外。使用木质棍装药,装药后保证堵塞质量。对大型爆破作业,施爆前两天,安全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安全防护工作会议,请有关单位参加,并检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爆破后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并进行安全评估。⑧ 为防止基坑底的土被扰动,基坑挖好后要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如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要预留15~30cm厚覆盖土层,待基础施工时再挖去。

2.路基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

① 在使用场拌设备拌和时,一定要按稳定混凝土拌和设备的操作规程作业。拌和场设位适中,车辆装运、出入有序,有专人指挥调度。② 混合料的配合比、含水量达到设计标准,混合料的粒径要符合稳定土拌和摊铺设备的拌和、摊铺要求。③ 在路基摊铺作业时,要严格按照摊铺机的操作规程作业。在自卸车与摊铺机配合卸料时,要有专人指挥,以免自卸车与摊铺机发生碰撞。④ 按照摊铺机的要求配置不同能力的碾压设备,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标准。⑤ 摊铺机摊铺作业时,应与路基边沟或路缘石至少留100mm的间距,以确保摊铺机的安全距离。⑥ 压路机作业时,在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碾压,并注意与摊铺机的安全距离,避免发生碰撞。⑦ 在边施工边通车的路段作业时,施工路段两端应设置专业保通人员,并做到24小时值班。⑧ 摊铺路段具有防雨雪的装备。⑨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

照明设备。

(五)高空、运输、机械操作的安全管理措施

起重机械必须符合GB6067—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规定,安全限位装置必须安全有效,操限吊装设备应制订切实可行的吊装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保证吊装安全。

起重机严禁超载吊装,满载工作时,左右回转范围不得超过90°,禁止横吊,以免倾翻。

机械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安全规范,按程序操作,文明驾驶,礼貌行车。

严禁机械带病运转、超负荷作业,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高处作业必须设置防护措施,并符合JB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按照GB3608—83《高处作业分级标准》实行三级管理:2—5m为一级管理,由专业工长负责;5—15m为二级管理,由施工负责人负责;处长对该工程的高处作业 安全技术负责。安全防护措施应由负责人组织验收,因工作把必须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可靠措施;操作人员高空作业时,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具和用品。

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符合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立杆间距、杆件联系、剪力撑安设要按规定执行,立杆底设垫块,在适当位置按照安全操作要求设置安全网和拦杆挡板,并经有关技术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脚手架拆除时,下方不得有其它人员,并按照后支先拆、从上到下的原则进行;

雨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从事高处作业。强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设施

逐一进行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

(六)施工中的其他注意事项

(1)爆破施工时,控制爆破规模及爆破方向,防止对周围的民房破坏,以及危及不地居民的生命安全。

(2)支架的搭设应对基础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承载力能够满足支架受力要求,并随时对支架进行观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3)挂篮的安装、行走、使用、拆除必须按照制定的挂篮操作规程进行实施,随时对挂篮的节点、构件、焊缝进行安全检查。(4)箱梁的悬臂浇筑对称进行,偏载大小应不大于设计规定要求。

(5)机械使用、用电等遵守相应安全操作规范进行。

(七)民工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1)工程开工前参加本工程的全员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学习有关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殊途同归=规定。

(2)制定分项更详细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由主管工程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员进行技术交底和讲解,并结合本项目各阶段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重点进行教育和宣传。

(3)各项目处每周组织一次安全讲课活动;作业班组每天班前进行安全操作讲话。

(4)对特殊工种,如:爆破工、起重工、电工、电焊工、各种机械操作司机等进行培训,持证上岗。

二、夏冬季节安全管理

10.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措施 篇十

【关键词】基坑;周边环境;控制措施

1、引言

基坑开挖引起的变形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基坑底部隆起、围护结构的变形以及围护结构变形后引起地表和邻近建筑物的变形,三者是相互关联的,其中围护结构变形后引起地表的变形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为直接。本文结合南京河西某基坑工程,对该基坑施工引起周边变形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2、工程简况

南京河西某基坑工程,基坑宽度为48m,深度为15m,地下结构全部位于淤泥质粉质粘土中。土层分布上部为24m的淤泥质粉质粘土,下部为粉细砂。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的形式,插入比1:1,深度为30m。基坑开挖共设置4道支撑:第一道位于地下0.5m处,第二道支撑位于地下5.5m处,第三道支撑位于地下9m处,第四道支撑位于地下12m处。

3、基坑施工引起地表变形的影响

3.1基底加固范围的影响。

该工程地下结构位于淤泥质粉质粘土中,施工中采取对基底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基坑的抗隆起能力和稳定性,减小施工期对围护结构、周边环境及后期沉降的影响。基底加固对减小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和周边地面沉降量效果明显,特别是加固范围在1~3m的时候(地面沉降由23mm降至12mm)。而当加固范围进一步加大时,基底加固对于减小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和地面沉降量的效果增量已不如加固1~3m时明显(基底加固范围为3~6m时对应地面沉降为12mm至6mm)。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应当考虑施工需要,在变形控制与工程造价间进行加固范围的优化选择。

然而,在较多情况下,由于施工条件的限制,基底加固在靠近围护结构的部分地段无法正常进行,而在加固区与围护结构之间留下一段未加固的区域。这一现象使加固区域充当底撑的设计意图无法完全实现。边缘空隙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很大(基底无加固时,地面沉降为23.1mm;基底加固完好时对应地面沉降为10.1mm,而加固边缘有1m空隙时,地面沉降为15.2mm)。因此,当加固边缘有1m的空隙时,对整体加固的效果削弱达40%。

3.2基坑边超载的影响。

基坑施工时,由于场地限制、施工需要或组织不当,基坑边缘通常会有超出设计范围的附加荷载(简称超载)。通过计算,基坑超载对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和周边地面沉降影响很大(无超载时,地面最大沉降为10.1mm;而存在20kPa超载时,地面最大沉降为70.7mm)。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合理组织安排,尽量减小基坑边的超载大小及超载作用时间。

3.3基坑开挖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

基坑开挖会引起周边路面的不均匀沉降,进而对建筑物的安全构成威胁。不同基础形式的建筑物对基坑开挖的反应不同。具有桩基础的建筑对基坑开挖的反应不是很大,沉降量(2.2mm)和沉降差(0.02mm)都很小,而浅基础的反应却很大(沉降量为17.3mm,沉降差为5mm)。因此,在施工之前,应对周边建筑物基础情况进行调查,对基坑施工可能引起建筑物损害的要预先采取措施(例如采取锚杆静压桩和注浆进行加固),并加强施工监测。

3.4施工降水的影响。

该基坑施工时发生了4次管涌,对周边路面与建筑物造成较大的沉降。此外从监测数据分析可得:管涌对周边沉降的影响很大、影响时间也较长。但管涌的影响与距离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受地质与地下水条件控制。

4、基坑开挖施工的建议

4.1土方开挖建议

土方开挖方案应遵循分层、分区、分段、对称、限时的原则。

(1)竖向分层可按支撑情况明确分层、严格执行先撑后挖,每层支撑挖到支点以下30~40cm时,即架設钢支撑并施加预应力,把支护桩变形减小到最低程度。

(2)横向分区应控制分区的长度以满足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土方开挖并架设预应力支撑(坑中坑的支撑),当开挖至基坑设计底面时,开挖完成后应立即浇筑一定宽度的砼垫层以起底撑作用,严格控制无撑暴露时间在24h以内。

(3)纵向分段不宜过大,注意临时土坡的稳定,防止出现过大变形导致工程桩与立柱桩的超量变形和断裂现象。

4.2施工降水建议

(1)由于河西地质条件变化剧烈,建议在降水井施工时,施工方应在现场记录降水井位置的地质情况,已方便后期的分析研究与事故处理。

(2)降水井抽出水必须是清水,应当提前20天抽水,可以查明围护结构的止水效果或渗漏情况。

(3)及时布设坑外观测井,主要起观测作用,监测坑外水位变化情况,但在必要时可以做回灌井使用,其井深应至下部粉砂层。

4.3其他措施

(1)严格控制围护结构的施工质量。如果围护结构施工质量较差,坑壁在动水压力作用下会出现流砂流土,造成基坑周边地表塌陷,危及周边环境安全,对于此类问题应早发现、早处理。

(2)采取基底加固。基底加固应保证基底加固与围护结构间的紧密接触,建议采取抽管注浆的方法加强基底加固部分与围护结构间的接触。

(3)做好对基坑周边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情况的调查了解。施工前应预先对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的情况进行调查,根据不同建筑的荷载、结构类型、基础形式、距基坑边的距离等情况进行分类判断;对基坑施工可能会危及其安全的建筑物应进行预加固,而不宜事后处理。

(4)减少地面附加荷载。注意承重汽车的运行路线,减少车辆荷载对支护结构的影响;限制基坑边的堆载重量与距离。

5、结论

本文结合南京河西某基坑工程施工,讨论了基底加固、基坑超载、施工降水及建筑物形式对周边地面沉降的影响,同时就土方开挖、施工降水和流土流砂问题提出了相应控制措施。

作者简介

上一篇:教育培训机构教育培训营销推广方案下一篇:xx社区居民文明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