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转折与邓小平理论(教案)(精选9篇)
1.历史转折与邓小平理论(教案) 篇一
第7课历史转折与邓小平理论
(一)【内容标准】
(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邓小平理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探究,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邓小平理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教学要点】
重点:十一届在中全会,十三大,十五大、邓小平理论。
难点:理论性强,政治常识多。
本课时要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国人民最关心和期盼的是什么事情?
【新课探究】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关于整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主持党中央工作的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两个凡是”指“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的提出,表明长期以来的“左”倾指导思想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
(2)思想基础:
1978年12月,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为实现历史性转折,开辟新时期的新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揭开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78 年12月在北京召开。
2、主要内容:
⑴思想上: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⑵政治上: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
⑶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⑷历史问题上:审查和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⑵会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⑶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从这次全会揭开序幕。
(四)全面拨乱反正(1979--198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完成了全面拨乱反正,使党和国家从困境中迅速摆脱出来,有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总结巩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共产党人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揭开了新时期历史的新篇章。因此这次会议是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7课历史转折与邓小平理论
(二)【内容标准】、【教学目标】参见
(一)【教学要点】
重点:十一届在中全会,十三大,十五大、邓小平理论。
难点:理论性强,政治常识多。
本课时要点:邓小平理论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逐步形成。
【新课探究】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1、十二大
⑴时间:1982年9月。
⑵主要内容:
①确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奋斗纲领。
②邓小平在会上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⑶意义:从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面旗帜。十二大以后,改革开放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2.十三大:
⑴时间:1987年10月
⑵主要内容:系统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指出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了概括。
⑶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后来被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⑷ 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是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注:到20世纪末,我国顺利地实现了第一、第二步的发展目标。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3、南方谈话
(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对复杂的局势,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对改革开放提出疑问,对党的基本路线产生动摇。
(2)时间:1992年初。
(3)含义: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南方城市,发表重要谈话,统称“南方谈话”。
(4)内容:邓小平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5)意义: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从理论上回答了长期以来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不仅对当时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4、党的十五大
(1)时间:1997年9月。
(2)内容: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 邓小平理论”。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 指导思想,作为指引全党前进的旗帜。
(3)邓小平贡献: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于1997年2月19日逝世)
【总结巩固】
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指引全党
十一届三邓小平南方谈十二大 十三大 十五大 中全会 话
1978年 1982年 1987年 1992年 1997年
转移工作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制定社会主义初级强调基本路线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重点 的社会主义 阶段基本路线 不能动摇 的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 确立现代化建设“三总结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指引全党前进的旗帜 揭开序幕 步走”的战略部署 的实践经验
【教学实践与反思】
2.历史转折与邓小平理论(教案) 篇二
一、坚韧不拔的意志表现了共产党对国家的贡献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塑造了全新的邓小平形象, 也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 在粉碎“四人帮”之前, 也是正面和反面两种斗争处于白热化的时刻, 邓小平同志被革职在家, 但是其并没有产生任何的怨恨情绪, 只是非常担心家人, 也对国家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感到担忧。这是一个为国家, 为自己的小家殚精竭虑的同志, 是一个有责任心的父亲, 更是一位人民好公仆。
其次, 在历史遗漏的冤假错案方面, 邓小平同志顶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本着有错就改的思想打开了“拨乱反正”的突破口。由此“拨乱反正”获得胜利, 一些被冤枉的同志得到了解放和洗礼。在改革开放的战略上, 邓小平同志也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质疑, 深化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 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其不顾个人安危, 面对困难也不退缩, 极大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冲突面前不妥协以及大无畏的革命气概, 这种行为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效体现。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 “我是中国人的儿子, 对祖国和人民有着深深的爱。”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情感方面的流露, 也表现了他的政治信念。因此, 在情感的烘托下、在信念的支撑下, 邓小平同志用自己一生的时光告诉我们怎样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怎样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怎样做事才更有效率。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物质和私欲不断膨胀。在这种背景下, 很多人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惜违背社会的基本原则, 背弃了基本的道义, 违背了法律法规, 在集体乃至国家利益面前选择个人利益, 抛弃了国家集体的利益, 此种不良的思想作风对社会风气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对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也产生了非常大的破坏性作用。因此, 为了改变这样的状态, 就需要对《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这部电视剧进行仔细地揣摩、分析和研究, 在缅怀这位伟人的同时, 也激励每一个人勇敢地检讨自己的言行, 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改变社会风气, 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出更多的努力。[1]
二、邓小平同志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当中, 通过很多事件描述了邓小平同志在工作当中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 他对共产党的事业表现出了高度负责的态度, 对人民群众也极大地体现出了负责的精神。这种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高度负责的态度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
首先, 纠正“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邓小平同志较好地解决了人们思想僵化的问题, 打破了“认为毛主席提出的一切言论都是正确”的思维模式, 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历史上存在的冤假错案。在电视剧最开始的几集当中, 邓小平同志还没有恢复自己的工作, 但是在广播中就听到了关于“两个凡是”的言论。邓小平同志没有对此置之不理, 也没有因为自己被搁置就认为自己是局外人, 他主要凭借的就是一个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精神, 他对一些“左倾”错误进行批评, 并且也做出了一些切实的举动——给中央写信, 希望中央能对这样的错误性方针加以调整。在邓小平同志恢复工作以后, 也对这样的错误性方针开始研究和分析, 促使国家走回正确的发展道路。
其次, 推动改革开放战略。在推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 邓小平同志秉承“不唯心、不唯上, 从事实出发”的原则。为了解决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问题, 邓小平同志将全国的教育工作者集中在一起, 共同分析研讨教育工作, 并且让大家不要有任何的压力和顾忌, 大胆地说出自己心中所想, 畅所欲言, 给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很多教育学者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对“两个估计”提出了批评。邓小平这种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工作态度促进了中国的发展, 也对高考工作产生了极大的推动性作用。[2]
最后, 邓小平同志在分析中国自身情况的过程中, 也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 承认中国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参观日本的工业发展情况后, 邓小平同志看到了日本经济建设当中的优势, 敢于承认中国当时是落后于日本的。这对当时人们所信奉的“祖国江山一片好”的思想起到了打击作用, 但是也更能让人们看到中国社会的发展潜力, 自此有奋斗的勇气和信心。[3]
三、邓小平同志具有勇于开拓的锐气, 对人民群众体现了更多的忠心情怀
为了改变“两个凡是”这种错误性的方针和政策, 将高考制度以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多种禁区被一一打破, 一个个错误的思想也开始被扭转, 这对国家宏观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具体施行的经济建设措施中, 邓小平同志呕心沥血, 用自己聪慧的头脑和勇于开拓的精神诠释了中国在经济建设以及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些举措。《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通过很多历史事件诠释了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以及邓小平作为一代伟人和国家的建设者、领导者为国家作出的突出贡献以及他身上的开拓精神。[4]
在电视剧的第十三集当中, 讲述了关于荣毅仁所提出的参与外资的国家经济发展形势, 这个建议被邓小平关注且重视, 后来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 国家出台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这代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可以和外来经济进行合作, 并且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市场。[5]
四、结语
本文对《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思政教育意义进行了探究和分析。邓小平同志作为共产党人具有伟大的人格、高尚的情操, 是我党的优秀代表。在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当中也较好地体现出了邓小平在治国、治家方面一系列的思想, 这些思想和魄力值得今天的建设者去学习。邓小平是传播正能量的使者, 人们在欣赏电视剧的同时, 还要用伟人的人格魅力去滋润自己的心灵以及精神, 深刻地去思考电视剧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以此启发自己的人生。
摘要:《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播出以后就受到了一致的好评, 也引起了群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舆论普遍认为, 邓小平对国家发展以及深化改革都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是一部历史革命题材的影视作品, 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非常大的突破性意义, 它对国家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也宣传了毛泽东、邓小平等一系列伟人的工作历程以及思想效用。基于此, 本文对《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思政教育意义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思政,教育,意义,探究
参考文献
[1]贾岚, 胡耀南.论邓小平的政党责任思想[J].学术论坛, 2016, 38 (2) :6-10.
[2]金民卿.邓小平改革观的鲜明特色和重要启示[J].求实, 2016, 14 (3) :11-19.
[3]饶志华.邓小平“民主集中制是最便利的制度最合理的制度”的论断及启示[J].求实, 2016, 14 (2) :21-27.
[4]汪玉奇, 龚剑飞.“晚年邓小平”与邓小平理论的一致性——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J].江西社会科学, 2012, 14 (3) :5-10.
3.历史转折与邓小平理论(教案) 篇三
关键词:邓小平;历史转折时期;文化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上,国家也由闭关锁国转向敞开国门吸收外来技术、资金,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社会主义建设也由关注国家和社会转向关注民生,这些历史性的转折,为文化建设提出了历史性的要求,实现这些转折,必须搞好文化建设。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繁荣的经济的基础上也应该有相当繁荣的文化。
中国是一个文化落后的国家,文化大革命又使中国的文化遭到空前的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经济改革的新时期,一段时间内只重视经济建设而忽略文化建设。他指出:“我们不是已经实现了全党全国工作重心的转移了吗?这个重点本来就是应当包括教育。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心就是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的不完全。”[1]而文化的落后严重影响了经济建设的发展,文化的落后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科学技术的落后。我国的科技水平在那时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相差几十年。第二,人民的文化素质极低。文盲、半文盲人数极多。人民群众的教育水平很低。大学生人数很少,甚至说中学生人数也极少。第三,人们的道德水准也不高。社会风气不正,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落后文化,甚至还存在一些腐痋人们的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上述各点,严重影响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发展经济,必须要大力发展文化。只有大力发展文化,才能造就千百万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另外,文化建设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之一。只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没有精神文明,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他一方面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又强调,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还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为重要的战略任务。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邓小平总结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首先,社会主义是通向共产主义必经之路,不可急于求成;其次,坚持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努力改善党的领导;再次,密切联系群众,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二、改革开放与文化建设
改革开放带来了技术的飞速发展、思想文化的广泛交流,使我们能够共享先进文化产品和外来进步文化等人类文明成果,也为我们推进文化创新提供了优厚的条件。同时也激活了人们的思想认识的发展,学习文化,学习科学,掌握技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为新时期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但是面对纷杂的国际环境,我国文化安全领域也确实面临着诸多隐忧,国门开放以后,西方资产阶级的各种思潮价值观念给予人们的思想极大冲击,否定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否定党的领导,希图以资本主义的模式改造中国,宣传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各种思潮不断涌现,思想渗透也愈演愈烈,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各种手段,大肆宣扬西方资产阶级的三观,运用各种方法对我国加强文化渗透与文化输出,同时也给国内和国外企图打破我国发展进度的势力有可乘之机。在面对西方文化对民族文化冲击的情况下,邓小平在推进现代化建设、倡导改革开放的同时,并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防止和平演变”的问题。邓小平说: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同时,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反对其他国家不良思想的入侵。开放的扩大对文化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要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全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有力地抵制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各种消极思想的侵蚀,防止各种迷失方向的风险。
三、民生关切与文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但是文化又反过来影响人类,有了文化,人类才有了礼义,道德;有了文化,人类才懂得怎么去分辨真假善恶;有了文化,人类社会才会和谐安定。因此,人类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更替,文化的不断积累成为了我们为人行事的标准。文化成为了广大人民的一种生活需要。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的需求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人是世上唯一具有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统一体,它具有不可相互代替的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生活需求,两者虽不能相互代替,但是会相互影响,人的物质需求往往是为了保证精神上的满足,譬如人若是因为饥饿而得不到食物自然会导致精神上的萎靡。因此,邓小平呼吁思想界的人“写出并印出一批有新内容、新思想、新语言的有分量的论文、书籍、读本、教科书来”[3]填补精神上的需求。精神生活,对很多社会成员来讲,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创造和享受,没有文化生活的人,还不是完整意义的人;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是随着物质生活需求的增长而增长的:物质生活范围也会随着文化生活的范围扩大而广大;物质生活质量也会随着文化生活的质量提高而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深入与发展使文化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社会条件和体制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文化建设方面,没有办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没有办法适应扩大对外开放的趋势;更没有办法适应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形式;从而得知,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迫切需要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1.
[2]《在第四次全国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上的祝词》.
4.历史转折与邓小平理论(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 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意义、工作中心的转移、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
2.培养学生利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方法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工作重心转移的重要决定;
3.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原理,分析和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
【教学内容】
1.伟大的历史转折:
(1)背景:
①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召开:
①内容: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国策。
②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①经营方式的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则: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实行:1978年,开始在安徽、四川一些农村试点(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作用:仅几年时间,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②行政机构的改变: 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意义: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粮食产量连年大幅度提高,建国以来第一次真正解决了中国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随着后续配套改革措施的不断推出(如: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等),使中国的农业和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变。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全面展开:1984年以后;
②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③内容(采取的措施):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④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一是伴随着改革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让一部分比较保守的人对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前途产生了疑问,甚至有些人主张退回到过去的道路上去;二是初步的改革措施,已不能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走向世界的要求,改革走入了瓶颈状态,必须深化改革,实现新的突破。
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可能性: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物质基础);邓小平南巡讲话,冲破思想束缚(思想基础)。
(2)过程
①理论提出: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邓小平南巡讲话要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姓“资”姓“社”问题;提出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②目标确立: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四大”主要内容:坚持两个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加快两个步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邓小平讲话的指导下,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整个改革开放指明了新的方向。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③理论完善: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作了规定: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中心环节。
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坚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道路。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以上五种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④基本建立: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确立。
(3)意义
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
②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教学重点】
1.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和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
【热点试题】
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党和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 2.比较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遵义会议的相同之处? 3.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从哪些方面展开?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4.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其前提、实质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有什么区别? 6.分析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搞市场经济会不会改姓?
【热点试题】
(2012年)39.材料二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醋精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方面的积极作用。(6分)材料三
1979年,招商局在蛇口建立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试行干部聘任制、用工合同制、退休保障制度等改革。许多改革措施在全国得到推广。招商局还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和第一家企业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组建了当今全球最大集装箱生产企业中集集团,从单一的航运企业迅速发展成综合性企业集团。到80年代末,招商局总资产达180多亿港元(70年代末仅为1.3亿港元),再一次创造了历史的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概括招商局创造“两次辉煌”的相似原因并予以说明。(12分)【答案】
(2)作用:引入股份制公司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吸引投资,促进民族企业的创建与发展,开创了近代航运业,抵制了外来侵略,维护了民族利益;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为近代工商业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3)相似原因及说明:
面对困难,求变求强:第一次,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第二次,面对“文革”导致国民经济的严重困境。(4分)
抓住机遇、促进发展:第一次,抓住工业革命和政府推动洋务运动的机遇;第二次,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机遇。(4分)
大胆探索,改革创新:第一次引入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筹资发展;第二次,大胆探索公司管理改革,推进制度化建设。(4分)【解析】
(2)关于招商局在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可以从材料二中的关键句,如“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
(3)先弄清19世纪70年代招商局创建和1979年以来招商局新生的历史背景(洋务运动及改革开放的国内国际背景),分别从“困境”、“机遇”、“制度创新”等角度回答“两次辉煌”的原因。
(2011年)19.图6展现了四川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这些创举直接得益于
图6 A.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共改革发展沿革历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推动体制创新;B项是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D 项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C项是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2010年)18.图8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1979年6月25 日的《人民日报》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包括
①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②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 ③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
④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5.《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读书笔记 篇五
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热播《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际,读到了由龙平平、黄亚洲、张强、魏人联合创作的、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同名图书,不禁喜出望外。读这本近80万字《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一直沉浸在感动和震撼之中:一是为书中的主人翁邓小平而感动和震撼,邓小平的确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他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永远值得崇敬。二是为书中众多的人物和历史事件而感动和震撼,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他们亲历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在邓小平的带领下,他们和每一个中国人一起共同步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创造出这个新时代的辉煌。邓小平影响了他们的人生,也影响了每一个中国人的人生。三是为本书作者的付出和作品形式而感动和震撼。书中展现的大量历史史实显示出作者深厚的研究功夫和多年的海量积累,那些文采飞扬的描述不仅展示着作者本人的内心感受,更吸引着读者进行一场酣畅的阅读,引导读者把自己的身心也投入到作品之中,让读者的喜怒哀乐也随着伟大的转折时代而跌宕起伏。
感动和震撼之余,仔细品味,这本厚厚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至少展现出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思想性体现在这本书站在了当今时代高度,展现了当今时代脉搏。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而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邓小平所开创的事业。正如总书记所说:“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就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透过这本书,我们恰好可以从书中鲜活的人与事中,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策划人杨政先生对本书所总结的三句话说出了本书的思想高度:“这是一部中国当代的改革开放史!一部中华民族的新创业史!一部最接地气的邓小平理论的通俗读本!
说这本书是“一部最接地气的邓小平理论的通俗读本”,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说出了这本书的艺术性。它不是理论著作,但分析和解释了邓小平理论;它不是史学著作,但说的是改革开放的历史事实;它是文学著作又不是文学著作,它用报告文学的形式来纪实,用小说的文笔来构虚,运用文学作品的魅力来吸引着读者忘我阅读。
二是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相结合的特点。本书的作者有党史专家、有作家。党史专家提供和把握史实,为还原历史的真实打下扎实基础,也为通过事实和真实的力量来感染读者提供了前提。作家则通过文学虚构的形式烘托历史事实,展示历史过程的曲折与精彩。
书中的人物有实有虚,邓小平、叶剑英、华国锋、陈云、胡耀邦等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是真实存在的。书中使用了大量真实而准确的史料,许多是人们熟知的,也有许多是不为人们所知的。特别是书中对许多历史事件有所揭秘,表现出历史转折时期从中央领导到普通民众思想观念的矛盾冲突,惊心动魄,引人入胜。这些真实的史料,使我们了解了这些真实人物如何走过历史转折关头,在决定中国命运中起到什么分量的作用。
而夏默、夏建国、田志远、田源、曹慧、刘金锁等众多人物又是虚构的。但这种虚构不是盲目的虚构,而是建立在历史事实基础上的虚构,是把1976——1984年间许多普通的中国人揉合成一个个典型。这是另一种真实,使读者仿佛从书中的人物中看到了与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的人与事,甚至看到了包括自己和自己家庭成员在内的千千万万中国人。恢复高考后上大学的读者在书中看到夏建国的高考经历,必然会联想自己的当年;历经磨难回到城市的知青在看到田源的遭遇时,必然会回顾往日的岁月;那些个体户、企业家,那些改革大潮中的弄潮儿、决策者、亲历者,都能在书中人物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读这些虚构的人物、虚构的情节与戏剧性冲突,感受的却是历史的真实。
书中的展示的细节也有实有虚、虚实结合。比如一些对话或具体的情节描写,可能是把发生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对话和情节揉合在了一起。但是,这一实一虚,却将真实的魅力与艺术的魅力结合在一起,用这种全新的、别出心裁的方式,更增添了这本书的“魅力指数”。
三是突出重点与立体呈现相结合的特点。全书通过点面相间、详略有别、取舍有度,展现出其突出重点与立体呈现相结合的特点。从1976年毛泽东逝世到共和国成立35周年庆典,八年时间,中国从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军事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邓小平为此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是,这本纪实性的文学作品,它不是年谱、不是资料汇编,在无法做到事无巨细的前提下,做到了通过突出重大历史事件的“点”来全方位展现历史过程的“面”。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恢复高考、向科学进军、文艺复兴、联产承包、中美建交、开办特区等重大事件,清晰地、宏观地反映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全景。
另一方面,该书逻辑线索安排合情合理,叙事启承转合自然流畅,文学描写又曲折跌宕、细致入微、感人至深。比如历史细节中的过程描写生动具体,人物的刻画生动立体,有许多细腻的心理和情感描写。虽然能看出这其中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愿望与推测,但仍然能引起读者的认同与共鸣。尤其是对邓小平的描写,展现出他身上“始终洋溢着一种革故鼎新、一往无前的勇气,一种善于创造性思维、善于打开新局面的锐气”。在描写邓小平与国家大事之外,书中还描写了邓小平与家庭小事,甚至还有邓小平的作息时间、穿衣和说话习惯等,让读者既能看到可敬的领袖韬略,也能看到可亲的凡人情怀,塑造出立体、完整的小平形象,让读者更加接近了真实的邓小平。书中对其他人物的描写,无论是真实的人物还是虚构人物,也为立体呈现历史事件与历史过程起到了极为重要的辅助作用。书中详细展现了华国锋、叶剑英、陈云、胡耀邦等重要历史人物在面对重大转折时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以及集体决策的过程。
6.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观后感 篇六
院系:外国语学院姓名:黄亚菲学号:
2013415848
最近一直在追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看完后感慨万千,心潮澎湃。虽然才看到四集,但已经被邓小平在经历了“三落三起”、“文化大革命”复出后的坚定不移、力挽狂澜的气魄所深深吸引和打动。更值得称道的是,剧情并不只是反映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和一代伟人的累累壮举,而同时揭示了上至国家领导人、国家干部,下到知识青年、普通百姓,各个社会阶层在经历了十年浩劫后,重拾信心、振奋精神的历史画卷,还为我们普通百姓揭开了了国家领导人鲜为人知的一些决策过程和日常生活面纱,满足了大家了解事件背景、来龙去脉的好奇心。
通过剧情,可以看出邓小平同志特别善于抓主要矛盾,在复出工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抓科学教育工作,主持召开了具有转折意义的科学大会、教育大会,力排众议恢复了停滞长达十年之久的高考制度,使得在文化大革命中最遭受迫害的广大知识分子首先感受到了政策的春风,释放出被禁锢已久的奉献热情,其中看到小平同志在中港青年足球友谊赛中出席、受到广大群众热烈欢呼的场面,不禁也热泪盈眶了:为人民做主、为人民着想、替人民说话的人,才是受人民热爱的领袖!
再就是,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论断,把拨乱反正后的人们疑虑、怀疑、动摇的思想给统一起来,思想指挥行动,只有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才能行动统一,才能齐心协力搞建设,——这对当前也有非常实际的可借鉴意义!
后面的剧情还没有看,但最值得期待的还有两件大事:一是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关于香港回归的谈判经历;二是1992年南巡讲话,拉启了大陆改革开放的大幕。这些改写历史的转折点上,邓小平一代伟人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与大多数人按部就班、思想固化、小改小闹的平庸相比,作为国家领导人所需要具备的大智慧、大魄力、大作为对一个国家的改变是起主导作用的,尤其是从思想意识层面去影响广大民众,是最能起到好的效果的。
其实,本人作为一个中型国有企业的小干部、一个以健康生活为主要追求的小女子,对政治、对官场是从来不算感冒的,但看了这部剧,深切感受到:大河有水、小河满,每个人都离不开国家和社会这个大环境。
时代造就人,我们这一代很幸运,赶上了拨乱反正后的好政策、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富裕路,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在国际地位上的攀升,我们国民的腰杆子也硬起来了,虽然“中国大妈狂扫华尔街”的新闻有一定的讽刺意味,但总归是我们是傲人的姿态占在了世界舞台上,尤其在新一届国家领导人的主张下,在中国维护领土主权方面、在清理党内腐败分子方面都有了卓有成效的效果,这无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广大人民又一次被点燃希望、奋发向前的好起点,为着美好的明天,以史为镜,奋发向前!
这,也许就是一部好的文化作品,所能带给人们正面影响的巨大威力吧!愿这样的好片子,能广为人知、广为流传!
荧屏上,出现了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等如何在危难之际一举粉碎“四人帮”,出现了在北京西郊玉泉山开7小时政治局会议时人人一脸严肃的历史画面。虽然在怀仁堂抓捕“四人帮”的历史一幕没有正面表现,但剧中通过耿飚带部队接管电台并宣布宣传纪律,通过李先念把手表留给家人说:“万一我回不来可做个纪念!”通过邓小平家说话要打开自来水来掩护话音……这些真实细节把当年这一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生死考验表现得淋漓尽致。荧屏还用滂沱大雨来强化紧张气氛的雨夜,使之更具悬念。尽管历史上的10月6日那一夜,夜色很美,天遂人愿,一轮满月穿透乌云。
这是一段非常特殊环境下的重大历史,许多政坛重要人物都是首次在影视剧中出现,如当年在京的政治局委员吴德、纪登奎、陈锡联、陈永贵等都出席玉泉山会议,只有四把椅子是空着的,象征王、张、江、姚已被抓。邓家庆贺这一事件时还用吃“三公一母”螃蟹来象征“四人帮”,这在当年十分流行,重现这些历史场面令人倍感真切。一个平淡的细节,引起我无限的感慨,深深地感到邓小平就是那拨开云雾,唤来教育春天的巨人。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第四集中,有一个非常平淡的细节,叶帅征求邓小平恢复工作的意见,邓小平主动要求做一些具体的工作,主抓科技和教育。后来,邓小平给中央写信,主动请缨主抓科技和教育。
作为一个恢复高考后的1977级大学生,看到这个情景心情激动,为邓小平的深邃、博大、崇高而折服。中国教育的春天,就是邓小平拨云化雾,给我们带来的。没有邓小平复出后立即在教育界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就没有我们坐进大学的教室的机会,我们这一代人也不可能成为今天共和国的顶梁柱。邓小平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有着高远而深邃的眼光,在粉碎“四人帮”百废待兴、万事重启的纷繁局面下,邓小平思考的是国家的现代化和发展。他在剧中深刻地指出:国家的发展和现代化,必须要从科学和教育入手。他还没有正式恢复工作,就开始部署科学和教育工作。正是这两个大会,吹响了科学技术和教育现代化的进军号,也使千千万万科技人员、“臭老九”被解放出来,重新回到知识的殿堂。
邓小平对教育的重视和关心,是长期一贯的。早在1954年,邓小平就要求办好学校,培养好的干部,要整顿教学纪律,要提高教师待遇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待遇。1958年邓小平指出“办教育一要普及二要提高”,并强调保证教育的经费,提高师资质量。1977年8月,邓小平在讲话中肯定了全国教育战线17年是红线,广大教育工作者是辛勤劳动、努力工作的。指出要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知识分子特别是“臭老九”的名誉要恢复。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依靠又红又专的人才,“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并要求教育事业,要有一个大的发展、大的提高。聆听着剧中邓小平的铿锵话语,回顾邓小平对教育事业的重大贡献,使人感慨万端,为我们这一代人在人生关键时刻,遇到了伟人邓小平感到无比的幸运,让我们灰暗、看不到未来的人生,从此有了光明,有了无数精彩、远大的未来。《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是一部重大历史题材,史诗性质的电视剧,写的是伟人,出场的很多是曾经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高级干部。但是剧中有一种务实的精神,抓住历史事件、历史场面,在细节上入手。第一集中,领袖们先后去世,被批判的邓小平赋闲在家,为儿子擦身,鼓励子女靠真本事吃饭。出门为国家,在家为父母,这些细节写出了邓小平朴实、平凡而伟大的情怀。在中央与“四人帮”搏击的关键夜晚,邓小平淡定地吩咐给孩子们分家产:每人留下一张照片。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清平、廉洁和艰苦奋斗的写照。第二集中,粉碎了“四人帮”,老百姓家家户户吃螃蟹,邓小平一家也吃螃蟹,面对针对他的两种社会舆论,邓小平处变不惊,要大家继续吃螃蟹。这反映出邓小平关心的是国家和民族的走向,而没有把个人荣辱放在心上。第三集中邓小平得急病住院,高级干部纷纷前往探望,尤其是出院后他和叶帅的热情拥抱,反映了民心党心,表现了生死与共的老战友的真挚情怀。邓小平主动请求抓科技和教育,也是他一贯务实作风的体现,要做具体的实事,而不是空谈!我惊叹于他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逆境之中奋然前行的乐观心态。1969年10月,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邓小平作为“走资派”被打倒,默默地承受着抄家、批斗、下放的痛苦。1973年邓小平的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得以恢复。1975年初,邓小平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主持党、政、军的日常工作。1976年,邓小平再次被打倒。直到19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前夕才获得第三次解放。这就是邓小平,一个在三起三落中仍保持乐观心态的共产党人,一个在逆境之中仍然心系国家、心系人民的政治家!他有着豪迈乐观的性格,勇敢坚毅的品质,难怪外国人称邓小平是“永远打不倒的小个子!”
我折服于他高瞻远瞩的意识和勇往直前的精神。1977年邓小平复出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越过当时国人心中“毛主席无与伦比”的观念。为解放思想,他本着实事求是的作风,客观的评价了毛泽东。他推翻了华国锋“两个凡是”中对毛泽东的盲目崇拜,指出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革”中的确犯有严重错误,但就其一生来看,他的功绩远远大于过失。“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1978年12月8日,邓小平主持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会议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方针。会议结束了1957年以来长达21年的“左”倾错误思想,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去,制定出了适合中国人自己的社会主义路线:那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的解放,对引进外国技术有着根本性的作用,对日后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它具有重大的历史贡献,是中国历史的一大转折。可以这么说,邓小平的方针是具有建设性的,长远性的,是最适合中国发展的。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书写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几十年来的革命实践表明,邓小平同志不愧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我们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他根据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提出的一系列观点和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更敬佩于邓小平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为统一祖国,邓小平倾注了太多的心血,一国两制这个独特的政策使得香港、澳门都已回到祖国的怀抱,收复台湾的时间也指日可待!
我怀念这位世纪伟人的同时,也从这位伟人身上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胆怯畏缩。相反,我们需要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的去面对。不仅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还要拥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在失败中学习,在失败中崛起。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得到磨练和进步,为今后自身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7.历史转折与邓小平理论(教案) 篇七
原创: 程龙威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是为献礼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它从毛泽东同志逝世27天后开始记录,直到1984年国庆节邓小平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游行队伍为止。看完之后,荡气回肠。我深深震撼于那个艰难的时代国人的担当和家国情怀。
当时的领导、干部主要是老人。像邓小平、陈云、叶剑英、李先念、王震,本该颐养天年,却要在“文革”后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不舍昼夜地奔走。这十年使中国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得太多了,不着急不行啊。这些老革命家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华之崛起事业。国家用人之际,罗瑞卿秘书长因“文革”造成的腿疾内心非常着急,想赶快治好自己的腿伤为国家的发展事业鞍前马后,作急先锋。所以即使身处高年龄,依然义无反顾地去西德治疗,没想到这一去竟成了永别。
邓小平同志一上台就大力发展科学与教育事业,表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一大批在“文革”中被打倒的科学家听到此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在第一届科教座谈会上,老科学家们发言还心有余悸,不敢敞开心扉。后来,国家面貌大的改观不断显现,科学家们满怀热情与动力地投身于祖国建设的事业。这些人即使曾身陷囹圄,被安排去扫大街、掏大粪,即使天天遭批斗,在“文革”结束后仍能不计前嫌,为国家发展竭股肱之力。也正是在这次第一届科教座谈会上,邓小平作出了恢复高考的决定。
但安徽凤阳梨园公社的刘金锁目睹家乡人吃不饱去讨饭,决定放弃上大学改变命运的机会,毅然留在农村决心挖掉父老乡亲的穷根。他生命中的知音建红被金锁感动,亲手撕了录取通知书。田源,返城知青,尽管因为中央的政策在该读书的时候被派到边疆劳动,但没有抱怨,决心在大变革的时代做出一番事业。历史转折时期的年轻人普遍有这样一种家国情怀。国运弥艰而我国民益奋发有为。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形势越来越明朗。这极大地鼓舞了有志青年,要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干一番大事业。习近平主席不也是这个年代的人吗?这让平时自诩“肥宅”、“佛系青年”的我汗颜,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啊!
“四五事件”是首都人民为了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黑暗统治而进行的群众性爱国运动,却在“文革”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被平反。陶铸、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文革”中去世了,临死前受过折磨。但这些冤案很长一段时间都未能平反,“文革”后华国锋主席提出的“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政策导致一些领导干部脑筋僵化。一切指示都要毛泽东说过才行;毛泽东同志没有说过,没有先例,做了就要犯错误。这种观念其实违背了毛泽东同志一贯坚持的实事求是。时代不一样,国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不尽相同,如果一味照搬照抄前人的书籍、语录,就有“亡党亡国”的风险。
“文革”时期,邓小平同志被批斗。但当他重回中国政坛后,()仍表示要坚持“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同志犯过一些令人无法原谅的错误,“如何正确地评价他”是在“文革”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邓小平后来负责制订《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毛泽东时期的冤假错案始终未得到平反,可见“文革”以阶级斗争为纲、警惕资本主义复辟思想的流毒何其严重。邓小平同志去广东农村视察,碰到一个老大娘养三只鸭子,她说自己不想也不敢养第四只鸭子,因为“养三只鸭子”是社会主义,再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尾巴。邓小平同志觉得这很荒谬。他到东北开会的时候,说:“我们建国快30年了,可农民、工人的生活水平还是这么低。我们的人民受的苦够多了,我们的人民忍耐性够好了。如果这个社会主义是穷的社会主义,那我们还要社会主义干什么?”邓小平同志反复地讲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中国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建国三十年后,中国人民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终于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中国人。邓小平同志也是思虑良久,才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吃水不忘挖井人,今天安定幸福的生活很多都要感谢邓小平同志的努力。斯人已逝,风范犹存!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未来也将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既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8.历史转折与邓小平理论(教案) 篇八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16世纪~19世纪俄国在欧亚两洲扩张的概况。倒幕前日本的政治经济状况;西方列强的入侵;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方法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对复杂的史事进行简化、概括的能力。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明治维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两次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认识到它们在本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认清明治维新的局限性,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1861年俄国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2、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1、感知这两次改革使日本和俄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成为本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2、探究“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学会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标签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出示图片)图片中的历史人物是谁? 生答。师:近代中国,先进的中国人在屈辱中不断寻求探索,图片就是维新变法中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努力自强的壮举。同近代的中国一样,俄国,日本都曾经有面临西方入侵的危险,然而,同样的境遇却有不同的结局。
[设计意图]很明显,近代的中国与19世纪中期的日本、俄国一样,都面临西方的入侵。在国难当前,大家都努力自强。然而,同样的境遇却有不同的结局。用鲜明的对比,激发学生去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产生不同的结局?中国的学习西方与日本、俄国的改革有什么不一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本课内容。
一、俄国1861年改革(1)背景
师:出示以下图片及材料,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段正文,归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材料一:
亚历山大二世说:“我不愿让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 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砍掉。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相互讨论、交流,总结得出)
用以上材料加上图片和一些插语,鲜明地展示19世纪中期,在欧洲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受到农奴制度的严重阻碍,残酷的封建剥削激起了广大农奴的反抗,农民暴动接连不断,动摇了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师:(指导学生浏览教材小字部分内容,提问)农奴制怎样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假如你是当时的沙皇统治者,面对面临的社会问题你会怎样做?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根据学生的预测,自然引入俄国改革方面来。
(2)1861年改革
师:出示[亚历山大二世画像] [农奴制改革图片] 并设疑:俄国通过什么手段解决面临的社会问题的?当时在位的俄国沙皇是哪一位呢?改革措施内容是什么?改革内容如何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组内讨论并交流,归纳。由代表总结发言,并听取老师讲解,理解改革措施。)师:但是通过改革,有一些地主和贵族提出反对。对于每一个历史事件,我们都要全面分析。它有有利的一面,也会有不完善的一面。俄国的这次改革也是一样的。启发学生思考:从改革的目的、改革的实施者、及改革结果的不彻底性等方面探究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得出自己的结论,师进一步补充。)
师:出示问题:[动脑筋]观点一:“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观点二:那些获得自由的农奴,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对他们而言,这次改革没有多少好处。问题:你认为应当怎样认识这个问题?(我们该怎样评价这次改革呢?)
(学生讨论交流自由举手发言。教师适当讲解。)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看图片的过程中,设身处地地站在农奴和沙皇的角色中思考:该怎么办?使学生更能感受当时俄国必须改革的迫切性。然后通过图片和文字的说明,使学生对农奴改革有一定的认识。最后透过沙皇的话:“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引导学生理解对农奴改革的评价。
二、日本明治维新
师:下面再来看我们国家的另外一个近邻——日本。在19世纪末,中国和日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学生回忆中国历史的内容,回答:在19世纪末期,中日之间发生了“甲午中日战争”。
师:为什么国土狭小的日本能够战胜地大物博的大清国?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教师指导引入日本改革)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明治维新。那么在日本,19世纪中期的日本社会状况是什么样子的呢?为什么会发生一场资产阶级改革呢?(1)背景
师:(出示图片)《日本封建社会等级示意图》、《美国舰队登陆日本》和《明治维新前的日本》,让学生思考: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的内忧外患具体有哪些?
(鼓励引导学生根据《日本封建社会等级示意图》、《美国军人登上日本土地》图片分别介绍)师:课件展示《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地图:面临内忧外患的日本幕府统治岌岌可危,为解决危机日本涌现出哪些新兴力量?
(学生迅速阅读材料后,同桌或小组交流,然后找一名学生介绍倒幕情况。)师:成为资产阶级的长州、萨摩、土佐的一些有见识的中下级武士和新兴地主成为倒幕力量的核心。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2)自主探究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师出示课件,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① 改革从哪些方面着手?具体措施是什么? ② 这些改革措施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③ 明治维新使日本社会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化?
师:请同学们迅速在书上标出答案,然后小组内交流,看哪一小组完成得最快!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口头回答。
师:这场改革引起日本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那么该如何评价这场改革呢?(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事物本质)最后用两幅图片引出对明治维新的评价:
性质: 是天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作用:使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局限: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设计意图]用图片激发学生对明治维新的背景、经过以及评价。特别把课前导入的问题重新引出。让学生思考中国的维新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局。
三、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的农奴改革
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的农奴改革的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对明治维新和俄国的农奴改革的认识,以及培养他们对复杂的史事进行简化、概括的能力。
四、感悟空间
纵观学习过的人类改革历史: 封建社会:中国商秧变法
中古欧洲查理马特改革„ „近代社会: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 现代社会:中国的改革开放„ „
你能感受到这些成功的改革留给我们哪些宝贵经验吗?对个人成长有哪些指导呢?
(学生思考,讨论作答)想发展,想进步,就要改革。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古今改革中的经验教训,让学生畅所欲言对个人的学习成长有何帮助,以古鉴今进行情感教育。
板书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一、危机重重——两国改革的背景
二、寻道图强——两国改革的内容
9.历史转折与邓小平理论(教案) 篇九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在充分认识新疆与内地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主权”原则和新疆地方史实,牢固树立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观念,无论在哪一个时期,新疆都与内地保持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统一是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教学重点:
1、国家主权
2、“西域”与“新疆”的概念
3、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设立的行政管理机构及制度
教学难点:
1、古代国家的边界与古代国家的主权
2、结合主权理论探讨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3、“新疆”的概念
本章教学课时:6课时
第一节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国家与国家主权
(一)国家的产生及其特点 1.人类社会发展的演进模式 2.国家产生的原因 3.国家的基本特征
(二)、国家的四个要素
国家、领土、政府、主权。
(三)、古代边界与近现代边界问题 1.边界的定义 2.理想的边界
3.边界的继承性与连续性 4.古代的边界
5.古代边界与近现代边界的联系与区别 6.关于中国的领土和边界问题
(四)、国家主权 1.古代国家主权
2.西方关于国家主权理论的发展 3.国家主权的属性
二、国家与民族
(一)国家与民族的概念
国家:四个要素——国民、领土、政府、主权
民族:四个共同——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参见第四章第一节之一“民族的形成”)
(二)国家与民族的区别 1.产生的原因不同
2.国家的消亡与民族的消亡规律不同 3.国家和民族的表现形式不同 4.国家与民族的“边界”不同 5.国家与民族的稳定性不同
(三)国家与民族的联系
1.国家的形成与民族的形成有联系 2.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民族有联系
3.民族是国家的依托,国家存在的基础是民族 4.国家的疆域与民族的分布区域常常交错重叠
(四)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与欧洲(主要是西欧)的单一民族国家的不同
三、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一)古代“中国”的涵义
历史上的“中国”其涵义也在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我们不能把历史上的“中国”与今天的“中国”完全等同起来,但也不能认为历史上的“中国”与今天的“中国”完全没有联系。
1.“中国”一词的出现
2.“中国”一词的地域涵义
“中国”一名自西周初年出现以来,迄于战国,其所指地域随着对象与时代的不同,也不尽一致。
以“中国”指称内地或中原,主要是为了区别于边疆及其它地区。不过边疆及其它地区也是一相对的概念。秦汉以后之“中国”,也时时指称全国,即皇帝直接统治的地区。3.“中国”一词的文化涵义
4.“中国”一词的王朝或政权“法统”涵义 5.历史上的“中国”所指的范围
总之,“中国”一词不同涵义的变化,充分反映了这样的史实:中国的历史是中国境内各民族——无论文化高低,地域远近,是汉族抑或非汉族——共同缔造的;中国的版图是由中原和边疆共同组成的;现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二)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1.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公元前3000年到前2000年左右,中国古代社会正处于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转变时期。在古代氏族制度解体并向早期国家过渡的过程中,全国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圈,但它们最终结合而形成了统一的政治一体化的国家——夏朝。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有着深厚基础的。2.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秦朝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秦朝之后,相继有汉、唐、元、明、清等强大的多民族统一政权统治中国,其间虽然统一的国家有分裂割据时期,但却乱而不散,分而复合,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没有中断。而且每一次新的统一,都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联系和交流,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继续得到巩固和发展,表明了中国的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3.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特点
从国家的四个要素即国民、领土、政府、主权为原则,根据历史史实,我们可以明确看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四个特点、[课后反思]:
第二节
新疆与内地的联系
一、“西域”与“新疆”的概念
(一)“西域”的概念
1.“西域”一词的出现及其含义 2.“西域”一词的狭义所指 3.“西域”一词的广义所指
4.“西域”概念的变化反映的问题
(二)“新疆”的概念
清朝统一全国后,把那些被清朝重新统一的一些地区都称为“新疆”,之所以称这些地区为“新疆”,就整个清代以前中国历史的发展来说,并不是“新辟疆土”之意,因为上述地区自秦汉时期就是中国固有的领土,历代中央政权都在这里设官置守,行使主权。之所以将其称之为“新疆”是由于清朝取代了明朝,原来属于明朝管辖的地方或明朝以前历朝管辖的地方,自然应当归于清朝,因此,这些地方只不过是由清朝重新统一了而已。清朝在平定准噶尔政权和大小和卓叛乱以后,在各类文献包括皇帝的谕旨和大臣的奏折中,都把今新疆地区称为“西域”、“新疆”,或并称“西域新疆”。
在当时清政府看来,“西域”是中国西部地区的总称,它包括今青海、西藏、新疆,并且一直到达清朝统治势力所达到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此范围比当时清朝政府称为“新疆”的范围大得多。由于在乾隆帝完全统一新疆之前,当时的新疆东部地区巴里坤、哈密早已为清朝统治,为陕甘总督所辖,是属于甘肃省的一部分,因此,乾隆帝就把巴里坤、哈密称为“内地”。加之乾隆帝自称为“十全老人”,为了炫耀自己的“十全武功”,他往往把在自己在位时统一的我国某一地区称为“新疆”,由此,清朝政府就把乾隆帝之前已属于自己管辖的今新疆东部地区看作为“旧部”,而把乾隆时期归属自己管辖的今新疆中部、西部地区称为“新疆”。对乾隆帝个人而言,今新疆东部地区在他当皇帝之前就已归属于清朝管辖,是“旧部”,不是属于自己的“武功”。而今新疆中部、西部地区,却是他在位时期,消灭了准噶尔势力和大小和卓叛乱势力之后才纳入清朝的管辖之下的,这属于自己的“武功”,因此,对乾隆帝个人来说,这一地区确为乾隆“新开辟的疆土”。
二、新疆与内地的经济联系
(一)先秦时期新疆与内地的经济交流 1.文献资料记载的新疆与内地的联系 2.考古资料所反映的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二)汉代新疆与内地的经济联系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与内地经济联系
(四)隋唐时期新疆与内地的经济联系
(五)明代新疆与内地的经济联系
(六)清代新疆与内地的经济联系
(七)结论
——新疆与内地经济的一体性
三、新疆与内地的文化交流
(一)汉代西域与中原文化交流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流
(三)隋唐时期西域与内地的文化交流
(四)宋辽夏金元时期
(五)清朝时期新疆与内地的文化交流
(六)结论
文化有着强大的穿透力和粘合力,中华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物质就是其开放性、融合性。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很早就说过“有教无类”。任何一个人,无论其民族、种族、地域,都可以通过教育、教化使成为“君子”,正是这样一个博大的胸怀,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把边疆与内地、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熔铸为一体,从而形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
[课后反思]:
第三节
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的行政管理
汉代:西域都护、西域长史 唐代: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元代:别失八里等处、行尙书省 明代:哈密卫等
清代:伊犁将军府、新疆省(一)汉朝对西域的管理
(二)魏晋南北朝各政权对西域的管理(三)隋唐时期对西域的管理
(四)元朝统一西域及对西域的管理(五)清朝对新疆的管理 1.清朝前期对新疆的治理 2.清朝后期对新疆的管理
二、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设立的军事机构与驻军
在国家拥有的领土上设立军事机构并驻军,是行使国家主权的重要标志。历代中央政权在西域一直设立有军事机构,并派驻大量军队,行使管辖权和自卫权。
(一)汉朝在西域的驻军与屯田
(二)唐朝在西域行使驻军权
(三)元朝在西域的驻军
(四)清朝在新疆的驻军
三、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实施的赋税制度与法律制度
在所辖领土内,征收赋税,推行中央政府统一的法律制度,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重要标志之一。新疆历史的发展证明,历代中央政权在这里也有效地行使了赋税征收权和最高司法权。
(一)汉朝时期西域的贡赋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唐朝在西域的赋税制度
(四)元朝在西域的赋税制度
(五)清朝在新疆的赋税制度
四、新疆各族人民对祖国的认同
在封建帝制时代,中国人的国家观念,往往是把一家一姓的专制君主、君主世袭的王朝视为国家认同的对象,即使在一个王朝灭亡后,人们仍将新兴起的王朝视为中国的“正统”而加以认同,它反映了当时中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朴素的认同观念。
[课后反思]:
第二章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聚居与
开发的地区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西域诸民族从先秦至魏晋至明时期迁徙与发展变化的过程,最后新疆民族格局是在清至民国时期形成的。先秦时期至清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另外,还要让学生了解当代中国和新疆的民族概况及新疆民族历史发展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先秦至民国时期不同民族的迁徙分布
2、秦汉至清代各民族在经济开发中的贡献
3、当代中国和新疆的民族概况
教学难点:
1、如何正确的认识游牧民族的迁徙与定居
2、新疆民族格局的形成
3、各民族在经济开发中的交流
4、如何正确认识人口的增长民族分布的变化
本章教学课时:6课时
第一节 新疆的民族迁徙与发展变化
一、先秦至秦汉时期的西域诸民族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族,多民族聚居生活的地方,曾有“世界人种博物馆”之称。
关于新疆的远古居民,我们仅在塔什库尔干、和阗、洛甫、民丰、吐鲁番、乌鲁木齐、尼勒克等地发现的距今约2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找到了一些具有人工加工和使用痕迹的石器及用火的遗迹,没有发现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也就无法知道这一时期新疆居民的种属。
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新疆古代居民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生存遗迹。从出土的大量石器和陶器,以及聚落的遗址来看,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过上了定居生活,并且已经有了种植业和畜牧业,但仍然没有发现能够说明当时新疆居民种属的人类学资料。
进入青铜时代的新疆古代居民为我们逐步揭开了新疆古代居民种属的神秘面纱。在罗布泊等地的考古发掘中,通过对先后采集到的300多具人头骨的测定分析表明,这些距今约3800~2000年间的古代居民中,既有属于蒙古利亚人种的黄种人,又有属于欧罗巴人种的白种人,还有兼具两者的混血种,说明了早期新疆居民种属的多样性。
关于先秦时期新疆居民的族属问题,史籍并无明确记载,我们只能从具有明确文献记载的秦汉时期开始。
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开始形成的时期。此时,新疆地区古代居民的族属已较明确,除以地名称谓的当地居民外,有明确记载的主要居民有:塞人、月氏(rou zhi)人、乌孙人、羌人、匈奴人与汉人。
塞人 是公元前6~5世纪左右从中亚及西伯利亚进入伊犁河流域的一个古老民族。汉初,塞人在月氏人的打击下,主支南徙罽宾(今克什米尔一带),留居伊犁河流域的塞人则相继融入后来的月氏人与乌孙人之中。
月氏人
早期主要活动于今祁连山以北的河西走廊到天山、阿尔泰山东端之间的草原地区,以游牧为生。秦汉之际,月氏人被匈奴人打败,被迫西迁。他们打败当地塞人,进据伊犁河流域。后来,月氏人在匈奴人和乌孙人的不断打击下,被迫离开伊犁河流域向西南方向迁徙,进入中亚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留在伊犁河流域的月氏人逐渐融入乌孙人和当地居民中。
乌孙人 早期与月氏人和匈奴人一起活动于河西走廊到天山与阿尔泰山东端之间,以游牧为生。秦末汉初,乌孙人受到月氏人的毁灭性打击,部落瓦解。后在匈奴的支持下,打败月氏人,据有伊犁河流域的丰腴之地。张骞通西域后,乌孙与汉朝结盟抗击匈奴,成为汉朝抗击匈奴的有生力量。
羌人 早期活动于今陕西西部至甘肃和青海的河湟流域一带。春秋战国时期,向西、南地区迁移。其中,西迁进入塔里木盆地南缘的若羌等,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成为当地居民的组成部分。并由此为我们新疆留下了“若羌”这个地名。
匈奴人 是我国古代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主要活动在蒙古高原地区。秦末汉初,匈奴崛起,控制了西域,并设置“僮仆都尉”进行管理。
二.魏晋至元时期的西域诸民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地区与中原地区一样处于社会大动荡和民族大迁徙与大融合的混乱时期。鲜卑、柔然、高车、口厌哒(ye da)、吐谷(yu)浑等民族相继进入西域,促进了西域各民族的大交汇与大融合。首先进入西域的是继匈奴之后崛起于蒙古高原的鲜卑人。鲜卑人 早期生活在乌桓以北的大鲜卑山一带(今大兴安岭北段)。东汉后期,鲜卑崛起。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了中国北方,与柔然在漠北和西部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公元439年北魏攻灭北凉,进据河西,兵锋直达伊吾(今哈密一带)。随后,北魏先后派兵将柔然势力逐出鄯善、焉耆、龟兹(qiu ci)等地,并在鄯善和焉耆设立军镇,驻兵镇守,并设西域校尉,进一步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在鲜卑人立国及统一北方的过程中,与其争锋的则是原属鲜卑的柔然人。
柔然人 是公元4世纪末至5世纪初继匈奴、鲜卑之后在蒙古高原兴起的一个新的民族。402年,柔然首领社仑统一蒙古高原,自称“丘豆伐可汗”(意为驾驭开张之王),建立柔然汗国,柔然人的足迹 已到达焉耆以北地区。414年以后,社仑从兄大檀为汗时,柔然已控制了西域的伊吾、高昌、车师、焉耆、龟兹、姑墨等地,与北魏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后在以北魏为中心的北魏、口厌哒、高车联盟的不断打击下,终于在555年被后起的突厥所灭。在柔然汗国灭亡的过程中,高车人起了重要的作用。
高车人 是丁零人的后裔。魏晋南北朝时,称为敕勒或高车。公元4世纪,高车游牧于色楞格河、土拉河及阿尔泰山东部一带,役属于柔然。487年,高车副伏罗部首领阿伏至罗及其兄弟穷奇,率所部十余万户脱离柔然,进入西域,在车师前部西北(今乌鲁木齐市一带)建立高车国,并与北魏结盟,很快就控制了高昌、焉耆、龟兹、鄯善、于阗等地,成为西域的主导力量。
吐谷浑人 吐谷浑原为人名。4世纪初,吐谷浑率部由西拉木伦河西迁至青海湖一带立国。5世纪中叶,吐谷浑人进入西域,控制了于阗等地。490年以后,随着柔然、高车、口厌 哒在西域争夺加剧,吐谷浑乘机从高车人手中夺得鄯善、且末。
突厥人 早期游牧于叶尼塞河上游,后南迁于贪汗山(今东部天山地区)。5世纪中叶,被柔然人征服,迁居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麓,成为柔然的“锻奴”。552年,突厥在其首领土门的领导下打败柔然,正式称汗建国。此后,突厥先后攻灭周邻各部,控制了以郁督军山为中心,东自辽河以西,西到西海(今里海),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的广大地区。583 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到统叶护可汗时,西突厥势达极盛,控弦数十万,建牙帐于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657年,西突厥被唐朝所灭,突厥汗国灭亡。吐蕃人 是藏族的祖先,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6世纪末,吐蕃建国。7世纪初,松赞干布执政后,统一西藏,定都逻些(今拉萨),与唐朝建立了良好的关系。650年,松赞干布死后,吐蕃与唐交恶,先后占据鄯善和且末等塔里木盆地东南地区。“安史之乱”爆发后,吐蕃乘机攻取安西四镇,并且攻陷北庭,占据天山南北大部分地区。866年,随着回鹘西迁进入西域,吐蕃在西域的势力逐渐退出,返归本土。
蒙古人 最初居住在今额尔古纳河一带,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12世纪末,蒙古贵族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后,与其子孙们先后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一直打到了多瑙河流域,建立了地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
三、明清至民国时期新疆民族格局的形成
元朝建立时,西域的大部分地区已处于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后裔所建立的察合台汗国的控制之下。公元1348年,察合台后裔秃黑鲁帖木儿登上汗位,建立东察合台汗国。他在位期间,用强制手段迫使天山以北的16万蒙古人改信伊斯兰教。到叶尔羌汗国时,新疆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大部分蒙古人逐渐融入当地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中。就在西域地区的蒙古人逐渐伊斯兰化,并融入当地居民中的时候,生活在漠西地区的卫拉特蒙古人却迅速崛起,进入西域,成为当时控制和主宰西域及中亚局势的又一强大民族力量。
蒙古人 明清之际,分布在今新疆、甘肃、青海和内蒙古西部的蒙古族,称为西蒙古。该部蒙古人蒙元时期称之为“斡亦剌惕”,明代称瓦剌,清代称“卫拉特”、“厄鲁特”或“ 额鲁特”。
13世纪时,斡亦剌人生活在叶尼塞河流域,后扩展到额尔齐斯河两岸。16世纪时,形成准噶尔、杜尔伯特(辉特部附之)、土尔扈特和和硕特四大部。17世纪初,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洪台吉(洪台吉即大台吉)作盟长时,准噶尔部势渐强盛,迫使土尔扈特部迁牧于伏尔加河流域,和硕特部迁牧于青海,杜尔伯特及辉特部依服准噶尔。到噶尔丹时,准噶尔东进青海,南破叶尔羌汗国,西征中亚,控制了新疆及中亚的广大地区。
1759年,清朝政府平定准噶尔,统一新疆后,将战后余生的准噶尔人组成“厄鲁特营”,部署在伊犁和塔城一带,巡边戍防。1762年和1763年,为了加强伊犁地区的防务力量,清朝政府先后两次将驻守在张家口外的察哈尔蒙古官兵调至伊犁,组成察哈尔营,部署在今伊犁东北塔尔奇山之北,赛里木湖周围及博尔塔拉等地,屯牧戍防。1771年,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后,清朝政府将由渥巴锡率领的旧土尔扈特部安置在喀喇沙尔(今焉耆)以北的裕勒都斯山、塔尔巴哈台的和博克萨里(今和布克赛尔)、库尔喀喇乌苏(今乌苏)的济尔哈朗和精河一带。将由舍楞率领的新土尔扈特安置在阿勒泰一带。同时,将与土尔扈特一起回归的和硕特蒙古安置在博斯腾湖畔。
维吾尔族 到清朝统一新疆时维吾尔族已成为新疆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初期主要聚居在南疆地区,其次是哈密、吐鲁番一带。1680年准噶尔攻灭叶尔羌汗国后,将南疆部分维吾尔人迁至伊犁为他们种地纳粮,并将他们称作“塔兰奇”人(即种地人)。清朝统一新疆后,清朝政府又先后从南疆各城迁移维吾尔族居民6000多户至伊犁,开荒种地。伊犁地区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维吾尔族聚居区。随后,迁居北疆乌鲁木齐一带的维吾尔人不断增加,逐渐分布到乌鲁木齐、阜康、绥来(今玛纳斯)、库尔喀喇乌苏(今乌苏),形成了今天新疆维吾尔族的分布格局。
回族 是由来自阿拉伯、波斯以及中亚细亚的穆斯林与汉人等民族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民族。新疆地区的回族,除元朝在新疆屯田、牧养的人员外,多是清朝统一新疆后,从陕甘迁移而来的。1777年,清朝政府将河州回民2万多人发遣新疆,安插在今乌鲁木齐、昌吉、米泉等地。1781 年,甘、宁、青地区哲合忍耶教派的回民反清运动被镇压后,大批回民被遣发伊犁安插。1877年,清朝平定阿古柏后,将被阿古柏裹胁至南疆的回民及白彦虎残部安置在喀喇沙尔(今焉耆)。还有一些是定居新疆的绿营屯田回族士兵。另外,从清朝统一新疆开始,回族商人的足迹就踏遍了天山南北的每一个角落。至清末,回族已遍布全疆各地。民国年间,随着马仲英入新,大批回民涌入新疆,散布天山南北,形成今天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
达斡尔族 是契丹人的后裔。17世纪以前,达斡尔人主要分布在外兴安岭以南精奇里江(今俄罗斯境内结雅河)一带。17世纪中叶,随着沙俄殖民者对黑龙江流域的入侵,达斡尔人被迫陆续南迁至嫩江一带,被清廷编入索伦八旗建制。1764年,为了加强与巩固西北边防,清廷征调黑龙江索伦兵1018人携眷驻防于伊犁霍尔果斯,组成伊犁索伦营,右翼为达呼尔驻防,是为新疆达斡尔人的来源。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索伦营人员辗转到塔城,成为达斡尔人的一部分。辛亥革命后,达斡尔官兵退伍为民,主要分布在塔城的额敏县一带。锡伯族 锡伯族的祖先拓跋鲜卑早在东汉以前便活动在大兴安岭北段以“嘎善洞”为中心的地带,以射猎为生。1692年,锡伯人被编入满洲八旗之列。1764年,清朝政府为了加强新疆伊犁地区的防务,从盛京将军所属的盛京、开原、辽阳、抚顺等17处,抽调锡伯官兵1018人,连同眷属2146人迁移到新疆伊犁河南岸一带屯垦戍边。自1802年起,锡伯军民经过6年的艰苦奋斗,在伊犁河南岸开凿出了一条长达200公里的大渠,引伊犁河水垦荒造田。从此,锡伯人民就在这里落脚扎根,建设新家园。
总之,经过长期不断的民族迁徙、融合,到清朝末年,新疆地区已形成了以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俄罗斯、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满、达斡尔等13个民族为主的,多种民族成份并存的民族分布格局,同时也说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在相互交往、融合中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演变成为今天的新疆各民族。无论是当代的新疆各民族,还是历史上曾经存在而后已经消失的民族,他们都是或曾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都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课后反思]:
第二节 历史上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
一、先秦时期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生活在吐鲁番、乌鲁木齐和鄯善一带的居民,就已经开始使用旧石器时代的代表性石器——石叶—端刮器。这些端刃刮削器的使用,说明当时这些地区的居民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已经开始了原始的手工业生产。当时人们已经知道用火,并从事狩猎活动。
进入青铜时代,青铜器已逐渐在当地居民的社会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种类包括斧、铲、凿、镰、锥、刀、矛等生产和生活用具以及各种装饰品,但大型石器并没有完全被摒弃于生产活动之外。发现的青铜器物明显受到了来自东西方文化的影响。
这一时期新疆居民主要以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为主,以狩猎和打渔作为经济生活的补充手段。木器,在日常生活用器中仍有重要地位。纺织、皮革、制毡等家庭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他们大量使用织造粗陋的平纹毛布,用原始竖机织造毛毯。擀毡用粗毛,织布制毯用细绒,这既符合经济原则,同时也说明了毛纺织业水平的提高。哈密五堡地区还出现了彩陶制造业。人们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织造斜纹织物的技术和毛纱染色的工艺。与东南沿海和内蒙古地区已建立了商业贸易联系。
进入铁器时代,约在战国中、后期,铁质兵器和铁质工具在新疆居民中的使用已较普遍,冶铁、加工制作技术已有了一定的水平。农业、牧业、纺织、皮革、制毡、木器、制陶等其它手工业生产均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全疆各地发现了许多铁制器具,如小铁刀、铁锥、铁环、铁剑、铁矛、铁簪、带钩、扣环,以及马衔、马镳、铁镞以及一根至今不朽的针。上述这些用具,特别是铁镞的出现,充分说明了这一时期冶铁、制作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另外,在扎洪鲁克和苏贝希发现的以皮革为面、内里填毛的马鞍,也说明了这一时期新疆居民手工业生产发展的成就。
总之,尽管我们无法确知先秦时期新疆地区居民开发新疆的详细情况,但他们对新疆的开发和建设,并推动新疆社会向前发展却是不争的事实。当新的居民来到这里的时候,新疆地区的开发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
秦汉时期,随着塞人、月氏、乌孙、汉人、羌人等在新疆的迁转和定居,新疆地区的开发有了明显的进步。
张骞通西域后,为了保证汉朝使节的安全和供给,汉朝政府在公元前105年就开始派军队在眩雷屯田。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后,屯田地区逐渐由轮台、渠犁发展到楼兰、伊循、车师前部、焉耆、故墨、赤谷等天山南北广大地区,屯田士卒多达2万多人。大量的汉族士兵和田卒到西域屯垦戍边,不仅扩大了耕地面积,而且带来了内地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如铁铧、铁锄、铁镰等铁制农具和先进的农耕技术,有力地推动了新疆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当时新疆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菽、稷、黍、小麦、大麦、高粱、青稞、胡豆、麻、棉花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有葱、蒜、黄瓜、胡萝卜、菠菜、蔓菁、芫荽等疏菜;有葡萄、核桃、梨、桃、石榴、杏等水果,还有苜蓿等饲料作物。园艺业已有了一定的发展。
汉朝在西域大兴屯田的同时,也兴修了大量的水利设施。如沙雅县境内的汉代古渠道长达100多公里;伊循屯田遗址的渠道总长37公里,且有干渠、支渠和斗渠,布局合理。为了保护这些灌溉渠道,各地还设有“守堤之兵”进行维护。
畜牧业是汉代新疆地区的主要经济部门。当时,马是人们的主要生产、生活用畜。被称为“沙漠之舟”的骆驼是主要的运输工具。此外,各地还畜养大量的驴、骡、牛、羊,为当地居民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畜。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柔然与鲜卑在新疆地区争夺的加剧,嚈哒、悦般、高车、吐谷浑、突厥的入新争战,给当地的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但是,各不同人群进入新疆,也带来了各自不同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使社会生产的某些方面仍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由于中央王朝的资助,汉族屯田将士的帮教、内地先进的农具、农作物和耕种技术的西传,新疆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当时,晋朝曾向塔里木盆地诸国赠送过耕牛和铁犁,使牛耕在这一地区得到了普及和推广。当时的新疆各地不但由关内输入农具,而且能够自己采矿炼铁,生产大量农具供应当地使用,甚至还出售给魏晋屯田将士。乌孙人在伊犁河流域早已使用铁铧。在突厥人墓葬中出土的大量铁制刀、剑、箭、马辔、马镫等,说明突厥人的锻冶技术已经达到相当水平。
三、唐宋元明时期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
唐朝统一新疆地区后,新疆地区的社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大量郡县化汉民存在并实行与内地相同租庸调制的伊、西、庭三州居民,除家养马、牛、羊外,猪在家畜饲养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三州官营手工业作坊分工细密,出现了韦匠(皮匠)、支匠、木匠、缒匠、泥匠等不同专业,并有“行”的组织。有的手工业者也兼商业,出现了前店后坊的经营方式。造纸术已在西州出现,成为手工业的一部分。唐朝在西域的屯田规模进一步扩大,仅安西四镇屯田士卒即达3万人左右。
塔里木绿洲的各地居民在原有社会生产的基础上,于阗的玉器、采金业、龟兹的铜铁冶炼业始终都是手工业中的亮点。他们还精于木雕、陶器制作,高级工匠多从事佛教建筑行业,其作品中往往留下制作工匠的名字。
西州回鹘政权统治下的吐鲁番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吐鲁番盆地土地肥沃,小麦和杂粮交替播种,可以一年两熟;人们普遍掌握了利用流水动力“作水硙”,用以磨面、舂米。针对当地土壤含沙量大的特点,当地居民开始使用骆驼耕地。瓜果品种有了新的增加。西瓜在这时从河中地区传入高昌回鹘境内。畜牧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地养马数量非常多,以毛色分群。高昌回鹘人手艺精巧,善于冶铸金、银、铜、铁为器,加工玉石。北庭出产硇砂,除用以入药外,还广泛用来加工皮革。高昌回鹘工匠用野马皮或獐子皮制成的“斜合黑皮”,在辽、宋境内享有盛誉,曾作为入辽的贡品进入中原及北方地区。
受汉文化影响较大的契丹人来到新疆地区后,带来了许多中原汉地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当时,在阿里麻里城(今霍城县西北)一带,城市、街道都有流水交贯,瓜果很多,以葡萄、石榴、苹果等最佳。农民种田靠兴修水利,人工灌溉。采用了中原的汲水灌溉工具和技术。长期的游牧生活使契丹人积累了一整套卓有成效的畜牧经验。他们已经认识到选育良种牲畜的重要性,要定期检查畜群,汰弱留强,保持畜群的优良品质。他们还将独到的捕猎经验,如洒盐诱鹿,训鹘擒鹅,哨鹿法等带到新疆地区。传统手工业制品棉、毛织物,数量增多,技艺提高。和田地毯织工精细,坚固耐用。和田以桑树皮为原料制作的桑皮纸也很有名。库车羊羔皮所制裘衣,美观细软。以铸造近似低级钢的镔铁刀而著称的契丹人西迁,带来了辽朝非常先进的冶铁技术。作为游牧民族,契丹人制做的马鞍号称天下第一。西迁后,他们把这些技艺同样带到了新疆地区。由于西辽统治者在其统辖区内实行了较为宽松的统治政策,便于各地居民的流动和交流,从而大大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元朝统一西域后,为了恢复和发展新疆地区的经济,曾先后调配征发大批内地的汉军、新附军,以及农民和工匠到西域驻防建设。1282-1288年间,元朝政府命令驻防在别失八里、阿里麻里、和阗、高昌等地的军队屯田。同时在阇廛(今且末)、亦里、可失哈儿(今喀什)、哈梅里(今哈密)、别失八里等地派民屯田,遣派犯人从军在别失八里等处屯田,累积开垦荒地约150万亩。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发展,蒙古统治者还于1278年在别失八里设立了提刑按察司兼管水利兴修事宜。
农田水利事业的建设,促进了种植业的发展。高昌地区的畏兀儿人不仅大量种植葡萄,而且还用葡萄酿造出了享誉中外的发酵酿造葡萄洒和蒸馏加工葡萄酒。据元朝宫廷太医忽思慧《饮膳正要》称,当时蒙古宫廷葡萄御酒中,味道最好的就是哈剌火者(高昌)田地酒。棉花的种植及纺织技术均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当时畏兀儿地区的人们无论是从事商品交易,还是用于纳税都用棉布而不用棉花。
农业、种植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1282年,元朝政府在别失八里设立冶铸场,让士兵们铸造屯垦使用的农具。同时还设忽丹八里、别失八里局,掌管染织手工业生产。新疆地区生产的丝织品纳失失极为有名。
四、清朝时期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
准噶尔崛起后,西蒙古人不仅进军中亚,控制了哈萨克人的大片牧场,而且把焉耆西北珠勒都斯一带的农田也变成了牧场。当时伊犁、乌鲁木齐、雅尔(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的乌尔札尔)、玛纳斯、珠勒都斯、巴彦岱一带,水草丰美、宜于畜牧的地区,其畜牧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马驼牛羊遍满山谷,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兴旺景象。
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策妄阿拉布坦统治时期,从乌什、阿克苏、喀什噶尔、叶尔羌等地强行迁移许多维吾尔人到伊犁等地种地,鼓励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准噶尔人务农,从而使伊犁及准噶尔其它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开发和进一步的发展。当时除伊犁外,乌鲁木齐、额尔齐斯河流域等地,都有维吾尔或准噶尔人耕作。他们不仅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还种植各种瓜果疏菜,从而为北疆地区农业和园艺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策妄阿拉布坦及其子噶尔丹策零统治时,曾先后设立了呢绒、布匹、皮革、造纸、印刷、造炮、冶炼等手工业“作坊”。其中尤以兵器制造及冶炼的规模最大。他们利用熔炉炼铁,自己制造刀矛、盔甲、火药、铅弹和铁器,有专人进行管理。在被俘瑞典军官列纳特帮助下铸造的火炮,其制作技术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清朝统一新疆后,尽管随着清朝国力的衰弱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以及北洋军阀及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混战,导致新疆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但是每当社会恢复稳定,新疆社会经济就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继续向前发展。新疆和平解放后,随着新社会的诞生,新疆经济的开发和建设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新疆的开发建设是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各族人民在新疆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都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
[课后反思]:
第三节 当代中国和新疆的民族概况及其历史启示
一、当代中华民族概况
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在我国,由于汉族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其他民族的人口较少,所以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地把汉族以外的各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12.9533亿人,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其中汉族人口达115940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9%;其余55个少数民族共有10643万多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41%。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1692万人,增长了11.22%;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523万人,增长了16.70%。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91.99%下降为91.59%,各少数民族人口的比重由8.01%上升为8.41%。在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18个民族。人口在100万人以下10万人以上的有:傈僳、佤、畲、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仡佬、锡伯15个民族。人口在10万人以下1万人以上的有布朗、撒拉、毛南、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基诺15个民族。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有门巴、鄂伦春、独龙、塔塔尔、赫哲、高山、珞巴等7个民族。另外,还有未被确定的民族成份人口共73.4万多人。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人口为1617.88万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仅有2905人。
从全国民族分布的情况来看,汉族人口遍布全国,主要聚居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和松辽平原等内地各省市。各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重虽然不到10%,但分布却十分广泛,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密度与内地沿海汉族地区相比,相差很大。例如,少数民族聚居的西藏自治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1.8人。总的来讲,我国民族分布的显著特点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态势。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族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一)民族杂居程度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态势进一步扩大。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国范围的人口大流动,各地区人口中的民族成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增加,各民族人口在地域分布上进一步扩展。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居住着所有56个民族人口的省区有11个,占31个省区的35.5%,而10年前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拥有56个民族的地区仅有北京一个;居住着50~55个民族人口的省区有17个,占31个省区的54.8%,比“四普”时的12个省区增加了5个;居住着49个以下民族的省区有3个,占31个省区的9.9%,比“四普”时减少了14个省区,其中拥有民族成份最少的省区亦达43个民族,比“四普”时增加了8个民族。
(二)民族人口流动的趋势有了新的变化。上个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以汉族为主的各民族知识分子、干部、工人、转业军人源源不断地来到边疆地区,支援边疆社会主义建设,改变了边疆地区的民族构成状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少数民族纷纷来到东南沿海和其它经济发达地区务工、经商,寻找致富途径和机会。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许多民族的人口走出了原居住地,尤其是人口相对较少的民族向外地流动的趋势更加明显。从西北边陲的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到东北的鄂伦春族、赫哲族乃至云南的基诺族都有在北京、上海、深圳、珠海学习或工作的,加快了少数民族人口从原来的聚居区不断向全国各个城市扩散的进程,各民族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交往的时期,大大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同时也给民族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
(三)各民族的共同性将日益增多,但各民族特点将长期存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加快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步伐,有力地促进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为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奠定了越来越坚实的基础。
二、当代新疆民族概况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区。不但民族成份多,民族人口比重也高,全国56个民族中有6个民族人口的90%以上居住在新疆境内。新疆解放时仅有13个民族,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新疆的民族成份已经增加到55个。
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人口为1846.26万人,其中汉族人口为749.77万人,占总人口的40.6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096.49万人,占总人口的59.39%。截至2004年底,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抽样调查,全区人口为1963.1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0.5%。各民族中,维吾尔族897.67万人,占总人口的45.73%;汉族780.25万人,占39.75%;哈萨克族138.16万人,占7.04%;回族87.63万人,占4.46%;柯尔克孜族17.12万人,占0.87%;蒙古族16.96万人,占0.86%;塔吉克族4.35万人,锡伯族4.08万人,满族2.41万人,乌孜别克族1.42万人,俄罗斯族1.13万人,达斡尔族0.67万人,塔塔尔族0.47万人,其他东乡、撒拉、藏、苗、彝、布依、朝鲜等少数民族共10.79万人。
从全区民族分布情况来看,也呈现出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态势。其中,维吾尔族遍及全疆,83%分布在南疆的和田、喀什、阿克苏和库尔勒等地。汉族遍布天山南北,主要分布在天山北部和天山东部一带。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蒙古族主要聚居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新疆是全国人口密度最低的省区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9人。其人口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首先,新疆人口分布极不平衡,疏密程度极为悬殊,95%的人口集中分布在占新疆面积3.5%的绿洲上,绿洲人口密度高达207人/平方公里以上,按实际居住区域计算的人口密度与沿海人口密度接近。其次,民族间区域分布明显。各民族分布的区域既表现为相对杂居性,同时更突出地表现为聚居性特征。第三,跨国民族多。由于历史的原因,新疆主要民族中跨国民族较多,他们与周边蒙古、俄罗斯、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中存在着各种联系,对当今新疆贯彻落实中央睦邻友好的方针,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防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第四,随着西部大开发建设步伐的加快,新疆民族成分增多和民族杂居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二、新疆民族发展历史的重要启示
(一)民族团结合作始终是新疆民族发展历史的主流。当代新疆 的民族关系是新疆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延续与发展。中国古代新疆地区以及新疆与内地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既有团结友好,谋求统一,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的一面,这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也有各民族剥削阶级统治集团掠夺压迫其他民族和争夺统治权的争斗,以及外来势力的挑拨、破坏和入侵,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区危害了各族人民团结、友好的关系,给各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但这终究是新疆历史发展的逆流,阻挡不住新疆历史上各民族要团结、求统一的前进步伐,一切破坏新疆团结统一的图谋都以彻底失败而告终。新疆各民族人民始终心向中华民族大家庭,这是新疆这块宝地始终不能从中国领土分割出去的根本原因。正如江泽民指出的:“把我国各民族维系于一个统一的大家庭中而又世代传承的纽带,主要有三个,一是国家的长期统一;二是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经济文化联系;三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结成的休戚与共的关系。”
(二)各民族团结合作始终是新疆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生命线。新疆的历史,是一部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祖国疆域,推进祖国统一,缔造灿烂辉煌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心协力地抵御外侮的历史。这种各民族的团结,既包括新疆境内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更包括汉族与新疆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历史经验证明,各民族团结和睦,则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欣欣向荣;反之,民族分裂,则战乱频仍,各族人民颠沛流离,深受生灵涂炭之苦,社会走向衰败。它深刻地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团结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根本保证;没有各民族的团结,就没有新疆的一切。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优秀历史传统。在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应当进一步发扬这一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推动新疆社会不断前进。
[课后反思]:
第三章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新疆的原始宗教,以及新疆历史上所流行的各种外来宗教;祆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在新疆传播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宗教战争对社会发展所造成的破坏;统治阶级所实施的宗教政策对各个宗教的传播、发展及其社会地位所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新疆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形成。
2、新疆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演变。
3、当代新疆宗教概况。
教学难点:
1、新疆多种宗教发展演变的三个阶段。
2、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发展和现状。
本章教学课时:6课时
第一节 新疆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形成
一、外来宗教传入前的新疆宗教
1、原始宗教前期的观念
鬼魂崇拜、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
2、原始宗教后期的宗教—萨满教(巫术,男称觋,女称巫)
萨满教在新疆古代各民族中都十分盛行。迄今,在维吾尔、哈萨克、锡伯、达斡尔、柯尔克孜等民族中还程度不同地保留着萨满教的习俗。
二、外来宗教传入新疆
1、祆教传入新疆
祆教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经过中亚传入新疆。是最早传入新疆的外来宗教。
2、佛教传入新疆
公元前1世纪,佛教传入新疆于阗。从7世纪起,佛教开始衰落。
三、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形成
佛教之后,道教、景教与摩尼教又相继传人新疆。
1、道教
道教从中原传入新疆的时间大约在公元4-5世纪。
2、摩尼教
摩尼教又称“明教”、“明尊教”。公元6世纪前后,摩尼教传人新疆。
3、景教
景教又称波斯教、弥施教,是中国对基督教的一个早期派别的称谓。景教传人新疆的时间大约在公元6世纪。
道教、景教与摩尼教的传人,使新疆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时期新疆逐渐形成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
[课后反思]:
第二节
新疆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演变
一、伊斯兰教传入新疆
1、伊斯兰教的传入时间
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喀喇汗朝统治者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接纳了来自中亚的伊斯兰教教徒,最终导致伊斯兰教传入新疆。
2、伊斯兰教传入的范围
于阗王国、高昌回鹘王国、喀拉汗王朝
3、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演变
佛教被逐出塔里木盆地西部和南部地区后,新疆形成了南疆以伊斯兰教为主北疆以佛教为主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各个宗教都十分活跃,新疆进入多种宗教并存与繁盛时期。新疆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发展
1、佛国于阗王国灭亡后,新疆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原先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的并存格局,逐渐演变为南疆地区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和北疆地区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格局。
2、西辽(1124-1218年)时期,契丹统治者实行宗教宽容政策,使西辽境内的各种宗教都空前活跃起来。
佛教,由于契丹统治者信仰佛教,在阿克苏、库车、吐鲁番、哈密和天山以北各地,佛教依然盛行。
景教,是各种宗教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一个宗教。西辽末王屈出律就是一个景教徒。
伊斯兰教虽然得到了西辽统治者的尊重,已不再是官方奉行的宗教,从而导致伊斯兰教内部的变化。
在西辽统治时期,其境内的摩尼教和犹太教也有很大发展。蒙古统治时期,新疆继续保持了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课后反思]:
第三节 新疆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发展
1、伊斯兰教在新疆的发展
伊斯兰教于16世纪初最终取代佛教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新格局形成。
2、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与东正教在新疆的传播
藏传佛教于唐代随吐蕃传人新疆。19世纪到20世纪初,天主教和基督教开始在新疆广泛传播。18世纪东正教随着大批俄罗斯人的到来传入新疆。这些宗教的传入,进一步丰富了新疆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
3、当代新疆宗教概况
近现代以来,新疆继续维持了多种宗教并存的基本格局。现有宗教为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道教。伊斯兰教是新疆地区信仰民族和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社会影响最大的宗教。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地区?
[课后反思]:
第四章 民族与民族问题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产生、发展与消亡的规律,只要民族存在就会有民族问题。正确认识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和原则。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教学重点:
1、民族的概念;民族问题的涵义。
2、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
3、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因素。
4、民族问题的特点。
教学难点:
1、怎样理解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2、民族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辩证关系。
本章教学课时:6课时
第一节
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
一、民族的形成
1、民族的概念
民族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民族定义包括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二是民族一般须具有四个共同的基本特征。
2、民族形成的途径、规律、条件
民族形成的途径是多元的。其规律是:一是从部落发展为民族;二是由几个部族或民族融合成新的民族;三是由异种族通婚后形成的混血民族。发展是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的,必然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物质条件的变化。
二、民族的发展
1、民族发展的基本因素
民族发展的基本因素是: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是民族素质的提高;三是民族关系的和谐;四是社会环境的影响;五是自然环境的制约。
2、民族同化及特点
民族发展过程中,民族同化,根据它变化的原因、手段、过程、性质等,分为两种类型:即强迫同化和自然同化,二者有本质区别。
民族同化的特点:一是民族同化是一个过程;二是民族同化中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并存;三是民族自然同化是一种向较高经济和文明程度接近的形式;四是民族同化是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局部现象。
3、民族融合及特点
首先,民族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融合包含的两层涵义:一是指民族的消亡;二是指民族在消亡之前,在漫长历史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自然同化”。
其次,民族消亡与融合的关系: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民族消亡是融合的实现结果。
再次,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的区别:二者不能简单的等同。二者在发生的时间、发生的范围、发生的结果、实现的途径上有所不同。
民族融合的特点:一是民族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二是民族融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三是民族融合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四是民族融合是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最终完成的过程。
三、民族的消亡的条件和一般规律
1、民族消亡的时间
民族消亡的顺序和时间: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最后才是民族消亡。
2、民族消亡的条件
民族消亡,不是短时期的,而且是有条件的。首先,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民族消亡的基础;其次,社会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是民族消亡的重要条件;再次,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高度发展完善,是各民族繁荣发展、民族关系融洽和谐的重要保证,也是民族消亡的重要条件。
3、民族消亡的途径与一般规律
途径:民族消亡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各民族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发展,是各民族走向融合的必经途径。[课后反思]:
第二节 民族问题是一种社会现象
一、民族问题的涵义
广义民族问题的涵义指:即基于民族差别而产生的一切矛盾、问题和关系的总和。
狭义民族问题的涵义指:是在多民族国家中,或在不同国家之间关系中经常遇到的社会问题,是在民族的活动、交往联系中发生的问题。
二、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因素
1、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
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两个基本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前者是民族问题产生的内部根源,后者是外部根源。对民族矛盾和民族问题要具体分析。
2、民族问题存在的时间
民族特征、特点同民族产生、消亡同始同终的,因此,只要民族存在,民族问题就会发生和存在。
三、民族问题的特点及其表现
1、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
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是4个相互交错。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
2、民族问题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表现
概括为6个特点:即具有长期性、复杂性、重要性、普遍性、敏感性、国际性特点。
[课后反思]:
第三节、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阶级问题的关系
1、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联系
主要表现在:一是各民族都由不同阶级的人组成;二是民族压迫的根源主要是阶级压迫和剥削制度;三是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平等,必须消灭阶级压迫和剥削制度为前提条件。
2、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区别
主要表现在:一是二者的概念不同,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两者分别属于不同的历史范畴;二是两者不能等同起来;三是民族问题比阶级问题的内容、范围更广泛,更复杂,存在的时间也更长;四是民族问题比阶级问题影响的范围更广。
二、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发展与民族问题的主从关系
2、正确理解和把握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问题的辩证关系。
三、民族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社会总问题的解决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它始终处于从属地位,但有时也会因一定的历史和条件的因素而产生积极、明显的作用。民族问题只有在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
课后反思]:
第五章 民族平等团结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观点,深入理解“三个离不开”思想以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民族工作主题的思想,是我们党对民族平等和团结基本理论的新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新发展。教育学生自觉坚持“三个离不开”思想以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为维护和增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学重点]
1、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理论的理解
2、“三个离不开”思想的认识
3、“两个共同”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教学难点]
1、2、如何准确全面地理解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理论 如何深入阐述“两个共同”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教学时数] 2课时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基本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特点
1、民族平等的概念:是指各民族的成员在社会上处于同等的地位,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2、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的基本观点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基本观点:一是所有民族在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上一律平等;二是各民族在一切权利方面一律平等,国家应当无条件地保护和保障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三是只有消灭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四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民族平等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及理论根据和实际情况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3、我国的民族平等的主要特点
主要特点:一是权利的广泛性;二是权利的真实性;三是权利的彻底性;四是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五是权利的完整性。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的基本观点
1、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的基本观点
基本观点:民族团结的范围、民族团结的主体、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的领导力量、民族团结的意义、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实现民族团结的措施等。
2、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原因: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是由民族问题的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决定的,是由各民族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决定的。
二、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实践
1、关于民族政策
民族政策的含义:国家的政治实体、政权、政党在一定时期为解决国内的民族问题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是对象、目标和行为的统一体。
2、不同时期的民族政策(1)(2)(3)课后反思: 民主革命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第二课时
三、坚持民族平等,维护和增强各民族大团结
(一)坚持民族平等
1、当前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因
一是各民族发展差距的拉大,二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剥削阶级民族主义思想的残余的存在,三是国际上敌对势力的图谋、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坚持民族平等,需要解决的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坚持民族平等必须加强对平等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工作,解决人们在这一问题上的糊涂认识或错误的思想,回击国内外敌对势力在这方面的攻击,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在这方面要弄清平等不等于平均。平等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反映和必然要求,而平均则是小农经济发展的反映。社会地位和权利的平等不等于每个人社会生活条件的平等。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要求每个人社会生活条件的绝对平等,是不可能做到的。各民族经济文化上存在的差距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民族之间的不平等。各民族经济文化上存在的差距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影响民族之间的平等问题,但是绝不能由此得出因为差距的存在就必然导致民族间的不平等。各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差距,只能缩小到最小的程度,但不可能等同。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
二是,坚持民族平等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切实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为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提供保证。民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根本属性,而平等又是民主的具体体现,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因此加强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保证民族平等权利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通过建立完备的法制体系来保证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得到真正的落实。
三是,坚持民族平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马克思指出“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民族平等权利的获得和实现,实质上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物质资料占有方式的制度性的给定,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民族平等权利的扩大和民族平等发展水平的提高,也最终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平等权利的扩大和提高,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维护民族团结
1、影响民族团结的四个主要因素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和国外因素
2、维护和巩固民族团结的措施
课后反思:
第二节 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
[教学时数] 2课时
一、民族关系及其由来
1、民族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民族关系是指民族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反映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伴随民族产生、发展、消亡的整个历史过程。
民族关系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生在民族之间的关系。二民族关系的复杂性,三是民族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民族关系的由来
生产力的发展是民族关系形成发展变化的基础。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不可能产生民族之间的关系。
3、影响民族关系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
一是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二是取决于社会制度的好坏;三是取决于统治阶级执行的政策;四是取决于不同民族之间的社会文化差异;五是取决于民族分布的自然地理条件。
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是对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科学总结
(一)、“三个离不开”的含义和提出的历史背景
1、“三个离不开”含义
“三个离不开”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简称。是指中国各民族在开拓祖国的疆域、维护祖国的统一、发展祖国的经济文化、反对国内外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过程中结成的紧密联系,是中华民族关系的科学总结。
2、“三个离不开”提出的历史背景
“三个离不开”思想提出的历史过程:毛泽东关于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的思想、1981年中央提出的“汉族干部与少数民族干部谁也离不开谁”论断,发展为“汉族与少数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论断,1998年进一步发展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
(二)“三个离不开”思想提出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
一是针对部分各族干部群众中民族团结思想极为淡薄提出来的。二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民族关系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来的,三是针对国内外敌对势力挑拨和分裂民族关系,破坏祖国统一的罪恶图谋提出来的。四是针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提
2、“三个离不开”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1)“三个离不开”的思想的理论根据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和团结的基本理论(2)“三个离不开”思想的提出的实践根据
一是政治历史条件;二是政治现实条件;三是民族分布条件;四是各民族人口、经济、资源条件;五是语言文字条件。
3、“三个离不开”思想提出的意义
一是,揭示了中华民族构成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二是,是对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主流的肯定。三是,是对中华民族关系发展的生动写照。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三、“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是民族平等、团结理论的新发展
(一)“三个离不开”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1、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的出发点的理论
2、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核心的理论
3、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实现途径的理论
(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1、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的理论
2、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前提条件的理论
3、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内容的理论
4、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目的和核心的理论
四、巩固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一)坚持“三个离不开”思想,巩固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社会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一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当代中华民族关系的新的科学概括;二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三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二)巩固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中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有其历史基础、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形成在时间上,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时确立的。
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特点
一是,从性质上看,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其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之间的非对抗性的矛盾。
二是,从内容上看,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石,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互助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保障,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
三是,从趋势上看,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是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的关系。
四是,从结构上看,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是“三个离不开”的关系。五是,从表现上看,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具有双重性的矛盾关系。
3、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互相作用、互相统一和互相影响的关系。一方面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内容和保障。另一方面社会的和谐发展又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发展的促进器和必然结果。具体表现在:
第一,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包括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建设,没有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就不可能建立和谐的社会。同时,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无论是和谐社会的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还是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都必然体现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建设方面。第二,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有利于增强各民族对中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
第三,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有力的保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民族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联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逐步缩小与内地发达地区的差距,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有力的保证。
课后反思:
第三节 坚持“两个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教学时数] 2课时
一、“两个共同” 新论断的科学内涵
1、“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团结奋斗是指我国各民族人民群众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行为和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号召和要求。
共同团结奋斗的目标是:就是要把全国各族人民的这时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来。这里的三个目标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即层次分明又环环相扣,步步提高。从而揭示出共同团结奋斗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团结和集中一切力量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才能实现伟大的奋斗目标。
之所以要共同团结奋斗,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只有共同团结奋斗才能战胜任何艰难险阻,才能取得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所决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些目标是十分伟大,同时也是十分艰巨的。没有共同团结奋斗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客观要求。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的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要缩小差距,赶上发达地区,甚至超越发达地区,单靠某一个民族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全国各民族必须共同团结奋斗,才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
2、“共同繁荣发展”
共同繁荣发展是指反映我国各民族全面发展状况的综合结果。表现为各民族的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不断得到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得到充分发扬,并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各民族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达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现代文明的基本标准。
共同繁荣发展不等于同步繁荣发展。由于起点不同,主客观因素的不同,各民族在发展中会有一定的差距。共同繁荣发展要求在承认差距的同时,还必须正视差距,逐步缩小和消除差距。
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策。
之所以提出要共同繁荣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决定的;是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决定的;是民族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
共同繁荣发展,就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
3、“共同团结奋斗”与“共同繁荣发展”的关系
“共同团结奋斗”与“共同繁荣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辨证统一的关系。只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才能具有强大动力;只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才能具有坚实基础。只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凝集力才能不断增强,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国家的综合国力才能不断增强。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二、必须牢牢把握新世纪民族工作的主题
1、民族工作的概念
是指涉及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以及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等方面问题的工作。其工作的对象是各个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
2、民族工作的主题
是指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和主要奋斗目标。党的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决定着民族工作主题的确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党的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的不同,由此导致了民族工作的主题也不尽相同的。如20世纪50年代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和中心工作就是“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民族区域自治建设”;80年代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发展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不断巩固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确立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
首先,“两个共同”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新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民族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次,“两个共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体现了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第三,“两个共同”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第四,“两个共同”作好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指针。第五,“两个共同”是解决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3、提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的原因
“两个共同”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新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指针;是解决新世纪新阶段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三、坚持“两个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和理论来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特征展现出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状态。课后反思:
第六章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政
治制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民族区域自治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客观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确定的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具有极大的政治优越性。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具体内容和主要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难点:
1、民族区域自治和非自治地方的区别。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时数] 6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教学时数] 2课时
1、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涵义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于用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解决国内的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建党以后,受苏联的影响,曾主张建立联邦制国家。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以平等、自治、和建立统一国家为原则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主张,为确立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和政策奠定了基础。经过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探索和实践,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成为党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后来,又载入历史宪法,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建立及主要特点
中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建立类型: 一是以一个少数民族为主建立民族自治地方;二是以两个少数民族联合建立民族自治地方;三是以两个以上少数民族联合建立民族自治地方;四是在一个大的民族自治地方内,有关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行政地位较小的自治地方;五是一个民族可以在不同的聚居区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建立的原则和要求:
1.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都必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依据,自治地方的建立和自主权的实施必须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进行;第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建立,必须以一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第三,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民族自治地方名称的确定,都要同有关民族的代表充分协商,依照法律程序报请批准;第四,民族自治地方区域界线的划分也是一个必须慎重处理的问题,要考虑到民族关系、历史沿革、经济条件和政治稳定等各种因素。
2、坚持“两个共同”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坚持“两个共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坚持“两个共同”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一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二是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自治地方的管辖区域都是根据当地民族关系、经济发展条件,并参照历史情况,在有利于自治地方的政治进步、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团结的原则下划定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
3、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及自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其建立和组织均依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但又有别于一般地方国家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行使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行使自治权。
自治权: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地区和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
自治权的基本内容: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权;自治机关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的,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时,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自治机关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采取各种措施从当地的民族中大量培养各级干部、各种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专门人才和技术工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自治机关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并通过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享受上级财政的照顾;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地经济建设事业以及制定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计划;自治机关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依照法律规定,决定教育规划等;自治机关自主地发展民族文化事业;自治机关自主地决定本地方地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等;自治机关要制定实行计划生育地办法,加强人口管理,保护和改善生存环境,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课后反思:
第二节、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和优越性 [教学时数] 2课时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
中国的客观实际适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应我国民族分布复杂的特点;二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三是中国各族人民在近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中,形成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中国共产党成为凝聚各族人民力量的领导核心;四是中国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因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中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繁荣发展。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一是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二是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权利;三是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和主人翁地位;四是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五是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加强边防建设,巩固国家安全,维护祖国统一。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国家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帮助下,经过少数民族地方人民群众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极大地推动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快速增长,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对外贸易和旅游业迅速发展,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医疗卫生事业持续进步,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等。实践证明,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符合全国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课后反思:
第三节、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时数] 2课时
1、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第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国内分别与甘肃、青海、西藏相邻,国外分别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接壤,边界线长达5600多公里,是我国边界线最长的省区。在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切实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第二,民族自治地方必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国家帮助支持下,努力发展本地方的经济文化事业。
2、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基本法的形式把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固定下来,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策进入了法制化建设的新阶段。随后又进行了修订。其主要特点:一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工作的实际,更有利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对经济体制、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条款做了修改;三是对民族自治区地方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提供了更充分的法律保障;四是加大了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教育、文化、科技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它有力地保障了国家地统一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对于民族自治地方的民族团结,政治稳定,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当前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中心环节,一是要善于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与自觉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统一起来;二是要善于把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与进一步巩固祖国统一、构建和谐社会统一起来;三是要进一步加强民族法制建设;四是要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区域自治法 的宣传教育。
【历史转折与邓小平理论(教案)】推荐阅读:
思想解放历史转折09-11
11俄日的历史转折10-11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09-04
英语常用转折词08-08
成长的转折点作文07-11
转折点初三作文600字06-19
以转折中考为话题的作文11-07
《政治学的历史与理论》试卷08-18
以转折点为话题的作文09-02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学习辅导07-07